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中日教育发展之比较

甲午战争前中日教育发展之比较
甲午战争前中日教育发展之比较

2010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ay,2010

总第194期 第5期 Acade m ic Exchange Serial No .194 No .5

① [美]费正清(编)1《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388页。

[收稿日期]2009-12-30

[作者简介]高学军(196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甲午战争前中日教育发展之比较

高学军

(齐齐哈尔大学社科部,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 要]中日两国同是亚洲国家,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但进入近代后,两国却分

道扬镳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却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国的近代化程度相差悬殊。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关系的转化,说明近代教育成功与否对近代化的影响。我们通过甲午战争前中日近代教育发展的不同轨迹,来剖析其背后历史因素。

[关键词]同文同种;甲午战争;中日近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K25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0)05-0193-04

中国和日本同处亚洲,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相近的文化传统,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后,都遭遇过西方列强的侵略。但进入近代以后,两国却分道扬镳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变革封建制度,在“和魂洋才”精神指导下改造社会,改造国民,发展资本主义,走了一条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近代化实现要早些。而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相对晚些,近代化的程度也相对较差。

就中国而言,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中国知识分子在“西学东渐”的势头下逐步调整他们的思想模式和价值观。并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政治改良运动将学习西方的步伐由器物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进而推进到文化教育层面。而就日本而言,1853年美舰闯入浦贺港,标志着日本近代史的开始。1868年颁布的《五条誓文》,又意味着具有政治变革,社会思想转变意义的明治维新全面展开。为尽快摆脱外来干涉,赶上欧美,实现近代化,日本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理论,效仿西方教育实践,建设近代教育制度,于1877年颁布《学制》,宣布了“国民皆学”的宗旨。可以说,1840年以后,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东西文化隔绝、半隔绝状态被打破,东方古代文明与西方近代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中日两国先后面临西方的冲击和挑战。甚至“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危机比日本与西方关系的危机”还要

早些。①

而中国的屈辱与失落,未能使中国人迅速觉醒,却

使日本人在震撼中崛起。1894年甲午战争,中日的交锋

及中国的惨败,又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次直接的碰撞和较量,中国在战败后转而学习日本,进行近代教育改革。而日本教育则开始向军国主义转化。

因此,无论从文化史,还是近代化发展角度,近代教育对中日两国近代社会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本文以甲午战争前中日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为切入点,剖析“同文同种”的中日两国在近代社会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其背后的历史因素,以及对战后两国教育的影响。

一、甲午战争前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中国教育也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换,并促成了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也就是说,中国在经历空前民族灾难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经历学校与科举、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激烈纷争的教育变革。这其中的作用力既有中国传统教育的没落,也有外国教育的渗透。而外国教育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鸦片战争后,欧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一是甲午战争后,日本教育的影响。

第一,晚清传统教育的衰落。

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在明清两代,随着封建制度的高度成熟而日益发达,其中包括两个教育系统:一是官学,一是民间私学。

官学一般分为中央与地方两部分,中央设国子监,掌管全国学校,是全国最高学府和行政机构,地方按行政区

域设府、州、县学,总称儒学。“凡学皆设学官以课士”,学官即教授,生员初入学者,称附学生,简称附生。而学校的目的在于“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1]。直到清朝灭亡,这种官学制度也没什么根本变化。

私学系统从古代就非常繁盛,孔子被认为是私学的创始人。从战国时代的夫子设坛讲学到汉代精舍,再到宋明时期的书院,私学一直绵延不绝。到明清两代私学超过历代,除书院外,还设小学、社学、义学和私塾,私塾是当时蒙学教育的支柱之一,发挥着普及教育的功能。

但实际上各类学校不过是科举制度的附庸,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密不可分。秦汉之前选官注重血统,“血而优则仕”;汉朝推行察举制,血缘仍很重要。科举制度由隋唐开始,到明清时代达到极盛,它以八股取士的方法,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士大夫人生选择:或者学而优则仕,或者退而求其次,走学术和教书育人之路,从而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束缚于儒家为中心的文化范围之内。因此到晚清时期,表面上学校教育制度十分完备,各类学校齐全,实际上“儒学寖衰,教官不举其职。”[2]一方面学校教学日益空疏,教学课程成为科举的附庸,“四书”、“五经”、八股文既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也是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日益废弛,“巡视考课”制度形同虚设,科场舞弊五花八门,空疏之风盛行。正如梁启超在《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中说:“自考官及多士,多又不识汉唐为何朝,贞观为何号者。至于中国舆地不知,外国之名形不识,更不足责也。”

第二,西方教育的冲击。

正当传统教育日益衰落之际,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第一次中西文化的冲突,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改革思潮,教育的变革,就是这种愿望的体现。

首先,以林则徐、魏源、龚自珍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汽船与帆船、来复枪与弓箭的比较思考中,明显感到中西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开始批判旧式传统教育,主张变革社会,以“经术为治术”,发扬“经世致用”学风,“不拘一格降人才”;同时提倡西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预示着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换。这些变化已隐约透露出洋务派“西学为用”的观点,但只是看到中西军事技术的差距,没有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统治阶级内部进一步分化,学习西方的步伐大大逼近。这就是19世纪60-90年代以奕訢、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他们企图在不变更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对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不足进行弥补。洋务派认为,西方之所以在武力上优胜于我国,关键在于“中国之睿知运于虚,外国之聪明寄有实。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3]。是传统知识的取向和知识分子治学道路问题。据此,他们对传统教育进行几个方面改革: 11把兴办新式学堂作为洋务教育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了第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和新军将领。1862年,恭亲王奕訢在京师创办洋务派第一个外国语学堂,即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开端。此后三十多年间,洋务派主要创办了几十所新式学堂,主要包括外国语学堂(又叫方言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表明洋务派对洋务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对西方文化的基本选择是在西文和西艺上,其目的在于适应当时外交和军事上的需要,以巩固封建统治。对外国语言文字(即西文)的重要性,奕訢在奏请设立京师同文馆时说:“与外国人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4]对自然科学知识(即西艺)的重要性,左宗棠在奏请开设福州船政局时也说:“兹局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俾中国得转相接受,为永远之利,非如雇买船之徒取济一时可比。”[5]可见,洋务派认为船坚炮利、先进的科学技术,是西方战胜中国的主要原因。

21洋务教育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科技知识。他们认为如选派一批“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6]从1872年到1886年清政府先后派数批留学生,分赴欧美学习,不仅培养了一批科技、海军、外交和企业管理人才,而且了解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的一个起点。对清末政治、外交、文化教育都产生重大影响。

31洋务教育在变革科举制度上也做了尝试,如沈葆桢设算学科,丁日昌请奏武科设试枪炮等。1887年,总理衙门会同礼部商议,要求各省允许学生报考算学。1888年戊学乡试,又将各省送报考生及同文馆学生32人,试以算学题目,取举人一名。虽然这些变革甚微,但毕竟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造成了一定冲击。

总之,洋务教育三十余年,花重金购买西洋军火,聘请教师,培养留学、外语等人才,结果“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于天下,”最多“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才”而已。[7]在教育改革上许多主张仍沿用传统“经世致用”之说,其有代表性的“中体西用”主张,实际上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延续。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就是“变器不变道”。一方面想以中国“三纲五常”这个“体”,作为立人立国之本,一方面又想以西艺、西文等西方技术这个“用”,作为立人立国之器,达到“智以救亡,学以益智”目的。这就充分暴露了洋务派对西方文化的矛盾态度和心理。既想从思想到行动完全维护封建制度,不改变中国的风俗习惯,又想承担改革使命,学习西方的技艺,结果一切西方社会政治学说被排斥于洋务教育之外,使洋务运动最终难以把中国带向近代文明。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教育的发展状况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一个“资源小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曾引起人们极度关注。列宁曾指出:“在亚洲只有日本,也就是说,只有这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才造成了能够充分发展商品生产,能够最自由、广泛、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8]而这些条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事实上,早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教育就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第一,日本传统教育体系的形成

日本是在吸取古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发展特点的历史教育体系。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约公元前一世纪,日本列岛上就出现部落小国。在原始时代,崇神敬祖的精神是日本教育的重要内容。公元三世纪,大和国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儒学、佛教通过朝鲜学者先后传入日本。646年孝德天皇领导“大化革新”,模仿中国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创建贵族学校教育制度,成为日本创立官立学校的开端。701年制定的《大宝律令》进一步完善了日本贵族教育制度,使日本教育法令化。总之,从大和、飞鸟到奈良时代,日本主要仿效中国唐朝教育制度。到平安时代,开始摆脱对中国文化的模仿,在吸收、消化中国文化营养基础上,结合日本民族文化传统,开始发展独特的日本文化,即国风文化。此时官学衰落,私学发展,僧侣教育也发达起来,寺院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

第二,江户时代日本传统教育的复兴

公元1192年,日本武家政治的创始者源赖朝(1147 -1199年)在镰仓(今神奈川境内)设立幕府,开始镰仓时期重武轻文的教育。这时,传授汉学的大学和国学衰落,武士教育和寺院教育兴起,除偶尔设立兼学校性质的图书馆外,官学体制基本不存在,逐渐摆脱了对中国的模仿和因袭。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称之为“中世纪黑暗现象”。直到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江户时代,文化教育才出现复兴趋势,从而实现了日本教育民族性的体质再塑,构架了适应那个时代的学校机制。

首先,江户时期文教政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儒学盛行,因朱子派适合统治需要尤为重视。从14世纪宋朝儒学引入后,日本开始研究和发展儒学,除朱子派外,还有古文学派、阴阳学派、折衷、考古学派、独立学派、水户学派、国学派等一些学术派别。不仅活跃了日本学术界,而且推动了江户时代教育的发展。

其次,江户时期国学发展也与教育密切相关。国学指提倡日本本国神道的学派,又称和学。土生土长的神道思想,本是原始社会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进入阶级社会后,为加强对人民统治,将太阳神(日本称为天照大神)改造成是天皇祖神,日本民族被神化为“天孙民族”,借以神化皇权。到江户时期,儒学兴起,佛教削弱,儒学便从佛教中分化出来,与神道思想结合,出现了“神儒调和”论,使国学得到发展。

再次,洋学对江户时期的教育的影响。

洋学即西洋的学问,也称兰学,因西洋文化和科技最早由荷兰人传入日本而得名。传入初期,兰学主要是翻译语言学和医学,后扩展到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再由注重军事技术,逐渐扩展到西方哲学和政治学说。洋学传播对日本文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而且促使幕府设洋学研究机构,民间设兰学塾,为明治维新时期移植西洋文化打下基础。

另外,随着江户时代文艺复兴局面的出现,学校教育也得到发展,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增加,除幕府直辖学校、教育各领地武士的藩学校、平民的乡校和“寺子屋”外,还有私塾、心学、讲习所等其他类型的机构,特别是“寺子屋”在江户时代的兴盛,使过去对世俗贵族子弟的教育,转为民间教育机构。总之,江户时期教育的复兴,为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做了准备,是近代教育兴起的重要因素。这样,日本古代教育在经历了由模仿中国唐代教育制度,到效法西学,逐渐融合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文化和教育体系。

第三,日本近代教育的兴起

随着江户时期的发展,到19世纪中叶,日本逐渐形成三支反对幕藩制度的社会力量———农民、商人地主和批发行资本家、下级武士,并在1868年1月3日发动宫廷政变,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天皇制国家政权,实行资本主义改革。此后,日本近代社会经历明治维新时期,资本主义确立时期和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在甲午战争前日本主要经历了前两个阶段,通过明治维新改革,解决民族危机和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并提出“富国强兵(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工业化)、文明开化(西方化)”三大口号。其中教育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明治初期“文明开化”的教育方针。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紫宸殿率公卿诸侯祭祀天地神祇,向国民宣读《五条御誓文》,表明:“求知识于世界,以振皇基。”[9]把文明开化作为日本明治政府主要施政纲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总方针。它要求以西方近代化为榜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学习西方文化教育、文物制度。取消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特别是改革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提高民众知识技术水平,启迪民众智慧。这一思想基调对当时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明治初期是日本“文明开化”教育思潮盛行时期,也是日本近代国家主义教育思想雏形时期。

其次,近代公共教育的创建。(1)《学制令》的颁布。1871年7月18日,新政府在废藩置县成功后,设文部省,作为全国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国民教育的管理责任。文部省成立了学制调查研究委员会,负责草拟学制改革方案。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他们借鉴英、

法、美、荷等国家的学制,于1872年制定并颁布《学制令》,对学校教育的有关事项做了全面规定,是一项庞大的国民教育计划。它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各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设32个中学区,全国共设256个中学区,各区设一中学;每一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设53760所小学。小学分为上等和下等,各为四年;中学为两段,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分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五个学科,这是模仿法国教育制度设置的学区制和学校体系。而教育科目和教学内容则主要借鉴美国教育,这是日本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学制。《学制令》实施后,文部省优先发展小学校,奖励儿童就学,就学率逐渐提高。

(2)《教育令》与自由主义教育。1879年9月明治政府颁部《教育令》,同时废除《学制令》。《教育令》由文部省大辅田中不二磨(1845-1909年)主持制定的,效仿美国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一改《学制令》强制干涉倾向,被称做“自由教育令。”其目的在于消除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将教育权力下放。但由于保守势力反对,于1880年进行两次修改。这个改正的《教育令》否定了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利,强调国家对学校干涉,加强中央及地方对教育的监督管理。此后,教育诸法令得以完备,并开始采用学年制,使用根据不同年级而编写的教科书,向近代学校迈出重要一步。

其三,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明治维新是日本社会一个转折点。经过明治初期一系列改革,19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基本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促进了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到中期(1885-1894年)以后,日本教育开始进入国家主义教育制度创立时期。1889年2月11日,日本明治天皇举行大典,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标志着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终结。为了能够达到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日本在教育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1885年,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及教育家森有礼担任明治政府第一任文部大臣,根据日本教育实际拟定一套国民教育制度计划,即《学校令》。1886年以敕令形式颁布,同时《教育令》废除。《学校令》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在森有礼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正式建立起以小学为基础的双轨制学校体系,即高等小学———寻常中学———高等中学———帝国大学;寻常小学———寻常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从而加强了国家对学校的控制,指出小学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忠实于国家命令的顺从的国民”。

(2)1890年5月,日本天皇召见内阁总理大臣山昙有朋(1833-1921年)和文部大臣芳川显正(1841-1920年),令其编写教育箴言,以确立日本教育的基本纲领。经多次修改,1890年10月30日,明治天皇签署颁布《教育敕语》,它在日本近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起到日本教育基本法的作用。其内容共分三段,主要将东方家族主义伦理观与西方国家有机体说拼凑在一起,并用日本纪元神话加以修饰,将儒学中封建伦理道德与资本主义尊重宪法观念相混合。这样达到维护日本天皇制国家主义,向日本人民灌输“尊君爱国”国家主义思想的目的,从而把日本教育纳入日本军国主义轨道。《教育敕令》对日本教育界、学术界、思想界影响都很大。文部省将其誊写发给各学校,要求举行仪式时宣读。

(3)按照《教育敕令》规定的教育方针,日本开始调整初等教育制度。1890年10月《改定小学校令》以敕令形式发布,规定小学校应注意儿童身体的发育,以进行道德教育及传授国民教育基础知识和生活中所必需的普通知识与技能为宗旨。甚至在教授学生日本及外国地理历史时也要以培养爱国精神为宗旨。

(4)1886年4月森有礼在《小学校令》中规定,小学教科书只能使用文部大臣检定的教科书,它标志教科书检定制度的开始。同年5月文部省制定《教科用图书检定条例》,并于第二年5月进行修订,规定“教科书检定的主要目的在于证明教科书对于教学没有害处,并不审定其在教育上的优劣(第一条)”[10]。1887年3月《公私立小学校教科用图书选定方法》,又规定了地方长官设立审查委员会负责教科书的选定工作。其官僚统治倾向逐渐增强,体现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内容。

总之,在甲午战争发生之前,日本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已经确立,军国主义倾向已日趋明显,“教育先行,教育立国”的作用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在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影响中日两国近代教育的演变。一方面战败的中国开始以强敌为师,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发展近代教育;另一方面,日本则在完善国家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这中间的差别,最终改变了双方的历史进程。

[参 考 文 献]

[1]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89),光绪己亥夏御制本1

[2] 清史稿?选举志[M]1北京:中华书局,19761

[3] 同治五年五月十三日左宗棠折[M]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941

[4] 中国史学会主编1洋务运动(一)[M]1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61:81

[5]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二十)1

[6] 筹办夷务始末1同治朝,卷八二1

[7] 梁启超1学校余论[M]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

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06、1091

[8] 论民族自决权[M]1列宁全集(20卷),3991

[9] [日]教育史编纂会编1教育制度发达史[M]1851

[10] [日]文部省教育史编纂会1明治以后教育制度发展史

(第三卷)[M]1教育资料调查会发行,1964:7181

〔责任编辑:曹金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8篇优秀版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甲午战争观后感 这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明白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回到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但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杯具,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甲午战争观后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 长的岁月,此刻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 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但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但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九十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戌变法华师大版知识 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九十 第1题【单选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在带领汕头青年旅团参观山东刘公岛的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时,你可以向参观的人们介绍( ) ①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②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国侵略③邓世昌率致远号直冲敌舰,为国捐躯④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⑤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98年1月的一天,一位清朝官员用这样的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可你知道吧,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段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派别的代表( ) A、维新派 B、顽固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吴淞老将立国门,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进丁芒气节颂)诗中“菜市横刀血溅笑”的人物指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谭嗣同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丁汝昌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关天培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填空题: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______);揭开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1895年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字大全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字大全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字电影《1894甲午海战》重现了当时的历史概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恃为天朝上国,不思进取以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举全国之力购买军舰,而清政府却以经费不足推诿买军舰(然而倾全国之力为慈禧太后举办60大寿)。这是何等的令人寒心呀!虽然说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遭受了重大的失败,但是纵观甲午大海战前前后后的各种事情,我还是发现了我们的进步。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字作为一个男孩子,军事和历史一向是我课余的爱好。所以我利用双休日的空闲,从网上下载了电影《甲午大海战》,认真地观看、仔细地体会。 不过说心里话,对讲述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战的故事,我是有点抵触情绪的。因为对中国来说,那是一场失败的战役,看了以后心情非常不爽。当然,从中可以懂得一些道理,也算没有白看吧。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那么在甲午海战中,清朝的海军落后在哪里呢?看看北洋舰队,军舰都是进口的,相当先进,吨位、航速都不落后于日本海军,指挥官也大都有在欧洲留学的经历,那为什么遭到惨败呢?原来他们的落后主要在组织、观念等方面。例如,火炮是先进的,但是弹药却很差,打到日本军舰上不会爆炸;例如,由于士兵的战斗意识差,平时都不爱护设备,让日本的暗探回去报告说“中

国的海军武器装备上全蒙了一层灰,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再有,军费被贪污了,所以无法添置最新的设备。难怪电影中李鸿章无奈地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 如今,日本又在钓鱼岛蠢蠢欲动。但我们再也不是腐朽的清王朝了。当年致远舰长、电影的主人公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我们可以告慰邓世昌,这一天已经来到了。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100字这天,我看了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深有感触。 电影主要讲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舰全体官兵奋力抗敌,连破敌方三艘舰船。但终因寡不敌众被击沉。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眼角湿湿的,致远舰官兵那满腔热血保卫祖国的情感打动了我。弹尽粮绝、孤寡无助的舰船,在面临敌方围剿时,没有举手投降,没有卖国求荣,而是毅然组织了反击。 在当下社会,中国人逐渐变得麻木,只为自己而努力,从来不为国家着想。想想都可悲!试想以后若有强敌来犯,中国该如何自卫!所以,不要让悲剧发生,从现在做起,时时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民族未来为重,有所作为而报效祖国,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甲午海战中日海军实力对比!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 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 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 的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清政府也因此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 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 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 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 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北洋水师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这句话从小就听到几乎人人这么说,这句话的真实性究竟如何,仔细探究之,原来,这是句不完整的话,却以讹传讹如此之久,使 人提到北洋水师就嘲笑当年浴血奋战将士们的无能。 让我们回首当时的情况,仅从武器角度,负责任的来看看当时 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究竟谁的实力更强。 一、吨位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 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 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 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纵观中日关系

纵观“曲折”的中日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关系日趋紧密。近几年来,当中日贸易关系渐趋佳境之时,双边的政治关系却日趋下滑,期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如不改善政治关系,将影响经济关系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对待中日关系?下面,我就以我个人的观点,浅谈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纵观近70年来的中日关系,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历史半个多世纪野蛮侵略中国。二战后,日本怀着反省和抱歉的态度,表示理解和尊重受害国的民众感情.经过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市的努力,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重新确立友好关系。但近年来日本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逐步凸现,如对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的争端。其中如何看待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面对中日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式下,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提出的5点主张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明确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则,妥善解决问题,确立共同利益,构筑长期稳定发展的匡架。关键词中日关系合作共赢历史问题大国思维。 回顾中日关系历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期,中日处于对立状态,1972年中日建交,恢复友好邦交关系,但在90年代冷战后,中日关系磨檫不断,逐步丛局部矛盾转化为现实的、多方面的磨檫。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历史问题,日本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问题,对教科书的修改也让人不能接受,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越走越远;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敢正视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起侵略罪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是参拜靖国神社,这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因为那里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作为代表日本政府的首相,他去靖国神社参拜不同于一般日本民众,他伤害了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所以不是一般的内政问题。 三是领土磨檫,主要是钓鱼岛问题,日本右翼不断制造事端,把问题上升到军事、战略层面磨檫;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日本青年社”成员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97年5月7日日本政府规定,如果外国人无视日本政府的警告登上钓鱼岛,将被认为是非法入境,日本将用武力予以驱逐。四是防卫磨檫,90年代初期日本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目的是离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并为其扩军找借口,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也在暗中采取行动支持“台独”。 鉴于以上的各种原因,我们在处理中日关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种辩证的思维关系来看待。 首先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地批评日本方面在中日友好事业上开倒车的种种劣迹,要鲜明地表明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于咱中国老百姓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有人说“实力是最有发言权的。”此语不无道理。没有血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血性之外,还应有智慧,有胸怀,有远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现在的中日关系中,有很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这确实需要理性和智慧。虽然中日关系面临困难局面,但是加强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流,仍然是中日两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主席提出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关系三个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并且三次提到日方要采取实际行动。只要日

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的发展 沈俊 摘要:中日两国有着两千余年的交往历史,一直以来两国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一起创造着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关系成为亚洲矛盾的焦点。此后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由于国家利益与竞争因素,中日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状态,但中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作为长期国策,这不但有利于中国对外关系与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关键字:侵略经济合作对外关系利益 一中日关系紧张的开始 甲午战争是中日关系危机的导火索。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急需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带有现代意义的对外战争,主要标志就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已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它们不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企图瓜分中国的领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至此,中日关系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经济还是制度等方面,都被日本所操纵。然而,此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使中华民族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这也为中日关系的深入矛盾化埋下了祸根。 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经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侵略战争,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整体抗战水平,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接二连三的侵略与剥削。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两国的关系宣告完全破裂。日本对中国上演的一幕幕恶行,使中国人民越发团结在一起,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对外。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了血的罪行,中国人民的耻辱感随着几十万无辜百姓的遭遇而越发壮大。中日关系此时已到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日本签下了投降书,东京审判也将战争的罪魁祸首绳之以法,然而日本的这次侵华战争始终是中日关系转变而难以跨越的鸿沟,因为这关乎一个民族的最严。 二敏感的中日关系 经过中国人民八年的奋勇抗战,中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国共两党在一番争夺之后,中国共产党也日渐成熟,最终成为中国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国际地位都有了一定提升,同时,中国致力与发展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使中国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日本对中国的强大是心怀恐惧的,毕竟两国首先在地理环境上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同时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中国已经威胁到日本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日本必须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才能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中得到长远的发展,毕竟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了。国际环境看,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发展中日关系。从双边关系看,中日经济交流与合作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中国的经济大国化趋势与日本的政治大国化趋势均需要一个良好的中日关系。两国关系也存在挑战,中日关系两强并立格局的出现,导致两国间的战略猜疑和竞争意识增强。那么,中日关系必须得到调节,两国才有可能在安定的环境之下发展,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本部影片从邓世昌、刘步蟾等清朝末年从福州船政局选出来一批少年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校说起,清朝末年,中国成为列强争相争夺的肥肉,个个都想分一块为背景。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 今天我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为邓世昌那强烈的爱国情意感动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和胆小怕死的人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作战,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观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邓世昌有一种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他不像电影中的那位方大人,贪生怕死,遇到敌人就退缩,一点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气概。而邓世昌他不但坚强不屈,而且视死如归。突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颂歌,把一段历史悲剧,塑造成杰出的艺术经典。 另外我在电脑上知道了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894年正是 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早在一年前清政府就专门成立了庆典处。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战争危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开 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光绪皇帝和大臣们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最高统治者如此腐败是无法指挥战争取得胜利更无法领导国家走上富强之路的!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它的强大靠的不是别人,靠的正是这一代又一代努力与为中国开发建设的人。当然还有那在战场上付出了生命与鲜血的英雄人物。 观看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 1894年7月25日,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甲午大 海战》这部电影就是根据甲午战争改编的。 这部电影从主演邓世昌的童年说起:1877年,邓世昌的同学们怀着强国的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一)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一起到多媒体教室去看电影——《甲午大海战》,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1894年9月18日,腐败的清政府和可恶的日本舰队在海上交战时的情况,当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权力被可恶的慈禧太后掌握了,她毫不重视军队建设,在国家危机时刻,皇宫内还在为慈禧太后做六十大寿,将大量钱财挥霍掉了。可日本很重视军队建设,没钱就把全国官员的工资减少十分之一,买新式铁甲船,没粮就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约粮食给海军。我想日本真团结啊!要是我们中华民族也能这么团结,那么中国就不会有这些屈辱的历史了。 甲午大海战刚开始,日本就显示出了新式武器的好处,不一会儿,就击沉了我们四艘北洋海舰,可他们的海舰却未沉一舰,邓世昌大怒,和他的手下所驾驶的致远舰所向披靡,重创了日军的五艘海舰,可后来,炮弹打光了,就只有用穿甲弹,对日军根本没有杀伤力。之后致远舰被日军的东洋海舰打败了,面对严重的倾斜危险,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本吉野号冲去。从这可以看出邓世昌宁死也要和日本吉野号同归于尽,他为了国家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可日军见势不妙,边逃边放鱼雷,致远舰不幸被击中,炸为两截,邓世昌本有机会逃走,可他宁死和日舰共存亡,他的狗——太阳,也随着他一起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们所感动,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因为慈禧太后和许多的贪官污吏把那些钱财都用在了不正当的地方,不给海军新添海舰,就连炮弹也用次品代替,所以造成中国甲午大海战的失败,日本人也太可恶了,就连现在日本仗着有美国撑腰,还试图霸占我们中国的领土——钓鱼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国防建设,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一大批'高、精、尖'武器相继面世,'核导弹'、'核潜艇'、'歼_20战斗机'、'航空母舰'…… 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要永远记住'甲午海战'这段屈辱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发奋学习,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二) 经过在历史课上的学习与观看《甲午大海战》的电影之后,我的内心充满了悲愤。愤,是对日本侵略者历史野蛮行径的铭记;悲,是对我们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哀伤。 观看《甲午大海战》的这部充满感伤的历史气息的电影,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我们中国的那段历史。这个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19世纪末,是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的时代。在那个我们清政府腐败与哀落的时代里,我国的北洋舰队的海上作战的实力水平从日渐下滑,而日本的水平逐渐超越中国。影片中日本的民众及国家首领导为了国家团结一心,慷慨损资发展海军,壮大国家实力,没有看到自私贪财的官员。而我们中国大清帝国,既骄傲也腐败,慈禧太后还天真的认为日本这个小国家不能返了中国,她将国库钱财用于修建颐和园和筹办自已的六十大寿。而朝廷官员一味贪污,将买炮弹的钱全部中饱私襄。 啊!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与无能啊!官员大多都不顾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贪财享乐。到头来,苦的始终是咱老百姓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战士们。从历史中眺望我们这个看似美好却依然不乏贪污腐败的官员存在。我们国家的官员应该要以史为鉴,勤政爱民不再贪污啊!滥用权势,贪赃枉法必不得好下场。我们的官员应该要像莲一样廉结,出淤泥而不染,依然身保圣结。也应该像习总书记那样反对贪污,反对行贿受贿!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导读: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我怀着激愤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本书,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日本对我国壮丽山河,金银珠宝及丰富的物产垂涎已久。日本明治十四年,日本天皇经过精心谋划,于公元1894年7月15日发动战争。他们投入了四万五千余人,以及松野、吉野等军舰,从朝鲜发动进攻。当时昏庸的清政府还摸不着头脑,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保守派还高枕无忧呢。他们花费大量金银为慈禧太后请六十大寿,修建颐和园。以光绪帝为代表的抗战派忍无可忍,下令对日宣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因全部失利而签订了《马关条约》。宣告了清政府经历十年的洋务运动失败,丁汝昌、邓世昌等爱国将士壮烈牺牲。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军队的致远号瞄准了敌舰吉野号发出一枚炮弹,许久无动静,原来为修颐和园,军费用完了,而火炮里不是火药是沙子!日本的速射炮一分钟五发,清政府呢五分钟一炮,好不容易发一炮,还是哑的。有此感慨当时的泱泱大国,军事是多么的落后。中国最早发明火药,用来放鞭炮,外国人却制成枪炮,用来掠夺财富,令人可悲啊! 可恶的侵略者不择手段,惨无人道的杀害人民。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世界的谴责,参拜靖国神社,伤害国际感情。破坏国际秩序。

不要再掠夺了,帝国主义们。希望你们遵守国际秩序啊!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每一次大的海战都将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座右铭,他从始至终将自己的志向定在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从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社会,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战败,导致了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入。割地、赔款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都深深的打击着中国的心脏。战败后的清政府,开始总结经验,是什么原因使清镇府导致失败。李鸿章等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器物技术,来挽救清镇府的危机。 1894年9月,在黄海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械大战——中日甲午战争。就是这场战争,使得多少爱国志士以身殉国。这一仗打的壮烈,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威严和不容外人屈辱的气概。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一身正气,与舰同亡。在“致远舰”中炮倾斜后,弹药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多少次的炮弹轰击,多少次的忍痛坚持却还是失败了。眼看着那枚炮弹穿击铁甲打在了敌人的“心脏”里,如果那枚炮弹一爆炸是否胜败会再议论一番。但那颗炮弹却是一颗臭弹,甚至还有些炮弹因做工不细而不能上膛,这些本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却出现了。有些人说如果当时清政府出银子买下那艘新式的英国军舰,也许胜败就会另堪别论了。但事实会如此吗?有些人会拍着胸脯说“会的”。但那中说

我看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有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也有近代的战争与交恶。近年来,两国交往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两国国民的感情也受到了伤害,出现了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之争、“反日游行”等引人注目的事件。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中,至今仍存在一些重要的障碍 一、中日交流始于汉朝:据《后汉书》记载,自公元57 年开始中日就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 二、日本遣隋使 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圣德太子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于公元7世纪 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友谊的桥梁——遣唐使: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中日往来不断加深,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其中“唐玄宗诗赠遣唐使” 日本嵯峨天皇提倡汉诗, 推动日本汉学的繁荣发展;李白、王维等著名诗人也和日本诗人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为了日本好友的 不信遇难而作诗悼念;日本僧人空海和王羲之在书法方面也结下了深厚友谊;鉴真,大家更是熟悉不以, 他七次东渡到日本,传播了盛唐文化,对日本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另外,中国的茶也有悠久的历史,日本在派遣遣唐使的时候,茶文化也就随之流入日本,在日本人的不断改进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道” 在现代,日本茶道被很多人所崇尚,就是茶叶大国——中国也钦佩不已。光辉的古代交往史也只是一时的烟花,刹那即逝,到了近代,中日的关系只能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从 明清时代的闭关锁国开始,中日的外交不断减少,以致到后来战争爆发。 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上互补互惠,文化上互相学习。两千年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隋唐时期与日本天平、平安时期的友好往来,堪称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楷模;李白、王维与阿倍仲麻吕的深厚情谊,更是举世共赏的千古佳话。 然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开始变质,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受到了破坏,自此到1945年,中日两国之间是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而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沉重伤害,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难以磨灭的一道伤口,那半个世纪可以说是中日关系自隋唐有交往以来的最黑暗的时代。 从1894 年甲午战争起到1945 年8 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多年来,中日两国之间经常笼罩着战争的阴云。1984年7月至1985年4月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因《马关条约》签订而结束,而日本从中国取得了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1900年6月至1901年4月,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后,日本取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以及索取了大量的战争赔款;1914 年9 月至11 月,日本借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侵占中国山东,并在其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时占领青岛直到1922年;1928 年4 月至1929 年5 月,日本借口中国南方革命政府北伐,再次出兵中国山东,占领济南、青岛;1931 年9 月18 日,日

中日甲午战争军力对比

中日甲午战争军力对比:中弱日强 2014-07-24 16:45:36 [来源:中国网] [作者:迟云飞] [责编:蒋俊] 字体:【大中小】 甲午战争之时国力中强日弱,军力中弱日强,中国之弱不在武器,而是在组织制度、官兵素质和对近代战争规律缺乏了解上。国情中劣日优,日本准备充分,中国仓促应战;日本政权稳固,中国政权动摇;日本民族统一,中国一盘散沙。由于军力和国情因素,导致日胜中败。 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不乏以极少胜极多、以极弱胜极强的战例,但更多的是战争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的较量。1938年,当抗日战争爆发还不到一年的时候,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断言,这场战争中国不会速胜,也不会灭亡,而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华民族。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毛泽东的判断完全正确。毛泽东据以分析的,有双方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有中日两国国情的对比,有国际关系的影响等等,总之是双方实力及各种条件。毛泽东就是从这些条件的对比,得出持久战的结论,他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甲午战争是很好的启示。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首先是军力的竞赛。军队是战争的基本工具,我们不能不首先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 1893年,日本陆军有7个师团,将近7万人。甲午战争中,日本动员了预备役,总共动员的兵力为24万人,另有伕役15万多。派到中国和朝鲜作战的兵力是17万多。 中国军队名目复杂,很难找到确切的统计,但总数应有100余万。旧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有作战能力的只占军队总数的1/3。日本参谋本部曾估计中国军队的有效实力是35万人。甲午战后的1898年,兵部和户部曾统计各省练军防军为36万人。就数量而言,中国军队显然占优势,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单由数量决定,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军队的战斗力。装备、编制、训练、官兵素质和教育程度、士气、战略战术等方面影响更大。 装备方面,大体上是日军优于中军,但并不是象许多人想像的那样相差悬殊。一方面,日军的装备还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另一方面,中国在30年的洋务新政中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进。中国陆军武器装备的最大弱点是武器的种类、规格过于混杂,给后勤供应和实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他方面,中国军队确实较日军相差甚远。甲午战争时,日本军事制度、组织都已近代化,但是中国军队却沿用原湘军的营制,兵种单一,这种编制适合于双方都没有多少新武器的湘军对太平军的作战,但用在对外战争上,指挥不灵、配合不好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与日军的师团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中国军队没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官,战斗部署只凭最高指挥官一拍脑袋。诸军平时各驻一地,互不隶属,缺乏训练,也从未配合进行军事演习。日本人事后总结:“清军指挥错乱,其龃龉冲突百出,而内部相摩擦,结局减弱对敌之战斗力几何,未可知也。” 中日军人教育水平相差悬殊。日本陆军高级军官有一半或进过本国军事学校、或到西欧学过军事、或到欧洲考察过军事。而中国陆军高级将领没有一个进过新军事学校,他们大多是行伍出身的旧式武夫。中国武备学堂虽也培养出一些学生,却没有给他们指挥军队之权。日本教育普及率很高,因此日本士兵的教育程度也比中国士兵高得多。近代的战争不仅需要新的武器,更需要近代的战略战术,需要懂得近代战争的规律,而近代战争的知识要有知识的人并且要专门研究才能掌握。清军战术上策略上屡屡失误,决非偶然,是因为中国军官不懂近代战争,其受教育的水平太低。 我们再看海军。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37艘,总吨位59000余吨;北洋海军有军舰22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1200吨;另外北洋战舰的功率、航速、舰龄、火炮等均劣于日本,只有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可对日军造成较大威胁。海军的编制、军官教育程度比陆军较为近代化,与日本差别不大,但与日本相比,尚有几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其一,是海军首脑部门的缺陷。虽然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都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乎等于空设。不仅如此,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专门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实在难以制定正确的战略,也难以与陆军协同作战。 其二,海军不统一。北洋海军实力虽已逊于日本,但若加上南洋和广东的几艘能胜任海上作战的舰只,实力便可与日本海军接近。但海军未形成统一指挥,互不统属,结果力量分散。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试图调南洋舰来加强力量,但没有成功。威海海军投降时,还发生了降将牛昶昞要求返还原属广东的广丙舰的笑话。 其三,正是由于首脑部门的缺陷,使中国海军缺乏明确、周密的计划与战略,缺乏争夺制海权意识。事实上采用的是守势战略消极防御战略。日本则在开战前就按海军胜利、僵持和失败三种情况制定陆海军作战战略,明确争夺制海权。因此中国海军处处被动。 人、武器、组织制度是军队战斗力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只偏重武器的更新、偏重军事技术,而忽视了制度和人的改变,这成为清军的基本弱点。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一>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 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可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长的岁月,此刻 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可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 略瓜分的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 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 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可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可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 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双手 抱头,还有的跳水逃跑。看到那里,我十分生气,中华名族几千年 来的历史,全部都给侮辱了。邓世昌没有退缩,对水手们说:“我 们必须要打掉倭寇。”这时船开的越来越快赶上“吉野”,突然一 声巨响,两艘军舰撞在一齐,邓世昌和水手们都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软弱,不要落后,落后必将挨打,要让国家强大起来,不受欺凌…… 观看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600字<二> 刚刚看完甲午大海战,每次看这种题材的片子,心都被狠狠的一次次戳痛,当时世界排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竟如此轻易地就被我们不屑的弹丸小国日本摧毁,这个结果我们不想理解可是就是事实,也早已注定。 日本的掌权者为了自强为了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由天皇带头一次又一次的捐款,而中国的掌权者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当我们从德国买回的两艘当时最大的军舰回国时,所有人以为中国这个巨人要醒了,可是结果依旧是沉默,也许此时的“沉默”就在预告着未来的“沉没”了吧。 军舰回国时,曾去日本访问,当时我们有机会将日本的海军扼杀在萌芽之中,可是我们没有去做,那个洋人指挥官说的对,我们总是固执己见,所以失去了一次最好的震慑日本震慑列强的机会,也失去了成功的先机。 七年间,我们的军舰的最大用途竟是为了帮慈禧运输新鲜瓜果这是怎样可笑的一个事实啊! 中国的统治者慈禧为了自我的寿诞挪用北洋军舰的军费修建颐和园,原本即将到手的新型快速铁甲军舰与我们擦肩而过,被日本购去。而那些贪官们则为了私欲,将购置炮弹的经费聚敛于自我的腰包,有这样的当权者,即使有像邓世昌这样有本事的爱国将领又如何有这样的当权者,我们又怎会不败不明白今日的国人在看到颐和园庄严秀丽的美景时,会否想到那里曾是用我们的军费建造的呢会否想到它背后的代价是整个北洋舰队呢 我们一向认为国贼的李鸿章,的确他是做过很多错事,可是至少他曾为我们国家的富强努力过,为了军费像慈禧争取过,为了最终在马关条约上不割让领土而流下真诚的泪水,不管这泪水是为了自我从此留下卖国的恶名还是什么,他已尽了自我最终的努力。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一波三折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1.中日两国的敌对(1949—1971) 二战后,日本处于美国的占领之下,《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本吉田政府于1952年4月与台湾当局缔结《日台和平条约》,建立了所谓“外交关系”,从而为中日关系正常化设置了新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人决定采取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渐进积累的方式,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1952年6月,中日签订了第一个战后民间贸易协定。1953、1955、1958年又签订了三次民间贸易协定。但1958年的“长崎国旗事件”一度导致中日贸易中断。由于双方对发展经贸关系又很强的需求,1962年廖承志与高崎达之助签署了《中日贸易综合备忘录》,即L—T备忘录。1963年中日友好协会成立,积极开展中日民间交流。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日关系受到严重冲击。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前29多年的两国关系,可以清清楚地看到中日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是冷战这一国际大环境;第二是日美关系;第三是日台关系。 2.中日关系的蜜月时代(1972—1991)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剧变。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感到震撼,谋求同中国邦交正常化的呼声高涨。1972年9月,田中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两国邦交实现了正常化。1978年8月,两国又签署了《中日友好和平条约》。10月,邓小平访日。中日关系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1周年。从表面上看,中日早已和解。但是,这些年来的事态发展证明,这两个国家远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究其根源,是因为中日的和解,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从上至下的安排。两个国家的领导人为了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引导了41年前的正常化。但是,从上至下的和解往往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没有对过去战争历史的起码认识和反省,没有民间社会真正的对话和沟通,没有国民教育的反思,历史的旧恨随时可以被重新激活。 3.曲折发展中的中日关系(1991—2000):两强并立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影响中日关系的国际环境和两国的国内条件发生了变化。国际格局的剧变使中日两国在全球和地区结构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出现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高潮日本却受到“55年体制崩溃”和泡沫经济破灭的冲击。中日两国在外交战略选择过程中彼此产生了摩擦,相互警戒感增加。日本政界总体保守化和“新生代政治”导致了对华强硬势力的上升,主张摆脱“历史包袱”,把对华“友好关系”调整为普通关系。 面对日本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坚持原则的立场,努力在斗争中求得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1998年11月江泽民访日,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两国发表了第三个政治文件,新的《中日联合宣言》明确中日两国将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4.中日关系的冰冻期(2001—2006):政冷经凉 21世纪的头几年,中日关系经历了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堪称21世纪初,中国所有对外关系中最差的一对双边关系。在小泉执政时期,中日首脑互访的中断和高层互访受阻是中日关系“冰冻期”的最直接体现,中日关系由““政冷经热”向着“”政冷经凉”转变,两国民众对彼此的情感也降到了冰点。中日权势结构的变化加大了中日两国的全球及地区的安全困境,导致双方外交战略发生变化。日本国内对华友好的传统力量迅速衰落,政府内部知华派力量也遭受沉重打击,国内民众厌华情绪高涨,这些都深刻影响了小泉时期日本对华的强硬政策。国内政治环境和双边关系上不断出现的政治冲突加剧了两国间的彼此不信任。 5.中日关系的回暖与战略互惠关系(2006—至今) 经过双方有识之士的努力,中日关系终于朝着正常的国家关系轨道变化,2006年10月,安倍就任首相后首访中国,此次访华被成为“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总理进行了访日的“融冰之旅”。同年12月,福田康夫访问中国,被称为“迎春之旅”。2008年5月胡锦涛出访日本,双方签订了中日之间的第四个政治文件,即《中日关于全面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之间是基于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战略互惠关系,胡主席的这次访问被称为“暖春之旅” 。中日关系的改善,美国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日本的对华战略也发生了改变。日本的对华决策者逐渐意识到了对华友好的重要性。 二.中日经贸关系 1.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两国的经贸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2年的民间交往时期、1972年后的“政府主导、官民并举”时期、冷战后的市场主导时期。60余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历经风雨,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78年之后,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从1972年的11亿美元

从甲午战争中日实力对比看晚清与日本近代改革成败

从甲午战争中日实力对比看战前晚清与日本近代改革成败 同时近代东亚两国近代及其重要的战争,然而这场战争却决定着此后两国相反的命运;同是在西方殖民扩张时代压迫下,中日两个封建专制性质国家,几乎同时代被坚船利炮敲开国门,然而自1895年后,日本却跻入了侵略者行列,且后来居上,使中国受到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强度最大的侵略与赔偿。由果索因,我们组从甲午战争中日实力对比看晚清与日本近代改革成败。 一、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一)作战部署 1.战略:甲午年八月十八日,两国海军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主力。海军提督以定远为座舰,船长刘步蟾,等到两军相望的时候,刘为保留主力忽然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前,阵线混乱,日军乘机取得优势。 战略是与军队指挥者思想紧密相关的,临时调整战舰布局,刘虽是英国海军学校毕业的学生,但深受儒人志气思想影响,终究是属于儒弱之列,倒置缘故只为求自全,胆怯的战略指挥,就算有爱国名将丁汝昌为海军提督,可丁又本是骑兵的军官,不善水战,更是雪上加霜。 2.战术:定远船上总炮手是英人泰乐尔,看见刘步蟾变更阵势,知道形势不好,他先吩咐炮手命中而后放炮,因为船上炮弹不多,走上望台,准备帮丁提督指挥,但两人中英文交流不通,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开火,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泰乐尔亦受轻伤,指挥与军队均混乱,海军损失严重。 在双方争取海权的黄海海战中,中国战败,日本陆战需要从海上

运输大量军队物资,这是中国陆军又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战前准备 1.物资:中国军舰之优点 A.舰船数量上优于日本海军。中国当时除北洋舰队外,尚有南洋舰队、福建海军、 广东海军三支舰队,也有一定实力,例如南洋舰队拥有5艘巡洋舰。 B.中国拥有两艘巨舰。定远、镇远两舰排水量均为7335吨,而甲午战争时, 日本最大的舰船排水量只有4278吨。 C.中国铁甲舰优于日本。据《甲午海祭》书中,中国铁甲舰5艘,日本方面 3艘。这里铁甲舰当指船体有特别的铁甲防护,防御能力大大增强。 D.中国舰只大口径火炮优于日本。以黄海战役计,中国21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有23门,而日本只有11门,仅及中国的一半。 而事实上,我们引以为豪的北洋水师却由于经费问题近十年未更新装备李鸿章就向沈葆祯诉苦:“部拨四百万有名无实,各关四成除去协晌借款,所存 无几,各省厘金指拨要款久已入不敷出,断难如数。” 李鸿章在奏折中总结了三年来北洋经费的困难情况:“奉拨额响每岁号称四 百万两,三年以来实解不过二百万,是每年仅得数十万两,固己有名无实。各省厘金 或分毫未解,或解不及半,各海关四成洋税开销本多,又拨去半分归还西征军饷原 借洋款。” 10年未更新装备,购置新舰,要知道军事技术是飞速发展的, 怎能耽误这近十年时间。而北洋官兵们就是用性能上与日本相差了一、二十年的军舰去战,而且又有如此多战斗外的因素捆扰着他们。虽然舰船吨位、马力、参战兵力、火炮数量、速射炮数量、鱼雷发射管数量日本都是明显优势,但事实上海战中的机动力、火力北洋水师都处于劣势,就连弹药也是严重不足。 中国海军之缺点兼对比日本海军之优点 A、中国海军除定远、镇远两舰外,其余军舰吨位普遍较小,均在3000吨以下。日本海军虽无巨舰,但其4000吨以上舰只有5艘,3000吨以上舰只有4艘,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