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复习

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复习
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复习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复试英语翻译

1. 用英文作自我介绍 回答问题: 请简单说明什么事聚合物的粘弹性,并说明它与低分子液体流动的区别? 朗读并翻译以下段落 Larger diameter (50-10nm) vapor grown carbon nanofibers can be well dispersed in polypropylene melt, while singe wall carbon nanotubes(swnt) were not as well dispersed, techniques such as end-group functionalization, use of ionic surfactants, shear mixing and plasma coating have been used to improve dispersion and exfoli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in polypropylene compatibility with fillers has been improved by matrix modification by grafting it with reactive moieties,such as acrylic acid,acrylic esters,and maleic anhydride. 2.高聚物与高聚物之间相容性的好坏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评价? A new copolyamide,nylon 6 11,was prepared by hydrolytic polymerization and melt polycondens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intrinsic viscosity,fourier transform infraed(ftir) spectroscopy and differem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in this paper.it was found that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of nylon 6 11 copolymerization time under vacuum. however,the incorporation of caprolactam into nylon 11 chains did not transform the crystal phase of nylon 11. 3.请问聚合物分子量的测试方法有哪些?并描述其中两种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 Solutions of poly(ethylene-co-vinyl alcohol) or evoh,ranging in composition from 56 to71 wt% vinyl alcohol,can be readily electrospun at room temperature from solutions in 70% 2-propanol/water. The solutions are prepared at 80? And allowed to cool to room temperature. Interestingly, the solutions are not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eventually the polymer precipitates after several hours. However,prior to precipitation,electrospinning is extensive and rapid,allowing coverage of fibers on various substrates. Fiber diameters of ca. 0.2-0.8um were obtained depending upon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4.用于生产合成纤维的高分子的分子量与橡胶、塑料相比有什么不同,结构有何差异? The use of macromonomers is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branched polymers. However,graft copolymers obtained by conventional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macromonomers often exhibit poorly controlled molecular weights and high polydispersities as well as large compositional heterogeneities from chain-to-chain. In contrast,the development of “living”/cont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has facilitated the precise synthesis of well-defined polymers with low polydispersities in addition to enabling synthetic chemists to prepare polymers with novel and complex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在全国排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生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纳米高分子(化学所);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有机硅(化学所)等等 而在珠三角这一带,华南理工中山大学都是不错选择,有志在高分子领域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报读。 下面附有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招生目录及初复试科目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3-9 20:25:1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 高分子物理、02高分子合成与高分子化学、03 功能高分子、04高分子结构与性能、05天然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06环境友好高分子 09年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 201英语③629物理化学(一) ④865有机化学复试:复试笔试科目:979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 、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02 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3 生态环境材料、04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05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6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07非线性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文献检索》期末作业

智能型水凝胶的制备 高分子0902 陈骏091100117 摘要智能型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但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传统水凝胶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智能型水凝胶制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水凝胶微凝胶IPN水凝胶快速响应性 智能型水凝胶是一类对外界刺激能产生敏感响应的水凝胶, 外界刺激可以是温度、pH 值、溶剂、盐浓度、光、化学物质等。根据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情况, 智能型水凝胶分为: 温度响应性水凝胶、pH2响应性水凝胶、光响应性水凝胶、压力响应性水凝胶、生物分子响应性水凝胶、电场响应性水凝胶等。由于智能型水凝胶的独特响应性, 在化学转换器、记忆元件开关、传感器、人造肌肉、化学存储器、分子分离体系、活性酶的固定、组织工程、药物载体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因而对于这一类物质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机械性能比较差, 响应速度慢等) , 因而大大限制了水凝胶的应用; 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水凝胶的响应速度、机械强度等性能问题, 科学家展开了一系列广泛的研究工作,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与日俱增。智能型水凝胶近年来的发展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大方面。 1快速响应性水凝胶 传统水凝胶溶胀速度较慢, 吸收水的时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虽然慢的溶胀对于许多应用是有利的, 但也有许多场合需要高分子网络能很快地溶胀。为了提高水凝胶的响应速度, 在传统水凝胶的基础上制备了几种新型水凝胶。 2物理交联水凝胶 由于交联剂不仅会影响包埋物质的完整性, 而且经常是有毒的化合物, 因此化学交联水凝胶使用之前必须除去未反应的交联剂。而制备物理交联凝胶则可以避免使用交联剂, 因此近年对于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兴趣越来越浓。物理交联水凝胶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原位形成凝胶: 物理交联水凝胶在一定条件下是高分子溶液, 当条件(如温度、pH 等) 改变时, 形成凝胶。因此, 物理交联水凝胶可用于制备可注射式药物缓释体系, 即: 使药物在温和的条件下混合在高分子溶液中, 然后注射到身体的一定部位, 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高分子溶液形成水凝胶, 其中的药物通过凝胶的分解或以其它方式缓慢释放, 从而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3具有规则构造的水凝胶 溶胀的水凝胶通常是无定型的, 因此没有特别的分子水平的有序结构, 这可能是合成高分子水凝胶缺乏机械强度以及快速响应的原因之一。生物凝胶通常能形成非常有序的聚集体, 从而使得生物器官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灵活的功能。因此合成具有规则构造的水凝胶也是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4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水凝胶 高分子水凝胶的应用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尤其是在药用和医用方面, 但它们的许多潜在应用却因其机械强度低而受到限制。为提高凝胶的机械性能, 现已开发了许多新类型的凝胶。在这些工作中许多是倾向于合成有微观相分离形态的高分子, 比如嵌段共聚物(其中亲水微区和疏水微区交替出现) , 这种多微区结构似乎能够满足血液相容性, 且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另一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通过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IPN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网络互穿缠结而形成的一类独特的聚合物共混物或聚合物合金。IPN 特有的强迫作用能使两种性能差异很大或具有不同功能的聚合物形成稳定的结合, 从而实现组分之间性能的互补; 同时IPN 的特殊细胞状结构、界面互穿、双相连续等结构形态特征, 又使得它们在性能或功能上产生特

全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排名

07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排名学校等级 1 吉林大学A+ 6 南京大学A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2 复旦大学A+ 7 浙江大学A 12 北京化工大学A 3 南开大学A+ 8 四川大学A 13 清华大学A 4 北京大学A 9 上海交通大学A 14 武汉大学A 5 中山大学A 10 华南理工大学A B+ 等(22 个) :兰州大学、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北大学 B 等(22 个) :东南大学、华侨大学、东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C 等(15 个) :名单略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 博士点 安徽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复旦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复习材料

1-1.通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那几大类? 答:纤维、塑料、橡胶、胶黏剂、涂料 1-2.高分子材料加工与高分子合成的区别? 答:“高分子材料加工”定义为“对聚合物材料或体系进行操作以扩大其用途的工程”,它是把聚合物原材料经过多道工序转变成某种制品的过程。经过高分子材料加工得到的制品在物理上处于和原材料不同的状态,但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而高分子合成是指经过一定的途径,从气态、液态、固态的各种原料中得到化学上不同于原料的高分子材料。 1-3.高性能纤维有哪些? 答:低热稳定性,高强度纤维:UHMWPE、PVA 高热稳定性,高强度纤维(200-300℃):对位芳纶、芳族聚酯、杂环聚合物纤维 高热稳定性、耐热纤维(≤350℃):间位芳纶、聚酰亚胺纤维、酚醛纤维、碳纤维 高热稳定性、无机纤维:碳化硅纤维、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 1-4.判断题 经过加工过程,高分子材料在物理上处于和原材料相同的状态。(×) 1-5 选择题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材料和Lyocell纤维材料分别属于③。 ①生态高分子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 ②智能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③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生态高分子材料 ④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为什么纤维素材料的加工不能采用先熔融再成型的方法? 纤维素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的-OH基团,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这将导致熔融热焓△H较大;另一方面,纤维素大分子中存在环状结构,使分子链的刚性较大,这将导致熔融熵变△S较小。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熔融纤维素的温度(= △H / △S )将变得较高,而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又相对较低,因此,当加热纤维素至一定温度时,会出现纤维素未开始熔融便已被分解的现象,因此,纤维素材料的加工不能采用先熔融再成型的方法。 请阐述选择聚合物溶剂的几种实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1. 可根据极性相近规律即极性的聚合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的聚合物易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的规律来初步选择溶剂。 2. 可根据溶度参数理论,按照溶剂与聚合物的内聚能密度或溶度参数应尽可能接近的规则来选择溶剂。 (1) 对于非极性分子体系(即非极性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体系),可直接利用该规则选择溶剂。一般来讲,所选溶剂与聚合物间的溶解度参数之差绝对值应小于1.7-2.0。 (2) 非极性混合溶剂的选择一般也可利用该方法,其中,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δmix在混合前后无体积变化时可按δmix=(χ1ν1δ1+χ2ν2δ2)/(χ1ν1+χ2ν2)计算。(式中χi—i(i=1,2)组分的摩尔数;vi—摩尔体积;δi—溶度参数。) (3) 对于极性分子或易形成氢键的体系,必须对溶度参数理论修正,应利用三维溶度参数(δd, δp, δh)、由聚合物的三维溶度参数为球心通过作三维溶度参数图来预测选择溶剂。该方法对非极性聚合物/溶剂体系和极性聚合物/溶剂体系均适用。 3. 还可根据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哈金斯参数)χ1来半定量地判断溶剂对

中国高校中高分子的分布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理科: 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 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 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 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在全国排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尤其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筹备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是主要面向这个方向,现有院士三名。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 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 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 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 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 民/军用高性能纤维/树脂以及复合材料/特种纤维/纤维改性(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2019自命题考试大纲818 高分子物理及化学

高分子物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 第一节高分子结构的概念:高分子结构的特点,高分子结构的层次 第二节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键接结构,分子链的构型,支化与交联,共聚物的结构 第三节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高分子的大小与分布,高分子链的构象,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影响高分子柔顺性的因素 第四节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均方末端距的几何计算法,均方末端距的库恩统计法,高分子链的均方旋转半径,高分子链柔性的定量表征 第二章聚合物的晶态结构 第一节聚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几种典型的聚合物晶体结构 第二节聚合物的结晶形态:折叠链片晶,串晶和纤维状晶,伸直链片晶,球晶;聚合物的晶态结构和非晶态结构模型 第四节聚合物的结晶动力学:高分子结构与结晶的能力,描述等温结晶过程的Avrami关系,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影响结晶速度的其它因素 第五节聚合物的结晶热力学:结晶聚合物的熔融特点,分子结构对熔点的影响,结晶条件对熔点的影响,影响熔点的其它因素,玻璃化温度与熔点的关系 第六节结晶度的含义及其测定:结晶度的含义,结晶度的测定,结晶度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与聚合物的织态结构 第一节聚合物的取向与表征:聚合物的取向,聚合物取向度的表征 第二节取向函数f的测定:双折射法测定取向函数f B,声速法测取向函数fs,X-射线衍法测晶区取向函数fx,二色性法测定取向函数fd 第三节聚合物的液晶态结构:液晶与中介相,液晶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分类,液晶的物理结构,液晶纺丝 第四节聚合物共混物的织态结构:聚合物共混物的概念,高分子的相容性,不相容共混体系典型的相形态特征 第四章聚合物的分子运动 第一节聚合物分子的热运动:聚合物分子运动的特点,聚合物的热转变与力学状态,聚合物的次级松弛 第二节聚合物的玻璃态:玻璃化转变现象及转变温度Tg的测定,玻璃化转变的机理,时温等效原理-WLF方程的导出,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 第三节聚合物黏性流动的特点,影响黏流化转变温度和黏性流动的因素 第五章聚合物的高弹性和黏弹性 第一节聚合物的高弹态:高弹态分子运动的特点,橡胶态形变的热力学分析 第二节聚合物的黏弹性:聚合物的静态力学黏弹性现象,描述聚合物黏弹性的力学模型,松弛时间谱和推迟时间谱,聚合物的动态黏弹性,WLF方程的应用──叠合曲线

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选择判断题题库

单项选择题 1.比较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丙烯腈(PAN)和聚氯乙烯(PVC)柔性的大小,正确的顺序是:( B ) (a) PE > PP > PAN > PVC (b) PE > PP > PVC > PAN (c) PP > PE > PVC > PAN (d) PP > PE > PAN > PVC 2. 已知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在等温结晶时生成球晶,则其Avrami指数n为:( C ) (a) 1 (b) 2 (c) 3 (d) 4 3. 下列条件中适于制备伸直链片晶的是:( D ) (a) 稀溶液 (b) 熔体或浓溶液 (c) 强烈搅拌 (d) 高温高压 4. 聚乙烯分子链在晶体所采取的构象是:( A ) (a) 平面锯齿链 (b) 扭曲的锯齿链 (c) 螺旋链 (d) 无规线团 5. PE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根末端距扩大10倍,则聚合度需扩大:( B ) (a) 10倍 (b) 100倍 (c) 50倍 (d) 20倍 6. 高分子内旋转受阻程度增加,其均方末端距:( A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7. 聚丙烯分子链在晶体所采取的构象是:( C ) (a) 平面锯齿链 (b) 扭曲的锯齿链 (c) 螺旋链 (d) 无规线团 8. 下列物理性能,随结晶度增加而增加的是:( C ) (a) 透明性 (b) 冲击强度 (c) 抗张模量 (d) 伸长率 9. 可以用于描述无规聚苯乙烯(PS)聚集态结构的模型是:( D ) (a) 缨状胶束模型 (b) 折叠链模型 (c)插线板模型 (d) 无规线团模型 10. 用来描述高聚物等温结晶的方程是:( A ) (a) Avrami方程 (b) Huggins 方程 (c) Arrhenius 方程 (d) WLF方程 11. 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用来测量结晶度的是:( D ) (a) 热分析法 (b) X射线衍射法 (c) 红外光谱法 (d) 声速法 12. 成核剂的加入使得球晶的结晶速度:( A ),球晶的尺寸:( B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13. 晶片厚度的增加导致晶体的熔点:( A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14. 退火导致结晶度:( A );淬火导致结晶度:( B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15. 如果不考虑键接顺序,线形聚异戊二烯的异构体数为:( A )? (a) 6 (b) 7 (c) 8 (d) 9 16. 下列三种高聚物中,玻璃化温度最低的是:( C ) (a)聚乙烯 (b) 聚甲醛 (c) 聚二甲基硅氧烷(d)聚异戊二烯 17. 不对称的单烯类单体在聚合时可以头尾键接和头头或尾尾键接方式,它们被称为( B ) (a) 旋光异构体 (b) 顺序异构体 (c) 几何异构体 (d) 空间立构体 18. 用显微镜观察球晶半径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求得的结晶速度参数是:( C ) (a)t 1/2 (b) Avrami 公式中的速率常数K (c) 结晶线生长率 19.使聚合物熔点降低的因素是:( C ) (a) 晶片厚度增加 (b) 分子间作用力增加 (c) 分子链柔性增加 (d)分子链刚性增加 20.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聚合物的柔性增加:( C ) (a) 结晶 (b) 交联 (c) 主链上引入孤立双键 (d) 形成分子间氢键 21. 若C-C键长为0.154nm, 则聚合度为1000的聚乙烯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为:( A ) (a) 47.4nm2 (b) 71.1 nm2 (c) 94.8 nm2 (d ) 142.2 nm2 22. PE、PVC、PVDC 结晶能力的强弱顺序是:( C ) (a)PE>PVC>PVDC (b)PVDC>PE>PVC (c)PE>PVDC>PVE 23. 全同聚乙烯醇的分子链所采用的构象是:( A ) (a)平面锯齿链(b)扭曲的锯齿链(c)螺旋链 24. 下面哪些因素不能提高结晶速率:( C ) (a)溶剂 (b) 拉伸 (c) 增大相对分子质量 (d) 成核剂 25.下列高分子运动单元所对应的转变温度的大小顺序为:( A )>( C )>( B )? (a)高分子链 (b) 侧基 (c) 链段 27.处于高弹态下的高聚物,下列哪些运动单元不能运动:( A ) (a)整个分子 (b) 链段 (c) 链节 (d) 支链 28. 高聚物整个分子链的取向发生在:( C )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前沿课程》读书笔记

磁电多铁性复合材料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 高材0902 091100117 陈骏 摘要:最近,人们不仅对磁电多铁性复合材料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更对这类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既有对铁电和磁电之间的耦合方式进行的物理学推导,同时还包括了对新型多功能设备应用潜力的开发,如传感器,换能器,存储器等设备。在这片文章中,我将认真总结最近几年中磁电多铁性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的几例显著进展。关键字:电磁效应,磁电多铁性复合材料,磁电传感器 RECENT PROGRESS IN MULTIFERROIC MAGNETOELECTRIC COMPOSITES IN APPLICATION ABSTRACT:Multiferroic magnetoelectric composite systems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an ever-increasing interest and provoked a great number of research activities, driven by profound physics from coupling between ferroelectric and magnetic orders, as well 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ovel multifunctional devices, such as sensors, transducers, memories, and so on. In this article, I try to summarize what remarkable progress in multiferroic magnetoelectric composite systems has been achieved in most recent few years. Key words: ME effect, multiferroic magnetoelectric composite, magnetic sensors

东华大学2009年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真题答案

2009年真题答案 高分子化学 一、名词解释 变换反应:阴离子活性聚合获得的活性碳负离子经某种反应后链端的碳负离子活性中心变成另一种活性中心,这种反应叫做变换反应。引发效率:引发剂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用来引发单体的百分率 笼蔽效应:引发剂分解的初级自由基被溶剂分子、单体分子包围,未扩散出来之前就偶合终止了 等活性理论:在反应中,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与链的长短没有关系平衡缩聚:通常是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 二、问答题 1、自动加速现象是因为双基终止受到抑制而形成的。其反应方程式见于课本。 2、高分子结构的多重性包括:一级结构—化学结构,二级结构---构象结构,三级结构---聚集态结构 高分子化学结构的多重性包括高分子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立体异构、顺反异构、支链、交联 3、不利于,因为在实际聚合过程中,强极性溶剂常可分解为强亲核性基团或强亲电性集团,并与带异性电荷的生长离子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使反应终止。由于水的存在,溶液聚合,本体聚合适合离子聚合,原因见于课本88页 4、竞聚率表示以单体M1结尾的链自由基的均聚和M2单体的共聚的

速率常数之比。 它的物理意义是两单体反应相对活性的大小比较,其倒数分之一如果大于1,则单体M2的活性较大,反之亦然。 r1大于1,r2大于1或者r1小于1,r2小于1,则为非理想恒比共聚。 三、写方程式 见课本上面的 四、判断与简答 (1)不能,因为苯基取代空间位阻大,形成高分子键的张力也大(2)不能,—OR为供电子基,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3)不能,—CH3为供电子基,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 (4)能,由于是1,1—二取代基,甲基体积小,均有共轭效应 (5)不能,由于是1,2—二取代基,结构对称,位阻大 五、计算题 此计算题与11年的类似,都是关键一步用的是对数来解答。T≈67.75h 高分子物理 一、名词解释 键接结构:指聚合物大分子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 (TG)3:在一个等同周期中,反式构象和旁氏构象交替出现,并重复三次,构成一个等同周期 胆缁型液晶:中介相是由许多分子链排列的方向依次规则地扭转一定角度,因此多层分子链排列后,形成了螺旋结构

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各章选择判断题

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 1. 氯乙烯聚合时存在头—尾、头—头或尾—尾键接方式,它们被称为: (a) 旋光异构体 (b) 顺序异构体 (c) 几何异构体 (d) 无规立构体 2. 1,4—丁二烯聚合可以形成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它们被称为: (a) 旋光异构体 (b) 几何异构体 (c) 间同异构体 (d) 无规立构体 3.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聚合物的柔性增加: (a) 结晶 (b) 交联 (c) 主链上引入孤立双键 (d) 形成分子间氢键 4.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能描述聚合物分子链的柔性: (a) 极限特征比 (b) 均方末端距 (c) 链段长度 (d ) 熔融指数 5. 高分子内旋转受阻程度增加,其均方末端距: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 不能确定 6. 如果不考虑键接顺序,线形聚异戊二烯的异构体数为: (a) 6 (b) 7 (c) 8 (d) 9 7. 比较聚丙烯(PP )、聚乙烯(PE )、聚丙烯腈(PAN )和聚氯乙烯(PVC )柔性的大小,正确的顺序是: (a) PE>PP> PAN > PVC (b) PE>PP>PVC>PAN (c) PP > PE >PVC>PAN (d) PP > PE > PAN > PVC 8. 同一种聚合物样品,下列计算值哪个最大: (a) 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 (b) 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 (c) 等效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 (d) 一样大 9.聚合度为1000的PE ,键长为0.154nm ,则其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为: (a) 23.7 nm 2 (b) 47.4nm 2 (c) 71.1 nm 2 (d) 94.8 nm 2 10. PE 的聚合度扩大10倍,则其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扩大: (a) 10倍 (b) 20倍 (c) 50倍 (d) 100倍 11. PE 自由结合链的根均方末端距扩大10倍,则聚合度需扩大: (a) 10倍 (b) 100倍 (c) 50倍 (d) 20倍 三、判断题: 1. 聚合物和其它物质一样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 2. 无规线团是线形高分子在溶液和熔体中的主要形态。 3. 通过单键的内旋转可以将无规立构的聚丙烯转变成全同立构的聚丙烯。 4. 均方末端距大的聚合物,其柔性较好。 5. 顺式聚丁二烯和反式聚丁二烯都不易结晶,室温下是弹性很好的橡胶。 6. 无规共聚的乙烯和丙烯可以结晶,从而形成硬而韧的塑料。 7. 主链上含有芳杂环结构的聚合物柔性较大。 8. 高分子链的柔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 9. 柔性聚合物分子链均可以看作是等效自由结合链。 10. 聚乙烯链具有良好的柔性,因此可作为橡胶使用。 五、计算题: 1. 聚丙烯键长为0.154nm ,键角为109.5°,其空间位阻参数 σ=1.76,试求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 2. 假定聚乙烯的聚合度为2000,键长为0.154nm ,键角为109.5°,求其伸直链的长度L max 与自由旋转链的根均 方末端距之比 ( ),并由分子运动观点解释某些聚合物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很大形变的原因。 3. 一种聚丙烯高分子链的聚合度为600,在θ条件下该高分子链在外力作用下的最大拉伸比 为 10,试求该高分子链的空间位阻参数σ和极限特征比C ∞。 第二章 聚合物的晶态结构 1/22)(r f,max h /L 1/220)(h /L λmax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大型实验报告(有机玻璃的合成制备及表征)

目录 摘要 (2) 一、前言 (3) 二、实验计划 (4) 三、实验目的 (5) 四、实验原理 (6) 五、实验原料 (7) 六、实验仪器 (7) 七、实验步骤 (8) 1、制备(合成)步骤 (8) 2、表征和测试 (10) 八、实验数据处理 (14) 1、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4) 2、PMMA的接触角 (15) 3、PMMA的透光率 (16) 九、实验结果与讨论 (18) 1、实验结论 (18) 2、讨论与思考题 (18) 3、实验感想 (19) 4、文献段落翻译 (20) 十、参考文献 (21)

有机玻璃的合成制备及表征 摘要: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本体,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引发下进行本体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有机玻璃,其分子式为:-[-CH2-CH(CH3)(COOCH3)-]n-,然后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全自动视频微观接触角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该有机玻璃的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合成;表征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rspex Abstract: In this paper,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 perspex, has been synthesized as its bulk is the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its nitiator is the azodiisobutyronitrile. While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PMMA is -[-CH2-CH(CH3)(COOCH3)-]n-. Then the perspex was characterized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contact angle goniometer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Key words: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zodiisobutyronitril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2016年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一:高分子物理部分 参考书目录: 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75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考试内容 聚合物材料的结构特点 1. 掌握高分子链结构的特点

2. 理解高分子链结构的内容构造; 构型; 构象; 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的键接结构; 支化度; 交联度; 嵌段数; 序列长度; 旋光异构; 几何异构等概念; 3. 理解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分子的大小; 内旋转构象链段; 静态柔顺性; 动态柔顺性等概念; 4. 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方法;掌握末端距; 均方末端距; 均方根末端距; 均方均方末端距; θ条件; 无扰尺寸A; Kuhn链段长度le; 极限特征比C¥; 均方旋转半径; 无规线团的形状等概念; 了解和掌握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内容,包括: 1.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聚能密度; 2. 高聚物结晶的结构和形态聚合物结晶模型; 晶态结构模型; 非晶态模型; 3. 高分子的结晶过程结晶度; 结晶动力学; 晶体生长; 半结晶期; 4. 结晶热力学熔限; 5. 聚合物的取向态结构取向度; 6. 了解高分子液晶及应用性能,如热致型液晶; 溶致型液晶;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 高分子液晶相变; 掌握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特点及特点,包括: 1.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高分子分子运动现象; 运动单元的多样性; 高分子运动的时间依赖性; 高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2. 高聚物的次级松弛 3.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理论; 影响Tg的结构因素及改变Tg手段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复习材料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复习材料 第二章 聚合物流体的制备 一、聚合物的熔融方法 1、无熔体移走的传导熔融。熔融全部热量由接触或暴露表面提供,熔融速率仅由传导决定。如滚塑过程。 2、有强制熔体移走(由拖曳或压力引起)的传导熔融。熔融的一部分热量由接触表面的传导提供;一部分热量通过熔膜中的黏性耗散将机械能转变为热来提供。所谓耗散,就是力学的能量损耗,即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在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的各运动单元可能沿力的方向做从优取向的运动,就要克服内部摩擦,所以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转化为热能。熔融速率由热传导以及熔体迁移和黏性耗散速率决定。如螺杆挤压机的熔融挤出过程 3、耗散混合熔融。熔融热量是由在整个体积内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来提供的,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耗散混合熔融速率由整个外壁面上和混合物固体—熔体界面上辅以热传导决定,如双辊开炼。 4、利用电、化学或其他能源的耗散熔融方法。 5、压缩熔融。 6、振动诱导挤出熔融 二、溶剂的选择原则 1、聚合物和溶剂的极性相近规律。 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与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互溶。 2、溶度参教理论。溶度参数理论是一个以热力学为基础的溶剂选择的最常用理论。 ⑴未修正的溶度参数理论 适用:非极性混合体系 ⑵修正的溶剂参数理论(三维溶度参数理论) 适用:①非极性混合体系②极性混合体系③易成氢键体系 3、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哈金斯参数)χ1: χ1>0.5不良溶剂;χ1<0.5良溶剂 三、聚合物-溶剂体系的相平衡 图2-6(a )表示上临界混溶温度在溶剂的凝固点以下,因而在凝固点以上聚合物和溶剂可以很好地混溶。图2-6(c )的相图则说明在沸点T b 以上才会出现互不相溶的区域,在溶剂沸点以下,可以与聚合物以任何比例互溶。图2-6(b)的相图表示在溶剂的沸点和凝固点之间存在上临界混溶温度;图2-6(e )表示在溶剂的T b ~T f 温度范围内有下临界混溶温度。图2-6(d)、图2-6(f )两个相图表示对同一聚合物一溶剂体系,在不同的溶解条件下,可以出现上临界混溶温度和下临界混溶温度。因而,通过各种类型的相图的研究,可确定哪些聚合物可以通过溶液来加工成型,以及它的加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形原理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不给分) 一.(试题得分18分)判断题 (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共混体系具有"互锁"形态时,其粘度随着共混比增大而通过一个极小值. 2.纺丝细流的毛细断裂机理是基于强度理论。 3.一般熔纺实验数据表明,卷绕丝的取向度主要是拉伸流动取向的贡献。 4.湿法纺丝采用零拉伸时,其纺丝线上的膨化区消失。 5.定力热定型的实质是在纤维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让高弹形变转化成塑性变形。 6.一次成型是利用塑料的塑性变形而成型,二次成型是利用塑料的推迟变形而成型,即是在塑料处于弹性状态条件下进行的。 7. 注塑机的螺杆形式和结构与挤出机的螺杆完全相同。 8.天然橡胶的化学结构是顺式聚异戊二烯。 9.压延效应就是压延后的胶片容易出现一种纵横方向物理机械性能的差异,即在纵方向的抗强度小、伸长率大、收缩率小,而在横方向的抗强度大、伸长率小、收缩率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橡胶分子链及针状或片状的填料粒子,经压延后产生取向排列的结果。 二.(试题得分16分)选择题 1.对于切力变稀的纺丝流体,____ A. η0 <ηa<η∞ B.ηa<η0且ηa<η∞ C. η∞<ηa<η0 D.ηa>η0且ηa>η∞ 2.“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适用于估计()的互溶性。 A.非极性高聚物与极性溶剂 B. 非极性高聚物与非极性溶剂 C.极性高聚物与极性溶剂 D. 极性高聚物与非极性溶剂 3.在同样的结晶条件下,下列成纤高聚物中,()的结晶速度最高。 A.PET B.PA6 C.PA66 D.等规PP 4. 溶剂的扩散系数 DS和凝固剂的扩散系数 DN随凝固浴中溶剂含量的增加而()。 A. 增大 B. 减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 本<<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适用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课。高分子化学内容主要包括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聚合反应原理,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大分子化学反应,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其性能并且能够对给出的现象给以正确、合理的解释。高分子物理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与聚集态结构,聚合物的分子运动,聚合物的溶液性质以及聚合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等,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物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聚合物的多层次结构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考生应具备运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高分子化学部分 (一)绪论 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2(聚合物的命名及分类; 3(分子量; 4(大分子微结构; 5(聚合物的物理状态; 6(聚合物材料和强度。 (二)自由基聚合 1(自由基聚合机理;

2(链引发反应; 3(聚合速率; 4(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 5(分子量分布 6(阻聚与缓聚 7(聚合热力学 8(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三)自由基共聚合 1( 共聚物的类型和命名 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 3( 竟聚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 4( 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 5( Q-e概念 (四)聚合方法 1(本体聚合 2(溶液聚合 3(悬浮聚合 4(乳液聚合 (五)阳离子聚合 1( 阳离子聚合的单体; 2( 阳离子引发体系; 3( 阳离子聚合机理; 4( 影响阳离子聚合的因素; 5( 聚异丁烯和丁基橡胶。 (六)阴离子聚合 1(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2(阴离子引发体系和引发; 3(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和单体的匹配 4(活性阴离子聚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