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历年真题

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2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系名称:新闻学与传播学系

专业名称:新闻学、传播学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计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政治传播

2.《中国的西北角》

3. 传播基础结构

4. 新闻价值

5. 新闻敲诈

6. 史量才

7. “开天窗”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抗战时期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活动情况。

2. 简要评析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事件“萍水相逢百日间”。

3. 概述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原则。

4. 简述传播学“纽约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学术观点。

三、论述题(共75分):

1. 释论“新闻受众”与“新闻用户”的区别与联系(20分)

2. 谈谈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意义和成效。(20分)

3.什么是“新媒体”?试论述新媒体给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理论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35分)

2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系名称:新闻学与传播学系

专业名称:新闻学、传播学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计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舆论导向

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3. 《新闻纸略论》

4. 传播批判学派

5. 框架理论

6. 陆定一

7. 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 or data-driven journalism)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概述《新青年》的历史沿革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

2. 简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洋旗报”。

3. 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律有何区别与联系?

4. 文化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是谁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75分):

1. 略论“新闻专业主义”。(20分)

2. 试谈隐性采访的伦理问题。(20分)

3. 20世纪初期,以杜威为首的美国实用主义理论学派提出了“社区存在于传播之中”(community exists in communication)的观点。请结合该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当下新媒体条件下社区概念和传播环境的变迁以及中国的社区现实,谈谈社区传播的意义、价值和发展趋势。(35分)

2014

2014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红中社

2.癸丑报灾

3. 路透社

4.交往理性

5.媒介环境学派

6.卫报(The Guardian)

7.(中国记协主办的)长江韬奋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2.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3. 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

4. 什么是传播学的本土化?

三、论述题(共75分)

1. 论“公民记者”。(20分)

2. 什么是话语权?你认为怎样才能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20分)

3. 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论争曾经吸引了全国新闻界的广泛注意

和热烈讨论。请结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党性和人民性”的认识。(35分)

2013

2013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苏报案

2、《新青年》

3、《大公报》四不方针

4、言论自由

5、新闻侵权

6、媒介素养

7、普利策新闻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传播体系?

2、何为新闻侵权?

3、简述宋代的“定本”制度。

4、《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双方各自代表什么派别?他们的论战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其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75分):

1、2012年10月以来爆发的BBC丑闻,让BBC成为公众视线的焦点,请结合BBC的发展历程,谈谈BBC丑闻所折射出的媒体现存的问题。(20分)

2、据你所知,近10年来中国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试对其得失成败作概要评说。(20分)

3、论新闻传播的专业品德和公共品性(35分)

2012

2012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竖三民”

2、新闻舆论监督

3、政治传播

4、“洋旗报”

5、荒诞新闻学(亦称刚左新闻主义,Gonzo Journalism)

6、“客里空”

7、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的变化及史量才之死。

2、简述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及其权责。

3、简述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区别。

4、简述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区别。

三、论述题(共75分):

1、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历次新闻改革运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2011年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看法。(20分)

2、培养分析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cultural arms),试结合当前国内外传播实际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看法。(20分)

3、有人说“新闻要讲政治,政治要为新闻提供可能。”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同意或者反对,均请论述之。(35分)

2011

2011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注意: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不计分。):

1、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报业组织是。

2、旧中国刊期最长、规模最大的刊物《东方杂志》,其出版机构是。

3、《新青年》1915年创刊后的第一卷曾用过《》的名称。

4、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创办的《报》,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份定期出版物。

5、目前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台网,除CNN和MSNBC外,还有1996年开播的,其所有人是默多克。(可填英文缩写)

6、在现代传播学研究史上,最早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出比较全面分析,也是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7、《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___________(可填简称)颁行的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业自律规范。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

9、________曾经在其所撰《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1842年发表)一文中写道:“没有_________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自由的每一种形式都制约着另一种形式,正像身体的这一部分制约着另一部分一样。”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知情权

2、刻板成见(Stereotype,亦译作“刻板印象”)

3、戈公振

4、晚清的“报章文体”

5、新闻传播规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9世纪前叶欧美廉价报纸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2、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阐述的有关表达自由的主要观点。

3、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关系。

4、新闻法制与新闻法治的区别与联系。

四、论述题(共75分):

1、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与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有何不同?(20分)

2、试论20世纪初美国新闻出版界的“掏粪运动”与社会改革。(20分)

3、请将以下表述补充完整,并以此为论题,写作一篇论述文:

“新闻是一种……”(不少于800字,35分)

2010

2010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元代民间私自雕印发卖的新闻传媒,被称作“”。

2.明中央政府的“邸报”经通政司和六科发抄后,由抄传各地方。

3.林乐知等主编的《万国公报》,是由19世纪外人在华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

4. 中国报纸每周在固定日期设立专版周刊,始自晚清时创刊的报纸《》。

5.1844年,当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向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时,其电文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6. 1912年5月,在列宁指导下,斯大林等人在彼得堡创办了大型群众性日报《》。

7.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半月刊成为团中央第一份机关报。

8.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1923年,欧洲一部分学者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成立了“”,从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

9. 1922年出版的舆论研究奠基之作《舆论学》,其作者是美国的。

10. 一般认为,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是“新世界信息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11. 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12. 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是指“贴近实际,贴近,贴近”。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共产党》月刊

2、《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3、发展传播

4、新闻自律

5、《报刊的四种理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民报》同《新民丛报》的论战围绕四个问题展开,双方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普利策和纽约《世界报》的办报宗旨。

3、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有何区别?

4、新闻传播业主要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四、论述题(共75分):

1、请概述传播学“本土化”主张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自己对传播学“本土化”的看法。(20分)

2、有学者认为:“新闻学的研习,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问题。”你对此是怎么理解的?请谈谈你的认识。(25分)

3、请阐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关于表达自由的主要观点及其在西方新闻理论发展中的地位。(30分)

2009

2009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清初官方“邸报”的发布,经由通政使司、和提塘三个环节。

2. 北京第一份近代形态报刊,是1872年2月外国传教士创办的《》。

3.1859年,太平天国洪仁玕在进呈天王的《》中,提出了有关新闻业的观念和主张。

4.维新运动中梁启超有重大影响的长文《变法通议》,连载于《》上。

5.郑贯公在日本和香港创办或主持了多家革命派报刊,其中有《》。

6. 中国新闻史学奠基者戈公振,除《中国报学史》一书外还著有书籍多部,其中一本是《》。

7. 1946年,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著名女记者的采访时,提出并阐述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8.中共中央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首次发表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巴黎(莫斯科)出版的报纸《》上。

9. 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革命报纸之一《人民之友报》,创办者和主持人是。

10. 1908年问世的美国知名日报《》近日宣布,其纸质报纸将于2009年4月停刊,改出网络版报纸及一份纸质周刊。

1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权、参与权、权、监督权。”

12. “新闻自由”、“隐性采访”、“新闻体制”、“新闻价值”都是新闻学研究的典型议题,其中、主要归属于理论新闻学的研究领域,、既是理论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也常见之于应用新闻学的讨论。

13. 由美国学者H·拉斯维尔提出的“5W”模式开始,迄今传播学界公认的五大研究领域分别是控制研究、________分析、________分析、________分析、_________分析。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澳门新闻纸”

2、《字林西报》

3、新闻政策

4、中俄通讯社

5、信息主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每周评论》的沿革及其在五四运动前后的作用。

2、范长江的西北采访活动。

3、大众传播的特点。

4、新闻价值的要素。

四、论述题(共70分):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诱因分析。(20分)

2、从晚清到上世纪20年代末的民国初年,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或称职业化)过程大致完成,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成因何在?(25分)

3、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的信息转向,这是一次堪与哥白尼革命、达尔文革命和弗洛伊德革命相比较的人类文明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它正在而且继续对人类的社会模式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这样的论断你是如何理解的?它和传播学研究有什么关系?结合传播学在国际范围内的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谈谈传播学研究的使命。(25分)

2008

2008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宋改唐制,地方驻京进奏院改由中央政府统辖,其主管机构为。

2、《万国公报》及其前身《教会新报》,创办人和主持者为美国传教士。

3、《中外纪闻》是维新派第一个具有政党色彩的团体的机关报。

4、1876年创刊的《格致汇编》是一份以科普内容为主的报刊,最早介绍了人猿同祖说,其出版者为传教士在上海主持的书院。

5、1922年《向导》周报创刊,首任主编是。

6、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建的公司接办了旧《大公报》。

7、1980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发出通知,将电台开播的1940年12月30日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8、1900年,列宁等人创办了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9、19世纪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本杰明·戴所创办的《》。

10、2007年12月,传媒巨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总价56亿美元收购了道琼斯公司及其旗下的报纸《》。

11、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国内学界多以陆定一的观点为通说,即“新闻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报道”

12、在我国(内地),主管新闻出版事业和著作权管理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英国广播公司(BBC)是在__________广播电视体制下运作的,这种发轫于英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有别于美国的_________广播电视体制,被不少国家所借鉴和模仿。

14、传播学中的数学理论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方法来对传播文本进行分析。数学理论使用的_____概念强调的不是意义,而是被视为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号的数量。

15、一般认为,传播学有不同的研究层面。这些研究层面是按照七个语境来设立的。它们是:自我传播、_ ____、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

16、传播学把互动中所使用的词语、声音、动作或姿态统称为_ ____。

17、国内有传播学者认为,社会学对大众传播学的产生、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而直接的。特别是来自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的社会思想。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等人。

18、许多研究者把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定量的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更适合于实证和经验主义世界观的研究者,而研究方法更适用于解释的和批判的世界观的研究者。

19、一种通过向样本人群发放问卷,要求被调查者进行回答的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叫作_ ____。

20、一种通过研究者向被调查者提问,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得对研究现象丰富描述的方法叫作_ ____。

21、有一种媒介影响理论认为,由于受众个人的特征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媒体的影响力是很小的。这种理论被称为___ __。

22、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____ _。

2007

2007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有研究者认为,唐敦煌《》是世界最早的报纸。

2、1853年,由马礼逊教育会创办了香港第一份综合性中文报刊《贯珍》。

3、革命派在晚清时期曾创办了一批面向底层宣传的白话报纸,其中1904年创办于芜湖的《安徽俗话报》,主编是。

4、民初有三家较为激进的政论报,即《》、《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时人谓之“横三民”。

5、1926年10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广播电台开播。

6、美国进步女记者史沫特莱根据在延安抗日根据地的采访资料,撰写了朱德同志的传记《》一书。

7、2006年9月,曾采访过邓小平同志的意大利女记者因病去世。她所著《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曾被译为中文出版。

8、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出版了《论出版自由》一书,提出了“意见的自由市场”以及真理“自我修正”等早期自由主义观点。

9、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了“报纸是工人的____________资料”的观点。

10、韦尔伯·施拉姆等人所著《报刊的四种理论》分别讨论了报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

11、一般来说,___________法系的国家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而____________法系的国家则较多地制定有专门的新闻法。

12、新闻学学科的知识体系通常被划分为_________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其中__________新闻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新闻工作的哲学”。

13、美国传播学中有一系列经典的媒介功能理论,比如拉斯韦尔曾把传播的社会功能分为三种:(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承文明。后来,赖特(C.R.Wright)又补充

了一项功能(4)______ _ 。

14、20世纪20年代,在___ ___的《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必然存在差异的观点。

15、20世纪30年代,在法兰克福大学发展起来的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______、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哈贝马斯等。

16、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 Mcluhan)提出了电子媒介把世界变成了一个“__ ____”的概念。他认为,这是人类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17、1928年美国人发表其博士论文,创立了民意测验的方法,奠定了传播学研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基础。

18、194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等合编的《宣传、传播和舆论》一书首次使用了“大众传播学”(sci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的提法,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

19、按照传播者个人参与传播的程度和深度上的差异,研究者把传播学划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___ ___ 和大众传播四个层面。

20、美国大众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夫勒(Melvin L.Defleur)和桑德拉·鲍尔-洛基奇(Sandra Ball-Rokeach)认为,如果一个人依赖媒介来满足需求,那么媒介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这种观点来自于他们的___ ___理论。

21、2006年12月6日,法国政府为了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竞争,开办了本国第一家面向全球24小时播出的全新闻电视台“”。

22、目前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

23、自2003 年9月以来,中国新闻界持续展开了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内容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清季的报房《京报》

2、《救亡日报》

3、“便士报”(penny paper)

4、重庆各报联合版

5、全球化传播

6、荒诞新闻学(Gonzo Journalism)

7、象征互动论

8、舆论的要素

9、讯息(message)

10、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党的“一大”、“二大”通过的几个决议案中有关党报工作原则的主要规定。

2、简述1943年9月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所阐述的无产阶级新闻学观点。

3、简述你最熟悉的一种传播理论,其主要内容,产生背景及对现实的影响。

4、“第四等级”的由来及其争议焦点是什么?

5、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所谓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是一种法定自由而非法定权

利,你对此是否赞同?为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新闻就像一扇窗户,我们通过它看到事实,但是它也把我们同事实隔开。”请以上述见解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2、试论清末民初我国报业大发展的历史原因。

2006

2006年-硕士-新闻传播历史与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外纪闻》,其前身用的刊名是《》。

2、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本土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1833年在广州开办的《》。

3、1872年创办的《申报》为英商所办,1876年该报创办了中国第一份白话报《》,1884年8月6日在战争期间出版了第一份中文号外。

4、1900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创办了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日报》。

5、1907年10月26日,清政府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央政府机关报《》。

6、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律《》。

7、提出舆论宣传方法“五本”、“八德”说的是。

8、1917年5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文中参考西方拼音文字首次设计出了中文标点符号。

9、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副刊,如上海《》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晨报》的《》等。

10、1918年唯一一位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是《大公报》的。

11、1922年出版的所著《应用新闻学》一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实用新闻学著作。

12、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戈公振的《》一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报刊发展史的专著。

13、瞿秋白作为《晨报》和《时事新报》特派记者赴苏俄期间采写了数十篇通讯,以后结集出版,其中一本的名称是《》。

14、我国最早系统讲授和研究新闻学的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其会长是,主持具体日常工作的副会长是。

15、1920年,上海的教会学校开办了新闻系,是为我国正规新闻教育之始。

16、1931年11月7日创刊于江西瑞金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

17、新华社1949年4月22日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是。

18、列宁认为,党报不仅应当成为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而且应当成为集体的。

19、1917年设立的普利策新闻奖,其颁奖单位是。

20、美国唯一一家全国性的综合报纸是1982年创刊的《》。

21、国民党党报的三种类型是“党报”、“”和“”。

22、1949年以后台湾当局实行“报禁”,即“限证”、“”和“”。

23、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电视台开播。

24、1980年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发出通知,将电台开播的1940年12月30日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25、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教材中广为介绍的四位传播学奠基者是:美国政治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美籍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__、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_________________和美国实验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__。

26、美国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提出的受传者心理上的三种选择性因素是:选择性__________、选择性_____________、选择性______________。

27、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的欧洲传播学派以其对社会文化的批判性备受人们的关注,被称为_______学派;与注重实证分析,强调传播实践的美国传播学派相对峙,人们称后者为__________学派。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炉边谈话”

2、《政治周报》

3、两级传播

4、小媒介传播

5、沉默的螺旋

6、并时反馈

7、舆论领袖

8、成舍我

9、把关人

10、1947年的“哈钦斯报告”(R. Hutchins)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新闻媒体的公共责任

2、施拉姆人际传播的循环模式

3、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从邹韬奋的报刊思想看“韬奋精神”。

2、请结合下面的故事,对新闻真实性要求的利益本位予以阐释。

狼来了的故事

有个放羊娃每天赶着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地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拼命呼喊,村里人认为他又在说谎,开玩笑,没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了。这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没有人再相信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