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格林威治Greenwich

伦敦格林威治Greenwich
伦敦格林威治Greenwich

格林威治新千年村(Greenwich Millennium Village)

格林威治半岛是一个与陆地分离的小岛,以前这里有一个煤气厂,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这块地早已被遗弃。后来因为政府把这块地用作英国千年庆典活动的主会场,才被大家所关注。

1996年,千年庆典中心开始建造。同年,罗杰斯建筑事务所开始对整个岛进行规划,并对未来2000年的规划作一个构思。恰好在2000年 ,格林威治半岛得以重建。

在这个方案中,罗杰斯依旧沿用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理论。方案的中心是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及绿地,占了总规划面积的六分之一。住宅区位于这些公共空间的周围,配有零售业、学校及社区设施。在岛的南部还单独有一个面向河边开敞的小型公园,其中有运动设施和带有湖泊的生态公园。总体规划中将中央商务区集中到了地铁站及其他交通枢纽附近,大型商业及工业区则被放到岛的南部,作为进入隧道的缓冲区。

格林威治半岛的整体开发考虑到了当地的气候,所以东北面的建筑较高,向公共绿地及住宅逐渐降低,这样有利于防风。

位于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新千年村显示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大特征。它的主体设计由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e)完成,包括多种用途的建筑。这个造价5千万英镑的工程将在5年内完成,其中有1079套公寓和298座别墅,围绕着英国式的花园广场排开。公寓区位于整个千年村的最北端,由450套靠近泰晤士河和一个新开挖的湖泊。湖泊边建造了亭台楼榭和日光浴所, 可以供观景之用。

公寓大量的采用了玻璃,以及波纹状的墙板和镀锌板。公寓内部参照了北欧风格设计,宽大明亮,有落地窗和可移动的墙。

千年村的设计中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减少了80%的能源消耗和30%的用水;生活废水循环系统将雨水保留下来冲洗卫生间;40%的木材和铝制建材得

到回收利用;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有储热作用,减少了能源消耗。村子采用了热

能和电能合一的供应系统, 为住户提供中央供暖、热水和电量。村中种植了

大量的雪松,它们是天然的遮阳和挡风的屏障,也为花园增添了风景。

厄斯金还设计了村中的社区建筑,包括一个社区中心、一个小学、一座保健中

心以及商店、咖啡馆、酒吧和办公楼。商业用地大约为5000平方米。

项目规模:2500多套住宅;5000平米商业的商业用地

项目采用技术:

热电统一系统CHP(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

最大建筑南向化和背风化高标准隔热设计

自然光线使用最大化、低能耗电器使用

低耗水洁具/雨水回收系统/中水系统等

千年村的设计中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减少了80%的能源消耗和30%的用水;生活废水循环系统将雨水保留下来冲洗卫生间;40%的木材和铝制建材得到回收利用;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有储热作用,减少了能源消耗。村子采用了热能和电能合一的供应系统, 为住户提供中央供暖、热水和电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10.3《世界主要国家》湘教版(选修1)

10.3世界主要国家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 下图是某国两大地域的基本资源指标(%)统计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 ) A.美国B.俄罗斯 C.澳大利亚D.中国 2.该国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 ) A.印度洋B.大西洋 C.太平洋D.北冰洋 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国西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科技雄厚,而东部资源丰富、面积广阔,故为俄罗斯。第2题,该国为俄罗斯,其东部地区是西伯利亚地区,该区河流向北流入北冰洋,属北冰洋水系。 答案 1.B 2.D 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3~4题。 3.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D.内力作用 4.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 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 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3~4.解析第3题,图中湖泊为美国、加拿大两国国界处的五大湖,是冰川侵蚀后积水形成的。第4题,五大湖水域面积大,再加上人工修建的水利设施,有着非常高的航运价值;区域内有美国最大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水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答案 3.C 4.D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第5题。 5.乙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以上,其降水丰富的原因有( ) A.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C.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解析乙地位于巴西的东南沿海,该处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B 读图,回答6~7题。

中海。格林威治监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1、细则编制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 —2000的 相关要求,为落实“监理规划”制定的具体目标,结合本部承担监理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准的监理规划和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制定本细则。 2、监理工作依据: 1 )、国家、地方、部分有关基本建设的政策和法规; 2)、监理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合同; 3)、监理工程项目完整的施工图及有关资料、说明; 4)、监理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有关部门对监理工程项目的批准; 6)、监理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文件; 7)、监理工程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 8)、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系列标准体系:包括统一标准、岩土勘察工程、地基基础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砼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地面工程、砌体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钢结构工程、电梯工程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中海?格林威治城B区工程,位于成都市望江路与太平南街交汇处,工程总建筑面积207922m 2,建筑总高度100m,结构类型为框支(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为高级电梯公寓建筑。 由于本工程地势显赫,位于九眼桥头和川大旁,连通地下室面积约2.2万m2 ,且质量 目标要求较高(确保芙蓉杯、争创天府杯),并已列为市属重点项目,因而对施工质量、安 全文明生产、防尘降噪、绿色环保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同时,本工程也有一些施工难点:连通地下室上耸立7栋30?32层高塔楼,地下室大面积防水施工;框支柱、梁的钢筋施 工;大跨梁、柱的摸板施工;高层转换层施工;高架支撑施工;大体积砼的施工和商砼技 术;高层外脚手架技术;高层垂直运输机械的安全保护措施;0 28以上钢筋机械连接和粗

远景能源“格林威治”云平台颠覆传统宏观选址模式

便捷、精准、低成本,2小时圈定风资源 花钱、花力气、花时间寻找风资源的传统做法正被远景能源的“格林威治”云平台颠覆,有眼光的先行者已经在平台上便捷、精准、低成本地找到了资源。 2014年12月之前,从事了多年新能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十一科技投资开发(北京)副总贾峻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坐在办公室,花了不到2个小时,就在山西圈定了两个风电项目的地址,这2个小时还包括了反复验证所用去的时间-- 这完全颠覆了风电场传统的宏观选址模式。 整个宏观选址的过程,贾峻都是在远景能源的“格林威治”云平台上进行的。“速度很快,我需要的宏观选址的信息都能给我,简直像有一双寻找潜在风电场资源的天眼。”贾峻说。 在电力系统工作数年的贾峻在2010年进入新能源行业,在这四年开发与管理工作中,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风电项目开发的最前端:找资源、圈资源、占资源。跟行业所有风电场宏观选址工作者一样,贾峻和他的团队奔走在各地,一个县一个县地去寻访当地干部和村民,再根据地形判断和当地人的经验,锁定风大的山头。即便前期做了如此多繁琐的工作,还是有一种不安伴随着贾峻-- 很难保证每次的宏观选址都会精准、不留遗憾。 贾峻还记得2011年夏天,当时还在中国风电集团工作的他,带领湖南分公司的同事经过6个小时山路的颠簸,之后爬了3小时的荒山,却发现并不适合开发,辛劳之后的无功而返使大家的心情跌倒了谷底。但是,在寻找资源的过程中,这也只不过是众多失败中的一次。 人的精力无谓损耗只是一方面,更大的风险在于,这些依靠当地人的信息和过往经验做出的选址判断并非完全精准。如果判断了一块风资源不错,就要在这儿立测风塔测。而仅凭经验立塔,能够测出好数据,找到好资源的比率也就三成。 拿到测风数据后,再来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可以做下去。但是,有时候测风塔的数据并不具代表性,一旦据此做了宏观选址,就等于把投资风险预埋在这个风电场项目了。 这正是行业的痛点。 便捷、精确、低成本 这种宏观选址的模式就要终结了。贾峻说,远景“格林威治”云平台为整个行业打开了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新天地,在这个平台上,他准确地圈定了山西的两个容量分别为10万千瓦和15万千瓦的风电场项目的地址。 贾峻在“格林威治”云平台上做这两个项目的宏观选址用了不到2个小时,而且还包括反复验证所用去的时间。他开心的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就轻松搞定了两个项目的宏观选址,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而请设计院做这样规模的宏观选址设计,不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还要沟通的精力以及一些经济成本。 贾峻说,在“格林威治”云平台上做完这两个项目的宏观选址,再去现场就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在现场查看的也仅是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地下有没有矿产、土地属性等等,总之是去落实和解决比较明确的问题。 “拿到山西风电场项目宏观选址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后,我又与当地临近在运行的风电场进行比对,感到‘格林威治’宏观选址很靠谱,甚至可以说精准。”贾峻这样表述。 事后,贾峻在向同行介绍在“格林威治”云平台上做宏观选址时,仍然兴奋不已。目前行业常规的风资源图谱,其精度是3000米X 3000米,而他在“格林威治”云平台上使用的风资源图谱的精度是100米X 100米。于是,贾峻强调说,“更高的精度,让我把目标区域的风资源看得清清楚楚。” 正是使用如此高精度的风资源图谱,贾峻在办公室里动动电脑鼠标就圈出一个多边形的场址,系统在1分钟内就帮他做出了风机布置规划、项目容量,以及大致的投资收益率。接下来,系统又帮他把具体的测风方案做出来,包括立多少个测风塔、立在什么位置,等等,

4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复习资料 ★★★ 1 2.日心说发表300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 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会与摆的方向发生偏移,由于 3 4 5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 早西边晚。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判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 为标准,将地球分成 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每隔15 度为一个时 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 阳。 6 产生的现象。 7、(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8、(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地轴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不会超过南极圈北极圈。 10 。

★★ 1 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 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变 化,形成四季。 (当阳光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被太阳斜射,处于冬季; 当阳光直射赤道的时候,赤道都处于夏季,南半球, 北半球分别处于春季和秋季。) 2 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断出地轴是倾斜的。 3 另一端一直照 不到太阳。因此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 两极正好相反。 4 围着太阳转,每24小时自转一周。著作《天体运行论》。 5.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一、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 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 ★ 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地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 ①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太阳不动,地 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2.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与我们 的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原本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 针运动),则我们原本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

英国概况

英国概况 【城市】伦敦首都。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海港和首要工业城市。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世界十大都市之一。 伦敦市城外的12个市区,称内伦敦,以外的20个市区,称外伦敦。伦敦城加上内外伦敦,合称大伦敦市。伦敦城面积1.6平方公里,大伦敦面积则达1580平方公里。 伦敦的交通很发达,是英国的铁路中心,十几条铁路干线从这里伸向大不列颠岛上各主要城镇。伦敦也是全国公路网的中心。伦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和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航运、造船和租船公司,都在这里设有代表机构。伦敦的西郊有一座欧洲客运量最大的国际机场——希恩罗机场。 伦敦是座多古迹名胜的城市,这里有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首相府)、议会大厦、大本钟、“伦敦城”、大英博物馆、蜡人馆、圣保罗教堂、威斯敏特教堂、格林威治、“东伦敦”、“西伦敦”、“中国城”。海德公园和马克思城。 朴次茅斯英国南部中段沿海重要商港和最老的海军基地之一,扼英吉利海峡的朴次茅斯湾湾口。朴次茅斯建于12世纪,19世纪中叶成为重要海军基地,而且是军港、渔港、商港三者兼而有之。 伯明翰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17世纪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工业城市,并享有“世界车间”之美称。伯明翰分为新城和老城。新城的火车站附近是英国工业展览会的所在地。老城车站是伯明翰市的中心。这里商店集中,道路狭窄,人流不息,因而禁止车辆通行。伯明翰市区只有少数的高楼大厦,大部建筑都是二层楼房,显得古朴无华。伯明翰的四周,有无数大工厂。它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5。 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内,是英国中部地区工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故乡。从20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纺织工业衰退了,机械、电子、化学、炼油、食品加工、玻璃塑料等工业发展起来。曼彻斯特市中心的商业区相当繁华,阿登商业中心是最大商店。从曼彻斯特商业中心往西南步行30多分钟就到了曼彻斯特的贫民区,这里是欧洲最大的贫民窟。曼彻斯特也是一座文化城市,是英国新闻业的第二中心,英国北部地区的广播和电视总部都设在这里。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恩格斯曾在此居住多年。 利物浦在英格兰西海岸默西河口,英国的大工业中心和第二大商港,有人口47万(1983年)。港口的海堤全长11公里,1年的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利物浦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有许多有名的观光胜地。利物浦北部爱尔兰海岸上有几个风景优美的海滨休养地,其中最大的是布莱克普尔。布莱克普尔的灯景是利物浦的一大景观。沿岸长长的海堤,马路的两边和天空布满了彩灯。灯形千奇百怪。 【旅游】“大本”钟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本”。每隔一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钟共重21吨,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 “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伦敦塔伦敦塔始建于1078年。它在历史上既作过王宫,也作过法院,后来又是一所监狱。伦敦塔占地7.2公顷,周围用巨石筑成一道厚实的城墙。城墙上有许多炮台、箭楼,四周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1107年,诺曼征服伦敦后,伦敦塔成了国王行辕总署和兵营。从1140年到17世纪该塔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的主要住处。英国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内被处死之后,伦敦塔就成了监禁犯人的牢狱和刑场。 伦敦塔现在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塔内有个珍宝馆,观众可以看到英国历代国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银珠宝。伦敦古堡中还有一些身体肥胖称为“渡乌”的大乌鸦,有专人饲养。伦敦塔有千年的历

为什么格林尼治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

为什么格林尼治时间是世界标准时间 工业革命初期,世界各地时间没有统一标准,导致火车刮蹭与相撞事故时有发生。在铁路与航海大发展的背景下,格林威治时间统一全球,用了一百年。 1853年8月12日,美国东部罗德岛州,两辆火车迎头相撞,14人因此死亡。事故的原因在今天看来难以置信——两车工程师的手表差了2分钟。 在此之前,类似原因的刮蹭已发生多次。那时,工业革命进展迅速,但时间测量还沿用中世纪的方法:以日晷等测量的太阳时作地方标准。这是火车事故的重要原因:各地的时间标准不同。 当美国人还在为此事故震惊时,在铁路轰鸣中,伦敦时间已经完成对英国各地方的统一。1855年,不列颠岛与爱尔兰98%的公共时钟调整为格林威治时间。这是第一个将时间统一的国家,此后,客观、精确的时间体系随着工业、贸易、殖民的发展,占据了世界的每一块土地。 火车与电报的合谋 现代时间标准的建立,离不开准确的钟表。最早能持续不断工作的机械钟,出现在14世纪初期欧洲的修道院,以满足僧侣们准时祈祷的需求。 这种钟十分笨重,只有时针,用整点报时的方式宣布时间。由于精度有限,僧侣每天至少要对时两次。机械钟楼也很快在市镇中出现,为世俗生活服务,1335年法国北部的Aire-sur-la-Lys镇建立单独的钟楼,因为需要“让布匹市场的雇员能按照特定的时间上下班”。 随着技术的完善,机械钟的精确度不断提高,1475年第一次出现“分针”,但直到1665年才将时间精确到秒。这一时期的钟表产量稀少,十分昂贵——中世纪缓慢的节奏,也没有出现对精密时间的需求。1851年钟表大规模生产前,它们只是贵族的玩物。 中世纪的节奏还体现在地方时上。甚至工业革命初期,各地时间仍然没有统一标准,散漫随意的设置仍然普遍。工程师Henry Booth在1847年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坎特伯雷,科尔切斯特,剑桥……无数的城镇,各自有教区时钟,市场钟,每个都在宣示其独特的时间”。即使严格按照太阳时,各地与伦敦也有差异:牛津时间慢5分2秒,利兹慢6分10秒,康福斯慢11分5秒,巴罗则要慢12分54秒…… 这时,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铁路发展三十年后,1839年,出现了第一张火车时刻表。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它把时间作为客观的控制对象,将运输的效率与时间的分割联系在一起,整个流程精确到分钟。这与中世纪散漫、差异的时间观迥然不同。 这一时期,另一件重要的发明也诞生了:电报。电报能跨越遥远的距离即时通讯,使得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校对变得准确可行。1854年,通过电报线路,格林威治天文台与东南铁路站台相连,能准确的传递天文台时间信号。1860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完整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 第一节: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所以地球仪制成了正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 2.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 (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注意:日食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等 3.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最薄,平均厚度17千米;地核最厚, 4.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第二节 1.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一个正球体。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是假想的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 (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2.

3. 东半球包括:0°——160°E和0°——20°W; 西半球包括:160°E——180°E和20°W——180°W 4.地图是以各种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5.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 6.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3)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 ①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②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③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7、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内容越简略。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中心(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相差24个时区(东时区比西时区早24个小时) 2.时区的计算 (1)已知某地的经度数,求该地所在时区: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余数大于7.5,时区数=商+1 ②余数小于7.5,时区数=商 (2)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东时区中央经线是东经;西时区中央经线是西经。中时区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是180°经线。

3.地方时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 4.世界时 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5.区时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认识地区9.4欧洲西部_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必备知识点素材新版晋教版

9.4欧洲西部——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区域 1.位置和范围: ①在世界中的位置: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陆地面积约500多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陆地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这里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②海陆位置: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③纬度位置:北极圈通过其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寒带。 ●范围: ●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 ●地形概括: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主要河流:多瑙河、莱茵河。 ●气候特点: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全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2.┏工┏历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 高┃业┃工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度┃方┃对外贸易:进口燃料、原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成品和食品。 发┃面┗工业分布:工业中心众多,分布密集。如伦敦、巴黎、米兰、都灵、热那亚等。 展┃农┏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的┃业┃地位:农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经┃方┃结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 济┗面┗分布:主要的农牧业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丹麦)。 ●欧洲西部工业的发达: ①从历史上看,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看,是世界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德、法、英等国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③从部门结构看,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天文名词解释

天文名词解释 恒星时 真太阳时 平太阳时 回归年 岁差 时差 世界时 标准时 星座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星名 聚星和星团 双星 星云 变星 河外星系 星座 天球

天赤道和天极 黄道 黄极 黄道带 黄道坐标 赤道坐标 恒星时:天球的周日旋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我们就利用太阳、恒星或天球上假想点的周日运动来建立时间系统。由于选取的特定点不同,在天文学中就有几种不同的计量时间系统,如恒星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等。恒星是以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来确定的计量时间的系统。一个地方的恒星时以春分点对于该地子午圈的时角类量度。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1恒星日,再分为24个恒星小时……等等。 真太阳时: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真太阳日。1真太阳日又分为24真太阳时……等等。这个时间系统称为真太阳时。真太阳时是以真太阳视圆面中心的时角来计量的,它的起算点是真太阳上中天,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的起算点是半夜(下中天),正好相差12小时。因此,为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一致,把真太阳时定义为:真太阳视圆面中心的时角加12小时。因为真太阳时是观测太阳视圆面中心得到的,所以真太阳时也称为视太阳时,简称视时。 平太阳时:由于太阳在黄道上作变速运动,而黄道又向赤道倾斜,所以一年四季的真太阳日长短不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便。天文学上假设一个假想点,它每年和真太阳同时从春分点出发,也同时回到春分点来;不过它是从西向东在天球赤道上以均匀速度运行。这样的一个假想点叫平太阳。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平太阳日。1平太阳日有分为24平太阳时……等等。这个施加系统称为平太阳时,简称平时。平时是以平太阳下中天起算的,平太阳时定义为:平太阳的时角加12小时。 回归年:又称“太阳年”。即太阳视圆面中心相继两过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回归年比恒星年约短20分23秒,回归年长365.2422平太阳日或365日5时48分46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世界闻名的英国天文台,现位于英国南海岸苏塞克郡的赫斯特蒙苏堡。格林威治天文台始建于1675年,位于英国首都伦敦的格林威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迁往新址,但保留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名称。1884年,经过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被确定为全球的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格林威治天文台初建之时,目的在于精确地观测月球和恒星,帮助航海家确定经度。现在它已经发展为英国的一个综合性光学天文台。1999年12月28日,一种新的时间系统——格林威治电子时间(GET)正式诞生,它将为全球电子商务提供一个时间标准。而原有的格林威治时间(GMT)仍将保留,作为21世纪的世界标准时间。 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英国当局决定在伦敦东南郊距市中心约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中建立天文台。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 本初子午线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天文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世界通用的“经度”。 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个研究出了简易测定航海中船舶方位的方法。测定位置需要两个参数:经度和纬度。海员们很早就懂得在夜间比照北斗星的高度角推算纬度,可是经度的计算要难得多。精确的海图出现之前,航海家只能用罗盘、铅垂线或大致估计的船速来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很不可靠。因此,在15世纪航海事业走向常规化的时候,随时测定船舶的位置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成了当时欧洲各国科学家竞技的焦点。 格林尼治天文台最初的使命是:观测星空,绘制完整的星空图。这样人们就可以按照星空图来测定船舶所在地的经度。但这是一个费时费力、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专业观测工具与地点的工作。星空图绘制工作还没有完成的问题在18世纪初终于从“不便”演变成了“灾难”。 1707年10月,4艘英国海军的船只因为定位混乱而在西西里岛附近相撞,死亡2000多人,震惊世界。英国议会就此成立了“经度委员会”。悬赏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100万英镑)征集确认经度的简易办法。这个奖项直到几十年后才出人意料地被一个名叫约翰·哈瑞森的钟表匠获得。 早在1530年就有科学家指出:只要带上一座钟,让它从航海开始时保持准确的走时,到一个新地方后,把这座钟的时间和当地的时间比较,利用时差就可以测算两地的经度差,也就可以求得一个地方的经度。但当时的钟表要靠钟摆的摆动来计算时间,航行的船只无法保持水平,船一晃,钟摆一歪,时间就“不见”了。 这个当时并不可行的想法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找到经度的思路:只要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轻松地计算经度。1730年,钟表匠约翰·哈瑞森走进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门,拜会当时的台长,也就是哈雷彗星在西方的发现者,埃德蒙·哈雷。哈雷接纳了他。此后的29年里,哈瑞森用机械齿轮制作出了4代不需钟摆的计时器。他的第四代产品在62天的航行中仅仅出现了5秒的误差,完全可以用来计算经度。哈瑞森终于在80岁的时候获得了这笔巨额奖金。 在星空图和精密钟表的双重帮助下,1767年,根据格林尼治天文台提供的数据绘制的英国航海历出版了。这份航海历上规定的0度经度线就是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那时,离开伦敦准备远航的人们都会带着自己的表到格林尼治天文台来,请天文台对表进行一个月的测试。在告别伦敦的时候,船只也会经过格林尼治,用0度经线的时间对一次时,再驶向茫茫大海。

英国首都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是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伦敦城(亦称金融城) 及周围32个市组成,面积1650平方公里,人口700万,伦敦始建于二千多年以前,公元四三年罗马人占领大不列颠岛时已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十一世纪成为商业和政治中心,十八世纪为世界最大的港口和国际贸易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集中了全国最大的银行、交易所和各种企业管理机构;西伦敦是王官、议会、政府各部门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剧院和高级住宅区;东伦敦以下至河口为伦敦港区、船坞、码头、仓库林立。希思罗机场是世界最大的航空港之一。一八六四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恩和恩格斯曾在这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海格特墓地有马克思墓。伦敦还有许多著名建筑物,如伦敦塔、白金汉宫、西敏寺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等。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天文台1948年迁至伦敦东南96公里处)为地球经度起算点。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是英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亦是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之一。一七五三年,英议会通过法案,决定把大批重要文物收藏集中在一起。一七五五年购置了大英博物馆现址,一七五九年首次以大英博物馆名义对外开放。以后不断扩建,从而使其呈现出今日的宏伟面貌。 该馆原由全国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出版物与绘画收集博物馆三部分组成。一九七三年,图书馆部分与英其它图书馆合并组成英国图书馆,在组织上与大英博物馆脱离,但仍在大英博物馆内保留四个图书室和阅览厅。马克思曾在这里刻苦攻读,为撰写《资本论》搜集和抄录了大量资料。马克思读书时使用的座位至今尚存。1897至1898年,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伦敦蒙

英国城市化进程简介

英国城市化文献综述 城市化定义:经济学家侧重于强调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而人口学家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时间:1851年 一、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纪晓岚 (一)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1.英国的农业革命 英国的农业革命的特点:实现了农业商品化;完成了圈地运动。 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它的农牧业生产很早就卷入了国内外市场,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道的开辟,商品化农业开始发展起来,到16世纪中期,大部分庄园土地已被出租合并到地主手中,转向了面向市场的生产。这就使农业生产较早地越过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英国农业革命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摧毁了农村,小生产的传统,先改为大规模的畜牧业,后改为大规模的农业。创造条件使大量资本投入农业生产,使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第二,圈地运动使部分土地贵族变成了资产阶级,使农民成为第一代工人,英国农村面貌大加改观,土地贵族将大片土地租给大农场,成为资本主义企业,而耕种的人已不再是农民,而是农业资本家雇佣的农业工人。农民阶层分化,自耕农消失,大多数流入城市成为工人,或是移居国外。 两者联系:正是由于圈地运动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行动,才有可能将粮食、牧草种植和养羊全部投入商品化生产。 评价:第一,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由农业社会转化为工业社会结构的过程;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发展破坏了和改造了农业社会原有的功能结构,使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动力;第三,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压榨和剥夺农业部门,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政治干预去压榨农村,这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化不能以对农业的破坏和剥夺来实现,而是要以农业的发展作为工业化的基础条件。 2.英国的商业革命 英国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是商业革命。16世纪是西方经济的重大转变时期,资本主义取得了新的动力,封建制度趋没落,商业资本骤然得到机遇,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活动的范围顿然扩大,从原来的地中海周围扩展到大西洋以至东、西半球各地,变化过程: 1远洋航船的建造以及枪炮的配备和航海业的发展,开辟了一阔的商业与殖民地范围; 2贸易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 3海外贸易发展,政府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4全国性市场形成,民族国家兴起,行会被取消; 5货币经济占了支配地位; 6近代信用经济建立,其中包括价格革命。 英国商业革命的后果是形成了商业资本家,即主要从事贩运商贸、奴隶贩卖、海上掠夺、海外开矿等。16-18世纪,英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一个国家拥有金钱越多,这个国家便越富。以前认为商人是低人一等的,可这一时期社会对经商的看法大大改变,认为发

成都中海格林威治城项目后评估报告

成都【中海格林威治城】项目 后评估报告 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后评估工作小组

二○○七年十二月

成都【中海格林威治城】项目后评估报告 前言: 成都中海格林威治城项目用地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于2003年4月10日竞得,并于2003年5月正式动工,至2006年11月全面入伙,于2007年6月达到后评估时点(数据截至时间为:2007年6月30日)。 基于对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失败教训的吸取之目的,希望本后评估报告能为今后开发的类似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 成都中海格林威治城项目后评估过程中,成都公司同事认真对待,努力工作,总部的财务资金部、投资管理部、规划设计中心和营销策划中心及发展管理部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此表示谢意。 目 录 核心内容提要 (1) 【项目概况及评估综述】 (6)

【项目投资管理评估】 (8) 【项目规划设计工作评估】 (17) 【项目营销工作评估】 (32) 【项目进度、工程管理评估】 (57) 【项目成本管理评估】 (72) 核心内容提要

【投资管理评估】 中海格林威治城是中海地产成都公司首次以公开拍卖方式于2003年4月10日在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竞得的与文里地块项目。 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成都公司的首个公开市场竞得并基本销售完毕的项目,通过彻底反思项目前期可研、规划、工程、销售等开发各流程,均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经过3年半的经营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基本销售完毕,销售良好,各项财务指标表现优良,项目总体比较成功。但其中的问题也值得在今后的项目中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如何在可研、规划和销售阶段客观合理的评价当地市场各物业类型的市场容量及价格承受力,配置合理的物业类型比例,从而获得项目整体开发销售进度的最优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财务管理评估】 该项目收入指标完成得很好,收入增幅超过成本增加幅度,使得销售收入增加而带来的效益得到体现,项目实现了投资预期,是低投资高利润的一个项目。但加强成本控制,特别是从各个环节加强建安成本的控制仍然是我们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建议要总结经验,完善成本预警体系,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实现动

杭州市翠苑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杭州市翠苑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上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分) 1.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0厘米 B.洗澡用的水温度接近70℃ C.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以下四种植物,从生物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看,排列顺序正确是的( ) ①葫芦藓 ②黑松 ③珙桐 ④团藻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4.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 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点击电脑的键盘,屏幕上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电脑是生物。 B.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 C.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 D.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某一个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6.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①蝙蝠; ②青蛙;③丹顶鹤; ④家兔; ⑤鲫鱼; ⑥扬子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7.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院子里,一条备受瞩目的金属线嵌在地面上,小明把脚跨在这根金属线的 A .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火 B.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C.用手直接取正在加热的烧杯 D.往试管里滴入液体

英国观光记

Using language 伦敦观光记 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张萍玉早就把她想要在伦敦参观的地点列了一张单子。她最先想参观的地方是伦敦塔,它是很久以前由入侵的诺曼人在公元1066年修建的。真是太棒了!这个坚实的用石头砌的方形塔已经在那屹立一千年了。尽管在塔的四周扩建了一些建筑,但它仍然是皇宫和监狱联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张萍玉很惊讶的是,她发现女王的珠宝由皇家特别卫士守护着,而这些卫士在一些特殊的日子仍然穿着400年前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的制服。 接着参观的是圣保罗大教堂,它是公元1666年伦敦大火以后建造的,刚建成的时候,它看起来真是金碧辉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里面珍藏着一些已故诗人和作家的雕像,例如莎士比亚的雕像。正当萍玉走出大教堂的时候,她听到了著名的大本钟整点敲响的钟声。她参观了女王伦敦住所白金汉宫的外景,以此结束了一天的观光。啊,她要同朋友们讲的实在太多了! 第二天,萍玉姑娘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看到了古老的轮船和那座著名的为时间定时的时钟。她最感兴趣的是那条通过天文台的经线。这是一条假想的线,它把世界分成东西两半球,从而有利于航海。这条线穿过格林尼治,萍玉就跨着这条线拍了一张照片。 最后一天,她参观了伦敦海洛特公墓里的卡尔·马克思的雕像。这似乎是一件怪事:这位发展了共产主义的人竟然在伦敦生活过,并且在伦敦去世。不仅如此,他还在大英博物馆著名的图书阅览室工作过。遗憾的是,这个图书馆已经从原来的地方搬到另一座大楼里去了,而原来的阅览室也没有了。但是她感到最为震惊的却是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么多来自不同文化的奇妙宝物。当萍玉看到那么多参观者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古老漂亮的中国陶瓷和其他展品时,心里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再过一天,萍玉就要离开伦敦去温莎城堡了。她边睡觉边想:“也许我能见到女王呢?”

经度的起点——格林威治

经度的起点——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Greenwich)是个驰名于世的地方,连中小学生都知道它的大名,因为地球的经度从这里起始。人们还把格林威治时间作为国际标准时间,用于航海、航空和天文观测等事务,以求得全球的一致。 格林威治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以东8公里。蜿蜒东流的泰晤士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格林威治就正好对着河南岸的弯头。它是海上船舶进入伦敦的必经之地,素有“伦敦咽喉”的称谓。早在中世纪,英国国王便看中了这个美丽的小镇。他们一代代在这里建起行宫别墅,栽植各种花木,使格林威治越发出落得俊俏迷人。如今它已成为伦敦的一处郊游胜地,行政上是大伦敦的一个区。从伦敦市中心出发,最方便的交通工具要数新建的轻轨电气铁路,坐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新式列车里,十多分钟就到了终点,然后步行走过泰晤士河底隧道,对面就是格林威治。 来到此地的游人,少不了要去小山上的老天文台参观一番,就是它为格林威治带来了世界声誉和经线起点的殊荣。早在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下诏,由大建筑师雷恩负责在山头古堡旧址上建立皇家天文台。从那时起直到本世纪中叶,这座天文台一直是世界闻名的天文学研究机构。杰出的天文学家哈雷(1656—1742年)曾担任台长。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一颗有名的彗星轨道,后人便用他的名字命名这颗彗星为哈雷彗星。这座天文台也为航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767年,它就出版了第一本航海天文历,以后每年公布一次,供给英国海员以及其他西方船只使用。有了航海天文历,海员们就可以利用太阳和恒星的方位来确定船只所在地点的纬度,利用精确的时钟给定的时间,还可以确定这一点的经度。这样,不论船只航行到那里,都能精确地确定所在位置了。 不过,当时在计算经纬度时还存在着分歧。纬度以赤道为零度,南北极为90度,人们很早就取得了共识。但经度却没有这样天然的零度线。于是各国自定经线,各行其是,给航海计时制图造成诸多不便。1884年,世界各国天文学家云集华盛顿。人们提议,鉴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杰出贡献和国际声誉,应把格林威治定为地球经线的起点,也就是说,从该地划出的经线被确定为零度经线。同时还规定,把世界划分为24个时区,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各时区参照此标准时间而定。例如北京在东八区,时间就比格林威治早8 小时。从此世界有了统一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格林威治天文台搬到外地去了,这是因为此地距伦敦太近,当时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天文观测。天文台旧址改建成国家航海博物馆的分馆,向公众开放。 来到这里,人们首先会注意到镶嵌在庭院大门墙上的门钟。它是1851年安装的,为最早的电动公用钟。钟面很特别,有24个小时的刻度。这台至今还非常准确的时钟所指示的时间就是国际标准时间(又称世界时)。据说英国国会的大本钟就是以此钟为母钟,两者有电路相通,定时发出信号,以便校准时间。 在一座红砖砌成的天文建筑角塔的顶端,耸立着一个红色的时球。时球造于1833年。它每天12点55分升到杆顶,13点准时落下,向航行在泰晤士河上的船舶报时。如今人们已带上电子表,没有必要根据它核对时间了,而古老的传统却仍然保留着。 馆内陈列着各种天文、航海方面的仪器。人们既可以看到人类最原始的计时器具日晷和沙漏,也可以看到英国钟表制造家哈里森(1693—1776年)发明的航海天文钟,用它能计算海上船只所在的经度,还能看到计时最精确的原子钟。在这里既可以看到最简单的罗盘,也

最新咸阳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

成阳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四个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四个半岛的共同特点是 A.人口稀疏B.位于亚欧大陆C.以白色人种为主D.多火山地震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半岛①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B.半岛②居民用电主要来自地热能 C.半岛③受副高控制降水少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饿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读以下两国简图,完成3~4题。 3.两国都具有的优势能源资源是 A.石油B.太阳能C.森林资源D.煤炭 4.两国在农业生产中垦殖指数都不高,其自然原因 A.相同,都是因为水资源缺乏 B.不同,俄罗斯地广人稀,卡塔尔地少人多 C.不同,俄罗斯气温低、冻土广布,卡塔尔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D.相同,都是因为地形崎岖所致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甲海域有寒流经过 C.该剖面走向为东西向D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6.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岸 A.受西风控制B气候更为湿热C.为荒漠景观D.为板块张裂地区 7.关于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岛国,而且都是其所在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B.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C.传统工业都依赖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下图中黑点代表印度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图回答8~9题。 8.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 9.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土壤c.地形D.热量 读非洲某区域图(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E区域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两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影响B.降水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洋流影响 11.与F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闻名于世的影都好莱坞所在城市B.泰姬陵所在城市 C.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城市D.故宫所在城市 读某河流千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右下图),回答12一13题。 12.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原气候降水少 C.高山束缚支流短 D.泥沙淤积河床高 13.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B.服装制造C.软件开发D.精钢锻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 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季风C.地形D.海陆位置 15.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但局部地区却存在耕地增多的现象。下表为“我 国某时段不同降水条件下的新增耕地比重”,据此判断16一l7题。 16.新增耕地最多的区域可能位于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 17.降水丰富地区新增耕地少的原因不是 A.气候过于湿热B.山区面积比重大C.可供开垦的荒地少D.城市化速度较快 读右下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F地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与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相比,该地棉花生长的最优条件是 A.气温高B.降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