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致一过性高眼压一例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致一过性高眼压一例

眼压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4588691.html, 眼压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 作者:谢瞻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9期 引起眼压高的因素很多,有三十多种,不一定就是青光眼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眼压高一些,角膜较厚的人,眼压测量值也会偏高…… 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星期三。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室外照旧人来人往。上午10:00,28岁的刘丽推开了10号诊室的门。女孩个子不高,穿着一件朴实的碎花裙子,皮肤黝黑,几簇碎发胡乱散在耳边。她一脸疲倦地站在裂隙灯显微镜旁发呆,安静地听着专家与前一位患者尚未结束的对话。 “刘丽,请坐。”袁志兰主任医师翻开刘丽的病历,女孩慌忙从皮包中掏出一叠厚厚的资料递给专家,有一日多次眼压、视野(VF)、角膜厚度(CCT)、海德堡视网膜地形图(HRT)、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等。“估计她之前已经跑了不少医院了。”跟随老师 出诊的我在一旁暗想。 “袁主任,您好,我是外地来的,一年前生完孩子以后,感觉眼睛胀,去医院查了下,眼压很高,最高时曾高达28mmHg。医生怀疑我是青光眼。我在网上查到您是权威,这次好不容易挂到您的号,希望您能救救我的眼睛。我还年轻,以后如果看不见了,日子要怎么过下去呢……”刘丽一脸焦灼。 “患者今天测眼压,左眼20mmHg,右眼22mmHg。”我轻声说。正常人眼压值范围是10~21mmHg,双眼眼压差值不超过6mmHg,单眼眼压一天内波动不超过8mmHg。 “这个病人眼压比正常值上限要高一点。但引起眼压高的因素很多,有三十多种,不一定就是青光眼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眼压高一些,角膜较厚的人,眼压测量值也会偏高……” 袁志兰主任医师询问了病史,用裂隙灯显微镜仔细检查了刘丽的眼睛。“病人双眼前房周深很深,大于1个角膜厚度。房角镜显示,是个典型的宽角。房角没有很多色素以及后胚胎环的残留。眼底视神经色泽好,杯盘比竖径大概0.5,横径0.4。盘延宽度符合ISNT原则。” 专家放下前置镜,一页一页地翻看患者的资料,刘丽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专家的脸上有无“风吹草动”。 终于,袁志兰主任医师抬起头,一脸轻松地说:“一年来你除了眼压偏高外,视力、视野及眼底等并没有异常改变。这意味着你很可能得了‘高眼压症’,不能随意给你扣上青光眼的‘帽子’。”

眼压不是判定青光眼的“金标准”,正常眼压也可能得青光眼!

眼压不是判定青光眼的“金标准”,正常眼压也可能得 青光眼! 提起青光眼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眼压,确实,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个论调:“一个人是否患有青光眼是通过检查眼压高低来决定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常眼压同样可能造成青光眼。 青光眼大致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青光眼以闭角性为主,开角性青光眼可分为高眼压性青光眼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两大类。 高眼压性青光眼的显著特征是眼压慢慢增高,当眼压高于视神经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视神经会慢慢受损,病人的视力将一步步缺失,所以眼压在这类青光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眼球内若干眼组织及泪液填充,这些内容物对眼球壁的侧向

压力称为眼内压。正常人群中95%的眼压植范围在10~21mmHg,医学界将之设定为正常眼压。 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比高眼压性青光眼还要可怕。病人即使眼压正常维持在12-21mmHg之间却仍然会出现视神经损伤的症状造成视力缺失。它的存在颠覆了人们对青光眼与高眼压的传统观念。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指具有与其他青光眼相似的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应的视野损害,在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24小时眼压均不超过21mmHg,房角结构正常并完全开放,且无其它可能引起上述病变的眼部及全身疾患的青光眼。 正常眼压为什么会引起的青光眼 正常人群眼压值范围,并不完全代表“个体”的正常眼压范围,还需要重视“个体耐受眼压”。有一些人的眼压虽然超过21mmHg,但没有造成视神经以及视野的损伤,是不能称为青光眼的。而有一部分患者的眼压在正常眼压范围内,因其对眼压的承受能力较弱,对视神经以及视野造成了损伤,这就导致了正常性眼压青光眼的发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人们都是有压力的,在大人们看来,这些压力是正常的,能够承受,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是不能承

眼压为什么会高

眼压为什么会高 果年纪小的话,大多数还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应该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疲劳,注意饮食,避免便秘,否则会眼压增高,也不要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大,都会便眼压有波动.眼压就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衡压力。正常情况下,眼压保持在10~21毫米汞柱范围内,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正常人眼内压力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一天之内眼压也有周期性变化,一般清晨时眼压最高,下午及晚上较低,可相差3~5毫米汞柱。有人观察,甚至在同一时间内眼压也有一定的波动。每次呼吸或心跳时,眼压都可相差1~2毫米汞柱。另外,大量喝水或失水,情绪激动都可以影响眼压。但是,眼压的波动变化不会超出正常范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眼压动态平衡的维持主要依赖于房水的产生与排出,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经前房角排出球外,进入血液内。在单位时间内,房水的产生量与排出量几乎相等,从而保证了眼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减少,就会引起眼压增高,称为青光眼。青光眼是因病理性高眼压(极少数是在正常眼压下)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及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你双眼的眼压是多少??在眼科门诊看病,常常要测量眼压,如测得一次眼压偏高,是否就认为得了青光眼呢?那可不一定。青光眼是以高眼压作为主要特

征的一种眼病,但高眼压不是青光眼的唯一特征。诊断青光眼必须具备高眼压和视神经功能损害两大特点因为眼压 的高与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如情绪波动、阅读时间、内分泌及血管神经功能紊乱等。正常人昼夜眼压均有一定波动范围,一般清晨和上午较高,到下午逐渐下降,至半夜最低,但波动不超过8毫米汞柱。另外,除了24小时眼压波动以外,还有季节性波动,比如冬天的平均眼压水平较夏天为高。因此,测量一次眼压偏高,不能判断为青光眼。一般要在生活规律的情况下,连测3日眼压或测24小时眼压(每4小时测量1次),如每日眼压均高于正常范围,且24小时眼压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超过6毫米汞柱,那么就有可能是青光眼了,需进一步检查视野、眼底、电眼压描记及诱发试验等项指标,来协助判断是否得了青光眼。

激素性青光眼23例分析

激素性青光眼23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3例28眼激素性青光眼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激素性青光眼病例,通过及时对症处理,眼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激素性青光眼早期发现宜早期停用激素并正确处理,以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关键词】激素性青光眼眼压 糖皮质类固醇的局部或全身应用均可致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1],统称为糖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或激素性青光眼。现总结1998年1月~2005年12月所遇到的23例28眼激素性青光眼患者的资料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观察23例28眼。男14例,女9例。单眼18例,双眼5例。年龄19~58岁,平均41岁。原发病: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例,翼状胬肉3例,浅层巩膜炎2例,PRK手术后2例,LASIK手术后2例,虹膜睫状体炎7例,γ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1例,炎性假瘤1例。使用药物:单独滴地塞米松眼液9例;滴醋酸可的松眼液

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3例;滴醋酸可的松眼液加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5例;滴地塞米松眼液加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6例。 1.2 临床表现(1)高眼压:眼压在24.38~30.39 mm Hg者8眼,31.36~49.76 mm Hg者16眼,50.62 mm Hg以上者4眼,平均41.72 mm Hg。(2)视力、视野、房角:患者中心视力(包括矫正视力)1.0者6眼,0.9~0.5者15眼,低于0.5者7眼。能配合视野检查的25眼中,生理盲点扩大者8眼,周边视野向心缩小15°~30°者7眼,视野无变化者10眼。能配合房角检查的25眼中,宽角23眼,窄角2眼。 1.3 治疗效果(1)药物治疗:确诊后立即停用一切类固醇制剂,用噻吗心安或贝特舒、阿法根、适利达、匹罗卡品(葡萄膜炎禁用),选其一种或数种联合抗青光眼药物滴眼。甘露醇静脉滴注或醋氮酰胺口服。(2)手术治疗:上述药物治疗较难控制的4眼中,2眼行常规小梁切除,2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加IOL植入。其中3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术后1.5个月眼压回升。 2 讨论 Francois于1954年提出了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即激素性青光眼的概念,认为其发病机制是激素阻止溶体酶与房角中黏多糖接触,后者因不能进行代谢分解而积聚于小梁,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致眼压升高[2]。激素性青光眼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房角开放、可伴视野缺损。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的眼压升高反应依赖于个体的易感性、使用药物的类型、浓度、频率和期限。地塞米

眼压高的治疗方法

眼压高的治疗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眼压高的治疗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眼压测量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央角膜厚度是眼压测量的主要误差因素。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可用药物:降眼压的药水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常用于开角性青光... 眼压测量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央角膜厚度是眼压测量的主要误差因素。下面我带你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可用药物:降眼压的药水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常用于开角性青光眼 毒扁豆碱滴眼液:多用于急性青光眼;用药后要压迫泪囊以防吸收中毒肾上腺素滴眼液:用于单纯性青光眼,糖尿病、心脏病、甲亢、高血压者禁用 普萘洛尔滴眼液:用于单纯性青光眼,也可与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合用,老年人、心率慢、哮喘者忌用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主用于开角性青光眼、无晶体青光眼,某些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有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者慎用,孕妇儿童最好不用。对本品过敏及心动过缓者禁用。 二,可用瑜珈:瑜珈里说,闭上双眼,用双手将掌心搓热,轻轻放到双眼上,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降低眼压。 眼压高的注意事项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知道青光眼和眼压高有密切的关联。长久以来因为过

分强调这种关联性,以致于很多人以为眼压高就是患有青光眼,而眼压正常就表示对青光眼具有免疫性。这样的观念以今日的医学水准看来实在是太粗糙了。许多眼压高于所谓"正常范围"的患者,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产生视神经病变;反之,有些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却因为具备其它造成青光眼的危险因子,视神经仍会一点一滴地被破坏。所以无论是在诊断或是治疗青光眼时,医师都不只关心眼压一个因素,而是多方评估后再做结论。虽然眼压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必须了解的是,眼压愈高的患者其罹患青光眼的机率也愈大。 但是眼压高并不等于是青光眼,只是眼压高的人比正常眼压的人,有更高的机会导致视神经的损害,进展为青光眼。就眼压而言,没有绝对安全眼压的界限,有的人眼压维持在所谓的正常范围内,但却持续有视神经变化,有的人眼压虽然高。 眼压高的饮食 1、眼压高症患者宜吃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经常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节制饮水量,一般每次饮水不要超达500毫升。多吃利尿食物。如赤小豆、西瓜、丝瓜等,应该经常选食,对于防止眼压升高有一定的作用。润肠食物。可多服蜂蜜、麻油、菜油等植物油,以改善肠道的润滑度。还可多食香蕉、萝卜、生梨、柠檬、柑桔、西瓜、香瓜、西红柿等瓜果与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粗粮等,以通便。 2、眼压高症患者饮食禁忌。忌暴饮暴食。忌烟、忌酒、忌喝浓茶。尽量不吃或少吃辣椒、生葱、胡椒等刺激性食物。 3、枸杞肝片。枸杞子100克,鲜猪肝250克,青菜叶少许,各种调料适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开角型青光眼不要惊慌

[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分析] 开角型青光眼不要惊慌 【摘要】 目的研究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对我院眼科近年来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虹膜切除组和小梁切除组各54例,比较组别间手术疗效。结果虹膜组和小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44%,组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表面麻醉后,用上直肌缝线牵引、固定眼球,在距眼角膜9 mm左右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暴露巩膜[2],做1/2巩膜厚度的巩膜瓣5 mm4 mm。用0 3 mg/ml的丝裂霉素棉片敷贴巩膜瓣和结膜瓣4 min左右,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至干净为止,进行前房穿刺以放出房水降低眼压,在巩膜床中央紧贴巩膜瓣基地处切除角膜缘组织2 5 mm×2 mm,并进行相应的周边虹膜切除,然后用尼龙线缝合巩膜瓣。 123术后处理术后两组均进行抗生素治疗并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滴眼,虹膜组不使用散瞳剂,小梁组使用散瞳剂,2次/d。术后根据患者眼压、前房形成的稳定程度,在术后早期进行缝线调整和分次拆线。如果患者滤过泡呈扁平状,则拆线后要在滤过泡旁边用指头按摩眼球,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13疗效判定①痊愈:眼压≤20 mm Hg,视野正常,视力恢复;②有效:局部需要进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眼压≤20 mm Hg,视野和视力基本正常。③: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21 mm Hg,或者眼压≤20 mm Hg,但视野异常,视力未恢复。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术后进行6~18个月的回访,平均回访12个月,结果显示,虹膜组和小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944%,组别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虹膜组54466252小梁组54438351表2组别间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并发症比较组别例数眼压视力术前术后术前术后并发症虹膜组 545567±12361732±436*008±005054±009*4*小梁组 545364±11241723±457007±00404±00821注:*与术前相比,P 3讨论 周边虹膜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其中虹膜切除法是首选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临床早期、间歇性和前驱期患者。本组研究显示,虹膜组和小梁组在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上基本

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建立

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建立 【摘要】青光眼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眼病,高眼压是青光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不同实验动物的常用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方法及结果进行综述,并介绍不同模型的研究目的,如何选用合适实验动物的模型。 【关键词】慢性高眼压; 动物模型 目前,诱导产生的不同动物的慢性高眼压模型各具特色,又由于青光眼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眼病,各种类型的青光眼也不尽相同,因此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实验应用研究也各有侧重。像兔的原发性青光眼房角发育分化异常被认为是了解和处理人眼先天性青光眼的实验模型。而狗的原发性青光眼在病程早期和中期可作为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实验模型,晚期因房角关闭(晶体脱位)可作为研究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实验型。人工诱导的青光眼模型中,α-糜蛋白酶、甲基纤维素诱导的高眼压模型可用于研究人白内障等有关手术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血细胞诱导的高眼压模型,可用于人眼眼内出血后引起的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晶体溶解性青光眼等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小梁网解剖生理、小梁内皮细胞吞噬功能等的研究;皮质类固醇诱导的高眼压模型对了解人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以及小梁细胞功能、小梁网细胞外间质的生化成分改变、房水流出阻力变化等的研究有着实验应用价值。皮质类固醇、血细胞、激光等诱导的兔、猫、猴等高眼压性青光眼模型,炎症性因素的影响较小, 适合用于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 1.鼠类慢性高眼压模型 1.1 房水静脉注入高渗盐水 大鼠的房角与灵长类动物一样,有与Schelemm管类似的管道,内界为小梁网。从这个管道往外有多根集合管到达上巩膜表层的房水静脉。注入高渗盐水的目的是硬化房水外流通道从而升高眼压。一般在注射后7~10天出现跟压升高,这时外流通道硬化形成,炎症反应消退,房水生成正常。Morrison[1]报道20只大鼠中7只需要再次注射,而Chauhan等[2]在所有的动物均注射两次。一般来说,注射2.0M的盐水可以在大部分大鼠中显著升高眼压,并可以维持较K时问,直到数个月。如盐水渗透压降低则可以得到一个中等程度的眼压。一般来说均维持6周,但也可以维持更长时问。一般来说此模型眼压可以升高到对侧眼压的两倍。 1.2 激光诱导法 最近Ueda等[3]报道,采用前房内注入墨汁后再用激光光凝的方法成功地在鼠眼形成高眼压模型。具体做法是在Wistar鼠的前房内注入墨汁50μml,一周后墨汁中的碳粒被阻挡在前房角内,沿角膜缘形成一条黑色带,可在眼外不用房角

激素性青光眼23例分析

激素性青光眼23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目的观察激素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3例28眼激素性青光眼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激素性青光眼病例,通过及时对症处理,眼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激素性青光眼早期发现宜早期停用激素并正确处理,以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 【关键词】激素性青光眼眼压 糖皮质类固醇的局部或全身应用均可致眼压升高,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1],统称为糖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或激素性青光眼。现总结1998年1月?2005年12月所遇到的23例28眼激素性青光眼患者的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共观察23例28眼。男14例,女9例。单眼18 例, 双眼5例。年龄19?58岁,平均41岁。原发病:春季卡他性结膜炎5例,翼状胬肉3例,浅层巩膜炎2例,PRK手术后2例,LASIK手术后2例,虹膜睫状体炎7例,丫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1例,炎性假瘤1

例。使用药物:单独滴地塞米松眼液9例;滴醋酸可的松眼液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3例;滴醋酸可的松眼液加强的松龙结膜下注 射5例;滴地塞米松眼液加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6例。 1.2 临床表现(1)高眼压:眼压在24.38?30.39 mm Hg者8眼,31.36 ?49.76 mmHg者16 眼, 50.62 mmHg 以上者4 眼,平均41.72 mnHg o(2)视力、视野、房角:患者中心视力(包括矫正视力)1.0 者6眼,0.9?0.5者15眼,低于0.5者7眼。能配合视野检查的25 眼中,生理盲点扩大者8眼,周边视野向心缩小15°?30°者7 眼, 视野无变化者10眼。能配合房角检查的25眼中,宽角23眼,窄角2眼。 1.3治疗效果(1)药物治疗:确诊后立即停用一切类固醇制剂,用噻吗心安或贝特舒、阿法根、适利达、匹罗卡品(葡萄膜炎禁用),选其一种或数种联合抗青光眼药物滴眼。甘露醇静脉滴注或醋氮酰胺口服。(2)手术治疗:上述药物治疗较难控制的4眼中,2眼行常规小梁切除,2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加IOL植入。其中3眼术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术后1.5个月眼压回升。 2 讨论 Francois于1954年提出了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即激素性青光眼的概念,认为其发病机制是激素阻止溶体酶与房角中黏多糖接触,后者因不能进行代谢分解而积聚于小梁,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致眼压升高 :2]。激素性青光眼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房角开放、可伴视野缺损。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的眼压升高反应依赖

控制高眼压的方法

控制高眼压的方法: 1、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所以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生气和着急,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2、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 3、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情绪易激动的人,要少看电影,看电视时也要在电视机旁开小灯照明。 4、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5、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适当多吃些,对身体大有好处。

7、常摸自己的眼球、看灯光:青光眼的特点是眼球发硬,看灯光有虹圈,发现后及早治疗。 8、防止便秘:便秘的人大便时,常有眼压增高的现象,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并多吃蔬菜、水果。 9、主动检查:老年人每年要量一次眼压,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发现白内障、虹膜炎也要及早治疗,以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10、青光眼的预防措施还包括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血流加快,眼底瘀血减少,房水循环畅通,眼压降低。但不宜做倒立,以免使眼压升高。 光眼患者应如何做好日常护理? 控制眼压是关键 一般来说,青光眼不能被治愈,但能被控制,一旦确诊,就需要经常地、终生的护理,不停地观察和治疗以控制眼压,从而保护视神经,防止视力损坏。 这里有几个眼科医生给的小建议,患有青光眼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注意这些细节,控制眼压,保护眼睛。 1、青光眼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防治情绪波动对眼压不利。要多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琴棋书画,多听优美的音乐;要有宽广的心怀,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

眼压高的症状及治疗

眼压高得症状及治疗 眼压就就是眼球内部得压力,简称为眼压。它就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得均衡压力。眼压测量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中央角膜厚度就是眼压测量得主要误差因素。 一、眼压高得症状 1、视野变窄,视力减退。眼压过高时视神经受到损害,早期多在夜间出现视力下降与雾视,第二天消失。 2、头痛眼胀。由于眼压急剧上升,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患者常感到有偏头痛与眼睛胀痛。 3、恶心呕吐。眼压升高可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呕吐神经中枢得兴奋,出现恶心呕吐。 4、虹视。由于眼压升高,瞧灯光时会出现彩环现象。 二、眼压升高得原因 (一)姿势与食物得因素 在生活中得一些细节也就是造成眼压高得情况。正常人在由坐姿换成平躺位置时,眼压可能上扬六毫米汞柱。若就是采取倒立得姿势,眼压可能会上扬十多毫米汞柱之多。因此青光眼患者若有做瑜迦运动,我们会劝其尽量避免倒立得动作。 此外,在短时间内喝下大量得液体(如500CC)会使眼压升高。有些药品也会造成眼压上升得副作用,其中最值得留意得就是含有类固醇得药品。无论就是经由口服,皮肤涂抹,鼻腔喷雾或就是点眼药水等各种不同得给药方式,只要含有类固醇,就有机会产生这种副作用。

(二)疾病得因素 青光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虹睫炎、白内障、近视眼等眼病均可出现高眼压,外伤也可造成高眼压。 日常生活中得因素 1在暗处停留时间过久; 2低头、读书时间过久; 3休息不好,过度劳累; 4暴饮暴食; 5季节变化,如冬天。 在日常体检中,很少有检查眼压,但眼压过高很有可能发展成为青光眼,而青光眼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致盲性眼病。 三、眼压高得治疗方法 (一)可用药物 降眼压得药水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常用于开角性青光眼。 毒扁豆碱滴眼液:多用于急性青光眼;用药后要压迫泪囊以防吸收中毒。 肾上腺素滴眼液:用于单纯性青光眼,糖尿病、心脏病、甲亢、高血压者禁用。 普萘洛尔滴眼液:用于单纯性青光眼,也可与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合用,老年人、心率慢、哮喘者忌用。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主用于开角性青光眼、无晶体青光眼,某些继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观察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3-16T13:54:56.4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作者:黄子琳 [导读] 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靖西市人民医院;广西靖西533899)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关键词】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疗效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是一大临床难题,传统疗法一般先用药物降眼压,再行小梁切除术,效果尚可[1]。睫状体光凝术近几年的应用甚广,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等优势,尤其是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2]。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筛选出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对比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见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均行眼B超、CT等检查证实,并用眼压计测量眼压,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且临床表现出眼痛、头痛等眼内压升高症状,个别患者伴有角膜水肿症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10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男28例,女24例;年龄48~73岁,平均(56.6±3.4)岁;发病部位中,左眼23例,有眼29例。观察组B:男27例,女25例;年龄46~72岁,平均(56.9±3.3)岁;发病部位中,左眼22例,有眼30例。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的基线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临床数据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都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4d,即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滴眼,一天4次;用盐酸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一天3次;用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一天2次;口服醋甲唑胺片,0.25g/次,一天3次;静注200mg/L甘露醇,250ml/次,一天2次。 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用2%利多卡因给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选用二极管激光仪进行手术,置入开睑器,光纤G探头内侧缘平行于眼球视轴,放在巩膜缘距角膜缘1mm处;激光功率为1500~3000mW,光凝时间为2000ms,发射后听到“啪”响声时停止。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用2%利多卡因给予麻醉,患者取平卧位。置入开睑器,固定眼上直肌,以穹窿作基底设计结膜瓣,灼烧止血,以角膜缘为基底设计矩形巩膜瓣,切掉部分角巩膜缘深部组织与周边巩膜,缝合巩膜瓣与球结膜。 所有患者术后都给予地塞米松与妥布霉素常规滴眼,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素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与眼压;(2)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显效:视力>0.5,眼压为10~21mmHg;②有效:视力范围为0.2~0.5,眼压为21~30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3]。(3)对比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前房闪辉、瞳孔散大、虹膜萎缩、睫状充血。 1.4 数据分析 选用SPPS19.0系统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x?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视力与眼压对比 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观察组A治疗后相比,#P>0.05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OCT检测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生理性大视杯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杭州310006通讯作者:董映,E-mail:dyzkk@1631com ?临床检测? OCT检测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 生理性大视杯诊断中的应用 董 映 胡勇平 王雅娜 陈 滨 【摘 要】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测视盘参数及神经纤维层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OCT对15例(30眼)正常人、20例(30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和15例(30眼)生理性大视杯进行视盘和神经纤维层扫描及参数分析。从参数中选择视盘直径、视盘面积、视杯直径、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杯盘水平径比、杯盘垂直径比、垂直盘沿容积及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CT检测正常组、生理性大视杯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三组间各视盘及神经纤维层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两组参数之间的相互比较:正常眼与生理性大视杯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正常眼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视盘直径与视盘面积两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生理性大视杯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视杯直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余两组之间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 OCT能做出视盘及神经纤维层的定量测量和分析,重复性好,可作为早期诊断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手段。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生理性大视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中图分类号:R77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379(2008)03-0175-03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value of OCT for norm al tension glaucom a and physiologic large cups DONG Ying,HU Yong-ping,WANG Ya-na,et al1The Fir st People’s Hospital o f Hangzhou,Zhejiang3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value of OCT for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and physiologic large cups1METH ODS This trial inv olved15(30eyes)normal control subjects,20(30eyes)patients with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and15(30eyes)pers ons with physiologic large cups1Their parameters of optic disk were measured using opti2 cal coherent tom ography(OCT)1RESU 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verage RNF L between normal con2 trol subjects and pers ons with physiologic large cups(F=1169,P>0105);the disk diameter and disk area between nor2 mal contro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normal tension glaucom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F=010195,P>0105;F= 010563,P>0105);the cup diameter between pers ons with physiologic large cups and patients with normal tension glau2 coma als o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F=2145,P>0105)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parameters(P <0105)am ong the three groups1CONC L USIONS OCT may serve as a useful diagnostic m odality in distinguishing physiologic large cups from normal tension glaucoma,even in the early stage of glaucoma1 【K ey w ords】normal tension glaucoma;physiologic large cups;OCT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 NTG)和生理性大视杯(physiologic large cups)的眼底表现均为眼底C/D比值的增大,且无眼压的增高及房角的异常,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ver fiber layer, RNF L)的缺失,进而视野的缺损甚至失明。而且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常缺乏临床症状,因此,如何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早期将其与生理性大视杯区分开来对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视盘病理改变早于视野损害〔1,2〕。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t tom ogra2 phy,O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可重复性较好的新型影像学诊断工具。可以测量视盘表面的结构参数及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并对参数进行具体的量化评估。本研究探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生理性大视杯在OCT检查中视盘形态的区别。

正常眼压的特征

正常眼压的特征 /////////////////////////////////////////////////////////// 此文由奎奎妈收集并整理,炫炫爸仅负责发贴。感谢大家的热心参与! /////////////////////////////////////////////////////////// 1.眼压的波动性 正常眼压是有波动的。眼压的波动随动脉搏动而变化。正常眼压的波动多为2-3mmHg,但若动脉搏动增高,眼压也会增高。 2.眼压的昼夜变化 如同许多生物学参数一样,眼压也有周期性变化昼夜变化现象。昼夜变化的范围约为3-6mmHg,一般认为超过8mmHg即为异常。典型的日波动峰值在早上,但也有例外,有的峰值可能在下午,或一天之内多个短小波动。此外具有高眼压者(》22mmHg),其昼夜眼压的变异也会更大,有的青光眼日波动可超过30mmHg(4.0kPa). 了解眼压的昼夜变化的意义在于理解一次的眼压测量能否测出升 高的眼压。眼压昼夜变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有研究报道其与房水生成率和房水流出受阻的昼夜变化有关。也有人提出眼压波动与皮质类固醇有关,因为血浆皮质类固醇水平与眼压水平平行,前者的高峰在后者的3-4h之前。另外,干扰皮质类固醇周期可改变眼压的波动曲线,口服皮质类固醇合成抑制剂可降低眼压水平,均支持这一假说。 影响眼压的诸多因素 眼压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任何原因只要引起眼内容物增多(如房水分泌增加、排出减少、球内肿物等)或眼眶内容物增加(如眼眶肿物等),都可使眼压升高;反之,可能使眼压降低。影响眼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各种类型的青光眼,除此之外,以下一些因素

降眼压药

降眼压药物介绍、临床使用 根据房水生成和流出途径,目前的降眼压药物无非就分以下两种:促进房水流出和减少房水生成。 一、促进房水流出的有: 1.拟胆碱能药物(缩瞳剂) 毛果芸香碱是第一个局部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能直接兴奋虹膜括约肌,缩小瞳孔和增强虹膜张力,解除周边虹膜对小梁网的堵塞,使房角重新开放,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其降压机理为剌激睫状肌收缩,牵引巩膜突和小梁网,减小房水外流阻力。本品每日滴眼3 ~ 4 次。 本品不良反应有调节痉挛、瞳孔持久缩小、诱发近视、虹膜后粘连等。 禁忌:急性虹膜炎睫状体炎和一些继发性青光眼中,不希望将瞳孔缩小,因此滴用缩瞳剂是禁忌的。 2.前列腺素类药物 目前上市的前列腺素类药物主要有贝美前列素(卢美根)、拉坦前列素(适利达)和曲伏前列素(苏为坦)。 这类药物不影响房水的生成[8],主要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外流而降低眼压。前列腺素类药物降眼压效果强,降眼压幅度达20% ~ 35%,降眼压效果较噻吗洛尔明显,且用药方便、作用时间长,长期用药无“飘逸”现象,能有效控制昼夜眼压波动,全身不良反应小。局部不良反应有虹膜和眼周皮肤色素改变、睫毛增长、结膜充血等。 但是对于无晶体眼、具有发生葡萄膜炎和黄斑囊样水肿危险因素的人、哮喘患者以及儿童青少年不推荐使用本品。因为它可导致炎症反应,所以一般情况下手术后病人较少使用 同时它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应当有所取舍。 二、减少房水生成的有: 1.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它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局部降眼压药, 包括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左布诺洛尔(贝他根)、卡替洛尔(美开朗)等和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尔。β- 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睫状突上皮细胞房水分泌功能、减少房水产生而发挥降眼压作用,每日滴眼2 次,降眼压幅度在20% ~ 30%,通常使用2小时后出现药物峰值,并可维持明显降压作用达24小时。长期应用后降眼压效果减弱,夜间降眼压很不稳定,主要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眼部不良反应以刺激感、烧灼感多见。对于有充血性心衰、心脏2度以上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和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应当禁用或慎用。 2 碳酸酐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睫状体碳酸酐酶产生、减少房水生成而使眼压下降。布林佐胺(派立明),乙酰唑胺(尼目克司),一般于点药1小时后,眼压明显下降,2小时出现降压峰值,可持续6—8小时。其降眼压作用较噻吗洛尔稍弱。眼局部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局部不良反应轻微,但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如何鉴别诊断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如何鉴别诊断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具有后天获得性的类似于POAG的视盘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视野损害,治疗前24h眼压测量均≤21mmHg(2.79kPa),房角开放,排除了造成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和暂时性眼压降低的其他眼部或全身原因即可确立诊断。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存在下列情况时易误诊为NPG,昼夜眼压波动较大,由于未测24h眼压而未发现眼压高峰;有些患者有偶尔的眼压升高,而单次的日曲线检查未能测得;近视眼的POAG患者由于巩膜硬度低而用Schi?t z眼压计测量眼压偏低;服用β受体阻滞药或强心苷类药物使眼压降低,因此应强调应在停用一切有可疑降眼压的局部或全身用药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眼压测量及日曲线检查,并尽可能用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证实眼压确实在正常范围内方可诊断NPG。 2.其他类型的青光眼: 如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激素性青光眼,色素播散综合征,眼外伤及葡萄膜炎引起的青光眼均有可能存在一过性眼压升高,造成青光眼性视神经及视盘损害,而后眼压又恢复正常,易误诊为NPG,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的眼部检查,包括房角检查加以鉴别,如以色素播散综合征为例,典型的色素播散综合征年轻患者的角膜内皮可见色素性Krukenberg纺锤和小梁网浓密色素,眼压升高,易与NPG区别,但有些老年的色素性青光眼患者由于停止释放色素,小梁网功能及眼压恢复正常,角膜及小梁色素减少,但视盘及视野损害仍然存在,易误诊为NPG,需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及随访观察加以鉴别。 有学者提出“耗竭型青光眼(burned-out glaucoma)”的概念,并认为是NPG 鉴别诊断的重要考虑因素,这种青光眼通常只见于老年人,有青光眼性视盘损害和视野缺损,眼压正常,房水流畅系数很低,这些患者以前曾有过眼压升高,但后期由于睫状体萎缩和低分泌表现为眼压正常,但临床上POAG患者后期不治疗眼压保持正常的病例并不多见,因而有学者对这种青光眼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但无论如何在NPG的诊断中,追问患者既往的高眼压史是非常重要的。 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本病多发生视盘萎缩或部分萎缩,一般不发生凹陷增大,但也有一些患者在视神经急性缺血性损害之后也出现了类似于青光眼性的视杯扩大,尤其是巨细胞

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9-10-28T13:23:01.2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3期作者:宋晓娟 [导读] 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泰来县人民医院 162400 摘要:目的探讨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关键词: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临床效果;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glaucoma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glaucom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131 patients with glaucoma were treated with anti-glaucoma surgery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treatment,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study group(76 cases,intraocular pressure above 40 mmHg after treatment,i.e.sustained intraocular pressure)and control group(56 cases,intraocular pressure below 40 mmHg after treatment).Bubble classification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92.9%)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0.8%)(P >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ype of filtering bleb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50.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9.6%).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glaucoma surgery on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is similar to that of general glaucoma.However,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reasonable surgery for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glaucoma after weigh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words] persistent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glaucoma;anti-glaucoma surgery;clinical effect;difference; 早前临床学者们普遍认为抗青光眼手术仅仅对眼内压力低于21 mmHg的普通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对于眼内压力在40 mmHg以上的持续性高眼压型青光眼患者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较易出现术后并发症。然而也有临床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型青光眼患者其临床效果较佳[1]。该文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比较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76例)和对照组(用药后眼压均在40 mmHg以下,56例)。研究组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之后以及手术治疗之前依然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分布在15~85岁,平均年龄为(55.0±4.7)岁,,病程时长为1~10 d,平均发病时长为(3.1±2.7)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12~84岁,平均年龄为(53.9±4.2)岁,发病时长为1~8 d,平均发病时长为(3.7±2.1)d。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使用降眼压药物,使得其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水平。研究组患者经降眼内压力药物治疗后其眼内压力维持在38~75 mmHg,平均眼内压力位(48.0±1.7)mmHg;对照组患者经降眼内压力药物治疗后其眼内压力维持在 13~37.8 mmHg,平均眼内压力位(30.0±1.1)mmHg。两组患者均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术前予以充分麻醉,同时术前2 h内予以0.5 g醋氮酰胺口服,术前30 min使用250 mL 20%甘露醇快速静滴,在显微镜指导下采取小梁切除术,手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丝裂霉素,手术后为减轻眼内炎症反应,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L结膜下注射,并予以短效扩瞳药物;根据患者术后眼内压力稳定性、滤过泡形态功能、前房形成等情况对缝线的松紧程度予以调节;术后14 d予以拆除缝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手术治疗后在不予以降眼内压药物眼内压力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未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时其眼内压力<20 mmHg;无效指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未使用降眼内压力药物时其眼内压力>20 mmHg,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上述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