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第九讲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明朝徐灵胎散曲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蒲松龄宋真宗《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朝有人说,中了状元,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俘太庙,其荣亦不可及”。谢觉哉《科举与选举》“奴隶主统治大群奴隶,必须训练一批奴隶总管,奴隶总管的资格,便是对奴隶主恭顺无所不至,对奴隶们却又能大摆其臭架子。这便是科举主义的真髓!”科举制度下,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的目的就是特权!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科举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经过这种制度的长期训练,中国人心中已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古代的“最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拔人才的制度曾经有过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虽然这几种方法也能产生杰出的人才,但是,世卿世禄制难免会使纨绔子弟凭借祖宗功劳登上高位,察举制选拔人才全看个人好恶,九品中正制依托世家大族,不用说庶人,就是普通地主也不见得能走进政权中心。人为的成分太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选拔标准,即使有杰出的人才,也只能看作偶然。科举制产生以后,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向全社会都开放的选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明确的,考试的形式是固定的,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智力和文化水平的博弈,由此而考中的人,自然也应该是最杰出的人才。从1300年科举考试的效果看,这个目的基本上算是达到了。有人统计过,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共行725科,产生进士98749人,举人的数字无法统计,但按比例计算应该有上百万人,这构成了千年中国封建社会文官队伍的基石。而且这里面,既有如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也有王维、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学家;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家;袁崇焕、左宗棠这样的军事家;甚至还有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著名进士还有禁烟大臣林则徐、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魏源,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王维王安石张居正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这番话也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封建统治者从科举考试一开始,就没有把它仅仅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而是有更深远的目的。在古代“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士”被称为“秀民”,居四民之首,他们对一家一姓王朝的认同,很大程度上

决定该王朝的兴衰存亡。所以,封建王朝举行科举考试,并通过科举给予士人功名利禄,是其标榜正统、笼络士人的重要手段。唐太宗看着举人赶考,曾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宋朝章如愚说:“豪杰特起,而一天下之难也,故以科举销天下英雄气。”满清入关初,反清复明的斗争全国各地都有,有人就建议说,开科举,使读书人有了进身之路,造反的人就少了。果然,一开科举,立即出现了“一队夷齐下首阳”的景象,局面开始稳定。康熙皇帝的科举考试,因舞弊案全国沸腾,有人说,人们如此关注科举,正体现国家根基已稳。延续文化根脉华夏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惟一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原因非常多,地域封闭,周边文化比较落后等等,但科举考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汉朝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高居于百家之上。科举考试以儒家学说为依据,即使异族入主,这一内容1300年也从未改变,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四书》、《五经》等典籍也一代代传承下来,经典里“仁爱”、“亲民”、“重义轻利”、“知学好礼”等也成为一代代读书人共同遵守的信条。在科举考试下的读书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学术思想的演变等也与他们的活动密不可分。八股文是思想的毒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科举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挡路石当西方传教士带着西方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时候,只有徐光启等几个寥寥可数的人能够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做了一些传译介绍的工作,大多数的士人不是视之为“奇技淫巧”而不屑一顾,就是视之为“异端邪说”、“坏人心术”的东西而大加攻击。清朝初年,汤若望带来西方的历法,中国士人竟有人说,宁肯中华没有好历法,也不能用西方的好历法。人才,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尽管社会形态不同,统治者的标准不同,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把人才问题看作治国之根本,强调其与国家盛衰兴亡的直接关系。古代社会的发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但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选举制度,反过来予以社会制度、王朝兴废以重大影响。一、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与“禅让”(一)民主选举背景:原始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依靠共同劳动维持生存,生产工具与收获均归集体所有。大家共尽义务,享有同等权利。无“官”、无“民”。部落及部落联盟首领由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推举人才的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事神:举行一些祭祀神灵的活动。如孟子所言:“荐之于天,而天受之”,“使之主祭而原神享之,是天受之。”让推举出的继承人主持祭祀活动,以便取得上天的承认。事人:指继承人通过治理好部落联盟内的事物以取得人民信任拥护。《孟子》中说:“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二)王权世袭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生产力提高,私有财产出现,各级首领成为剩余财富的支配者。体现在选举制方面,便出现争权夺利斗争。(1)传统的民主选举原则遭到破坏。首领的儿子具有优先继承权。(2)民主选举被破坏,还表现在暴力夺权行为的出现。有的史籍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是说舜用强制手段夺取首领权位。二、奴隶社会的选举(一)、夏商王朝:权利世袭夏商两朝,是继原始氏族社会后的两个奴隶制王朝。夏商王朝从最高统治者到各级奴隶主贵族,其权位均由自己的后代子孙

世袭继承,享受特权,这就是世卿世禄制。《礼记·礼运》称此时期是“大人世及以为礼”,以子继父称为世,以弟继兄称为及。商王用人任官,也遵循世袭原则。《尚书·盘庚》:“古我先后,亦惟图任旧人共政。”旧人,即指奴隶主贵族,世代相袭。(二)西周的选举1、任用商殷旧臣西周政权在政治上对归顺的殷商旧人取优容的政策。《尚书·酒诰》记载周公旦在重申周文王的教令时,严禁臣下饮酒,否则“予其杀”,而对那些沉湎于酒的殷商旧人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2、先“亲亲”后尊“贤”西周承袭商代宗法制,实行“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原则,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众庶子封为诸侯。周统治者也选贤任能,但大多在低级官吏中进行,对于卿、大夫以上的官爵权位,则行世卿世禄制。3、地方选士西周地方选士,包括乡遂的选拔和诸侯的贡士。(1)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乡大夫据下属的推荐,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称为“大比”,将选出的“能者”推荐给朝廷。即所谓“乡举里选”。乡选举的另一情况是由地方选拔德行优异之士进入国学受教育。通过国学进入仕途。(2)诸侯贡士,是诸侯国有义务按时向周天子贡献人才。《礼记·射义》说:“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以此考核诸侯政绩。对没能很好贡士者,“一则黜爵,再则黜地,三则黜地毕矣。”(三)世卿制下的破格提拔在商周世卿世禄制下,也有政治开明的统治者从最下层破格委以重任的。如:商周重用伊尹,确立商王朝统治;武丁任用傅说为相。实现殷商的中兴。伊尹、傅说均是奴隶出身。商朝末年的姜尚,一生穷困潦倒,后来在棘津垂钓遇到周文王,以兴王图霸之计受到重用。三、封建社会初期选举制的变革(一)春秋时期选举制度的新变化封建地主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崛起,以“任人唯贤,因功受禄”的选举制取代世卿世禄制,不拘一格选才,壮大地主阶级力量。如:齐桓公重用他的政治仇敌为相,“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匹夫有善,可得而举”。终称霸一时;秦穆公以五张羊皮赎来当过陪嫁奴隶的百里奚,用为大夫。且重用从戎人那里投奔来的由余,使秦强大。等等。(二)各家学派的人才观1、儒家孔子的学生仲弓做了季氏的宰(总管),孔子向他强调,应“举贤才”。孔子慨叹人才难得,说:“才难,不其然乎?”孔子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要求人才应该具备政治理想和抱负,以德的准则行事,依靠仁爱感化别人,熟练地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主张从文化修养高的人中选才。故曰:“学而优则仕。”2、墨家墨子明确提出尚贤的主张。在《墨子·尚贤》中,强调尚贤可治理好国家:“不党父兄,不偏富贤,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从而实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目标。墨子对世卿世禄制的否定较孔子更为彻底。道家老庄的道家思想对社会不合理现象予以尖锐批判,但解决的办法却很消极、无所作为。他们主张人们最好“无知无欲”、“不争不战”,免去一切矛盾,政治上“无为而治”。老子反对滥用心志,他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法家法家认为,国家可以无贤,但不可以无君:“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知识分子会影响、威胁到独裁。主张利用人们“趋利避害”心理,以“利”为诱饵,

以刑赏之法使之为我所用。故法家的“量能授官”,不在选拔人才,而在使人们慑服于君主的专制统治。4、(三)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的确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依据法家学说,各国相继实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最彻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否定了任人唯亲旧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商君书·赏刑》说:“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除此,又特别规定,普通吏民只能获得低等爵位。据《汉书·高帝纪》记载,秦汉时有高爵(官爵)、低爵(民爵)之分。说“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这是说第八级公乘以下各爵为民爵。一般吏民以军功得爵不能超过公乘这一级。若有超过,必须把超出的级数转让给自己的儿子或兄弟。军功爵制使普通吏民进入新兴地主阶级行列;地主阶级力量得以壮大。(四)战国养士之风养士,即国君和贵族平时召集有学问、有才干的“士”在身边,供养其生活,让他们对朝廷的治政提出意见,或从中取录入官,或授予一些政治使命。他们都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下层知识分子,都有一技之长。因其奔走各国,游说八方,推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被称为“游说之士”。他们是当时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1、东方六国的养士东方六国的养士之风,最盛的是齐国和燕国。(1)齐国:在稷门外(临淄城西门附近)建造公馆,招聘上千文人学士在此讲学论道,被称为稷下学士。著名的有淳于髡(音昆)、尹文、慎到、荀子、邹衍等。(2)燕国:燕昭王筑造黄金台,置黄金于台上、礼聘天下贤人智士。《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说,燕召王请郭隗向朝廷推荐贤士。郭隗说:“如果大王真心招贤,就请从我开始吧……”后乐毅、邹衍、剧辛都来到燕国,使燕强盛。汉代学者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提到战国时的“四君”说:“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之后,苏秦,张仪等游说之士鼓吹合纵联横,形成纷争局面。苏秦联络山东六国以抗秦,一人佩六国相印,显赫一时。在以上的政治背景下,演绎出许多生动的“故事”,如窃符救赵、鸡鸣狗盗、狡兔三窟、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2.秦国的客卿制在秦国,外来的游说之士入仕做官有两类:一是受秦王赏识,直接授以高官。如商鞅即是为秦孝公授以左庶长之爵,主持变法。二是先拜为客卿,以后再升迁为相。客卿,是秦王的高级顾问。四、两汉时的察举和征辟两汉时期察举和征辟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两汉时期,封建专制统治得到进一步发展,过去的选拔人才方式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于是采用了察举和征辟等选人任官的方法。

(一)察举1、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一种主要方法。察举又叫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官或升官。

2、“策问”:汉武帝时,普遍实行策问考试。首先,由皇帝提出关于如何治国的重大问题,称为策问;然后将问题按难易分甲、乙等科,让被荐举者抽取回答,叫作射策。例如:当时的儒学今文经大师董仲舒被举为贤良文学,汉武帝向他提出策问,董在射策中极力宣扬天人感应和“大一统”思想,受到赞赏,当即任命他为江都王的相。

3、东汉初年,光武帝下诏以“四科”辟士。四科即四类标准:(1)“德行高妙,志节清白”(思想道德)(2)“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文化水平高)(3)“明达法令,足以决疑”(熟悉法令,并以之判断是非)(4)“刚毅多略,遭事不惑”(办事果断,善处各种难题)以上表明光武帝的政治见识,对加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二)征辟在汉代由皇帝直接聘请人做官为“征”。由官府聘请人任职,叫“辟”。1、被征的人,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闻名于世。如善说礼服的夏侯胜,被征为博士。疏广精通《春秋》,被征为博士。汉武帝初即位时,辞赋家枚乘已经年老,但仍征召他去长安。皇帝征召年老体弱者时,常用“安车蒲轮”、“束帛加璧”礼仪。安车,即安稳的小车。蒲轮是指用蒲草捆裹车轮。表皇帝格外优礼。东汉时的张衡因为精通天文、历算,善为机械巧作,先征为郎中,后升迁为太史令。2、两汉时,低级官吏可由长官自行聘请,到官府内做僚属,任职办事,这叫辟或辟除。被官府辟除为低级官吏人数较多。(三)“任子”制任子制,即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期满一定年限(一般为三年),可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人为郎官,充当皇帝扈从侍卫人员。“任子”制度作为一种封建官僚特权,被历代封建王朝承袭下来发展为“荫封”制度,影响久远。两汉时,除察举、征辟等选举外,还有以向政府纳资材以获官职的做法,这叫“赀(同资)选”。(四)东汉的乡闾评议汉朝推举人才的权力主要还在地方郡国,所以,贵族大姓的子弟处于优先地位。当时在察举中被推荐的人都要经本地世家大族的评议,称为乡闾评议或清议。《后汉书·许荆传》说,许荆的祖父许武被举孝廉,为了让两个弟弟也成名,于是提出分家。分家时,许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这样他的两个弟弟就以能做到“弟兄克让”而获荐举。而后许武又大会亲朋,当众说明自己那样做是为弟弟出名,并表示把比原来分到的财产还多三倍的资材都送给二弟。于是许武博得更高的声誉。东汉乡闾评议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东汉的豪门大族以乡闾评议,控制地方选举权力,扩张了自己的势力,于是削弱了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和变化产生原因:东汉后期,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操纵了地方选举,与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这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冲突,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于是产生九品中正制。发展经过:(1)领兵称雄的军阀曹操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实行开明政治,在选官问题上提出“唯才是举,以备录用”的方针,为建立自己的集权统治创造条件。(2)曹丕称帝,制定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为: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

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3)初期实行情况:“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比较注意人才优劣与舆论褒贬。(4)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发生变化,被门阀世族所把持,九品中正制又将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第一标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九品中正制演化成了豪门势族手中的工具。(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选官途径1、中正官、品第、行状中正官是掌管一个地区评选人品的负责人。州设立大中正官,州下各郡也设有中正官。中正官都须以朝廷现任官员兼任。在对人物的品第上最高即是二品。因为一品总是空缺,从没人被评为一品。所以,二品即是实际的上品,其余都是卑品。对二品中的优秀者,则加“灼然”美称,表示道德才能显著,无虚夸,史书中又常以“灼然”代表二品。行状:是对本人言行表现、道德才干做出的总评语。诸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九品中正制将人品评为九等,作为授官依据,朝廷选人任官,还借用汉代察举之法以实现。中正官一般以孝廉、秀才两种向朝廷荐举。孝廉侧重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学。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九品中正制的流弊在门阀世族控制选举大权后:1九品中正制只重家世,轻视德才,真正贤才被排斥在外。2贵族高门的士人品第虽高,品性却未必清廉正直。这些人担任中正官,常常徇私枉法,贪赃纳贿。3被品评者不顾廉耻贿赂中正,修造家谱,腐蚀国家吏治。4豪门世族子弟由于仅凭显贵门第,便“坐至公卿”,使他们对中正的品评已无兴趣,而最关心的是保持自己尊贵的血统,不屑去做地方官,看不起武职官,造成行政机要大权旁落。六、唐代科举制度(一)科举产生的社会条件唐建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小地主阶级经济力量进一步壮大,迫切要求掌握一部分政治权利。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官僚机构膨胀,需要补充官吏。科举制满足中小地主为官参政要求,能广泛吸收人才,符合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在唐代,手工造纸印刷术在全国普遍发展,笔墨制造水平提高,便于广大读书人。(二)科举考生的来源两种考生12生徒: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在校内考试合格,即可参加朝廷在尚书省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乡贡:不在学馆就学的普通读书人,可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由州、县逐级考试,合格后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称为乡贡。考试科目科举科目前后总计几十种,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武举等。(1)进士、明经科报考者最多,也最难。进士考试往往百人取一、二。明经考试则每百人取一、二十人。唐朝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每次报考进士有一、二千人。封建官僚,一般视进士为正途,以为入仕资格之首选。明经:意为通晓经学。“白衣卿相”、“一品白衫”之称,是因为报考的书生习惯穿白色麻布袍衫,故人们把考中进士称为白衣卿相、一品白衫。(2)制科: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考试,可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这是为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考试办法。这种出身的人被称为“杂色”。张瓌兄弟八人,七人进士,一人制科,七人不与同坐。(3)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考步射、骑射、负重等。英武楼宋代武举考场(三)科考过程1、过程(1)参加朝廷省试在当年十月,到长安报到。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应进士科考的人,被泛称为秀才。(2)考

场内由荆席围隔,考生座在廊下答题。(3)胥吏唱名,搜检衣物,入场。(4)考试时间可夜以继日,一般为日暮后烧尽两三只木烛便交卷。(5)省试被录取称为“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壮头”。主考官叫“座主”、“座师”,被录取者是他的“门生”。(6)新录取的进士都要到杏园举行宴会,称“探花宴”。这时选出两名少年俊秀的进士为探花使,令他二人遍游长安名园,采摘各种名花点缀宴会。所以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其登第诗中诵到:“昔日龌龊不足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7)新进士们还到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称题名会。(8)又大宴于曲江亭子,谓之“曲江会”,以显示荣宠。(9)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具备做官资格,还须经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10)若选试未过,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11)再不成,去藩镇节度使处做幕僚,再待保举。如韩愈。孔庙内还可以应游人的要求为客人拓进士碑碑文科考的社会效果与局限(1)效果:为庶族中小地主、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升官之路,同时增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2)局限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做官紧密联在一起,使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求取功名埋头苦读,不再关心民生疾苦,国家盛衰;考试内容与录取标准,以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为准则,引导考生,便于统治者加强封建统治。唐诗人赵嘏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行卷与作诗赎帖(1)行卷在唐代为了科举考中,考生须求得当权显贵或有声望学者的推荐。为求得推荐人的信任和赏识,考生把自己的文学著作抄写在卷轴上,呈献给推荐人,这种卷轴和做法叫“行卷”。例:白居易初至京师应举时,向名诗人顾况行卷,其中说到:“居易不易”,当顾况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时,说:“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2)作诗赎帖应考秀才平时注重提高诗文学习水平,不愿死背经书,但进士科也要考帖经,于是,唐玄宗天宝初年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以作诗代替考帖经。这一来便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七、明清科举的三级考试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大体一致。以进士科考试最重要。进士科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在院试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系科举前的预备考。(一)预备考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科举考之前,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府试:县试通过后,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童生甚至有白发老者。(二)院试院试:国家科考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院试的长官是学政,又称学台、宗师。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去各省任职,任期三年。学政在任期内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州去主持考试。学政亲临考场,叫做“案临”。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任务如下:(1)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秀才被分别安排在府学,属于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学宫中有半椭圆形的水池,所以,考取了生员,又称入泮。(2)对原有秀才进行甄别考试,给予奖惩。廪生:生员中成绩优秀者,获国家的廪膳银,这样的秀才称廪生。不领国家廪膳银,是另外增加名额,称增广生员,即增生。秀才的地位:比普通人高出一等,见了知县可以不必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刑罚,是入仕途的起点。(例:胡屠户教训女婿,要立个体统,不要与平头百姓拱手作揖……)(三)乡试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闱指考场)贡院:乡试有正规考场,叫做贡院。建在城内东南隅。贡院内建有明远楼,为考试时供监试、巡察等官登临眺望、防察考生、役吏有作弊举动,又以荆棘遍置围墙上,所以贡院又被称为“荆闱”。贡院内有一排排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经过:(1)乡试共考三场。每场从考前一日的寅时(约清晨三至五点钟)开始点名、搜检、依号入闱。栅门上锁,贡院大门闭。鸣炮三响。(2)临考日,子时(指夜里十一点至一点钟的时间)发放试题。出场之日,凑若干完卷之人开放栅门一次。聚千人完卷考生后,启贡院门一次(称“放牌”)。在戌时(晚七至九点钟)清场。(3)取弥封糊名、誊录以防舞弊。(4)九月发榜,正桂花开放,故乡试榜又称“桂榜”。乡试取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四)会试、殿试会试与殿试都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二、三月举行。故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入考者为全国的举人,录取人数几十人至四百余人不等。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发榜时值杏花盛开,故称“杏榜”。殿试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的问题。四月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及第(若干名):传胪。(第一名)(注:“传胪”即二甲第一名)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以上一、二、三甲中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儒林外史》中说:“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三考均为第一名)殿试后的奖赏——(1)皇帝赐诸进士宴。(抢

宴)(2)朝廷赐给银两、彩花,在国子监立石牌,镌刻新进士姓名(五)八股文与试帖诗明清两朝科举用八股文体作文章。文章题目出自四书,又称“四书文”。1.八股文体的固定格式:八股文体具有以下的固定格式:(1)破题,在文章的开头点明题旨。(2)承题,承接破题意思,作进一步说明。(3)以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部分作为正式议论。其中每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八股文名称由此而来。(4)八股文每一部分之间,要用固定的虚词“今夫”、“苟其然”、“也乎哉”等联接。(5)从四书中命题,且强调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作为准绳。要求“代圣贤立言”,不许联系社会实际和发挥个人思想。清学者徐灵胎语:“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2.八股文的影响1封建统治者以此控制人民思想,压迫反抗精神。(自明朝建立至清朝被推翻的五百年里,一直坚持科举以八股文取士)2八股取士制使广大读书人热衷科举功名,只讲举业,看不起自然科学。这是造成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3造成吏治腐败,政治黑暗,反而加速封建王朝的覆灭。3、试帖诗(1)明朝科举不考诗赋。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降,院试、乡试、会试都必考诗,为试帖诗。(2)试贴诗严格依题写作,表达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有如八股文。(六)明清的监生与贡生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成为监生的途径多种,所以监生不一定都是秀才。有了监生身份,可直接参加乡试而不必先考取秀才。监生有以下几种:举监:由举人做监生。贡监:由秀才做监生,也叫贡生。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七)科举的废除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打破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西风东渐,旧的教育制度再难维持下去,新式学堂相继出现。摒弃时文、诗赋等陈腐内容,转而教授外语、数、理、政治,把西学、实学吸收进来。张之洞是清朝晚期洋务运动的中坚人物,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1898年,广东举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变法图强,掀起维新运动,在其《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政用策论折》中,批评八股之危害。运动不仅废除科举,也冲击整个封建制度。新政维持三个月即告失败。旧制恢复,苟延残喘。著名学者龚自珍就因“卒以楷法不中程、不列轨等”。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打击清政府统治,形势所迫,慈禧再次实行变法,在第二年旧历七月谕令,从此废除八股文、试帖诗考试,代之以经义和时务策。但科举考试仍然保留至1905年旧历八月。清王朝最后一次科考,在1904年举行。这一科录取的状元叫刘春霖。民国以后,他自称是“第一人中最后一人”。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史——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清 沿用(科举制) 1、秦朝以前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收养门客),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3)秦: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2、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 节: ①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 开“察举制”先河; ②文帝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 ③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尤其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2)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 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3、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元年制定)

(1)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州郡中正只能由本地人充当、且多由 现任中央官员兼任。 (2)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 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3)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4、隋唐滥觞的科举制 (1)隋朝:①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设“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②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 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 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 后历代所沿用。 (2)唐朝: ①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 的关键人物。 ②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3)明朝: ①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②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常识: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演变选拔官吏,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大约开始于周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图强,纷纷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赏爵”原则来选拔官吏。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经形成明确的选拔官吏制度,即“察举征召”制度。所谓“察举”,是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所谓“征召”,就是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即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办法是:州、郡、县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籍士人,评定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九品”,是根据德才和门第,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至九品。由于中正官全由士族控制,则形成评定士人品级重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出现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但此时,科举考试及格,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被授予官职,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唐代选拔官吏是通过铨选制度来实现的。所谓“铨选”,就是通过朝廷主管部门的选拔,授予科举出身、勋官出身、胥吏出身等人担任官职。唐代铨选种类很多,有“吏部选”、“兵部选”、“小选”、“南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吏部选”。参加“吏部选”的应选人要接受“四才”和“三实”两方面的考察。所谓“四才”,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宏词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所谓“三实”,即“德行、才用、劳效”。“德行”指道德和品行;“才用”指工作才能;“劳效”指在任职期间的考课等级。唐代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也就是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便可按名次授予官职。

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所谓“古代人才选拔”,实则指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而非今天所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选拔。由官府主持的人才选拔制度用五个字概括,便是“学而优则仕”。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1、世卿世禄 ?在中国的夏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由于奴隶主贵族把持政权,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

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2、商周时代——访贤任能?伊尹 ?傅说 ?姜尚 ?一、先秦的选拔制度 ?3、战国时期——养士、奖励和“客卿制” ?养士:是贵族以其威势蓄养各方人才,以便为其效力的方法。?战国“养士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

?秦代的吕不韦。 ?奖励(军功、耕织): ?以功得禄,以功授爵,这种方法以秦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二、汉代的选拔制度 ?纳赀 ?任子 ?察举 ?征辟 ?任子 官僚子弟不按才学、能力、仅凭门弟和父兄职位跻身于 政治舞台。汉代颁布“任子令”:“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年, 得任同产若子一人为郎,为以

德选”。 ?纳赀 纳,捐纳;赀,赀选。即纳钱财换取官职的一种做官制度——卖官鬻爵。 ?察举征辟制 ?察举: ?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有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士人或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一定官职或予以提升。 ?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四种:?(一)贤良方正。贤良方正常与能直言极谏者。 ?(二)孝廉。颜师古注云:“孝

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孝子廉吏。?(三)秀才(茂才)学识卓著者。?(四)明经:通晓经义者。 ?征辟制 ?(一)征召 ?征召是皇帝对社会上个别名流、贤达采用的临时选官方法,因此在方法、程序 及授职等方面都无一定常规。①被征召 者大都为社会有名望的品学兼优之士。 ②被征召者礼遇隆重——“安车蒲轮”。?(二)辟除。 ?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作官制度。汉 制规定,公府上自丞相(或司徒)、御 史大夫(或司空)、太尉(或司马)、九卿及州郡长官等,都可自行聘用其属 员。 ?征辟与察举的不同点在于:察举是举主对举者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和影响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从隋唐到明清,我国推行科举考试制度约1300年。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所说:“取士之法,自汉至隋为一类,自唐到明为一类……汉魏到隋,选举为主,而亦间用考试……;唐宋到明,考试为主,而亦参用选举。”[②]科举考试制度的创造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考试制度表明了中国封建时代以知识选拔官员标准的确立,这在一千多年前的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创举。在此之前,从察举制重长官意志和重知识的结合,征辟制度重声名,至赀选制重金钱,九品中正制重血统、重家世,古人经历了数以千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新制度。它排除了察举制度中长官意志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保留了其中重知识的标准,终于通行了千年之久,体现了它长久的生命力。其二,考试制度体现了选拔官过程中的公正,平等的原则。当然,在阶级社会中,平民子弟不可能“公正”地受到教育,自然不可能公正地受到选拔和任用。这里所说的公正,是指在统一的知识标准下,科举制毕竟为庶民子弟的入仕提供了可能。据潘光旦、费孝通对近世900名进士的研究,明清时代的一半进士来自农村,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平等竞争的选官制度。其三、各王朝所建立的具有一套完备的考试方法和惩戒舞弊的规定,如锁院制、糊名制、回避制、复试制、殿试制、校验制等,科举考试由礼部(有时也为吏部)主持,但有检察机构进行监督。考官因徇私舞弊、违犯考试规条,轻则流放、革职,重则斩首。这都是对封建官僚特权的严格约束,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考生生徒(学馆出身)、乡贡(经经州县考试)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古代官职,汉朝官吏制度东汉官制 篇一:东汉官制简表 东汉官制简表 州 刺史(牧) 县 县令(县令) 乡 乡佐游徼三老有秩 亭 亭长 里 里魁 篇二: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汉代官吏选任制度 在大规模农民起义之后建立的西汉王朝,最高统治阶层注意总结前人尤其是秦朝用人经 验和教训;根据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形,建立和推行了一套新的选官用人制度。 一、惩秦之弊,信用士人 “士人”、“士子”、“儒(生)”都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俗称。西汉创建者刘邦,由秦的泗水亭 长起家,曾经对“儒”等有识之士颇为轻视。《史记》郦食其传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 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称帝后,著名辨士陆贾劝导他,在马上打天下,不能在马上 治天下,应该依靠武力夺取政权,而以知识治理天下国家,“长久之术”在于“文武并用”。刘邦 从此开始改变对士人的态度。 在倒秦战争中, 刘邦又亲眼目睹了秦王朝短命而亡的情景。 因此, 当西汉王朝一建立,刘邦便比较重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吸取了秦朝排斥士人参政暴 虐而亡的教训,开始信用士人。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原秦博士、投奔刘邦的大儒叔孙通提出建议:制定朝 纲国典、礼仪制度。刘邦采纳了,征集原鲁国地区的儒生 30 人,研究和制定国家礼仪,以明 君臣、上下的尊卑秩序。刘氏朝廷因之威风肃凛,等级森严。刘邦情不自禁地说: “吾今日乃 知为皇帝之贵也。”他懂得了信用士人作用何在。此后,西汉王朝政府对知识分子是比较信用 的。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后,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此 后长期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指导思想。董仲舒做了一件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很不利的事 情。但由于对汉王朝专制统治益处很大,所以备受重用。从此汉朝君主已经不再存在信用士人 与否的问题,而是要更重用代圣立言的儒士。汉昭帝死后一度掌管朝政的霍光,也曾深有体会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及其贡献 安徽师范大学房列曙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批准号为98BZS008),其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课题组成员:裘士京、庄华峰、李琳琦、谭文凤、刘灿华、沈世培、陈孔祥。 一、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是为政之本。在我国通过一定形式选拔、考核并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做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在原始社会,选贤任能成为推举首领的主要方式在氏族社会曾长期存在。“能者”,是指有某项发明或专长者;“贤者”是指用氏族的传习衡量,品德高尚者。原始社会末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的接班人,除了才能出众,其道德高尚也是被考虑的重要因素。 夏商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由诞生到发展直至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诸如兴办官学选才制、“乡兴贤能”制、贡士制、世卿世禄制等,主要是采取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贵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主要实行“察举征辟制”。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官的考察、推荐,将一些符合朝廷要求的人才推荐出来,供朝廷直接任用或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再加以任用。所谓征辟制,就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人才为官和政府行政长官自行“辟除”(聘任)属员制度。征辟者无需考核即被授予高官。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虽然比夏商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有进步,也选拔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治国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客观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加上有荐举权的官吏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以至于出现了“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常以穷退见遗”[①]的现象。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反常现象。这首古谚谣深刻揭露和无情嘲讽了荐举制的弊端。这种现象到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时发展到了极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损益的基础上创设的,但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高官所垄断,而品第士人的标准也就逐渐舍弃才德,不论贤愚,专讲家世门第。南北朝后期,察举制实施的重心开始向考试方面转移,依靠门资选士的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腐败局面。于是,时代呼唤一种新的、相对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古今中外人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从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至孟子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再到诸葛亮的“示其危,示其勇,示其利,观其志。”后到19世纪、20世纪形成的近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和政府公务员制度,大致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 察举制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经,秦统一之前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等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乡里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古代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西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原则备受推崇,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世纪欧洲各国政府实行赐官制,文职官员的录用不进行任何考试。因此,像大哲学家培根这样有才华的人,为了求得一管半职,只好去巴结宫廷权贵。赐官制必然导致吏治腐败,“朝有南郭,野有遗贤”的现象相当普遍。 新航路开辟以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16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克鲁兹,发现科举制与西方人事制度迥然不同,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随后在游记中把中国科举制介绍到欧洲。这个世纪末,欧洲就有了关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详细报道。18世纪介绍中国最有影响著作是阿尔德的《中国概况》,其中介绍了中国科举制度。至1810年,《大清律例》被译成英文,也有关于科举的法律条文。 16世纪的门多萨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他把原因归于中国竞争性的科举制度,说中国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中国由那些及第的人治理着”,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世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通过科举考试,向平民百姓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调研2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A.怀疑、选择 B.排斥、抵制 C.独立、自强 D.顺应、理性 关键信息:经济全球化穷国善于聆听和善于观察选择更好的手段 解题突破:首先,审题干,题干材料主要是说穷国应当如何面对全球化;其次,明确设问方向,本题要求选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最后,结合选项和题干参照法对本题进行分析。观察四个备选项可以发现,A和B属于同一种类型,C和D属于同一种类型,只要能在这两组之间确定一个错误选项,就可轻松推断出答案。根据材料“努力……选择更好的手段”可知,该学者认为穷国不应该排斥全球化,故排除A、B;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为最佳选项。 能力提升有关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关键句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根本原因,市场经济——市场条件,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主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实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演示教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 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周代: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 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专断任意,无一定之规) 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汉文帝时,首次实行与察举相匹配的“策问”考试方式。 汉武帝以后,除了贤良文学外,察举又增加了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进士科。 隋唐科举制。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本课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4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讲述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1.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内容 2.难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东汉举孝廉图,右图是进士题名碑。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各反映了什么制度?对!察举制和科举制。那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自主学习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春秋战国: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3、两汉: (1)察举制: A.形成: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形成。 B.内容和程序:先考察而后推举,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 常科为岁举,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C.作用: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2)九品中正制: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摘要]官吏的选拔制度贯穿着古今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存在着“禅让制”的官吏选拔制度,再到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封建社会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直接当今社会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我们要了解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当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做出正确的认识,才能为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纳言献策。 [关键字]官吏选拔考试制度公务员选拔对比启示 无论在动物种族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会存在着领导者,以将群体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群体的“本能”,但是当群体的逐步扩大,若全部依赖于一个领导者便难以负荷群体的正常运转,于是便要扩张领导的助手以保证群体内部事务的正常运转,官吏便由此产生。但是官吏的选拔要有足够的能力协助领导者进行管理,所以要寻找适合的官吏促进管理的有序进行,官吏的选拔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 官吏的选拔制度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的禅让制,主要是体现在王位的禅让。在中国的商周时代,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出现了察举制,东汉末年是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一)先秦的世袭制 世袭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帝位及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世袭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官吏的选拔是在窄狭的世袭范围内选择接班人,不可能保证官吏素质的优化与崇高和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选择,影响国家的发展。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对比研究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管理选拔制度;人事制度;古代;当代 摘要:中国古代历朝不断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为我们今天培养和选拔干部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吸取其精华,依法治官,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正文 官吏选拔制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政权选拔官吏的规程,也称仕举进制度。他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事制度中的公务员录用大体相当,在西方属于文官制度的范畴。管理选拔制度是古代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古代各王朝的统治者,一只都把官吏的选拔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十分注重经验积累,完善制度。从三代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研究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制度;同时可以总结这份历史遗产,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为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服务。 古代人事 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有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世袭制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世卿世禄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奴棣社会之所以实行世卿世禄制度。是统治阶级强化王权的需要,王室、贵族凭借宗法和血统世代承袭着高爵显职,从而控制整个奴隶社会的统治权,一方面,它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传子的世袭制的出现时“造成”国家产生的中澳原因之一,二“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有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世袭制不仅“造成”了国家的出现,而且相伴产生了奴隶制。世袭制与奴隶制是相适应的在人类历史上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没有奴隶制,便不会有以后的人类文明。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制排除了国家对官吏的选拔,更不能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也排除了国家官吏的正常更新和交替,是任人唯亲的选拔制度,对后来的官吏选任制度带来秀多消极的影响,其不可避免的要走向衰忙。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

如何构建人才选拔体系

一、如何构建人才选拔体系 (一)明确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岗位需求说明 1、设定和明确企业所需人才的岗位信息、需要储备的人才数量以及如何为人才规划自身发展路径等政策性内容; 2、建立完善岗位说明书,工作分析要准确到位,对实际工作要求与职务说明、任职资格说明不符的,及时进行评估、再调整。 (二)人才引进 1 、严格按照公司发展规划、每年的人力资源编制制定招聘计划,计划有预算、有时间、有步骤、有具体实施方案; 2、建立有效的各类人员招聘渠道,并定期评估渠道效果,为渠道选择提供依据; 3 、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制定合理的招聘流程,规范招聘实施过 程,策略性选择笔试、面试、性格测试、心理测试等多种考评工具,保证每一步都有效执行并能统一考评结果;招聘形式上结合岗位特点:如专业技术强的岗位进行题目测试、外交型的岗位进行即兴演讲、管理型岗位进行多对多的座谈交流等等。 (三)人才选拔 1、任职能力评估。对进入人才库的每个人都进行仔细评估与分析,甚至进行模拟测试,从而判断其是否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承压压力,考察其在面对以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管理难题之时将会做出何种反应; 2 、对内部人才进行选拔任用,组织选拔储备干部,从考核优秀、有特别成绩贡献的干部中选拔重点培养对象; 3、选拔培养对象实行用人单位及联合体提名的方式,要结合品德、能力、成绩、用人单位意见(考虑一般员工的意见)、个人意见(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及职业发展规划等),慎重选拔出培养对象,对其进行干部谈话、提出明确要求,重要岗位签订承诺书; 4、建立储备人才追踪档案,及时了解其工作环境、思想动态、工作

情况、想法,及时准确掌握其工作特点、不足,帮助其创造积极的因素,纠正不足,督促教育。 (四)人才管理 1 、建立完整的人才档案管理制度,专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查阅等,对重要岗位人才进行背景调查,并记录保存;对当时未录用的人才档案也要备档,建立人才信息库,以备后需; 2、任用考核。根据不同岗位特点、人才特点制定不同考核时间、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同时用专业的工具提高对人才甄选的准确性, 如;胜任力模型、胜任素质模式等; 3、试用期考核。对试用期满的人才进行试用期考核,考核人才试用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同时了解人才工作困难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4 、职中考核。配合岗位绩效考核方案进行职中考核,考察人才阶段性工作业绩、胜任力,有依据、有结果、有反馈、有谈话;建议对中层干部及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基层干部(含储备干部)增加一次年中考核,加强对人才的考核密度,及时掌握工作业绩。为培训教育提供及时性、针对性的支持,同时起到鼓励进步、保护利益、及时挽救问题发生的作用; 5、跟踪分析。通过考核产生的结果及平时的工作情况了解,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对其展现出来的技能、知识、素质、态度、能力、业绩与岗位进行匹配分析,对其任职的目的、价值观、实际收入需求进行匹配分析,得出结论、有针对性的指导人才培养教育工作。 二、如何加强联合体干部队伍的建设,并提高干部的执行 力? (一)完善干部结构,充实干部队伍,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干部梯队 1、分析现有干部结构层次、包括文化水平、年龄、专业、岗位胜任力、任期历年业绩、岗位前瞻性要求等,找出现有干部队伍的漏洞,对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一、先秦:世卿世禄制为主 1、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 2、“客卿”、“食客”等制度 3、军功授爵制 二、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 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

制度。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辟除制在汉武帝以前就已推行,直到隋朝被废。 察举的主要科目: (1)孝廉:孝敬廉洁者(郡推举) (2)秀才:才能优秀者,汉光武帝为避讳改为茂才(州推举) (3)明经:通晓经义者 (4)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三、魏晋:九品中正制 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 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家世﹑道德﹑才能。 四、隋唐:科举制 隋朝:起源 唐朝: <1>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1、进士:时务策和诗赋、文章。宰相大多进士科出身 2、明经:时务策与经义

3、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4、明法、明算、明字 5、俊士:不经常举行 6、……(共50多种)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制科: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 武则天时期,出现殿试、糊名、武举(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 新郎官:最早出现于唐代,是称呼考试登科及第的学子“郎”是古代一种高级官员的称呼,唐代祝贺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中国科学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科举制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科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历史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留下了科举的烙印。科举造就了中国的读书人群体。他们的性格就成了中国人性格的集中体现。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它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严格说来,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实因武举作用有限,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提到当今的高考,高考并不是官员选拔考试,可是为什么我要将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进行类比,而不是将公务员考试和科举对比呢?原因在于,古代社会中以高官厚禄光耀门楣为主流价值观,对于商人价值的鄙视,对于技术专家的轻蔑,是今天无法理解的。可是在现代社会中,商人,又称企业家,高级蓝领,高级白领,虽然不是公务员,也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得到承认。而这些承认的基础,是高考的基础下造就的。可以这样说,古代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名登龙虎黄金榜”,“一举成名天下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唯一的手段是科举,而现代人,最重要的还是高考。 高考是这个时代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词汇,每年的盛夏,它要比三伏天还要令人发汗,人生的命运,在交于高考之后,就充满了变化莫测,诡夷所思的味道。 高考制度实行了20多年,在拨乱反正、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日益显露出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弊端:不利于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利于调动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选拔上的自主性;不利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分类指导。有人说:高考不改,教育难兴。虽然言重了,但道出高考改革的迫切性。 另外一个中国的现状在于它的疆域广阔,地域差异,贫富差异,信息差异相对巨大,美国通过19世纪的西进运动,用百年时间略微调整了东西差异。而中国的开发大西北不过是5年的时间,并且西部以西是高原和亚欧大陆的腹地,远非美国西部可比,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而地域的差异定会导致人的综合素质的差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必然有差异,从而导致每个人信息保有量的差异。 可是这些差异不是现在招生规则的借口,因为一个根本的逻辑在于:对于同一个的游戏,只能有一个游戏规则,切不可指定双重标准。科举的伟大在于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高考的伟大在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可是没有作到平等竞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一、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 的显著提高,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 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 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2、政治上: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 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 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 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 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 3、文化上: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 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二、具体制度: 以荐举制和养士制为主,并与考选制、世官制、军功制、客卿制等制度并存。 1、荐举制 含义:国君及高级官员个人推荐优秀人才任官。 标准:德、才 特点:被荐举之人来自社会各阶层;伯乐式的选才法。 典型例子:齐国”三选制”(乡选→官选→君选)

意义:开辟了下层人士的渠道,对打破世族世官、世卿 世禄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养士制 含义:由政府或高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 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标准:才 特点:士人出身不同且不受国家的限制;言论自由;待遇优厚。典型例子:齐国的稷下学宫(官方养士)、”战国四君子”(私 人养士) 意义:打破了血缘宗族关系。 3、考选制 含义:在官吏系统内由低级官吏选拔为高级官吏的一种选才制度。 标准:德才、政绩、民意好(“胜其任者处官,不胜其任者废免”) 特点:在考核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与之相结合。 意义:成为激励官员的重要手段和选择官员的途径,为优秀人才的成长环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军功制 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因战功而入仕、按照作战功劳大小赏给爵位和官职的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研1苏轼的《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北宋时期,老儒生以求《史 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赶忙抄录,日夜诵读。据此估量,显现 此现象的要紧缘故是 A.这两本书被皇室专藏,民间不得私藏 B.宋代科举以策论代替诗赋,读史人数增 C.宋代印刷术落后,导致书籍供不应求 D.宋代与民族政权相持,中原文化遭浩劫 关键信息:北宋时期《史记》《汉书》紧缺 解题突破:第一,审题干,题干材料要紧是讲北宋时期《史记》《汉书》显现短缺;其次,明确设咨询方向,本题要求分析出北宋《史记》《汉书》显现短缺的缘故;最后,结合选项参照法对本题进行分析。观看四个备选 项,A和C相互矛盾,或者两项均错误,或者其中一项正确。从材料看, 这两本书尽管显现短缺,但如何讲还能从民间找到,故A错误;印刷术在宋代有了划时代的进展,故C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尽管宋与民族政权 相持,但并没有显现中原文化遭浩劫的现象,故D错误。北宋时期《史记》《汉书》显现短缺,而不是其他方面的文化书籍短缺,这就讲明史书的短 缺一定与宋朝的文化政策有关系,这项政策确实是宋代科举以策论代替诗 赋。因此,答案为B。 一、哲学“标志性”词语组合1及例析 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按照……(咨询题、现状、特点、阻碍、形

势、情形),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规定、方针、措施、方案、体会、决定、制度)等。 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 事求是。 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的专门性,要坚持具体咨询题具体分析。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 力。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 存在的反映。 【例1】某同学通过实验发觉,食用动物油在15~20℃时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时凝固,由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 凝固点为-5~0℃。该同学按照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鉴别地沟 油的简易装置,赢得了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体现的哲学道 理是 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 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专门性 D.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进展 【解析】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按照……现象,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