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艺术资料

中国园林艺术资料
中国园林艺术资料

中国园林艺术

彭吉象

北京大学艺术系副主任

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中国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及分类

(一)世界园林艺术流派

中国的园林艺术,大家知道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艺术独树一帜,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的特点和艺术的特点。世界的三大园林艺术主要是指东方式园林,但我们这里主要是讲中国园林,它应该是东方式园林的代表,第二就是欧洲式园林,欧洲的园林,尤其是法国的园林,非常有名。第三,就是阿拉伯园林,阿拉伯园林,三种园林体系,共同构成了世界的整个园林的体系。

1、欧洲式园林

那么三大园林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欧洲式园林,刚才我讲了,尤其是以法国园林作为典型代表,它比较强调人工美。就是人工这种创作的各种建筑等等。在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比较强调人工美,而且,法国园林非常强调几何形的图案,它里面很多园林的建筑都是几何形的图案,建筑物,包括它的道路,甚至包括它的花草布局,都呈几何的形状,所以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几何形的或者几何式的园林。

2、阿拉伯园林

阿拉伯园林,发源于古代的巴比伦和波斯。阿拉伯园林最大的一个特点,它主要是以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为中心,而且几乎在这个十字性的交叉道路上都有一个大水池,这是它的特点,它的十字性的道路总是有一个水池,以水池为中心这么一个格局,所以,有的学者又把阿拉伯园林叫做十字交叉式,就是十字性道路上的十字交叉式,这就跟欧洲的这种几何式的园林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东方式园林

中国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中国园林最强调的是自然美,自然美,中国园林里面也有很

多人工创造的东西,比如说,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建筑。同时也有我们自己人工创造的很多假山啊,人工种植的花草等等,但是,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这和中国整个的美学体系可能是有关系的,是有关系的。所以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间,中国园林,特别强调自然美,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就是人与自然是一种很亲和的态度,而人与自然并不是隔绝开来的,所以世界三大园林体系里面,中国园林作为东方园林代表有它自己的特点,但东方园林除了中国园林以外,还应该包括其他的园林,比如说,日本园林,日本园林,有它的特点,日本园林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东方园林和欧洲园林结合起来了。所以,日本园林有它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去日本的时候,我也参观过京都,大阪等,日本这样一些城市的园林,他们的园林,既有中国园林的风味,但是,同时又学了欧洲园林的一些特点,它是把欧洲园林同东方园林非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日本园林的特点。这个咱们就不去说它了。(5:30)(二)中国园林的两大体系

那么,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自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两大园林体系,就是中国园林从总体上来说可以把它分成两大园林体系。这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

先说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就包括我们大家都在北京,北京的颐和园,还有包括被英法联军烧掉的圆明园,还有比如说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些都属于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因为这些园林都在北方,而且都在北京附近,因为都作为皇家使用的园林,都在北京,或者北京附近,比如说,承德避暑山庄,它主要是供皇族去使用的,皇帝和他的家属去使用的皇家园林,它因为皇帝在封建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他可以占有很大的地区,所以你看北方的园林都很大,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颐和园,甚至包括避暑山庄面积都很大。就是因为它是供皇族的的,而且它可以无限地扩大它的面积。

那么相比之下,江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主要就是一些达官贵人,达官贵人,他们自己为自家修盖的园林,尤其是苏州、无锡、扬州,等等。这样一些城市都有大量这样的园林,比如说,苏州,苏州最有名的拙政园、西苑、留园、网狮园、狮子林、沧浪亭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私家园林,再比如说,扬州,再比如说无锡,甚至上海的豫园,上海的豫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城隍庙,也可以叫做小型的私家园林,它比起北方的大型园林它小多了,所以,这样两种园林形成它们各自的特点,比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肯定就是以大而见长,以大而见

长,当然在大里面它有很多美学的东西,一会我会讲到。比如说,颐和园它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我们从幻灯片里面就可以看到,它有自己的特点,它一般都比较小巧玲珑,而且,往往是在刚进门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罩壁就挡住了所有的视线,就让你不能够一眼看透了整个园林有多大,里边有什么东西,你必须要进去,步随景异,一步一步地走,才能看到一步一步的风景,步随景异。

整个的园林里面,小型私家园林里面也有假山,有湖水,有花草,有树木,另外还有很多的亭台楼阁堂榭等等中国式的建筑,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园林的美。那么,第一个问题,我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了中国园林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第一个问题。

二、如何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第二个问题,我重点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

如何来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中国的园林艺术,刚才我讲了,不管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它都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大家知道,中国的唐诗宋词非常有名,中国古代的绘画也非常有名,而中国的园林正是要追求这样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这样一种审美的境界,所以不管是北方的大型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园林,都是把自然美,建筑美和认为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的精髓,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个是中国园林最主要的精髓,我觉得就在这一点。因为任何一个园林它的面积都是有限的就算颐和园很大很大,但是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在追求无限的意境,一会我就会讲到这一点,它有很多美学的方法。(10:46)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

那么我下面分别讲一下,中国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

1、自然美

从中国的园林建筑来看,自然美当然就包括我们的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几乎所有的园中都有水池,有假山有花草有树木,创造一种小桥流水,荷花飘香的这种自然风光。你比如说刚才我提到中国四大古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全园占地面积大约是60亩,其中的水面就占

了3/5,池水用土山来分割,形状就像两座小岛。山上林波葱翠,沿池垂柳依依,使这些人工造就的自然美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们知道园林艺术里面的这种自然美很多也有人工的痕迹,刚才我讲的拙政园就是人工创造的。但是它达到什么程度呢?达到了“虽有人工,宛若天成”这样的效果,就是虽然是人工创造的,但是看起来就像自然生成的天成的这样的效果。就是虽有人工,宛若天成的效果。

你比如说,咱们大家都去过颐和园,大家知道,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实际上是当初造园的时候,把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用昆明湖挖出来的土垒成了万寿山,既有山又有水,一会我会讲到,我们在长廊里面就可以游山玩水。它虽然是人工做的,但是就像是天然生长的一样,使我们这些人工美实际上达到了自然美的高度,这是第一个方面。

2、建筑美

第二个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又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形式。就是我们民族的建筑形式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我在另外一个课里面就会讲到,就讲中国建筑艺术的美,里面就谈到中国的建筑艺术有很的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建筑形式是我们民族自己所特有的,或者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你比如说我们的亭,我们所有的园林里面都有一种亭子,有台,有楼,有阁,有堂,有榭,所以这些亭、台、楼、阁、堂、榭等等共同组成了我们园林艺术里面的建筑美,中国古典园林非常讲究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的形式美,并且十分注意把这些建筑物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比如说,扬州有一个何园,这是扬州非常有名的一个园林,扬州的何园,姓何的何,又叫济啸山庄,这个园,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有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把东西两部分连接起来,东部有八角园门,有南部造的一个船艇,有六柱亭有半月台等等,建筑物,而西部又有七间楼亭组成的一组建筑。就像蝴蝶的形态,就像一只蝴蝶,西部的建筑像一只蝴蝶,而且,西部一般的人,就把它叫做蝴蝶厅由7间亭子组成的蝴蝶厅。所以,东西部就通过一个游廊来连接起来。另外在何园的水池周围,还一组楼亭和浮廊,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供游人登临去观望。这些建筑物,往往成为了园林中的主要观赏点,人们在游览的时候,时而穿过长廊,时而跨过小桥,时而进入花厅时而登楼远眺,就是多方面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的需要。(15:25)

3、人文美

因为中国的园林艺术,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的风

格和民族的特色.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里面,大量地采用了楹联、匾额、碑刻等等,包括一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还有包括很多书画的提迹等等,而且有的还流传着许多为园林增添异彩的传说和典故,有很多传说和典故。你比如说,中国的戏曲也是我们中国艺术的一个瑰宝,中国的戏曲里面,很多的故事,就发生在园林里面,对吧?比如说,《牡丹亭》比如说《西厢记》等等都发生在园林里面,所以,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国古代小说经常有这种小姐和书生相会在后花园,后花园其实就是园林,所以,很多的传说和故事,都发生在园林艺术里面。

尤其是中国园林保存着很多民族文化的瑰宝,使人感受到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氛围,你比如说,苏州四大名古园,刚才我提到拙政园,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叫留园,留园的面积并不大,留园的面积很小,但是,留园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在留园里面,陈设着一带书法家的石刻300余房。300余房石刻,被称为留园法帖,留园法帖就是说一个小小的留园里面,就有一代书法家著名的石刻300余房。被称为留园法帖,另外,苏州四大古名园的狮子林,狮子林里面刻有宋代四大名家,就是我们讲的苏黄米蔡,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大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在狮子林里面都有石刻,这是非常难得的。说实话这四大书法家宋代四大书法家,能够搜集到一方石刻,就很不简单,在狮子林里面,居然搜集了他们四位的作品,所以,狮子林非常值得一看,我希望下次同学们去苏州,去游览的时候,一定要去狮子林看一看这四大书法家的石刻。在狮子林里面还有很多著名的石刻,比如说,文天祥的《梅花诗》等等,这些都在狮子林里面,所以在参观园林艺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在受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我们很多北大的同学都去过承德的避暑山庄,我就问他们,你们去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大家都知道,承德的避暑山庄有三个字提的36景还有四个字提的36景,我说为什么?很多同学回答不出来,其实,这三个字和四个字的都有讲究,承德避暑山庄,凡是以三个字提名的都是乾隆皇帝提的,以四个字提名的都是康熙皇帝提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大家知道,清朝的皇帝里面,如果说,最有文化修养的就是康熙和乾隆。而且,他们在位的时间也最长,他们在位的时间最长,康熙是61年,乾隆是59年。所以,康乾盛世,可以说是清朝最发达的时期。

康熙和乾隆,他们在避暑山庄都分别提了36景,刚才我说了,康熙是用四个字来提的乾隆是以三个字来提的,因为康熙是爷爷,乾隆是孙子,对吧,他们各提的36景都是有文化的源头,都不是随便提的。(20:00)

你比如说,康熙提的四个字的题词,我随便举一个,就是刚进避暑山庄,很重要的一个风景点就是月色江声,月亮的月,颜色的色,大江的江,声音的声,月色江生,他为什么提这四个字?就是因为康熙皇帝的书房,就在湖边,他晚上坐的这个月色江声就是康熙皇帝的书房。他晚上在书房里面伏案写作的时候就听见湖水拍打着岸边,就让他想起了,苏东坡的赤壁赋,里面就有,所以他就用月色江声来为他自己的书房提名,所以这是康熙皇帝四个字提名的来历。

再比如说,乾隆皇帝提的三个字,就是避暑山庄刚进门,大门的地方就有丽正门三个字,丽是美丽的丽,正是方正的正,门大门的门,丽正门,为避暑山庄提的三个字的匾额,而丽正门这三个字是分别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来提的丽正门。为什么要提丽正门呢?就是乾隆皇帝,取了《易经》里面的“日月立乎于天”,这是《易经》里面的一句话,他一次为避暑山庄大门提名,丽正门,而为什么要用5种文字,刚才有同学讲就是因为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尤其是其中主要的文字,他都把它用上去了,就汉满蒙藏维。五种主要的文字都刻在上面。

所以,我们在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欣赏它的人文美。这个也是它的文化美,这一点是中国园林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园林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样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同时又是我们民族的审美追求。(三)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追求

1、两种欣赏方法

中国园林,你比如说,网狮园,网狮园是非常小的一个园林,是苏州比较小的一个园林,但是它在中国园林里面,有两种欣赏方法,一种叫静观一种叫动观,静观就是安静的静,动就是运动的动,这两种欣赏方法都是中国园林的欣赏方法,所谓静观实际上就是坐在建筑物里面,比如说,坐在亭台楼阁堂榭里面,看外面的园林,由于网狮园非常小,坐在里面几乎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大部分景色都能够尽收眼底,在园林的窗户里面,建筑物的窗户里面就可以静观,但动观就是比较大的园林,你就必须边走边看。比如说,颐和园,比如说,避暑山庄你就必须边走边看。

2、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

另外大家看这个幻灯片,刁窗,刁窗这个幻灯片,体现出了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

就是人与大自然亲和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亲和,就是说,西方的哲学和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有什么不同,那么,我想就借用汤一介先生讲的“中国文化最高的追求是天人合一”。很多中国的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比如说北大的汤一介先生,还有北大的很多学者,他们都认为中国文化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西方的文化,强调人要认识自然,要改造自然,要征服自然,西方文化从来强调这个,所以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的自然科学非常发达。我们现在分成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这种现代的学科分类是西方传到中国来的,所以,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25:39)

而中国文化从来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人就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人就是大自然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到了20世纪下半叶,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大家知道,1995年世界诺贝尔奖的得主,当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在法国的巴黎开了一个会,他们就研究于1995年研究21世纪人类生活应该怎么办?科学家就在预示人类的生活应该怎么办,他们已经看到了人类过度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带来的弊病。你比如说,我们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比如说北京的沙尘暴,大家都感觉到,在北京感觉到沙尘暴就是因为过度的开发自然。

所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特别强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这里就恰恰回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天人合一这个传统里面去。所以,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开会,最后在他们的宣言里面其中有一句话,就是要回到2000年前,2000多前,孔子的哲学里面寻找思想宝库,要到孔子的思想里面寻找思想宝库。为什么?孔子儒家文化当然还包括老庄代表的道家文化,当然还包括了佛教的禅宗,我认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就从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来看,我觉得有很多可以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

3、颐和园中的美学韵味

中国园林艺术中间的美学的韵味,中国园林有很多美学的追求有美学的韵味,比如说在颐和园里面,就有借景分景和隔景。

(1)、借景

所谓借景,借就是借贷的借借东西的借,借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站在颐和园的鱼藻

轩,就是颐和园长廊东头的一个建筑,就是当天慈禧太后关押光绪皇帝的地方,就把光绪皇帝关在鱼藻轩,它在长廊的东头,所以你在长廊的东头,站在长廊的东头,鱼藻轩那个地方,就可以看到颐和园园外的风景,看到玉泉山上的塔还有远处的西山。就是当年在造园的时候,建筑设计师们已经考虑到要把园外的风景借到园内来,虽然颐和园已经面积是非常大了,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园林总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在颐和园这个有限的空间里面还要创造出更大的一个观赏的境界,那就是把园外的玉泉山和远处的西山都借到颐和园里面来,这就叫借景。

(2)、分景

第二,分景,分就是分开的分,分景,分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颐和园的长廊,我曾经问我学生,你们知道长廊是干什么用的?同学们有的回答,长廊是供游人休息用的还有一个同学回答,长廊是躲太阳躲雨的我说也没错。第三个同学回答说,长廊里面可以供游人走累坐下来休息,我说也没错。第四个同学回答我,说长廊里面有很多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可以供大家欣赏,我说也对,我说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们就答不出了,其实,长廊还有第五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景,就是说,颐和园的长廊实际上把颐和园分成了两个部分,你在长廊游玩的时候,你的一边是昆明湖,你一边是万寿山,你在长廊里面边走边看,其实,就是在游山玩水,长廊就把颐和园的昆明湖和万寿山隔成了两个景区。所以你在长廊里面可以把两个景区的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边走边看,把两边看得很清楚。当然我一开始讲了实际上昆明湖和万寿山都是土地挖土,挖昆明湖的土来垒的万寿山,但长廊就起到了一个分景的作用。这是第二点。(30:54)

(3)、隔景

第三点,隔景,隔,就是隔开的隔,隔景,隔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一开始,就跟大家讲了,中国园林本身又分成了两大园林体系,就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江南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是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但是,颐和园在造园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就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就采用了隔景的办法。具体来说颐和园有一个著名的园中之园就是谐趣园,和谐的谐,趣味的趣,谐趣园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型园林的风格。谐趣园里面的垂柳一直垂到了湖面,谐趣园里面的亭台楼阁堂榭,就和苏州扬州的园林非常相似。所以,在当初造园的时候就故意在颐和园这个北方大型皇家园林里面,隔出来这么一个小型的江南私家园林,让你在游览颐和园的时候同时观赏到两种园林的风格,同时可以观赏到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和

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这样让你在一个园林里面,同时欣赏到中国园林艺术全部的精华,这是非常富有建筑性的。

所以,小小的颐和园实际上就有借景、分景、隔景很多美学的追求。宗白华先生,有一段名言,他在《美学与意境》第409页里面讲到,“中国园林无论是借景、对景还有隔景、分景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丰富美的感受,创造了艺术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它是理解中国民族的美感特点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中国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甚至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所以我们欣赏园林艺术的时候,不但要欣赏它的自然美建筑美,它的人文美,还应该欣赏它的审美的追求。

三、提问

问:彭老师我想问的问题是请你以苏州杭州为例子,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发展园林建筑,何如和我们现在发展现代化城市这种规划相结合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就是说,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各个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但是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比如说,苏州,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无锡,我觉得一定要千方百计保留我们园林的艺术。因为我觉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这些园林艺术,是我们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瑰宝,一定要保留下来就是我们文化的遗产,第二,保留这些文化遗产,实际上对于我们发展旅游,发展经济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人去苏州,主要就是欣赏苏州的园林,苏州园林如果保护得好了,对推动整个苏州市的经济,对推动苏州的城市建设,都是有好处的。(35:09)我参加过一个周庄,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江南的一个水乡,它就保持了古色古香的桥,还有小镇等等。我是参加了他们一个评奖,就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学会,曾经组织了10个省级电视台去拍摄周庄,比如说一个电视台专门拍周庄桥,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院落,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人文风景,再一个专门拍周庄的民俗等等。这一共10个省级电视台拍周庄了,我们参加了它的评奖,我认为周庄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甚至把很多居民迁出了庄外去居住,就把这个遗迹保留下来,一方面作为文化瑰宝,同时也作为旅游的一个景点,供大家来欣赏,所以,中外有很多游客去欣赏。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江南一些城市现代化这个发展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我们的园林艺术,这个不但是对我们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艺术遗产,非常重要,第二

个,也和推动我们当地的旅游,我们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问:老师您好,请问有的人提出全部修复圆明园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很好,请坐。关于圆明园的问题,我记得近两年来,很多报纸上展开争论,就是说,圆明园到底需不需要重修,是全部重修还是部分重修,展开了争论。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我只能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的看法我不同意全部重修,我不同意的理由主要是什么呢?第一,这个圆明园,作为一个遗迹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已经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用不着重修它,第二我们现在的财力物力还达不到全部重修它,如果全部重修圆明园,据预算,恐怕要上百亿的资金,要全部重修要上百亿的资金。第三,现在全部重修,也未必就能够达到以前的效果。因为以前它不同时代,它的建筑,它的园林艺术都有时代的寓意,都有民族风格,有民族的寓意,我们现在很难恢复到那个时候的情况。因为,大家知道圆明园,比如说,大家看到现在这个大水法,对吧这个大水法,实际上是圆明园西洋楼的遗迹,为什么叫西洋楼呢?因为当时设计者是著名的意大利的传教士,叫朗士宁,朗士宁他是意大利传教士,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他亲自设计了这个现在我们看到大水法,所以现在人再来设计,恐怕未必能模仿得那么像,所以我不赞成全部重修,但是我建议部分重修圆明园,就是说,现在还有的遗迹应该留下来,永远让后人参观,因为我觉得它不但是保持了我们圆明园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园林艺术,同时我觉得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大家知道,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留下这个遗迹,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遗迹留下来,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应该把这个遗迹留下来,让我们的后代都能知道这么一段历史,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些遗迹全部毁掉,然后重修。

但是在没有遗迹的地方,比如说,现在圆明园这个西边有很大的部分,是以前的农田,现在已经划归圆明园了,北京市已经把全部收回划归圆明园了,我觉得那一部分完全可以重修,完全可以仿造当年圆明园的风格进行重修,这样按我的想法,圆明园有一半左右是重修的,按照当年的风格来重修,有一半左右保留了原来的遗迹,这样,让游客既看到了当年圆明园的景象,同时又看到了英法联军给我们造成的一个惨重的损失,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保护圆明园更加具有意义。(40:26)

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苏州拙政园.docx

A大学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论文题目苏州拙政园浅析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年学期 年月日

拙政园位于古城苏州的东北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与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园林。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 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 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 作为江南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以水见长,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 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 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拙政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塘、一厅一屋 , 每一处景观和设计 , 都是历任主人营建、积累的结果。可以说 , 数百年来拙政园虽然经历了不同的设计者和维护者 , 但不同时期拙政园的主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宗旨和目标,即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创造、利用、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力图 营造、维护一个最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接下来,我从园林构建的山水、地形、植物和建筑四个方面来浅赏一下这一古 典名园。 拙政园在开始营建时 , 由当时的大家文征明主持设计。文征明的总体思路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法乎自然。拙政园所在地原本是一块地势低洼 之地 , 因排水不畅 , 多积水 , 单纯从造园角度看 , 这块地非理想之选。考虑到苏州地 区地下水丰富 , 地势低下利于开池引水, 文征明非但没有对这块低洼之地大动干 戈如填土等 , 反而巧妙 地以水造景 , 以水彰景 , 以水联景 , 以水为主线 设景布点 , 将 31 处景点 尽数囊括其中。此后描 摹诸景点时即以水为 脉络 , 如“循水而西”、 “至是水曲折而北”、 “水尽 , 别疏小沼”、 “又前循水而东”、“至是水曲折而南”、“至是伏流而南”, 总之, “凡诸亭槛 台榭 , 皆因水为面势”。如此 , 将拙政园内的景点串成一体。时至今日, 拙政园仍 然“以形状富有变化的水池串连各景区, 成为既有主次、又有变化的统一体”。 如中部水面 , 被池中二岛及房屋、曲桥、花木分割为几部分后 , 显得水面流通环回 ,

园林艺术的特点和艺术手法.docx

[ 园林艺术 ]古典园林特点-中国 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 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 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 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 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 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 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 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 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 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 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 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

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 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 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 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 ,也要 ?动观? ,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 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 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 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这就是通常所谓的 ?诗情画意? 。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 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 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 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沧浪亭的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 近水遥山皆有情? , 与?沧浪 ?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 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组织规律 ——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学校:河南工业大学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F1101 学号:201123910305 姓名:史永坤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中国古典园林或是因地制宜,直接利用自然景观,亦或是叠山造石,建亭修阁,创造了既适合居住,又不缺乏观赏性质的人间仙境。郁郁葱葱的树木及应时而易的花草点缀在房前屋后或石山、小径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流水潺潺,鸟语啾啾,别致的门和窗,独具韵味的诗词书画。这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园林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中国园林的发展建筑类型艺术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价值 (一)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园林是初形成与“囿”,形成于商周时期,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的景色。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了大量建筑和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为兴盛。 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是中国园林的成熟期。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十分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的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明清则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由于历史悠久,我国也就被列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的自然式园林艺术颇

负盛名。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园林中的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厅、堂、楼、阁、桥、亭等。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山为石。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设门。 堂:是居住建筑中队正房的称呼。一般为家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饰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是两重以上的建筑,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桥就有特殊的情愫。“杨柳迎桥绿,玫瑰拂地红”桥的出现使得难倒之处

园林艺术史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园林艺术史网上考查课 作业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国园林艺术史网上考査课作业题(201604最新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园林” 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2.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叫做(?囿)。 3.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 林?)三个主要类型。 4. 三山五园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静宜园、静明 园、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统称五园。 5 文人园林的风雅主要指宇静自然、风韵清新、(?简洁淡泊、落落大方)的格调。.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史方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有,天人合一思6 . 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7.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表现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之思想的体现。& “台”的用处是登高以观夭象、通神明,是帝王用于(?祭祀)场所。 9.苑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 一种园林类 型。 10?别业是在城郊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稍加改造,并以(天然山水地貌??)为主体的园 林 。

1.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 12?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有颐和园.、北海、(园明园?)、避昙山庄。 13?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14?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北方型、(?江南型?)、岭南型。 15?中国古典园林的咫尺山林,给人以(小中见大?)的空间感。 16?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意境?)。 17.艮岳是一座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的(中国宋代的着名宫苑?)。 18.王维的刪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苏子美的沧浪亭等均是(?)典型作品。 19.隋唐时期的佛寺建筑均为(分院制?),即有若干个以廊廃M合而成的院落,组织为 建筑群。 20?在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山水诗文和(山水园林?)三门艺术开始互相渗透。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皇帝李伟的清华园和官僚文人米万钟的勺园均为明代出现的园林作品。V 2?清末园林专着《园冶》第一次总结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系统理论。X 3?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墓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融于自然,表现自然。7 4?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7 5. “一池三山”是中国寺庙园林的主要模式。X

园林艺术鉴赏论文

园林艺术在中国 ——以拙政园为例浅析意境的组织规律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之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叶朗认为: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意境的创作和欣赏[1]。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一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在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 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中国园林欣赏特色拙政园 【前言】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 1.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达到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在拙政园中水系尤为的多,每个建筑都几乎临水而建,因此对水系和池的处理更尤为的灵活。 1.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特点 效法自然的布局。 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如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 诗情画意的构思。我国古典园林与传统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有密切联系。园林中的:“景”不是自然景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赋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景,联想生意。组景贵在“立意”,创造意境。 园中有园的手法。在园林空间组织手法上,常将园林划为景点、景区,使景与景间分隔有联系,而形成若干忽高忽低,时敞时闭,层次丰富,曲折多趣的小园。明清的私家园林更创造了在“咫尺山林”中开拓空间的优异效果。 建筑为主的组景。园林由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组成,而中国古典林中的建筑不但占地多(据调查占15—50%),且园林建筑常居主景的控制地位,居于全园的艺术构图中心,并往往成为该园的标志。即使在各景区、亦均有相应的建筑为该景区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南宋北宋之说,又自秦汉始即根据宫苑和私家园林条件要求不同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古典园林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但又是封建社会条件下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学习时,必须按现今的社会时代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是指造园时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攫取自然景色的美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就是园林规划布局中的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另一层意思是按自然山水风景的形成规律来塑造园中的风景,使园内景色富有自然天真的魅力。园林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或者改造整理)山水风景美,使之更集中、更精练、更便于观赏。祖国的山山水水,婀娜多姿,特别是那些经前人评定的传统山水名胜风景区,更是无山不秀,有水皆丽。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园林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造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等组景要素,经过艺术劳动,塑造出比自然风景更美的景色的实践过程。这就要求艺术家认真归纳总结自然山水美的各种不同形式和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依据。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流水、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中国园林艺术赏析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建造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园所用。将各个景语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以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中国园林形成发展建筑特色意境 一 .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园林建造应始于商周,当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明、清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二.中国园林的建筑特点 优秀的建筑在园林中本身就是一景。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占全园面积的比例、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 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

中国园林鉴赏论文

一、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 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园林的风格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冯烨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统一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往往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北京颐和园就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又如苏州留园,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使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妙趣横生。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一般来说,园中山水虽是人造,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园林中必须建有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建筑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汉代的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中国古代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也风格有异。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时搭建临时的建筑,花期一过皆被拆除。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这是因为扬州园林多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的巨商和官员。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园风格不同。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13-14题为选择题,(13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委婉曲折,变幻莫测,奇形怪状,出神入化。 b.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天成,景观应当回归自然,才有自然的理趣。c.中国古典园林要求突出山水这个主体,建筑隐于山水之中,不能喧宾夺主。 d.中国古典园林的廊、亭、堂、榭应当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自然和谐。 e.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整体形象完美雅致,巧夺天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f.中国古典园林都应当充满“山色空蒙雨亦奇”诗情画意,令人身心陶醉。下面的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与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多有可以登高观景高耸矗立的楼观亭阁。 b.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 c.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 d.中国古典建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很多中国园林门外设有荷花池、桥等美丽的景物,但是围墙高筑,仅露出园内一些屋顶、树木,游人看不到里面全景。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为什么

高中美术鉴赏《第十五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五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欣赏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全一册 教材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园林之母”,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不同背景,社 会经济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的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涵了 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以及山水诗、山水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 勤劳和智慧。可现代的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存环境,学生难以理解古典园林建筑上的巧妙用心, 更难体会园林中所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和文人士大夫“一瓢水一箪食,乐而不改其志”的情怀。因此,教师 要准备更多的资料,找一些更直观的展示园林艺术成就的影片资料,通过声音、画面传递更多的信息,让 学生充分了解园林艺术的历史、成就、种类、以及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的 体会园林的意境、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情趣。b5E2RGbCAP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
特色、时代特色有所了解。p1EanqFDPw 2. 学会运用正确的欣赏方法游览中国古典园林,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
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DXDiTa9E3d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苏州的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情画意。 2. 介绍中国皇家园林的典范——颐和园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1. 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现在仅凭课文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
学时应想方设法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RTCrpUDGiT 2. 如何让学生体会造园艺术中所反映的古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世界观。时过境迁,如今我们的生存环
境与古人的生存环境相差太多,又该如何去体会这其中的滋味呢?在教学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多条渠道 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有设身处地的体会。5PCzVD7HxA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方法的研究: 讲授、提问、播放影片、比较、讨论、反思、 教具准备:图片、影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建筑教材系列

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一章绪论 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 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 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 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结果,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此时期园林特点: ⑴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⑵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园林鉴赏论文

故宫与苏州园林的异同鉴赏 苗辉 水建电气112 2011011936 关键词:苏州园林故宫建筑特点 故宫:旧称紫禁城。在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名永乐4年(1406年)始建,永乐18年基本建成。迄今560多年历经24个皇帝。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仍然保持原来的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楼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宫墙长约三公里,四面矗立着风格绚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由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化、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利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和奉神的地方。东南面为南北狭长的前庭,有天安门和瑞门,形成宫门前面一长系列建筑的前奏。正门即午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午门后有一方形广场有弯曲的金水河横贯,河上跨五座汉白玉单孔石桥,桥北是九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门,其两侧并列昭德、贞度二门。广场东西有通往文华殿和武英殿的协和、颐和二门。三大殿是外朝的主体建筑,入太和门迎面是面阔11间重檐庑殿顶的太和殿,中间是方形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最后为九间重檐歇山顶的保和殿,三座殿建在一个工字形三层汉白玉的台基上,四周廊庑环绕,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丽的建筑群。内廷从乾清门开始,在中轴线上的建筑物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周围的十二座院落。乾清宫东西各有六组自成体系的院落,即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南面有奉先殿、斋宫,西六宫前面是养心殿。内廷中轴线之东有宁寿宫一组建筑,俗称外东路,西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内廷另有花园三座,御花园在故宫中轴线的煞尾处宁寿宫花园在宁寿宫养心殿之西,慈宁宫花园在慈宁宫之前。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故宫还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是研究明、清两代历史和历代艺术的重要资料。 燕山夜话——藏着的故宫 故宫,5个多世纪的最高权力中心、明清两代皇宫、24个皇帝的起居之地;位列世界五大之首的“殿宇之海”,收藏百万无价之宝的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藏着的故宫,是占故宫总面积近三分之二的办公区,这里被铁锁紧闭,或被" 游人止步”阻拦,在你踏入故宫圣地之时,你便注定无法见到;这里被故宫人精心珍藏,悉心爱护,自紫禁城建成500余年来,从未开放,是世人眼中永远的禁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

朱建宁《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特色》

中国园林文化艺术特色 朱建宁 摘要: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的特性深深隐含在造园思想和造园理论中,从而形成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特征。本文首先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各自的语言文字特点出发,分析东西方文化体系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和注重整体性与直观性的形象思维,以及西方“天人相分”的哲学思想和追求精确性与分析性的语言思维。进而导出中园林文化的四大特征: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寓情于景、虚实相生。这四大特征在造就独树一帜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同时,也使其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一些弊病。因此,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进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成果,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是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由 之路。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的特点客观而真实地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园林是文化的载体,园林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园林文化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园林中的各种文化符号,而是指隐含在造园思想和造园理论中的文化特性。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方法,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和理论,而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是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第二是家族伦理本位;第三是贵和尚中。而与其相对的西方文化特征则是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个人本位和理性精神。东西方文化体系的不同特点,不仅与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受到各自语言文字特点的极大影响。 1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产生一方文化特征。 中国不仅国土辽阔,而且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农业的发展,保证人们安定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农业经济的稳定性,确定了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结构的氏族、部落、公社和邦国的稳定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步掌握了天文历法的规律和农业生产的规则。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后人只需传承前人的经验,依靠简单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能获得好的收成。

中国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园林发展简介 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的影响所及,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园林被誉为世界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 自唐、宋始,我国的造园技术传入日本、朝鲜等国。明末计成的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流入日本,抄本题名为《夺天工》,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都还沿用古典汉语。特别是在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今天,它更是世界旅游者友心中向往的游览胜地。 在18世纪,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使当时的英国一度出现了“自然热”。清初英国传教士李明所著《中国现势新志》一书,对我国园林艺术也有所介绍。后来英国人钱伯斯到广州,看了我国的园林艺术,回英国后著《东方园林论述》。 由于人们对中国园林艺术的逐步了解,英国造园家开始对规则式园林布局原则感到单调无变化。从而,东方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随之发展。如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即今天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其设计意境除模仿中国园林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大量采用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等园林建筑的艺术形式。 在法国不仅出现“英华园庭”一词,而且仅巴黎一地,就建有中国式风景园林约二十处。从此以后,中国的园林艺术在欧洲广为传播。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论文

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人们智慧的创作!许多文人墨客都为此留下许多诗篇。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对园林美景同样情有独钟,他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句。其中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更是因苏东坡而来,苏东坡在题咏西湖最有名的诗句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