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组态技术论文

工业组态技术论文
工业组态技术论文

《工业组态技术教程》

结课论文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礼勇

学号:110611311

姓名:李龙强

日期:2013.12.07

反应车间监控软件

摘要:

本文以“组态王 6.5”为基础,详细讲述了制作一个反应车间监控系统各种步骤。包括设计图形界面、定义设备驱动、构造数据库变量、建立动画链接等。组态王作为一个开放型的通用工业监控系统,用户无需关心复杂的通信协议源代码、无需编写大量的图形生成,就可以方便的进行画面开发、简单的程序编写函数调用、设备连接完成一个监控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数据库、变量、报警、趋势曲线、控件、配方

主画面的设计:

安装之后打开组态王看到如下标题,点击“新建”创建一个新工程,然后打开。

打开之后出现如下画面?

在左边的列表中选择“设备”下的DDE,然后新建,找到PLC,点击亚控仿真PLC,选择串行。如下图所示:

在设备的选择完成之后,开始创建新画面。找画面,点击新建。设置画面名称和分辨率,还可以通过工具箱去改变窗口颜色,如下图;

为了方便操作往往再添加“上”“下”两个画面,以便放置按钮,同时也可以使画面具

有层次美感。

在画面建立之后,开始往上面添加图库。点击工具箱

打开图库的画面:

添加图库,并排列好之后,可以在上面添加一些按钮,或者添加一些必要的文字已作注释。如下图所示:

添加文本按钮右击文本改变字符添加文字按钮

所有的步骤完成之后建立的主画面如下图所示:

建好之后,开始创建变量。打开数据词典,点击新建,创建需要用到的变量。

位和温度为I/O整数,压力为I/O实数。寄存器为INCREA.

3:变量连接

双击,会弹出对话框。

点击模拟值输入和模拟值输出,如下图所示:

在变量名后面点击问号,选择要关联的变量。在选择压力时,最大值要修改为2。在模拟值输出时,压力的整数位为1,小数位为2。

同理,双击反应器,比如:

出现如图所示的画面:

在变量名后面选择需要的关联的变量,同时也要注意最大值的修改。也可以改变反应器的填充色,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4:创建按钮

在建立的“下“画面上创建“退出”,和所对应的画面名称按钮。并双击进行命令语言的编程。如下图所示:

并单击“按下时”,进行相应的编程。如下图所示:

“退出”的编程为:

在所有的变量关联之后画面的设计部分也就结束了。

第四部分

报警设置:

1:报警画面

所要创建的画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报警确认按钮,历史报表,实时报表,报警灯,报警上限下限值,游标等。

报警确认为四个,分别是温度,液位,压力,报警总确认。

报警灯为四个。

添加报警报表,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标之后,在报警画面上画两个报表,分别命名为历史报表,和实时报表。

其次在添加三个游标,以及所需要的文字注释。

用直线把各自的区域规定之后,排列整齐。

添加完之后,如下图所示:

2:报警源

打开电脑控制面板,在管理工具目录下,选择ODBC数据源,点击系统DSN,单机添加按钮,在安装目录下找到报警数据库,确认。

然后打开组态王报警配置,在报警源块,选择报警数据库。

3:创建报警系统

打开数据词典,双击定义的变量,在报警定义下进行报警高低值的设定如下图:

打开报警组,进行报警组的添加,如下图所示:

4:创建报警报表

双击在报警画面上创建的报表,给报表分别命名历史报警和实时报警,选择所对应窗口,如图所示:

了让报警醒目,我们可以设定让报警窗口自动掉出来,同时也可以添加报警声音。双击在“命令语言”下面的“事件命令语言”,点击新建,打开画面,进行设定编程,如下图所示:

5:让变量的报警灯闪烁

首先在数据词典里面定义变量如下图所示:

在报警画面上右击,选择画面属性,在命令语言下面进行编程,进行报警的相关设定。如下图所示:

编程完成之后,双击报警画面上的

报警灯;

对指示灯进行设定,如下图所示:

把每一个指示灯关联上各自的变量之后,进行报警确认按钮的设置。

6:报警确认按钮

双击创建的报警确认按钮,进行编程,达到控制报警灯和报警声音的目的。

对四个报警确认按钮分别编程,通过不同的编程语句,可以分别控制不同的报警灯。

7:报警页面的上下限设置

双击上限值:进行上限的设定,,双击之后会弹出

如一个窗口,选择模拟值输入和输出

选择模拟值输入,进行设定,如图所示:

选择模拟值输出,进行相关设定:

在关联压力变量时,要注意修改它的最大值,以及整数位和小数位的修改,然后点击确认,选择全保存。

在所有的步骤完成之后,进行下面的

操作。

同理也对下限进行设定,如下图所

示:

实时值的连接如下:

在所有的步骤完成之后,可以运行一下组态王观

看设置的效果如何:

第五部分

趋势曲线:

1:实时曲线

在工具箱里面点击图标;,在画面分别画上温度,液位,压力的

实时曲线。

紧接着双击画好的曲线,关联变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联变量的个数。如下图所示:

关联之后,可以通过修改属性把颜色填充到文字中。结束之后入下所示:

2:历史曲线

在工具箱里面点

击图标

,然后选择

确定。在画面上建立一个历史曲线表格,双击修改控件名。

然后在控件上右击,选择控件属性,选择增加按钮,添加需要关联的变量,如下图所示:

之后,右击画面属性,选择命令语言进行编程。达到控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显示出所关联变量的走势,编程如下图所示:

所有的步骤完成之后,可以运行组态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控件的添加及设置:

创建新画面,在工具箱里选择

选择

势曲线下

的立体棒

图,之后双击命名“棒图”,也可以修改它的图表类型,选择三维类型。随进行变量的关联。

右击画面属性,选择命令语言,进行编程让棒图动起来,相关程序如下图:在存在时是:

在显示时是:

然后点击确认。

接着在控件创建框里选择XY曲线,画在画面上方。双击修改名称,点击画面属性。选择命令语言,进行编程,如下图所示:

所有步骤做完之后运行组态王,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2:用控件

在工具箱里,选择通用控件,选择一个媒体播放器。如下图所示:

然后在画面上添加选择的播放器,双击播放器并命名为播放器。在数据词典里面新建一个变量类型为内存字符串的“影音”变量,一边组态王和电脑上的文件建立联系。在工具箱里选择一个列表时组合框,添加在画面上,如下图;

双击组合框,并命名。在

组合框后面创建按钮,以便组合

框,双击按钮选择命令语言,对

按钮进行编程,使之与组合框建

立联系,达到控制的目的。编程

如下:

然后点击“确认”。

随后让播放器关联变量,在组态王的命令语言下选择数据改变命令语言,新建并选择创建的“影音”变量,随后进行编程,让播放器与电脑上的文件进行识别并建立联系。

编程如下图所示:

所有的步骤做完之后可以运行组态王观看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画面上自己也可以添加日历控件等,同时播放器不仅可以播放音乐,还可以播放视频,更加的丰富全面。

工业电气控制技术

工业电气控制技术 第一章思想方法及知识 使用电气设备时安全是第一原则。 一,查找问题基本原则 查找电气设备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步骤: 1故障调查 (1)问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首先应向操作者了解故障发生的前后情况, 这样有利于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来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 (2)看熔断器内熔丝是否熔断,他电子元件有无烧坏;发热;断线;导线 连接螺钉是否松动;电机转速是否正常。 (3)听电动机变压器及有些电气元件在运行时声音是否正常,可帮助寻找 故障的部位。 (4)摸电动机,变压器和电气元件的线圈发生短路故障时,温度显著上升, 可切断电源后,用手去触摸。 2电路分析 根据故障调查结果,参考电气设备的电气原理图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出故障产生的部位,然后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直到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排除。 分析故障时,应有针对性,如接地故障一般先考虑电气柜外的电气装置,后考虑 电气柜内的电气元件,断路和短路故障,应先考虑动作频繁的元件,后考虑元器 件。 3断电检查 检查前先断开机床总电源。检查时,应先查电源进线处有无因碰伤而引起的电源 接地,短路现象螺旋式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弹出,热继电器是否动作。然后 再检查外部有无损坏,连接导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是否过热或烧焦。 4通电检查 在断电检查仍没找到故障时,可对电气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在通电检查 时,要尽量使电动机和其所传动的机械部分脱开,将转换开关和控制器置于零位, 行程开关还原到原来位置,用校灯或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是否有严重 缺相和严重不平衡。

再进行触电检查,检查的顺序为:先检查控制电路,后检查主电路;先检查调整 系统,后检查主传动系统;先检查交流系统,后检查直流系统。或断开所有开关, 取下所有熔断器,然后按顺序逐一插入欲要检查部位的熔断器,合上开关,观察 各电气元件是否按要求动作,是否出现冒火,冒烟,熔断器是否熔断等现象,直到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 二设计基本原则 设计电气控制电路图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机械各工艺对电气控制电路的要求。 一般控制电路只要求满足启动,反向和制动就可以了,有些则要求在一定范围内 平滑调速和按规定和规律改变转速,出现事故时,需要有必要的保护及信号预报, 各部分运动要有一定的配合和联锁关系等。 (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路应力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使用维护方便,尽量选用标准的,常用的,或经过实际考验过的电路和 (3)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一律按国家标准绘制。 三调试基本原则 电气设备试车之前,电气工作人员应带上电气原理图,按线图及欧表,万用表等必要的测试仪表,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各电气元件有无损坏,接线端有无脱落和松动。 2)用500V欧表测量交直流电动机,电气元件带电部份与金属外壳及线路的对 地绝缘电阻,

DDE与COM技术在组态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DDE与COM技术在组态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VC和Matlab通过COM与DDE技术在组态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方法,发挥了Matlab在数值计算中的强大功能和InTouch在人机对话界面开发中的独特效果。 关键词:Matlab lnTouch COM DDE 组态软件 随着各类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蓬勃发展,组态软件越来越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灵魂。它在实时数据存储、检索和图形显示及人机对话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效果。但是组态软件的脚本语言非常简单,在数据处理、算法实现等方面相对薄弱。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态软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Matlab作为一款优秀的数值计算软件,提供了应用于信号处理、工业控制、应用数学等各个领域的工具箱,但是它对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占用了庞大的系统资源,生成实用的人机对话界面的能力不强。 为了开发出具有友好人机对话界面、实现多种控制算法并完成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组态软件,可以使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组态软件进行人机对话界面开发,以此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这样,开发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本文根据Matlab和应用非常广泛的组态软件In—Touch提供的编程接口和数据通信协议,提出了一种使用DDE和COM技术进行组态软件开发的方法。 1 基本思路与系统构架 动态数据交换(DDE)是一个由Microsoft开发的通信协议。该协议允许在Windows环境中的应用程序之间彼此发送/接收数据和指令。它在两个同时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实现客户服务器关系。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并接收对这些数据感兴趣的其它应用程序的请求。发请求的应用程序叫做客户。InTouch 可以利用Microsoft的DDE与其他Windows程序通信,并可同时作为客户或服务器程序。 Matlab提供了多种混合编程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都不能脱离Matlab 的运行环境,也不方便其它应用程序调用。为了摆脱Matlab运行环境,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方便其它应用程序调用,MathWorks公司推荐使用COM builder在Matlab环境下开发COM。COM是Component Object Module的简称,它是一种通用的对象接口,任何语言只要按照这种接口标准就可以调用它。 这样,可以使用Matlab开发COM组件,在VC下开发DDE服务程序,使其与InTouch进行数据通信,而这个DDE服务程序调用Matlab开发的COM进行数

2016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教学时数:56 学时其中实践56 学时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 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小四号黑体字) 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开出 要求 备注 1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 态 1、掌握软件组态 2、学习集散控制方法 8 6 验证必做 2 基于D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3 基于D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选做 4 基于FCS的温度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5 基于FCS的液位控制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掌握系统设计、硬件连接 2、验证组态和实现控制 8 6 综合必做 6 PROFIBUS-DP应用1、掌握网络系统故障及诊断 2、掌握STEP7使用方法 8 6 综合选做 7 HMI组态软件 1、掌握HMI的使用 2、完成基本PLC功能 8 6 综合选做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一、引语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还是计算机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组态软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本文介绍了主要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其强大的功,并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 二、概述 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其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鲜明优点。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 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常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监控层的硬件以工业级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主,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微机。 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臵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 I/O设备,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系统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 三、组态软件的现状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组态软件产品按厂商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国外专业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国内外硬件或系统厂商提供的产品,以及国内自行开发的国产化产品。 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国内组态软件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国外几家组态软件占据,如:FIX、Intouch等[1]。而这些“洋软件”除了在功能完备性、产

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 课程简介

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Industrial Control HMI and Field Bus Design) 课程编号:01115050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七学期;32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先行课程:无 后继课程:*****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确现场总线的特点、系统构成、监控组态软件原理;了解现场总线网络准入测试、FF的发展及准入测试、PROFIBUS-DP、PROFIBUS-PA、PROFIBUS-FMS 的主要技术特点、LonWorks的收发器技术、结点技术等相关知识;掌握工业网络传输控制方式、常用工业网络互连设备、FF通信模型及主要技术、FF功能块及FF的工业组态、PROFIBUS 总线存取协议、PROFIBUS行规、LonWorks技术特点、LonTalk协议等相关内容;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现场总线进行选型;能够设计基于现场总线的一般控制系统。 教材:雷霖:《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技术(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推荐参考书: 1.杨卫华,《现场总路线网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甘永梅,《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高安邦,《LonWorks技术开发和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陈在平,《现场总线及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授课教师: 1.主讲教师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能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本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现场总线的特点、系统构成、监控组态软件原理,掌握工业网络传输控制方式、常用工业网络互连设备、FF通信模型及主要技术、FF功能块及FF的工业组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现场总线进行选型;能够设计基于现场总线的一般控制系统。 教学与实验设施: 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开展,多媒体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能同时运行office的课件和相关的仿真软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可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外,指导学生对相关外延知识的获取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期中成绩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可以通过个人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业控制组态与现场总线设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作者: ————————————————————————————————日期: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一、现场总线技术 1.现场总线的定义。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现场总线网络的特点。 1)适应工业应用环境。 2)要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3)多为短帧传送。 4)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3.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4.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 1)输入设备(变送器/传感器); 2)输出设备(执行器等); 3)控制器; 4)监控/监视计算机; 5)网络互联设备(网桥/网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6)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5.现场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数据用于什么? ●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包括按钮、传感器、接触器、变送器、阀门等,传 输其位置状态、参数值等数据; ●总线上的输出数据用于:驱动信号灯、接触器、开关、阀门等。

6.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FF总线)、CAN、PROFIBUS、LonWorks、 ControlNet、DeviceNet、Hart 7.请给出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1)现场通信网络 2)数字通信网络 3)系统的开放性 4)现场设备互连网络 5)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高度分散性 6)互操作性与互换性网络 8.请给出5个现场总线的优点。 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 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 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 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 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6)提高了系统的测量与控制精度 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 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9)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 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 9.请列举现场总线的一些应用领域。 ●连续、离散制造业,如电力、石化、冶金、纺织、造纸,过程自动化仪表;火 车、汽车、轮船、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 ●楼宇自控、仓储; ●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大气、水污染监测网络) ●农、林、水利、养殖等 二、数据通信基础 10.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传输报文、 通信协议 有效性指标: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波特率;频带利用率;协议效率;通信效率 可靠性指标: 误码率 11.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代码的传输顺序可分为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根据数据信号传输时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12.请说明数据通信方式(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都有哪几种,并简单说明其不 同之处。 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3种。 1)单工通信:指所传送的信息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 送

《现代工业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整体设计城轨191

《现代工业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现代工业设备电气控制技术 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制定人:宁玉伟 合作人:王俊豪 制定时间: 2019年9月15日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应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对机床电气设备具有较强的分析、应用和维护能力,能从事机床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等工作,熟练掌握维修电工使用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经过本课程学习的学生,99%以上能通过职业考证。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五个模块(15个子项目)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能运用已掌握的电机与电气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根据IEC国际电工标准和机电行业规范进行电器元件、电气控制线路图(原理图、安装图、接线图)的设计和安装接线、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对所连接的电路进行检查和故障判断。 知识目标: 1.知道低压电器对电机控制的基础知识。 2.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特种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理解低压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作用、应用场合、主要技术参数、典型产品、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4.掌握低压电器的的选择、应用和维护方法;

5.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基本环节的线路板制作方法; 6.掌握典型机床的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并会设计、安装、维修电气控制控制柜。 素质目标: 1.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 3.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 4.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5.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概述

概述 电器与电气的区别 计划授课时间:2013.9.10 电器 泛指所有用电的器具,比如:电视机、电冰箱、风扇、电脑,从专业角度上来讲,主要指用于对电路进行接通、分断,对电路参数进行变换,以实现对电路或用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切换、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工装置、设备和元件。 按工作原理分类。 1)电磁式电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如接触器、各种类型的电磁式继电器等。 2)非电量控制电器依靠外力或某种非电物理量的变化而动作的电器,如刀开关、行程开关、按钮、速度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等。 按动作原理分类 (1)手动电器用手或依靠机械力进行操作的电器,如手动开关、控制按钮、行程开关等主令电器。 (2)自动电器借助于电磁力或某个物理量的变化自动进行操作的电器,如接触器、各种类型的继电器、电磁阀等。 电气 电气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设施设备等。 电气含义 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的/维持于改善限制空间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叫“电气”只要是以电能传输以及使用的途径只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的电的联系,每个电压等级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通过导线、断路器或者隔离开关等,均有电的直接联系。二是没有电的直接联系,而是通过气隙内的磁场进行能量交换(传输),比如说变压器的各绕组之间,就是通过气隙联系的。比如电机定子之间也都是通过气隙来联系的。 电气是指电气工程的弱电部分,只要研究信息的处理、变换;电子又可分为两块: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电子电器(电子原件:制作电路板和电子设计的电子零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硅类、LED灯。电子器件:有单个和多个电路板组成的一个电子功能器件),电子系统:由电子设备组成的一个系统即——弱电工程系统 电气之于电器,该怎么理解呢?电气/电气工程(EE),其外延涵盖了微电子,光子学,以及微机应用技术。但似乎又与我们谈论的电气有所偏差。但,可以肯定一点,大家所认同的是,电器是具体的物体形象,电气是不可触摸的分类概念!电气包含电器。“电气”者,外文翻译之词也,盖西方工业之初,动力机械均由蒸汽轮机驱动,后来则有了电,故“电气”者,开始泛指工业动力者也,然现在也无蒸汽轮机了,故干脆以电气泛指电了。 电气:根据字面的含义,感觉就是不可触摸的东西而有些却是能看到摸不着的,上面提到的以前的蒸汽机驱动,还有以前的蒸汽机火车。 从字面上的意思我认为电气在汽车上所包括的:汽车空调系统、汽车气囊、以及汽车上的一些辅助设备,空气净化器等一些设备原件。还包括一些用空气来来连接的一些开关。 电气: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电气设备指的是使用强电的设备,电子设备指的是使用弱电的设备。 电器:凡是根据外界特定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接通或断开电路,继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及调节的电气设备均称为电器。 电器的范围要狭隘一些,而电气更为宽泛,与电有关的一切相关事物都可用电气表述,而电器一般是指保证用电设备与电网接通或关断的开关器件。电器侧重于个体,是元件和设备,而电气则涉及到整个系统或者系统集成。电气是广义词,指一种行业,一种专业,不具体指某种产品。电气也指一种技术,比如电气自动化专业,包括工厂电气(如变压器,供电线路)、建筑电气等;电器是实物词,指有具体的物质,比如电视机,空调等。 低压电器的作用与分类 控制电器按其工作电压的高低,以交流1200V、直流1500V为界,可划分为高压控制电器和低压控制电器两大类。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大纲

《工业组态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编号:40022570 英文名称:Industry Configuration Software 适用专业:工业电气自动化……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自动化教研室 总学时:48 学分:3 考核形式:考查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 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监控组态软件地位、作用、产生与发展趋势。以我国优秀的组态软件“组态王”作为具体示例,系统地讲述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原理、功能及技术指标。着重就自动化工程中普遍遇到的要求,介绍如何利用监控组态软件的标准功能模块进行定制实现,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 1.了解常用的工业组态软件及发展趋势 2.掌握组态王工程管理器的应用 3.掌握组态王工程浏览器的基本功能 4,掌握生产现场静态画面的制作 5.掌握建立动态数据库 6.掌握数据库变量与现场画面的动画连接7.掌握建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8.掌握建立实时数据报表和历史数据报表9.掌握建立实时数据曲线和历史数据曲线10.熟悉各种内部控件与外部控件的使用,11.掌握使用ODBC建立与外部数据库的连接12.掌握使用DDE通信建立与Excel的连接13.掌握使用OPC通信建立与外部设备的连接14.熟悉报警窗口制作使用, 15.掌握组态王的网络控制功能 16.了解系统安全性维护与安全措施。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这门课程基础是: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仪表、可编程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SQLSEVER 数据库应用技术。 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生产现场的静态画面制作 实验目的: 1学习工具箱几何工具的使用 2学习工具箱内部控件的使用 3学习工具箱通用控件的使用 4 组态王图库的使用 实验内容和要求: 建立一个化工配方车间,用两种化学原料配比制作出成品,要求使用图库中的容器、管道和阀门,使用工具箱中的文本输入工具制作标题和各个器件的注释。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 586或兼容机一台 实验二建立数据词典 实验目的: 1熟悉变量定义三个属性页中的参数含义 2 掌握组态王变量的数据类型 3 掌握各物理量的定标方法

工业网络控制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学院: 学号: 姓名: 导师:

摘要 机器视觉是一门交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发展迅猛。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的关键技术,如光源照明、光学镜头、摄像机、图像采集、信号处理、执行机构等的发展状况。同时,从自动检测、智能装配、视觉伺服三个方面对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机器视觉;工业应用

0 引言: 机器视觉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各种技术, 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但并不仅仅是人眼的简单延伸,更重要的是具有人脑的一部分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它是实现精确定位、精密检测、自动化生产的有效途径, 同时它具有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较宽光谱相应范围、可长时间工作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加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如工业制造、医学、导航和遥感图像分析等。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机器视觉的技术发展及其工业应用作一综述。 1关键技术: 图1 典型工业机器视觉系统 参见图 1 ,我们可以发现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 它包括图像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电光源照明、光学成像、传感器、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图像增强和分析算法、图像卡、I/ O 卡等)。这些技术在机器

工业电气控制技术简答题

1、 交流和直流电磁铁的区别? 直流电磁铁没有铁心消耗,瘦长型,吸合过程电流不变,磁通变大。 交流电磁铁有铁心消耗,矮胖型,吸合过程磁通不变,电流变小。 2、什么是吸力特性?什么是反力特性?吸力特性和反力特性如何配合?什么是返回系数? 电磁机构的吸引线圈通电后,铁心吸引衔铁的电磁吸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称为吸力特性。 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的力与气隙的关系曲线称为反力特性。 配合:(1)吸合过程中,吸力必须大于反力。(2)释放衔铁时,反力必须大于剩磁吸力。 复归值r χ与动作值o χ之比称为返回系数或恢复系数f χ。 3、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1)接触元件的材料。触头材料的电阻系数越大接触电阻越大,材料屈服点越小接触电阻越小。 (2)表面粗糙度。接触面越粗糙,越容易被污染和氧化,也越容易生成膜电阻,因而接触电阻也就越大。 (3)接触压力。接触面受压后总有弹性及塑性形变,使接触面积增大。 (4)接触形式。接触形式分为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 4、桥式触点灭弧有什么好处?常用的典型灭弧装置? 桥式触电灭弧的好处:一方面使电弧拉长,另一方面使电弧温度降低,有助于电弧熄灭。 常用的典型灭弧装置:简单灭弧、弧罩与纵缝灭弧装置、栅片灭弧装置、、固体产气灭弧装置、石英砂灭弧装置、磁吹灭弧装置、油吹灭弧装置、气吹灭弧装置、真空灭弧装置、无弧分断。 5 6、交流接收器有何用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交流接触器用于频繁地接通或断开交流主电路,大容量控制电路等大电流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具有远距离操作功能和失压(欠压)保护功能。 主要有电磁机构、主触头及灭弧罩、辅助触头、反力装置、支架和底座等几部分组成。 接触器的执行机构用来接通或者断开被控制电路,主触头接通或断开主电路,辅助触头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接触器的判断部分为反力装置,它由释放弹簧和触点弹簧组成,支架和底座用于接触器的固定和安装,灭弧室起分断时熄灭电弧的作用。 7、什么是主令电器?常用的主令电器主要有哪几种? 主令电器是一种机械操作的控制电器。它对各种电气系统发出控制指令,使继电器和接触器动作,控制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起动、停车、制动以及调速。 常用的主令电器有:控制按钮、指示灯、行程开关、接近开关、转换开关、万能转换开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

级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 术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工业控制组网与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ANN803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56学时其中实践56学时 教学时 数: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是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Machine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掌握HMI的设计方法;结合S7-300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主要仪器设备 I/AS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试验方式:综合设计 2、基本要求: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五、考核与报告(小四号黑体字) 1、考核方式:以平时考核(考勤、课堂组织纪律、课堂讨论发言)、平时实训完成度和期末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实训操作成绩(30%)+期末成绩(50%) 3、报告填写要求:不少于6次 七、教材及实践指导书

1、使用教材:陈在平.《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2、参考教材: 杨卫华.《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何衍庆,俞金寿.《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060260 课程中文名称:工业控制网络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总学时:40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12学分: 2.5 授课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集成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教学目的 工业控制网络即现场总线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技术发展汇集成的结合点,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场的结果。现场总线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领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热点。现场总线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而且应用得越来越普遍。例如,对于电气工程领域,在现代电机驱动与控制装置(如变频器)中、在数字化变电站、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中、在智能电器中、在楼宇自动化装置中,几乎均要求配置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对于国防领域,在航空航天设备、舰船、装甲车辆中均使用了现场总线系统。 本课程以现场总线基本技术及其节点设计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场总线通信与网络基本知识,学会阅读并理解现场总线协议/规范,能够设计一般设备的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掌握典型现场总线系统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为学生进行现场总线系统设计和现场总线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场总线的基础知识、国际标准现场总线及其它主流现场总线协议/规范、现场总线节点设计以及现场总线系统应用技术基础。 第1章绪论 现场总线的发展历程、概念、组成、技术特点与优点,标准及应用领域。 第2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基础 数据编码方式、信号传输方式、通信方式等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硬件组成与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层、接口和服务、服务原语等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及其优缺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第3章控制器局域网——CAN CAN总线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CAN总线的技术特点,CAN节点的分层结构,CAN的一些基本概念,报文传送及其帧类型,错误类型及其界定,位定时要求,CAN总线基本技术阐释与分析,CAN控制器及接口芯片:SJA1000、82C250,CAN节点设计,CAN系统应用实例。 第4章DeviceNet DeviceNet简介,DeviceNet的连接(CAN标识符区的DeviceNet使用、连接建立概述、预定义主/从连接组、客户机和服务器的连接终点),DeviceNet信息协议(显式信息、输入/输出信息、分段/ 重组、重复MAC ID检测协议),DeviceNet通信对象类,网络访问状态机制,预定义主/从连接组,构建DeviceNet网络的步骤及所需的硬件和软件,DeviceNet节点设计、DeviceNet系统应用实例。 第5章ControlNet

工业电气控制技术(常用电器)

工业电气控制技术<常用电器)摘 吕厚余,邓力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第一章基本控制原理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反馈) 第二章电器的基本知识 2.1 电器概述 →电器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与应用起着控制、调节、检测和保护的作用,是输配电和用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1.按工作电压等级分 <1)低压电器:工作电压在交流1200V或交流1500V以下的各种电器,如接触器、控制器、启动器、刀开关、自动开关、低压熔断器、继电器、电阻器、主令电器等。 <2)高压电器:工作电压高于电流1200V或直流1500V的各种电器,如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避雷器等。 → 安全电压额定值为42V,36V,24V,12V,6V。 <1)42V可供有触电危险的场所使用,如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 <2)36V可供在矿井、多导电粉尘等场所使用的行灯等使用。 <3)24V、12V、6V可供某些人体可能偶然触及的带电体的设备选用。 3.按用途分 <1)控制电器:用于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电器, 如接触器、各种控制继电器、控制器、启动器等。 <2)主令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发送控制命令的电器, 如控制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等。 <3)保护电器:用于电路及用电设备的电器, 如熔断器、热继电器、各种保护电器、避雷器等。 <4)配电电器: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电器, 如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刀开关、断路器、自动开关等。 <5)执行电器:用于完成动作或传动功能的电器, 如磁铁、电磁隔离器等。 → <1)有触点电器 由触点实现通断电路的功能,如刀开关、接触器等。 <2)无触点电器 电器通断电路的功能不是通过机械接触,而是根据输出信号的高低实现的<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效应,如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三极管的饱和和截止来实现电路的通断),如固态继电器、接近开关灯等。 2.2 电器的基本理论 →在结构上,电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感测部分、判断部分和执行机构。 感测部分接受外界输入的信号,通过转换、放大再由判断部分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执行机构动作,输出相应的指令实现控制目的。 2.2.1 电磁式电器的工作原理 对于有触头的电磁式电器,感测和判断部分大都是电磁机构,而执行机构则是触头。 →按触头控制的电路又分为主触头和辅助触头。 主触头用于接通和断开主电路,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一般装有灭弧罩; 辅助触头用于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只允许通过较小电流。 → 桥式触头:两个触点串于同一条电路中,电路的接通和断开由两个触点共同完成。 点接触形式,适用于电流不大,且触头压力小的场合。 面接触形式,适用于大电流的场合,多用于较大容量接触器的主触头。 指形触头:触头的接触区为一直线,触头接通或分断时产生滚动摩擦,适用于通电次数多,电流大的场合,常用于刀开关。 →电接触的结构形式 <1)固定接触 两接触元件在工作时间内固定接触,无相对运动也不分离。 <2)滚动和滑动接触 如电阻器的滑动头,电机的电刷和滑环,电气机车的馈电弓和馈电线等。 <3)可分、合接触 触头/触点 →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实验报告范文

课程名称: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任务一:我的第一个工程,时间3月8日任务二:水箱控制,时间3月22日 任务三:用户权限的管理,时间4月18日

任务一:我的第一个工程 一、工作任务 1、理解组态技术、MCGS组态软件的特点和构成。 2、建立一个简单的MCGS组态工程。 二、工作要求 1、正确回答相关的理论知识点。 2、建立名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的工程项目,保存到F盘以自己学号和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 3、工程运行时,立即最大化显示工程画面,窗口标题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画面中有:1台水泵、2个水罐、2个阀门、3段水管和相关文字注释。工程效果图可参见MCGS帮助系统:MCGS快速入门。 三、工作过程 (一)理论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工控组态软件? 2、说明英文缩写的含义:MCGS、ODBC、OPC、OLE。 3、MCGS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其核心是什么? 4、MCGS系统为什么与设备无关? (二)详细写出组态工作过程 1、创建自己的文件夹 打开F盘,鼠标右击,新建文件夹,将文件夹命名为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如:41011150 XX。这样在F盘根目录下就建立了自己的文件夹——F:\41011150 XX。(每次组态工作前,先创建自己的文件夹,然后将组态工程文件保存在此文件夹中,今后不再重复说明)。 2、创建工程 (1)双击桌面“MCGS组态环境”图标,打开MCGS组态环境窗口。(一般会自动弹出一个最近编辑过的工作台窗口,将它关闭。)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工程”选项,弹出一个工作台窗口。一般会在D:\MCGS\WORK\下自动生成新建工程,默认的工程名为:“新建工程0.MCG”(若新建工程0.MCG已经存在,则新建工程的顺序号顺延,如:1、2、3等)。 (3)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工程另存为”选项,弹出文件保存窗口。在“文件名”一栏内输入“我的第一个工程”。再单击“保存在”一栏内的小黑三角,找到自己的文件夹,如F:\41011150 XX。点击“保存”按钮,工程创建完毕。 3、创建用户窗口 (1)在工作台中,单击“新建窗口”按钮,新建一个用户窗口,名称为“窗口0”。 (2)选择“窗口0”,单击“窗口属性”按钮,进入“用户窗口属性设置”。将窗口名称改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窗口标题改为:我的第一个工程,窗口内容注释改为:××设计(如:41011150 XX设计),窗口位置选中“最大化显示”,其它不变,单击“确认”按钮。这时原来的“窗口0”已经变为“我的第一个工程”。 (3)选中“我的第一个工程”,点击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设置为启动窗口”选项,将该窗口设置为MCGS运行环境中自动加载的启动窗口。 4、编辑画面 (1)选中“我的第一个工程”窗口图标,单击“动画组态”按钮(或直接双击“我的第一个工程”窗口图标),进入动画组态窗口。若没有看见工具箱则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绘图工具箱”。下面开始编辑本窗口的画面。 (2)画水泵:单击工具箱“插入元件”,弹出“对象元件库管理”对话框,从“泵”类中选取泵40,再将泵调整为适当大小,用鼠标拖动到适当位置(参照效果图)。从最下一行的状态条中,记录泵的位置和大小。若没有看见状态条则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状态条”。 (3)画“储藏罐”:同理,在“储藏罐”类中分别选取罐17、罐53。参照效果图调整位置和大小,并做好记录。

20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32053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Control Network and HMI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流组网技术,是控制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的网络通讯基本原理,面向底层PLC控制,构建控制网络,人机交互界面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实现远程监视及优化控制,并以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上掌握现代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实施过程。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大中型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方法。 2.掌握HMI的设计方法。 3.结合S7-300 PLC工程实例,达到一定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应重点讲授工业控制网络原理、设计方法、结合PLC系统,以实例为主线,以作业、讲解等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电工及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意要使概念类、分析类和设计类习题并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教师通过习题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同时习题也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 2.实验要求:根据课时较短,同时仿真系统在脱离实验设备亦能进行的实际情况,实验环节以作业形式安排在课后,以实例、作业、互动来完成实践过程,不单独设置实验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课程大作业。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控制网络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3.成绩构成:出勤(约占20%),平时考察(约占30%),课程大作业(占50%) (七)参考书目 《S7-300/400 PLC 应用技术》,廖常初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陈在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杨卫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二、中文摘要

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技术是以各类电动机为动力的传动装置或者系统为控制对象,以各种接触器、继电器作为控制手段,以此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密化及自动化,并配合一定的联锁系统实现安全保护的目的。它是一个成熟的控制技术,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标签: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生产;应用 前言 电气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随处可见其身影,小至家用电气、大至航空航天等,电气控制被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电气控制技术或者说了解其原理显得尤为重要。电气控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以继电器、接触器等为主搭接起来的逻辑电路,另一种是基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弱电控制强电的系统。 本文通过实际应用案例,主要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介绍。 1 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简介 传统控制系统为以接触器、继电器为主的电气控制,通过选择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等各种电气元件,经过布线、接线与调试,完成传统的接线逻辑电路,实现不同的控制要求,如电机起动、正反转、制动等控制功能、机床执行部件的工作循环等,虽然现在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但传统电气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应用的较为广泛,如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控制、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等。本文选择CA6140型卧式车床来分析传统控制系统在生产中的应用。 2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 3 CA6140型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3.1 主电路分析 由电路图1,可看出,系统共有三台电动机,其中M1为主电机,主要实现机床主轴旋转和给进运动;M2为冷却泵电动机;M3为溜板快速移动电动机。三台电机均为三相异步电机,功率在10KW以下,启动方式为全压直接启动,并用交流接触器控制单向旋转。 M1电动机由起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和接触器KM1构成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控制电路。主轴的正反转由摩擦离合器改变传动来实现。M1电机启动

《工业组态软件》练习题

一、创建过程画面 1. 创建一个单用户项目。 2. 按下图1创建过程画面。 3. 控制要求:(1)输入泵A/B的工作条件:①进料阀已打开;②出料阀已打开;③混合罐未满;④排放阀关闭;⑤紧急停止未动作。 (2)搅拌电动机M的工作条件:①混合罐未空;②排放阀关闭;③紧急停止未动作。 (3)排放阀V的工作条件:①搅拌电动机M停止工作;②紧急停止未动作。 图1 过程画面 二、组态过程变量 按下表组态过程变量。

精选文库 变量名称变量类型变量参数说明 A_Start 二进制变量DB10.D0.0 成分A泵启动 B_Start 二进制变量DB10.D0.1 成分B泵启动 M_Start 二进制变量DB10.D0.2 搅拌机M启动 V_Start 二进制变量DB10.D0.3 排放阀V启动CRT_ DATA 二进制变量DB10.D0.4 启动 CRT_ Local 二进制变量DB10.D0.5 CRT/Local运行方式TANK_LEVEL 有符号16位数DB10.DW2 液位高度 A_RUN_STOP_LT 二进制变量DB10.D4.0 A泵运行指示 B_RUN_STOP_LT 二进制变量DB10.D4.1 B泵运行指示 M_RUN_STOP_LT 二进制变量DB10.D4.2 搅拌机M运行指示V_RUN_STOP_LT 二进制变量DB10.D4.3 排放阀V打开指示InA_Iv_Open 二进制变量E0.1 成分A进料阀打开InA_FIv_Open 二进制变量E0.2 成分A出料阀打开InB_Iv_Open 二进制变量E1.1 成分B进料阀打开InB_FIv_Open 二进制变量E1.2 成分B出料阀打开三、组态过程值归档 要求:用趋势图对液位高度变量进行归档,如图2所示,归档名称:Tank_Level。 图2 Tank_Leve变量归档图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