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干支查算表

分钟干支查算表

時辰幹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辰干支查算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 时辰 纪日干支 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 一、已按万年历或者积压类查询表查出1949年干支为已丑、10月干支为辛酉,日干支为已未 二、本表时间栏07-09中含上午八时出生时间,时辰为辰,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时干支 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 甲已

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23-01 子 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01-03 丑 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03-05

寅 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05-07 卯 丁卯已卯辛卯癸卯乙卯 07-09 辰 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09-11 巳 已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11-13 午 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13-15 未 辛未癸未乙未

已未 15-17 申 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17-19 酉 癸酉乙酉丁酉已酉辛酉 19-21 戌 甲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此为已知年干支后,以年干支查算月干支的表格,又名年上起月表查算方法年干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如要查1948年三月和2000年四月的干支 一、必须先按《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者《近两轮六十甲子与公历纪年检索表》查出年干支,如:1948年干支为:戊子;2000年干支为:庚辰二、在“年干”栏找到与已知年干支对应的“干”,如:戊子为:戊癸,庚辰为:乙庚三、月份与年干交叉的位置即为月干支。如:1948年戊子年三月干支为丙辰,2000年庚辰年四月干支为“辛巳”月干

天干地支推算法

天干地支推算法 第一种、不用看历书推年干支法 一、年干基数:7. 取年个位数+7推算当年天干。大于10除以10, 用余数。 二、1、(1900—1999)年支基数:是1. 取年右边两位数+1推算当 年地支。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2、(2000—2099)年支基数:是5. 取年右边两位数+5推算当 年地支。大于12除以12,用余数。 第二种、不用看历书推年干支法 一、年干基数:-3,年支基数:-3. 二、推算法:年支公式: 1、(1900—1999)年右边两位数+37推算当年地支。大于12 除以12,用余数。简易公式:a+37, 2、(2000—2099)年右边两位数+17推算当年地支。大于12 除以12,用余数。简易公式:a+17, 第三、不用看历书推日干支法3 1、(1900—1999)基数公式:5a+10+(a-1)/4+b. 2、(2000—2099)基数公式:5a+50+(a+19)/4+b。 例1:1972年9月18日的干支,由公式得: 5a+10+(a-1)/4+b=360+10+(72-1)/4+22=49 公式中除以4中取商不取余。即: 27+4+18=49 9是天干的壬,1是地支子。故,1972年9月18日的干支是壬子。 例2:2010年8月1日的干支,由公式得: 5a+50+(a+19)/4+b=50+50+(10+19)/4+33=80 即: 47+32+1=80 10是天干的癸,8是地支的未。故,2010年8月1日的干支是癸未。 注:年右边两位数为a,b是各月天数。干除以10,用余数。支除以12,用余数。

又见菊花朵朵黄,文房四宝笔奔忙,谁说百花匿踪影,待看三春遍地香。 德与秀 六甲纳音序自生十二宫吉凶表 注:从子起顺行12宫

阴阳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分析

阴阳天干地支与五行对照表分析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的论述:阴阳的含义:我们人是由细胞构成,细胞就是我们人组合的基本元素。当然可以细分,细胞核、原子、等等,我不太懂,只是打个比喻来给大家论述。我们就把人看作是细胞元素构成。八字的构成基本元素有: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10个;十二个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一共12个。我们任何人的八字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不同的组合构成,形成了我们的八字。我们人类,分为男、女。男的叫阳,女的叫阴。八字天干和地支也是此原则,分阴阳。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又分阴阳。对天干而言:分为阳干、阴干;对地支而言:分为阳支和阴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一共10个; 五个阳干:甲丙戊庚壬 五个阴干:乙丁己辛癸 划分规律:相间隔的。 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一共12个; 六个阳支:寅辰午申戌子 六个阴支:卯巳未酉亥丑 划分规律:相间隔的。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阳干甲丙戊庚壬 阴干乙丁己辛癸

阳支寅辰午申戌子 阴支卯巳未酉亥丑 古人不仅把八字的基本元素划分为阴阳(上面刚刚讲过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还讲八字的基本元素划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询表 金木水火土 天干庚、辛甲、乙壬、癸丙、丁戊、己 地支申、酉寅、卯子、亥午、巳辰、未、丑、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在增加,传统文化也逐步成为人们需求范围之列。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学习传统文化。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生辰八字五行查询表分析”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别搞得复杂化,今天通过几个命例给大家再说说:如何测算八字五行缺什么。随便找一个八字,暂时称之为命例一: 坤造己丁庚戊 未丑子寅 (日空辰、巳) 藏干乙己丁癸辛己癸甲丙戊 这个就是一个完整的八字,很多朋友一看,不知道什么意思。在易人老师的学算命-课前必读资料一中论述了八字的结构,无命理学知识的朋友可以去查看,很简单。这里不再对八字结构做解析。生辰八字分析测算五行缺什么查询表分析以及如何测算八字五行缺什么,就需运用到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询表。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询表、结合命例一: 第一步:己属土、丁属火、庚属金、戊属土、未属土、丑属土、子属水、寅属木;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全解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

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可参照五虎遁元) “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

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 4、5、6、7、8、9、0、1、2、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 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 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1、2、3、4、5、6、7、8、9、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1、2、3、4、5、6、7、8、9、10、11、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 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 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13 丙子25 戊子37 庚子49 壬子 2 乙丑14 丁丑26 己丑38 辛丑50 癸丑 3 丙寅15 戊寅27 庚寅39 壬寅51 甲寅 4 丁卯16 已卯28 辛卯40 癸卯52 乙卯 5 戊辰17 庚辰29 壬辰41 甲辰53 丙辰 6 已巳18 辛巳30 癸巳42 乙巳54 丁巳 7 庚午19 壬午31 甲午43 丙午55 戊午 8 辛未20 癸未32 乙未44 丁未56 已未 9 壬申21 甲申33 丙申45 戊申57 庚申 10 癸酉22 乙酉34 丁酉46 已酉58 辛酉 11 甲戌23 丙戌35 戊戌47 庚戌59 壬戌 12 乙亥24 丁亥36 已亥48 辛亥60 癸亥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

推日法

日干支的推算方法一般按阳历日期来推算,先以当年的元旦干支的代表数为基础(天干1~10,地支1~12)另加所求日数,然后查表按月进行加或减(附后),再除去干支的周转数(天干10,地支12),所余的数即为所求的日干支的代表数,即可按数字转为干支,此为平年的日干支推算法。如遇闰年,因二月多一天,所以在用上法推算时,从三月份起,应在所求日干支数上再加1。 附:各月干支加减表 一月干支均减1二月干加0支加6 三月干减二支加10 四月干减1支加5 五月干支均减1六月干加0支加6 七月干支均加0八月干加1支加7 九月干支均加2十月干加2支加8 十一月干支均加3十二月干加3支加9 为了便于记忆,有歌一首: 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 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 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 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 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例1:求1981年12月31日的日干支 查1981年元旦干支为己卯,己的代表数为6,卯为4,即以6、4为基数进行计算。 干:6+31(所求日数)+3(12月干加3)=40 除去周转数30,余10。10代表癸,所以日干是癸。 支:4+31+9(12月支加9)=44 除周转数36,余8。8代表未所以日支是未。 合起来可知1981年12月31日为癸未日。并由此可以推之1982年元旦干支为甲申。 好的!现重贴一下!其实,两种方法,本人都会。只是后来,觉得用加减的方法,还需要运算。如果加得数很大,而且有的是干减、支加,或反之,就觉得很麻烦。因为,没有用加减数的方法。下面是本人常用的一种方法: 元旦加五一下数即为七 七隔九月一九下十一月 元上三月一元冲四月一 四下二六一六下数八月 八下十月整十下十二月 闰年元旦兼三月下五五下七月明 七隔一支为九月九下十一单月终

推算日干支的多种方法

推算日干支,有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黄远珦 2018年8月2日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方法一) 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意解:“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干支时运用。除此之外,还必须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大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小月初一的干支与后一个月初一的干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之日再后退一天。如本月是大月,初一干支为己卯,下月的初一干支就是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后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

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例如:(一)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1、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19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要记住正月初一日的干支。 2、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把大拇指放在戌位上,即94年为甲戌年。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3、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戊癸之年起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乙、丙、丁、戊、己。6月干支为己未。(参看后边推月时口诀) 4、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已知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乙亥,先用大拇指在

天干地支年日时算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推算公式: ①推算天干:西元年末位数-3=年干(适用於任何年代)。 ②推算地支:西元年末二位数+9=年支(适用於十九世纪,即1800—1899 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十1=年支(适用於二十世纪,即1900—1999 年); 西元年末二位数+5=年支(适用於廿一世纪,即2000—2099 年); 说明:①年干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顺序; 年支按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顺序。 ②求年干,不够减则借10;求年支,超过12要递减12,取余数。 ③求年干之公式,适用於任何年代;求年支之公式,不同公式只适用於某一 世纪“00年)。 例一:求1800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②末二位数00+9: 9,地支序数9是“申”。则知1800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89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③末二位数99+9=108递减8个12 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则知1899年是“己亥”年。 例三:求1935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5-3=2天干序数2是”乙”。②末二位数35+1:36递减2个12 後余12,地支序数12是“亥”。则知1935年是“乙亥”年。 例四:求1981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1-3=8(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8是“辛”。②末二位数81+1=82, 递减6个12後余10,地支序数10是”酉”。则知1981年是“辛酉”年。 例五:求1999年的年柱于支 ①末位数9-3=6天干序数6是“已”。②末二位数99十1=100递减8个12 後余4,地支序数4是“卯”。则知1999年是·己卯”年。 例六:求2000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0-3=7(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7是"庚”。②末二位数00+5-=5 地支序数5是“辰”。则知2000年爲“庚辰”年。. 例七:求2022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2-3=9(不够减借10),天干序数9是‘壬”。②末二位数22+5-=27 递减2个12後余3,地支序数3是“寅”。则知2022年是“壬寅”年。 例八:求2033年的年柱干支、 ①末位数3--3=o(o即是10)。天干序数10是“癸”。②末二位数33+5=38 递减3个12後余2,地支序数是“丑”。则知2033年是“癸丑”年。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推算公式: ①推算公式:年干x2+月数=月干(超过10要递减10,只取个位数)。 ②推算地支:农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爲“寅”、二月爲“卯”、三月 爲“辰”、四月爲“巳”、五月爲“午”、六月爲“未”、七月爲“申”、八月爲“酉”、九月爲“戌”、十月爲“亥”、十一月爲“子”、十二月爲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怎样从已知年份和日期得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和纪日) 摘要: 从已知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很简单: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巧妙运用和干支有关的几个计算公式,还可以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推算出古书里的干支纪日对应的公历日期。 ------------------------------------------------------------------------------ 干支纪日,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根据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研究,我国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干支纪年的出现则略晚一些,直到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才下令在全国实行,至今也未曾间断。因此,

凡是需要接触中国历史的人,总不免要遇到查某一年的干支或某一日的干支,以及由年干支和日干支推算是哪一年或哪一日的问题。通常,这类转换靠查历书都可以解决。但既然干支也是一个循环系统,自然也就有从年份和日期求干支的公式。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60正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

天干地支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 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 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 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亥,即地支为亥;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亥年。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讲解学习

年月日干支快速推算口诀 一、推算年干支 1.公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然后再把由公式(年份—3)÷60=商……余数的计算结果套入下列公式即可。 干序=天干的个位数(为0时是癸) 支序=余数—12n(n为0、1、2、3、4)地支的个位数(大于12时用) 例如:求2005年的年干支? 套入公式(1)得:(2005-3)÷60=33 (22) 在代入本公式得:干序=22的个位数,为2。2的天干序数为乙。 支序=22—12=10 10的地支序数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年。 2.查表法: 序号 1 2 3 4 5 年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首月干支丙戊庚壬甲子时干支甲丙戊庚壬例如:求阴历2005年2月的月干支?

由年干支计算法得出,2005年的年干支为乙酉。由上表可以看出,年干支的天干“乙”在上计算法中的第二位的“乙庚”处,其下所对应的天干为“戊”,此为一月的天干,如前所言,农历一月的地支在十二地支中定格为“寅”,合之为“戊寅”。所以2005年2月的月干支为戊寅,为戊寅月。由此类推,二月天干进一步为“己”,地支进一步为“卯”合之为“己卯”为己卯月。(余略) 又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余略) 二、推算日干支 日干支计算法不同于年干支、月干支,它是以阳历历法为基准,因为阳历历法除四年闰二月多出一天之外,其余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似阴历历法,其大小月没有规律性可循。阳历大小月各月天数见下: 大月:1 3 5 7 8 10 12 每月31天 小月:4 6 9 11 每月30天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日干支的计算公式为: 求日干={元旦天干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0=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支={元旦地支基数+日数+(或-)月数加减数}÷12=商……余数 若闰年,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何为元旦干支基数? 所谓的元旦干支基数,说白了就是阳历历法元旦这一天的日干支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如以2000年而言,其元旦的日干支为戊午,其序数,戊在天干中的序数为第五位,所以其基数为5,午在地支中序数为第七位,所以其基数为7。要计算元旦干支首先要明确本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因为这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平闰年的具体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以除以4为基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二月加上一天,为二十九天。否者便为平年,二月二十八天。其理论根据是这样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由于记年的天数是以整数而算,而小数点则忽略不计,这样每年便多出了5小时48分46秒,这样4年内便多出了23小时15分4秒,接近于1天,故按1天来计算。但这在4年内多算了44分56秒,这样积了400年刚好多出了3天,故必须要减去这3天,以消除这个人为性的误差,至于怎么个减法,阳历历法规定:凡是能被4整除的都属于闰年,但遇到公元世纪整数的闰年,能被400整除的才算是闰年,二月多出1天为29天。如以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这五个公元世纪整数年而言,1600年、2000年能被400整除为闰年,1700年、1800年、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则为平年,这样在这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2000年400年中刚好减去了3天,为1700年平年的1天,1800年平年的1天,1900年平年的1天。防止了这种人为性误差的延伸。关于这种杯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的这种说法古人又称为“每百年停闰,四百年不停闰”学说。凡年支是申、子、辰的,该年就是闰年。如1984年(甲子年),其年支是子,所以该年是闰年。但需注意,如遇公元世纪的整数,不能被四百除尽的,其年支虽为申、子、辰,亦不是闰年,道理同上。 年元旦干支的求法是:以本年元旦干支为基础,求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平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五,即得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闰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六,即得下一年的年元旦干支。列公式如下: 本年(平年)元旦干支+5=下一年元旦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____年__月__日时干支的推算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xx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年干支的推算方法 推算年干支的简单方法是: 天干: 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0,取余数 地支: 取当年的公元数减三,得出的余数值除以12,取余数 例如2009年: (2009-3)/10余数为:6,天干为:己(2009-3)/12余数为:2,地支为:丑故2009年的干支为: 己丑年 二、月干支的推算 地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每年1月都是【寅】,2月是【卯】,依次类推天干: 记住下面的算式即可: 1(甲)2(乙)3(丙)4(丁)5(戊)

6(己)7(庚)8(辛)9(壬)10(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5(戊)7(庚)9(壬)1(甲) 这个简单的数式意思是说: 1(甲)与6(己)年的1月天干为3(丙),其正月干支是丙寅;2(乙)与7(庚)年的1月天干为5(戊),其正月干支是戊寅;3(丙)与8(辛)年的1月天干为7(庚),其正月干支是庚寅;4(丁)与9(壬)年的1月天干为9(壬),其正月干支是壬寅;5(戊)与10(癸)年的1月天干为1(甲),其正月干支是甲寅;例如:2009年是己丑年,正月干支是: 丙寅,其他各月依次类推,例如: 六月的干支就是xx 三、日干支推算方法 1.元旦干支 2009丙午 2010辛亥 2011丙辰 2012xx 2013丁卯 2014壬申 2015xx

2016壬午 2017戊子 2018癸巳 2019戊戌2.各月干支加减数 歌诀: 一、五(月)双减一, 二、六(月)加零六, 三(月)减二、加十, 四(月)减一、xx, 七(月)零、九(月)xx, 八(月)上加一、七, 十(月)上加二、八, 冬(月)三、腊(月)三、九, 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求日干: (元旦天干数)+(日期)+(各月天干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0=商...余数 求日干: (元旦地支数)+(日期)+(各月地支加减数,闰年3月以后加1)/12=商...余数 例如2009年的元旦干支为: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 甲子周期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算法思想: 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 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 1、年干支推算法: 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其公式为: (所求年数-3)/60 = 商。。。余数(年干支序数) 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2、月干支推算法: 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具体如下: 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 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 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 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 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 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 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 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 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 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手掌上推日时干支技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

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从5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可参照五虎遁元)

干支快速推算法

干支快速推算法 一、年干支公式 ⒈(1900——2100)年干公式: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 (2不足减就补10成12) ⒉年支公式:(1900——1999)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二、月干的推算只要知道年柱的干支,就可知道月柱的干支。推算月柱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三、日干支公式:基数:(1800——1899)年25;(1900——1999)年9;(2000——2099)年54;(2100——2199)年39。⒈口诀: 乘五除四基加日,偶数月份加三十;平年一二月自加,闰年二月只加一。其余月份平闰同:四五加一三月零,六七增二

八加三,九十添四五临冬。除以六十看余数,对应干支计顺序。⒉详解:先用公历年、日之数。取公历年后2位数乘5,然后取公历年后2位数除4,再将公历日加上基数。记住此三次运算之和。再看公历月份。凡是偶数月份,均加30;凡是平年(公历年份不能被4整除的即是,二月为28天),一月加1,二月加2;凡是闰年(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即是,二月为29天),则一月不加数,二月只加1。其余月份不论平年、闰年,均为:三月加0,四月、五月加1,六、七月加2,八月加3,九、十月加4,十一、十二月(冬天的两个月)加5。总和除以60,小数点后的数去掉,与整余数对应的“六十花甲子”干支即是当日的干支。四、时干的推算只要知道日柱的干支,就可知道时柱的干支。推算时柱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简法

总之自己找规律记住六十甲子顺序数即可。(甲尾数都是1,乙尾数都是2,丙尾数都是3……..地支都是逆转隔1。例如:1-11-21-31-41-51为子-戌-申-午-辰-寅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1、推算年干支 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60之余数。(找对应六十甲子序数即可) 例子:1986年(1986-3)÷60余3,3对应60甲子序数为丙寅。 2、推算月干支 歌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3、推算时干支 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月和时对照表,可以不背口诀记住(月起丙,时起甲) 月时 甲己丙(寅月)甲己甲(子时) 乙庚戊乙庚丙 丙辛庚丙辛戊 丁壬壬丁壬庚 戊癸甲戊癸壬 4、推算日干支 (1)先确定每年元旦干支

公式:本年元旦干支=去年(平年)元旦干支+5 本年元旦干支=去年(润年)元旦干支+6 例如:1983年为平年,元旦为己丑,六十甲子序号是26,加5等于31,那1984年元旦干支是甲午。 (2)日干支推算 公式:日干支序号=(本年元旦干支序数+日数+月加减数)-60×某数 (某数的取值为0、1、2,为了使数大于0小于60在60甲子数内) 歌诀: 二月六月加三十,三月应加五十八, 四月二九五五九,三一、二、三八十腊, 七零九二冬月三,元月减一是定法。 歌诀是平年的月加减数,闰年从3月1日起(即3月份)开始每月多加1,即3月应加59,4月加30。以此类推。 例子:1981年10月25日的干支 元旦假如已知1983年的元旦干支(上面有例子为26数)1983年元旦干支-2×5=16,对应己卯 10月25日序号=(16+25+32)-60×1=13(丙子) 备注:奇门遁甲是天干学,年干支可以有的时候不用地支,那么年的尾数1对应辛,2对应壬,以此类推。例如1971年尾数1年干就是辛。 1、辛 2、壬 3、癸 4、甲 5、乙 6、丙 7、丁 8、戊 9、己0、庚 平年和闰年算法:4年里有1闰年,可以被4除尽的就是闰年(闰年2月29天,平年28天),整百的年需要用400除,比如1900年就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天干地支五行算法和对照表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干地支五行的对应表,以及年的干支,月的干支,日的干支,时的干支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水土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的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 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 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