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ppt课件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前列腺腺癌中升高明显。PSA的水平变化与前列腺癌的进展和预后相关,可用 于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
CA19-9(糖链抗原19-9)
胰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9-9是胰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尤其在胰腺腺癌 中升高明显。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或长期腹痛的患者, CA19-9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
CA15-3(糖链抗原15-3)
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
CA15-3是乳腺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尤其在乳腺癌中升高明显。对于有乳 腺癌家族史或乳腺肿块的患者, CA15-3的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 腺癌。
04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 的注意事项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 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早
通过连续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评估 治疗效果和预后,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解读与报告
医生需要具备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能力,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检测结果的解读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解读。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应规范、清晰,便于临床医生和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解,同时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ppt课件
目录
• 肿瘤标志物概述 •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展望
01
肿瘤标志物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 成、释放或诱导正常细胞产生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在正常 生理情况下含量很少,但在肿瘤发生时,其含量会显著升高 。
肿瘤标记物ppt课件

关于预测
肿瘤标志物另一重要特性就是预测价 值,可用阳性预期值(PPV)和阴性 预期值(NPV)来表示
肿瘤指标的临床评价参数
临床灵敏度: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临床特异性: 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阴性预期值: 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阳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值: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临界值: 通常用2SD,95%信心下的截断浓度
组合测试方法的临床应用
普查中多使用顺序检测,虽然灵敏度有所降 低,但取得较大特异性并降低费用,特别在 发病率较低时
平列检测的阳性预示值低于任何一种单一试 验,但有较高灵敏度
顺序检测并非所有样本都需完成所有测试, 所以存在选择项目的顺序。选用特异性较高 的试验可降低检测的样本数
肿瘤指标水平值决定于
绘制ROC曲线,最接近左上角的点即为最 佳诊断临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最好
设置边界区
良好的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达95%,并以此值 来考虑灵敏度
如果几种肿瘤标志物对某一肿瘤具有大致相当 的灵敏度,应选择最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如考虑良性疾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而特 异性保持不变,在原临界值外将值略微升高, 设置边界区
关于不同厂家之间试剂的使用
同一病人在使用不同试剂盒有时结果差异极大,原因是: ✓ 使用的抗体抗同一抗原的不同位点 ✓ 即使同一抗体也可能抗原的异质性(如原发肿瘤转移后,
失去原有抗原性而停止分泌原有的肿瘤抗原)或基质的 影响 在疗效评价中造成肿瘤缓解或进展的假象(尤其出现在 使用前一种试剂盒测定的值作为后一种试剂盒测定的参 考值) 当使用新试剂盒时应对病人样品进行2~3次对照测定
* 基于雅培在健康人群中建立的正常值.良性和/或慢性疾病中的值比列表中的
肿瘤标志物ppt课件

3
临床意义
1、原发性肝细胞癌:AFP>300ug/l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300ug/l,受
损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肝细胞重新具有 产生AFP的能力 3、生殖性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等 4、妇女妊娠:7~8个月时达高峰, 一般 <400ug/l,异常升高者应考虑胎儿神经管 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8
临床意义
1、乳腺癌:初期敏感性较低,转移性 乳腺癌时阳性率可达80%
2、其他恶性肿瘤:肺癌、肾癌、结肠 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和原 发性肝癌等
9
癌抗原125
4
(cancer antigen,CA125)
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是一种大分子多聚 糖蛋白,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病人的血清 中,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上皮 性卵巢癌。
Tumor marker,TM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
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存在于血液、 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 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 素、酶和多肽等。
2
1
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
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电泳时位于白蛋白 和α1球蛋白之间,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
6
临床意义
1、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和 胰腺癌等
2、血清CEA连续随访检测:恶性肿瘤手术后 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3、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 肝炎和肺部疾病
7
癌抗原153
3
(cancer antigen,CA153)
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属糖蛋白,对乳腺 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有一定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1975年以后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特别是一些 与肿瘤有关的糖链抗体,又出现了一批可用于 临床诊断的标志物,CA系列的单抗如:CA19-9、 CA125等。
1980年Cooper Weinbery 和Bishop发现癌基因,这将肿 瘤标志的研究扩展提高到基因水平。
4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
❖ 联合检测 1. 同一肿瘤可含有一种或多种TM 2. 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共
肿瘤标志物, 癌、乳腺癌、 硬化、直肠
也为消化道 卵巢癌、子 息肉等也可
肿瘤的广谱 宫癌、胆囊 升高。吸烟
指标,如结 胆管癌也可 者中约3.9%
直肠癌、胃 升高
增高,某些
癌、肺癌、
炎症等良性
胰腺癌等
疾病也可会
轻微升高
14
肿瘤标志物 缩写 糖链抗原 CA125
糖链抗原 CA242
参考值 <35U/ml
6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
❖ 定期检测
应根据不同病人、不同肿瘤制定测定时间表 1.治疗前 1-2次 确定基础值 2.治疗后2-14天内 测定第一次,以后每月测
一次 3.治疗后1-2年内TM显著降低后 每三月测一
次 4.治疗后3-5年 每年测1-2次 5.治疗后6年 每年测1次 每次改变治疗方案,或怀疑复发和转移时,应
<20U/ml
肿瘤特异性 主要相关肿 非肿瘤增高
疾病
瘤疾病
的疾病
卵巢癌、子 宫内膜癌。 卵巢癌阳性 率可达80% 以上
乳腺癌、输 卵管癌、肺 癌、胃癌、 胰腺癌和食 管癌也可升 高
妊娠、子宫 肌瘤、胰腺 炎、肝硬化 等良性疾病 可升高
胰腺癌、结 直肠癌检出 可达 80%~90%, 是一种新的 黏蛋白肿瘤 相关抗原
1980年Cooper Weinbery 和Bishop发现癌基因,这将肿 瘤标志的研究扩展提高到基因水平。
4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
❖ 联合检测 1. 同一肿瘤可含有一种或多种TM 2. 不同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共
肿瘤标志物, 癌、乳腺癌、 硬化、直肠
也为消化道 卵巢癌、子 息肉等也可
肿瘤的广谱 宫癌、胆囊 升高。吸烟
指标,如结 胆管癌也可 者中约3.9%
直肠癌、胃 升高
增高,某些
癌、肺癌、
炎症等良性
胰腺癌等
疾病也可会
轻微升高
14
肿瘤标志物 缩写 糖链抗原 CA125
糖链抗原 CA242
参考值 <35U/ml
6
肿瘤标志物临床运用原则
❖ 定期检测
应根据不同病人、不同肿瘤制定测定时间表 1.治疗前 1-2次 确定基础值 2.治疗后2-14天内 测定第一次,以后每月测
一次 3.治疗后1-2年内TM显著降低后 每三月测一
次 4.治疗后3-5年 每年测1-2次 5.治疗后6年 每年测1次 每次改变治疗方案,或怀疑复发和转移时,应
<20U/ml
肿瘤特异性 主要相关肿 非肿瘤增高
疾病
瘤疾病
的疾病
卵巢癌、子 宫内膜癌。 卵巢癌阳性 率可达80% 以上
乳腺癌、输 卵管癌、肺 癌、胃癌、 胰腺癌和食 管癌也可升 高
妊娠、子宫 肌瘤、胰腺 炎、肝硬化 等良性疾病 可升高
胰腺癌、结 直肠癌检出 可达 80%~90%, 是一种新的 黏蛋白肿瘤 相关抗原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培训课件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1
测定方法和试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测 定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等,每种测定方法有自己的精密 度和重复性. ▪手工操作的方法重复性较差,误差比较大,操作时要特别认 真.
▪有研究报道,使用12种不同的CEA试剂盒检测某一混合血清 中CEA的浓度,结果其差异超过100%。导致分析间误差的主要 原因是没有测定的标准化,包括缺乏统一的抗原、抗原成分、 校正品和参考方法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27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发 现基因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以及具有一定生物学功 能的基因产物的非正常表达均与肿瘤的发生、发 展密切相关,所以测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 物也属TM之列。由于这些物质存在于细胞膜上或 细胞内如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 分子基因等,故把这类物质称为细胞TM
就已升高 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1%的健康妇女、3%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
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讲解
19
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参考值:<25U/ml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 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 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 性病变。
侵犯和转移,预后较差 术后若癌症有转移或复发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0周~13个月,CEA
就有可能开始升高,CEA浓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CEA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并不适合用于肿瘤的普查 伴CEA升高的良性疾病:吸烟者、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
妇科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ppt课件

CEA(癌胚抗原)
• CEA是临床应用最早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是一非特异性的上皮 性肿瘤标志物。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阴道癌均可见 血清CEA升高。
• CEA在卵巢上皮癌中灵敏度约10%~40% • 高水平的CEA主要见于黏液性细胞癌(如卵巢粘液性囊腺癌、
宫颈粘液性腺癌)。
AFP(甲胎蛋白)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 SCC抗原最早是从子宫颈鳞癌的肝转移灶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 • SCC抗原在正常的宫颈上皮内存在,在增生性病变和鳞癌时表
达明显增加,主要存在于含鳞癌成分的宫颈癌中,是目前为 数不多的宫颈癌肿瘤标志物之一
EGTM Guidelines 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对宫颈癌的 指南和推荐
卵巢癌的现状
• 一个难题:无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 • 二个70%:确诊时约70%已属晚期;治疗后即使是已达到临
床完全缓解的病人仍有70%最终将复发
卵巢癌的诊断
• 盆腔检查 • 超声检查 • CT扫描 • CA125 测定
–ACOG(美国妇产学会)推荐绝经前妇女超过 200 U/mL 或绝 经后妇女大于 35 U/mL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怀孕
I/II期卵巢癌检出灵敏度较低
出血性囊肿
盆腔炎
异常浆膜积液
需要更为出色的诊断方法
HE4
• HE4(Human Epididymis Secretory Protein 4,人附睾分 泌蛋白4)
• 1991年从人的附睾中克隆出cDNA,编码的蛋白质与细胞外蛋 白酶抑制剂有很高的同源性,是一种酸性蛋白质。
• 1999年Schummer等发现HE4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而 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
• HE4在恶性肿瘤中的高表达多见于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应用PPT课件

肿瘤标志物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病 情变化和复发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05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及展望
CHAPTER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灵敏度与特异性不足
受其他因素影响
目前大部分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有限,容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 、组织或排泄物中,通过生物学、免 疫学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01
02
03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细胞产生的标 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应产 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增殖相关标志 物、分化标志物、凋亡相 关标志物、血管新生相关 标志物等。
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蛋白质类、酶类、 激素类、糖类、癌基因产 物等。
过测量放射性强度进行定量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
03
利用抗体与抗原肿瘤标志物。
生物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
将大量基因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通过与待测标本杂交,检测基因 表达谱的变化。
蛋白质芯片
将大量蛋白质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与待测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 用于蛋白质表达和功能研究。
案例三: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与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结直肠癌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 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可以 通过检测血液、粪便等生物样本中的肿瘤相关物质,辅助医 生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复发监测。常见 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 (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等。
05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及展望
CHAPTER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
灵敏度与特异性不足
受其他因素影响
目前大部分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和特 异性有限,容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 、组织或排泄物中,通过生物学、免 疫学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01
02
03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肿瘤细胞产生的标 志物和宿主对肿瘤反应产 生的标志物。
按功能分类
可分为肿瘤增殖相关标志 物、分化标志物、凋亡相 关标志物、血管新生相关 标志物等。
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蛋白质类、酶类、 激素类、糖类、癌基因产 物等。
过测量放射性强度进行定量检测。
免疫组化技术
03
利用抗体与抗原肿瘤标志物。
生物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
将大量基因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通过与待测标本杂交,检测基因 表达谱的变化。
蛋白质芯片
将大量蛋白质探针固定在芯片上 ,与待测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 用于蛋白质表达和功能研究。
案例三: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与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结直肠癌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 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结直肠癌标志物检测可以 通过检测血液、粪便等生物样本中的肿瘤相关物质,辅助医 生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复发监测。常见 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 (CA19-9)、糖链抗原72-4(CA72-4)等。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第二部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肿瘤标志物单指标检测 如放免法、金标法、酶免法、电化学发光法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集成检测 如TM12
生化检测方法
什么是TM12?
TM12是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简称。 它采用最新的芯片技术,一次性集成检测样品中12种肿瘤标志物浓度。
第三部分: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典型案例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参考值】 :血清〈5 ng/mL。由Gold和Freedman 于1965年首先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 分子量为22KD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为蛋白质。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所合成。 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指恶性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反应而产生并进入到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由于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 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监测病情有无复发 以及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患者:女性 59岁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转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史: 患者于2005年1月20日因腰骶部,右下肢疼痛在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X线、CT扫描后诊断为腰椎盘突出,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做了腰椎盘突出手术后疗效不明显,于3月31日转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 C12检测结果:CEA:16.11ng/ml,Ferritin:483.52ng/ml,CA125:92.65 KU/L呈阳性 其他检查:胸片提示右中肺有片状阴影,不排除肺癌的可能性。肺部CT提示右肺肿块,右肺癌?骨扫描提示全身多处骨质代谢异常,肺癌骨转移。 临床诊断:肺癌骨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确诊
▪ 通常不能进行确诊
因为TM无足够的肿瘤特异性。
11
分期
▪ 大多数TM与疾病分期有关联
▪ 浓度与肿瘤大小通常存在关联
▪ 但并不能以TM 浓度精确指示各期肿瘤,不能 根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
▪ 因为各期肿瘤的TM浓度范围极广,且互相重叠。
12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 TM的基础水平:个体初次诊断测 得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可作为本人治 疗后检测的基础水平,与后期检测 值相对照,判断疗效。
和转移; ❖ 然而目前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均未达到上述要求,但如
正确合理使用,仍有很大临床价值,关键是要正确评价肿瘤 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7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高危人群的筛查 ▪ 有症状者的辅助诊断 ▪ 癌症的临床阶段的分期 ▪ 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 ▪ 评估治疗方案有效性 ▪ 判断癌症是否复发 ▪ 治疗应答的监测
余。
❖
2.如肿瘤标志物浓度升高,则有必要进行上述检查。
❖
3.如能准确测定肿瘤标志物,近50%病例,浓度将比
其他检查至少早8~10个月预示肿瘤的进展。
❖ 但在多数恶性肿瘤病例中,对疾病发展早期认知与治 疗的不可行性之间存在着不一致问题。
17
判断预后
❖ 检测TM另一重要的特性就是预测价值,通常 基础水平越高,越可能处于癌症晚期,预后 较差,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微升高,预示着 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复发时间延长或存 活时间长。
8
高危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
❖ 有一些标志物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很有意义, 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和有症状患者肿瘤发病 率较高
❖ AFP —肝硬化、肝癌 ❖ PSA—大于50岁的前列腺腺瘤患者 ❖ 降钙素—疑有甲状腺髓质癌或家族中出现过
这类癌患者
9
定位
▪ TM基本上不能对肿瘤定位
极少数TM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甲状腺球蛋白等具器官特异 性,但不是肿瘤特异性。
肿瘤检查的方法
❖ 1、病理学的确证结果(金标准)
❖ 脱落细胞学,穿刺细胞学,组织细胞学
❖ 2、影像学的大体检测
❖ 超声影像,普通放射 CT, MRI, PECT
❖ 3、实验室的肿瘤标志物检验方法及应用
4
5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
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 能用化学或免疫方法定量的、能证实癌肿存在、能 监测肿瘤治疗和预后的物质。这些物质必须在正常 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肿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 于正常人。
完全消除的程度。
14
治疗检测
TM评价治疗有效性方案 (Beastall, 1991)
▪ 无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 改善: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 有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15
疗效监测
❖ 治疗后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疗效、预后有一定 的相关性:
后又重新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肿瘤复发的早期检测、监测转移,确 定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
❖ TM浓度是外科手术切除后非侵入性监测指标,手术后肿 瘤标志物浓度正常,再增高预示肿瘤复发;增高速度预示 肿瘤进展或转移情况。
❖
1.如肿瘤标志物T、MRI、PET/CT)都是多
❖ ①肿瘤标志物浓度术前升高而于术后下降或降 至正常参考水平以下,提示冶疗有效,预后良好;
❖ ②肿瘤标志物浓度不下降或下降很少:提示肿
瘤切除不完全有残留肿瘤或肿瘤转移或存在多发性 肿瘤;
❖ ③肿瘤彻底切除或影像检查未发现残余肿瘤,
但肿瘤标志物未下降到健康对照组的参考水平范围 内,预示治疗无效。
❖
④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过一段时间(约数月)16
5.70
9 神经系病
6.34 1.03 神经系病
4.35
构成 (%)
25.39 21.73 16.88 14.11
8.59
2.65
1.79
0.92 0.70
10 精神障碍
3.69 0.60 精神障碍
4.27 0.69
十种死因合计
92.36 十种死因合计
93.46
3
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120.79 19.62 呼吸系病
104.20
4 呼吸系病
73.02 11.86 心脏病
87.10
5 损伤及中毒
31.26 5.08 损伤及中毒
53.02
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 疾病
21.09 3.43 消化系病
16.33
7 消化系病
17.60
2.8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 疾病
11.05
8 泌尿生殖系病
6.97 1.13 泌尿生殖系病
13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这是TM的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明确外科 治疗、放射治疗或者化疗是否有效。
合适的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可以反映肿瘤的残余量, 这种定量关系十分重要,如Rustin 报道应用HCG监 测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疗效/检测抗药性和推断何时 停止治疗的良好时机等应用。治疗完成后的肿瘤标 志物浓度下降可用于初步评估残留肿瘤组织和肿瘤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概述
❖ 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它和心血管疾患一起, 已成为医学上的两大难关。全世界52亿人口中,每年约有 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 几乎每 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以使大约8090%的癌症得到确诊,而且,1/3的癌症患者能在早期发 现。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最新权威性结论:癌症患者如果 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因此,早期肿瘤诊断 已成为全世界医务人员长期以来极尽全力研究的热门课题。
6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 (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 ❖ (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 ❖ (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 ❖ (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 ❖ (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
2
2008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城市
顺 位
死亡原因 (ICD-10)
死亡专 率
(1/10万)
构成 (%)
死亡原因 (ICD-10)
农村
死亡专 率
(1/10万)
1 恶性肿瘤
166.97 27.12 恶性肿瘤
156.73
2 心脏病
121.00 19.65 脑血管病
134.16
3 脑血管病
确诊
▪ 通常不能进行确诊
因为TM无足够的肿瘤特异性。
11
分期
▪ 大多数TM与疾病分期有关联
▪ 浓度与肿瘤大小通常存在关联
▪ 但并不能以TM 浓度精确指示各期肿瘤,不能 根据个体测得值来判断肿瘤大小
▪ 因为各期肿瘤的TM浓度范围极广,且互相重叠。
12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 TM的基础水平:个体初次诊断测 得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可作为本人治 疗后检测的基础水平,与后期检测 值相对照,判断疗效。
和转移; ❖ 然而目前所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均未达到上述要求,但如
正确合理使用,仍有很大临床价值,关键是要正确评价肿瘤 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7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 高危人群的筛查 ▪ 有症状者的辅助诊断 ▪ 癌症的临床阶段的分期 ▪ 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 ▪ 评估治疗方案有效性 ▪ 判断癌症是否复发 ▪ 治疗应答的监测
余。
❖
2.如肿瘤标志物浓度升高,则有必要进行上述检查。
❖
3.如能准确测定肿瘤标志物,近50%病例,浓度将比
其他检查至少早8~10个月预示肿瘤的进展。
❖ 但在多数恶性肿瘤病例中,对疾病发展早期认知与治 疗的不可行性之间存在着不一致问题。
17
判断预后
❖ 检测TM另一重要的特性就是预测价值,通常 基础水平越高,越可能处于癌症晚期,预后 较差,基础水平正常或仅轻微升高,预示着 极有可能肿瘤不再复发、复发时间延长或存 活时间长。
8
高危人群中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
❖ 有一些标志物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很有意义, 特别是有肿瘤家族史和有症状患者肿瘤发病 率较高
❖ AFP —肝硬化、肝癌 ❖ PSA—大于50岁的前列腺腺瘤患者 ❖ 降钙素—疑有甲状腺髓质癌或家族中出现过
这类癌患者
9
定位
▪ TM基本上不能对肿瘤定位
极少数TM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甲状腺球蛋白等具器官特异 性,但不是肿瘤特异性。
肿瘤检查的方法
❖ 1、病理学的确证结果(金标准)
❖ 脱落细胞学,穿刺细胞学,组织细胞学
❖ 2、影像学的大体检测
❖ 超声影像,普通放射 CT, MRI, PECT
❖ 3、实验室的肿瘤标志物检验方法及应用
4
5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
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 能用化学或免疫方法定量的、能证实癌肿存在、能 监测肿瘤治疗和预后的物质。这些物质必须在正常 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肿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 于正常人。
完全消除的程度。
14
治疗检测
TM评价治疗有效性方案 (Beastall, 1991)
▪ 无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 改善: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 有效: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90% ▪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15
疗效监测
❖ 治疗后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疗效、预后有一定 的相关性:
后又重新上升,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预后差。
肿瘤复发的早期检测、监测转移,确 定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肿瘤
❖ TM浓度是外科手术切除后非侵入性监测指标,手术后肿 瘤标志物浓度正常,再增高预示肿瘤复发;增高速度预示 肿瘤进展或转移情况。
❖
1.如肿瘤标志物T、MRI、PET/CT)都是多
❖ ①肿瘤标志物浓度术前升高而于术后下降或降 至正常参考水平以下,提示冶疗有效,预后良好;
❖ ②肿瘤标志物浓度不下降或下降很少:提示肿
瘤切除不完全有残留肿瘤或肿瘤转移或存在多发性 肿瘤;
❖ ③肿瘤彻底切除或影像检查未发现残余肿瘤,
但肿瘤标志物未下降到健康对照组的参考水平范围 内,预示治疗无效。
❖
④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过一段时间(约数月)16
5.70
9 神经系病
6.34 1.03 神经系病
4.35
构成 (%)
25.39 21.73 16.88 14.11
8.59
2.65
1.79
0.92 0.70
10 精神障碍
3.69 0.60 精神障碍
4.27 0.69
十种死因合计
92.36 十种死因合计
93.46
3
2008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120.79 19.62 呼吸系病
104.20
4 呼吸系病
73.02 11.86 心脏病
87.10
5 损伤及中毒
31.26 5.08 损伤及中毒
53.02
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 疾病
21.09 3.43 消化系病
16.33
7 消化系病
17.60
2.86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 疾病
11.05
8 泌尿生殖系病
6.97 1.13 泌尿生殖系病
13
治疗监测、分析病程、评估疗效
这是TM的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明确外科 治疗、放射治疗或者化疗是否有效。
合适的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可以反映肿瘤的残余量, 这种定量关系十分重要,如Rustin 报道应用HCG监 测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疗效/检测抗药性和推断何时 停止治疗的良好时机等应用。治疗完成后的肿瘤标 志物浓度下降可用于初步评估残留肿瘤组织和肿瘤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概述
❖ 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它和心血管疾患一起, 已成为医学上的两大难关。全世界52亿人口中,每年约有 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 几乎每 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诊断方法不断进步可以使大约8090%的癌症得到确诊,而且,1/3的癌症患者能在早期发 现。世界卫生组织作出的最新权威性结论:癌症患者如果 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因此,早期肿瘤诊断 已成为全世界医务人员长期以来极尽全力研究的热门课题。
6
"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的特点:
❖ (1)敏感性高,能早期测出所有肿瘤患者; ❖ (2)特异性好,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患者应100%准确; ❖ (3)有器官特异性,能对肿瘤定位; ❖ (4)血清中浓度与瘤体大小、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以判断预后; ❖ (5)半衰期短,能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监测治疗效果、复发
2
2008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城市
顺 位
死亡原因 (ICD-10)
死亡专 率
(1/10万)
构成 (%)
死亡原因 (ICD-10)
农村
死亡专 率
(1/10万)
1 恶性肿瘤
166.97 27.12 恶性肿瘤
156.73
2 心脏病
121.00 19.65 脑血管病
134.16
3 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