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摘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

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68)

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

的假想;第二种将语用预设看作是施行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第三种则把语用预设当作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点:合适性和共知性

(二)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

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精炼、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其中包含着许多的预设现象。本文就语用预设的特点,对小品“扰民了你”中的语言幽默进行研究,探索语用预设机制是怎么在小品的言语幽默中怎么运行的。

1.共知性:

预设的共知性,是指在具体语境中,交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也可能是双方都知晓的常识。预设有时往往是隐含在话语之中的,只有交际的双方拥有这共同的背景知识或理解常识,说话者才可能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预设的共知性能够使语言简洁,被当做交际双方达成的不必赘述的共识。如果交际双方之间缺乏这样的共同知识或者听话者故意无视这样的共同知识而曲解说话者的意图,使得信息未被顺利地传达,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

(1)蔡明:井盖儿啊,我问你,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

岳云鹏:谁叫电钻啊,多难听啊。我女朋友叫铁锤。

(2)岳云鹏:我们可好了。下雨都在一起淋着。到家一看,我还行。再看铁锤...

蔡明:生锈啦。

岳云鹏:生……生病了。我就伺候她。我给他吃药,给她倒开水,把我自己烫着了。给她心疼地哟……

蔡明:没事没事。你不怕开水烫。

岳云鹏:我拔你气门芯儿。

(3)蔡明:三个人里边你是最闹腾的,一天到晚唱那歌儿,你能出点人的动静吗

大鹏:不是,我那是练海豚音。你知道什么叫海豚音吗?

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

在例(1)的对话中,蔡明?]问岳云鹏你有女朋友吗,直接问了“你跟你那个女朋友电钻,还没分手啊”,其预设就是岳云鹏有一个女朋友,而且经常和他闹分手。因为对话双方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背景知识,就避免了??嗦,使得小品能够直接进入主题。例(3)的对话中,蔡明说岳云鹏“你不怕开水烫”,运用了汉语俗语“死猪不怕开水烫”,岳云鹏很明显和蔡明有对这一俗语共同的认识,所以能够理解蔡明把他比喻成“死猪”,气得他要“拔你气门芯儿”,而这一预设也是观众所理解的,就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在例(2)中,蔡明明明已经知道了“铁锤”是岳云鹏女朋友的名字,却故意忽视了岳云鹏说的“我女朋友叫铁锤”

的预设,把铁锤当做一般的金属工具,造成了两人没有共同的背景知识,而说出岳云鹏女朋友铁锤“生锈了”的可笑说法,达到了幽默的目的。

2.合适性:

预设的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具体语境紧密结合,要与当时的交际语境相符合。预设是言语行为的先行条件。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言语中的预设要符合社会语境,这是正常交际的前提。但是有时交际双方有意或者无意间会违反合适性,这就与原有的预先相互矛盾。

(4)蔡明:不是不让你们唱歌,唱歌可以,但别出声!

岳云鹏(做无声唱歌的动作):哥,我试了,不行!

华少:用你试啊。老太太,您这可太难为我们了。

蔡明: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

岳云鹏:那您什么时候遛弯啊?

蔡明:我不遛弯。例(4)的对话中,蔡明说“唱歌可以,但别出声”,很明显是不符合社会常识的,是虚假的预设。蔡明又说“要不你们就等我出去遛弯的时候再唱?”,这个提议是否合适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蔡明有出去遛弯的时候,然而当岳云鹏问“你什么时候遛弯”时,蔡明的回答却是“我不遛弯”,这就表示之前的预设是不合适的,违背了预设的合适性,从而制造出了幽默的效果,令观众开怀大笑。

三、会话合作原则与言语幽默

(一)会话合作原作

会话合作原则是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会话、合作顺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原则。要达到成功的言语交际目的,一般来说要遵循会话合作原则以下准则:

1.质的准则,即保证会话内容是真实可靠的信息;

2.量的准则,即保证会话的量能够提供适需的信息;

3.关联准则,即所说的话与话题关联贴切;

4.方式准则,即会话简练有序,避免晦涩、歧义。

(二)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产生的言语幽默

如果在交际中,有一方违背以上的一条或几条准则,就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影响交际效果。但在喜剧小品的对话中,有时演员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作,以达到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5)岳云鹏:铁锤妹妹,干什么,又要分手。分手了谁给你洗衣服做饭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又要钱呐,点痦子呀,点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

蔡明: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

岳云鹏:嘘……铁锤妹妹,还要种头发呀。咱去年不是种过一次吗?都死啦。没事没事,咱还剩一圈卷发,也特别

的迷人。

蔡明:一圈卷发?沙和尚啊?

岳云鹏:铁锤,没女的呀。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真的,真的是老太太。这怎么还不信啊?我让她帮我证明一下啊。

岳云鹏: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个女人!

蔡明:你好,我是他丈母娘。

岳云鹏:铁锤铁锤她跟你开玩笑呢铁锤真的,她这人好开玩笑。我再让她帮我证明一下阿。你再帮我证明一下,事挺大的,不是我丈母娘行不行。求您了!

蔡明:爸比,你要去哪里呀!

(5)大鹏:他俩不配,我有粉丝团。我六月雪的粉丝,名字里面也有一个雪字,叫雪……

蔡明:雪纳瑞,狗啊。

蔡明:哎,井盖儿(岳云鹏:哎),你那肉丸子,让他粉丝都吃了吗?

例(5)的对话中,第一,是违反了质的准则:岳云鹏说“没女的呀,是我们隔壁一个老太太”“你帮我证明一下,你不是女的”,这跟明显是不真实的;第二,“痦子要一万多呀?哦二块钱一个呀!”“二块钱、四块钱、六块钱、八块钱、十块钱、十二块钱...这是痦子上长了个脸啊!”先是,“痦子”的数量很明显是不可能的,违反了质的准则,然后蔡明一串

数钱的话语其实是多余的。在例(6)的对话中,大鹏话还没说完,还没提供足够的对话所需的信息时,就被蔡明打断。这些都违反了量的准则。第三,会话合作原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关联准则。蔡明所说的话经常偏离她与大鹏、岳云鹏的会话话题,关联程度很低,从而产生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

在正常的交际中,会话中对这些准则的违反可能会使得话题无法进行下去,使说话人无法将想要表达的意思顺利地传达给听话人。然而,在喜剧小品中,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所造成的笑料,反而会使小品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四、礼貌原则与言语幽默

(一)礼貌原则

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利奇(Leech)在格莱斯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维护交流双方均等地位和友好关系有着重要作用的礼貌原则。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说话人为了尊重对方,需要适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这时,出于礼貌方面的考虑,说话者就可能会违反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共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受益,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

4.?t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减少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对方的反感,增加双方的同情。)

(二)礼貌原则的违背与言语幽默

上面所述的六项准则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会遵

守的礼貌原则,也是人们为了成功地进行交际,维持人际关系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然而,有的对话参与者并不会完全遵循礼貌原则,有时为了达到一种特定效果,说话者会有意或者无意中违反礼貌原则,例如,中国喜剧小品有时为了达到言语幽默的效果就会故意违反礼貌原则。

在蔡明近几年的小品作品中,她以毒舌的形象再一次被观众熟识。这种毒舌的效果基本都是采用了违背礼貌原则的策略所达到的。尤其是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这种对礼貌原则的违背非常突出,小品表演中充满了“损人利己”的言语行为,成功地达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例如在小品《扰民了你》中,蔡明的言语就多次违反了礼貌准则,从而塑造了其毒舌的形象,同时也达到了幽默的

喜剧效果。

例(1)、(2)、(3)中,蔡明称岳云鹏“井盖儿”来嘲讽他脸又大又平、“死猪不怕开水烫”,讽刺大鹏的海豚音是“臀部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既违反了得体准则,又违反了赞誉准则――违反了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多使别人受益;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的准则,从而产生了幽默的效果。又如:

毕业论文:论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XX大学 毕业论文 论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院系名称: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XX大学制 年月日

Acknowledgements My sincere gratitude is first and foremost to my supervisor, the teacher Yuli in Yantai University Wenjing College. Her academic guidance and professionalism will always be a motivation for my own study. Her patient supervision, invaluable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s paved my way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my thesis and my life. I am equall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whose supports have been represented in my whole writing and gave the courage to face all the challenge, I have met.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friend, Hanlida, who is always a good partner for collecting materials and exchanging ideas during the thesis writing.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一、引言 英语词Euphemism(委婉)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好听的话”。《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曼等编著)中对委婉语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关于委婉语的分类有很多,有人从委婉语的功能上将其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两类:前者与禁忌语(taboo)有关,是消极委婉语;后者与礼貌,避免冲突并满足交际双方利益和心理的需要有关,是积极委婉语。例如: janitor被称为building engineer, cemetery叫做memorial park,“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fter class.”等都属于委婉语的范畴。 在日常交际中,仅仅清楚、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不够的,由于语言不当甚至粗俗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屡见不鲜。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润滑剂,被时时处处使用着。对此,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H .Leech在1980年从语用学角度,提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拯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并指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这就不得不与委婉语产生密切的联系。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Leech(1987)提出的礼貌原则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也就是尽量赞誉别人,让自己多吃一点亏。在语言形式上采取赞美对方和自谦的手段,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其准则如下: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

喜剧小品剧本《傻子相亲》

喜剧小品剧本《傻子相亲》 喜剧小品剧本《傻子相亲》 摆设:两只椅子 A(母亲):(出场,手提两个方便袋)这孩子大了心事也多了,白天吃不好饭,晚上睡不好觉,神魂颠倒的,我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妈,俺要媳妇!”这不是让他表大娘给介绍了一个,安排在今天见面…… B (傻子):妈啊?我这心里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你就告诉我呗,你这么折磨我干啥呢? A:孩子,咱什么病也没有。 B: 妈,你骗人,我知道我自己得的是“相思病”,想媳妇想的。人家狗胜子8岁就结婚了,我都6岁了,怎么还没有媳妇呢? A: 咱今天就是给你相媳妇来了。 B:相媳妇?那我媳妇在哪了?是不是那个姐姐啊(手指一女观众)?

A: 不是,你媳妇还没有到呢。 B:那我媳妇有那个姐姐漂亮吗?我要找和姐姐一样漂亮的媳妇。 A: 咱找个比姐姐还漂亮的媳妇。 B:不,俺就看着那个姐姐漂亮。妈,那个美女老看俺,看的俺不好意思了… …虽然我长的帅了点,也用不着这么看吧?妈,你看他们老笑俺,笑啥啊笑,还笑?评价你们啊,三个字“神经病”。 A:孩子,我得嘱咐你几句。 B:哦。 A:等人家媳妇来了要问好,“你好吗?” B:(对母亲90度鞠躬)你好吗? A:对,就这样。人家要是问你手里拿的什么,你说拿的是“话筒”;人家要是问你中午吃的什么,你说吃的是“黄瓜”;人家要是问你脚上穿的什么,你说穿的是“皮鞋”…… B:妈,你把我当“傻子”了啊?这些我还不知道啊?

A:那好,媳妇快来了,妈先离开了(下场)。 (B踱步……约5秒坐下座位) B:妈,我紧张,我的心里好象有一只小兔子,卟噔、卟噔、卟噔地跳个不停(加动作,学兔子跳),那种感觉还痒痒的,还挺舒服的。 (A:不要紧张,回去妈妈给你买“娃哈哈”) A:哦,我还要阿尔卑斯的棒棒糖。 C(媳妇):(出场,肩跨一皮包)有人在吗? (B站起,目光发直约3秒,檫口水) B:你妈好(“你吗好”)?哦,错了,错了,好你妈(“好你吗”)?哦,又错了,又错了,妈,你好(“吗你好”)? C:(微笑)你好,我叫白梦丽。 B:“梦里”?我这是在做梦吗?(拍自己的头)“啊”,有感觉,不是做梦啊? (C微笑) B:你请坐。

浅析老友记幽默语言的语用对比

135 语言研究 program, sitcom, especially American sitcom has become so popular throughout the world, among which Friend is a typical example. Until now, the linguistic researches on humor in sitcom are still limited within the field of discourse analysi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cross-cultural study, etc.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1.Literature Review Humor is a very pervasive phenomenon in our daily life. Thus , the ?eld of humor research has been capturing the interest of 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elds. 1.1. A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on Humor What is humor? We all can think of examples of humor, and we all can realize the humor when we experience it. These issues have fascinated 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elds, who have produced a diverse literture on humor. As far as linguistically 浅析老友记幽默语言的语用对比 张瑞波 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35-03 Introduction Humor is as universal as language. It is so common that it indwells in every nation, every race, every culture and every ?eld of human being. Wherever there is human race there exists humor. As a language phenomenon, humor is pervasive in literature, in movies, on television, in our life, etc. As a special kind of human communication, humor is always the most welcomed one. Humor ameliorates human relations, improves the communicative atmosphere, and brings happiness and pleasant feeling to a person in depression. It is regarded as a powerful weapon against hardship and misfortune. Actually, humor is the way to a happy and colorful life. Situation comedy belongs to the verbal-visual model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humor in it is brought out both through verbal and non-verbal humorous strategies. As a kind of TV 摘 要:作为幽默的主要表现形式,幽默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本论文基于国内外目 前研究的基础上,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理论为理论框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分析样本,对其中的幽默会话的生成与理解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中发现中英文幽默在交际过程中生成与理解中的异同,以及中英文幽默映射出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是,第一,论文对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出现的幽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进一步验证并发展了语用理论框架下关于幽默的制笑机制,并一定程度上从语用学角度丰富了幽默以及情景喜剧的有关理论;第二,本论文尝试采用对比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阐释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英剧本中幽默效果的产生于理解,从而丰富了对比分析理论的应用。 Abstract :Humorous language, as the main form to express humor, is popular in our daily life. It comes from our daily life while to some degree it goes beyond life reality. In various books and articles on pragmatics, humorous conversations are frequently taken as examples for pragmatic analysis and studies. Thu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or and pragmatics seems evident. This study on humor in sitcom friend ha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eoretically, although the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humor production and appreciat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a few years, this generalize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humor is seldom utilized in the analysis of a specific humor context and has seldom been testified. 关键词:幽默,对比分析,情景喜剧,《老友记》 Key words : Humor, Contrastive Analysis, Sitcom, Friends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分析 赵本山小品自1990年入春晚以来,十几年好评如潮,成了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通过对赵本山小品语言特色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东北小品。 关键字 小品这种即兴式的表演形式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动的生活语言。赵本山,他来自社会最底层,6岁丧母,8岁离父生活颠沛流离,无所依托,他铲过地种过田唱过戏。他深深地了解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的喜怒哀乐,那些从生活的沃土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经过他的悟性,一张口就能产生极强的喜剧效应。他的小品之所以让大家百看不厌,成为每年春节晚会的一个亮点,这与他独特的语言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语言包括口语和非口语两种形式,因为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仅靠口语是达不到的,他来需要非口语这种形式作为辅助。如肢体语言、特殊的表演技巧、人物形象、化装道具等等。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赵本山小品”。 从口语这种语言形式来讲,它可以分为方言语言、生活语言、包袱语言、修辞语言四种。 一.方言语言。赵本山小品最不能被忽视的就是这一点,没有东北独特的方言,赵本山小品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就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观众。那东北方言是怎样成就赵本山的呢? 1.东北方言更接近普通话。东北普通话尽管有自己的方言地域性,但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还是更接近与标准的普通话。在字词的读音上与现在的汉语差别不大。语言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调查比较,把官话方言八个次方言区个选一个城市为代表,即北京、哈尔滨、烟台、济南、洛阳、银川、成都、扬州。比较结果显示,东北官话比较接近北京官话。因此,东北人说的普通话更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那么东北普通话小品也就更能被大众所接受。[1] 2.东北方言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东北广大的草原上世代居住着满、蒙、鄂伦春、锡伯、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主要以游猎为主,后来清兵入关后,才涌入了大量的汉人。据历史记载,仅1920年到1930年间,移入东北的移民就多达600万,这些移民多是从河北、山东闯关东的难民。这些冲破禁锢来东北谋生的人又形成了东北特有的“关东文化”。另外,东北区绵长的边境线,与蒙古、俄罗斯、日本、朝鲜等东亚周边国家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在长期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中,东北方言不仅吸收了周边国家的方言口语,也吸收了外来语的部分词语。东北方言不但包括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东北以南各地方言、还包括外来词,着充分说明了东北方言极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又见证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也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因此,使更多的人对东北语言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猎奇心理,着也是赵本山成功的原因之一。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因此对委婉语的语用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运用意义和所指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委婉语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用、会话含义、委婉语、 1、关于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且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的使用。委婉语的起源地在希腊,它最初是源于宗教迷信的禁语,宗教迷信反映了在委婉语的起源中社会心理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遍及全世界,对于委婉语的解释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本文且采用邵军航在其《委婉语研究》中对委婉语的界定,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这个定义不仅涵盖了委婉语所涉及的语境依赖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包括时代、地域、文化等大的语境,也包括上下文、话题、交际双方等小的语境)、婉指对象(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构成手段(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伴生性(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原动力(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等方面,而且“语言或言语表达”既包括了词语又包括了句子和语篇,从而使委婉语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比较清楚地界定,将委婉语从非委婉语中区分出来。 2、委婉语会话含义成因探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或句子本身的抽象意义,即词典中的意义,它是静态的;“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或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

赵氏小品的语言魅力

赵氏小品语言魅力 【摘要】近二十年来,赵氏小品成为春晚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获得“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一等奖、二等奖。“赵氏风”已逐步蔓延到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作品分期语言风格;修辞格 一、语言风格 (一)作品分期 不管是文艺创作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要想长久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得求变,求创新,不断给观众带来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才能得到认可,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赵氏小品而言,其主题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初期围绕家庭,这个大众化的主题来歌颂党的领导和表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喜悦。如1990年的《相亲》讲的是中年人的情感问题,1991年的《小九老乐》讲的是夫妻间矛盾的产生和化解问题,1992年《我想有个家》通过相亲表达心中对伴侣的渴望。2、第一个转型期从家庭琐事到直指社会风气 1995年《牛大叔提干》一改以往家庭温馨及颂歌风格,转而批评当下社会贪污腐败风气,以幽默讽刺批评社会不正之风,让观众在笑过之后进行反思。3、第二个转型期(1995-1999)歌颂农村新生活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走上康庄大道,作品开始直白的歌颂党和国家,高唱幸福生活基调。如《红高粱模特队》通过农村模特进城表演的事情,展现出农村人民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丰收,而且,在精神上也得到极大提高。这一时期最大的特色在于加入了舞蹈,使表演不再那么单一,形成说、唱、舞三位一体。4、转向调侃在唱完社会主旋律之后,转向纯粹调侃功能。从《卖拐》开始,相互嘲讽的台词间少了真正的人文关怀,同时寓意社会之险恶,缺乏正义之气和教育意义。 (二)风格特点 一种作品或是风格的形成,是有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赵本山自身的艰难生活经历、自身的文艺创作活动以及周围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为赵氏小品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这才形成了后来别具一格的赵氏

[幽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课堂小游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中,我们已经将许多的教学知识点、语言点、语法规则详尽地教给了学生,但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很难记住这些不是本族语言的东西。 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试着用平时收集的英语幽默笑话、妙趣句子或者有趣的谜语来讲授英语中某些语言现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所涉及的语言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词多义在幽默中的体现 英语中,许多词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学生不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在做词义猜测题的时候常常会卡壳,不清楚与上下文最贴切的意思。 如在教授saw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知道,saw是se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但是它还有另外的意思。及物动词 vt. 锯;锯开;锯成。The dead branches were sawed off. 枯枝被锯掉了。拉锯般来回移动;拉(曲调)。不及物动词 vi.用锯,拉锯;锯开。名词 n. 锯子;锯条。锯齿状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叫学生呆板地记忆这些意思,学生多半会忘记。其实我们使用一句幽默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词了。让学生猜这句话的意思I saw a saw saw a saw.随后我们可以告知学生,这句话里面的几个saw有着不同的意思或词性。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我看见一把锯子锯了另一把锯子。这样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词的用法了。为了加深印象,可以让学生多次大声诵读这个句子。 还有,英语单词大都多“性”多“义”。让学生孤立地记忆,远不及让学生记住一些有趣味的英语句子。例如 “Would the person who took the step ladder yesterday kindly bring it back or further steps will be taken.” (昨天拿走梯子的人请速归还,否则主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句中采用了step的不同意思,让学生们记忆深刻。 二、用幽默说明英美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在英语某些短语的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幽默笑话让学生在轻松搞笑中掌握短语的不同意思。比如向学生讲授英美两个国家对于“第一层楼”的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这样的笑话 某饭店男厕所在第一层,女厕所在第二层。 American woman: Where is the toilet? Chinese clerk: On the second floor.

浅析英语委婉语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5970407.html, 浅析英语委婉语 作者:赵玲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3期 【摘要】委婉语使用较含蓄的语言表达强烈、难以启齿或禁忌的话语。在世界大融合的当今社会其正确使用变得尤为重要。分析如何使用以及其在社会交往中发挥怎样作用也逐渐凸显出其价值。 【关键词】委婉语应用功能使用 人们在交际和交流中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既使双方能够顺利完成交际,又能使双方感到此次交际的愉快。委婉用语就是实现这一理想交际的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委婉语的分类 委婉语在英语中应用较为广泛。Euphemism 一词eu表示好,phemism表示说话,也就是说好话的意思。委婉语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 传统委婉语又叫消极委婉语(negative euphemism),即表示消极事务的词语。比如,当 人们直接说出死亡、葬礼、性、排泄物以及一些生理现象时,往往会给人一种粗俗、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的感觉。如果能换一种方式表达这些意思,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也会给人一种 有文化、有涵养、举止高雅的感觉。 文体委婉语也称之为积极委婉语(positive euphemisms)。使用时多是为了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人有愉悦的感觉。如黑人negro,在交往中为了避免人们想到黑奴这一层面,我们往往会使用black;在政治上,官方常用conflict 来代替war;slum(贫民窟),经常用old areas来表达。 二、委婉语的应用 1、与某些病症有关的的委婉语 正常健康的身体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也是幸福生活的主要保障。可是有些人由于生理原因或是某些疾病原因不能够拥有正常人的简单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会注意避讳对方的这些痛处,在遇到这些疾病的名称的时候后采取较为委婉的说法。“得重病”的委婉表達形式是in a bad way, have a terminal illness。而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委婉表达方式。cancer-词是人们极 度回避的禁忌词,人们通常使用a long illness来指代它。也有人用the C word, the Big C ,that disease来说癌症。目前较为常用的筛查Mongol baby(先天性愚型婴儿)的检查,叫做Down’s baby筛查。还有疾病”(disease)这一字眼也是令人不愉快的,不可避免要提到时,常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 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3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4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5 二战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7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8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9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0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11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12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3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4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15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16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17 中式菜谱的翻译 18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 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21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22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23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式幽默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 24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 25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26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 eech 27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28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29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30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31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 32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33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34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35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36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7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8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39 论《哈利波特》中的情感结构 40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对比

漫谈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喜剧性策略

漫谈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喜剧性策略 摘要:赵本山的小品在语言层面采用了典型而丰富的喜剧性策略,具体表现在机械、不一致、歧义、戏拟等四个方面。这些策略的运用使得赵本山的小品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关键词:机械不一致歧义戏拟 作为当今最著名的电视喜剧小品演员,赵本山已经成为一面招牌,他以一个个“憨厚而略带狡黠、木讷而有爆发式的灵敏,土俚而窥悉时尚、愿意向人申诉又乐于略作自嘲性格的形象”给无数观众带来无尽的欢笑。赵本山的表演风格是独特而本色的,其小品强烈的喜剧色彩源于内在的机智活泼的情节设计与外在的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仅就其语言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赵本山小品采用了典型而丰富的喜剧性策略。概而言之,大体有以下几种。 机械 任何喜剧都是写人的,而一个正常的个体应该灵活舒展,富有弹性。可是当这个有生命的正常的个体突然像一个不由自主的机械在运转,其表现就必然是可笑的。所以柏格森说:“镶嵌在活的东西上面的机械的东西”,必然给人以滑稽可笑之感。而且“人体的体态、姿势和动作的可笑程度和这个身体使我们联想起一个简单机械装置的程度恰恰相当。”赵本山小品中随处可见故作机械的语言《钟点工》赵本山的定场白:“睡得腰生疼,吃得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昨天、今天、明天》赵本山的发言:“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综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语言方式是赵本山从富有民间气息的二人转的“说口”中借鉴而来的,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琅琅上口的音乐性带给观众以轻松愉悦的审美快感。它之所以是可笑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此时的人物像一只调好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将设定好的语言程序释放出来。《钟点工》中赵本山不自觉地对宋丹丹说:“那老太太长得比你还难看呢!”马上意识到说错话了,赶紧连连解释:“我是说啊,她没你难看,你比她难看。”真是越描越黑。此时的赵本山好像说什么话已不由自己掌控了,像个全自动机器在自行运转。语言的机械性在《昨天、今天、明天》中赵本山和宋丹丹一人一句地自我介绍时表现得更加典型:“(宋)我是白云,(赵)我是黑土;(宋)我七十一,(赵)我七十

俄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俄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幽默(Юмop) 是个外来词,它来源于英语Humour的音译。汉语中的译名最早见于北京出版的《语丝》杂志。台湾作家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的解释是:“幽默:诙谐;滑稽。”《辞海》的解释是:“(一)寂静无声,《楚辞·九章·怀沙》:‘孔静幽默’;(二)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戾和不通情理之处。”显然后一种解释汲取了外来词的新义。 俄国人有幽默感,而且把幽默感看做一个人心灵健康的标志。如果得到“此人不懂幽默”的评价,则是可悲的。从修辞角度看,多义词、同音异义词和成语是俄语幽默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与人物身份地位或交际场合不相符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有时正是俄语幽默的笑点所在。因为言语幽默是口头的,因此俄语言语幽默中使用的句子大多是具有口语体特征的简单句和不完全句等,这种口语体的简略性使幽默的产生有了可趁之机。俄语幽默中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如果我们只懂得俄语语言而不知道其中的文化信息,同样不能理解幽默的可笑之处。 一、幽默言语与语用原则 真正地从语言学角度解释幽默话语产生的原因,是从格赖斯(Грайс) 的合作原则(Общий принцип кооперации) 创立之后。格赖斯认为,谈话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致于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言语交际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其基本出发点是,交际双方都遵循一个目的,相互配合,从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具体地说,合作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含四大准则: 1.质的准则(Постулат качества: говори правду)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Постулат количества: сообщи что-то новое) (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Постулат отношения: не отклоняйся, не теряй нить) 说话要上下文关联。4.方式准则(Постулат способа: говори ясно, избегай неоднозначности) (1)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练; (4)说话要有条理。 下面简略地分析因违反上述准则而产生的幽默的具体情况。 二、由于违反“质的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质的准则指话语内容是真实的。当说话人或作者故意违反质的准则,也就是故意说一些 不符合事实的话,目的是误导听话人,便使用了夸张、反语、隐喻等修辞手段,而这些 修辞手段都是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所产生的效应,幽默也由此产生。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如: (1) –А это правда, что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выиграл машину в лотерею? -- Правда. Только не машину, а тысячу рублей, и не в лотерею, а преферанс, и не выиграл, а проиграл. —是真的吗?伊万·伊万诺维其中彩票赢了一辆汽车?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中国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语用分析 摘要:中国喜剧小品,作为中国艺术的一种特殊样式,是广大群众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言语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研究文献,多是分析总结其在语音、词汇、修辞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文利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尝试性分析小品《扰民了你》的言语幽默,探讨中国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关键词:喜剧小品言语幽默语用预设会话合作原则 一、引言 从1983年《卖花生仁的姑娘》作为一个戏剧小品被搬上春晚联欢晚会以来,从此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有了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小品”。小品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的特点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迎。与此同时,赵丽蓉、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蔡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小品演员脱颖而出。其中,小品演员蔡明凭借2013年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毒舌形象再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一个成功的喜剧小品,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喜剧小品要想成功,除了要运用舞台道具、音响

效果等外在艺术辅助手段,更重要是要取决于语言在小品所设情境中丰富的表现力。本文以蔡明在2014年春晚上表演的小品《扰民了你》为例,运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语用机制。 二、语用预设理论与语言幽默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也叫作前提、前设和先设,指的是说话人满足所说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的前提,即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最早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Frege提出。他认为,命题中都存在着“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即充当命题的主项的“简单或者复合的专有名词都必须具有的指称现象。”随着语言学的发展,预设从哲学界慢慢进入了语言学界,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预设更多地与语境紧密联系,因此语用预设的概念就被提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即预设)关系。”(何自然,1997:68) 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一书中,何兆熊先生将语用预设主要归纳出三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话语的语境所作

英语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学分析

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语境理论、距离原则、动听原则和模糊理论对英语“死亡”委婉语进行了分析,为英语“死亡”委婉语的名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期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重视这些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正确选择、使用它们,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学;合作原则;语境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它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研究历史及演变;(2)界定其定义;(3)探讨其构成手段;(4)从语言学角度研究;(5)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专门分析研究的文章。而笔者认为,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数量很多,它在一定层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它进行研究还可以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所体现的一些语用学原则,希望人们可以加深对它以及西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正确地选择使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处以绞刑,人们就用一些与白杨树有关的温和的、甚至是好听的表达委婉说出这些人的死,如“to be a cottonwood blossom”、“to decorate a cottonwood”、“riding under a cottonwood limb”。 (2)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如将人死后称为“to became a land owner”、“go to Heaven/paradise”、“be with God、rest/be in Abraham?8 bosom”等。这是出于礼貌,给对方留有面子,也有可能让他人对自己有好感等。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如对为国家或事业而献身的人给予崇敬和赞美,称他们是“to lay down one?S life”、“to make the Illtimate/l船t sacrifice”、“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to fire one?s last shot”礼貌原则为死亡委婉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死亡委婉语的礼貌功能也使得尖锐的社会问题显得缓和与轻松。 1礼貌原则2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它包括6个准则:策略准则(Tact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英语死亡委婉语则体现了这些准则。如: (1)同情准则。即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如西方国家以前多将犯人吊在白杨树Grice[2]根据会话的内容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中存在着一个总的合作原则。为了成功的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它包括4条准则:数量准则(适量)、质量准则(正确)、关系准则(关联)、方式准则(简明)。但人们有时会出现违反某条准则的情形。这时,违反准则的一方可能有言外之意,另一方要能领会“话外话”。英语“死亡委婉语”就故意违反了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这些准则,而这恰恰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如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死亡委婉语从本质上说违反了这一准则,如将死亡称为“to be on vacation”,“to take a one way ride/trip”等。另外,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要求讲话要有关联,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而死亡委婉语往往委婉含蓄,如将死亡称为“to cancel olae?s account”、“to return to dust/earth”、“to turn one?s toes to daisies”等,这样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隐含着其他的目的,即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 3语境理论 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不是任意地、毫无节制地选择交际语码的;相反,语码的选择与交际目的、交际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包括显性语境和潜性语境:前者指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参与者、话题、面部表情等可感知的具体直接的物理因素;后者指交际参与者的文化

小品语言的特点

小品语言的特点 --享受学习的快乐句句押改革春风吹满地 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押韵韵母相同 或相和lao chao pao duan jian pan dui mei 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韵律在 诗词中的运用一,二,四句押改革春风吹进门(men) 中国人民真精 神(shen) 海湾那旮的儿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ren) 一,二,四句 押在机关工作三年多(duo) 如今职位走下坡(po) 分流把我分到了 街道办我今天要找领导说一说(shuo) 一、二、未句押韵有人花钱 吃喝(he)有人花钱点歌(ge) 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 雇个好活儿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唠嗑(ke) 一句一押文联工作很清 闲(xian),动动笔杆就挣钱(qian) 妇女工作很高尚(shang),顺便可 以搞对象(xiang) 工作越干越具体(ti),老头老太太都归你(ni) 对 话押韵儿子说给我找个人儿,9点钟到位(wei) 这地方拐弯摸角的, 这才找对(dui) 叮咚!谁呀?张惠妹(mei) 儿话音押韵我这下岗之 后没啥事儿,想摆个小摊修车打气儿街道办事处三天没找着人签字 儿憋得我是浑身上下不得劲儿整好有辆自行车,打两下痛快一会 儿是一会儿儿话音押韵现在这人吧真是怪事儿整天到晚一肚子 闲气儿你给他肉吃,他嫌有味儿你给他鱼吃,他嫌有刺儿你给他 打打自行车,他还来气儿对待这种人,就得去去他的味儿,拔拔他 的刺儿,撒撒他的气儿瘪了,撒完气当时就没事儿这种人呢,属于 活到30还没断奶呢,不懂事儿。对比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啦有时 候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地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

语用学与幽默

对英语幽默的语用探讨 张富强 (湖南工学院基础课部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英语幽默被广泛的应用于英语当中,通过利用语用学的一些知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的欣赏英语幽默艺术,了解英语幽默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英语幽默;合作原则;语用学 Pragmatic Analysis of English Humors ZHANG Fu-qiang (Fundamental Courses Department of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English humors are widely used in English. By using some knowledge of pragmatics to analyze , we can have a better appreciation of the art of English humors, and know about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humors. Key words:English humors; Cooperative principle; Pragmatics 前言 幽默是一种精神现象,有广义、常义、狭义三个层次。广义的幽默,与“可笑性”大致相当,诸如滑稽、诙谐等。狭义的幽默,则特指其中最富审美价值的那一层精神现象,是一种灵气,一种生动感、生命感。常义的幽默是一种具有诉诸理智的“可笑性”的精神现象,所谓“诉诸理智的可笑性”是指这种可笑是思考的产

物。幽默的产生离不开语言的深层次的规律,尤其是一些语用学的基本知识。因此对英语幽默进行语用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欣赏这门语言艺术,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幽默,从而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1英语幽默产生的语用学原理 1.1会话含义 在人际交往当中,人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时,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限于话语的字面意义,常常话中有话,在字里行间含蓄地传达出另一种意义。因此听话人要完全明白说话人的意思,就必须理解说话人的话语字面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和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得出说话人的含蓄意义。这种含蓄语义被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称之为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格莱斯在对话语交际现象的观察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参与谈话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意识到某个共同的谈话目的或方向,并在谈话时尽力使谈话围绕其目的或方向进行的。"会话通常不是由一串毫不相干的话语组成,……它们从本质上是合作的产物"(Our talks do not normally consist of a succession of disconnected remarks,…They are characteristically,to some degree at least, cooperative efforts…)(Grice, 1975:43) 据此,格莱斯提出了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合作原则",即尽量使你的话在发出时能符合当时你所参与的交流的共同目的或方面。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1.1.1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时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 不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1.1.2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1) 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1.1.3 关联准则(Relevance maxim) 说话要贴切 1.1.4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1) 避免晦涩的词语 (2) 避免歧义 (3) 说话要简洁 (4) 说话要有条理 格莱斯认为遵循这四条准则可使人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最高的效率进行交际。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四条准则。说话人有意无意违反某条或几条准则,并且让听话人知道这一点时,听话人假设说话人是遵守合作原则的,从而谋求对方偏离准则要传达出的含义,这就是特殊会话含义。 1.2准则的违反与幽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