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改进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改进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改进

目录

摘要 0

1. 数控机床的介绍

1.1数控机床的概述 (1)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 (1)

1.3 数控机床加工的工作原理 (5)

1.3.1数控机床加工的工作原理 (5)

1.3.2数控装置控制过程 (6)

1.4典型的数控控制系统的分类 (6)

1.4.1数控系统的概述 (7)

1.4.2数控系统的分类 (8)

1.4.3机床常用的数控系统 (9)

2. 数控机床的润滑系统控制原理

2.1 润滑系统概述 (11)

2.1.1润滑系统简介 (11)

2.1.2润滑剂的介绍及分类 (12)

2.1.3设备润滑的意义 (13)

2.2润滑的作用及分类 (13)

2.2.1润滑的作用 (13)

2.2.2润滑的系统分类 (14)

2.3数控机床中典型的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15)

3. 数控机床润滑控制系统的现状

3.1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进展 (18)

3.1.1润滑技术的新进展 (18)

3.1.2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 (19)

3.2机床润滑的特点 (21)

3.3润滑系统的一般故障的原因 (22)

4. 数控机床的润滑控制系统的改进

4.1机床润滑剂性能的要求 (24)

4.2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分类和作用 (25)

4.2.1润滑油中添加剂的作用 (25)

4.2.2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分类和性能 (26)

4.3机床润滑系统的选择 (28)

4.4润滑装置该如何改进 (29)

4.5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30)

4.6润滑时间及润滑次数的控制 (30)

4.7润滑报警信号的处理 (32)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摘要

润滑系统是向机器或机组的摩擦点供送润滑剂的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分配、调节、冷却和净化润滑剂以及其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和故障的指求、报警和监控的整套装置。在润滑工作中,根据各种设备的实际工况,合理选择和设计其润滑方法、润滑系统和装置,对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润滑状况和工作性能以及保持较长的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润滑系统、集中润滑、润滑剂。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介绍

1.1数控机床的概述

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简称数控机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采用了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系统,因此也称为计算机数控机床或CNC机床。

在传统机械制造业中,批量产品的生产采用了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和专用生产线,这种高效设备在汽车、发动机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机械制造业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约占机械加工总量的80%一上,尤其是造船、航天、机床、重型机械以及军工行业,其特点是加工批量小、改型频繁、零件的形状复杂而且加工精度高。如果使用一次性投资高,并且在生产中需要经常更换工装的专用生产线来生产这类零件显然很不适合。数控机床就是为了解决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的自动化生产而诞生出来的一种灵活、通用、自动化的机床。他最早应用于军工行业,用来加工直升飞机叶片检查样板,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后,在机械制造业中加工复杂零件曲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机械制造业中,数控机床有取代常规机床的趋势。

数控机床使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化控制等先进的工业技术,使得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常规机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具体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

2.加工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

4.操作者劳动强度低

5.经济效益好

6.便于生产管理现代化

1.2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按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由数控系统控制完成预定的运动轨迹和辅助动作。它大体可分为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其中控制介质可分为程序载体和输入装置,数控装置又大体包括CNC单元、伺服系统、信息反馈装置三类。下图1-1所示为数控组成图:

图1-1

1.输入输出装置

操作面板它是操作人员与数控装置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组成:按钮站/状态灯/按键阵列/显示器。

控制介质人与数控机床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中间媒介物就是控制介质,又称为信息载体。常用的控制价质有穿孔带、穿孔卡、磁盘和磁带。

人机交互设备数控机床在加工运行时,通常都需要操作人员对数控系统进行状态干预,对输入的加工程序进行编辑修改和、调试,对数控机床运行状态进行显示等,也就是数控机床要具有人机联系的功能。具有人机联系功能的设备统称人机交互设备。常用的人机交互设备有键盘、显示器、光电阅读机等。

通讯现代的数控系统除采用输入输出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外,一般都具有用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能力。它们是实现CAD/CAM的集成、FMS和CIMS的基本技术。采用的方式有:

①串行通讯(RS-232等串口)

②自动控制专用接口和规范(DNC方式,MAP协议等)

③网络技术(internet,LAN等)。

DNC是Direct Numerical Control或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英文一词的缩写,意为直接数字控制或分布数字控制。

2.计算机数控(CNC)装置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中枢。CNC装置(CNC单元)

组成:计算机系统、位置控制板、PLC接口板,通讯接口板、特殊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如下图1-2所示:

图1-2

CNC装置作用:根据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运动轨迹处理、机床输入输出处理等),然后输出控制命令到相应的执行部件(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PLC等),所有这些工作是由CNC装置内硬件和软件协调配合,合理组织,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的。CNC装置是CNC系统的核心。

CNC装置的工作原理:它由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三部分组成,信息输入部分的功能是接受外来信息,包括:NC程序、PLC输入信号和面板操作信号等,是数控机床的基础信息。信息处理部分是指CPU,它将输入信息分类、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到输出部分。信息输出部分与主轴系统、坐标轴伺服系统和PLC控制的辅助功能部件等连接,它将CPU的控制指令转换为各个功能部件能接受的控制信号,使其完成预定的控制功能,CNC单元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同时进行。

3.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伺服系统用于完成坐标轴的驱动,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和常规机床的进给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常规机床的进给系统只能传送恒定的驱动力和速度,不能接受随机信号对其进行修正伺服驱动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它由伺服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伺服电动机组成。伺服驱动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位置控制移动指令转变成机床工作部件的运动,使工作台按规定轨迹移动或精确定位,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即把数控装置送来的微弱指令信号,放大成能驱动伺动电动机的大功率信号。

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有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根据

接收指令的不同,伺服驱动有脉冲式和模拟式,而模拟式伺服驱动方式按驱动电动机的电源种类,可分为直流伺服驱动和交流伺服驱动。步进电动机采用脉冲驱动方式,交、直流伺服电动机采用模拟式驱动方式。

伺服系统性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的速度、位置精度及加工的形状精度。在使用较多的交流伺服系统中,一些制造商已经在伺服系统内部设置了提高控制精度和防止产生机械振动的电路和控制软件,在机床安装调试时伺服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过程均衡。

4. 机床电气控制

机床电气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可如图所示箭头所指的内容。PLC(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用于完成与逻辑运算有关顺序动作的I/O控制,而机床I/O电路和装置则是用来实现I/O控制的执行部件,由继电器、电磁阀、行程开关、接触器等组成的逻辑电路;如下图1-3所示:

图1-3

5.测量装置

数控机床中的反馈系统的工作,反馈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测量装置将机床移动的实际位置、速度参数检测出来,转换成电信号,并反馈到CNC装置中,使CNC能随时判断机床的实际位置、速度是否与指令一致,并发出相应指令,纠正所产生的误

差。

测量装置安装在数控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按有无检测装置,CNC系统可分为开环和闭环系统,而按测量装置安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闭环与半闭环数控系统。开环控系统无测量装置,其控制精度取决于步进电机和丝杠的精度,闭环数控系统的精度取决于测量装置的精度。因此,检测装置是高性能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机床本体

数控机床的机械部件包括: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如工作台、拖板及其传动部件,床身、立柱等支承部件;此外,还有冷却、润滑、转位和夹紧等辅助装置。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取决于机床本体的机械强度和刚性,高性能的数控系统必须有高性能的机床本体才能发挥作用。数控系统、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等均以机床本体为控制对象。对于加工中心类的数控机床,还有存放刀具的刀库,交换刀具的机械手等部件。数控机床是高精度和高生产率的自动化加工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应具有更好的抗振性和刚度,要求相对运动面的摩擦因数要小,进给传动部分之间的间隙要小。所以其设计要求比通用机床更严格,加工制造要求精密,并采用加强刚性、减小热变形、提高精度的设计措施。辅助控制装置包括刀库的转位换刀、液压泵、冷却泵等控制接口电路。

近年来,在新型精密数控机床上为减少热变形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一部分数控机床制造商使用热伸长系数较小的非金属混合材料(如:人造花岗岩)制造数控机床的床身。这项技术使机床基础件的制造难度降低,机床使用中不均匀热变形的影响减小,同时也提高论文机床的抗震性。

在数控机床上使用伺服系统控制进给运动,使得机械传动结构更为简单,但是机械运动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

1.3 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

1.3.1数控机床加工的工作原理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通常需要一下几个步骤:

(1)制定工艺规程,编制NC加工程序。根据零件的特征确定几何要素加工所

需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复杂曲面需要使用CAM等自动编程软件自动生成

程序。

(2)将NC程序通过输入装置传输到数控机床的CNC系统。

(3) CNC系统分析程序段,并按照要求将相应的指令、数值传送到各个坐标轴的伺服系统及机床强电控制系统。

(4)伺服系统根据CNC发出的信号,驱动机床的运动部件,完成速度和位移要求,通过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配合加工出机械零件。

(5)机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由位置编码器检测并反馈给数控系统。

(6)机床辅助动作由数控系统的PLC直接控制。如下图1-4所示:

图1-4

1.3.2数控装置控制具体过程

数控装置根据程序的坐标代码,作插补运算并输出插补控制信号,插补控制信号控制伺服驱动系统驱动执行部件作进给运动,从而确定了机床的进给运动的方向、速度、位移量。数控装置根据辅助机能代码输出辅助机能控制信号驱动强电控制装置,控制主运动部件的变速、换向和启停,控制刀具的选择和交换,控制冷却、润滑的启停,控制工件和机床部件的松开和夹紧,控制分度工作台的转位等辅助机能。

1.4 典型的数控控制系统的分类

1.4.1数控系统的概述

数控机床能够按照预定的工作程序自动运行,完全靠其上安装的数控系统对数控机床的运动部件作实时控制。数控系统性能的优劣决定了数控机床加工的效率、成型精度和运行的稳定性。

数控系统的生产厂家设计制造有多种型号和用途的数控系统,形成一个产品系列,可以满足简易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及运动控制功能和辅助控制功能更复杂的高性能数控设备的要求。同一型号的数控系统,通过改变数控系统内部参数设置和构建不同的内置式PLC,可以用来控制不同种类、具有不同运动功能的机床。如:SIEMENNS 840D 数控系统可以用于对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镗铣加工中心和具有多轴联动控制的复合型数控机床的控制。

加工中心所使用的数控系统应该具有较强的控制功能和多种辅助管理功能。数控系统控制功能的多少,标志数控系统性能的高低,它决定了数控机床所能够完成的加工种类。如车削加工中心使用的数控系统均具有C轴功能,该功能与X轴、Y轴配合可以在已经加工的外圆表面上铣削出圆柱凸轮及在轴端面上加工出端面凸轮,也可以在轴端铣削出有位置要求的平面。辅助管理功能不同于机床的加工控制功能,其数量和性能与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有紧密的联系,高性能数控系统通常采用具有较多和较为完善的辅助管理功能。加工中心上使用的数控系统通常具备的加工辅助功能有:加工中数控系统自动选刀、多种加工自动循环、刀具自动补偿、刀具寿命管理、过载超程自动保护及故障诊断等。

数控系统可以控制机床实现二轴、三轴或多轴联动加工,数控系统控制联动的进给轴数越多,加工过程中数控系统的计算数据量越大,从而导致数控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要求数控装置的计算速度就越快,是数控系统的制造成本大大提高。早期数控机床上使用的数控系统多为8位或16位的专用控制器,功能相对较少,运算速度不高,使用数控系统构建数控机床的难度和工作量往往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先进的高性能工业控制计算机被用做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控制器,如32位或64位高性能工业控制机已广泛使用,使数控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数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大大加强。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具有多通道控制功能的数控系统在数控机床上普遍使用,该功能改善了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辅助时间的使用方式,使数控机床的进行机械加工的同时,还可以完成数控系统赋予其他通道的

控制功能。如:数控机床在加工的同时可以进行自动选刀、控制料库自动备料和生产过程的统计、加工信息的传输等工作。

加工中心与普通数控机床的区别在于有无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加工中心利用自身的刀库(通常十几把到上百把刀)和自动换刀装置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零件的多个表面和多道工序的加工,从而使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大大的提高了。1.4.2数控系统的分类

1.按运动的轨迹的分类

1.点位控制系统(P系统)

只控制工具相对工件从某一加工点

移到另一个加工点之间的精确坐标

位置。而对于点与点之间移动的轨

迹不进行控制,且移动过程中不作

任何加工。通常采用这一类系统的图1-5

设备有数控钻床、镗床、冲床等。如图1-5所示

2.直线控制系统

不仅要控制点与点的精确位置,

还要控制两点之间的移动轨

迹是一条直线,且在移动中

能以给定的进给速度进行加

工。采用此类控制方式的设

备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如图1-6所示图1-6

3.连续控制系统( C系统) 图1-7

又称为轮廓控制系统或轨迹控制系统。能对

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方向进行严格控制,即不仅控

制每个坐标的行程位置,同时还控制每个坐标的运

动速度。各坐标的运动按规定的比例关系相互配

合,精确地协调起来连续进行加工,以形成所需要

的直线、斜线或曲线、曲面。采用此类控制方式的

设备有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

特种加工机床等。如上图1-7所示

2.按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

(1)开环控制系统:

以步进电机或电液伺服马达为驱动元件。输入的数据经过数控系统的运算分配指令脉冲,每一个脉冲送给环形分配器驱动步进电机或电液伺服马达,使其转动一个角度带动传动机构,从而使被控制对象移动。对实际传动机构的动作完成与否不进行检查,驱动控制指令发送出去后不再反馈回数控系统,称为开环控制。

特点:容易掌握,调试方便,维修简单。但开环进给系统的精度完全依赖于步进电机的步距精度及齿轮、丝杠的传动精度,因此精度控制受到限制。在工作中,如果出现突然过载现象,控制系统由于得不到反馈信息,依旧发出控制进给脉冲,从而造成“失步”误差。如图1-8:

图1-8

(2)闭环和半闭环控制系统:

在数控设备的运动部件上装有测量元件,将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信息及时反馈给伺服系统,伺服系统将指令位置、速度信息与实际信息进行比较并及时发出补偿控制命令。如果测量元件装在机械传动链末端部件上,如装在机床工作台上,则该系统为全闭环系统(或简称为闭环系统),如图1-5(b)所示。如果测量元件装在机械传动链中间部件上,如装在滚珠丝杠上,则该系统为半闭环系统,闭环控制方式的优点是精度高、速度快,但调试和维修比较困难。闭环控制系统由于有位置测量装置和反馈元件的联系,因此,系统的精度取决于测量装置的精度。目前采用的检测装置有感应同步器、磁尺、光栅等,精度一般为0.5—ltan。从图1-5可以看出,在半闭环控制系统中由于末端件工作台没有完全包括在控制回路内,因而其控制精度比全闭环的要低。

1.4.3机床常用的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机床根据功能和性能要求,配置不同的数控系统。系统不同,其指令代码也有差别,因此,编程时应该按照所使用数控系统的编程规则进行编程。

常用的数控系统有:

1.FANUC(日本)数控系统

FANUC数控系统以其高质量、低成本、高性能、较完善的功能,适用于各种机床和生产机械等特点。在市场的占有率远远超过其他的数控系统.

2.SIEMENS(德国)数控系统

SIENMENS数控系统,以较好的稳定性和较优的性能价格比,在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被广泛应用。其数控系统的产品的类型,主要包括802、810、840等系列。

3.FAGOR(西班牙)数控系统

发格自动化有限公司(Fagor Automation S.Coop)是专门生产数控产品的公司。自动化控制产品包括:高、中、低档可控制1-7轴的各种规格型号的数控系统,数字化交流/直流伺服和电机系统,交流主轴伺服系统等。广泛用于车、铣、镗、磨、测量、模具仿形加工,火焰/激光切割,专用机床等各方面。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润滑系统控制原理

2.1润滑系统概述

2.1.1润滑系统简介

所谓润滑系统,指的是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一系列的给油脂、排油脂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润滑系统可分为五种,即循环润滑系统,集中润滑系统,喷雾润滑系统,浸油与飞溅润滑系统,油和脂的全损耗性润滑系统。

虽然润滑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各种机械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条件而定,但它总是由几种主要元件(如液压泵、油箱、过滤器、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密封装置、缓冲装置、安全装置、报警器等)所组成,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工况选择或设计出由各种元件组成的润滑系统。

数控机床良好的润滑对提高各相对运动件的的寿命、保持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运动精度等具有较大的意义。对数控机床运动部件中,既有高速的相对运动,也有低速的相对运动,既有重载的部位也有轻载的部位,所以在数控机床中通常采用分散润滑与集中润滑、油润滑与脂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对数控机床的各个需要润滑部位进行润滑。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主要包括主轴传动部分、轴承、丝杠和导轨等部件的润滑。

在数控机床的主轴传动部分中,齿轮和轴承等零件由于转速较高、负载较大。温度上升剧烈,所以一般采用润滑油强制循环的方式,对这些零件进行润滑的同时完成对主轴系统冷却。这些润滑和冷却兼具的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过滤要求比较严格,否则容易影响齿轮、轴承等零件的使用寿命。一般在这部分液压系统中采用沉淀、过滤、磁性精过滤等手段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并要求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进行液压油的清理更换。

轴承、丝杠和导轨是决定数控机床各个坐标轴运动精度的主要部件。为了维持他们运动精度并减少摩擦及磨损,必须采用适当的润滑。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润滑方式取决于数控机床的工作状况和结构的要求。对负载不大的、极限转速或移动速度不高的数控机床一般采用脂润滑,采用脂润滑可以减少设置专门的润滑系统,避免润滑油的泄露污染和废油的处理,而且脂润滑具有一定的密封作用,降低外部灰尘、水气等对轴承、丝杠和导轨负面的影响。对一些负载较大、极限转速或移动速度较高的数控机床一般采用油润滑,采用油润滑既能起到对相对运动件之间的润滑

作用,又可以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在数控机床的轴承、丝杠和导轨的部位,无论是采用油润滑还是脂润滑,都必须保持润滑介质的洁净无污染,按照相应润滑介质要求和工况定期的清理润滑元件,更换补充润滑剂。

2.1.2润滑剂的分类及介绍

润滑剂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和气体润滑剂四种,每类各有其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

1.液体润滑剂是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润滑剂,包括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液体等。液体润滑剂的特点是具有较宽的黏度范围,对不同的负荷、速度和温度条件下工作的运动部件提供了较宽的选择余地。

2.半固体润滑剂主要为润滑脂,是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流动状态,并且具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例如,某些开放式润滑部位,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不至于流失或滴落;在有尘埃、水分或有害气体侵蚀的条件下,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护性和防腐性;因工作条件的限制,某些机械的运动部件要求长期不更换润滑剂,使用润滑脂能够满足要求。对于摩擦部位的温度和速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机械,需要使用温度范围宽、且耐负荷能力强的如何在。由于润滑脂具有比润滑油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以及适用面广的特点,而且维护管理方便,操作简单,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润滑脂仅占润滑剂总量的2%左右,但在润滑中起的作用很大,大约90%的滚动轴承使用润滑脂润滑。润滑脂的特点是流动性小,冷却性差,高温下易产生相变和分解。

3. 固体润滑剂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一些极端条件下的润滑需求而出现的一类新型润滑剂。在某些情况下不适应使用润滑油脂而要求使用固体润滑剂,机械有一些部位为防止污染不许使用润滑油脂;某些真空机械要求润滑剂发挥性很低而润滑油难以满足要求;还有一些工作场合给油不便、拆卸困难等。所以需要使用专门的固体润滑剂。由于固体润滑剂具有耐高压、耐低温、抗腐蚀、抗腐蚀、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可满足上述使用要求。固体润滑剂的缺点是摩擦因素较高,冷却性能差。

4.气体润滑剂可在比润滑油脂更高或更低温度条件下使用,如在10000~600000r/min的高速转动和在-200~2000℃的温度范围内润滑滚动轴承,其摩擦因素可低到测不出的程度。气体润滑剂的承载能力低,只能用于30~70kpa的

空气动力装置和不高于100kpa的空气静力学装置中,对使用设备精度要求很高,需要昂贵的特殊材料制成,而且排气噪声大。

2.1.3设备润滑的意义

搞好机械设备润滑意义重大。由于搞好机械设备的润滑与维护,减少摩擦磨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减少修理次数,延长使用寿命而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按照国外经验推算,我国节能潜力分析折合石油上千万吨。仅仅从改进机械设备的润滑,采用节能润滑技术和节能型润滑系统和润滑剂,即可节约煤约1300万吨,重油200万吨,汽油和柴油300万吨,电力100亿度,总价值约合人民币60亿元,而这只是粗略的计算。引用美国按直接节能价值的5倍计算,则每年至少可增加经济收益约400亿元。

2.2润滑的作用及分类

2.2.1润滑系统的作用

润滑的作用分为一下几类:

1.减小摩擦:两个相互紧密接触的物体沿着他们的接触面做相对运动时,会产生一个阻碍这种运动的阻力。这种现象就是摩擦。这个阻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与垂直载荷的比值叫做摩擦因数。摩擦是机械运转的大敌,是造成能源损失和机械破损的关键,必须尽量避免。在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之间存在着摩擦,摩擦使零件、部件产生摩擦,增大运动阻力,剧烈的摩擦甚至会使接触表面发热损坏。把润滑油或润滑脂等润滑介质加入到摩擦表面后,可以降低摩擦系数,从而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

2.减小磨损:磨损是指物体工作表面的物质,由于表面相对运动而不断损失或形变的现象,是摩擦的结果。磨损过程主要因对偶表面间的机械、化学与热作用而产生。一般说来机械零件表面磨损后,往往造成设备精度的丧失或停工损失、材料消耗与生产率低。因此人们对磨损问题极为重视,不断对磨损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磨损的因素和磨损机理,从而寻求提高零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以及控制磨损的措施,减少制造和维修费用。为此我们加入润滑油或者润滑脂等润滑介质可以在相对运动件之间形成一层油膜,避免了两个接触的相对运动件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

3.降低温度:机床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如:主轴转动时、齿轮转动时、轴

承在高速运转,等等。不管这些运动是高速运行还是低速运行都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当流动的润滑液经过运动件之间时可以带走大量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从而起到降低润滑表面温度的作用。

4.防止锈蚀:机床中大部分都属于金属件,特别是构成机床主轴箱中的传动系统都由刚件的齿轮所组成当空气湿度较高时非常容易发生锈蚀,从而造成机床运转不正常。当加入润滑油或其他的润滑液时润滑油或润滑液在零件间产生保护油膜。阻挡了金属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金属等零件的锈蚀,从而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和保养。

5.形成密封:当灰尘或者其他的赃物进入到机床润滑系统中时会造成润滑剂的使用寿命减少从而使机床的精度下降,更严重者会造成机床损坏。当润滑脂加入到机床中时会形成一层密封层不仅起到了润滑作用还起到了密封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润滑剂的流出和外界灰尘屑进入摩擦表面,充分的避免的摩擦、磨损的加剧。

6.吸收振动作用:润滑剂一般都是具有弹性,能有效吸收机械振动。液压系统中油的粘度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性能,能吸收系统的振动。

7.冲刷磨粒的作用:在润滑油润滑系统中,润滑油即时冲刷走摩擦表面产生的磨屑,防止发生磨粒磨损。

8.传递动力作用:润滑油可用于机械的有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既能润滑机件又能传递动力和实现自动控制。

2.2.2润滑系统的分类

目前机械设备使用的润滑系统和方法的类型很多,通常可按润滑剂的使用方式和利情况为分散润滑系统和集中润滑系统两大类;同时这两类润滑系统又可分为全损耗性和循环润滑两类。

除以上分类而外,还可根据所供给的润滑剂类型,将润滑方法分为润滑油润滑(或称稀油润滑)、润滑脂润滑(或称干油润滑)以及固体润滑、气体润滑等。

1.分散润滑常用于润滑分散的或个别部件的润滑点。在分其润滑中还可分为全损耗(或“一次结油润滑”)型和循环型两种基本类型,如使用便携式加油工具(油壶、油枪、手刷、氯溶胶喷枪等)对油也、油嘴、油杯、导轨表面等润滑点手工加油,以及油绳或油垫润滑、飞溅润滑、油环或油链润滑等。

2.集中润滑使用成套供油装置同时对许多润滑点供油,常用于变速箱、进给箱、整台或成套机械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润滑。集中润滑系统按供油方式可分为手动操纵、半自动操纵以及自动操纵三类系统。它同时又可分为全损耗性系统、循环系统是指润滑剂送至润滑点以后,不再回收循环使用,常用于润滑剂回收困难或无须回收、需油量很小、难以安置油臬或油池的场合。而循环润滑系统的润滑剂送至润滑点进行润滑以后又流回油箱再循环使用。静压润滑系统则是利用外部的供油装置,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剂输送到静压支承中进行润滑的系统。

2.3数控机床中典型的润滑方式及其原理

机床导轨、丝杆等滑动副的润滑,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中润滑系统集中润滑系统是由一个液压泵提供一定排量、一定压力的润滑油,为系统中所有的主、次油路上的分流器供油,而由分流器将油按所需油量分配到各润滑点:同时,由控制器完成润滑时间、次数的监控和故障报警以及停机等功能,以实现自动润滑的目的。集中润滑系统的特点是定时、定量、准确、效率高,使用方便可靠,有利于提高机器寿命,保障使用性能。

集中润滑系统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集中润滑系统是在机械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类型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8种类型:

①节流式利用流体阻力分配润滑剂,所分配的润滑剂量与压力及流孔尺寸成正比,供油压力范围为0.2~1.5MPa,润滑点可多至300以上。

②单线式润滑剂在间歇压力(直接的或延迟的)下通过单线的主管路被送至喷油嘴,然后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为0.3~21MPa,润滑点可多至此200以上。

③双线式润滑剂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由一个方向控制阀交替变换流向的两条主管路送至定量分配器,依靠主管路中润滑剂压的交替升降操纵量分配器,领先主管路中润滑剂压力的交替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使定量润滑剂供送至润滑点.供油压力范围0.3~40MPa润滑点可多达2000个。

④多线式多头油泵的多个出口各有一条管路直接将定量的润滑剂送至相应的润滑点.管路的布置可以是并联或串联安装.供油压力范围0.3~40MPa,润滑点亦可多达2000个。

⑤递进式由压力升降操纵定量分配器按预定的递进程序将润滑剂送至各润滑点.供油压范围0.3~40MPa,润滑点在800个以上。

⑥油雾/油气式油雾/油气润滑是压缩空气与润滑油液混合后经凝缩嘴或喷嘴后呈现油雾或微细油滴送向润滑点的润滑方式.供油量可以调整,润滑油能随压缩空气中含有悬浮的油雾,对环境有污染,必要时可用通风装置排除废气.

采用此润滑方式时,必须采用经过除水分和净化的压缩空气,同时,润滑油最好加抗氧化添加剂.

油雾和油气润滑的区别是,前者的油颗粒尺寸为1~3m,而后者的油颗粒尺寸为50~100m,通常为微小油滴状,其输送距离较前者短得多.

⑦容积式润滑系统该系统压力一般在50MPa以下,润滑点可达几百个,其应用范围广、性能可靠,但不能作为连续润滑系统。

图2-1

上图2-1所示为容积式润滑系统,由润滑泵提供压力,在润滑系统中配有压力继电器,使得系统油压达到预定值后发出讯号,使电动机延时停止,该系统以定量阀为分配器向润滑点供油,润滑油从定量分配器供给,系统通过换向阀卸荷,并保持一个最低压力,使定量阀分配器补充润滑油,电动机再次起动,重复这一过程,

直至达到规定润滑时间。

定量阀的结构原理是:由上下两个油腔组成,在系统的高压下将油打到润滑点,在低压时,靠自身弹簧复位和碗形密封将存于下腔的油压入位于上腔的排油腔,排量为0.1~1.6mL,并可按实际需要进行组合。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习题1-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一.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将错的地方改正。 1. ( )主轴(spindle )转速控制,刀具(tool )自动交换控制属于数控系统的辅助功能。 2. (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运动坐标的位移及速度。 3. ( )轮廓控制数控系统控制的轨迹一般为与某一坐标轴(axis)相平行的直线。 4. ( )直线控制数控系统可控制任意斜率的直线轨迹。 5. ( )开环控制数控系统无反馈(feedback )回路。 6. ( )配置SINUMERIK 802S 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采用步进电动机作为驱动元件。 7. ( )闭环控制数控系统的控制精度(accuracy)高于开环控制数控系统的控制精度。 8. ( )全闭环控制数控系统不仅具有稳定的控制特性,而且控制精度高。 9. ( )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安装有直线位移检测装置。 10. ( )机床工作台(table )的移动是由数控装置发出位置控制命令和速度控制命令而实现的。 11. ( )刀具(tool )按程序正确移动是按照数控装置发出的开关命令实现的。 12. ( )机床主轴(spindle )的起动与停止是根据CNC 发出的开关命令,由PLC 完成 的。 13. ( )CNC 中位置调节器是用模拟调节器。 14. ( )在双环进给轴控制器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入是位置调节器的输出。 15. ( )穿孔纸带(tape )是控制介质的一种。 16. ( )软盘属于输出装置。 17. ( )M 功能指令被传送至PLC-CPU ,用PLC 程序来实现M 功能。 图1-2-1 数控机床控制方式

18.()数控加工程序中有关机床电器的逻辑控制及其他一些开关信号的处理是用PLC 控制程序来实现的,一般用C语言编写。 19. ()HAAS立式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动作是这样完成的:换刀指令经CNC-CPU译码后,由轴控制器(axis controller)控制完成。 20. ()HAAS立式加工中心(vertical machining center)共有三个坐标轴,其控制主要由PLC完成。 21. ()CNC machines generally read and execute the program directly from punched tapes. 22. ()CNC对加工程序解释时,将其区分成几何的、工艺的数据和开关功能。刀具(tool)的选择和交换即属于开关功能。 23. ()位置调节器的命令值就是插补器发出的运动序列信号。 24. ()目前的闭环伺服系统都能达到0.001μm的分辨率。 25. ()经济型数控机床一般采用半闭环系统。 26. ()数控机床一般采用PLC作为辅助控制装置。 27. ()半闭环和全闭环位置反馈系统的根本差别在于位置传感器安装的位置不同,半闭环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工作台上,全闭环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电机的轴上。 28.()只有半闭环系统需要进行螺距误差补偿,而全闭环系统则不需要。 29.()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等部分组成。 二. 填充,以完成下列各表述。 1.只有在位置偏差(跟随误差)为时,工作台才停止在要求的位置上。 2.半闭环控制中,CNC精确控制电动机的旋转角度,然后通过传动 机构,将角度转换成工作台的直线位移。 3.开环伺服系统主要特征是系统内没有装置,通常使用为伺服执行机构。 4.辅助控制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数控装置输出的指令信号,主要控制装置是。 5.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包括了、、、、、。 6. 进给伺服系统是以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根据数控装置插补运算生成的,精确地变换为机床移动部件的位移,直接反映了机床坐标轴跟踪运动指令和实际定位的性能。 7. 闭环和半闭环控制是基于原理工作的。 8.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包括、、、、、以及机床本体。 图1-2-2 HAAS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机床的润滑

数控机床的润滑工作 (一)数控机床的润滑管理 按理说管理是及其重要的事,不是经常有人提到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吗?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完全是另一码事?形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怪现象原因有很多方面的,但其重要原因还是出在各级领导,他们对设备管理,特别是润滑管理是极不会放在应有位置,经常停留在口头上的最典型的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三部曲长期统治着这些决策者。因此作为具体实施的润滑工程技术人员实在没有办法下,才走仅占三分的润滑技术之路,而七分管理虽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用!你管理的再好,哪一天领导看不中你了,马上让你下岗!他们认为管理仅是个权问题,有权就可管,不需要经验与技术。为此一般工厂里的润滑技术人员深知只有掌握了那“三分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数控机床润滑管理当然也不例外,由于近几年我国每年进口数控机床达数十万台以上管理工作是巨大的,它是紧密配合维修而同步存在,维修的四个阶段: ①故障维修(事后维修) ②预防维修 ③预知维修 ④主动维修 前面①②今后将慢慢的减少,③④将走上舞台的主角,而要实施后二者维修的主要手段是用铁谱、光谱等先进仪器将运行中的设备之润滑油品进行监测后才能为预知维修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换句话说没有现代化润滑监测管理就没有现代化的维修管理!便没有数控机床的润滑管理! 当然由于数控机床不但电脑控制系统复杂与之匹配的润滑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因为主轴转速比普通机床成倍增加,液压夹紧装置还往往配有蓄能器,还有的液压系统配有伺服阀,导轨不是普通滑动件,而是采用滚动导轨与静压导轨,驱动丝杆也往往用滚珠丝杆,甚至传动的皮带往往改用同步皮带(其齿形皮带用到五年左右也会磨损)再加上庞大的切削系统。总而言之数控机床是一种高转速、高效率、高负荷、高度复杂。还包括水、电、风、油、光栅等多系统交织在一起的机械,要科学地、合理地进行润滑管理特别要抓好润滑油箱定期取样化验工作和快速油液监测在现场充分、合理的应用才能确保数控机床正常运行,发挥最大效益,致于原来的那套“润滑五定”、“计划预修”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数控机床的润滑方法 由于不少数控机床的设计师在电脑微电子方面是行家,对机械结构方面设计也不错,唯独在润滑方法的设计方面就有为数不少的缺点,落后的润滑方法与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形成巨大反差。 例1 国内有家机床厂组织几个设计师到国外跑一次,仿制了一台小型立式回转头式加工中心电器,机械基本采用国产化,唯独所用的润滑剂全部照搬国外,这样打开该机床说明书一看使用的润滑油全是美孚、壳牌。国人在提倡“进口机床用油国产化” 可这种机床却走“国产机床用油进口化”的怪路。 例2 有些数控机床主轴原来打算突破每分钟一万转,可是因润滑问题无法解决只好降至7000转,但后来发现回转油缸内油温过高,最后只能用气缸代油缸法,才能解决主轴的温度过高的棘手问题。 例3 每当数控机床主轴在高速运转时温升过高时,一般不懂润滑技术的人总是采

数控机床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简易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学号:0601302009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浦汉军 2007,9,10 南宁任务: 设计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简易数控机床的数字程序控制器。要求 1、能用键盘控制工作台沿+X、-X、+Y、-Y向运动,以校正工作台位置。 2、可用于加工直线和圆弧。 3、在运行过程中可人工干预而紧急停车。 4、能实现越界报警。 5、可与PC机通讯。 总体方案设计 一、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选用MCS-51系列的8031CPU作为数控系统的中央处理机。外接一片EPROM用于存放控制程序、固定批量生产的工件加工程序和数据,再选用一片8kb的6264RAM作为存放试制工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工件加工程序和数据。由于系统扩展,为使编程地址统一,采用74LS138译码器完成译码法对扩展芯片进行寻址的功能。还要考虑机床与单片机之间的光电隔离、功率放大电路。其设计框图如下图所示: 图1.1 总体设计框图 工作原理:单片机系统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通过键盘输入命令,数控装置送来的一系列连续脉冲通过环形分配器、光电耦合器和功率放大器,按一定的顺序分配给步进电动机各相绕组,使各相绕组按照预先规定的控制方式通电或断电,这样控制步进电动机带动工作台按照指令运动。1.各单元电路设计

CE :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 :读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 PGM :编程脉冲输入端,输入 Vpp :编程电压(典型值为12.5V) Vcc :电源(+5V) GND :接地(0V) D 0 11D 1 12D 2 13D 3 15D 4 16D 5 17D 6 18D 719A 010 A 19 A 28 A 37 A 46 A 55 A 64A 73 A 825 A 924 A 1021 A 1123 A 122 G ND 14 C E 20PGM 27V cc 28 V pp 1N C 26 O E 222764 :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输出允 许编程 逻辑 译 码 输出缓冲 256 256存储矩阵 A12 A11 ``` A0 OE PGM CE D0 ``` D7

数控机床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液压元件的基本理论,对其主关键结构液压系统箱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优化设。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对车床液压系统开展研究,并对液压系统的结构元件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介绍了一种在三爪卡盘上加装摆动式液压缸和平面螺旋机构的螺旋摆动式液压缸增力机构的结构。叙述了主要的设计步骤和参数的确定。 关键词:数控车床液压油泵液压油缸液压控制阀三爪卡盘性能分析参数优化设计 G RADUATE D ESIGN (T HESIS) 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液压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李洪奎 I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n the modern industry vital role, the utilization hydraulic unit basic theory, has carried on the static analysis and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its important structure lathe bed, then achieved the instruction designs and enhance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the goa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ctual need, the method of hydraulics systems us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e related theory and the realization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lathe bed champing and drive module design as well as the optimized design. The research process mainly divides into hydraulic system analysis and hydraulic control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s, obtained the lathe bed static stress and the strai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the lathe bed structure, has carried on a more scientific appraisal to the product. Key word:Numerical control lathe ;Hydraulic pumps ;Hydraulic cylinders ;control valves;performance analysis ;Optimized design II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第一章、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概述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如图图1-1所示: 图1-1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伺服 由于各种数控机床所完成的加工任务不同,它们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可逆运行;速度范围宽;具有足够的传动刚度和高的速度稳定性;快速响应并无超调;高精度;低速大转矩。 1.1、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 (1)从最低速到最高速电机都能平稳运转,转矩波动要小,尤其在低速如0.1r /min 或更低速时,仍有平稳的速度而无爬行现象。 (2)电机应具有大的较长时间的过载能力,以满足低速大转矩的要求。一般直流伺服电机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3)为了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电机应有较小的转动惯量和大的堵转转矩,并具有尽可能小的时间常数和启动电压。电机应具有耐受4000rad/s2以上的角加速度的能力,才能保证电机可在0.2s以内从静止启动到额定转速。 (4)电机应能随频繁启动、制动和反转。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已开始采用高速、高精度的全数字伺服系统。使伺服控制技术从模拟方式、混合方式走向全数字方式。由位置、速度和电流构成的三环反馈全部数字化、软件处理数字PID,使用灵活,柔性好。数字伺服系统采用了许多新的控制技术和改进伺服性能的措施,使控制精度和品质大大提高。 数控车床的进给传动系统一般均采用进给伺服系统。这也是数控车床区别于普通车床的一个特殊部分。 1.2、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车床的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元件、机械传动部件、执行件和检测反

馈环节等组成。驱动控制单元和驱动元件组成伺服驱动系统。机械传动部件和执行元件组成机械传动系统。检测元件与反馈电路组成检测系统。 进给伺服系统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闭环控制方式通常是具有位置反馈的伺服系统。根据位置检测装置所在位置的不同,闭环系统又分为半闭环系统和全闭环系统。半闭环系统具有将位置检测装置装在丝杠端头和装在电机轴端两种类型。前者把丝杠包括在位置环内,后者则完全置机械传动部件于位置环之外。全闭环系统的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机械传动部件整个被包括在位置环之内。 开环系统的定位精度比闭环系统低,但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由于影响定位精度的机械传动装置的磨损、惯性及间隙的存在,故开环系统的精度和快速性较差。 全闭环系统控制精度高、快速性能好,但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在控制环内,所以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仅取决于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参数,而且还与机械传动部件的刚度、阻尼特性、惯性、间隙和磨损等因素有很大关系,故必须对机电部件的结构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因此全闭环系统对机床的要求比较高,且造价也较昂贵。闭环系统中采用的位置检测装置有: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磁尺、光栅尺和激光干涉仪等。 数控车床的进给伺服系统中常用的驱动装置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之分。交流伺服电机由于具有可靠性高、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和造价低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 直流伺服电动机引入了机械换向装置。其成本高,故障多,维护困难,经常因碳刷产生的火花而影响生产,并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同时机械换向器的换向能力,限制了电动机的容量和速度。电动机的电枢在转子上,使得电动机效率低,散热差。为了改善换向能力,减小电枢的漏感,转子变得短粗,影响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交流伺服已占据了机床进给伺服的主导地位,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频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功率模块得到普及与应用;二是基于微处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的成熟,将促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推广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将使基于网络的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1.3、主要设计任务参数 车床控制精度:0.01mm(即为脉冲当量);最大进给速度:V max=5m/min。最大加工直径为D =400mm,工作台及刀架重:110㎏;最大轴,向力=160㎏;导轨静摩擦系数=0.2; max 行程=1280mm;步进电机:110BF003;步距角:0.75°;电机转动惯量:J=1.8×10-2㎏.m2。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期末复习) 1、 名词解释 数控: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数控系统:能按照零件加工程序的数值信息指令进行控制,使机床完成工作运动并加工零件的一种控制系统。 2、数控加工程序按两类控制量分别输出:连续控制量(送往伺服系统)、离散的开关控制量(送往机床强电控制系统) 3、MDI 工作方式的三种功能:编程、PLC 参数修改、CNC 参数修改。 4、CNC 在机床工作时的作用:译码、插补、位置检测 PLC 的 作用:剩下的都是PLC 的,例如:工件夹紧、工作台转动等 编码器 1、 根据位置检测装置的安装形式和测量方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2、 按编码方式分为:绝对式测量和增量式测量,绝对式无需返参,直接测量。增量式开 机之后需要返参。 3、 位置测量装置分为:直线式、旋转式 4、 绝对式编码器按内部结构和测量方式分为接触式、光电式、电磁式 5、 码盘的分辨角:n 2 360?=α,分辨率=n 21。n —码盘的码道圈数。n 越大。分辨角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6、 编码器各部分的名称:P18 7、 光栅工作原理:是根据物理上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进行工作的。当指示光栅与主光栅发生相对 位移,会形成莫尔条纹。其方向与光栅线纹方向大致垂直。两条莫尔条纹之间的距离为纹距W , 若栅距为ω,则有θ ω=w ,当工作台移动一个栅距,莫尔条纹就向上或向下移动一个纹距,莫尔条纹由光敏元件接受,从而产生电信号电信号经读数头中的电子线路板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 8、 光栅莫尔条纹纹距θ ω=W ,ω—栅距,θ—两条线纹之间的倾斜夹角。 9、 PLC 的接线图 10、 PMC 指令(考试可能会用到):应用数据检索功能指令(DSCH )、符合功能检查指令 (COIN )、后传输指令(MOVE )、译码指令(DEC ) 11、 给出电路图,表述工作原理 12、 直流电动机 ⑴ 正反馈(自己找) ⑵ 晶闸管小结: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控整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1. 晶闸管阳极电路(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 2. 晶闸管控制电路(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或正向脉冲(正向触发电压)。 晶闸管导通后,控制极便失去作用。 依靠正反馈,晶闸管仍可维持导通状态。 晶闸管关断的条件:1.将阳极电压(电流)减小或断开,直到正反馈效应不能维持。 2.在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间加反相电压。 ⑶ 感阻性(自己找) ⑷ 降压斩波电路 升压斩波电路

(完整版)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毕业论文设计

成绩: 江西城市职业学

二0—二年三月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油箱油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关键字:数控机床,润滑系统,PLC故障分析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数控机床的系统构成 (2) 第3章润滑的分类 (3) 3.1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 3. 3.2递进式润滑系............................................... 3. 3.3容积式润滑系统............................................. 4.第4章润滑系统的控制原理............................................... 5. 4.1电气控制原理.............................................. 5. 4.2自动控制原理............................................... 6.第5章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7) 5.1润滑PLC控制原理.......................................... 7. 5.2润滑系统10地址分配........................................ 9.第6章润滑系统故障分析. (10) 6.1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10)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沈阳城市学院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二班 姓名:xxxxx 学号: 4 指导教师:xxxxxxx 2013年12月10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机电学院班级机自二班姓名xx 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7日设计题目: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设计任务: 应用S7-200SPLC完成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课题相关任务及PLC的描述; 的型号选择 3.完成主电路设计以及相应电器元件的选择 4.设计PLC 的I/O接线图 5.完成梯形图的设计 6.编写、整理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评分: 项目分值 出勤情况10 一次缺席扣2分,两次缺席扣4 分,三次缺席扣10分,出勤情 况连带影响学习态度和质疑答 辩成绩。 学习态度10 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纪律 质 疑答辩 第一次 10 PLC硬件选型 第二次 10 主电路(5分)和I/O接线图(5 分)设计 第三次10 梯形图设计 答辩30 1、程序仿真: 正确打开仿真软件(5分),成功 导入程序(5分),正确操作并仿 真(10分) 2、回答问题: 老师根据设计内容提问2-3个问 题,答对一个5分 说明书质量20 内容完整(5分),结构设计合理 (5分),撰写规范工整(5分), 排版准确(5分) 总分 教师签字:

年月日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油箱油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关键字:数控机床,润滑系统,PLC,故障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要使运动副的磨损减小,必须在运动副表面保持适当的清洁的润滑油膜,即维持磨擦副表面之间恒量供油以形成油膜。这通常是连续供油的最佳特性(恒流量),然而,有些小型轴承需油量仅为每小时1-2滴,一般润滑设备按此要求连续供油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很多事实表明,过量供油与供油不足是同样有害的。例如:对一些轴承在过量供油时会产生附加热量、污染和浪费。大量实验证明,周期定量供油,既可使油膜不被损坏又不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一种非常好的润滑方式。因此当连续供油成为不合适时可采用经济的周期供油系统来实现。该系统使定量的润滑油按预定的周期时间对各润滑点供油,使运动副均适合采用周期润滑系统来润滑 机床润滑系统在机床整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

数控铣床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课程项目 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数控铣床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city 学号:09128888 组员: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陈少波

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8 日至2012 年 6 月22 日 目录 1 概述 (3) 1.1 设计目的 (3) 1.2使用设备 (3) 1.3设计内容及要求 (4) 2 NUM1020控制系统设计 (4) 2.1 功能概述 (4) 2.2 主要元器件选型 (5) 2.2.1电机选型 (5) 2.2.2 伺服驱动器与变频器选型 (8) 2.3 电路原理设计 (9) 2.3.1 电源供电设计 (9) 2.3.2 驱动电路设计 (10) 2.3.3 电机编码器与伺服驱动器连接设计 (10) 2.3.4 手轮与轴卡连接设计 (11) 2.3.5铣床控制电路设计 (12) 2.4 控制系统设计 (13)

2.4.1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13) 2.4.2 参数设置 (14) 2.4.3 程序设计 (16) 3 总结 (20) 1 概述 1.1 设计目的 1)、掌握简单数控铣床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2)、掌握常用数控系统(NUM1020)的操作过程 3)、掌握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及应用过程 4)、了解数控系统内置式PLC 的实现原理及编程方式 5)、掌握数控系统自动控制功能程序的设计及开发过程 1.2使用设备 1)、NUM1020数控系统一套 2)、安川交流伺服电机3套 3)、计算机及梯形图编辑软件一套

1.3设计内容及要求 1)、以实验室现有的设备(NUM1020数控系统)作为控制器,参照实验室现有的数控铣床的功能,完成一台具有3轴联动功能的数控铣床的电气系统设计过程。 2)、移动轴(3轴)采用实验室现有的交流伺服电机进行驱动,采用半闭环位置控制模式。 3)、主轴采用实验室现有的变频调速器进行设计驱动,系统不要求具备自动换刀功能。 4)、完成PLC输入输出点的分配。 5)、具有行程及其他基本的保护功能。 6)、设计相关功能的梯形图控制程序(要求具有:手动进给功能、手轮进给功能、MDI功能、自动控制功能及各种基本的逻辑保护功能) 7)、完成设计报告。 2 NUM1020控制系统设计 2.1 功能概述 此三轴联动数控铣床由X、Y、Z轴三轴及主轴组成,X、Y、Z轴采用伺服电机传动,由伺服驱动器驱动。主轴采用普通三相异步电机,由变频器驱动。数控系统采用NUM1020数控系统。由NUM1020数控系统作为控制核心,三台伺服驱动器通过NUM1020系统的轴卡地址编码控制,主轴变频器由数控系统

数控机床系统设计(1)

红字的意思是没找到答案,蓝字的意思是不确定;有错别字不负责啊。。。学渣整理,此资料仅供参考╮(╯▽╰)╭ 一 ⒈数控机床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控制介质 作用:在数控机床加工时,携带和传输所需的各种控制信息。 特点:是存储数控加工所要的全部动作和刀具相对于工件位置信息的媒介物,它记载着零件的加工程序。 数控装置 作用: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它根据输入的程序和数据,经过数控装置的系统软件或逻辑电路进行编译、 运算和逻辑处理后,输出各种信号和指令,控制机床的各个部分,进行规定的、有序的动作。 特点:可分为普通数控系统NC 和计算机数控系统CNC 两类。 伺服机构 作用:根据数控装置发来的速度和位移指令控制执行部件的进给速度、方向和位移。 特点:由伺服驱动电路和伺服驱动装置组成,与机床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部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机械部件 作用:包含有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执行部件、拖板和传动部件等。 特点:传动结构要求更为简单,精度、刚度、抗震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且其传动和变速系统要便于实现 自动化控制。 ⒉简述数控机床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分 点位控制系统:需要从一点准确的移动到另一点,移动过程不需要切削; 点位直线控制系统:需要从一点准确的移动到另一点,且运动轨迹为直线,移动部件在移动过程中 进行切削; 轮廓控制系统:需要从一点准确的移动到另一点,并能控制将零件加工成一定的轮廓形状。 按控制方式分 开环控制系统:不具有反馈装置,系统精度较低; 半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角位移检测装置,定位精度较高,调试方便,稳定性好;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直线位置检测装置,具有检测、比较和反馈装置,定位精度高,但结构复杂。 按数控系统的功能水平分:低、中、高档次 ⒊什么是开环、半闭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 ①开环控制系统是指不带反馈装置的控制系统;特点是不能进行误差校正,因此系统精度较低;适用于低精度要求 的数控机床。 ②半闭环控制系统是在开环控制系统的伺服机构中装有角位移检测装置的控制系统;特点是调试方便,稳定性好精 度较高;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③闭环控制系统是在机床移动部件位置上直接装有直线位置检测装置的控制系统;特点是定位精度高,调试维修较 为困难;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数控机床。 ⒋脉冲当量、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含义是什么? 脉冲当量:数控装置每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反映到机床位移部件上的移动量。 定位精度:数控机床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在确定的终点所到达的实际位置的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应用相同程序、相同代码加工一批零件,所得到的连续结果的一致程度。⒌数控轴数与联动轴数的区别。 控制轴即机床数控装置能够控制轴的数目,而联动轴即同时控制多个轴的运动。数控轴数越多,功能就越强,机床 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也越高;联动轴数越多,机床控制和编程难度越大。 ⒎数控车床床身和导轨有几种布局形式?每种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有四种布局形式 ①平床身:工艺性好,便于导轨面的加工; ②斜床身:排屑方便,便于安装自动排屑器,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单机自动化和封闭式防护; ③平床身斜滑板:工艺性好,排屑方便; ④立床身:排屑最为方便。二⒈数控机床设计方案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手段计算机化;设计方法综合化;设计对象系统化;设计问题模型化;设计过程程式化与并行化。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CNC机床用微量润滑

C N C机床用微量润滑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CNC机床用微量润滑系统,多年来我司技术团队一直致力于CA-MQL超低温CNC机床用微量润滑系统及风冷干式切削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工业化应用推广,三艾MQLCNC机床用微量润滑系统有效实现准干式切削加工为企业降能降耗,提升产品品质。 CNC机床用微量润滑系统主要应用于CNC车削加工场合。为各大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利用空气高效清洁的特性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干式切削难题,达到提搞生产效率、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什么是微量润滑(MQL)>> 微量润滑也叫做最小量润滑,英文为Minimal Quantity Lubrication (MQL),是一种金属加工的润滑方式,即半干式切削,指将压缩气体( 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与极微量的润滑油混合汽化后,形成微米级的液滴,喷射到加工区进行有效润滑的一种切削加工方法。切削液的用量一般仅为~h,可有效减小刀具与工件、刀具与切屑之间的摩擦,防止粘结, 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什么是超低温微量润滑(CA-MQL)>> 所谓的低温微量润滑(CA-MQL)是指采用空 气涡流技术将压缩空气降温至0至-15度,再将冷气(压缩空气)与切削油液混合后喷出,一方面提高切削区换热的强度,改善换热效果,更有效的降温冷却;另一方面,换热效果的提高又可以使润滑油雾形成的润滑膜进一步保持润滑能力,从而达到降温冷却润滑的双重目的。 低温微量润滑能有效降低机加工刀具的温度,并产生润滑效果,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增加工件表面质量,干式切削得以真正实现,并且无油雾产生不会污染环境。 低温CA-MQL微量润滑优势>>

数控机床液压传动系统

液压传动系统三级项目 ——机床液压传动系统 学院: 班级: 成员: 指导教师: 日期:2012年6月22日

一、液压传动系统概述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机床生产中,我们以数控车床为例,介绍液压传动系统在机床中的应用。 现代数控机床在实现整机的全自动化控制中,除数控系统外,还需要配备液压传动装置来辅助实现整机的自动运行功能。液压传动装置由于使用工作压力高的油性介质,因此机构输出力大,机械机构紧凑,动作平稳可靠,易于调节,噪声较小。 液压传动系统在数控机床中具有如下辅助功能: (1)自动换刀所需的动作。如机械手的伸、缩、回转和摆动及刀具的松开和夹紧动作。 (2)机床运动部件的运动、制动和离合器的控制、齿轮拨叉挂档等。 二、设计机床液压传动系统的依据 (1)机床的总体布局和工艺要求,包括采用液压传动所完成的机床运动种类、机械设计时提出可能用的液压执行元件的种类和型号、执行元件的位置及其空间的尺寸范围、要求的自动化程度等。 (2)机床的工作循环、执行机构的运动方式(移动、转动或摆动),以及完成的工作范围。 (3)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调速范围、工作行程、载荷性质和变化范围。(4)机床各部件的动作顺序和互锁要求,以及各部件的工作环境与占地面积等。(5)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如工作平稳性、可靠性、换向精度、停留时间和冲出量等方面的要求。 (6)其它要求,如污染、腐蚀性、易燃性以及液压装置的质量、外形尺寸和经

济性等。 三、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步骤 1、明确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要求,是设计液压传动系统的依据,由使用部门以技术任务书的形式提出。 2、拟定液压传动系统图。(1)根据工作部件的运动形式,合理地选择液压执行元件;(2)根据工作部件的性能要求和动作顺序,列出可能实现的各种基本回路。此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调速方案、速度换接方案,确定安全措施和卸荷措施,保证自动工作循环的完成和顺序动作和可靠。 液压传动方案拟定后,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正式原理图。图中应标注出各液压元件的型号规格,还应有执行元件的动作循环图和电气元件的动作循环表,同时要列出标准(或通用)元件及辅助元件一览表。 3、绘制液压系统工作图,编制技术文件。 四、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时应注意问题 1、在组合基本回路时,要注意防止回路间相互干扰,保证正常的工作循环。 2、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防止系统过热。例如功率小,可用节流调速系统;功率大,最好用容积调速系统;经常停车制动,应使泵能够及时地卸荷;在每一工作循环中耗油率差别很大的系统,应考虑用蓄能器或压力补偿变量泵等效率高的回路。 3、防止液压冲击,对于高压大流量的系统,应考虑用液压换向阀代替电磁换向阀,减慢换向速度;采用蓄能器或增设缓冲回路,消除液压冲击。 4、系统在满足工作循环和生产率的前提下,应力求简单,系统越复杂,产生故障的机会就越多。系统要安全可靠,对于做垂直运动提升重物的执行元件应设有平衡回路;对有严格顺序动作要求的执行元件应采用行程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此外,还应具有互锁装置和一些安全措施。 5、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设计,减少专用件设计。 五、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 分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数控08—1班 学号: 080744080104 学生姓名: XXXX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 摘要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针对“油面过低”信号,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停机,减少辅助加工时间,特别是在加工大型模具的时候。在设计时,我们将“油面过低”信号归为电气控制系统“进给暂停”类信号,采用“提醒——警告——暂停,禁止自动运行”的报警。一旦油箱内油过少,不仅在操作面板上有红色指示灯提示,在屏幕上也同时显示警告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如果该信号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消失,则让机床迅速进入进给暂停状态,此时暂停机床进行任何自动操作。操作人员往油箱内添加足够的润滑油后,只需要按“循环启动”按钮,就可以解除此状态,让机床继续暂停前的加工操作。 该系统采用PLC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按下启动按钮,润滑电动机M立即运行,20S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

***********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 姓名******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5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第一章数控机床的系统构成 0 第二章数控机床概述 (1) 第一节数控机床的特点 (1) 第三章润滑的分类 (3) 第一节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 (3) 第二节递进式润滑系 (3) 第三节容积式润滑系统 (4) 第四章润滑系统的控制原理 (5) 第一节电气控制原理 (5) 第二节自动控制原理 (5) 第五章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改进 (12) 第一节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7) 第二节润滑时间及润滑次数的控制 (7) 第三节润滑报警信号的处理 (13) 第六章:汽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处理 (14) 第一节机油报警灯亮,机油压力过低 (14) 第二节车辆机油消耗过大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摘要 润滑系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机械、仪器和操纵控制装置中的保护系统。润滑系统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机械仪器之间的摩擦过于损坏机械本身,润滑系统能帮助保护以至于不造成太大的损坏。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油箱油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关键词:仪器、操纵控制装置、润滑系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设计

数控车床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运用液压元件的基本理论,对其主关键结构液压系统箱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优化设计。 根据设计的实际需要,对车床液压系统开展研究,并进行了主油箱液压动力站、静压油箱液压动力站及液压卡盘的设计以及优化设计。 并对液压系统的结构元件和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数控车床、液压油泵、液压油缸、液压控制阀、性能分析、优化设计【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n view of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in the modern industry vital role, the utilization hydraulic unit basic theory, has carried on the static analysis and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its important structure lathe bed, then achieved the instruction designs and enhances the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the goa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ctual need, to the lathe bed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method of hydraulics systems us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e related theory and the realization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lathe bed champing and drive module design as well as the optimized design. The research process mainly divides into hydraulic system analysis and hydraulic control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s, analyzed the hydraulic tool to use hydraulic power station and hydraulic systems, obtained the lathe bed static stress and the strai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optimized design to the lathe bed structure, has carried on a more scientific appraisal to the product. 【Key word】Numerical control lathe 、Hydraulic pumps 、Hydraulic cylinders 、control valves、performance analysis 、Optimized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