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葡萄产业生产、消费与贸易演变

(一)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葡萄原产于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农艺植物考源》(A·Cando lle)记载:“葡萄野生于西亚、南欧、阿尔基利亚及摩洛哥之温带区域。…埃及人栽培葡萄及酿酒,为时已有五六千之久,西欧古代腓尼基人、希腊人及罗马人,亦皆知其栽培法,独东亚则较迟,中国于西历纪元前122年以后,始有栽培之者。”《中国作物遗传资源》(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记载:“公元前138——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他从大宛国取蒲陶(葡萄) 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从此,我国内地开始栽培欧洲葡萄。”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在葡萄的栽培和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历史上不少农学家对此作过科学的总结。如北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书》中对葡萄栽培、收获、制干和贮藏等方法都曾作过系统总结,在元代的《农桑衣食撮要》、明代的《农政全书》和《便民图纂》等农书中亦都有较具体的记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宗教的传播和西方文化的输入,欧美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葡萄栽培及酿酒业的发展。1892年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葡萄栽培及酿酒业的开始。但解放前,持续的战乱使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都濒于倒闭。另外由于受旧的生产关系和栽植制度的束缚,栽植分散,不成规模,产量低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总的葡萄栽培面积为3200公顷,产量只有3.8万吨,葡萄酒产量只有84.3吨。

1949年以后,葡萄生产受到重视,并得以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鲜食葡萄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鲜食葡萄经历了三次快速发展:⑴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掀起第一次葡萄发展高潮,鲜食葡萄品种以玫瑰香、龙眼为主,酿酒品种主要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又形成了黄河故道等葡萄产区。⑵20世纪50年代末,原北京农业大学从日本引入巨峰品种。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学院从国外引入黑奥林、红富士和乍娜(绯红)等品种。经全国各地试种,至80年代中期,在全国广泛推广和栽培,形成了以鲜食葡萄巨峰系和欧亚种大粒品种为主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此期,全国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并形成了南方葡萄产区。⑶20世纪80年代末期,沈阳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相继从美国引入了一批优质的欧亚种葡萄品种;到90年代后期,在我国掀起了以红地球(红提)为代表的晚熟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第三次发展高

潮。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较高且稳定,葡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保鲜技术及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的进步,果实经贮藏后可实现周年供应,促使鲜食葡萄种植面积有较大发展。

在所有水果中,葡萄生产变异率最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1980年以前,葡萄生产变异率的变动幅度最大,最高值达到188.4%;1980年以后,变动幅度明显减小,振荡比较频繁。其中1991年葡萄生产变异率达到1980年以来的最高值,变异率为-31.3%。1998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16.7万公顷,较1978年扩大5.1倍,1998年葡萄产量225万吨,较1978年增加10.1倍。过去不适宜栽种葡萄的南方地区,也突破了栽培技术,酿造品种和鲜食品种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葡萄产量迅速提高。近20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见图2-1),2008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为45.13万公顷,产量达到715.15万吨,在我国果树栽培中栽培面积列第6位、产量列第5位,在世界上分别排名第4、5位。

图2-1 1986-2008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1986~2000年数据来自周喜军.榆林市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2001~2008年数据来自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从90年代末至今,葡萄总产量持续增加,其中重要的保证是我国葡萄种植的规模化和基地化。葡萄种植业自1996年开始大发展,至2003年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2.1万公顷,其后虽然产量继续攀升,但葡萄栽培总面积没有增加。由于新品种的引进及生产水平的提高,葡萄单产水平逐年增加(见图2-2),这是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986年平均单产3.85吨/公顷,1995年平均单产14.42吨/公顷,增长了3.7倍。近十年来,

葡萄单产基本没有大幅增长,随自然环境和市场调整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出现稳定。

图2-21986-2008年我国葡萄单产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1986~2000年数据来自周喜军.榆林市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2001~2008年数据来自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二)南方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葡萄非适宜种植区和次适宜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除了庭院中有零星种植外,基本上没有成片的葡萄栽培。云南葡萄栽植始于唐代,1980年以前多为零星种植,总面积仅100公顷。浙江省上虞市1947年引入甲州三尺,1967年引入金皇后,也仅停留在小面积种植,至1978年浙江全省葡萄种植面积仅为27公顷。贵州省最早引进葡萄栽培是在1937年,当时沙子哨果树园艺场从重庆引进水晶、玫瑰和甲洲等葡萄品种,1946年又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引进欧洲葡萄和美洲葡萄14个品种,在该场进行试验栽培。新中国成立以后,50至60年代沙子哨果树园艺场和贵州省农业试验站(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均进行大量的葡萄引种工作,至1957年,仅沙子哨果树园艺场就保存有57个葡萄品种。经过试验,由于大多数欧亚种抗病性差,不宜在贵阳地区栽培,后来在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主要是水晶葡萄,其次是玫瑰葡萄。同期,安徽萧县、湖北枣阳、湖南长沙等地都先后引种过玫瑰香、白马拉格、新玫瑰等品种,后来除皖北等地还保留少量的欧亚种,其他产区都因病害严重而被淘汰。70年代后期,随着抗病抗湿的欧亚杂交种北醇、欧美杂交种白香蕉、巨峰、藤稔、抗拜尔早生等品种的引种成功和葡萄科学管理技术的推广,南方葡萄生产才有了很大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起,南方各地先后引种巨峰葡萄成功,开始规模种植葡萄。1990年

上海农学院引入11个欧亚种品种进行大棚避雨栽培研究,1992年开始上海市农科院对28个葡萄品种进行了大棚促成栽培技术研究。之后,江、浙、沪及南方诸省(区)陆续引种欧亚种葡萄,有些地区出现了欧亚种葡萄热。巨峰葡萄的引进及设施葡萄栽培的成功为南方葡萄产业发展奠定了品种和技术基础,从而使南方葡萄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见表3-1)。除广东、海南外,南方其余13个省市栽培面积从2000年的5.71万公顷增至2008年的11.06万公顷,8年间净增5.35万公顷;葡萄产量从2000年的71.4万吨增至2008年的166.5万吨,净增95.1万吨,其面积与产量分别占全国葡萄生产的24.5%和23.3%。其中江苏、浙江、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公顷,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湖北、四川等地,葡萄生产已成为许多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南方地区葡萄栽培已成为我国葡萄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鲜食葡萄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表2-1 我国南方葡萄历年栽培面积动态

单位:千公顷

年份1979 1988 1989 1991 1993 1994 2002 2003 200

6

20 08

安徽0.9 4.7 4.0 2.8 2.9 3.2 8.0 7.6 5.8 6.2 江苏0.7 3.8 3.5 2.5 3.3 4.3 9.9 10.8 13.0 14.

9 湖南0.2 0.9 1.1 1.0 2.2 3.4 8.3 9.8 13.0 14.

5 云南0.1 0.7 0.8 0.7 1.0 1.5 4.9 5.3 6.3 7.9 福建0.1 0.9 0.9 0.9 1.4 1.

6 3.9 4.5 5.5 5.5 上海0.1 1.2 1.1 1.1 1.8 1.8 1.8 1.5 2.1 3.8 浙江/ 2.

7 2.5 2.3 3.5 4.0 7.1 8.2 10.4 14.

6 湖北/ 1.4 1.5 1.3 1.9 4.0 4.9 5.

7 5.2 5.9 四川/ / / / 4.5 5.4 9.

8 11.1 12.

9 14.

8 广西/ / / / / / 7.8 8.6 11.5 11.

6 贵州/ / 0.

7 0.7 1.2 1.2 3.2 3.4 4.5 6.5

数据来源:1979-1994年数据来自王旭.我国南方葡萄栽培历史-现状与前景[J].中国果业信息.2005;2002-2008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南方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如下:一是气候温和,葡萄上市早,冬季不必下架埋土防寒,无霜期长,有效积温高,葡萄生长发育快,若管理得当,第二年就有一定产量。同时,还可以采取合理的夏季修剪,加强肥水管理,达到一年多次结果的目的。二是丘陵、荒山、荒坡及滩涂面积大,人口密集,劳动力较多,有足够的土地和人力可供发展葡萄生产。三是南方地区生活消费水平较高,工业和交通发达,发展鲜食葡萄、葡萄汁、糖水葡萄的内外贸市场广阔。四是南方市场活跃,优质葡萄市场价格较高,种好葡萄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葡萄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中国葡萄消费和贸易变动

我国鲜食葡萄以内销为主,人均鲜食葡萄消费量由2001年的1.8公斤上升到2004年4.9公斤,增长了1.72倍。根据全国20个城市果品市场调查,1995~2003年,全国鲜食葡萄的销售额年增长率为7%~8%。从葡萄的销售情况来看,由于国内市场葡萄售价一直很稳定。巨峰葡萄多年来的售价一直稳定在1.4~4.0元/公斤之间,国产红地球葡萄的批发价则在8~16元/公斤之间,葡萄收益一般在3000~10000元/亩左右,在各种水果中葡萄的收益比较大而稳定,使得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迅猛增加。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鲜食葡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鲜食葡萄出口却一路下跌,进口一路攀升,进出口贸易存在着巨大逆差。据统计,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我国鲜食葡萄出口量为4400吨,进口量只有约700吨;1980~1990年,正是我国葡萄大发展的10年,1990年出口量反而下降一半,为2200吨,进口量跃升到约14000吨,是1980年的20倍;2001年出口量再度下跌一半以上,为752吨,进口量又跃升到52408吨,较之10年前又增长7倍。2005年我国葡萄进口位居第10位,年进口量达8万吨以上,价值9062.9万美元,而葡萄出口量仅1.8万吨,占世界葡萄出口量的0.58%,出口值781.5万美元,价格不足世界出口平均价的1/2(见表3-2)。

表2-2 世界鲜食葡萄进出口情况

名次国家或地区出口量

(吨)

出口值

(万美元)

出口价

(美元

/公斤)

名次国家或地区进口量

(吨)

进口值

(万美元)

进口价

(美元

/公斤)

1 智利693206 59232.6 0.8

5 1 美国471253 87861.7 1.8

6

2 意大利46559

3 48209.5 1.0

4 2 德国336478 46683.3 1.3

9

3 美国391398 59158.2 1.5

1 3 俄罗斯257547 15177.7 0.5

9

4 南非237110 28278.6 1.1

9 4 英国225251 45322.3 2.0

1

5 土耳其159310 8174.7 0.5

1 5 加拿大170225 27704.

2 1.6

3

6 荷兰136718 24983.5 1.8

3 6 荷兰161323 28242.2 1.7

5

7 墨西哥120010 10864.8 0.9

1 7 法国150036 18584.8 1.2

4

8 西班牙97337 12467.7 1.2

8

8 比利时95109 15210.5 1.6

9 乌兹别克斯坦90055 5372.6 0.6 9 中国香港86910 13411.2 1.5

4

10 比利时68711 13106 1.9

1 10 中国80474 9062.9 1.1

3

11 希腊65556 9185.1 1.4 11 波兰75989 7484.4 0.9

8

12 中国香港62310 4817.8 0.7

7 12 墨西哥69444 9334.3 1.3

4

13 阿根廷47828 4156.1 0.8

7 13 奥地利60288 6870 1.1

4

14 澳大利亚45960 6293.3 1.3

7 14 捷克45085 4415.9 0.9

8

15 印度35525 2402.6 0.6

8 15 巴基斯坦40346 512.8 0.1

3

22 中国17918 781.5 0.4

4 16 瑞士34859 5627.

5 1.6

1

世界3064169 329276.5 1.0

7 世界2926163 407803.6 1.3

9

数据来源:根据FAQ统计资料(2005)编制

在我国,除浙江、江苏、北京、新疆等部分地区部分葡萄的质量能与进口葡萄相当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大部分葡萄的质量都不容乐观。由此形成果农大叫“卖果难”,城市消费者“大嚼洋葡萄”的强烈反差,这些都充分说明葡萄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葡萄酒、葡萄汁将逐渐摆上人们的餐桌,无公害优质葡萄及其酿酒、加工产品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市场需求量也会大量增加。所以我国应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葡萄的需求,建立集约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无公害鲜食葡萄和酿造、加工葡萄生产基地,使我国的葡萄种植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中国葡萄产业地区分布及变动趋势

随着葡萄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葡萄栽培区域迅速扩大,到2006年,全国除海南、香港、澳门外,各个省、区都有葡萄的商品化种植,葡萄已成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果树种类之一。

(一)中国葡萄产业地区分布

依据各地区葡萄栽培现状、社会经济条件及各主要栽培种、品种群、品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表现,以温度和降水为主要气候指标,原则上以省(市、区)为单位将我国葡萄栽培产区分为七大产区:即东北及西北高原低温冷凉葡萄栽培区(含吉林、黑龙江),西北干旱区(含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含陕西、山西),环渤海湾地区(含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部分地区),黄河故道地区(含河南及鲁西南、苏北、皖北部分地区),以长江三角为主体的南方葡萄栽培区以及云贵川半湿润产区(见图2-3)。

(1)东北中北部产区该区冬季气候寒冷,年绝对最低温常在-30℃以下,葡萄根系易受冻,需重度埋土防寒,或实行保护地栽培,积温不足和生育期短限制了葡萄的发展,主栽山葡萄,为中国著名的山葡萄酒生产基地。

(2)西北产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葡萄生产区,该区气候温和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非常适宜葡萄栽培,也是我国最大的优质葡萄干生产基地,主栽品种为无核白。宁夏和甘肃冬季气温严寒,生长期短,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是早熟葡萄品种的优质生产区,生产的葡萄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上色好。

图2-3 我国葡萄产区分布图

(3)黄土高原产区包括晋南运城地区及陕西中北部。该区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我国鲜食葡萄和甜葡萄酒原料的优质生产区。山西清徐、陕西榆林是国内闻名的葡萄老产区,主栽品种有意斯林、赤霞珠、里扎马特、乍娜和巨峰等。

(4)环渤海湾产区该区包括辽东半岛、河北秦皇岛、唐山、京津地区和胶东半岛等,是我国重要的酿酒葡萄和优质鲜食葡萄产区。1997年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7.2%和40%,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的葡萄栽培面积仅次于新疆,名列全国第二、第三、第四葡萄栽培大省。该区是我国最早的现代葡萄酒产地,也是最大的葡萄酒酿制基地。该区葡萄酒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全国最大的张裕及长城、王朝、华夏、威龙等葡萄酒厂都在此。酿酒品种主要是意斯林、白玉霓、白诗南、霞多丽等,鲜食品种为凤凰51、乍娜、泽香和巨峰等。

(5)黄河故道地区郑州以东沿陇海线两侧,历史上黄河泛滥形成的沙漠冲积地区,东西绵延千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是我国新兴的最具发展潜力的酒用葡萄生产基地,鲜食葡萄主要为巨峰。随着套袋技术的推广,极晚熟耐贮品种秋黑、红地球等品种也表现出较好品质。近年来,用于制汁的康可、郑州25号等抗性极强的欧美杂交品种正在发展之中。

(6)南方葡萄产区包括南方的广大地区。此区热量充足,但上半年阴雨天的光照不足,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生长期长,病害严重,葡萄易于徒长,糖分积累差,着色不好。近年来,由于选用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的巨峰系品种,部分地区采用大棚

避雨栽培技术,成功栽培了欧亚种葡萄,品质和产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尤其是鲜食品

种上表现突出,经济效益良好,是目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7)云贵川高原半湿润区该区气候垂直分布,差异较大,适宜栽培欧美杂种及

欧亚种品种,果色艳丽,香味浓郁。云南红葡萄酒厂发挥云南气候多样的优势,根据

品种及酒种、酒型对气候的要求,选择在适宜区发展梅鹿辄、赤霞珠、霞多内、白玉

霓等酿酒品种。

(二)中国葡萄供给的区域变动

葡萄供给产区间波动调整明显(见表2-3),其中北方东部主产区下降最大,特

别是山东,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比2003年减少2.92万公顷,下降了44.3%;辽宁、

山西等地也有较大幅度减少,主要是巨峰葡萄园被大面积刨除。北方地区仅河北产区

保持少量增长。与此相反,葡萄园在南方和西部地区呈扩展趋势。随着避雨栽培、一

年两熟、限产栽培、水田起垄、抗湿砧木等技术应用和新品种的试种成功,南方葡萄

发展非常迅猛,13个省区(未计台湾省)栽培面积从2001年的6.37万公顷增至2008

年的11.06万公顷,7年间净增4.69万公顷,占全国葡萄总面积的24.5%。西部地区

除鲜食葡萄继续发展外,以葡萄酒企业基地为特征的酿酒葡萄呈现规模性发展,新疆

葡萄种植面积7年增加3.82万公顷,陕西增加156.5%,宁夏和甘肃分别增加112.1%

和59.4%。与此对应,全国葡萄产量7年内增长94.4%,除天津出现负增长外,也以

南部和西部产区增幅较大。其中南方13个省区葡萄产量从2001年的71.4万吨增至

2008年的166.5万吨,增长了133.3%,占到全国的23.3%;西部的宁夏、陕西、甘肃

分别增长370.9%、272.2%、211.3%。

表2-3 我国葡萄产区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动

产区面积(千公顷)产区产量(万吨)2008年2005年2003年2001年2008年2005年2003年2001年新疆108.8 96.2 91.7 70.6 新疆164.87 128.76 106.63 66.15 河北61.0 54.2 52.1 46.3 河北98.81 86.39 80.34 58.01 山东36.7 46.5 65.9 49.7 山东90.48 83.14 76.10 61.91 河南26.8 26.2 21.6 18.2 辽宁61.44 58.17 58.61 39.70 辽宁26.6 28.1 37.4 29.7 河南43.73 41.26 33.10 28.03 陕西17.7 13.9 11.4 6.9 浙江33.25 21.99 17.27 13.28 江苏14.9 11.4 10.8 8.1 江苏24.27 15.30 14.08 11.46 四川14.8 12.1 11.1 9.1 陕西21.66 13.94 8.99 5.82 浙江14.6 9.8 8.2 6.2 四川20.17 16.08 14.44 12.10 湖南14.5 12.4 9.8 5.3 安徽18.20 17.33 16.16 7.61

宁夏14.0 7.8 7.0 6.6 广西17.08 11.91 9.42 6.31 吉林12.4 10.2 13.8 9.8 吉林13.19 11.00 10.74 6.26 广西11.6 10.0 8.6 7.8 云南12.84 6.97 4.26 2.54 甘肃11.0 8.9 9.4 6.9 山西11.66 11.92 11.19 7.02 山西10.1 13.2 13.7 9.4 天津10.00 9.32 14.01 11.41 云南7.9 5.6 5.3 6.3 甘肃9.96 7.75 6.33 3.20 安徽 6.2 6.0 7.6 5.1 宁夏9.70 4.82 4.14 2.06 福建 5.5 5.0 4.5 3.1 福建9.59 5.91 5.58 3.93 天津 5.1 5.1 5.9 6.0 湖南7.34 5.23 3.69 2.42 内蒙 4.8 5.3 3.5 5.0 内蒙 4.06 2.91 2.08 1.60 全国451.3 408.1 421.0 334.4 全国715.15579.44 517.59 367.97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1年—2008年)

三、中国葡萄产业品种和价格变动趋势

(一)中国葡萄产业的品种变动

从发展的品种来看,我国的主栽葡萄品种大多以国外引进的为主。我国古代从西

方引进葡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古都洛阳在1700年前、太原在1200年

前、南宋都城杭州在800年前即有引种葡萄的记载。

20世纪前半期(1892—1949年),在我国栽培较为广泛的葡萄品种只有10多个,

如龙眼、玫瑰香、牛奶、驴奶、紫牛奶、白鸡心、红鸡心、牛心、无核白、红葡萄和

白葡萄等,均为我国固有品种。从国外引入的优良鲜食与酿酒品种,如意大利玫瑰、

白马拉加、白玉、大玉露、森田尼、康柏尔早生、赤霞珠、梅鹿辄、雷司令、贵人香

等,则大多是在科研单位保存。

1951~1966年我国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引种约有33批次,共引入1000多种,在长

江以北各省市种植,形成葡萄引种、科研与生产的第一个高潮。此期间,城市近郊鲜

食葡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北京地区,1962年葡萄园面积达800公顷以上,年

产葡萄超过11500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6倍。1968~1978年,葡萄引种地区由前

苏联转向东欧、西欧和日本,少数品种引自美国,先后引种34批次,引入品种160多

个。1979~2000年,葡萄引种地区转向从日本、美国和法国引种。先后引种约100多

批次、 800多个品种。鲜食品种主要引自日本和美国,要求质优、大穗、大粒、外观

美丽、耐贮运,如日本的黑奥林、先锋、高墨、藤稔,美国的红地球、黑大粒、森田

尼无核、火焰无核、汤姆森无核等。酿酒品种多从法国引进,红葡萄酒用品种主要是

梅鹿辄、赤霞珠,白葡萄酒用品种主要是霞多丽、琼瑶浆等。

近些年开始新一轮品种调整,在葡萄生产上推广了一系列优良品种,包括许多从

国外引入的及我国自己培育的早、中、晚熟优良鲜食品种。一些欧美杂交种进入淘汰期,无核葡萄、带指的葡萄等高档葡萄在市场上已迅速占有一定份额,像极早蜜、早超红、夏黑等早熟葡萄更是异军突起,品种呈现多元化趋势。全国葡萄种植从色泽、风味、果形、无核等方面均表现出品种的多样性。葡萄酒业空前发展,选用了世界著名的酿酒品种,我国葡萄酒厂用霞多丽、琼瑶浆、白雷司令、长相思、赤霞珠、梅鹿辄、黑比诺和西拉8个品种所酿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评比会上曾多次获奖。

(二)中国葡萄产业的价格变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鲜食葡萄面积只有3.17万公顷,产量11万吨(1980年),是处于求大于供的阶段,加之消费水平及收入差距较小,果品质量优劣的价差小,不足以牵动果农生产优质果。以当时河北省怀涿盆地龙眼葡萄(鲜食酿酒兼用品种)为例,当时葡萄酒厂确定的收购最低起价为15度糖0.5元/公斤,每增加1度糖加0.06元/公斤,控产优质反使果农收入减少。这种价格政策是无法牵动果农走向优质化的,加之总体市场葡萄短缺,所以,当时果产区就有“要想富种葡萄树”之标语。此阶段是谁种葡萄,谁搞高产谁盈利。

进入90年代初中期(1992~1995年),我国北方鲜食葡萄一些集中产区在“季产季销”、“地产地销”情况下,开始出现产区葡萄相对过剩、果价下跌和“卖果难”的现象。如辽宁省北镇县(现北宁市)巨峰葡萄价格从80年代中后期的1.2~2.2元/公斤下降到0.6~0.8元/公斤。北镇县政府、果树局大力发展微型冷库冬贮葡萄,从而延长了销季,扩延冬贮巨峰市场到南方、甚至到新疆乌鲁木齐市。辽宁、河北、天津的冬贮巨峰、玫瑰香最高卖到12~14元/公斤,一般也在5~6元/公斤,采收时葡萄果价又大幅回升,冬贮净利增至0.8~3.0元/公斤,果农又掀起葡萄种植高潮,在辽宁省巨峰产区,此阶段是“谁贮葡萄谁发财”。

近几年,多数集中葡萄产区再次出现果价下滑和“卖果难”。在辽宁巨峰产区,不但采收时“卖难”、冬贮后也“卖难”,一些“跟风上”或“指令性”发展的、技术水平低的葡萄园开始出现砍葡萄现象。在普通果品价格走低的同时,辽宁铁岭北绿食品集团,经欧共体有机食品认证的“王文选牌巨峰”销价10元/公斤,上海果商采收前坐等才能拿到货;辽宁朝阳“天陆牌”红地球葡萄在沈阳市场售价8~9元/公斤;辽宁凌海“燕兴牌”红地球葡萄出口俄罗斯的口岸价为12元/公斤;江苏镇江400公顷按日本“早川模式”种植的巨峰,采收时“老方(继生) 牌巨峰”售价10~14元/公斤;湖南沙市避雨栽培的美人指葡萄地销10元/公斤,运到广东市场16元/公斤;上海市马陆葡萄有限公司大棚栽培的巨峰、无核白鸡心等一律销价16元/公斤,精品卖到30元/

公斤,栽培面积也在扩延中。供不应求并能高价销售的鲜食葡萄,其共同特点是:重视科技支持,接近或完全按国际市场质量标准要求控制产量(一般750~1200公斤/亩);实施遮雨栽培、果实套袋等食品安全措施;多数单层与单果包装,有品牌并注意维护品牌信誉;栽培者与销售公司一体化或有专业协会统一走向市场等。

四、中国葡萄产业技术进步与推广体系

(一)中国葡萄生产的技术进步

为了适应葡萄早期丰产和成龄葡萄园优质稳产,不断改进栽培技术,如计划密植(前密后稀) 、整形修剪、修穗疏果、套袋、土肥水管理、生长调节剂应用、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绿色葡萄生产、南方简易避雨设施栽培、二次果两熟技术等栽培手段逐步发展和完善。

(1)营养袋育苗和无病毒苗木营养袋育苗是指在保护设施内,提早将插条扦插在营养袋内,提前生根发芽,待露地霜冻过后、气温较高时定植田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适应酿酒葡萄的迅猛发展,开始大面积推广此技术。此方式育苗苗期短,成活率高,长势好,不亚于当年定植的1年生苗。在营养袋快速育苗技术已经大量普及后,葡萄无病毒苗培育和无病毒示范园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2)套袋技术套袋技术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高档葡萄果品的有效措施。套袋可以避免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等多种葡萄病害的侵染,防止鸟类、蜂类、金龟子等的危害,减少农药的污染,能减轻裂果,调节果实着色程度,调节浆果的成熟期。

(3)多次结实技术多次结实技术是在主梢结实的基础上,利用冬芽或夏芽副梢,当年获得第二次或更多次的结果。葡萄一年多次结实技术首创于1940年我国的安徽省萧县,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在某些葡萄(特别是巨峰)花期气候条件不良或果实成熟期多雨、病害重的地区,索性舍弃一次果,全部利用二次果,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设施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主要利用设施创造树体生长发育的特殊区域环境条件,实现定向栽培目标的人工控制或调节。我国的葡萄设施栽培始于5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的需求,葡萄设施栽培日渐兴起,已成为葡萄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通过设施栽培和贮藏保鲜已基本实现了葡萄的周年供应。

(5)无公害栽培技术随着无公害农业生产进程的推进,对无公害鲜食葡萄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程、果实的感官要求、卫生要求等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

检测方法。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生态学的整体观念出发,采用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检疫措施、农业栽培措施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生产中,严格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残留以及能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农药品种,优先使用低毒、低残留或无污染、无残留的农药品种。

(二)中国葡萄生产的科技推广体系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般由地、县(市)、乡三级推广网络构成。如新疆吐鲁番地区有地级推广中心1个,县(市)级推广中心3个,乡(镇)农技站20个,全地区226个行政村基本上都已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农民技术员,具有葡萄专业协会1个,基本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技推广网络。地、县(市)、乡三级农技推广机构有农技人员335人,其中,地级25人,县(市)乡两级310人。全地区农技推广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6人、中专及高中学历129人;有高级农艺师10人、农艺师78人、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213人。他们长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提高农民栽培葡萄的科技水平,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吐鲁番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及吐鲁番地区农技中心都组建了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监测中心,为葡萄生产提供市场准入检测及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有较为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依托自治区农科院、农业院校及新疆葡萄瓜果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纵向联合,共同攻关葡萄产业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近年来,在国家葡萄专项、自治区葡萄专项、育种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突破。

民间的葡萄研究推广机构也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如上海市马陆葡萄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通过技术创新,先后把合理密植、绿苗移栽、巨峰两年丰产等栽培技术通过农业科技人员对果农的培训,在集体果园中率先示范,让果农到园艺场实习,把葡萄生产新技术及时传送到千家万户。并先后从美国、前苏联、罗马尼亚、日本等国引进优质葡萄新品种,使马陆的葡萄品种由原来较单一的巨峰,增加了美人指、京亚、8611、黑玫瑰、红高、晚红、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多品种结构,通过设施栽培使葡萄的上市供应期提前到7月上旬,延后至9月下旬。

五、中国葡萄产业组织形式与影响因素

(一)中国葡萄生产的组织形式

从我国葡萄产业化的实践来看,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股田制”:农户以葡萄园和劳动力入股,公司以生产资料和技术股份入股,产品销售所得在扣除公司投入的农资和销售费用后,按入股比例进行二次分配。在技术指导上,对种植户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跟踪相结合,公司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制订了生产规程,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资料供给、统一验收标准、统一管理方法、统一包装标识的“五统一”管理制度,加强标准化生产。

(2)“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形式:由龙头企业牵头,根据“自愿、互利、平等、互惠”原则兴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受龙头企业支配的程度不同,在利益联结上通常扮演两种不同角色。一种是以技术服务为主的合作组织,负责代替龙头企业为果农专业生产提供相关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并对生产进行质量监督。该模式中,会费是组织与成员之间唯一的经济联系。另一种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合作组织主要充当农户代表,从事合同谈判、质量监督、产品验收等。

(3)“公司+农户”形式:200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领导以下设的7个种植红地球葡萄团场为基础组建了北疆红提葡萄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任务就是以农五师各团场的红地球葡萄销售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葡萄质量与安全标准,并以此质量标准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采前技术管理。采前的栽培管理仍由农户分地块承包实施。公司在统一销售后,按销售额的3.5%左右向农民提取服务费。按团场、连、承包人和采收批次建立红地球葡萄产地标识,是一个以销售为主要服务项目的产前、产后相结合的全程配套服务组织。

(4)“合作组织+农户”形式:早期建立的专业协会主要是以传播专业技术为主,如新疆伊犁州建立了比较完善的3级葡萄专业协会、河北省碣石葡萄协会、安徽宿松县葡萄产业协会等对传播葡萄栽培、保鲜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现有的专业合作社采取骨干农户带动辐射农户的方法进行葡萄生产基地建设,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规模化生产。为充分发挥村级协会的作用,辽宁省盖州市组建了“盖州市九垅地镇葡萄产业联合总会”,负责协调政府与农户间的关系,在葡萄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时,联合总会与政府多次协商,给予销售和贮藏环节上费用缓、免政策;由于每年增建恒温库,供电需增容,联合总会通过镇政府与市农电部门联系,新建一供电所,增容6300kv,为会员户减缴增容资金72万元。江西省横江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2007年牵头与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吉安分公司签订了葡萄种植自然灾害保险合同,与全国连锁超市30强之一的步步高江西经理部签订了年500吨葡萄的销售协议。

(二)中国葡萄生产的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

葡萄的栽培起源于温带、亚热带,气候和土壤条件是能否发展葡萄的主要依据。如葡萄是喜温作物,要求生长期的有效积温2500℃~3300℃。萌芽期的适温为10~12℃,花芽分化和开花适温为25~30℃。降雨量对葡萄生长、结实、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有着决定性影响。欧亚种葡萄喜干燥忌潮湿,一般年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适宜栽培。葡萄各生育阶段中以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与日照关系最为密切。若日照不足,枝条生长细弱,叶片薄而色淡,落花落果严重,果实着色差,产量、品质下降。葡萄具有强大的根系和旺盛的吸收能力,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重粘土、重盐碱土外,砂土、壤土、粘土都适应。在滨海盐渍土中,含盐量在0.3%以下能正常生长。

2、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单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997年以来,是我国葡萄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巨峰系品种大发展以后的又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我国鲜食葡萄栽培趋于集中,技术趋向成熟,新兴产区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我国南方地区葡萄栽培来说,实践证明避雨栽培是克服高温多雨造成的多湿生态条件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不宜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栽培的欧亚种品种,可以达到避雨、降温、防病、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和防止水土流失等目的。浙江、江苏、湖南、广西等地对欧亚种品种采用避雨设施栽培而获得成功。甘肃因生长季节短,种植晚熟品种受到限制,但采用塑料大棚的设施条件进行延迟栽培,成功地种植了晚熟的红地球。在不埋土地区,高宽垂整形被认为是葡萄栽培技术上的革命,具有高产、优质、易管理、病害轻等优点。

3、收购价格

果品收购价格是影响果品生产者生产行为的首要因素。在早期的温饱时代,葡萄属于奢侈品,相对于粮食等必需品有着较高的相对价格。如今,葡萄是大众化的商品且替代品相当多,己逐渐成为一般消费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供给与需求、流通和贮存,影响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行为。

葡萄属易腐的新鲜农产品,供给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品种调整需要周期性。葡萄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在当年内不明显,但对供给的长期影响却较大。这是因为当年内生产者无法调整品种和规模。即如果当年葡萄供应量低于市场需求量,那么价格就会上涨,农民就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较多地投入生产,以便下一年取得较好的收成和较多的收益。当仅仅考虑葡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时,价格变动应与本期产量变动负相关而与下期产量变动正相关,即在一个时间区间内,价格波动序列应与产量波动序列所决定的相关系数为负,而与滞后一期的产量波动序列所决定的相关系数为

正。

4、成本与收益

果品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的价格、果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格、灌溉的费用、贷款利率等。从90年代初中期开始,我国北方鲜食葡萄产区就出现葡萄相对过剩、价格下跌的现象,大量果园被砍除。而相对来说,南方设施栽培的葡萄价高市俏,农户高投入高产出的收益差使得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大众市场葡萄价格基本稳定,普通果价格为3~6元/kg,高档果虽然售价高,但销量少,市场还是以普通巨峰系葡萄为主导。而1984年农用生产资料放开,1993年后部分化肥市场放开,生产资料成本上升速度远远超过葡萄价格的变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人工工资已经是1980年的4倍之多。葡萄总产值不断增加,但生产成本上升过快,价格上升缓慢,甚至下降,导致葡萄生产的纯收益上升较少,纯收益率呈下降趋势。而且由于非农产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如果从事葡萄生产的效益低,生产者的机会成本提高了,这也会引发农业生产资源的转移,如葡萄生产者可以选择兼业的经营方式或者转移到其它产业,这样就会影响供给。

10款国内常见葡萄排名

10款国内常见葡萄排名 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葡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水果,世界葡萄品种达8000个以上,中国约有800个,我国是葡萄产业大国,每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小编就是个葡萄忠实爱好者,今天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10款国内常见的中高档葡萄,每一款都可谓是口感与颜值俱佳。 10大葡萄排行榜! 第十名:巨峰葡萄 口感:★★★☆,颜值:★★★,价格:★★★★☆ 巨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原产于日本,1959引入中国,目前已在我国大面积种植,产量很高,价格亲民。适应性强,抗寒抗病,一般在7、8月下旬成熟,皮肉分离,成熟时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较软,味甜多汁,含糖16%。成熟的巨峰葡萄容易脱粒、破皮。 第九名:夏黑葡萄

口感: ★★★★,颜值:★★★,价格:★★★★☆ 夏黑葡萄又名黑夏,夏黑无核,也是欧美杂交品品种,产于日本,算得上是巨峰的“近亲”,2000年2月,我国从日本山梨县植原葡萄研究所引进该品种的脱毒苗。 目前国内主要产地为湖南、甘肃、青岛等地,产量高。夏黑是国内最甜早熟葡萄,也被成为超甜葡萄,黑蓝色,果肉脆,汁淡红色。夏黑葡萄耐储运、耐挂性较好,不易脱粒,运输过程中不易因挤压而爆裂。 第八名:新疆无籽露

口感:★★★☆,颜值:★★★★,价格:★★★★ 无籽露又称无核白、小蜜蜂,营养价值很高,无籽露葡萄含有机酸 0.5%—1.5%,蛋白质0.1%—0.9%,钾、磷、钙、铁等矿物质含量共为3%—5%,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无籽露葡萄含糖量高达25%以上,晶莹剔透,翠绿媚人, 质美味佳,可鲜吃,晒成葡萄干,也可榨汁,酿酒。新疆无籽露每年的七八月份上市。 新疆无籽露的表皮非常的薄,果肉非常细腻,而且没有核。部分未成熟或光照条件较差的无籽露为比较酸,要想挑选甜的无籽露,应该选择外部坚硬且脆,不发软,果粒尖长,外部绿色泛白的。部分颗粒较软,皮肉分离的,会比较酸。 第七名:克伦生无籽红提 口感:★★★★,颜值:★★★☆,价格:★★★☆ 克伦生无籽红提是美国加州研究的一款无核葡萄新品种,我国于1996年引 入,现多种植于新疆、河北等地。克伦生葡萄果实味美色艳。果穗圆锥形,果粒椭圆稍长型,整齐紧凑,颜色透亮,果霜鲜艳,果肉浅红色,肉质脆能切片,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果皮脆,可以洗净随果实一起食用。克伦生在我国一般 在8、9月上市,目前产量不高。 第六名:醉金香葡萄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论文格式

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摘要】: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关键词】:中国石油历史 一、中国石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我国葡萄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我国葡萄市场与产业调查 分析报告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葡萄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更是部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产业。为摸清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情况,对近5年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葡萄主产区新疆和河南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增速放缓,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产量持续增加,2018年达1366.7万吨,成为世界上第一产量大国;消费量持续增长,年消费量基本保持1000万吨左右;价格波动与产量和季节性有较大关系;优质葡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模式多样化,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推动葡萄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一、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产状况分析 1.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葡萄的种植面积呈现波动增长趋势。1980-1990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在45万亩的基础上缓慢发展;1991-2003年,葡萄产业规模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种植面积达631.5万亩,之后略有回落;2007-2015年快速增长,2015年达到峰值,为1198.5万亩;2016-2018年趋于平稳,种植面积稳定在1050万亩左右。

图1 1980-2018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年鉴》 2.产量持续增长,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近40年来,中国葡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一产量大国。1980-1990年,我国葡萄产量90万吨以下;1990-2000年低速增长,到2000年末,总产量达328.2万吨;2012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1000.6万吨;2016-2018年趋于平稳发展,2018年产量达1366.7万吨。

中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始于

葡萄之乡: 中国葡萄代表品牌有,大泽山葡萄,萧县葡萄,吐鲁番葡萄,怀来葡萄。吐鲁番总是和葡萄连在一起。吐鲁番的葡萄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吐鲁番的葡萄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吐鲁番被国家确定为西北地区惟一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是我国葡萄主产区。 吐鲁番的葡萄也是世界上主要的高产水果之一。大泽山葡萄产于山东省青岛大泽山,大泽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于葡萄生长,现有葡萄种植面积数万亩,故有“葡萄之乡”之称。1995年3月,大泽山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称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题词赞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地域分布: 大泽山 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九青山”,胶东名山之一,主峰海拔737米。据志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此山层峦叠樟,奇松异石,林壑静幽,雄深伟丽,因秦汉以来,名士高人多隐居于此,故又号神仙窟宅。 大泽山镇以山为名,位于平度市区以北,东西横距15公里,南北纵距8公里,总面积93.71平方公里。大泽山葡萄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有几百年的栽培史。大泽山葡萄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穗大粒饱,色泽鲜艳,皮薄肉嫩,口味宜人。广泛栽培的品种有十几个,鲜食品种中泽香、玫瑰香栽培最多,产量最大。龙眼、金手指、甲州、

玫瑰露、巨峰、红提、黑提(黑大粒、秋黑、瑞比尔)、红鸡心、葡萄园皇后、意大利、凤凰51号、早红、红莲子、红香蕉、大宝、牛奶、乍娜、里扎马特、藤稔、矢富罗莎、巨星、优无核、红富士、京秀、板田良智、美人指、贵妃玫瑰、脆红、维多利亚等有零星栽培,酿造品种赤霞珠、莎当妮、北醇、意斯琳、黑比诺、佳利酿、白羽、法国兰、雷司令、白品乐、烟73等偶有栽培。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泽山葡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9月,大泽山镇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鲜食葡萄第一镇”。2014年,大泽山葡萄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地理环境优势 中国的山地丘陵地形比比皆是,但像大泽山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却不多见,大泽山脉绵亘百余平方公里,葡萄种植区域集中于山脉西麓一带,方圆约30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横贯在胶东半岛东部。大泽山镇中心为泉水汇集的水库——大泽山水库,村落和耕地分布山脚下、水库旁,“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群峰环绕大体上构成了一个大盆地环境,造就了一个适合葡萄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小气候区, 同时春季气温回升早,大樱桃等水果比烟台地区早成熟7~10天,雨量多集中在6、7月份,在8、9月葡萄成熟季节,大多数年份天晴少雨,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积累糖分,与法国的地中海型气候相似。20世纪70年代始,国外专家先后前往考察,称誉大泽山是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一气候及土壤要求二经济效益三营养价值四社会和生态效益五市场前景分析六葡萄品种选择七启动资金及未收益预算八风险分析与防控九东沂蒙苗木基地配套服务宗旨葡萄鲜果,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一般当年种,第二年即可量产,年大丰收,在正常管理条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 一气候及土壤要求葡萄抗抗逆性强,生长旺盛,到目前为止,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遍地可见葡荀的影子,无论东北三省、,还是西北高原,黄河流域或是多雨江南。 葡萄之抗性,适应广普性是其它任何一种果树不可相比的。 葡萄对土壤的要求极低,除严重沙化,重盐碱地等极端土质不适合种植葡萄外,其他的诸如黑土黄土红土冲积平原河滩淤地整改土地都可以种植葡萄,尤其是土壤肥沃的平原地段,更适宜种植葡萄。 葡萄的适应性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C 其经济寿命一般?年,若管理精细,可长达?年。 鲜果供应期长,自月上旬鲜果陆续上市,直至月。 定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一般二年生葡萄亩产就达T?克,三年生的亩产可达千克,四年生的亩产可达千克。 在管理好的条下,每亩可获得近两万元的收益。 近年引入欧亚种葡萄,其经济价值更可观,每亩收益可高达万元以上。 葡萄除鲜食外,还可用酿制葡萄酒,制成葡萄汁,具有防暑止渴降血脂血压的功效。 另外,还可晾成葡萄干制成糖水匍萄罐头和果浆果冻等。 三营养价值葡萄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普遍受人喜爱的果品,其色香味俱佳,既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亨受,乂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据测定,葡萄含有沧%水分,沧%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沧%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和酒石酸,沧%矿物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氨基酸, 红葡萄中含有较多的色素与单宁。 每千克鲜葡萄可产生~焦耳的热量,经自然风干活人工烘制的葡萄干,含糖量达%以上,每千克可产生焦耳的热量。 葡萄汁发酵酿成的普通酒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含有大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有种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葡萄酒有“暖腰肾耐寒驻颜色”的功能。 美国菩名杂志《科学》年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葡萄及其产品中在发现一种抗癌物质叫resveiatil”,该物质的大量存在能够阻止癌变发生。 在此之前,大最的研究报告指出,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能够减少脂肪在血管里的沉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四社会和生态效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如生猪规模生产,生猪存栏数?头, 每H 排猪粪约?吨,如任其向四周流淌,将严重污染周闱土壤河流及空气。 葡萄需要大肥大水,含有丰富有机质的猪粪水,对葡萄的生长结果有良好作用。 在农村除大面积连片种植外,还可在畜禽水产养殖场及房前屋后IB边隙地栽培葡萄,能起到遮阴降温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 美化环境:葡萄乂是绿化树种,花朵开放时,其香气浓郁,人入园中,顿觉清香扑鼻,流连忘返。 它的果粒,千姿百态,不但颜色各异,形态也不相同。 其枝叶茂盛,也极有观赏价值。 近年我国很多城市以葡萄棚点缀市容。 沈阳上海等地的盆栽葡萄已进入T?家万户,用以美化阳台走廊天井等。 旅游添加景色:近年兴办了一些观光果园,为城市居民郊游时增添情趣。 这是一项既有社会效益乂有经济效益的新兴农业经营方式。 五市场前景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葡萄生产既有机遇也有斥 力。

中国石油进口发展历史

中国进口石油,一直是让欧美国家敏感和非议的话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年发展史中,有两件与石油有关的大事都发生在1993年。那一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签了进口沙特石油的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秘鲁油田拉开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帷幕。15年来,西方的非议无法掩盖中国进口石油战略的成功。连美国的能源安全专家都承认,中国进口石油的过程是平静的,没有为了能源去攻打过哪个国家,也没有和世界发生根本性的冲突。中国1993年才买沙特石油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有多快,从城市里加油站的数量逐年增多就可以找到答案。刘金龙先生是北京朝阳区某单位的一位老司机。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加油站很少,司机只熟悉单位附近或本区里的加油站,去了远处就只能满世界找加油站。那时加油站的标志一般只写着“加油站”三个字,远不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那么显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街面上的车开始增多,不光是公车越来越气派,“面的”、“红夏利”等出租车满街跑,私家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刘先生说:“那时候加油站就已经多了起来。”中国是怎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记者采访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前总经理郑敦训先生时,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着详细的数字资料。1992年,中国共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940万吨,花了31亿美元,同时又出口了原油和成品油2690万吨,创汇35.8亿美元。无论从数量和收入来看,中国1992年时还是石油净出口国。但到了1993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量与出口的量两相一抵,结果是净进口石油998万吨,净支出22.7亿美元。郑先生说:“正是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到今年已经整整15年。”今年71岁的郑敦训是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到石油净进口国的历史当事人之一。郑敦训记得,中国出口的第一船石油是1973年时卖到日本的,“是100万吨大庆原油”。中国还向美国等地出口石油,最多的时候,一年出口石油曾达到3000万吨左右。1985年,郑敦训就任中化总经理,他回忆说,上任初期的那几年,中国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国内的石油产量有很多年都维持在1.5亿吨的水平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得非常快,石油需求迅速增大,表现在石油贸易上就是既有出口,也有日益增多的进口。开始时,中国主要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石油。这里面有个技术因素,中国的原油含硫量比较低,是低硫油,因此,中国炼油企业当时的设备、技术都是针对低硫油的,高硫油炼不了。郑敦训说,东南亚的原油就是低硫油,但中东,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出的是高硫油,所以一段时间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6-9Journal ofH ebeiAgricultural S ci en ces 编辑 索相敏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马爱红1 ,郭紫娟1 ,李海山2 ,赵胜建1* ,刘长江1 ,袁军伟1 ,马 晓 1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 066600;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要:介绍了我国葡萄产业在栽培、贮藏加工、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形势,并根据葡萄产业中苗木、品种、产品质量、产后处理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葡萄;产业;发展形势 中图分类号:S66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631(2009)12 0006 04Develop m ent Sit uation of G rape Indust ry i n Ch i na MA A i hong 1 ,GUO Z i j uan 1 ,L IH ai shan 2 ,Z HAO Sheng jia n 1* ,L I U Chang ji ang 1 ,YUAN Jun w ei 1 ,MA X iao 1 (1 Changli F r u it I nstitute ,H ebei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 nces ,Changli 066600,China ;2 Shijiazhuang Po m ology I nst itute ,H ebei A cade 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 azhuang 050061,Ch i 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m ent tre nds of grape i ndustr y i n Chi na were analyzed i ncl udi ng cultiva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trade A ccordi ng to the proble m s i n nurser y stocks ,vari eties ,quality ,posthar vest treat m ent and manage m ent syste m, t he counter m easuresw ere put for war d K ey wor ds :G rape ;Industry ;Develop m ent situation 收稿日期:2009 11 28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 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 X07 027) 作者简介:马爱红(1979-),女,河北衡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主要从事葡萄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赵胜建研究员。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种类之一,其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改革开放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葡萄种植 [1] ,葡萄栽培和加工已成为许多地 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及特点 1 1 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继续增长 [2] 。 2007年全球葡萄栽培总面积为7871千h m 2 ,葡萄总产量6460 1万t 。我国葡萄栽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地发展,30a 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持续增长(图1)。2008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451 3千hm 2 和715 15万t [3] ,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5位。按鲜食葡萄产量,我国已连续多年高居首位 [4] 。 近年来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发展,2007年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 33万hm 2 ,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12%左右 [5] 。酿酒葡萄品种以红葡萄品种为 主,约占80%;白葡萄品种约占20%。其中赤霞珠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 2 ,是中国第1主栽酿酒品种。1 2 品种结构逐步改善 葡萄品种结构逐步改善,主要栽培品种逐步多样化,鲜食品种由20世纪中期的玫瑰香、龙眼、牛奶等品种发展到巨峰、黑奥林、藤稔等,直到现在的红地球、巨峰、户太8号、绯红、京亚、粉红亚都蜜、维多利亚、夏黑等 [6] 。鲜食品种占85%以上,其中巨峰系 及其他欧美杂交品种较多,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欧亚品 种玫瑰香、龙眼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及京津地区;酿酒葡萄集中栽培于渤海湾产区、新疆北部、河西走廊、怀来盆地等。赤霞珠、梅露辄、霞多丽等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面积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的90% [1] 。 图1 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 F i g 1 Th e changes of cu lt i va ted area and p rodu ction of grape i n Ch i na * 数据来源:中国种植业信息网水果数据库。 1 3 栽培方式多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葡萄栽培方式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后栽培以及设施避雨栽培、一两年熟等多种栽培方式。尤其是设施栽培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葡萄栽培的1种综合技术应用模式,不仅扩大了葡萄栽培区域,而且延长了葡萄果品的上市供应时期,有效提高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xx葡萄酒行业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葡萄酒行业的现状 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销情况虽然不如白酒的啤酒,但从2000年开始,伴随着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的来临,葡萄酒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1至2005年葡萄酒产销量增长一倍。2006年葡萄酒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全年行业销售收入达到 129.52亿元,同比增长 25.04%,利润总额达到 13.53亿元,同比增长 19.60%。2006年葡萄酒的产量 49.5万千升,与2005年的 43.4万千升相比上升 14.1%。 2007年1-5月,国内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 1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模上,企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 1.6个百分点,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18.4%,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葡萄酒进口量增幅虽大,但小包装酒进口总量仍不足国内总产量的7%。 截止

2009年10月xx葡萄酒产量达到 7.10亿升,同比增长 18.13%。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9年1-8月葡萄酒制造业的收入为 153.24亿元,同比增长 14.02%。 2010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2010年1—8月份葡萄酒产量为 63.59万千升,同比增长15%;2010年1-9月份葡萄酒进口量为 20.18万千升,较09年同比增长了67%。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更加催化成熟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尤其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中国俨然开始了葡萄酒大业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葡萄酒发展保持良好发展的同时,一批葡萄酒企业也纷纷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已经形成了以张裕、王朝、长城等为龙头的一线葡萄酒品牌。几大品牌占据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增大,近期内这种态势仍将保持。目前,国内葡萄酒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总产量的50%左右。 同时张裕、长城和王朝的销量占50%的市场份额。利润总额更是占到行业的67%。 王朝、张裕、长城三家国产品牌通过超市等多渠道的扩张,已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臵。未来,这三家独大的局面还将延续。 二、葡萄酒行业的问题 (一)发展问题

浅论“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发展及历史意义(一)

浅论“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发展及历史意义(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翁文灏;历史意义 论文摘要]1946年成立的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规模、拥有的资本和产生的能量和影响,以及当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其它一般公司远远不能相比的。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成立,既是近代中国公司形态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借鉴,为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成为新兴而重要的工业部门打下了基础。公司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从鸦片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公司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产生、演进、转变、复兴、深化的过程。从1904~1946年,官方先后颁布了4部有关公司的重要政策法规。1946年4月12日,由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司法》是近代中国篇幅最大、内容最全,同时也是最后一部公司法。受这部公司法的影响,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成立,既是近代中国公司形态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时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借鉴,为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成为新兴而重要的工业部门打下了基础。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规模、拥有的资本和产生的能量和影响,以及当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其它一般公司远远不能相比的。 19世纪晚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司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日趋成熟,各种社会条件充分具备的基础之上。而公司制度传人中国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及社会意识形态没有确立,致使公司制度缺乏适宜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而公司内部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上的不成熟、不规范,也减弱了其发展壮大的生命力。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在发现和利用石油、天然气方面曾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直到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的石油工业才开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人成熟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利用《马关条约》给予的特权,纷纷进入中国。在石油方面,英国的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等先后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 抗战爆发以前,由于中国石油工业十分落后,一直没有成立全国性的石油主管机构。“1914年3月,北洋军阀政府成立了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这是一个国家行政机构,不久被裁撤。”抗战胜利后,主管全国工业建设的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资委会)先后接管了日本在东北、台湾等地建立的石油企业及在上海、天津、青岛、汉口、南京、广州、台湾等地的石油运输储存机构和设备。对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资委会确定为两方面:(1)有关立国基础之事业,规模宏大民资无力兴办者。(2)足以自力更生,盈余有把握,可解还政府者。抗战胜利后,资委会在机构改组的同时,对所属的工矿企业进行了调整。这一时期资委会“最重要的方针,为走上企业化的大道。我们将斟酌情形,组织各种总公司或总管理处等机构”。调整的原则足:“尽量使较小之生产机构,合并为一个单位,以期管理调度,轻型集中”,“以企业化为准绳,尽可能采公司组织”。 时任资委会主任委员的翁文灏提出:“重大事业悉设公司,或为有限公司,或为股份有限公司,因事制宜,依法办理。”资委会隶属于行政院以后,开展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于1946年6月1日创办了中国石油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石油公司。 最早提出创办中国石油公司的是资委会主任委员翁文灏先生。翁文灏(1889~1971),出生于浙江鄞县一个官宦绅商人家。1908年,他考取公费赴欧洲留学,进入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地质学,4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商部等单位任教或工作。1916年,他被任命为北平地质调查所矿产部部长,随后担任该所所长。这一阶段正是中国军阀混战、兵连祸结、政治混乱的时期,地质调查所的经费无法得到保证,职工的薪金被拖欠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面对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的局面,翁文灏以惨淡经营的毅力,率领全所人员对中国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精)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2010-11-30 04:25:22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报告 第一章葡萄酒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行业概述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往葡萄酒消费人群主要是外国人、海归和在CBD上班的白领。随着消费者养生保健意识增强,以及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常识逐渐深入人心,中国葡萄酒消费者人群不断扩大。这促使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成长,产销量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10.89亿升,2011年葡萄酒产量达11.57亿升,同比增长6.25%。 近年来,我们葡萄酒销售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态势,2010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达到14.8亿升,人均消费量由1999年的0.14 升/人提高到2010年的1.1升/人。但是,我国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仍大大低于世界3.6升的世界平均水平,日本7.1升的水平。随着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逐步认知和对于健康理念的逐步深入,葡萄酒的人均消费量有望持续提升,预计2015年我国葡萄酒零售规模接近30亿升。 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人均消费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

消费总量的1.5%。中国葡萄酒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未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将使葡萄酒行业长期景气。 第二节葡萄酒的历史 葡萄酒的历史,与西班牙葡萄酒生产历史息息相关,起源于早期腓尼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其演变已明显受到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帝国和文明如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摩尔人、西班牙和英国的影响。今天,葡萄酒的享用已相当普及,它从前那样,它仍然是其中的葡萄酒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历史表现。 葡萄酒在西汉时期以前的中国已有酿制,当时葡萄主要在西域种植和加工。后来西汉特使张骞在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把葡萄和葡萄酒酿制技术由西域引进至中原,不过当时葡萄酒仍是奢侈品,而在汉代后中原的葡萄和相关加工的应用和承传更一度中止了;直至唐代李世民时期重新由西域引进至中原后,酿酒技术和品尝普及性更大有进步与广泛。到了元代,凭借蒙古皇官推动,有关葡萄酒的产业更为登峰造极,不仅法例规定祭祀太庙必须使用葡萄酒,而且更设立若干御用和民用的葡萄园。惟明代起粮食白酒的发酵与蒸馏技术改良,且储存保质优化和较不受季节性影响,蒸馏白酒就取代葡萄酒成为中国主流飨饮用酒,中式葡萄酒

国内葡萄产地分布

中国的葡萄产地有哪些? 我国酿酒葡萄生产正在朝着区域化、基地化、良种化的方向发展,全国形成了吉林通化、渤海湾产地、怀涿盆地、清徐产地、宁夏银川、甘肃武威、新疆吐鲁番、新疆石河子、云南弥勒以及黄河故道等著名产区。各产区葡萄各有特色,所产葡萄酒特点迵异。 1、通化产区 在吉林通化、佐家比较集中。这里天气寒冷,主要种植抗寒性强的山葡萄,品种有左山一号、左山二号、双丰、双优、双红等。这一产区有通化葡萄酒公司和长白山葡萄酒公司等几家山葡萄酒厂。 2、渤海湾产区 包括环渤海湾的河北昌黎、唐山;天津的滨海区、山东半岛的烟台等地。这里受海洋的影响,气候稳定,热量丰富,雨量适中,土壤适宜,自然条件优越。该产区酿酒葡萄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品种有霞多丽、贵人香、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美乐、佳丽酿和白玉霓等,葡萄果实各物质含量丰富、成分均衡,酿成的干型葡萄酒风格突出、口味协调。产区酒厂量集中,中国著名的张裕、长城、王朝酒厂都在这个产区。渤海湾产区的葡萄酒占到中国葡萄酒产量的2/3。 3、怀涿盆地产区 位于河北的怀来和涿鹿的丘陵山地,这里气温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偏少,适宜龙眼、牛奶葡萄的生长。近十年推广赤霞珠、梅鹿辄等世界优良酿酒品种已获成功。它将成为我国一个新兴的优质红酒产区。沙城长城就在这一产区。 4、清徐产地 包括汾阳、清徐的晋西北区,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为800-900m,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多砾石,十分适宜葡萄的生长。几年前新建的怡园酒庄种植了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等国际名种,葡萄成熟时,糖度都超过20%,酸度达到0.6%,葡萄酒质量较佳。 5、银川产区 分布在沿贺兰山麓的冲积平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砾石,土质原始,适宜葡萄的生长,现已新建了御马、银广夏等几家企业。 6、甘肃武威产区 包括武威、民勤、古浪、张掖等位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的县市,这里气候干旱少雨,热量适中,土壤不太肥沃,无工业污染,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近年来梅鹿辄、黑比诺、霞多丽等国际名种已大面积推广。根据专家品评,这个产区的葡萄酒颜色红艳,果香浓郁,酒体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转载)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即开始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追索海面油苗显示,后由于60年代越美战事终止。1958年,则在渤海湾荣城至大沽口一段沿海地带调查油气苗;1959年,开展并完成了渤海海域及其邻近陆地的小比例尺航空磁测,资料初步揭示渤海是华北拗陷区的一个组成部分。1960年5月,开展海上地震、重力、电法的物探试验;随后完成了渤海全海区的地震概查和安排了远景较好的辽东湾海域的普查和重力调查。资料进一步证实,渤海是陆地各拗陷向海域延伸的部分。这期间,也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测量海底地形,底质取样以及部分海底重力工作。

从渊源上讲,在石油企业改革之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各大油田均归口石油部管辖,改革后中石油占有了大部分的油田,中石化则包揽大多数炼厂,中海油则在石油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逐渐崛起。中国陆上油田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同样海上的有利区块也都被中海油注册,虽然也有关于中海油上陆,中石化,中石油下海的说法,但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依然缺乏互动。而经过40多年的开发,中国陆上石油资源,尤其是东部油田油气资源已成日益递减状态,海上石油的发展将有力缓和这一状况。在几年内渤海油田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产地,中海油也将超越中石化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1961年、1964年分别对黄海海域进行地震初查,以了解南黄海与苏北盆地的地质构造关系,并着手对其含油前景的摸底工作。海上油气勘查的逐步展开渤海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发现了海上油田。1967年6月,海1井试获日产30t的原油,成为我国海域第一口出油井。 南海北部湾油气勘查的突破。从60年代安排了区域性调查后。直到1973年初,美、越签订《巴黎协定》结束越南战争,南海海域恢复平静之后,中国燃料工业部才再一次成立了南海石油勘探筹备处,恢复南海石油勘探。到1973年,基本完成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预测北部湾是一个有良好前景的含油气拗陷。此后几年,由于国内又出现其它原因,南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8月,石油、地质两部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地震成果资料,选定的涠西南一号构造带湾1井,1977年9月试获日产原油20t,天然气9 490m3。 开辟珠江口盆地勘查。1974年,区域研究工作认为,珠江口外海域是值得注意的地区,建议作为今后油气勘查的主要战场。1975年进行的区域概查和综合性地球物理普查,证实珠江口外存在一个沉积厚度大、由几个拗陷组成、面积约15万km2的沉积盆地。1975年12月,确定为石油普查重点工区。1977年开始钻探。 评价、探索南黄海。1967年6月~1970年,在浅水部分地球物理试验基础上,对南黄海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测量。从1974年开始,利用我国自行设计、改装的双体钻井船,施工钻井7口,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资料,但未能获得工业油气的发现。 改革开放后,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开发海洋石油采取对外合作与自营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1979~1980年,采用双边谈判方式与外国公司签订南海、黄海的南部地球物理勘探协议和渤海、北部湾石油勘探开发合同。1979年8月,南海珠江口盆地珠5井首次突破工业油流关,引起中外各方的关注。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负责对外合作业务,享有合作海区内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