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事件、文件、运动总结(以时间轴)1840.6-1842.8,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1年,林则徐编成《四洲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5,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抗击英国侵略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的武装斗争。

1843年,魏源变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1843.7.10,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7,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农民政权的建立。

1853年,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通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

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立誓“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随后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

1898年,绘制《时局图》,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被瓜分的危局。

19世纪90年代后,进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开始宣布变法,9月21日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900,八国联军,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搏斗。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表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的斗争方式,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

根本不同之处。

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

1911年4月,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出现“保路风潮”。10月10日,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举行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布在南京就职,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位。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二次革命”。

1915年,蔡锷云南组织的“护国军”护国运动。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不仅标志着孙中山个人的失败,同时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了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两道中国的革命前进了。

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用时间轴法巧记历史事件

2018考研政治史纲冲刺:用时间轴法巧记历史事件来源:智阅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一门饶有趣味又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整张政治试卷中与毛中特考点交叉,共占20分。在回答答史纲题目时,有一个小窍门可以拿来参考:即使考生不知道这个题该怎么做,但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时间阶段在脑海中画出这一阶段的历史时间轴,梳理这段时间的重大事变、原因、意义、失败的教训等,然后对照题目依次列举出来。根据按点得分的原则,这样至少可以得到一半的分数。下面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史纲复习技巧时间轴法,希望帮助广大考生提高考研复习效率。 一、史纲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是这样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三、时间轴体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十章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1840年-1919年),主要讲侵略史和探索史,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部分:4-7章,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翻天覆地的30 年(1919年-1949年),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外历史大事时间轴-清晰版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1世纪初世界史约三四百万年前~20世纪初箭头上方为中国史,下方为世界史)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禹建立夏朝商朝建立 约三四百万年前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万年公元前3500年左右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894年约公元前1600年人类出现埃及和两河流域出古巴比伦王国 现了早期国家建立 (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B.C.356 西周建立 B.C.770春秋开始战国开始商鞅开始变法秦朝西汉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21~207 公元前202年斯巴达和雅典城佛教产生罗马共和国建立亚历山大开始 邦建立东征 A.D.25东汉三国鼎立建立西晋建立东晋建立隋朝 公元前27年公元1世纪220~280年265 317 395 476 581 710 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伊斯兰教产生开始灭亡 后金改清 建立唐朝北宋建立南宋建立建立元朝建立明朝建立清朝清军入关 618 646 960 1127 1271 1368 14~16世纪1492 1519~1522 1636 1640 1644 日本大化改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麦哲伦环球英国资产阶开始航行级革命 1649 1660 1688 1689 1765 1769 1773 1774 1775 1776 处死查理斯图亚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波士顿倾第一届大陆.4.19来克星.7.4《独立宣言》一世王朝复辟茶事件会议顿枪声美国建国 1777 1781 1783 1785 1787 1789 1791 1792 萨拉托加北美独立战争英国承认美国瓦特改良蒸汽美国制订宪法.7.14攻占巴士《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 大捷结束独立机(确立联邦制)底狱(法国大革和国建立 命爆发)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 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 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 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 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 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 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 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 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 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 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 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汇总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汇总

————————————————————————————————作者:————————————————————————————————日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事件、文件、运动总结(以时间轴) 1840.6-1842.8,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1年,林则徐编成《四洲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5,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抗击英国侵略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的武装斗争。 1843年,魏源变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1843.7.10,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7,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农民政权的建立。 1853年,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通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这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1856年9月,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9年,《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运动。 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 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867年美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 19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商战”“设立议院”“君民共主”制度。 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 1894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中兴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立誓“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随后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 1898年,绘制《时局图》,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被瓜分的危局。 19世纪90年代后,进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开始宣布变法,9月21日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900,八国联军,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搏斗。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表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的斗争方式,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七年级上册 历史大事件年表

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 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 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 普通通了。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大事件年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 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 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 普通通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 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 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 普通通了。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2019考研政治备考:史纲时间轴梳理汇总

2019 考研政治备考:史纲时间轴梳理汇总 【1840年—1919 年大事记】 一、1840 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实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实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水准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客观上因为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865 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885 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说明中国**** 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4、1895年 (1)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 《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 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 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5、1898 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水准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水准的政治权利,促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6、1905年 (1) 中国同盟会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的纲领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的缺陷: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②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民权主义的缺陷: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 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 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 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考研政治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1840年鸦片战争,1842《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1851,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62年5月太平军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6月活捉“常胜军”副统领,9月击伤“常胜军”统领,1963年1月打死“常捷军”统领 1864,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867年美国派海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击毙副舰长; 1990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1894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1895《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俄、法、德干涉还“辽”) 1990八国联军侵华,1991年《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1841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 魏源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郑观应《盛世危言》(1970年以后)发展民族工商业,“商战”、“君民共主”,设立议院;严复《救亡决论》(1895)喊出“救亡口号”,天演论(189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太平天国:1851-1864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最先比较完整表述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之富强之术”,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戊戌维新运动: 1895年公车上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考》《波兰分灭记》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变法通议》,长沙时务学堂 严复《天演论》 办报纸:梁启超《时务报》(上海);严复《国闻报》(天津)、《湘报》(湖南) 谭嗣同《仁学》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6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钦定宪法大纲”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 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满族9人,皇族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4年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 1903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2017年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总结

2017年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时间轴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要按照一条主线、二个基本理论、三件大事、四个基本问题、五大建设进行,下面带大家一起来梳理梳理知识点框架。 1.一条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 2.二个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 4.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 5.五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学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先必须了解的重要名词。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一条主线。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厘清这15章内容的脉络。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时要足够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重点掌握提出的时间、人物、会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背景,有助于加深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中国具体实际。重点记住一个数字——3。也就是说,内涵具体包括3各方面,即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至于对内涵的理解,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在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主要掌握两个数字——2和4。2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也即两大理论成果。就是我们这门课程的题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指的是两大理论成果中的具体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个数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将会不断地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纵深下去,就是体系内3个重要理论的细化内容。今天的这篇文章知识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大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怎么去学习这一知识点。理论的细化内容,后续的将会为同学们一一讲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这个知识点主要掌握一个数字3。指的是意义的3个重要方面: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3个方面注意理解记忆,无需死记硬背。

2020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时间轴大事记:1840年-1919年-考研辅导

2020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时间轴大事记:1840 年-1919年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冠珠教育为您提供2020考研政治史纲重要时间轴大事记,快来看看吧! 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

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4、1895年 (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5、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6、1905年 (1)中国同盟会成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1919年—1949年大事记

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1919年—1949年大事记 考研政治史纲要谨记时间线,把握历史大事。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整理分享史纲时间轴,下面看一看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事: 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主要矛盾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5、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时间轴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 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 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 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 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 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 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考研政治历史时间轴事件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事件、文件、运动总结(以时间轴) 1840.6-1842.8,鸦片战争,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1年,林则徐编成《四洲志》,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1.5,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抗击英国侵略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的武装斗争。 1843年,魏源变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提出。 1843.7.10,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7,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1844.10,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开始出现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农民政权的建立。 1853年,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通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这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1856年9月,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9年,《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洋务运动。 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 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867年美军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高山族人民奋起反抗。 19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商战”“设立议院”“君民共主”制度。 19世纪70至80年代,“边疆危机”。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 1894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中兴会时,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立誓“驱除鞑虏,回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响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号,随后翻译了《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 1898年,绘制《时局图》,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被瓜分的危局。 19世纪90年代后,进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开始宣布变法,9月21日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1900,八国联军,义和团及部分清军和之展开殊死搏斗。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表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的斗争方式,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20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考点

2020考研政治史纲时间轴考点 一、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主要矛盾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二)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1865年,洋务运动创办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1885年冯子材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但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说明中国腐败的社会制度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4、1895年 (1)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 (3)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4)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2017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梳理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线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近现代史纲梳理之第一次 国共合作时间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2017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的重要知识点,从历年考研政治真题来看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出现过第一次国共和的相关考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点不是难点但是记忆的相对较杂,大部分考生在这部分仍然容易丢分。为了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老师将系统的梳理此部分的知识点,帮助考生系统记忆。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1924年国名党一大的召开。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党内合作,保证共产党的独立性、自主性。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的 改组国民党为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 1、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重新抓紧侵略中国;国内各派封建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人民生活更加严峻,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因而人民希望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推翻西方列强和封建军阀势力。 2、必要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必须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以取得胜利。而当时国民党在国内是具有革命性、一定的威信、一定的实力的,因而共产党希望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3、可能条件:对于国民党而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尤其是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联合其他政党,进行国民党改组,进行国民革命,因而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的合作。 4、重要外因:共产国际的扶持和帮助以及推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知识点相对而言更多的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老师建议大家通过以上详细知识点的系统复习,课下结合练习题以及真题的练习从而强化这部分的知识点,使之固化成为自身的固有知识,在考研战场上遇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试题能够顺利拿下,从而取得考研政治的高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