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图

五运六气图

五运六气学说(教参)简单明了

五运六气学说 1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劳逸起居 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属性: (表一:十天干)

◆五合: 表二:天干五合 ◆四冲: 表三:天干四冲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表四:十二地支

●六十甲子: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表五:六十甲子 2、计日干支推算 年份:六十甲子轮替。 ◆例:2000为庚辰,2001则为辛巳。 月份:地支按阴历月计,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六:月干推算 ◆例:2001年4月(阴历),年干为辛,“丙辛”一栏中找到月干为癸。 日:六十甲子轮替。(宜参考万年历) 时:地支按十二地支表,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七:时干推算 ◆例:2001年4月1日12时,为辛巳、癸巳、 甲午、庚午。 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 1、岁运 a)概念——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 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b)推算——直接由当年天干的五运属性决定。 ●例:辛巳年,辛为水运,则岁运主水。 ●例:甲寅年,甲为土运,岁运主土。 c)意义——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2、主运 a)概念——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b)推算——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 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 ●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 ●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 ●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 ●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综合分析例解 一、天干五合 天干合化气 甲己土 乙庚金 丙辛水 丁壬木 戊癸火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考原》曰:“五合者,即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河图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皆各有合。以干干之次言之,一为甲六为己,故甲与己;二为乙、七为庚,故乙与庚合;三为丙、八为辛,故丙与辛合;四为丁、九为壬,故丁与壬;五为戊、十为癸,故戊与癸合”。 又年起月日起时越五,则花甲周而复始而月时同干亦即五合之义。 二、五合化气之源 化气之理,沈括据黄帝《素问》论之最明。《素问》有五运六气。所谓五运者,甲己为土运,乙庚为金运,丙辛为水运,丁壬为木运,戊癸为火运也。 黄帝问岐伯五运之所始,岐伯引《太始天元册》文曰始于戊己之分。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也。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也。王冰注引遁甲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天门在戍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 甲己之岁,戊己,黅天之气起于角轸,角属辰,轸属巳,其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 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庚辰、辛巳,干皆金,故为金运。 丙辛之岁,壬癸,元天之气起于角轸,其岁得壬辰、癸巳,干皆水,故为水运。 丁壬之岁,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甲辰、乙巳,干皆木,故为木运。 戊癸之岁,丙丁,丹天之气经于角轸,其岁得丙辰、丁巳,干皆火,故为火运。 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气与运常司天地之门户。戊己在角轸,则甲乙在奎壁。甲己岁必甲戍乙亥也,故《素问》曰土位之下风气承之。庚辛在角轸,则丙丁在奎壁。乙庚岁必丙戍丁亥也,故曰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壬癸在角轸,则戊己在奎壁。丙辛岁必戊戍己亥也,故曰水位之下土气承之。甲乙在角轸,则庚辛在奎壁。丁壬岁必庚戍辛亥也,故曰风位之下金气承之。丙丁在角轸,则壬癸在奎壁。戊癸岁必壬戍癸亥也,故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五行家以戊寄于巳,己寄于午。六壬家以戊寄于巳,己寄于未。惟《素问》以戊寄于戍,己寄于辰。遁甲以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与《素问》同。水土相随。水、金子也,阳土故居金行之末,以为亥始。水、木母也,巳、金祖也,阴土故居水行之墓,以为巳始,故曰天地之门户而万物所从出。星家有逢龙则化之说,亦本于此。 此十干化气之源也。 例:已未年(1979年) 五运顺序初运二运三运四运五运主运少角风木太徵热火少宫湿土太商燥金少羽寒水客运少宫太商少羽太角少徵 节气节序 大 寒 立 春 雨 水 惊 蛰 春 分 清 明 谷 雨 立 夏 小 满 芒 种 夏 至 小 暑 大 暑 立 秋 处 暑 白 露 秋 分 寒 露 霜 降 立 冬 小 雪 大 雪 冬 至 小 寒 六顺序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六之气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 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 二、运气与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

中医.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大气变暖 樊正伦张晓彤 2009年9月 题解 当我们把“中医·五运六气·大气变暖”这个题目列出来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觉得有些别扭,但反复考虑,却没有比这个题目再贴切的了。 这是我们的认识过程,我们正是从中医而认识和证实五运六气的规律,又从这个规律引发了对大气变暖的思考。 于是,这也就成了我们论述这一问题的步骤和层次。我们想这更便于大家的理解,尤其对于中医的界外人士,在没有兴趣关注中医时,或许因为这个题目而能耐着性子把这篇文章看完。 当我们把这篇文章写完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三者是一个问题了,尽管看起来有点费解,有些枯燥,与我们的常识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它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 这个题目还透着几分浮浅和不确定性。原本想加上“初探”或“浅析”之类的后缀,但总觉得谦虚得有点假,不如坦荡直白来得痛快。本来这个议题就有些跨学科的边缘性,就别让它边缘化了。 这是一个小题,也是一个大题,当大气变暖成了世界关注的大事的时候,我们该有个清醒的头脑,有点探求真理的劲头。把小题当作大题来做,实在是有些迫不得已。 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实际上,仅只是个开端,只是挤开了一个小小的门缝。要想打开这扇大门,真得靠大家用力了。 五运六气的推算准确吗? 我们重视五运六气是从“非典”开始的。通过这一特殊疾病的发生、蔓延、消失的全过程,我们领略了五运六气的神奇。五运六气的推算竟然是惊人的与实际相符,使我们不得不叹服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不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而自豪。 解不开的“非典”之迷 我们只要认真回顾一下,就会看到从“非典”发生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一连串解不开的迷: 为什么“非典”三月来,五月走?来时不知是哪里来的病毒,走时又没听说谁杀死了病毒。 为什么“非典”的传变伤及的是肺,而不是心、肝、脾、肾等脏器?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77399

五运六气推算方法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郁发:五运之气受到制胜而过度被抑制,则可郁极而发。如木运过胜,土气过度受抑, 则可郁极而爆发。 郁发时气候常有剧烈的变化,发过之后则气归于平。其病变则与郁发之气有关,如土郁之发多病心腹胀满、肠鸣下利、呕吐霍乱、痰饮、水肿等病。 (二)六气的主客变化情况 1.主气的常变 六气正变(常):主岁之气,应时而至。说明气候比较正常,疾病亦不会有太多的异常。 六气胜复(变):主岁之气未至而至,是为太过,太过则本气过亢而所胜之气受病。所胜之气又会产生复气,复气过甚亦会使气候和疾病出现较大异常。 2.客气的司天、在泉 司天和在泉之气对一年的气候和疾病亦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司天主要影响上半年, 在泉主要影响下半年。 3.客主加临 客气加临于固定不变的主气之上,按其五行生克关系判断其常变顺逆。客主相同或相生为常为顺,相克则为逆。君相二火则以"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三)运气合治的周期变化 五运5年(10年)一个小周期,六气6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30年为一纪,60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和疾病情况。(七篇大论,特别是《六元正纪大论》有了推算。) 二、运气推演举例 例1:癸未年(2003年) 运:少徵火(阴火不足,伏明) 气:太阴湿土司天;左间少阳相火,右间少阴君火。 太阳寒水在泉;左间厥阴风木,右间阳明燥金。 [交司时刻:初运起于壬午年(2002)大寒日(农历12月18日癸巳亥时初刻) 五运格局: 客运: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木(少角) 主运:木(太角)火(少徵)土(太宫)金(少商)水(太羽) 六气变化格局: 初之气(大寒惊蛰 1.20 .21)客气厥阴(风木);主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春分立夏 3.21.21)客气少阴(君火);主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小满小暑 5.21 .23)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大暑白露 7.239.23)客气少阳(相火);主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秋分立冬 9.23 .23)客气阳明(燥金):主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小雪小寒 11.23 .1.21)客气太阳(寒水);主气太阳(寒水) 运气特点: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 运气合参:运生气--小逆。 客主加临:客主相得。

五运六气表格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岁运司天在气在泉之气1949 己丑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0 庚寅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1 辛卯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2 壬辰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3 癸巳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54 甲午土云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55 乙未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6 丙申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7 丁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8 戊戌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9 己亥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0 庚子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1 辛丑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2 壬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3 癸卯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64 甲辰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65 乙巳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6 丙午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7 丁未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8 戊申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9 己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0 庚戌金运太过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1 辛亥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2 壬子木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3 癸丑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74 甲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75 乙卯金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6 丙辰水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77 丁巳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8 戊午火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9 己未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0 庚申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1 辛酉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2 壬戌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3 癸亥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84 甲子土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85 乙丑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6 丙寅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7 丁卯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完整版)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寒暑燥湿风火, 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下方的水对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黄帝内经》: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

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

五运六气

六元正记大论曰: 「辰戍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唐以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这种学说的记载。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大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素问论奥》上之于朝,此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 一、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 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 (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不论天干、地支,都是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因为在序数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 2.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配合 (1)天干配五行:有两种配法。 ①由土开始,按相生次序相配,周而复始。 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 这种配法,是由所谓“五天之气”决定的,即 甲己为黅天之气所贯,故属土; 乙庚为素天之气所贯,故属金; 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 丁壬为苍天之气所贯,故属木; 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 (注:天干相合,这是古人观天发现,在甲与己的位置有相贯之气) (注:天干也有相克,即,每七位为相克,如甲木被金(庚)克,古书所言七杀,即指此) ②按四时、四方相配: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在运气学,主要根据第一种配法(注:即以天干相合的方法,如甲己合土)决定何年由何运所主。 (2)地支配五行:按四方四偶相配,即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丑辰未戍中央土,土主四偶。 (3)地支配六气: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辰戍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注:好像少了卯酉阳明燥土) 3.干支纪年: 传说黄帝时即以干支相配纪日,如甲子、乙丑、丙寅……至东汉建武(公元25年)以后才以干支纪年。由于天干为10,地支为12,二者按顺序相配,周而复始。由甲子开始,至癸亥60年一轮,称为一甲子。 二、五运 1.大运:又称中运,由土运开始,每年一运,按相生顺序,轮流统岁。(注六十甲子从甲始,故由土运开始) “甲己(注:合土)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天元纪大论》)土运主湿,金运主燥,水运主寒,木运主风,火运主热。 为了表示五运的太过与不及,古人又引入了“五音建运”。即以角徵宫商羽,配木火土金水。即角配木运,徵(注:读zhi)配火运,宫配土运,商配金运,羽配水运。五运有阴阳之分,五音有太少之别。太表示太过,少表示不及。如太角表示木运太过,少角表示木运不及;太徵表示火运太过,少徵表示火运不及;太宫表示土运太过,少宫表示土运不及……;太过之年,本气过胜;不及之年,则

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术的奇葩,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闪烁着中医学术的思想光芒。然而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一学说见仁见智,毁誉互参,未能得到发扬光大。前年“非典”肆虐寰宇,该学说再次受到关注,一些学者运用其方法对非典的发生及流行趋势作了预测,引起人们兴趣和重视。本讲座简单介绍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及其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基本学术原理 判断五运六气学说究竟是科学理论还是五行术数的衍绎,必须首先了解其基本学术原理。五运六气学说的学术原理是什么?它是在中医“人与天地相参应”这一整体观念指导下,着眼于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对人以及发生于人身上的疾病的影响,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物候、音律等科学知识,并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以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其基本原理用 数学方式加以表述,就是: y=f(x) ┄┄(1)疾病(y)是以气候(x)为变量的函数[f(x)] x=z{φ(t),θ(t),ξ[φ(t),θ(t)]} ┄┄(2)气候(x)是以五运[φ(t)]、六气[θ(t)]、运气合参{ξ[φ(t),θ(t)]}为变量的函数;其中五运和六气又是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φ(t)和θ(t)。 (2)代入(1),可得:y=f{ z[φ(t),θ(t),ξ〔φ(t),θ(t)〕]} 即: y=F(t) 由上可见,以时间为变量,通过一系列既定的运算法则,可以推衍出未来某一时段的气候和疾病的发 展变化趋势,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原理。 人生活于天地自然之中,天地气交所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气候环境,既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引起疾病,影响其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中医在“人与天地相参应”整体观念指导下形成的基本认识,亦是疾病本质的客观反映。至于自然气候,其常其变,为自然力所主宰,虽有其不可逆转性和神秘性,但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古代医家通过长期气象观察并对所积累的经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创建了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成为预测气候和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阐释。运气学说客观地揭示了疾病与气候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规律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趋势,尽管它是用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带有五行术数色彩的概念加以表述,而且其方法还比较朴素、粗糙,但其基本学术原理中却是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科学内涵。 二、运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五运六气学说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众所周知,现所见到并且仍然沿用的五运六气理论和推算方法出自《素问》七篇大论,七篇大论为王冰整理注释《素问》时所补入,虽非王氏自己的伪作,亦非《素问》原有之旧文。然而在《内经》早期篇章中,不仅已经奠定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而且《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亦记述了比较简单、朴 素的气候和疾病预测方法。 《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们不仅从天地阴阳的角度阐述了气候的变化及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剂 针对出针对出针对出生年尾数0,金运太过之人 菊花30克,决明子30克,百合18克,茯苓18克,蒲公英25克针对出生年尾数1,水运不及之人 黄精15克,枸杞子25克,小茴香20克,茯苓20克,生姜1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2,木运太过之人 茯苓35克,薏仁30克,玉竹15克,桅子15克,山楂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3,水运不及之人 酸枣仁30克,枸杞子30克,大枣30克,百合25克,茯苓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4,土运太过之人 木瓜30克,肉桂3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5克,怀山药18克针对出生年尾数5,金运不及之人 桔梗20克,百合18克,金银花20克,炙甘草18克,苦杏仁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6,水运太过之人 苓30克,淡竹叶40克,芡实12克,薏仁25克,白扁豆25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7,木运不及之人 大枣40克,阿胶25克,龙眼肉20克,牡蛎20克,甘草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8,火运太过之人 桔梗30克,金银花30克,苦杏仁25克,百合25克,枇杷叶3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9,土运不及之人 茯苓25克,鸡内金25克,高良姜30克,桅子15克,桔皮25克

五运六气2 出生年尾数为0的人,金运太过,带有金性偏重的体质特征,易得疾病的脏器肝,肺(金克木,过与不及本身也受损方, 肺系统:容易感冒、咳嗽,严重的鼻炎,慢性咽喉炎。尤其在偏寒冷,燥热的季节容易诱发,同时金气太过,在燥气偏胜的季节,容易皮肤干、瘙痒症;肝系统:主要表现在筋的拘紧引起的关节疼痛,同时伴随有眼睛干涩、皮肤干燥也常常伴有情志方面的问题,多为肝气郁结所致。宜多吃蒜苔、芹菜、青鱼,萝卜、胡萝卜、空心菜,鸡肉、鹌鹑肉。 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水运不及,属于弱水型人,易得疾病的脏器为肾,中医上讲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发育,肾与膀胱表里开窍于耳,所以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易得疾病1颈肩腰痛,骨关节异常疼痛,骨质脆弱易发生骨折等2生殖系统方面夜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或尿禁感;3耳鸣、耳聋的机会较多4便秘是比较普遍的,宜多吃绿豆、黑豆,山药、豆薯、茭白、大白菜、白萝卜,猪肉、鸭肉、兔肉、青蛙肉、带鱼、水果:梨、雪莲果、椰子等。 出生年尾数为2的人,木运太过,属强木型人,易得疾病,肝病,脾胃疾病。肝系统:木运太过之年出生的人,是肝炎的易感人群,好发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疾病,如头晕、头痛。肝风动,容易引起的肢体振颤。肝血不足导致的眼睛干燥症状,视力早衰、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等(指关节尤重)。肝主筋,肝血虚引起的关节疼痛不利,麻木不仁等等。情志方面的疾病也属于肝,在当今社会“忧郁症”越来越多。脾胃系统:自幼消化系统常常比较脆弱,食物稍有不合适,容易腹痛腹胀,甚至呕吐。宜多吃小米、

五运六气试题及答案

五运六气学说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天干包括()十干。 2.地支包括()十二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岁运: 2、主运: 3、客运 4、主气: 5、客气: 6、司天之气: 7、在泉之气: 8、间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五运? 2、何谓六气?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学说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0分,20分) 1.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 2.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2、主运: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3、客运:与主运类似,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不过它是由年干决定初运,而不同于主运的木、火、土、金、水固定主运。 4、主气:将一年平均分为六个阶段,依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次序分别由六气主持,时间固定,年年不变。 5、客气:由地支决定初运,将一年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流转顺序(与主气不同),分别由相应六气主持。 6、司天之气:客气中的三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上半年的气候,称司天之气。 7、在泉之气:客气中的三之气,主要影响全年中下半年的气候,称在泉之气 8、间气:除司天、在全以外的其余各气。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五运?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齐I」 针对出针对出针对出生年尾数0,金运太过之人 菊花30克,决明子30克,百合18克,茯苓18克,蒲公英25克针对出生年尾数1,水运不及之人 黄精15克,枸杞子25克,小茴香20克,茯苓20克,生姜1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2,木运太过之人 茯苓35克,薏仁30克,玉竹15克,桅子15克,山楂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3,水运不及之人 酸枣仁30克,枸杞子30克,大枣30克,百合25克,茯苓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4,土运太过之人 木瓜30克,肉桂3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5克,怀山药18克针对出生年尾数5,金运不及之人 桔梗20克,百合18克,金银花20克,炙甘草18克,苦杏仁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6,水运太过之人 苓30克,淡竹叶40克,芡实12克,薏仁25克,白扁豆25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7,木运不及之人 大枣40克,阿胶25克,龙眼肉20克,牡蛎20克,甘草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8,火运太过之人 桔梗30克,金银花30克,苦杏仁25克,百合25克,枇杷叶3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9,土运不及之人

茯苓25克,鸡内金25克,高良姜30克,桅子15克,桔皮25克 五运六气2 出生年尾数为o的人,金运太过,带有金性偏重的体质特征,易得疾 病的脏器肝,肺(金克木,过与不及本身也受损方, 肺系统:容易感冒、咳嗽,严重的鼻炎,慢性咽喉炎。尤其在偏寒冷,燥热的季节容易诱发,同时金气太过,在燥气偏胜的季节,容易皮肤干、瘙痒症; 肝系统:主要表现在筋的拘紧引起的关节疼痛,同时伴随有眼睛干涩、皮肤干燥也常常伴有情志方面的问题,多为肝气郁结所致。宜多吃蒜苔、芹菜、青鱼,萝卜、胡萝卜、空心菜,鸡肉、鹌鹑肉。 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水运不及,属于弱水型人,易得疾病的脏器为肾,中医上讲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发育,肾与膀胱表里开窍于耳,所以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易得疾病1颈肩腰痛,骨关节异常疼痛,骨质脆弱易发生骨折等2生殖系统方面夜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或尿禁感;3耳鸣、耳聋的机会较多4便秘是比较普遍的,宜多吃绿豆、黑豆,山药、豆薯、茭白、大白菜、白萝卜,猪肉、鸭肉、兔肉、青蛙肉、带鱼、水果:梨、雪莲果、椰子等。 出生年尾数为2的人,木运太过,属强木型人,易得疾病,肝病,脾胃疾病。肝系统:木运太过之年出生的人,是肝炎的易感人群,好发肝阴不足, 肝阳上亢引起的疾病,如头晕、头痛。肝风动,容易引起的肢体振颤。肝血不足导致的眼睛干燥症状,视力早衰、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等(指关节尤重)。肝主筋,肝血虚引起的关节疼痛不利,麻木不仁等等。情志方面的疾病也属于肝,在当今社会“忧郁症”越来越多。脾胃系统:自幼消化系统常常比较脆弱,食物稍有不合适,容易腹痛腹胀,甚至呕吐。宜多吃小米、

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 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为一年之始。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为“善行而数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君火”与“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时如君临天下,光明普照,热有其形而无其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相火携风,所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气候特点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明”字原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 五运 甲——土运太过乙——金运不及丙——水运太过丁——木运不及戊——火运太过己——土运不及庚——金运太过辛——水运不及壬——木运太过癸——火运不及六气 大寒至春分前为初之气 春分到小满前为二之气 小满至大暑前为三之气 大暑至秋分前为四之气 秋分至小雪前为五之气 小雪至大寒前为终之气 司天、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巳亥厥阴风木 卯酉阳明燥金——子午少阴君火 辰戌太阳寒水——丑未太阴湿土 司天之气影响上半年,在泉之气影响下半年。 主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太阳寒水 客气 司天之气与三之气的客气相同,在泉之气与终之气的客气相同。 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 丑未太阴湿土——子午少阴君火——巳亥厥阴风木 从公元904年至4503年,这3600年为第2大周,属火燥大周。从1984年起进入第14大运,至2343年前,这360年就是少阴君火和阳明燥金当令,属火燥大运。

五运六气学详解与运用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中占比重较大的重要内容。中医工作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较大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由于五运六气内容在《内经》中是散见的,而辞句和公式又不易理解。 作品目录 编辑 引言 第一章五行 一、五行的释义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及其涵义 (一)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涵义 1.时令 2.发展过程 3.气候

4.方位 5.时间 6.五音 7.天干地支 8.五色 9.五味 10.脏 11.腑 三、五行生克规律 (一)五行生克的一般概念与规律 (二)五行生克的涵义 四、五行乘侮 第二章干支甲子 一、十干 二、十二支 三、甲子纪年月日

(一)甲子纪年 (二)甲子纪月 1.口诀推算法 2.公式计算法 (三)甲子纪日 (四)甲子纪时 第三章五运 一、十干化运 二、太过不及与平气 (一)太过不及 (二)平气 三、主运 (一)五音健运 (二)太少相生 (三)五步推运 (四)五运交司时刻

四、客运 第四章六气 一、十二支化气 二、主气 三、客气 (一)司天在泉 (二)南北政 四、客主加临 第五章运气相合 一、年的运气相合 (一)年的运气太过不及与平气 (二)年的运气同化 1.天符 2.岁会 3.同天符 4.同岁会

5.太乙天符 二、年分步的运气相合 三、月和日的运气相合 第六章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一、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六气的盛衰与发病 (一)运的太过不及与发病 (二)气的发病及其治法 二、对运气病症治药的浅识 (一)对《体仁汇编》中运气方药与治症的解析 (二)对运气病证治药的一些临证体验 五运太过不及的发病及其选用方药 六气司天在泉和分步客主加临的发病及 其选用方药 附:六十年运气加临交司时刻表 五运六气环周盘的应用说明 后记

五运六气与疾病

五运六气与疾病2008-01-08 09:28:00 来自: 伯劳鸟坊 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国关于空间运变节律性周期的认识。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是人类认识的高峰。五运六气对于指导摄生和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疫疠的预测与防治中的作用只是其一个方面。很难设想不精通五运六气,如何了解中医的理论纲纪。时至今日,如果还认为五运六气是封建迷信,或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或只是“古代朴素的气候学”,那么不仅是一般的认识偏见,而且是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为了普及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必须解决用现代语言的表述。简单地来说,地球自传出现日节律昼夜阴阳,地球公转出现年节律四季循环。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过一个节气,地球所处的空间位置就有变化,气候与生命节律也随之变化。每过四个节气,变化就更明显。于是全年分成六个阶段而称作六气。地气随天气变化而作出反映,相对缓慢将近1个节气。于是全年形成五个阶段而称作五运。一年六气的六个阶段是:从大寒至春分为初之气,从春分至小满为二之气,从小满至大暑为三之气,从大暑至秋分为四之气,从秋分至小雪为五之气,从小雪至大寒为终之气。五运的五个阶段分别延长近一个节气。由于太阳自旋,行星都在运动。地球每年公转所处的空间位置都会逐渐推移,所处空间态势也会发生变化。每年常规的五运六气变化称作主运、主气,每年不同的五运六气变化称作客运、客气。客运、客气影响主运、主气称作加临。影响全年的最大客运称作大运。影响上半年,特别是三之气的客气称司天之气。影响下半年,特别是终之气的客气称在泉之气。五运木、火、土、

金、水,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相当于序号。所不同的是,这些序号与A、B、C、D、E 不同,分别具有特定的涵义。行星自传,并环绕太阳公转,太阳亦自传,并率诸行星环绕银河中心公转。地球受太阳系运动的影响,每公转60次,就会形成一个周期。甲子纪年就是对这一周期的反映。所以每年的五运六气及其加临都依之循环往复。《黄帝内经·刺法论》所说“刚柔失守”、“不迁正”、“不退位”、“三年内发大疫”,是指主时气运不按规律递迁,该就位的不就位,该退位的不退位。2003年就是这种情况。时空效应异常,就会引起多种变化,如生命空间失中,生命运动方式失和,生命能量信息场失通等,皆可为疫疠的发生造成适宜的内外环境。这种环境下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繁衍。温疠的发生还与君相二火客临有关。2003年癸未,不及火运主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二之气少阴君火客临,少阴君火主气,所以《黄帝内经》称“大火正,温疠大行”。所谓“非典”是温疠的一种,属于肺疠,或称金疠。该年4月我们曾将其运气分析、流行趋势、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机、治则、方药、预防等寄有关领导部门。当时预测小满前会终止流行。因为三之气太阴湿土客临,温邪受到抑制而难以伸展。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负责人曾于2003年表示SARS随时都会重新爆发,不排除当年冬季再次流行的可能。但2003年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客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客临,没有火疫温疠发生的条件。所以我们当时预测2003年秋冬不会有所谓“非典”流行。2004年甲申,太过土运主岁,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初之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 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 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 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 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依此类推。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 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其中六气次序及每一气所主的时间区域简述如下:次序是: 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之后是一阳(少阳)、之后再接三阴(太阴)、之后再接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时间区域是: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小寒节终,每一气主四个节令。 初之气,为一阴(厥阴风木),从1月21日至3月21日; 二之气,为二阴(少阴君火),从3月21日至5月21日; 三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从5月21日至7月22日; 四之气,为三阴(太阴湿土)从7月22日至9月22日; 五之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从9月22日至11月22日; 六之气,为三阳(太阳寒水)从11月22日至次年1月21日终。 五、客气 客气是一个相对于主气的概念。主气虽分六步,三阴三阳而周一年。但每步气所主的间区都是恒定的,年年如此。因此它是常住之气。常住之气在于刻划这个周期内阶段性恒定的气运变化。 每个阶段内既然有一个恒定性的气,就必然有一个变动的气,这个变动的气就是客气。这个变动的客气是由司天、在泉决定的。 客气的推算有两条原则: (1)客气的排列是以三阴三阳的次第为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阴后接阳,阳后接阴,所以说如环无端。 (2)每年的第三个客气或者说第三步客气,始终都与司天相同。每年的第六个客气或者说终之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