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对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的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引申出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Play truant Behavior Reason Phenomenon

目录

封面 (1)

内容提要 (2)

目录 (3)

引言 (4)

一、问题的提出 (5)

1、为何选择研究“大学生逃课”? (5)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8)

三、文献回顾 (10)

四、translation of abstract (15)

引言: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何选择研究“大学生逃课”?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目标。

可是,我发现对于在读的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的,甚至还在为大学而拼搏的高中生都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可想而知,如今大学逃课现象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然而,当四年

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随着市场经济话语权的扩张,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的教学与管理不断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其中克服大学生逃课就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因为无论是从逃课的相对数量,还是从逃课的历时态、同时态来看,逃课都不再是个别学生‘羞答答’的行为,而是已具有相当普遍性的

一种轻度的校园越轨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大学中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几乎为零。在大学里基础课逃课率一般在25%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在20%以上,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等公共课学生到课率仅有

50%左右。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逃课一直都是很敏感的话题。空空如野的教室,寥寥无几的学生还在昏昏欲睡,不管讲台上的教授如何激情四溢,唾沫横飞。我们逍遥的利用本该在宝贵的课堂接受知识的时间在做那些看似重要无比的事情。我们到底怎么了?让我们无限期待和神往的大学课堂是这个样子吗?难道我们的青春应当这样记录吗?逃课真的该成为我们的时尚吗?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这影响高校教学工作

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克服大学生逃课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所以,本次将通过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变我校教学模式,加强我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学术的角度。此次选题并不是本着新颖与创新的角度,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可谓不少。而再次选择这个主题是为了能够通过客观的调查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最重要的是与之前的研究形成比较,从而有利于达到借鉴的目的,完善学校的管理

与教学模式。

(2) 现实性角度。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

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3) 宏观的角度。“大学生逃课”从表层看来,似乎只不过是大学的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它却关乎着学生本人的自身素质,以

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于学校、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

大学生,却有许多人时常逃课。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

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

法。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就这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逃课问题,在当前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逃课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种种问题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关于逃课,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比较突出,名牌大学和大部分重点大学的逃课情况,尚处于正常状态,一般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逃课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逃课率偏高,而且大都属于消极逃课范围.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使对教育习俗和教育规章的双重违背。这种越轨行为不如违法、犯罪行为危害性大,但当逃课不再是个别行为群体中大部分人的态度也由反对到不置可否甚至赞同时,这种越轨行为对教育规范就有了相当强烈的冲击作用,甚至会引起学校秩序的混乱。

逃课成风首先与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巨大差异有关。拿我来说,在中学为了高考而炼狱的时间太久,刚进大学时,那种自由、

放松的意识就很强烈。并非我不求上进,而是那种松懈、散漫的态度,有时完全是不自觉的内心反应。归根结底,这是中学与高等教育之间没有有效的过渡通道,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适应造成的。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带来的持续影响,造成上大学后逃课还是轻的。不是还有人堕落、退学甚至自杀吗?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师的授课方法不当,也是导致逃课率高的重要原因。比如,政治理论课高中就学过一遍,大学还要学一次,叫人如何提得起兴趣?而且,一些老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内容毫无新意,令人感觉索然无味。即使不逃课,也大多以睡觉、看其他书等方式混过去。我发现,国外众多高校都喜欢采用“讨论班”的方式上课,让学生在底下阅读大量材料,然后到课上互相辩论的做法很好。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多试一试

呢?

三、文献回顾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如今在大学最流行的一句口号。一个大学生介绍了学校时下流行的逃课“等级观”: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课。

比较早的分析大学生逃课的文献是《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2001年),也是唯一一篇仅就“隐形逃课”行为讨论的文章。作者将隐形逃课定义为“学

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老师讲课,只顾自学其他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运用默顿的“动机理论”,作者得出结论是大学生隐形逃课是市场取向的理性和功利性选择,是学生的正当目标无法用正当手段实现的一种合理的异化,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层面的各种

问题和矛盾。

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者对逃课行为的性质定义也不同。几种典型的观点是:①经济学的视角。考虑到成本和风险因素“逃课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要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选择行为”【李武江:2006(3)】;②从教学过程出发。逃课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一种反向的行为表征【陈刚:2005(8)】;③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逃课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失范行为,应实施有效的教育控制【陈扬:2006(3)】;④从理性行为理论或理性选择理论来看,大学生逃课是“一种有目的的理性行动”。【陈鲁平:

2003(70)】

研究者对于学生逃课有不同的归因,基本覆盖在以下三个方面当中: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

学校管理松散。

①学生方面:

进入大学后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的不适应。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完成三方面的适应过程,即适应客观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及对自我认识的改变。如果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明确的

学习目标和动机,再加上生活方式不适应,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控。【丘熙:2005(4)】在学习和考试中持有“避免失败”学习动机的学生逃课次数明显高于“追求成功”的学生,学生如果人为几节课不上不会影响自己考试不及格,不会导致他们失败的耻辱感,这种“避免失败”的动机也会增加他们逃课的次数【田正学:2004(3)】持不同的学习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逃课后行为。大学生的学习观指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基本看法,主要反映大学生对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学习观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行为。坚持“自由学习论”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控制能力,逃课是为了集中经历于有助于个人成才的课程,放弃认为对自己未来发展不大的专业及课程【赵新峰:2006(1)】反映出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无法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所提供的专业教育中实现。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更倾向于“60分万岁”,逃课可能上网、睡觉、打牌,家庭困难的学生逃课可能是做社会兼职以完成学业。毕业压力小,就业压力大,使学生置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认可度,学生行为呈现一定盲目性,主要表现在盲目考证、盲目考研、盲目提前离校找工作或者盲目放弃【毛宗良:2006(1)】同伴群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群体中的同伴压力能影响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从逃课的行为上看,学生或者是赞同他人看法,认为逃课是正常现

象,或者在特定情境中采纳逃课,或者是长期逃课而将逃课合理

化。【田正学;2004(3)】

②课堂教学方面:【毛宗良:2006(1)】

教师的个人风格,包括知识层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

的内容。

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③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软约束”。虽然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手册》中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并不一定非常严格的执行,一项猜测的原因是严格考核的费用太大,最直接的就是处分太多影响学校声誉。另外教师常常在学期开始是验证声明旷课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或者采取点名制,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严格执行。【李武江:2006(3);毛宗良:2006

(1)】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归因,得出的控制学生逃课行为的措施也略有不同,大致有①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教育,并且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需要。但是严格限制大学生毕业资格,实行“宽进严出”政策②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学风教育中的

主渠道作用,加大学生的防变能力,加强就业观教育③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包括分级教学、培养教师服务主体的教学观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网络教育④建立逃课的检测评估制度,把大学生逃课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一项内容。【陈刚:2005(8);毛宗良2006

(1);赵新峰2006(1)】

从总体上看,在这些研究中,以问卷调查和经验性论述为主,除了陈扬(2006)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对一个典型个案做的研究,还没有见过有关这一课题的质的研究。没有系统的量的研究,这些调查都是小范围的、浅层次的事实描述,而且尚未得出一个反映总体的准确的逃课率。至于学生逃课的深度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控制学生逃课等却偏重于群体的探讨。宏观的面上指导其实对具体化的操作指导及其有限,总觉得有“隔靴搔痒”之感。因而我认为微观意义上的研究要大大加强,这样才可以让理论的研究服务于实际的人,而不是让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停留在“思考建议”的阶段。

回顾文献的结果表明: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的原因及其复杂,并非三五条提纲挈领的理由所能囊括。逃课现象的存在有其复杂的原因,因而不能单纯依靠惩罚制度来消除。而且在看到逃课现象普遍存在的这一事实的同时还应该反思的是教师的教学成效、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

不足之处。

The article based on: “did not escape class university life is incomplete.”This is the popular words in university campus. Covering , the university of truancy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nanfang translators college sisu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es and attitude ,and put forward the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and extended ourself thinking on this question.

大学生逃课论文

大学生逃课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前言 当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国家的兴盛于衰败与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息息相关,我们作为祖国发展力量的中坚推动者,我们要负担起国家给予我们的责任与任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变,如今的大学生已不像过去那样凤毛麟角,大学生的素质与精神与过去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些改变是有益的,然而有些改变则是弊端尽露,比如,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与升级。逃课,是指学生以各种方式逃避听课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显性逃课是指学生没有正当理由不去上课,这是学校明令禁止的,逃课打到一定学时就要被开除,而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去上课但没有听讲,而是再做别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杂志等。最早的逃课现象研究是在1994年,而现在随着逃课现象的普遍,更多的是显性逃课慢慢的转变成了隐性逃课,很多研究只是看到了逃课现象的表面,要解决逃课问题要追究其本质原因。本文是对在校师范大学生逃课现象进行的调查,配合前人的研究,找到解决逃课现象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简单抽样,从师范学院选取6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年龄为18-23岁,涵盖大一到大三三个年级。 2、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法、观察法。 三、详写数据详写123条 共60份,收回试卷60份,其中有效试卷59份。 1、当代大学生逃课的总体情况(数据) 从总体来看,大学期间逃过课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8.7%。有1/3的人称,他们身边逃过课的人占90%以上,而经常逃课的人占20%-40%,在这之中,隐性逃课人数占96.1%。 2、大学生逃课去向…… 从调查总体来看,选择逃课去玩的人占70.3%;选择逃课去自习室的人占61.2%;选择睡觉的人占51.3%;选择逃课去打工的占30.1%。 3、大学生所逃课程……同上啊 在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中,逃公共课的最多,占到总人数的60.3%,逃专业课的最少,只占6.5%。 4、逃课原因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7533304.html, 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 作者:钟鸣鸣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表示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023-02 中文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相关教育部门重视。本文根据94名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及原因,并给出了改善大学生逃课的建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等。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现在的高校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根据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显示,近半数学生都有过或多或少的逃课经历。逃课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与学生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一、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逃课的现状。 时下大学生逃课成为一种不应该出现的普遍现象。对各大高校来说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影响到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吸收。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我以班级的形式展开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两个班级共94名学生的调查得知: 1.逃课人数众多。 在两个班级94人中,曾有45人有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包括隐性逃课①。逃课率高达48%,接近调查学生一半的人数,数量之多,令人担忧。这两个班级均为在校大二学生。在校一年半的时间里从未逃课的大学生占52%,甚少逃课的占22%,偶尔逃课的占16%,经常逃课的占11%。 2.男生的逃课现象较为严重。 从此次的调查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11名学生全都是男生,达到了100%,偶尔或有时 逃课的学生中男生占94%,没有逃过课的学生中男生占73%;女生中没有逃过课的学生占87%,有逃课经历的占13%,其中没有经常性逃课现象。 3.逃课时间和课程内容上有选择。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高校经历了几次大“扩招”之后,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 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 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不向任课老师请假,有意不到课堂上课 的逃课现象。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关于逃课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广为流传。逃课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了一种所谓的 “潮流”。然而,学生逃课的现象,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使 得逃课现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剖析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了解现代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影响,并就大学生逃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校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进高校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成长环境。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大 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分层抽样法。 2.个体访谈 通过与部分学生与教师的深入访谈,收集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具体表现和逃课的深层原因信息,与问卷调查 结果互为比较。 3.二手资料调查 通过学校组织的考勤情况、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进行研究。 (四)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四、调查结果 (一)基本资料 1.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男生所占比例为53%,女生为47%。 2.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中,来自城市的同学所占比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论文

淮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型教学 小组活动计划 题目52、如何看待逃课现象 院别教育学院 年级、专业13级教育技术学 小组成员李亮20130403016 曹硕20130403001 李鑫20130403020 伍涛20130403043 李雪强20130403021 方奇20130403005 指导教师郭学勤 日期2014年9月28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制

注:小组活动计划由学生独立撰写,指导教师审阅。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制度的完善,人民的经济收入也不像以前一样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里经济好了,随之而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也大大减小。他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便会追求一些高品质生活。步入大学,每个人都充满好奇,心花怒放,对于学习方面基本上不放在心上,甚至会逃课,究其原因。 (1)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情况都相对比较好,所以,每个月除了基本生活费外,还有一些业余娱乐的钱。所以他们有时间便会出去玩。玩的收不下心来,对学习也没有任何的兴趣。(2)大多数学生的目标不太清晰,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目标,所以每天的生活都处于游离状态,学与不学对他们来说都一样。 (3)网络社会的发展,电子竞技吸引了大多数青年,他们每天沉迷于网络游戏,被游戏深深地给迷倒了,每天都生活在虚幻的游戏场景中,一天不玩,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所以他们闷闷的忘了学习,忘了自我。 (4)随社会发展,各大学校进行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几百万,而人才市场需求远远小于这个数字,每年都有许许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有的大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出现消极的心理,认为大学的学习对自己的以后没有任何帮助,而且等大学毕业真的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少,所以他们认为学与不学不重要,学与不学都一样,逃课也无所谓。 (5)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另外,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的。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由于其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率较小课偏高。 (6)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加强专业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另外,再加上非专业课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 究其本质,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当代中国教育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中都是一种应试教育,好多大学生都只是为了考试能过,而不是追求能不能学到一些真的东西,另外就是大学太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力度相对比较弱,学生抓住这一机会,他们认为反正老师不会点名,逃课老师也不会知道,而且他们想考试有范围,到时候只要考试前好好复习一下,能过就OK。上课时都是老师口授,学生学的一个过程。学习过程太过于单调无聊,造成学生厌学,所以逃课大多已成为逃避上课的最好方法。 “不逃课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相信你进入大学后就听说过这个说法。那么这样对不对呢?要知道,大学生逃课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大学生逃课是由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逃课的利与弊的争辩,一向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没法说出谁对谁错,毕竟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看法。虽然对现代教育制度来说,逃课是不对的,是一种典型

大学生逃课现象英语作文汇集

大学生逃课现象英语作文汇集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is not unusual. There are often some students who skip those classes for feeling unwell or other private reasons. Besides, still some students don’t go to class without any reason but for they don’t want to.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kipping classes. First, pared with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ore freedom in college. It depends more on on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whether he will attend the class. So those students lacking self-discipline begin to skip classes. Second, some teachers’ lectures could not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so that some students would rather skip classes to study what they are interested in. For whatever reasons, skipping classes does bring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stud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is phenomenon.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kipping classes and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ttending the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以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例 一、研究目的 有人说大学时传说中的象牙塔,是美丽的伊甸园,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逃课成风,认真的又有几人?在大学里整天沉迷网络,花天酒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那么当代大学的逃课现象又如何呢?逃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态度问题吗?还是逃课吸引力问题?还是教育制度问题?又或者是专业认同感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减少逃课现象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今的大学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我在我们教育学院内进行了此次关于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找到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时间:2011年3月 (二)调查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三)调查内容 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大学生逃课现状如何? 2、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去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即抽样、无记名的方式) 三、结果与分析 总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大一10份、大二14份、大三20份、大四16份),以下就是我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人数各年级分

布情况是大三、大四多些。 1、从逃课现状说。 被调查的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95%(60人中只有3人从未逃过课),经常逃课的占16.6%(60人中有10人,其中大三无一人,而其他年级均差不多,男生4人,女生6人),有时逃课的占78%(47人)。 2、从逃课后的心理来看和对逃课的看法来说。 53.3%的学生觉得逃课后是无所谓的(32人),而有46.7%的学生会为自 己的逃课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内疚和自责,其中觉得无所谓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认为逃课会影响班级体荣誉的占15%(9人),余下的学生都认为逃课还是可以理解,有13.3%的学生还认为不逃课不算大学生。总的来看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不应该,这是令我们欣慰的,大学生的羞耻心由此而现。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学生占38,觉得没有关系的占62%。 3、从逃课类型来说。 16.7%的学生选择逃选修课的时候居多,13.3的学生选择逃公共课的时候居多,而63.3的学生则视情况而定。(当然这与调查人数高年级稍多有一定关系) 4、从逃课原因来说。 53.3%的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很无聊,而又有55%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23.3的学生则认为上不上课考试对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老师会划重点。逃课后多数时候选择上网的占28%,而会选择去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占20%,选择与男(女)朋友在一起的占10%,选择做兼职工作的占8.3%。 5、从对减少逃课现象的建议来说。 85%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只有23%的学生觉得学校还应该出台严厉的措施进行管理。最后调查得出53.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不会消失并且将成为一种大学传统,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现象将会得到很好改善,甚至消失。 四、原因及对策

关于大学里逃课现象的英语作文

关于大学里逃课现象的英语作文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 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Skipping Classes on College Campu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 d bas 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 e) below: 1)大学里逃课现象时有发生 2)分析学生逃课的原因 3)如何减少逃课现象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一种现象,提纲第2点要求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提纲第3点要求说明如何解决该问题,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问题解决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描述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分析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说明应该如何减少逃课现象。 【参考范文】 Skipping Classes on College Campu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henomenon of stu dents’ skipping classes is not unusual. There are ofte n some students who skip those classes for feeling unwe ll or other private reasons. Besides, still some studen

ts don’t go to class without any reason but for they d on’t want to。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s kipping classes. First, compared with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ore freedom in college. It depends more on on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whether he will attend the class. So those students lacking self-discipline be gin to skip classes. Second, some teachers’ lectures c ould not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s so that some stud ents would rather skip classes to study what they are i nterested in。 For whatever reasons, skipping classes does bring n 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study. Therefore, it is n ecessary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is phenomenon. On the one hand,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s hould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ki pping classes and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attend ing the clas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have to impr 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to attract students’ intere sts in the course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phenomenon of skipping classes be reduced as soon as possible。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当代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9月7日—9月18日 调查地点:河南理工大学三号教学楼 调查方式:抽样随机调查 指导老师:王全印 [摘要]摆脱高中忙碌的学习,走进渴望已久的大学校门。我们就像是脱了缰绳的野马奔跑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没有束缚,没有鞭策和督促。有的同学会重复着高中的生活继续奋斗,而也有的同学则放开了手脚尽情地玩耍,逃课,迟到成为了她们的生活。在这充满智慧与知识的校园中,却总有那么些人不紧不慢,晃晃悠悠游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忘记了上课铃声,忘记了学习的劲头。此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了解在校大学生迟到逃课情况,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迟到;逃课;调查 [正文] 一、调查结果分析 1、针对大一新生的调查 接受调查的大一新生有8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40人。 以下是调查结果: ①50%的会偶然迟到一分钟左右,30%的女生表示从不迟到,。 男生经常性迟到的比率高达85%,迟到时间也会相对较长,迟到的原因有的是睡过了,有的是玩电脑。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迟到同学的想法:近55%的男生,70%的女生对自己的迟到行为 表示有些歉意;30%的男生,20%的女生表示无所谓,这样看来,大一新生比较听话的。 ③80%的男生和60%的女生觉得上课不应该迟到,很少的一部分学 生认为迟到无所谓,还有学生则认为迟到时间短对学习不会造成影响的。 ④75%的学生是偶然逃课,主要原因是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多大用 处,她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0%的学生逃课是要回家或者是出去旅游。不过还有60%的学生还是会向老师请假的,综上其表,大一的学生还是很听话的 ⑤有5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需要坚决制止的,她们认为如果有 其它事情的话能够向老师请假,老师应该会给予批准的,65%的学生认为不能逃专业课,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然而还有20%的学生认为逃课在大学时很正常,也无所谓。 2、针对大二学生的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有6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30人。调查结果如下: ①从来没有迟到的女生占25%,男生占40%;偶然迟到的女生和男 生都占60%;经常迟到的男生占20%,女生没有。经常迟到的男生中,一般迟到1分钟左右的男生占55%,女生占80%;在迟到5分钟左右的男生占30%,女生占15%;迟到10分钟左 3 2020年4月19日

关于大学生逃课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状况的调 研策划书 团队组长陈琪袁亚飞 团队成员陆凯唐超阎超黄磊林锐 金辉煌罗达陆梦欢 专业班级12级车辆工程

概述 1调查时间 2调查方法 3调查对象 4调查目的 5调查背景 6 调查活动时间安排 7活动小组人员分工 8经费预算 附录

调查时间:2014-05-01至2014年6月1日 调查方法:发放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南农工学院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上课逃课的相关情况,做出调查分析, 并希望以此引起学校对此问题的重视,及时该改变教学中不合理的现 象,提高教学素质! 调查背景: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 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还有就是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可见大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本该座无虚席的课堂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前两排座位更是空无一人,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去上课,不仅公共课缺课严重,必修课的缺课情况也十分严重,甚至出现了“大学逃课族’大学生的逃课现在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许多高校以加强学风建设的名义采取了各种方式和手段,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收效甚微,甚致引起学生的不满!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调查活动时间安排 第九周--第十周活动方案的确定及策划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人员分工第十三周--第十四周问卷发放及回收 第十五周整理分析,汇报 活动小组人员分工 问卷设计:陈琪袁亚飞 问卷发放及回收:黄磊陆梦欢金辉煌罗达林锐 数据整理与分析:陆凯阎超 PPT制作:唐超 经费预算 问卷制作费用:200*0.1=20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 调查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开始部分 1 标题:《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2 摘要: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 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您探讨大学 生逃课现象。 3 调查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选用的方法 1、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2、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逃课行为和态度上面来设 置问题,进行的时间主要是在课余时间通过认识的人来分发,调查地点主要是在操场。 (二)被调查的对象 1、调查总体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 生。 2、样本容量确定为30。 二:主体部分 (一)前言: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中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

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 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30份问卷,收回3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30份。 (二)正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XX学院XX系的学生。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 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 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 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想就此问题 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现象。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 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研报告

形势与政策实践 调研报告 题目: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研报告 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班级:1420302 指导教师:段艳丰 日期:2015年5月4日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总结报告 指导教师:段艳丰 前言 1、调查目的: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着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范围特别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学习风气有很大的破坏性。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自己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2、调查的分工和安排: 1420301z负责设计调查问卷 1420301z负责问卷调查 1420302负责问卷分析 1420302负责撰写调研报告 3、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形式 对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这次的调查对象是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所有在校的大一到大四随机抽取的本科生。我们分别对经管,测绘,地科,水环,核地,建工,信工,机电,化生材,软件,外国语等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在我校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181份,收回率为90.5%。这次调查,女生占35%,男生占65%。 4、调查的内容 这次的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调查对象的逃课情况 (2)大学生逃课的目的 (3)大学生逃课的具体原因 (4)大学生对逃课的看法 一、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的逃课情况 调查显示逃课中的人和从未逃课过的人比例都很高,其中经常逃课的占12%,从未逃课过的占36%,很少逃课的占17%,有时逃课的占36%。在逃课中的人当中,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而其他情况的比例则很相近。 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 2、大学生逃课的目的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3%的学生将逃课的时间用于睡觉或者上网,17%的大学生将逃课时间用于泡图书馆,而将逃课时间用于社交活动和听讲座的学生分别占到12%和5%,有43%将逃课时间用于其他事情。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如今在大学最流行的一句口号。一个大学生介绍了学校时下流行的逃课“等级观”: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课,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高达23%将逃课时间用于睡觉和上网确实是对自己学习,生活不负责任的表现。 3、大学生逃课的具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逃课的同学中,51%的同学每周逃1-3节课,18%的同学逃4-6节课,逃7-10节和11节以上的分别占11%和20%。而影响逃课频率的因素里,奖学金的期望最高,为19%。剩下的因素中,课程的重要程度,老师讲课水平,课程的难易程度,老师对出勤率的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产生的影响因素各占相当比例。经常逃的课程中,43%的同学选择马哲,思修等公共课,为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选修课,英语数学等基础课选择的人数依次减少,选择最少的是专业课,仅有8%。 逃课之后,有害怕和不安情绪的同学占到51%,其他同学则为放心和无所谓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 告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 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 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出以下个问题。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开卷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 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

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 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 b基本不 c.有时 d. 经常 5 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 a.逃课是不对的 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 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论文 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对川外南方翻译学院的本科大学生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引申出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Play truant Behavior Reason Phenomenon

目录 封面 (1) 容提要 (2) 目录 (3) 引言 (4) 一、问题的提出 (5) 1、为何选择研究“大学生逃课”? (5)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8) 三、文献回顾 (10)

四、translation of abstract (15) 引言: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

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容是否旧。专家认为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在他们的经验里,大学那些课程无所谓,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方面机械化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硬制度搞得学生“毫无自由”。众所期待的是,管理应该更人性化,应更大程度上尊重学生求知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1、为何选择研究“大学生逃课”? 在这个全球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这句至理名言,因此,愈来愈多的人选择继续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实现人生的目标。 可是,我发现对于在读的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的,甚至还在为大学而拼搏的高中生都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可想而知,如今大学逃课现象已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 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 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

出以下个问题。 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开卷语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 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 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 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 a从不 b基本不 c.有时

大学生逃课调查方案及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研报告 目录 一、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调查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附录......................................................................................... . (3) 一、概要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本文通过实训周对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大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态度,并提出对策与建议要严格考勤。 二、调查背景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着这一种逃课的不良风气,,而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又很的破坏性。 三、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四、调查过程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抽取大众传媒在校学生 调查方式:我们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其中150份问卷调查以纸质形式调查在校大学生。除此而外,还辅助有和其他高校的同学聊天,了解其他学校学生的逃课现状。以便分析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1、逃课现状: 通过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逃过课的学生人数占到85%,从未逃过课的仅占15%,而且同时还发现,从未逃过课的学生大多为大一新生,而大二以上的学生,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逃过课。可以推测:哪些暂时还未逃过课的大一学生们在不久的将来也很可能会踏上逃课之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逃过课。逃课的性别差异也是存在的,调查显示,男生逃课频率远大于女生,可见在对待逃课问题上,男生的确更加大胆。同时,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排除逃课会被点名影响成绩等其他一切客观原因,让你自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x x x x学院统计学论文 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分析研究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6月16日 目录 摘要 (2) 引言 (3) 1、确定研究问题 (4) 1.1调查背景 (4) 1.2问题的提出 (4) 1.3研究的目的 (4) 1.4研究的对象 (4) 1.5调查单位 (4) 1.6调查时间 (4) 1.7调查程序 (4)

1.8研究的意义 (4) 2、数据汇总 (5) 3、数据分析 (5) 3.1数据的简单分析 (5) 3.2数据关系分析 (6) (6) (7) (7) 3.2.4逃课原因分析 (8) 4、结论与建议 (9) 5、致谢 (10) 摘要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上好每一节课是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汲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在校园里普遍存在,并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几乎成为高校的通病,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所以大学生逃课现象是一个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情况,探寻其中原因,从而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本文进行了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抽样调查为基础,运用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严重,逃课与课程、时间、性别、年级等的关系。文章最后从自身方面和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建议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乃至社会的重视。在如何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的诸多问题中,在校大学生逃课越来越被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管理部门所重视。课堂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然而,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影响了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校大学生逃课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 1、确定研究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文字版)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文字版)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分析 赵永辉(土木082)王清军(土木082)夏润斌(土木082)徐良(土木082) 摘要: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为何选择研究“大学生逃课”? 身为大学生我们发现对于在读的大学生,或者曾经是大学生的,甚至还在为大学而拼搏的高中生都很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

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然而,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我们逍遥的利用本该在宝贵的课堂接受知识的时间在做那些看似重要无比的事情。我们到底怎么了?让我们无限期待和神往的大学课堂是这个样子吗?难道我们的青春应当这样记录吗?逃课真的该成为我们的时尚吗?大学生逃课现象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这影响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大学生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克服大学生逃课已成为各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通病”和难以有效根治的“顽疾”。所以,本次将通过对我校大学生逃课的调查研究,找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快的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改变我校教学模式,加强我校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目前“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深刻认识、正视并解决这些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