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试题及答案

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试题及答案
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试题及答案

小学劳动技术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学科课程标准

1.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2.熟悉一些常见的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3。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4.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培养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感受解决技术难题和获得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5.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经历、行使受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

6.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域三者之间的统一。

7.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课程改革成功的保证。

8.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过程。

9.技术实验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重要方法。

11.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学,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12.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

13.技术学习过程中,对于技术文化的理解是体现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14.对技术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学生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试验技能、交流技能

评价技能等方面进行。

15 课程目标是依据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技术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提出的。

16 劳动技术的课程目标紧紧围绕着技术素养展开,注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7.劳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②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③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④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⑤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18.劳动技术学科课程的评价原则是:①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③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④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

19.教学评价的主体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主体(评价者)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试验基地人员、校外技术人员、以及校外考试机构等。要发挥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校外技术人员的参评等有机的联系起来。教师是各类评价主体的组织者,应根据不同评价内容协调有关人员参与评价,切实发挥各类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20.对学生学习技术知识进行评价要注意什么。对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评价,不是看其直接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应根据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类别,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进行评价。不同的知识类别评价方法有所不同,对于陈述性知识通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程序性知识则要求学生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在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操作中正确运用。

对技能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学生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实验技能、交流技能、评价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应从某一技能本身的操作要点和规范出发,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倡导和鼓励有新意的技能、方法。

21.对过程与方法如何进行评价。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不同的技术学习内容,学生精力技术学习过程的感受也不同,要根据内容特点确定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重点。(例如:设计方案是否比别人的简单有效,是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设计之中,是否选择了价廉物美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上是否有创意,以及作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等)

22.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着重从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在技术学习中,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具有,不屈不饶、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信心和意志,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技术作品能否体现关爱自然、珍视生命等积极向上的情感等方面进行。

技术学习过程中,对于技术文化的理解是体现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评价者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并记录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精神内涵、独特的美学视角和富有魅力的个性展示,以及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并及时给出描述的评价意见。

23.对方案及作品评析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对学生制作的产品、产品模型、设计方案和技术图样、说明书、设计制作报告等进行评价。在对方案及作品等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成败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成功(达到设计要求)的方案和作品,要从其创意是否新颖,各种指标是否合理,制作是否精益求精,以及设计、制作报告是否找出了成功的原因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不成功的方案和作品,要着重评价设计中的合理之处和有价值的地方,看其是否有新的思想火花和新的思路,设计、制作是否认真,特别要看其是否找出了不成功的原因,以及可供继续学习和制作的教训。对不成功的方案与作品,要允许学生重新设计或制作,并重新进行评价。24.如何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并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的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师应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在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创设一种开放、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是设计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全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都得到发展。

25.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总目标、独特目标分别是什么?

基本目标: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总目标: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

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的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独特目标: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知识

纸工部分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05年发明家蔡伦造出世界上第一张纸。

2.——————表示此线正折,也叫正折线。

3.—·—·—·—锁线,表示沿此线反折,也叫反折线或点画线。

4.━━━━粗实线,表示要沿此线剪开,也叫剪开线。

5.阳刻剪纸是留住图案纹样,阴刻则相反。

6.平面的纸经过折剪、刻、粘等方法和技术,制作成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立体形状。

7.剪刻包括剪刻直线、剪刻弧线、刻半刀

8.一张纸经过折叠、加工或制作成各种型状,纸的强度、刚度就会大大地提高。9.纸的种类按质量分,每平方米质量在200 以下为纸张,以上为卡纸、纸板等。10.刻刀的使用技法:握刀时,指要实,掌要虚、持刀要正,用劲要匀、协调,刀口要稍向后方低一点,左手扶压住纸。

11.纸经过折叠后,在折边上进行加工,整张纸内部就会发生变化;在单边上进行加工,整张纸边缘就会产生变化;将折边全部剪掉,整张纸就会断开。12.纸立体造型的最基本技术是:剪刻、折、粘。

13.纸的种类可按用途分,如生活用纸、印刷用纸、工业用纸等。

14.叉号、阴影表示此处剪刻掉。

15.使用剪刀技法:右手在使用剪子一张一合向前剪时,左手应随时将纸向剪刀刃根部移动,这样剪就会又快又好又省劲。

16.请设计一个对折后的双喜字单元纹样。

金工部分

一、填空:

1.在锯割木料时,锯割的行程要大,速度要慢且稳,同时保证锯条在锯口内运动。

2.工人师傅在锯割折线或曲线时,用的是一种专用的线锯。

3.金工锉的使用方法有顺锉、交叉锉、推锉

4.下列各扳手的名称(图)

(梅花扳手)、(套管扳手)、(花扳手)、(活络扳手)、(开口扳手) 5.手捻是小型的螺丝刀,也叫微型改锥,是用来组装或修理小型机械的。6.金属棒材可以通过车削制造大的螺母。

7.钢窗的窗框是用异型材制造的。

8.弹簧是用有弹性的钢丝制造的,它属于线材。

9.给机械转动的部位注油是为了减少磨擦,磨削时注油或钻头注油是为了冷却。

10.把细长的金属丝调直,可以用抻拉的方法。

11.砂布能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

12.在钢板上划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笔”,这种笔叫划针。

13.金工锉包括锉面和锉舌两部分

14.把烧红的锥尖放在冷水中冷却,这是简单的淬火,目的是为了增加金属件的硬度。

15.钢丝钳比尖嘴钳多了一个齿口。

16.锤子是敲击工具,用它可以钉钉子,砸直金属丝,矫正金属零件外形,使金属丝、金属板达到延展的目的。

17.起钉子用钢丝钳的铡口。

18.金工锯和金工锉的操作要领是:手持工具平稳,前推时用力,向后拉时不用

力,速度不要快,要有节奏。

19.什锦锉也叫整形锉,是用于加工小型工件的小锉。

20.使用金工锤时,握锤把的前端和后端效果不一样。

21、用80cm的金属丝设计一个各部分比例合理的晾衣架。

木工部分

1.在木工制作中,砂纸是专门打磨木料的工具,用“目”表示砂纸的粒度粗细。2.锯割曲线或折线时,要经过多次的直线锯割。

3.锯割木料时,左手拇指要抵住墨线,锯条要正对此处进行锯割。

4.做衣物架小钩的铅丝,要先截成相等的小段,这样不仅便于操作,大小、规格也能保证一致,使做出的衣物架更美观。

5.如果选用钉接,钉子的大小、粗细、长短一定要适当,要和所用的木板的厚度相匹配。

6.木制品的连接的方式有粘接、钉接、榫接、十字扣连接、机螺丝连接、五金件连接。

7.墨斗是木工的画线工具。

8.在木工工具中,用来打磨的工具是砂纸。

9.在正规图纸上,用符号r表示半径。

10.木工铅笔的笔芯和外形都是扁圆形的。

11.教材中出现的所有制图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12.下料时要注意节约木料,可以充分利用木料的直边,从木料的一边开始,这样的目的是少画线、少锯割。

13.在衣物架的挂钩上安装一段塑料管,可以保证挂钩不滑动。

14.小手工锯使用要求。

锯割前,要把木料固定好再进行锯割。左手拇指抵住墨线,用锯条在墨线处轻轻拉出锯口,锯条要正对墨线进行锯割。锯割的行程要大,速度要慢且稳,同时保证锯条在锯口内运动,以防锯伤手。

15.在锯割45度角的木条时,量出准确的45度角,写出方法并画出图形。

缝纫部分

1.机织面料是由横向和纵向纺线交错编织成的织物。

2.手工缝纫针的用途是牵引缝纫线。

3.缝制物品时要使缝纫线和布边保持边距一致、针脚均匀。

4.缝纫时起始结的作用是固定,终止结的作用是防止缝线脱开。

5.缝纫针的标号越大,针就越细越短。

6.衣服袖口、裤脚口和衣服下摆的边开线时,可以用扦针针法缝补。

7.“缝纫速度快,但松散、易被抽皱”这种针法是散针针法。

8.机织面料表面光滑平整,织物间隙小,弹性相对比较小。

9.穿针前使线头变尖的基本方法是,涤纶线剪齐线头,棉线捻尖线头。

10.裁剪时通常要预留出缝纫的边料,也称为“做缝”。

11.化纤面料不易退色,适宜做窗帘。

12.扦针针法缝纫速度快,适宜面料拉伸。

13.缝纫专用的软尺的最大量度是150c m,最小刻度是1cm。

14.学生运动服适合采用混纺面料制作。

15.透气性好、吸湿性好、质地柔软属于棉质面料的特点。

16.缉针针法适宜缝制背包带。

17.小围裙的设计思路是:1.设计款式2.选择面料3.测量和裁减4.缝制

烹饪部分

1.食物和食品是由粮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原料加工制成的。2.菜刀的使用技法有两种,一种是直刀技法,一种是斜刀技法。

3.饥饿容易使人疲劳,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随之减少,记忆力下降,所以,吃早饭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4.铁锅表面的食油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可以防止铁锅生锈。

5.用铁锅炒菜能使菜中的铁含量增加,对人体补充铁元素大有好处。

6.日常饮食要注意不偏食、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

7.电饭锅不适宜煮酸、碱性食物。

8.煮鸡蛋时放少许盐,鸡蛋壳不容易裂开。

9.用微波炉加热饭菜或馒头时,需要在外面加保鲜膜或塑料袋。

10.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

11.切菜时,要注意刀刃向外稍稍倾斜。

12.粥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食之一。

13.一般成人每天食用200~250 克蔬菜,就能满足人体维生素和各种营养的需要。

14.加热食物时一般使用中火。

15.制作拼盘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构思,后准备原料,再将手、原料及用具清洗干净。

(2)在加工的过程中,注意原料搭配合理,色彩丰富,经济实惠。

(3)注意安全操作,营养卫生。

16.在进行家庭烹饪教学时,我们应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

(1)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刀。

(2)用刀时精力要集中,不要拿刀嬉戏玩耍。

(3)用燃气灶前要检查是否漏气。

(4)切忌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

(5)炒菜时油温不要太高。

17.画出“宝塔形”食物结构图。

刺绣部分

1.布贴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成图案绣缝在服饰上的一种刺绣形式。

2.长短针属于补绣中的波浪绣针法。

3.把裁剪成的布块连接缝合起来的技术叫做“拼布”。

4.缎带绣也称带绣,是以丝带为绣线直接在织物上进行刺绣,花纹醒目有立体感。

5.裰绣长针和短针,区别在于短针的针上套有塑料管,长针则没有。

6.1/4针法属于十字绣针法,包梗绣属于刺绣针法,短针属于裰绣针法,波浪绣属于布贴绣针法。

7.布贴绣主要用锁针针法。

8.刺绣起初仅以丝线为材料,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其他素材,于是有了透绣、发绣等出现,大大丰富了刺绣艺术的范畴。

9.缎带绣所用的工具主要是剪刀、绣针材料是各种各样颜色、宽窄不同的缎带。10.缎带绣的针法主要有:直针绣、缎纹绣、米字绣、菊叶绣等。

11.刺绣中,有一类借助于其他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使常规刺绣发生变化的特殊绣法,叫变体绣,缎带绣是其中的一种。

12.进行裰绣时,可以借助细铜丝或头发丝来穿针。

13.传统布贴绣一般选较厚的布,设计成图案,贴补在衣物上。

14.补绣的图案以平面为主,风格别致大方,用简单的锁针法来完成。

15.缎带绣最好绣在粗布或毛衣上,那会更漂亮。

16.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17.裰绣时要注意:在布上画的图样是反着的,绷在花绷子上的布是反面朝上。18.裰花针样子有些像注射针头。

19.尼龙线有弹性,能使裰绣作品有柔软、毛绒绒的感觉。

20.长短针是一长一短或一长两短的锁绣针法。

22.裰绣和刺绣在针法和工艺技巧方面的区别

裰绣只有长、短针两种针法;刺绣针法种类繁多。

裰绣的工艺技巧是反做正看,在绣布上留下线套;刺绣的工艺技巧一般是密接其针,排比其线。

小种植部分

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营养。

2. 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茎繁殖。

3.扦插有枝插法,芽插法和叶子扦插。

4.播种的方法有点播法、穴播法和撒播法等。

5.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3 月 12 日,北京市的植树节定在 4 月的第 1 个星期日。

6.北京市的市树国槐、侧柏,市花月季、菊花。

7.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现代种植新技术。

8.水晶花泥晶莹剔透、洁净卫生可以用来代替土壤栽培植物。

9. 土豆、葡萄等植物通过茎繁殖。

10.牵牛花的种植要经过浸种、堵溢水孔、装土、打穴、播种、盖土、浇水,几个步骤。

11.种植土豆进行选种时,我们要挑选表面光滑、芽眼浅平大小适中的土豆。12.利用水培的方法培育的蔬菜是蒜黄、绿豆芽、生菜。

13.日常生活中,一个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00~500克蔬菜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14.种植吊竹梅要剪取长约10 厘米的枝条,最好剪斜口,目的是为了增大吸水面积。

15.用陶粒栽培完吊兰后,花盆内1/2水

16.对植物进行的日常管理需要注意?

(1).水的处理。浇水时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浇灌植物的水可用河水、井水、雨水、自来水,城市中的自来水含有氯,浇灌植物前要晾晒2—3天。

(2).土的选择。一般选用土粒大小适宜、含有丰富的腐殖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优质土。

(3).施肥。播种前和换盆时施入有机肥,生长期追施无机肥,每次施肥后及时浇水。

17.设计一串红扦插繁殖实施方案。

编制部分

1.塑料编织主要是压挑法。

2.中国结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手工编织饰品,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3.编结时经常用到的方法:依次压叠、左右折叠、上下穿编。

4.一般情况下,编织毛衣领口、下摆、袖口比编织主体所用的针要小1~2号针。5.唐装的扣子一般是用斜纹线编的结。

6.唐装和其它不同点之一是扣子。

7.菊花结编制完成后有四个大耳四个小耳。

8.毛衣编织最基本的是起针和织下针。

泥工部分

1.中华民族的祖先制作陶器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陶器是仰韶文化的彩陶。

2.彩塑历史悠久,其中最负盛名的要算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彩塑。

3.我国江苏宜兴盛产紫砂土,用它制作出来的紫砂壶闻名中外。

4.黏土是泥工的主要原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5.泥条盘筑法是指将搓好的泥条按照所需要的造型一圈圈盘制出来。

6.两块泥板的夹角是90°时,连接两块泥板的边角最好都切成45°的斜角。7.拉坯成型法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拉坯机上的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8.泥板成型法的特点很明显,它最适合制作平面和立面造型。

9.下图用到了泥塑中的技法有:搓、揉、粘。

10.制做泥板常用的方法有木板拍打法、手掌拍打法、擀压法、切片法。

11.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

12.粘接泥板时,把泥板的接触面为刮出痕迹,便于粘接。

13.为了使泥塑作品更形象,可以用火柴梗、牙签等尖状物在所塑形体上划出线 条或图案。

14.我国的江西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瓷都”。

15.泥塑过程中,复杂的造型需要一些工具辅助才能完成,常用的工具是泥工刀 。

16.用泥板成型的方法设计一件器皿。要求:造型美观、新颖,写制作步骤。

(1).制作泥板(如,用擀压的方法制作出泥板,借助裁刀和尺子将其裁出长方

形)

(2).泥板成型(用圈的方法将泥板对接粘合,使其成 圆柱体)

(3).装饰(可在圆柱体上添加装饰,如:粘贴、印压、

镂空等)

17.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用泥条盘筑法盘筑器皿时,如何

使作品牢固、不易碎。

用泥条盘筑器皿时,要边盘边用手指向下压紧每一圈泥条,使泥条之间连接紧密;也可以用剩余的泥在器皿内侧抹平,尤其是泥条间的接缝处一定要粘合抹平。使泥条之间粘合牢固,不易破碎。

18.以下图示,用到了哪种泥塑技法?请写出每一步的制作步骤与方法?

图2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⑴方法:手捏成型法;

⑵步骤:

①揉:取适量泥在两掌中揉成球形;

②压:压碗底时,要用一手轻拖泥球,另一手的大拇指对准泥球中心,

由上往下以“盖手印”的姿势将泥球下压开洞,其余

四指自然并拢和拇指相对;

③压捏:一面压捏,一面用手感觉它的厚度,直到小碗的底部被压到

理想的厚度;

④捏碗壁:拇指离开中心点,以螺旋形的运动轨迹逐渐盘旋而上,进

行同样捏压转动的工作。在逐渐捏高捏薄的过程

中,要尽量保持碗壁的厚度均匀,内部光滑平整,

并保持口缘的圆弧度;

⑤完成。

养殖部分:

1.自来水含有氯,用自来水养金鱼,使用前要晾晒2—3天。

2.为金鱼换水时,鱼多温度高要勤换多换,鱼少温度低要少换,并适量延长换水时间,一般每2天换一次水,换水量是总量的1/3—1/4。

3.给金鱼喂食要定时定量,通常每日投饵1-2次为宜,每次投饵量以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饵料不要喂得太多。

4.每年9-11月是最佳选金鱼时机。

5.金鱼一般能在10-25 oC摄氏度的水中生存。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相关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兴趣:是指某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1.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2.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3.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学科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4.教学活动:就是课堂中将教学目标转化成课堂中行为的活动。

5.教学目标的作用。

答:教学目标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好的教

学目标可能提高学生成绩;能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有利于评价和检测。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流畅性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灵活性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独创性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对新颖独特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把握它们的能力。

7.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结合以下情景事例,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王老师在讲《剪团花》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多幅漂亮的窗花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示:兴趣是指某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这样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注意到了这两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成效。

8.试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结合以下情景事例,如何对探究性学习中“以问题为中心学习”的理解。

情景:在《拓印》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色不匀、跑色等现象,针对这个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提问:产生着色不匀、跑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讨论后)

原因一,海绵头或布头蘸的水粉色不匀。蘸颜色多的地方就浓,少的地方颜色就淡。

原因二,拍打的方法不正确。先拍打的地方颜色就浓,后拍打的地方颜色就淡。原因三,用力大小不同。用力拍打的就浓用力小的就淡。

原因四,拍打着色时,手指没有压住模板的边缘,所以就跑色。

教师提问:刚才大家分析的原因很正确,说明大家是认真地进行实践和研讨了,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呢(再次组织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提示: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是各种学习活动的核心思路。探究性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建构知识的过程。按照这个思路,应该把学习活动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师或学生对所要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习

者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来学习与所探究的问题有关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表明,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和推理策略,并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技能。根据以上的分析,老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小学劳动与技术基本功大赛试题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试题 (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包括、、 、四个方面。 2.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形成良好为基本目标,以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劳动与劳动;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含技术设计);劳动与技术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 4.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劳动与技术课程与、 、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综合实践框架下劳动与技术课程实施方式和多种相关课程的统整形式。 5.写出下面纸工制作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 )( ) ( ) ( )()() 6.制作泥制品主要靠手,为了更方便操作,还需要用一些工具,如垫板,锤子(用于敲、拍)、(用于切削、刮、压、挖)、(用于碾平)、(用于切泥)、各种材料的小筒子、瓶盖(用于压切圆片)。 7.在下面的图下括号里写出编织的技法。 ()()()() 8.衣料的纤维不同,质地也就不大一样,因此选择合适的洗涤用品不仅能把衣服洗干净,而且不会损伤衣物,比如,需去除血渍、汗渍时,应使用洗涤用品;洗涤丝绸、

羊毛、腈纶类等高级织物,可选用洗涤剂。 9.“中国结的编制”中从右向左为“挑一压一”的意思是,挑一是在竖线的,压一是在竖线的。 10.家政[洗涤]以“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为主题开展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 和进行洗涤。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8分) 1.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相统一的课程。 () A.校本课程 B.实践课程 C.学科课程 D.生活课程 2.()不是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的主要特征。 A.以项目为载体 B.掌握典型的农业生产技术 C.多学科的视野 D.开放的学习领域 3.下面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教学建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B.劳动与技术课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C.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坚决不进行有一定危险的技术学习 D.劳动与技术课要重视课堂教学 4.关于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分为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 B.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可以是单一性考核,着重某个方面、某个层面或某个项目 C.考核结果由教师给出评语,不评定等级。 D.考核的方式应注意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相结合 5.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是() A.实习基地 B.课堂教学 C.技术实践 D.家政服务 6.下面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分目标中对行为与习惯目标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B.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C.具有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 D.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则,具有自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习惯

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学校: 班级: 老师:

第一课整理书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2、初步使学生养成有条理整理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教学难点: 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教学准备: 书包、课本。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我说一个谜语,大家听好,考虑好了再举手回答谜底。身体短来耳朵长,各种知识肚中装。上学我要把它背,放学我要它帮忙。书包是同学们离不开的物品,我们要把各种文具、作业、练习本、书本等装入书包,然后背着书包进入学校学习,放学时,又要把学习用品装入书包,背着它回家去。怎样把学习用品有条理地装进书包,怎样用正确的姿势背书包,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装书包1、整理分类。 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较多,有课本、作业本、橡皮、铅笔、文具盒等。先将这些东西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课本类,一类是作业本、练习本类,还有一类是文具类,如橡皮、铅笔、小刀等。然后按类整理,课本类是按照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列顺序,语文课时多,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数学,依次是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劳动。要让学生记住这一顺序,以便取放。作业本、练习本也要按照科类或按课上使用课下使用分,文具要装入文具盒内,让学生练习,同桌检查。 2、装书包。 所有的学习用品整理分类后,即可装书包,要先装课本类,再装练习本类,最后装文具类。装好后,同桌要互相检查一下,然后,老师训练学生熟练地取出、装入某种学习用品。反复练习几遍。书包整理好后,要放在桌洞里或桌旁,如果在家里,可以放在自己的写字台上或挂在适当的地方。 三、讲授背书包 1、认识不同样式的书包:单肩式、双肩式、手提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双肩式书包。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包括“家政”和“技术初步”两大部分。“家政”和“技术初步”都包括“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每个部分都有“操作活动”和“技术信息”,因此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家政 1.学习简单菜肴制作,并作简单评价,体验家务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2.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3.学会使用部分家用电器,增强安全意识。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形成健康的消毒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5.学会菊花、月季等花卉的种植和水、土、光、肥的一般管理方法。 6.了解手缝、编织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二)技术初步 1.通过调查、比较、试验等活动,认识木、塑料和金属等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用途。 2.通过测量、绘图、材料加工等活动,学习使用一些常用手工工具。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根据制作要求和操作示意图进行纸、木模型制作。能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5.认识一些简单图样,并用简单的图样进行简单的设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教学方法采用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把模仿、体验、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融合好,使劳动和技术的学习过程成为手脑并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 2.了解和研究学生,把握劳动与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努力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注意个性的培养,指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功,并分享成功的快乐。 3.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与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4.劳动与技术课还要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劳动结合起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课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洁卫生,剪下来的废纸屑不能乱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四、教学进度安排周次246810121416 教学内容我们爱清洁洗茶具、洗餐具洗衣服拖地板、擦玻璃用纸制作多面体摩天大楼多面体纸多面体的种类课时11111111备注 扩展阅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术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

《江苏省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倡导: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依托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所谓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用教材。在教材上,编者引进了许多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教材,明确项目的整体制作方法和步骤;二是要改进教材。教材中给出的各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不一定是最快捷的,或者说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水晶笔简》的筒身的制作过程,教材给出的步骤是先将胶片做成圆筒,然后再粘贴上下、内外固定的纸片,这样学生在粘贴纸片的时候比较困难。为此,教师可以做改进:先粘贴纸片,再圈圆筒,学生做起来就简单多了,这样一变,学生剪纸时还可以少剪一张,学生的制作效率也就提高了。三是要拓展教材。教材给出项目对学生来讲是模仿制作,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完全停留在模仿上,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创新。如水晶笔筒模仿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四方体、三角体、六边体筒身的水晶笔筒。这样学生的思维和制作能力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怎样把握教师引导的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即便是自主学生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但怎样把握引导的度是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项目制作步骤和方法的归纳引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研究教材、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制作步骤和方法进行归纳,而不是教师直接将其灌输给学生。一旦学生初步明白了具体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教师就应该马上放手让学生进入动手制作环节,有关细节的问题可以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予以解决;二是对重点难点的指导。这一个环节到底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还是放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后,要看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了改进。如果教师对教材中的制作步骤或者是方法进行了改进,这一环节就可以放在动手制作之前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要点、少走弯路,提高制作效率。如水晶笔筒中筒身的制作改进就应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作指导。如果是沿用教材,这一环节放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全面精细的指导,就会大量地占用学生的制作时间,致使课堂教学结构失衡,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在平常的教学调研和优秀课的评比中,有些教师就是因为大量的、重复的(录像加示范)的指导而出问题。三是评价过程中的引导。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是重要的环节。评价的主体要具有多元性:自评、生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参与评价等;评价的对象要具有针对性:既要评价已完成的作品,又要评价未完成的作品,往往未完成的作品更具有评价的意义;要评价作品,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其实,教师的智慧在评价过程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三、怎样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中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可以较好地养成学生对话、协作的习惯,培养其团结互助的精神。但是在小组全作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一个问题,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制作任务后,无所事事,总是处于观望、坐等的状态。教师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思想进行相应的设计,让这部分学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一是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帮助其他同学;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环节。如在水晶笔筒的分组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完成了水晶笔筒的筒底或筒身的剪贴任务,同组同学仍在模仿制作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其开展水晶笔筒子创新性制作。这些创新作品是否能够完全制作出来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维与制作。如果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能够渗透这一点,就可以较好地培养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时间、积极思维和创新的习惯。

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中期研究报告主要汇报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开题以来做了哪些工作,二是研究取得了哪些成绩,三是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须修学的基础性学习领域,是由国家规定、并由地方和学校组织实施和开发的课程。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构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且符合江苏省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同时又具有一定弹性和开放性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体系,特编写了《劳动与技术》教材。它吸收了国内外的先进理念,以项目引导为主线。小学课程分成两大部分:家政、技术初步。家政又分为六个项目,每个单元又分成了若干主题。 但教材仅仅是个例子,它不包括劳动与技术的全部。它需要我们结合本地特点,进行二度开发,使自编与引进相结合;省统编与自编相结合,使教材真正为教学、育人服务,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它要求各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根据本地的社会、自然资源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补充、删减和调整,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劳动与技术》教材的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学习热情。 我校地处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我校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大胆整合,进一步开发,对现有教材进行增、换、扩、改,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 一、增一增,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项目 广阔的农村天地,具有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劳动与技术教育可基于这样的宝贵资源,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 [例一]风味小吃学问多 在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这些小吃,也蕴藏着丰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传统的炊食有许多,如各类小吃、各类点心等。我们可以进行调查,如《当地小吃知多少》;我们可以进行制作,如《学做__》;我们可以进行采访,如《采访__店》;我们可以进行开发,如《我的创意:__点心制作》。 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就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望,渗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将劳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免费

第一课包书皮 教学内容:怎样包书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包书皮 能力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包书皮 教学难点:包书皮的过程 教具准备:包书皮的纸、剪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同学们包过书皮吗? 二、自主探究,讲授新知 1、学生看课本,自主探究 把书皮对折,量好书的上下边际,用小刀把书脊背处的上下边际距折线部分2公分左右(视书的厚薄而定)裁开,向内折叠,把书放入后四边折叠即可. 2、教师指导 书皮纸一定比书大对吧,用书皮纸裹住书后延书的各条棱压出痕迹,一共八条,之后把正面右下角的书皮纸往封面中心的方向向上折叠,当下方折线与书的右下角的角相齐时,把书皮纸按着开始压出的痕迹向书皮里面折,你就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小三角了。其他各角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三、拓展延伸 加角的方法: 先按一般方法包至底面纸边折入前。 然后在预计书角处向外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平行折痕数毫米再反向折入一个直角三角形. 继续按一般包法完成包书程序,则所包的书有一角象是套上一只角,有立体感。 依此方法可给底面各套上两角. 这样,一个书皮就完成了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学会包书皮)

第二课学用闹钟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各种闹钟。 2、通过学习,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点 学习闹钟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时间的珍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闹钟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放课件钟表滴答声)(学生回答。)小闹钟有什么用?你们会使用闹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闹钟的使用方法。 二、看图解疑 1、学生看课本 2、说说小闹钟背面各部分名称 3、拿起自己的小闹钟,说说各部分名称 4、完成第四页表格 三、学技能 1、课件出示石英钟的使用方法 (1)启用。打开闹钟后面的电池盒盖,按正负极指示装上电池。 (2)将开关推至ON。 (3)时间调整。旋转调时旋钮,对准时间。 (4)响闹设定。旋转调闹旋钮,把闹钟旋到你所需要的响闹时间。 2、让学生照着上边的方法和步骤调整闹钟,教师指导 四、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五、课外活动

一年级下册劳技教案教学教材

一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一课叠衣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教育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二课穿松紧带 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松紧带的用处,学会裁剪、穿管、缝接松紧带。 课前准备: 一、教师用:松紧带一米,剪刀一把,扣针两个、针线少许。 二、学生用:每人准备以上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有关松紧带的知识和用处。 松紧带俗称“橡筋”。它具有伸缩性,使用方便,美观,常常用在衣服的领子、袖口,裙子的腰间,裤围、裤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缝接。 1、裁剪。 指导学生确定松紧带的长度。方法:把松紧带在腰间围上一圈,适当拉紧一些。一般在比腰围短4~6厘米处下剪。这样剪下来的松紧带才合用,又不会浪费。 2、穿管。 用一枚扣针把松紧带的一端穿好,利用它穿这松紧带到裤头的带管里。,另一个扣针固定这一头在带管的这一侧。然后利用穿进带管的扣针带动松紧紧带,不断向前移动,直到环绕带管一周,露出带管出口为止。 3、缝接。 拆去两个扣针,把带子两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紧,然后取长约2~3厘米的松紧带叠合起来,用针线缝好。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和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2}一个教学班,学生数为29人。由于我担任这个班的数学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针法组合3、小钱包4、植树5、可乐瓶6、可爱的小淘童7、哈哈照相机8、常春藤插育苗法9、校服上的小标记10、养鸡11、肉饼蒸蛋12、休闲躺椅模型制作13、点亮金箍棒14、喷水动力车模型制作15、独轮手腿车模型制作16、洗衣机的使用17、能歌善舞的傣族姑 娘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 探 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它被被增设为必修课程、法定课程。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开展。如何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与教育这项内容,初步建立教学模式,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更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这是宇宙从形成开始演变到今天这样一个文明世界的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只有靠人类的高能思维劳动和劳动实践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没有人类各个方面的劳动,宇宙就会停止发展,人类社会就会倒退。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中央全教会议又再次强调在学校中必须实行素质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家用电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认识电。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 三、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 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 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 (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 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 (四)做做 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 第二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教学难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 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三)做一做 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同学交流补充 (四)认识警示标志 让学生认认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 (五)学习触电急救处理 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三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教学难点:正确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电器。 四、教学准备 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二)阅读的重点 1、操作界面各部件的名称及用途(一空调的遥控器的说明书为例) 2、操作步骤 (1)选择制冷运转 (2)设定室温

一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劳动与技术教案 美化家居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大搞清洁卫生,布置、美化家居的工作。 2.使学生认识清洁、美化家居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进行大搞清洁卫生,布置、美化家居的工作。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课文。 二、 出示挂图让生观看,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大搞卫生、美化家居迎春节的工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怎样进行大扫除的工作,怎样布置充满节日气氛的家居”等问题。 三、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帮助总结归纳出以下内容: 1.大搞清洁卫生,美化家居迎春节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有: 1)彻底清洁家居,使家庭更整洁、干净。 2)清除昆虫和病菌的产生基地,对家人身体健康有好处。 3)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体现。 5)体现家庭成员合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2.大扫除的要求和步骤。 四、进行“想想做做”的教学。VCD机的使用教学目标1.使用学生初步认识VCD机的使用方法 2.此巩固学生已有的使用家用电器的一般常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VCD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开始,用VCD机播放一段动画故事或动物生活的资料片给学生观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二、了解学生家中有无VCD机的情况,是否懂得使用VCD机的情况。 三、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四、利用实物或挂图,通过师生对话,说说以下内容。 1. VCD机正面有哪些主要按钮,说说它们的名称和功能。

2.了解VCD机与电视机的连接。 3.播放VCD影碟时应怎样操作? 五、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六、通过对VCD机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家用电器的一般常识。 1.看懂产品使用说明书。 2.按说明书的指示,学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 4.爱惜物品。给桌椅穿新衣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简单地给旧桌椅进行油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3.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地给旧桌椅进行油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通过设问、讲解、板书帮助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 1.自己动手进行油漆工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2.油漆的方法与过程是怎样的? 2)准备好材料和工具。 3)油漆前,要补好洞,打磨平 4)涂漆 3.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1)油漆易着火,因此要注意防火 2)滴在地上或衣服上的油漆,可用天那水擦掉。 3)不能混合油漆种类 4)注意高处油漆的安全 5)油漆完毕要收拾好物品 二、老师示范 三、鼓励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习油漆磁卡、IC卡的使用教学目标1.学习用磁卡、IC卡打话的方法。 2.使学生受到爱护公共设施,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苏教版2017版小学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家政 一、家庭种植DIY 第1课时家庭种植DIY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花卉,认识种植的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学习土培吊兰的方法。 3.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种植技能和审美能力。 4.学会安全使用劳动工具,了解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花卉和种植工具,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土培吊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常见花卉图片和常见花卉种植工具,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和花盆,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小苗,多媒体课件,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2.学生准备:关于花卉的知识信息。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每年暑假,老师就会到不少同学家去家访,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录像一起来参观两位同学的家。(播放录像) 教师:虽然两位同学家的布置不同,但是他们都用各种花卉装饰着家庭,使家庭环境充满了生机。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庭种植的相关知识。 板书:家庭种植DIY 2.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的花卉。 提问: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哪些花卉? 学生交流。 教师:你还认识哪些常见花卉?让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走、看一看,了解更多

常见的花卉。 组织校园参观,分小组介绍校园花卉。 活动小结,组织评价各小组搜集花卉信息的情况。 3.探究学习,认识常见种植工具和花盆 创设情景,比一比哪个小组认识的种植工具多。 教师:观察常见的花盆,说一说各类花盆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回答。 4.探究学习,学习土培吊兰。 出示种植好的一盆吊兰。 提问:你认识这种花卉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培吊兰 组织学生自学、思考:土培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土培吊兰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自学) 展示土培吊兰的材料和工具,交流操作步骤。 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 教师演示关键操作步骤。 5.实践操作,分工合作。 各小组尝试种植吊兰,教师巡视指导。 6.成果展示,交流评议。 学生展示土培吊兰,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教师参与评价,了解土培吊兰活动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7.拓展思维,总结课文。 通过实践,我们学习了土培吊兰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多植物都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种植的。 教师:课后大家去了解一下,除了这种土培栽种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栽种?利用课余时间,用土培吊兰的方法种植其他植物,写好观察记录,参加班级的种植大赛。

一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一课叠衣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教育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二课穿松紧带 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松紧带的用处,学会裁剪、穿管、缝接松紧带。 课前准备: 一、教师用:松紧带一米,剪刀一把,扣针两个、针线少许。 二、学生用:每人准备以上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 一、介绍有关松紧带的知识和用处。 松紧带俗称“橡筋”。它具有伸缩性,使用方便,美观,常常用在衣服的领子、袖口,裙子的腰间,裤围、裤管等地方。 二、裁剪、穿管、缝接。 1、裁剪。 指导学生确定松紧带的长度。方法:把松紧带在腰间围上一圈,适当拉紧一些。一般在比腰围短4~6厘米处下剪。这样剪下来的松紧带才合用,又不会浪费。 2、穿管。 用一枚扣针把松紧带的一端穿好,利用它穿这松紧带到裤头的带管里。,另一个扣针固定这一头在带管的这一侧。然后利用穿进带管的扣针带动松紧紧带,不断向前移动,直到环绕带管一周,露出带管出口为止。 3、缝接。 拆去两个扣针,把带子两端露出管口的部分拉紧,然后取长约2~3厘米的松紧带叠合起来,

云南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验课本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

第1课梳洗 教学目标 1、懂得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意义,从而重视仪容美观、整洁,并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 2、掌握梳头、洗头和洗澡的方法,学会梳头、洗头和洗澡。 课前准备 每组脸盆一个,盛水的水桶一个,装废水的水桶一个,毛巾两条,洗发剂一支或者香皂一块,棉花少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明确要求 (1)讲述头发的作用:人的头发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头部的皮肤因为新陈代谢而

或活动中,头发、头部皮肤会粘附者许许多多的灰尘、脏物,甚至沾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东西,不但会使人的头部肮脏、发臭、发痒、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肤病、传染病等。因此,我们必须勤洗头,保持清洁,使仪容整洁。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6页。 2、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指导洗头的方法。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第一步:淋湿涂洗发剂。 第二步:揉搓漂洗。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凃些洗发液重洗一次。 第三步:用水冲洗。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注意眼睛要闭紧。 第四步: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吹方把头发吹干。 第五步:梳理头发。梳头时,要从发根数道发稍,理顺后再梳成一定的式样。 (2)指导洗澡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明确洗澡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淋湿。 第二步,凃沐浴液或浴皂。 第三步,全身擦搓。 第四步,冲洗干净,换上干净的衣裤。 (3)分组练习洗头,组员互相帮助,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3、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小学劳技论文:浅谈《劳动与技术》新教材

劳动与技术论文 新教突亮点,寓教构新见 ——浅谈《劳动与技术》新教材 【摘要】:作为一线的劳动与技术课教师,我们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把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上好。新教材的推出,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新教材的几个亮点“聪明泉”“交流坊”“操练场”“巧手站”“金点子”“评价苑”,重视了学生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欣赏能力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认为应做好开发想象、发散思维、强化合作、体验成功四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新教材思考实践创新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劳动体验,形成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它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道德情操,提升劳动技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劳动与技术课教师,我们要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把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上好。新教材的推出,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的亮点精髓是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好好学习借鉴的。 上好劳技课,首先要读懂新教材。 一、新教材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劳技课堂需要实践操作,但是操作完成的作品本身并不是最终目标,劳技探究不仅在乎是否有动手形式的参与,更在乎是否有动脑参与的理解过程,我们应将思维的培养与具体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只有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 1、“聪明泉”——思考的摇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学生爱思考,课堂上学生会问各色各样的问题,“老师我这个材料没有,能不能用其他东西代替?”,“老师这个作品是怎么做出的”等等。根据制作需要,认识和选择不同的材料,是一项基本的技术能力。但在以前的课程中,老师都是将现成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或者开出制作作品所需要材料的明细清单,丝毫不让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认识材料,有的还提供了已做好的成品供探究。这就让学生失去了一次接触材料、认识材料、挑选材料、优化材料的过程。因为技术初步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初步的技术学习形成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让学生在整个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己去认识、辨别、比较和选择不同的材料,在认识中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教师所不能代劳的。新教材中的“聪明泉”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针对材料进行选择质疑的目的,是学生思考的摇篮。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主题三《奇妙的绳结》活动一中“聪明泉”的内容是:不同的绳线打出的结,效果也不一样。看一看,摸一摸你带的绳线(中国结绳、麻绳、毛线、塑料绳),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些不同材料的绳线各有什么用?出示了一张关于不同材

小学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 02 各种各样的职业

各种各样的职业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职业种类,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职业,知道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2. 了解各种常见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 3. 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特长,简单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职业种类,知道这些职业具体做什么工作。 2. 难点: 简单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职业的文字、图片资料。 2.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职业,了解几种常见职业;准备爸爸妈妈工作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导入新课(2分钟)1. 创设情景:老师今天上班 时,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辛勤工 作的叔叔,瞧,出示图片(交 警)。 观察图片,并 根据老师要求 讨论、交流。 激发学习兴趣和 探究欲望,对职 业有初步感知。

(1)提问:知道这位叔叔是干什么的吗? (2)点题:这位叔叔的职业是交通警察。(板书:职业)(3)提问:你们在哪里看到过交通警察? 小结:交通警察叔叔很辛苦,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通过公正执法,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保障城市的交通畅通! 2. 点题:人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板书补充课题:各种各样的职业明确课题。初步了解本堂 课要学习的内 容。 1.出示图片 (1)提问:他是谁? (2)提问:他正在干什么?(3)提问:火警电话是多少? 小结:消防员叔叔很勇敢。看,消防车是红色的,车上还有云梯、水枪,是用来救火观察图片,根 据老师要求讨 论、交流。 通过观察图片、 同学交流、老师 介绍,学生能够 初步了解消防 员这一职业。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教程文件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的 关系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薛大威 新课程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老师遇到过困惑,如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有交叉和重叠,如研究性学习那是一种方法在什么学科都需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信息技术不仅要单独掌握信息技术的手段,还要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那么在其他学科也要注意渗透,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离不开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四大内容劳动技术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在小学生中,综合实践活动涵盖了劳动与劳动技术,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载体、主体。 一、小学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 劳动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小学阶段过去就一直开设过劳动课程。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习领域相比,它已有很强的学科建设的基础,它本身也是基础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在总结劳动技术教育时就有过“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劳中创新”的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理念。从这层意义上讲,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就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在课题研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精)

小学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8--16课劳动与技术2009-09-03 08:35:36 阅读5650 评论 1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8课缝布袋 一、教学目标: ⒈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⒉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2、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三、教学设计: 1、技术要点分析: 在小学阶段,关于手缝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2、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1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①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②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③反馈、小结。 ④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2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①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 ②反馈比较各种方法。 ③小结。 (3阅读课文,比较讨论 ①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②讨论最佳方法。(或者最合适的方法 (4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5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6再实践操作。

(7评价延伸。 l 工艺制作单元教材分析与与建议 “做中学”和“学中做”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的主要特征。但是劳动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劳动与技术教育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还要体现一 定的时代特征。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形成的同时,注重通过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育内容的学习,学习创新和创造,对学生进行技术和科技发明创造的启蒙。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充实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内容,以增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时代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拓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劳动与技术教育工具价值的统一。工艺制作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品制作向作品设计、作品评价两方面拓展;农业技术的学习对象从单纯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产品储存与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拓展。这样,既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能拓展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经历,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9课金盏菊的养护 教学过程 1学会怎样动手栽一棵金盏菊以及知道注意事项。 2、掌握最基本的移栽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