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企业家精神

谈中国企业家精神
谈中国企业家精神

谈中国企业家精神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繁荣,一个企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倚赖于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在运作,然而,企业家的产生并非易事,除了天生禀赋外,还要有外在大环境的配合。然而,企业家的精神确实可以学习和传承的。讨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缺失原因及培育措施将是一个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益事。

关键字: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培育

一、何为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最早出自西方,它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在这里,风险和责任是内涵基础,开创和领导是外延表现。此后不少人名家也都对企业家下过自己的定义。从现代企业来看,企业家的本质应是创新,即不同于同行业的发展模式且其创新行为能够带来对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影响。1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它源于个人天生的企业家禀赋,张维迎说:“企业家先天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后天的知识是第二位的。”2但是企业家精神却是可以在现代培育的。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企业家精神就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3由新古典经济学开始,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承认企业家精神是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传统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第四大生产要素。4

二、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因素

1张序,《企业家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辨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1.第122页。

2同上,第126页。

3田耘,《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商业现代化》,2009年4月下旬刊第573期,第167页。

4张序,《企业家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辨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1.第122页,第127页。

企业家精神看似是某一个人的事情,但其实其形成受到多方的影响。就像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一样,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同样受到内外部的影响。

1、个人动机

在描述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时,就已经提到企业家精神本质是具有创新、冒险精神。它与创始人、实业家、企业主、资本家、经理人均不同。创始人不一定能够成为企业家,就像麦当劳是由美国加州的麦克唐纳兄弟创办,但是其真正发展起来确是在被芝加哥饮料商雷蒙德·克罗克买下后,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实业家、企业主、资本家、经理人都是同样道理,之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能被称之为企业家,大部分是因为缺乏企业家精神,没有创新、冒险的精神,跟多人愿意守着自己的既得利益安稳获得经济效益,害怕冒险带来的风险与后果。因此,个人的内在动机是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的因素。

2、国家和社会的制度约束。

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家多产生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里能够称之为企业家的人物少之又少。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如海尔的张锐敏,他在海尔的时候。对每人、每天所做的事件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今日事今日做”的有效激励系统。这种管理方法的推进,形成了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机制,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之所以难以在国企创新原因有三,第一,角色错位。国企领导者更像是替政府进行管理的职业经理人,并非真正对国企资产负责。领导者由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任命,是政府活动的代言人,按照政府意志行动,可以讲他们看作是准政府官员。第二,创新缺陷。国企受国家保护,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占据有利地位,创新动力不强。而且个人薪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无关,不能激发管理者的开拓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市场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活动不独立,限制了企业领导人的活动范围。所以在中国,民营企业才是企业家生长的土壤,他们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然而由于中国现行体制束缚,中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地位不利、资金不稳定,还处于艰难的成长过程中。

3、行业和区域的影响

由于知识扩散和人力资本存在地域差异,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竞争和进入条件,区域地理条件和行业特征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不

同区域和行业之间创业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企业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区域性现象,区域和行业层面的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区域创业文化,传统和政策环境对区域/行业企业家精神的影响。5

4、教育制度的缺陷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这种创新精神源于他们开放的精神和教育。一个生命从出生即开始接受教育,先是家庭的教育,尤其是童年的教育对一个小孩性格、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家庭多是自由、开放的,父母会对孩子的特征因势利导,最大限度让其自由成长,勇于尝试。而中国家庭,多是在父母的保护之中,总是处在一个安全屋里,最大的限度的保证其毫发无损。任何有潜在危害性的事物都被他们排除在外,大大挫伤了儿童的好奇心。到了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都是在学校度过了,那里塑造了我们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塑造了我们人格、教会了我们知识。然而,升学的压力、作业的繁重、课外兴趣班、补习班的繁重让学生疲于应付,很难再有精力去发现兴趣、怀有好奇之心,更不要说创新了。所以如果让很多人去选择创业或者得到一份薪资很好的工作时,大部分人还是会保守的选择一份不错的工作,开拓创新精神难有市场。

三、如何培育企业家精神

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的课题之一。这不仅需要领导人发现体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他们能在目前价值如此多元的社会里,团结起足够多的共识,甚至在体制内调和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最大的企业家精神。他的“50年不变”,“不争论”,就是在妥协,在动员,在说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活跃中国市场经济,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中国经济变得生机勃勃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家队伍建设还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育企业家精神,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用科学发展观重塑社会价值体系

我国既往的经济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体系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

5朱乾、杨勇、陶天龙、达庆利,《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综述》,《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4卷第4期,第53页。

上的“官本位”,经商则被贬到“末位”,这当然不利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当我们看到百万大学毕业生纷纷参加“公考”,涌向政府部门,社会精英回避价值创造部门,而向往财富的再分配部门,期望从财富重新分配中得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社会将趋向寄生和停滞,这样的经济将失去活力,价值创造部门萎缩,价值创造速度下降。

(二)营造宽容创新的文化环境

在当前打造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产业、创新型企业的过程中,政府及外部环境鼓励企业创新是必要的,对那些创新企业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与优惠,可以使这类企业更好地发展。要使企业家精神发扬光大,必须有一个能够容忍、助长这种精神生长的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就要形成允许失败的社会价值观。一个企业家可以允许有失误,但不允许保守。失败的英雄也是英雄,不思进取的管理者应当受到谴责;我们的社会还应继续倡导诚信意识,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价值观,保障渴望真诚者的利益。6

(三)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需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家报酬机制和公民个人财产的保护制度。只有把企业家的实际收入与经营效果真正挂起钩来,才能体现企业家的劳动价值,才能激励企业家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未来的工作中去。为此,一是应该根据“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建立与企业家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实行企业家年薪制、期权制;二是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收和鼓励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业、发展。

(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高效而廉洁的行政体系

政府的作用不是去制造企业家,而是创造由市场发现企业家的制度环境。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我党的文件中一而再,再而三提出的。政府的作用应是服务型、而不是政府主导经济。必须要保证市场经济中各主体经济地位平等、政府对各主体政策应一视同仁,不存在个别保护。

6侯有益,《论企业家精神的构建》,《企业文化》,第87页。

(五)教育制度的改革

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为很多人所诟病,不仅在于其区域歧视的不平衡,还有对学生创造性的抹杀。每个人都必须谨记标准答案,不得提出质疑。而在美国,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存在很多种可能性。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减轻学生负担、鼓励创新思维的开发给予奖励,增强动手能力,无论是单独的创新课程的教授还是其他课程都应该将创新作为每门课的必修课。

四、结语

在中国,能称之为企业家的人物少之又少,企业家的出现不仅需要个人内在的企业家天赋,还需要外部大环境的配合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企业家。但是精神确实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将企业家精神——创新、冒险、合作——应用到当前中国企业的领导者中,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将企业家精神应用到整个企业之中变为企业精神,形成人人奋发的社会企业环境,那么中国未来的经济必定是生机勃勃的。

参考文献

1、庄林议.企业动态竞争力培育机构[M].人力资源管理学,2010.

2、元海港.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M].法制与社会,2008.

3、徐亚明.创新型企业财务特征及绩效研究[ M ].商务印书馆,1990.

4、杨虹.论企业家精神生成的文化动因[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 (4)

5、彼特·德鲁克.创新和企业家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

6、张序,《企业家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辨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1

7、朱乾、杨勇、陶天龙、达庆利,《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综述》,《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4卷第4期。

8、田耘,《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商业现代化》,2009年4月下旬刊第573期。

9、侯有益,《论企业家精神的构建》,《企业文化》。

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研究

任正非的企业家精神与经营管理思想体系研究 本文主要有三项研究结论。一是关于任正非与企业家精神相关的性格特质,包括崇尚知识、军人作风、行事低调和自我批判。二是关于华为的经营管理特点,包括以专业化为核心、以活下去为基本、以规范运作和职业管理为辅助、以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愿景,这体现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三是将上述两大体系相对应,建立了企业家精神与其经营管理思想关系的模型,深入揭示了企业家的性格特质是如何影响其经营哲学和管理智慧的。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一、任正非其人其事 伴随着华为的崛起,掌管着华为庞大帝国的“教主”任正非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探究与追寻(程东升,2013;田涛和吴春波,2012;佘胜海,2013;等等)。虽然他本人非常低调,刻意回避媒体和公众活动,但也留下了足够多的语录和文章,让人们可以结合华为的战略及一系列动态了解其经营管理的哲学与智慧。在任正非的奋斗历程中,他展现了四个突出的个 性特点:一是崇尚知识,二是军人作风,三是行事低调,四是自我批判(见图 1)。他笃信“知识就是生产力”,通过强硬的军人作风,能够将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行动,并且用低调淡泊和批判否定来约束自身、杜绝骄傲自满,保证自己能够一直清醒地看待形势的发展。 1. 崇尚知识 任正非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任摩逊是贵州少数民族山区的一所专科学校的校长,母亲则在学校里担任普通教师。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历了贫寒与文革,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父亲还是教育他“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正是对知识的崇拜与执着改变了任正非的命运,也让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华为的命运(孔祥露,2008)。这些年来,他不仅自己每年阅读大量书籍,还向华为的培训中心推荐好书,大幅追加华为的培训经费,邀请世界顶级企业如 IBM 的 50 位培训师进行管理培训,坚持每年至少以销售额的 10% 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举措都彰显了他对于“知识带来价值”这一信念 的坚持,知识成为他带领华为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支柱。 2. 军人作风 从 1968 年入伍成为一名工程兵到 1982 年以副团级别转业,任正非一共度过了 14 年的军旅生涯。刚直的性格与火爆的脾气使他在军队里吃了不少苦头,但这段经历还是在他的性格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军人印记,即“攻无不克”和“严格把关”的精神。他的字典里没有“困难”两个字:交代给下属做的事情,“只管去执行,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找理由,说这件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论文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论 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简述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需要具备的理念、素质与能力以及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家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什么样人才算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它的实质是一种精神。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早期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企业家是冒险家,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他承担着可能破产的风险。 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提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人。 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由上表述也可看出企业家的一些本质特征:冒险家,创新者。因此,我们不妨将企业家定义为:企业家是担负着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与一般厂长、经理等经营者之不同,主要表现就在于企业家敢于冒险,善于创新。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直接解释:企业家就是企业中能够让企业合法经营、不断发展具有社会责任的人。 企业的发起人、经理人、和投资人都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又都有可能不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本质。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执着精神和诚信精神的论述最有代表性,此外,我觉得实干精神也是企业家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和奈特(Frank R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risk)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同样,对193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索尼、 1976年在台湾成立的Acer、1984年分别在中国北京、青岛成立的联想和等众多企业而言,虽然这些企业创始人

中国企业家精神

中国企业家精神 马云说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企业家来看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影响这个社会。这里我不想讨论生意人、商人、企业家的区别,我只想说企业的业主之所以称为企业家,这里面有一份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分为三个层面你要对员工负责、你要对企业负责、你要对社会负责,那一责都不能少,少了那一责你就是罪人,甚至千古罪人!企业不盈利就是不道德就是违法。一个企业不赚钱他对国家来说是一个负担,贷款或融资还不上,国家税款缴不上,国家的一些政策还要照顾它,这难道不是国家的负担?再说企业不赚钱给员工发不起工资,发不起工资对国家来说这个企业就是违法的!对员工来说拿不到工资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铤而走险,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常说企业家三千三万,有些人不理解三千三万是什么?这里我做一下解释:千辛万苦、千风万险、千委万屈。什么叫千辛万苦,首先要说这是大企业家的苦或者说是大集团甚至是国际集团企业家的苦,你想想他们成天要到下面去巡视、开会、学习、接待、处理紧急事项等等,避免不了要坐车、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等等,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就坐车坐飞机吗?你只要坐着就可以了!不行了就睡一会,但是我们可能忘了还有一个词叫舟车劳顿,坐车坐飞机也是很辛苦的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坐一天的车回到家都会说‘累死我了!’那要是让你成天这样你是什么感觉?再说企业从无到有,

技术、人员、系统、财务、后勤,那一项都不能缺,那一项都少不了企业家,市场从零到有,服务、市场、回款、销售、调研,我们又能少了哪一个,哪一个你不懂你都不是合格的企业家,这难道不叫千辛万苦吗?有人开玩笑说,我羡慕那些空姐成天免费飞来飞去,企业家也是成天飞来飞去,人家是空姐我是空哥,所不同是人家是免费我掏钱。再说千风万险,企业家压上身家性命,借遍亲戚系朋友,创造一个平台让大家有份工作有份收入,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赚的钱是员工的、是企业的、是社会的,但最终是社会的。温州曾经有个企业叫均瑶乳业,他的总裁王均瑶先生因为癌症离世,你说他没钱嘛?媒体在他的遗体前挂了一幅挽联,年仅33岁,留下33亿,他生前是没有时间去治疗,当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还在处理企业的事,他是不能安心治疗。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康熙年间,张英是当朝宰相,在他的老家安徽桐城,他的侄子和当地吴员外都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两家人就圈地盖房,到建围强时两家谁也不想吃亏互不相让,最后吴员外告到县衙,县老爷一看两家都惹不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张英的侄子给他写了一封家书,想让他出面调停,但是张英看了信之后回了四句话,他侄子看到信之后到吴员外家给他看了信,两家又互相让出三尺,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张英那四句话也就成了经典“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钱再多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难道不是企业家的千风万险吗? 地产老板大胆冒险、疯狂追求利润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只能是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另辟蹊径,把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精神提到了一个相当的理论高度,既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又突出的实践的的本质特征。这是一本基于创新又强调行动的好书,书中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下我的感受。 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德鲁克赋予了创新新的内涵。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创新是有目的性的,他告诉我们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个“实物”,也许仅仅一个创意、一个新的认知就可以成为一个创新,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和满意度,它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在此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七大机遇”的创新来源,三个内部来源: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不协调的事件---实际情况和预料情况不一致

和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四个外部来源: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统计数据、认知、情绪以及意义上的改变、新知识---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可见,高科技只是创新中的一种。德鲁克的理解,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名词,而非科技名词。内部创新比外部创新风险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创新在所有创新中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接受时间比较长、需要形成配套产业,当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业也会占据行业的龙头地位。 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阐述创新的概念,对德鲁克而言,创新不是天生的能力,它源于周密的分析、严密的系统以及辛勤的工作,也就是说,创新是经过某种训练,是实践的结果。创新带有实践的特征,德鲁克提出了代表创新训练核心的创新原则:五个“要做”,三个“不要做”,三个“条件”。三个要做的事情:1.有目标、有系统的创新始于对机遇的分析,而对机遇的分析则始于对创新机遇的来源进行彻底思考;2.创新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要走出去多看、多问、多听; 3.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就必须简单明了,目标明确; 4.有效的创新始于细微之处,只是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 5.一项成功的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取得领导地位。三个不要做的事情:1.首先是不要太聪明;2.不要过于多样化,不要分心,不要一次想做太多的事情;3.不要尝试为未来进行创新。三个条件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其《看得见的手》一书中描述了美国商业发展史,提出了“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替代作用。指出:“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集团。因此,在美国,随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出现了所谓经理式的资本主义。” 而掌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权力的人就是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的人。无论是大股东或者职业经理人,只要其掌握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决策权限,那么就可以称之为企业家。因此,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家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国有企业的经理人,这些经理们掌握着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二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职业经理,他们也掌握着企业的实际经营权。三是民营企业(或以个人股份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的老板,这些人将股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四是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这类人比较少,他们接受大股东的授权,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而就是这只对美国企业走向强盛起决定性作用的“看得见的手”,在我国却难以完全发挥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有著名教授提出这主要是我国缺乏“信托”责任的原因,可为什么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就偏偏缺乏这种信托责任感呢? 1、企业的目标与个人发家致富的区别 除了国有企业外,我国的民营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把企业看成仅仅是个人发家致富的手段的话,那么离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相去甚远的。从我国企业在不断的投机中,寻求着没有竞争的所谓“蓝海”领域,可以看出,财富似乎成了企业家或经理人唯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看到有钱的事就去做的话,说明企业家的真正作用还没发挥出来H绻蟪闪似笠滴ㄒ坏哪勘辏敲丛谝桓黾壑倒刍齑τ诙喜愕纳缁峄肪持校梢韵胂蠡崤嘌鲈趺囱钠笠岛推笠稻瘛? 2、小农意识下的投资收益观 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忍受了长达十几年的亏损,而最终打开中国的市场。这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讲,可以说是忍无可忍。对于现阶段中国的投资者,能在一年以上收回投资的项目,是少有人去做的。这种快速的投资回收观直接影响着中国企业的成长。为种观念,显然是受到了传统的小农经济下形成的投资收益观的影响。 3、竞争意识的匮乏 同样在传统的和合文化下,我们的企业缺乏真正的竞争意识,而这恰恰是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因素。在一个没有公平竞争意识的文化下,要培养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是不容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_汤一介

59 2014.10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世界讨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和基督教新教伦理、特别是喀尔文教派之间关系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八十年代该书曾引起过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华人世界的广泛关注。当时由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快速发展,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大家热烈地讨论“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导论》中说:“资本主义和追求利润是同一的,而且永远要以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为手段获得新的利润。”韦伯认为,作为 企业家的一生必须不断地以钱生钱,而且人生便是以赚钱为目的,这种精神是“超越而又非理性的”,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必须用一切最理性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6-7页) 关于“韦伯氏”问题的讨论,也许现在已经过时。我现在重提它是想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照韦伯的看法,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是以不断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为“手段”。如果我们把“目的”与“手段”的问题改变成为: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和企业家个人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的”,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赚钱为“手段”,从这个视角考虑经济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许比较符合儒家的理念。 在《周易·系辞下》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意思是说,要用财富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这里“财富”是“手段”,把老百姓凝聚在一起是“目的”,这也许是儒家哲学(儒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见利忘义”。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生追求的是“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人的福祉”,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的时候如何实现,我想也许应该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不断获取利润”为“手段”来实现。在这一为了增进人类福祉为“目标”,而以一切最理性的方法赚钱为“手段”的情况下,企业家个人的精神境界必会不断升华。 《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人们取得有效用的利益而安身,以达到对道德的推崇。在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中,其自我身心内外必定能和谐,有一个安身立命处,也就是宋朝儒学家所追求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真能做到以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为“目标”,把 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法治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应该是“以德育人”的社会。如果中国的企业能是“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员工”,那么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是不是对我们的企业建设有意义呢? 儒家思想 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编者按: 前不久,我国著名哲学家汤一介在京逝世。2006年,老先生曾有一篇论述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的文章,发表于当年《乾元国学通讯》第五期。为纪念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突出贡献,本刊特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诸多教益。 文/汤一介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论文1word精品

简述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需要具备的理念、素质与能力以及在我 国现阶段企业家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什么样人才算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它的实质是一种精神。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法国早期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企业家是冒险家,是把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的第四个生产要素,他承担着可能破产的风险。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平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提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 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人。 美国经济学家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勇于承担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 由上表述也可看出企业家的一些本质特征:冒险家,创新者。因此,我们不妨将企业家定义为:企业家是担负着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与一般厂长、经理等经营者之不同, 主要表现就在于企业家敢于冒险,善于创新。企业家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企业家代表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直接解释:企业家就是企业中能够让企业合法经营、不 断发展具有社会责任的人。 企业的发起人、经理人、和投资人都有资格成为企业家,又都有可能不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本质。企业家是参与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 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执着精神和诚信精神的论述最有代表性,此外,我觉得实干精神也是企业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 ”的创新者观 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 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 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 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 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 )和奈特(Frank Rnight) 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 精神与风险(risk )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 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 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 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 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同样,对1939年在美国硅 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索尼、1976年在台湾成立的Acer、1984 年分别在中国北京、青岛成立的联想和海尔等众多企业而言,虽然这些企业创始人的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集团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特殊形式,具有企业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建立在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个性文化基础上的共性文化,具有战略性、主导丝、整合性,各成员单位文化建设提供指导、规范和发展的空间。 集团文化是中航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航工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区别其他企业而特有的、统一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维系中航工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集团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紧密围绕集团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铸造集团公司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统一集团意志、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力推进集团文化建设对集团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集团软实力、构建先进价值观体系,促进集团全面发展、统一集团意志,凝聚发展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航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 集团文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淀起来的,它应当是既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充满时代精神,立足航空,面向世界,具有典型的航空人作风、航空人气派,而又贯穿当代世界文明的基本精神的现代新型文化。 (一)以集团宗旨、理念等为核心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建立以集团愿景、集团宗旨、集团理念、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等为核心理念,以型号攻坚、质量文化、一流环境、品牌文化为支撑理念,以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为基础理念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 1.集团文化的核心理念 集团愿景、集团宗旨、集团理念、集团核心价值观、集团精神是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全集团必须统一的文化要素。其中,集团愿景、集团精神、集团核心价值观正在总结提炼中。 集团宗旨——航空报国,强军富民。 集团理念一一敬业诚信,创新超越。 2.集团文化的支撑理念 中航工业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提炼和形成的型号攻坚、质量文化、一流环境、品牌文化等,成为具有中航工业特色的集团文化理念体系的支撑理念。 ——型号攻坚。型号攻坚是广大员工在承担和完成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中所共同遵循和信守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充分体现了“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是集团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航空人崇高的报国理想。 口号:铸国防利剑,扬中华国威。 ——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集团公司在长期的质量实践。活动中,广大员工创造并认可的质量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全体成员共同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准则和质量行为规范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内在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体制、质量法规、质量先进人物、质量示范以及精品品牌等,是外显的质量文化。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结业论文 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原因 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 专 业: 中国·大庆 2010 年 6月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而企业家精神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认真审视当前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重新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成因 1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对企业家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市场机会,并组织生产要素实现市场需要的人。熊彼特则强调企业家是不断在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人。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机会的人。从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角度而言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在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有目的的创新活动、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精神状态与道德行为原则的总称,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具体化。企业家的精神是推动企业家及企业活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合作和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三大支柱。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家的标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企业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21世纪,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承担者,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国家发达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企业持久不衰的动力企业家不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而且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形成过程中关键的人力资本保障。由于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才具有创新的活力,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才得以激发,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氛围。 (2)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竞争与合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都是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竞争是动力,合作是方向。合作就是把各家的优点和长处综合起来,把力量集中起来,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合作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百事与麦当劳的合作、宝洁公司与联合利华项目合并都是典型的例子。 (3)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良好的道德是企业家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它能产生威信,使企业家赢得员工的信任,它能产生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对企业的忠诚,产生强大的内聚力。日本松下集团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产品质量,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待下属一律同仁同时也被传为佳话。企业家良好的道德角色还有利于树立良好公众形象,保持与消费者长久不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的合作者及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同时也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效益。

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精神

论中国企业家应有的精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是可以跨国界的,而企业家是有国界区分的;企业是可以跨时代的,而企业家是有时代烙印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都呼唤属于自己的企业家。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而要造就这样一支企业家队伍,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中国的企业家要善于抓住机遇,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要善于团结社会和他人,将个人的企业家精神转变成一个团队的企业家精神;要忠于事业,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 关键词: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造就和培养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那么,确切地说,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答案应该是,中国需要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慈善家、商业巨子,100多年来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创造了美国最有价值的、涵盖社会多个方面的商业神话,从白手起家,到世界首富,再到千金散尽,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美国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的符号,其精髓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第一种精神是创新精神。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到底是什么?平面来说,它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技术、产品、市场、组织、管理等五个方面;纵深来说,创新精神就是冒险加理智。从这一点来看,洛克菲勒的思想体现的很明显。对于冒险,洛克菲勒认为,与其生活在既不胜利也不失败的黯淡阴郁的心情里,成为既不知欢乐也不知悲伤的懦夫的同类者,倒不如不惜失败,大胆地向目标挑战!其言外之意就是,越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就会变得越高明,积极的心态会创造成功。而这种积极的心态,正是敢于冒险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所以,洛克菲勒说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勇气。一个人往往进入只有一件事可做的局面,并无供选择的余地。他想逃,可是无路可逃。因此他只有顺着眼前唯一的道路朝前走,而人们称它为勇气。” 对于理智,洛克菲勒也认为,一个人的理智来源于“知识+智慧”。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智慧则是内涵的,是我们对无形事物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备,我们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可以说是“理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我们凡事都需要看得远一点,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心中必须装着第二步,所以,做事不抢时间,不求多,稳稳当当地做,就能做许多事情。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只有一杆一杆地打下去,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才能最终把球打进。 虽然冒险和理智是矛盾尖锐冲突的概念,但是,二者在洛克菲勒企业家精神的内核中却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任何创新都有失败的概率,但是企业家至少在最初阶段或者某个阶段,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是应该具有冒险精神的,否则一步都迈不出去。而要想使冒险能够成功并且创造出价值,还是需要理智,理智地、科学地分析所面对的方方面面,客户、技术、竞争对手、发展趋势等。企业越做越大以后,理智的成分会越大。做企业是一种艺术,每一个具体情况都会有一种应变组合,所以,我们永远都回答不出确切的东西。可以说,企业家身上60%是冒险精神,40%是理智,但是如果冒险精神降到20%,理智成分上升到80%就成了学者,那他就不适宜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了。 第二种精神是敬业精神。 这接近于韦伯提出来的资本主义精神。古人云,创业难,守业更难。然而,创业不是新企业、小企业的专利,老企业、大企业的要解决守业问题,事实上也是解决二次创业、不断创业、自我超越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敬业精神就变得愈加重要了。 洛克菲勒就一直坚持要勤奋务实。其实,这就是敬业精神不可须臾或缺的。他认为:“要从最底层干起,一点一点地获得成功,我认为这是搞清楚一门生意的基础的最好途径;财富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中国梦与企业家精神 准考证号: 姓名: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当今中国梦的意义,紧接着描述了企业家精神的特点和外延。最后论述了企业家精神应当融入当代中国梦之中,成为中国梦的实现一份推力。同时,提出了企业家精神融入中国梦的要点。 关键词:中国梦企业家精神创新社会责任 一.何为中国梦? 泱泱华夏,5000年的历史,沉淀至今给了我们13亿人民和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5000年的风霜雨雪,历朝历代,无数眼光高远、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有着一个梦,一个强国的梦,一个中 国梦。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国梦”进行了新的阐述:“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 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企业家精神的特点与外延 企业家,来源于法语“entrepreneur”,原意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发展到现代已经没有一个权 威而统一的定义。但是公认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特点有:1、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2、富有冒险精神,敢 于创新;3、具有社会责任感。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 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 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 . .. . . 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如今是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就必然有人失败,创业要想成功,优秀的创业点子非常重要,同时创业者要有敏锐眼光和创新意识,能从平凡的事情当中找出闪亮点处理,希望以下这几个成功或者失败的创业案例分析能对您有所启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八个典型创业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一:“不安分者”眼中的商机 高中毕业后干起家电维修的小胡和小,每天都以修收录机、电视机为生,但前者是一个经营上的“不安分者”,后者则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不久前,小胡又突发奇想,寻找到新的商机:他发现当地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后,将来就有可能使用洗衣机,有洗衣机便会有维修洗衣机的业务。于是,他买回本地市场上常见品牌的洗衣机供周围的人使用,目的之一是让人们尝尝洗衣机的甜头,目的之二是学习洗衣机的结构,保养和维修。果不其然,一年后,一台台洗衣机进入农村,维修业务几乎全被小胡包揽了,而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一次扩大维修围的机会一般人总是等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 S. . . . . ..

一般人总是等机会从天降,而不是通过努力工作来创造机会。殊不知,人们遇到的问题和未满足的需要总是不断提供新的商机。优秀创业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善于从他人的问题中发现机会,主动把握机会。对照一下你自己,又作何感想? 案例二:许小姐能做老板吗? 许小姐一门心思想做老板。经过7年的努力工作和省吃俭用积蓄了一笔资金,其中10万元做了注册资金,5万元用于流动资金。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过去的工作中,她总是分分外的事全都抢着干,从不计报酬。尤其是经营方面的事,她更是竖着耳朵听,目的就是为了多学点本事,为自己开公司做准备。另外,她认为个人创业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她选择了一个当时的项目——房地产租赁咨询。 在办齐所有手续后,她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最初的3个月几乎没有生意,直到第6个月才稍有收入,可生意很不稳定,半年来,她赔了3万元。她开始动摇了,觉得自己是在靠天吃饭,靠运气吃饭。她认为做生童不应该是赌博,肯定是哪儿弄错了。她不想再这样干下去了,她认为不能等到这15万元都赔光的时候才行动。她要去弄明白问题到

论优秀企业家精神

论优秀企业家精神 成功的企业,总是那些有着优秀品质的企业家带领的公司,他们以自己可能并不新颖、但能将其作用引导性发挥到极致的理念,指导着企业前进的方向,并获得市场的成功。总结苹果、星巴克、沃尔玛、马云、微软和英特尔的成功之道,我们看出企业家精神的关键性作用。 一、企业家突出的理念导向、战略执行力、对员工和客户价值的关注是成功的关键要素。 1、成功的企业,总是秉持了突破行业一般困境的几个主要理念,推动了企业发展。诚然,关于企业家精神,有很多的要求,包括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看到社会供需中的不平衡,看到市场机遇;勇于挑战,敢为人先,有冒险精神;有气量和胸怀,能海纳百川整合资源;有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不向困难低头;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等等。但是成功企业,往往是其中几个理念做到极致,推动了企业的成功。如乔布斯的“高品质创新”和“永远引领潮流”的理念,霍华德·舒尔茨的“顾客体验”,都是围绕几个简单的核心理念来铸造企业的行为。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面临着各种困境,不同的行业情况不一。不能明晰理念的企业往往只能获得生存,而不能走向卓越,甚至因管理失误走向毁灭。如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面对行业的潜规则,奶制品行业几乎集体失守,给行业所有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三鹿更是直接倒下。而优秀的企业,比如苹果和因特尔,他们秉持一贯如故的创新,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星巴克和沃尔玛的服务,做到系统性,引领这企业走向全球并不断扩张,因为简单明晰的理念,不断指导企业走向卓越。这些理念都是具备破除行业困境的有效认知,从成功要素上讲,这些理念简单、明晰、数量不多甚至不够新颖,但却深入系统,切合实际。 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不是缺乏对企业经营环境和行业规则的认识,有时甚至认识更为“深刻”,因为深刻,所以更加“务实”,于是出现片面追求利润,不注重品牌和长期效应的状况。在经营理念方面,对外宣传是一套,内部实际做法又是另外一套,应对客户满意、员工激励、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只有粗浅的虚伪口号,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因而也难以获得持续长久的成功。 2、成功的企业,总是可以将理念灌输到实际行动中,具备系统性,并且战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姓名:尹聪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电气三班

学号:2010117112 【摘要】: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引领。诸多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但能够促进创业与创新精神的高涨,培育积极进取的市场环境,还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观众快乐的超凡能力;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

式把零售要领变成行动的组织。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 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曾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与几十万名企业家交谈。其中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全球最大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全球高级主管心目中,企业家精神是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和要穴。正是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引发了20余年美国新经济的兴起。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呢?

智慧树创业管理答案解析

亲,下载好用好评哟!! 创业管理——易学实用的创业真知答案 (红字有下划线的为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从全世界创业者情况来看,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创业比例高。【单选题】(2分) A、对 B、错 2、哈佛商学院斯蒂文森教授关于创业的学术定义是:【单选题】(2分) A、依靠个人、团队或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 B、开创基业 C、创业是创业者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追寻机会,整合资源、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D、开创事业 3、根据“创业教育之父”蒂蒙斯教授的模型,以下哪项不是创业的本质要素【单选题】(2分) A、机会 B、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 C、资源 D、梦想 4、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姚飞教授关于创业本质的概括是:【单选题】(2分) A、创业就是创新 B、创业就是创造 C、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通过创新创造,搜寻机会,整合资源,从而实现价值从无到有的的过程。 D、创业是纯市场活动,与创新、创造无关。

5、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姚飞教授提出步步为赢创业的八个步骤,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八个步骤:【单选题】(2分) A、成为创业者、把握创业机会、创造有效商业模式 B、建立人脉、制定营销计划 C、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建立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生存式创业营销 D、进行创业融资与财务、做好创业成败准备 第二章 1、对每个人来讲,在决定成为创业者之前,既要了解创业和打工的基本特点,又要了解自己。【单选题】(2分) A、对 B、错 2、创业倾向测试主要测试各种因素对个人背景、个性特质、行动方式对创业倾向的影响。 【单选题】(2分) A、对 B、错 3、创业梦想和使命是主动创业的根本动力。【单选题】(2分) A、对 B、错 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业者的共同特质(或核心特质)【单选题】(2分) A.机敏、执行商 B.毅力、领导力 C.情绪稳定、完美主义 D.学习力 5、下面关于机会窗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2分) A、对任何商业机会,只要你足够聪明,机会窗随时向你打开。

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精)

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 时鹏程/许磊 【专题名称】企业管理研究【专题号】F31 【复印期号】2006年06期【原文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沪)2006年2期第44~51页【作者简介】时鹏程,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43) 许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北京100043)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国外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率先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论,即强调个体及其与环境互动的个体层次论、强调企业组织及其与环境互动的组织层次论和强调范围更广阔的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层次论。目的在于为了解、掌握、研究和开发企业家精神提供一个有用的视角或认识工具。【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个体层次论/组织层次论/社会层次论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急剧变化,创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国家的GDP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新创企业。著名管理学家Peter F. Drucker曾经指出,[1] 世界目前的经济已由“管理型经济”转变为“创业型经济”,企业惟有重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才能再创企业生机。创业的动因源于企业家精神,因此企业家精神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变得日益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笔者试图在多年追踪研究企业家精神和积累大量的英文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视角,以便更好地梳理国外学者研究企业家精神的脉络,并且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本质。所以,本文的重点是研究脉络分析,而不是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内容阐述。本文所提到的企业均为创业型企业。 一、企业家精神研究当前的企业家精神研究越来越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一方面,至今仍无统一、公认、标准的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另一方面,它的研究领域正在急速扩张。Gwen Richtermeyer博士(2003)[2] 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22个主题:文化/种族,经济增长,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伦理研究,家族企业研究,金融研究,企业业绩/计划研究,性别研究,人力资本研究,二次创业者与一次创业者比较研究,跨国创业/不同国家对比/国家个案研究,全球化、出口和小企业研究,激励研究,企业创建或解散研究,创业者特质研究,质量控制系统,资源观视角下的企业,社会网络/商业组织/企业联盟,战略计划和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分配,以及团队、技术及技术型企业和创业投资等。Henri A. Schildt和Antti Sillanp(2004)[3] 又从文献被引用频率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研究进行了分类评价,梳理出15组能代表理论研究主流的主题。这些主题同样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经济发展、文化、组织间关系、新创企业、大企业改革、企业国际联盟、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每个方面又有很多发散性研究,并不一定有自己小范围的主流。因此,构建一个统一框架以便了解、认识和掌握企业家精神,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本文就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来展开讨论。 (一)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对企业家精神定义离不开对" entrepreneurship" 的词义辨析。目前国内有将entrepreneurship译成创业、创业学、[4] 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等。本文作者建议采用P. Davidsson(2003)[5] 对" entrepreneurship" 的辨析。他在Kirzner(1973)、Venkataraman(1997)、Shan和Venkataraman(2000,2001)以及Gartner(1988,2001)关于" entrepreneurship" 定义的基础上,将" entrepreneurship" 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将" entrepreneurship"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看待,认为关于" entrepreneurship" 的研究应获得关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