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与热机复习课教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教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教案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课)

知识与网]

1.通过生活实例和简单实验,归纳出改变内能的两个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知道热量是热传递中内能的改变量.[来源:Z §xx §https://www.360docs.net/doc/724837106.html,]

2.理解比热容概念,会利用吸放热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来源学*科*网]

3.通过内燃机的学习,了解燃料热值和热机效率概念. 过程与 1.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学习用类比方法(比较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

1.通过科学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

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知识点二:物质的比热容

问题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它

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结: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热学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

一定的,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同.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有

关,它不随物体的质量而变化,

也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不

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

少而变化.但应注意同一种物质

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

的(如水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

的).

问题2:关于比热容定义的理解补充练习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质量为2千克10℃时的水含有的热量等于质量为1千克20℃时的

水所含的热量

C.同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时,其比热容不变

D.比热容大的物体,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问题3:如何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小结:比热容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本领,比热容大的吸热本领大,放热本

领也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

大的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或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放

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

升高(降低)的值小.因为水的

比热容大,所以用水来做冷却液

或用热水来取暖.

问题4: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解析】本题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以在横坐标上取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也可以在纵坐标上取相同的温度变化,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充分展示,教师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教师特别强调B中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C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用控制变量叙述结论,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说明选项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加深对压力的理解

内燃机工作时一个循环有几个冲

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能量

压缩冲程是活塞对内部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

是高温高压气体对外做功,内

写出物质吸放热公式和燃料燃烧

释放热量的公式,并说出各量

物质吸放收热量的计算公式:

J/(kg

是指物质的质量,单位为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单位

;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公

指燃料的质量,

指燃料的热值,单位

的水,

水需要吸收

本题的前两问可直接用公式计算,第三问需要理解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应是水吸收的热量跟煤气完全燃烧放出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强调利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图像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答即可.教师强化出做功改变内能包括:外界可以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如压缩冲程;内能也可以对外做功,如做功冲程.

教师提出问题,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师生共同纠错.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分析思考,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学生给黑板上的两名学生纠错.

引导学生尝试解答,并对解题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初中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内能与热机》复习学案 知识梳理 1.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2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健康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_______________。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 ___和分子之间___ ___. 5.摩擦生热实质是利用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是__ __和___ ___ 6.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能的多少叫做。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的物体将能量向温度的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间温度。 7.我们发现物质吸热升温的本领是的,若要研究这种不同与物质种类的关系,(一)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 (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是。(三)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升高的温度,说明水的吸热能力。(1)定义:的某种物质,温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2)物理意义:c水= 表示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它仅与有关。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表

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及工作过程比较 9.若烧开一壶水需完全燃烧0.2kg煤气,那么完全燃烧0.2kg干草能否烧开这壶水?这说明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 10.在物理上用_______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情况,定义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固、液体燃料单位符号________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符号。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 不同的燃料热值一般 12.热机燃料燃烧放出能量只有少部分转化为机械能,物理上用__________表示热机的这种性能,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吗? 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2.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热传递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3.下面列举的现象中,由于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的是()A.酒精涂在手上觉得凉B.铁钉钉进墙里,铁钉变热C.水被太阳晒热D.烧红的铁放在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4、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A)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B)物体可能对外界做功, 本身温度升高(C)一定有外界力对物体做功,温度升高(D)物体可能是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 5、在以下物理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给电饭锅通电使它热起来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C、人造成卫星落入大气层被烧毁D、子弹从枪膛射出;6.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从轮船、火车, 到拖拉机、摩托车等,它们的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燃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内燃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

图1 粤沪版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 (3分×9= 27分) 1、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没有内能 B.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C. 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在下图中属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的是( ) 双手相互搓 用冰块冰冻饮料 用锯条锯木头 钻木取火 A B C D 3、如图1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 ) A.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剂 B. 热天,往地上洒水可使室温降低 C.冬天,人们喜欢用热水袋取暖 D. 冬天,往秧地里灌水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6、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 .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 图1

A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 . 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 .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 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则(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9、如图3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A 、η=×100% B 、η=×100% C 、η=×100% D 、η=×100% 二、填空题(1分×23=23分) 10、 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 ;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 ; 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 11、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4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 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 烧起来.这是通过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加, 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4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2、萧敏同学用电饭煲做饭,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冲动了锅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锅盖__________,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___,内能转化为锅盖的_____________。 13、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 kg,它的物理意义是 , 完全燃烧210g 汽油能放出 J 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00kg 的水,温度升高 ℃。 图2 图3 图4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复习教案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 B 。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④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 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 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 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练习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风吹时,风车转动 B.滴在地砖上的油污 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C.水往低处流 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2.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3.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 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从而使固体和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物体能够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________ 而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二、内能: 1、内能:,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 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

内能与热机中考专题考试

《内能与热机》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箭头标示为顺时针方向)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 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 D、水、水蒸气、冰三种物态分子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3、在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4、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内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D、原子核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5、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作用力 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很小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7、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8、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B.任何两个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递。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物体,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章末练习题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选择题 1.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块向铅块传热 B.铅块向铜块传热 C.铜块可能会向铅块传热 D.无法确定 2.下列四种机器中,属于热机的是() A.抽气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滑翔机 3.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 A. 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 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排水 4.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 B. 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C. 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D. 钻木取火 5.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滑下滑梯 B. 折弯铁丝 C. 做工冲程 D. 压缩点火 6.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B.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7.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 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8.下面是丽丽同学学习过《认识内能与热量》这一节后的“物理学习笔记”的一部分:①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②温度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快,分子间的扩散也就快;③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④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⑤某一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加快,内能增加.上述学习笔记中,你认为她记录正确的一组是()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吸收的热量为()[水的比热容]. A. B. C.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燃料不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C. 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可能不变 12.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 图1 2.关于热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量是表示物体含热的多少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 3.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 A.都不变 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 4.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就会下降 B.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大 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7.如图2所示,甲、乙表示四冲程内燃机的两个冲程,从气门的开闭和活塞的运动情况可以判

定() 图2 A.甲是吸气冲程,乙是压缩冲程 B.甲是吸气冲程,乙是做功冲程 C.甲是排气冲程,乙是做功冲程 D.甲是排气冲程,乙是压缩冲程 8.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排出的尾气没有内能 B.热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C.热机都是利用汽油作为燃料的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9.对于如图3所示情景中热学知识的总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 1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4所示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

内能学案

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2.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学习重点:1.理解内能的概念。 2.改变内能的方式。 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正确区分内能与机械能。 课前预习学案 1.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能。 4.动能大小与________ 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课内探究学案 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类比图13.2-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分子的动能就越。 类比图13.2-2 :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能。 1、内能的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单位是,用字母表示。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内能越。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②质量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越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③物质状态同种物质,当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间距、相互作用力的强弱都会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第13章内能与热机复习

课题第13章内能与热机复习教学案(实验计算)本节课型复习课 三维目标1.知道燃料热值、热量和比热容的三个知识内容(定义、单位、计算)。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和热效率。 重难点重点:热量计算。难点:计算. 方法器材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教学 流程 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 定标导学设疑激趣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一)自主梳理 (二)合作共建 知识点1.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值 1.结合课本40页实验回答: (1)水和煤油的质量 (相等或不相等) (2)选用的加热器有什么特点? (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比较来判断。 (4)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5)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的这种特性称为,符号是,国际单位。 2. 查课本比热容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水的比热容是 J/kg·℃,其物理意义是; 酒精的燃烧值是3.0×107J/kg,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把1kg酒精分成两等份,则每一份与等分前相比,下列物理量变化情况是:质量______,体积_____,密度_____,比热容______,热值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①求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Q吸= , Q放= ②燃料燃烧:Q放= 知识点2:与热量、热值相关的计算 例、小聪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所示,则比热容c的大小关系示cA cB。(填“<”、“>”或“=”) 例1、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5×107J/m3,若某家庭一个月用8m3的天然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由热值是3.0×107J/m3的焦炭来提供,应完全燃烧_____㎏的焦炭。 例2、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 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已知c水=4.2×103J/(kg·℃)] 二、知识点拨 方法技巧一应用比热容公式解题时首先应该通过分析明确物体的温度变化,谁吸、放热,明确初、末状态。 1.在相同的日光照射下,沙地比水田的温度升高得快,主要是由于()A、沙地吸收的热量多B、水田不容易吸收热量 C、水的比热大,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比沙地少,故水田温度升高得慢 D、沙地和水田的质量不一样 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被子质量为5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方法技巧二应用比热容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比热容的相关不变量,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中考沪科版物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内能与热机》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内能与热机》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表示物体的程度,生产与生活中,常用摄氏温度表示 温度的高低,该物理量的符号是______,单位叫__________,记为_____。 2.温度与人类息息相关,请你估测一下现在的气温是,人的正常体温是,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3.回想一下,刻度尺使用之前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你认为我们若想正确的使用温度 计,在使用之前要注意哪些问题?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哪些方法是正确的?结合课本图 12-6所示,看看谁总结得又多又全面! 知识点2.物体的内能 4.阅读课本24页关于物体的内能的知识,总结出内能的定义: 5.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 关。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高时_____大,温度低时________小。 6.物质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在________着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_,因 此物体的内能不会__________,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知识点3. 改变内能的途径和热量 7.物体温度变化了,其内能就可能发生了改变,通过课本24页的实验探究1中的两 个小实验,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探究2中的生活事例说明 ___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 1 )____ __;( 2 ) ______________。 8.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单位是 _______。 9.通过阅读课本25页的“加油站”中的内容,热传递有_________、_______和三 种方式,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物质的比热容和热值 10.结合课本28页实验回答,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1)水和煤油的质量 (相等或不相等) (2)选用的加热器有什么特点? (3)要记录什么数据?设计一表格。 (4)这是运用了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_《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学生)

第 1 页 共 2 页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 一、温度 1、定义: 。 2、 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 。 ②常用单位是 (℃) ③换算关系T=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 ,里盛 、 、 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 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 ,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 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 中 ,待温度计的 再读数;读数时 ,视线与 相平。 二、内能的初步概念: 1、内能: ,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 ,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三、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 =△E ) ④解释事例: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厚玻璃筒里放有小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看到 ,这是因为 , 。钻木取火: 。、如图2,厚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当看到塞子跳起来时, ,这是因为瓶内 。 B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 ,传递方式是: 。热传递传递的是 ,而不是 。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 。 C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 说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 。 D 、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 , 。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 , 。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 , 。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 , 。 不一定吸热。如: ,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教学环节安排】

问题2:如何用水的比热容大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 象? 小结:比热容反映了物体的吸热本领,比热容大的吸热本领大,放热本领也大.质量相同的不 同物质,升高(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 的吸收(放出)的热量多;或质量相同的不 同物质,吸收(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 大的温度升高(降低)的值小.因为水的比 热容大,所以用水来做冷却液或用热水来取 暖. 练习: 1.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知识点3:内燃机 问题1:内燃机工作时一个循环有几个冲程?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能量如何转化呢? 小结:压缩冲程是活塞对内部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气体对外 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练习: 1.如图1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 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 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 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知识点4:热学公式 问题1:写出物质吸放热公式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公式,并说出各量的单位和含义? 小结:物质吸放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 mΔt,Q 是指热量,单位为J;c是指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为J/(kg?℃);m是指物质的质量,单位 为kg;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单位为℃.放 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 mΔt;燃料燃烧 释放热量的公式Q=mq,其中m指燃料的质量, 单位是kg,q指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练习: 质量为500g的铁锅中放有3kg的水,把它们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列举生活中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现象,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引导用控制变量叙述结论,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快速的独立完成,并分析是应用了哪一个知识点. 答案:A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口答即可.教师强化出做功改变内能包括:外界可以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如压缩冲程;内能也可以对外做功,如做功冲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类比做功冲程独立完成,并回答. 答案:D 教师提出问题,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思考并写在练习本上,师生共同纠错.

内能与热机中考试题汇编成的 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内能与热机中考试题汇编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气体膨胀,气体温度降低 2.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4.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5、下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6.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C.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 7.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C.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柴油机的冷却剂 D.一桶水比一小杯水的比热容大

内能与热机单元复习教学文稿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本章知识点网络图

12.1认识内能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6.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物体内能减小,可以是物体放出了热量也可能它对别的物体做了功。12.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热量用字母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成水,温度保持0℃不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如水凝固成冰,温度保持0℃不变。 5.热值:把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6.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7.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 放=qm 或Q 放=qV 8.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 )或焦/米3 (J/m 3);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 9.火箭用氢气作为燃料因为它的热值很大,q 氢=1.4×108J/m 3 ,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1m 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 J 。 10.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11.加热效率:η= 放 吸Q Q ×100% (变形公式:Q 吸=Q 放η或Q 放= 吸 Q ) 其中Q 吸=cm Δt ,Q 放=qm 或Q 放=qV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3.比热容用字母c 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复习教学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温度与内能 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单位: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 (2)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A、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B、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2.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3.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2)单位:,符号:。 2.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3.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 三.内燃机热机效率 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转化为的装置。

2.内燃机 (1)定义: 直接在发动机 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常见的内燃机有 和 。 (3)四冲程:是指 , , , 。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把 转化为 ,做功冲程把 转化成 。 3.热机效率 (1)热值: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 。 (2)热机效率: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燃料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 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 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分析其原因。 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 .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 C .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 .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4、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水的﹍﹍﹍﹍﹍较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缘故。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 .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7、关于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都是空气 B 在压缩冲程柴油机气缸内气体温度比汽油机低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一课一练(基础知识)(含答案)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12. 1认识内能 一、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________。 2.分子势能:物体的分子间具有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具有________。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________与分子________的总和。 4.内能的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___”,与功的单位一样。 5.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________;反之,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就越________。 6.一切物体在________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7.知识对比:内能与机械能的辨析。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8.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__。 9.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0.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___ 的。

11.知识对比: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

12. 2热量与热值 一、热量 1.热量:把物体在____________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 2.热量是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 3.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物体热量的大小。4.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并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的熔化,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不变。同理,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并不一定降低。 5.知识对比: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燃料的热值 6. 把某种燃料________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________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7.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放出热量的多少(燃料为气体时,表示1 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8.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固体或液体燃料Q放=________;气体燃料Q放=________。9.各物理量的单位:Q放—________;m—________;q—________或________。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教学内容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

粤沪版九年级内能与热机复习提纲 一、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而不是指单个分子的能量。 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物体质量、温度和体积,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温度决定 了分子热运动的快慢,而体积与分子势能有关。 同一物体条件下:①同体积: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②同质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内能越大。 2、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①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微观); 机械能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宏观)。 ②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机械能与温度无关。 ③物体的内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温度,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内能永不为零; 物体的机械能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相对位置和速度,在一定条件下,机械能可能为零。 ④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3、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J”表示。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能内上是等效的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增加,是其 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减少,是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 5、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传递到温度一致时。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内能(即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能量,温度升高。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1)热量本身不是能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2)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若无热传递发生, 则不存在热量。 (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4)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通常用Q表示。 7、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们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一个物体放出了 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温度、内能、热量和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D.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B.热值高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比热值低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C. 质量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 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 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4、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5、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6、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7、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 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 D.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8、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 ) A. 1:2 B. 2:1 C. 8:1 D.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