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章复习资料刘玉珍刘永梅

离散数学第章复习资料刘玉珍刘永梅
离散数学第章复习资料刘玉珍刘永梅

习题11.1

1. 若n 个顶点的简单无向图G 中至少有2个孤立点,则结论自然成立;若G 中只有一个孤立点,而2n ≥,则G 中至少有3个顶点,其中至少有2个非孤立点,可不考虑孤立点;若G 中无孤立点,则G 中n 个顶点度数均不小于1.现设G 中n 个顶点的度数均不小于1,又G 为简单图,故所有顶点的度数均不大于n-1,即n 个顶点的度数的取值只能是1,2,…,n-1,由鸽舍原理知,结论成立。

2. 设G 有x 个顶点,则92)6(36)deg(122>??-+?≤=?∑∈x x v V

v

3. m n k n k n n k n v m k k k V

v 2)1()1()()deg(2-+=?+?-+?==∑∈

4. ∑∈∈?≤=≤∈?V

v V v v n v m V v v n })max {deg()deg(2})deg(min{

故所证不等式成立。

5.(1)非同构的4个顶点的自补图只有一个

;非同构的5个顶点的自补

图有2个

(2)G 为自补图?G 与G 的边数相同,设均为m ,又G 与G 的边数之和为n K 的边数2)1(-n n ,即2

)1(-n n =2m ,亦即)1(-n n =4m ,故n 为4的倍数,即n=4k ,或n-1为4的倍数,即n=4k+1,+∈I k

6.(1)<0,1,1,2,3,3>,<3,3,3,3>均为可图解的,其对应图为 <1,3,3,3>非可图解,否则,设3)deg()deg()deg(,1)deg(4321====v v v v ,由于要构成无向简单图,故,1v ,2v ,3v ,4v 之间必定有边关联,这与1)deg(1=v 矛盾,< 2,3,4,4,5>,<2,2,4>非可图解,以为简单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多为n-1。<1,2,2,3,4,5>z 中有奇数个,故非可图解。

(2)充分性:<1d 2-,1d 3-,…, 1d 1d -,1d 1d 1-+,2d 1d +,…,n d >可图解?添加度数为1d 的顶度,与度数为1d 2-,1d 3-,…, 1d 1d -,1d 1d 1

-+的顶点相邻?<1d ,2d ,…, n d >可图解。

必要性:<1d ,2d ,…, n d >可图解,设度数为1d 的顶点与度数分别为2d ,…,1d 1d +的顶点相邻,删去度数为1d 的顶点?<1d 2-,1d 3-,…, 1d 1d -,1d 1d 1-+,2d 1d +,…,n d >可图解。

7.设6K 的顶点为1V ,2V ,…,6V ,随意用红色和蓝色涂6K 的边,则由1V 引出的5条边中至少有3条同色边,不妨设存在3条红色边,且该3条边的另一端点分别为2V ,3V ,4V 。若2V ,3V ,4V 构成的3K 中的边再有一条,比如(2V ,3V )为红色边,则1V ,2V ,4V 构成的3K 为红色;若2V ,3V ,4V 的边全为蓝色,则结论已成立。

习题11.2

1. 强分图为: 单向分图为: 弱分图为:

2.(1)G 弱连通?G 对应的无向图连通?至少需要n-1条边连接n 个顶点?n-1≤m.

G 为简单图?m ≤)(E n K =n(n-1),故)1(1-≤≤-n n m n

(2)G 强联通,由定理11.2.3知,G 至少有n 条边,故)1(-≤≤n n m n

3.若G 非基本回路,又G 连通,则G 中必有顶点的度数不等于2,矛盾。

4.设e 含于两个不同的基本回路221e ev v …1v e k ,与,221e ev v …1,v e i 中,则e 不含于

回路

k e v 1…,22e ev …1,v e i 中,由推论11.2.2知,存在从1v 到1v 的基本回路,且e 不含于该基本回路中。

5.设G 不连通,且有2≥k 个连通分支,1G ,2G ,…,k G ,其中i G 有i n 个顶点,i =1,2,…,k 。 则+-+-≤2)1(2)1(2211n n n n m …2)1(-+k k n n +--+--≤2

)1)(1(2)1)(1(21n n n n …2)1)(1(--+k n n =2))(1(k n n --2

)2)(1(--≤n n 。 即≤m 2)2)(1(--n n ,矛盾,故G 连通。

步骤依次对应为1,3,2,5,4,9,6,7,8,11,12,10,13 0V 2V =1

0V 4V =2

10V V ,0V 2V 1V =2

10V V 6V ,0V 2V 1V 6V =4

0V 32V V =3

10V V 76V V 11V ,0V 2V 1V 76V V 11V ,0V 4V 8V 11V =8

10V V 76V V ,0V 2V 1V 76V V =5

0V 4V 8V =5

10V V 5V ,0V 2V 1V 5V ,10V V 6V 5V ,0V 2V 1V 65V V =6

10V V 6V 10V ,0V 2V 1V 6V 10V =9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汉大)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2007-05-27 13:18:33)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 2006-12-27 13:12 课程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导论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7、课程简介 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1、参考书 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课程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7、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0、指定教材 《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课程名称(中、英文) 电路与电子技术 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7、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0、参考书目 《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离散数学第二版邓辉文编著第一章第六节习题答案

1.6 集合对等 习题1.6 1.证明: 任意无限集合均存在可数子集. 证 设A 是无限集合,取A a ∈0,则}{0a A -是无限集合. 取A a ∈1,则},{10a a A -是无限集合. 一直下去,即可得到无限集合A 的可数子集,...},...,{10n a a a . 2.证明: ]1,0[~)1,0(. 证 由于(0,1)是无限集合,而任意无限集合均存在可数子集,设,...},...,{10n a a a 是(0,1)开区间的一个可数子集合,令]1,0[)1,0(:→f ,满足下面的条件 1)(,0)(10==a f a f , 2,)(2≥=-i a a f i i ; ,...},...,,{,)(10n a a a x x x f ?=. 显然,f 是(0,1)到[0, 1]的一个双射. 故]1,0[~)1,0(. 3.证明: b a b a <],,[~]1,0[. 证 令],[]1,0[:b a f →,x a b a x f )()(-+=,容易证明f 是一个双射,进而],[~]1,0[b a . 4.有理数集合Q 是可数集合. 证 由于正有理数集合Q + = ??????≠∈互素与n m m n m m n ,0,N ,,令N N Q :?→+f , ),(n m m n f =?? ? ??, 则f 是单射,所以|Q +| |N N |?≤. 由于N N ~N ?,于是|Q +| =≤|N |?0. 而Q +是无限集合,所以|Q +| =≥|N |?0. 于是|Q +| = ?0. 所以正有理数集合Q +是可数集合. 显然Q +与所有负有理数集合Q -对等,而Q = Q +?Q -?{0},所有Q 是可数集合. 5.证明: 全体无理数组成的集合R – Q 与R 有相同的基数. 证 在全体无理数集合R – Q 中选取可数子集,...},...,{10n a a a ,因为Q 可

应用离散数学-集合与关系

集合与关系《应用离散数学》 第3章 21世纪高等教育计算机规划教材

目录 3.1 集合及其运算 3.2 二元关系及其运算3.3 二元关系的性质与闭包3.4 等价关系与划分 3.5 偏序关系与拓扑排序3.6 函 数 3.7 集合的等势与基数3.8 多元关系及其应用

集合是现代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数学概念的建立由于使用了集合而变得完善并且统一起来。集合论已成为现代各个数学分支的基础,同时还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和表达语言。对于计算机科学工作者来说,集合论也是必备的基础知识,它在开关理论、形式语言、编译原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章首先介绍集合及其运算,然后介绍二元关系及其关系矩阵和关系图,二元关系的运算、二元关系的性质、二元关系的闭包,等价关系与划分、函数,最后介绍多元关系及其在数据库中的应用等。

3.1 集合及其运算 3.1.1 基本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如同几何中的点、线、面等概念一样,是不能用其他概念精确定义的原始概念。集合是什么呢?直观地说,把一些东西汇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就叫做集合,而这些东西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叫成员。 例3.1 (1)一个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构成一个集合。 (2)平面上的所有点构成一个集合。 (3)方程 的实数解构成一个集合。 (4)自然数的全体(包含0)构成一个集合,用N表示。 (5)整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用Z表示。 (6)有理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用Q表示。 (7)实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用R表示。

(8)复数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用C表示。 (9)正整数集合Z+,正有理数集合Q+,正实数集合R+。(10)非零整数集合Z*,非零有理数集合Q*,非零实数集合R*。(11)所有n 阶(n≥2)实矩阵构成一个集合,用M n(R)表示,即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 课程名称(中、英文) 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1、课程简介 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考书 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指定教材 《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参考书目 《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逻辑器件与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能灵活运用逻辑代数、卡诺图、状态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由逻辑器件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基本逻辑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能熟练选择和使用基本逻辑器件及常用功能器件。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2、指定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 3、参考书目 《逻辑设计》(第二版),毛法尧、欧阳星明、任宏萍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白中英、岳怡、郑岩编,科学出版社,199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逻辑》,周南良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计算机组成原理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nstruction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

离散数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辅助教材 概念分析结构思想与推理证明 第一部分 集合论

离散数学习题解答 习题一(第一章集合) 1. 列出下述集合的全部元素: 1)A={x | x ∈N∧x是偶数∧x<15} 2)B={x|x∈N∧4+x=3} 3)C={x|x是十进制的数字} [解] 1)A={2,4,6,8,10,12,14} 2)B= 3)C={0,1,2,3,4,5,6,7,8,9} 2. 用谓词法表示下列集合: 1){奇整数集合} 2){小于7的非负整数集合} 3){3,5,7,11,13,17,19,23,29} [解] 1){n n∈I∧(?m∈I)(n=2m+1)}; 2){n n∈I∧n≥0∧n<7}; 3){p p∈N∧p>2∧p<30∧?(?d∈N)(d≠1∧d≠p∧(?k∈N)(p=k?d))}。 3. 确定下列各命题的真假性: 1) 2)∈ 3){} 4)∈{} 5){a,b}{a,b,c,{a,b,c}} 6){a,b}∈(a,b,c,{a,b,c}) 7){a,b}{a,b,{{a,b,}}} 8){a,b}∈{a,b,{{a,b,}}} [解]1)真。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2)假。因为空集不含任何元素; 3)真。因为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4)真。因为是集合{}的元素; 5)真。因为{a,b}是集合{a,b,c,{a,b,c}}的子集; 6)假。因为{a,b}不是集合{a,b,c,{a,b,c}}的元素;

7)真。因为{a,b}是集合{a,b,{{a,b}}}的子集; 8)假。因为{a,b}不是集合{a,b,{{a,b}}}的元素。 4. 对任意集合A,B,C,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假性: 1)如果A∈B∧B∈C,则A∈C。 2)如果A∈B∧B∈C,则A∈C。 3)如果A B∧B∈C,则A∈C。 [解] 1)假。例如A={a},B={a,b},C={{a},{b}},从而A∈B∧B∈C但A∈C。 2)假。例如A={a},B={a,{a}},C={{a},{{a}}},从而A∈B∧B∈C,但、A ∈C。 3)假。例如A={a},B={a,b},C={{a},a,b},从而ACB∧B∈.C,但A∈C。5.对任意集合A,B,C,确定下列命题的真假性: 1)如果A∈B∧B C,则A∈C。 2)如果A∈B∧B C,则A C。 3)如果A B∧B∈C,则A∈C。 3)如果A B∧B∈C,则A C。 [解] 1)真。因为B C x(x∈B x∈C),因此A∈B A∈C。 2)假。例如A={a},B={{a},{b}},C={{a},{b},{c}}从而A∈B∧B C,但A C。 3)假。例如A={a},B={{a,b}},C={{a,{a,b}},从而A B∧B∈C,但A C。 4)假。例如A={a},B={{a,b}},C={{a,b},b},从而A B∧B∈C,但A C。 6.求下列集合的幂集: 1){a,b,c} 2){a,{b,c}} 3){} 4){,{}} 5){{a,b},{a,a,b},{a,b,a,b}} [解] 1){,{a},{b},{c},{a,b},{a,c},{b,c},{a,b,c}} 2){,{a},{{b,c}},{a,{a,b}}} 3){,{}} 4){,{},{{}},{,{}}}

离散数学第一章命题逻辑知识点总结

数理逻辑部分 第1章命题逻辑 命题符号化及联结词 命题: 判断结果惟一的陈述句 命题的真值: 判断的结果 真值的取值: 真与假 真命题: 真值为真的命题 假命题: 真值为假的命题 注意: 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都不是命题,陈述句中的悖论以及判断结果不惟一确定的也不是命题。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简单陈述句构成的命题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联结词按一定规则复合而成的命题 简单命题符号化 用小写英文字母p, q, r, … ,p i,q i,r i (i≥1)表示 简单命题 用“1”表示真,用“0”表示假 例如,令p:是有理数,则p 的真值为 0 q:2 + 5 = 7,则q 的真值为 1 联结词与复合命题 1.否定式与否定联结词“” 定义设p为命题,复合命题“非p”(或“p的否定”)称 为p的否定式,记作p. 符号称作否定联结词,并规定p为真当且仅当p为假. 2.合取式与合取联结词“∧” 定义设p,q为二命题,复合命题“p并且q”(或“p与q”)称为p与q 的合取式,记作p∧q. ∧称作合取联结词,并规定 p∧q为真当且仅当p 与q同时为真 注意:描述合取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分清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例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王晓既用功又聪明. (2) 王晓不仅聪明,而且用功. (3) 王晓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4) 张辉与王丽都是三好生. (5) 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解令p:王晓用功,q:王晓聪明,则 (1) p∧q (2) p∧q (3) p∧q. 令r : 张辉是三好学生,s :王丽是三好学生 (4) r∧s. (5) 令t : 张辉与王丽是同学,t 是简单命题 . 说明:

离散数学集合论练习题

集合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设B = { {2}, 3, 4, 2},那么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2}∈ B B .{2, {2}, 3, 4}B C .{2}B D .{2, {2}}B 2.若集合A ={a ,b ,{ 1,2 }},B ={ 1,2},则( ). A . B A ,且BA B .B A ,但BA C .B A ,但BA D .B A ,且BA 3.设集合A = {1, a },则P (A ) = ( ). A .{{1}, {a }} B .{?,{1}, {a }} C .{?,{1}, {a }, {1, a }} D .{{1}, {a }, {1, a }} 4.已知AB ={1,2,3}, AC ={2,3,4},若2 B,则( ) A . 1?C B .2? C C .3?C D .4?C 5.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 D .{}?∈? 6. 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 . x {x }-{{x }} B .{}{}{{}}x x x ?- C .{}A x x =?,则xA 且x A ? D . A B A B -=??= 7. A , B 是集合,P (A ),P (B )为其幂集,且A B ?=?,则()()P A P B ?=( ) A . ? B . {}? C . {{}}? D .{,{}}?? 8. 空集?的幂集()P ?的基数是( ) A . 0 B .1 C .3 D .4 9.设集合A = {1,2,3,4,5,6 }上的二元关系R ={a , b ∈A , 且a +b = 8},则R 具有的性质为( ). A .自反的 B .对称的 C .对称和传递的 D .反自反和传递的

010A3350现代密码学

《现代密码学》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Cryptology 课程编号:010A3350 学时:54 学分:3.0 一、课程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现代密码学是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生选修的专业模块课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其安全性也成为人们日益关切问题。密码学技术为现代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等的必备工具。 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介绍流密码学、分组密码学、公钥密码学、数字签名、消息认证和密码协议等,使学生对密码学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通过阅读参考文献,了解密码学的新发展、新动态,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现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建立信息安全的模型;掌握单钥、公钥密码体制,密钥管理,消息认证和杂凑算法,数字签名和密码协议等密码学的主要内容。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54) 本课程授课计划5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44学时,实验10学时。理论部分(44学时)基本要求和安排如 下: 第1章现代密码学概论(5学时) 1.1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1.2 信息安全的模型 1.3 密码学基本概念 1.4 几种古典密码(C)(C)(A)(A) 第2章流密码(9学时) 2.1 流密码的基本概念 2.2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2.3 线性移位寄存器的一元多项式表示2.4 m序列的伪随机性 2.5 m序列密码的破译 2.6 非线性序列(A)(A)(A)(C)(B)(C) 第3章分组密码体制(4学时) 3.1 分组密码概述 3.2 数据加密标准 3.3 差分密码分析与线性密码分析(A)(C)(C)

离散数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0命题逻辑 素数 = 质数,合数有因子 和或假必真同为真 (p→q)∧(q←→r),(p∧q)∧┐r,p∧(q∧┐r)等都是合式公式,而pq→r,(p→(r→q)等不是合式公式。 若公式A是单个的命题变项,则称A为0层合式 (┐p∧q)→r,(┐(p→┐q))∧((r∨s)┐p)分别为3层和4层公式 【例】求下列公式的真值表,并求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p∧q)→┐r 公式(1)的成假赋值为011,其余7个赋值都是成真赋值 第二章,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1)双重否定律??A?A (2)等幂律 A∧A?A ; A∨A?A (3)交换律 A∧B?B∧A ; A∨B?B∨A (4)结合律(A∧B)∧C?A∧(B∧C);(A∨B)∨C?A∨(B∨C) (5)分配律(A∧B)∨C?(A∨C)∧(B∨C);(A∨B)∧C?(A∧C)∨(B∧C)(6)德·摩根律?(A∨B)??A∧?B ;?(A∧B)??A∨?B (7)吸收律 A∨(A∧B)?A;A∧(A∨B)?A (8)零一律 A∨1?1 ; A∧0?0 (9)同一律 A∨0?A ; A∧1?A (10)排中律 A∨?A?1 (11)矛盾律 A∧?A?0

(12)蕴涵等值式 A→B??A∨B (13)假言易位 A→B??B→?A (14)等价等值式 A?B?(A→B)∧(B→A) (15)等价否定等值式 A?B??A??B??B??A (16)归缪式(A→B)∧(A→?B)??A (p∧┐q)∨(┐q∧┐r)∨p (p∨q∨r)∧(┐p∨┐q)∧r 一个析取范式是矛盾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合取式都是矛盾式 一个合取范式是重言式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简单析取式都是重言式 主范式【∧小真,∨大假】 ∧成真小写 【例】 (p→q)→(┐q→┐p) = ┐(┐p∨q)∨(q∨┐p) (消去→) = (p∧┐q)∨┐p∨q (┐内移) (已为析取范式) = (p∧┐q)∨(┐p∧┐q)∨(┐p∧q)∨(┐p∧q)∨(p∧q) (*) = m2∨m0∨m1∨m1∨m3 = m0∨m1∨m2∨m3 (幂等律、排序) (*)由┐p及q派生的极小项的过程如下: ┐p = ┐p∧(┐q∨q) = (┐p∧┐q)∨(┐p∧q) q = (┐p∨p)∧q = (┐p∧q)∨(p∧q)

离散数学答案(刘玉珍 编著)

习题1.1 1、(1)否 (2)否 (3)是,真值为0 (4)否 (5)是,真值为1 2、(1)P:天下雨 Q:我去教室┐P → Q (2)P:你去教室 Q:我去图书馆 P → Q (3)P,Q同(2) Q → P (4)P:2是质数 Q:2是偶数 P∧Q 3、(1)0 (2)0 (3)1 4、(1)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去教室或图书馆。 (2)如果我去教室,那么明天不是晴天,我也不去图书馆。 (3)明天是晴天,并且我不去教室,当且仅当我去图书馆。 习题1.2 1、(1)是 (2)是 (3)否 (4)是 (5)是 (6)否 2、(1)(P → Q) →R,P → Q,R,P,Q (2)(┐P∨Q) ∨(R∧P),┐P ∨ Q,R∧P,┐P,Q,R,P (3)((P → Q) ∧ (Q → P)) ∨┐(P → Q)),(P → Q) ∧(Q → P),┐(P → Q),P → Q,(Q → P),P → Q,P,Q,Q,P,P,Q 3、(1)((P → Q) → (Q → P)) → (P → Q) (2)((P → Q) ∨ ((P → Q) → R))→ ((P → Q) ∧ ((P → Q) → R)) (3)(Q → P∧┐P) → (P∧┐P → Q) 4、(P → Q) ∨ ((P∧Q) ∨ (┐P∧┐Q)) ∧ (┐P∨Q) 习题1.3

1、(1)I(P∨(Q∧R)) = I(P)∨(I(Q)∧I(R)) = 1∨(1∧0) = 1 (2)I((P∧Q∧R)∨(┐(P∨Q)∧┐(R∨S))) = (1∧1∧0)∨(┐(1∨1)∧┐(0∨1)) = 0∨(0∧0) = 0 (3)I((P←→R)∧(┐Q→S)) = (1←→0)∧(┐1→1) = 0∧1 = 0 (4)I((P∨(Q→R∧┐P))←→(Q∨┐S)) = (1∨(1→(0∧┐1)))←→(1∨┐1) = 1←→1 = 1 (5)I(┐(P∧Q)∨┐R∨((Q←→┐P)→R∨┐S)) = ┐(1∧1)∨┐0∨((1←→┐1)→(0∨┐1)) = 0∨1∨1 = 1 3、(1)原式 <=> F→Q <=> T 原式为永真式 (2)原式 <=> ┐T∨(┐(┐P∨Q)∨(┐┐Q∨┐P)) <=> (P∧┐Q)∨(Q∨┐P)

离散数学第二版邓辉文编著第一章第五节习题答案

1.5集合的划分与覆盖 习题1.5 1.设},,,{d c b a A =,求出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划分. 解 可以按照划分的块的数目依次求出A 的所有不同的划分共15个. 仅一个划分块:}},,,{{1d c b a =π. 有两个划分块: }},,{},{{2d c b a =π,}},,{},{{3d c a b =π, }},,{},{{4d b a c =π,}},,{},{{5c b a d =π; }},{},,{{6d c b a =π,}},{},,{{7d b c a =π, }},{},,{{8c b d a =π. 有三个划分块: }},{},{},{{9d c b a =π,}},{},{},{{10d b c a =π, }},{},{},{{11c b d a =π,}},{},{},{{12d a c b =π, }},{},{},{{13c a d b =π,}},{},{},{{14b a d c =π. 有四个划分块: }}{},{},{},{{15d c b a =π. 2.对于整数集合Z ,令 }Z |3{1∈=k k A ,}Z |13{2∈+=k k A ,}Z |23{3∈+=k k A , 则},,{321A A A 是Z 的划分. 试验证之. 解 因为(1)≠i A ?,3,2,1=i . (2)=?j i A A ?,3,2,1,,=≠j i j i . (3)=??321A A A Z. 所以,},,{321A A A 是Z 的划分. 3.设}|{I i A i ∈=π是集合A 的一种划分,对于集合B ,所有≠?B A i ?的B A i ?组成的集合是B A ?的划分. 试证明之. 证 对于任意j i ≠,因为=?j i A A ?,于是 =??=???B A A B A B A j i j i )()(?=?B ?.

离散数学第二版邓辉文编著第一章第二节习题答案

离散数学第二版邓辉文编著第一章第二节习题答案 1.2 映射的有关概念 习题1.2 1. 分别计算?1. 5?,?-1?,?-1. 5?,? 1. 5?,?-1?,?-1. 5?. 解?1. 5?=2,?-1?=-1,?-1. 5?=-1,?1. 5?=1,?-1?=-1,?-1. 5?=-2. 2. 下列映射中,那些是双射? 说明理由. (1)f :Z →Z , f (x ) =3x . (2)f :Z →N , f (x ) =|x |+1. (3)f :R →R , f (x ) =x 3+1. (4)f :N ?N →N , f (x 1, x 2) =x 1+x 2+1. (5)f :N →N ?N , f (x ) =(x , x +1). 解 (1)对于任意对x 1, x 2∈Z ,若f (x 1) =f (x 2) ,则3x 1=3x 2,于是x 1=x 2,所以f 是单射. 由于对任意x ∈Z ,f (x ) ≠2∈Z ,因此f 不是满射,进而f 不是双射. (2)由于2, -2∈Z 且f (2) =f (-2) =3,因此f 不是单射. 又由于0∈N ,而任意x ∈Z 均有f (x ) =|x |+1≠0,于是f 不是满射. 显然,f 不是双射. (3)对于任意对x 1, x 2∈R ,若f (x 1) =f (x 2) ,则x 1+1=x 2+1,于是x 1=x 2,所以f 是单射. 对于任意y ∈R ,取x =(y -1) ,这时 1??3f (x ) =x +1=?(y -1) 3?+1=(y -1) +1=y , ??33313 所以f 是满射. 进而f 是双射.

这个问题与空气动力学有关

这个问题与空气动力学有关,飞行器说白了就是纸飞机... 1.飞机前端叠的尖,减少阻力 2.外纸的选择很重要,要硬些,有弹性为好,动力要想快,就必须有足够的重量,所以要选弹性好,硬度好的纸张来做!这个它又没说标准A4,呵 3.飞行原理: 飞机机翼,横切来看下面是平的,上面较弯曲,这样一来当飞机高速运动时机翼上空气流动的速度就比机翼下方要快。这样一来,机翼下面的气压就比上面的大,从而产生一股上升的力把飞机托起。 一个好的纸飞机,一般需要加上“升降板”也就是2个标签贴(机翼上折出的小块“多余”-用来调整机翼上下气流的速度),用来调整飞机的飞行。如果左边升降版高,飞机则倾向左边飞,反之亦然。一般把升降版调成45度,太高了飞机会上升太快,最后“坠毁”,太低了飞机则无法向上飞行,坠落也很快。一架好的纸飞机,无论什么形状,最重要的是对称,平滑(阻力小),机翼和升降版的角度正确。如果机翼比较宽大,能飞行的时间就会常一些,当然,前提是你要把它抛高一点,升降板也要稍微调高一点,但是如果太高了,飞机就会打转了。如果把机翼调整得窄一点,短一点,阻力就大大地减小了,飞行的速度就会变快。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飞远一点,飞久一点就挺考验人的了,一般是把升降版调得稍低一点点,掷飞机时的力度也要掌握好,这可就是看经验了。 4.航向尽可能笔直等,多参考纸飞机如何飞的远, 比赛成绩既然是按飞行垂直距离乘以飞行时间作为单次分数...那么你就要多做 几个,多实验,根据上面的原理多做几个不同的飞机,多次实验投掷角度,投掷力度,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纸张:飞机 标签贴:升降板 回形针:固定 吸管:我估计和航向有关 小小游戏富含深刻道理,就是这些了,楼主悬赏多多哦.......... 64 向TA求助 回答者:775901421|三级采纳率:33% 擅长领域: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能具体点怎么做吗第一次做看得不太懂

离散数学集合的运算实验报告

大连民族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题目:集合的运算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设计性□综合性专业:网络工程班级:网络111班 学生姓名:张山学号:2011083123 实验日期:2013年12月22日实验地点:I区实验机房 实验学时:8小时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老师评语:

1 实验题目:集合的运算 实验原理: 1、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内容:本实验求两个集合间的运算,给定两个集合A、B,求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交集、并集、差集、对称差集和笛卡尔乘积。 实验要求:对于给定的集合A、B。用C++/C语言设计一个程序(本实验采用 C++),该程序能够完成两个集合间的各种运算,可根据需要选择输出某种运算结果,也可一次输出所有运算结果。 2、实验算法: 实验算法分为如下几步: (1)、设计整体框架 该程序采取操作、打印分离(求解和输出分开)的思想。即先设计函数求解各部分运算并将相应结果传入数组(所求集合)中,然后根据需要打印运算结果。 (2)、建立一个集合类(Gather) 类体包括的数组a、b、c、d、e、f、g分别存储集合A、B以及所求各种运算的集合。接口(实现操作的函数)包括构造函数,菜单显示函数,求解操作函数,打印各种运算结果等函数。 (3)、设计类体中的接口 构造函数:对对象进行初始化,建立集合A与集合B。 菜单显示函数:设计提示选项,给使用者操作提示。 操作函数:该函数是程序的主题部分,完成对集合的所有运算的求解过程,并将结果弹入(存入)对应数组(集合)中,用于打印。 具体操作如下: 2 1*求交集:根据集合中交集的定义,将数组a、b中元素挨个比较,把共同元素选出来,并存入数组c(交集集合)中,即求得集合A、B的交集。 2*求并集:根据集合中并集的定义,先将数组a中元素依次存入数组g(并集集合)中,存储集合A中某元素前,先将其与已存入g中的元素依次比较,若相同则存入下一个元素,否则直接存入g中,直到所有A中元素存储完毕。接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书名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书名册 大学一年级: 基础课以及通识课包括:高等数学、现性代数、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等。 大学二年级: 课程名称专业性质教材名称 C++程序设计专业选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 Linux原理与应用专业选修《Linux原理与应用》 Oracle数据库应用专业选修《Oracle 11g应用与认证教程》 Windows原理与应用专业选修《Windows原理与应用》 编译原理专业必修《编译原理》 操作系统设计专业必修 大型应用软件设计专业必修 计算机安全保密专业选修《计算机安全与实用密码学》 计算机图形学专业选修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基于OpenGL的自顶向下计算机外部设备专业选修《微机硬件基础》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专业必修《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必修《计算机系统结构》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专业选修《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数据库系统实现专业选修《数据库系统实现(英文版)》 算法设计与分析专业选修《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 大学三年级: 课程名教材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4版)王爱英离散数学《离散数学》刘玉珍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教程(第4版)》李春葆 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李爱华Linux原理与应用《Linux原理与应用》郑鹏 Oracle数据库应用《Oracle 11g应用与认证教程》宋钰、汪洋编译原理《编译原理》何炎祥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TinyOS》潘浩、存储技术基础《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 计算机安全保密《计算机安全与实用密码学》李克洪

计算机图形学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基于OpenGL的自顶向下计算机外部设备《微机硬件基础》宁闽南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黄传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高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与java程序设计》朱福喜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使用UML、模式与Java(第3版)》清华版叶俊民, 汪望珠等译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袁志勇 软件安全《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第二版)》傅建? 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库系统实现(英文版)》 算法设计与分析《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吴伟昶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黄传河 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孟庆明物联网软件设计《实用软件设计模式教程》徐宏喆 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第二版》曹天杰 信息隐藏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与应用》王丽娜 智能卡技术《智能卡技术》王爱英

武大信息安全课程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 1、计算机导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课程简介 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书 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计算机应用基础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指定教材 《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电路与电子技术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逻辑器件与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能灵活运用逻辑代数、卡诺图、状态理论来研究和分

离散数学第章复习资料刘玉珍刘永梅

习题11.1 1. 若n 个顶点的简单无向图G 中至少有2个孤立点,则结论自然成立;若G 中只有一个孤立点,而2n ≥,则G 中至少有3个顶点,其中至少有2个非孤立点,可不考虑孤立点;若G 中无孤立点,则G 中n 个顶点度数均不小于1.现设G 中n 个顶点的度数均不小于1,又G 为简单图,故所有顶点的度数均不大于n-1,即n 个顶点的度数的取值只能是1,2,…,n-1,由鸽舍原理知,结论成立。 2. 设G 有x 个顶点,则92)6(36)deg(122>??-+?≤=?∑∈x x v V v 3. m n k n k n n k n v m k k k V v 2)1()1()()deg(2-+=?+?-+?==∑∈ 4. ∑∈∈?≤=≤∈?V v V v v n v m V v v n })max {deg()deg(2})deg(min{ 故所证不等式成立。 5.(1)非同构的4个顶点的自补图只有一个 ;非同构的5个顶点的自补 图有2个 (2)G 为自补图?G 与G 的边数相同,设均为m ,又G 与G 的边数之和为n K 的边数2)1(-n n ,即2 )1(-n n =2m ,亦即)1(-n n =4m ,故n 为4的倍数,即n=4k ,或n-1为4的倍数,即n=4k+1,+∈I k 6.(1)<0,1,1,2,3,3>,<3,3,3,3>均为可图解的,其对应图为 <1,3,3,3>非可图解,否则,设3)deg()deg()deg(,1)deg(4321====v v v v ,由于要构成无向简单图,故,1v ,2v ,3v ,4v 之间必定有边关联,这与1)deg(1=v 矛盾,< 2,3,4,4,5>,<2,2,4>非可图解,以为简单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多为n-1。<1,2,2,3,4,5>z 中有奇数个,故非可图解。

离散数学结构 第6章 集合代数

第六章集合代数 1. 集合,相等,(真)包含,子集,空集,全集,幂集 2. 交,并,(相对和绝对)补,对称差,广义交,广义并 3. 文氏图,有穷集计数问题 4. 集合恒等式(等幂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律,吸收律,零律,同一 律,排中律,矛盾律,余补律,双重否定律,补交转换律等) 学习要求 1. 熟练掌握集合的子集、相等、空集、全集、幂集等概念及其符号化表示 2. 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相对和绝对)补、对称差、广义交、广义并的定义及其性 质 3. 掌握集合的文氏图的画法及利用文氏图解决有限集的计数问题的方法 4. 牢记基本的集合恒等式(等幂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律、收律、零 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余补律、双重否定律、补交转换律) 5. 准确地用逻辑演算或利用已知的集合恒等式或包含式证明新的等式或包含式

6.1 集合的基本概念 一.集合的表示 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概念。直观地说,把一些事物汇集到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就叫集合,而这些事物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例如: 方程x2-1=0的实数解集合; 26个英文字母的集合; 坐标平面上所有点的集合; ……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标记,例如自然数集合N(在离散数学中认为0也是自然数),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复数集合C等。 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有两种:列元素法和谓词表示法,前一种方法是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并把它们用花括号括起来。例如 A={a,b,c,…,z} Z={0,±1,±2,…} 都是合法的表示。谓词表示法是用谓词来概括集合中元素的属性,例如集合 B={x|x∈R∧x2-1=0} 表示方程x2-1=0的实数解集。许多集合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如B也可以写成{-1,1}。但是有些集合不可以用列元素法表示,如实数集合。 集合的元素是彼此不同的,如果同一个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应该认为是一个元素,如{1,1,2,2,3}={1,2,3} 集合的元素是无序的,如 {1,2,3}={3,1,2} 在本书所采用的体系中规定集合的元素都是集合。 元素和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隶属关系,即属于或不属于,属于记作∈,不属于记作,例如 A={a,{b,c},d,{{d}}} 这里a∈A,{b,c}∈A,d∈A,{{d}}∈A,但b A,{d} A. b和{d}是A的元素的元素。可以用一种树形图来表示这种隶属关系,该图分层构成,每个层上的结点都表示一个集合,它的儿子就是它的元素。上述集合A的树形图如图6.1所示。图中的a,b,c,d也是集合,由于所讨论的问题与a,b,c,d的元素无关,所以没有列出它们的元素。鉴于集合的元素都是集合这一规定,隶属关系可以看作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集合之间的关系。

离散数学 集合与关系 函数 习题 测验

一、已知A、B、C是三个集合,证明(A∪B)-C=(A-C)∪(B-C) 证明:因为 x∈(A∪B)-C?x∈(A∪B)-C ?x∈(A∪B)∧x?C ?(x∈A∨x∈B)∧x?C ?(x∈A∧x?C)∨(x∈B∧x?C) ?x∈(A-C)∨x∈(B-C) ?x∈(A-C)∪(B-C) 所以,(A∪B)-C=(A-C)∪(B-C)。 二、设R={<2,1>,<2,5>,<2,4>,<3,4>,<4,4>,<5,2>},求r(R)、s(R)和t(R),并作出它们及R的关系图。 解:r(R)={<2,1>,<2,5>,<2,4>,<3,4>,<4,4>,<5,2>,<1,1>,<2,2>,<3,3>,<4,4>,<5,5>} s(R)={<2,1>,<2,5>,<2,4>,<3,4>,<4,4>,<5,2>,<1,2>,<4,2>,<4,3>} R2=R5={<2,2>,<2,4>,<3,4>,<4,4>,<5,1>,<5,5>,<5,4>} R3={<2,1>,<2,5>,<2,4>,<3,4>,<4,4>,<5,2>,<5,4>} R4={<2,2>,<2,4>,<3,4>,<4,4>,<5,1>,<5,5>,<5,4>} t(R)={<2,1>,<2,5>,<2,4>,<3,4>,<4,4>,<5,2>,<2,2>,<5,1>,<5,4>, <5,5>} 三、证明等价关系 设R是集合A上的一个具有传递和自反性质的关系,T是A上的关系,使得∈T?∈R且∈R,证明T是一个等价关系。 证明因R自反,任意a∈A,有∈R,由T的定义,有∈T,故T自反。 若∈T,即∈R且∈R,也就是∈R且∈R,从而∈T,故T对称。 若∈T,∈T,即∈R且∈R,∈R且∈R,因R 传递,由∈R和∈R可得∈R,由∈R和∈R可得∈R,由∈R和∈R可得∈T,故T传递。 所以,T是A上的等价关系。 四、函数 设A、B、C、D是集合,f是A到B的双射,g是C到D的双射,令h:A×C→B×D且?∈A×C,h()=。证明h是双射。 证明:1)先证h是满射。 ?∈B×D,则b∈B,d∈D,因为f是A到B的双射,g是C到D的双射,所以存在a∈A,c∈C,使得f(a)=b,f(c)=d,亦即存在∈A×C,使得h()=

离散数学-第六章集合代数课后练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作业 评分要求: 1. 合计57分 2. 给出每小题得分(注意: 写出扣分理由). 3. 总得分在采分点1处正确设置. 一有限集合计数问题 (合计20分: 每小题10分, 正确定义集合得4分, 方法与过程4分, 结果2分) 要求: 掌握集合的定义方法以及处理有限集合计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1 对60个人的调查表明, 有25人阅读《每周新闻》杂志, 26人阅读《时代》杂志, 26人阅读《财富》杂志, 9人阅读《每周新闻》和《财富》杂志, 11人阅读《每周新闻》和《时代》杂志, 8人阅读《时代》和《财富》杂志, 还有8人什么杂志也不读. (1) 求阅读全部3种杂志的人数; (2) 分别求只阅读《每周新闻》、《时代》和《财富》杂志的人数. 解定义集合: 设E={x|x是调查对象}, A={x|x阅读《每周新闻》}, B={x|x阅读《时代》}, C={x|x阅读《财富》} 由条件得|E|=60, |A|=25, |B|=26, |C|=26, |A∩C|=9, |A∩B|=11, |B∩C|=8, |E-A∪B∪C|=8 (1) 阅读全部3种杂志的人数=|A∩B∩C| =|A∪B∪C|-(|A|+|B|+|C|)+(|A∩B|+|A∩C|+|B∩C|) =(60-8)-(25+26+26)+(11+9+8)=3 (2) 只阅读《每周新闻》的人数=|A-B∪C|=|A-A∩(B∪C)|=|A-(A∩B)∪(A∩C)| =|A|-(|A∩B|+|A∩C|-|A∩B∩C|)=25-(11+9-3)=8 同理可得只阅读《时代》的人数为10, 只阅读《财富》的人数为12. 2 使用容斥原理求不超过120的素数个数.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 难在如何定义集合. 考虑到素数只有1和其自身两个素因子, 而不超过120的合数的最小素因子一定是2,3,5或7(比120开方小的素数), 也就是说, 不超过120的合数一定是2,3,5或7的倍数. 因此, 可定义4条性质分别为2,3,5或7的倍数, 先求出不超过120的所有的合数, 再得出素数的个数. 解定义集合: 设全集E={x|x∈Z∧1≤x∧x≤120} A={2k|k∈Z∧k≥1∧2k≤120}, B={3k|k∈Z∧k≥1∧3k≤120}, C={5k|k∈Z∧k≥1∧5k≤120}, D={7k|k∈Z∧k≥1∧7k≤120}. 则不超过120的合数的个数=|A∪B∪C∪D|-4 (因为2,3,5,7不是合数) =(|A|+|B|+|C|+|D|)-(|A∩B|+|A∩C|+|A∩D|+|B∩C|+|B∩D|+|C∩D|)+ (|A∩B∩C|+|A∩B∩D|+|A∩C∩D|+|B∩C∩D|)-|A∩B∩C∩D|-4 =(60+40+24+17)-(20+12+8+8+5+3)+(4+2+1+1)-0-4 (理由见说明部分) =89 因此不超过120的素数个数=120-1-89=30 (因为1不是素数) 说明: |A|=int(120/2); |A?B|=int(120/lcd(2,3)); |A?B?C|=int(120/lcd(2,3,5)); |A?B?C?D|=int(120/lcd(2,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