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作者:大安法师

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大安法师

善导继承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著述五部九卷,敷衍出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思想体系。其对信心的阐释,渗透着净业行人特有的宗教情怀,恍若劫外之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请看大师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种深信乃善导大师心灵体验的写照,同时亦表述着娑婆众生净宗起信的带有普遍性的心路历程。善导大师将冷峻的目光投注在凡夫众生的烦惑罪恶层面,予以深切的理性观照。众生虽具真如体性,无奈无明厚重,烦惑炽盛;业力幻身举心动念,无非罪恶;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故而无量劫来,汩没于生死苦海,或于三恶道备受剧苦,或暂升三善道略作喘息,总不离三界六道,常没常流转。于中亦曾发心修道,然终因障深慧浅,自力怯弱,难以伏断浩浩见思烦恼,复又沉入生死湍流,永无出离之缘。在广阔的生命时空中观照罪恶生死凡夫的轮转惨况,是多么的悲痛哀戚呀!善导大师严峻地把自己定位为罪恶生死凡夫,这对于我慢心高的吾人来说,不啻当头一棒。回光返照解剖自己,自身不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罪恶生死凡夫吗?!生在末法娑婆秽土中的众生,悉是业障深重、根机陋劣之人。《悲华经》云:释迦本师于贤劫人寿百岁时,于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于时,烦恼具足的众生充满其中,受其卑陋。这些众生悉被他方世界之所摈弃,善根深厚者之所远离。须知经中所述的业重众生,即是现实中的你我他。吾人应如是决定深信。

这个无力自救的常没众生,在绝望的峡谷,转而企盼外力的救援。当他的目光刚一开始搜寻,便惊喜地发现云梯原本就在手边。他紧紧地抓住云梯,倏尔便升到风光无限的妙高峰顶。绝处逢生,惊奇异常。须知阿弥陀佛慈母般地愍念着吾辈常没众生,永劫以来,垂手深渊。吾人在深刻凝视自身罪恶、绝望于自力解脱之余,便向阿弥陀佛愿力救助惊险一跳。正是这惊险一跳,罪恶生死凡夫得救了!母子相逢,悲喜交集,空中自然响彻生命的凯旋曲,表现着南无阿弥陀佛“生佛一体”的永恒主题。罪恶凡夫的一念求救与阿弥陀佛绝对的普救愿力感应道交,诚可谓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时也!这种由自力向他力的反弹,

体现着生佛同体的微妙,亦突显出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伟大。善导大师从常没众生的罪恶与阿弥陀佛的悲愿之互动关系中,开显出净宗他力信心的奥旨,称佛本怀,功德无量。

这种深信自力断惑之难与深信佛力易成道业的思想,在中国净宗教理与实践中,源远流长,不绝如缕。净宗祖师们或显或隐,随机阐扬,施设种种权巧方便,导引众生归投阿弥陀佛大愿之海。近代印光大师一生专修净业,力赞念佛法门的殊胜超绝,曾云:“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此类开示甚多,其义理与善导二种深信若合符节。以此证知,仰托阿弥陀佛弘愿救度的信心诠释,在我国一脉相承,如中天杲日,普辉寰宇。豁人心目,导启正信。

塔尔寺的活佛

塔尔寺的活佛: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方法寻访认定和继承 中广网青海分网2003-11-06 16:47:15 塔尔寺的活佛系统与西藏其他寺院的活佛一样,也是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方法寻访、认定和继承的。要是一般活佛的灵童寻访工作通过打卦问卜、降神、依遗言、预示、辩认遗物等方法寻找。找到灵异儿童,又进行多方考察后报告大法台,大法台会同大僧官商议确定后批准坐床。过去塔尔寺的活佛除呼图克图外,其坐床典礼在本活佛院内举行。呼图克图一级大活佛的灵童,须经北京雍和宫掣签认定,在塔尔寺大金瓦殿内举行坐床典礼。近几年来,灵童寻访、认定、坐床等手续由各级宗教主管部门层层申报批准。坐床仪式由寺院管理委员会主持,在九间殿院内集体举行。典礼结束后,再回自己府邸,在本活佛府邸佛堂内的象征佛位的法座上接受僧俗顶礼敬献哈达。据说,在历史上,塔尔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常住寺增达到3600名,活佛共83位,形成大小80多个活佛府邸,藏语称“嘎尔哇”,汉语俗称活佛院。历经沧桑,一些活佛历辈承袭,源远流长;一些活佛由于种种原因,已销声匿迹,不复存在。到20世纪90年代,有建筑院落的只有30多个,大小活佛有10余个,有的常住塔尔寺,有的驻锡于自己的寺院或塔尔寺分寺中,除大型法会和佛事活动外,不常来塔尔寺。

塔尔寺活佛的渊源各具特色,有相传是宗喀巴大师的父母转生的,如阿嘉活佛和香萨活佛;有来自西藏姓氏的名号,如西纳活佛;以地名、部落名、村庄名取佛号者居多,如却藏、拉科、当彩、巴周、格嘉、本巴尔、佐格(诺尔盖)、嘉雅、扎西、却西、卓仓、鄂尔多斯等活佛;米纳、申中、西纳、祁嘉等为部族名;有用汉族姓氏命名的,如杨嘉、朱嘉活佛等;还有以“金座”和“金顶”取佛号的,如赛赤和赛朵活佛。活佛中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和少数汉族。活佛府邸的建筑除米纳、巴周、关嘉、赛朵、土观、却西等活佛的院落建在寺谷低处的山脚下和坪台上外,大多数活佛府邸建在寺东西两面的山坡上。以山势随地而建,高低错落。但有身份地位的活佛府邸多建在显要地理位置上。相传,阿嘉和香萨活佛是宗喀巴大师的父母转生的,故阿嘉活佛院建在寺东的玉池贡玛山坡上,香萨活佛院建在寺西的宁克果半山腰上,两座活佛院东西遥遥相望,每天晤面,是寓有深刻含义的。 历代塔尔寺活佛中被清朝政储册封为驻京呼图克图(指内呼图克图)的有阿嘉、赛赤、土观、拉科等活佛;被清廷或西藏地方政府及达赖、班禅赐封为“诺门汗”名号的有赛朵、却西、巴周等活佛;还有几位活佛被赐予“班智达”的名号。他们分别享有不同等级的待遇,如对内外呼图克图,按清廷对格鲁派采取的尊崇与优礼政策,被列入中央理藩院档册之中。据《理藩院则例》卷五十六载,列入该册的蒙、藏内外呼图克图共160人,其中青海占30余人。青海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中,塔尔寺就占4人。这些活佛成为高一级喇嘛,他们享受和拥有清政府专门制定的袭其前朝旧封,制定等级,赏赐名号等优裕礼遇和特殊权力。使大喇嘛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根据《理藩院则例》的规定:“凡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

善导大师法语精华录

善导大师法语精华录 1. 《观经》〈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2.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3.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4.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 愿生我国,称我名字, 下至十声,乘我愿力,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6.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7.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8.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9.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10.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11.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12.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13.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14.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 15.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16. 一者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17.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18.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19.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 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此亦是生护念增上缘。 20.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21. 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22. 专念弥陀名号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23. 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24.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25. 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26. 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

转 杂修十三失第六讲

转杂修十三失第六讲 杂修十三失第六讲觉藏上人讲解阿久整理2009年6月1日安心集讲座109 集《教行信证》第二十八条(8)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9)无有惭愧忏悔心故诸 位莲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解《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亲鸾圣 人一生90岁为我们所写所留下的心血的结晶,亲鸾圣人一生为了把自己被阿弥陀佛救度的亲身体验透过文字来让我们知道,以50几部的佛经来解释被阿弥陀佛救度的心境,透过《教行信证》来教导我们。在《教行信证》里面就是有这 么一段话,说杂修十三失。也就是还没有被阿弥陀佛救度,这个心有十三种缺点,因为心有缺点,所以才失去被阿弥陀佛救度的缘。这十三种缺点都是因为 杂修的关系,教导我们这件事情的就是善导大师。1300年前中国的高僧善知识,就是善导大师这一位。善导大师在他写的著作《往生礼赞》里面,就写到杂修 十三失,也就是没有被阿弥陀佛救度就是因为杂修的关系。所谓"杂修",就是 自力的心,还没有被佛救度,自己的心都有想法。想说这样能得救,那样不能 得救。每天顺境的时候,比较顺心的时候就想我一定能得救;有一些事情来烦了,心很散乱,就想说我不能得救,没办法得救了。这颗心反反复复,变来变 去的心就是自力的心。自力的心就是想得救的心,有人就说那我不要想得救就 好了,不要想得救也是自力的心。人还没有得救之前,一直存在的就是自己的 想法,存在着自力的想法就是杂修。善导大师说抱持着杂修,有十三种的缺点。对这十三种,我们要清楚知道,如果不知道这十三种,就不可能得救,善导大 师所说的话透过亲鸾圣人来教导我们。在《教行信证》里面,亲鸾圣人引用善 导大师所说的话。今天我们第六回来讲这十三种缺点,还没有得救之前一直存 在的就是这十三种,今天说第八种:(8)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贪"就是指我们的欲望,"嗔"就是指发怒生气的心,"诸见"就是邪见,恶见,不正确的见解, 不好的想法就是邪见恶见。贪、嗔、恶见、邪见都是烦恼。还没有得救之前, 存在着自力的心,同时也存在着烦恼。所谓自力的心就是想得救的心,烦恼就 是贪嗔痴。还没有得救,这两种心同时存在。烦恼来了,也会间断我们得救的 因缘,抱持着烦恼,有恶见邪见,也不能正确地看待任何的事情。有邪见恶见,所以不能正确地去评估去看待别人,都是以自己的立场。看到别人不喜欢,所 以就不来听佛法:里面有一个人常常障碍我,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所以我不 想来听佛法。见到他,我就觉得很不舒服,这就是烦恼,就是内心所起的恶见

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29日 作者:大安法师 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大安法师 善导继承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著述五部九卷,敷衍出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思想体系。其对信心的阐释,渗透着净业行人特有的宗教情怀,恍若劫外之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请看大师二种深信之文: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种深信乃善导大师心灵体验的写照,同时亦表述着娑婆众生净宗起信的带有普遍性的心路历程。善导大师将冷峻的目光投注在凡夫众生的烦惑罪恶层面,予以深切的理性观照。众生虽具真如体性,无奈无明厚重,烦惑炽盛;业力幻身举心动念,无非罪恶;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故而无量劫来,汩没于生死苦海,或于三恶道备受剧苦,或暂升三善道略作喘息,总不离三界六道,常没常流转。于中亦曾发心修道,然终因障深慧浅,自力怯弱,难以伏断浩浩见思烦恼,复又沉入生死湍流,永无出离之缘。在广阔的生命时空中观照罪恶生死凡夫的轮转惨况,是多么的悲痛哀戚呀!善导大师严峻地把自己定位为罪恶生死凡夫,这对于我慢心高的吾人来说,不啻当头一棒。回光返照解剖自己,自身不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罪恶生死凡夫吗?!生在末法娑婆秽土中的众生,悉是业障深重、根机陋劣之人。《悲华经》云:释迦本师于贤劫人寿百岁时,于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于时,烦恼具足的众生充满其中,受其卑陋。这些众生悉被他方世界之所摈弃,善根深厚者之所远离。须知经中所述的业重众生,即是现实中的你我他。吾人应如是决定深信。 这个无力自救的常没众生,在绝望的峡谷,转而企盼外力的救援。当他的目光刚一开始搜寻,便惊喜地发现云梯原本就在手边。他紧紧地抓住云梯,倏尔便升到风光无限的妙高峰顶。绝处逢生,惊奇异常。须知阿弥陀佛慈母般地愍念着吾辈常没众生,永劫以来,垂手深渊。吾人在深刻凝视自身罪恶、绝望于自力解脱之余,便向阿弥陀佛愿力救助惊险一跳。正是这惊险一跳,罪恶生死凡夫得救了!母子相逢,悲喜交集,空中自然响彻生命的凯旋曲,表现着南无阿弥陀佛“生佛一体”的永恒主题。罪恶凡夫的一念求救与阿弥陀佛绝对的普救愿力感应道交,诚可谓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时也!这种由自力向他力的反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