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京东运营模式分析

(完整版)京东运营模式分析
(完整版)京东运营模式分析

京东运营模式分析

B2C商城系统市场规模

未来,市场继续处于快速增长期。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网络零售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随着市场继续快速增长,B2C将超越C2C成为电商主导模式,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B2C交易规模为6500亿元,增速达68.4%,远高于C2C市场30.9%的增速,预计到2017年,B2C销售额将超过C2C模式。

京东简介

2004年进军电商行业,前瞻性战略:品类自营、物流自建。3C电商平台(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产品)转变为综合一站式品质购物平台,包括3C、家电、日用消费品、服饰家居、图书、生鲜等品类。

中国电商领域规模最大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领域开创的多项创新服务(211、极速达、半日达),京东的未来目标: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物流设施的电商企业。

京东规划:电商核心领域——》金融、O2O、技术。现如今,京东金融依托京东交易数据和信用体系,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

京东在自营电商市场占有绝对领先的位置。京东商城b2c运作模式,由运营模式和物流模式两大部分组成。

京东商城作为B2C零售企业,收入来源主要以商品零售为主,商品来源于各类产品的生产商和渠道商。其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为B2C电子商务网站,客户可以通过在线订购或电话订购的方式来购买商品,并选择在线支付、货到付款和自提等方式支付货款并收到货物。

在京东,厂商不需要缴纳进场费、装修费、促销费、过节费。免去各种费用之后,京东销售利润率比通过传统渠道销售高很多,返款周期也较短,仅为20天。库存管理方面,库存周转率仅为12天,与供货商做到现货现结。同时,解读京东商城供应链,可以看到,供货、系统、数据、仓储、配送,是一个综合的相互作用、不断升级的体系,而累积数据的时间和经验也直接决定着系统对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入驻京东的不同商品扣点不同,有的是8%,1%是为大宗支付给的优惠,能

给1%扣点的项目必须在京东内部系统公开。京东开放的广告位很少,京东营收并不靠广告费支撑。商家如果营销费用占比很高,售假掺假也就是迫不得已的事。但在京东上,由于费用率固定,决定卖家能以稳定成本做生意。京东能有相对好的环境使商家避免售假。

业务模式

主要商品:京东商城在线销售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用品等十大类逾10多万种商品。

主要服务: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覆盖全国大多数城市。目标客户

从需求上分析客户主要是计算机、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

年龄上分析客户主要是20-35岁之间的人群。

从职业上分析顾客主要是白领、业务人员、在校大学生、网络爱好者。

四大合作模式

FBP:京东给商家一个独立操作的后台(自行上传产品,描述,价格),商家五地入库(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从仓储到配送到客服都是京东来操作,京东本身自营的产品所有能享受的服务,商家都能享受(支持211限时达,自提,货到付款,POS刷卡),客户体验值最高。

LBP:京东给商家一个独立操作的后台(自行上传产品,描述,价格),商家无须入库,要求订单产生后12小时内将产生的订单包装好发货,分别发货到京东的五地仓储,36小时内到京东商城仓库,由京东来开具给消费者的发票。

SOPL:京东给商家一个独立操作的后台(自行上传产品,描述,价格),商家无须入库,要求订单产生后12小时内将产生的订单包装好发货,分别发货到京东的五地仓储,36小时内到京东商城仓库,由商家来开具给消费者的发票。

SOP:京东给商家一个独立操作的后台(自行上传产品,描述,价格),跟淘宝商城模式比较类似,要求订单产生后12小时内发货,由商家来承担所有的服务。

中国电商的5大模式分别为:产业链模式、平台模式、O2O模式、特卖模式、社交模式。京东是产业链模式的典范,而天猫是开放平台模式的代表。

赢利模式

直接销售收入:赚取采购价和销售价之间的差价,在线销售的产品品类多,价格低于线下零售店10%-20%,库存周转率为12天,与供货商现货现结,费用率低于国美、苏宁7%,毛利率维持在5%左右。

虚拟店铺出租费;包括虚拟店铺租金、产品登录费、交易手续费等。

资产沉淀收入:利用收到顾客货款和支付供货商的时间差产生的资金沉淀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赢利。京东商城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有财付通、快钱、支付宝。

广告费:目前,网络广告逐步被人们接受,对于一些大型的媒体网站而言,网络广告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经营收入来源之一。

电商平台依靠零售毛利微薄,但是基于大的零售平台可以有很多衍生业务。京东商城的服务收入迅速增长,填补了主营业务的亏损,包括第三方平台的佣金收入、广告及技术服务、利息、云计算等。京东物流投资规模效应体现在京东订单处理成本连续三年持续下降,即做到了低成本高效率。随着品类的不断扩张和投入的深化,京东的毛利率在不断提高。

物流

京东商城自建物流的优势:

(1)降低配送成本;

(2)提升供应链;

(3)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助于物流潜在价值的发挥;

(4)插入竞争筹码;

(5)可以使企业掌握物流的控制力;

京东自建物流的劣势:

(1)初期资本投入高;

(2)自建物流系统未完善前,系统管理跟不上,专业性不高。

(3)储存商品过多,难以管理。

京东的良好体验

(1)长期坚持品牌、正品、高质量的电商策略。

(2)京东用十年打造并不断升级的物流体系。(在大量新技术投入应用后,京东的物流优势在进一步升级,技术壁垒也在不断扩大。)——》未来技术升级:无人机送货、无人仓储、自动分拣系统、开放仓储系统。

京东的劣势

(1)价位高。

(2)没有自己的快捷支付工具。(伴随着快捷支付而来的是,账户体系衍生互联网金融产品。)

京东与阿里模式的比较

京东是自营型。京东能带给客户的体验是高品质、快速送达。京东自采,保证正品。京东的核心品类是3C,京东进行定价、营销、物流等全盘运作,联想等公司可以专心研发产品确保专利权,从而轻装上阵。京东负责营销活动策划,保证销售量,负责物流。京东是自采自销,是重模式,京东员工有一大部分是物流人员、仓储人员。当未来交易量达亿级,那么仓储人员物流人员都会成倍增加,管理是个问题,并且也套住了大量固定资产。但是,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握在自己手里,才保证了服务的质量。

阿里是平台型,阿里的体验是低价。天猫淘宝的核心品类是服饰,虽然给了商家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一系列流程都得商家自己来运作好,也就是商家必须是一个懂电商营销的,即要有自己的懂得网络营销、熟悉网络应用的线上运营团队,需要管理仓储、物流环节,并且要一直应付不断变化的游戏规则。天猫淘宝不保证销售效果,不管营销活动,不管物流配送。阿里相当于市场经济,定制游戏规则,由着商家自由激烈竞争,从而相互压价。阿里是轻模式,相当于一个卖地皮和流量的地皮商,其他的业务都不管,商家自己来。

京东与阿里的竞争

当别人在自家放了一把火,当然应该救火,但有力的反击是去别人院里放一把火!

京东说要在未来三年结束商超之战,挑战:天猫宣布要拿出40亿元打补贴战,操盘者在沃尔玛工作了17年。拥有上万家各类本地生活线下店的华润,入股新美大,入阵商超大战。

如果阿里认识到商超大战会影响行业结构,可能打出苏宁这张牌,进攻京东的大本营——3C和大家电,有可能通过补贴发起价格战。京东应该做的是,为避免大量耗用资金,在服装时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和唯品会合作。

商超电商的主要目标是生鲜和其他快消,但是,生鲜保质期短,极难运输,

损耗率极高,一般的物流公司不愿意承接业务。离大城市近的仓储中心成本过高,而仓储中心,离大城市过远需要考虑配送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