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一、历史文献:

1、正史:一志、二史、八书。

?陈寿:《三国志》、李延寿:《南史》、《北史》

?房玄龄(唐太宗):《晋书》、沈约:《宋书》

?萧子显:《南齐书》、姚思廉:《梁书》、《陈书》

?魏收:《魏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

?2、其它: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华阳国

志、水经注等

二、敦煌吐鲁番文书及敦煌吐鲁番学

三、近现代著作:

吕思勉、陈寅恪、唐长孺、王仲荦、马长寿、周一

良、汤用彤、何兹全、田余庆、胡守为等人的著作

一、东汉末年的军伐混战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趁机扩张自己的实力。

董卓、袁绍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实力派。

●何进谋诛宦官,反为宦官所杀。中军校尉袁绍率军诛杀宦官。董卓趁乱

领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另立献帝,自称相国,独揽大权。190年,关东军阀推袁绍为盟主,进讨董卓。

●董卓之乱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导火线。

3、曹操崛起的原因

●曹操根据毛玠、苟彧谋划,于建安元年将处于困境的汉献帝从洛阳迎到自

己势力范围内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作为傀儡,并迁都于许。从此,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政治上主动,号召力增强。

●他采纳枣祗建议,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许多州郡,史称

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从物质供应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他精通《孙子兵法》,是今存为此书作注的第一人。著有兵书十万余言。

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他多次下令求贤,要求“唯才是举”。与东汉重视德行、门第不同,只要

才干杰出,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出身微贱,不懂儒家经术,不仁不孝,名声卑污,他都考虑予以重用,甚至拔为大将、牧守。豪强大族率众投奔者,也极力笼络,崇以官职。因此,他又不完全否定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部下对他如不竭诚效忠,一经发觉,立即清除,毫不容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手下人才济济。

●曹操“揽申、商之法术”,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很大,不官不功之臣,不

赏不战之士。强调“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在此思想指导下,他残酷镇压农民反抗。同时对豪强大族的不法行为也往往给予严厉打击。

官渡之战(200)

200年(建安五年),终于爆发了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开始,袁军气势旺盛,直逼官渡。曹操声东击西,斩袁军大将颜良于白马、又杀文丑于延津。然后以逸待劳,与袁军在官渡对抗半年。后利用许攸来降之机,亲率轻兵五千人夜袭乌巢,歼敌七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多人逃回河北。204年,曹操发兵尽取袁绍之地207年东征乌桓,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三、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

208年曹军进至长江,乘船顺江而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湖北嘉鱼)相遇。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加之瘟疫流行,战斗力下降。鉴于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的情况,曹操错误地令士兵将战船用铁环连接起来。周瑜利用天时地利,巧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乘东南风向曹营发动火攻,一举击溃曹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史学家称之为“赤壁之战”。

1、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

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

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要内容为:

●①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

地人充当,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一般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②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家世

又称“簿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

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③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中正

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受人轻视。

●④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

升品或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官之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

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于司徒府,称“黄籍”,故降品或复品都须去司徒府改正黄纸。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

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2、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东汉选拔官吏,主要是依据儒家的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评定成为政府选拔官吏(具体途径是察举、征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据。汉末大乱造成人士流移,给乡间评议带来困难,用人不可能一一核之乡间。曹操当政的二十多年中,用人“决于胸臆”、“各引其类”的情况大量存在。然乡闾评议并未完全废弃,史称曹操平定荆州时,托

当地大名士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又称替曹操主持选举的崔琰、毛蚧“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所谓“总齐清议”就是掌握和平衡各地的清议。曹操对乡闾评议并未笼统否定,反对的只是汉末乡间评议中产生的弊病。他纠正的办法一是提倡“唯才是举”,以反对虚伪道德和名实不符;二是压制朋党浮华和私人操纵选举,力图将选举之权控制在政府手中。九品中正制的许多特点在曹操当政时期已有萌芽,曹丕、陈群进一步加以制度化。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甚至父祖官爵的高低也无关重要,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正制。崔浩曾欲恢复分别族姓的做法,因而被杀。孝文帝改制,班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完

2、屯田制与租调法

曹魏建国后,发展经济的措施仍然主要是实行屯田制。当时的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所谓民屯是把召募来的流民和收编的黄巾军家属按军事制度编制起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民屯的组织系统自上而下是大司农→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屯(田客五十人)。军屯又叫兵屯,是由军队进行的屯田。屯田的实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屯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规定“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

3、司马氏夺权

●司马懿的崛起:曹丕的任用,地位渐隆,对蜀汉、辽东的战事,提高了

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

●司马懿与曹爽的矛盾:曹爽推司马懿为太傅,夺司马懿的权,司马懿装

病迷惑曹爽

●正始之变:249年,司马懿率兵夺曹爽军权,杀爽、熹等,夷三族。

●司马氏执掌曹魏军政大权,清扫曹魏忠臣。杀王凌、李丰、夏侯玄、毋

丘俭、诸葛诞,废齐王芳,立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忠于曹魏的内外势力大体翦除。

第二节诸葛亮治蜀

●一、辅佐蜀汉,三分天下

●二、法令严明,赏罚必信

●三、平定南中,巩固后方

●四、以攻为守,多次北伐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九品中正制

●2、简要回答

●(1)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

●(2)简述诸葛亮的生平事迹。

●3、论述题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结束的?

●(2)评曹操的是非功过。

1、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户调式(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

其中主要包括土地占有制度、赋税制度和有关贵族、官僚的待遇等的若干规定。

●三国时期,田地的占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封建国家所有,多以屯田

的形式进行经营;一类为私人占有,多集中在世族门阀的手中。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己有,大量的屯田客了沦为私家的农奴。尚残存在国家手中的屯田,其剥削不断加重。至魏末晋初,“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屯田客)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晋书·传玄传》)。屯田客的生活十分困难,这样的屯田实在无法继续下去。公元264年(魏咸熙元年),“罢屯田官”(《三国志·魏书·陈留王奂纪》),凡是典农中郎将,都改为郡太守,典农都尉都改为县令、长。于是,大量的屯田客转化为自耕农,也有不少田地和屯田客为贵族或官僚所霸占。

●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均分土地,限制土地兼并,以保

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1)、占田制

●占田制也叫做占田课田制,是把占田制和田税制结合在一起的。《晋书·食

货志》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晋昌·食货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已下六十六已上为老,不事。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占田”数是国家准许农民占有田地的数量,“课田”数是国家征收田租(税)的亩数,每亩纳粮八升(《初学记》卷二七《宝器部·绢第九》引《晋故事》:“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曹魏之制,田租每亩四升,西晋的田租高出曹魏一倍。

●在当时的土地占有极不平衡的情况下,要人们按照规定的数额占田,是

不可能的。占田之数既不按照规定,而有多有少,那么课田要按照规定就极不合理,就会优容富者,苛剥贫者。

2)、户调制

●户调制是征收户税的制度。《食货志》又曰:“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

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还对边郡及少数民族的地区的“户调”

作了具体规定。边郡与内地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近的每户纳布一匹,远的纳一一丈。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征收单位,这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不利的。曹魏之制,每户纳绢二匹,绵二斤。西晋的户调额比曹魏增加了二分之一。

(3)、品官占田荫客制

●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的经济特权的制度,但也有贵

族、官僚们的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一个“限制”的用意,以制止土地

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食货志》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每低一品,少五顷,第九品占田十顷。“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衣食客和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

●实际对于贵族、官僚的占田、荫客不能起限制的作用。

门阀制度

实行“二品系资”后必然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即只有据有较高官位(五品以上)的人及子弟,可以获得人品二品,只有人品二品才具有铨选和升迁较高官位的资格,而有了较高的官位,又可以继续获得人品二品。逐步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之局面。

特点:官品决定人品和门第高下

西晋的门阀世族

西晋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为维护世家大族的权力。西晋政权通过实行六等之封的分封制,发展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又实行品官占田荫亲荫客制,使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发展。

门阀制度的弊端

●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

●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造成大量的冗员;

●再者,极大地助长了奢侈的风气

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垄断上品的工具

●中正官已完全被世家大族把持。九品访人唯问中正,世家门第完全成为

评定官品的唯一标准。只重门第不再注意乡议、德行、才能,形成计资

定品的门选。因而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出现。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段灼曾对晋武帝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

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bi闭)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

沉者哉。”(《晋书·段灼传》。筚门,用荆竹编制的门。喻寒门。陆沉,隐

居。)

●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情况。

恩荫制度和品官占田荫亲荫客制

●西晋实行恩荫制度,一品官可以恩荫子弟为五品的中书、黄门侍郎;三

品的子弟恩荫为六品的秘书等。

●官吏按官品分为九等,占有不等的田地,一品官占50顷,以下每品减5

顷,九品官占田10顷。

●同时,官吏和贵族可以荫庇亲属,按品官大小,大者荫九族,小的荫三

世。凡受荫的亲属免向国家交纳田租和服徭役

三、八王之乱

●1、藩王拥兵

曹魏时期,其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了汉武帝以来的制度,即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虽亦封立王、侯,但都是虚爵,有一定的荣誉和俸禄,却无实权。王侯即使在封国之内亦是如此。所以人们说:这是“奇地空名,而无其实”。(《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袁子》)

司马炎代魏,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无宗室以为藩辅之故,所以就改变了曹魏的这一制度,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会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晋书·宗室列传》史臣曰)尤其是诸王常常出镇一方,拥有众多的士卒,又得自置官吏,实是一方的土皇帝。又对诸王分别委以重要职务,如侍中、中书监、刺史、将军、都督诸军事。这样,宗室诸王既可以左右朝政,又能割据一方。《晋书·八王列传·序》曰:诸王“出拥旄(mao毛)节,莅(li利)岳牧之荣;入践台阶,居端揆(kui葵)之重。”这样的制度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制度,这是西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90年,晋武帝死,其子惠帝是个白痴,不能控制朝纲,皇后贾南风荒淫无耻,垄断朝政,史称“贾后之乱”。291年,贾后密诏楚王玮入京,杀死当政大臣杨骏及刚刚辅政的汝南王亮。又以“矫诏擅杀”为名,杀掉了楚王玮。296年,贾后诏赵王伦入京稳定政局。赵王伦设计使贾后杀死太子,又以为太子报仇为名杀贾后及其党羽,然后废惠帝,自称皇帝。齐王冏、成都王颖、河间王颙起兵讨伐赵王,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也被卷入。306年,东海王入朝专政,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杀死仅存的河间王和成都王,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四、永嘉之乱及西晋的灭亡

1、五胡内迁

八王之乱以后,西晋王朝受到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相继内迁。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上称之为“五胡”。五胡加上南方的巴人,合称“六夷”。匈奴迁往晋北,鲜卑迁于代郡及云中一带。羯人被称作匈奴别部,居上党及太行山一带。氐、羌大部迁至关中。至于巴人则迁于汉中、略阳等地。

2、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羌、巴等族相继起义,其中巴人李特李雄父子起义声势较大。304年克成都,建立成汉。304年,匈奴人刘渊打着尊汉的旗号,建立汉国。308年称帝于平阳(临汾)。310年,刘渊病死,其子刘聪继位,311年,派石勒消灭晋军主力十万,又派刘曜攻克洛阳,俘杀晋怀帝以下三千余人。怀帝之侄在长安称帝,是为愍帝。316年,刘曜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灭亡。历史上将这件事称作“永嘉之乱”。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八王之乱五胡六夷

●2、论述题

●(1)评西晋的门阀制度。

●(2)论西晋的占田制与课田制。

●3、思考题

●(1)西晋统一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二、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反映出在王氏在东晋政权中的重要作用。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这种“君弱臣强”的局面,是司马氏与以王氏为首的各大族“共天下”的结果。司马睿对大权旁落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素有野心的王敦于永昌元年(322)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暗助王敦。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等,刘隗投奔石勒。同年闰十一月,晋元帝忧愤病逝。

门阀政治

仕宦之家门前记述功状的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称“阅”。

阀阅,先秦以来,阅仅指个人仕途中的功劳。东汉以后因世家大族兴起,一个家族中往往多人出仕,于是出仕者的阀阅便又成为家族荣誉、声望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相当于门第。

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东晋一代政治史,大部分时间是表现为几个执政家族兴衰交替的历史。

东晋门阀政治的代表家族:

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

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东晋门阀氏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王氏兄弟之后,百余年中,东晋朝政则相继由王、庾、桓、谢等几大士族执掌。当时,士族有北方侨姓和土著吴姓之分,侨姓地位高于吴姓;

官职有清浊之分,录尚书事、中书令、尚书令等清职要官几乎全被高门

大族把持,寒门庶族只能充任低官浊职。

?经济上,门阀大族享有充分的特权。东晋实行“给客”制度,官吏依品级荫客的数量比西晋时有所增加,如一品官由荫客15户增加到40户。门阀士族不仅按官品占田,大肆兼并土地,建立田庄,而且霸占原来属于

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

?为了维护士族门阀的政治经济特权,东晋政府制定了《十八州士族谱》,专门设置官吏管理,以防庶族假冒。士庶的界线比前更加严格,车服异

制,互不通婚,不相交往。

东晋门阀政治的代表家族: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

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

?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

?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

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如果以上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有江左

百年门阀政治局面。

?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动乱的方式较多地表现为长江上下游之争,因为在士族专兵条件下,彼此制约的士族,其权力的分配正是表现为长江上下游实力的相持。但是,上下游的这种关系又受南北民族矛盾的制

约,冲突一般是适可而止,较少达到决裂地步。

——田余庆

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某种平衡。

东晋一朝,皇帝垂拱,士族当权,流民出力,门阀政治才能维持。

从宏观考察东晋南朝近三百年总的政治体制,主流是皇权政治而非门阀政治。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在东晋百年间的变态,是政治体制演变的回流。门阀政治的存在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皇权政治的各种制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终于与北朝合流而形成隋唐制度的重要渊源。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东汉仲长统《昌言》:“天下士有三俗,选士而论族姓、阀阅,一俗;交游趋富贵之门,二俗;畏服不接于贵尊,三俗。”

——马总《意林》卷五引

风气,制度

西晋惠帝元康(291-299)年间,尚书吏部郎李重上奏:“如〔癸酉〕诏书之旨,以二品系资,或失廉退之士,故开寒素以明尚德之举。”

——《晋书》卷四六《李重传》

门阀政治与门阀制度

鼎盛时期:东晋、南北朝前期

特点1:门品决定官品

魏晋时期按官位高低形成的门阀制度,东晋以后逐渐转化成按血统高贵与否区别的门阀制度,出现了“膏腴之族”、“华族”、“次门”、“役门”等长期内一般不因官位有无、高低而发生变动的社会等级。

衰落时期:南北朝后期

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削弱,寒人或庶人在官员中比重增加。结果士庶界线难以坚持,清浊之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随后门品失去了意义。至隋,九品中正制亦被废除。

《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十一》:

大明五年(461)“是岁,诏士族杂婚者皆补将吏”。胡注:“杂婚,谓与工商杂户为婚也。”

《南史》卷七一《沈峻传》:

“家世农夫,至〔沈〕峻好学,……为兼国子助教,……兼五经博士”。

陈霸先以寒人夺得帝位,更开了南朝从未有过的先例。

二、侨置与土断

侨置是东晋王朝安置移民的重要措施。即在江南地区建立侨置郡县。当时北方士族与普通百姓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居。保持原有的籍贯。统治者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从而形成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这种情况在南朝时期也实过。土断是废除侨置郡县的措施。当时侨置州县无一定边界,不征租税徭役,大士族广占田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晋成帝时下令土断,把侨置郡县的户口编入原来的郡县。

永嘉南渡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晋朝的官民纷纷避难外迁。或西投凉州,或北入辽西,最大量的是迁移到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大批官僚携带家族、部曲、宾客渡江南下,一般民户也分别跟随同乡大族结伴而行,从而形成一个个依籍贯聚集起来的流民群,多者可达千余家数万人,此所谓“永嘉南渡”。

1、侨置

永嘉南渡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南逃的极多,这些南流的人口叫做侨人、侨户,侨人的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的,侨姓士族、地主往往是侨人的自然首领或主人。他们以拥有侨人作为自

己的势力。

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也为了维护侨姓士族的利益,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居多数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

叫做侨州、侨郡、侨县,简称“侨置”或“侨立”。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置徐州,在江乘(今江苏句容北)侨置琅邪郡与临沂县。刘裕收

复青、徐等州后,曾在原州、郡名前加一“北”字,与侨州、郡梓区别,如北兖州(治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恢复旧名,而另在侨州、郡名前加一“南”字,如南兖州(治今江苏镇江)。

初置侨州、郡、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人和

鼓励登录流人于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2、土断

?土断是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将侨人的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

?东晋设侨置,本来是一种临时措施。侨置设立后,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一是版图混乱——侨置的设立,本来是以侨人的籍贯相同为原则;可是北人南来,都是流民性质,同一地区,往往聚有北方几个郡县的侨人。

于是侨置郡县林立,“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宋书·诸志总序》)。又曰:“或昨属荆、豫,今隶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去来纷扰,无暂止息。版籍为之浑淆,职方所不能记。”只在今江苏南部一带,就有侨郡三十三,侨即使在侨置中,也并不全是侨人,

如南徐州境内,全部人口为四十二万余人,其中侨人约为二十二万余人,其余二十万为土著。许多原有郡、县内也有或多或少的侨人散处。又由

于侨人居处并不很固定,经常流动,致使侨置郡县了常改变。

?二是影响财政——侨置郡县或侨人县是不征租税徭役的。南来的士族地主们乘机广占田地,大量地隐瞒户口,时间已久,这就严重影响了封建

国家的财政收入徭役的征调。

?晋成帝(326——342)时,已开始推行“土断”。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曾大规模地实行“土断”,称作“庚戌土断”。土断由桓温主持,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这次“土断”

的成果很大。“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

三、东晋前期的内乱

东晋政权在士族门阀专政的政治体制下,统治集团矛盾错综复杂。有皇权与士族、士族与庶族、南北大族、南渡士族门户之间的矛盾。东晋一代,内乱不止。

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多次爆发内乱。重大的内乱包括:江南士族的反抗、王敦之乱(322-324);苏峻祖约之乱(325);桓温专权乱政;桓玄之乱(40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孙恩、卢循起义,历时11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江南地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种长期动乱的情况在前代是很罕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东晋王朝的力量。

祖约苏峻之乱

咸和二年(327),苏峻遂以诛庾亮为名,与另一流民帅祖约举兵反,次年攻陷建康,焚掠财物一空。叛乱平定后,庾亮引咎出镇荆楚,王导仍居中辅政。庾、王二人争权,矛盾渐深,荆、扬之争几乎又一次爆发。适逢二人相继去世,冲突暂时消弭。

桓氏之乱

?穆帝后期及哀帝(361一365年在位)、海西公(365—371在位)时、桓温发动了三次北伐,先后击败了氐族前秦、鲜卑族前燕的军队,一度进人关

中,又曾收复洛阳。但他夙怀政治野心,企图借北伐提高并巩固个人声

望,伺机代晋自立,太和六年(371),他强行废除当时的皇帝海西公司马

奕,改立会稽王昱,是为简文帝。简文帝在位,屡受桓温逼迫,以至手诏谓温“如其大运去矣,清避贤路”。然而朝中执政的高门士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联合起来对桓温进行抵制、阻挠,致使其功败垂成。

?桓温死后,陈郡谢氏的谢安主持朝政,他与坐镇荆州的桓温之弟桓冲协力合作,使东晋出现了较为稳定的局面,而且在肥水之战中挫败了前秦

的大举进攻

孙恩、卢循起义

?起义原因:内战刚刚结束,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掌大权。元显为了建立自己的军队,以与上游的桓玄、江北的北府兵相对抗,就于隆安三年

(公元399年),强制征调东南八郡的“免奴为客”的农民至建康当兵。司马元显征调“乐属”之举,成为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

?五斗米道教主孙恩聚众起事,众至数十万,以海岛为根据地,多次登陆攻破州县,杀戮官吏。坐镇荆州的桓玄乘机起兵攻入建康,篡晋称帝。

孙恩死,其妹夫卢循统余部浮海南下,占领了广州。义熙六年,卢循大

举北上,屡破晋军,击斩何无忌,大败刘毅,分水、陆直逼建康。刘裕

迅速从北伐前线赶回,扭转了局势,次年卢循兵败自杀。

起义影响

?一是起义基本上摧毁了东晋王朝赖以存在的基础,使东晋王朝从此名存实亡。

?二是经过这次打击,以王、谢为首的士族势力一蹶不振。他们在政治上逐渐失去了垄断的地位;在军事上,北府兵落入寒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刘

牢之和刘裕等手中。

?三是有些土地回到劳动人民手中,有些佃客、“乐属”、奴婢、士兵的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身份得到改善或获得解放的劳动人民,多数

成为自耕农或小手工业者,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于当时长

期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东晋的四次北伐

东晋的建立给反抗少数族统治的汉族人民带来希望。他们盼望大举北伐,光复中原。东晋建立之初,祖逖北伐曾取得成果。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

平息后,东晋内部矛盾稍有绥和,执政的士族大臣屡兴北伐。直至淝水之战,与北方少数族政权的斗争构成东晋中期政治的重要内容。

第一次是祖逖北伐(313-321)。第二次是庾亮、庾翼北伐(333、343,无果而止。)。第三次是殷浩北伐(353-353,以失败告终。因此被贬为庶人。)。第四次是桓温北伐(354-369)。

北伐失败的原因

东晋多次北伐,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北伐的目标在于收复中原,恢复晋室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各个统帅意愿不尽相同。

既有执政者利用北伐相互制约,又有大族人物借北伐立威专权,致使本应当集中的力量在内争中分散耗损,屡次出兵而无成。正如前燕谋臣申胤所言“以温今日声势,似能有为,然在吾观之,必无成功。何则?晋室衰弱,温专制其国,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温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与此同时,北方南迁的大族在江南立足已久,不愿“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因而对北伐不予支持。再从历次北伐

的指挥者看、除祖逖、桓温等少数人较有才干外,多系平庸之辈。他们崇尚虚玄,自视清高,华而不实,尤不谙将略。在作校战指挥中,不是用人不当,轻敌麻痹,就是贻误战机,判断错误。但北伐对于阻止北方割据势力南下,保护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二、淝水之战

●(383年)8月,前秦苻坚发兵87万,号称百万大军,分路向东晋大举进攻。

他曾自豪地说:“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有一举灭晋之势。东晋执政谢安以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指挥由其子谢琰和将军刘牢之率领的8万北府兵迎战。晋军渡过淝水谢石乘机发动攻势。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秦军死伤惨重,大败而归。

二、元嘉之治

永初三年(422)刘裕死,长子刘义符继位。两年后,大臣徐羡之等废杀义符,立其三弟刘义隆为帝(宋文帝)。刘义隆继续执行刘裕的政策,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

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减轻或免除人民积欠政府的“逋租宿债”。劝农、兴学、招贤,开炉铸钱。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宋文帝元嘉之世(424~453)是东晋南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三、元嘉北伐

元嘉之治并未能长久的维持下去。430年,到彦之率五万大军北伐失败。宋文帝派檀道济增援,始得全师而返。450年,北魏拓跋焘率十万大军进攻汝南,不克而返。宋文帝乘机派王玄漠和柳元景分兵两路,攻入河南入关中,但因东路失利,被迫退却。拓跋焘乘胜南下,追至江苏六合一带,所到之处,“村井空荒,无复鸣鸡吠犬”。元嘉之治就这样被断送了。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京口北古亭怀口》中所说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迎得沧惶北顾”就是指此而言。453年,宋文帝刘义隆为太子所杀。其第三子刘骏起兵争夺皇位,骨肉相残,内乱不休,导致刘宋政权的覆灭。479年为南齐所代,历八帝,六十年。

第二节南齐政权(479-502)

齐,史称南齐,由萧道成(右领军将军)建立。萧道成出自“布衣素族”,从军四十余年,官至中领军,博涉经史,擅长书法、围棋,颇有大志,曾说“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479年代宋称帝,兴建学校,减免赋役,使朝政有所起色。但他只统治了不到四年时间就病死了。太子萧赜(ze)继位,进一步改良政治,史称“永明之世”。502年为梁所代。历七帝,二十四年

第三节、梁(502-557)

?梁又称萧梁,是由萧衍建立的政权。萧衍曾当过南齐的雍州刺史,500年从襄阳起兵,次年攻入建康,夺取了政权。史载萧衍“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在位48年,是南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迷信佛教,自称“菩萨皇帝”,曾三次舍身同泰寺。萧梁的疆域最初与南齐后期相同。当北魏衰乱之际,趁机向北扩展。但好景不长,发生了“侯景之乱”。

一、梁武帝的统治特点

梁朝五十六年中,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其统治具有如下特点:

①优容士族。如专设谱局,改订士族百家谱;下诏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人物,特别是东晋以来湮没不显的旧族;增设官职,满足士族入仕要求。但梁世士族业已全面腐朽,在实际政务中仍须使用寒人。

?②宽纵皇族。如削弱典签权势,给诸王以实权,对他们的横征暴敛甚

至公开抢掠也不闻不问。结果到了萧衍晚年,皇室间的相互残杀较之宋、齐两代更为残酷。③佞佛。萧衍博学能文,重视思想意识上的统治。

如大力提倡佛教,大规模兴建佛寺。创立三教同源说,调和释、儒、道三者矛盾。三次舍身同泰寺,公卿等以成亿的钱奉赎。

?④以虚伪的勤俭、仁慈掩盖其残暴腐朽的统治。梁世徭役较以往更为繁重。

他责令地方官“上献”,因而莫不竞相聚敛。梁世用法,对皇室、士族分外宽容,对劳苦大众极其严酷。民众犯法连坐,老幼不免。一人逃亡,举家罚作苦役。人民纷纷逃亡或奋起反抗,各种规模的农民起义接连不断。

侯景之乱前夕,更是达到“人人厌苦,家家思乱”的严重地步

二、侯景之乱

?太清元年(547),东魏大将侯景降梁,萧衍不顾朝臣反对,认为

“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以侯景为大将军、河南王、都督河南北

诸军事、大行台,并派萧渊明率军五万前往支援。结果梁军在寒山堰(今江苏徐州市外)被东魏军击败,渊明被俘。不久,侯景军亦被消灭,仅得八百人进据寿春。二年八月,侯景自寿春举兵叛梁。十月,叛军在萧衍侄

萧正德接应下顺利渡江,占领建康。台城(宫城)被围期间,萧衍的子孙们虽据重镇,拥强兵,均不积极驰援,反而伺机夺取帝位。三年三月,叛军

攻占台城,萧衍饿死。四年,侯景立萧纲为帝(简文帝)。大宝二年(551),侯景杀萧纲,自称汉皇帝。首都建康和三吴地区遭到空前破坏。

?这时盘踞郢州(镇夏口,今湖北武昌)的萧纶(萧衍第六子)附北齐,盘踞襄

阳的萧警(萧衍之孙、萧统之子)附西魏,盘踞荆州的萧绎(萧衍第七子)则反复于北齐和西魏之间,此外还有盘踞益州的萧纪(萧衍第八子),他们之间展开了殊死的皇位争夺战。同年,萧绎勾结西魏灭萧纶。三年。萧绎攻

灭侯景,在江陵称帝(梁元帝)。

第四节陈(557-589)

?陈是由陈霸先建立的。陈霸先在梁时曾任江州刺史,封司空。即位后受到北齐和湘州刺史王琳等人的威胁,无力改变危局。陈顼(xu)当政时,力图改革,也有一定成效,但到后主陈叔宝时就江河日下了。589年陈朝为隋所灭,历五帝,三十三年。

第五节门阀制度的衰落

门阀世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到南朝时走向衰落。士族自视清高,单凭特权,卑薄武功,长期养尊处优,逐渐失去了实权。

?二、寒门势力的发展

与士族的情况不同,南朝时期庶族势力有了很大发展。南朝的皇帝大都是庶族出身,将相中也有不少人出自庶族。因为王朝更替较为频繁,而王朝的更替都是通过武力实现的,所以庶族往往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获得军政大权。另一方面,南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比较重视才干,以寒人掌机要。地方实权也多掌握在“典签”手中。

南朝的政治特点

南朝自刘裕建宋,重振皇权。以后各朝皇帝均采取措施来强化皇权。因此南朝的统治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武将执兵权;(二)寒人掌机要;(三)皇子镇要藩

一、士燮家族在岭南的统治

士燮(137—226) 三国时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其先本鲁国汶阳(今山东宁阳东北)人。少游学京师,察孝廉,举茂才,后迁交趾太守。东汉献帝时,天下大乱,道路断绝,乃表请弟壹领合浦太守、yi(黄有)领九真太守、武领南海太守,贵盛无比。因不废贡职,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中原士人往依避难者甚多。建安十五年(210),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时,归附权,加为左将军。后以诱导益州豪姓雍阎附于吴,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在郡四十余年卒。

三、民族英雄冼夫人

?冼夫人(约512一约602年) 南朝时高凉(治今广东阳江西)人。俚族。世

为首领。梁武帝大同初,嫁高凉太守冯宝。参决辞讼,虽亲族无所纵舍。

梁末,尝平高州李迁仕之乱。宝卒,怀集百越。永定二年(558年),遣子

仆帅诸首领朝陈武帝于丹阳。太建二年(57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反于广州,遂发兵拒境,帅诸酋长迎车骑将军章昭达。纥众大败,以功封石龙太夫人。陈亡,被岭南人奉为圣母。迎隋使韦洸入广州。与隋军共败番禺王仲宣,并陪隋招抚专使裴矩巡察各州,岭南各州归入隋版图。隋文帝册之为谯国夫人。曾上言番州总管赵讷贪酷,讷被致于法。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

一、士族的庄园经济

东晋以来,宗室高官与世家大族广占田园。到南朝时,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固泽,垄断山泽的出产,剥夺百姓伐木打柴捕鱼捉虾的机会,也影响了政府的收入。尽管宋武帝刘裕禁止霸占山泽,宋代侨姓大族谢灵运的《山居赋》描写他的庄园仍是“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生产五谷、瓜果、蔬菜、药材等丰富物资,还有飞禽走兽鱼类,衣食服用可以自给自足。会稽士族孔灵符的庄园“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两家并非个别例子,以致宋大明初朝廷不得不对占固山泽也作出限制的规定:第一、二品官听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五、六品二顷,七、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先已占者,不得更占;先占不足数者,可以占足。这是皇权对既成事实既加以承认,又力图限制的措施。但这一规定与谢、孔两家情况相较,可以想见其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因而到齐高帝时,又下诏禁止封略山湖。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朝时期由于东晋以来北方人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众多的劳动力,加之南朝政府比较注重社会生产,经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南朝时期对江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从此,一向比较落后的江南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接近北方黄河流域的水平,为后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事业有新的发展。东晋时期,在晋陵曲阿(今江

苏丹阳)修建的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在乌程(今浙江湖州)修建的荻塘,溉田千顷。又修复芍陂(que bei却碑,在今安徽寿县),溉田万顷。

南朝时期,在荆州枝江开获湖,“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太平寰宇记》卷一四六《山南东道》王《荆州枝江县》)这也是“获湖”名称的由来。

?与兴修水利的同时,各地大量围垦湖田。刘宋时期,山随县田少人多,

有大量的贫苦农民迁移到余姚、鄞(yin寅,今浙江宁波)、贸(今宁波东)三县,开垦湖田。沿海的一些地区还修建了海塘,以保护农田,免受潮水侵袭。

—苻坚继位后,他重用汉人王猛进行了改革。王猛北海人,少贫贱,以贩畚为业,据说他曾受白发老父的指点,十分博学,才华横溢,怀抱大志,曾拜会桓温,昂然就坐,扪虱而谈,旁若无人,后被推荐给苻坚受到重用,事无巨细,莫不为之,岁中五迁,权顷内外,在他的帮助下,前秦进行了改革,内容主要有:

—在思想上提倡儒学,广立学校,符坚每月一临太学,亲自考问学生经义;

—政治上复魏晋士籍,笼络士族地主,打击氐族豪强,清除反对派,如樊氏等;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农耕,兴修水利;

—通过上述改革,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社会经济也有发展,前秦国力增强,为统一北方准备了政治和物质条件。

—胡汉分治的统治方式,反映内迁各族的境治者虽竭力以中原入主的身分君临万民,但在采用汉族制度的同时,还不能完全抛弃少数族旧的统治形式。这一政策的实行虽不乏民族歧视的因素,但主要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行政制度上的胡汉分治,正是民族融合尚未彻底的反映。

—从历史渊源看,胡汉分治借鉴了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周边少数族采取与内地不同政策的统治方式。虽然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却保护了各族的旧风俗制度。为以部落组织为基础的军事割据势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分裂混战的局面不断延续,也对民族融合带来不利影响。

1、改革的背景

—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有着许多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北魏的发展。

—当时北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1)在经济方面,自拓跋硅以后,北魏统治者虽已开始重视农业,并已初见成效,但受到鲜卑拓跋部长期塞外生活的影响,畜牧生产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较大比重。无数农田被圈占为牧场,这时的农业,还很难满足不断扩大的北魏统治机构和其他方面对粮食的要求。汉族坞堡主占有大量隐户,也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之战争的需要,北魏时对所能控制的民户的剥削是相当惊人的。加之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其奢侈生活全靠向人民搜刮。于是有的用大斗、长尺、重秤变相加重剥削,有的放高利贷,强迫人民借贷。腐败的吏治使人民苦不堪言。

—(2)从行政上看,在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北魏在征服中原时,遇到了许多汉族豪强地主建立的“坞堡”。这些坞堡,占有大量依附人口,“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并拥有武装,

当时北魏无力一一削平,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代表政府去行使基层政权职能——向农民征发租调力役,维护统治秩序。又实行九品混通法,此法起源于西晋,是一种对自耕农征收租调的办法。它以“户”作为纳税单位,按资产划分为上、中、下九等,称之为“九品”,税额略有不同。这种办法对坞主有利,因而得到他们的支持。因为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以及民族差异,拓跋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特别是崔浩等汉族地主被杀以后,这种民族矛盾又尖锐了起来。

(3)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民族压迫则更为残酷。在征服过程中,它把大量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为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步兵如不前进,往往被骑兵踏死。其残暴可见一斑。

—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北魏政权的不稳定,也使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甚至在首都平城也发生了反抗北魏统治者的斗争。

—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二、改革的内容

—①首先整顿吏治。延兴二年(472),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②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③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

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

—④九年十月,颁布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

—⑤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⑥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⑦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⑧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双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

—⑨太和中,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

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三、改革的意义

孝文帝改制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族融合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和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地进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孝文帝在汉化改革中将已腐朽了的门阀制度引入北朝,并加以强化,则带来了以后北魏统治者的腐败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三长制

—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1、六镇起义

—北魏初年,为了阻止柔然南下的威胁,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修筑长城;在沿边要害处设置军事据点,即沃野等六镇。六镇镇将由鲜卑贵族担任,镇兵多是拓跋族成员或中原的强宗子弟。他们被视为“国之肺腑”,享有特殊地位。但迁都洛阳后,北方防务逐渐不被重视,镇将地位大大下降,被排斥在“清流”之外,升迁困难。因而他们对北魏政府严重不满,镇兵的地位更是日趋低贱,与谪配的罪犯和俘虏为伍,受到镇将、豪强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名为府户。镇兵对镇将、豪强和北魏政府怀有强烈的阶级仇恨。加之塞外的柔然不时进扰掠夺,也加深了士卒生活的困难。正光四年(523),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

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为了与东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次年与东魏作战,败于洛阳邙山,损失很大。为了补充和扩大队伍,以后几年不断收编关陇豪右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州豪望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也与周国六军之制相符。西魏恭帝元年(554),按照北魏早期所属大小部落的姓氏赐诸将姓,作为早已“灭绝”了的这些部落的继承人,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一)魏晋玄学及其主题

魏晋时期主流学术是“玄学”,以道家理论解释儒家经典《易》为中心而形成的思想流派。当时玄学所谈,主要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即所谓“三玄”。“玄”是幽远之意。《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注:“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 主要哲理问题包括本与末、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等。

—1、玄学的萌发

—2、玄学的发展阶段及内容

1、玄学的萌发

—①儒学的困境。黄巾起义之后,军阀混战不断,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巨大冲击。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已经不能完全维系人心;儒学与谶纬结合,

变得荒诞烦琐,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②“清议”与名法之术的结合形成名理之学(对人物品鉴一般原则的抽象讨论)。

—③由名理而玄论

2、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曹魏正始年间(240-249),代表人物是何晏与王弼,史称“正始玄学”。第二阶段是竹林时期,在魏晋易代时期,代表人物是嵇康和阮籍。

第三阶段是在晋元康、永康(291-313)时期,代表人物是向秀和郭象。

正始玄学——名教本于自然

王弼的理论建树

①贵无

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体,也就是“无”的别称。“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而“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是神秘的,不具有物质属性,“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即“无”是化生万物的根本,而且是从来就有又永远存在下去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出来的。“天地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意思是天地万物总是有形生有形,但这个“有”是“无”而生。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的“有”归根结底都生于“无”。所以“贵无”。

②名教本于自然

儒家和道家的学说,本是相互排斥的。儒家主张仁义,以立名教(正名分为主的儒家礼教,包含忠孝仁义礼信等教条);道家以天道立论,道法自然,万物自然化生,其政治主张为清静无为。王弼力图以道家学说解释儒家名教,为名教的合理性提供一种新的论证,即“名教本于自然”。“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和运行,圣人制定名教是体用自然的结果。所以他主张“崇本息末”、“崇本举末”、“守母存子”来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嵇康、阮籍对虚伪的名教进行批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顺应人性的发展,固然有其政治目的,但也是自我人性意识不断觉醒的客观现实,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嵇康在原则上并不反对儒家所规定的伦理秩序,只是反对虚伪的名教,他们理想中真率自然之人格仍然与封建道德不可分割。——唐长儒《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

魏晋玄学将中国古代思想学术水平提升了一大步:以思辨的哲学取代了谶纬哲学,以宇宙本体论取代了宇宙生成论,以活泼的义理阐发代替了刻板的章句注解,开启了一代自由论难的学术讨论风气。

东汉末年经学的衰落的原因:

第一,经学的烦琐、支离破碎:

两汉经学取士以通一经为准;太学博士分经而设,各自传授弟子,最后以分经考试入仕。

《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交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桓谭《新论》:西汉末秦近君(秦薛)解说《尚书》,仅“尧典”一篇就讲有十余万言,第一句话“曰若稽古”四字即讲三万字。

第二,经学禁锢思想:

西汉学经须严格遵从师法、家法,如违家法,便入仕无门。

东汉“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后汉书?儒林传序》)察举孝廉时,“诸生试家法。” (《后汉书·左雄传》)

第三,经学无实际效益: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经学进一步被人看轻,“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魏晋行九品取士法,名门子弟自可坐致富贵显达,贫贱下士学经也于致仕无助。

魏晋为“经学中衰时代”;南北朝为“经学分立时代”。(皮锡瑞《经学历史》)—自中国西行求法的有东晋僧人法显。法显本性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从长安西行,自海上归来,前后共十五年,历访三十余国,携

回很多梵本佛经。归国后在建康译经。又撰《佛国记》,亦名《法显传》,记录他的旅行见闻。是研究五世纪初期亚洲佛教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

中外交通史和南亚各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三、文学的兴盛

?1、建安文学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建安年间,文学兴盛,尤以五言诗歌的成就最大。其中著名诗人有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阮瑀、陈琳、王粲、徐干、应瑒和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等。

四、艺术

石窟艺术是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最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大量的壁画和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位于今河南洛阳南伊水西岸,始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现存1352窟,佛造像9.7万余尊。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后汉书《佛国记》《水经注》

2、简要回答

(1)谈谈建安文学的发展情况。

(2)魏晋玄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五编隋唐——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整合时期

←隋唐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阶段。在政治形态上,专制集权更趋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工作格局定型并为历代王朝所效仿,尤其是科举取士的实行,使士族门阀遭受沉重打击,普通地主走向政治舞台,成为主导。

←经济上,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庄园经济受到削弱,尤其是以资产和土地为赋税主要依据的两税法实行,使丁税比重减少,同时,商业繁荣,国力强盛,是世界强国。

←在文化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整合时期。思想上儒学复兴,古文运动将唐代散文推向高潮,唐诗繁荣,群星辉映,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由于后期的朋党之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使唐朝由繁盛走向衰亡。

科举制的创立(二)

←科举制既然是改变过去门阀大族把持选举的弊端,将选举权力集中到封建中央的吏部来,也就必然削弱了地方上士族的权力,故唐朝人刘秩说:隋氏罢中正,选举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通典》卷17《选举典·杂议论》)

←中国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这个变革,不仅显示着封建皇权的上升和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势力的衰落,同时也是庶族地方势力上升的标志。这个变革,在于选拔地主阶级的所谓精干人才,亦即“任人唯贤”。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备了

府兵制(一)

←西魏、北周建立了府兵制。550年宇文泰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军,正式开创了府兵制。实际领兵的只有六个柱国大将军,分统六军。六个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二十四军。

←到北周初期,宗室大臣宇文护专政,以增设柱国、大将军的办法使他们有名而无实权,提高了二十四个开府将军的地位,直接由中央控制。周武帝时,改称兵士为侍官,使他们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作战时,临时命将配兵,二十四个开府将军的权力又有所削弱。

←在府兵建立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征募对象,“广幕关拢豪右,以增军旅。”

(大统九年,543)→征九等户中的六等以上户“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大统十六年)→周武帝(561-578在位)时,又募包括贫下户的“百姓”以充府兵,征募对象又扩大到了一般农户。

府兵制(二)

←初,府兵不入民籍,另立军籍。由于不断征募农民当兵,战时打仗,农隙讲武教战,有向兵农合一发展的趋势。

←西魏、北周建立了府兵制,开始时是兵农分离的,以后逐渐走向“兵农合一”化,实即将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通过均田制来保证封建国家的兵源。公元546年(大统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周书》卷三七《郭彦传》)这不仅使府兵制越出了部落兵制的范围,把乡兵义从纳入府兵系统中,加强了封建中央对地方豪强武装的控制,也是走向“兵农合一”的趋势。以后周武帝“改军士为侍官,募百姓充之,除

魏晋南北朝史

魏晋南北朝史---王晓毅 1士族社会的发育 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四世三公 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四世五公 荐举制度与官僚家族形成 征辟 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 辟:公府聘为专书 察举(自下而上):孝廉:郡级贡士 秀才 连带责任 官不用本地人,吏用本地人 黄范传 中国 领导上台要组建自己的班子 门生 故吏 田庄经济与乡里豪族 (凡事)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 士族来源: 士林学门 乡里豪族 官场官族 余英时《东汉政权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 3、庄园与士族的文化性格 庄园经济的特点:多种经营、自给自足 庄园的独立性与士族的自由精神 庄园经济的特征 在以庄园经济,,这个“平面” 仲长统-曹操 憧憬的庄园生活 使居右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后汉书·仲长统传》 庄园经济与士族双重性格 儒家思想:教人做奴隶的东西,培植奴性 说了不做,做了不说 4士族与汉末政治 汉末清流的社会基础 (赵岐)因从官舍逃,走之河间,变姓字,又转诣北海,著徐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 掩护党人 俭得亡命 《后汉书·党锢列传》 准备以暴力推翻汉王找台

水到渠不成 不推不倒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中者二爷 故圣人顺时移动,智者因二一发 《后汉书·皇甫嵩传》 《后汉书·郑泰传》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曹丕《典论》 二、汉末落 名教破产 《后汉书·陈蕃传》 良心不能培养,良心通过教育出来了,教育讲的太多使人变得虚伪。心硬的可以划得着火柴 1971年林彪—分水岭 中国走的慢一点等等你的灵魂 2道家复兴 老庄的贵生哲学 《逍遥》 《后汉书》卷六十《马融传》 闻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 良少诞节 《后汉书·戴良传》 山阳—山东 薛勤葬妻 夫复 《风俗通义》 枪挑法制 故圣人能与时推移 崔寔《政论》 三、建安~魏初社会与思想的变化 1、建安名士及其思想 慷慨悲凉的建安时代 (公元196-220) 黄老道家 信仰胜利,虚无 铠甲生虮四 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南朝 北朝—鲜卑氏 第一代 领袖:曹操

历史学研究生必读书目

书目: 经学: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春秋公羊传注疏孟子正义经学历史(皮锡瑞)经子解题(吕思勉)春秋繁露谷梁传新学伪经考白虎通五经异义礼记 史学: 正史(按顺序):后汉书(今文,好懂)史记汉书明史(要分辨秽史)三国志 断代: 先秦:先秦史(吕思勉)先秦史(翦伯赞)先秦上古史研究(顾颉刚)战国史(杨宽)以及刘起于关于尚书的研究还有先秦思想史十讲(忘了谁写的) 秦汉:秦汉史(吕思勉)秦汉史(翦伯赞)秦汉史(钱穆)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军功受益阶层研究(李开元)秦帝国的崩溃(李开元)以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始皇传汉高帝传光武帝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单传诸葛亮大传 二十等爵制(西岛定生)察举制度史稿(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阎步克)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严耕望) 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若)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北魏政治史(张金龙)魏晋南北哦朝史讲演录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严耕望) 隋唐五代:隋唐五代史(吕思勉) 宋辽西夏:宋代经济史(漆侠)王安石传(梁启超)邓广明的一些书祖宗之法(邓小南) 元明清: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孟森)南明史(司徒林)(顾城)南明痛史 民国:民国史(李新)民国十年(唐德刚)袁世凯传(唐德刚)我只读了这些,或许还有一些忘记了,可以问我。我只注重秦汉和魏晋时期的史事。中华民国史(张宪文)子部:荀子集释论语集释 集部:杜工部集 理学: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朱子大传 1、徐中舒编注:《左传选》,中华书局1963年。 2、米新夏主编:《史记选》,中华书局1990年。 3、冉德昭、陈直主编:《汉书选》,中华书局1962年。 4、王仲荦编注:《资治通鉴选》,中华书局1965年。 5、余嘉锡:《士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6、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

侯旭东: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① 侯旭东 居于汉唐统一帝国之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表面看来国家分裂,战乱不已,民生凋敝,是中国历史上黑暗时代,经过研究却不难发现纷乱与萧条背后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碰撞激荡,南方经济长足发展,诸民族密切交融,各种制度承前启后。20世纪以来经过陈寅恪、唐长孺等几代学者的辛勤探索,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不过,几经耕耘之后,学者亦面临资料有限、问题难求的困境,研究一旦面临“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表明既有的研究思路已接近走到尽头,需要变换角度、拓展思路。兹不揣谫陋,谈谈对近几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的观感以及未来走向的点滴思考。 一、研究人员构成的变化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目前,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队伍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世代交替。20世纪50、60年代大学毕业的学者基本退出研究工作,目前的主力是50、60年代出生,80年代以后毕业的学者。70年代以后出生,2000年前后毕业的年轻学者已开始步入学界,崭露头角。这些学者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接受相对系统的学术训练,观念上较少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视野开阔。但是,完全成长于现代学科教育体制之下,传统文化的修养说不上丰厚,对古代文化隔膜更深,要作到对历史的“同情之理解”也更不容易。另一方面,多年来中国历史学教育缺乏系统、周密的思考与安排,学术史的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训练与语言工具的训练不足,亦潜在地制约着学者的未来发展。 二、研究的新动向 1、围绕儒家及其礼制的研究 最近几年研究相对集中的领域之一是礼制,几位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这一问题。梁满仓自2001年以来发表系列论文,讨论魏晋南北朝礼制上“五礼”制度化的过程、南北方不同特点、军礼的鼓吹、讲武礼以及礼学问题等②。指出魏晋之际源出于《周礼·春官·大宗伯》的“五礼”开始被应用到朝廷制礼实践中,至萧梁时期基本成熟。北方五礼体系建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关于礼学的核心,清人皮锡瑞已注意到汉儒重《仪礼》,魏晋以后重《周礼》,作者则对此做了详细论证。③这实际揭示出两汉与魏晋以后在礼制——经典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不同于梁满仓“礼制史”的角度,阎步克则基于制度史主体的立场对中古时期《周礼》所记载的六冕制度在汉代至宋明,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应用情 ①本文初稿是作者2007年8月25 日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中古史中日青年学者联谊会”上的发言。 ②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27-52页;《魏晋南北朝礼学述论》,《文史》2005年第3辑,第73-111页;《魏晋南北朝军礼鼓吹刍议》,《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37-59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礼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四集,商务印书馆,第273-307页;《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讲武》,《唐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62页;《魏晋南北朝礼学、礼制与凶礼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五集,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7-106页;《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制度述论》,《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3-35页。 ③梁满仓《魏晋南北朝礼学述论》,第84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2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

专题二整合训练 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 ) 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C.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2、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 ) 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 3、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 ) 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 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 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 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 4、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5、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 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6、《宋会要辑稿》记载:“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重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7、宋代理学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再认识,将孔子形象从继承周公、损益三代、为后世制定礼乐制度的圣人改变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社会伦理、教化理念的制定者,从而为儒学格局转化奠定了基础。这说明理学( ) A.强化了周孔之道 B.颠覆了传统价值观 C.削弱了孔子地位 D.丰富了儒学的内涵 8、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9、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1、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魏晋南北朝史整理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政治 1)三国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 ①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亡于公元265年。②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③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 2)晋十六国时期 ①西晋与东晋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 ②南朝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①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②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③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④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589年为隋所灭。 ③北朝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 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魏晋南北朝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民族,地理、军事,士族、人物,学术、文化;宗教、考古、吴简研究;对魏 晋南北朝史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十六国各政权在如何使自己政权的 属性与五德历运学说相协调的问题上,先后表现出犹豫和矛盾的态度,蜀汉官制的特点,汉晋间民屯的不同形式及中古田制的演变,汉晋中 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政策经历了转变过程,对南匈奴产生多方面影响,历史时期阮姓的起源、宗族的形成、人口变化及迁移与分布情况,得出两晋南北朝以前阮氏主要聚居陈留郡,之后大批南迁,形成了以 河南、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聚居地,使得南方阮姓人 口远远多于北方的结论,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文献学的重大发展与这 一时期人们的历史文献学思想走向成熟相关,孙吴初期长沙郡吏民的 取名风俗和婚姻生活,三国时期道教在魏、吴、蜀三国均有传播,但 方式与广度有所不同,长安、洛阳、建康、凉州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及佛教思想对于中古文学的巨大影响都说明了僧 侣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本年度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纪念缪钺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 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1—2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13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史相关研究论著颇丰,主要有:《缪钺全集》(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 书局),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秦 汉魏晋南北朝史发微》(中华书局),周伟洲《古都西安:长安与南海 诸国》(西安出版社),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 版社),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中华书局),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陶新华《北魏孝文 帝以后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 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家族 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分析

试论魏晋南北朝的人名文化意蕴 摘要:人名从表层形态来看,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但从深层实质上看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人名是文化的一种镜像和载体,它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审美情趣、风俗时尚、伦理道德、宗法制度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阀制度兴起、南北民族融合,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交相辉映的特殊历史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人名特点的分析来考察负载在其上面的特定宗教文化内涵。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名字宗教文化士族 人名无可否认是一种语言现象。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个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但如果通过其语言文字表象挖掘的话,人名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现象。人名与文化共生。当人名在民族历史、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稳定的共同体中出现时,人名就成为了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它能形象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思想、信仰、习俗、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及美学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士族文化兴盛、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战乱频繁造成的剧烈的人口流动不仅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而且完成了传统文化的重新分野。儒、佛、道等多元文化激荡、冲突、融合,互相吸纳而逐步走向统一。乱世喧嚣的历史表象背后,这种呈现在文化上的融合、改造、再生,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神速。与此同时,东晋之后大批北方的士族为躲避战乱而南渡定居,南方因此人文荟萃。士族文化如火如荼。世袭士族更是为了表其世代豪俊的非凡身份相互攀比、相互标榜。所有这一些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聚焦在魏晋南北朝人

名上就使它流溢出了别样璀璨的光彩! 一.魏晋南北朝人名与儒家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分裂的年代。战乱频仍,社会极度不安定,中国思想文化格局趋于复杂化,儒学逐渐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即使如此,人们崇尚儒学之心不灭,儒学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所以《南史》《北史》中俱列有《儒林传》,封建儒家思想仍大行其道。 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以“仁”为特点的文化结构形态。即把客观伦理化后作为识知对象,以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和谐为目的。人的价值通过“内省”表现,讲究社会性、重内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含蓄朴实,中庸节制,谦恭有礼,讲求温柔敦厚,含而不露,以谦和、深沉为美。封建伦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教“父义、田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普遍被人们所遵从。所以这一时期见于正史上的人名用儒家字样者仍为时尚,名字中流溢出浓烈的封建儒家礼教色彩。常用的字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温、良、恭、俭、让等等。《魏书·和其奴传》:“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993页)从这里就反映出了君臣命名的意向,体现了儒教中君主应以德治天下的主张。君主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南朝就有任忠、孙谦、殷景仁、赵知礼等。北朝就有庾信、张景仁、吕思礼、王仁荣、马敬德等。名如此,字亦然。晋周觊字伯仁、潘岳字安仁、庾统字长

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曲折与前进 ——读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一、绪论 近日读了万绳楠先生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被陈寅恪先生的历史学素养和别具一格的历史观所折服,陈先生不愧是一位历史大家。在运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讲述历史,不拘泥于前人的思想学术,正如他的“三不讲”一样,他的对待历史的角度确实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学家,他注重在阶级利益上分析魏晋那北朝历史的演进与变化,重视宗教在历史演进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观点是我在其他历史书中没有看到的,让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历史角度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历史的细节以宏观的思维看待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他为我重新认识这段历史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的的窗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各民族尤其是北方各民族之间不断地战争、征伐和交流,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民族的融合,然而在着民族融合的背后确实血淋淋的屠杀。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为什么在胡人的马蹄下东晋不堪一击?为什么南朝的政权军事实力不断下降而文化水平制度却依旧领先?为什么北方会出现这么多的政权?各民族之间为什么长时间混战而始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局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陈寅恪先生给了我一个看到他们的方法,在阶级、民族、宗教上打开了一扇通向历史的窗户,使我们能够看见广阔的历史平原。

二、关于阶级与阶级的分析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的第一个知识便是对于统治阶级中阶级的分析,统治阶级即我们所说的封建地主阶级,他在战国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持续对中国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兴亡成败都和他们有着让紧密的关系。这个统治阶级也不是只有一种思想,就在地主阶级内部也有着巨大的分歧,通过对于这些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地位与他们所代表的人的利益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历史。自从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过改造的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随着这些思想的传播,研究儒家经典和儒家道德的人物和世家逐渐崛起,因而形成了所谓的世家大族,正如袁绍家的汝南袁氏,司马懿家的河内司马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他们通过治经顺应国家需要逐渐扩大势力形成集团逐渐控制了国家的权利和士人的导向,他们在政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阶级也就是世家大族在控制了治经和道义导向之后就必须要控制政治,因而世家大族们无不是时代的官僚,他们通过广泛地结交和招收门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东汉以后至于隋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出身寒族的人物在顺应他们的要求的时候可能会建立自己的王朝,然而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王朝是与他们的利益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够长久地持续。曹操和刘备就是这样的寒族,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来是夏侯氏,做了中常侍曹腾的儿子而崛起,因而他的出身是寒族,与以儒家经典起家并一起为标榜自己的世家大族在根本利益上格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史料拓展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史料拓展 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曾经被陈寅恪先生归于“不古不今之学”。学界对于所谓“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等语意与语境的理解虽见仁见智,但“不古不今”之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魏晋南北朝的史料特点。在20世纪前期的学术环境下,较之文献稀缺、史料难征的先秦两汉和文集众多、档案浩繁的明清时代,中古时期的史料系统完整,数量适中,学者可以凭借博闻强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基础史料的积累,进行有的放矢的系统研究。数十年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但史料稀缺,选题难觅,也成为后继学人的共同困惑。 关于魏晋南北朝史料的特征,学界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往往将魏晋南北朝史学史与魏晋南北朝史料学混为一谈。二者不仅概念不同,而且存在强烈的反差。史学史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被周一良先生称为“中国史学的黄金时代”,传世正史完整而系统,前四史中的《后汉书》《三国志》,加上“二史八书”,占去二十四史之半;私家史著为数众多,史注之风盛行,史学体裁多样,国史、家传、别传、杂传、地志、记注、谱牒等异彩纷呈,史学也就此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发展成为独立的乙部之学。而史料学意义上的魏晋南北朝,则是一个文献和考古资料都极度匮乏的时代,这一时期在中国古代书写史上很“不幸”地处在纸张广泛使用,而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历史阶段。依靠手工传抄的大量图书文献,既无法如秦汉简牍那样历经岁月而长久保存,又不能像宋元典籍那般通过版刻印刷化身千万。牛弘总结隋以前古代典籍的五次毁灭性“书厄”,有三次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史籍未能逃脱焚毁和失传的厄运,完整存世文献屈指可数,且文本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一直强调阅读基本史料,提倡引用常见之书,以小见大,从寻常史料推导出不同凡响的结论,这体现出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者所特有的学术自信。但缺乏史料发现这一原动力,这一断代史研究也面临着“增长的极限”。以20世纪初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为契机,经过甲骨学、简帛学、敦煌学和明清档案学百年学术积累,加之近年来诸多先秦简牍的出土、契丹小字的破译、黑水城文书的整理、徽州等明清地方契约文书的大量涌现,几乎各个断代史研究的史料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魏晋南北朝的新史料发现则相对滞后,学界虽尝试通过各种新方法和新视角的引入发现和提出若干新概念和新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真正能够落实定谳者不多,诸多问题还停留在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推论阶段。 基础史料的短缺成为制约研究深入的瓶颈,魏晋南北朝史料相对贫瘠的状况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改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欲改变现状,也必须从史料入手,努力拓展学术视野,开拓研究空间。新学术环境下的魏晋南北朝史料的挖掘与拓展,应当以史料的再发现与史实的再认识为主要研究方向,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对相关文献史料进行深度发掘与研究,并在古籍数字化环境下对中古史料整理和研究进行新的尝试。 魏晋南北朝史料拓展方向之一,也是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简帛文书和墓志碑刻等新出史料的利用。20世纪以前,除少量西陲晋简和西魏、高昌文书,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土文献十分有限。近年来,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发现和北朝墓志的大量出土,使学界对于三国时期户籍、赋役、租佃制度的认识大大深化,对北朝官制、兵制和相关政治史、社会史的研究得到加强。相关史料的整理和研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考纲要求】: 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商业的发展 3、宋明理学 4、文学成就1、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 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制度。宋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 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 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 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 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文化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 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 的趋势。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 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 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基础知识】:学生自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制逐渐形成 2、经济:农业: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江南经济发展 手工业: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商业: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草市形成 3、文化: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科技: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到“仙药” 艺术:东晋王羲之“书圣”(擅长草书和行书)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道州县;羁縻府州(管辖民族地区) 2、经济:农业:曲辕犁,隋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

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书报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二班张姝颖16210611234 基本信息 书名:《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万绳楠整理 责任编辑:王培德 出版发行:贵州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2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阅读时间:2017年4月 本书提要 显而易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在四百年多间,政客戎马倥偬,名士清谈玄理,流民四处迁徙......而这些现象,在史学大家陈寅恪眼中,又是缘何而起? 本书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万绳楠先生在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听陈寅恪老师讲述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所作的笔记。分别从社会阶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五胡问题、人口流动、各个士族集团的兴衰、南北对立局势等诸多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简而言之,这是一本史学大家眼中的谁主沉浮。

摘要 “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性质是不同的。不同处在于:河内司马氏为地方上的豪族,儒家的信徒;魏皇室谯县曹氏则出身于非儒家的寒族。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和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一节《魏晋统治者社会阶级的区别》 “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家的寒族。西晋政权是儒家豪族的政权,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与曹操时期不一样了,与曹操以前的东汉,则有相通之处。西晋统治者标榜儒家名教,中正以“品”取人,品指“行性”,即指儒家用来维系名教秩序的道德标准。而豪族与儒门是同义词,因此选举变成“门选”。门选起着巩固豪族统治的作用。唯才是举的时期过去了。又西晋豪族以奢靡相高,崇尚节俭的时期也过去了。司马晋与曹魏的统治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在统治者社会阶级的不同。” ——摘自本书第一篇第三节:《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关键词 西晋曹魏社会阶级 正文 这是陈寅恪先生从社会阶级层面对于魏晋政权更迭的深度剖析。 参考第一篇全文我们不难了解到曹操的出身——作为阉宦曹腾之孙,曹操自然是属于寒族的。这直接导致他在性格上“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行为上“务以俭率人”,任用人才上“唯才是举”。此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强有力地冲击了儒家豪族所遵奉的金科玉律,但也获得了荀彧之流有才能的士大夫的支持,从而致使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以及三足鼎立时期曹魏政权的绝对优势。 然而,曹操在执政期间打压豪族,扶植弱民,无疑引起诸多不满:“曹操虽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仗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而属于豪强大族的河内司马氏服膺儒教,重孝重礼,很快就获得了许多豪族强民的支持。加之司马懿父子生性狠戾善断,又有少数寒族官吏的倒戈,直接襄助了司马氏的夺权大业。

2020届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2018?海南)《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3.(2017·全国Ⅰ)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4.(2017·海南)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5.(2016·全国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6.(2016·全国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7.(2018?全国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8.(2017·全国Ⅲ)《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1.文言标点、翻译概括大意、说明的历史问题 沈约论曰: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是以太公起屠钓为周师,傅说去版筑为殷相,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名重京师;非若晚代分为二途也。魏武始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而都正俗士,随时俯仰,凭借世资,用相陵驾;因此相沿,遂为成法。周、汉之道,以智役愚;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矣。 沈约论说:君子和小人是分别对一类人的通称,履行正道便是君子,违背它则是小人。所以,姜太公从最初的屠夫渔夫成为了周朝的太师,傅说放弃了筑墙的工作做了殷朝的丞相。从下层阶级中发现被埋没的人才,这完全取决于本人有否有才能。到两汉时期,这个道理依然没有改变:胡广家中世代为农夫,但他却做到了公相的位置;黄宪是兽医的儿子,名声却威震京城;并不像后世的人将人分成士族和庶族两类。魏武帝时开始建立九品中正制度,凭此来判断评价人才的优劣,而并不是用来判断评价世族的高低贵贱。但是见识浅陋的人却为了个人的利益,随波逐流,依仗着高贵的门第、显赫的出身,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因此一直延续,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法规。周代、汉代的方法,是有才智的人奴役愚笨的人;魏晋以后,是身份高贵的人奴役身份低贱的人;士族和庶族的分类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这段话是沈约对九品中正制度的评价,反映了九品中正制评价标准的改变。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掌管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官根据家世、品德、才能这三个平行并重的评判标准品第人物选拔官吏。 九品中正制度建立之初,评判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三者并重,但在晋初之时,由于统治集团的导向和利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九品中正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家世这一项评判标准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品德和才能逐渐被忽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统治者利用九品中正制度赋予豪门贵族做官的特权,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制度的确立,九品中正制度成为了政治上的装饰品,逐渐衰落最终废除。 2.论南北朝异同 南北朝都处于一个政权不断更迭的时期阶段,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更替。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动乱,统治腐朽,农民起义等多次发生。南北朝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土地制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民族呈现大迁徙、大融合的趋势。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方面,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 南北朝的差异可从经济结构、门阀世族制度、兵制、学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经济结构方面,又包括户口、土地制度、货币经济、地域四个小的方面。 首先,在户口方面南北朝差异有二。第一,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减少,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增多;第二,南朝的户口结构是小户制,北朝前期是大户制,后形成了与均田制、三长制相结合的以一夫一妇为单位的小户制。 其次,在土地制度方面,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与加强。南朝的大土地所有制继承了魏晋封

2005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05年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作者】前岛佳孝/胡宝华 概况。2005年讲谈社出版了《中国的历史》系列著作,其中魏晋时期的有金文京《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时代》和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两本专著。这套系列丛书比原来的《世界历史》丛书的篇幅增大了许多,所以这两本书不仅有概说和通论,而且作者因个人兴趣所发的议论也随处可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另外,关于北朝的历史,皮阿斯(Scott Pearce)发表了《代之地》(早稻田大学北朝史研究会翻译,刊于《史滴》27)。文章论述了五胡至北魏末年中国和北方的相邻地域社会的起源、发展与历史意义。 政治。津田资久的《曹魏至亲诸王考》(北海道大学《史朋》38)指出,传统认为曹丕与曹植之间有摩擦的结论,是基于陈寿《三国志》中某些含有偏见的记载而形成的,它反映了陈寿对西晋武帝与齐王司马攸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的一种姿态。文章还认为曹魏西晋的诸王政策与对《周礼》解释的变化密切相关。渡边义浩的《杜预的左传癖与西晋正统性》(《六朝学术学会报》6)指出,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里对弑无道之君给予认同的解释,提出了杀高贵乡公的司马昭与西晋正统化等问题。他的《杜预的谅制与皇位继承问题》(《汉学会志》44)一文,论述了杜预对服丧期缩短所给予经学证据的过程中,有维护司马攸政治发言权的目的。通过渡边的文章,可以看出运用经学知识对政治现象进行解释的研究方法正在逐渐形成。此外,渡边还发表了《杜预的春秋长历》(《东洋研究》155)。满田刚的《诸葛亮死后的集团指导体制和蒋琬政权》(创价大学《人文论集》17)指出,在诸葛亮死后出现了持续八个月之久的以蒋琬、杨仪、费袆、姜维为首的集体领导体制,但是最初的意图并非如此,而是要建立以蒋琬单独领导的体制。我们希望满田刚在以后的研究中,对蜀汉政权在诸葛亮死后出现权力向个人集中的原因能有所论证。三崎良章《关于十六国夏的年号》(《史观》152),强调在赫连勃勃的第四个年号“真兴”的改元过程中,曾强制要求对国家体制业已完成并开始行使国家主权的北凉政权,使用与夏同样的年号。吉田爱的《北魏雁臣考》(《史滴》27)认为洛阳迁都后,北魏存在着中原农耕汉族与北方、西北方游牧民族两个统治系统。属于后者并维持游牧生活和军事进攻力量的部族,不仅承担着来往于大本营和兼有贸易市场的洛阳之间的雁臣行动,而且在经济实力和部族社会享有很高的声望,在北魏末年的混乱时期具有左右政治的实力。文章中“北魏汉化政策具有一定局限”的观点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板垣明的《高昌的内徙请愿与北魏的西域政策》(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亚洲史中的社会与国家》,中央大学出版社),考察了在高昌请愿内徙北魏领内的过程中,北魏政权表现出一种从许可到不许可的态度转变,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地处西域的柔然、高车、嚈哒等国之间争夺主导权斗争的形势使然。 仪礼。小林聪的《从泰始礼制到天监礼制》(《唐代史研究》8),概述了从西晋到梁期间,以仪注、律令的编纂和整顿官爵体制为中心的礼制内容。作者在另外一篇《梁武帝礼制改革的性质》(《集刊东洋学》93)中,阐述了天监年间礼制改革的主要意图在于强化天子在礼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金子修一的《从即位仪礼到皇帝权力》(《唐代史研究》8),总结了汉唐期间即位仪礼的变迁,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阅庙和册书的操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阶层。村田哲也《关于“名士”论的考察》(《东洋史苑》65)是一篇对前年汲古书院出版的渡边义浩《三国政权的结构与名士》的批评文章。反观这些以总结归纳的方式发表的反驳论文,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渡边“名士”论的影响。渡边的另一篇文章《“封建”的复权》(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50-4)论述了西晋的“封王之制”,认为把地方行政和军事等

中国现当代著名史学家

中国现当代著名史学家 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张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是中国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者,造就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文心雕龙讲疏》《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等,带有党性政治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史学研究家,在《诗经》《尚书》以及史前史阶段颇有研究,曾发表论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钱穆(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他从历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学认识的独特性对历史认识问题作了阐述。钱穆力图把传统史家从事考据所揭示的个别事实的真实构成一个前后连贯、有因有果的时间序列,力求从时间上把历史综合为一个发展的整体,着眼于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统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史学本是史料学”是傅氏史学思想的最基本点,应建设绝对客观的历史学。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雷海宗认为真正的史学不是繁琐的考证或事实的堆砌,于事实之外须求道理,要以哲学的眼光,对历史作深刻透彻的了解。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朱元璋传》、《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带有实用史学的观念。 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裔,祖籍湖南长沙,《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