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解读

《拖延心理学》解读
《拖延心理学》解读

《拖延心理学》本书是美国作家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共同著作的。

在给大家剖析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两位作者,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曾经出现在《奥普拉》和《20/20》等电视节目中,同时也是《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人物》和《当代心理学》等出版物的专访对象。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这么看来,这两位作者在心理学领域可谓是颇有建树,对心理学这么多年的钻研也是很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那么,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进入正题,为大家重点剖析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读了之后究竟会对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其实谈起拖延症,会让很多活在当下的年轻人都很有共鸣,比如老师今天给你布置了一项作业,给了你一周的时间去完成,你前六天都在玩,丝毫不去管作业的事情,到了最后一天开始猛补作业,你要是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就不能在一开始就把作业完成,最后剩下的时间再玩么,那么他的回答一定会是轻飘飘一句,我有拖延症啊!这是很多人提起拖延症最片面的看法和认识,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种观点,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根本而言,拖延的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当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甚至还维护着这样一种信念:他们的潜在能力是出色的、不可限量的。通过拖延,你永远不需要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对他们来说,责备自己邋遢、懒惰和不协作比把自己看成无能和无价值(而这就是他们深为恐惧的“失败”)要容易忍受得多。而拖延就可以让这种恐惧有所缓和。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其实拖延症不是不可战胜之事,只要你愿意正视自己,正视自己身上的一些坏习惯,其实是可以战胜拖延症的。并且,你不用把战胜拖延症当做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实现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一开始,就要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书中给大家介绍了许多细节,从中也许会给拖延症患者带来一些启发:

1.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抽象而模糊的目标。

不是:“我要停止拖延。”

而是:

“我要在6月4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桌面。”

2.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

不是:“我绝不再拖延。”

而是:“我会每天花一小时学习数学。”

3.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而具体的迷你目标。

不是:“我打算写那份报告。”

而是:“今晚我用半个小时把表格设计好。明天用半个小时填写数据,后天根据数据把报告写出来。”

4.现实(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地对待时间。

不是:“明天我有充足的时间做这件事。”

而是:“我最好看一下我的日程表,看看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

上次做那件事的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

5.只管开始做!不要想着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是:“我一坐下来就把事情做完。”

而是:“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6.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你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15分钟才能完成一

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钟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时相当有意义的。

不是:“我只有15分钟时间了,何必费力去做呢?”

而是:“在接下来的15分钟时间内,这件事的哪个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7.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时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

不是:“教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法写论文了。我想去看场电影。”

而是:“虽然教授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前先列出论文提纲。”

8.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掉不管!)你真的是能做这件事的唯一人选吗?这件事真的有必要做吗?

【记住:没有人可以什么事情都做——你也是。】

不是:“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做好这件事的人”

而是:“我会给这件事找个合适的人来做,这样我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9.保护你的时间。学会说不,不要去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为了从事重要的事物,你可以决定对“急迫”的事情置之不理。

不是:“我必须对任何需要我的人有求必应。”

而是:“在工作的时候,我没必要接听电话。我会收看留言,然后我做完事情后回电”

10.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信号。或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

不是:“我累了,饿了,很烦,我以后再做。”

而是:“我累了,我将只花15分钟写报告,接下来我会小睡片刻。”

11.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小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你可以说杯子是空的,也可以说它是半满的。

【记住:即便时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到哪里不对。”

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现在我打算去看一部电影。”

12.将拖延看成一个信号。停下来问自己:“拖延传递给我的是什么信息”

不是:“我又在拖延,我恨我自己。”

而是:“我又在拖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记住:你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拖延,你也可以行动。】

即便在你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你还是可以行动。

以往的历史无法决定你当下要怎样做。

你可以从学习,成长和挑战自己中获得快乐。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后才觉得自己有价值。

这些方法都很简单,但是你未必能做的到,如果你每一项都愿意去尝试并且转变一种思维方式,那么你的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你真正将这些要点都运用到你的生活、学习、工作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万物一切都会变得井然有序,自己的心情也不会焦躁,会成为一个更加平静、更加通透的人。拖延症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确实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本质上的影响,当你在玩的时候也

许还会跟朋友抱怨,最近很烦,还有事情没有做完,过几天还有一个策划案或者报告要交。而当你彻底改掉你的拖延症之后,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精致,你可以在完成所有任务之后,和闺蜜小聚,在咖啡厅坐一个下午聊聊天,在美容院泡一个下午美美容,或者就是简单的一顿饭也可以变得不一样,不用担心随时会响的电话,也不用考虑微信消息,可以惬意地度过闲暇时光,试想一下,自己的一些小小改变换来的轻松美好,是不是就觉得很有诱惑力呢?既然要改变自己,那就要从听完这堂课开始吧!更不要小瞧了这一堂课,这是你通向舒心生活的第一步,道理都交给你了,怎么做,那就要看你自己的了!

除了在碰到以上这些细节问题的时候你该如何做,书中两位作者还为我们提到了一些具体案例,也是大家会经常遇到的,比如玩手机和遇到有人让你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在面对以上两种情况的时候,作者又给出了什么具体建议呢?

对电子上瘾说不:拔掉插头。在有一些时间段里,禁止因特网、黑莓、手机和电子邮件,并对你周围令你分心的事物说不。几个小时或几天切断上述电子服务是一件令人不知所措的事情,甚至会让你焦虑不断(“我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大部分人一旦拔掉插头就有一种被解放了的感觉。例如,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法律专家劳伦斯·莱斯格就做出了一个慎重的决定:每年的一个月时间里,让自己跟数字网络说再见——不再使用博客、限制电子邮件、减少通电话次数。从更小的范围来说,当他需要集中精力写作的时候,就把无线路由器拔掉,这样电子邮件就不会影响到他的写作了。当你对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短消息、博客和网上冲浪说不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精神空间可以致力于你需要做的事情。记住,你的大脑实际上无法同时胜任多项任务(每次你转移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只需要0.7秒)。所以,即便那个会议很枯燥,或者那个教授很闷人,关掉你的手机或掌上电脑,认真听讲。否则,你无法真正集中注意力。

另外一个例子是学会拒绝那些没有意义的追求对浪费时间和让你退步的人和事说不:什么是你想在生活减少或者消除的事情,什么又是你想要加入到生活中来的事情,这些都非常重要,值得你好好想一想。学会找出那些对你没有帮助或者并不十分重要的事情,并对它们说不。我们都会碰到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人和事,他们会让我们走下坡路,让我们精疲力竭,降低我们生活的质量。但是对拖延者而言,一想到要消除这些拖住我们后腿的事情就会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我们经常会将时间用在一些无关紧要甚至有害无益的事情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决定什么是应该包括进来、什么应该排除出去本身就很困难,当你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任的时候,事情尤为如此。

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例子,前一个是你每天都会遇到的事情,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每个人最起码都会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每天会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比如微信、比如微博,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闻app,当然还有手机游戏,一个王者荣耀、一个阴阳师,几乎覆盖了大部分三十岁以前年轻人的年龄阶段,

睡觉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晚,经常是每天困到不行,但是总想着“我再看五分钟”,“我再打一盘游戏”,于是睡觉的时间被推迟到了凌晨一点、两点、三点,甚至是更晚。如果你有此类困扰,不放试试上面的办法,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不逼自己你就永远都觉得自己无法早睡。如今网络上有许多熬夜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新闻,如果还得不到自己的警醒,那么下一个出现这些症状的可能就是你自己。做一个生活规律的年轻人,如果作息时间难以得到调整,那就每天比前一天早睡一点,早点发下手机,多看书,经过一段时间,总能成为一个拥有良好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从现在起,少刷微博少玩游戏多看书多看报多锻炼,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状态和熬夜时候的你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除了手机,更大的困扰就是来自于周边的人,我们出于善良,总是不要意思拒绝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或者没那么熟的人对自己的各种要求,但是这种对于你的生活或者自己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最近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要多进行高质量的

社交。的确是这样,你只有确保你进行的是高质量的社交,才可能尽量避免这些烦恼。其实学会拒绝别人更是一种艺术,对于自己来说,和不太熟悉的人没有必要不好意思,或者对于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就千万不要勉强,不然,最终痛苦的还是自己。如果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挡住了自己要做正事的脚步,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你要改变的就是自己说话的艺术,以及增加自己的勇气,学会拒绝,学会说话,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加强大,生活的更加顺心如意,做事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完了案例,再来具体给大家谈一谈这本书。看似战胜拖延症有点困难,但是只要你肯去做,每天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那么可能这件事都没有这么困难了,就像上面说的,遇到不想做的时候,首先不要想,我不想做了,明天再做可不可以?而是想我先去喝一杯茶,或者在家里走两圈,换个思维,再回来继续手头上的事情,这样自己的工作效率就能够得到很大提高。遇到事情先打退堂鼓或者边做边玩,都是不可取的态度,只有积极、乐观、脚踏实地,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态度和最好方法。从学生的角

度来看,放学回家先把作业写完,再复习好功课,同时预习明天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最后才去玩一玩,或者看一会儿电视,这样才是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选择回到家里的正确学习方法,而不是像有拖延症的学生一样,回家先玩或者睡觉,就是不写作业,一看时间太晚了,然后赶紧写作业,再去睡觉,这样其实是非常不利于自己成绩的提高的。战胜自我、战胜懒惰,学会学习,其实是身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那么就更不应该有拖延症,遇到任务,或者报告,或者策划,何时何地都应该采取最基本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才是一个员工该完成的日常内容。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你拿的工资上,还应该体现在你的上级对你的信任上,你能担当起多大的责任,得到领导对你的多少信任,才是你不断提升自我的动力。当这一切都能够达到的时候,你的工资水平自然会得到相应的上涨,这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就现实而言,如果你不能将自己的日然工作干好,而只是拖时间,到了截止日期才往上交,那你自然不会有别的那些将工作看成自己的责任的员工优秀,长久下去,工作能力就会得到质疑。因此,拯救自己的拖延症显得刻不容缓。希望每一位学生或者员工,都为了自己能够

得到更多的提升,多多努力,能够做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在今天的课程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另外一个部分,不能说是精华,但是一定会是大家都感兴趣的。现在市面上什么东西最流行,那当然是有关于成功学的东西。其实什么是成功学呢,说简单点就是成功者成功的哲学或者说经验、秘籍,对于一个拖延症患者来说,他们往往胆小、怯懦,在某些场合,听到成功学三个字,就想偷偷躲起来,不想听有关于这个方面的任何问题,或者自己在心里想,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成功了么?其实我也能做,我就是不愿意去做。对,没错,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愿意去做,什么事都敢于尝试,并且拥有恒心、胆识和毅力,那他们自然能成功。而你们呢,凡事想着如何开脱,从来不考虑时间这个成本,总想着我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就好,对,只是完成任务而已,那长此以往,敷衍了事,成功的自然不会是你们,围观别人的成功经验多了,失败的永远是自己,如此一来,成功便成了自己的禁区,永远不能谈起,这样的人生就真的失败了。

做一个能够战胜拖延症的人,往小了说,是一种进步,往大了说,你就能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在豆瓣有许多战胜拖延的小组,点进去翻一翻,也许内容都很简单,但是贵在坚持。从今天起,做一个不把事情拖到明天的人,做一个不再考虑截止日期的人,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做的完美,那么你离战胜拖延症就进了一步,你离成功也就进了一步。也许,下一个站在台上分享自己成功经验的人就是你。也许,你的分享可能就围绕着一个主题,战胜拖延症,那也能够让许多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近日,翻读了由简·博克与莱诺拉·袁合著的《拖延心理学》一书,每看一点便觉得书中所说如同枪棒,一次次的甩过来,自身却无力挡脱。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行列间闲逛徘徊时发现,瞄到后便毫不犹豫地取出来。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拖延热衷者,而且越发有严重之势。比如与朋友赴约,我往往会把时间预算得刚刚好,不迟也不早;又比如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把作业拖到限期前一两天才开始做,像是现在的读书笔记,我想着明天就交,所以只好赶在今天的尾巴把这赶出来…… 于是,我决定要通过这本书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书的第一章就阐述了一个“拖延者怪圈”: 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还有时间,我这个人有毛病,做还是不做?——不做,或者,背水一战。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我完全感同身受,这无疑是我一学期来的心路历程。开学初,我往往雄心壮志,想着这学期我必须时刻温故而知新,切勿期末临急抱佛脚,我得马上开始。渐渐地,学习往往会被一些莫须有的琐事耽搁,于是我开始想: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于是,临近期末,我又安慰自己:还

有时间…… 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我想前两类原因的吧。仔细想想,我喜欢把赴约的时间调得刚刚好,是由于我曾经提早到达,一个人站在街角等待,我实在是不喜欢等待,于是选择了这个方法,可我每次看到朋友比我早到在等待,我又感到惭愧;至于在学习上临急抱佛脚,是由于我感觉那样的效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我害怕就算平时温故而知新也抵不过别人临急抱佛脚的运气。但是,我似乎忘了一本最基本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探究了自己拖延的原因,我似乎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正如书中提到的: 慢慢来。我深知改变这坏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完成,一切不能立竿见影,我会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多给自己心理暗示,例如,在学习方面,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笨鸟先飞”。 观察内心的抵抗。书中描述这这实际上是一个克服恐惧的过程,这个自我观察的过程同时也发挥着间接的提示作用。或许我须聆听内心的挣扎,然后通过理性告诉自己,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又比如在学习方面,当惰性与初衷对抗时,我必须告诉自己:我是学生。 我想,这次是真的要改变拖延的坏毛病。我相信,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2000字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2000字 “你总结写完了吗?” “哎呀,又不是马上要,急啥?” “也是,提前几天做了就行。” “啊!快到截止日期了,最近好多事挤一起,我还没做完,又得熬夜了…” “哎,我也是,原以为很简单,没想到还挺麻烦的,快点做吧。” 这样类似的对话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或者是自己说过?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很普遍,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拖延症”。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拖延?这种行为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根源?关于这方面的专业研究,比较有名的就是美国的两位心理医生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写的这本《拖延心理学》。我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而自己也深受拖延症的困扰且一直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但我还是不由自主的拖到现在才看了这本书。 人为什么会拖延?作者认为,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而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情绪波动,因为他们利用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受。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根源:拖延者的主观时间与钟表时间的冲突;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你的身体、大脑以及你的遗传基因;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指你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以及你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十

分复杂,不过有一点可以排除在外,拖延和智力没有关系。要摆脱拖延,真正认识到自己拖延的根源是第一步。 书中提到一个拖延怪圈,是拖延者基本都会经历的,即从接到一个任务到最终那个任务被放弃或是被完成了的这个过程。整个过程从头到尾短则几个小时,多则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并且,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对此,我深有体会。比如,每次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总是信心满满,觉得虽然自己不能马上开始,但是一定会有条不紊地完成它。直到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我才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但是想到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有还是抱着希望。时间又过去了,我还是没有开始,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剩余的乐观情绪,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意识到自己无法挽回,又陷入后悔和自责;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事,其他事我都愿意做,而转移我注意力事务的出色完成甚至让我相信在那件事情上我也正大步迈进;有时甚至通过种种方式让自己看起来很忙来掩盖自己的窘境。到下一阶段,虽然我感到惭愧内疚,但是继续抱着还有时间的希望,盼望着“缓刑”的奇迹出现。离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了,此刻我已经绝望了,后悔、内疚、痛苦涌上心头,对能否完成任务的担忧已经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觉得自己缺少了其他人都有的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他们都行,就我不行。到最后把自己逼到不得不在背水一战和弃船逃跑之间做选择。选择不做的话,这个拖延怪圈就此画上了句号。选择做的话,此时的压力已经让我痛苦不堪,让我感到做些什么总比无所事事好。而令我惊讶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近日看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阅读了拖延产生的一些心理学原因,颇受启发,阅读过程有种脊梁发凉的感觉,似乎以往自己很是骄傲的一些点就是阻碍自己前行的深层次的原因,不管是过于敏感,或者确实是问题,暂且先记下,以备日后深入思考和矫正。 (1)过于注重表现,把表现等同于能力。 ”不管能力如何定义,当它成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单一决定因素时,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人表现如何成为唯一衡量,其它面都被忽略了。“表现的好坏评判标准常来自于他人,而他人无法从做事的动因和根本出发点去理解一个人的表现,因此单纯注重表现,会让人变得过于追求最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完整的努力。这样获得的结果就如同空中楼阁,似乎很华丽,却总让人不安心。 (2)过高的期望,与现实形成太大的落差。 ”一个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

却对自己不抱希望。“后者对自己要求跟自己对自己表现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常常自责,进而容易消沉,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3)平庸招致轻蔑 太多的时候希望自己每一件事情都做的非常出色,是个全能的人。于是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与理想的自己相比很平庸,于是贬低平常和常规的表现,用轻蔑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表现。拖延就是安慰自己的方式,然后找一堆接口,阿Q式的安慰自己。 (4)优秀不用努力 遇到事情,总是幻想自己有超能力,秒懂一切,解决问题都是手到擒来,分分钟了事。做不到这点就觉得自己能力有问题,对自己感到失望,然后放弃必要的努力,通过拖延来回避努力,长时间如此,让聪明变成了无知。 (5)一切都自己来,亲力亲为 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搞定一切,或者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放心,长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正确对待目标 我们拖延,因为我们看不到目标,无法产生渴望和紧迫感。设立目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1、可操作的目标 根据“smart”原则所谓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完成时间,和细节步骤。 我们以前的错误设定是:“我今年想要为客户开发20个大客户”。而正确的设定应该是“里心能够开发几个客户,溪口又应该做哪些客户”。所有计划具象化,才能够更好的执行。2、务实的目标 目标的务实性是和可操作性相补的,它要求我们去完成可量化、能够做到的,具有相关性的目标。 比如说目前田哥田姐工作,错误的目标是“年底前,完成80个有效田哥田姐的开发”正确的应该是“在9-10月份肥料冬储季节,开展田哥田姐开发工作,能在开发的过程中让他们尝到作为田哥的好处” 3、分解目标我们有时候之所以有了目标仍然拖延不前,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对于过大的目标充满恐惧,而分解目标到每一个小的容易操作的环节,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拖延,日本一个著名的马拉松冠军就是用给赛道设定多个目标站的方法,消除自己对于长距离的恐惧,轻松战胜其他对手的。所以田哥招聘工作也是这般,前期的宣传,到赛选,在动投入工作前的带动工作,以及后期自运营时的跟进,步步为营方能致胜。 二、妥善处理时间 摆脱拖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在合理的目标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要从以下方面最大化利用时间。 1、客观判断时间 拖延的一个诱因就是自己高估了自己的效率,自以为时间很充裕。要避免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客观反思,这个任务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以及我们能够真正抽出多少时间投入。 想要做到这一点,光靠问问题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建立记录时间的习惯,来培养我们对时间的感觉,从而越发准确的判断我们自己的时间消耗。 所以下次不要轻易告诉自己明天就能有足够时间去做这个事情。而是要检查自己的时间表,根据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判断时间是否足够。 2、立即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想了一万个方法而不去做,白白烂费了时间。打消拖延的关键在于执行,即使在执行的过程发现错误和问题,也可以随时调整计划。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就停下手头的事情,调整事情的优先级,并立刻去做 3、只需要十五分钟 书中证明我们可以在任何事情上集中15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多负担,只要做15分钟即可。这样做的有点十分明显,首先,我们不会因为时间短而不去做,可以从分利用时间碎片,另外十五分钟不会让我们感到厌倦和疲惫,可以让我们以最搞笑的状态将任务分段击破。 下次我们面对任务在想要抱怨的时候,不要说任务多不想做。应该鼓励自己,只要十五分钟,看看我能做的多好。 4、授权和删减 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要学会将不重要的任务授权给他人或者干脆放弃。比如告诉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我不会看朋友圈,无论显示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是明代诗人钱福的佳作,诗中可是看出,前人已经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尤其要珍惜今天的时间! 今天,当我读完美国作家威廉·克瑙斯的《终结拖延症》后,更加意识到当我们决定做某事的时候,我们要战胜自已内心的拖延习惯,尽可能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把它完成。因为,这对于完成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言道:慢工出细活。试想,当你仓促的干完某事,连检查的时间都没有了,怎么能够去保证质量?这根本不叫完成某事,这只能叫对付掉某事。虽然拖延症是对我们最普遍、最顽固又最复杂的挑战,但是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已坚持实践“立即行动”哲学,为自已照亮一条新路,沿着这条新路,我们去“战拖”!我们在观念上要转变自已,识破那些将我们引离主线的消极自我意象和情绪威胁,以及分心的活动,不让他们去妨害我们的工作成果。 拖延现象仿佛是一团迷雾,多变而复杂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借口和意外,这就需要我们调整自已的期望值,采取可行的矫正措施,来对抗拖延行为。遇到事情,很多人可能都有“待会儿再做”的这种心态,它就像一张“借据”,它预支着“现在就玩”的特权,让“以后”再为“现在”买

单。可是每当借款到期之时,甚至不用等到那个时候,你往往就会发现利息的高昂。所以,我们不能把明天的时间透支给今天来玩,而把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这样我们实际付出的成本也会很高很高。 《终结拖延症》这本书让我们用三管齐下的方法,终结拖延症,不妨让我们努力试着去改变我们的拖延:1、通过认知方法磨亮自我察觉,改变拖延思维,从而斩断我们的拖延思维;2、通过情绪方法建立对不愉快任务的忍耐力,练出情绪肌肉,克服拖延,让自已知道如何去应对与压力相关的拖延;3、通过行为方法,让自已果断行动,坚持到底,攻克拖延。 人的一生中,许多习惯都是自已养成的,好的习惯我们可以继续保留,坏的习惯我们要慢慢让自已去丢弃。拖延就是一种坏习惯,当我们愿意去战胜拖延的时候,我们就要有决心和我们的拖延坏习惯说再见。今天的事就让我们养成今天就做的习惯,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那么,告别拖延,就从现在开始吧! 王俊 2018年3月20日夜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普通心理学(辅)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 (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三)格式塔学派

读书心得《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读书心得《拖延心理学》读后 感 这本书是刘老师在周四的好书推荐活动中介绍给大家的,我觉得 自己也有拖延的毛病,所以就买了一本。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对如何加快我的节奏,节约我的时间。我的理解是: 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不要异想天开,要从小事做起。不要过于理想化,而要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 目标。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个迷你目标都 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积成大目标。现实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 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投入其中?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 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下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利 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你只要通过一次一次的15分钟才能做完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钟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当有意义的。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当你 遭遇到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困难是,不要放弃。困难只不过是 一个需要你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可能 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你真的是做这件事的唯 一人选吗?这件事真的必要去做吗?我会给这件事找一个合适的人

去做,这样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 说不,不是不做只是要合理安排时间!留意你的借口,不要习惯性 的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做是在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或 者利用你的借口作为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的奖赏。我们能够做出自 己的选择,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动,即使自己的心里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行动的。以往的历史无法决定你当下要怎么做,你可以从学习、成长和挑战自己中获得快乐,你不必等到完美之 后才觉得自己有价值。

期末复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掌握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开阔心理学研究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初步学会做研究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放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去考察,并且要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系统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支离破碎的研究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心理现象全面系统的理解。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心理学中贯彻客观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一定外部条件(2)选择合适的行为指标(3)确定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 4.科学研究的特点 1)目的性: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2)创新性: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组织管理都是一个系统。 4)控制性: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 5.科学研究的目的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 6.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是: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使科学研究进入高一级水平。可见,科学研究是归纳和演绎的整体循环。 7.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 任何学科都有其方法论体系,此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一般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方法论。主要有现象学、实证主义、释义学(西方);辩证唯物主义。 2)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模拟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8.实验研究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9.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归纳和演绎。 10.心理学理论有大型、中型、小型之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公认的大型理论体系,但出现过多种中型理论体系,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当代心理学理论以在某些领域提出的小型理论为主,对这些小型理论的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1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大样本范式和小样本范式(概念、优缺点) 1)大样本范式: ①定义: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②优点:被试代表性好,有比较好的外部效度,能够克服系统误差。 ③缺点: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研究特殊被试。 2)小样本范式: ①定义:对少量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开展有效的研究。 ②优点: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500字范文5篇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500字范文5篇拖延心理学读后感500字 拖延这个问题竟然博大精深。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力之下的产物。正如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联系到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抑或真相。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造成拖延的根源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只有了解了控制你拖延的心理行为,才能对症下药。拖延不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只有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拖延心理学》就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们深层次的想法和问题,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也由我们自己来掌握取舍,更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实用性建议。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500字

生活中,不管是学生还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拖延的现象。如学生的迟到,不及时上交作业……作为教师的我也是习惯把工作留到最后才做。因此最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读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学》。发现其中所讲的许多道理,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上。 学生最常见的就是迟交或者不交作业。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的在这种行为。读了这本书后,让学生首先找出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后,学生便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方法,通过笔记、日记、随想等等。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见证自己的改变,又或是从这些内容中更深刻地探讨自己。做好计划,分步骤一点一点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有几个学生很明显的进步。 保护你的时间,学会怎样说不,要合理安排时间,管理自我!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500字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行列间闲逛徘徊时发现,瞄到后便毫不犹豫地取出来。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拖延热衷者,而且越发有严重之势。 比如与朋友赴约,我往往会把时刻预算得刚刚好,不迟也不早;又比如说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爱把作业拖到限期前一两天才开始做,像是此刻的读书笔记,我想着明天就务必打印,因此只好赶在周末的尾巴把这赶出来……于是,我决定要透过这本书探究我沉溺上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期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就在下面,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相信大家也是有感呀!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1】 看完此书,对照自己,有两点发现:一是自己曾有很严重的拖延症,二是现在自己的拖延习惯少了很多。 这一改变并非是对拖延症采取了什么措施,只是因为自己的心态逐渐成熟罢了。 十七八岁或者更早一点的时候,我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 当时的状况大致是这样的:我刚经历高考,成绩不好也不差,进入了一所不是很出名的重点大学学着一个不是很热门的专业,总之一切都太普通不过。 但那时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普通过,每天都谋划着很多事情,并且坚信这些很快就会变为现实。 其中之一就是要在英语四六级上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这个从一进大学就开始计划了,到最后的结果却是四级勉强通过,六级徘徊在通过的边缘。 考四六级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结果如此,原因很简单,考前几个月觉得时间还多,可以做点更重要的事情,考试前几个星期感觉再怎么准备也来不及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 四六级只是其中比较低端的一个计划,还有很多高大上的计划,结局殊途同归。 现在看来,大学四年过得其实很不好,一直处于反省与自责之中,最后的两张证书毕业,显然与当初的梦想差距太大。 工作头几年是极其痛苦的,想成为的自己与实际的自己差距太大。

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时候,生活才显示出它真实的样子:我其实太普通了,能力也一般,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到的,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很有可能还是这样。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当我们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最有利于我们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三十而立,如今的我虽不能说成熟,但肯定没有太多的拖延症状。 每天早上七点之前,我会在小区跑两圈,如果下雨我就爬楼梯,从一楼爬到二十六楼,当年微不足道的小计划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两三年前,要求自己每月看一本书,现在基本达到了每月3本以上,如果某一周忘了看书,感觉就像缺了点什么。 虽然类似于信用卡到最后一天才还的事情还时而有之,但是只要不影响心情,拖延一点又何妨,谁没有点坏毛病呢。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范本【2】 在翻开之前,本人一直对自身在习惯养成、工作效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拖延深恶痛绝,并对自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拖延症患者”深信不疑,且颇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深恐将不断为此生以及此生中的若干年甚或几个星期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于是便一厢情愿地将治愈希望寄托在了广受推崇的这本书上。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细读之下,方知拖延这个问题竟然博大精深。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力之下的产物。 正如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扯出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以及家庭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仰或真相。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

1. 在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时,需要考察哪些因素?答: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 间差异的检验。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条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2)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 ⑶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公式,不能用错,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答: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 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 为的变化。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称为额外变量,在额外变量中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被 称为潜在的自变量。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词频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而被试间的差异、词频的定性、材料的选择、实验任务、研究设计、实验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都会是潜在的自变量。对于这些潜在的自变量,应以以下方法加以控制:(1)控制被试间差异,应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大量水平相近的被试。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以随机抽取一百二十名大学生作为被试。(2)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定性词频,如以字或词在报纸、书刊、教材等语言 材料中使用次数统计而得出。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引起的词频不确定性,可以用大被试量来加以控制。 (3) 材料的选择方面,若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拼读规则的运用会使词频效应被低估。所以应选择非拼音类文字,如汉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由于汉字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实验可将此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操纵。(4)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因变量为反应时间,有很多不同的任务类型如命名、判断、再认、补笔等可以用来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 由于不能确定词频效应究竟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其作用各有多大,所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任务类型:词汇判断、命名和词汇命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准确的结论。(5)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为了达到上述(1)、(2)和(3)的控制效果,应把词频和字类型作为组内设计。但为控制不同类型任务间的相互干扰,任务类型应作为组间设计。(6)实验环境应尽量保持恒定。(7)运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时。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后,再得出结论。以上是对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潜在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名词解释 1.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个案研究是心理学历史最长的研究形式之一,学派时期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就是对一些临床个案观察和分析的成果。一般来说,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个案研究还比较重视研究结果对于样本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个案研究是一种自然观察,它既可以作定性的考察,又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个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观察法,目前最多采用的是参与观察法,即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2?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象机、摄象机、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实验者效应:我们通常把主试的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本身的个 性特、动机、情绪、或其它细微而无意的行为影响被试,使得把实验目的、结果的期望等也在无意中传递给被试,因而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人们早就注意了这种效应,建议运用标准化的指导语和实验程序,并采用“双盲” 实验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4?横断研究:是研究某一个特定点上的几个不同的组(通常是具有不同的年龄)之间的比较。 5.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6. 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 7. 纵向研究:是对一组(“群组”,如果这个组比较大的话)被试进行一个较长时期的跟踪研究,如果对这个群体设计一些“特殊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同一个控制组来进行比较。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作出书面回答。 9. 准实验设计: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 10. 低限效应(地板效应、门槛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出现了低限效应。 11. 访谈法:使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 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 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常常用访谈法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 形,考察被试对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不同注视时间(次数、每次时间长短),以判断被试对某一物体的偏好,一般

拖延心理学心得体会

拖延心理学心得体会 关于拖延,相信大家在生活或工作做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很苦恼不知道要怎么破呢?下面是拖延心理学心得体会,看看他们如何做! 拖延心理学心得体会1 读完《拖延心理学》,我又拥有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武器”——手术刀。今天,我要用这把“手术刀”,对准自己的拖延做一个手术——解剖自己。 五月份的作业,我一直拖到五月三十一号才上传。我给自己找的借口是:这段时间工作太忙了,我真的是没有时间看书写心得;还有就是四月份的分享活动因为外出培训而没有参加,所以我不知道五月份的作业是哪本书的心得。我曾私下问过亚楠,在这件事上她和我知道的一样多。于是,我就在五月十四日想当然地开始读《拖延心理学》。开始读书的时间已经到了作业截止时间,所以我当时打算破罐子破摔,不交作业了。可当我在群里看到亚楠因为忙“六一”活动,没有时间推送作业时,我的想法又变了:我可以在亚楠“六一”活动结束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作业提交,就OK了。但我一直没有确认共读的书目,而我又绝不会在群里问。五月十八日中午,我看到于静在群里发信息,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私信于静,询问读哪本书。给于静编发信息时,我内心有些紧张,心脏有些紧缩,噪子处有些异常。万幸的是,我还是鼓足勇气将信息发出去了。等待于静回复我的时

间里,我如坐针毡、心乱如麻、度秒如年。我担心她故意不理我,看我的笑话……下午三点十六分,于静很认真地告诉我——读《积极情绪的力量》。我如释重负。终于可以正常地呼吸了! 我所描述的是我的行为和症状。读完《拖延心理学》,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不敢在群里询问共读哪本书?我为什么选择了亚楠和于静私聊?答案是:因为我有恐惧。我担心大家知道我拖延交作业的事情,会给我差评,那么我之前树立的良好形象会轰然坍塌。我还担心这样的自己不被群里的大家接受,以及我不能遵守承诺按时交作业带给我的羞耻感。而选择亚楠和于静私聊的原因是我认为她们俩即便知道真相,对我的影响也不太大。 我为什么有恐惧?因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过不被父亲接受的不舒服的感受的记忆,我拒绝那种不舒服,所以我才有了恐惧。脑海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在我们村办小学读书,而大哥、二哥被爸爸带着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读书。妈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你爹看不起你,不让你去城里上学。你自己争口气,一定要学出个样子让他看看。”我不知道这话到底在我身上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我知道,就是从那年开始,我的学习状态开始变好,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为我们那所村办小学里第一个考上县城最好初中的学生。最终我成为我们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工作后,

(完整版)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选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项 1. 取样程序中的中心环节是( ) A. 明确目标 B. 确定总体 C.选取样本 D. 统计推论 2. 从样本推论变量间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存在关系的差误是__类差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3.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_____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A. 统计结论效度 B. 构思效度 C.测量效度 D. 外部效度 4. 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量表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 等比量表 5. 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好的信度评定方法是( ) A. 重测信度 B. 等同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 折半信度 6. 下列属于度量分数集中趋势常用指标的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众数 D. 回归系数 7. 费希纳采用经典心理物理方法是为了测定( ) A. 记忆 B. 概念获得 C.感觉阈限 D. 团体关系 8. 对策论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 ) A. 两难对策法 B. 混合策略对策法 C.严格规定对策法 D. 贝叶斯统计法 9.在心理学研究中,目前最流行的定性方法有个案分析法和( )。 A.元分析 B.文献综合法 C.现场研究 D.相关分析 10.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A.等级相关系数 B.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C.偏相关系数 D.复相关系数 11.采用聚类取样法时应尽可能做到( )。 A.减少层次间的差异 B.加大层次间的差异 C.减少群类间的差异 D.加大群类间的差异 12.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统计决策论 13.恒定刺激法又叫( )。 A.平均差误法 B.调整法 C.正误法 D.极限法 14.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分布是( )。 A.二项分布 B.偏态分布 C.F 分布 D.正态分布 15.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中属于评价法的是( )。 A.趋势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元分析法 D.因径分析法 16.心理学研究中用以表示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主要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和( ) 等。 A.众数 B.标准差 C.Z 分数 D.方差 17.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特墨 B.冯德 C.斯金纳 D.华生 18.心理学研究中,内源变量相应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中介变量 D.控制变量 19.小N 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是( )。 A.分组型设计 B.控制型设计 C.序列型设计 D.多重基线设计 20.平均差误法又叫( )。 A.正误法 B.调整法 C.恒定刺激法 D.极限法 21.方差也称为变异,一组分数的方差正好是其标准差的( )。 A.两倍 B.平方 C.三倍 D.三次方 22.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 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判别函数分析 D.方差分析 23.ANO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是(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单向方差分析 D.因素分析 24.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5.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6.斯皮尔曼提出的( )是因素分析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A.多因素论 B.二因素论 C.群因素论 D.三维智力模式 27.Q 分类技术以人为分析单位,其重点在于分析(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