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热控培训完整版

DCS热控培训完整版
DCS热控培训完整版

印尼INDRAMAYU项目学员热控培训大纲

1、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介绍

1.1BCS(程控点火系统)的具体功能

a 锅炉点火准备

b 点火枪点火

c 油枪点火

d 煤燃烧

1.2FSS(灭火保护系统)的具体功能

a 炉膛吹扫

b 油燃料系统泄漏试验

c 燃料跳闸(MFT)

2、ETS汽轮机危急遮断系统介绍

2.1 ETS保护的功能及必要性

2.2 ETS保护动作的触发条件

2.3 ETS保护动作的结果及对象

2.4 ETS保护的逻辑图

2.5 常见故障及处理(具体事例)

3、DEH

3.1 DEH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3.1.1自动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

3.1.2自动挂闸。

3.1.3 启动前的控制和启动方式:

自动判断热状态。

3.1.4 转速控制:

设置目标转速、设置升速率、过临界、暖机、3000r/min定速。

3.1.5 负荷控制:

并网带初负荷;

升负荷:目标、负荷率、暖机;

负荷控制;

主汽压力控制;

一次调频;

CCS控制;

阀位限制;

主汽压力限制。

3.1.6 超速保护。

3.1.7 在线试验:

喷油试验;

电气超速试验、机械超速试验;

阀门活动试验;

主遮断电磁阀试验;

阀门严密性试验。

3.1.8 自动/手动方式之间的切换。

3.1.9 ATC热应力控制。

3.1.10 ETS保护停机系统控制

3.2 DEH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FSS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介绍

1、概述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它的英文名称为Furnace safeguard supervisory system,简称Fsss,

它是现代大型火电机组锅炉必须具备的一种监控系统,它能在锅炉正常工作和启停等各种运行方式下,连续地密切监视燃烧系统的大量参数与状态,不断地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必要时发出动作指令,通过种种联锁装置,使燃烧设备中的有关部件严格按照既定的合理程序完成必要的操作或处理未遂性事故,以保证锅炉燃烧系统的安全。

对锅炉最大的威胁就是锅炉炉膛爆燃。炉膛爆燃主要是由于炉膛中积存的可燃混合物突然被点燃而引起的。这种爆燃严重危及到人身、设备及电厂安全运行。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设备日益复杂,要监控的项目很多,特别是在启停过程中操作十分频繁,即使最熟练的运行人员,误操作也难免发生,因此对于大容量的锅炉必须具备一个周密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以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一般情况下,Fsss分灭火保护和程控点火两个子系统,灭火保护(FSS)和程控点火系统(BCS)。

1.1、BCS(程控点火系统)的具体功能

1.1.1锅炉点火准备(点火前清扫)

点火前清扫的目的是为了在启动前把炉膛及烟道内积聚的没有燃烧的燃料和气体清除掉。为此要有一个合适的风量并通过一定的时间,一般采用全负荷的30%风量,吹扫时间是5分钟。进行吹扫必须满足规定的清扫许可条件,如所有制粉系统停运,热风门全关,所有油阀全关,至少有一对送引风机在运行,辅助风挡板在调节位置,火焰监测器指示“无火焰”

等等。这也是对火焰监测系统和燃烧设备的一次全面检查。当满足所有许可条件时,炉膛吹扫5分钟,将可能积聚在炉膛和锅炉任何部分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清除掉。

点火前炉膛吹扫条件

1.1.1.1 无MFT

1.1.1.

2. FSSS电源正常;

1.1.1.3. 至少一台送风机运行且风门挡板打开;

1.1.1.4. 至少一台引风机运行且风门挡板打开;

1.1.1.5. 一次风机均停;

1.1.1.6. 至少一台空预器运行且风、烟道打开,且停运的空预器完全隔离;

1.1.1.7. 所有磨煤机一次风入口档板关;

1.1.1.8. 所有磨煤机出口阀关,给煤机出口阀关;

1.1.1.9. 所有磨煤机停运,所有给煤机停运;

1.1.1.10. 空气流量大于30%MCR;

1.1.1.11. 炉膛压力正常;

12. 油泄漏试验完成;

13. 点火油阀、主油阀全关;

14. 所有二次风控制挡板均在点火位置;

吹扫中断

当吹扫在进行的时候,若吹扫允许条件失去一个,“吹扫允许”信号消失,吹扫计时随着中断。为了确保安全,待排除故障后在重新进行第二次吹扫计时,为了使运行人员随时了解吹扫过程的状态,系统可以设置“吹扫中断(PURGE INTERRUPUT)”信号逻辑。

吹扫中断后,必须重新建立吹扫条件,吹扫时间重新计时5分钟,直至吹扫成功的结束,锅炉才能输入下一步的点火工作。

1.1.2 点火枪点火

1.1.3 油枪点火

当清扫完成后,在满足一定的许可条件下,暖炉油才能投入运行,典型的许可条件为:a.清扫完成; b.主油管跳闸阀打开;c.油压正常;d.油温正常;e.雾化蒸汽压力满足。当上述条件满足后,操作人员发出启动指令,启动暖炉油枪,点火顺序是自动进行的。

即1.1.1、1.1.2和1.1.3总称为点火程控

启动点火器组程序:

1,插入油枪;

2,插入高能点火器;

3,打开吹扫阀,吹扫油抢;

4,吹扫时间(如10-20s)达到后关吹扫阀,高能点火器通电打火;5,开油枪油阀;

6,点火延时(如15秒)到,高能点火器断电缩回;

启动点火器组按上述步骤顺序进行,与燃烧器控制分组相对应,点火器也是分组控制;一组油枪同步动作,程序每执行一步,需收到其反馈信号后才能执行下一步程序,否则超时报警,点火失败;应注意到高能点火器的通电打火时间为定值(如15秒)

停运点火器组程序:

1,插入高能点火器并通电;

2, 关闭油枪油阀;

3,打开吹扫阀,吹扫油枪(如1min);

4,关闭吹扫阀;

5,高能点火器断电并缩回;

6,缩回油枪.

1.1.4 煤燃烧

当锅炉已经点火暖炉,在满足一定的许可条件下,启动煤燃烧器,即投入磨煤机运行。许可条件主要有:a.汽包压力>3.5MPa;b二次风温合适;c一次风压合适;d必须有毗邻层的点火源支持能量。这一许可条件是最重要的,只有具有足够的点火支持能量,才能保证主燃料进入炉膛即被点燃。

1.2 FSS(灭火保护系统)的具体功能

1.2.1 炉膛吹扫(锅炉灭火之后)

在主燃料跳闸或其他情况停炉后仍有一部分燃料进入炉膛,为了防止可燃混合物积存造成炉膛爆炸,在跳闸后,进行5分钟风量不小于30%的吹扫。

一般的锅炉跳闸后的吹扫准备条件如下。

(1)所有油枪喷嘴阀全关;

(2)燃油跳闸阀关闭;

(3)炉膛无火;

(4)风量不小于30%。

进行5分钟的跳闸后吹扫,5分钟之后发出“后吹扫完成(POST TRIP PURGE COMPLETE)”

信号。

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可以停掉送风机和引风机。

(1)跳闸后吹扫完成,且炉膛压力高跳闸信号存在;

(2)MFT20秒后,且炉膛压力低跳闸信号存在。

1.2.2 油燃料系统泄漏试验

在锅炉点火前的炉膛吹扫之前必须进行油泄漏试验,检查暖炉油母管跳闸阀及各个油枪喷嘴阀是否严密,以保证当暖炉油母管跳闸阀关闭时无油漏入炉膛。

暖炉油母管泄漏试验程序见下图所示。

图中:

A点:油母管泄漏试验开始,暖炉油母管跳闸阀、再循环阀开启。

B点:再循环阀关闭。

C点:暖炉油母管跳闸阀关闭。

D点:油枪喷嘴阀泄漏检查周期开始。

E点:油枪喷嘴阀泄漏检查周期结束,再循环阀开启。

F点:再循环阀关闭,暖炉油母管跳闸阀泄漏检查周期开始。

G点:泄漏试验结束。整个试验时间共130秒。

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所有油枪喷嘴阀关闭;

(2)暖炉油母管供油压力正常;

(3)暖炉油母管再循环阀关闭。

这时运行人员按动“油泄漏试验开始”按钮,则使油泄漏试验存贮器置位,发出“油泄漏试验进行”中的信号,指示灯亮。同时打开暖炉油跳闸阀和打开暖炉油母管再循环阀。保持15秒钟后关闭暖炉油母管再循环阀,再保持30秒钟关闭暖炉油跳闸阀,同时产生“注油冲压时间到”信号完成冲压过程,进入15秒钟的油枪喷嘴阀泄漏试验周期。在这15秒之内如油跳闸阀前后差压高,说明油枪喷嘴阀或油管道有泄漏现象,这时“油管道或油阀泄漏”、“油泄漏试验失败”和“油泄漏试验进行”存贮器复位,“油管道或油阀泄漏”和“油泄漏试验失败”指示灯亮,“油泄漏试验进行”指示灯灭,并进行“油泄漏试验失败”报警。运行维护人员须进行处理,处理好重新开始整个程序。如10秒油枪泄漏试验周期内无供油压力与母管压力差压大信号出现,则说明油枪泄漏试验成功,油枪泄漏试验周期结束。

油枪泄漏试验周期一结束,接着发出指令打开暖炉油母管再循环阀,保持10秒后,关闭再循环阀,经过60秒后,如暖炉油管压力低,说明暖炉油母管跳闸阀关闭严密,无泄漏现象,这时发出“泄漏试验完成”信号,“泄漏试验完成”指示灯亮,泄漏试验结束。如满足点火前炉膛吹扫条件,系统即进入炉膛吹扫周期。

1.2.3 燃料跳闸(MFT)

主燃料跳闸(MFT)也叫锅炉保护或锅炉跳闸是FSSS的重要安全保护功能,在出现任何危机锅炉安全运行的危险工况下,MFT动作将快速切断所有进入炉膛的燃料,即切断所有煤和油的输入,以保证锅炉安全,避免事故发生或限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主燃料跳闸逻辑一般具有首次跳闸原因指示功能,能对引起主燃料跳闸的初始原因进行记忆,并向运行人员显示出来,这样就方便了运行人员去查找故障的原因,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MFT的条件

锅炉的输入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风、燃料、水,锅炉的长期稳定运行是依靠三者之间的平衡来实现的,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风是保证燃料燃烧的必须媒介,产生的热能由水转化为高参数的蒸汽而带走,达到一个能量的平衡,而汽轮机利用蒸汽带动发电是锅炉的使用者,引起锅炉MFT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这几种物质的严重不平衡。

从各种工程实际应用系统中,可以对MFT做以下分类。

(1)风量失去平衡

①引风机全停

②送风机全停

③炉膛压力过高

④炉膛压力过低

⑤锅炉负荷<30%且风量<30%

(2)燃料失去平衡

①失去全部燃料

②燃料供应不稳

(3)水失去平衡

①汽包水位低(延时消除虚假水位);

②汽包水位高(延时消除虚假水位);

③给水泵全停

(4)燃烧工况异常(通常也是风煤比失去平衡引起)

①角火焰丧失

②全部火焰丧失

③临界火焰出现

上述仅是FSSS系统中通常具备的MFT条件,而对于锅炉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讲,存在的跳炉条件仅靠有限的条件是不可能全部包含的,另外,跳炉条件的大量引入系统增加了系统复杂性,也降低了系统可靠性。一般来讲,对于MFT条件的设置首先是考虑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的危险情况,这些情况下靠人工干预是无法逆转的,必须采取措施停止锅炉的运行,对于其他情况可以采用手动启动MFT的手段实现保护。

大型机组的MFT触发条件大致相同,一般包括下列几项。

(1)两台送风机全停;

(2)两台引风机全停;

(3)两台一次风机全停;

(4)炉膛压力过高;

(5)炉膛压力过低;

(6)汽包水位过高;

(7)汽包水位过低;

(8)燃料丧失;

(9)汽机跳闸;

(10)全炉膛火焰丧失;

(11)火检冷却风压力低;

(12)手动MFT;

(13) FSSS电源消失。

(14)两台空气预热器全停

主燃料跳闸条件的必需组成条件

主燃料跳闸条件一旦形成,就会触发MFT而紧急停炉,MFT虽能保障锅炉设备的安全,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如锅炉爆燃事故,但MFT后的紧急停炉,必然是停止了机组的发电,给电厂造成电量上的经济损失,也给电网供电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锅炉的再次点火启动必然增加燃油的消耗。为了保证MFT触发条件的可靠,应对主燃料跳闸条件的各个组成环节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设置。

(1)手动MFT

取源装置是采用2只按钮串联;按钮安装于便于操作的控制台上,有防止运行人员误动的措施。动作时2只按钮同时按下。

(2)两台送风机全停

两台送风机全停的停运信号直接取自马达控制中心(MCC),俗称6KV开关室的送风机的电气开关辅助接点;取源信号应防止进入同一块保护卡板。不可采用中间继电器的扩充接点,以提高可靠性。动作条件是两台送风机都在停止状态。

(3)两台引风机全停

两台引风机全停的停运信号直接取自马达控制中心(MCC),俗称6KV开关室的送风机的电气开关辅助接点;取源信号应防止进入同一保护卡板。不可采用中间继电器的扩充接点,以提高可靠性。动作条件是两台引风机都在停止状态。

(4)汽包水位过高/低

大型机组汽包水位过高/低信号应采用三取二逻辑,汽包水位信号应有三个独立的通道。采用三套水位测量装置,水位测量装置的取样点均匀布置在汽包两端和中间,采用单室平衡

容器和进口差压变送器,单室平衡容器上部不保温,变送器及仪表管路应有防冻措施;汽包水位保护定值应严格根据锅炉厂家设计并参照有关规程、反事故措施的要求。

(5)炉膛压力过高/低

炉膛压力高/低保护的检测一般采用均匀布置在锅炉燃烧稳定区的炉前及左右墙位置的三只压力开关;取样应有防堵措施;定值应严格根据锅炉厂家设计并参照有关规程、反事故措施要求;取源信号应防止进入同一保护卡板。采用三取二逻辑构成MFT条件,为避免炉膛压力瞬间波动而产生炉膛压力触发MFT,通常在逻辑条件上加上2~5秒左右的延时。

(6)燃料丧失

信号测点应取自电气给粉机(给煤机)接触器辅助接点与燃油主阀行程开关或油角阀行程开关;取源信号应防止进入同一保护卡板。所有给粉机停运与燃油主阀关闭或所有油角阀关闭条件满足构成MFT发出条件

(7)全炉膛无火

信号测点取自各燃烧器对应的火检装置与电气给粉机接触器辅助接点;火焰检测器安装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火检控制柜应采用双路电源,其中一路为不间断电源;取源信号应防止进入同一保护卡板。动作条件为每层火检四取三且各层均无火与给粉信号证实条件满足,延时1S 后动作。

对四角喷燃的CE锅炉来说,一般层火焰检测至少有三个以上火检未检测到火焰为该层无火,各层(包括油层和煤层)均发出“层火焰失去”信号,为全炉膛熄火。为了区别锅炉是正常停运还是事故(熄火)停炉,采用给煤机运行和油枪油阀状态等作为锅炉无火焰、失去火焰和有火焰的分辨依据,确保逻辑程序达到保护的目的。

(8)失去重要电源

不论是CCS电源还是FSSS电源,失去电源均指失去整个系统的电源,通常是由失去系统的220VAC电源引起的,通常CCS、FSSS的交流电源均采用不停电电源系统(UPS),并设置有备用/旁路220VAC电源。为了保证分散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备用/旁路220VAC电源的切换时间要求小于5ms。

炉机电大联锁保护及其它

单元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三大主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一部分都具有自己的保护系统,而任何部分的保护系统动作都将影响其它部分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综合处理故障情况下的炉、机、电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大型单元机组逐渐发展成具有较完整的逻辑判断和控制功能的专用装置进行处理,这就是单元机组的大联锁保护系统。

单元机组大联锁保护系统主要是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机之间以及与给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等主要辅机之间的联锁保护。根据电网故障或机组主要设备故障情况自动进行减负荷、投旁路系统、停机、停炉等事故处理。

一、炉、机、电大联锁保护系统

下图为炉、机、电大联锁保护系统框图。

炉、机、电大联锁保护系统的动作如下:

(1)当锅炉故障而产生锅炉MFT跳闸条件时,延时联锁汽轮机跳闸、发电机跳闸,以保证锅炉的泄压和充分利用蓄热。

(2)汽轮机和发电机互为联锁,即汽轮机跳闸条件满足而紧急跳闸系统(ETS)动作时,将引起发电机跳闸,而发电机跳闸条件满足而跳闸时,也会导致汽轮机紧急跳闸。不论何种情况都将产生机组快速甩负荷保护(FCB动作)。若FCB成功,则锅炉保持30%低负荷运行,若FCB不成功则锅炉主燃料跳闸(MFT)而紧急停炉。

(3)当发电机一变压器组故障,或电网故障而引起主断路器跳闸时,将导致FCB动作。若FCB 成功,锅炉保持30%低负荷运行。而发电机有两种情况:当发电机-变压器故障时,其发电

机负荷只能为零;而电网故障时,则发电机可带5%厂用电运行。若FCB失败,则导致MFT动作,迫使紧急停炉。

二、炉、机、电大联锁保护实例

单元机组大联锁取决于炉、机、电结构、运行方式、自动化水平等。下面以带有旁路系统的中间再热机组为例作一说明。该单元机组配置了两台汽动给水泵,给水泵的容量各为锅炉额定容量的50%。正常时两台汽动泵运行,一台电动给水泵(容量为30%)作为备用泵。

下图为单元机组联锁保护框图。

联锁条件及动作情况如下:

(l)锅炉停炉保护动作 (MFT)或锅炉给水泵全停时,机组保护动作进行紧急停炉。联锁保护动作紧急停机(发电机跳闸),单元机组全停。紧急停炉后,机组保护动作,停全部给水泵。

(2)当汽轮发电机组因保护动作而紧急停机时,单元机组保护系统应自动投入旁路系

统,开启凝汽器喷水门,跳开发电机断路器,将锅炉负荷减到点火负荷(最低负荷)。

这里指出,紧急停机时跳发电机断路器的目的是防止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关闭后,发电机变为电动机运行,使汽轮机叶片鼓风而引起低压缸超温,目前国内汽轮机事故停机后一般不考虑发电机断路器跳闸,因此是否需要或沿时多久自动跳发电机断路器,需要根据汽轮机厂要求而定。

(3)发电机甩负荷或锅炉气压过高,则机组保护动作,同样投入旁路系统并开启凝汽器喷水门,锅炉减至点火负荷。

(4)1号和2号汽动给水泵有一台故障而停止运行,或给水压力低时,机组保护动作。

启动电动给水,经t延迟,检查给水泵是否已启动成功,如果电动(备用)给水泵启动成功,则给水系统可达80% (即50%十30%),相应机组出力也调整为80%。若电动(备用)给水泵启动不成功,则机组保护动作将锅炉减负荷至50%(一台汽动泵运行工况),相应的机组出力也调整为50%。

若1号和2号汽动给水泵全部停止运行,机组保护同样自启动电动(备用)给水泵,若启动成功,则机组出力调整为30%;反之,若启动失败,则发出给水泵全部停运信号,紧急停炉迫使整个单元机组停运。

(5)有关辅机出力不足,系指送风机、引风机等重要辅机的出力不足。例如,运行中

的两台送风机其中有一台故障,则锅炉负荷减至50%,机组出力相应减至50%。若两台送风机同时停止运行,则锅炉紧急停炉 (MFT),整个单元机组停运。

第二章汽轮机保护(ETS)系统

随着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大,蒸汽参数越来越高,热力系统越来越复杂。为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汽轮机的动静间隙、轴封间隙都选择的较小。而汽轮机的旋转速度很高,在机组启动、运行或停机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某些相关设备故障,很容易使汽轮机的转动部件和静止部件发生摩擦,引起叶片损坏、大轴弯曲、推力瓦烧毁等恶性事故。为保证机组安全启停和正常运行,需对汽轮机的轴向位移、转速、振动等机械参数,以及轴承温度、油压、真空、主汽温等热工参数进行监视和异常保护。当被监视的参数在超过报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在超过极限值时保护装置动作,关闭主汽门,实行紧急停机。实现这一功能的控制系统我们称之为汽轮机保护系统,也称为危机遮断系统或ETS系统(Emergency Trip System)。

第一节汽轮机保护系统发展过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轮机保护系统的硬件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与安全相关的系统均由电磁继电器组成,部分采用固态集成电路构成。80年代开始采用冗余的标准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随着对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工业企业和仪表自动化行业对过程安全功能,即有关安全系统的功能安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专门用于安全系统的控制器系统、安全型PLC和安全解决方案(Safety Solution)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火力发电厂中,安全型控制系统和安全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有了许多应用业绩,主要用于锅炉燃烧器管理系统(BMS)和蒸汽/燃气轮机控制和保护系统(ETS)。在八十年代初,火力发电厂应用DCS和PLC的初期,人们对采用软逻辑实现保护功能,对其动作速度和可靠性存有疑虑,因此与机组安全有关的功能(如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主燃料跳闸MFT、汽机防进水保护、主要辅机的联锁保护等)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电磁继电器或固态集成电路组成的硬接线逻辑。

随着PLC在电厂大量成功应用,以及PLC性能和可靠性的提高,在八十年代末期,电厂的ETS系统、FSSS系统、SCS系统开始大规模采用PLC控制,但只是普通的PLC。随着国内对设备安全、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要求不断提高,对安全型控制系统和安全型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国内火力发电厂的应用越来越重视。上世纪末,ETS系统采用安全型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电厂越来越多,如:利港电厂、福州电厂、日照电厂等。

由电磁继电器或固态集成电路组成的硬接线逻辑保护系统的优点是直观,便于检修、成本低廉。缺点是所需硬件较多,能耗高;硬接线多,故障点多;动作迟缓,可靠性差,易引起误动和拒动;此外无事故追忆功能,不利于事故查找和分析。目前已基本淘汰。

采用普通PLC控制的汽机保护系统具有硬接线少,故障率低,易于与其它系统接口;与安全型PLC相比较,硬件成本相对较低,但可靠性相对较差。

采用安全型PLC的汽机保护系统安全系数高,一次性投入较大,但维护成本较低。可靠性在上述三种系统中最高。

此外,国内少数电厂利用DCS实现ETS功能,但这样做有时存在一些问题及安全隐患。如未采用独立的DCS机柜、不是独立的控制站、I/O卡件配置不合理、直流输出与其他系统公用等,可能不利于机组事故分析、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ETS在DCS内部实现需要采用单独的DCS控制站,要求极快的运算速度。DCS系统处理的数据量较大,运算速度增加必然大幅增加成本。从可靠性和运算速度考虑,采用DCS实现ETS功能不如采用专用PLC。因此这种方式目前应用的不是很多。

第二节. 汽轮机保护系统项目设置

一、汽轮机保护系统的作用

在汽轮机启、停和正常运行时,对轴向位移、转速、轴振动、轴承振动、轴承温度、润滑油压、控制油压、凝汽器真空、主汽温、汽缸温度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当被监视的参数超过报警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当监视参数超过极限值时ETS保护装置动作,关闭汽机主汽门和调门、抽汽逆止们等,实行紧急停机。同时将汽轮机跳闸信号送出,联跳锅炉和发电机(机炉电大联锁),安全地将机组停运,目的是不扩大事故范围,把损失降至最低,保护主设备。

常见的汽轮机保护的逻辑框图如下3-1图

图3-1 汽轮机保护逻辑框图

通常情况下用主汽门关闭信号作为进入FSSS、电气保护的汽轮机跳闸信号。

二、汽轮机主要保护项目及功能

1、凝汽器真空低保护

当凝汽器真空下降时,会造成汽轮机内焓下降,不仅影响汽机效率,同时会产生水滴,对汽轮机低压叶片产生水击,损坏叶片。因此几乎所有机组都将真空保护设计为汽轮机的主保护。根据机组设计的不同,有的机组采用压力开关采集真空低信号直接送至ETS系统跳闸。有的则采用变送器,将凝汽器压力信号送至DCS系统进行处理,经过限值判断后送至ETS系统跳机。一般采用三取二逻辑。

关于真空测点的安装,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变送器或压力开关的安装位置标高要高于采样点位置。

(2)取样管中间不能有“U”型弯。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取样管积水,影响测量。

2、润滑油压低保护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是保证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如果润滑油压过低,会造成轴承冷却不够,油膜建立不当,甚至烧瓦等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因此润滑油压低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保护。

润滑油压的测量也分为压力开关和变送器两种。一般用于汽机跳闸的压力取样管从冷油器后润滑油母管上开取样口。

3、EH油压低保护

EH油是汽轮机油动机的工作介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抗燃油。如果EH油压过低,油动机的工作驱动力就会降低,会造成调阀开启速度变慢,主汽门缓慢关闭,引起汽轮机调节系统异常,不能满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要求,因此大型电调机组,设置了此项保护。EH油压的测量也分为压力开关和变送器两种。

4、汽轮机温度保护

汽轮机温度保护主要包括汽轮发电机轴系轴承温度保护、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保护、高压缸排汽温度保护等。

5、锅炉MFT保护

当锅炉跳闸后,汽轮机跳闸,然后联跳发电机,实现机炉电联动,防止发电机逆功率动作。

6、发变组保护

当发电机、主变以及线路发生故障,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时,发变组保护系统发出跳闸信号送至汽轮机保护(ETS)系统,及时将机组安全停运,防止事故扩大。

7、超速保护

超速保护是汽轮机保护一项重要内容,当汽轮机转速超过汽轮机转子根据材料、重量和结构设计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转速时,机组停止运行,防止事故扩大。一般分为机械超速保护和电超速保护。

8、轴向位移保护

为使汽轮机轴向推力轴承处动静部分的水平间隙保持在合理的设计范围之内而设定的一项安全保护措施。

9、轴承振动

为保证各轴承处汽轮机动静部分之间的径向间距保持在合理的设计允许范围之内而设定的一项安全保护措施。

10 手动打闸

手动打闸是汽轮机保护系统的最后一道保护措施,在试验汽轮机跳闸系统、测量阀门关闭时间及汽轮机处于危急情况时人为地使汽轮机跳闸。

11 DEH失电

DEH即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因失去所有能正常工作的电源系统而无法控制汽轮机,为安全起见跳闸汽轮机。

12、其它保护

除了上述几项保护外,汽轮机保护还有:相邻抽汽间压力偏差保护、火警保护、通

讯总线故障保护等等

三、ETS保护动作对象

从上图可以看出,ETS系统发出的跳闸信号分别送到下列系统,并动作相应设备:1. 汽机EHA系统(电液式作动器):EHA系统接受ETS跳闸信号后,动作主汽门、调门跳闸

电磁阀(采用反逻辑时使电磁阀线圈失电;采用正逻辑时则使电磁阀线圈带电),将跳闸油压泄掉,快速关闭主汽门和调门。

一般跳闸电磁阀会采用四取二逻辑。四个跳闸电磁阀采用串并联方式,即AST1和AST3并联,AST2和AST4并联,然后串联。只有当AST1、AST3中有一个动作且AST2、AST4中有一个动作,机组才跳闸。

2.汽轮机抽汽系统

设计汽轮机抽汽系统的目的是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一般使用抽汽的热力系统有凝水加热器(低加)、给水加热器(高加)、除氧器、汽动给水泵(小汽机)、辅助蒸汽系统等。

在汽轮机跳闸甩负荷时,抽汽管道和加热器内储存的能量可能使汽水倒流,引起汽轮机反转甚至超速。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在抽汽管道上设计了气动逆止门。当ETS系统发出汽机跳闸信号时,需要快速关闭气动抽汽逆止门,防止汽轮机超速。此外,当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的水位出现异常时,为防止水、汽通过抽汽管道流入汽轮机缸体内,也需要快速关闭气动抽汽逆止门。

3.汽轮机旁路系统

当ETS系统发出跳闸指令后,联开汽机高压旁路系统,将多余的蒸汽通过高压旁路系统引至再热器,防止过热器超压;联开汽机低压旁路系统,将再热器内多余的蒸汽通过低压旁路系统引至凝汽器,防止再热器超压。

4.FSSS系统

汽轮机跳闸后是否需要锅炉跳闸,一般设计了逻辑判断。当负荷较低,且汽轮机跳闸后,高旁回路、低旁回路都能正常打开,则没有必要锅炉跳闸;否则,ETS系统发出的跳闸信号送到FSSS系统,将炉侧的一次风机、燃料供应系统停运,实现机、炉联锁。

5. 电气保护系统

ETS系统发出的跳闸信号送到电气保护系统,将发电机主开关断开,将发电机解列,防止因逆功率损坏发电机。

第三章 ETS故障实例

1. 情况介绍:

某机组电气UPS电源因故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电源发生故障,出现一分钟左右的断电现象,使使用UPS电源的汽轮机保护装置ETS主PLC因此失电,在UPS电源恢复正常后,热控人员合闸ETS系统的UPS电源开关,此时ETS的主PLC送出“机组跳闸”信号到DCS系统,DCS系统根据逻辑设计关闭所以抽汽电动门及抽汽逆止门,小汽轮机因此失去冲转汽源而转速下降,锅炉的汽包水位迅速下降,致使汽包水位低低保护动作,锅炉MFT,汽轮机跳闸,发电机解列。作为热控技术人员,在这里我主要分析ETS系统主PLC送电时向DCS发出“机组跳闸”信号的原因和避免此类事故的解决措施。

2. 原因分析:

下图1是ETS跳闸逻辑的原理图。

说明:“LR1”是挂闸按钮输入触点,用于机组挂闸操作;

“TRIP1”是通道1跳闸,指通道1因某一条件动作而跳闸;

“TRIP2”是通道2跳闸,指通道2因某一条件动作而跳闸;

“AST1”到“AST4”是4个跳闸电磁阀的输出信号;

“LR”是机组已挂闸信号;

“UNITTRIP”是机组跳闸信号,它与“LR”信号相反。

机组正常的操作步骤是,当ETS的PLC正常工作时,在无跳闸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按挂闸按钮,此时“TRIP1”、“TRIP2”、“LR1”均为1,所以“AST1”和“AST2”为1并保持,“AST3”

由0变为1,电磁阀AST1和AST3带电,通道1复位。同理,电磁阀AST2和AST4带电,通道2复位,已复位信号“LR”为1,机组跳闸信号“UNITTRIP”消失,送到DCS的跳闸信号失去,抽汽逆止门和抽汽电动门可以打开,机组正常运行。

当ETS主PLC的UPS电源失去时,机组跳闸信号“UNITTRIP”触点因为PLC停止工作而处于打开状态,这与PLC上电后在机组挂闸时的状态一致,所以不会引起机组跳闸,但当PLC上电时,虽然不存在跳闸条件,即“TRIP1”、“TRIP2”均为1,而挂闸按钮“LR1”是脉冲信号,只有按复位按钮才能为1,默认情况下为0,所以“AST1”、“AST2”、“AST3”、“AST4”状态为0,已复位信号“LR”为了0,跳闸信号“UNITTRIP”为1,但由于ETS系统的副PLC工作正常,主副PLC的跳闸电磁阀输出为并联,故四个跳闸电磁阀仍然带电,机组不跳闸。而主副PLC的机组跳闸信号“UNITTRIP”触点也是并联,所以送出“机组跳闸信号”

到DCS系统联关抽汽逆止门和抽汽电动门。

从而得出结论,ETS系统PLC上电时的默认状态为跳闸,而且任一PLC都能送出“机组跳闸”信号到DCS,这就是为什么主PLC的UPS电源消失后重新送电触发机组跳闸信号的原因。而对于ETS系统的设计来说,由于主副PLC互为备用,主PLC的失电和送电不应该影响副PLC的正常工作和输出输入状态的变化,而且汽轮机也并没有因为主PLC失电和送电而跳闸,最终的跳闸是因为机组大联锁动作所致,所以这次主PLC送出“机组跳闸”

信号到DCS与ETS送出跳闸信号去跳闸汽轮机并不一致,也就是说这次主PLC不应发出“机组跳闸”信号,这是设计上的问题。

3. 解决方案研讨:

为了合理解决问题,详细讨论了各种方案,比较优缺点,具体情况如下:

1) 加装继电器,由信号“UNITTRIP”触发,经过继电器的常闭接点送到DCS。优点:任一PLC

的失电和送电不会误发“UNITTRIP”;缺点:a、信号常带电,容易误动,b、加装继电器,增加故障点。

2) 修改逻辑如下图2,即将“LR”的常闭接点改为常开,在DCS侧将信号取“非”。优点:任一

PLC的失电和送电不会误发“UNITTRIP”;缺点:信号常带电,容易误动。

图2:修改后的逻辑原理图

3) 将主副PLC送出的机组跳闸信号由并联改为串联。优点:任一PLC的失电和送电不会误发

“UNITTRIP”;缺点:在PLC失电后要很及时地恢复电源,并按复位按钮,使跳闸逻辑正常工作,不然会误跳。这给运行和检修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于机组安全也不利。

4) 将主副PLC送出的机组跳闸信号由并联改为串联,加装继电器,由信号“UNITTRIP”触发,

经过继电器的常闭接点送到DCS。优点:任一PLC的失电和送电不会误发

UNITTRIP LR

“UNITTRIP”;缺点:加装继电器,增加故障点。

5) 将DCS中用于联锁关闭抽汽电动门和抽汽逆止门的“机组跳闸”信号改由就地来的ETS油压

开关实现,开关定值6.89MPa,如果ETS油压低于6.89MPa,则机组跳闸,自然要求联关抽汽电动门和抽汽逆止门。优点:不影响ETS和DCS的所有已有功能的正常作用,任一PLC 的失电和送电不会产生误动信号;缺点:精确校验ETS油压开关,并检查接线可靠。

4. 方案确定

总结以上方案的优缺点,最终一致同意采用方案五,即改用ETS油压开关进行联锁功能,避免了因为ETS系统的电源故障而引起的误动,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DEH系统

DEH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1 自动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

2 自动挂闸。

3启动前的控制和启动方式:

自动判断热状态。

4转速控制:

设置目标转速、设置升速率、过临界、暖机、3000r/min定速。

5负荷控制:

并网带初负荷;

升负荷:目标、负荷率、暖机;

负荷控制;

主汽压力控制;

一次调频;

CCS控制;

阀位限制;

主汽压力限制。

6超速保护。

7在线试验:

喷油试验;

电气超速试验、机械超速试验;

阀门活动试验;

主遮断电磁阀试验;

阀门严密性试验。

8 自动/手动方式之间的切换。

9 ATC热应力控制。

10 ETS保护停机系统控制

4-1 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

整定伺服系统静态关系的目的在于使油动机在整个全行程上均能被伺服阀控制。阀位给定信号与油动机升程的关系为:

给定0%~100%――升程0%~100%

为保持对此关系有良好的线性度,要求油动机上作反馈用的LVDT,在安装时,应使其铁芯在中间线性段移动。

在汽轮机启动前,可同时对7个油动机快速地进行整定,以减少调整时间。

油动机整定只能在OIS上选择操作。

在启动前,整定条件为:

汽轮机挂闸

所有阀全关

注意:必须确认主汽阀前无蒸汽,以免整定时,汽轮机失控。整定期间,转速大于100r/min时,机组自动打闸。

DEH接收到油动机整定指令后,全开、全关油动机,并记录LVDT在两极端位置的值,自动修正零位、幅度,使给定、升程满足上述关系。为保证上述关系有良好的线性,可先进行LVDT零位校正,给定值为50,移动LVDT的安装位置,使油动机行程为50%即可。

4-2 挂闸

挂闸就是使汽轮机的保护系统处于警戒状态的过程。危急遮断器采用飞环式结构。高压安全油与油箱回油由危急遮断装置的杠杆进行控制。汽轮机已挂闸为危急遮断装置的各杠杆复位,高压安全油与油箱的回油口被切断,压力开关PS1、PS2、PS3发出讯息,高压保安油压建立。

挂闸允许条件:

汽轮机已跳闸;

所有主汽阀全关。

当上述条件满足时,即允许挂闸。操作员发出挂闸指令后,DEH中相应继电器带电闭合,使复位电磁阀1YV带电导通,透平润滑油进入危急遮断装置,推动杠杆移动,高压安全油至油箱的回油被切断,PS1、PS2、PS3发讯,当DEH接收到高压安全油油压建立信号,挂闸完成。

4-3 启动前的控制

1 自动判断热状态

汽轮机的启动过程,对汽机、转子是一个加热过程。为减少启动过程的热应力,对于不同的初始温度,应采用不同的启动曲线。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自动根据汽轮机调节级处高压内缸壁温T的高低划分机组热状态。

T<320℃ 冷态;

320℃≤T<420℃ 温态;

420℃≤T<445℃ 热态;

445℃≤T 极热态。

热控基础知识——电工学基础知识

目录 电工学基础知识 (3) 1.为什么一般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金属导体的电阻却 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3) 2.什么叫静电感应? (3) 3.什么叫静电屏蔽? (3) 4.尖端放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 5.什么是热电效应? (4) 6.什么是光电效应? (4) 7.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它有何利弊? (4) 8.为什么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 (4) 9.什么是“左手定则”?什么是“右手定则”?分别说明它们的用途。 (4) 10.什么叫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自感?什么叫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和互感? 5 11.什么叫集肤效应? (5) 12.什么叫涡流?涡流的产生有哪些危害? (5) 13.常用的电阻器阻值标示方法有哪些?各是怎样表示的? (5) 14.常用的电容器容量标示方法有哪些? (6) 15.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 (6) 16.什么是电路的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 (6) 17.短路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生产中能否利用短路? (7) 18.如何理解额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7) 19.什么叫交流电?什么是正弦交流电?正弦量的三要素是什么? (7) 20.什么是交流电的最大值、瞬时值和有效值? (7) 21.什么是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7) 22.什么是相位(ωt+φ)、初相位φ、相位差Δφ? (8) 23.正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8) 24.什么叫感抗、容抗和阻抗? (9) 25.什么是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9) 26.什么是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 (9) 27.什么是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10) 28.串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 29.并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 30.什么叫功率因数(cosφ)?怎样提高功率因数? (11) 31.什么是三相电路?采用三相电路的原因是什么? (12) 32.什么叫端线、中点、中线线电压、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 (12) 33.三相功率如何计算? (12) 34.什么是换路与换路定律? (13) 35.什么是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它们有什么不同? (13) 36.什么叫磁路? (13) 37.变压器为什么不能使直流电变压? (14) 3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14) 39.何为转差率?怎样改变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14)

热控DCS培训资料

培训资料 Symphony系统是ABB公司九十年代后期推出的,融过程控制和企业管理为一体的新一代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以九十年代初期Infi90 Open为基础,在更新、发展、兼容的原则要求下,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结构,强化了系统中各设备的功能,形成了当前的Symphony系统。 以下对Symphony系统提供的电厂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群(包括电气系统及电厂公共系统的控制)分别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1 Symphony系统配置方案及其说明 Symphony系统具体包括: a)现场(过程)控制单元 b)中控室设备(人机接口)、大屏幕接口 c)网络通讯系统 d)Symphony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e)远程I/O 1.1现场控制单元 HCU (Harmony Control Unit) 1)现场控制单元是DCS电厂控制的核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锅炉保护,模拟调节,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与工艺过程和设备直接相关的功能。对现场控制单元的要求是: a)具有高可靠性,在各种工况下确保过程的安全。 b)分散与灵活性,适应各种的工艺过程的要求。 c)实时与快速性。快速处理多个回路,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完成全部任务。 d)开放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够实现多种通讯方式。 2) 现场控制单元HCU中的主要部件包括: a)过程控制机柜 b)过程控制器 c)I/O 模件及 SOE 模件 d)电源系统 控制机柜分配 单元机组控制机柜的分配按汽机、锅炉分开布置,分别布置在汽机房(8.5米层)的电子室B,锅炉运转层(13.7米层)的电子室A,以及汽机房中压开关室(用于6KV开关)内,并分别完成 DAS、MCS、SCS、FSSS和电气控制的功能。这些设备由每台机组各自的控制网络 C-Net 环路相连,从而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环网。 在两台机组的环网之间设置一个公用环网,对两台机组的公用部分(包括公用厂用电系统、燃油泵房、热力系统公用部分等)进行控制。其中厂用电源公用系统、热力公用系统的机柜亦布置在8.5米层的汽机电子室B内。

热控仪表知识培训基础知识

热控仪表知识培训 周亚明 第一讲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 1.仪表主要由传感器、变换器、显示装置、传输通道四部分,其中传感器是仪表的关键环节。 2.测量过程有三要素:一是测量单位、二是测量方法、三是测量工具。 3.按参数种类不同,热工仪表可为温度、压力、流量、料位、成分分析及机械量等仪表。 4.根据分类的依据不同,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什么叫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示值与实际值的代数差,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实际值之比的百分数 相对误差=p×100% 第二章、检测 第一节、温度检测: 1.温度: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热力学温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 温度测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 接触式测温法 接触式测温法的特点是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两者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这时感温元件的某一物理参数的量值就代表了被测对象的温度值。这种方法优点是直观可靠,缺点是感温元件影响被测温度场的分布,接触不良等都会带来测量误差,另外温度太高和腐蚀性介质对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会产生不利影响。 接触式仪表主要有: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及半导体二极管温度计。 非接触式测温法 非接触式测温法的特点是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相接触,而是通过辐射进行热交换,故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

精品文档 规程编号:KF-HD-CYJSB-*** 版本号:2013-9 受控号: DCS系统浙大中控操作规程 二零一三年九月实施日期:开发事业部哈得作业区发布单位:. 精品文档 目录 一、使用范围和编制依据 二、管辖范围 三、系统介绍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风险及控制措施

六、装置介绍集散控制系统(一)浙大中控JX-300XP七、操作规定(一)浙大中控自控系统监控操作八、注意事项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 一、使用范围和编制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哈得作业区DCS系统正常维护和操作管理。 本规程依据浙大中控JX-300X DCS系统操作维护手册编制。二、管辖范围 哈一联、哈四联、天然气站主控室。 . 精品文档 三、系统介绍 1、DCS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1)系统硬件 哈四联系统由三个操作站(其中一个兼作工程师站)和3个控制站构成。 哈一联系统由四个操作站(其中一个兼作工程师站)和3个控制站构成。 天然气站系统由三个操作站(其中两个兼作工程师站)和一个控制站

构成。 本规程所涉及的操作均在操作站上实现,具体的硬件构成参见相关技术资料。 2)系统软件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在Advantrol软件下实现,具体的Advantrol操作参见相关技术手册。 四、主要技术参数 1、浙大中控DCS系统 五、风险及控制措施 六、装置介绍万方天然气处理站,配备了一套独东河天然气站设计为日处理量22.5自动化监控系统,本系统由硬件、通讯网络、操作

立的浙大中控JX-300XP. 精品文档 站计算机、监控软件等组成。 主服务器从服务器监控机 1#操作站操作站2#3#工程师站监控网络RS232/RS485 主控单元AB主控单元现场分子筛PLC现场压缩机PLC现场压缩机PLC 控制网络I/O模块I/O模块 信号I/O 现场仪器仪现场仪器仪表表 JX-300XP系统硬件

热控专业培训资料

热控专业培训资料 一、热工专业涉及到的领域: 1、工业锅炉(包括供暖及生产用汽锅炉)热控系统监测及控制。 2、热网及换热站控制系统监测及控制。 3、净水厂、污水厂过程控制及监测。 4、变频软启控制系统(主要用在钢厂、铝厂各种电机控制、锅炉汽轮机组辅机控制、城市生活给水变频控制、水厂污水厂各种泵类控制)。 5、火电厂热控系统监测及控制。 二、热工自动化设计的任务 热工自动化的设计任务,在于设计一套包括检测显示、自动调节、操作控制、信号保护等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监视控制系统,以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并为改善值班人员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必要的条件。它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热工检测:用检测元件和显示仪表或其它自动化设备,对系统或设备的热工参量,或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烟气成分分析)等,进行连续测量和显示,以供值班员监视生产情况,或为企业经济核算提供数据,为自动调节和保护提供检测信号。 自动调节:当对象工况改变即需要控制的参数偏离定值时通过自动调节设备,使某些被调量能自动地保持在所要求的范围内,保证工艺过程的稳定。操作控制:对某一设备进行单个操作,或对某一工艺系统的多台设备按一定规律进行成组操作或程序控制。 热工信号、保护及联锁:当参数超过规定值时,发出声光信号,提醒值班

员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正常生产,或自动地按一定顺序操作某些设备或紧急停止机组运行。例如:汽包、过热器、再热器装有安全门,一旦这些压力升高到一定值,安全门自动开启,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汽包最重要的参数汽包水位,高一高二值、低一低二值报警。低三值停炉,高三值自动打开自动放水门。 三、常用热工控制盘型号: 1、火电厂仪表盘主要型号:KG-221、231、321、331,KGD-221,KGT-221、231、331、321(带操作台),电动门控制箱及电源机柜 RJX,KXQ. 2、工业用锅炉控制盘型号:KTX-221、231、321,KTZ-221、231、321、331. 3、微机操作台:WCZT-2/4 TK-3非,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选用其它控制台。 4、DCS机柜及PLC控制柜一般选用PK30\PK80等。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

规程编号:KF-HD-CYJSB-*** 版本号:2013-9 受控号: 浙大中控DCS系统 操 作 规 程 实施日期:二零一三年九月 发布单位:开发事业部哈得作业区

目录 一、使用范围和编制依据 二、管辖范围 三、系统介绍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风险及控制措施 六、装置介绍 (一)浙大中控JX-300XP集散控制系统 七、操作规定 (一)浙大中控自控系统监控操作 八、注意事项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 一、使用范围和编制依据 本规程适用于哈得作业区DCS系统正常维护和操作管理。 本规程依据浙大中控JX-300X DCS系统操作维护手册编制。 二、管辖范围 哈一联、哈四联、天然气站主控室。

三、系统介绍 1、DCS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1)系统硬件 哈四联系统由三个操作站(其中一个兼作工程师站)和3个控制站构成。 哈一联系统由四个操作站(其中一个兼作工程师站)和3个控制站构成。 天然气站系统由三个操作站(其中两个兼作工程师站)和一个控制站构成。 本规程所涉及的操作均在操作站上实现,具体的硬件构成参见相关技术资料。 2)系统软件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在Advantrol软件下实现,具体的Advantrol操作参见相关技术手册。 四、主要技术参数 1、浙大中控DCS系统 五、风险及控制措施 六、装置介绍 东河天然气站设计为日处理量22.5万方天然气处理站,配备了一套独立的浙大中控JX-300XP自动化监控系统,本系统由硬件、通讯网络、操作

站计算机、监控软件等组成。 JX-300XP 系统硬件 1、 机柜 天然气站仪控室有I/O 卡件机柜两套,哈四联机柜间有I/O 卡件机柜五套,哈一联机柜间有I/O 卡件机柜五套。 2、 系统软件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在Advantrol 软件下实现,具体的Advantrol 操作参见相关 从服务器 主服务器监控机 现场仪器仪 表 现场仪器仪 表

热电厂热控DCS控制保护回路误动作原因与处理措施探微 李家伟

热电厂热控DCS控制保护回路误动作原因与处理措施探微李家伟 发表时间:2019-08-09T17:08:59.2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9期作者:李家伟[导读] 为维护DCS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DCS控制系统误动作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遵义 564300摘要:热电厂热控DCS系统主要结合数据收集、数据模拟、数据分析及控制等组成,结合控制回路的结构,由自动化控制,实现节约人工,降低技术人员工作量的目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鉴于此,为维护DCS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本研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DCS控制系统误动作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热电厂热控;DCS系统;热控保护;误动作;措施 热电厂热控DCS系统主要是由数据采集系统、模拟量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以及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组成,其最大的优势是既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使整个热电厂的工作机组都可以在实时监控的条件下有序进行。虽然目前该系统发展逐渐成熟,但是其故障仍然存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导致保护系统误动的原因,并结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热电厂热控DCS系统的组成 1.1数据采集系统 结合DCS系统运行的各项指数,可以结合系统集成设备监控过程中的状态,以各项参数设计为标准,将显示的数据成果进行分析,并提供给工作人员参考使用。当采集的数据异常情况,可以根据数据打印功能,选择性的开展数据采集功能,并根据现场状态,突出数据采集系统的高效运用。 1.2模拟量控制系统 在汽轮发电机组中,由于参数设置及调控过程中的需求,会导致整体系统受到控制。例如,对于热电厂锅炉锅侧传热来说,可以实现汽温调节、送风引风调节、储水调节等,同时,在控制机位的合理化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蒸汽温度的记忆调控,并实现锅炉给水系统的全过程控制。 1.3顺序控制系统 根据热电厂热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同,可以针对DCS采用顺序控制的程序,有效的判断设备实行运行状态之后,按需配置相应的操作流程,并根据逻辑性关系,由顺序系统发出相应指令,通过控制机组设备确定各个装置的有效性。顺序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流程是根据作用的参数进行监控,并做好联锁保护,但是从实际热电厂运行状态看,顺序控制的内容较多,同时其逻辑性较为简单,因此需要做好对应的保护逻辑,促进整体逻辑控制程序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2热电厂热控DCS控制保护回路误动作的原因 2.1硬件设施存在故障 硬件设施是热电厂热控DCS系统应用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指令技术指标,且在控制及保护系统中,可以结合硬件设施的稳定性,实现整个DCS系统的高效运行,但是由于系统内部的元器件遭到破坏,会导致整体电路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进而电源的工作标准及输出电压电流等问题出现,会导致DCS系统故障发生。在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结合设备驱动效果,判断各个指示灯对于错误的显示,同时应有效的加大整体驱动效果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通过保护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加强工作系统参数的合理化分析与判断。热工元器件的故障出现,会直接损坏整体主机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易产生误动现象,对于工作系统保护环境的影响较大。 2.2热控系统保护与辅机控制逻辑性错误分析 在热电厂机组系统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结合热控保护逻辑,以辅机设备为基础,构建基于直接机组对接形式的安全运行及管理体系。从对项目机组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只有结合原本热控DCS系统才能够实现各项控制参数的合理化应用,同时应充分结合运行曲线、分析数据参数,结合重要的运行逻辑顺序,实现运行逻辑与正常系统运行工况的合理化匹配。 2.3外部环境的影响引起误动 在现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粉尘较多,且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会导致运行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变化性大,同时也容易导致螺丝松动等现象引起的故障,随着DCS系统运行过程中受到模拟参数数值变化的影响,整个DCS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转速、位移及压力等工作环境也会受到外部电磁辐射等的影响,进而对DCS系统的信号造成影响。 3减少热电厂热控DCS控制保护回路误动作处理措施 3.1应用创新型技术和质量可靠的元器件 在DCS整体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结合可靠性原理,运用成熟度较大的热控元件,可以根据实际条件,确保整体元器件质量体系的完善。由于成本运用空间的限制,会导致元器件在选择的过程中,用降低元器件的质量进而减少整体系统中资金的投入,但是在涉及到主要功能元器件的结构中,应充分的结合DCS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保证和提升设备运行的效率,并能够通过有效的控制体系,促进和提升DCS 软件系统的合理化应用。 3.2优化热控系统逻辑 根据热控系统保护回路误动都是基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容易引起扰动信号的干扰,从而提升信号位置开关的接触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以上由于控制逻辑的不完善导致的机组跳闸现象,应从系统内容的故障设备元器件上进行系统的优化和设计,从而设置保护回路的稳定性,促进和提升整体回路信号的稳定性。比如在多重化的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当整体的信号系统进行串联后,会导致信号的误动或者据动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系统采集模拟量信号的限制,会利用科学设置,处理信号的变化速度,进而完善和设置保护系统信号结构的稳定性。此外还应做到增强电源及接地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结合整体检修水平的不同,提高设计、施工和检修水平,并重点开展取样测量信号的方式,降低保护误动作的可能性。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完善管理模式

热控工程师站及DCS电子间管理制度

新疆农六师煤电有限公司工程师站及电子间管理制度 一、目的意义 工程师站是配置系统硬件、形成控制策略、将生成的各类组态信息下载到操作员站或I/O控制站,使系统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监控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在工程师站在线调试系统状态参数,在线修改控制参数等。同时,工程师站也DCS是系统的维护中心。而电子间则是放置机组重要控制设备的地方,对机组安全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强工程师站和电子间的管理,防止DCS设备及软件的损坏,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原则 工程师站和电子间实行准入、登记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全厂工程师站及电子间的管理。 四、具体内容 (一)工程师站的管理 1、工程师站室是热控人员进行DCS系统及设备维护的场所,非热控检修人员及DCS维护人员不得入内;其他人员如需进入工作,须得到热控专业(班长及以上职务)同意。所有进入工程师站室的人员实行登记制度。 2、工程师站的管理主体为热控专业,由其负责日常DCS系统维护和监控。 3、工程师站内计算机为专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严禁在计算机上进行文字处理或玩游戏等,如违反将处200元/次罚款。 4、使用的移动存贮介质(如软盘、光盘等)应先检查合格,并在其表面进行标识合格后方可使用,必须专盘专用,防止系统被污染或带入病毒。对获准使用的移动存贮介质建立使用登记薄。 5、DCS系统软件组态和其它数据应每月进行备份或更新,防止软件或数据丢失。 6、工程师站内各计算机应有明确标识,标明其用于哪台机组。计算机设密码保护,防止无关人员动用。 7、工程师站内DCS设备巡视记录本、DCS逻辑修改记录本应记录清晰、完整、准确,记录本不能挪作他用,也不得遗失。 8、工程师站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桌面摆放整齐有序,室内不得乱扔杂物,也不得乱堆放杂物。 9、工程师站内无人时应由热控人员及时上锁,防止无关人员入内。如发现室内无工作人员而门又不上锁,将处热控专业50元/次罚款。 10、工程师站内热控值班人员职责: ⑴对电子间内热控系统及设备进行巡视并作好DCS设备异常、卡件损坏更换及维护情况记录; ⑵对巡视到的设备异常情况及运行通知的缺陷及时通知设备专责处理; ⑶对当天值班中热控系统及热工设备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生设备重大缺陷或故障时,及时打印事件记录两份,并注明发生日期、情况,一份交至公司安监科,一份由专业内统一保存; ⑷对热工保护及自动投切原因及情况进行记录; ⑸对DCS系统的维护情况(包括软件和硬件)进行记录; ⑹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程师站内,离开工程师站后及时应将门锁好。 (二)电子间的管理 1、电子间内无人时应上锁,防止无关人员入内。如电子间内无工作人员且不上锁,将处罚当班运行值和热控值班人员50元/次罚款。 2、进入电子间,需得到值长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

热控TSI系统控制手册

热控分场4号机组A级检修 TSI系统检修控制手册 热控分场机控班 目录 一系统简介 (3) 二一次元件的安装与调整 (7)

2.1轴向位移的安装与调整 (7) 2.2高、中、低压胀差的安装调整 (8) 2.3振动控头的安装调整 (10) 2.4前置器的作用与校验 (10) 三 TSI控制部分(监测仪表)简介 (11) 四常见故障处理及注意事项 (14) 五TSI软件系统 (16) 六我厂TSI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5) 七、系统检修前检查 (27) 7.1检查内容 (27) 7.2相关记录 (28) 八 TSI系统停电 (29) 九 TSI系统设备清灰 (30) 十系统接地、绝缘检查 (31) 十一 TSI系统送电、检查 (32) 十二系统启动后试验、检查 (34) 十三系统恢复、修后备份 (35) 十四检修完毕,整体验收 (36) 检修过程控制责任表 (36)

一系统简介 汽轮发电机组运行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动静之间的间隙很小,当机组失去控制时会造成设备的重大损坏,甚至出现毁机。因此,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的检测和可靠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的监测和可靠地保护是汽轮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采用汽轮机监测仪表系统TSI可以连续地对汽轮机进行检测,当参数超限时,能可靠地使机组紧急停机,防止事故的扩大。 TSI监测的参数很多,从测量技术的本质来看,实际是测量机械位移。转速是测量旋转机械转子的角位移,轴向位移、胀差、气缸的热膨胀等是测量静位移,轴振、偏心是测量动位移。它们所反映的测量值是探头与被测对象的间隙量,把间隙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是由传感器来实现的。非电量的

浙大中控DCS系统介绍大全

浙大中控DCS JX-300XP DCS控制系统资料如下: JX-300XP控制系统是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UPCON WebField系列控制系统之一,是中控科技集团为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Web 技术的发展而推出的基于网络技术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最新的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 软件技术、先进控制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了多种总线兼容和异构系统综合集成。各种国内 外DCS、PLC及现场智能设备都可以接入到JX- 300XP系统中,实现企业内过程控制设备信息的共享。系统优越性能概述如下:系统性能一览 1、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0~50) ℃ 存放温度:(-40~70)℃ 工作湿度:10%~90%,无凝露 存放湿度:5%~95%,无凝露 大气压力:(62~106)kPa,相当于海拔4000米 振动(工作):振动频率范围为(10~150)Hz,允许的位移峰幅值为0.075mm,加速度小于9.8m/s 2 2、供电要求 双路供电,220 VAC±10%,50 Hz±5%,最大(单个机柜)650W,功率因数校正(符合IEC61000-3-2标准)。 3、接地要求 在普通场合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在变电所、电厂及有大型用电设备等场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系统规模 WebField JX- 300XP最大系统配置为:63个控制站,72个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以及其他功能的计算站点

JX- 300XP系统是在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最新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 进理论而开发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方面:(1)系统所需要的主要元器件均经过严格的筛选使用。(2)所有卡件均智能化,采用先进生产制造装置和先进检测设备生产制造,并经过长达一周的高低温老化和全面 测试。(3)做抗腐处理,其抗腐蚀性能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G3级标准,更加适用于化工场合应用。 控制机柜XP202 基本尺寸:2100(H)×800(B)×600(D)mm;可定做2200*800*800或2100*800*800机柜 散热方式:顶部安装四个散热风扇(选配)散热; 安装方法:焊接或螺栓固定(机柜底部有四个与槽钢紧固的螺栓); 内部机笼安装:架装结构(电源机箱、I/O单元、工业控制计算机); 备注:最多可安装1个XP251-1电源机笼,4个XP211机笼,4个XP251-1电源单体一体化机笼 XP211 用于安装系统卡件与各类I/O卡件。机械结构设计符合硬件模块化的总线结构设计要求,采 用方便的插拔卡件、容易扩展的带导轨的机笼框架结构。同一控制站的各个机笼通过双重化 串行通信总线SBUS相连。IO机笼可与主控制机笼放置在同一个机柜中,也可以放置在不同的 机柜中,也可以远程机笼的形式放置在

基于电厂热控DCS系统的组成分析

基于电厂热控DCS系统的组成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22T14:32:48.3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1期作者:周朝旭 [导读] 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控,对于机组运行的参数也能够准确的监测。 周朝旭 (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阜新市 123003) 摘要:随着电厂发电机组设备自动化的提高,DCS系统也更加的可靠便捷,方便维护,因此在发电机组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电厂热控DCS系统的组成进行简述,并对其控制回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电源或接地系统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电厂热控;DCS系统;组成;分析 一、电厂热控DCS系统的组成 1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监控,对于机组运行的参数也能够准确的监测。显示的内容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如果数据存在着异常现象,设备能够自行报警,甚至能选择性的将数据进行打印,应用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对现场状态进行把握,也能保证设备的运行能够符合正确的操作方式。 2模拟量控制系统 应用模拟量控制系统能够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参数进行控制。就锅侧方面,能够对机炉的汽温和送风、引风工序进行调节,对储水箱的水位和蒸汽温度进行控制。就机侧方面,可以对锅炉给水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对除氧器的水位进行调节。 3顺序控制系统 DCS系统将电力的热力系统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几个子系统,并采用一定的程序对系统的顺序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判断之后,DCS系统会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逻辑发出指令,并对机组的各个装置进行控制。顺序控制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参数做好监控工作,并进行连锁保护。然后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和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系统的逻辑进行确定。 4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在汽轮运行过程中,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除了能够对其状态、参数进行监视和保护外,还能够对汽轮机的转速、功率和汽压进行控制和调节,甚至对机组启动、停运及故障都能进行控制。 5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 它是DCS系统中最需要进行重点监控的部分。锅炉炉膛在发电过程中的安全一定要有保障,对炉膛内燃烧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值和锅炉的状态要密切监控,保证燃烧系统在符合规定的程序下运行,以便事故发生后能迅速进行处理。 二、DCS误动原因 1硬件故障引起的误动 当设备中的元器件损坏、模块和电路存在着接触不良现象、电源输出存在问题、电路板跳线错误等,就会触发DCS硬件发生故障。当DCS系统硬件发生故障后,就难以对现场的设备进行驱动,指示灯难以正常显示,即使系统运行符合规范,对应测点的数值也难以正常显示。有些信号出现故障可能是因为热工元件出现了问题,这就容易引起系统的主机和辅机难以对设计进行保护,进而产生拒动现象。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元器件的质量不合标准,或者是由于长久使用,元器件出现老化。另外,DCS逻辑没有对关键性的回路进行冗杂设计。通过单元件进行工作,容易导致元件发生问题,最终引起保护误动和拒动现象。 2软件故障引起的误动 热控软件的控制逻辑一定要正确,逻辑不完善容易导致DCS系统发生误动。在机组投产调试的过程中,或者在电厂进行了大的改动之后,发电机组的特性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DCS系统出现逻辑问题。DCS系统在技术改动之前对参数和函数曲线进行控制的逻辑可能无法满足技术改动之后设备的运行。这就需要在技术改动之后,对于软件的逻辑也要进行重新设定,对相关参数及函数曲线进行更改,这样才能保证软件的逻辑符合技术改动之后的设备,从而对系统误动进行防止。 3电源或接地系统故障引起的误动 电源或接地系统故障主要表现为电源缺失,电源缺失的主要原因为供电系统的零线、火线、地线这三条线路存在 着接触不良或者连接错误的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系统,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出现电源线路质量下降的问题,从而导致线路的绝缘保护装置被破坏或者线路的电阻太高等问题。当电源的设计不够完善,在地极电阻过大的情况下,地网与地极之间断开也会存在误动情况。 4外部环境引起的误动 如果在工作场地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或者由于长时间振动、温度湿度等环境存在异常,也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具体包括线路接触不良,螺丝松动或者卡套接触不良等。DCS系统得到的开关量和模拟量在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下出现问题,例如位置开关不到位和传感器故障等问题。在强电磁环境下,如果外部电磁辐射、电导耦合等对设备进行干扰也容易对DCS进行信号干扰。 三、降低误动作率的应对方法 1应用可靠的技术和元器件 为了提高系统控制回路的可靠性,在对热控元件的选择上,要保证的性能的安全可靠、应用成熟。如果一些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考虑,采用成本较低的元器件无可厚非,但是针对质量要求高或者核心重要的元器件,必须要采用高质量的设备,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仅降低了系统误动的机率,还能保证系统自诊的能力。 2优化热控系统的逻辑 当外部干扰引起瞬间信号误发,容易导致热控系统保护回路的误动。大部分信号都是因为位置开关接触不良导致的机组跳闸,所以在

热控基础知识.docx

什么是两线制?两线制有什么优点? 两线制是指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的连接仅有两根导线,这两根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与四线制相比,它的优点是:①可节省大量电缆和安装费;②有利于安全防爆。 盘内接线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盘内接线的技术要求有哪些?盘内配线的基本技术要求为:按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牢固、接触良好;绝缘和导线没有受损伤;配线整齐、清晰、美观。 阀位变送器的作用是什么? 阀位变送器的作用是什么?阀位变送器的作用是将气动执行机构输出轴的转角(0?90° )线 性地转换成4?20mADC信号,用以指示阀位,并实现系统的位置反馈。因此,阀位变送器应具有足够的线性度和线性范围,才能使执行机构输出轴紧跟调节器的输出信号运转。什么叫智能变送器?它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智能变送器?它有什么特点?智能变送器是一种带微处理器的变送器。与传统的变送器比较,它有如下主要特点:(1)精确度高,一般为± 0.1%?± 0.05%。(2)有软件信号处理功能,线性度好。 (3)有温度、压力补偿功能。(4)量程调节范围大。(5)可远距离传输、调整范围、诊断及通信。(6)可靠性高,维护量小。 气动调节仪表有哪几部分组成? 气动调节仪表有哪几部分组成?气动调节仪表主要由气动变送器、气动调节器、气动显示仪表和气动执行机构组成。 电力安全规程中“两票三制”指的是什么? “两票”是指:①操作票;②工作票。“三制”是指:①设备定期巡回检测制;②交接班 制;③冗余设备定期切换制。 PID 自动调节器有哪些整定参数? 有比例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三个整定参数。 什么是RC 电路的时间常数?它的大小对电路的响应有什么影响? 答案:RC电路的时间常数为R与C的乘积。时间常数越大,响应就越慢,反之则越快。热工报警信号按严重程度一般可分为哪三类? 答案:一般报警信号、严重报警信号、机组跳闸信号。如何降低热工信号系统和热工保护系统的误动作率? 答案:(1)合理使用闭锁条件,使信号检测回路具有逻辑判断能力。(2)采用多重化的热工信号 摄取方法,可减少检测回路自身的误动作率。 程序控制装置根据工作原理和功能分别可分为哪几种? 答案:程序控制装置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基本逻辑型、时间程序型、步进型和计算型。按功能可分为固定接线型、通用型和可编程序型。 什么是ETS? 答案:ETS即危急遮断控制系统。在危及机组安全的重要参数超过规定值时,通过ETS ,使AST 电磁阀失电,释放压力油,使所有汽阀迅速关闭,实现紧急停机。 说明PLC 的基本组成。 答案:PLC主要包括控制器主机、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三部分。其中控制器主机由CPU、存 储器、总线及电源等组成,输入模块主要由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入模块组成,输出模块主要由模拟量和开关量输出模块组成。 DAS 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案:一般来说,DAS 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有数据采集、输入信号预处理、报警、开关量变态处理、事故顺序记录、CRT 显示、打印制表和拷贝、操作请求与指导、事故追忆、二次参数计算、性能计算和经济分析、人机联系等功能。

热工热控培训计划

热控专业培训计划1.1 培训时间:6 个月 1.2 课程设置: 1.2.1 热工基础知识培训: 1.2.1.1 热工计量基础 1.2.1.2 热工测量原理 1.2.1.3 常见的热工仪表简绍及其校验方法 1.2.1.4 电工学、电子学的一般知识 1.2.1.5 热工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1.2.1.6 现场设备检修知识(执行器、电磁阀等)1.2.2 30WM机组热工设备培训: 1.2.2. 1 30MV机组理论、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1.2.2. 2 30MV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及控制对象 1.2.2. 3 30MW顺控设备及控制原理 1.2.2. 4 30MW1控设备及设计原理 1.2.2. 5 30MV自动控制设备的设计原理 1.2.2. 6 30MV辅机系统及其它设备介绍 123分散控制系统DCS培训(科远DCS系统) 123.1DCS组成及网络结构 123.2DCS硬件培训(一些常用测量模块、测量卡件及测量通 道检验、模拟试验等方法) 1.2.3.3 DCS软件培训(组态软件、编程软件、画图软件、仿真软件等

以及各控制柜间通讯网络交换、数据交换协议等) 123.4 DCS基本组态单元、逻辑培训,画图工具基本功能使用 方法培训 1.2.4可编程控制器PLC培训,具体设置同DCS培训 1.2.5 机组热控重要系统培训 125.1 汽机电调系统(DEH 125.2汽机保护系统(ETS 1.2.5.3汽轮机安全监测系统(TSI) 1.2.5.4 锅炉本体保护(FSSS 1.2.5.5厂级监控系统(SIS) 1.2.5.6 重要自动控制逻辑(MCS 1.3 培训要求: 1.3.1热工基础知识: a.熟悉热工计量及测量基本原理,掌握误差及基本数模转换、电路等计算方法。 b.熟悉测量一次元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转速、振动等)的测量原理。掌握调整、检修和校验方法。 c.了解自动控制环节及参数设定。 d.掌握现场设备如变送器、执行器、电磁阀等修理知识。 e.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及检修方法。 1.3.230WM机组热工设备培训 a、熟悉并掌握机组热控设备概况、基本参数、结构特性、工作原理

热控基础知识——电工学基础知识

目录 电工学基础知识 (33) 1.为什么一般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金属导体的电阻 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33) 2.什么叫静电感应? (33) 3.什么叫静电屏蔽? (33) 4.尖端放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3) 5.什么是热电效应? (44) 6.什么是光电效应? (44) 7.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它有何利弊? (44) 8.为什么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 (44) 9.什么是“左手定则”?什么是“右手定则”?分别说明它们的用途。 (44) 10.什么叫自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自感?什么叫互感现象、互感电动势和互感? 55 11.什么叫集肤效应? (55) 12.什么叫涡流?涡流的产生有哪些危害? (55) 13.常用的电阻器阻值标示方法有哪些?各是怎样表示的? (55) 14.常用的电容器容量标示方法有哪些? (66) 15.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 (66) 16.什么是电路的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 (66) 17.短路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生产中能否利用短路? (77) 18.如何理解额定值与实际值的关系? (77) 19.什么叫交流电?什么是正弦交流电?正弦量的三要素是什么? (77) 20.什么是交流电的最大值、瞬时值和有效值? (77) 21.什么是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77) 22.什么是相位(ωt+φ)、初相位φ、相位差Δφ? (88) 23.正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88) 24.什么叫感抗、容抗和阻抗? (99) 25.什么是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99) 26.什么是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 (99) 27.什么是谐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 (1010) 28.串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11) 29.并联谐振有什么特点? (1111) 30.什么叫功率因数(cosφ)?怎样提高功率因数? (1111) 31.什么是三相电路?采用三相电路的原因是什么? (1212) 32.什么叫端线、中点、中线线电压、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 (1212) 33.三相功率如何计算? (1212) 34.什么是换路与换路定律? (1212) 35.什么是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它们有什么不同? (1313) 36.什么叫磁路? (1313) 37.变压器为什么不能使直流电变压? (1313) 3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1414)

热控DCS系统安装施工方案精编版

热控D C S系统安装施 工方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大唐林州热电2×35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 热控DCS系统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总包单位: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太原市尔多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2016年4月24日 目录 (1) (1) (1) (2) (5) (5) (6) (6) (7) (7)

1工程概况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大唐林州热电2×350MW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安装,具体包括#1、#2机组新增脱硫湿电DCS系统设备安装。 施工内容:底座制作及安装、盘台柜安装、电源及接地系统安装等。 2编制依据 施工设计图纸: 根据现场施工图纸中所有相关图纸。 标准规范: 80条规定》。 3施工准备 材料设备:10#槽钢、∠50×5角铁、δ=10mm胶皮(根据需要)、各种型号螺栓及盘台柜。 施工机械:电焊机、割把、砂轮切割机、磨光机、20t汽车吊、液压小推车1台。 技术资料: 计量器具及特殊工具:线坠、钢板尺、水平仪、水平尺。 施工环境准备 控制楼土建及内部装修竣工,且现场清理完毕。 施工人员计划: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网络对施工人员作出合理安排,使本工程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施工进度亦能得以保证。 施工进度要求 安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好人员配置,每周根据热控施工网络图,制定本周的施工 进度,所有安装工作应在电缆敷设工作前完成。 4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流程:

工序方法: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有关图纸和厂家有关资料确定盘柜准确尺寸; 控制室地面,根据图纸设计位置,找出预埋铁;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有关图纸,把底座摆放到设计位置; ‰;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应小于1mm;成列五面盘以上偏差应小于 5mm;各盘间连接处间隙小于2mm;同类型盘相邻盘顶水平高偏差小于2mm,成列盘顶最大高 差小于3mm;盘固定牢固、接地明显、油漆完好。 电源电缆、接地电缆、信号电缆、光缆等接线安装,按图施工,并做好点对点打点确 认。 孔洞封堵,按电气《电缆防火阻燃设施》标准执行。 根据桥架大小把无机防火隔板切割成需要的尺寸,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底部。 该尺寸为:比桥架洞口每边大10cm~20cm,即(桥架宽度+20cm)×(桥架厚度+10cm). 2把阻火包整理平整,似砌砖似地交叉堆砌在无机防火隔板上。 3再用无机防火泥覆盖封堵在阻火包(粒状岩棉蛭石)上,要求高出楼板表面并做成规 则状。 5控制点: 用汽车把盘、台运到现场,运输过程中,要有防倾倒措施,用吊车吊进车间平台,用小 推车根据设计编号,分先后放在底座上,搬运过程中有专人指挥,以防损坏设备和伤人; 用塑料布或彩条布把每块盘、柜盖好,做好防尘、防水措施; 集控室内盘台安装要在下面垫10mm厚的橡胶垫,其它盘台按照规范要求或厂家技术要 求安装盘台。 盘底座对角线偏差应不大于2mm,相邻两盘连接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偏差应小于1mm, 各盘间连接处间隙小于2mm。

热控培训计划

检修部第二阶段(专业培训)培训要求热控专业 1.1 建议培训时间:5个月 1.2 建议课程设置: 1.2.1热工基础知识培训: 1.2.1.1热工计量基础 1.2.1.2热工测量原理 1.2.1.3常见的热工仪表简绍及其校验方法 1.2.1.4电工学、电子学的一般知识 1.2.1.5热工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1.2.1.6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知识 1.2.1.7 现场设备检修知识(执行器、电磁阀等) 1.2.2 660wm机组热工设备培训: 1.2.2.1 660mw机组理论、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1.2.2.2 660mw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及控制对象 1.2.2.3 660mw顺控设备及控制原理 1.2.2.4 660mw程控设备及设计原理 1.2.2.5 660mw自动控制设备的设计原理 1.2.2.6 660mw辅机系统及其它设备介绍 1.2.3 分散控制系统dcs培训(可针对国电智深dcs系统) 1.2.3.1 dcs组成及网络结构 1.2.3.2 dcs硬件培训(控制柜、i/o柜、继电器柜、网络柜、电 源柜等及一些常用测量模块、测量卡件及测量通道检验、仿真调校、模拟试验等方法) 1.2.3.3 dcs软件培训(组态软件、编程软件、画图软件、仿真软件等以及各控制柜间通讯网络交换、数据交换协议等) 1.2.3.4 dcs基本组态单元、逻辑培训,画图工具基本功能使用方法培训 1.2.4 可编程控制器plc培训(硬件以西门子s7-300以上为例,软件以step 7 v11为例)具体设置同dcs培训 1.2.5 机组热控重要系统培训 1.2.5.1 汽机电调系统(deh) 1.2.5.2 汽机保护系统(ets) 1.2.5.3汽轮机安全监测系统(tsi) 1.2.5.4锅炉本体保护(fsss) 1.2.5.5厂级监控系统(sis) 1.2.5.6重要自动控制逻辑(mcs) 1.2.6应用软件培训(也可根据情况另行设置) 1.2.6.1 microsoft office visio软件培训 1.2.6.2 autocad软件培训 1.3培训要求: 1.3.1热工基础知识: a.熟悉热工计量及测量基本原理,掌握误差及基本数模转换、电路等计算方法。 b.熟悉测量一次元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转速、振动等)的测量原理。掌握调整、检修和校验方法。 c.了解自动控制环节及参数设定。 d.掌握现场设备如变送器、执行器、电磁阀等修理知识。 e.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及网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