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湖景区公示语的翻译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公示语翻译在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景点公示语的汉译英,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杭州西湖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的分析,依据翻译目的论,提出建议使用的翻译方法。
一、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一)概述
翻译目的论在英语中表达为Skopos Theory。 “‘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它来源于希腊语‘目的(Skopos)’。翻译目的论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1]费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围绕着“Skopos”这一关键词展开理论论述的。在费米尔的理论中,翻译被定义为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行动,包括语言或非语言成分。而费米尔指出,翻译目的是由翻译指令赋予或决定的目标或意图,必要时译者可以对之修改,翻译指令能否完成,翻译目的是否实现,取决于译语文化而不是源语文化。[1]
根据上述内容,译者要明确翻译目的,并以此为翻译行为的指导,同时,不断提升语言水平,补充文化知识,以保证翻译工作地顺利完成。
(二) 目的论的三项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Rule)
“费米尔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就是说,翻译行动是由目的决定的。费米尔将目的论原则说明如下:每一文本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创作的,并应为该目的服务。因此目的原则可以表述为:用一种使文本/译文在其使用的情景中达到预期功能,和文本/译文使用者想要文本达到其预期功能的方式相一致来翻译/口译/说话/写作。”[1]
所以,根据目的原则,景区公示语的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景区公示语的原文意思,但注意中英文表达不同、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让目的语的受众在阅读公示语译文时,可以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2.连贯原则(Coherence?Rule)
连贯性原则要求“‘由译者产生的信息(目标文本)必须能够用与目标接受者情景相连贯的方式来解释’,也就是要使译文做到语义连贯,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1]
在翻译过程中,按照连贯原则,译者要考虑译文受众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生活环境等情况的差异性,所以可以采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意思。
3.忠实原则(Fidelity?Rule)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与源文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这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其他翻译理论中所说的‘译文与源文的忠实’”。[1]
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译者的翻译目的也各有差异,因而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也随着上述的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里的“忠实”是动态的,但却是与原文之间必须保持的一种关系,也是检验译

文是否符合原文的内容,是否达到译者的翻译目的,是否让译文的受众获得与原文受众同等的信息和意思的标准之一。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本文以目的论的三项原则作为西湖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理论指导,下一章将简要介绍公示语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示语
(一)概述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识与其生活、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2] 公示语在将文字和图形信息展示于公众之时,也达到了与公众交际的目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引导公众的行为。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个功能。[2]
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作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渠道,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和对外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景区公示语的译文,让外国游客可以直观了解景点的基本信息、相关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宣传和推广了景区,为文化传播和交流增添力量。
(二)公示语的特点
1. 简洁明了
公示语被运用于很多场所,例如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各行业办事处等。因而要求公示语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例1:营业/Open
例2:游客止步/Closed to Visitors
例3:请勿吸烟/No Smoking!
为了使公示语更具体、形象,有时还会配上简单的图片,此外还有警示类的公示语,最常见的“请勿吸烟/No Smoking!”,在这个公示语的旁边通常会伴有燃着的香烟与禁止符号。
不论是简短明确的语言文字,还是图片加文字的说明,公示语的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在第一时间获得的信息,清楚、明确。促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2. 指示、提示性功能
公共场所的公示语,还具备为大众提供指示性、服务性的信息的功能。
例1:西湖/West Lake
例2:公共卫生间/Public Toilets
例3:西湖大道/West Lake Avenue
3. 信息的“动态”意义
公示语也具备一般信息的“动态”特点,公示语可传播多样化思想,而且随着公示语的使用功能不断转变,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各不相同。
例1:爱护草坪!/Keep Off the Grass!
例2:水深,注意安全!/Caution:Deep Water!
例3:厕所有人/Occupied
西湖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是本文研究的对象,下一章将通过实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三、杭州西湖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第一章理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功能目的论三项原则的相关内容,在第二章介绍了公示语的概念和特点,下文将运用三个原则,结合实例,分析西湖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一)违反目的性原则
例1:原文:断桥残雪
译文1:Duanqiao Canxue
译文2:Melting Snow on Broken Bridge
译文

3:Lingering Snow on Broken Bridge[3]
在上述三种译文中,译文1是直接用拼音表述原文,但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来说,这不是翻译,即便音译,也需要按照英语的发音习惯,而不是中文拼音的组合,所以译文1不是原文的译文,无法让目的语受众明白原文的意思,不符合目的原则;译文2与译文3的翻译都简洁明了,只有一个单词的差别,即“melting”和“lingering”,前者是指冰雪融化,后者才是指冰雪在消融一些后,残留的部分。根据原文的意思,译文3的翻译更准确,让目的语受众和原文的受众一样,可以理解原文的意思,符合目的原则。
例2:原文:西湖游船
译文1:West Lake Boat
译文2:West Lake Cruise[4]
上述例子中,“游船”的译文不同。“boat”在《现代英汉词典》里为名词,有“船,小船;船,轮船”之意;而“cruise”在《现代英汉词典》里为名词,有“乘船游览,坐船巡游”之意。[5]对比两个译文,译文1的“boat”一词的使用,与原文意思有出入,违背目的性原则;译文2的内容更贴近原文的意思,也符合目的性原则。
(二) 违反连贯原则
例1:原文:品质西湖,和谐社会
译文1:Quality of West Lake, a harmonious society
译文2:Xihu district ensures you a quality and harmonious life[6]
上述例子的原文是四字词的对仗句,很工整,符合中文的文体要求;译文1直译原文的意思,但表达中,缺少意思和用词方面的连贯性和连接词,会让外国游客很费解,西湖的品质和社会和谐有何必然联系?这不符合连贯性原则。而译文2,为了让外国游客理解,公示语原文想表达的“西湖确保为您带来有品质、和谐生活”的意思,没有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和谐社会”,而是采用意译法,翻译原文的实际意思,更利于外国游客的理解和接受。也符合目的论的连贯原则。
例2:原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译文1:Compare West Lake to the beautiful woman Xi Zi, She looks just as becoming, lightly make up or richly adorned.
译文2:Compare West Lake to Xi Zi (the top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Beauties in Chinese history),She looks just as becoming, lightly make up or richly adorned.[7]
上述例子的两个译文从语法角度都没有问题,但是根据连贯原则,译文1没有具体说明“西子”的背景,而外国游客可能不了解这个人物,也不清楚为何中国人要把西湖与西子相比,她与其他美女有何不同,无法真正理解原文诗句中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使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缺乏了关联性,违背了连贯原则;而译文2,在括弧中注释说明了“西子”的背景介绍,帮助外国游客理解了原文作者要把西湖比作西子的原因,也更

加明白西湖在原文作者心目中美的程度,让译文与原文建立了信息传达和交流的联系,便于译文受众理解原文的意思,符合连贯性原则。
(三)违反忠实原则
例1:原文:平湖秋月
译文1: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译文2:Moon Over the Calm Lake[8]
上述例子的原文“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秋季西湖天气晴好较多,月亮也比其他三个季节看到的大、圆、亮,尤其是中秋时节,所以在秋季夜晚,平静的西湖湖面,映射出夜空中皎洁的月亮,成为了西湖的著名十景之一。译文1准确、全面地翻译原文意思,符合忠实性原则;而译文2,漏译了原文中关键字“秋”,没有将原文意思完整地翻译,同时,也可能没有理解为何原文要突出“秋月”。违背了忠实性原则。
例2:原文:花港公园
译文1:Flower Harbor Park
译文2:Flower Crook Park[9]
例子中的“花港”中的“港”,不是“港口(Harbor)”的意思,这个地方原先是从花家山流入西湖的一条小溪弯道。所以,译文1的内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违背了忠实性原则,让外国游客看了译文后,会误解这个景点是个港口;而译文2,准确、忠实地翻译原文的意思,让游客明白景点原文中的“花港”指的是“小溪”,而不是“港口”,符合忠实性原则。
目的论的三个原则作为指导译者进行翻译的原则,有助于译者把握译文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让目的语受众可以获得与源语受众同等的信息,理解原文的意思,促进景区文化的传播和景点的宣传。而违背了三个原则,景区公示语的译文,无法准确、全面和有效地表达原文的意思,阻碍了目的语受众对景点和景区文化的了解与认识,阻断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也影响了景点的推广。
四、杭州西湖景区公示语翻译建议使用的方法
(一) 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景区公示语是景区文化和景区推广的一种途径,其译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外国游客游览景区的兴趣,和对景区的信息与相关知识了解的程度。所以对于上文中呈现的景区公示语翻译出现的问题,下文提出建议使用的一些翻译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二)西湖景区公示语翻译建议使用的方法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相符的方法。”[10]在符合英文表达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采用直译法翻译的内容,可以达到内容与形式与原文保持一致的效果。
例如:原文:三潭印月
译文1: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译文2:Three Stone Gourds Mirroring the Moons[9]
例子中的“三潭

”,不是指水潭,其实是“三坛”,“潭”与“坛”是谐音。因为“三潭”是三个形似葫芦的石塔。每个石塔内部是中空的,外部球面有5个等距离的圆孔,在月明之夜,石塔内点燃烛火,5个孔洞上蒙上薄纸,湖面形成的孔洞的倒影,与天上的月亮,相互辉映,“三潭映月”的名字由此而来。例子中的两个译文都使用了直译法,但译文1错误翻译了原文的“潭”字为“pool”,会让外国游客错误理解原文的意思,违背了忠实性原则;与译文1相比,译文2将“潭”字正确地翻译成“stone gourd”,帮助外国游客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符合忠实性原则。
2. 意译法
“意译就是保持原文的内容,同时不能兼顾其修辞特点,不得不改变说法的译文为意译。”[10]意译法为保证译文内容与原文内容一致,放弃了译文形式与原文形式相同。
例如:原文:曲院风荷
译文1:Windy Locus at Crossed Yard
译文2:Breeze-ruffled Locus at Quyuan Garden/Park
译文3:Locus in Breeze at Quyuan Garden/Park[11]
上述例子中的“曲院”的“曲”,是现代简化字,原为“麯”,“曲院”指的是“麯院”。因为在南宋时期,官方在此设置了酿酒机构,宋朝结束后,这里的酿酒机构荒废了。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迎接康熙南巡,重新在曲院建起了荷塘、亭台水榭,康熙游览后,题名“曲院风荷”。但当时的“曲院”已经不是酿酒的机构,只是休闲观光的地方。“风荷”的“风”,应理解为“微风、轻风”,而不是“多风的”。[11]而译文1按照错误地理解,直译了原文意思:首先,“风荷”指的是微风吹拂地荷花,所以,不应直译为“windy locus”;其次,“曲院”的理解也有误,不是指曲折的院子,过去指酿酒的机构,而现在已经是以“曲院”命名的休闲观光的地方,因此,“曲院”应理解为专有名词,直接翻译为“Quyuan Garden”或“Quanyuan Park”。而译文1的内容,会让外国游客曲解原文的意思,也不符合目的论忠实性原则。与译文1相比,译文2和译文3,准确地理解了原文的意思,采用意译法翻译了原文意思,两个译文可以帮助外国游客明白原文的意思,符合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
3.增译法
“增译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9]译者可以在译文中,根据原文的意思,适当增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表达,进而帮助译文受众理解原文意思。
例如:原文:风雨亭
译文1:Fengyu Pavilion
译文2:Fengyu(Wind and Rain )Pavilion[9]
例子中的“风雨亭”是为纪念爱国革命先驱秋瑾女士所建造的。秋瑾女士在临刑前,写下了“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