pkpm课程设计计算书模版

pkpm课程设计计算书模版
pkpm课程设计计算书模版

文理学院芙蓉PKPM课程设计

前言

课程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课程设计题目为《PKPM建筑结构CAD课程设计》,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知识。在课程设计中,我通过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课程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脑输入,向同学指教,使我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课程设计的几个月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以及外文的翻译,加深了对新规、规程、手册等相关容的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达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在设计和计算中要结合各种规,数据的处理繁多,由于自己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和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12年 6月10日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4)

1.1总平面设计 (4)

1.2平面设计 (4)

1.3立面设计 (4)

1.4剖面设计 (5)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5)

第二章结构选型及布置 (6)

2.1结构选型 (6)

2.2结构布置 (6)

第三章框架结构力计算 (7)

3.1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7)

3.2 框架梁柱尺寸确定 (7)

3.3主要结构尺寸 (7)

3.4 框架各种荷载计算及受荷总图 (8)

摘要

此设计是位于市的宿舍楼,建筑总长为36.250m,总宽为17.400m,标高为20.700m,总建筑面积为3784.5002m,建筑层数为六层。

在建筑设计上,宿舍楼每层平面各功能房间布置符合规。

在结构设计上,取一榀框架作为计算单元,在考虑了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不利影响后,进行力计算和力组合。根据力的最不利组合对梁、柱进行配筋计算且对板、楼梯和基础等结构进行了配筋计算。

结合本工程的工程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

关键词:结构设计、力计算、配筋计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located in Changde of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chief for36.250 metres, the total width of 17.400 metres, 20.700metres elevation for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3784.500square metres, the number of layers for the five-story building.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building of the function rooms on each floor flat layout compliance.

In structural design, the framework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 Pin unit, in considering the wind loads and seismic effects of adverse effect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of the beams, columns and a reinforced calculated on board, such as stairs and basic structure of th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is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 internal forces, reinforced calculation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1.1.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6层宿舍楼,第一层层高为 4.2m,第二至六层层高3.3m.考虑通风和采光要求,宿舍楼采用了南北朝向。设计室外高差为0.9m,设置了3级台阶作为室外的连接。

1.2.平面设计

本宿舍楼由普通居室组成。设计时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并且每个宿舍带有阳台,尽量做到符合现代化宿舍的要求。

(1)使用部分设计

宿舍是本设计的主体,占据了本设计绝大部分的建筑面积。考虑到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故将宿舍楼南北朝向。对于使用功能相同的宿舍,采取了一样的平面设计方案,采取同种面积,每个寝室带有阳台,使设计更具现代化。

(2)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廊连接各个寝室和门厅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本设计中走廊宽度为1.8m,阳台宽为1.8m,阳台可以互通两个寝室。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本方案中设有两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3)平面组合设计

该宿舍楼采用廊式,由于本建筑的特殊功能,各个寝室都需要有必要的联系。

1.3.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宿舍楼的对采光的要求,立面布置了推拉式铝合金推拉门,样式新颖。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白色涂料的外墙,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色彩搭

配和谐,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视觉效果和良好的住宿环境。

1.4.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窗台高9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外排水,排水坡度为2%,结构找坡。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我们把实习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第二章结构选型及布置

设计题目:市某大学宿舍设计

设计资料:见设计任务书

2.1结构选型

1.结构体系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2.屋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采用不上人屋面,屋面板厚120mm;

3.楼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板厚120mm;

4.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5.天沟:采用混凝土现浇天沟;

6.基础梁: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7.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2.2结构布置

1.结构布置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和结构剖面布置。因为此设计中同一层楼面标高变化不大,所以不做结构剖面布置。如屋面、各层楼面(包括门窗过梁)等结构平面布置,详见结构平面布置图。

2.结构布置图的具体容和要求

(1)屋面结构布置图上主要的结构构件有:框架(梁和柱)、屋面梁、屋面板、天沟等构件。

(2)楼面结构布置图上主要结构构件有:框架(梁和柱)、楼面梁、楼面板、楼梯等。

第三章 框架结构力计算

3.1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楼楼面,底层柱高H=4.2+0.45+1.00=5.650m(1.00为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高度,室外高差为-0.45),第二层至第六层的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故均为

3.3m 。

3.2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

主要构件材料:

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墙体采用混凝土灰砂砖;

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231030mm N E c ?=)混凝土,钢筋使用HPB300,HRB400,HRB335三种钢筋。

3.3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1)框架梁:

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3.6m ,

h=(1/8~1/12)L=750mm~400mm ,取h=500mm

b=(1/2~1/4)h=350mm~175mm ,取b=250mm

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6.0m ,

h=(1/8~1/12)L=500mm~250mm ,取h=500mm

b=(1/2~1/4) h=250mm~167mm ,取b=250mm

(2)框架柱: 采,500b ,26.01590.315m m m H b ====取用方柱取500h mm =。

柱高度:底层柱高度h=4.20+0.90+1.0=6.00m,其中:4.2m 为底层层高,0.9m 为室外高1.0为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高度。

3.4框架各种荷载计算及受荷总图

混凝土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嘉应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 设计题目: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土木1301 姓名:健文 学号: 133120001 指导老师:王莺歌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1设计容 (1) 2设计条件 (2) 二.框架结构计算过程 (2) 1.平面布置 (3) 2.结构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 (5) (1)恒荷载计算 (5) (2)活荷载计算 (8) (3)荷载转化 (9) (4)水平荷载计算 (15) (5)弯矩调整 (21) (6)力组合 (23) 三.构件配筋计算 (32) 1.梁的设计 (29) 2.柱的设计 (35) 四.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45)

1 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是五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如附图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该办公楼。选第②榀框架进行设计。 根据学号选择自己的跨度

2 设计资料 (1) 设计标高:层高3.300m ,室设计标高000.0±m ,室外设计标高-0.600m ,基础 顶面离室外地面为600mm 。 (2) 屋面楼面荷载:恒载1.5 kN/m 2(不包括板结构自重),活载2kN/m 2。 (3) 梁上墙荷载:8kN/m 。 (4) 基本风压:20/60.0m KN w =(地面粗糙度为B 类)。 3 设计容 (1)结构布置及主要构件尺寸初选。 (2)荷载计算。计算第②榀框架的梁柱承受的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 (3)力计算。使用弯矩二次分配法或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使用D 值法计算水平荷载。 (4)力组合。考虑永久荷载控制,可变荷载控制情况。 (5)框架的梁柱截面设计。进行正截面、斜截面配筋计算。 (6)绘制一榀框架的结构施工图。 4 提交成果 (1)多层框架设计计算书。 (2)一榀框架结构施工图。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老师:刘雁 班级:建学0901班 学生姓名:张楠 学号: 091402110 设计时间: 2012年1月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目录 1、设计任务书———————————3 2、设计计算书———————————5 3、平面结构布置——————————5 4、板的设计————————————6 5、次梁的设计———————————8 6、主梁的设计———————————12

一、设计题目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资料 1.扬州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试设计第三层楼盖。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 (1)确定板厚 (2)计算板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内力 (4)计算板的配筋

3.次梁计算 (1)确定次梁尺寸 (2)计算次梁上荷载 (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内力 (4)计算次梁配筋 4.主梁计算 (1)确定主梁尺寸 (2)计算主梁上荷载 (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内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 (4)绘制主梁内力包罗图 (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 (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 5.平面布置简图

成果应包括: 1.计算书 (1)结构布置简图 (2)板和次梁的内力计算,配筋 (3)主梁的内力计算,内力包络图,配筋 2.图纸 (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4)设计说明

JAVA实现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实现计算器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系 计应0701班 指导老师:刘其昌 设计人员:陈秀桃 设计日期:2009年11月10日——2009年12月20日 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 论 ..................................................................... .. (2)

1.1 开发环 境 ..................................................................... . (2) 1.2 基本功能介 绍 ..................................................................... ......... 2 第二章系统设 计 ..................................................................... (3) 2.1 系统流程 图 ..................................................................... . (3) 2.2 系统功能框 图 ..................................................................... (3) 2.3 需求分 析 ..................................................................... ................ 4 第三章软件设 计 ..................................................................... (5) 3.1 界面设 计 ..................................................................... . (5) 3.2 代码设 计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班 级: 2011班 学生姓名: 周欣树 学 号: 27 指导教师: 一、确定纵断面、横断面形式,选择截面尺寸以及基本设计资料 1. 桥面净宽:净—72 1.0+? 荷载: 公路—Ⅱ级 人群—23.0kN m 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5.0kN m 2.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13b L m = 计算跨径12.40L m = 主梁全长 '12.96L m = 3. 材料 钢筋:主筋用HRB400级钢筋,其他用HPB335级钢筋 混凝土:C40,容重325kN m ;

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容重323kN m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梁高: 1.0h m =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 采用三片横隔梁,间距为 梁肋:厚度为18cm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C25砼,路缘石边处厚 ;上层为沥青砼,。桥面采用%横坡。 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二、确定主梁的计算内力 (一)计算结构自重集度(如下表) (二)计算自重集度产生的内力(如下表) 注:括号()内值为中主梁内力值 根据计算经验,边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大于中梁,故取边梁进行计算分析。 (三)支点处(杠杆原理法) 由图可求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荷载:1 0.3332oq m η==∑ 人群荷载: 1.222or r m η==

(四)跨中处(修正刚醒横梁法) 1、主梁的抗弯惯性矩I x 平均板厚:()1 1012112H cm =+= 22 3344 1111100162111621127.86181001810027.861221223291237.580.03291x I cm m ????=??+??-+??+??- ? ????? == 2、主梁的抗扭惯性矩Ti I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计算如下:见下表. 3.计算抗扭修正系数 主梁的间距相等,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则得 221 1 12Ti i i Gl I E a I β=+∑∑ 其中:∑It ---全截面抗扭惯距 Ii---主梁抗弯惯距 L---计算跨径 G---剪切模量 G= i a --主梁I 至桥轴线的距离 计算得0.9461β=< 满足 4.采用修正后的刚醒横梁法计算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此桥有刚度强大的横隔梁,且承重结构的跨宽比为: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宾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首层柱网布置如附件所示,试按要求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岩土层按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划分:1、人工填土层(Q m1);2、第四系冲积层(◎); 3、残积层(Q1);4、白垩系上统沉积岩层(K)。 各土(岩)层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c m1) 杂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较多建筑垃圾(碎砖、碎石、余泥等)。本 层重度为16kN/nt松散为主,局部稍密,很湿。层厚 1.50m。 2)第四系冲积层(c a1)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可塑,含细砂及少量碎石。该层层厚 3.50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44.36%; p = 1.65 g/cm3; e= 1.30 ; I L= 1.27 ; Es= 2.49MPa;C= 5.07kPa,? = 6.07 °。 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55kP& ②-2粉质粘土:灰、灰黑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可塑状。层厚 2.45m。 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为:3 = 33.45%; p = 1.86 g/cm3; e= 0.918;l L=0.78; Es=3.00Mpa C=5.50kPa,①=6.55 °。 ②-3粉质粘土:褐色,硬塑。该层层厚 3.4m。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 3 为:3 = 38.00% ; p = 1.98 g/cm ; e= 0.60;I L=0.20; Es=10.2MPa。 3)第四系残积层(Qf) ③-1粉土:褐红色、褐红色间白色斑点;密实,稍湿-湿。该层层厚2.09m。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桩基础设计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其基础设计拟采用桩基础。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3、确定桩数、桩位布置,拟定承台底面尺寸; 4、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桩顶作用验算、桩基沉降验算和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桩的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截面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基础顶面的内力标准值、柱截面尺寸根据学号(括号内数字)按表1选取。 地基分组见表2。 表1

表2 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主筋可选HRB400,HRB335,箍筋为HPB30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有必要的示意图。 2、计算书装订:封皮、任务书、计算书,格式采用统一模板,可电子录 入后打印(单面或双面打印均可),也可手写但不得用铅笔书写。 3、计算书部分表述符合专业要求。所有示意图、表格都有编号,安排在 正文引用的附近位置。示意图线条规整、字迹清楚、整洁。 4、施工图符合建筑制图规范的要求。

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学号:19 基础顶面内力标准值: 柱截面尺寸:地基分组:(D) 土层(厚度m):杂填土:1.7m,粉质粘土:2.1m 饱和软粘土:5.4m,粘土:>7m 混凝土采用C30,主筋选用HRB400级,箍筋为 HPB300级 二、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采用第四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持力层的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采用端承摩擦型方桩,几何尺寸为,桩长为8.5m,桩端嵌入持力层1m,桩顶嵌入承台0.1m,承台埋深1.8m。 三、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

课程设计计算书

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 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 学生:王玥 学号:12141020128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陈妮 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五年一月

四川理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设计》专业:给排水工程 班级:2012级1班学号:12141020128 学生:王玥指导教师:陈妮 接受任务时间 2014.12.01 教研室主任(签名) 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内容: (A)项目简介 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市修建一综合楼,地上9层,建筑面积约为8000㎡,建筑高度为28.50m。一层为商业用房,层高4.50米;二至九层为普通住宅,层高3.00米。 (B)设计资料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资料 建筑物各层平面图等。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用途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室内要设有完善的给排水卫生设备。生活供水要安全可靠,水泵要求自动启闭。该建筑物要求消防给水安全可靠,设置独立的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管道全部暗敷。 城市给水排水资料 1.给水水源 建筑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作为给水水源。建筑物前面道路有一条市政给水可供接管,给水管管径DN200,常年水压不低于200Kpa。 最低月平均气温7℃,总硬度月平均最高值10德国度,城市管网不允许直接吸水。 2.排水条件 本地区有集中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5%,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分流制。市内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本建筑右后方有一条市政污水管和一条市政雨水管预留的检查井可供接管。

数值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值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班级学生: 题目:典型数值算法的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从2017 年 6 月12 日起到2017 年7月 1 日 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每人需作10个算法的程序、必做6题、自选4题。 对每个算法要求用C++语言进行编程。 必选题: 1、高斯列主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2、牛顿法解非线性方程组 3、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法解一阶微分方程组 4、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压紧样条)用C++语言进行编程计算 依据计算结果,用Matlab画图并观察三次样条插值效果。 5、龙贝格求积分算法 6、M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据计算结果,用Matlab画图并观察拟合效果。 自选题:自选4道其他数值算法题目.每道题目重选次数不得超过5次. 2、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 2.1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按照算法要求,应用C++语言设计和开发算法程序,提交由: 1)每个算法的原理与公式说明; 2)每个算法相应的程序设计说明(程序中的主要变量语义说明,变量的数据类型说明,数据在内存中组织和存储结构说明,各函数的输入形参和输出形参说明,函数功能说明,函数中算法主要流程图,函数的调用方法说明); 3)每个程序使用的实例(引用的实例可以自拟,也可以借用相关数值计算参考书中的例题作为作为验证程序是否正确的实例,无论是自拟实例还是引用实例,实例都应详细写入报告的正文中); 4)每个算法的调试记录(包括程序调试(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和程序修改记录、程序测试(可以手工计算进行测试、也可以利用Matlab的函数或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书模板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学院(直属系) :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兰国冠 开题时间:2016 年 1 月 01日 完成时间: 2016 年 1 月 12 日

目录 摘要..................................................... 任务与分析..................................................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2.设计条件.................................................. 3.设计内容.................................................. 4. 成果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计算书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1 柱网尺寸 ........................................... 1.2 板厚度............................................... 1.3 次梁截面尺寸......................................... 1.4 主梁截面尺寸........................................ 2板的设计 2.1板荷载计算............................................ 2.2板计算简图............................................ 2.3板弯矩计算值.......................................... 2.4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5 板裂缝宽度验算........................................ 2.6 板的挠度验算.......................................... 3.次梁设计 3.1次梁荷载计算........................................... 3.2次梁计算简图........................................... 3.3次梁内力计算........................................... 3.4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6 次梁裂缝宽度验算....................................... 3.7次梁挠度验算........................................... 4.主梁设计 4.1主梁荷载计算............................................ 4.2主梁计算简图............................................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 程设计任务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题目: 学院:建筑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级工程造价班 学生姓名:雷杨学号 指导教师:王浩 总评成绩: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时间及地点 1、设计时间:本次设计时间为两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5-16周( ----) 2、设计地点:A主510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动手训练,才能使学生掌握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编制方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程度,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这种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编制一份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实务性操作,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课程特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以及其他相关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课程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完整的施工图预算编制,主要是掌握其方法,建立其对建筑工程预算的感性认识。各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刻苦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任务。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1、课程设计题目:自行拟定 2、课程设计内容 (1)熟悉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 注意图纸是否齐全,尺寸是否有误。 工程量计算时要注意: ①计算口径一致; ②计量单位一致; ③计量规则一致;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2 .计算书 某大学7层学生宿舍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设计年限为50年,试设计该结构(限于篇幅,本例仅介绍 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2.1设计资料 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学生宿舍,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其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L 1=6m ,H 1=4.5m 。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 ,室内外高差600mm 。 (2)墙身做法:墙体采用灰砂砖,重度γ=18kN/m 3 ,外墙贴瓷砖,墙面重0.5kN/㎡,内 墙面采用水泥粉刷,墙面重0.36kN/㎡。 (3)楼面做法:楼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1.56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4)屋面做法:屋面采用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的恒载标准值为3.24 kN/㎡;屋面为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 (5)门窗做法:木框玻璃窗重0.3kN/㎡,木门重0.2kN/㎡。 (6)地质资料:位于某城市的郊区,底层为食堂,层高4.5m ,2~7层位学生宿舍。 (7)基本风压:4.00=ω 2 m kN 。 (8)材料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和HPB300。 图1-1 建筑平面图 2.2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 、CD 跨)梁: mm l l h )1000~7.666(8000121 )121~81(=?==, 取mm h 1000=;h b ) 3 1 ~21(=,取 mm b 400=。 边柱和中柱(A 轴、B 轴、C 轴)连系梁:取mm mm h b 500250?=?;中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600500?=?,边柱截面均为mm mm h b 500450?=?现浇楼板厚mm 120。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59所示根 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mm 1500-,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mm 5.6。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2-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02I I =(0I 为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 惯性矩)。 图 2-2 结构计算简图:单位;×10-3E (m 3)

课程设计计算书资料

东东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学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课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院部: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YS05115 学生姓名:刘晓强 学号:5320005115152023 设计期限:2016. 06——2016. 08 指导教师:谢鲁齐 教研室主任: 院长(主任):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8月30 日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2 平面结构布置 (1) 3 板的设计 (2) 3.1 荷载计算 (2) 3.2 板的计算简图 (2) 3.3 板弯矩设计值 (3) 3.4 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3.5 绘制板施工图 (5) 4 次梁设计 (5) 4.1 次梁的支承情况 (5) 4.2 次梁荷载计算 (5) 4.3 次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6) 4.4 次梁内力计算 (6) 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7) 4.6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8) 5 主梁设计 (8) 5.1 主梁支承情况 (8) 5.2 主梁荷载计算 (9) 5.3 主梁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9) 5.4 主梁内力计算 (9) 5.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5.6 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2)

1 设计资料 某工业车间楼盖,平面如图所示(楼梯在平面外)。墙体厚度370mm,柱子截面尺寸按400×400mm。 楼面活载为6.20kN/m2。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一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采用HPB300级钢筋。楼面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kN/m3),板底抹灰采用15mm厚石灰砂浆(17kN/m3)。厂房安全等级为一级。 2 平面结构布置 (1)主梁沿着纵向布置,跨度为3.60m,次梁的跨度为6.3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一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0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图2.1楼盖结构布置图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40l=1500/40=37.50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

桥梁课程设计说明书-35m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姓名:粟峰 班级:交建12-1班 学号: 02120482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О一五年一月

中国矿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设计 设计说明书 课程编号:021141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2周2学分 一、课程设计性质、目的及任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专业方向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修完《桥梁工程》课程后对梁式桥设计理论的一次综合性演练。其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梁式桥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今后独立完成桥梁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练掌握以下内容: 1.梁式桥纵断面、横断面的布置,上部结构构件主要尺寸的拟定。 2.梁式桥内力计算的原理,包括永久作用的计算、可变作用的计算(尤其是各种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作用效应的组合。 3.梁式桥纵向受力主筋的配置、弯起钢筋和箍筋的配置,以及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斜截面抗弯和挠度的验算,预拱度的设置。 4.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 二、适用专业 交通土建专业 三、先修课程 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地基与基础工程、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桥涵水力水文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设计(上部结构),其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墩和U型桥台,支座拟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设计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桥梁工程实习所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的设计。 基本要求为:计算书应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叙述简洁,字迹清楚、端正,图文并茂;插图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布置合理。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 XXXXXXXXXX 学生: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 (2)计算简图--------------------------------------------------------------2 (3)弯矩设计值------------------------------------------------------------3 (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 (2)计算简图-------------------------------------------------------------- 4 (3)力计算---------------------------------------------------------------4 (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 (1)荷载设计值-------------------------------------------------------------6 (2)计算简图--------------------------------------------------------------6 (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4)承载力计算-------------------------------------------------------------9 6.参考文献--------------------------------------------------------------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