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她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2周内,可达95%左右。

死亡原因: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产伤(6、3%),硬肿症(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就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或体温低于35、5℃。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与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就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3)就是否伴有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的改变等

引起惊厥的原因

窒息后引起的HIE、产伤性颅内出血、化脑、宫内感染、代谢异常、核黄疸、先天性脑发育不全等。

7、呼吸异常

正常呼吸时不费劲,40次/分,若呼吸稍有些快慢不均,时深时浅,但不伴有皮肤青紫等现象也属正常。安静时呼吸≥60次/分或≤30次/分,有三凹征/鼻翼扇动/呼气性呻吟/抽泣性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均提示呼吸异常,应及时处理。常见原因有:上呼吸道阻塞、肺部疾病、

心脏疾病、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症感染、代谢酸中毒、低血糖及血液系统疾患等。8、呕血与便血

首先应排除母血咽入综合征与口鼻、咽喉出血吞入。

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有:新生儿出血症、应急性溃疡、急性胃肠炎、NEC、严重感染致DIC、血液系统疾病及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9、其她

腹胀、反复呕吐、血尿或皮肤明显发黄等情况

结论

新生儿出现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危险症状或体征,都表明病情危重,应给予及时处理。如果条件限制,无法作进一步处理,应立即转往上级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NICU病人即刻处理

快捷、准确、有效、有序

目标——快捷

人员:组织、技能

设备:完好备用状态仪器、抢救用品

药物:各种抢救药品(心血管、兴奋呼吸、镇静止痉、脱水利尿、止血等)

人员

观察技术:对危重患儿护理质量的高低首先与观察能力有关。根据病情与生命征的变化作出综合判断,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

急救技术:如在紧急情况下护士能进行初步复苏处理、气管插管、使用复苏气囊、呼吸机等。目标——准确

初步判断原发病

步骤:

1、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保暖

2、稳定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输液

3、放置胃管

4、止痉

5、抗感染

目标——有效

1、病人评价:呼吸、心率、肤色、

2、血压、血气

3、复习病历:确定病因与原发病

4、进一步检查措施:胸片、血常规、CRP、生化、血培养、TORCH抗体

目标——有序

抢救记录完整:医疗、护理

病历完整:本组各级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应到场

病情告知:家属理解

潜在纠纷:三级经治出面解释、安慰家属---报告科主任

纠纷:报告医教科,必要时保卫科帮助

NICU监护与护理内容

入院时的处理

1、入院前准备:辐射床、抢救单元各种设备运转正常

2、入院时措施:需要紧急处理的患儿应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脐动静脉插管等)

六、NICU监护与护理内容

入院后的常规护理与监护

1、泌尿与代谢:称体重、记出入量、监测血糖与电解质

2、呼吸与心血管系统:呼吸暂停

3、神经系统:意识、瞳孔、肌张力

4、血液与消化系统:血常规、腹胀、呕吐

5、其她:各种监护仪运转及报警、消毒隔离

▲新生儿的危急值

心率(次/min) <80 或>180

呼吸(次/min) <20或>100

血压:收缩压(mmHg) <40或>100

Pa02 (mmHg) <50

pH值<7、25或>7、55

▲新生儿的危急值

Na+ (mmol/L) <120或>160

K+ (mmol/L) >9或<2

BUN(mmot/L) >14、3

红细胞压积比<0、2

胃肠表现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高危儿转诊

①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特别就是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②出生时窒息;③需要呼吸支持;④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或怀疑心脏问题疾病;⑤怀疑外科疾病;⑥重度黄疸;⑦出生缺陷;⑧感染或败血症;⑨母亲合并症,如胎膜早破、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及母亲糖尿病等;⑩其她,如低血糖、喂养困难及家属有转院意向者。其中,早产儿。有心肺问题的新生儿。神经系统异常,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及糖、电解质紊乱。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及重度黄疸。有畸形的新生儿。其她:母亲孕期并发症、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等

新生儿疾病的早期症状的识别

产科人员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 一、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足月儿出生体重在2500g—4000g,皮肤红润,哭声响亮;体温在36℃—37℃,新生儿体温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呼吸浅而快,频率40次/分左右;心率120—140次/分左右;排便在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排尿在24小时内,一般于生后一天开始排尿,不超过48小时;新生儿特有的神经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腿反射,若这些反射消失,常提示严重疾病或颅内病变。 二、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可发生于足月儿与早产儿,生后2~3天出现,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5天,4~7天达高峰,1周后开始消退,持续时间≤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小于221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7umol/L,每日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umol/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就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生理性黄疸过高,也有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故生理性黄疸过高也需要干预治疗。 (二)马牙 部位于口腔上腭中线与齿龈,形状为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就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三)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于生后4~7天出现,乳腺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消退,切忌挤压导致感染!因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四)假月经 女性新生儿于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1周。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五)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生后1~2天,头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后自然消失。 (六)粟粒疹 新生儿生后鼻尖、鼻翼、颜面部皮脂腺堆积形成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doc

儿科急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流程 儿童篇 一、危重病人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及处理流程 体温异常:患儿体温持续升高达39度以上或高热不退,或退而复升或四肢厥冷,均为异常情况。 脉搏异常:心率过快过慢。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呼吸异常: 1、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转为深快,再逐渐转为浅慢,并有短暂停顿,像潮水涨落不断反复。说明病人呼吸中枢已趋衰竭。 2、点头呼吸:病人呼吸时,头随着上下移动,并处于昏迷状态,是病人临终的信号。 3、病人连续抽吸两次,说明呼吸中枢已经衰竭。 4、病人呼吸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片刻又开始呼吸,几度反复,预示呼吸即将完全停止。 5、呼吸时只见下颌活动,预报病人濒临死亡。 6、叹息呼吸:病人在急促呼吸之中时而叹息一次,是呼吸中枢告竭的信号。 7、鼾声呼吸:病人在呼吸中,不时发出不同于正常人打鼾的阵阵粗大鼾声,是死亡的警报。 血压异常:

患儿血压升高或降低→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通知医生→按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评估用药效果→作好记录。2岁以上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收缩压×2/3;1岁以内收缩压70-100mmhg,舒张压50-70mmhg;1-2岁收缩压80-112mmhg,舒张压50-80mmhg 处理流程: 1、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5、病情观察:(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6、时评估用药效果,并记录。 7、病情未改善及时转重症监护室治疗。

新生儿常见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新生儿为高危人群,因自身特点及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 人群,其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即生后 2 周内,可达95% 左右。 死亡原因: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呼吸系统疾病(21.8%),感染(14.2%),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 6.3%),硬肿症( 5.8%),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 1.哭声变化 哭是新生儿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正常的哭:饿、口渴、尿布湿、环境温度不适宜。突然的短促的尖声哭叫(脑性尖叫)、阵发性哭叫伴面色苍白、持续哭吵且无法安慰、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均提示病情严重。有以下可能:HIE 、颅内出血、化脑、败血症等。 2.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W 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C,或体温低于35.5 C。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清醒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应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症等)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惊厥的类型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对惊厥记录的注意点 1)惊厥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2)能否自行缓解

小儿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小儿危重症早期识别 小儿疾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尤其各种急重症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及时有效地救治危重患儿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而早期识别小儿可能存在或发展的危重征象是及时救治的前提。下面就告知各位家长如何做到小儿常见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 2、一般体征: 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㈡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 (3)是否有压疮 ㈢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 1、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3)痰量、颜色、性质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2)心音,是否有杂音 (3)血压、脉压差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 3、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2)瞳孔反应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 (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4、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危重新生儿识别

危重新生儿识别 早重视早告知早抢救提高存活率减少纠纷 一、危重症患儿与一般患儿的识别 1、一般危险症状:不能喝水或吃奶;频繁呕吐;嗜睡或精神差;有过惊厥或正在惊厥 2、一般体征: ㈠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常有下降,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 (2)四肢是否温暖 (3)体温维持情况 ㈡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或皮疹等 (3)是否有压疮 ㈢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望、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二、各系统症状判断: 1、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3)痰量、颜色、性质 2、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2)心音,是否有杂音 (3)血压、脉压差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 3、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 (2)瞳孔反应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 (4)对刺激的反应,是否剧烈头痛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4、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肠形 (2)是否排便,担保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5、泌尿系统: (1)尿量、颜色、性质 (2)是否有导尿管存在 (3)是否有外生殖器畸形 6、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核左移、CRP 7、内环境:主要指血糖及电解质 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一、呼吸系统 1、急性呼吸道梗阻: ⑴多见感染性喉炎及异物吸入,其它有咽喉部周围组织脓肿及或破溃、外伤 ⑵喉喘鸣、呼吸困难、严重者头向后仰、紫绀并窒息,如瞪眼、口唇突出、流涎、欲咳但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