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文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跃进教授讲座

10月23日晚,由重庆市社科联主办,重庆三峡学院社科联承办的“三峡大讲坛﹒人文社科知识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遗产》副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著名专家刘跃进在三峡学院学术报告厅就当前文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近2个小时的讲座,有近400名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刘跃进教授认为当前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研究注重文学的时空研究;二是文学研究开始关注不同阶层;三是文学研究注重作家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环境;四是文学研究向传统文献学回归;五是文学研究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研究。

当前,文学研究的导向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刘教授指出,文学研究不再仅仅关注文学本身,而是开始关注与文学相关的所有问题。例如文学时空观的形成、不同阶层的文学创作、作家的生存环境、作品产生的物质环境等。当前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向传统文献学回归,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研究中国文化必须从研究原始文献开始。

文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的方法。面对当前文学研究先分清文史哲研究方向,再补基础,读经典的现状,刘教授提出了四步走的研究方法。首先学好音韵学、文字学、目录学、出版学等语言基础课程,其次掌握历史学、地理学的基础课程,然后熟读《诗》、《书》、《礼》、《老子》、《庄子》、《论语》等经典著作,最后才开始分门别类地进行文学、史学、哲学的研究。刘教授还指出,当前文学研究应该同时重视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文学研究中既要有“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学,也要有“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学,决不可偏其一端;当前的文学研究太过西化。许多学者照搬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成果机械、生硬、偏激、脱离实际。文学研究应该回到中国化的道路上,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繁荣,服务现实生活。

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取得更大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文学交流的频繁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存储量大,信息检索方便的电子文献,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独特的国外文献,深埋地下,历史价值巨大的出土文献猛然剧增。这给当今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刘教授认为,只要切实用足、用好这些优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深入,文学研究的深度、广度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站在巨人的肩上,总会看得更远,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文学研究也必将会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整场讲座幽默不失严谨,通俗不乏深度。刘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儒雅博学。严肃、高深的学术问题第一次在学生心里变得轻松、生动。讲座中体现出的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以及他务实严谨、灿烂高远的科学精神等都给参加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时值新世纪初叶,学术界对于刚刚过去的百年历程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无论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还是对文学研究业绩的梳理,都成为一时的研究热点。

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草创于八十年代后期。该书收录了1900年至1992年间1200多部研究论著,基本反映了这九十多年间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九十年代,由杜书瀛、钱竞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以煌煌四部的篇幅,试图展现"文艺学的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或者说具体点是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学史学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的历史"(杜书瀛总序)。进入新世纪,这种学术史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或作家研究史、或专书研究史,或分体文学研究史、或断代文学研究史、或学科研究史,或重要学者研究等。至于相关论文更是不胜枚举。在这类著作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杨匡汉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中国文学史学史》(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及《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傅璇琮、蒋寅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性变化发展以及经验教训等作整体疏理思考、分析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史》分三卷十编,从中国古代诗文评、目录书、文苑传、文学选本、笔记、评点、杂论等资料中钩稽出具有文学史意味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又按照时间线索和文体原则,将百年来文学史的写作分为通史和断代两种类型予以观照,并就韵文类诸史,散文史、小说史、戏曲史、民间文学史、俗文学史和民族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区域文学史及其他专史等不同类别的文学史,条分缕析,论述其形成、发展及繁荣状况。《中国古代文学通论》也具有文学史和学术史相结合的意义,涉及文学与社会政治、哲学思潮、宗教、经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术文化、文人境遇、门阀世族、都市生活、民族关系、民族文化、艺术、审美文化、文学传统、地域文化、交通、科举制度、幕府制度、出版藏书、女性创作等二十多方面的专题。

热点之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经验教训,昭示着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推动学术质变的关键因素是观念的更新。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向何处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成为当前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学术史的回顾中可以发现,百年文学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前半期,以进化论思潮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强烈地冲击着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中国文学研究走向了现代化的过程;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占据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究汲取百年精华,从外来文明与传统文明的交融中悄然开始了第三次意义深远的历史转型。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文学研究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也就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向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建设进程。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并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三十多年后的十九世纪末叶,严复将其重要思想引进中国。他在《天演论》的译著中将进化论核心思想概括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字,进而将大自然中不同物种之间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引进到社会生活领域,强烈地震撼了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伦理准则。以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初叶的文化先驱者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影响下,逐渐走出传统,积极迎合现代西方文明,创新求变的意识日益强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马列主义占据中国思想界主导地位之后,中国学术界又一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马列主义思想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唯物史观,注重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捕获最能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从中探寻文学发展的过程和演变的规律。任何一种思想方法,哪怕是很有价值的思想方法,一旦固化,甚至独尊,就会制约思想,走向反面。在中国文学研究界,庸俗社会学曾一度泛滥,有些研究与中国文学的实际相去甚远,留下许多教训。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文学研究界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单一僵化的研究模式,开始探讨自己的学术道路。后来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宏观研究大讨论,正是这种时代思潮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学术界的后来者渴望超越自己、超越前代的强烈呼声。从思想方法上说,一方面对于过去僵化的研究方式表示不满,希望借用某种更加先进的思想来解决中国文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另一方面,这种选择又在重复着过去的路径,只不过变幻了若干名词而已。但不管怎样,这种探索依然是有的意义的,至少,它在客观上促使人们对于以往的学术研究观念、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等作进一步的反思。

新的世纪,学术转型已经蓄势待发。最明显的三点变化表现在,第一,我们已经不满足于对浅层次艺术感的简单追求,而更加注重厚实的历史感;第二,我们也已经不满足于对某些现成理论的盲目套用,而更加注重文献的积累。第三,努力寻求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构建方法和途径。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尽早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化,从而有效地指导中国文学研究实践,是新世纪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选择。

实现这个理想的目标,确实还面临着很多困惑与挑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二十世纪的

业绩之一就是试图建立中国自己的比较系统的文学理论。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更好主导当时风起云涌的学术论争活动,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同志曾提出在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十年内文学研究所要完成七项任务,包括:研究我国当前文艺运动中的问题,经常发表评论,并定期整理出一些资料。《文艺理论译丛》、《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现代文艺理论译丛》等三套丛书就是当时的重要成果,介绍了诸多重要的古典、现代外国文艺理论特别是美学方面的文章,为新中国文艺理论界提供了丰富而难得的参考资源,成为公认的不可缺少的资料库(三套丛书现已汇总编入《文学研究所学术汇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当前,如何规范中国文学理论的严密逻辑体系,如何解决其中的文化性问题、学科性问题和现实性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首先,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激活其中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命题,使之转化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其次,还要继续像二十世纪初叶的先驱者那样"睁开眼看世界",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寻找自己的位置。2006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与会者普遍认为,和谐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中国文学研究界理论意识的再一次强化和飞跃,是新世纪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变化。

热点之三:在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学科意识的强化与学科的确立无疑是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实现了与国际学术界同步接轨的最初目标。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因此,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固有学科的清理整合。

在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框架及其二级学科的确立,应当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业绩之一。在回顾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学术界围绕着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曾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包括学科划分的合理性问题,学科意识的淡化与强化问题,学科的边界与拓展问题,等等。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最初的机缘却是从反思学科的危机开始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关于学科合理性问题开始凸现出来,并呈加速发展态势。学科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烈,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所谓文学几种死法这类危言耸听的言论。这种状况显然不仅仅限于中国文学研究界,似乎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理论研究的极度困惑,专业队伍的急剧分化,致使"文学研究者变成了业余的社会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史家"(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布鲁姆著《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首先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消费时代所带来的文学生存环境的改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文学形态的巨大变化,给文学理论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题。面对着如此纷繁复杂的变化,文学理论界似乎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时间,竟然出现了所谓文学理论即将或者干脆死亡的论调。"文学理论有明天吗?"正是持着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态,"许多原本职业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开始关注政治、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话题",正如2004年2月11日《中华读书报》所刊一组文章所分析的那样,文学理论学科从90年代起出现一个"反向"运动,好像"集体大逃亡。与此相关联,面临学科危机的文学理论界所关注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文化转向"问题和文学理论的重构问题。现有的文艺学研究似乎已经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文艺活动新状况,特别是消费主义时代大众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生活,而新兴的知识生产领域如文化研究、传媒研究等却可以很好地承担其这种阐释任务。很自然地,对于当前种种文化现象的阐释就逐渐从传统文艺学转向新型学科。结果,曾经是作为文学界指挥棒的文学理论逐渐失去其权威作用。

与此有重要关联的学科是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也面临着学科定位和划定边界的诸多问题。民间文学的研究范围如何划定?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该是什么?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其

实这种理性的辨析才刚刚开始。

在文学史研究方面,以往的学科划分,也受到空前质疑。

古代文学学科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其内部也面临着重新组合与划分的问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地以朝代划分的传统分期方法,而是希望从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重新解读文学史现象。按照约定俗成的看法,现代文学真正起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研究则由当代文学科学学科所承担。这样,在古典和当代的夹击中,现代文学研究的时间范围不过三十年,显然受到制约。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就在《文学评论》第5期上发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试图打破现当代的界限,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学术界,这种观点曾产生了影响。面对现代文学的拓展,当代文学也在反思自己的学科地位问题。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断延伸的下限和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当然,在论争中,两门学科也有融合的一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就专门推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室组织的"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笔谈,将这一转型时期的文学现象,包括"五四"新文学的走向、变异与共和国文学的发生、发展等问题,作了宏观的考察。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香港、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也纳入研究者视野。文学研究所也不失时机地恢复了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并设立了院重大课题:"台湾文学史料编纂与研究"。这些都是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事件。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学学科建设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中期,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变,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科的重新布局,中国文学研究脱离了经史之学的束缚,而步入现代国际学术的轨道。第二,二十世纪后半叶,刚刚规划完成的学科分布又受到强烈质疑,学者们在学科的固守与拓展之间常常面临着困惑,面临着挑战。第三,现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专业化色彩越发强烈,可是在中国文学研究实践中又呈现着多学科相互融汇的倾向。

热点之四:在清理整合学科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于过去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有所反思,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回归传统、回归文学经典、强化个案研究的倾向。而最终的目标,是尽早步入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注重文学历史的整体性,注重研究成果的历史感,又不仅仅限于各个学科之间的融通,还体现在对文学史发展的时空把握,注意文学所反映的不同阶层生活等方面,特别是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尤其引人瞩目。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必然对知识的综合性有更高的要求。回归原典,文学文献学由此而得到复苏。

一、文学史研究的时空视角

恩格斯《反杜林论》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正是这样一种新的理念所推动,文学编年研究、文学地理研究成为新世纪的学术热点。当然,目前所出版的若干文学编年研究,都是传统的纸质文本,缺乏立体感。在我看来,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编年研究,应当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中国历朝历代的作家生平、作品系年、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及相关评论等文献资料和碑石拓片、善本书影、作家手稿及书法绘画等方面的图片数据,逐年编排起来,以多媒体的方式全景展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文学地理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汉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学,还应当在民族共同体的视野下,关注华夏多民族的文学发生、发展状况。因此,这是两个相关联而又有区别的视野。

二、文学反映的不同阶层生活

不同阶层自有不同的文化需求,因而也就有不同的文学形态。譬如从东汉开始的中国文化思想界,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文化变革:儒学的衰微,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形成了三

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一是外来文化(如佛教)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二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如道教)的冲突与融合。第三是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是这三种文化的交融,极大地改变了东汉的文化风貌。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东汉文化所呈现出来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的特点。譬如"鸿都门学"中就有很多"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喜陈方俗闾里小事"(《后汉书·蔡邕传》语)。这个时期有许多类似的通俗作品,譬如新近出土的《神乌赋》、田章简牍、韩朋故事以及蔡邕《短人赋》等。这使我联想到曹植的《蝙蝠赋》、《鹞雀赋》、《令禽恶鸟论》,它们也属于这类"方俗闾里"的创作。如果脱离了曹植的家世背景,脱离了当时整个社会世俗化的风气,我们就很难理解曹植的这些怪异举止及其相关创作。由此来看,建安文学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共鸣,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心雕龙》所概括的"风衰俗怨"四字。这"怨"就是"俗"的代名词,与《诗品》中的"情兼雅怨"四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已经点出整个东汉后期到魏晋时期文风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由过去的传统精英文化转到了下层的市井文化。而魏晋文学,也就是司马氏当政以后,实质上是精英文化在反弹,精英文化在试图抢回话语权。所以文学史应当关注不同的文化阶层,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

文学史永远就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写的,他所关注的只是他认为值得关注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反映那段历史。像"五四"运动前后,文坛主流是什么?文学史告诉我们是胡适、陈独秀等文化精英们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但是老百姓所关心的似乎还是鸳鸯蝴蝶派的东西,与主流文化始终保持着距离。对于下层文化的这种影响,受动面往往比主流文化还要大,但是后来撰写文学史的人是不会把这些人写进去的,就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入流。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文化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化。在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体、学术思潮,大都源于民间。即便是一些外来文化,也往往是通过民间逐渐影响到上层社会。

当代文化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呈加速态势。与此相呼应,思想界出现了所谓"新左派"与自由主义思潮。九十年代中后期,就有一批反映社会下层生存状况的所谓"底层写作"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当然,"底层文学"概念是否恰当,现在还有论争,但是,关注这一文学现象,并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从理论上加以阐发,确实还有很多探讨的空间。

三、文化研究的倾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中国文学界兴起的文化研究热潮,更多地关注的是宏观的方面。而新的世纪,这种文化研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即更加注重作家的具体生存环境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本来,物质生活对于作家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论证过的一个基本常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这样一段名言:"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个问题大家在过去研究中都是关注的,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也就是说一切出发点都是由经济决定的。但是落实到具体作品研究时,我们往往忽略这一点。近几年,这种状况得到初步改变。2005年《文学评论》杂志社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举办"中国传统经济生活与文学研讨会",2006年《文学遗产》再次与该校合作举办"文学遗产与古代经济生活"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宗教与文学的关系,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孙昌武先生《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大致按照佛传、本生故事、譬喻故事、因缘经、法句经等方面选择了三十四部佛典,辑录或者节录,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全面反映这类佛典概貌的基本选本。陈允吉主编《佛教文学研究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收录了三十四篇论文,广泛地探讨了汉译佛典经、律、论三藏中与文学相关的论题。《中古汉译佛教叙事文学研究》(吴海勇著,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从佛教文学题材入手,进而揭示佛教文学的民间成分及其宗教特性,阐释了佛教翻译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影响。此外,《想象力的世界》(吴光正、郑红翠、胡元翎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收录了二十世纪有关道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论文,赵益《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则集中在神仙道教方面,上述两部著作都有力地推动了道教文学研究的深入。

文学与音乐,向来密不可分。从先秦时代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音乐歌舞始终起着重要主导作用。最近几年,这个问题重新引起了关注,涌现出一批成果。文学与学术史的密切关系,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譬如汉代的藏书政策与修史制度就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清代四库馆的开启,与清代学术格局和文坛走向都有哪些关联,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

当然,文化研究在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若干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文学本体的研究容易被忽视。

四、文学文献学的复苏

关注文学时间与空间的发展,关注作家物质生存环境的变化,首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以往的教学体系未能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武器。现在意识到问题的研究,又强调所谓"通才"教育,倡导"国学"复兴,希望在几年、十几年,通过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大师,实际上这无异于画饼充饥。因为这种教育理念不过是"拼盘教育"而已,并无新意。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大家共同探索,至少应当关注一下传统的理念。其实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不管你怎么漠视它,这个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不可或替的作用,这就是文献学。研习文献学的目的,就是应当随时关注、跟踪相关学科的进展。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涉及某方面的问题,可以知道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文学研究对象离我们渐行渐远。不仅如此,由于现代文学研究受到政治的影响比较严重,很多作家多年退出研究者的视野;即使那些重要的作家,也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着很多研究禁区或者错误的理解。新时期以来,很多资料逐渐解禁,史料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版过"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甲乙丙三编、"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八种、"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六十余种、"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丛书"(如《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等),很多学者也从理论上阐述了文学史料学的价值。在这个领域,我们不能不提到樊骏先生的学术贡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推出的《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是樊先生的代表著,也是现代文学史料及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就。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现代文学文献的抢救搜集、研究整理,已经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2004年10月,河南大学、《文学评论》编辑部、洛阳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史料的新发现与文学史的再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开封和洛阳召开,围绕现代文学的史料文献问题及其对文学史叙述的影响等话题展开讨论。

当代文学史料的积累与整理还刚刚起步,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联合全国30多家单位协作编辑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迄今已出版80多种,计2000多万字。当代文学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远远超过现代文学,而史料建设似乎还远不能适用日益丰富的当代文学发展实际,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重视。

热点之五:新世纪的研究呈现出转型迹象,也提出了转型时期若干重要的问题,包括最基础的问题,譬如什么是文学?文学的职能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尺度评判文学?以什么样的方法研究文学?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也应给予重新审视。譬如,文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文学研究与传统的关系,文学研究与市场的关系,文学观念与文学史料的关系,坚守文学与拓展领域的关系,文学研究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等等。这就涉及到文学研究的思想原则、学术方法和研究态度等方面,事实上也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过去的一百年,中国文学经历了与西方文明由最初接触到最终接受的"西方化"过程。新的世纪应当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明从相互融合到建立自身核心体系的"中国化"的时代。这是中国文学研究的又一次重要的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也更加深刻。但是一些基本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生存的基础。文学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又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影响现实生活。因此,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及时正确地反映时代生活,就成为评价其文学价值的重要尺度。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人所以获得后人的广泛尊重与爱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作品真实地、深刻地反映了各自时代的风貌,反映了人民的理想与追求、时代的苦难与抗争。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中国文学家把自己一腔的理想和抱负与国家、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使得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与净化,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感,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传统。

当今文学,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来临,文坛格局和文坛生产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变。一方面,这种变化为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语境,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文学走向也发生了值得注意的变化:改革之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随后的先锋文学、痞子文学以至个人化写作或者私人写作,则逐渐疏离现实生活;至于所谓"70后"的欲望叙事、"80年代后"的作者集中于青春、自我等情感的表述,回归自我,面向市场,缺少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整体性把握能力,缺少宝贵的原创能力。为此,著名评论家雷达发表了《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2006年7月5日),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学界的诸多现实问题,回应了社会对作家作品现状的种种困惑,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创作的重大命题,从而引发了文艺界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与此相关联,就是如何对待传统、对待经典的问题。早在1996年,刘心武推出《秦可卿之死》(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只是在红学界引起关注。后来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广泛传播他的观点。随后,东方出版社又推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书,影响更为广泛。《红楼梦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商榷文章,认为刘心武的讲述带有"学术创作"的色彩。"学术的讲述是通俗讲述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彻底讲述某物的人,才能以通俗的方式讲述它"(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普及不是随意发挥,一定是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才有意义。由此我们必须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经典日益消解化的时代,严肃的文学研究工作者是否也应随着大众沉浸在文学的狂欢中?是否只有市民性、休闲性、消费性的文学才有出路?文学的经典是否还有意义?这些都成为新世纪的重要论题。

在中国文学研究转型时期还出现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嘲弄"文坛主流的现象。在其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大众的文学想象与文学现状的巨大落差,隐含着他们的强烈不满。如果说二十世纪前期的学术界论争主要集中在文化圈内。如以王国维为代表的主流意见认为二十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而以黄侃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学者则倡导学问"贵乎发明,不在发现"。而新世纪的纷争则跳出了文人的范围,表现为市场化、大众化的文化需求与文人化、专业化的文化体制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现象如何评价是一回事,但是由

这些纷争所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确实值得我们长久思之。

从当前浮躁不已的学术风气来看,这里似乎有必要强调一下中国历来所重视的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问题。中国文学家讲究学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文以载道、积极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这句名言就鲜明地表现了东方作家注重人的精神修养和历史责任感。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流作家,虽然在人品上不能说尽善尽美,甚至还有不少可议之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随时在现实生活中反省自己,调整自己,真诚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新生联系在一起,努力追求比较完美的人格理想,因而得到后人的理解与赞赏。从他们身上可以得到许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忘记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新的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事业要有更大的发展,首先还是要从学者自身的道德文章做起。(作者:刘跃进)

信息来源:中国文学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52786141.html,/Article.asp?ID=21353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2017年8月离线作业及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⑤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组织的春柳社被看作是最早的话剧团体。他们演出的这种不同于传统戏曲,而主要适应于现代文明需要的西方戏剧形式,被称为“文明新戏”或“文明戏”。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答: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为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这一总结道出了新写实小说文本在叙述与故事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纯粹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新写实小说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新写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王鹍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这固然可以使文学研究更加专门化,但却造成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某种割裂。在大多数学者眼里,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 因缘更密切,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却继承得少。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之间的关联。如陈平原说,中国现代作家“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至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红楼》《聊斋》,似乎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功课或没有功利的娱乐,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写作技巧;而青年时代如痴如狂地啃外国小说,却颇具学习借鉴之心”。(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P142,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他们虽不愿承认传统文学对他们创作的示范、滋养作用,但由于文学传统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因此甚至连作家自己都难以觉察。近年来,章培恒等学者呼吁要重新确立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将中国文学的古今打通,是颇有见地的。 叶永胜以打通中国古代现代文学的观点,认为需要把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关联起来考察,否则难以发现文本产生的某些历史渊源及其历史必然性,文学发展流变的一些内在脉理就会被忽略、

被掩盖。《家族叙事流变研究》一书打破文学史人为分割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以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家族生活、追溯家族历史、展现中国人家族性生存的叙事文学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将古今不同时段的家族叙事视为同一个叙事类型,揭示家族叙事的发展脉络和各阶段的叙事形态,展示家族的形象变迁,考察各时段的主题建构与叙述话语流变,描述家族叙事传统的构型、流变机制与形态、叙事传统的当代转换和重建,撰写一部家族叙事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探索的“发现史”、“继承史”。这一研究视野和方法为家族叙事知识谱系的延伸与拓展打开了新的视角,对象隐蔽的、内在的、深层的信息被显露出来,现代家族叙事艺术的古典传统的血脉因子和精神渊源也得以被揭示。 作者认为,家族文学叙事的演变最能揭示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状况。现代家族文学在取材、家族人物结构设计、叙事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古代家族叙事的痕迹。当然,现代文学又取法西方文学,模仿运用现代性叙事技巧,力图拓宽叙事手法,尤其在主题的开掘、思想意识的递进、叙述视角和语言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接受与嬗变必须放到古今文学演变这一坐标系中来描述和评价,剖析古代家族叙事中哪些元素通向现代(未来),哪些在历史发展中被淘汰,哪些是新出现的因子,它为何在这个时期出现以及有何意义等,这样就把隐藏于众多文本中的家族叙事的变化发展这一轨迹鲜明地显露出来,对于叙述史上出现的每一文本在历史中的地位、意义作出整体性评价。尤其是在这一坐标系统中,能够弄清转型期家族文学的接受与超越,看到传统叙事的衍化和更新,经典文本的传播与接受,并对古典文本做出现代性阐释,从而证明家族叙事文学的繁华不歇、历久弥新。 该书绪论部分考察了家族观念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影响,梳理了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家族形象的变迁;然后对于研究界长期以来概念使用上的混乱作了一番清理,厘辨、考析了“家族文学/小说”与“家庭文学/小说”的区别,界定了研究对象的特征、范围。 在主体部分,作者对家族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作了清晰的描述。全书共8章,其中家族叙事的“滥觞”、“构型”、“叙事范式的成熟”、“现代转向”四章论述了家族叙事的萌芽与古典家族叙事的发展演变;第五六两章以“现代性”、“革命性”两个关键词论述20世纪前80年家族叙事的流变;第七章从四个角度对世纪末家族叙事进行了论述。学术界研究家族小说,一般多从《金瓶梅》说起,再往前一般追溯到唐传奇。在这本书中,作者探溯中国家族叙事的源头,认为在远古神话与先秦史传中就已经有了萌芽。神话传说中神的谱系化叙事与史传中着眼家族兴衰、世系传递的叙述,无意中奠定了后世叙述家世以及叙事写人的传统。随后作者论述了唐宋传奇话本与元代家长里短剧对家庭题材的演练,它们为家族小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作者还突破了雅俗对立的研究格局,对明清时期的“家将小说”也予以充分关注,对“杨家将演义”等通俗讲史文本滚雪球式的发展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着重指出同题材的话本、戏曲对最终成书的影响与作用,并论述了此类小说对后世家族叙事文学的影响。 作者在分析每个阶段叙事的流变时,都对该阶段家族叙事的特征予以总结归纳,对其阶段性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特别是前后叙事文本之间的继承关联性,给予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使人对家族叙事的发展流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考察中,有些以前学术界并不重视的文本,在叙事流变的链条上显示出了重要性,如《花柳深情传》等;而有些文本,则与研究界给予的较高评价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2014年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V 1.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D. 《家》 正确答案:C 2. 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B. 马克思主义思想 C. 人文主义思想 D. 抗战思想 正确答案:A 3. 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 A. 《安徽俗话报》 B. 《二十世纪大舞台》 C. 《戏剧丛话》 D. 《新戏剧》 正确答案:B 4.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 B. 文艺复兴思想

C. 民主思想 D. 科学思想 正确答案:A 5.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 A. 《雾》 B. 《雨》 C. 《电》 D. 《家》 正确答案:D 6.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 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C. 赚钱 D. 迎合读者 正确答案:B 7.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正确答案:B 8. 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正确答案:B 9. 《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 A. 1921年 B. 1922年 C. 1923年 D. 1924年 正确答案:D 10. 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的作品是: A. 《拉萨河女神》 B. 《冈底斯的诱惑》 C. 《红高粱》 D. 《假如我是真的》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V 1. 胡风创办的文学杂志有:() A. 《七月》 B. 《希望》 C. 《萌芽》 D. 《春草》 正确答案:AB 2. 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

1925年,王国维受清华学生会邀请作公开讲演时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此四者之一已足当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发现之金石书籍,于学术之大有关系者,尚不予焉。故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i]一代大师王国维在本世纪前期就敏锐地觉察到出土文献对中国学问的影响,并在此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文物考古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古文献,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当代一些卓有成就的学者实际上都在利用着出土文献。正因为如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自然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出土文献本身即为文学作品,如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文学史的认识;二、大批与文学相关的出土文献,如何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各方面深化并扩展着我们的文学研究;三、本世纪的出土文献,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一 说起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一批早已佚失的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了。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情况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以往的文学史的认识。在这方面,敦煌文学的发现,早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实。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写经、文书和文物共4万余件,敦煌文学尽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已经让那些慧眼识珠的学者们惊叹不已了。因为那里面不但包括了歌辞、诗歌、变文、话本小说、俗赋、词、文和其它文体的大量作品,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大都是早已失传、多少代已经无人知晓的文学珍品。例如,《云谣集》本是晚唐时编选的一种规模较大的歌辞集,早于《花间集》和《尊前集》,是当时社会流传的比较完备的歌辞选本。它的发现,就是我国词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研究词的起源、词的形式和词的创作等问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材料。所以,早在1917年,当朱孝臧得到董康欧游时所录《云谣集》伦敦本之录文和吴伯宛本石印本之董康录本后,就把它印入《彊村丛书》,并对之大加推崇,说它“其为词朴拙可喜,洵依声椎轮大辂,且为中土千年来未睹之秘籍。”[ii] 不过,国内学者最早关注它的,可能还是王国维。1909年,罗振玉等人将所得部分敦煌书卷编为《敦煌石室遗书》,法国人伯希和回国后,同年又从法国寄给罗振玉一些敦煌写卷照片,其中就有《云谣集杂曲子》,但罗氏没有注意。王国维则敏锐地看到了它的巨大文献价值,在1913年所写的《唐写本<春秋后语>背记跋》中就说:“上虞罗氏藏唐写《春秋后语》有背记,……末有词三阕;前二句不著调名,观其句法,知为《望江南》,后一阕则《菩萨蛮》也。……据此则《望江南》、《菩萨蛮》二词,开元教坊固已有之。”[iii]1919年,当他看到了日本学者狩野直喜从欧洲抄录的《云谣集》部分文字之后,又进而指出这些曲子“固开元教坊之旧物”,并与郭茂倩《乐府诗集》、《花间集》等同调名之作做比较,得出“盖诗家务尊其体,而乐家只倚其声”等初步结论。[iv] 正因为《云谣集杂曲子》有如此重大的价值,所以,早在1932年,郑振铎先生在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就热情洋溢地写道:“在敦煌石室所发现的汉文卷子里,有《云谣集杂曲子》一种,……这是真正的民间的词,我们不能不特别加以注意的。”[v]他又在《云谣集杂曲子》校跋中写道:“唐五代词存于今者,于《花间》、《尊前》及《二主词》、《阳春集》外,寥寥可数。今此本复现人间,可称研究唐五代词者的大幸!抑其中作风尽多沉郁雄奇者,不全是靡靡之音。苏辛派的词,我们想不到在唐五代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写作了。这个发见,是可以使论词的人打破了不少的传统的迷障的。”[vi]可见,正是《云谣集杂曲子》的发现,让我们这一代人有幸知道了唐代的这些优秀歌词作品,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于文学史的看法。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沈从文,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朱光潜。 4.1954年秋,李希凡、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1979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小说月报》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舒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苏童。 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李存光;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王易庵。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陈思和;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刘西渭。 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 12.1907 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裘廷梁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二、名词解释 1.《受戒》主旨:通过纯真的异性朦胧情感,表达了“桃花源”式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创作特色:叙述者的插入成分特别多;闲话文体;超功力的潇洒率性自然之美;通过地域风情的描写,衬托那种纯朴的民俗;语言洗练,行文如行云流水,潇洒自然中又有法度。 2.黄遵宪:清末诗人。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等职,参加过戊戌变法。诗歌创作上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为文主张“适用于今、通行于俗”,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言文合一”问题。主要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3.诗界革命:滥觞于黄遵宪,他在1868年的《杂感》诗种就写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主张用俗话作诗了。梁启超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正面地明确提出“诗界革命”。这一运动的主要发动和参加者则还包括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等人。他们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新”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创造新的意境。所谓“俗”指的是不受旧诗的束缚,创造新的通俗诗歌。这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

中国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沈从文,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朱光潜。 4.1954年秋,李希凡、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1979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小说月报》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舒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苏童。 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李存光;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王易庵。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陈思和;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刘西渭。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 12.1907 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裘廷梁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15.《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 1995 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再思录》。 二、名词解释 1.《天演论》:译著,包括严复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名论文集《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中的前两篇文章及译者“序言”和“案语”,1898年出版。中心内容是阐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观点。译者的“序言”及“案语”则明确提出,生物界进化规律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弱国如不发愤图强,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弱肉强食”、“弱者先绝”的厄运。在中国面临被瓜分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观点具有激发爱国热情,唤起变法图强的现实意义。因此进化论连同译者的观点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零度叙述:作家自觉的、有意采用的客观化叙述方式,主要特点是放弃理性或理念的关照,叙述者仅仅充当单纯的旁观者或书记官的角色,不对故事人物作种种的心理分析,叙事中也不进行任何的解释、说明、议论或抒发,把作家或叙述者的价值评判或情感取向含混在故事人物的意识之中。 3.黄遵宪:清末诗人。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等职,参加过戊戌变法。诗歌创作上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为文主张“适用于今、通行于俗”,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言文合一”问题。主要诗集《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4.诗界革命:滥觞于黄遵宪,他在1868年的《杂感》诗种就写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主张用俗话作诗了。梁启超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正面地明确提出“诗界革命”。这一运动的主要发动和参加者则还包括谭嗣同、夏曾佑、蒋智由等人。他们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新”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创造新的意境。所谓“俗”指的是不受旧诗的束缚,创造新的通俗诗歌。这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诗歌改革运动,虽然成就不大,但对后来五四的新歌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5.电影《武训传》:孙瑜编导,赵丹主演。1948年在中国制片厂开拍,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昆仑公司修改、重拍, 1950年底在全国公演。影片表现和赞颂武训立志行乞兴学,造福穷人的经历,其间穿插周大造反失败的情节,并通过1949年一女教师之口,点明“迎接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配合土地改革”、“歌颂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主旨。1951年5月起受到大规模的评判,文革结束后得到重新评价。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一、填空题 1.1979年,《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2.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方面出现了宗璞的《我是谁》、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以及王蒙的《春之声》等一批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 3.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包括《雾》、《雨》、《电》等三部中篇小说。 4.1983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一文;一年后,胡乔木在《红旗》杂志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对周扬文章进行系统、猛烈的批评。 5.1985年,文坛出现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和莫言的《红高粱》等一批和传统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小说。 6.余华的《古典爱情》颠覆了传统的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巴金的《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本。 7.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的作品有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沙叶新的剧作《假如我是真的》以及戴厚英的小说《人啊,人》等。 8.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余华的《河边的错误》颠覆了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叙述模式。 9.1887年,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 10.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梁启超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 11.抗战爆发后,胡风在国统区先后创办主编文学杂志《七月》和《希望》,并且为中国诗坛培植了“七月诗派”。12.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蓝色作家的是朱光潜,称作黑色作家的是萧乾。 13.1954年秋,李希凡和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14.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16.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17.1953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林默涵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何其芳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18.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陈独秀。 19.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姚国栋、杨梦痴《憩园》;姚亮、穷布、顿月《冈底斯的诱惑》;白雨潇、胭脂女《鲜血梅花》;杜大心《灭亡》;

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文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跃进教授讲座 10月23日晚,由重庆市社科联主办,重庆三峡学院社科联承办的“三峡大讲坛﹒人文社科知识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遗产》副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著名专家刘跃进在三峡学院学术报告厅就当前文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了近2个小时的讲座,有近400名师生聆听了本场讲座。 刘跃进教授认为当前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研究注重文学的时空研究;二是文学研究开始关注不同阶层;三是文学研究注重作家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环境;四是文学研究向传统文献学回归;五是文学研究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研究。 当前,文学研究的导向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刘教授指出,文学研究不再仅仅关注文学本身,而是开始关注与文学相关的所有问题。例如文学时空观的形成、不同阶层的文学创作、作家的生存环境、作品产生的物质环境等。当前文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向传统文献学回归,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意识到,研究中国文化必须从研究原始文献开始。 文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的方法。面对当前文学研究先分清文史哲研究方向,再补基础,读经典的现状,刘教授提出了四步走的研究方法。首先学好音韵学、文字学、目录学、出版学等语言基础课程,其次掌握历史学、地理学的基础课程,然后熟读《诗》、《书》、《礼》、《老子》、《庄子》、《论语》等经典著作,最后才开始分门别类地进行文学、史学、哲学的研究。刘教授还指出,当前文学研究应该同时重视主流文学和非主流文学。文学研究中既要有“阳春白雪”的精英文学,也要有“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学,决不可偏其一端;当前的文学研究太过西化。许多学者照搬西方的文学理论,学术成果机械、生硬、偏激、脱离实际。文学研究应该回到中国化的道路上,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繁荣,服务现实生活。 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会更取得更大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文学交流的频繁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存储量大,信息检索方便的电子文献,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独特的国外文献,深埋地下,历史价值巨大的出土文献猛然剧增。这给当今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前人所不敢想象的。刘教授认为,只要切实用足、用好这些优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深入,文学研究的深度、广度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站在巨人的肩上,总会看得更远,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文学研究也必将会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整场讲座幽默不失严谨,通俗不乏深度。刘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儒雅博学。严肃、高深的学术问题第一次在学生心里变得轻松、生动。讲座中体现出的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以及他务实严谨、灿烂高远的科学精神等都给参加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热点之一:时值新世纪初叶,学术界对于刚刚过去的百年历程充满好奇,渴望探索。无论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还是对文学研究业绩的梳理,都成为一时的研究热点。 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草创于八十年代后期。该书收录了1900年至1992年间1200多部研究论著,基本反映了这九十多年间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面貌。九十年代,由杜书瀛、钱竞主编的《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以煌煌四部的篇幅,试图展现"文艺学的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的历史,或者说具体点是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学史学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的历史"(杜书瀛总序)。进入新世纪,这种学术史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或作家研究史、或专书研究史,或分体文学研究史、或断代文学研究史、或学科研究史,或重要学者研究等。至于相关论文更是不胜枚举。在这类著作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杨匡汉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中国文学史学史》(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及《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傅璇琮、蒋寅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具有一

18春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文学改良运动的终点是() A: 白话文运动 B: 诗界革命 C: 文学革命 D: 小说界革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 A: 《1956年新年随笔》 B: 《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 C: 《友谊》 D: 《苏合作同志》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李冷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死去的太阳》 B: 《爱情的三部曲》 C: 《新生》 D: 《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 B: 左联 C: 太阳社 D: 研究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平民文学》是()的作品。 A: 刘半农 B: 钱玄同 C: 周作人 D: 李大钊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B: “零度状态”的叙述 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曾被人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 A: 《雾》 B: 《雨》 C: 《电》 D: 《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倡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是() A: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 B: 《敬告青年》 C: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D: 《文学改良刍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一地鸡毛》的作者是: A: 刘恒 B: 方方

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

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 郑成宏 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民俗、教育、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各学科。随着时代的变迁,韩国的中国学研究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韩国的中国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的硕果,特别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就更为显著。据统计,目前在韩国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人员有1271名。①而从事中国文学、语言学和中韩比较文学的专业人员就有700余名。②单看这些数字,就足够令人吃惊的。其实,韩国有这么多中国学研究者,也是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韩国是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仰慕中国文化,又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因此,韩国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的人就很多,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也相应较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成果显著。虽因条件所限,无法确切统计韩国出版的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方面的教材与专著,但通过笔者所做“韩国中国学人物数据库”的课题,就发现这些研究者的论著是少则几篇(部)、几十篇(部),多则上百篇(部),由此可推断其相关研究成果的丰硕程度。本文试图重点考察当代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状况。 一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1910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朝鲜半岛,在剥夺朝鲜人民种种权利的同时,也扼杀了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于是在这一时期,汉学传统也遭到几乎灭绝的灾难。尽管1926年京城帝国大学(今国立汉城大学前身)创建后设有中国文学专业,但是1945年之前,韩国有关中国文学的专著或论文极少。在韩国学术界,车相辕、车柱环和张基槿于1958年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包括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专著。迄今为止,先后撰写过《中国文学史》的有车相辕、文璇奎、金学主、许世旭、丁范镇、河正玉等中国文学专家。其中,许世旭教授的学术成就尤其引人注目。作为韩国著名的中国学家,许世旭先生通过研究汉文学,进行汉语诗歌、散文创作,为中韩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中国现代文学馆特别设立了“许世旭文库”。2004年5月16日,许世旭文库开库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截至目前,该文学馆共有85座文库,其中有4座为海外中国学家而设立的,许世旭就是其中之一。③ 韩国是汉学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之一,因而中国古典文学一直是韩国中国学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歌研究,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柳晟俊的《中国王维诗与李朝申纬诗之比较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金时俊的《毛诗论考》(汉城大学出版部,1981年)、洪寅杓的《柳河东诗研究》(瑞翼社,1981年)、李炳畴的《杜诗研究论丛》(文贤阁,1982年)、许世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法文社,1986年)、金亿柱的《王维研究》(亚细亚文化社,1986年)、河连清的《李商隐诗研究》(通文馆,1986年)、柳晟俊的《中国唐诗研究(上、下)》(国学资料院,1994年)等。韩国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研究从80年 ① ② ③“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许世旭文库”,http:// w w w1hanguo1net1cn/news/date/contents/index1php?new-id=2722&type-n=50&page=5。 [韩]同上;赵成焕:《韩国中国语文学研究家事典》,中国学图书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页。 [韩]韩国中国学会编:《韩国中国学会会员名簿》,2002年。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

内容摘要: 1925年,王国维受清华学生会邀请作公开讲演时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此四者之一已足当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发现之金石书籍,于学术之大有关系者,尚不予焉。故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i]一代大师王国维在本世纪前期就敏锐地觉察到出土文献对中国学问的影响,并在此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文物考古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古文献,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当代一些卓有成就的学者实际上都在利用着出土文献。正因为如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自然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出土文献本身即为文学作品,如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文学史的认识;二、大批与文学相关的出土文献,如何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各方面深化并扩展着我们的文学研究;三、本世纪的出土文献,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1925年,王国维受清华学生会邀请作公开讲演时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此四者之一已足当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发现之金石书籍,于学术之大有关系者,尚不予焉。故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i]一代大师王国维在本世纪前期就敏锐地觉察到出土文献对中国学问的影响,并在此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文物考古中出土了一批又一批的古文献,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当代一些卓有成就的学者实际上都在利用着出土文献。正因为如此,在世纪之交的今天,让我们简略回顾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自然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一、出土文献本身即为文学作品,如何改变了我们以往对于文学史的认识;二、大批与文学相关的出土文献,如何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等各方面深化并扩展着我们的文学研究;三、本世纪的出土文献,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 一 说起一个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最直接的当然是一批早已佚失的文学作品的重新发现了。它不仅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情况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以往的文学史的认识。在这方面,敦煌文学的发现,早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实。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写经、文书和文物共4万余件,敦煌文学尽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已经让那些慧眼识珠的学者们惊叹不已了。因为那里面不但包括了歌辞、诗歌、变文、话本小说、俗赋、词、文和其它文体的大量作品,更可贵的是这些作品大都是早已失传、多少代已经无人知晓的文学珍品。例如,《云谣集》本是晚唐时编选的一种规模较大的歌辞集,早于《花间集》和《尊前集》,是当时社会流传的比较完备的歌辞选本。它的发现,就是我国词史上的一件大事,为研究词的起源、词的形式和词的创作等问题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材料。所以,早在1917年,当朱孝臧得到董康欧游时所录《云谣集》伦敦本之录文和吴伯宛本石印本之董康录本后,就把它印入《彊村丛书》,并对之大加推崇,说它“其为词朴拙可喜,洵依声椎轮大辂,且为中土千年来未睹之秘籍。”[ii]

3.1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位《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原则 本课程考核充分体现其专题研究课程性质,兼顾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实用性特点,重点进行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综合运用的测试,严格遵循重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考核的原则。 考试目标 通过《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更为深入、更为全面地把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面貌,把握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接轨的现代化进程,了解并掌握文学思潮研究、文艺运动研究、文学创作现象研究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动态独立思考,达到初步具备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与能力。 考试参考教材(考生自备)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主编:辜也平高教出版社 考试内容与要求 引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范式转换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范式研究之意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几种主要范式 如何进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范式的研究 第一讲近代文学思潮与五四文学革命 一时代的发展期待和孕育着文学的变革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态势

近代以来的文艺观念与文学创作 洋务运动的兴起、现代传播媒介繁荣、职业作家的出现,以及新型受众队伍的形成等文化机制的渐变 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 外国文学营养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换的影响 二文学改良运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萌生 诗界革命的纲领 文界革命的主张 小说界革命的内容与小说理论的探讨 新的戏剧观念与现代话剧的萌芽 言文合一的主张 王国维文学观念的独特性 三五四文学革命与文学范式的转换 近代文学改良的先天性不足 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胡适、陈独秀的文章,对林纾、学衡派和甲寅派的斗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的成立 不同于近代改良派的现代文学观念 五四新文学阵营的创作实绩新的文学范式的确立 第二讲五十年代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一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回顾 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源流:五四时期的萌芽,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提倡的论争,左翼文艺运动,延安文艺 王实味、萧军的历史冤案及平反 一代作家的历史选择 二文学艺术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十年代前期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性质与目标 电影《武训传》拍摄、批判过程 旧红学与新红学,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胡适的《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过程 胡风等与左翼主流派别的历史矛盾,建国后的冲突和发展,批判过程与结束。 三新的文学范式的理论规范 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与历史叙事与修辞 《红楼梦》新阐释的价值倾向,对考证学的贬低和对理论分析的强调的意识形态规范 围绕主观战斗精神,民族形式,现实主义,写真实,以及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批判所体现的文学要求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解析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 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 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 D. “先在知识”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2. 《塔铺》的作者是: A. 方方 B. 池莉 C. 刘震云 D. 刘恒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春柳社 B. 春阳社 C. 春草社 D. 春风社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 A. 马原 B. 莫言 C. 格非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 “义法”说 B. “肌理”说 C. “清空雅正”说 D. “道统”、“文统”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满分:2 分得分:2

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 A. 《可爱的人》 B. 《路上所见》 C. 《报复》 D. 《悼橘宗一》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 A. 莫言 B. 洪峰 C. 马原 D. 余华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D 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 A. 黄遵宪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A 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C 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 B. 左联 C. 太阳社 D. 研究会 满分:2 分得分:2 正确答案:B 12. 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 《迷舟》 B. 《信使之函》 C. 《访问梦境》 D. 《请女人猜谜》 满分:2 分得分: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