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

测试计划说明书

第五组

2014年5月28日

1引言 (3)

1.2背景 (4)

1.3名词解释 (4)

1.3.1黑盒测试 (4)

1.3.2白盒测试: (4)

1.3.3静态测试 (5)

1.3.4动态测试 (5)

1.3.5功能测试 (5)

1.3.6集成测试 (5)

1.3.7单元测试 (5)

1.3.8性能测试: (6)

1.4参考资料 (6)

2总体计划 (6)

3需求review (7)

4设计review (7)

5测试环境准备 (8)

5.1设备 (8)

5.2支持软件 (8)

5.3人员 (8)

6功能测试 (9)

6.1功能回顾 (9)

6.1.1系统操作登录 (9)

6.1.2借书 (9)

6.1. 3还书 (9)

6.1. 4图书库管理 (9)

6.1. 5图书查询 (10)

6.1.6缴纳罚金 (10)

6.2.1系统操作登录测试 (10)

6.2.2借书测试 (10)

6.2.3 还书测试 (11)

6.2.4图书库管理测试 (12)

6.2.5图书信息查询测试 (12)

6.2.6缴纳罚金测试 (13)

7集成测试 (13)

8性能测试 (14)

9验收测试 (15)

10文档编写 (15)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文档作为指导此测试项目循序渐进的基础,帮助我们安排合适的资源和进度,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档主要阐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1)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2)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开发人员、测试管理者、测试人员

对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资源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4)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作为项

5)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在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文档的制定的规范去执行。

1.2背景

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库存数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或社会型图书馆的管理员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以及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对借书和还书两大功能进行合理操纵并登记。

说明: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开发者:软件工程学院第五小组。

用户单位:待定。

1.3名词解释

1.3.1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1.3.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静态方法是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源程序做结构分析、流程图分析、符号执行来找错。

1.3.4动态测试

动态方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这种方法由三部分组成:构造测试实例、执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1.3.5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

1.3.6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实践表明,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影响功能的实现。

1.3.7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对于单元测试中单元的含义,一般来说,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判定其具体含义,如C语言中单元指一个函数,Java里单元指一个类,图形化的软件中可以指一个窗口或一个菜单等。总的来说,单元就是人为规定的最小的被测功能模块。单元测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的最低级别的测试活动,软件的独立单元将在与程序的其他部分相隔离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都属于性能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

1.4参考资料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肖刚等:《实用软件文档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涛等:Visual C# SQL Server 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五组:《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2总体计划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测试,特别设计各个阶段的测试时间表,来管理测试计划的项目进度:

3需求review

需求review(Requirement Review) 对工作产品的评审有两类方式,一类是正式技术评审,也称同行评审,另一类是非正式技术评审。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还没有同行评审,所以我们采用的第二种。需求review的评审团队主要由开发方和客户方的代表共同组成,因为需要知道开发的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需求review过程:我们采用的静态测试,仔细阅读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检查需求文档中的每一个需求,每一行文字,每一张图表,每一个数据类型设计。评判需求优劣的主要指标有:正确性、清晰性、无二义性、一致性、必要性、完整性、可实现性、可验证性、可测性。如果有可能,最好可以制定评审的检查表,最后完成需求review报告。

4设计review

设计评审是对一项设计进行正式的、按文件规定的、系统的评估活动,由不直接涉及开发工作的人执行。设计评审可采用向设计组提建议或帮助的形式,或就设计是否满足客户所有要求进行评估。在产品开发阶段通常进行不只一次的设计评审。最终的设计评审(即设计终止之前),其性质是建议性的。这些评审的结果采用推荐和建设性建议的形式。对设计评审中发现问题进行更改和对结论进行选择的权力在设计组。其目的是尽可能早的在开发阶段确认这些因素和工艺会不会造成最终产品质量偏差。

设计review过程:我们采用的静态测试,仔细阅读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应当考虑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该设计满足产品全部规定或服务要求吗??

(2)考虑了安全吗??

(3)该设计满足功能和运行的要求,即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目标吗??

(4)该设计能满足全部预期的环境和负载条件吗?

将所有问题考虑完成之后,完成设计review报告。

5测试环境准备

5.1设备

服务器

(1) 处理器(CPU):Pentium 900M (推荐Pentium 4 1.2G)

(2) 内存容量(RAM):至少256M(推荐512M)

客户端

(1) 处理器(CPU):Pentium 133M 或更高

(2) 内存容量(RAM):64M或更高

5.2支持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3

(2)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配置TCP/IP协议

Web服务器端

(1)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3

(2) Internet 信息服务(IIS)6.0管理器

(3) Visual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5987070.html, 2005,配置TCP/IP协议

客户端

(1) 操作系统:Windows 98/2000/2003/XP

(2) Web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或Netscape 4.0以上,配置TCP/IP协议5.3人员

第五小组全体人员

6功能测试

由于该系统未编写代码,所以白盒测试在测试计划中很少使用,测试计划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整个过程采用自底向上,逐个集成的的办法,依次进行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而每一个功能将相当于一个单元,所以相当于进行单元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应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6.1功能回顾

根据需求分析中的各项说明,整理一下几点功能:

6.1.1系统操作登录

目的:测试系统操作界面。

内容:帐号口令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系统操作界面显示控制

6.1.2借书

目的:测试出借功能。

内容:括读者证号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借书对话显示控制,图书书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借书登记。

6.1. 3还书

目的:测试还书功能。

内容:还书对话框显示控制,图书书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还书登记。

6.1. 4图书库管理

目的:测试图书库操作功能。

内容:图书库管理界面显示控制,图书库浏览,增加图书记录,删除图书记录,编辑图书记录。

6.1. 5图书查询

目的:测试图书查询功能。

内容:图书查询对话框显示控制,输入数据合理性检验、提交,图书查询结果显示。

6.1.6缴纳罚金

目的:测试缴纳罚金功能

内容:借阅证号和输入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系统操作界面显示控制。

6.2测试用例

在设计测试用例的过程中,使用了等价类划分的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6.2.1系统操作登录测试

6.2.2借书测试

6.2.3 还书测试

6.2.4图书库管理测试

6.2.5图书信息查询测试

步骤及操作:驱动模块调用之后,看库是否已经关闭,并打开图书信息库直接察看结果

允许偏差:不允许任何偏差

条件:图书表

6.2.6缴纳罚金测试

7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主要目的是检测系统是否达到设计需求,对业务流程及数据流的处理是否符合标准,检测系统对业务流程处理是否存在逻辑不严谨及错误,检测需求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标准及要求。此阶段测试是基于功能完成的测试。

8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评测和评估。性能评测的目标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

9验收测试

由于该设计无软件产品,所以没有可以提交的产品来供执行验收测试。

10文档编写

完成测试计划中规定的内容,由第五小组同学编写测试报告。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05、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八、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3) 2.1测试项目 (3) 1.系统登录窗口测试 (3) 2.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3) 3.图书录入、删除测试 (3) 4.会员录入、删除测试 (3) 5.会员查询测试 (3) 6.图书查询测试 (4) 7.借书测试 (4) 8.还书测试 (4) 2.2测试机构和人员 (4) 2.3测试结果 (4) 1.系统登录窗口测试结果 (4) 2.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4) 3.图书录入、删除测试 (5) 4.会员录入、删除测试 (5) 5. 会员查询测试 (5) 6. 图书查询测试 (5) 7. 借书测试 (5) 8.还书测试 (5)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6)

4.评价 (7) 4.1软件能力 (7) 4.2缺陷和限制 (7) 4.3建议 (7) 4.4测试结论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存在的错误,进行以下测试 【阐明编写测试分析报告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此报告供本系统开发组及校领导审阅。 1.2项目背景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由软件学院开发。 【说明项目的来源、委托单位及主管部门。】 《教师教学网络测评》系统由协和学院计算机系开发。 本项目使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本项目对学生、教师、课程等基础数据未提供相应的管理模块。 1.3定义 【列出测试分析报告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完整版)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系(部):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专业:软件测试 姓名:宋继彬 指导教师:张丽景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 (论文) 评语

目录 目录 ...................................................... - 4 - 一.引言 ..................................................... - 11 - 1.1软件测试的背景和意义.. (11) 1.2软件测试的理论基础 (12) 1.3工具及相关技术介绍 (13)

二.系统需求分析.............................................. - 23 - 2.1图书管理系统概述 .. (23) 2.2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25) 2.3图书馆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概述 (25) 三.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 30 - 3.1登陆模块测试 . (30) 3.2图书查询 (32) 3.3读者信息 (35) 四.系统测试执行.............................................. - 36 - 4.1读者类型管理测试. (36) 4.2读者档案管理测试 (38) 4.3图书类型设置管理测试 (41) 4.4图书档案管理测试 (44) 4.5图书借阅测试 (47) 4.6图书续借测试 (49) 4.7图书归还测试 (51) 4.8图书档案查询测试 (52) 4.9图书借阅查询测试 (54) 4.10更改口令测试 (55) 4.11安全性测试 (56) 五.结论 ................................................... - 57 - 致谢 ....................................................... - 58 - 参考文献 ..................................................... - 59 -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说明书

系统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软件测试报告的目的 如:找出缺陷原因。对软件质量作出评价。 1.2背景 该项目的来源: 该项目的委托单位: 该项目的主管部门: 1.3定义 列出本测试计划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意。 如无特殊术语时本款可写为“无”。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a. 本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b. 项目开发计划;c. 需求规格说明书;d. 概要设计说明书;e. 详细设计说明书;f. 用户操作手册;g. 本测试计划中引用的其它资料、采用的软件开发标准或规范。 2.测试方法 列出系统测试所采用的方法,如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安装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3.测试机构和人员 本次测试由负责,测试人员有:。

4.测试结果 测试记录中错误点的比率: 此项内容参照测试计划中的评价内容填写。 详细测试记录见附件:《测试记录表》。 在此表中列出所有测试的功能名称,并在“是否通过”栏中对逐项功能标明是否通过,若通过,标识“√”,若不通过,标识为“×”。 5.测试记录分析统计。 可按《测试记录统计表》模板进行。 可用圆饼图显示各功能点的问题所占的比重。 6.评价 6.1软件能力 对软件的测试结果与功能需求作比较,如软件能力基本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规定的能力要求,但部分有计算错误,见1.7测试结果。 6.2缺陷和限制 对软件测试结果中的缺陷(或称为错误)加以总结,如×××功能在××操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下一步准备改进,其它尚有部分错误。

6.3建议 通过测试,对软件测试欠缺的方面加以总结。如本次测试虽然完成了×××的功能测试,但由于操作方式多变,所以建议使用更多测试用例来测试该软件可靠性。 6.4测试结论 得出最后的测试结论。如部分功能有待修改。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软件测试计划报告 软件工程 专业: 软件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教师: 课程时间: 大学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1引言 图书管理系统,就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与使用的系统。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它必须提供接口以供用户登录并从中选取书籍;同时还必须提供系统的管理接口以供管理员与一般的网站工作者处理还书并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 1、1标识 1、2系统概述 开发《图书管理系统》,运用到多个场所,例如学校与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在windows系统就是上运行与维护。作为小组的成员,应当做好对软件的维护与测试,并详细说明其她文档的要点,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用于客户保留,方便以后的查找与纠错。开发人员应当做好相当好的保密工作。保证用户的价值隐私。 1、4与其她计划的关系 软件测试技术应当与其她的计划报告书完整的结合应用,并且几个之间就是紧密相连的。 (若有)本条应描述本计划与有关的项目管理计划之间的关系。 1、5基线 图书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V1、0 2引用文件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20016年11月20日发布,2006年11月24日实施。 2、1 目的 大学图书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为了减轻图书管理员工作的系统,为了让本系统在使用中更加符合工作人员的习惯与需求,让用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在测试中发现尽可能多的软件缺陷并通过解决这些缺陷后达到让本系统的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安全性更高,用户体验更好,容错能力更强的效果。 2、2 背景 本大学图书管理系统就是基于ASP、NET+MySQL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图书的增加,查瞧,删除,修改与借阅情况维护的功能。 2、3 范围 本次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主要针对于本系统的功能测试模块,对于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安全测试等其她方面的测试会根据时间与进度给予相应的测试。 3,测试参考文档与测试提交文档 3、1 测试参考文档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测试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测 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测试分析报告1引言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图书出租管理系统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网站是否达到用户注册登录与图书出租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范逸雪,高郗聪。 背景 说明: 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图书出租管理系统 该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张银柯 开发者:冉亚瑞,唐川裕 用户:河南科技大学师生 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 测试环境:工科机房 实际运行环境:图书馆 可能存在的差异:测试环境较小 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能测试大量的数据,不能测试多个客户端同时访问数据库的情况。

定义 无 参考资料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数统学院图书出租管理系统意见书》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测试计划》。 试 概 要

据 开 始 的设计和最终的测试,我们总结出每一个阶段预先设计和测试结果之间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主要是在打开页面和用户这一阶段,造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浏览器的配置不同。在注册,借还,录入的阶段并未出现结果的不同。 3测试结果及发现 测试1(open) 本项测试中实际得到的动态输出(包括内部生成数据输出)结果如下图:在最初的设计中是要求页面清晰,字体清楚,给浏览者较舒适的浏览环境。而实际的动态输出结果是网站用户名在不同的浏览器中可能会显示不全,导致浏览者的舒适度大大降低。 打开页面后,首先设置一些基本的系统设置,例如常规设置,具体的设置界面如下图: 若是有新的调整,则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参数进行重新设置。

软件测试说明书

软件测试说明

目录 1范围 (1) 1.1标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系统概述 (1) 1.3文档概述 (1) 2引用文档 (1) 3测试准备 (1) 3.1功能性测试 (1) 3.1.1 硬件准备 (1) 3.1.2 软件准备 (1) 3.1.3 其它测试前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说明 (1) 4.1功能测试 (1) 4.2性能测试 (5) 4.3接口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5需求的可追踪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6注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理范本

Challenge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Challenge图书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凌鹏图书管理系统系统} {测试用例} 版本历史 机构公开信息

目录 0. 文档介绍 ....................................................................... - 5 -0.1文档目的. (5) 0.2文档范围 (5) 0.3读者对象 (5) 0.4参考文献 (6) 0.5术语与缩写解释 (6) 1. 接口-路径测试用例...................................................... - 6 -1.1被测试对象(单元)的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测试范围与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接口测试用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功能测试用例 ................................................................ - 6 -2.1被测试对象的介绍.. (6) 2.2测试范围与目的 (7) 2.3测试环境与测试辅助工具的描述 (8) 2.4测试驱动程序的设计 (8)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实用版)

言简意赅,远见卓识。望君采纳。谢谢!删除水印可,编辑页眉,选中水印,点击删除。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实用版 2019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单元测试说明书

[项目名称] 集成测试报告 [V1.0(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集成测试报告 1. 测试范围 1.1 测试产品信息 产品或系统模块名称: 版本信息: 1.2测试内容 {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一测试的标志符及其测试内容,并指出实际进行的测试内容与测试计划中预先设计的内容之间的差别,说明作出这种变动的原因。} 2. 测试环境 2.1硬件环境描述 {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硬件环境,主要指硬件设备的配置关系。如,采用了哪些硬件设备,各硬件之间是怎么搭配的。} 2.2软件环境描述 {描述实际测试中采用的软件环境,如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的版本、维护台版本和软件工具,以及各软件版本之间的配置关系。} 2.3测试环境比较 {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如局方的运行环境)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将给测试结果带来的影响。} 3. 测试执行情况 3.1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描述测试任务执行情况,包括实际进度和人员情况} 3.2 测试类型和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用附件列出每个选用的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采用TD进行测试用例管理的项目也可以在此描述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直接在TD中体现} 4.测试结果统计 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共发现缺陷数量:

5.缺陷统计分析 5.1 缺陷统计信息 统计主要依据缺陷相关信息,主要统计信息有 1、模块对应BUG数量; 2、BUG的优先级; 3、BUG严重性 4、产品发布后BUG状态图等 5、通过O/C图对测试结束时间进行分析。 5.2 缺陷分析(可选) 通过bug统计信息对bug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O/C图分析、产品缺陷趋势分析; 6.评价 6.1测试结束准则 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率: 测试用例通过率: 遗留缺陷数量: 6.2遗留缺陷和建议 {给出遗留bug情况以及解决措施建议。} {在系统测试报告中必须列出遗留缺陷的明细列表} 6.3建议测试结论 {如:1)满足测试结束准则,通过测试。系统测试报告中还需要根据发布准则判断是否允许发布; 2}不满足测试结束准则,测试不通过}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书

软 件 测 试 计 划 书 软件开发第六小组组长:陈静 成员:宋玲,孟倩倩, 刘春梅,底琳琳

修订历史记录 (A-添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简介 (4) 1.1目的(WHY): (4) 1.2背景: (4) 1.3范围: (4) 1.4测试参考文档 (4) 2.测试需求(WHAT):测试内容 (4) 3.测试进度(WHEN) (5) 4.测试资源 (5) 4.1人力资源(WHO) (5) 4.2测试环境(WHERE) (5) 4.3测试工具 (6) 5.测试风险 (6) 6.测试策略(HOW) (6) 6.1功能测试 (6) 6.2用户界面测试 (7) 6.3安装测试 (8) 7.测试提交文档(WHERE) (8)

1.简介 1.1目的(why): 根据测试计划报告,对软件进行测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以对软件的质量进行评价,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BUG依据,故作产品测试报告。 1.2背景: 这是一套基于图书管理理念的通用性极强的C/S图书管理软件。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支主要包括书籍档案管理、读者管理、借还管理、系统(包括书籍档案、读者档案等十于项)查询、数据维护、系统设置和各种借阅排行统计报表等功能。 1.3范围: 本测试计划针对”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文档中规定的内容来制定,包括: ●系统设置 ●书籍管理 ●读者管理 ●系统查询 限制条件: 因为本测试主要为教学使用,受限于课程的进度;根据其进度,本计划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1.4测试参考文档 ●帮助文档 2.测试需求(what):测试内容 计划完成以下类型的测试。 ●基本功能测试 ●界面测试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1、引言 21、1、编写目的 21、2、背景 2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计划 32、1、软件说明 32、2、测试内容 42、3、系统身份验证测试 42、3、1、进度安排 42、3、2、条件 52、3、3、测试资料6见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62、3、4、测试培训 62、4、借书测试 62、4、1、进度安排 62、4、2、测试培训 62、5、还书测试 72、5、1、进度安排 72、5、2、测试培训 73、测试设计说明

73、1、系统身份验证测试 73、1、1、控制 73、1、2、输入、输出、过程 83、2、借书测试 83、2、1、控制 83、2、2、输入、输出、过程 83、3、还书测试 93、3、1、控制 93、3、2、输入、输出、过程104、评价准则104、1、范围104、2、数据整理104、3、尺度10图书馆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1、引言 1、1、编写目的本测试计划文档作为指导此测试项目循序渐进的基础,帮助我们安排合适的资源和进度,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档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 1、确定现有项目的信息和应测试的软件结构。 2、列出推荐的测试需求 3、推荐可采用的测试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详细说明 4、确定所需的资源,并对测试的工作量进行估计。 5、列出测试项目的可交付元素,包括用例以及测试报告等。 1、2、背景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存数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

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或社会型图书馆的管理员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以及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对借书和还书两大功能进行合理操纵并登记。这是一套基于图书管理理念的通用性极强的C/S图书管理软件。界面美观,操作方便,功能强大,支主要包括书籍档案管理、读者管理、借还管理、系统(包括书籍档案、读者档案等于项)查询、数据维护、系统设置和各种借阅排行统计报表等功能。 1、3、定义主键 (Primary Key) XXXXX:每一笔资料中的主键都是表格中的唯一值。换言之,它是用来独一无二地确认一个表格中的每一行资料外键(Foreign Key):设表t1,t2中都有一个name字段,而且是t1的主键,那么如果设t2中的name为外键的话,向t2中添加数据的时候,如果name值不在t1之中就会报错。 1、4、参考资料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肖刚等:《实用软件文档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李涛等:Visual C# SQL Server 数据库开发与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划 2、1、软件说明测试功能输入输出身份验证用户名、密码、身份进入读者界面或管理员界面新书入库书籍基本信息Book_Info 表中增加一条记录借书借阅证号、书号Book_Info、Proof_Info、Borrow_Info、Punish_Info表中更新记录还书借阅证号、书号书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说明

视频监控系统测试方案 V1.0.4

xxx电子 xxxx年xx月文档信息 修改过程

目录 1编写目的 (9) 2测试环境 (9) 2.1硬件环境 (9) 2.2软件环境 (9) 2.3测试工具 (10) 2.4网络拓扑 (10) 3测试容 (11) 3.1系统功能 (11) 3.1.1视频监控 (11) 3.1.1.1监控控件下载及更新 (11) 3.1.1.2视频监控 (13)

3.1.1.3调节视频分辨率 (13) 3.1.1.4调节视频帧率 (14) 3.1.1.5调节视频亮度 (15) 3.1.1.6调节视频对比度 (15) 3.1.1.7调节图像质量 (16) 3.1.2云台控制 (17) 3.1.2.1云台基本功能 (17) 3.1.2.2云台极限值 (17) 3.1.2.3云台控制权限 (18) 3.1.3字幕时间戳显示 (19) 3.1.4拍照 (19) 3.1.5客户端本地录像 (20) 3.1.5.1短时间本地录像 (20) 3.1.5.2长时间本地录像 (20) 3.1.5.3本地录像中终端重启或掉线 (21) 3.1.6中心录像 (22) 3.1.6.1按天设置中心录像 (22) 3.1.6.1.1结束时间为当日 (22) 3.1.6.1.2结束时间为次日 (22) 3.1.6.2按日期设置中心录像 (23) 3.1.6.3按周设置不循环录像 (24) 3.1.6.4按周设置循环录像 (24) 3.1.6.4.1按周不跨日循环录像 (24) 3.1.6.4.2按周跨日循环录像 (25) 3.1.6.4.3按周临界点循环录像 (26) 3.1.6.4.4按周循环/不循环录像起始时间的正确性 (26) 3.1.6.5查看录像设置容和录像状态 (27) 3.1.6.6取消中心录像设置 (28) 3.1.6.7修改录像时间 (28) 3.1.6.7.1加长录像时间 (28) 3.1.6.7.2缩短录像时间 (29) 3.1.6.8移动侦测触发录像 (30) 3.1.6.8.1单次触发 (30) 3.1.6.8.2连续触发 (30) 3.1.6.9传感器触发录像 (31) 3.1.6.9.1单次触发 (31) 3.1.6.9.2连续触发 (31) 3.1.6.10移动侦测和传感器同时触发录像 (32) 3.1.6.11中心录像中终端状态发生变化 (33) 3.1.6.11.1在线 (33) 3.1.6.11.2在线、不在线 (34) 3.1.6.11.3在线、不在线、在线 (34) 3.1.6.11.4不在线 (35) 3.1.6.11.5不在线、在线 (36)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计划说明书 第五组 2014年5月28日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名词解释 (4) 1.3.1黑盒测试 (4) 1.3.2白盒测试: (4) 1.3.3静态测试 (4) 1.3.4动态测试 (4) 1.3.5功能测试 (4) 1.3.6集成测试 (4) 1.3.7单元测试 (5) 1.3.8性能测试: (5) 1.4参考资料 (5) 2总体计划 (5) 3需求review (6) 4设计review (6) 5测试环境准备 (6) 5.1设备 (6) 5.2支持软件 (7) 5.3人员 (7) 6功能测试 (7) 6.1功能回顾 (7)

6.1.1系统操作登录 (7) 6.1.2借书 (7) 6.1. 3还书 (8) 6.1. 4图书库管理 (8) 6.1. 5图书查询 (8) 6.1.6缴纳罚金 (8) 6.2测试用例 (8) 6.2.1系统操作登录测试 (8) 6.2.2借书测试 (9) 6.2.3 还书测试 (9) 6.2.4图书库管理测试 (10) 6.2.5图书信息查询测试 (10) 6.2.6缴纳罚金测试 (10) 7集成测试 (11) 8性能测试 (11) 9验收测试 (12) 10文档编写 (1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计划文档作为指导此测试项目循序渐进的基础,帮助我们安排合适的资源和进度,避免可能的风险。本文档主要阐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测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为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提供一个框架和规范: 1)确定项目测试的策略、范围和方法; 2)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开发人员、测试管理者、测 试人员对项目测试的目标、范围、策略、方法、组织、 资源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使项目测试工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理解测试控制过程; 4)从策略角度说明本项目测试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测试进展,并 作为项目 5)测试工作实施的依据; 本文档是本项目测试整个过程进行的依据、规范和标准;在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文档的制定的规范去执行。 1.2背景 随着人们知识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库存数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账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试方案说明书

测试方案说明书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疏忽所造成的错误,但是进行测试应该制定正式的测试计划,若测试是无计划的进行,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不必要的劳动。测试规格说明书是将软件测试团队的具体测试做法文档化,主要包括:制定描述整体策略的计划、定义特定测试步骤的规程以及规定将要进行的测试。 1.2 术语和缩写词 Exception 异常抛出事件的引用 IsThreadSafe 用来设计JSP 页面是否可以多线程访问 Session 用来设置是否需要使用内置的Session Request 用来返回客户端的请求 Response 用来返回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响应 2 测试需求 本系统需要对以下的系统功能进行测试: 1)验证用户功能。用户登录时进行相关测试可是否可以正常的登录。 2)管理员管理各数据库表功能。系统管理员登录时看是否可以选择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3)教学计划、课程限制、授课计划上传功能。系统的用户登录之后,看是否可以进行相关的订购操作。 4)学生查看课程表,教师查看教学任务书功能。 3 测试策略 3.1 测试环境 1)硬件环境:运行本软件要求处理器在奔腾Ⅲ以上,内存在256MB 以上的计

算机。 2)软件环境:本系统支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95、Windows98 、Windows2000、Windows Me Windows XP ;本系统支持的数据库为Mysql;本软件的开发工具为JA V A 程序语言。 3.2 测试工具 任何工程化的产品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测试,即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下面对两种测试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黑盒测试指在软件接口处执行测试,检查系统的基本方面而很少关心软件的 内部结构,了解已设计的产品所完成的制定功能,可以执行测试以显示每个功能是可操作的,同时查找每个功能中的错误。 白盒测试是基于过程细节的封闭检查,了解产品的内部运行情况,可以执行有测试以确保“所有齿轮吻合”——即内部操作依据规格说明执行,而且对所的内部构件已进行了充分测试。 测试方法3.3 由于本次测试的依据是需求,所以才用黑盒测试方法 测试策略: 功能测试,主要采用等价类划分的策略。 压力测试,主要采用边界值测试,错误猜测等策略。 测试手段: 功能测试,手动模拟正常、异常输入。 。LoadRunner压力测试,使用自动化压力测试工具 测试内容: 功能测试,按照需求功能。 测试用例设计4. 验证用户登录功能4.1 测试项目名称:系内课程安排系统——验证用户功能测试用例编号:1是否可以用不同的帐户和密码登录并且具有不同的权限测试内容:验证用户密码1234563070702101测试输入数据:帐户 3123456661帐户密码123456 测试次数:执行测试过程 2 次 预期结果:当用正确的帐户和密码时可以登录系统,错误的帐户和密码则不能 测试过程:进入系统登录界面时,将对应的数据填入相关项目中,点击“登录” 测试结论:当输入帐户和密码分别为3070702101 和123456 时,能够进入当输入账号和密码分别为3123456661 和654321 时,则不能进入系统 备注:无 4.2 管理员管理各数据表功能 测试项目名称:系内课程安排系统——管理员管理数据库表功能

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测试计划

1.引言 1.1.目的 测试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满足用户要求,并测试是否存bug。预期达到能够使系统进行快速的改进和系统的提高。为了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的错误。 1.2.背景 a.本项目测试的背景;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计算机的应用便解决了以上问题,它带来更加科学,有效,正规的管理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图书管理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满足了学校对图书信息管理的需要。 b.该开发项目的历史,列出用户和执行此项目测试的机构或人群;该项目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设计阶段,然后是开发阶段,最后是软件的测试阶段。项目的用户针对的是学校的广大学生和管理员,系统的功能测试主要由专业的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1.3.范围 图书管理系统试采用的是黑盒测试的方式来对系统进行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客户的需要,性能是否优越以及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并记录测试的结果,对测试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处理。测试时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拆分测试,并以每一个模块都要测试到。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交测试的记录。最后,对软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性能的测试进行全面分析,并给予记录。 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提出各个问题的假设,以及根据需求报告文档中存在的项目功能模块和用户的需求来改善系统。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风险或意外事件。列出可能会影响测试设计、开发或实施的所有约束。 1.4.定义 信息(Information):有关图书的详细数据,如书名、作者、出版日期等 管理(Manage):对图书信息进行操作,如增删改查等基本功能 统计(Account):对图书信息的统计,如册数等 1.5.参考资料 列出编写本计划及测试整个过程中所要参考的文件、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编号:Personnel Management’08_Development_00 版本号:1.0 文档名称:测试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 编写:**** 校对:**** 审核:**** 批准:**** 开发单位: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参考资料 (3) 2测试概要 (3) 3测试结果及发现 (6) 3.1测试1功能测试 (6) 3.2测试2性能测试 (7) 4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8) 4.1功能1:对图书的增加、删除、修改 (8) 4.1.1能力 (8) 4.1.2限制 (8) 4.2功能2:图书的查询,图书借阅信息的查询 (8) 4.2.1能力 (8) 4.2.2限制 (9) 4.3功能3:图书借阅还书 (9) 4.3.1能力 (9) 4.3.2限制 (9) 5分析摘要 (9) 5.1能力 (9) 5.2缺陷和限制 (9) 5.3建议 (9) 5.4评价 (10) 6测试资源消耗 (10)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项目小组(系统分析员)提交了软件《详细设计设计说明书》,并经程序员与系统分析员充分讨论和分析后,由程序员提出了这份测试分析报告。 此软件分析报告对《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具体代码完成的过程中,项目组中主要负责测试的人员记录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改进的建议。 本文档将供系统的编程人员、集成人员、维护人员查询和使用。 1.2背景 (1)本系统的名称是:图书管理系统 (2)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某高校,开发者是软件项目管理小组,用户是某企业人事及相关部门。 1.3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1]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014. [2]软件工程开发小组, 《<图书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2014. [3]软件工程开发小组,《<图书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名书》,2014 [4]朱作付, 《软件工程》, 科学出版社, 2005. [5]郑人杰, 殷人昆, 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6]卫红春, 《软件工程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测试概要 2.1测试采用的标准及技术 测试采用的标准和技术如表1~3所示 表1 开始/中断/完成测试说明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学习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 目录 1 引言 (1) 1.1 背景 (1) 1.2 定义 (1) 1.3 参考资料 (1) 1.4 标准、条约和约定 (2) 2 项目概述 (2) 2.1 项目目标 (2) 2.2 产品目标与范围 (2) 2.3 假设与约束 (2) 2.4 项目工作范围 (3) 2.5 应交付成果 (3) 2.5.1 需完成的软件 (3) 2.5.2 需提交用户的文档 (3) 2.5.3 须提交内部的文档 (3) 2.5.4 应当提供的服务 (4) 2.6 项目开发环境 (4) 3 项目团队组织 (4) 3.1 组织结构 (4) 3.2 人员分工 (5) 3.3 协作与沟通 (7) 3.3.1 项目团队内部协作 (7) 3.3.2 项目接口人员 (7) 3.3.3 项目团队外部沟通与协作模式 (7) 4 实施计划 (7) 4.1 风险评估及对策 (7) 4.2 工作流程 (11) 4.3 总体进度计划 (12) 4.4 项目控制计划 (13) 4.4.1 质量保证计划 (13) 4.4.2 进度控制计划 (14) 4.4.3 预算监控计划 (14) 4.4.4 配置管理计划 (15) 5 支持条件 (16) 5.1 内部支持 (16)

5.2 客户支持 (16) 5.3 外包(可选) (16) 6 预算 (16) 6.1 人员成本 (16) 6.2 设备成本 (17) 6.3 其它经费预算 (17) 7 关键问题 (17) 8专题计划要点 (18)

图书管理系统项目计划 1 引言 1.1 背景 (1)项目的名称 图书管理系统 (2)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层次的提高,图书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图书馆的存书量和业务量庞大,仅仅靠传统的记帐式管理是不可行的。图书馆系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学校或社会型图书馆的管理员提供所有借阅者的详细信息,以及馆内库存的详细情况,对借书和还书两大功能进行合理操纵并登记。 (3)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本系统属于整个公司发展的系统建设的基础性系统,主要是尝试性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大范围的集结优秀的项目管理工程案例。 未来在这个基础的骨干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各个子系统,并发展成为功能完善、功能强大的独立系统。优秀的项目管理案例可以挂在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的相关网页下供社会学习参考。 (4)软件系统与机构的关系 该系统出了为本公司的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之外,还应该在工程管理职能部门下设立有关优秀的项目管理案例供社会学习参考。 1.2 定义 Sql语言:是指基本通用的数据库操作语言。 GUI编程:是指图形界面编程。 1.3 参考资料 文档格式要求按照我国GB/T8567-1988国家标准和IEEE/ANSI830-1993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包括以下文件: a.图书借阅关系系统需求说明书 b.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文档范例 c.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

冰箱测试系统使用说明书

冰箱测试系统使用 说明书 1

冰箱测试系统使用说明书

第一章,设备框图 1.1计算机局域网图:由服务器、交换机、登录验关电脑、后台查询 电脑、返修查询电脑、静态抽检电脑构成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2,动态测试子系统框图:

1.3,静态测试子系统框图:

第二章,系统概述: 本系统是为XX公司设计、制造的专用冰箱制冷性能检测系统,系统能够在线检测220v/50Hz、冰箱制冷性能,系统检测项目为:冰箱制冷温度(箱内4路,管路2路,)、冰箱的有效功率、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检测工位:动态120个、静态40个;整个系统分为3部分,⑴计算机局域网。⑵动态测试子系统。⑶静态测试子系统。 2.1计算机局域网。采用5台计算机、1台服务器、一个交换机组成 一个小型局域网进行数据管理。 1台测试系统应用服务器,负责整个计算机局域网的文档管理。 1台动态验关计算机,负责动态子系统的登录和验关,以及动态 163个测试盒的数据采集处理。

1台静态计算机,负责静态测试房60台测试盒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1台后台管理计算机,进行冰箱标准建模、查询、统计等; 1台维修计算机,负责维修工位的信息采集管理 1台入库计算机,负责入库的冰箱数据采集管理。 2.2动态测试子系,包括163个能够采集冰箱性能参数并与动态基站 进行无线数据交换的测试盒,一个无线电的数据收发基站,1个 在登录位置的光电开关,1台有2个显示器的验关计算机。 2.3静态测试子系统,包括60个能够采集冰箱性能参数并与动态基站 进行无线数据交换的测试盒,一个无线电的数据收发基站,1台静态计算机 第三章,动态测试子系统 3.1动作流程 如图所示,动态测试过程流程图如下:

图书管理系统软件测试计划

图书借阅系统软件测试计划1引言 1.1测试目的 此处描述测试的目的。如:“测试计划”文档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 a、列出推荐的测试需求(高级需求)。 b、推荐可采用的测试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说明。 c、确定所需的资源,并对测试的工作量进行估计。 d、列出测试项目的可交付元素。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本项目提出者:湖南软件图书馆 开发者:伍弯 1.3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李伟波 《Visual Basic》蒋华 2 计划 2.1软件说明

2.2测试内容

和谐的人机界面 发布 检索 订购 职工号 姓名 登录时间 图1 采购员对象窗口 验收 登记 检索 职工号 姓名 验收时间 图 2 验收员对象窗口 供货单位信息 增加 删除 修改 图3 供货单位对象窗口 读者姓名 借书

续借 预约 预选项 图 4 读者对象窗口 图书信息 选定 图5 图书预选、借、续借、预约窗口 图书信息 增加 删除 修改 返回 图 6 图书信息编辑窗口 2.3测试1(标识符) a、进度安排 2007年5月10日我们小组开始编码,2007年5月24日编码通过,在Visual Basic环境下运行正常。例如:对于用户的登录、修改密码,图书的添加、借阅、还书、续借,等模块功能能够正常实现。 b、条件 硬件环境:处理器:Intel Pentium 166MX或更高。 内存:32MB以上

硬盘空间:1GB以上 显卡:SVGA显示适配器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98/ME/2000/XP) c、测试原则 (1)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2)测试用例不仅选用合理的数据,还要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3)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事,还应该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应该做的事。(4)应制定测试计划并严格执行,排除随意性。 (5)长期保留测试用例。 d、测试资料 Visual Basic用应软件、ACCESS和SQL数据库系统 e、测试培训 我们小组成员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对Visual Basic的探讨和研究,达到共同学习和互相学习的目的。当然也有欠缺的时候,在我们软件工程胡元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小组顺利的通过测试。 2.4测试2(标识符) 在测试1的基础上对以后的工作进行细化。利用动态测试,通过运行程序发现错误。在动态测试中,我们分别利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测试软件的接口,依据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要求对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一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