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第一章: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2)

第二章:加油站储油的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 (3)

2.1储油的物化性质 (3)

2.1.1汽油 (3)

2.1.2柴油 (4)

2.2火灾爆炸危险性 (4)

第三章:总平面的布置 (7)

3.1功能分区 (7)

3.2耐火等级的确定 (7)

3.2.1储罐区、加油区 (7)

3.2.2辅助区 (7)

3.3选址和布置 (8)

3.3.1加油站的选址 (8)

3.3.2总平面布置 (9)

第四章:防爆电气设计 (11)

4.1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 (11)

4.2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确定 (12)

4.3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13)

4.4防爆电气的选择 (15)

第五章:汽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17)

5.1汽油罐区危险性定性分析 (17)

5.1.1.蒸气云爆炸事故机理 (17)

5.1.2.蒸气云爆炸特点。 (18)

5.1.3.蒸气云爆炸伤害形式。 (18)

5.1.4重大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8)

5.2汽油罐区危险性定量分析 (20)

5.3爆炸极限 (21)

5.4爆炸力 (21)

5.5爆炸温度 (21)

5.6爆炸压力 (22)

第六章:灭火器配置设计 (22)

6.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2)

6.2 灭火器的选择 (23)

6.3 灭火器的设置原则 (23)

6.4 灭火器的配置 (24)

6.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24)

第七章: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26)

7.1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 (26)

7.1.1把好加油站建设审核验收关 (26)

7.1.2建立健全各项消防管理制度 (26)

7.1.3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演练 (26)

7.1.4 严格安全操作 (27)

7.1.5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27)

7.1.6 加强防火监督检查 (28)

7.1.7 确保消防器材有效 (28)

7.2防雷防静电措施以及火灾的控制。 (28)

7.2.1加油站防雷措施 (28)

7.2.2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30)

7.2.3加油站火灾控制 (30)

第八章:主要参考资料 (32)

附录 (32)

附录Ⅰ (32)

表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2)

表2 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3)

表3 根据生产、贮存火险分类采取的防灾措施举例 (34)

附录Ⅱ (35)

表1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35)

表2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 (35)

附录Ⅲ (36)

表1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36)

附录Ⅳ (37)

表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防爆类型 (37)

附录Ⅴ (38)

表1 灭火器的主要性能 (39)

表2 灭火器的选择和设置数量 (40)

表3手提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 (41)

第一章: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本加油站位于东风路东侧,站内设罐区、加油区、辅助区,罐区内设埋地汽油罐三台,单罐容积20M3,柴油罐两台,单罐容积20M3。加油区设四台双枪加油机,辅助区内有卫生间、

第二章:加油站储油的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

2.1储油的物化性质

2.1.1汽油

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主要组分是四碳至十二碳烃类。具有特殊臭味;闪点:-50℃;熔点<-60℃;沸点40~200℃,自燃点260℃;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3.2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爆炸危险度:5.4,最大爆炸压力:0.85Mpa,爆炸下限1.1%,爆炸上限7.0%(体积分数),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热值约为46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1.2柴油

柴油爆炸危险度为:9.8;最大爆炸压力0.75;爆炸下限0.6%;爆炸上限0.5%;蒸气相对密度(空气为1)7.00

柴油的密度密度: (820kg/m3-860k/m3) 国标柴油的密度范围为0.810~0.855,在此范围内的柴油均可正常使用。柴油的密度和流动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标准密度为:零号轻柴油也就是车用柴油,在摄氏20度时与水的比重为0.84-0.86。一公斤柴油大概是1.162—1.190(升)一升柴油大概是0.84-0.86(公斤)轻柴油按质量分为优质品,一级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按凝点分为10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六个牌号,10号轻柴油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其余类推.轻柴油用作柴油汽车,拖拉机和各种高速(1000r/min以上)柴油机的燃料.根据不同气温,地区和季节,选用不同牌号的轻柴油.气温低,选用凝点较低的轻柴油,反之,则选用凝点较高的轻柴油.重柴油是中,低速(1000r/min 以下)柴油机的燃料,一般按凝点分为10号,20号和30号三个牌号,转速越低,选用的重柴油凝点越高.

与国际0#、-10#柴油相比不含蜡、无腐蚀、无杂质等优点,凝点可以-20摄氏度以下。热值为10800千卡/千克。与柴油相比热值高出1200千卡/千克。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推算0号柴油的热值应该是9600千卡/千克

2.2火灾爆炸危险性

由于加油站营运的汽油、柴油分别属于甲B和丙A类可燃液体,储量分别为60m3和40m3。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对于闪点小于28℃的易燃液体,存储量超过20t 为重大危险源。本油库储存的汽油闪点为-58~10℃,储量为60m3。显然本加油站属重大火灾爆炸危险源。

火灾事故是在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3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才发生的。也就是说,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具备物质的可燃性、氧化剂和点火源同时存在构成一个燃烧系统。爆炸与燃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爆炸是瞬间的燃烧,火灾和爆炸可随条件而转化。因此分析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从可燃物的物料特性、氧化剂和点火源3个方面进行分析。

1.物料特性

1)挥发性:汽油、柴油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组成。汽油中碳原子数为5~12个,柴油的碳原子数为15~25个。碳原子数16个以下为轻质馏分,极易挥发,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上升,油料挥发的也越快,挥发的油蒸气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一旦碰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易燃性:汽油的闪点较低,介于-58~100℃之间,属于甲B类火灾危险品。汽油的燃烧速度为82~96[kg/(m2?h)]水平传播速度也较大,即使在封闭的储油罐内,火焰传播速度也可达2~4m/s。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很大。

本加油站汽、柴油在收发、储存、汽车加注油作业时,在储罐、油泵汽车装车鹤管、加油枪及管阀设备等出现异常或职员操纵失误时可能泄漏出来,迅速挥发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碰到一定的诱导能量或点火源就会燃烧、爆炸。

3)扩散性:油料的扩散性对火灾爆炸危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a)油料的泄漏:油料泄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汽油、柴油蒸气的泄漏,如储罐收油过程中的大呼吸现象;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小呼吸现象;隔油池内残油的挥发等。另一种是油料液体泄漏,如输油泵因密封不良、老化造成漏油;装车鹤管和汽车加油枪在作业完毕后内存残液流出;储罐或管道腐蚀穿孔而导致油料大量泄漏等。

泄漏的油料液体会沿着地面或设备设施流向低洼处,同时吸收四周热量,挥发形成蒸气;由于泄漏的油蒸气较空气重,因此也会沿着地面扩散,窜进地下管沟,极易在非防爆区域或防爆等级较低的场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b)油料的活动性:汽、柴油液体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在罐区、加油岛等场所易发生漏油事故,油料会沿着地面或设备流淌扩散,从而使火灾范围扩大,增加了灭火难度和火灾损失。

(c)油蒸气的扩散性:油蒸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很接近,受风影响会随风飘散,即使无风时也能沿地面扩散到数十米之外,并易积聚在低洼地带或渗透到地下管沟中,一旦碰到明火等诱导因素,就会发生燃爆。可燃混合气团的漂移难以控制,对火灾的蔓延和扑救工作有很大影响。

2. 氧化剂

氧化剂的种类很多,对油库来说,油品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氧气是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自然氧化剂。

3.点火源

1)明火:油库汽车加油亭、装车站等处存在机动车辆排烟带火,各危险场所现场吸烟及违章动火等不安全因素,可产生明火或散发火花。

2)电气火花:装置中有大量电气设备、设施,如电气设备设计选型不当,防爆性能不符合要求,或电气设备、设施未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时在开关断开、接触不良、短路、漏电时易产生电弧、电火花等。

3)静电火花:汽、柴油在生产装卸过程中会因活动、搅拌、过滤、冲击、震荡、磨擦而产生静电,若防静电措施未落实或不可靠,储罐、容器、管路及各种金属设备、设施上积聚的静电荷与四周物体形成一定的电位差而放电,静电放电产生的火花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此外,人体穿化纤衣服而又穿胶鞋、塑料鞋之类的尽缘鞋时,由于行走、工作、运动中磨擦或穿脱衣服而产生静电也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雷电:若防雷设施不齐全或储罐、建(构)筑物防雷接地措施不符合要求,在雷雨天气里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如我国黄岛油库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其爆炸起因即为雷电,该事故造成19人死亡,7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5)杂散电流;由于电化学腐蚀、阴极保护等引起的杂散电流窜进危险场所也是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6)碰撞磨擦火花:金属设备、设施与物体之间的碰撞磨擦或机械撞击等产生的火花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7)棉布自燃:设备检验和擦洗油罐使用过的棉布等,若不及时清理而任其自然堆积,将导致棉布自发放热,达到堆放物的燃点即可自燃。所以浸有油料的棉布等,必须及时回收,妥善处理。

上述火源起火后,均可产生600~1000℃甚至更高的温度,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制定完善的动火审批制度和各项安全治理制度,严格控制火源,按规范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悬挂“禁止烟火”标志等,是实现站区安全的良好保障。

根据以上分析,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控制可燃物主要是控制油品的泄漏和扩散;控制氧化剂主要是密闭操纵,避免油品与空气的接触。点火源是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最直接、最主要的起因,所以一定要控制点火源,只有严格控制点火源,才能有效地控制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总平面的布置

3.1功能分区

加油站主要经营汽油、柴油、机油等危险化学品。根据功能,可将其分为储罐区、加油区、辅助区等。

3.2耐火等级的确定

3.2.1储罐区、加油区

储罐区和加油区的耐火等级根据加油站运营的物品来确定的,由于加油站营运的汽油、柴油分别属于甲B和丙A类可燃液体,且生产类别都属于甲类,所以储罐区和加油区构件耐火等级应采用一级

3.2.2辅助区

加油站内的站房及其它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罩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它部分不得采用燃烧体建造;站房可由办公室、值班室、营业室、控制室和小商品(限于食品、饮料、润滑油、汽车配件等)便利店等组成;加油站内不得建经营性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

3.3选址和布置

3.3.1加油站的选址

加油站可划分为三个等级,划分方式见下表

表3-1加油站的等级划分

因为V=20×3+20=80 m3,所以该加油站为二级站,

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

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表3-2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3.3.2总平面布置

1 加油站的围墙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5m以及小于或等于表3-3中的防火距离的1.5倍时,相邻一侧应设置不低于2.2m的非燃烧围墙2)加油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3-3的防火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相邻一侧应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可为非实体围墙

3)面向进、出口道路的一侧宜设置非实体围墙,或开敞

2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

3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

2)站内的道路转弯半径按行驶车型确定,且不宜小于9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6%,且宜

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平坡设计

3)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不应沥青路面

4加油岛及汽车加油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其有效设计不应小于4.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5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油岛应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

2)加油岛宽度不应小于1.2m

3)加油岛上罩棚支柱距岛端部,不应小于0.6m

6 液化石油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上罐应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2)地上罐组四周应设置高度为1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至罐壁净距离不应小于2m。

3)埋地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罐与罐之间应采用防渗混凝土墙隔开。如需设罐池,其池内壁与罐壁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m。

7 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宜将柴油罐布置在液化石油气罐或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与汽油罐之间。

8 加油加气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表3-3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地下油罐区与站外道路路边距离为不小于8m,该距离为26.188m。

埋地油罐之间相距不小于0.5m,该距离为0.5m。

地下油罐区与站房不小于4m,该距离为24.623m。

地下油罐区与站区围墙不小于3m,与北围墙28.971m,与南围墙40.158m。

地下油罐区与其他建筑物不小于5m。

加油机与站房不小于5m,该距离为17。291m。

加油机与配电室不小于6m,该距离为7.722m。

加油机与其他建筑物距离不小于8m。

站房与其他建筑物不小于6m。

加油岛场地宜设罩棚,罩棚应采用非燃烧构料制作,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5m。罩棚边缘与加油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

配电室与地下油罐区不小于30m,该距离为32.792m。

配电室与仓库不小于25m,该距离为26.000m。

配电室与餐厅不小于20m,该距离为21.000m。

第四章:防爆电气设计

4.1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

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及危险程度,在《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将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划分三类八级。

第一类是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三级:Q—1级场所,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场所;Q—3级场所,在不正常情况下整个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较小,爆炸后果较轻的场所。

第二类是粉尘或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共分为两级:G—1级场所,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镁粉、铝粉、煤粉等与空气的混合物)的场所;G—2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仅在不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第三类是火灾危险场所,共分为三级:H—1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物体,而它们的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2级场所,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悬浮状、堆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它们虽然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上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H—3级场所,有固体可燃物质,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场所。

根据划分标准,加油站等级应属于Q-2级

4.2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确定

爆炸危险区域范围,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爆炸危险浓度可能形成的区域范围,而不是指事故波及的范围。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应安装相应的防爆炸电气设备;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外,可以安装非防爆炸型的电气设备。但是不能以这个范围作业能不能使用明火或其他火源为依据,因为电气设备与其他着火源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动用明火,显然是不安全的,所以爆炸危险区域及其附近动用明火及其他火源,必须按动火制度执行。

1.非开敞建筑物

在建筑物内部,一般以室为单位,但当室内空间很大时,可以根据通风情况,释放源的位置,爆炸性气体释放量的大小和扩散范围酌情将室内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确定其级别。如在厂房门、窗外规定空间范围内,由于通风良好,则可划低一级,如图6.4.2.1所示。但当室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气体或蒸气,或者有比空气轻的气体或蒸气时,也可以不按室为单位划分。因为比空气重时,在低于释放源的地方,可能造成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积聚的凹坑或死角;比空气轻时,也可能在高于释放源的地方及顶部,形成死角。

2.开敞或局部开敞建筑物

对开敞或局部开敞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区域范围的划分

(1)对易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注送站,其开敞面外缘向外水平延伸15m以内、向上垂直延伸3m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险区域。

(2)对可燃气体、易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封闭工艺装置,开敞面外缘3m(垂直或水平)以内的空间应划为2区。

3.露天装置

对装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的封闭工艺装置,一般在离设备外壳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险区域。当设置安全阀、呼吸阀、放空阀时,一般是以阀口以外3m(垂直和水平)以内的空间作为危险区域.

装有易燃液体、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贮罐,以罐体外壳外的水平或垂直距离3m以内的空间应划为危险区域。当设有防护堤时,应包括防护堤高度以内的空间。若为注送站,则以注送口外水平15m,垂直7.5m 以内的空间作为危险区域。

4.使用明火设备的附近区域

在使用明火设备的一些危险区域,例如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燃烧室附近或表面温度已超过该区域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燃温度的炽热部件(如高压蒸气管道等)附近,可采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防火防爆主要采取密闭、防渗漏等措施来解决,因为在这些区域内已有明火或超过爆炸性混合物自燃温度的高温物体,电气设备防爆已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5.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的区域

关于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邻的区域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间隔、门窗开设方向和位置、通风状况、实体墙的燃烧性能等因素确定。具体实施时,必须作好调查研究。

6.以释放源划分举例

释放源指的是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可能释放出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位置和处所。当释放源确定后,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就是以释放源为中心划定的一个规定空间区域。

4.3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工业气体(如工厂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

Ⅲ类——工业粉尘(如爆炸性粉尘、易燃纤维)

在分类的基础上,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按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

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按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

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愈小,其传爆能力就愈强,危险性愈大;反之,间隙愈大,其传爆能力愈弱,危险性也愈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Ⅱ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Ⅱ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

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

最小点燃电流是在温度 20—40℃,latm,电压为24V,电感为95 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

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愈小,危险性就愈大。

3.按引燃温度分组

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愈低的物质,愈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

表4-1爆炸气体混合物分类、分级分组

由上表可知,加油站级别为ⅡA级,T3组

4.4防爆电气的选择

防爆电气主要分为:防爆灯具防爆电器防爆管件防爆防腐电器

通常来说,防爆电器是指存在有爆炸危险性气体和蒸气的场所采用的一类电气设备。化工生产经常遇到各种有爆炸危险性的气体和蒸气,在有这些介质的地方,按照有关规范、标

准和规定,正确选用合适的防爆电器,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爆炸和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按类型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无火花型、特殊型。

表4-2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

根据上表可知,加油站应用Q-2级别下的电气设备

第五章:汽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5.1汽油罐区危险性定性分析

罐区的危险性分析包括罐区池火灾、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事故。加油站经常有汽油蒸气云产生,而且极容易引发汽油蒸气云爆炸事故。汽油蒸气云爆炸事故的破坏力很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也很大,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是加油站的重大事故,故应对汽油蒸气云爆炸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进行定量分析。

5.1.1.蒸气云爆炸事故机理

蒸气云爆炸(UVCE)是由于气体或易于挥发的液体燃料的大量快速泄漏,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覆盖很大的范围的“预混云”,在某一有限制空间遇点火而导致的爆炸。

UVCE发生有一定的条件,包括一定量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并与周围空气预混、延迟点火、局限化的空间(周围环境如树木、房屋、设备及其它建筑物等形成具有一定限制的空间)等。蒸气云爆炸事故在液化气等物质的运输过程中并不常见,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发生液化气泄漏,也不容易积聚起来。而在液化气储备场所,UVCE事故相对易于发生。导致UVCE发生的事故原因也是有多种的,主要包括上文统计分析出的阀门泄漏、法兰失效泄漏、管线失效

(损坏、破裂、腐蚀)、储罐失效(破裂、裂缝、腐蚀、超压、冲击作用)、阀门开启、满装外溢等因素导致危险物质泄漏,形成气云被引爆。

UVCE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储存液化气等物质的设备罐体在机械、化学或热作用下发生破坏而导致大量液化气泄漏所引起的,此外工作人员在装运取样等日常业务中是否正确操作,也是导致罐内液化气泄漏的一个重要因素。罐体破裂是导致UVCE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研究罐体破裂的原因是研究UVCE事故机理的重点。容器破裂导致蒸气云爆炸机理,见图1。

5.1.2.蒸气云爆炸特点。

UVCE具有以下特点:一般由火灾发展成爆燃,而不是爆轰;蒸气云的形成是加压存储的可燃液体和液化气大量泄漏的结果,存储温度一般大大高于它们的常压沸点;参与蒸气云爆炸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的量一般在5×103kg以上;参与蒸气云爆炸的燃料最常见的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偶尔也有其它物质,如氯乙烯、氢气与异丙醇等;爆源初始尺寸与特征长度相当,并且蒸气云爆炸的能量释放速率比较小,是一种面源爆炸。

5.1.3.蒸气云爆炸伤害形式。

UVCE发生后,云雾区内的爆炸波作用、云雾区外的冲击波作用、高温燃烧作用和热辐射作用,以及缺氧造成的窒息作用的主要因素,是造成对周围人员、建筑物、储罐等设备的伤害、破坏作用。蒸气云爆炸的破坏效应表现为:形成相当大的火球,在大气中形成爆轰波,其强度取决于气云的燃烧速度;碎片效应通常可以忽略。

5.1.4重大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⑴汽油蒸气云的TNT当量对于汽油蒸气云爆炸的破坏性(爆炸的严重程度),采用TNT 当量法计算。即认为一定量的汽油蒸气云爆炸造成的破坏力相当于x千克TNT炸药爆炸造成的破坏力,则称汽油蒸气云的TNT当量。

⑵汽油蒸气云爆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分析为了估计可能出现的液化气蒸气云爆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根据人员因爆炸而伤亡概率的不同,将爆炸危险源周围由里向外依次划分为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

死亡区:在该区域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将无例外地蒙受严重伤害或死亡。其内径为零,外径为R S0.5,表示外圆周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导致肺出血而死亡的概率为50%。

重伤区:在该区域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绝大多数将遭受严重伤害,极少数人可能死亡或受轻伤。其内径就是死亡半径,外径记为R Z0.5,表示该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导致耳膜破裂的概率为50%,冲击波峰值超压为44000Pa。

图1容器破裂导致蒸气云爆炸机理

轻伤区:在该区域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绝大多数将遭受轻微伤害,少数人将受重伤或平安无事,死亡的可能性极小。该区内径为重伤半径的外径,记为R Q0.01,表示在外边界

处,耳膜因冲击波作用而破裂的概率为1%,冲击波峰值超压为17000Pa。

汽油蒸气云爆炸的TNT当量、死亡半径、财产损失半径(假定在此半径以内的财产完全遭受损失,而在此半径以外的财产则完全无损失。)以及爆炸时的火球半径与火球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值均列在表4-1。

本报告只计算死亡半径,委托单位可根据需要自行计算重伤半径和轻伤半径。

5.2汽油罐区危险性定量分析

表5-1蒸汽云爆炸计算

防火防爆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系部:安全工程系专业班级:安理11-26 学生姓名:陈晓龙 指导教师:张丽丽 完成日期:2013.6.21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晓龙专业班级安理11-26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设计说明书包括的内容: 1.前言 2.建筑特征 3.系统选型 4.各系统简介:组成、原理和作用5.各系统的水力计算

摘要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扑灭初期火灾的自动灭火系统,提高自动喷水灭火的普及本身就是减少火灾中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意义手段。该系统造价低、维护管理简单、不仅能报警还能灭火,设置在需要该系统保护的建筑中,日夜坚守,永不疲倦,发挥着人工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是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的工程实践也已经证明了其灭火、控火的高效性,这也将为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危险等级;喷头

目录 前言 (1) 1.建筑特征 (2) 2.系统选型 (2) 3.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简介 (4) 3.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4) 3.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组成 (5) 3.3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5) 3.4适用范围 (6) 3.5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等级 (6) 3.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参数 (7) 3.7各种类型喷头适用场所 (7) 3.8流量特性系数的选择 (8) 3.9喷头的设计计算 (8) 4.系统水力计算 (9) 4.1管径的流速计算 (10) 4.2 管径的损失计算 (10) 4.4水泵出口压力的计算 (11) 4.5消防水泵的选择 (11) 4.6水箱的容积和高度 (11) 5.灭火器的配置计算 (11)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设计组员: 时间:2014年12月26日

1、设计准备 1.1课程设计指导书 1.1.1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课程体系的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同学实践动手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得学生能更为系统的了解工业和生活中防火与防爆基本原理、知识和内容,树立起正确的防火观念和意识,使其对企业生产和民用生活实用性和工程性的消防管理、监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理论和技术等有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其对防火与消防理论在现场工程应用中的认识,通过对工程应用中消防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改进设计,加强学生对企业消防系统控制能力的应用,培养起对实践性消防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能力,形成较为系统和科学思维体系,为以后从事防火消防方面的专业工作和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1.1.2设计内容: 1、课程设计的内容: ①收集课题对象的现场资料(工艺、尺寸、环境参数、存在的问题和运行 情况等资料),调查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呈现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出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评价过程与结论。(运用防活基本原理和消防工 程有关理论,结合安全系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就现状和分析的结果作出评价,并得出结论等。) ③结合现场、国家相设计关标准和国家法规对现场消防问题提出设计思路 和方案,或对已有的消防系统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和设计,包括设计的依据、原理、思路、实施方案(内容)步骤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等。 ④对工程设计进行安全可靠性和实施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分析,最后分析和总结本次设计的过程、水平、存在的问题等总结。 2、课程设计内容的具体(指导)方针: ①选题依据:即选择的课题有何依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等; ②课程设计的意义:即完成此课题有何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该课题存在的 关键问题;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爆防火安全知识 1、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答:粉尘爆炸大致有三步发展形成过程:一是悬浮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被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二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三是粉尘燃烧放出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方式传给附近原来悬浮着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持续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项进行,其反应速度也逐渐增大,通过激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死亡。 3、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到足以起爆的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爆炸上限。 4、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安全阀、水位表、温度计。 5、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压力急剧升高。 6、建筑物起火后几分钟内是灭火的最好时间为5-7分钟。 7、使用水剂灭火器时,应射向火源底部位置才能有效将火扑灭。 8、能够产牛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9、在灭火器型号中灭火剂的代号:(P ) 代表泡沫灭火剂;F代表(干粉) 灭火剂;T代表(.二氧化碳) 灭火剂;Y代表(l211 ) 灭火剂。 10、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可燃气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电气火灾;和金属火灾。 11、扑救火灾一般有三种方法:隔离法是将可燃物与火隔离;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12、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认真落防火责任制度;配备好适用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13、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有毒气体中毒;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 14、火灾蔓延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15、爆炸的破坏形式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三种。 16、扑火火灾后要对火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消除余火和阴燃,排除险情和隐患,防止复燃。 17、爆炸可分为三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

博观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博观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一博观楼简介 博观楼位于我校中区,是学校的主教学楼之一。它的墙体是由混凝土、砖建造,天花板也是钢筋混凝土。博观楼有地下室,主要是用来做实验室,其中有砂浆室,音响空调模拟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等。地面建筑一共有九层,层高 3.5米,总高度为35米左右,长70米,宽25米。北边是篮球场,南边正对着学校南门,东边与求是楼相邻,西边靠近德惠楼。绿树环绕,环境优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办公环境。 二现有的消防设施 地下一层有消火栓4个,灭火器箱5个,其中每个灭火器箱配有3个压力式灭火器。一楼在南门口左右两侧分别有一个灭火器箱,在10105,10101旁边设置有消火栓。自二楼到八楼,电梯旁边均设置有一个消火栓,平台处均放置有一个灭火器,楼道两边都安装有防火卷帘,五号教室旁边也设置有一个消火栓。 总体来说,由于博观楼很早以前就建成,投入使用的年份较长,消防设施已经出现明显的老化。从灭火器的标识上可以看出,灭火器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换了。消火栓的橡胶管,明显感觉到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学校为了防止有学生乱动按钮,已经用木板将防火卷帘的按钮堵死,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为了防止防火卷帘下滑甚至用铁链将防火卷帘锁死。在一楼大厅没有博观楼的整体布置图,也没有发生紧急情况时,引导人们迅速撤离的紧急疏散路线图。 三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评价 3.1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分析 3.1.1可移动火灾负因子Qm取值 可燃物折合标准木材重量估算值:桌椅门窗均为木质结构,一套桌椅重约10kg,一扇门重约为20kg,一扇窗户3kg,一套厕所门板30kg,一台电脑15kg,一套窗帘3KG,值班室桌子重100kg,一张投影幕布4kg。 地下室:地下室有音响空调模拟室、建材力学室、建筑材料实验室、继电

防火防爆毕业论文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了解位于阜新经济开发区硫酸厂的的制作工艺过程,分析确定硫酸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及各个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设定工厂内的生产场所、附属设施、存储区的建构筑物的功能、构筑的耐火等级、泄露面积计算和灭火器的选择。通过确定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厂房的面积再根据《建筑设计防数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来确保阜新经济开发区硫酸厂的安全。 关键词:防火防爆;硫酸;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泄露面积 目录 1 前言.............................................. I 2 工程概况 (2)

3 工程项目分析 (3) 3.1 工艺流程介绍 (3) 3.1.1 生产工艺简述 (3) 3.1.2 安全防火重点部位 (3) 3.1.3 安全工作重点 (3) 3.2 工艺环节的划分 (4) 3.2.1 生产区 (4) 3.2.2 仓储设施 (4) 3.2.3 其他设施 (5) 4 区域划分 (7) 5 总平面的布置 (10) 5.1 分区布置 (10) 5.2 火灾危险类别的确定 (10) 5.2.1 硫酸生产原料的理化性质简介 (10) 5.2.2 生产工艺火灾危险分类 (10) 5.2.3 存储区火灾危险分类 (11) 5.3 耐火等级的确定 (11) 5.3.1 生产区 (11) 5.3.2 储存区 (11) 5.3.3 生活区 (11) 5.3.4 附属设施区 (11) 5.4 防火间距 (12) 5.4.1 防火间距设计原则 (12) 5.4.2 防火间距的确定 (13) 6 防爆电气的设计 (14) 6.1 划分爆炸危险区域 (14) 6.2 防爆电气选择 (16)

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建筑大学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

2015年1月 ..

前言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对工程建设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防火防爆设计是以系统科学的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地考虑工艺的合理性、装置的危险性,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设计项目的具体方案,并提出保证设计项目正常、安全运行所需要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以过去的事故等所提供的教训和资料来考虑更安全有效的措施,以防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本设计是针对汽车加油站而进行的防火防爆设计。通过对加油站所经营燃油的性质,根据《汽车加油站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2012分析确定工作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来设计。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大致可分为:储罐区、加油区、办公区及附属设施区四个部分。然后又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 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来确定站的主要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然后对加油站进行区域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此后,再根据《爆炸性安全环境评价与最新防爆技术及设备选用维护标准》对加油站区域进行火灾与爆炸事故风险预测和评估,安装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设施,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章制度。 关键词:加油站防火防爆设计防火间距 ..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相关规、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3) 第二章汽油、柴油的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 (3) 2.1 汽油的性质 (4) 2.2 柴油的性质 (4) 2.3 加油站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4) 第三章总平面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功能分区 (7) 3.2 耐火等级的确定 (7) 3.3. 选址和布置 (9) 3.3.1加油站的选址 (9) 3.3.2防火间距 (9) 3.3.3加油岛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3.3.4液化石油气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第四章防爆电器设计 (12) 4.1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的划分 (14) 4.2 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 (14) 4.3防爆电气设计 (15) 第五章汽油、柴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18) 5.1 危险性分析 (18) 5.2 蒸汽云爆炸事故机理 (19) 5.3 蒸气云爆炸特点 (20) 5.4 蒸汽云爆炸计算 (20) 5.5 爆炸极限 (22) 5.6 爆炸温度 (22) 5.7 爆炸压力 (22) 5.8 爆炸力 (23) 第六章灭火器配置设计 (24) 6.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4) 6.1.1火灾种类的划分 (24) 6.1.2危险等级的划分 (25) 6.2 划分计算单元 (26) 6.3 灭火器的配置 (27) 6.4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28) 第七章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29) ..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化纤厂的防火防爆设计 班级:安全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7月—2015年8月

某化纤厂的防火防爆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化纤厂进行的防火防爆设计。通过辨识、分析生产原料和产品的危险特性,再根据化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工厂内所需厂房、仓库、生活区与办公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 (GB50016-2006)分析确定该厂各个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合理布置工厂内生产场所、附属设施、存储区等建构筑物所在区域,确定各个建、构筑物的功能、耐火等级等方面。通过了解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建筑物的面积后,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范设计确定防火间距。 通过对以上各项内容进行设计,保证化纤厂安全生产。 关键词:防火防爆化纤耐火等级防火间距

A characteristic of design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Abstract This course design mainly aimed 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design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the danger of raw material and product features, According to chemical fiber main risk exis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armful factors required within a certain factory workshop, warehouse, living area and office area.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1](GB50016-2006)I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plant production and storage place of fire risk category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actory production sites, ancillary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area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factory production sites, ancillary facilities, such as storage area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determine all the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structures, fire rating, etc. By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the dangerous substances and the area of the building, according to < The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6-2006),I specification design, determine the fire separation. Key Words: For fire and explosion prevention; Chemical fiber; Fire resistance rating; Fire separation

加油站课程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加油站课程防火防爆课 程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吉林建筑大学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设计 姓名李世伦 学号03411215 班级安全112 专业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张智超刘辉

2014年1月 目录

摘要 为加强加油油站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达到加强防范、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结合某加油站实际情况,编制此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本设计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第一阶段是考虑加油站的总体布局厂址和厂区的总平面的配置对限制火灾的要求,其中包含了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无的耐火等级要求,层数和占地面积。第二阶段对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及预算事故造成的危害,并选择相应的灭火器进行布局预防火灾的形成,第三阶段是对加油站日常管理进行制定,进行安全培训,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指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从根本上从意识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加油站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章概述 部门规章、标准、规范 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HS01-78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安装设计规范GB50058-92 7)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防火防爆技术》杨泗霖编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表1-1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资料

燃气锅炉防火防爆检查 评估 6.1燃气锅炉防火防爆检查依据 主要包括:GB 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7)《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7 年修订版)、DBJ 01—614—2002《民用建筑设置锅炉房消防设计规定》、GB/T 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等。 6.2燃气锅炉防火防爆检查内容 主要包括:消防规划布局、火灾扑救条件、燃气锅炉防爆泄压、燃气锅炉电气防爆、燃 气锅炉安全装置、燃气锅炉操作规程、燃气锅炉安全制度、燃气锅炉监控值班、燃气锅炉巡 视检查、燃气锅炉应急处置等。 计算厂房的泄压面积用到如下公式: 3/2 A 10CV 式中: A——防爆泄压面积;㎡ 厂房内爆炸危险物质的类别C值案以及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CMPa·m·s-1的粉尘≧0.030 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0.055 丙醇、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以及苯酚树脂、 ≧0.110 铝、镁、锆等K尘>30MPa·m·s-1的粉尘 乙烯≧0.160 乙炔≧0.200 氢≧0.250

C——厂房容积为1000m3时的泄压比;(可见下表) V——厂房的容积;m3 表4.仓库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值(㎡/m3) 由于燃气锅炉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因此C值应选择最小为0.11.而厂房的长、宽、底面积可由下图所示得出 图3:锅炉房面积平面俯视图 而锅炉房的高度为8.846m,因此将所有信息汇总得出下表 长 L(m)宽 W(m)高 H(m) 26.100 17.600 8.846

甲醇厂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某甲醇厂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6年6月

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一、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环节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掌握生产过程中引起火灾爆炸的原因和基本规律,为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火灾爆炸隐患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理论; 2、熟悉危险性生产或储存装置或场所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熟悉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4、运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安全管理原理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对策措施。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准备和熟悉有关参考资料(1天); 2、选择一个(化工、粉尘、加气站)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或储存企业,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确定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及各个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2天); 3、设定工厂内的生产场所、附属设施、存储区的建构筑物的功能,确定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进行工厂区域规划和总平面布置(1天); 4、选择某一厂房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1天); 5、对主要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分析、选型(1天); 6、对某一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计算其泄爆面积,并选择确定泄爆方式(1天); 7、提出防火防爆对策措施(1天); 8、绘制厂区总平面布置图(1天); 9、报告的编制与修改(3天)。

三、课程设计要求 1、完成时间:2周; 2、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书一份,约5000字。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及相关参考书籍的要求,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文笔流畅。设计合理,图表清晰,符合规范。 3、独立完成。 四、主要设计依据 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1 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8、《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 9、其它规范 10、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等有关图书资料 11、有关生产工艺图书资料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0651015 周/学分:2周/4学分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安全工程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防火防爆 2.后续课程: 安全学原理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掌握生产过程中引起火灾的原因和基本规律,进行化工和建筑工程的防火防爆设计,为分析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已经存在的和尚未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提供实践基础和处理预防措施。 设计目的如下: 1.熟悉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生产过程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2.通过亲手设计,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复杂性,培养综合考虑工程实践中消防技术措施和消防管理措施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联系理论提出自己的新的见解。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做好预习,掌握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按设计流程操作,验证结果并进行分析、完成论文。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防火防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化学物质生产储存场所的防火防爆设计; 2. 自动灭火系统设计; 3.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4. 特殊灭火系统设计。 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查找资料,调研,实验设计,实验评价与验收。 具体安排如下: 1.教师布置题目,学生查找资料; 2. 现场调研,设计具体实验;

3. 实验操作与结果评价; 4. 撰写设计报告。 四、指导方式 由指导教师召开课程设计动员会,进行分组,指定课程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讲解部分题目要求。提出问题,实验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对实验操作进行示范,在实验中针对实验现象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检查、提问及论文成绩)。 2.评分办法: (1)从几个方面考核课程设计完成的成绩: 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打分。 (2)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具体要求,根据每个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给出实验成绩。出勤情况占10%;实验预习占10%;实验现场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40%。 (3)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的成绩。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火灾爆炸预防控制工程学》霍然机械工业出版社

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样本

吉林建筑大学 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引教师

前言 设计是工程建设灵魂,对工程建设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防火防爆设计是以系统科学分析为基本,定性定量地考虑工艺合理性、装置危险性,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规定,拟定设计项目详细方案,并提出保证设计项目正常、安全运营所需要手段和办法,同步以过去事故等所提供教训和资料来考虑更安全有效办法,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本设计是针对汽车加油站而进行防火防爆设计。通过对加油站所经营燃油性质,依照《汽车加油站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分析拟定工作环节和存储场合火灾危险类别来设计。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大体可分为:储罐区、加油区、办公区及附属设施区四个某些。然后又根据《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来拟定站内重要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防火间距,然后对加油站进行区域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此后,再依照《爆炸性安全环境评价与最新防爆技术及设备选用维护原则》对加油站区域进行火灾与爆炸事故风险预测和评估,安装相应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设施,制定相应操作规章制度。 核心词:加油站防火防爆设计防火间距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有关规范、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加油站基本状况 (3) 第二章汽油、柴油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 (3) 2.1 汽油性质 (4) 2.2 柴油性质 (4) 2.3 加油站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4) 第三章总平面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功能分区 (7) 3.2 耐火级别拟定 (7) 3.3. 选址和布置 (9) 3.3.1加油站选址 (9) 3.3.2防火间距 (10) 3.3.3加油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3.3.4液化石油气罐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第四章防爆电器设计 (13) 4.1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合级别划分 (15) 4.2 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 (15) 4.3防爆电气设计 (16) 第五章汽油、柴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19)

LPG灌装加气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1

第一章概述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对工程建设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防火防爆设计是以系统科学的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地考虑工艺的合理性、装置的危险性,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设计项目的具体方案,并提出保证设计项目正常、安全运行所需要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以过去的事故等所提供的教训和资料来考虑更安全有效的措施,以防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的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在进行液化石油气灌装加气站的设计时,必须同时进行消防设计。设计中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采取有效的防火设施的同时,根据设计规模、火灾危险性和相邻单位消防协作的可能性,设置相应地先进灭火设施。 一、设计目标与依据 在了解LPG性质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外液化石油气灌装加气站最新设计案例,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以下简称《建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5(以下简称《燃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HS01-78(以下简称《炼化规》)等规范标准,设计存储容量为1203 m的LPG灌装加气站。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根据所给定的平面布置简图和5个地上卧式储罐的尺寸参数(表1-1),,确定消防水池位置、容积,以及消防通道形式。布置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计算消防水量,分别计算罐区冷却喷淋水量和水枪用水量。确定罐体冷却喷淋强度,完成喷淋管道布置,并确定管道尺寸及类型。 表1-1 卧式储罐的尺寸参数

第二章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一、物理化学性质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表2-1),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低毒气体。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当临界温度高达90℃以上,5~10个大气压下即能使之液化。 表2-1 LPG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LPG遇明火即爆炸。故具有易燃易爆、低温、腐蚀等特性,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一)比重 LPG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气态时比重比空气大1.5-2.0

浅谈LPG灌装加气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LPG灌装加气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第二章液化石油气的性质 (3) 一、物理化学性质 (3) 二、火灾危险特性 (4) 第三章LPG灌装加气站 (6) 一、灌装加气站的工作任务 (6) 二、灌装加气站的危险场所划分 (6) 三、灌装加气站的平面布置 (7) 第四章 LPG罐区危险性分析 (8) 第五章典型事故分析 (10) 一、基本情况 (10) 二、火灾特点: (11) 三、经验教训 (11) 第六章消防给水设计 (13) 一、消防给水设计目的 (13) 二、消防给水设计的计算 (13) 第七章 LPG的安全管理措施 (17) 一、加气站防雷措施 (17) 二、加气站防静电 (18) 三、LPG火灾的控制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概述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对工程建设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防火防爆设计是以系统科学的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地考虑工艺的合理性、装置的危险性,在兼顾技术上先进性、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设计项目的具体方案,并提出保证设计项目正常、安全运行所需要的手段和措施,同时以过去的事故等所提供的教训和资料来考虑更安全有效的措施,以防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的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在进行液化石油气灌装加气站的设计时,必须同时进行消防设计。设计中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采取有效的防火设施的同时,根据设计规模、火灾危险性和相邻单位消防协作的可能性,设置相应地先进灭火设施。 一、设计目标与依据 在了解LPG性质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外液化石油气灌装加气站最新设计案例,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以下简称《建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5(以下简称《燃规》)、《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YHS01-78(以下简称《炼化规》)等规范标准,设计存储容量为1203 m的LPG灌装加气站。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根据所给定的平面布置简图和5个地上卧式储罐的尺寸参数(表1-1),,确定消防水池位置、容积,以及消防通道形式。布置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计算消防水量,分别计算罐区冷却喷淋水量和水枪用水量。确定罐体冷却喷淋强度,完成喷淋管道布置,并确定管道尺寸及类型。 表1-1 卧式储罐的尺寸参数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工程项目分析 (3) 2.1 工艺流程介绍 (3) 2.1.1酒精生产工艺 (3) 2.1.2酒精发酵机制 (4) 2.2 酒精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5) 2.3 副产品爆性及毒性 (6) 第三章危险区域划分 (8) 3.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8) 3.2 划分区间 (9) 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0) 4.1 选址和布置 (10) 4.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1) 4.3 防火间距 (12) 第五章防爆电气的设计 (13) 5.1 电气防爆危险环境分区 (13) 5.2 电气设计要求 (13) 第六章防火防爆措施 (16) 第七章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前言 在现代化工生产工艺和储存中,火灾与爆炸灾害是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由于火灾爆炸导致的人员死亡为各类事故之首,由此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也相当可观。因此了解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正确进行危险性评价,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企业中存在着各种火灾爆炸隐患,具体针对化工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进行了防火防爆的设计,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了解,根据生产原料及产品的性质,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置,大致可分为:生产区、储存区、生活区以及附属设施区四个部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消除火灾爆炸隐患。 本次课程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系统的对防火防爆这门专业课有了更深的认识,掌握了危化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方法,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通过努力解决这些困难让我对酒精的生产以及储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错误恳请同学和老师指正,在此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初稿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初稿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本科课程设计 市头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安全工程 年级班级 2015级(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张孝春、刘爱华 2018 年 1 月日 目录 摘要 站内构件及设备分布

加油站爆炸危险性分析 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泄爆............................................................ 防爆电器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措施.................................................... 附录 摘要 加油站遍布全国各地,是机动车辆必不可少能源供应基地,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因而对加油站的安全生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尤为重要。为了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财产生命安全,我们选取市桥加油站为设计试验点,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此防火防爆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加油站耐火等级的确定、防火分区的划分、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防爆电气的设计、消防设计和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章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广州市番禺市头加油站所在地区番禺区东北面的南村镇,在大学城的南方向。加油站位于番禺区省道S296新市公路段与沙边街交汇处旁,加油站东侧为广州市柏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侧为沙边街路;南侧为广州市镁世家具有限公司;侧为华之艺桁架有限公司。位置如下图。 图加油站地理位置图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某化工厂氨制冷车间防火防爆安全设计 摘要 制冷车间以氨作为制冷剂,通过分析车间的工艺流程、氨的理化性质划分车间的火灾危险类别,根据车间内各设施的功能对车间分区,确定防火间距并进行总平面的布置。确定其耐火等级,然后进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分析爆炸危险环境,对防爆电气设备进行选择。最后通过对爆炸危险区域进行泄爆面积计算及泄爆方式的确定。 关键词:氨制冷火灾爆炸危险防火间距耐火等级防爆电气泄爆

目录 摘要 (Ⅲ) 1 工程概况 (1) 1.1 项目简介 (1) 1.2 设计依据 (1) 1.3 气候特点 (1) 1.4 项目区域 (1) 1.5 工程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工艺流程简述 (2) 1.5.2 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1.6 小结 (3) 2 平面布置 (4) 2.1 火灾危险性分类 (4) 2.1.1 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4) 2.1.2 车间火灾危险分类 (4) 2.2 功能分区 (4) 2.2.1 生产区 (4) 2.2.2 储存区 (5) 2.2.3 其他设施区 (5) 2.3 防火间距 (5) 2.3.1 防火间距设计原则 (5) 2.3.2 防火间距的确定 (6) 2.4 总平面布置 (6) 2.5 耐火等级的确定 (8) 2.6 小结 (8) 3 防爆电气的选择 (9) 3.1 爆炸危险环境 (9) 3.2 爆炸性混合物分级、分组 (9) 3.3 防爆电气选择 (10) 3.4 小结 (11) 4 泄爆面积及泄爆方式 (12) 4.1 泄爆面积的计算 (12) 4.2 泄爆方式的确定 (12)

明德楼防火防爆技术课程设计(全)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明德楼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专业名称安全工程 所在班级安全B135班 学生姓名杜停 学生学号 201310044536 指导教师胡洋

目录 1.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2明德楼简介. (1) 3、现有的消防设施 (4) 4、高层建筑物的特点和危险隐患 (4) 4.3 管理措施改进建议 (7) 5、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程度GR分析和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分析 (7) 5.1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分析 (9) 5.1.1明德楼建筑面积为2125*12大约为25500平方米。 (10) 5.1.2固定的火灾负因子Qi取值 (10) 5.1.3易燃性因子C取值 (11) 5.1.4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B取值 (11) 5.1.5灭火延迟因子L取值 (12) 5.1.6建筑耐火能力W取值 (12) 5.1.7Ri的参考值确定 (13) 5.1.8GR的计算 (13) 5.2、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IR的分析 (13) 5.2.1人员危险因子H的取值确定 (14) 5.2.2财产危险因子D的取值 (14) 5.2.3烟气F的取值确定 (14) 6、消防安全改进措施 (15) 7、设计过程中的总结 (17) 8、参考文献 (20) 9、附图 (20)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大型地上建筑、地理建

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各类建筑火灾的危险性随之增长。因此消防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作为火灾的先期预报,有效的监测建筑火灾、控制火灾、并迅速扑灭火灾,对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筑火灾最初是发生在建筑内的某个房间或局部区域,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以至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 2.1 明德楼概况 2.1.1 建筑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华北科技学院3#教学楼工程。 (2)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路华北科技学院院内。 (3)建设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4)使用功能:综合教学楼,本工程为华北科技学院3号教学楼。地下一层为车库,一到九层为普通教室,十层为办公教室。 (5)建筑使用年限:50年。 (6)建筑分类:公共建筑。 (7)抗震设防程度:8度。 (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9)屋面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 2.1.2 明德楼经济技术指标 (1)基底面积:2347.86平方米。 (2)建筑面积:23663.41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365.04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1298.37平方米。 (3)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十层。 (4)建筑高度:44.60米。 (5)建筑层数:地下一层高为4.20米局部为3.75米,热泵机房层高5.4米,一到十层层高为4.40米,机房首层层高为3.60米。 (6)明德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0层,地下1层,其中1-9层为教学区,10层为办公区,拥有72间教室,8000多个座位。

防火防爆课程设计--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某加油站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第一章: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2) 第二章:加油站储油的性质及火灾爆炸危险性 (3) 2.1储油的物化性质 (3) 2.1.1汽油 (3) 2.1.2柴油 (4) 2.2火灾爆炸危险性 (4) 第三章:总平面的布置 (7) 3.1功能分区 (7) 3.2耐火等级的确定 (7) 3.2.1储罐区、加油区 (7) 3.2.2辅助区 (7) 3.3选址和布置 (8) 3.3.1加油站的选址 (8) 3.3.2总平面布置 (9) 第四章:防爆电气设计 (11) 4.1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 (11) 4.2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确定 (12) 4.3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 (13) 4.4防爆电气的选择 (15) 第五章:汽油罐区危险性分析 (17) 5.1汽油罐区危险性定性分析 (17) 5.1.1.蒸气云爆炸事故机理 (17) 5.1.2.蒸气云爆炸特点。 (18) 5.1.3.蒸气云爆炸伤害形式。 (18) 5.1.4重大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18) 5.2汽油罐区危险性定量分析 (20) 5.3爆炸极限 (21) 5.4爆炸力 (21) 5.5爆炸温度 (21) 5.6爆炸压力 (22) 第六章:灭火器配置设计 (22) 6.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2) 6.2 灭火器的选择 (23) 6.3 灭火器的设置原则 (23) 6.4 灭火器的配置 (24)

6.5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24) 第七章: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26) 7.1 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 (26) 7.1.1把好加油站建设审核验收关 (26) 7.1.2建立健全各项消防管理制度 (26) 7.1.3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演练 (26) 7.1.4 严格安全操作 (27) 7.1.5加强防火安全管理 (27) 7.1.6 加强防火监督检查 (28) 7.1.7 确保消防器材有效 (28) 7.2防雷防静电措施以及火灾的控制。 (28) 7.2.1加油站防雷措施 (28) 7.2.2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30) 7.2.3加油站火灾控制 (30) 第八章:主要参考资料 (32) 附录 (32) 附录Ⅰ (32) 表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2) 表2 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3) 表3 根据生产、贮存火险分类采取的防灾措施举例 (34) 附录Ⅱ (35) 表1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35) 表2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建筑面积 (35) 附录Ⅲ (36) 表1站内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m) (36) 附录Ⅳ (37) 表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防爆类型 (37) 附录Ⅴ (38) 表1 灭火器的主要性能 (39) 表2 灭火器的选择和设置数量 (40) 表3手提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 (41) 第一章:加油站的基本情况 本加油站位于东风路东侧,站内设罐区、加油区、辅助区,罐区内设埋地汽油罐三台,单罐容积20M3,柴油罐两台,单罐容积20M3。加油区设四台双枪加油机,辅助区内有卫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