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人的生活里不开衣、食、住、行。当今社会,衣、食、住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注:这里指能够有地方住,吃饱穿暖。不讨论个人追求及房奴等社会问题)。而行却越来越困扰这人们。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桥梁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所以今年我们的实习内容就是以南京为例,了解城市交通状况。

在实习开始之后,我准备亲身感受一下南京市的交通状况。

6月13日,教师说明实习内容。

6月14日,对实习的内容认真计划步骤。

6月15日,我先在就近的江宁大学城经常走的路线先了解一下交通状况。了解情况如下:从学校到大学生经常去的几个点,近距离的乐活,问鼎和大学生活动中心(UTTC),靠近的学校能够直接走过去,远一点的也有17路公交车能够到达。到义乌小商品城,有3路,17路,南广线以及去年五一开通的地铁南延线。经过亲身体验,公交车过分拥挤,而地铁则离大部分学校有较远距离。这给大学生出行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6月16日,上午,我去市区了解市区的家普通状况。由地铁向市区进军,地铁十分方便,去市区的路上十分通畅,但是从地铁上看到的情况则不通,路上有些路段十分拥挤,车辆难以通行。回来我们决定坐公交车回来。在新街口公交车站台的时候我发现,公交车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一辆公交车来,人们蜂拥而上,场面十分混乱,让人不得不担心人的安全问题。

6月17日,我去浦口看望一高中时的朋友,顺便了解一下浦口的交通状况。先坐地铁南延线,到新街口转2号线,到集庆门大街下。走了近10分钟左右,来到浦集线公交车的站台,乘车的市民及学生也非常多,上车时的场面与在新街口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发现,南京目前出现的拥堵现象,只发生在局部地点、只发生在局部时段、只发生在局部方向,且没有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瘫痪。根据科学调查,在公安部畅通工程评价体系规定的调查时间(8:30-11:30和14:00-16:00),全市机动车平均车速为24.94公里/小时。

至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网上则给出了下列答案:

一是信号灯太多了。二是机动车拥有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持续增长。目前,主城区75%道路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车流十分密集。三是新驾驶员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也很大。目前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共60余万名,三年以下驾龄的有13.29万名。新学驾驶员在路上行驶时,往往当快不快、当慢不慢,干扰路段车辆通行速度,干扰路口机动车启动速度。由于新学驾驶员车技生疏导致操作不当,往往引发碰擦、追尾事故,影响交通畅通。以白下区为例,驾龄在三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事故较多,占总数33%左右。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进入冬季季节性拥挤,早晚高峰的交通潮汐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住在河西,上班在市区,造成早高峰入城车辆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晚高峰时出城车辆短时间内高度集中。,交通瓶颈问题十分突出。还有交通违章对秩序的影响等

以上资料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城市道路的堵。城市堵车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其还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飞机]

因为堵车而延误了飞机航班,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出租汽车]

由于堵车问题,造成了燃油的浪费燃烧。据统计,堵车一年堵掉的钱能以千万计。

[公共汽车]

堵车能让公共汽车每天少跑一两个来回。

[民警算账]

据统计全市每年多耗8亿~12亿元燃油

[精神状态]

七成市民表示堵车时心烦。长时间塞车使司机和乘客都充满精神压力,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陡增。

[人身安全]

引发事故每年致数千人死伤,去年上半年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某某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325起,死亡202人、受伤1490人,直接经济损失572.5万元。其中90%的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章、堵车引发的。

[城市环境]

污染空气危害健康

除了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堵车还会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堵车会造成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在堵车的情况下,一般车辆都是减速,或者怠速状况行驶,这样就造成车辆燃烧不充分,燃烧不充分就造成排放污染物的增加。许多大中城市中肺癌患者呈上升趋势,即与此有关。另外,尾气中还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它们会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导致哮喘、血癌、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同时,汽油发动机所排放的废气还是城市地区空气铅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而铅污染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儿童智力的低下。

对于南京城市交通发展建议

1.改善路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1)进一步完善干道网系统,重视支路网建设,大幅提高路网密度。在城市路网系统中,快速路应成为承担机动车交通的主要部分,而支路系统则是分流干道交通的重要集疏系统。今后南京市主城的道路建设重点是快速路和支路网,实现不同功能层次道路的科学级配,提高道路网的应急能力。

(2)实现道路建设重点转移。道路建设重点逐步由市区向郊区转移,引导和促进远郊新城的发展,支持郊区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着力建设对外交通骨架,力口快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快速推进一城三区建设。

(3)实现道路资源的公平分配。扭转过于为机动车交通创造条件的发展模式,充分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道路建设要注重为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条件,保障交通弱势群体应有的交通权利,实现交通资源的公平分配。

2.公共交通建设

要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构筑立体化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在地铁一号线即将通车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常规公共交通线路,研究制定与地铁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推进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和试点,加快公交智能化的步伐。要随着南京新城区建设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常规公交线网覆盖范围,促进新区的开发建设。

现在南京也在加快城市交通的建设,在沿路上我也发现多处的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总体来说,南京市的交通还是不错的。人们也一天一天能感受到交通的改善及带来的便利。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了一个大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其问题,同时我也看到了城市交通状况的怒力改善。我相信城市的交通问题会逐渐的改善及完善的。(以上可能只是我了解到的一些皮毛,我的建议也只是个人的建议,或许有不对之处。但这仅仅是个人的了解及建议,仅希望交通能够更加的顺畅。)

相关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72774273.html,/99/53/news215225399.shtml

驾培处

天津交通局运输管理处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13号 车辆管理科 300201 名称:天津市交通局 电话:23300300 传真:23312981 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462号 科技驾培科 邮编:050053 保定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 保定市东风路7号 驾校管理办公室 邮编:071051 山西交通运输管理局 太原市新建路128号 驾校管理处 030002 太原市运输管理处 青年路新南四条6号 驾培管理办公室 030001 吕梁行署交通局 山西省离石市滨河北西路181号 驾管处 033000 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呼和浩特市锡林北路华安街7号 驾培管理办公室 010050 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路局 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8甲2号 驾培管理办公室

110003 沈阳交通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处 沈阳市沈河区南关路152号 110014 大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中心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01号 培训管理科 116021 抚顺市交通局 驾管中心办公室 抚顺市顺城区临江东路1号 113006 锦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锦州市古塔区上海路二段134号 驾培科 121000 盘锦市交通局 盘锦市兴隆台区市府大街 驾驶员培训管理处 120410 吉林省运输管理局 长春市解放大街84号 驾训管理处 130021 长春市运输管理处 长春市民康路13号 驾训管理处 130041 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赣水路16号 驾培管理办 150036 哈尔滨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办公室哈尔滨市道里区安信街21号 150061

大兴安岭地区运输管理处 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朝阳路驾管办 165000 上海陆上运输管理处 上海市虹口去溧阳路249号 车辆管理办公室 200080 江苏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南京石鼓路69号江苏交通大厦车辆管理科 210004 南京市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 南京市热河南路101号9楼 驾培科 210011 苏州市运输管理处 苏州市竹辉路302号 驾培科 215007 南通市运输管理处 南通市人民西路138号 驾培科 226001 扬州市运输管理处 扬州市扬子江北路78号 驾培行业管理科 225009 盐城市运输管理处 盐城市通榆中路16号 驾培管理科 224002 徐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西安北路黄河新村排涝站南侧驾驶员培训管理科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1.研究意义 网络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规则网络,它是指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来表示,也就是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遵循既定的规则。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由于其复杂性并不能完全用规则网络来表示。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数学家Erdos和Renyi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ER随机图模型,它指在由N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成的网络。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对于大量真实的网络系统而言,它们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了WS网络模型,通过以概率p切断规则网络中原始的边并选择新的端点重新连接构造出一种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网络——小世界网络,其节点的度分布服从指数分布。1999年,Barabasi和Albert提出了BA网络模型,在网络的构造中引入了增长性和择优连接性。BA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模型,其节点分布服从幂律分布。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其他的网络模型来描述真实的网络系统。 复杂网络的神奇魅力也吸引了广大交通学者,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交通运输网络和其他网络一样,具有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交通网络的特性与拓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交通网络的空间实体性又使其与社会网络等抽象网络不同,这一点在城市道路网络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复杂网络理论对2003年北美电网故障的准确诊释,为城市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同样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从复杂网络考虑城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准确的定位网络中的关键枢纽点,对网络中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有目的的强化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整体协调和指挥,增强城市交通有机的、协同的管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内容

按照规划南京将形成“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由主城,东山、仙林和江北3个副城构成。新城包括龙潭新城、汤山新城、禄口新城、板桥新城、滨江新城、桥林新城、永阳新城、淳溪新城。新市镇则是指建制镇和街道所在地的集中建设地区。 都市区将形成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城市中心由“新街口—河西—南站地区”共同构成,承载南京区域中心城市服务职能。三个副城的设置,规划形成江北(浦口)、东山和仙林三个城市副中心,江北将“相对独立发展”。江宁规划的城市中心是在目前的凤凰港一带。仙林新市区,目前是集中主要精力在发展大学城片区,而预留的城市中心是百水桥一带。江北新城的城市中心,则不是在珠江镇,而是位于石佛寺一带,这是江北新城的一个滨江城市中心 【南京构建城际交通圈,两小时通达长三角中心城市】南京交通将构建以“2133、3155”为畅达目标,“2133”是指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通达;主城内30分钟通达。“3155”是指城市任意一点驱车15分钟上快速路、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规划村(或集中居民点)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地铁车站。【将建成16条过江通道、16条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上,南京将规划形成“井字三环、轴向放射、组团快联”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同时将规划有16条过江通道,建成1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 【南京规划提升公共服务】[仙林江北江宁都有三级医院] [步行8分钟到社区中心][打造30处地区商贸中心][9大片区集中供热] 南京在文化设施上建立五级文化设施体系,及市级文化设施集聚区、市级文化设施副中心、地区(新城)级文化设施中心、社区(新市镇)级文化设施中心、基层社区(村)级文化设施中心。 教育设施上,将把幼儿园服务半径控制在250米足有,小学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左右,初中服务半径控制在1000米左右。 医疗卫生方面,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同时在仙林和江北两个副城中心各建一所三级医院,河西将增设一所三级医院,江宁也将扩建一家三级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覆盖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辐射的功能。在保障设施方面也将全面发展。 主城划分5大片区重点发展服务业。产业布局上,现代服务业主要在主城发展,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商务、信息服务、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主城将形成四大服务产业聚集区,分别是老城服务业集聚区,河西服务业集聚区,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 主城外结合副城和新城,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钢铁、航空物流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并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 1、南京的城市性质与定位是什么 南京的城市性质被定位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中心城市”;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侯志勇 100321037 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东距市300余公里。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东接省仪征市、市、句容市,西连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省天长市。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1.城市交通现状 (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历史文化古城南京说明介绍(完整编辑版)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 一、城市简介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4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地区,东望大海,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联江淮,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南京现辖11个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江宁、浦口、六合、栖霞、雨花台)2个县(高淳、溧水),总人口约770万人。 南京,山环水抱,葱茏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盘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它曾是“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的金粉之地,史称六朝;此外,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与此,因此,

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在南京的地下及地上尚留存着无数的文物及遗迹,是南京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特色与优势。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六朝文物举世闻名。 孙中山先生曾有名言概括南京之美:“此地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在世界三大城市中亦诚难觅此佳境”。位于城东紫金山麓的中山陵、明孝陵,掩映在绿色葱葱的紫金山中,布局宏伟。太平天国遗址,殿阙巍峨。数十处南朝陵墓刻,硕大洗练,堪称一代巨制,国之瑰宝。栖霞寺内舍利塔,造型雄健,比例匀称,装饰华丽,是我国现存石塔中不可多得的佳品。总统府、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碑是我国过民主革命的历史见证。玄武湖,三面环水,一面临城,秀峰塔影,碧波荡漾,堪称“金陵明珠”。莫愁湖,蕴含动人凄丽的传说,湖光倩影,花团锦簇,典雅、幽秀而豁达奔放。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交管1111 201102080104章华耀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南接安徽宣城市、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愈加要求快速、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因此交通工具从人力向机动电动等过渡也是基本规律。世界各地几乎都经历过如下过程: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 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以及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已经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内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南京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十分的突出。 一、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①机动车拥有量: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止2012年6月底,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48.73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已突破一百万辆,为108.34万辆。与2011年底相比,汽车拥有

量净增8.63万辆,增长8.7%。2003年底自行车拥有量235.9万辆,增长平缓;2006年底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22万辆。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②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公交平均换乘次数、平均换乘时间、公交出行的两端步行时间和乘坐公交的平均候车时间等方面均比往年有所下降。 ③道路交通: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南京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二、南京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①道路结构不合理。南京市的道路结构为主、次干道各占逾四成,而支路只占不到二成。相比而言,国外成熟的道路结构是以支路为主,通过支路连接主、次干道,就像人的毛细血管一样,使机动车可以在城市中穿梭自如。我市的主、次干道偏多,造成的结果是交通量过于集中于干道,部分路段处于超饱和状态,分流道路缺乏。从道路建设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精选文档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目录

前言 2004年,我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启动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2007年,《交通白皮书》经市委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由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它是一部对南京交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性、纲领性政策文件。在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交通白皮书》以构筑“畅达、绿色、和谐”交通为愿景,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线,通过实施四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政策和十二大建设工程,有效指导了南京近十年的交通建设发展,保证了十运会、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的成功举办,为支撑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南京城市与交通建设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对外交通方面,五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开通,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南京南站高铁枢纽、南京火车站北广场枢纽、龙潭港四期工程等客货运综合枢纽竣工。城市交通方面,轨道交通6条线开通运营,线路长度居全国第四;6条道路过江、1条铁路过江、2条地铁过江通道全面建成,跨江交通瓶颈基本消除;公交都市、路网体系、交通综合整治均取得重大进展。在“十三五”到来之际,南京交通发展需要在新时期、新台阶上谋划新战略、新发展。面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南京交通发展既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又肩负新的重大使命;南京“四个城市”、“五型经济”新战略实施,自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突破800万大关,江北新区获批

成为国家级新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大关,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又面临重大挑战。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将是南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塑造公交主导、步行、自行车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引导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一轮《交通白皮书》已难以适应南京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为统筹新阶段南京综合交通运输发展,2015年,南京市正式启动新一轮《交通白皮书》的修编工作,组建了由市长挂帅、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的修编委员会。按照法定招投标程序,择优选取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多家综合交通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白皮书总编咨询、国际、国内咨询、综合交通大调查和9个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新一轮《交通白皮书》修编着眼于南京市面对的新问题、发展的新阶段,旨在进一步明确南京市交通发展目标、优化交通发展战略、深化交通政策、落实近期行动,努力成为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相匹配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行动纲领。 作为统领和指导南京未来5-15年综合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次《交通白皮书》经批准后全市上下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变更,相关各部门需以《交通白皮书》为总纲,开展后续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交通白皮书》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行动纲领得到有效贯彻与充分落实。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11四通八达的交通》优质教案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出行。 2.情感与态度 感受现代交通的发达和便利,感受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为我国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3.行为与习惯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4.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交通工具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询问长辈、走 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交通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体验。 难点: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引题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的家住得离学校近,我家住得比较远,同学们猜猜我是怎么来的? 学生回答问题:汽车(公交车)。 师:对,我就是乘坐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块聊聊“交通”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四通八达的交通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师:节假日的时候,同学们一定经常与父母出去玩。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去的时候都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依照学生说出来的交通工具的顺序,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调动学生冒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认识不同的交通

运输工具,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 兴趣。】 3.了解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在出行时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它们将我 们载到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简直太方便了。现在请大家思考: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4.师小结:随着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诞生,人们出行变得轻松起来,日行千里早 已成为平常事。 二、了解运输特点点,选对出行方式 1.师:谁知道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2.师:这些交通方式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来讨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水路运输和航空运 输各自的特点。每个小组选择1个讨论话题。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向全班展示。 4.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集思广益,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6.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现在老师可要出道难题考考大家了。 国庆节期间,家住南京的宇涵一家要到大连旅游。妈妈很想坐轮船看看蓝蓝的大海,爸爸想节省交通的成本,宇涵则想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会如何设计他 们的往返行程呢?不要忘了,要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愿望、每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出行费用等因素。(出示地图、每种交通工具的时速。) 7.学生分小组设计,推选代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七嘴八舌话交通 师:无论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发现如今的交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咱们一起来调查、了解一下家乡交通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师: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候是步行,家离学校又远,每次步行到校都要半小时左右, 所以为了不迟到,每天都得早早起床。如果遇到雨雪天,那就得比平时起得更早,因为路不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1 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也是《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 1.0.2本导则适用于市区围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活动,郊县围可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规定中未包括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阶段”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 2.0.2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围。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控制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75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贺崇明 【作者简介】 贺崇明(1963-),男,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修改日期】2006-06-28 【文章编号】1002-1329(2006)07-0075-04【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B【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得到有力提升。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山水城田海”为特色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结合新一轮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探讨构建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重点体现在构筑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的现代化对外交通枢纽,以及建立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的“双快”交通体系,缩小城市时空距离,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促进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地位,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枢纽;双快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 ON BUILDING REGIONAL CENTRAL C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HE Chongming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accompanyi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adjustment of urban regionalization has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urban function improvement, which will lead to upgrad-ing of competitiveness as regional central city. Take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set up a favorable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polycentric network urban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 river, town, field, sea” and inte-grated with new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emphasises are pu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xternal trans-port hub such as airport, port and railway, building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of rapid highway and rapid metro, shorte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ance among cities, satisfying people’s travel demand, accelerating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dvancing its central city status, maintaining urban flourish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alizing “livable and developable” urban de-velopment objective. KEYWORD: regional center city; modern transport hub;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和交通机动化的挑战。城市规模的扩大,已不再基于老城的摊大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发展方向正寻求向有利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居住环境、生态保护的区位集聚与扩散,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而构建一个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将是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广州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以“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 为规划基本准则,以建设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就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首先是要高起点考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对外交通设施,以国际航空港、海港、铁路及枢纽为龙头,以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起到带动作用;其次是建立基于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所形成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促进城市空间的拓展,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与地位;

3.南京文化的特征

南京文化的特征 一、自然与人文有机统一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示符号,也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符号,承载城市发展和变迁的记忆。地名留给我们一份不菲的文化遗产。 南京的自然地貌不仅有着大展宏图的阳刚之气,也有其江南水乡的阴柔之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令无数诗人词客为之讴歌。如钟山龙蟠(紫金山)、九华寻胜(小九华山)、梅岭暗香(梅花山)、石燕凌波(燕子矶)、万种风情(秦淮河)……对地名如此这般的诗化,是人们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美好表达。 二、凝重的历史沧桑感 南京先后有过几十个名称。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丹阳、归化、白下、上元、江宁、集庆、应天、南京、天京……这在中外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文化现象。 自公元229年起,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建都,史称“六代豪华”;至近代,在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斗争中,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和孙中山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1949年,南京解放,“蒋家王朝”在此覆亡,地名见证了南京历史的沿革和社会变迁。学者们称南京的地名是一部编年史并不为过。 三、依稀可见的都城印记 南京的“城”更是南京历史人文的集中体现,其独特的形态和规模,国内外首屈一指。如孙权建造的石头城,雄峙江滨;南唐续建的金陵城长“二十二里四十四步”。有“城”便有“门”。明代开国建都南京,朱元璋采取“高筑墙”方针,修建了举世无双的城池和外城,内城辟13门,外城辟18门。至今仍沿用的内城门有太平门、金川门等。外城门有麒麟、仙鹤、观音、佛宁等门,600年来一些城和门虽相继废去,城门名却一直作为当地的地名使用。 四、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 龙凤文化有多种含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龙凤又变异为皇权的象征。南京作为古都,其地名更深受皇权文化的影响。梳理南京的地名,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与龙凤有关的地名。地名中这种攀龙附凤的文化现象,虽有一定的皇权意识的残留,但现在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南京的繁荣昌盛,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寄托和憧憬。如,龙蟠里、龙

【建筑工程类】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建筑施工;为;米;千米;设计)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试行)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 二○○七年三月五日

目录 1 总则 (1)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1) 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1) 2.0.2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1) 2.0.3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管理 (2) 2.0.4 道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管理 (2) 2.0.5 道路建设项目后期管理 (3) 2.0.6 道路建设项目的一般工作程序 (3) 2.0.7 道路具体规划 (4) 2.0.8 工程方案设计 (4) 2.0.9 工程初步设计 (4) 2.0.10 工程施工图设计 (4) 2.0.11 交通工程设计的编制 (4) 2.0.12 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编制 (5) 3 道路交通设计技术指引 (5) 3.1道路功能分类及交通分析 (5) 3.1.1 道路分类与分级 (5) 3.1.2 交通分析 (6) 3.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 3.2.1 路段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

3.2.2 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 3.2.3 其它设施交通设计 (8) 3.3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8) 3.3.1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控制要素 (8) 3.3.2 路段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9) 3.3.3 道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 (24) 3.4道路交通信号设计 (48) 3.4.1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48) 3.4.2 交通信号控制设计 (48) 3.5其它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52) 3.5.1 道路管线设计 (52) 3.5.2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 (53) 3.6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54) 3.6.1 一般要求 (54) 3.6.2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54) 4 附则 (55) 附录1 术语 (56) 附录2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58) 附录3 文本统一注释 (6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交通运输》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的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内河运输 2.“网购”是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最适宜为其服务达到“送货上门”目的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3.昆曼公路全长1800余公里,起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止于泰国曼谷市,跨中国、老挝、泰国三国,是一条连接三国贸易和民间往来的大动脉,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风光绮丽。七月份,沿昆曼公路旅行,下列景观可能拍摄到的是() A.深山峡谷中,苹果树上挂满了果实 B.广阔的平原上,片片麦田随风泛起绿色的波浪 C.大雨倾盆,湄公河河水暴涨,波涛汹涌

D.烈日下,一望无际的沙漠点缀着几片绿洲 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管道 C.公路 D.铁路 5.大庆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大连,其最佳运输方式是() A.火车装运 B.管道运输 C.汽车装运 D.飞机装运 6.从海南石碌运送500万吨铁矿石到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 7.目前,济南的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合理规划立交桥和停车场 B.鼓励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C.调整人们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车流高峰 D.在市区大力修建高速公路 8.目前,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河运 9.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铁路线是陇海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智能交通 参会名单 手机 电话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国家ITS中心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 北京诚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技信息通信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所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交通委 厦门市公交集团 东南大学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ITSJapan 荷兰交通、公共事务与水资源管理部路网管理处Ygomi,LLC 韩国交通运输研究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总后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大连市交通局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收费结算中心 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 山东省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银行卡检测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大连明珠公用卡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 湖南高速广信投资公司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 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 河北省交通通信管理局 河南省商丘市交通局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局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 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委员会

湖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管理局 黑龙江省收费公路管路局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 宁夏公路管理局吴忠分局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 天津市市政公路管路局 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广东联合电子收费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南京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菏泽市交通运输局通信信息中心 吉林省交通厅科技处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神府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上海市城乡建设交通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摘要】城市道路的建设,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为进一步优化群众出行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需要加快建设城市道路,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但目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居民出行时间过长、市中心地区停车场地不足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交通网络;完善;发展 0.前言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市的发展应当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要求出发,城市应当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全力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 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自然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我国城市交通近年来发展迅速,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挤严重,车辆堵塞现象频繁,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恶化,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但在城市交通科研方面,管理方面的运作、支持力度并不大,实质性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发明就更少了。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我国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2.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出现的原因 2.1城市路网密度低,路网结构不合理 城市道路网密度的高低是城市交通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在城市道路网络中,各种等级的道路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才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道路的通行功能。但在现实中,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形象,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往往只重视快速路和主干道规划建设,忽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导致城市道路网结构级配不合理,次干道和支路数量不足。道路网结构级配不合理是目前造成交通拥堵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支路道路网密度低于一定的指标,堵车是必然的。再宽的主干道,再多的快速路和立交,也解决不了交通堵塞问题。 2.2 城市交通堵塞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加快了,道路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