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个核心教育理念,具有课程导向作用,也是提升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教学常常存在严重的割裂状态,即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两个独立的教学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结合,这样会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影响英语教学有效性,所以必须要注意在贯彻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期间注重强化读写结合教学。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推广,并逐步成为指导初中英语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与创新的一个核心理念,具体就是要重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等素养的发展,使他们可以在不同语境情况下都可以顺利地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最终促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能力。从语言二语习得理论可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相应知识学习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语言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其中的知识输入主要体现在“读”上,而知识输出则主要体现在“写”上,借助读写二者的有效结合才可以真正地使学生攻克英语这门课程学习难关。但是为了提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同样要注意遵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策略

1.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读写结合是提升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积累

情况以及综合素质培育情况具有较高要求,尤其是需要学生首先掌握读写结合的意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能素质。但是当前初中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各不相同,其中不乏一些学生缺乏读写结合学习意识与素质,甚至还有许多学生排斥英语知识学习,这样势必会影响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基此,为了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等关键能力发展,教师要抓住课前知识导入环节,高度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这样才能为读写结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导入教学知识期间灵活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话题,或者为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单,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阅读,增强他们阅读的目的性与有效性,避免因为阅读目标不明确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阅读效果不佳等问题。比如,在《Onlinetravel》教学期间,为了辅助学生理解这篇阅读文本知识,降低他们理解和学习的难度,提高他们阅读的目的性与有效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阅读一些有关“Onlinetravel”的趣味性比较强的资料或者观看生动、形象的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英语知识的兴趣,之后可以为他们设计“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onlinetravel?”、“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travel?”等一些启发性问题,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使他们可以在阅读期间在学习和整理有关生字、生词等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促使他们开展深入思考,最终可以在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他们的阅读有效性,期间可以更好地掌握被动语态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后续的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

2.有效开展阅读,导入写作教学目标

在正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期间,为了可以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目标,教师要在结合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树立“精细化”思维,在教学中有效地导入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这主要是由于英语阅读有利于开拓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以此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写作素养。基此,在正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自身需要具备读写结合的基本教育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在开展英语阅读知识学习的同时,可以使他们逐步地积累丰富的英语阅读素材,强化他们的英语语感,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英语素材以及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等应用于自己后续的写作教学当中,实现了同步提升初中生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加强自身的阅读指导,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边阅读边积累英语阅读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和提升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以此强化学生的记忆,促使他们可以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写作素材与技巧应用于自己的英语写作当中,最终可以同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Robots》教学期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期间可以使他们深刻理解与掌握这篇阅读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组织学生认真体会和感受这篇文章的段落结构以及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深刻地理解“In order to...”、“As a result...”等引导语以及need 等情态动词的使用方法,指导他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必

要的时候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这些阅读内容中写作技巧的学习效果。又如,在《Asia》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在指导他们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对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写作要素进行细细品味,积累和学习其中关键的语法知识或语言表达技巧,如学习“Although”、“Unless”和“So that”等状语从句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借助这种边阅读边指导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步积累丰富的阅读知识和写作技巧,这样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等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3.开展合作学习,加强课后写作训练

为了进一步加强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还要注意打破传统讲授式或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地运用有助于强化师生互动和生生沟通与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借助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更有利于增强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这样也更有利于贴近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助于促使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英语关键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制定读写结合教学方案期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之后有机结合小组互动学习方式与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以此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共同对学习的问题开展深入思考,最终使他们在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读写结合能力,完善他们自身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Finding your way》教学中,由于这部分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具有紧

密联系,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对话”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问路者和指路者,相互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借助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这部分阅读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尤其是要注意使他们掌握方向介词与一般将来时部分的英语知识,以此更容易提升他们的阅读效果和写作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教师还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训练,如在《School life》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知识后,及时为他们布置以“My schoollife”为主题的写作任务,借助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结语

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教学法,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英语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但是为了顺利地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要注意从注重课前导入,激发学生读写兴趣入手,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导入写作教学目标,借助合作学习和课后写作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最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1、关于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语言思维、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四个板块。核心素养具有学科性、思想性、独特性、行动性、价值性、发展性。其中它的独特性的核心是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 例如围绕一个主题in a shop展开四课时教学活动。四课时分四个话题:shopping at Panda’s Glasses shop; A money chart for outing; shopping for outing; let’s go shopping。四个话题的设计呈现循序性与渐进性。第一课时小熊猫看不清想去买眼镜,路过食品店,看见巧克力等食物,熊猫禁不住诱惑,想买,小象制止了,并表示小熊猫现在需要的是眼镜而不是食物。围绕“买眼镜”这样的一个话题描述购买支出表Money Chart.作为第一课时,其中的单词与语音要求基本正确。第二课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扮演kitty和Ben介绍Money Chart. 第三课时为了出游做准备中,借助超市收银单,帮助kitty和Ben完成Money Chart. 第四课时学会能在语境中制定Money Chart.,并能借助口头描述。 *从四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围绕一个大主题in a shop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目标设定从知道、领会再到应用。单词的教学呈现递进关系(本单元涉及多个食物类单词教学),从跟读、读懂、朗读、认读、再到应用。而课时之间的话题依据TCLLU (topic\content\level\length\unit)原则进行整合,也就是基于教材内容“学会制定Money Chart”讨论各购买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设定四个购买情境;基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设定教学对话的文本内容长度;基于in a shop 核心板块进行单元的统整。每一个目标的设定基于语境学习知识,循序积累后进行体验运用(语境带动语用体验),形成语言能力。 * 语言思维能力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批判性思维分为knowing,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applying四个部分。例如语音教学为我们呈现了很好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课堂。从会读,模仿含sp- sm- st-单词(knowing),到第二课时读找出发音,朗读诗歌(understanding),再到第三课时归纳字母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 精心整理

探索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探索xx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据此,英语读写,无论是从学科测试的层面,还是素质教育的角度,都越来越充分显现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严重地位。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xx阅读写作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而言,仍然存在着只重视知识讲解的传授式教学和放任能力成长的沉浸式教学的两种弊端。大部份教师都只是机械地忙于按部就班的完成教材的讲解和练习的讲评,英语读写教学仅局限于练习册和测试卷上“偶遇”的非独立非专门练习,对阅读技巧和写作手法缺乏有针对性的渗透与贯穿,对阅读题材和写作体裁缺乏系统性的融汇与贯通。母语的冲撞,词汇的阻碍,句子结构的含混,段落逻辑的纷乱,无一不在侵扰着我们的读写教学。读写课上也是大量拓展范文,导致学生一味片面模仿其中的表达,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缺乏篇章感和逻辑性,危机地制约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充分发展。 三、xx读写结合四步教学模式 1.话题导入 导入活动,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以“以读促写”为教学目的的阅读课中,读前活动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们为写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话题导入的常用方法 (1)头脑风暴法。在学生接触阅读材料前,在相关阅读知识信息储备不多或者相关知识较熟悉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之间的思维得到碰撞,为下面的读和写做好准备。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Period 1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授的词汇主要是服饰类的,课型属于听说课。所以在课前先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唱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尽快地融入进课堂,期间还有pair work,group work,把学生分成两两小组或四人小组,互相对话。这样的活动要进行两次,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前一单元初步学习完有关食物的英语知识之后,进一步地在本单元学习有关服饰的知识。而本课时是第一课时,所授的知识点应该浅显易懂,不应该太难。本课时围绕着几个关于服饰的词汇和两个询问价钱的句型展开。 词汇首当其冲,在学习词汇之后,句型的教授也应该把握重点,本课时的主要句型是How much is…? It’s… dollars. How much are …? They are …dollars. 词汇的重点是要区分单复数,还有dollar的用法。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 New words:T-shirt,sweater,bag,hat,skirt,socks,shorts,pants,shoes, (2) Questions and answers:How much is/are…?It’s/They are…dollars. (二)能力训练要求 (1) 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 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学会重点词汇的发音,单复数形式的掌握。 (2) 学会询问价钱的英语句型及其回答。 难点: (1) 表示大小,颜色的形容词同时出现在名词前时,该如何摆放。 (2) 听力2a前,如何充分铺垫,以便于学生跟上录音速度。 【教学策略与手段】 (1) 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初一的学生对有关服装的知识有些了解,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但是词汇的发音以及概念,却需要老师的及时指导。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

(完整版)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要求把探讨与创建学生核心素养体制作为课改的核心环节。并充分要求学生应当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同时要求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小学英语学科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哪些方法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教学中,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 1. 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教学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等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习过程真实而有效,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On the farm》一课,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在课件中出示一个Farm的图片,让学生听已学过的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是什么动物来引入新课。然后继续听声音并出示图片学习新的动物名词。接着展示我国各个地方生活的动物,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在学“thirteen,fourteen, fifteen……”一课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秋天来了,农民伯伯的果园大丰收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收了多少果子吧。然后整个课堂围绕帮助农民伯伯数数果子而进行。整个环节中,先数苹果复习1——12的数字,后出示其他水果的图片,让学生数,呈现新单词“thirteen,fourteen...”接着练习时让学生数出更多的数字单词,最后学生之间的问答:S1:“How many pears? S2: Ninety pears.”以及计算总数等都围绕着这个情境展开。 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知。同时学生懂得了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运用是双向性的,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并体会语言交流的趣味性。然后在学生开口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发展都有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交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胆怯心理,慢慢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对话交流时,能干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有难度的内容进行交流,而胆小内向和差一点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在交流内容上就要选择简单容易的,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的培养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参加英语培训会心得体会 听了谢庆祥主任的报告之后我才逐渐领悟到核心素养其实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21世纪技能可以包括3方面,即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另外,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界和普通中小学常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做的大部分事情是在抹煞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国际上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性品格,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按照美国学者的分析,具有创造性品格的人有以下特征,他精力充沛又很安静,既聪明又有点天真,既玩世不恭又非常有责任感,他非常有想象力同时又扎根现实。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呢?现在英语教学界并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英语教学进行围攻,很多人说英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常常是模拟英语国家的环境和人物身份,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谈论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话题,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规范,设计所谓的真实性任务。所以交际语言教学开始时,很多人认为掌握英语就是为了跟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往,我们所设计的真实任务都是以这个理念为基础,但是这里存在很多问题。我认为现在教材内容多为想象中的外国中产阶级的美好生活,并据此设计练习和活动,事实上,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另外,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认知思维挑战,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一些缺乏思想内容的东西,比如:你想吃点什么你会爬树吗你们家有几口人诸如此类。这种英语表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得上。 我们让学生学习英语并不仅仅为了让他能够与别人交流,而是要从各个方面改变他的生活,改变他的心智,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行为方式考虑进去,而这些必须和他们熟悉的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关心的事情建立起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生疏的外国社区环境相联系。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调整呢?我觉得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有三个目标,即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这三个目标在真正的教学中可以融合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例如,中小学教师经常教学生如何用英语表达开门、关门,如果此时我们同时教给学生在开门时要看一下门后有没有人,如果有人需要为他扶着门,这时就把三个目标融合成了一个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都能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就不用再刻意地去找情感目标,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国际通用的行为规范。再比如,教师在教生气的英语表达时,首先提问学生平常生气时会怎么做,然后讲做这些事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可能会对你自己、他人及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就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去跑步、踢球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其实每一种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只不过现在学校没有这样一种系统设计,没有整体考虑,所以很多教师觉得非常困难。

最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篇

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讲是能够受益终身的,通过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很大程度生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睡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小学英语教学,其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爱上英语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压迫下,很多小学英语课程枯燥无味,教师一昧的寻求成绩提升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因此,在新课改的提倡和改革之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寻求改变,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以及教育改革的进行,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应当首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高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切实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小学英语学习者,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获取新鲜知识和技能掌握小学英语所必备的品质,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综合问题。 在学科素养要求不断加强的今天,小学生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重要基础就是小学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变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在人的一生中永远都离不开“学习”二字,只要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那么人就会长存,相反,如果人只是单纯的活着,但是没有学习的动力,离开了学习,那么这个人只是一副无趣的躯壳。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习惯是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一昧的关注学习成绩,要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作为长期形成的很难改掉的习惯,同样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伴随一生使人受益,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而坏的习惯害人害己,是威胁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的指导,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基础技能,从这四方面入手更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通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 心得小结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 我参加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校基地培训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林玉燕老师,在林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一起学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习,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即学校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素养是教化、体验的结果,素养靠训练和实践而习得,涉及能力和品格。传统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许多学校更关注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但是,从人的成长与发展来看,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是对人的成长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目标方面三位一体的回归。究竟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认为,是能成全生命、成就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发展,并且可持续能深化的素养,如有责任能担当、有判断会选择、有理解会反思....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指导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按钮,也是转化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活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素养成为人的素质的关键酵母。我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素质强调的是人的质,侧重的是人的质量;素养强调的是人的养,侧重的是人的能力。这里还共同突出了一个素字,意为本来的,平时所养成的良好习惯。二是增加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多样化供给,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核心素养转化成基本素质提速增效。三是推进各种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提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的立交桥和结构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基础教育,还要解决两个问题,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就在关键和必备上。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小结我参加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

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0228556.html, 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作者:叶香香 来源:《江西教育C》2018年第02期 摘要:阅读与写作相伴相生,彼此促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客观认识英语阅 读与写作,明确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目的地指导阅读与写作,实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让阅读促进写作,使写作夯实阅读,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读写结合 英语阅读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渗透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英语写作也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促使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实现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需要清晰认识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意识推动,实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读写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认识,树立读写结合理念 从当前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式来看,很多教师把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单独的学习阅读,独立进行英语写作训练,极大减弱了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共同进步。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好落实读写结合,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中的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在学习Unit 2 Travelling Reading部分时,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A trip to Hong Kong”过程中,明确了读写结合的理念,师生统一了认识,“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travelling?”教师问。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联想自己的旅行经历,“Yes,I like travelling very much.”“Do you hear of Disneyland?”教师继续问。“Yes,of course.”“Can you introduce your travelling?”教师鼓励学生独立组织语言介绍迪士尼乐园。学生会说:“It is very interesting experience for me.”“Well. Let’s look at this letter. After reading the letter, you can learn more from it and describe the Disneyland more vivid ly.”学生阅读完这篇短文后,就可以更好描述迪士尼乐园,积极参与阅读学习。学生通过目的性的阅读,积累了大量语句,为英语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目标,设计读写结合任务 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学习活动的核心和依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实践时,教师首先也应该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全面剖析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目标,将阅读目标与写作目标整合起来,设计恰当的读写结合学习任务,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英语阅读与写作联系密切。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我明白了中小学生素养的结构应当以人文素养为主,要研究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的核心素养体系、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核心素养的定义应该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或者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在21世纪最应该具备的那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二、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

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本次学习使我们老师获益良多。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 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要如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内涵和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策略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心得体 会 海口市灵山中学英语组许小燕 20XX年10月12日,在我校教研室及初中英语备课组的组织带领下来到海口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参加了20XX年由海口市教育培训院安排,海口市第一中学组织举办的区域组长学校基地培训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海口市一中的名师——林玉燕老师,在林老师的指引下,我们一起学习了李华教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 本次专题讲座培训的具体内容包含如下: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包含两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具体阐述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精辟深入论述了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关系,即语言能力是学科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二)“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关系,即知识--教书--育人;“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内容,即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 (三)英语教学的目的,指出英语教学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

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呼唤改革,包含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改革。具体阐述了首先是教学观,指出从学生已知出发,以提出解决问题为目的,主题引领,语篇依托,学科育人,知行合一。其次是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指出认真研读文本梳理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五)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从以下的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为素养而教方面论述,从而提出“what to teach?”---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引领学生“学什么?”----文化---思维---语言---策略。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新的认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

浅谈如何将读写结合应用于初中英语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将读写结合应用于 初中英语作文教学 随着初中英语新教材的广泛使用,读写结合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板。每一堂英语课上基本都会开展一些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的“小练笔”,鼓励学生模仿部分课本内容,迁移中创新。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环节时常常会陷入误区,将写作训练定位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抛开本真,忽视英语教学规律,使所谓的读写训练形式化。殊不知读写训练价值的真正彰显和体现恰恰在于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纵览近几年中高考的英语阅卷情况,考生丢分最严重的题目往往是书面表达。一直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读写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意义重大。而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读写的有机结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一直是我们教师最感头疼的问题。学生们往往不愿读书、害怕写作,没有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阅读与写作、知识与能力结合。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阅读材料,设计出有效的读写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 一、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国外学者关于读写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多方面的大量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写作受阅读的影响,且阅读对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阅读和写作具有相似性,可以贯通结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技巧。(Wi ddowson,1978)阅读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输入的过程,而写作是教师鼓励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内化、整理并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在阅读教学后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对在阅读过程中汲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内化。 读为铺垫与输入,写为结果与输出,二者需要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量的阅读通常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而教师为学生所选择的阅读材料也非常重要。(Carson,1993)对于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舒伯特在Reading is writing一文中指出,教材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言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转引自侯兰华,2005)本文笔者将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5Unit 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为例,就如何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 (1)读前活动——注重知识输入,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阅读文本,可以搜集一些有关Mon key King,Tintin,Snoopy等话题的背景文化知识,并创设能够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初探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综合体现其文化性格,思维品质,等 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核心成就的基础需要从初中英语教师的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和审美价值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在核心科目在所有方面来提 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1-0177-01 目前,“核心素养”一词正高频率地出现在多种教学专题研讨会、教育专家交流会上,快速成为教育界的又一个热词。那么,英语核心素养详细指的又是什么呢?素养,首先应当建立在能力之上,它需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英语知识与能力;其次,在认知的基础上,延伸出基于个人理解与推断趋向的一种审美与观点;最终,深化并升华为一个慷慨向,即宏观角度上的态度。所以,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 养的英语教学,教师应当从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价值审 美这五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以教材为核心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是学生英语素养的最根本所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首先应当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这就需要以教材为核心。以牛津初中英语 为例,每一个单元的前半部分都设置了三个基础模块,区别是“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它们区别从单元主题、情境对话、词汇学习、语法学 习来展开整个单元的学习。所以,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是:文化主题、口语交际、 单词词组、句式表达、语言语法,教师应对此逐步开展教学。例如,牛津初中英 语7A第一单元This is me!,学生要掌握:用英语和别人打招呼、用英语推荐自我、学习描述人的方法、用英语推荐自我或他人、name是可数名词、名字与姓 氏的英语表达方法、词组“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be good at”“over there”,自己推荐的句型、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固定词组be born、通常现在时的含义、通常现在时中谓语动词的形式等内容。这些零散又细碎的知识 点分布于教材的方方面面,教师要逐步挑出来为学生讲解,然后帮助学生整合并 完成整个单元的最终模块Task,用英语短文进行自己推荐。所以,在帮助学生掌 握英语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知识时,教师要紧紧以教材为核心。因此,教师在备课 过程中应认真参考教学要求和大纲,梳理出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模块中的知识点。 二、以解题为手段促进方法技能的提升 方法技能是指学生在接触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实践英语过程中的一 种思维模式和方法方法,更直白地讲,方法技能是指学生在以教材为核心的学习 基础上,掌握诸多英语知识后,怎么样将其合理地应用。这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解题”来强化 训练学生了。从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来看,基本语法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冠词、动词(情态动词)、通常现在时、通常过去时、通常将来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宾语从句、状 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这些知识点都会在学生的平常练习题及考试卷中以多种题 型出现,而是不是采纳了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就成为学生解题效率高低的关键。 例如英文写作,学生是不是懂得通过灵便转变句型可使文章不局限于单一简单的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精选.

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下的英语课堂更出彩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表现在学习和创新中的综合能力,它是人才必备的内在需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依据这种分类, 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 以“融合” 为主线, 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阵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尤其在我们英语教学质量还不尽人意的农村初级中学,课堂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当“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新的育人目标,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承载这一目标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要有人的身影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为了教书而教书,而要有人的身影。我们要营造氛围,让踊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打造出彩的课堂。 我认为,要打造“出彩”的英语课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泼的学生,非常乐意在教学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有着童言无忌的“直肠子”,爱说也敢说;他们有着展现自我的热情,爱演也敢演。表演是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每个人都愿意在合适的场合以最佳的姿态展示自己。然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的这份“童真”反而被我们一板一眼的教学给束缚了,特别是到了高年级以后,很多学生已经遗失了这份“美好的踊跃”。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呵护学生们的这份“童真”,通过生活情境、动画视频、歌谣等形式,烘托出热烈、有趣又具有亲和力的活动氛围,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我们的英语实践中,把学生们这种不由自主的“踊跃”发展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7A Starter lesson 4 《Whose ...is it?》这个版块时,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在口语训练前插入了一个“Guessing”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向学生们呈现了课前制作的百宝箱(纸箱子,内放一些学生平时常穿的衣服),选派小组代表摸出其中一件衣物,和同伴展开“whose…”的对话练习,并猜出这件衣物的小主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有效地点燃了班级的活动氛围,为接下去的口语训练做了热身铺垫,使得学生从被动的听一下子转向主动、踊跃的参与。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复习过程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课型与教学模式 听说课 一、教学流程 听说课以听说为主,读写结合,重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若干段听力素材和一段对话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这些素材深入研究和挖掘,灵活运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流程图 二、环节解读 课前预习 (一)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 (二)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 (三)每日播报建议每节课前安排一名学生准备2分钟左右的展示内容,可以独自也可与他人合作,以讲、演、唱等形式,轮流进行,人人参与。每日播报贵在坚持,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树立学生信心。 课上探究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3.专项练习:结合本课新单词对新句型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遵循单句、问答、对话,低起点、多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对新句型的专项练习,要充分利用本课新词汇,让学生理解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部分如果不需要成为独立部分,可以与三、3.的读后学部分结合起来。 (二)听力训练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本环节根据听力素材设计,可以没有。 (三)对话处理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9-07-16T12:51:55.4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10期作者:王媛[导读]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中学7415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于全方面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多,在这一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英语作为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学好英语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也要求学生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要想更好地学习英语,不但要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英语中的重点,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点。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知识特点以及教学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也有所不同,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贯穿到具体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及主动性的关键。通过兴趣的培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强,虽然小学阶段对英语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但步入了初中阶段后英语的学习难度大大增加,所以学生对老师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还是心生羡慕的。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中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教师榜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中应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缩短距离感,以此减少一些学生羞涩不敢张口讲英文的心理,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这便要求我们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找到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比如,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经典影片,或在学习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时,可让学生表演英文小短剧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能够长久保持精神状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在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核心素养。 二、扎实基础,提升素质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就需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因初中生英语水平有限,对此教师不妨通过设置阶段性要求的方式,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该方式相较于一次性要求学生达成某项目来说更易于实现,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教师应当结合教学材料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教师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最终培养目标,准确理解、准确把握,实现不同阶段教学目标的上下贯通与互相衔接。以开放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对应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学习“Food festival”要求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民族,辩论自己民族的特色美食的优势。用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能力、对话辩论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搭建口语表达平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利用英语完成日常交流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之一。很多初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结合这一实际,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口语表达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从不敢说英语到敢于开口说英语,并逐步过渡到熟练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应该在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方面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学生利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完成具体的对话。 例如在《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内容教学完毕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具体知识设计相关对话。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组织学生围绕“Talk about your holiday plans”这一话题进行实际对话。由于这一话题贴近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灵活运用,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经常组织学生完成类似的口语对话,既可以巩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以达到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具体要求。 核心素养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可,核心素养直接与学生的综合能力挂钩,所以,广大教育者要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深挖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时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做充足的准备。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思维释放出来;同时,将文本中富有意义的内容与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注意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性,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寻到生活的影子,并在生活中加强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达到生活与文本的相互联系和统一。 总之,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周超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探[D].温州大学,2017。 [2]姜雪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目标的确定[D].合肥师范学院,2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