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副本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副本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副本

南通大学交通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班交通运输年级级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老师

开课时间2014 至2015 学年第 2 学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生在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本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规划训练,初步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1.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采用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中较成熟的“四阶段法”(运输需求预测、运输需求分布、运输方式选择,交通网络分配),以某地区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为载体,进行简单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设计,以达到熟练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规划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与具体过程

本次课程设计对某地区以2013年为基年,2020年为规划年,对2020年道路网规划进行规划。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将该地区划分为7个交通小区如图1.1所示,基年的道路网分布如图1.2所示。前期调查的结果已汇总为各种表格列入各步骤当中。

(一)社会经济预测

已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历史数据如表1;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2020年该地区的GDP和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阐明理由。

图1.1 某地区的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

图1.2 基年某地区的道路网分布图(比例尺1:500,000)

表1 .1 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历史数据

以每班的学号开始的同学为基准,以表1中的数据为基础,依次将GDP和人口两行的数据分别+1,即每人的课程设计基础数据各不相同,例如我的学号后

两位为6,那么该同学GDP和人口的数据,为基础数据+6个单位;

表1.2 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修改历史数据

1.思想方法:

(1)利用环比增长率法对2020年GDP进行预测:根据每年的GDP数值求出逐年增长率,并据此求出平均增长率,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2020年的GDP进行预测。

(2)利用函数拟合预测2020年人口。

2.模型建立及求解:

图1.3 GDP变化趋势表

图1.4 人口变化趋势表

由处理后的数据表可以得出该地区的GDP 平均增长率为17%,通过公式

1*(1)N N N P P ?-=+

N------年份 P ------GDP

?------增长率 可以得出:

20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720137()*(1)*(1)*(1)*(1)*(1)*(1)*(1)*(1)598.5*1.17=1796.24P GDP P P ????????=+++++++≈+=(亿元)

利用人口拟合关系公式,将2020年代入公式中X 预测求得2020年交通小区人口为 2.85135661.8107.93()y x =-=万人

3.

(二)出行生成预测

调查得出该地区现状OD 分布矩阵如表2.1,采用增长率法预测每个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量和出行吸引量。每个交通小区的出行产生量或出行吸引量与该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两个因素中的一个或两个有某种增长关系。

1.思想方法:

交通生成预测市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中的第一阶段,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其目标是求得各个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交通生成量,

进而在总量的约束下,求个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原单位法、增长率法、交叉分类法和函数法。除此之外还有利用研究对象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

利用各小区发生量除以总发生量的比例系数和2020年预测人口除以2013年预测人口的比例系数的加权比例对未来各小区的人数进行预测,并用总量控制法进行调整。利用各小区吸引量除以总吸引量的比例系数和2020年GDP/2013年GDP 的比例系数的加权比例对未来各小区的GDP 总值进行预测,并用总量控制法进行调整。

2.模型建立及求解:

A =各小区发生量现状出行生成量,

B =各小区吸引量

现状出行生成量

2020107.93

B 1.23201387.9=

=年预测人口=,

年人口

2020GDP 179624

E =3.002013GDP 598.5=

=年预测.,

年 结果如表2.2

2013年各小区的人数及GDP : 第i 小区人数=2013年人口*Ai 第i 小区GDP=2013年GDP*B i

表2.3 基准年各小区人口和GDP

2013年各小区的人数及GDP : 第i 小区人数=2013年各小区人口*Di

D 0.1A 0.9C =+,F 0.1B 0.9

E =+。

第i 小区GDP=2013年各小区GDP*Fi

表2.4 修改后各小区人口和GDP

运用和总量控制法,先由个小区的人数和人数总和的比值确定人数调整系数,同理求得GDP 调整系数,再进行预测,结果如下:

表2.5 调整系数

表2.6 各小区预测的人口和GDP

采用增长法预测未来各个小区的发生量与吸引量:

i i i α=

目标年度小区的预测人口基准年度小区的人口,i i i β=

目标年度小区的人均GDP

基准年度小区的人均GDP ,发生于吸引交通量的

增长率,其计算公式为*i i i F αβ=,最后计算出预测交通量,如表2.8。

表2.7 交通量的增长率

表2.8 预测交通量

(三)交通分布预测

采用重力模型法对2020年各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用福莱特法进行修正。各小区之间的交通阻抗采用各小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1)思想方法: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二步,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 量,即OD 矩阵。本报告中对交通分布的预测采用增长系数法中的平均增长系数法。在交通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的原理是,假设在现状交通分布量给定的情况下,预测将来的交通分布量。利用平均增长系数法对2020年各小区之间的交通分布进行预测。

(2)模型建立及求解:

重力模型法出行预测考虑了两个交通小区的吸引强度和它们之间的阻力,认为两个小同小区之间的出行吸引与两个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量与吸引量成正比,而与交通小区之间的交通阻抗成反比。 下表所示为个小区之间的阻抗。

(O D )i j ij ij

q c β

γα

=

两边取对数,得

ln ln ln(O D )lnc ij i j ij q αβγ=+-

式中 ij q ,i j O D ,ij c ——已知常数;

,,αβγ——代标定参数

,1212ln ln ,,,ln(O D ),=ln ij o i j ij y q a a a x x c αβγ====-=,则上

式可转换为

1122o y a a x a x =++

此方程为二元线性回归方程,12,,o a a a 为代标定系数,通过样本数据求得,如图

3.1

所示(详细数据参见附表一、二)。

图 3.1 重力模型样本部分数据截图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以上49个样本数据进行标定,得出

0127.0636,0.0616,0.233a a a ===-,则获得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127.06360.06160.233y x x =+-

通过

12ln ,,,o a a a αβγ===-得1168.64,0.0616,0.233αβγ===

,及标定的重力模型为

0.0616

0.233(O D )1168.64

i j ij ij

q c =

利用已标定的重力模型求解分布交通量如下:

表 3.1 重力模型求解

①求0

Oi F 和0

Dj

F 0110

126898

2.7819671O U F O ===022********.88111564O U F O ===

0330325477

2.37310738O U F O ===

0440

4

4234

0.41910112O U F O ===

0550*******

8.79511867O U F O ===

0660652346

4.74911023O U F O ===

0770720036

1.97220036O U F O =

== 0110

1

29392

3.0499640D V F D =

==

220293821

8.13011540D V F D =

== 0330334697

3.29710523D V F D =

== 0440

4

3996

0.39110214D V F D =

== 0550

5

907787.58811964D V F D =

== 0

660652255 4.74010224D V F D =

==

0770719529

1.90910229

D V F D =

==②收敛判断

由于0Oi F 和0

Dj F 系数大于3%的误差,因此需要用福莱特法进行迭代修正。

③求L i 0和L j 0

001

100

1=

0.271i j Dj

j

O

L q F =?∑

02200

2=

0.271i j Dj

j

O

L q F =?∑

33

00

3=0.271i j Dj

j

O L q F =?∑

00

4

4

00

4=0.271i j Dj j

O L q F =?∑

55

00

5=0.270i j Dj

j

O L q F =?∑

006

6

00

6=0.272i j Dj j

O L q F =?∑

00

7

7

00

7=0.271i j Dj j

O L q F =?∑、

11

00

1=0.270j i Oi

i

D L q F =?∑

00

2

2

00

2=0.860j i Oi i

D L q F =?∑ 0

33

00

3=0.318j i Oi i

D L q F =?∑

00

4

4

00

4=0.037j i Oi i

D L q F =?∑

055

00

5=0.841j i Oi i

D L q F =?∑

00

6

6

00

6=0.480j i Oi i

D L q F =?∑ 00

7

7

00

7=0.180j i Oi i

D L q F =?∑ ④求

000001()

2

ij Oi Dj i j ij

q F F L L q ???+=

表3.2 第一次迭代后OD 表

⑤求1

Oi F 和1

Dj F

1111126898

0.91929261O U F O =

==

1

221291139

1.04787034O U F O =

==

1

331325477

0.92027699O U F O =

==

1

44144234

0.8784822

O U F O =

==

1

5515104372

1.04699765O U F O =

==

1

661652346

0.98053425

O U F O =

==

1771720036

0.91221979O U F O =

== 11111293920.91632105D V F D =

== 1

221293821

1.07187579D V F D =

== 1

331

3

34697

0.84640995D V F D =

==

1

441

4

39960.8144911D V F D =

== 1551590778

1.11381583

D V F D =

==

1661

6

52255

0.96054433D V F D =

==

1

771

7

19529

0.87322380D V F D =

==

⑥收敛判断

由于1

Oi F 和1

Dj F 系数大于3%的误差,因此需要迭代修正。

⑦求L i 1和L j 1

1

1

1

1

11

1=0.977i j Dj j

O L q F =?∑

11

2

2

11

2= 1.008i j Dj j

O L q F =?∑

113

3

11

3=0.964i j Dj j

O L q F =?∑

11

4

4

11

4=0.979i j Dj j

O L q F =?∑

115

5

11

5= 1.025i j Dj j

O L q F =?∑

11

6

6

11

6=0.976i j Dj j

O L q F =?∑

11

7

7

11

7=0.979i j Dj j

O L q F =?∑、

111

1

11

1=0.985j i Oi i

D L q F =?∑

11

2

2

11

2= 1.008j i Oi i

D L q F =?∑ 11

3

3

11

3=0.984j i Oi i

D L q F =?∑ 11

4

4

11

4=0.989j i Oi i

D L q F =?∑ 11

5

5

11

5= 1.011j i Oi i

D L q F =?∑

116

6

11

6=0.989j i Oi i

D L q F =?∑ 11

7

7

11

7=0.988j i Oi i

D L q F =?∑

⑧111112()

2

ij Oi Dj i j ij

q F F L L q ???+=

表3.3 第二次迭代后OD 表

⑨求2Oi F 和2

Dj F

2112126898

0.98727248O U F O ===

2222291139

1.00590688O U F O ===

2332325477

0.98025993O U F O ===

244244234

0.9894283

O U F O ===

25525104372

1.014102941O U F O ===

2662652346

0.98653066O U F O ===

2772

7

20036

0.98920267O U F O =

==

2112129392

0.99029681D V F D =

== 2222293821

1.00493438D V F D =

== 2332

3

34697

0.98935072D V F D =

==

2442439960.9934025

D V F D =

== 2552590778

1.01089860D V F D =

== 2

662

6

52255

0.99152736D V F D =

==

2

772

7

195290.99319673D V F D =

==

⑩收敛判断

由于1

Oi F 和1

Dj F 系数小于3%的误差,因此不需要迭代修正。最终交通量如表3.3。

(四)交通方式选择

交通方式划分是四阶段法中的第三个阶段。所谓交通方式划分就是出行者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交通服务水平等条件变化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经调查得知:该地区居民出行方式的比例如表15所示。车型分类及车辆折算系数如表5.2所示。 求2020年的机动车OD 分布矩阵。

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就是用总的出行次数乘以某种出行方式占总出行方式的百分比,除以单车载客量和满载率,然后乘以其车辆折算系数,将不同出行方式折算后的结果求和,即可得到转化后的标

准交通量。

公交车折算结果:41% 1.5

=0.0150 5080%

?

?

万次/日

出租车折算结果:2.9% 1.0

=0.0097

475%

?

?

万次/日

单位班车折算结果:6.4% 1.5

=0.0047 4051%

?

?

万次/日

单位小汽车折算结果:2.4%1

=0.0118

451%

?

?

万次/日

私家车折算结果:12.1%1

=0.0840

436%

?

?

万次/日

对各出行方式折算结果求和:0.01500.00970.00470.01180.08400.1252

++++=万次/日。

对不同小区之间的交通量进行折算,得到结果如表4.2所示

(五)交通分配

经调查,各等级路段的通行费用如表17所示。2020年道路网规划图如图3所示。将规划年的机动车OD分布矩阵分别分配到现状道路网和规划道路网当中,并分析比较。

表5.1 道路通行费用

图5.1 2020年某地区的道路网规划图(1:500,000)

为了预测交通网络的交通量,将实际或规划的交通网模型化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以利于进行科学计算和直观显示。无论哪种结构,网络都是由点集和与此连接的线组成。我们将道路网络进行抽象简化,选取小区重心作为标志性交叉口,以时间阻抗作为初始阻抗,得到路网简化图如图5.2。

图5.2 时间阻抗图

1.根据如上道路阻抗图,进行拓扑建模。

(1) 邻接矩阵0(i,j)1I ?=??,无边连接

,有边连接

(2) 邻接目录表

邻接目录表法采用两组数表示网络的邻接关系。一组是一维数组R(i),令一组为二维数组V(i ,j),表示与第i 个节点相连的边数;另一组为二维数组V(i ,j),表示与第i 个节点相连的第j 个节点的节点号,如表5.3所示。

表5.3 邻接目录表

(3) 阻抗矩阵0(i,j)ij

i j d ij w ?=?

=∞???,,不相邻,相邻实际矩阵

表5.4 阻抗矩阵

2.交通分配

考虑路段交通流量对阻抗的影响,根据道路阻抗的变化来调整路网交通量的分配,我们采用增量分配法对路网交通量进行分配。根据以上计算,得到路网各条路径上的路阻影响因素如下表5.5所示。

3.计算路阻函数

道路交通阻抗函数(简称路阻函数)是指路段行驶时间(交叉口延误)与路段(交叉口)交通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交通网络分析的基础。本报告中采用美国联邦公路局路阻函数模型对该区域内道路交通阻抗进行计算。

其函数模型为:

()[]

β

αC V t t /10+=

式中:t ——两交叉口之间的路段行驶时间(min );

0t ——交通量为0时,两交叉口之间的路段行驶时间(min ); V ——路段机动车交通量(辆/h ); C ——路段实用通行能力(辆/h );

α、β——参数,取值15.0=α,4=β

计算得到表5.6(时间阻抗作为初始阻抗)。

表5.6 各路段阻抗

采用增量分配法,利用二等分,不断迭代寻找最短路径,最终,根据Wardrop 原理,各条路径的费用接近相等,路网接近平衡状态,结果接近于平衡解,确定最短路径如表5.7。

得到最终交通量分配如下

图5.3 交通量分配图

(六)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对交通规划的“四阶段法”有新的和进一步的了解,也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道路交通规划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时不时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通过与陶老师的交流也知道发现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首先在预测2020年GDP时便出现了问题。本来打算通过函数拟合趋势来读出2020年人口和GDP,但在意料之外的,预测GDP结果偏离了实际情况,而

且拟合的函数我并不能理解,这就导致需要寻找另一种方法预测来预测GDP。通过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以及参考了设计模板,成果的解决了2020年的GDP预测。第一问的成功解决为接下来的设计树立了很大的自信心。

在这样的设计中,我的excel及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又熟练了很多。其中不是自己对这两个软件用的有多好,而是在这过程中,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通过手按计算器计算的,最多的计算有7*7=49个数据,我与我们班的很多同学分享了如何使用,大大较少了计算量。这也是最让我感觉欣喜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得益于自己的刻苦钻研,也在于老师的指导。从此,我会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用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七)主要参考资料

1. 《交通规划》,邵春福,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王炜,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

3.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路化普,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 《城市交通规划》,肖秋生、徐慰慈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5. 《交通规划方法》,杨兆升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计划书-(1)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计划书 2012 —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授课对象物流本2010级 开课单位交通学院 指导教师刘立辉 开课时间 5月6日——5月19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系部领导签字

一、课程设计题目 ××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发现、分析现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 1)能够正确运用物流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环节、流程、市场入手对物流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3)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标 对××市(××区)的物流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为××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课程设计的内容 ××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价;制定战略目标;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3、课程设计的方式 提交《××市(××区)物流业发展规划》报告书。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 1、时间进度要求

1)2013年5月6日——12日完成工厂、商业、物流企业等单位的调研,实地考察××市的地形、地貌等。 2)2013年5月13日——15日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2013年5月16日——17日完成报告书的初稿。 4)2013年5月18日——19日完成报告书的修改。 2、质量要求 字数在5000字——6000字。内容符合××市(××区)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市的物流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报告书的格式 1、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封面、目录、报告书正文、参考文献,其中封面写明课程设计题目、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以及完成时间(格式见最后一页)。 2、字体、字号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宋体、小二、加粗。 2)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以及完成时间:宋体、小三、加粗。 3)正文标题:一级、二级、三级标题格式分别为:宋体加粗四号、小四、 五号。 4)正文内容及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5)段落间距:单倍行距,段前间距0行,段后间距0行 6)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均为2.54cm,左、右页边距均为3.17cm。 7)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具体格式如下: 1)连续出版物: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 终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3)译著:作者.书名[M]. 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论文集:作者. 文题[A]. 编者. 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902 学号:U5 姓名:姚崇富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1.3设计内容 1.3.1 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3.2 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 设计成果 1.4.1 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 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 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2 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4) 1.1 系统的背景介绍 (4) 1.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4) 1.2.1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 (4) 1.2.2操作可行性 (6) 1.2.3技术可行性 (6) 1.2.4经济可行性分析 (6) 1.2.5综合评价 (7) 1.3系统业务流程的调查和分析 (7) 1.3.1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8) 图1-1 快递管理业务流程图 (7) 图1-2 快递管理业务流程简图 (8) 1.3.2 系统规划 (9) 1.4 系统数据流程的调查和分析 (10) 图1-3 快递管理数据流程图 (10) 1.5 数据库设计 (10) 1.5.1 概念结构设计 (10) 1.5.2逻辑结构设计 (12) 1.5.3物理结构设计 (13) 1.6 数据字典 (16) 第二章系统设计 (23)

2.1 功能结构图 (23) 2.2 代码设计 (23) 2.3 输入输出设计 (25) 2.3.1、输入设计 (25) 2.3.2、输出设计 (26) 第三章系统实现 (27) 3.1登录模块设计 (27) 3.1.1设计步骤 (27) 3.1.2程序代码设计 (27) 3.2主界面设计 (28) 3.3数据模块设计 (28) 3.4信息录入模块设计 (28) 3.5信息统计模块设计 (30) 3.6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36) 3.6.1快件接收查询 (36) 3.6.2快件派送查询 (37) 3.6.3未派送快件查询 (38) 3.7报表设计 (40) 第四章心得体会 (40)

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1.1 系统的背景介绍 A、B、C、D家物流公司拟共同出资在大学城建立一个快递集散中心,解决大学城交通不方便,但是快递需求大的问题。公司在大学城建立一个仓库用于中转和暂存,仓库流转率较高。仓库接收各物流公司送过来的快件并通过条形码、RFID等信息化设备完成入库,同时可根据大学城单位或社区为目的地进行分类存储,方便安排送货。仓库存储时间不能超72小时。仓库暂存客户送来的快件,并按客户选择的物流公司存储。存储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 为保证配送准确性减少配送引起的纠纷。要求仓库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配送。入库出库数据必须定期审核备查。对车辆配载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跟踪。人员、物件、车辆信息必须进入数据库统一管理,并可根据股东要求报送相关报表。 为了完成上述快递集散中心的运行,现设计大学城快递集散中心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日常事物的开展。 1.2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2.1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 数据库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存储数据及信息的查询更新删除等管理操作而设计的数据环境。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院系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01 月19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题目: 物流中心规划与配送业务方案设计 一、课程所属类型及所服务专业 本课程所属类型为专业课;所服务专业为物流管理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特点的重要手段。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物料出库数据进行EIQ数据分析,通过应用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通过一周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步骤,初步了解物流中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熟悉物流中心的相关知识。 2. 收集、整理物流中心的背景资料。 3.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论文。 四、时间安排: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内容 完成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一个月发货清单数据的相关分析;详细说明及数据附录见《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发货数据,运用EIQ的分析步骤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结合物流中心管理的一些理论提出改进措施。 二、具体要求 根据课程设计结构框架安排课程设计的各章节内容,但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EIQ分析方法概述 简要描述EIQ分析的内容和目的、EIQ分析的功能等 2.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的现状与数据收集 描述该公司简介、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的现状、该公司物流中心作业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等内容。 3.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业EIQ分析的过程及结果 (1)EQ分析与EN分析 (2)IQ分析与IK分析 (3)存货ABC分析和顾客ABC分析 (4)作业的改进措施 三、设计工作要求 1. 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手写,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格式规范; 2. 分析评价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 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案例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1988年由原中国邮电部、武汉市政府和荷兰飞利浦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现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武汉长江通信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荷兰德拉克控股公司共同经营,是当今中国产品规格最齐备、生产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光纤光缆专业制造和研究开发企业。公司位于武汉市关山二路四号,地处风景秀丽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达十四万平方米。 长飞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厂房和生产设备,采用世界先进的光纤光缆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于1993年率先在通信制造行业中获得了国际标准ISO 9002系列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长飞公司将质量管理体系转换为ISO 9001:2000版国际标准。2004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交通规划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滨海地区道路网规划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5日 引言 我国城市化和汽车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由两者带来的城市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和无秩序化,以及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在城市道路方面尤其明显。尽管我国已经于1989年12月26日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人民生活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如何改善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阻塞现象,是摆在交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万事始于规划”,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个人、家庭、单位、城市、地区、国家均不例外,有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促使人们瞄着确定的目标努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如此,做好交通规划是合理调整交通结构、均衡交通需求、适应和拉动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又是支撑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显露出没有合理进行交通规划的问题,造成了目前多数大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

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个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更是要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段,为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此次交通规划原理的课程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将老师给定的五个小区的交通出行量通过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法”——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预测、交通的分布预测、交通方式的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合理地分配到自己设计的小区间路网上,并且对设计的路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首先明确了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明白了规划的难度,端正了对交通规划的态度;其次,我们熟练掌握了“四阶段预测法”的基本流程及每阶段的各种实用方法和手段;再次,我们能较熟练地运用一些辅助设计的软件,如Excel、AutoCAD和Visual Basic计算机编程语言;最后,我们还了解了交通规划的一些相关的规范。 目录 引言 0 第Ⅰ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 设计任务 (1) 2.1 现状路网的构造 (1) 2.2 人口增长预测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分析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实验题目:航班售票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辅导老师:徐恒 完成日期:2018年5月17日

目录 一、实验题目3 二、实验目的3 三、实验内容3⑴.系统分析:3 <一)必要性分析3 <二)可行性分析3 <三)航班售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3 <四)航班售票管理系统数据流图5 <五)航班售票管理系统数据字典5 ⑵.系统设计:8 <一)功能模块设计8 <二)代码设计9 <三)系统运行环境与数据库设计9 <四)输入输出设计11 四、总结与体会16 参考书目:18

一、实验题目:航班售票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二、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数据库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本课题,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反感设计,论证和分析方法; 2.熟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立 科学合理的数据库,正确建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3. 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 4. 熟悉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 5.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实施思想,培养分析能力和解 决问题能力,提高查询信息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 ⑴.系统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国际民航业的激烈竞争又迫使担负国际航线运输任务的航空公司必须尽快推出自己的因特网售票系统,而这些又必须由一个安全

的网上订票与支付系统作支持。更重要的还要提供票务管理。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要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来保存数据信息以及有效的程序结构支持各种数据操作的执行。航空业身处信息时代的电子商务大潮中,加之传统的售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航空业的发展,于是航空售票管理系统就自然而然被应用。 <二)可行性分析 由于本系统管理主要是对机票的管理,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数据库管理。且航空公司用于机票管理的微机都是PIII以上的机器,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在技术难度方面,由于有相关参考文献,还有就是网上资料,特别是参考其它程序的功能,因此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的投资约50万元,待5年后更新,年使用费约10万元,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三)航班售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航班售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项管理功能: <1)订票管理:根据乘客的订票信息查询航班信息,查看是否还有余票未售出,为乘客订票,备份数据。当需要修改订票记录时,查找原订票记录,找到后修改订票记录,备份数据。 <2)退票管理:根据乘客提供的证件号码查找相应乘客信息,若找到,为其退票。 <3)综合查询:根据乘客的要求和提供的信息,检索航班信息数据表,查询航班信息。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 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2015 年 12 月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专门的实践训练,选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案例,对某公司(运输、物流)的信息系统现状、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方案,并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设计与构造,达到公司不同用户信息系统需求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题目自选,并进一步具体化,一人一题,如: 1、某公司(零担、整车、集装箱)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某公司(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公路客运订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某运输公司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 5、出租车行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6、公交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造 7、公交计划排班信息系统的设计 8、某大型活动车辆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背景 2.信息系统分析 3.信息系统设计 4.总结 四、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时间: 两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十七周 2.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信息:3天 系统分析:3天 系统设计:5天 解决实际问题或建议:2天 撰写报告、总结:1天 (此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设计具体内容,详细安排) 3.成果提交: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引言 (4) 2.系统规划 (4) 2.1系统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4) 2.2单位现状,预测发展,规划阶段性安排 (6) 2.3可行性分析 (7) 3.系统分析 (8) 3.1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9) 3.2功能/数据分析 (11) 3.3业务流程分析 (14) 3.4数据流程分析 (15) 4.系统设计 (18) 4.1系统设计模块图 (18) 4.2代码设计 (19) 4.3系统平台设计 (22) 4.4数据模型详细设计 (24) 4.5输入/输出与用户界面设计 (25) 5.课程设计心得 (26) 6.参考资料 (26)

1.引言 九曳供应链(全名上海久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互联网供应链公司。其大量使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专注生鲜冷链食品供应链运营。其管理体系基于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涵盖了B2B与B2C业务形态,主要服务有:生鲜冷链云仓、冷链干支线运输、生鲜宅配,以及包装方案、运营方案、销售方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等咨询业务,同时也免费向合作商家提供信息系统。 九曳供应链冷链服务网络基于全国云仓体系打造,目前已在运行的云仓、物流中心达11处,基于云仓打造的干支线运输线路达600多条,基于云仓冷链打造的宅配体系已覆盖全国市级以上城市84%。云仓内可支持8个温区管控,包括鲜花、红酒、冰激凌、鲜奶、各种果蔬、海鲜、肉类加工品等。 关键词:九曳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 案列背景:近年来,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共享经济被广泛应用,互联网及移动技术融入到各行各业,生鲜电商市场也是风起云涌。但生鲜电商市场发展严重依赖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2.系统规划 2.1系统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1.1初步调查 ①用户需求分析:因为百姓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所以对生鲜冷链食品等需求很大,客户都希望生鲜冷链食品更加丰富,更加新鲜,更加安全, ②组织概括:信息系统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涵盖了B2B与B2C业务形态,主要服务有:生鲜冷链云仓、冷链干支线运输、生鲜宅配,以及包装方案、运营方案、销售方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等咨询业务,同时也免费向合作商家提供信息系统。 ③存在的问题: 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脱冷配送) ⑵.无全网型第三方B2C冷链体系(自建成本高) ⑶.物流,快递环节多,无温控,耗损高 ⑷.传统冷链物流体系,无B2C服务能力 ⑸.冷链资源分散,集约程度低

超市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超市管理系统课程 设计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Visual Foxpro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名称:<超市进货供货管理系统> 系 (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6月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前言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系统功能设计 3、创立项目管理文件 二、 VFP课程设计说明书 1、系统概述 2、系统总体设计 3、数据库设计 4、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 5、调试运行退出 6、结束语 7、主程序代码 8、参考文献 3 2020年4月19日

一、前言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 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经过对货物信息 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货物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货物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超市进货供货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超市进行货物管理的好帮手。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小型超市对繁杂的商品信息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经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 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 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货物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 录、货物信息的录入、货物信息的浏览、货物信息的查询、货物 信息的修改和货物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的各种功 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 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4 2020年4月19日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天津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 课程设计

目录 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4) 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4) 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标注的结果 (6) 组织结构设计 (6) 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6) 该配送中心的职能部门以及相应的职能 (8) 作业流程设计 (8)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 (8) 总体布局规划 (13) 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 (13) SLP分析方法相关介绍 (13) SLP工作原理 (13) SLP程序模式 (13) 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4) 绘制该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15) 物流关系分析 (15) 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 (15) 配送中心对流物流流量表 (16)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16) 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23)

物流相关表 (24)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25) 准备条件 (25)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25) 作业单位综合关系图 (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 (27)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表 (31)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31)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 (33) 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 (34)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34)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36) 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 (36) 总结 (37) 参考文献 (38)

1、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1)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由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表1.1所示和图1.1所示。 图1— 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 图1— 1 由公式??? ? ??? ==∑∑∑∑====n j n j j j j j j n j n j j j j j j w a y w a y w a x w a x 1111//和该配送中心的区域资料最终得算式(此处配送中心 送至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所需运输率均相等)

09交通规划课程设计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Traffic Planning 专业班级:2009级交通工程 姓名:小脚丫 班级:交工 09-2 学号: 0900502 设计时间:2012\6\4-2012\6\10 指导教师:魏丹

成绩综合评定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目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规划》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相关要求: 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具体设计要求: (1)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课程设计。(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计算书按要求装订成册。 通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2、注意事项: (1)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自主完成,严禁抄袭、抄袭者以零分计。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09.02---- .09.15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与任务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方法 (2) 第二章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3) 2.1 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3) 2.1.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 2.1.2 规划年各小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7) 2.2 交通吸引量的预测 (8) 2.2.1 初步预测 (8) 2.2.2 调整计算 (8) 第三章交通分布预测 (9) 3.1 重力模型的标定 (9) 3.2 交通分布量预测 (13) 第四章交通分配 (16) 4.1 交通量的转换 (16) 4.2 交通分配 (16) 第五章结果分析 (19) 5.1 各小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19) 5.2 结果分析 (22) 结语 (23) 附录:福莱特法源程序代码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经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主要对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进行分析。 2. 规划区域道路交通量预测 1) 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 完成交通发生、吸引量的预测。 3. 交通分布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方向: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系 2012年12月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等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的相关技能,并且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及查阅资料,根据物流战略规划所学内容,完成对实际物流公司案例的解 析和物流战略选择。 2.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物流系统的流程及分析方法,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 3.编写《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根据格式要求整理出完整的书面报告。报告用 A4/16K纸打印,要求格式工整,绘图制表规范清晰,并清晰附上资料来源,原则上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4.课程设计完成过程中如有需要可适当利用各种绘图制表工具,如Visio、word画图等。 5.本次课程设计允许分组完成,每组3-4人皆可,分组完成的课程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报告》 中明确每名小组成员具体负责的任务内容,以供老师答辩及评定等级时参考。 6.本次课程设计允许适当借鉴网上所查分析实例,但必须绝大部分为自主完成。若发现有两个 不同小组间有抄袭嫌疑,则两个小组的所有同学的成绩均为零分。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搜集资料:根据选题,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2.案例分析: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 3.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企业背景介绍 2)企业现状分析: a)外部环境分析(宏观外部环境—PEST分析和微观外部环境—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b)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分析)。 c)综合分析(SWOT分析)。 3)企业物流战略选择。 4)企业发展展望。 5)课程设计小结 四、时间安排; 1.阶段1——选题指导(1天)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对现状路网结构的调查、路网数据库的建立、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量分配等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承担了会议记录的书写,调查获取的交通数据,搜集需要的人口等指标,Transcad的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顺境时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逆境时失败的沮丧,不仅收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交通规划、计算机编程、TransCAD操作等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小组团队成员的鼓励与信任,以及相互了解、彼此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使本次课程设计与交通调查实习充满意义和感动。 首先,在交通调查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在对现状路网的各项指标的调查中,不仅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小小的误差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当很多个误差叠加在一起是就会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后续课程设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交通调查,不仅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实习过程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以良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次,在调查结束之后,我负责的是利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路网构建和路网数据录入。根据视频的指导,我开始慢慢学习TRANSCAD软件的应用,当遇到问题时,我就向一些软件高手请教,或者小组讨论。比如,在开始阶段,我在道路网创建这一步骤中出现了失误,虽然在路网中各路段输入数据时没有显现问题,但紧接着后面的操作就难以进展。在组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反复地推敲,我们最终完成了OD反推基年分布交通量,没有对后续过程产生影响。再有,未来的出行发生预测,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平衡,因此也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要进行出行吸引平衡,这个步骤不可或缺。这样,从一开始的迷茫,渐渐寻找到一些门路,到最后完全应用的得心应手。由于我负责的这部分是课程设计最初始的部分,所以如果我没有做好,剩下同学的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我认真完成,不能有一点差错。最终,通过我的努力,和同学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根据各人在实习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负责工作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用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探讨,而且需要通过实践上机,自己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牢固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个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更加熟练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步骤,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践有进一步体会。 要求: (1) 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规定时间上机,不得无故缺席和调换; (2)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所有工作,保质保量做完任务书规定的分析、设计任务; (3) 课程设计期间,在规定的上机时间外必须广泛查阅参考书籍,编写好各种程序,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课题一:库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库房管理既是日常处理业务,也是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因此,做好库房信息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求完成如下功能: (1)能输入入库单、出库单,在输入过程中,能自动显示其名称、规格、单价,并自动计算金额,有出错提示。 (2)屏幕可显示物品明细台帐。 (3)能输出物品的超储或欠储报警。 (4)能显示目前的库存情况。 课题二:学校选课系统设计 随着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的情况下,考虑建立一个方便、快速、公平和符合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选课平台和应用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在学生选课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它提高了信息的开放性,大大地改善了学生、教师对其最新信息查询的准确性。要求完成如下功能: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工艺设计书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12000人次)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月 二〇一四年一月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行政区域概况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17-119千米,东西宽65-106千米,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总人口535万人(2009年)。辖秦都、渭城、杨陵3个区,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淳化、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武功10个县,代管兴平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秦都区。(杨陵区实际由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最高点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最低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南境。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降水量540~630毫米,年均气温13℃左右,1月均温-5.1~2.9℃,7月均温20.2~27℃。古迹有古邰国、秦咸阳、郑国渠,汉、唐帝王陵20余座,各种砖、木、铁塔等。革命纪念地有淳化、旬邑烈士陵园、爷台山、安吴堡青训班旧址等。 2006年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和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武功10个县,共104个镇,62个乡,16个街道办事处,2850个村民委员会,148个社区居委会。咸阳市概况】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帝王陵就有21座。工业以电子、纺织为主,有全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厂和偏转线圈厂,棉毛纺、印染、服装、医药保健品也很驰名。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