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各种常见试剂的味道

实验室各种常见试剂的味道
实验室各种常见试剂的味道

实验室各种常见试剂的味道

HCl(盐酸)

稀:比较酸,感觉嘴里滑溜溜的,典型的呕吐物感,微辣。

浓:极度的酸,吐掉以后回味苦,然后整个嘴里发凉,10分钟后好转。

H2SO4(硫酸)

稀:淡淡的酸味,回味感觉油腻,微热,甜,无任何不适感。

较浓的(40%左右的):超烫,感觉喝烫稀饭了,然后微甜感和痛感并存,持续2天才退(98%的纯正浓硫酸不敢喝)。

HNO3(硝酸)

稀:先是苦,然后整条舌头麻了,然后痛,起了白斑,持续疼痛,3-4天后消退,同时嘴里感觉大吸了一口汽车尾气。

浓:不敢喝(猜测是浓硫酸的加强版)。

NaOH(氢氧化钠)

稀:基本上同浓的Na2CO3(我尝过,咸的),多一些辣感(对蛋白质腐蚀性强的都会有辣感)。

浓:含在嘴里十分的辣(可能是已经反应起来了) 然后舌头烧坏,呈黄色,肉腐烂,1个月不能说话,口里有赤痛感而且舌头麻木有辛辣感半年后出院,说话变得不准,味觉几乎消失,嘴部留下疤痕(这东西对蛋白质的反应不是闹着玩的……)。

CuSO4(硫酸铜)

一开始没味道,吐出后回味淡淡的苦涩(我的确尝过)。

BaCl2(氯化钡)

极苦咸,大约相当于MgCl2的加强版

CCl4(四氯化碳)

这个最恐怖了,整个嘴里感到烧塑料的味道,极浓郁,吐掉以后出现说不出的怪异甜味,直感觉全身松软(的确,闻起来还可以,尝起来就郁闷了)。

Na2O2(过氧化钠)

一般的咸(Na盐基本都这个味道)。

无水酒精

嘴里完全没味道,之后花露水的味道在鼻子里挥之不去。

FeCl3)(氯化铁)

凉,然后酸,与硬币放嘴里感觉差不多(Fe盐都这味道)。

AgNO3(硝酸银)

没味道。。。

稀Br2(溴)水溶液

极其浓重味道,感觉像汽车尾气与松节油混合的味(只能如此形容)

Hg(NO3)2(硝酸汞)

很淡的味道,有点像味精和醋混合了。

H2O2(双氧水)

特辣,赶紧吐了,之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还有一个百度知道里面的:

极其微量的氰化物是苦的,宝贵资料啊。

乙酰水杨酸我试过有点酸,有点涩,最后有点苦尽甘来的那种感觉。

氯化钾的味道跟氯化钠差不多。

我尝过溴化氢,一不小心吸进去的。味道上没什么感觉,但是非常呛,吸进去很少,但是咳了一整个下午,一直到吃晚饭都反胃,印象深刻!

实验室安全考试——化学题440-877

扑救燃油类易燃液体火灾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 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下面()做法是错误的。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一氧化碳气味()无味 氧气钢瓶瓶身颜色是什么?天蓝色 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可以使用自来水 下列属于易制爆化学品的是()。硝酸钠 何种毒性的化学品为高毒药品?大鼠一次经口LD50 为1-50 大多数氧化剂和()都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有毒气体。强酸 气体钢瓶的使用步骤是()。先开总阀门,再开减压阀 化学实验中,为防止()发生氧化自燃,常将其置于水中保存。黄磷 是否能在纸上称量过氧化钠?不能 关于氢氟酸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实验室内的浓酸、浓碱处理,一般可()。先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冲洗管道 市售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多少?65 何种毒性的化学品为低毒药品?大鼠一次经口LD50 为500-5000 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用软纸、软布抹去 化学药品存放室要有防盗设施,保持通风,试剂存放应()。按不同类别分类存放 有些特殊金属遇水会发生燃烧,比如,钾、()。钠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钢瓶应该()。直立放置 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应如何处理()。缓慢滴加乙醇将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以上都对 下列属于易制毒化学品的是()盐酸 实验中吸入Cl2或HCl气体时,应如何处理?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哪个是错的?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以下关于气体钢瓶使用说法正确的是()。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甲烷气体的气味()。无味 大量销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征得所在地()监督机构的同意。公安消防 在装卸易燃易爆品操作中,不能使用( )工具。铁制 H2S的气味()。臭鸡蛋味道 当做实验时,皮肤不小心被碱灼伤怎么办?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 %硼酸或2 %醋酸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危险化学品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赔偿 ()可能发生阴燃。煤 实验时废弃的少量金属钠该如何处理?先用乙醇处理,再用大量水冲洗 相互反应产生会产生有毒气体或剧烈放热的废液,应()。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 下面()物质属于自燃物品?黄磷 甲醇属于何种级别的毒性?低毒 对于高挥发性化学试剂,正确的储存方式为?放在通风橱内

实验室有毒试剂

身边有毒有害的试剂2014-07-31 13:45 来源:丁香园点击次数:2132 关键词:有毒有害试剂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无机酸和无机碱的腐蚀性,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防护;通常情况下,也并不会发生误食的事件,因此我们着重提醒经呼吸道吸收和皮肤接触吸收的毒性物质。其中部分操作,除了手套,还要戴上护目镜。没有列出并不一定说明该物质是安全的,因为目前我们所能够了解的还很有限。 苯甲基磺酰氟(PMS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注意:PMSF在碱性,在室温存放数小时,即失活,可安全丢弃。 甲醛: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气雾。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可通过皮肤吸收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在搬运和使用中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如防毒服,防毒口罩及防毒手套等。聚丙烯酰胺无毒,但由于可能含有未聚合的物质故仍应谨慎对待。 二硫苏糖醇(DTT):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过硫酸铵: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始终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 溴乙啡啶( EB):强致突变剂,有毒性。避免吸入粉末和蒸汽,现已有可代替的核酸燃料Goldview 等,建议实验室取缔。含此物质的废液处理请参考相关书籍。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并造成对眼睛的严重损伤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健康。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不要吸入其粉末。 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应注意,X‐gal溶液以DMF为溶剂,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应在通风橱内操作。 TEMED:强神经毒性,防止误吸,操作时快速。易燃,存放时密封,远离热源、火花。 Triton X-100 :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害。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乙酸(高浓度):使用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或者皮肤接触都可能造成伤害,在通风橱内操作。 氯仿( CHCl3 ):致癌剂,有肝肾毒性。长期慢性吸入可导致危及胎儿健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在通风橱内操作。

实验室有毒试剂

精心整理 实验室有毒试剂 免疫组化: 甲醛(致癌) 二甲苯(致癌) TritonX-100(有毒) DAB DEPC 苯酚(DMSO EB PMSF SDS TEMED (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 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 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 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 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

细胞: 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 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 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 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 DMSO DMSO 质变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 DNA。 胶中 嵌入 )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 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草酸实验室常用化学品MSDS

草酸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anedioic acid 中文名称2:草酸 英文名称2:oxal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1180 CAS No.:144-62-7 分子式:C2H2O4 分子量:90.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乙二酸144-6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其粉尘或浓溶液可导致皮肤、眼或粘膜的严重损害。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胃肠道反应、虚脱、抽搐、休克而引起死亡,肾脏发生明显损害,甚至发生尿毒症。可在体内与钙离子结合而发生低血钙。长期吸入蒸气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头痛,呕吐,鼻粘膜溃疡,尿中出现蛋白,贫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用清水或清水加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或石灰水洗胃。再用葡萄糖40g 灌入胃内。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加热分解产生毒性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③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 ②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实验室试剂的分类使用和存放

实验室试剂的分类使用和 存放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常用化学试剂的分类、存放和使用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二)化学试剂的等级标准,化学试剂的取用 (三)部分特殊试剂的存放和使用 化学试剂又叫化学药品,简称试剂。它是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化验分析的重要药剂。化学试剂是指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要进行任何实验都离不了试剂,试剂不仅有各种状态,而且不同的试剂其性能差异很大。有的常温非常安定、有的通常就很活泼,有的受高温也不变质、有的却易燃易爆:有的香气浓烈,有的则剧毒……。只有对化学试剂的有关知识深入了解,才能安全、顺利进行各项实验。既可保证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又可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首先要知道试剂的分类情况。然后掌握各类试剂的存放和使用。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 试剂分类的方法较多。如按状态可分为固体试剂、液体试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专用试剂。按类别可分为无机试剂、有机试剂。按性能可分为危险试剂、非危险试剂等。 从试剂的贮存和使用角度常按类别和性能2种方法对试剂进行分类。 (一)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 这种分类方法与化学的物质分类一致,既便于识别、记忆,又便于贮存、取用。 无机试剂按单质、氧化物、碱、酸、盐分出大类后,再考虑性质进行分类。 有机试剂则按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指示剂等进行分类。 (二)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 这种分类既注意到实用性,更考虑到试剂的特征性质。因此,既便于安全存放,也便于实验工作者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操作规则。 1.危险试剂的分类 根据危险试剂的性质和贮存要求又分为: (1)易燃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 免疫组化: 甲醛(致癌) 二甲苯(致癌) Triton X-100(有毒) 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 RT-PCR 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 氯仿(有挥发性,致癌) 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 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EB(溴化乙锭,致癌) Goldview(致癌有争议) 紫外灯(致癌) Western-blot PMSF(苯甲基磺酰氟, 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 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

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 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 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 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 细胞: 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 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 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 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 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

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 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常用有毒药品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有毒常用药品 1.溴化乙锭(: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2(焦碳酸二乙酯: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3(苯甲基磺酰氟:老板说是神经毒!!!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镜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4. 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5. 放线菌素D ,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通风橱中操作。 6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毒性,可能致命。 7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8. 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9. 乙酸(浓的:可能因为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手套和护目镜,最好在化学通风橱中操作。 10. 过硫酸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又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手套、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11. 氯化铯: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12: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13.甲醛:毒性较大且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一如其挥发的气雾。戴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火花及 明火。 14 ,对眼睛有刺激性,腐蚀皮肤。有一次不小心溅出一小滴在脸上,马上就红了,过一会儿感觉到疼,一周之后才好。如果溅上,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灯,如果离心机不是很好的话的噪声污染,会导致手指需要震动,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安全的注意。 另外就是注意规范操作,搞微生物的尤其要注意,不要实验室感染。 15. 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16. 氟化钠,有毒可致命,通风橱中操作 17. 放射性物质(同位素标记时,要戴手套,护目镜,穿工作服,最好买试剂盒(如果有商品化的 18巯基乙醇,可致命,对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 19. 氨甲蝶呤,致癌和致畸

实验室常用化学溶液试剂药品有效期一览表

实验室常用化学药品、试剂,由于性质的不同,有效期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常用的有缓冲液,有机试剂,标准溶液,流动相,标准品,配制溶液,留样等等,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如何正确把握使用期限常用的标准溶液、缓冲液的有效期,你记住了吗本文列出了有效期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滴定用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为多长其实跟贮存的条件有关,正常室温下贮存时间见下表。 表1.常见滴定用标准溶液的有效期 相比标准溶液的有效期,各种缓冲液、试液、指示液也有其有效期限制,多数实验室都是根据前辈的经验来规定期限,也有的实验室为了防止过期现象导致的样品分析结果误差的产生,尽量都是现配先用,或者最多使用一个月。对于某些较稳定的溶液来说,不必矫枉过正,一方面会造成浪费,一方面也增加了分析人员的工作量,那么,到底如何规定各种缓冲液、试液、指示液的使用期限呢,请参考下表! 表2:各种缓冲液、试液、指示液使用期限表 表3.一般溶液有效期一览表 淀粉指示剂5g/L5天硝酸盐氮标准溶 液 / 1个月

淀粉指示剂10g/L5天硫酸锌535g/L1个月盐酸氨水缓冲溶 液PH= 天 硫酸锰380g/L 1个月 乙醇溶液78%7天硫酸铜溶液20g/L1个月乙醇溶液75%7天六水氯化铁L1个月乙醇溶液72%7天碱性试剂/1个月乙醇溶液70%7天重铬酸锌L1个月碘指示剂/7天重铬酸钾l1个月氧化镁2%7天磺胺5g/L1个月间苯二酚盐酸溶 液/7天七水硫酸镁L1个月氨水溶液1:47天三乙醇胺溶液1:31个月溴甲酚紫水溶液%7天韦氏液13g/L1个月酚酞指示剂5g/l7天硼酸溶液20g/L1个月酚酞指示剂10g/l7天喹钼柠铜溶液/1个月除蛋白试剂/7天柠檬酸溶液L1个月饱和苦味酸溶液/7天氯化铵-EDTA溶液/1个月硝酸银溶液L7天硫酸镉溶液/1个月 硝酸银溶液50g/L7天氢氧化铵-氢化氨 缓冲液/1个月 淀粉溶液1%7天碘贮备液/1个月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 ⒈EB(溴化乙锭,C21H20N3Br) 性质:EB是分子生物学常用染料 毒性:强诱变剂、中度毒性 注意:通风橱中配制,接触时需戴手套,勿将该染色剂洒在桌面及地上,凡是污染有溴化乙锭的器皿或物品,必须经专门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或弃去。棕色瓶保存。 净化处理:1、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加入一倍体积的2.5mol/L NaOH,混匀并废弃。 2、EB含量小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按1mg/ml的量加入活性炭,不时轻摇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用滤纸过滤并将活性碳与滤纸密封后丢弃。 ⒉SDS(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OSO3Na) 毒性:对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性反应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③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④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使用注意: ①呼吸系统防护:SDS微细结晶粒易于扩散,称量时应戴面罩。空气中粉尘 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②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③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⒊氯仿(CHCl3) 性质:带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挥发。 毒性: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肾及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头疼、恶心、轻微黄疸、食欲不振、昏迷;长期或慢性暴露可致癌。 使用注意 1、由于它易挥发,要注意避免吸入挥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生物实验室的有毒试剂(20201101121411)

实验室常见有毒试剂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灯,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安全的注意。注意规范操作,提高安全意识,为自己,也为大家! 溴化乙锭(EB):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 )中制备的。 怜半孚L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避免接触眼睛。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蛋白酶K :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碘乙酰胺:能碱基化蛋白质上的氨基,从而影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勿吸入尘埃。叠氮化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多聚甲醛:有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避免吸入尘埃。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多聚甲醛是甲醛的未解离 形式。 3,3'-二氨基联苯胺四氢氯化物:为一种致癌剂,操作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实验室试剂分类Word版

生物试剂分类 生物试剂(BR:Biological reagent) 涉及到化学试剂分类。 我国的试剂规格基本上按纯度(杂质含量的多少)划分,共有高纯、光谱纯、基准、分光纯、优级纯、分析和化学纯等7种。国家和主管部门颁布质量指标的主要优级纯、分级纯和化学纯3种。 (1)优级纯(GR:Guaranteed reagent),又称一级品或保证试剂,99.8%,这种试剂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 (2)分析纯(AR),又称二级试剂,纯度很高,99.7%,略次于优级纯,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 (3)化学纯(CP),又称三级试剂,≥ 99.5%,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使用蓝色(深蓝色)标签。 (4)实验试剂(LR:Laboratory reagent),又称四级试剂。 除了上述四个级别外,目前市场上尚有: 基准试剂(PT:Primary Reagent):专门作为基准物用,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光谱纯试剂(SP:Spectrum pure):表示光谱纯净。但由于有机物在光谱上显示不出,所以有时主成分达不到99.9%以上,使用时必须注意,特别是作基准物时,必须进行标定。 纯度远高于优级纯的试剂叫做高纯试剂(≥ 99.99%)。 目前,国外试剂厂生产的化学试剂的规格趋向于按用途划分,常见的如下: 生化试剂(BC:Biochemical) 生物试剂(BR:Biological reagent) 生物染色剂(BS:Biological Stain) 络合滴定用(FCM:For Complexometry) 层析用(FCP:For chromatography purpose) 荧光分析(FIA) 微生物用(FMB) 显微镜用(FMP:For microscopic purpose) 合成用(FS:For synthesis) 气相色谱(GC:Gas chromatography) 高压液相色谱(HPLC: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指示剂(Ind:Indicator) 红外吸收(IR) 液相色谱(LC) 核磁共振(NMR) 有机分析标准(OSA:Organic analytical standard) 分析用(PA:Pro analysis) 实习用(Pract: Practical use)

试验室化学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 实验室化学药品、试剂管理制度及规范 1 目的 1.1规范实验室化学药品、试剂的管理,确保化学药品、试剂正确安全使用,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1.2所有被允许使用的化学药品(化验室的化学试剂、杀虫剂、车间使用的消毒剂、洗涤剂、润滑油、油漆等)应被有序地标记、存放、使用,避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和包装物料。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化学药品、试剂的采购、贮存、标识、领取和使用的全过程。 3 职责及术语 负责实验室化学药品、试剂的控制和管理。 从与食品或食品接触面接触的可能性角度分类,把工厂可能使用的化学品分为A、B、C三类: A类化学品:指与原材料、食品或食品接触面发生接触的化学品。(如CIP使用 的酸、碱、清洗剂等)。 B类化学品:在线使用但不与食品及原材料、食品接触面接触(如车间所用的链条润滑油、墨水等)。 C类化学品:为实验室分析用的标准试剂或指示剂。 4 内容及要求 4.1化学药品、试剂的采购 4.1.1实验室依据本室检测任务或药品台账,制定各种化学药品、试剂的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等。 4.1.2化学药品、试剂购进后,由相关使用人员负责验收,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领回存放,并记录于台账。 4.2化学药品、试剂的贮存 4.2.1化学药品试剂贮存环境应通风、干燥,实验室用配备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 4.2.2化学药品、试剂种类繁多,需严格按其性质和贮存要求(参见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XV试药项下)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酸液、碱液分开存放;②固体、液体化学品分开存放;③有毒、有害化学品单独存放; ④不常用的化学药品、试剂单独存放。 4.2.3化学性质不同或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试剂应分柜存放,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单独存放,并有明确规范的标识,较贵的特纯试剂等药品应与一般药. . 品分开,妥善存放。 4.2.4操作区内的橱柜中及操作台上存放化学试剂的数量不应超过三个月使用 的量。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 免疫组化: 甲醛(致癌) 二甲苯(致癌) Triton X-100(有毒) 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 RT-PCR 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 氯仿(有挥发性,致癌) 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 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与肝肾毒性) EB(溴化乙锭,致癌) Goldview(致癌有争议) 紫外灯(致癌) Western-blot PMSF(苯甲基磺酰氟, 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 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 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 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 DTT(二硫苏糖醇,很强得还原剂)

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 细胞: 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 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 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 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 实验室最危险得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 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 1、DMSO: DMSO就是二甲基亚砜, 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她气体得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就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得极为重要得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得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得添加剂。也就是一种十分重要得化学试剂。 DMSO也就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得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与代谢产物得通透性。 但就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得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与肝肾毒性。

实验室有毒试剂及处理

实验室有毒物质介绍和防护注意事项: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 EB(Ethidium 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范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 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由于溴化乙锭具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1) 对于EB含量大于0.5mg/ml的溶液,可如下处理: ①将EB溶液用水稀释至浓度低于0.5mg/ml; ②加入一倍体积的0.5mol/L KMnO4,混匀,再加入等量的25mol/L HCl,混匀,置室温数小时;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五华县潭江中学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危险化学品的范围 本规定所指危险化学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规定的分类标准中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七大类及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0]1105号)中的两大类易制毒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1.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2.使用危险化学品必须按国家相关要求到指定的管理机关备案。 3.危险化学品需经保管员检查登记后方可经指定路线(或消防专用电梯)进入实验室。 4.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需按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操作规

程。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 1.储存危险化学品要落实保管责任制,责任到人。保管人员调动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及时备案。 2.危险化学品应按规定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3.危险化学品的存储量不得超过一个季度的用量或一个实验周期所需用量; 4.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5.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6.化学性质防护和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同一储存室存放。 四、化学废弃物的处理 化学固体、液体废物处理前,必须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预处理和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包装、容器等存储,随时分级、分类收集,并在外包装醒目位置标明化学废弃物的内容、已经处理的工艺等,并应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在实验室定点存放,不得随意排放、丢弃、掩埋

实验室常见的有毒试剂介绍

实验室常见的有毒试剂介绍 0.溴化乙锭(EB):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1.DEPC(焦碳酸二乙酯):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PMSF(苯甲基磺酰氟):老板说是神经毒!!!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镜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3.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4.放线菌素D,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通风橱中操作。 5.alpha-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毒性,可能致命。 6.NN-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7.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8.乙酸(浓的):可能因为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手套和护目镜,最好在化学通风橱中操作。 9.过硫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又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手套、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10.氯化铯: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DTT: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11.甲醛:毒性较大且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一如其挥发的气雾。戴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2.TRIzol ,对眼睛有刺激性,腐蚀皮肤。有一次不小心溅出一小滴在脸上,马上就红了,过一会儿感觉到疼,一周之后才好。如果溅上,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13.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14.氟化钠,有毒可致命,通风橱中操作 15.放射性物质(同位素标记时),要戴手套,护目镜,穿工作服,最好买试剂盒(如果有商品化的) 16.beta-巯基乙醇,可致命,对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 17.氨甲蝶呤,致癌和致畸 18.二甲胂酸钠,致癌,有毒 19.链霉素,致癌,引起过敏反应 20.哌啶,有毒,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影响,远离热和火 21.腐胺,易燃,有腐蚀性,远离热和火 22.硫酸镍,致癌,引起遗传损伤 23.肼,有毒,能爆炸,院里热和火

重铬酸钾实验室常用化学品MSDS

重铬酸钾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重铬酸钾化学品俗名:红矾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dichromat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601 CAS No.: 7778-50-9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重铬酸钾;含量≥98.0% ;CAS No. 7778-50-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强酸或高温时能释出氧气,促使有机物燃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 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水时与硫化钠混合能引起自燃。与硝酸盐、氯酸盐接触剧烈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