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传染病的残余风险

输血传染病的残余风险输血传染病的残余风险

1、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

1.3 范围

1.4 定义

2、输血传染病的概述

2.1 输血传染病的定义

2.2 常见的输血传染病

2.3 输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2.4 输血传染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3、输血传染病的监测和筛查

3.1 输血传染病的监测方法

3.2 输血传染病的筛查方法

3.3 监测和筛查结果的解读

4、输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1 输血前的患者筛查

4.2 供血者的筛查和评估

4.3 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4.4 输血后的监测和处理

5、输血传染病的残余风险

5.1 输血过程中的残余风险

5.2 残余风险的影响因素

5.3 降低残余风险的措施

6、附件

6.1 相关研究报告

6.2 监测和筛查的流程图

6.3 监测和筛查的数据统计表

7、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名词和解释

7.2 输血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名词和解释附件:

1、相关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1:《输血传染病的筛查方法和效果研究》

- 研究报告2:《输血传染病的监测结果分析》

2、监测和筛查的流程图

[插入流程图示例]

3、监测和筛查的数据统计表

[插入数据统计表示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名词和解释

- 输血法:治疗或预防疾病时将血液或其组分输给患者的一种方法。

- 输血管理条例:规范和监督输血过程的法规。

2、输血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名词和解释

- 职业暴露感染:在职业活动中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暴露于感染源的一种传染病。

- 传染病预防法:预防、控制和治疗传染病的法律法规。

输血风险告知书

输血风险告知书 尊敬的患者: 在进行输血治疗之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理解输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和并发症。输血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但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您知情并签署这份告知书。 输血的目的 输血是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的方法。通过将血液或其衍生物输注到患者体内,可以提供所需血液成分和代谢产物,帮助患者恢复或保持正常生理功能。 输血的风险和并发症 尽管输血在很多情况下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是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过敏反应:输血可能导致身体对输注的血液或其成分产生过 敏反应,如发热、寒战、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这可能是由于输 血过程中存在的某些成分引起的。 2. 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胸痛、背痛、肌肉痛、呕吐、恶心等。这些反 应可能是由输血过程中的血液成分或化学物质引起的。 3. 免疫反应:输血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输注的血液产生 反应,引发免疫相关疾病。这可能表现为体温上升、贫血、黄疸等 症状。 4. 传染病风险:虽然输血属于注射治疗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 传染病风险。输血过程中,可能存在无法排除的传染病病毒或细菌 污染的风险,导致患者感染相应的传染病。 5. 其他并发症:输血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如血凝块形成、 肺部感染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输血本身、输血过程或患者 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输血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 和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 血液筛查:在输血前,我们会对输血提供者进行全面的血液 筛查,以排除可能存在的传染病风险。 2. 兼容性测试:在输血前,我们会对患者和输血提供者的血液 进行兼容性测试,以尽量避免输血反应和免疫相关问题。 3. 监测和观察:在输血过程中,我们将对您的生命体征和症状 进行持续监测和观察,以及时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意和知情声明 1. 我已经充分了解并阅读了本告知书,理解了输血治疗的目的、风险和并发症。

输血的血液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预防

输血的血液传染病风险评估与预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已成为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常用 手段。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血液传染病的传播。本文将对输血的血液传染病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血液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血液传染病是指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等。这些疾病具有潜伏期长、 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特点,一旦通过输血途径传播,将严重威胁受血 者的健康与生命。 二、输血的血液传染病风险评估 1. 患者自身病史评估 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血 液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存在,以及是否有曾进行过输血操作。基于此, 可以初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血液传染病风险。 2. 献血者的筛查和检测 为了确保输血血液的安全,献血者的筛查和检测工作非常重要。献 血者应接受血液传染病的快速筛查和特异性检验,如HBV、HCV、 HIV的抗体检测。只有经过全面而严格的筛查检测后,献血者的血液 才能作为输血血液的来源。

3. 血液制品的加工与处理 在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采集后,还需要对血液进行加工与处理。这 包括血液分离、洗涤、过滤、病毒灭活处理等环节,以减少血液中病 毒的存在。血液制品的生产过程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最 大程度地降低血液传染病的风险。 三、输血的血液传染病预防措施 1.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医护人员是输血操作的关键环节,他们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 谨的操作技能,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定期进行血液传染病的筛查 不仅献血者需要接受血液传染病的筛查,受血者也需要定期进行相 应的筛查。这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血液传染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 疗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3. 注重血液制品的质量控制 血液制品是输血操作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对其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医院应严格执行血液制品的采集、加工和储存等环节的操作规程,确 保血液制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4. 提供充足的替代品选择

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 T)方案 为保障受血者安全、开展合理、科学输血提高输血风险意识、安全意识特制定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 一、输血严重危害定义: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副作用、经血传播疾病等。 二、各科室职责 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负责受血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处理。 2、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和协助处理及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进行统计及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3、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4、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 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措施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2、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不自行采血。 3、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需经过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

5、血液暂存、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 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7、输血前必须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 8、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个项内容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9、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10、加强医院消毒与清洁管理,明确规定消毒与清洁的区域、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 11、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 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12、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为阳性结果者主治医生应及时告知患者和亲属或监护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患者或其亲属签名等应记录在病历四、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详见《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血液安全与保障

血液安全与保障——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进展 周虹, 王全立, 詹林盛, 许金波,章金刚, 王字玲, 宫锋, 岳文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 北京100850;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100071 摘要“血液安全及保障”是个永恒的主题, 军事医学科学院从建院之初到现在的60 年间, 开展了包括血液采集、检验, 血液筛查、制备、储存、运输、输注及新型血源开 辟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从20 世纪50 年代初的血浆代用品开始, 先后在输血传播(病毒) 传染病的检测、相关灭活方法与装置、临床输血安全、血液制品与代用品及其新型血 液成分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技术、产品、装置与标准, 力 求为形成整体、灵活、精确、高效、优质的安全血液供应链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血液质量血液制品血液代用品输血治疗病毒灭活/去除血型转换 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 通过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血液战略, 即“建立国家输血服务机构, 从低危人群中自愿无偿献血, 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筛查, 科学合理用血”, 使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其残余风险度已经降低到百万分之一以下. 自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 为了与世界接轨,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与血液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中国的血液安全工作步入了正轨, 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尽管如此, 血液安全及其保障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如输血相关新发现传染病等. 现就军事医学科学院在输血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综述如下. 1 输血传播疾病研究 1.1 输血相关SEN 病毒研究 SEN 病毒(SENV)是20 世纪90 年代末发现的, 发现早期怀疑其与non-A-B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发生有关, 是一类可经输血途径传播的圆环DNA病毒. 对SEN 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有8 个型(A~H). 初期的研究显示SENV-D型和SENV-H型在献血者中的感染率低, 在输血相关性non-A-E 肝炎患者中具有高感染率, 超过50%, 因此推测SENV-D型和SENV-H 型可能与输血相关性non-A-E 肝炎相关.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证实在中国也存在SEN 病毒感染, 并克隆得到1 个SENV-D 亚型分离株(SENV-D-BJ1)和2 个SENV-H 亚型分离株(SENV-H12-1 和SENV-H12-2)的全部编码区基因序列. 建立了SENV-D和SENV-H亚型特异性的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方法, 对SEN 病毒的ORF1C 端蛋白进行体外重组表达, 并用免疫印迹方法对其抗原性做初步分析, 为建立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进而对SENV中国株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进化地位进行了分析, 调查了SENV-D/H 亚型在中国不同人群中(包括献血者和各型肝炎病人)的流行情况; 确立了SENV-D和H亚型中国分离株(SENV-D-BJ1, SENV-D-BJ2, SENV-H12-1和SENV-H12-2)在TTV 相关病毒超家族中的进化地位. 研究结果显示, SENV-D 和SENV-H 的感染率在中国健康献血者与non-A-E 肝炎患者中无显著差别, SENV 可以经输血途径传播, SENV 的感染没有显示出直接的致病性, 但不排除在特定条件下致病的可能性. 1.2 输血相关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在输血传播病毒检测研究方面,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以为紧急条件下提供血液安全侦检技术与装备、给经输血途径传播的传染病防控研究提供相应基础与技术为研究目标, 主要开展血液从供血者到受血者体内过程中病原安全检测研究. 构建了多表位融合HCV 抗原, 建立了双抗原夹心检测anti-HCV 的方法; 探索了枝状DNA 信号放大与纸层析杂交检测方法; 并建立和评价了检测人细小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及西尼罗河病毒荧光定量PCR 和血清学检测技术. 尤其是近年来, 针对目前战时及应急状况下紧急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方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 一、目的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保障受血者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检验科及业务主管部门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的诊断、处理及改进。 三、职责 1、业务主管部门(医务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感染控制处) ⑴负责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凡属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应及时向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分管院长报告。⑵负责经血传播疾病的登记、调查和报告。 2、临床科室医护人员⑴密切观察输血过程,及时发现SHOT。⑵负责受血者发生SHOT的诊断及处理。 3、检验科 ⑴负责出现SHOT后的相关检测,协助诊断。 ⑵协助SHOT的处理。 ⑶负责SHOT的原因调查与上报 四、管理程序 1、输血严重危害(SHOT SeriousHazards of Transfusion)是指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

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为能及早发现SHOT,避免延误治疗,保障受血者安全,负责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对输血过程进行严密观察,认真鉴别。 2、识别SHOT的标准 (1)、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 ①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②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③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④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细菌污染反应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浅谈输血感染和输血安全

浅谈输血感染和输血安全 输血感染是输血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及血液制品是输血感染的安全管理核心;血站及输血工作人员是输血感染的唯一控制因素;输血用的药剂及器具、周边环境是输血感染的直接影响因素;血站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是系统化保障输血安全的有效路径。该文认为,输血感染的安全防范工作是无止境的。对输血感染风险进行分析,从输血感染风险防范的原则、防范途径、制度保障8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标签:输血感染;输血安全;制度红线 一般情况下,血液传染病的筛查项目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乙型脑炎等。但事实上,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不仅仅包括病毒性疾病,还有各类细菌性疾病(如败血症等)和大量的寄生虫疾病(如丝虫病、疟疾等)。人的血液属于封闭系统,受到皮肤、粘膜及整个免疫系统的保护,仅依靠血液媒介传播的疾病很难在人-人之间传播。但是,刺穿血管的任何操作都可能造成血液传染病的传播,输血操作是其中造成血液传染病的最重要途径。血制品中含有的传染病传播给受体的可能性接近100%。所以,阻断血液传染病经过输血操作的途径只能是防止含有病原的血液制品进入输血途径。 1 输血感染风险分析 1.1 主要表现 血液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有HTL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A V、HBV、HCV、HDV、HEV、HIV、CMV、EBV等[1]。 血液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虫有疟原虫、班氏丝虫、马来丝虫、蚴虫、弓形虫、利多小体等,及各种衣原体、虫卵[2]。血液中含有的致病菌较少,但有离体血液储存过程中,可能感染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与此同时,血液存储过程中,血液中的血细胞、免疫细胞、致病菌、寄生虫等在微环境中相生相克,发生一系列的细胞死亡效应。因为没有肝肾等器官和淋巴系统对血液进行过滤,如不进行妥善管理,血液存储过程中会积蓄各种毒素[3]。 1.2 感染途径分析 1.2.1血液采集阶段血液采集用品可能感染血液,甚至导致供体的感染。在血液采集用品的采购、运输、库存、领用、无菌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有可能导致血液采集用品的污染。因为当前血液采集过程多在血液采集车中实现,所以对血液采集车本身的消毒和无菌管理工作也相当重要。血液采集车内任何无菌设备出现故障,都应该立即终止血液采集,正在采集中的血液,也应该丢弃。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预案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预案 控制输血的严重危害预案 引言: 输血作为目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已经在临床上得到 广泛应用。然而,输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严重的危害和风险, 需要我们严格掌握和执行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预案。本文将重点探讨 控制输血过程中的严重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预案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 健康。 一、输血相关感染危害及预案 1. 输血反应感染危害 输血反应是指接受输血后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为降低输 血反应的感染危害,预防措施包括: - 确保血液质量: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血液筛查和 检测,确保无感染源的血液输注。 - 预先评估患者: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评估患者的输血适应性,避免超过患者耐受范围的输血。 -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一旦 发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处理。 2. 输血相关传染病危害

输血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梅毒等。为预防输血相 关传染病的危害,建立如下预案: - 血液筛查和检测:确保血液来源的正规化和安全性,对于献血者 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病毒标志物检测,以筛查潜在的传染病感染者。 - 临床检测和隔离措施:对于接受输血的患者,要进行严格的临床 检测,如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隔离患者以避免传播。 二、输血不良反应危害及预案 1. 输血反应危害 输血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为防范输血反应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通过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术前评估,确定输血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风险。 - 适当选择输血成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输血成分,减少风险。 2. 输血反应处理预案 - 及时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迹象,需要立即停 止输血。 - 给予抗过敏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给予适量的抗过 敏药物。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打

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 H O T)方案建立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疾病、输注无效)预案,有效预防与处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输血传染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追溯疾病源、减少与预防血液输注无效。 输血科负责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原因调查与上报,并反馈给血站。协助医院对输血传染疾病的调查与上报。 检验科负责对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并做好质控工作。 医务科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对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处置与鉴定工作。院内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上报。 一、输血不良反应监控、调查及处理程序 1.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2.疑似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通知输血科对原血液标本进行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试验。抽取剩余血液送输血科重新进行血型检定和交叉配血;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5)如怀疑由细菌污染引起的,按我院相关规定执行,取剩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输血科在接到发生严重输血溶血反应的报告后,应迅速进行调查,以确定原因,结果要及时通报临床科室,汇报科室领导,并书面报告医务科。 4.输血完毕,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主管医生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24小时内送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5.输血科在接到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并初步核实后,要立即通知血站,并协同医务科、临床科室等做好证据保全的工作。 二、输血传染疾病处理程序 1.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头。

这些输血误区,您了解吗

这些输血误区,您了解吗 输血已经存在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早已经普及。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疾病 的一种手段,对挽救生命促进身体健康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输血可以给患者一 个正常人身体所有用的血液来完成生命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药物。但是输血和其 他治疗方法一样,具有优点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很多的患者 对输血认识不足就连部分医护人员对输血也有认识不足的地方存在误区。 1、输血与传染病。 输血会导致疾病的传播,这已经是不真的事实,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输血可 以传播的疾病有很多比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 回归热、弓形体病、锥虫病等等,多达数十种。此外还可能存在某些病毒、病原 微生物还不能被目前的科学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检测水平的提高,人们认识 的日益广泛,输血传播疾病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在众多的疾病中,输血后传播最 常见的为肝炎病毒,发生率为7.6%19.7%,其中丙型肝炎占90%以上。在我国输 血后出现肝炎一半以上为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容易转化为慢性,肝功能反复出现 异常,其中约20%以上的丙型肝炎患者会转化为肝硬化、肝癌,预后不良。因此,我国的献血法规定了对捐献血液的人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采血前进行晒菜,采 血后还需进行两种不同试剂的检测,质控部门要进行抽查。这些检测的项目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梅毒 血清试验。由于检测条件、试剂、经费等问题不能对所有病毒君检测,即使上述 5项目全部检测合格也不能100%保证血液绝对安全,万无一失,这就是在筛选中 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窗口期。这个所谓的窗口期就是人体感染病毒后直到

输血错误与应急预案

输血错误与应急预案 1.概念 在临床用血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操作不规范,导致输血不当,可以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输血传染病和同种免疫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O 2.分类 血型不合、输入污染的血液、输入有传染病源的血液、输血不及时、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 3.危险因素 ①备血环节的危险因素: 未双人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及抽血试管;未双人至床旁抽取血标本;未做到一人一次一管3 ②取血环节的危险因素: 取血人员不具备取血资格,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实习生或不是医护人员就直接操作取血;取血时手续不全,表现为不带病历,或不能出示相关血型单、检查报告单等;一个医护人员同时取多个患者的血I取血时未按规定查对,未在取血.人处签名以备后查;取血时未使用专用的取血盒,影响血液质量。 ③输血环节的危险因素: 输血前未双人同时逐项审查核对输血信息;输血时不是两名医护人员同时至患者床旁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或腕带,询问血型, 以确认受血者I取血后未能及时输注或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完;在输血过程中 未能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在输血时未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在输血通道内同时

给用其他药物或与其他液体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④不能及时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并按规定上报。 4.危害 ①患者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后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可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竭。 ②输入被污染或有传染病源的血液可造成患者机体损伤、引发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增加医疗费用和心理负担。 ③输血不及时•延误和丧失对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5.防范措施 对临床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普及输血知识,提高输血的风险认识和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输血也是一种移植。培训的内容应涉及临床用血的技术规范、医疗护理技术常规中有关临床输血的内容、取血规定和安全输血的常识等,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更要经常组织实战培训,提高业务熟练程度、操作规范化。严格按照制度执行输血的每一个步骤。 ①采血:护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前,必须事先将试管贴上条形码;检查患者在输血前,医生是否已履行告知义务,并按要求签订《输血治疗同意B》;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至患者床旁抽取血标本,一人抽血、一人核对,准确无误地采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标本(禁止在患者输液管处采集标本.以保证交叉配血标本质量)。如果同时为两名以上的患者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应加强核对,避免混淆,按一人一次一管的顺序逐个完成;抽血完毕,应记录采血时间.并将标本尽快送输血

残余风险[浅论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

残余风险[浅论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 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residual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通常指经现行标准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措施后已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达标,血压和血糖控制,但心血管疾病发病和事件风险依然存在。即使多种危险因素在同时治疗,但残余风险也不能消除。可以肯定的是,传统的或“主要的”危险因素能解释较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和人口归因危险度(指危险因素消除后未发病和未发生事件的病例数量或比例)。非脂类危险因素普遍共存,且现行临床指南建议处理所有的风险因素应使其达到最好的结果。因此,残余风险比较全面的一种定义是,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和炎症因子均达到询证医学所证实的目标值后心血管风险仍持续存在。2 他汀类治疗并未消除心血管疾病风险[4]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他汀类药物被引入心血管疾病领域以来,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疗效斐然。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心血管风险管理指南的基石。然而,尽管实现了LDL-C目标值,但他汀类药物治疗未能消除大多数诊断已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汀试验表明,LDL-C每减少1mmol/L (39mg/dL)可降低主要冠脉事件的相对风险达23%,

但留下了一明显而未能解决的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 成人未经治疗的LDL-C平均水平≈130mg/dL(3.4mmol/L)。LDL-C处于“正常”水平≈100mg/dL(2.6mmol/L)的一半以上个体在50岁以前将会患动脉粥样硬化。普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和感染治疗(PROVE-IT)研究显示,积极降低血脂仅仅防止≈20%的心脏事件。遵照现行指南积极的他汀治疗,可使相对风险度减少≈30%,亦即,LDL-C每降低1mg%可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减少约0.5%,相当于LDL-C每降低1mmol/L可使MACE减少24%。这使得尽管积极的他汀治疗这些患者中每年仍有≈9%MACE继续发生。 PROVE-IT和__研究揭示,进一步减少LDL-C≈40mg/dL可安全的降低甚至更多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一些著名的他汀研究表明,平均残余风险为65%–75%,若积极降低LDL-C达100mg/dL,残余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若仅仅降低LDL-C至比较低的值,残余风险依然明显。 使用更加强效制剂如瑞舒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能力更强,可能更有利于减少残余风险。例如,在早期使用普伐他汀的研究中残余风险≈76%;在使用瑞舒伐他的__研究中残余风险为56%,这一改善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Bayturan等人使用血管内超声发现,在大约20%强化治疗的

输血传播隐匿性HBV感染的现状和预防

输血传播隐匿性HBV感染的现状和预防 作者:马维娟冯秋霞杨忠思 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03期 [摘要]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 阳性,被称为隐匿性 HBV 感染(OBI)。输注OBI献血者的血液制品可以传播HBV,给血液筛查和输血安全带来了挑战。本文就OBI定义、OBI在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和输血传播HBV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输血;疾病传播,传染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R373.21;R4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532(2022)03-0471-04 doi:10.11712/jms.2096-5532.2022.58.095 CURRENT STATUS AND PREVENTION OF OCCULT HBV INFECTION TRANSMITTED BY BLOOD TRANSFUSION MA Weijuan, FENG Qiuxia, YANG Zhongsi (Qingdao Blood Center, Qingdao 266021, China) [ABSTRACT] Occult HBV infection (OBI) refers to the status of negative serum HBsAg and positive HBV DNA in liver tissue or serum. Transfusion of blood products from OBI donors can transmit HBV,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blood screening and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finition of OBI, the prevalence of OBI in blood donors, and the prevention of HBV transmission through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blood transfusion; disease transmission, infectious; review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20多亿人曾接触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2.57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78万人因HBV相关疾病而死亡[1-2]。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5%~6%,输血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3]。在开展核酸检测(NAT)后发现,输血传播HBV的残余风险明显高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传播风险主要来自于血清转换前的窗口期、变异病毒株和隐匿性HBV感染(OBI)等3个方面[4-6]。 OBI成为输血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OBI 的认识也日趋完善[7]。本文就OBI定义、OBI在献血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和输血传播HBV 的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输血护理新技术病原体灭活

输血护理新技术病原体灭活 摘要】目的讨论输血护理新技术病原体灭活。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 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输血后感染和经输血传播疾病是对输血安全的巨大威胁。 在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增加病原体灭活或去除步骤,在血液及其成分保存前或 输注前采取病原体灭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输血护理新技术病原体灭活 一、血液及其制品中的病原体灭活与去除的意义 输血后感染和经输血传播疾病是对输血安全的巨大威胁。自WHO推行血液 安全战略以来,血液的安全性有了大幅度提高。美国输血传播HBV、HCV、HIV的风险性已经分别降至为1/63000,1/103000,1/493000。尤其是1999年开始实施 血液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T),使输血的残余 风险度进一步降低。NAT检测后的残余风险度在美国为HCV约1:200000,HBV 约1:350000,HIV约1:2000000,国内HIV为0/7.5万,HCV为1/7.5万。尽管 如此,血液及其制品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国内外仍有因输用血液及其制品而传播 疾病的报道。如美国每年发生输血感染HBV 22例、HCV 136例、HIV28例左右; 全球大约有5%~10%的HIV感染是由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引起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漏检主要由“窗口期”造成,即从病原体感染至复制、繁殖到能检测到的域 值之间或从病原体入侵到机体产生可以检测出的足够量的免疫应答抗体之间的空 白期。窗口期的长短受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检测对象的限制。造成漏检的原因还 包括病原体变异、与机体的基因组整合、抗体阴性的慢性携带状态等.如HBV感 染个体中接受被动免疫、用HBV-DNA多聚酶的抑制物(拉米夫啶)进行治疗、主动 免疫的失败、低水平的持续复制、痊愈后的复发等,均可造成献血者的HBsAg逃 逸性突变株。突变部位多集中在S蛋白“A”决定簇的141~145氨基酸之间,其中 报道最多的为145甘氨酸突变为145精氨酸。这种突变改变了“A”决定簇中腔结 构的空间,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造成漏检。理论上讲,一个HBV感染者每天 可以出现多达1010~1011次突变(10-5RT突变率/bp/病毒/dX3 200bp HBV基因组 ×1012~1013病毒/d)。实际上在HBsAg(+)母亲所生的进行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发 生的逃逸性突变率高达4.6%,在同位肝移植病人中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出现突 发感染的逃逸性突变可达8.3%~57%。 2.不检大约有400余种病毒可经血液及其制品传播,但目前常规血液筛查的 不过10种。国内献血者只检测HBV、HCV、HIV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国外还检测 HTLV、HCMV、Chagas(锥虫)等.许多经血传播的病原体尚没有作 为常规检测项目。另外。57%的输血感染和16%的输血感染死亡是由细菌污染引 起的。红细胞的污染率为1/38 500U,血小板为1/3 300~1/2000U。血小板保存3 d后、红细胞保存21 d后,输注后发生细菌性脓毒血症的的危险性最大,在输注 前并不做细菌学常规检测。 为此,在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增加病原体灭活或去除步骤,在血液及其成 分保存前或输注前采取病原体灭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血液及其制品中病原体灭活与去除方法 每一种病原体灭活和去除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优势和局限性,所以、提倡 不同方法的联合应用。列出了不同血液成分和制品常用的病毒去除与灭活方法。 三、血液病毒灭活方法的确证实验和效果评价

临床输血残余风险的思考

临床输血残余风险的思考 随着我国安全输血质量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输血医学水平的提高,输血风险逐步降低,但尚无法杜绝,潜在的输血风险仍旧存在,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输血相关疾病和不良反应[1],这对输血患者会造成更大的危害[2],因此针对存在的输血风险,各临床医院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输血的安全性,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也避免了医院的信誉受损。 1.输血的风险因素 1.1 输血不良反应 在输血时或输血后,受血者出现原发性疾病所无法解释的新体征、症状。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迟发反应和即发反应,根据发生因素可分为非免疫性反应和免疫性反应[3],因免疫介导而引发的急性输血反应有:过敏性反应、急性溶血性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荨麻疹等症状;免疫介导迟发型输血反应有:输血相关移植抗宿主病、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非免疫介导急性输血反应有:循环超负荷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污染引发发热反应、气栓、体温下降;非免疫介导迟发型性输血反应有:长期输血引发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血栓性静脉炎[4]。 1.2 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 输血相关疾病在临床上也倍受关注,成为输血工作者的研究焦点[5]。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在输血过程中有献血者传播给受血者,使后者被感染,从而传播了疾病,寄生虫,细菌,病毒等都可能在这些病原微生物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①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得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输血,随着输血次数、输血量增加,危险性也就会增大。②输血后病毒性肝炎,也就是因输血导致的肝炎,发生率较高,一般随输血次数、输血量增加而增高,以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为主。③寄生虫、原虫疾病。感染疟原虫可导致疟原虫携带状态,且无症状,将此类血液输入后会造成输血后疟疾,丝虫、弓形体等寄生虫也可能导致受血者被感染。④输血后巨细胞病毒。该病毒会严重威胁器官移植者、体重过轻的新生儿、孕妇和免疫缺陷者的生命安全,有较高死亡率。⑤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可经血液传播,但在我国传播率较低,主要以日本、欧美地区为主。⑥其他疾病。西尼罗河病毒、SARS 病毒、TTV病毒等都属于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会因输血而传播的病毒[6]。 1.3 血液检测技术与项目的局限性 目前由于“窗口期”使感染者无法被及时检出,且免疫系统对部分病毒不能识别与排异,另外检测项目的局限性、个体差异、病毒潜伏期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出现漏检现象。同时,由于各种方法因素的影响,还可能会产生假阳性的结果[7]。 1.4 输血免疫学副作用 肿瘤患者输血可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术后复发率。个别血型系统也会发生免疫不良反应。 1.5 临床输血指征过宽 我国存在输“人情血”、“营养血”的现象输血指征过宽,有许多不必要的输血[8]。 2.出现差错的原因 2.1 血型不正确

采供血工作中的风险应对

采供血工作中的风险应对 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就像隐形杀手一 样存在于任何工作中的,我们采供血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也是如此。但这并不意 味着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掌握了风险发生的因果关系,风险就可以规避,问题就不会发生。采供血工作面临着许多不确定风险,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的关 注和积极应对风险,从职责、流程、操作规程和制度上建立一套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自我检测和相互监督,做到万无一失,将工作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1 采供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 管理风险一是决策性失误导致的风险,如分配方案过于偏向极少数人,就有可能引发大多数人的不满。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结构不合理,因人设岗或 用人不当,使职工觉得领导处理问题不平等,从而形成下级对抗上级。三是激励 不到位,让职工感觉到“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使职工的潜能和积极性得不到释放,不能真正发挥出来。四是领导处事随心所欲,有章不循,有失公平公正,造 成职工抱怨多、牢骚多,人心涣散。这些现象的蔓延和扩散,必将导致组织僵化、职工士气低沉的管理风险。 1.2 司法风险现实工作中有些职工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给 单位经济和名誉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一句话、一个小失误就可能给单位带来巨 大的经济损失。就血站工作性质来说,最容易发生的法律纠纷有以下几种:一是 侵犯献血者个人的知情权。如未能全面的向献血者告知献血标准及注意事项而采 血的。因此做好无偿献血者的体格检查,发现献血者有传染病而及时告知,既依 法依规采集了血液,也保护了献血者的权利。二是侵犯他人的健康权。每个公民 都享有保持身体组织生理功能的健全和心里健康的权利,血站容易发生侵犯健康 权的行为包括穿刺前消毒不严而引发的静脉炎,血小板低计数采集或提供不合格 的血液,都容易给献血者和用血者的生命造成风险。三是侵犯个人隐私权。公民 对其个人身体和心理私人秘密享有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保守秘密既是维系血 站和献血者之间稳固关系的基础,也是防范法律纠纷的保障。工作中有的职工缺

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研究

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研究引言 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治疗方式,对于一些重症或者手术患者来说非常重要。输血也 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输血相关的传染病、输血反应等。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对于血站来说 非常重要。而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则是确保输血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探讨 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的研究,以期为提升输血安全性提供参考。 一、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1. 检验项目的全面性 保障输血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对输血所用的血液进行全面的检验。血站在进行输血前应 对血液的来源、献血者的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审查,排除一切潜在的风险。对于血液中 的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也应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输血不会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2. 检验方法的准确性 在对血液进行检验时,需要使用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目前,一些现代化的检验方法,如PCR技术、化学发光法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血站应当引入这 些先进的检验技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 检验人员的专业性 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还需要依赖于检验人员的专业性。检验人员应当受过专业的 培训和考核,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二、输血安全性 1. 传染病的防控 输血相关的传染病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血液中主要的传染病包括乙肝 病毒、丙肝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为了保障输血的安全性,血站需要对血液进行充分的检测,排除一切可能的传染风险。对于一些特殊的献血者,如有特定传染病史的 人员,应当在输血前进行特殊审查和调查。 2. 输血反应的防控

除了传染病外,输血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输血反应。比如输血后的发热、过敏反应等。血站需要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 3. 输血质量的控制 而且,对于输血的质量也应有严格的控制。血站需要确保输血的血液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输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 血站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的研究对于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全面、准确的检验和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并提高输血的疗效。希望血站能够重视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的研究,不断优化输血流程,提升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ELISA联合NAT技术对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和输血残余风险的对比分析

ELISA联合NAT技术对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和输血残余风险 的对比分析 林玉蓓;鲁思文;项汉城;詹晓燕 【摘要】目的探讨ELISA联合NAT技术对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并对其输血残余风险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无偿献血者标本共计58 810人份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试剂盒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及艾滋病抗体(抗-HIV)的检测,并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AT)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的检测,对ELISA阴性、NAT阳性的标本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58 810人份血清中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有607例,阳性率1.03%,其中HBsAg阳性率0.52%(305/58 810),抗-HCV阳性率0.32%(188/58 810),抗-HIV 阳性率0.19%(114/58810);NAT检测结果为阳性有260例,阳性率0.44%,其中HBV DNA阳性率0.22%(128/58 810),HCV RNA阳性率为0.14%(80/58 810),HIV RNA阳性率0.09%(52/58 810).对14例ELISA阴性、NAT阳性标的献血者进行定期采血随访分析,其中8例证实为窗口期HBV感染,6例证实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 ELISA检测对HBV感染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在血液筛查中,取消一遍ELISA检测,增加一遍NAT检测,可有效降低输血感染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16(040)011 【总页数】3页(P1212-1214)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扩增技术;血液筛查;残余风险 【作者】林玉蓓;鲁思文;项汉城;詹晓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