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1_10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矿区1_10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矿区1_10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矿区1:10000地形图修测技

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由于近几年上海庙西矿区5个矿井正处于筹建和改扩建中,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工程,致使地物变化较大,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及地质报告编制的需要。根据《上海庙西矿区1:10000地形图修测及1:20000地形地质图修编》技术设计(该设计已于2013年 11 月通过集团公司审查),新矿集团地质勘探公司于2014年1月~5月完成了上海庙西矿区地形图修测工作。

第二节测区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黄河东岸、古长城以北,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管辖,距鄂托克前旗政府所在地敖勒召其镇方位294°,直线距离约56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6′29″-106°41′09″,北纬:38°20′24″-38°26′58″。

测区距宁夏银川市40余公里,距青银高速公路5公里,距银川市河东国际机场25公里,距在建的太中银铁路9公里,省道S203从勘查区西北侧经过,从定边到银川的307国道沿本工作区外南部通过。区内沙丘纵横,但交通较为便利。

气候情况:测区位于内陆大西北,受中纬度和西伯利亚高原冷空气的影响,全年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平均气温7.1℃。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第三节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次工作先后投入10人次,投入的仪器设备有GPS接收机四台套,全站仪两台套,水准仪一台套,微机三台套,打印机一台套,喷墨绘图仪一台套,交通车两辆。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

1、在国家控制点下布设D级GPS控制网一个,共27点;在D级GPS控制网下布设E级GPS控制网三个,共10点。

2、布设四等水准网一个,联测了所有地面上的D级GPS点,在国家Ⅱ等点“二墩子南”下布设,全网共计18点,共组成了4个闭合环,水准路线总长度为117.35km。

3、数字化修测地形图约260平方公里。

第四节已有测绘资料的分析利用

一、已有控制点资料分析

测区内有国家Ⅰ、Ⅱ、Ⅲ等三角网,其平面坐标为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基准。我们对测区内的这些控制点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表示保存完好,精度可靠,所以本测区内的国家三角点可以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的起算点。控制点的基本情况如下:

1954坐标系:

1、Ⅱ等点2个:红墩子、二墩子南。

2、Ⅲ等点1个:双庙东

1980西安坐标系:

1.、Ⅱ等点2个:红墩子、二墩子南。

2、Ⅲ等点1个:双庙东

起算点成果均来自内蒙古测绘科技档案资料馆。

二、已有图纸资料分析

测区内现有1:10000地形图,可作为选点和指导测绘生产时使用。

第二章专业总结

第一节作业的主要技术依据

1、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以下简称《GPS规范》);

2、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水准规范》);

3、原煤炭部87年版《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

4、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5、《煤矿测量规程》;

6、GB/T20257.2-20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7、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下简称《检查与验收》);

8、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

第二节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此项目在生产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国家技术标准系列和项目的技术设计书,没有违章生产的事项发生。

第三节平面控制测量

本次工程的首级平面控制为D级GPS控制网。在D级GPS控制网下,又布设了3

个E级GPS控制网。

一、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D级GPS网在国家Ⅱ等点“二墩子南”、Ⅱ等点“红墩子”、Ⅲ等点“双庙东”3点下布设,全网共计27点,构网方式为边连式,组成23个4边同步环,施测105条有效基线,56条复测基线,最长边为7.3km,最短边为0.7km,平均边长为4.2km。

二、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

1、福城煤矿E级GPS控制网

福城煤矿E级GPS网是在D级GPS控制点“GPS05”、“福城北小山”、“GPS11”、“南工广”4点下布设,全网共计8点,构网方式为边连式,组成4个同步环,施测18条有效基线,2条复测基线,最长边为4.5km,最短边为0.074km,平均边长为2.2km。

2、黑梁煤矿E级GPS控制网

黑梁煤矿E级GPS网是在D级GPS控制点“黑梁矿”、“GPS05”、“GPS11”3点下布设,全网共计6点,构网方式为边连式,组成3个同步环,施测12条有效基线,2条复测基线,最长边为3.98km,最短边为0.13km,平均边长为1.74km。

3、沙章图煤矿E级GPS控制网

沙章图煤矿E级GPS网是在D级GPS控制点“GPS01”、“GPS02”、“GPS03”3点下布设,全网共计6点,构网方式为边连式,组成4个3边同步环,施测12条有效基线,2条复测基线,最长边为2.17km,最短边为0.143km,平均边长为1.4km。

三、选点及埋石

D级、E级GPS控制点均选在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高度角大于15°、点位附近无大功率电磁波发射源和高压输电线、交通方便、有利于扩展和联测、点位基础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四、观测

1、D级GPS观测

D级GPS测量使用4台瑞士徕卡公司双频接收机(仪器标称精度:5mm+1ppm×D) 进行同步静态观测,观测时段在UTC时间0~24h之间任意选取,但没有跨越UTC时间0h (北京时间8h),观测前根据星历预报认真编制了观测计划,每一时段同步观测卫星有效颗数均大于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均大于6颗,卫星数据采样率为15s,卫星高度角均大于15°,GDOP值小于6,各条观测基线的整周模糊度倍率因子在1.5以上,保证卫星与接收机之间具有较强的图形强度。

GPS网每个同步环观测一个时段,每时段观测60分钟,GPS观测前后各量取仪器高一次读数至1mm,两次量测较差均小于3mm,取中数使用。

2、E级GPS观测

E级GPS测量使用4台瑞士徕卡双频接收机(仪器标称精度:5mm+1ppm×D) 进行同步静态观测,观测时段在UTC时间0~24h之间任意选取,但没有跨越UTC时间0h(北京时间8h),观测前根据星历预报认真编制了观测计划,每一时段同步观测卫星有效颗数均大于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均大于6颗,卫星数据采样率为15s,卫星高度角均大于15°,GDOP值小于6,各条观测基线的整周模糊度倍率因子在1.5以上,保证卫星与接收机之间具有较强的图形强度。

GPS网每个同步环观测一个时段,每时段观测60分钟,GPS观测前后各量取仪器高一次读数至1mm,两次量测较差均小于3mm,取中数使用。

四、数据处理

1、D级GPS控制测量

(1)基线处理

D级GPS网数据处理使用“LEICA Geo Office 7.0”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首先将GPS点观测数据转换成Rinex(*.yyo 、*.yyn)格式数据,然后导入Rinex数据(*.yyo 、

*.yyn ),基线解算在WGS-84坐标系下以同步观测时段为单位,采用广播星历按单基线双差固定解进行解算。各条基线均加入了对流层延迟修正;基线长度大于5km 时加入了电离层改正;通过删除卫星、删除时间和选择不同误差改正模型等方法进行人工干预解算基线,以单基线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

(2)数据质量检核

外业观测数据按GPS 数据处理规范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核,根据数据处理后的基线双差固定解按照规范规定的主要精度指标对复测基线、同步环、异步环进行数据质量检核,如超限应剔除超限基线或重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D 级GPS 控制网的观测精度情况见下表。

表D 级GPS 控制网观测精度统计

① 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

σ = ±22)*(d b a

式中: σ —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

a —固定误差=5mm

b —比例误差系数=1ppm

d —相邻点间距离(km )

②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其值宜小于10%。

③同步环闭合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定(1×10-6)

④ 独立闭合环或闭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

Wx ≤3n σ

Wy ≤3n σ

Wz ≤3n σ Ws≤3n σ

式中:n 为闭合环边数;

σ—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Ws=222z y x W W W ++

⑤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两两比较应满足: ds≤22σ

σ—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3)三维无约束平差

D 级GPS 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主要进行了内部精度分析、粗差分析、单位权方差因子估算,提取纯净基线构网。在基线向量检核合格后,利用“LEICA Geo Office 7.0”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D 级GPS 网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平差结果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

无约束平差中,各基线分量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

V △x ≤ 3σ

V △y ≤ 3σ

V △z ≤ 3σ

式中:σ—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网的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完整版)1_500地形图测绘设计技术测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题目:1:500地形图测绘设计技术 英文题目:1:500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design technology 学生姓名:*** 班级:工程测量*班 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 指导教师:***

****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二012年4月

摘要:本设计主题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是实施、结合实际主要从图根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实测和利用全站仪对碎步点进行的采集方法以及碎步点数据的处理三方面做了探讨;也非常详细的阐述了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运用,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最终使用全站仪或RTK测出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1:500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反战,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制图技术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热爱后有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有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图形。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方法书要有野外地面数据采集法、航片数据采集法、原图数字化法等。数字测图就是通过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数据终端,然后再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的屏幕编辑形成绘图数据文件,最后由计算机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所需的地形图,最后又磁盘、光盘和硬盘等储存介质保存电子地图。数字测图生产成品虽然仍然提供图解地形图为主,但是它以数字形势保存着地形模型及地理信息。 关键词:1:500地形图数字测图要素采集设计碎部点Abstract:The design theme is: 1: 500 topographic map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is mainly from the mapping control network design layout, survey and the use of total station in scattered points for collect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for scattered points in three aspects were discussed; also very

矿山测量方案

开拓、采准、采矿工程测量方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有限公司 2018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施测依据 (3) 三、测量人员的编制管理及仪器配备 (3) 四、测量工作内容及程序 (5) 五、质量保证措施 (7) 六、测量人员安全保护措施 (8)

一、工程概况 1、矿区地理及自然条件 张庄铁矿位于安徽省霍邱县周集镇和冯井镇交界处,东南距霍邱县城36公里,南距四十里长山(丘陵地)约8公里,北距淮河10公里,向西6公里到河南境地。矿区交通便利,G105国道和阜六(阜阳-六安)高速公路贯穿矿区;北面淮河,顺河而下可通淮南、蚌埠。 矿区地处淮河流域中上游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高30~50米。区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1059.26mm,降水量最大月份在5~9月份,无霜期一般在220天左右。 2 、工程区域划分及施工现状 本次施工承包范围为张庄铁矿-385m新水平开拓工程二区段工程。施工起始位置为1#副井-390m水平联巷直线段260m处,结束位置为与五建三处贯通处和-390水平10#穿脉中线北7.7m上盘回风巷处。测量任务主要为-385m水平施工中中腰线的标定,实测。 二、施测依据 1 、施测依据 1.1冶金工程测量规范GB50995-2014 1.2冶金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YB/T 4385-2013 1.3设计施工图及相应技术规定

1.4张庄矿业主下发的测量管理文件 1.5国家相应的测量规范等 2、施测准备 复测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开拓工程已结束,上下盘均已贯通,业主对井下贯通巷道进行了联测,并以平差)在开工前我们要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如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则移交的控制点作为施工放样的基准点,如果超出误差范围,及时向业主汇报,由业主进行修正,直到接受的控制点准确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中,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三、测量人员的编制管理及仪器配备 1、人员编制 根据井巷工程的特殊要求,项目部设立测量组,负责施工中的控制、坐标及高程的放样,对测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保证测量精度与效率。 2、测量双检制管理 项目总工是工程测量工作实施的技术总负责人,在测量工作方面,对项目全面负责。测量组负责组织进行工程各部位的测量放样工作及放样数据的计算、校核,对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负技术责任,对项目总工负责。 测量作业时实行“测量双检制”。对工程项目进行测量,必须实行测量复核制度,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

(范文)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设计书 1.前言 衡阳市是一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拥有五十万人口的综合性大都市,供水工程是关系着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了改善衡阳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问题,我公司承接了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五福堂水库的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通过野外实地踏堪、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为建设该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 接到任务后我公司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等。 本测区采用38带坐标。 2.测量依据、原则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7、《佛山市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8、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1 测区范围及任务

本测区位于东经112°41’、北纬26°47’附近。 本工程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测区北临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南至衡南县,西有107国道,东与春陵河相依,面积约5.0k ㎡;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50 m 至120 m。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1、范围: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上述范围进行1:500、1:2000地形图的测绘。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1:500、1:2000地形图测量布设E级GPS点及5”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按500米的密度进行设立,实地绘制点之记。 3、以上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2.2已有资料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二等点大皂山、D级GPS点东阳派出所、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衡韶5一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委托方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的地物、地貌逼 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的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2014年美好乡村测量项目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一、概况 为满足2014年美好乡村勘察、测量项目的需要,我院对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的测区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定位放线工作。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长营180亩、牛集蒋楼120亩、古井赵楼260亩、十八里钧王营900亩。测区地势平坦,以旱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二、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 1、已有测量成果及其分析利用 (1)亳州市四等GPS控制网,其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023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2万,于2009年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测绘,其成果作为测图的首级控制使用。(该坐标系与土地局坐标系一致,

可以无差别对接。) (2)亳州市规划管理“一张图”,由亳州市岩土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0年编绘而成,精度较好,能满足踏勘和控制点布设使用。 2、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将采用中央子午线为117度,将测区附近的四等GPS点作为起算点。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系统为高程基准。 四、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 1、本项目成图比例尺为1:1000。 野外采用RTK,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2、采用的软件系统 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 软件2004版本。 3、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4、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在农田中埋设木桩,桩顶钉入钢钉作为中心标志。

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拟建于xx白驹大道南侧的xx项目,为民用建筑,供白马天鹅湾项目1#、2#、9#、11#。总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下建筑还没出图纸,建筑高度为25层、25层、22层、23层。 二、现场情况 经现场实地踏勘,现场四周通视良好,为施工方便,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布置在现场附近位置,并对控制点位每月定期进行观测,以防止位移影响测量精度。 三、编制依据 1.1执行技术标准 1、《xx 1#、2#、9#、11#》施工图纸; 2、业主提供的测量原始点位报告; 3、《技术条件书》; 4、《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5、《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9)。

1.2施工测量流程

1.3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把建筑物的平面和高程置放到施工场地上去,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有效手段。 四、测量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⑴BTS-802CLAA型全站仪1台,标准精度(2″); (2)DZS3-1型精密水准仪1台; 五、工程坐标及高程应用 本工程执行《城市测量规》(CJJ8-99),采用独立坐标系,秀英高程系。 六、平面控制测量 1.1 根据业主提供S1、S2、施工控制点作为本次平面控制的起算数据,对提供坐标按规要求进行方向值,边长等各项要素检测,对检测成果数据进行精度分析,成果符合规要求后,再按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布设一条一级闭合导线。 1.2导线布设的原则: 我公司在布设导线时严格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1.3导线点选取和布设: 导线点应选在稳定,安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保护,长期保存,便于使用的地方,根据以上原则和施工现场情况,我公司选取了办公大楼基坑四方,因场地关系,结合业主提供之S1、S2、,2个点,加设11、12、13、14、15、16、17、18、19,9个点共布设11点的一级闭合导线。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XXX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 20xx年xx月xx日

审批人: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1.测区概况 谷歌略图围(附图) 测区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2.项目任务 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2测区的图根控制测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根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括无人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外业地形图调绘、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 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辑等。 3.测区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本项目由甲方提供围线(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及比例尺为1:10000的测区地形图。 4.基本技术要求 4.1作业依据 4.1.1、CH/Z 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 4.1.2、CH/Z 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 4.1.3、《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业规》; 4.1.4、《1:500、1:1000、1:2000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4.1.5、CH/Z 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 4.1.6、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业规》;

4.1.7、CH/Z 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 4.1.8、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 4.1.9、CJJT 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 4.1.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57.1-2007); 4.1.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4.1.12、《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 4.2平面和高程系统 4.2.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城建独立坐标系。 4.2.2 高程系统:高程采用“大沽高程系,等高距为1米。 4.3控制测量和测图的主要技术要求 4.3.1图根点精度,相对于邻近的等级控制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10; 4.3.2 地形图精度: 其中:点位中误差为地物点在地形图上的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为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对最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 极限误差规定为中误差的两倍。 4.3.3 1:1000地形图采用50cm×50cm 的标准规格进行分幅。采用标准图廓西南角

矿山测量(测工)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171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矿山测量(测工)操作规程 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矿山测量(测工)操作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制矿山长远发展规划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为认真贯彻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实现煤矿测量工作标准化,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2.煤矿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测绘各种矿图满足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监督,开展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进行矿区范围内地质测量,参与矿区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的编制工作。

3.测量工作开始前要编写技术设计书,施测过程和计算过程需有严格的校核,重要测量工作结束后要编写技术总结并拟好资料归档工作。 4.对测绘仪器和工具要定期校检,进行重要测量工作前亦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工具进行检校。 5.从新生产水平开始必须采用全国统一坐标系统。 6.应积极引进先进仪器和设备,推广电子计算机和陆光测距技术,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7. 矿区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 设计书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参与编写人: 审核人: 2011年9月16日

目录 一、前言 (2) 1、工程概况: (2) 2、线路测量目的: (2) 二、技术依据 (2) 三、线路观测的总任务及内容 (3) (1)线路工程的勘测阶段 (3) (2)线路工程的施工放样阶段 (4) (3)工程竣工运营阶段的监测 (4) 四、线路观测的具体任务及内容 (4) 1、准备工作 (4) 2、导线测量 (4) 3、中线测量 (4) 4、纵断面测量 (5) (1)基平测量 (5) (2)中平测量 (6) 5、纵断面图的绘制 (6) 6、横断面的测量 (6) 7、横断面图的绘制 (7) 8、土(石)方量的计算 (7) 9、参照以下要求设计道路的路面和竖向 (7) 五、人员设备配置 (8) 1 、仪器设备如下表 (8) 2 、人员组织 (9) 六、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9) 七、测量成果报告 (9)

线路工程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XX位于桂林市雁山镇西南,距离市中心54公平公里,桂南公里西侧约500米,学校目前占地面积3005亩,现雁山校区第二期工程1040亩已获政府批复,其中XX占800亩,本工程属于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二期工程。该路线位于XX食堂附近,是通向XX后门的主要通道。该路段长达1.5公里左右,目前是路面是黄土碎石路,其路基所在地区多为荒地,地表比较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在三度以内。路线中心一侧有学生宿舍楼和食堂,是同学们活动比较繁华的场所;另一侧则是荒地农田。现由XX测绘工程专业第七组实习小组负责该路段线路工程测量与方案设计。 2、线路测量目的: 线路测量之目的和意义在于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在勘测设计阶段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在施工阶段主要是将线路中线(包括直线和曲线)按设计的位置进行实地测设。各种线形工程的测量工作大体相似,根据此次实习的具体要求其主要目的如下: (1)掌握进行四等和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掌握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中线测量、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的作业方法和过程; (3)掌握纵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工程土(石)方量的计算方法,并熟悉进行路线坡度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二、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实习工作安排表》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08年修订版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001-97》1997版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X X X X X X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 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测区概况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三、已有资料情况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六、基础控制测量 七、图根控制测量 八、地形图测绘 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 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 Xxx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 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 1.控制资料 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 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测区内有部分不同坐标系的1:500、1:1000、1:2000地形图,可进行连测转换经内业数字化后使用。 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1.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14°)。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基本等高距,1:500地形图为,1:2000地形图为1m。 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 1.在地面埋设一般普通标石(标石由甲方提供),四等点应做40cm×40cm,厚10cm的护面;并在基坑内浇铸混凝土。在建筑物楼顶埋设的标石,规

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 测量技术方案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 测量技术方案 编制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7合同段目录工程概况

---------------------------------------2 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2 测量作业依据 -----------------------------------3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3 测量人员组织 -----------------------------------11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12 测量精度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宁波穿山至好思房公路工程第七合同段起讫桩号K29+100~K31+680(以左线计),路段全长580公里。本合同段起于北仑区大碶镇钱家村北侧与第六合同段终点相顺接,设置隧道穿过望娘岗、黄梅山至本合同段终点宁波枫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垃圾填埋场东北侧。 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 本合同段主要有望娘岗隧道(长隧道) 、黄梅山隧道(中隧道)和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1、望娘岗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29+420~K31+050,长1630m; 右线:起讫桩号YK29+450~YK31+050,长1600m 。 2、黄梅山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K31+245~K31+680,长425m; 右线:起讫桩号YK31+330~YK31+683,长353m 。 3、战备路分离式立交 左线长80m, 右线长100m 。 第二章测量作业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xxx地形图(航测)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编写单位: 编写人: 技术负责人: 2018年2月26日

目录 1、任务概述1 2、测区概况1 3. 工作内容1 4、作业依据1 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2 6、项目实施方案2 6.1、作业流程2 6.2、一般规定3 6.3、控制网设计4 6.4、航测外业4 6.5、航测内业6 7、质量控制与保障7 8、上交的成果资料:7

1、任务概述 为加快乐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受地矿测绘院下属单位利群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的乐都区实施1:2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上报审批、工程施工提供现时、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理信息数据,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服务。 2、测区概况 该工程项目位于乐都区达拉乡、雨润镇辖区内,达拉乡测图面积约21平方公里,雨润镇测图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测区属地形较为复杂、村庄稀疏,林木覆盖密度较小,通视条件一般,测区内盘山土路较多。 3. 工作内容 该项目区范围内1:2000地形测图,约24平方公里。 4、作业依据 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 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 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 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 6)《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 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一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G P S 控制测量设计书

1.工作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任务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2工作内容及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技术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1项目区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2已有资料及其利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2技术标准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1控制测量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项目目组织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项目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1组织机构设置计划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计划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_ 5 3.1.2各部分的具体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3项目设备资源配置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2项目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质量管理措施、进度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保障措施_______ 6 4.1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2项目进度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3生产及资料安全保障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 提交成果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1GPS点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工程测量专业技术设计书

密级:编号: 天津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纬六路(二期)工程(K2+593-K2+932.095段)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天津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纬六路(二期)工程(K2+593-K2+932.095段)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测绘专业任务承接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次 1任务概述 (1) 1.1工程概况 (1) 1.2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 (1) 1.3人员安排 (1) 2测区情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1)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 2.2已有资料情况 (1) 3引用文件 (2) 4主要技术指标 (2) 5设计方案 (3) 5.1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3) 5.1.1平面控制测量 (3) 5.1.2高程控制测量 (3) 5.2施工测量 (4) 5.2.1道路施工测量 (4) 5.2.2管道工程 (5) 5.2.3软基处理工程 (6) 6质量控制环节和质量检查主要要求 (6) 7提交成果 (7)

1任务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填海区域上完成的市政道路工程,起点桩号K2+593处,终点桩号K2+932.095,全长为339.095米。工程细分为:软件处理工程、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 1.2采用仪器设备及软件(可采用表格形式,仪器的出厂编号要写清楚) (1)拓普康Hiper GA接收机2台,仪器编号为457-02214、457-02235,接收机动态定位精度为:平面:±(10+1×10-6D)mm;高程:±(20+1×10-6D)mm。 (2)索佳B20(DS3)型水准仪1台,仪器编号为531538; (3)RTK数据处理软件“TOPCON TOPSUVR7.2”; (4)内业绘图软件 Auto CAD。 以上仪器设备按要求由具有法定仪器检定资质的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1.3人员安排 根据工程情况,安排测量人员为: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员2名。测量工程师主要负责测量工作开展,测量员服从具体工作的实施。 2测区情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本工程为软土地基工程,施工区域仅有山皮土临时路为进场通道,周围无稳定结构物。 2.2已有资料情况 针对该本工程,甲方了提供控制点使用通知单,控制点如表1。 坐标系统: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系。 高程基准: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8年高程。

地形测量设计书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前言 1、设计目的: 1)通过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对项目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解读与使用测量规,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的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容进行依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并掌握布设等级控制网的全过程,包括编写技术设计(课程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检核与平差计算、编写技术总结(实习报告)等部分。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训练,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2、任务 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1:1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1:1000地形图的测绘。遵照国家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进行1:1000地形图测量布设D级GPS点及5级导线控制点、IV等水准高程测量。成果要求提供一套数字化地形图电子文件及地形图。 3、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东经123°41’15”、北纬41°07’30”附近的市xx后坡周围,面积约25.0k㎡;测区为丘陵地区、山地广布、多断崖,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163m至553 m。山地多为树林,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细河贯穿整个测区,给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带来较大之困难。 4、测区已有资料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三等点A1、A2、二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S1、S2两个国家一等水准点,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3)根据设计提供的1:1万地形图,1:1万地形图之地物、地貌逼真,取舍恰当,为本次测量工作之交通、选埋、控制点联测及测图分幅等工作提供了方便。 4) 起算数据列表如下(表1) 点名 标志 纵坐标Y 横坐标X 高程 备注

矿山测量方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本科生实习评阅书

测量学实习(暑假)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和测量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于2012年7月7日~7月21日安排为期3周的集中教学实习,其目的与要求为: (1)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图根导线测量、交会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3)了解经纬仪测图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 (4)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习任务 1. 图根控制测量(观测和计算); 2. 1:500常规地形测图; 3. 地形图数字化。 三、实习仪器 全站仪一台,脚架三个,单棱镜箱两个,棱镜包两个,对中杆两根, 3米卷尺一把,水准仪一台,水准仪三脚架一个,5米塔尺两根,图例说明一本。 四、实习时间 2012年7月7日-2011年7月21日 五、技术要求 实习技术要求依据为《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5.1 一般规定 1、坐标系统可采用国家坐标系、独立坐标系,由实习指导教师统一选定。 2、测图比例尺可选用1:500 1:1000 1:2000,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任务和地形情况统一确定。 3、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根据地形类别和用途的需要,按表1之规定由实习指导教师统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 1 任务概述 说明任务来源、用途、测区范围、内容与特点等基本情况。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或作业有关的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测区的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以及测区困难类别,测区有关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情况等。 己有资料情况 说明己有资料的施测年代、采用的平面、高程基准,资料的数量、形式、质量情况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 引用文件 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 成果(或产品)规格和主要技术指标 说明作业或成果的比例尺、平面和高程基准、投影方式、成图方法、成图基本等高距、数据精度、格式、基本内容以及其他主要技术指标等。 5 设计方案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GPS接收机或其他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应用软件和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确定观测网的精度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等; 规定观测作业各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规定观测成果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外业数据处理的内容和要求: 外业成果检查(或检验)、整理、预处理的内容和要求,基线向量解算方案和数据质量检核的要求,必要时需确定平差方案,高程计算方案等; 规定补测与重测的条件和要求; 其他特殊要求:拟定所需的交通工具、主要物资及其供应方式、通信联络方式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3)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的内容和要求。 4)有关附录。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1)规定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以及对仪器校准或检定的要求,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及其他配置。 2)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和精度质量要求: 说明所确定的锁、网(或导线)的名称、等级、图形、点的密度,已知点的利用和起始控制情况;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第一章概况 为满足沈阳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受沈阳工业园区规划部的委托,我公司对小焦港河以西东海大道(四环路)两侧东西约500米南北约900米的测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整个测绘过程将于2005年11月结束。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沈阳镇平桥村十九组与海南村六、七、八、十组。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东至小焦港,南至东海路南600米,西至永安南路延伸段,北至沈阳镇二里村界河。 地理位置:东经:120o27′-28′,北纬:32o30′。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平均高程在4.0米左右,以水浇地、菜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民用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为主,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9、10、11三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以下简称《GPS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 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 一、平面控制点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3年施测的E级点D002、C级点HA002两个GPS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 在测区附近有我公司2005年6月测的SW09和WD10两个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测区内有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等公路,交通方便,但人口密集,特别是测区东南部车水马龙,将给工作带来不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