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答案

课时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答案
课时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答案

参考答案

第1课时细胞的分子组成(一)

【梳理考点】

一、蛋白质

1.氨基酸20 氨基—COOH 1个氨基1个羧基略R基

2.脱水缩合(-CO-NH-)盘曲折叠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数目、空间结构

红蛋白免疫抗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蛋白质大豆鸡蛋清稀释NaOH CuSO4

二、核酸

1.C、H、O、N、P

2.1分子磷酸 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3.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

4.遗传信息,蛋白质 DNA DNA或RNA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D 2. B

【过关检测】

1.A

2.C

3.A

4.C

5.C

6.(2)紫

(4)①待测婴儿奶粉溶液对照②A(或Na0H)(双缩脲试剂A)

③B(或CuS04)(双缩脲试剂B) ④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含量是符合食品质量标准的

●冲A训练

7.D 8.B

第2课时细胞的分子组成(二)

【梳理考点】

一、糖类

1、C、H、O

2、分类

不能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核酸葡萄糖

二分子植物动物

许多植物植物细胞壁动物动物

3、能量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免疫功能

二、脂质

1、C、H、O

2、脂肪类脂固醇

3、功能:

储存生物膜营养调节代谢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

1.碘液蓝还原性斐林试剂砖红色隔水加热橘黄色 50%酒精2.0. 05 g/mL CuSO4溶液0. 01 g/mL CuSO4溶液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水浴50℃~65℃加热砖红紫

四、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C 碳链碳骨架

五、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水:

(1)60%-90% 最多(2)自由水结合水游离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参与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提供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旺盛结合细胞结构

2.无机盐

离子复杂的化合物叶绿素核苷酸血红蛋白甲状腺激素

各种生命活动肌肉抽搐肌肉乏力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D 2. A

【过关检测】

1.A

2.B

3.A

4.D

5.D

6.(2)碘液斐林试剂(4)①斐林试剂50~65℃水浴

②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ml注入试管,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5)砖红色沉淀还原糖

●冲A训练

7.C 8.D

第3课时细胞的结构(一)

【梳理考点】

1.脂质蛋白质糖类种类数量

2.(1)脂质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镶嵌入横跨

(2)蛋白质糖类糖蛋白识别保护润滑

3.磷脂蛋白质运动一定的流动性胞吞

4.选择透过性水离子和小分子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5.哺乳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和细胞器清水吸水膨胀直至胀破离心不

会,因为植物细胞壁的保护,细胞膜不会破裂细胞核和细胞器

6.纤维素和果胶支持保护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B 2.D

【过关检测】

1.B

2.B

3.A

4.A

5.D

6.(1)磷脂双分子层(2)一定的流动性

(3)主动运输载体(蛋白)(4)[①]糖蛋白(5)蛋白质

●冲A训练

7.A 8.C 9.C

第4课时细胞的结构(二)

【梳理考点】

一、细胞器:

1.有氧呼吸双层内膜嵴线粒体内的膜面积有氧呼吸DNA 健那绿蓝绿色2.叶肉光合作用双层基粒基质类囊体

3.单层有机物蛋白质

4.单层分泌物细胞壁

5.单层贮藏细胞形态渗透吸水。

6.无蛋白质

7.无中心粒动物有丝分裂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为例,用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B 2. D

【过关检测】

1.D

2.C

3.C

4.B

5. B

5.(1)线粒体(2)中心体(3)细胞膜蛋白质脂质(4)细胞核(5)叶绿体细胞壁

●冲A训练

6.A

7.B

第5课时细胞的结构(三)

【梳理考点】

一、细胞核

1.核膜核仁染色质

2.双核孔大分子

3.核仁核膜核仁同一种不同时期

4.碱性 DNA 蛋白质

5.储存复制遗传特性代谢活动

6.完整性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核糖体细胞核拟核或DNA 细胞核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列文虎克胡克施莱登施旺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D 2.D 3.B

【过关检测】

1.A

2.A

3.B

4.B

5.A

6.(1)没有叶绿体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④]核糖体(3)⑥(4)⑧(5)②⑥(答不全不给分)

●冲A训练

7.C 8.B

第6课时细胞的代谢(一)

【梳理考点】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高→低不需要不需要 O2、CO2、水、乙醇、甘油、脂肪酸被动

高→低不需要不需要红细胞

低→高需要需要离子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主动

2.胞吞、胞吐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1.临时装片中央大液泡细胞壁变小加深分离逐渐胀大

2.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分离原生质层复原大于大于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C 2. D 3.B

【过关检测】

1.A

2.B

3.A

4.B

5.B

6.(1)蛋白质B(2)b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a主动运输(3)选择透过性

●冲A训练

7.D 8.C

第7课时细胞的代谢(二)

【梳理考点】

一、酶

1.活细胞催化蛋白质核酸“核酶”

2.高效性专一性适宜温和的条件

3.增强减弱失活抑制加快酶酶浓度

二、ATP

1.直接糖类脂肪太阳能

2.三磷酸腺苷脆弱断裂

3.水解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合成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ATP与ADP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典例分析】

变式训练1.A 2.C

【过关检测】

1.D

2.A

3.C

4.D

5.A

6.(1)不变在pH值为A时,酶已经失活

(2)逐渐上升 37 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上升,酶活性逐渐下降(3)较高

●冲A训练

7.C

8.(1)①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给分) 1mL(等量)盐酸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给分)②鸡肝研磨液③产生气泡的多少

(2)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3)探究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梳理带答案

第1课《春》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窠巢 ..(kē cháo) 2.应和.(hè) 3.稀疏.(shū) 4.蓑.衣(suō) 5.抚摸 ..(yùn?niàng)7.撑.着伞.(chēng sǎn)8.卖弄.(n ..(fǔ mō) 6.酝酿 òng) 9.水涨.(zhǎng) 10.嗡.嗡(wēng)11.软绵绵 ..(mián)12.黄晕.(yùn)13.落.地(luò) 14.薄.烟(báo) 15.赶趟.儿(tàng)16.烘.托(hōng) 17.花枝招展 ..(zhāo zhǎn) 18.繁花嫩.叶(nèn)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1.lǎng润(朗) 2.liáo 亮(嘹) 3.gē bo(胳膊) 4.wǎn 转(宛) 5.jìng mò(静默) 6.pī suō dài lì(披蓑戴笠) 7.呼朋yǐn伴(引) 8.健zhuàng(壮) 9.精神dǒu sǒu(抖擞)10.hóu咙(喉) 三、词语积累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语文课本上比喻姿态优美。 2.wǎn 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3.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卖弄) 4. 一年的打算在春天就安排好。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2课《济南的冬天》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济.南(jǐ) 2.设若 ..(shè ruò) 3.境.界(jìng) 4.晒.太阳(shài) 5.着.落(zhuó) 6.着.急(zháo) 7.澄.清(chéng) 8.看护 ..妇(kān hù)9.空灵.(líng)10.露.出(lù)11.绿.色(lǜ)12.一髻.儿(jì) 13.宽敞.(chǎng) 14.狭窄.(zhǎi)15.水藻.(zǎo)16.贮蓄 ..(zhù xù) 二、看拼音写汉字 1.温qíng(晴) 2.xiāng边(镶) 3.cí善(慈) 4.地tǎn(毯) 5. jī fū(肌肤)

最新《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Java编程基础知识点汇总及习题集》--答案

目录 第一章Java入门2? 第二章 Java基础5? 第三章条件转移1?4 第四章循环语句20? 第五章方法 ............................................... 26 第六章数组33? 第七章面向对象........................................... 42第八章异常63? ? 第一章Java入门 知识点汇总 1、JAVA 三大体系 ?Java SE:(J2SE,Java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三个 平台中最核心的部分,包含Java最核 心的类库。?JavaEE:(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Edition,企业版), 开发、装配、部署企业级应用,包含 Servlet、JSP、JavaBean、JDB C、EJB、Web Service等。 ?Java ME:(J2ME,Java 2 Platfor mMicro Edition,微型版),用于 小型电子设备上的软件开发。

2、JDK,JRE,JVM的作用及关系 作用 ★JVM:保证Java语言跨平台 ★JRE: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 ★JDK:Java程序的开发环境 关系 ★JDK:JRE+工具 ★JRE:JVM+类库 3、JDK环境变量配置 ?path环境变量:存放可执行文件的存 放路径,路径之间用逗号隔开 ?classpath环境变量:类的运行路径,J VM在运行时通过classpath加载需 要的类 4、重点掌握两个程序 ?javac.exe:Java编译器工具,可以将 编写好的Java文件(.java)编译成 Java字节码文件(.class); ?java.exe:Java运行工具,启动Java 虚拟机进程,运行编译器生成的字节 码文件(.class) 5、一切程序运行的入口 public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 lo World!”); } 课堂笔记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Java的三个技术平台分别是(J2SE )、(J2EE)、(J2ME)。 2、Sun公司针对领域不同,提供了三个Java版本,其中对于个人计算机程序开发的是( J2SE ), 对于企业开发应用的是(J2EE),对于嵌入式设备应用开发的是( J2ME )。 (classpath )。 3、建立Java开发环境,安装JDK,一般需要设置环境变量(path)、 4、编写一个Java源程序,其文件名为Test.java,则编译该源程序的命令为(javac ),运行 该程序的命令为( java),生成文档注释的命令为( javadoc)。 5、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简称之为( JRE)。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统计基础知识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 )(2012年1月)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 )(2011年10月) A.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列标题 3.某课题需要搜集资料,课题组成员从《统计年鉴》摘取有关资料,这种资料是( D ) (2011年1月) A.原始资料 B.第一手资料 C.初级资料 D.次级资料 4.按照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统计分组可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 A ) (2011年1月)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平行分组 C.交叉分组 D.复杂分组 5.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 (2010年10) A.次数分布 B.次数密度 C.各组次数 D.各组组距 6.U型分布的特征是( B )(2010年1)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小,两头大 C.左边大,右边小 D.左边小,右边大 7.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D )(2010年1) A.各组的次数之比 B.各组的次数之差 C.各组的次数之和 D.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8.对企业职工按技术等级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C ) (2009年1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并列分组 9.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2009年1月)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10.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2008年10月) A.480 B.420 C.450 D.460 11.反J型分布的特征是( D ) (2011年1月) A.两头小,中间大 B.中间大,两头小

知识点梳理及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1.70 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 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 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 为 1.90 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 度为0.1 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 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时间的际制单位是秒。1h= 60 min= 3600 s;1min= 60 s;30min= 0.5 h 8、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能消除,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测几次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 ②不迁怒,不贰.过贰: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鄙: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许: ②杂然相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许: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微: ③微.言大义微: ④见微.知著微: ⑤国势衰微.微: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敝: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焉: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 ③子亦有不利焉.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焉: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以: ②敢以.烦执事以: ③越国以.鄙远以: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以: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 ⑥以.乱易整以: ⑦阙秦以.利晋以: 8、而 ①今急而.求子而: ②夜缒而.出而: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而: 9、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 ②失其.所与,不知其: ③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 ④吾其.还也其: 10、之 ①公从之.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之: ③行李之.往来之: ④何厌之.有之: 三、古今异义 1.行李 之往来 .. 行李: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东道主:古义:;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东道主 3.若舍郑以为 .. 以为:古义:;今义:认为 之力不及此 4.微夫人 ..

1.1.1 任意角(知识梳理+练习+答案)

1.1.1 任意角 知识梳理: 1.我们规定: 正角: 的角叫正角(positive angle), 负角: 的角叫负角(negative angle). 零角: 零角(zero angle). 2.任意角: 任意角:包括 、 和 . 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 3.象限角: 象限角(quadrant angle): 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4.角的终边符合的规律: 一般地,我们有: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 .30° B .-30° C .630° D .-630° 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把-1485°转化为α+k ·360°(0°≤α<360°, k ∈Z )的形式是( ) A .45°-4×360° B .-45°-4×360° C .-45°-5×360° D .315°-5×360° 4、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 A .{α∣90°<α<180°} B .{α∣90°+k ·180°<α<180°+k ·180°,k ∈Z } C .{α∣-270°+k ·180°<α<-180°+k ·180°,k ∈Z } D .{α∣-270°+k ·360°<α<-180°+k ·360°,k ∈Z } 5、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 A .B=A ∩C B .B ∪C= C C .A ?C D .A=B=C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内角必是一、二象限内的角 B .第一象限的角必是锐角 C .不相等的角终边一定不同 D .{}Z k k ∈±?=,90360| αα={}Z k k ∈+?=,90180| αα

圆知识梳理+题型归纳附答案-(详细知识点归纳+中考真题)

圆 【知识点梳理】 一、圆的概念 集合形式的概念: 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 ? d r < ? 点C 在圆内; 2、点在圆上 ? d r = ? 点B 在圆上; 3、点在圆外 ? d r > ? 点A 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 d r > ?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 ? d r = ?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 d r < ? 有两个交点;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图1)? 无交点 ? d R r >+;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 R r d R r -<<+;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 d R r =-; 内含(图5)? 无交点 ? d R r <-; A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 是直径 ②AB CD ⊥ ③CE DE = ④ 弧BC =弧BD ⑤ 弧AC =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O 中,∵AB ∥CD ∴弧AC =弧BD 六、圆心角定理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AOB DOE ∠=∠;②AB DE =; ③OC OF =;④ 弧BA =弧BD 七、圆周角定理 图4 图5 B D

01基础知识整理(1)

A. 十进制码 B. 十进制码或二进制码 C. 八进制码 D. 二进制码 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一)(2011 年 10 月) 1. 人类 21 世纪,已经进入了 _______ 。 A. 电子时代 B.空间技术时代 C.信息时代 D.工业时代 2.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 ________ 的工具。 A. 计算 B. 取代人 C. 处理信息 D. 处理数据 3. 我们常说的“ IT ”是 _______ 的简称。 A. 信息科技 B .因特网 C.输入设备 D.手写板 4. 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是由 ____ 提出的。 A. 香农 B .维纳 C.钟义信 D.比尔?盖茨 5. 关于信息的叙述,以下正确的是 _________ 。 A. 纸是一种信息 B. 信件是一种信息 C. 图片是一种信息 D. 收音机里播出的天气预报是一种信息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高级中学的信息科技课本就是信息 B. 信息科技考试试卷就是信息 C.电视里播出的新闻容就是信息 D.人们所看的报纸就是信息 7. 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_________ 。 A.电视中播放的亚运会比赛的各国金牌数 B.各班各科成绩 C.报上登载的长征三号火箭上天的消息 D.计算机教科书 8.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各自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共有两个思想。这句话体现了信息 ______ 的特点。 A. 共享性 B. 价值性 C. 时效性 D. 依附性 9. 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 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 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 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 ______ 。 A. 共享性 B. 价值性 C. 时效性 D. 依附性 10. 某学校对甲型 H1N1病毒开展宣传活动, 以提高师生的防意识, 则下列属于数字化展 示宣传容的是 _______ 。①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整理②到图书馆查找关于病毒预防措施 ③在学校上设立病毒宣传专栏④观看预防病毒宣传光盘 C.①②③ D.③④ 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B. 物质、知识、信息 D. 能源、知识、信息 12. 对于计算机来说,能在计算机部运行的符号系统只有A .①② B .①③④ 11.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A. 物质、能源、信息 C. 物质、能源、知识

中考基础知识梳理 全套

基础知识梳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中考并没有单独考查本章的内容,常与力学、电学的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考查。 探索之路 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甲骨文“殷” 东巴文“晒干” 日月星辰“宇宙模型” 雕刻玉版“天圆地方宇宙观” 石头阵“古人观察天象” 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地心说” ________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并支持“日心说” ________提出了相对论和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理论 ________发现苹果从树上落地,建立了万有引力,为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科学探究 1.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探究的主要因素是提出问题、________、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______________、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自然科学。 3.大家要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________、学会猜、学会________、学会________、学会________,学会________,还要学 会________。 中考重难点突破 物理学家探索的成果 【例1】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知识园地。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A.哥白尼(日心说) B.牛顿(量子力学)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伽利略(论证和宣扬“日心说”)

【解析】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长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故A正确;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是普朗克·玻尔,而不是牛顿,牛顿是发现“万有引力”的先驱者,故B错误;“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故C 正确;论证和宣扬“日心说”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D正确。 【答案】B 1.人类在探索宇宙,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物理 学家,他们的名字与其成就一同载入史册,被历代人所铭记,请用连线将下列物理学家与其对应的成就连接起来。 物理学家成就 (1)伽利略A.以其名字命名的运 动三大定律 (2)哥白尼B.提出“相对论” (3)牛顿C.驳斥亚里士多德的 落体观点 (4)爱因斯坦D.提出“日心说” 科学探究 【例2】海珠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进行了实验。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 【答案】B 【方法指导】“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和“石头在水中会受到浮力作用”均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既可能是正确的结论,也可能是不正确的结论。

1.邓稼先知识梳理含答案

1、邓稼先 1、概括各段大意。 一、铺垫写——写屈辱的历史,突出他的巨大贡献。 二、概括写——生平简介与主要贡献。 三、对比写——表现他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四、侧面写——用“我”的感情震荡、心中的佩服表现他贡献巨大。 五、特写——表现沙漠创业,精神崇高。 六、总写——高度评价,热情赞颂。 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 第一段研读: 1、你认为作者列举1898年的历史有什么用意? 概述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史,是为了将邓稼先的贡献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说明他是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作者写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有何作用? 为了衬托邓稼先,邓稼先是“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为下文写邓稼先作铺垫。 3、与“巨大贡献”形成对比的词是哪个词?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鲜为人知”与“巨大贡献”形成鲜明对照,更能表现出邓稼先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的思想境界。 阅读第二段,思考 1、邓稼先为什么谢绝恩师好友的挽留,立即回国?

因为邓稼先的理想就是为祖国“鞠躬尽瘁”,所以他学成后回国为国效力。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热爱祖国。 4、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两弹元勋。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5、文中哪件事最能说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重病坚持工作,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最后病逝。 6、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用以表现邓稼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 读第三段思考: 1、前两段写“我”与邓稼先,奥本海默的关系有何作用?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广州竞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I S O14001 基 础 知 识 培 训 教 材 专业是土壤顾客是根本创新就是竞 争力 一、ISO 14000系列标准推行背景

1、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以什么样的状态进入21世纪? 30年来,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环增加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森林面积锐减;土地严重沙化;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灾害频繁;酸雨危害;化学废物排放剧增等。我们正在为人类近百年来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付出沉重的代价。 2、环境管理 各个国家在不同法律制度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措施。 企业被动地执行环保法律法规 企业界的动向 首先,许多企业已开始将ISO 14001认证作为推动自身事业发展的战略。 第二,根据对发达国家的企业进行的调查,在ISO 14001正式公布之前已有很多企业在为此做准备。例如,1996年11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公布的资料,在接受调查的939家企业中,有45.6%在准备中,44.7%在研究中,4.2%已取得BS 7750,正考虑转化为ISO 14001认证,没对ISO 14001做任何考虑的企业仅占5.5%。 第三,作为想取得ISO 14001认证的理由,对日本企业的调查结果为 ①为解决环境问题82% ②为提高企业社会形象70% ③为了企业长期利益55%

④为满足客户需求9% ⑤为满足母公司要求5% 第四,对积极准备进行ISO 14001认证的企业以行业上划分,则为: 电子、电气类63% 化学化工类21% 办公机械类6% 钢铁类2% 汽车类1% 其它7% 另外,美国、加拿大等国也认为,ISO 14001认证的发展速度会比ISO 9000快得多。 ·消费者的动向。环境ISO 是针对企业等组织的,并不和消费者有直接联系,但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的行为自然对企业有最大的影响。 3、有关环境管理的标准 ICC可持续发展宪章 BS 7750 EMAS/ECO ISO 14000系列 4、环境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之比较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答案)》

【基础知识梳理】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3.何厌之有( ) 4.阙秦以利晋( ) 5.失其所与,不知( ) 6.秦王必说见臣/秦伯说( ) 7.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8.今日往而不反者( ) 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10.燕王拜送于庭( ) 11.图穷而匕首见( ) 12.秦王还柱而走( ) 13.卒起不意( ) 14.成五采( ) 15.距关,毋内诸侯( ) 16.张良出,要项伯( ) 1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1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19.令将军与臣有郤( ) 2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参考答案] 1.“已”通“矣”,了 2.“共”通“供”,供给 3.“厌”通“餍”,满足 4.“阙”同“缺”,损害 5.“知”同“智”,明智 6.“说”通“悦”,高兴7.“陵”通“凌”,凌辱,欺侮8.“反”通“返”,返回9.“振”通“震”,恐惧10.“庭”通“廷”,朝堂11.“见”通“现”,出现12.“还”通“环”,环绕13.“卒”通“猝”,突然14.“采”通“彩”,色彩15.“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16.“要”通“邀”,邀请17.“倍”通“背”,背叛18.“蚤”通“早”,早些19.“郤”通“隙”,隔阂 20.“不”通“否”,否则 古今异义 1、且贰于楚也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4、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困乏,疲倦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也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 6、今老矣,无能为也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省名 8、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十分,极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身上的肉 11、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示结果 12、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七生物上知识梳理(答案版)

七上 1、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植物、动物、真菌(如蘑菇)细菌、病毒等。 2.生物基本的生命特征: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_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由小长大;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繁殖产生新的一代;其后代与亲代之间表现出遗传和变异_现象;此外,生物能够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有__规律__的反应(即应激性);生物能对所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并影响环境;除病毒等少数种类,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3.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 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4.栖息地是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5.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6.探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_、测量法、调查法_等。 7.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 8.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9.使用显微镜,取镜时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安放时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镜座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对光时,依次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转换器(选择低倍物镜)→遮光器(较大光圈)→反光镜 观察时:镜筒下降时,从侧面注视物镜;镜筒上升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整理存放: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若镜头弄脏则用擦镜纸轻轻擦拭。 10.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因此,移动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有螺纹,物镜镜身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镜身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视野越__ 暗_(亮或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少___。 11.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有的生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叫做单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生物由许多细胞构成,叫做多细胞生物。 12.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液泡,绿色部分含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够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能够不停地_流动_,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其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溶解着酸味、甜味等多种物质的是细胞液,它存在于__液泡__中。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线粒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结构中,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场所是细胞质。 13.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1)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擦、滴、撕、展、盖、染(碘液)。(2)口腔上皮细胞:擦、滴、刮、涂、盖、染(碘液)。(用凉开水漱口)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分别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和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15.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细胞通过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通过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通过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的基础。1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保护作用)、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肌腱、关节囊、软骨、血液); 植物组织有:营养组织(叶肉、果肉)、保护组织(表皮)、输导组织(如丝络即导管、筛管)、机械组织、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点梳理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字音 1.易混的多音字 hé(温和)hè(应和)bo(萝卜) 和huò(和药)huó(和面)卜bǔ(占卜) 2.易读错的字 朴素(pǔ)蹲下(dūn)和谐(xié)翁媪(ǎo)倘若(tǎng) 绮丽(qǐ)捣衣(dǎo)慰藉(jiè)纤细(xiān)剥莲蓬(bō) 鸡冠花(guān) 考点二:词语听写 复杂篱笆蜻蜓住宿徐缓稀疏茅檐富翁耍赖踏步构成装饰锐利顺序照例率领耸肩倘若绘成慰藉沙滩帐篷闪烁蝙蝠霸气老鹰觅食催眠蝴蝶和谐寄住卜落锐利蹲下凤仙花剥莲蓬 考点三:词语积累 1.四字词语 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甜甜蜜蜜闪闪烁烁如雾如烟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2.近义词

朴素——朴实照例——照样率领——带领慰藉——安慰 猛厉——猛烈锐利——锋利 3.反义词 朴素——华丽独特——普通猛厉——温和锐利——迟钝 复杂——简单 考点四:句子赏析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赏析: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2.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赏析: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考点五:课文理解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这首诗运用(以动衬静)的方法,描写了(江南初夏的自然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达了作者(喜爱夏季田园景物及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暮春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图,自然真切,别有风趣。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2.《乡下人家》真实地展现了乡下人家普普通通的(田园生活),赞美了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