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涵施工组织设计

通涵施工组织设计
通涵施工组织设计

D K70+872.10~D K78+703.80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海口至凤凰机场高速铁路项目XHZQ-3标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海口至凤凰机场高速铁路项目XHZQ-3标合同段招标文件

《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B 10106-20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多次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本单位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多年来参与高速铁路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交通部有关规定。

(2)贯彻执行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意图,贯彻执行现行公路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力创本标段工程质量全优。

(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4)采用和工程相适应、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于生产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5)根据工程特点,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6)高度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7)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8)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发挥集团优

势,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1概述

DK70+872.10~DK78+703.80段涵洞工程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项目线路位于沿海平原台地、山前丘陵及其过渡带上。线路穿越滨海海湾堆积平原区、火山岩台地区、剥蚀残丘准平原区、构造剥蚀丘陵区等地貌单元,地势较平坦。

该段涵洞工程包括7处框架涵和1处圆管涵,具体有:

①、DK71+040 1-3.0×3.5m框架涵

②、DK71+210 1-5.0×4.8m框架涵

③、DK71+264 1-6.0×5.3m框架涵

④、DK71+348 1-6.0×4.3m框架涵

⑤、DK71+896 1-φ1.5m圆管涵

⑥、DK74+145 1-1.5×2.0m框架涵

⑦、DK74+428 1-4.0×4.3m框架涵

⑧、DK74+650 1-4.0×4.3m框架涵

2.2 工程地质构造

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钻孔揭露情况,DK71+040、DK71+210、DK71+348 框架涵所处位置的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膨胀土;DK71+264处涵洞基底为玄武岩;DK71+896 圆管涵及DK74+145框架涵地表土质为松软土;DK74+428 、DK74+650、框架涵地表土质为粉质黏土。各涵洞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做地基承载力试验,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3 水文地质

水侵蚀情况:DK71+040 框架涵、DK71+210 框架涵、DK71+264 框架涵、DK71+348 框架涵涵位处于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DK71+896 圆管涵、DK74+145框架涵、DK74+428 框架涵、DK74+650框架涵涵位处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侵蚀等级为H1。

2.4 地震

本段涵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按7度设防地震。

2.5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单位数量

涵洞总长m 162.41

混凝土m32903.5

HPB300钢筋kg 15775.9

HRB400钢筋kg 137227.8

M10浆砌片石m3141.3

防水卷材m2867.9

止水带m 585.6

2.6 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Ⅰ级

(2)旅客列车设计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

(3)正线数目:双线

(4)限制坡度:12‰

(5)最小曲线半径:8000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电动车组,SS系列

3.施工安排

3.1 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及施工经验,组建海西客运专线XHZQ-3标分部经理部第二架子队,在项目领导组织下开展涵洞施工。

3.2施工进度计划

本段涵洞施工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2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4年3月31日,工期为106天。

中铁七局集团

新建海南西环铁路XHZQ-3标段第一分部项目经理部

工程技术

工程调度

质量监督

工程管理

安全检查 环境保护

安全 环保

物资管理

物资部 资

财务管理

财务部

工程预算 合同管理 计划管理

预算合同

工程试验 材料试验

试验室

行政后勤 劳动人事 治安保卫

综合管理

机电部 电

机械管理

第二架子队

队长

生产副队长

技术主管

质检员 技术员 安全员 试验员 材料员

领工员

涵洞施工工班长 分部项目经理

书记兼工会主席

副经理兼安全总监

总工程师 常务副经理

3.3人员机具设备配置情况

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拟安排主要进场人员如下表

进场主要人员表

序号职务/岗位姓名备注

1 分部经理陈兆波

2 总工程师闫俊文

3 架子队队长赵二

4 现场技术负责人李宜峰

5 质检员邓建伟

6 安全员沈东平

7 试验员国佳

8 材料员周航

9 施工员刘新刚

本段涵洞拟进场主要设备、机具如下表

主要设备、机具计划表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挖掘机PC220 台 1

4 振捣棒 1.5KW 根 6

5 自卸车EQ2022 台 1

6 吊车25t 台 2

7 钢筋切断机台 1

8 钢筋弯曲机台 1

9 钢筋调直机台 1

10 电焊机28KVA 台 5

3.4材料进场情况

工程中使用的水泥钢筋等主要材料,在业主的指导下与各生产厂家签订了供销合同。混凝土使用搅拌站集中拌制的混凝土通过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3.5水电供应

1)水的供应情况:本段线路所经地区河网密集,水系发达,根据对全线主要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质分析,部分地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侵蚀性,施工用水须外调水源、打井取水等方式提供,生活用水可利用城市自来水设净化装置净化、消毒后饮用。

2)电的供应情况: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采用以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案,有地方既有变电站“T”接引入,再沿红线贯通。

3.6临时设施的修建

1)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设置在红线右侧,便道路面宽3.5m,采用山皮石填筑,顶面为泥结碎石路面,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填挖土方,做好路面排水。

2)标志牌:严格按东环公司标准化管理要求,制作工程概况标志牌、施工材料标志牌等,同时在道路与红线交叉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施工方案

4.1 施工准备

组织所有施工人员、技术员、质检员等相关人员,深入学习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确保工程施工复核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现场确保完成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全部到位,测量人员已按照设计要求对该涵进行测量放样,施工物资到位。

4.2基坑开挖

4.2.1基础开挖

1)、基础开挖前,采用全站仪测出涵管的轴线,并放出基础的开挖轮廓线,为保证基础施工时的工作面,基坑开挖时在基坑的四周设置加宽50cm做为施工平台。对于有地下水的基坑,应在基坑之外挖临时集水井,在基坑周边开挖宽20cm、

深20cm的排水管,与集水井接通,抽排地下水。土质基坑为防止积水软化地基,在基坑开挖到底面设计标高时,经平整夯实后,不能紧接着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在基础底部铺设一层厚5cm的水泥砂浆,保证地基不受雨水浸泡。

2)、基坑边坡的坡度视地质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0.5~1:1,弃土应堆至距基坑边缘3米以外,并尽快将基坑开挖的土方运走。为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外侧设置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3)、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挖至接近设计基底标高时,保留0.2米厚的一层,不得用挖掘机挠动,待施工基础前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将松散的土体清理干净。

4)、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技术及试验部门及时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测,报检合格立即组织基础施工,减少基础的暴露时间。

5)、基础开挖后试验检测基底承载力如不满足设计要求,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并上报相应基底处理技术方案,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2.2地基检验

基础模板安装前,对基坑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内容为: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采用动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基底应无积水、杂物。

4.2基底加固

DK71+040、DK71+210、DK71+348 框架涵基底土质为膨胀土,为保证涵洞基底的稳定及沉降,基底下采用C30混凝土封底,其下换填50cm厚砂夹卵石,换填须分层夯填密实,达到最佳密实度的80%以上,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DK71+264处涵洞基底为玄武岩,地基情况良好,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涵底浇筑C30混凝土垫层,厚度10cm。

DK71+896 圆管涵基底为松软土,为保证基底的稳定及沉降,基底下采用砂夹卵石换填至膨胀土层上,换填须分层夯填密实,达到最佳密实度的80%以上,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DK74+145框架涵基底为松软土(粉质黏土),下有软卧层,采用砂夹卵石加固,换填要求分层夯填密实,达到最佳密实度的80%,换填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DK74+428 、DK74+650框架涵基底为粉质黏土,地基情况良好,基坑开挖完成后在涵底浇筑C30混凝土垫层,厚度10cm。

4.3涵身施工

4.3.1 模板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使用前先用手提砂轮将模板表面的锈迹处理干净,并用涂刷脱模剂。

2)相邻模板采用U型卡进行连接,

3)在每块模板背后设置双根钢管(水平和竖向分别设置),利用蝴蝶扣对拉钢筋加固。墙身外侧利用钢管搭设模板固定支架,墙身内侧根据涵洞墙身厚度的不同,利用顶板现浇支架横向支撑,避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发生偏移。

4)涵洞顶板内定模采用竹胶板施工,竹胶板厚度15mm,模板下部铺设10*10cm 方木。

顶板混凝土现浇支架利用轮扣式脚手架搭设,钢管横向布距采用0.9m,纵向0.6m,计算资料如下:

5)本段涵洞沉降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在混凝土截面中间布置,同时在沉降缝止水带两侧设置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止水带应安装准确、牢固,混凝土施工中不得扭曲、偏移。

6)模板安装前恢复涵管的轴线,定出基础顶面标高。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的中线和标高,保证模板的中线和标高准确。

4.3.2 钢筋

框架涵基础设置上下两层钢筋,浇筑基础前需预埋墙身钢筋。涵洞主筋按照12.5cm间距设置,横向分布钢筋按照15cm左右间距布置,采用HRB400φ10mm钢筋;系筋按照25cm×45cm间距梅花布置,板厚40cm及以下时采用HPB300φ8mm钢筋,

板厚40cm 以上采用HPB300φ10mm 钢筋。

基础底板内侧保护层厚度为45mm ,其余为35mm 。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1

处 2

同一排中受

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 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0mm

‘+10

0 尺量两端、中间各2

C <30mm

‘+5 0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钢筋接长采用电弧焊接,单面焊搭接长度为10d ,双面焊搭接长度为5d ,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焊缝宽度不小于0.8d 。允许偏差如下:

钢筋电弧焊接接头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接头处弯折角 3°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0.1d 焊缝厚度 +0.5d~0 焊缝宽度 +0.1d~0 焊缝长度

-0.3d 横向咬边深度

0.5mm 在2d 长的焊缝表面上的气孔及夹

数量 2个 面积

6mm 2

4.3.3 混凝土

1、浇注砼前先对模板的尺寸及中心线、标高进行检查,准确后方可浇注砼。

2、浇注砼时应从一端向另一段分层浇注,分层浇注至基础顶面。

3、砼运输时不允许超过60min ,砼进场后对其性能进行检验。

4、砼运输至浇注点发生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搅拌,如仍不能满足要求,

可加入与砼同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搅拌。

5、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为50~100mm ,振捣时应与模板保证10cm 距离,防止撞击模板。

6、砼捣固以砼表面不出现下沉冒出气泡,表面平坦为宜,一处完成后徐徐提起捣棒,移到下一处。

7、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将与台身连接位置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8、砼达到终凝后覆盖养护,并派专人进行定点洒水。

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

检验方法

1 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线位置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墙顶、拱座顶面高程 ±15

3 孔径 ±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涵长

+100

'-50 5 厚度 +10 '-5 顶板、底板、边墙、盖板、拱圈各检查2处 6

涵身接头错台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3.4 圆管涵预制

1) 为保证涵管的预制质量,管节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预制,并采用离心法工艺制管。

2) 涵管预制时采用整体式钢模,模板根据设计涵管直径进行定制。施工时根据不同直径以及不同涵管配筋要求要分别浇筑、分类堆放,脱模后立即在涵管用后油漆标注所使用的圆管涵桩号、填土高度、浇筑日期等,确保施工时准确无误。

3)管节断面要平整,与轴线垂直,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

4)管节应按照规定进行抽检压力试验,经测试合格的产品才能用于工程安装。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0,-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内、外直径±10

壁厚+10,-5

4.3.5管节安装

1)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检查基础的中线及标高无误后开始安装管节。

2)管节安装前,根据配置的管节准确定出第一节管节安装的位置。

3)管节安装时,将基础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在基础顶面抹一层M7.5的干硬性砂浆,确保管节安装后平整、稳固。

4)安装管节时,相邻管节间不得出现错台,如接头位置不平顺应重新安装。

5)管节安装施工时,由于管节出现晃动,安装时难以就位,可由人工配合进行安装。

6)各段管节设置预拱度、安装后,管内底面应做成平顺圆滑曲线,如存在接缝处有错台,应凿平后用水泥环氧砂浆抹补。

7)管节安装时应从上游开始,每节涵管紧贴于管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轴线和设计图所示坡度敷设。

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流水面高程±20

涵身长度+100,-50

相邻管节错台 5

4.3.6涵洞预留上拱度

地基为砾石土、卵石土或碎石土,则用砂填充空隙,同时夯实,设上拱度H/80;

地基土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或中密粉砂,则表层夯实,设上拱度H/80;

地基土为硬塑状态、半干硬状态的粘性土,设上拱度H/50; 地基土为软弱土,上拱度可适当加大;

基底为岩石,涵顶上端填方高度不足2m 时,可不设上拱度; H:为轨底高程与涵顶高程之差。 4.4沉降缝施工

本段框架涵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圆管涵采用背贴式止水带。 4.4.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中埋式橡胶止水布置在涵身、顶底板混凝土结构中部,涵身内侧填塞M10水泥砂浆长140mm ,其余部位填充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1)、施工工艺流程: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孔、安装及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等环节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2)、施工方法及步骤

①、立模,挡头板穿入固定钢筋;

②安置橡胶止水带(一侧弯折)及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③浇筑一侧砼; ④拆模;

施工准备

在挡头板上设置钢筋卡底座

安装背托钢筋及钢筋卡

固定止水带 灌注混凝土

加工背托钢筋及钢筋卡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

结束

⑤拉直止水带另一侧并固定(回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⑥立模浇筑另一侧砼;

⑦凿除聚乙烯泡沫塑料板14cm;

⑧填塞M10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3)、止水带施工控制要点

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应与沉降缝重合。

中埋式止水带应固定在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箱型模板保护固定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

固定止水带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要求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一环长),尽量避免接头。

现场施工接头采用冷接法,应采用专用粘结剂,冷接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设置止水带接头时,应尽量避开容易成壁后积水的部位,宜留设在起拱线上下。在浇捣靠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同时还必须充分震捣,保证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的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脱模后,若检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发生,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4)、止水带安装检查:

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用钢卷尺量测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计位置相比,偏差不应超过5cm。止水带安装的纵向位置,通常止水带以沉降缝为中心两

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不能超过3cm。用角尺检查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是否正交,否则会降低止水带的有效长度。

5)止水带接头的检查:

①检查接头处上下止水带的压茬方向,此方向应以排水畅通、将水外引为正确方向,即上部止水带靠近围岩,下部止水带靠近隧道衬砌。

②接头强度检查:用手轻撕接头。

③观察接头强度和表面打毛情况,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洁。抗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的80%;不合格时重新焊接或粘接。

4.4.2背贴式止水带

背贴式止水带布设在涵身外侧,底板下的止水带布设于涵身沉降缝的垫层上,然后浇注混凝土即可,其他部位用膨胀螺栓、钢板条固定于涵节端部框架外缘呈环向布置。

背贴式不得长时间露天曝晒,防止雨淋,勿与污染性强的化学物质接触。在运输和施工中,防止机械,钢筋损伤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背贴式止水带施工过程中,必须可靠固定,如需在现场连接时,可采用电加热板硫化粘合或冷粘接(橡胶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如502、哥俩好等专用胶)或焊接(塑料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的方法,利用橡胶的高弹性,在各种压力荷载下产生弹性变形,从而起到坚固密封,可以有效地防止构造的漏水,渗水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4.5防水层施工

框架涵顶板采用M10水泥砂浆形成三角形的双向流水坡,坡度为2%;顶板防水采用防水卷材上覆3cm厚C40细石混凝土,边墙背面防水均采用涂两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处理。沉降缝在边墙范围内外贴50cm宽防水卷材(顶板上拉通铺设)。涵洞最小分节长度取2m,最大分节长度5m,分节之间设沉降缝。涵洞在两线中间设沉降缝时,每线下的涵节长度不小于5m。

圆管涵焊管外侧涂两道聚氨酯防水涂料,涂防水涂料处结构面干燥平整,无凹凸不平、蜂窝麻面、浮渣、浮灰和油污等现象,沉降缝处外贴50cm宽防水卷材

4.7涵洞出入口施工(翼墙基础、翼墙、沟床铺砌、垂群、帽石)

4.7.1翼墙基础施工

DK71+896圆管涵翼墙基础采用整体式,本段框架涵洞孔径均大于1.5m,采用分离式基础,分离式基础两侧翼墙间现浇35cm厚C30混凝土流水板,并设宽100cm 顶撑。

4.7.2翼墙施工

1)、翼墙模板采用竹脚板拼装,方木支撑加固,为防止模板胀模、跑模,在基础底板上预埋定位钢筋,同时在模板高度中间及1/4处分别设置对拉螺杆,模板顶部利用钢丝反拉,避免翼墙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模板出现上浮现象。

2)、相邻模板间采用双面胶带进行封闭,防止因漏浆造成的蜂窝麻面和露骨现象。

3)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小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砼的深度为50~100mm,振捣时应与模板保证10cm距离,防止撞击模板。 4)、混凝土拆模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设置专人定点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7.3沟床铺砌、垂群施工

本段涵洞出入口铺砌为现浇混凝土,厚20cm,铺砌底部为10cm厚碎石垫层,基底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不得超挖,开挖完毕后及时整平夯实,垫层铺设完毕后利用小型机具压实。垫层铺设完毕后,绑扎上下两层钢筋网片,及时浇筑沟床铺砌混凝土。

出入口垂群基坑开挖完毕后与铺砌同时浇筑混凝土。

4.7.4 M10浆砌片石施工

本段涵洞出入口锥体及消能台阶采用M10浆砌片石施工。

1)、石料等级应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在使用前根据试验后确定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值,方可使用。

2)、石料应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

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且不得含有妨碍砂浆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它有害物质。石料的平面尺寸应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

3)、砂浆所用水泥、水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试验室砂浆配比配制砂浆,达到规定强度。

4)、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所有石块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石块固定就位。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5)、所有石料均应按层砌筑。

6)、先铺砌角隅石及镶面石,然后铺砌帮衬石,然后铺砌腹石,镶面石与角隅石应与帮衬石互相锁合,帮衬石与腹石应互相锁合。

7)、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括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准备。

8)、所有灰缝应满填砂浆。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在7~14d 内应加强养生。

9)、片石砌体应分层砌筑,相对长和短的石块应交错铺在同一层并和帮衬石或腹石交错锁结。竖缝应与邻层的竖缝错开,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一般平缝与竖缝宽度不大于40mm。

10)、砂浆拌和机应该安置平稳。开机前认真检查。砂浆输送泵管道应该连接牢固。砂浆喷射机内部清洁。

4.7.5 帽石施工

1)、帽石模板采用钢模,并用在中部和底部1/4处用100×100mm方木加固,上部设置对拉螺杆。

2)、相邻模板间采用双面胶带进行封闭,防止因漏浆造成的蜂窝麻面和露骨现象。

4.8基坑回填

涵洞基坑两侧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回填,利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基坑回填

至原地面,平整后利用振动碾压机压至密实

4.9 涵路过渡段

路堤与涵洞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除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 且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不设置过渡段外,其他情况均设置过渡段。路堤与涵洞过渡段设置方式如图所示

5.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以及保证措施

5.1工程质量的保证体系

我单位已经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并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我们严格按照此体系进行管理。严格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监控。

5.2 质量目标

确保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竣工验收工程质量鉴定达到优良标准。 5.3 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改进工作质量

完善的质量管

理组织机构

贯彻ISO9001质量 标准 推行 全面 质量 管理

检查创优

明确创优项目

质量保证体系

缺陷纠正

技术交底 工艺审定

方法培训

作业指导书

量监测

组织保证 施工保证 技术保证 思想保证 QC 教育

质 量 第 一

及性教育

专题性教育

专项技能培训

提高质量意识 物资设备保证

反馈

实现质量目标

技术岗位 责任制 检查落实

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监督

格施工工艺加强过程控制

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施工作业

工 作 制 度 和 标 准

制定创优措施

加强现场试验控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检测手

熟悉

图纸掌

握规范

物资材料

机械设备

性能检验

货源调查

采购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及调试

配备强有力的班子

强化技术力量

整合架子队伍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5.4 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以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⑴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级负责人参加的创优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创优工作,使创优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的展开。

⑵ 各施工队制定工程创优措施和分期实施计划,找准关键,选定课题,成立QC 小组,积极开展活动。

⑶ 提高质量意识,健全落实各项制度。干部、职工中树立“质量是效益,

计财部部长

综合部部长

试验室主任

机电部部长

安环部部长

工程部部长 物资部部长

成 员:

专职质量检查员及各架子队质量检查工程师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副组长:副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质量是信誉,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观念。

⑷分部经理部建立严密的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质检机构和专职质量人员的作用。

⑸推行ISO9001族系列国际标准,按我公司《质量手册》做好各项工程的质量工作。针对工程中不同工序的性质,质量检查按一般工序、重点工序、关键工序进行检查。

⑹实行工程质量挂牌管理,增强施工人员责任感。将工程规模,开工日期,质量目标,岗位负责人一一明示,以利于增强透明度和责任感。

⑺规范化管理,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坚持十二项质量管理制度,即设计文件审核制;开工报告审批制;测量双检复核制;技术交底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工程试验制;材料进场质检制;定期质量检查制;变更设计报批制;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报告制;验工计价质量审核制。

⑻加强质量经常性的检查,建立质量检查程序。坚持质量工作:

四大检查制度:开工前检查、施工中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定期质量检查。

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

质量“三工序”制:检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创造或提供为下道工序的质量条件。

⑼坚持作业人员持证、挂牌上岗制,工地作业机械人员、试验人员、驾驶人员有事离岗时,必须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⑽健全激励机制,严格奖罚制度。实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即预留工程总投资的0.2%作为质量创优保证金,定期开展质量创优劳动竞赛及时进行总结评比,重奖质量优良者。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1 施工安全要求

(1)施工前,在项目部指导下统一规划,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班组。机械设备每天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

(2)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时,必须按照要求配备安全帽、防滑鞋、安全绳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B5标地形复杂,山大沟深,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挖方段边坡稳定性差,填方因填筑材料限制,其边坡较易冲刷,故整个标段设计排水及防护工程量较大,形式多样,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因此我部对排水及防护工程早做安排,计划近期开工,现就施工组织汇报如下: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审核完成,结构尺寸、技术标准已确定,能保证图纸设计要求正确施工。碟型水沟用C30号砼及C15小石子砼,拱形护坡用C20机制砼、C20现浇砼、7.5#砂浆配合比已确定。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试验仪器状态良好,可满足工程质量检测要求。 2、机械设备: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已进场,并试运转正常,具体见进场设备报验单及附表。 3、原材料:进场数量见建筑材料报验单。 4、人员:拟投入施工管理人员4名,技术员4名,试验人员3名,负责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技术、质量工作;技术工人40名,其他工人60名,辅助生产人员200名。 5、场地:(1)预制场:a、砼预制块衬砌拱预制,集中置于K256+500路基左侧预制场,预制场面积6000m2左右,距路基500m左右,交通方便,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备,满足砼预制块的施工需要;b、

碟型排水沟砼预制场设于K250+800右侧,占地面积近6000 m2,其中室内硬化场地600 m2,可保证雨天正常施工,露天场地5000 m2以上,经碾压处理,满足砂石料堆放、机械安装、成品堆放要求;(2)现场:我部路坠施工、高填路堤施工的大部分已完成,现正在抓紧进行工程自检验收工作,近期报请验收,为防护及排水工程准备作业面。 三、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我部防护及排水工程量大,工期要求紧, 我部安排如下: 1、排水工程:一个预制场四个施工班组进行平行流水作业,(按目前图纸设计防护形式和数量) 预制场:从2004年11月10日开始预制,至2005年1月20日完成全部预制工作,日完成预制混凝土板2500块。 排水工程砌筑:浆砌排水沟数量约28万块,浆砌片石急流糟、边沟、排水沟4100 m3,计划四个工班从2004年12月1日开始陆续进场施工,2005年2月20日完工,具体任务划分如下:施工一队:K250+008-K260+008段C30号碟型边沟; 施工二队:K250+008-K254+517.32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施工三队:K254+517.32-K257+974.98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施工四队:K257+974.96-K260+008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K224+000—k226+500) 一、工程概况 K224+000—k226+500段涵洞工程包括K224+338 (1—4×3.0m)钢筋砼盖板涵一道,涵长44.3m;K225+131(1—4.5×3.0m)钢筋砼盖板涵一道,涵长35.6m;K225+424(1—6×3.5m)钢筋砼箱涵一道,涵长39m。 二、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的规模及特点,安排一个涵洞工程作业队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作业队长1人,副队长1人,技术负责1人,技术员3人。组织三个作业班组,分别负责三道涵洞的施工,每个班组由一个作业组长负责。 三、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控制导线点复测加密已完成,全部闭合。水准点加密也已完成,全部闭合。其精度均符合规范要求。点位布设满足施工测量验收要求。对各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已完成。 四、机械设备进场情况 进场的机械设备有PC220挖掘机1台,50C装载机1台,混凝土拌和楼1座,砂浆搅拌机3台,插入式振捣器6部,电焊机2台,钢筋切割机1台,混凝土罐车2辆,钢筋调直机1台,抽水泵2台,发电机3台。

五、材料情况 工程所需砂、碎石、水泥、钢材等已取样进行各项原材料试验及配合比试验。 六、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K224+000—k226+500段共有钢筋砼盖板涵2道,钢筋混凝土箱涵1道,由涵洞工程作业队的三个作业班组完成。各班组分别采用平行作业法,班组内部展开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 1、钢筋砼盖板涵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开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并准确放出基础位臵,在施工中及时复核。 (2)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施工,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1.5。 (3)基础施工:基础砼施工模板均采用钢模,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4)台身施工:台身施工在基础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90%后进行,浇注前将砼基础顶面凿毛,台身模板采用定型大块钢模,钢筋现场绑扎成型,砼由人工配合汽车吊运通过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浇注前对模板拼缝及支架的刚度和稳定性详细检查确保浇注后外表平整美观。 (5)台身与基础的沉降缝上下一致,沉降缝填料采用沥青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填塞紧密。 (6)涵洞盖板采取集中预制,平板拖车、载重汽车运至现场安装,待台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用平板拖车运输,吊车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文峰国际生态养老健康城场地平整排水管道工程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 兴隆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文峰国际生态养老健康城场地平整排水管道工程项目部 2015年7月

一、工程概况 本排水工程为文峰国际生态养老健康城场地平整排水管道工程,此项目是解决地块回填的临时性排水工程,采用管径DN2000mm钢筋混凝土雨水管起点接通贵惠大道K1+720处已建成DN2000过街雨水涵管,终点接入涟江。根据核算,该段管涵汇水面积为96.3ha,重现期P=3年雨水量为17.9m3/s,DN2000mm雨水管能满足重现期P=3雨水量。该处涵管属于区域涝防治,根据《室外排水规》(GB50014-2006)2014版应采用20~30年重现期。为避免该区域遭遇涝灾害,造成损失,启动永久性排水涵洞建设,永久性涵洞设计标准采用20~30年重现期。 二、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及委托书 2、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2014版 三、设计标准 1、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3年; 2、径流系数:本设计取综合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取0.4; 3、雨量公式:采用设计手册上之临近地区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四、施工部署 1、组织机构

为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建设,我公司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已选派了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态度诚恳、勤奋实干、科学务实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建了项目管理班子和管理机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从已组建的项目管理机构中指派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其他各部门人员协助配合,以质量、安全、工期成本为中心。开展高效率的工作。 施工负责人外设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在施工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对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确定明确的职责、职权,既有明确分工,又要有机地协调配合,指导施工工人施工。工人需焊工、砼工、普工及操作员,钢筋在加工厂集中加工然后运输到工点,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 2、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该工程的特点,我项目部已组织了专门施工箱涵工程的劳务作业施工队,配置了普工20人、模板工20人、架子工15人、钢筋工15人、砼工8人、防水工2人。各工种紧密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普工:清理基槽土方,搬移材料、碎石垫层铺设、基槽回填,配合技术工种作业等。 模板工:支模前的放线,配模,支模及加固,拆模等。 架子工:施工脚手架及支撑、承重脚手架搭设等。 钢筋工:钢筋加工及半成品的运输,绑扎,保护层的控制等。 砼工:砼的浇筑入模,振捣,养护等(砼的搅拌运输由商品砼站集中组织供应)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205国道后六塘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 程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根据与业主(建设单位)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项目部依据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我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涵洞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根据下发的施工图纸,以自2008年10月全面组织施工至2009年5月底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以各项工程占用的工期,结合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本合同段的施工。 3、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济环保、生态和谐。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1、施工承包合同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及本项目的专用条款 3、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调查、勘察资料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三、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205国道是我省干线公路网中重要的南北向干线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沂淮江公路通道。其建设对于保障国道通畅、完善区域干线路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合同段起于宿迁市沭阳县与淮安市交界处的六塘河大桥北桥头(桩号为K0+171.446),向南途经淮阴区丁集镇、五里镇、刘老庄乡、徐溜镇,止于淮阴区丁集互通立交北出入口(桩号K23+000),全长22.829公里。所经地区地势低平,沿线水网较密,民居众多。全线地段基本属于黏土、砂土地基。新建圆管涵39道、盖板涵12道。 325省道是苏北地区一条横向省级干线公路,其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干线

桥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7108

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X062(省道317~省道316)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国家现行设计规、施工规、验收标准; 3、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7、其他相关依据。 第二章编制围 本桥涵工程施工方案具体针对X062(省道317~省道316)公路改建工程的小桥、涵洞施工。 第三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桥涵工程宽度41.5m,项目起讫桩号为K4+335.920-K9+449.302,全长5.113km,道路规划横断面尺寸为:41.5m(红线)=0.75m(土路肩)+4.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m(左侧路缘带)+8.0m(中央分隔带)+0.75m (右侧路缘带)+3×3.75m(行车道)+4.0m(硬路肩)+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1.5%,土路肩横坡3.0%。本项目路堤填土高度均小于5米,边坡采用1:1.5。当路堤边坡填土高度H≤2.0m时,采用植草护坡,填

土高度H>2.0m时采用植草灌防护。 2、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汇总表 编号名称跨径桥长(涵长)备注 1 K4+408.3小桥1-8m 13.04 桩基础+钢筋砼空心板 2 K6+400小桥1-8m 13.04 桩基础+钢筋砼空心板 3 K5+400钢筋砼圆管涵1-1.5m 43.5 八字墙 4 K7+700钢筋砼圆管涵1-1.5m 47.0 八字墙 5 K8+420钢筋砼盖板涵1-4m*2.5m 41.5 八字墙 6 K8+988.5钢筋砼盖板涵1-4m*2.0m 41.5 八字墙 7 K9+317.5钢筋砼圆管涵1-1.5m 43.0 八字墙 8 14座线外圆管涵1-φ1.0m 5/4/7 一字墙

圆管涵施工方案

目录 圆管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0 二、编制依据 0 三、圆管涵施工工艺 0 四、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保证体系 (2) 五、安全管理 (3) 六、文明施工 (4)

圆管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点位于苏洼龙隧道下游洞口与现有竹茨公路(XV07 线)交叉处(桩号K42+),沿苏哇龙乡靠金沙江一侧新建,过苏哇龙乡后沿原有道路并结合施工场地布置、施工交通布置,终点为苏洼龙水电站永久大桥下游约550m(桩号K44+)。本合同段有2座新增设的单排圆管涵:K42+317处是一座1-Φ混凝土圆管涵,该涵洞是为了排泄灌溉农田积水所设,交角90°,涵洞进口为边沟跌水井,出口为八字墙;K42+870处是一座1-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该涵洞是为了排泄灌溉农田积水所设,交角90°,K42+317、K42+870处为单排圆管涵,另有7座变更后的双排圆管涵:(K43+、K43+、K43+、K43+ 、K43+ 、K44+、K44+)处均为2-Φ混凝土双排圆管涵,该涵洞是为了排泄灌溉农田积水所设,交角90°,涵洞进口为边沟跌水井,出口为八字墙,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G2151号公路段。 二、编制依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 3.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5.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G/T D65—04—2007 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三、圆管涵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2、基坑换填开挖:管涵基础采用挖掘机按放样边线开挖,成型后应保证混凝土管 涵基础宽度两边各加施工作业空间,管涵基坑深度均小于3米故将放坡坡比确定为1:,不做支护处理。本合同段(K42+317、K42+870)单排圆管涵施工因地基软土较多,均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205国道后六塘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建设工程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 1、根据与业主(建设单位)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项目部依据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我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涵洞工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根据下发的施工图纸,以自2008年10月全面组织施工至2009年5月底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以各项工程占用的工期,结合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本合同段的施工。 3、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原则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济环保、生态和谐。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1、施工承包合同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及本项目的专用条款 3、施工图设计文件及现场实际调查、勘察资料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范; 三、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205国道是我省干线公路网中重要的南北向干线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沂淮江公路通道。其建设对于保障国道通畅、完善区域干线路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合同段起于宿迁市沭阳县与淮安市交界处的六塘河大桥北桥头(桩号为K0+171.446),向南途经淮阴区丁集镇、五里镇、刘老庄乡、徐溜镇,止于淮阴区丁集互通立交北出入口(桩号K23+000),全长22.829公里。所经地区地势低平,沿线水网较密,民居众多。全线地段基本属于黏土、砂土地基。新建圆管涵39道、盖板涵12道。 325省道是苏北地区一条横向省级干线公路,其建设有利于完善区域干线公路网结构,强化与京沪、宁宿徐、徐宿淮盐等高速公路的衔接,加强苏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联系,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合同段起于淮阴区丁集镇附近(桩号为K2+596.968),接205国道及237省道,向西途经淮阴区丁集镇、渔沟镇,止于与宿迁市泗

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XXXX 盖 板 涵 工 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XXXX工程项目部XXXX年XX月XX日 XXXX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三、施工准备情况 四、施工组织网络 五、施工总体部署 六、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七、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九、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 十、安全生产措施 XXXX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单位:XXXX建筑规划设计院 2、XXXX工程联系函通知 3、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用的主要规划、标准、规程(附表) 主要规范、标准、规程 附表 (二)工程的地理位置 盖板涵工程位于XXXX工程HHH处

(三)工程建筑规模 1、工程建筑规模 本位于XXXXHHH处,墙身、基础、底板采用素砼结构。强度等级C25,盖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C30进出水口采用M75浆砌片石,八字墙体。 2、工程尺寸 盖板涵工程长76.2米净宽3.40米高2.50米。 3、设计单位 XXXX建筑规划设计院 (四)工程建筑概况 1、平面功能 单孔:为排水涵洞 2、坡面设计 盖板涵工程净宽3.4m净高2.5米墙身厚0.75米基础为1.65×1.20m 盖板涵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厚0.30m (五)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勘察的相关文件资料及文件 (六)工程结构概况 1、基础工程 本工程采用素混凝土基础底板内设置支撑梁。 2、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墙身、底板、均采用C25混凝土强度等级

盖板采用C30混凝土强度等级,各部位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3、钢筋等级 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fy=210N/mm2;HRB400级钢筋。 (七)工程场地概述 1、施工用电用24千瓦柴油发电机发电。 2、施工用水,用车辆运水施工 (八)工程特点 1、工期紧 根据单位工程施工工期要求,本工程总工期天数为60天,本着使建设单位尽早收益的原则,将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在天气允许的环境下完成任务。 二、工期及质量目标 (一)工程总工期 1.编制的依据 (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现有的图纸资料及文件。 (2)单位工程要求的施工日期 (3)决定采用的施工区域的安排、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周转材料以及劳动力的投放数量。 (4)施工材料的供应及施工期间对施工噪声和环境污染的控制 2、施工控制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1)以单位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为参考依据,编制施工控制进度计划表。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圆管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12+400-K18+700,全长6.3km,共有圆管涵11道,其中1-1.0m圆管涵7道,1-1.5m圆管涵4道,共长247m。 K15+370处原设计为盖板涵,经当地村委会和项目部提出,监理和业主审查同意 后,变更为1-φ1.0m钢筋砼圆管涵,涵长13m,与路基中心线成90度夹角。该涵洞 计划于2009年11月3日开工,2009年11月17日完工,工期15天。主要工程数量 如下: K15+370工程数量表 部位项目数量 3C30砼 (m) 5.49 R235(Kg) 594.80 3C20砼基础(m) 16.25 管 2身管节接头沥青防水层(m) 4.06 2沉降缝处沥青防水层(m) 2.19 2沥青麻絮沉降缝(m) 1.26 3M7.5浆砌片石墙身(m) 7.23 3M7.5浆砌片石基础(m) 0.00 3M7.5浆砌片石截水墙(m) 0.00 洞

3口 M7.5浆砌片石洞口铺砌(m) 0.00 3C30帽石(m) 0.28 3C20片石一字墙(m) 3.05 3挖土(m) 216.00 土 3石挖石(m) 0.00 3方换填(m) 0.00 3附属结构M7.5浆砌片石(m) 10.00 二准备工作 1、施工前按设计进行施工放样,及进出口高程复核。 - 1 - 2、从业主指定厂家将经检验合格的涵管运至施工现场,并使其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至碰撞损伤。 3、材料准备:钢材、水泥、碎石、片石、中砂均已抽样送监理和业主的中心试验室检验合格,签订了供货合同,随时可满足施工要求。M7.5砂浆、C20砼、C30砼配合比由我中心试验室试配成功,监理工程师抽样合格。 4、人员、施工机械及机具已经到位。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施工程序: 1、施工放样 2、监理检验 3、基坑开挖,测定基底承载力 4、浇筑管底以下砼基础 5、安装涵洞管节,修筑洞口构造物 6、浇筑涵洞两侧基础砼 7、涵洞两侧回填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60532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K20+040箱涵位于沪苏浙高速公路HSZ-JS4标段,中心桩号K20+040与主线呈135°交角,基础为浆喷桩处理后回填50cm砂砾垫层,基础上部为10cm的C15混凝土基础,涵身、翼墙为30#混凝土,锥形护坡为7.5号砂浆砌片石,7.5号水泥砂浆勾缝,洞口铺砌为7.5号砂浆砌片石。 K20+554箱涵位于沪苏浙高速公路HSZ-JS4标段,中心桩号K20+040与主线呈75°交角,基础为浆喷桩处理后回填50cm砂砾垫层,基础上部为10cm的C15混凝土基础,涵身、翼墙为30#混凝土,锥形护坡为7.5号砂浆砌片石,7.5号水泥砂浆勾缝,洞口铺砌为7.5号砂浆砌片石。 MRK18+822箱涵位于沪苏浙高速公路HSZ-JS4标段,中心桩号MRK18+822与主线呈110°交角,基础为浆喷桩处理后回填50cm砂砾垫层,基础上部为10cm的C15混凝土基础,涵身、翼墙为30#混凝土,锥形护坡为7.5号砂浆砌片石,7.5号水泥砂浆勾缝,洞口铺砌为7.5号砂浆砌片石。 K20+040箱涵技术标准: 净空:4×3.0m 长度:50.68m 斜度:135° K20+554箱涵技术标准: 净空:4×3.0m

长度:43.70m 斜度:75° MRK18+822箱涵 净空:8×4.0m 长度:48.54m 斜度:110° 二、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进场情况: 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2、材料进场情况: 底板、墙身、翼墙砼集中供料,基础材料现场放置。 水泥采用苏州南新有限公司生产的枫江牌水泥。 碎石是浙江湖州5~31.5mm连续级配石子。 黄砂是上海闵行中(粗)砂。 3、导线放样: 在全线导线点、水准点联测的基础上,在箱通、箱涵两侧布设轴线及高程控制点,并依此对箱通、箱涵进行控制,详见(测量放样报验单)。 三、组织管理机构: 详见附表(施工组织网络图) 四、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总体准备2005年12月上旬开工,2006年3月下旬结束,详见“工程进度计划标”。 五、质量管理: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范文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B5标地形复杂,山大沟深,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挖方段边坡稳定性差,填方因填筑材料限制,其边坡较易冲刷,故整个标段设计排水及防护工程量较大,形式多样,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因此我部对排水及防护工程早做安排,计划近期开工,现就施工组织汇报如下: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设计图纸审核完成,结构尺寸、技术标准已确定,能保证图纸设计要求正确施工。碟型水沟用C30号砼及C15小石子砼,拱形护坡用C20机制砼、C20现浇砼、7.5#砂浆配合比已确定。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试验仪器状态良好,可满足工程质量检测要求。 2、机械设备: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已进场,并试运转正常,具体见进场设备报验单及附表。 3、原材料:进场数量见建筑材料报验单。 4、人员:拟投入施工管理人员4名,技术员4名,试验人员3名,负责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技术、质量工作;技术工人40名,其它工人60名,辅助生产人员200名。 5、场地:(1)预制场:a、砼预制块衬砌拱预制,集中置于K256+500路基左侧预制场,预制场面积6000m2左右,距路基500m左右,交通方便,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备,满足砼预制块

的施工需要;b、碟型排水沟砼预制场设于K250+800右侧,占地面积近6000 m2,其中室内硬化场地600 m2,可保证雨天正常施工,露天场地5000 m2以上,经碾压处理,满足砂石料堆放、机械安装、成品堆放要求;(2)现场:我部路坠施工、高填路堤施工的大部分已完成,现正在抓紧进行工程自检验收工作,近期报请验收,为防护及排水工程准备作业面。 三、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我部防护及排水工程量大,工期要 求紧,我部安排如下: 1、排水工程:一个预制场四个施工班组进行平行流水作业,(按当前图纸设计防护形式和数量) 预制场:从11月10日开始预制,至1月20日完成全部预制工作,日完成预制混凝土板2500块。 排水工程砌筑:浆砌排水沟数量约28万块,浆砌片石急流糟、边沟、排水沟4100 m3,计划四个工班从 12月1日开始陆续进场施工, 2月20日完工,具体任务划分如下:施工一队:K250+008-K260+008段C30号碟型边沟; 施工二队:K250+008-K254+517.32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施工三队:K254+517.32-K257+974.98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施工四队:K257+974.96-K260+008段内的砌石急流糟、边沟、截水沟;

圆管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圆管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工艺 (一)、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 1、基坑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圆管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用。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宽出50cm。 基坑开挖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30厘米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3、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二)、基础施工 1、基础放样 基坑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经纬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混凝土管座: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砼,拌和均匀。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 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三)、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 1、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 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四)、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安装管节完成后,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安装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应注意按涵顶填土高度取用相应的管节。 2、各管节应流水安装平顺,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3、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的端面必须严格一致,不得有犬牙交错现象,非沉降缝的管节接缝,应尽量顶紧。 4、圆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碰撞,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 5、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并用1:3水泥砂浆抹带,形成密封层。 (五)、沉降缝施工 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1、沉降缝设置 沉降缝在中央分隔带中心设一道,然后向两侧每隔6米左右设一道。应以设在路基中部和行车道外侧为宜。沉降缝均垂直于洞身轴线,要求洞身、钢筋连同基础一同断开。 2、沉降缝的施工方法 每道圆管涵设置沉降缝3~4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 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一、概况 (2) 二、水文地质 (2) 第三章人员、设备、材料组织准备 (2) 一、人员、设备 (2) 二、施工进度计划 (4) 第四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 一、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7) 一、盖板涵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7) 二、施工技术控制 (8) 三、技术控制措施 (9)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9) 一、组织措施 (9) 二、安全生产措施 (10) 第七章确保工期的措施 (11) 第八章雨季施工安排 (12) 第九章环境保护及防治传染病措施 (12) 一、环境保护 (12) 二、防治传染病措施 (13)

六威高速LWTJ-1标合同段K1+415车行通道兼排水(钢筋砼盖板涵)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都香高速公路六盘水至威宁段第LWTJ-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施工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和设计院进行的相关技术交底。 3、招投标文件、补遗书、谈判备忘录、现场勘察调查资料;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 6、《公路工程施工定额》2009版;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8、《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11、交通部、建设部颁发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贵州省交通运输厅颁发的相关规定; 12、根据上述规范、标准、文件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以及多年从事高原地区复杂地形公路路基、隧道及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促环保、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1、科学部、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缩短工期。 2、强化现场管理,控制工程成本;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伤亡事故。 3、注重环保,文明施工,搞好地方关系,注意民族团结,保证和谐施工。 4、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顺序,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和设备。

圆管涵施工方案超全

圆管涵施工方案超 全 1 2020年4月19日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省道224漯驻交界至驻信交界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漯河市与驻马店市交界处,桩号K421+324, 终点位于驻马店市与信阳市交界处,桩号K539+085. 734,路线全长117. 762公里。 本项目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度:15米;建设里程96.122 公里,本标段圆管涵26道,圆管涵地基处理为换填碎石垫层,圆管为预制C35钢筋砼,圆管基础采用C25混凝土,C25混凝土包边,洞口铺低上层采用C25混凝土,下层采用20CM厚碎石垫层。地基承载力见图纸设计,均不得小于150kpa。 圆管涵主要工程数量表 3 2020年4月19日

二、编制依据: 1、省道224漯驻交界至驻信交界段改建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省道224漯驻交界至驻信交界段改建工程合同文件 3、省道224漯驻交界至驻信交界段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 ) 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4 2020年4月19日

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 ) 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 ) 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 三、进度计划 本分部工程计划于----年--月开工,----年--月完成。具体计划见:圆管涵计划进度横道图。 四、施工准备工作安排 为保证工程按计划顺利进行,我项目部已组织本分部工程施工的全体员工做好进入现场的准备工作。贯通施工便道、建设拌和站、完善临时设施、生产用水采用井水、现场配备35KW发电机组一台。 五、施工方案 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对圆管涵进行放样,复核圆管涵的位置和实际地面标高,管涵进出水口是否能与原地貌的自然沟渠接顺。用全站仪放出圆管涵的中心轴线和基础开挖线,用水准仪测出地面标高,并在控制桩上标注出基坑的开挖深度。根据测量结果,核实涵洞的平面位置、用途、孔径及高程是否与设计相符及满足当地农田排灌的需要和要求。对需要变更施工的涵洞,及时向监理、业主及设计院报告。 工程测量组以设计院提供总监办批准的导成控制点网为依据进行涵洞基坑放样,所有放样点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即:水准点闭合差为20√Lmm,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5000。对涵洞各主要控制点放样 后,打好桩位,并作好记录。 5 2020年4月19日

最新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概况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村至焦青路段改建工程,2+065处新建圆管涵工程量如下表:

二、施工组织 由项目总工组织有关人员全面学习和熟悉设计文件,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确认设计图无误,熟悉施工技术规范,切实作好技术交底。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预计的工程数量对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合理安排。 三、施工进度计划 K2+065圆管涵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2012年3月30日,计划工期15天。待路基填筑高度高于管顶0.5米左右再进行沟槽土石方开挖施工,其计划工期15天,开工时间以路基填至管项0.5米

四、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测量放样,根据变更后的图纸在原地面准确放出涵洞的纵、横向轴线,并在施工范围之外作好引桩,以便随时进行校检,放出基础开挖边线的准确位置,检查原地面标高确定基础的开挖深度。 (2)现场核对结构物位置,结构物设计与实际是否相符,如有出入,报请监理工程师,在项目调整后,重新进行测量放样。 (3)对各种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片石等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确定各部位混凝土配合比。 2、基坑开挖及基础砼施工 开挖前先在基坑周围作好排水处理以防基坑积水,基坑按照设计基础宽度两侧加宽50cm进行开挖。开挖时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进行施工,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深度边挖边将废土运走,防止堆在基坑边上引起坑壁坍塌,挖至设计图纸要求的标高后,对基底进行平整、清理。通知监理工程师及试验室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当基底承载力低于设计的110Kpa 时,应对基底进行深挖换填砂砾石处理,并报请监理工程师以确定工程量。再进行砂砾石层和管座基础施工 (1)基础c15混凝土。 (2)管座基础模板安装:管基模板采用厚度为4mm组合钢模板,模板表面要求平整光滑,无坑洼,无锈斑;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基础立模时注意沉降缝保持一致,挂线立模确定涵洞准确位置。模板安装要牢固,接缝紧密、支撑可靠,保证模板位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模板安装前,内

涵洞施工组织设计(DOC47)

1.编制依据 新建准神铁路专用线设计文件; 1?2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4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5涵洞施工图; 1.6采用的主要规范: 1.6.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 2.1-2005 ) 1.6.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 16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 1.6.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 2.5-2005 ); 1.6.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 ) 157 号); 1.6.6《关于发布 <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 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 ) 140号); 1.6.7《铁路工程环境框架桥涵》(TB10501-98 X 2.编制原则 2.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2.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保证总工期的原则。 2.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的原则。

2.4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馭保质量、保安全。 2.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2.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 3.编制范围 DK30+765框架涵、DK31+071框架涵、DK31+484框架涵、 DK31+735框架涵、DK33 + 112框架涵、DK33 + 540框架涵、 DK33+613框架涵、DK34+403框架涵、DK34+645框架涵、DK35+085框架涵,共10个框架涵。 4工程概况. 然地理特征 4.1工程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II级。 (2 ) 1W攵目:单线。 (3 )限制坡度:13%。。 (4 )最小曲线半径:—般地段800m ,困难地段600m o (5)牵弓|种类:电力。 (6 )机车类型:SSj3o (7 )闭塞类型:继电半自动。 (8 )牵引定数:5000t o (9 )到发线有效长度:1080m o 4.2工程范围 (1) DK30+765框架涵:为交通排洪用途,中心里程DK30+765 ;

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_(1).doc

钢筋砼盖板涵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本次共有涵洞10座,其中新建盖板涵5座,接长盖板涵5座,位于新建县乐化镇境内,施工里程为K1422+051.45~DK1422+852。根据昌九城际工程的特点和《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要求,为确保项目部的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及建设文明工地,特制订此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主要工程数量表 3、主要施工设备及人员安排 ①、为保证涵洞工程按时、优质、高效的完成,我部组织了一批精干施工管理人员及业务精、素质高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项目部

驻地设于新建县乐化镇内。项目经理1人,项目总工程师1人,项目副经理4人,四部一室负责人各1人。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计50人。(组织机构见后图) 组织机构框图表2-1 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二、准备工作 1、施工力量准备:根据施工生产的任务安排,涵洞由桥涵三队施工,计划投入劳力50人,安排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6人。 2、技术准备 ⑴、将施工中要采用的施工图、参考资料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时发到有关人员手中,并将各种施工记录、质量记录表格配备齐全。 ⑵、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放样测量工作。 3、临时设施和设备准备 ⑴、施工用砼采用砼运输车供应。 ⑵、地表水和地下水较为丰富,能满足桥涵施工用水的需要。 ⑶、施工用电就近搭火取电,其他施工用设备见上表。 三、材料要求

1、片石: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厚度不得小于20cm。用作镶面的片石宜表面平整、尺寸较大,边缘厚度不得小于20cm。主体工程片石强度不应小于40MU,用于附属工程的片石不应小于MU30; 2、水泥进场后必须按要求做好二次试验后方可使用。 3、砂浆:施工时应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严禁作业队采用人工搅拌。 四、施工方法和方案 4.1 测量放线 4.1.1获得导线资料及施工图纸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测,并根据设计资料对线路计算坐标,施工技术部长进行复核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如有问题向上报送。施工中的水准测量及导线测量必须有二人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4.1.2项目部下发给作业队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作业队的管点技术员及其他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一步复核,并进行现场核实,确认无误后才能使用。施工图纸经复核发现有误或与现场情况不符须进行修正,在尚未办理修正或设计变更手续前,不准使用,防止因图纸错误造成的施工错误。 4.1.3施工前,必须编写好技术交底工作,将工程内容、施工方法、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等以书面的形式向作业队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4.2 基坑开挖

圆管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武汉市光谷中华科技园玉屏大道道路排水工程 (第二标段) 玉屏大道(第二标段)圆管涵施工方案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玉屏大道(第二标段)项目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日期: 日期: 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 1 - 二、编制依据 ........................................................................................... - 1 - 三、施工准备 ........................................................................................... - 2 - 1、人员组织及劳动力准备 .................................................................... - 2 - 2、机械准备....................................................................................... - 2 - 3、材料准备....................................................................................... - 3 - 4、技术准备....................................................................................... - 3 - 四、施工进度计划..................................................................................... - 4 - 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 4 - 1、施工工艺....................................................................................... - 4 - 2、施工放样....................................................................................... - 4 - 3、沟槽开挖....................................................................................... - 4 - 4、垫层施工.......................................................................................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