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理论课堂笔记

媒介批评理论课堂笔记
媒介批评理论课堂笔记

符号学VS新闻学

作者:李岩

[摘要] 新闻真实吗?如果任何一则新闻事件都是被符号承载着,那么符号本身的建构原则自然会限制和引导事件意义的展开。符号就会以遮蔽事件的方式,给事件以意义。如果新闻不是真实的,那么我们通过媒体接触的各类信息为什么可以成为做出判断和行动的依据?当符号学与新闻学相遇的时候,符号学告诉我们符号是有遮蔽性的,所言不等于被言之物。新闻又始终把真实、客观、中立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任何一则新闻都寄居于某种符号之中。

在符号学的视野下我们如何揭示真实与所言的关系;在新闻学的视野中,我们又该如何坚定真实的信念?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追问和思考中,引出了符号学VS新闻学的一系列话语。

[关键词]符号;符号学;新闻学

一、符号学的想象力

对于符号学研究者来说,都会记得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中的一句话:“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称之

为符号学”。[2]从符号学研究范畴看,它以所有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文字、图像、动作、音乐、物品,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仪式、或表演,在更大的范围理解,一个事件被赋予另外的所指—意义后,这个事件也成为一个符号。因此,符号学的研究涉及到意义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大众传播日益发展和广泛渗透到生活的所有项目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的符号性和用各种符号建构意义的方方面面,已引起人们的充分注视。罗兰·巴尔特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中还不敢肯定除了人类语言之外是否存在着其他具有某种广泛性的符号系统······所有的符号系统都与语言纠缠不清。[3]

1、索绪尔语言学的启示

(1)语言/言语(Langue/Parole)的对应关系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切言语活动的表现准则。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原则。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种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正是语言的原则性、社会性、集体性,才保证了言语活动的有效性。

言语是指人们所说的话。与语言相比,言语活动基本是个人选择和实践的结果。言语是根据语言规则形成的有差异的个人的表达。从历史上看言语先于语言存在。但是,今天我们却找不到不符合任何语言规则的言语。言语的多样性不能改变语言的规则,否则言语无法交流。而语言存在的合法性,要依赖言语的实践需要。

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言语在这个共同的“集体中”[4]是指人们的语言实践——所说的话。言语本身却又是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组合,它的表现总是个人的和暂时的,[5]没有“集体”的东

西,因此它的整体活动没有办法认识。言语的个人性和语言的集体性使它们必须分开两路走。

这样,二者通过区别和归附关系阐明一切。索绪尔的研究就是对这种语言关系的创造性的陈述。

(2)能指/所指(signifier/ signified)

索绪尔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包括了由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形象两部分构成。这样的声音-形象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之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这种概念就是所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对于使用它的语言社会来说,又是强制的。

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非自然的,是可以改变的。把语言结构拆分成两个部分思考,首先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能指—声音、形象部分与所指是不同的。那么,谁最初规定了这种对应关系?其二,既然一开始的对应就是约定俗成的,那么,改变关系是可能的了?谁又有权力改变呢?索绪尔的结论是个人无法改变,改变是在集体约定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个结论势必吸引我们对语言的成规如何形成,个人如何在成规下进行语言实践产生浓厚兴趣。

(3)组合/联想(syntagme/associations)[6]

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组合/联想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展开的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构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在话语中,一个词语和一个词语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意义就产生于言语的链条之中。每一个词语是在与排列在前、或者排列在后的两个词语相对立,才获得意义价值的。例如:“如果不下雨,我们就去游泳”。“爱是需要珍惜的”等符号构成的句子被拆解开放在字典中,变成“如果”、“不”、“下雨”、“我们”、“游泳”等单个的词语,它们就没有句子表达的意义了。

另外,在具体话语之外,许多词语都可以归放到和自己有某种共同点的一类词中。如教师这个词与“老师”、“先生”等联系起来。这种联想的关系是在人们的记忆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这些有共同点的词语不是以句子的长度为支柱的,它们属于每个人内部的语言词典。

2、罗兰·巴尔特[7]的符号“神话”说

和语言符号一样,任何一个符号都包括了能指/所指两个部分。罗兰·巴尔特从意义建构过程将两个部分分成了表达层面(plan d’expression, E)和内容层面(plan de contenu, C),有时候这一对概念也可以用直接意指/含蓄意指替代。意指行为(R)相当于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用ERC表示。这种表达被制成下列表:

能指E1 所指C1

能指E2 所指C2

这个表说明当我们进入使用符号的实践过程后,有一些符号早已在使用之前就建立了对应的关系(能指E1+所指C1=能指C2),例如,在各种字典或者词典中一个字或者词语具有的基本意思(本意,延伸意等)。在进入第二层表意活动后,

符号学研究不是要对这些已经形成的原始对应关系采取拆解工作,当它发现了原始对应关系建立的规则后,告诉我们今天在使用的符号大部分已经不在原始对应的关系中心,它们已经离开中心很远的距离。有些词还保留回去的路,有些已经对过去的样子模糊不认了(能指E2+所指C2)。不论它们现在是哪一种,它们又都可能成为新的对应关系建立的原始基础。依次继续,不会完结。

(1)意指功能(the signification)

意指是研究能指/所指的关系模式。也是以整体的方式看待能指与所指。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模式主要有3个层次。

A 直接意指(Denotation)

能指同时既是意义又是形式。在形式方面它是空洞的,在意义方面它又是充实的。因为空洞,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有偶然性,是约定俗成的。所谓充实,是说它提供一种阅读方式和感觉方面的现实。当我们识字的时候,它在我们的认识中一直是充实的。因为在我们认识它之前,所指已经把意义延置到能指上。或者说外延的关系已经确立。如照片,通过把所指的外在形象延置到相纸上,这张照片与被摄者的基本关系确立。在这个层次,能指本身的价值首先是具备足够的合理性(文字符号中树具备的“木本植物的总称”这一意义也由于集体的约定俗成而合理化。)。其次,它提供了知识、记忆,还有事实、理念、相对秩序等。[8]而当它成为一个固定形式时,又自我掏空,变得赤贫。从另一个意义来讲,赤贫的形式具有了继续被操纵的可能,需要意指作用发生,重新填满意义。当最初的意义大举后退以后,意指的作用发生在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第二个层次上,即能指E2+所指C2。

B 含蓄意指(Connotation)

罗兰·巴尔特强调符号构成的一个基本的要点:形式—能指并未完全吞食它的意义,只是使意义贫乏化。在第一个层面上建立的意义在第二个层次失去了一些价值却保持着被激活的生命元素,为接纳新的意义做准备。对形式而言,意义总是在历史的瞬间保留过,在快速的更迭中被部分移植。在含蓄意指层次上,符号意义的产生是由其所指移位的无限性所致。即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第一个关系确定后,以第一层符号外延的意义为基础,并将另一层意义附加其上,构成另一个所指。这种附加从理论上讲似乎是没有限制的。

C 主体间的互动

了解主体间的互动首先需要了解“主体间性”(Intersub jectivity)的特征。如果我们承认某物的存在既非独立于人类心灵,也非取决于单个心灵或主体(纯主观的),某物的存在有赖于不同心灵的共同特征,这个共同特征就是主体间的。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和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一个心灵不仅能够体验到其他心灵的存在,而且包含着与其他心灵沟通的意向。

巴尔特分析使用符号的双方——指码者和解码者之间的“彼此可进入性”,“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可以在共同的文化背景或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得到证实。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彼此相同相息的程度大。巴尔特认为不论编码者还是解码者对符号意义的感知在本质上并不是因人而宜,他们首先是臣属于一个文化群

体,共同的文化背景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影响的意识。不论是制码,还是解码,都可以意识“彼此传达信息的意向”。因为,所有的感知都是针对符号而发的,符号的意义在认识到彼此传达信息的意向后,进入解读过程。解读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心灵彼此进入,然后获得“共享世界”。

这一类的“共同性和共享性”(有人称作“意志共通感”)为同一文化群体成员所有,因为这个世界的主体间性“对于许多个体来说是共有的,因此其本身就包含着主体性”,[9]使我们对许多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产生一致的领会。这种“共同性和共享性”既是历史的积累,也是时势的产物。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或当下的社会里,成为同一文化背景中所有成员共同感受的知识与经验,这种感受是在大家共同遵守的契约中被认可的。因此,它也是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确认的前提,它允许同一群体每个成员认识的深浅差别和感知的前后。所以,相互的共同性深受文化的左右,也是文化影响群体所有成员的路径,而文化的成员属性也由此产生。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共享既是一个获得意义的过程,因为意义既不是传播者也不是接受者一方的财产,也是一个意义交换的过程。意义不是早已存在于所指之中的,意义在收听或观看的实践中出现。另外,不同文化背景成员间的符号交流也有许多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历史的,可以发生变化,有时候变化会在冲突的过程中发生,只是表面难以察觉罢了。

(2)符号的“神话”性

“神话是一种言谈”[10],任何一种有意义的单位,无论是话语符号还是视觉符号,都是一种言谈。言谈是一种传播,是信息传播。任何言谈都不是自在之物,只是针对自在之物的说法。将言谈解释为神话,就是强调言谈不是一件物、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想法,而是一种意指作用的方式。因此,意指作用就是神话本身。

巴尔特如此描述言谈被神话化的过程:当一个概念被赋予在一个已经存在的形式—意义上时,它并不使已有的意义消失,它的功能是扭曲、扩张原有的意义;当神话赋予在第一个层面上的时候,神话掏空了第一层面的概念,只保留形式-能指,然后将神话置入其中,便构成了表达新的意义的符号。[11]

A 含蓄意指的再度植入

巴尔特认为任何一个符号的形式必须经常能够再度生根于意义之中。它必须能够藏在意义互换的现象中,继续意义与形式不间断的“捉迷藏的游戏”。在符号的神话性产生过程,其形式包含的直接意指的意义被驯服后,逐渐地退到远处,再度植入的意义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某种认识。它一旦被植入,就具有了意义,不过这个意义不是自然形成的。

巴尔特在分析一张法国国旗下敬礼的黑人军人照片时,详细而生动地解释了意义再度植入时发生的变化[12]:

敬礼的黑人不是法国帝国的象征,他有太多的面,他展现了丰富、经验、随兴、天真等。但同时,这个展现被驯服,置于远处,几乎变得透明了(前面所言“赤贫化”。作者注)(再度置入意义后。作者语)他变成一个全副武装的共谋者,

法国的帝国气派·······当他是法国帝国的概念时,又再度与世界的整体性、法国的一般历史、他的殖民冒险史和他现有的困难相联系。

B 神话——文化意义的召回

读者在这个层面上看到的不是一位名叫查里·约翰逊的正在敬礼的黑人,而是法国的帝国性。帝国性一旦进入照片,便使照片神话化了。照片的写实性提供了法国帝国性进入的基本条件,帝国性一旦进入,写实性就会被弃绝。黑人查里·约翰逊已经符号化为一类人,同时也淡化了其直接意指的意义。这个符号与法国少数族群效忠法国的概念建立起对应关系。

另例,2003年世界爱滋病义演晚会的名字叫“466/64”,这个数字是南非前总统著名的世界人权领袖曼德拉被关在狱中牢房时的号码[13]。这个号码在今天早已经和数字以及选取这个数字的原因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也不是数字顺序中的一个位置。“466/64”是曼德拉狱中生活的象征。曼德拉的监狱生活又是反对种族歧视的象征。反对种族歧视又是平等、和平的过程,作为过程又与这个号码沿用了26年有关。关爱爱滋病人体现的是人类世界的和平、仁爱的主题。这就是说“466/64”作为能指其所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新的所指的不断移入,使得能指中的直接意指意义淡出,越来越多的文化意指进入到“466/64”这个符号中。“466/64”也就与更多的所指建立了对应关系。

3 雅克布逊的“语义路线”

雅克布逊认为符号意义不论在哪个层面上运作,其表达意义的主要手段是隐喻和转喻[14]。

雅克布逊认为交流主题(topic)的发展可以沿两条不同的“语义路线”进行:这就是说一个主题是通过相似性关系或者毗连性关系引导出下一个主题的。这两种关系分别在隐喻和转喻中得到最集中体现。

隐喻:是指一个词(能指)以一种破除老套、非字面意义的方式,应用到一个目标物或动作(所指)之上,它强调能指与所指的相似(对应)关系。当我们把支撑椅子面的四根短木称为“腿”时,这个“腿”字与人腿的“腿”发生了相似性关系,即隐喻的关系。这种相似强调了二者之间作用的某种相似之处。

转喻:指用某一物的某一属性或部分喻指此物的全体,转喻强调毗连性关系。例如,当我们用白宫发言人这个称谓替代美国政府发言人时,白宫与美国政府之间的联系是转喻功能——毗连性关系发生作用。[15]

当转喻的概念用在非言语的视觉符号上时,我们看到图像符号和它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关系是自然构成的。一张玛丽莲·梦露的肖像促使我们接受,是因为二度空间的视觉表现足以代表三度空间的实体。同样,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些相对应的特点,地图和比例模型也可以用来代表原物。例如,电视中的视觉符号在第一层面的表意阶段,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毗连性关系,即符号和它所代表的实体之间是一种被技术建筑出来的部分相等,就是使用了转喻的手段,它将真实的世界的部分转移到电视画面中。

在第二层面的表意阶段,其含蓄性主要是隐喻功能起作用的结果。如,当我们从电视中看到春节晚会出镜拜年的人物由各类娱乐明星换成科学家,或者科学家出

现在屏幕上的次数已经超过歌星、影星时,表达的意义是科学家在社会中受到尊重的程度。在此,意义的移位现象是由一个社会价值的平面转移到表现频率的多少的平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隐喻建立的。

二、符号学VS新闻学

当符号学VS新闻学时,两者对话题的选择显得十分关键。关于符号学已经有较充足的篇幅进行阐述,新闻学的哪些构成要素与符号学有对话的价值呢?新闻学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选择了信息——事实、传播者与接受者三个话题构成“VS”的过程。

1、信息——事实

什么是事实?按照习惯的解释: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事情又被解释成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信息(消息)在信息论中是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不论是事实还是信息,它们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存在着,这是我们的基本问题。

按照上述解释,事实是客观存在着的,信息是通过符号被传送的。事实如何与我们发生关系?事实被你或他目睹,事实被言说。任何耳闻目睹,它只要出现在人的记忆中,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被保留,它也是被语言组织过的。事实在符号中,是指以书面或者口头、影像记录,它自然就是一种符号了。从这个意义讲,不存在不依附于符号的事实,信息也是如此。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总是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也就是说解释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的。一个概念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对一个事实的认定也是在另一种说法之中,事实也永远在被言说之中。

(1)真实性与神话性

按照符号学的观点,符号能够表达的意义首先要获得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历史的、当下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对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认可。我们每个人出生和成长过程已经有了语言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也必须接受约定俗成的语言事实,因为语言不是个人的。因此,真实性也是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的,也需要以集体的认可为前提。但是“神话”何以成为“事实呢”?

A 神话的有效性

神话的有效性是通过两个方面支持的:

在第一个层面上符号(权且称它为基本符号,类似于词典中一个词的本意)的特定性和信息的准确性给予支持。当能指与所指在第一个层面上的对应关系确立后,在第二个层面上,基本符号又可以与第二个所指建立对应关系,组成新的符号。根据这个原则,符号可以在第三个层面,第四个层面建立新的关系。

以下三幅图片正好可以用来解释符号赋有意义的过程。

第一幅图:由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正撞向世贸中心大楼(“9·11”事件经典镜头)。这个镜头在第一时间播放时,新闻价值是最突出的,它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由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正撞向世贸中心的大楼。这个镜头被新闻报道语境召唤的信息元素有:时间——2001年9月11日;地点——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事件——

一架飞机(图1是第二架飞机撞击大楼的情形)正向世贸中心大楼撞去;原因-不明。

第二幅图:在倒塌的废墟上竖着两根光柱,图中有自由女神像、美国国旗和象征和平的美国儿童(这是一幅画)。用两根光柱替代不存在的高达427米有110

层的世贸中心大楼。光柱与“9·11”具体事件的直接关系再连接自由女神像、美国儿童,表达了人们对两座被撞毁的大楼的怀念,也表达着美国人对恐怖行为的一种挑战和谴责。如果说两个光柱已经不是新闻意义上的真实,那么就意味着它是“符号(ERC)”,这个符号作为新的“能指E2”与“所指C2)”相遇,又构成一个新的能指—符号。

第三幅图:用数字9、11、01构成。其中数字“11”高耸其中,用美术手法处理后,成两幢大楼的形状。图3已经让图1、图2的意义进入到自身,图3从真实性讲已经离开图1很远了。图3完全是一个象征符号,一个用于纪念的标志。

从图1的直观(记录)到图2的记忆,再到图3的表征,非常巧合地可以用来说明巴尔特关于意指行为过程的解释。当然,恐怖分子选择世贸中心作为轰炸目标,也是因为世贸中心是美国的一个象征,轰炸世贸中心就是对美国的恐怖行为。这一个镜头—能指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恐怖”意义占据,甚至像历史一样占据。在纪念“9、11”一周年,两周年,一直延续下去,这个镜头中冒烟的世贸中心大楼永远成为象征(图1),不再只是一座建筑的影像。因为它可以被放在其他的图片中成为构成另外意义的一个元素。甚至被模仿、改变,这种所指的转移恰恰是任意性与成规性导致。它告诉我们,任何被视为自然的象征符号,是有历史积累和文化积累的,而且也是多变的。

今天,也许在今后无数个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我们接受它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照片传送的信息,恰恰相反,我们已经不在乎它作为事件的时效价值和真实价值。因为它一旦被记录并且公示过,它就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永远可以被第二层、第三层表意占据的符号,这个过程回应了罗兰·巴特关于意义生成两个层次的解释。我们看到符号是这样在“事实”(我们可以暂且把符号规则的某些原始意义看作是事实,如时间、地点等)的基础上占据其他意义的:有一些符号早已在使用之前就建立了对应的关系(能指E1 +所指C1),例如,在各种字典或者词典中一个字或者词语具有的基本意思(本意,延伸意等)。这种占据使符号在进入第二层表意活动时有了合法性。

符号学研究不是要对这些已经形成的原始对应关系采取拆解工作,当它发现了原始对应关系建立的规则后,告诉我们今天在使用的符号大部分已经不在原始对应的关系中心,它们已经离开中心很远的距离。有些词还保留过去的痕迹,有些已经对过去的样子模糊不认了。不论它们现在是哪一种,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对应关系建立的原始基础。依次继续,不会完结。如果把新闻事件当作一个符号的话,这个符号在占据了新闻的五个W之后,它就可以再生成许多意义来。意义越多,离开中心也就越远。

第二个层面上符号与使用者的文化需要的契合程度,靠我们对一种概念的认可程度给予支持。这种契合决定了神话能够与外在真实(相象)相沟通,并且同时给与“真实”以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这正是概念自然化为神话的基本功能。在语言的原始表达中,因果关系是顺其自然的关系——类似“因为大旱少雨,西瓜价格

上涨”的逻辑关系。在符号学——神话的层面上,因果关系是构造的结果。例如一张表现法国帝国性的黑人查里·约翰逊的照片。

符号作为神话的有效性在于它利用话语规则取得对某个事件的合法性表述后,只要符合不断地将新的意义植入的符号产生的逻辑就可以了。

B 真实性遵循的规则

总结以上新闻图像神话化过程的细节,我们看到所谓新闻的真实性在符号学的视野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已经确认的规则性的话语中信息可以被检验。例如新闻的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里的事情应该是指事情的类型,如天灾、人祸等都是可以被验明的,验明的规则又是大家认可的)、原因(同样可以通过调查用证据说明)。二是人们认可的语言本身具有的“转换”特征。如果在语言的第一个层面上(直接意指)人们已经达到了某种共识的话,在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含蓄意指)被人们视为深度理解。当然这种深度理解必须具备合理性与逻辑性。这种深度常常被用来作为可以共享的思想,或者当下受用,或者延续下去成为历史的共识,沉淀在文化的海洋里。

在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中,我们看到当下共享的和沉淀在历史中的意义,不是一种单纯的最美好和最崇高的,它也包含着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渗透过程,包括个人的偏见和企图。我们举例子分析个人好恶与媒介偏好如何操纵话语的倾向。

例:关于美国7岁女童杰西卡驾机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新闻报道。

1996年4月10日,美国《时代》周刊、美国广播公司先后报道了美国女神童杰西卡英雄般的创举。杰西卡驾驶一架单引擎的飞机从加州的哈夫蒙贝机场起飞。她还计划横穿美国大陆,成为世界上架机横跨美国东西海岸年龄最小的飞行员。当时许多观众都在所在地通过电视节目看到这位小英雄,并且十分关注她的全部飞行计划实施情况。如果从媒介的传播效果看,关于杰西卡的报道是成功的,杰西卡事件是典型的体现媒介偏好的事件。只有在飞机失事后,媒介才开始反思对这个事件报道的初衷。美国《飞机》杂志总编说:如果没有媒介的哄吵,类似这样的飞行就不会有,联邦民航允许孩子驾驶飞机只是为了促进教学,并非鼓励冒险,而且少年飞行员也要满16周岁才能获得驾驶执照。他批评媒介是造成杰西卡死亡的帮凶。美国广播公司《晚间热线》节目主持人直言不讳地说:是的,我们的确对此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在录制关于杰西卡飞机失事的节目,因为这是当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16]

从上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符号学的视野中,事件的真实只能在被描述中表现,只能在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中体现。描述所用符号的非透明性就注定了“描述的”不等于“真实的”,但是它可能具备真实性。因为存在一个未被描述的事实,描述之间互相验证(例如五个W是否相同)后,其相同部分证明了这种存在,这也成了获得真实性的唯一途径。因此,新闻传播在符号学视野中不提及真实的问题,它只关注符号中能指与所指是如何建立起对应关系的。

(2)新闻文本的隐喻与转喻模式

我们已经在雅格布森关于隐喻与转喻的论述中获得共识,这一对概念不是只涉及到特殊的、个别的修辞方式。媒介在传播活动中建构任何的意义都离不开隐喻与

转喻的方式。这就使得它们从遣词造句的文本中走出来,成为社会叙事这个大文本所有意义彼此相连接、相对应的主要方式。因此,隐喻或者转喻本身的功能也从纯粹的修辞功能转变成具有使个别意义加入到另外意义中,不断系统化,融贯一体的功能。这种复杂功能的具备,又可以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中考查。任何隐喻都在构思过程中完成,构思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和思考方式。因此,隐喻也意味着一种思考方式。转喻在社会大文本中主要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A 隐喻的框架作用[17]

台湾学者把隐喻看作是认知历程和构思方式[18],指出新闻报道里的概念和故事有丰富的隐喻,这种隐喻有系统性和融贯性。新闻报道中的新隐喻提供新的选择材料的角度和观察的方式。例如,在中国大陆关于反腐倡廉活动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针对偷工减料不符合工程设计标准要求的建设项目——桥梁、防洪大堤、住宅、公共设施等,用“豆腐渣工程”来隐喻。“豆腐渣”在我们已经有的概念中是指制作豆浆剩下的渣滓,因此它也因为归入“渣滓”类而被作为可以遗弃之物。其次,“豆腐渣”完全松散,无法成型,不堪一击。“豆腐渣”一词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隐喻没有价值之物,或者不可靠之物。再来看关于工程的概念:工程是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且复杂的设备进行的工作,如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等。[19]因此“豆腐渣工程”所隐喻的主要是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的不合格建设项目。在《人民网》刊登的关于“湖南衡东‘豆腐渣’工程黑幕曝光”报道中[20],有如下关键内涵与“豆腐渣工程”相对应:

投资数额大(投资上亿元的——衡东大源渡水利水电工程投资上亿万)

项目来源与政府有关(衡东大源渡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

项目承包涉及到政府官员的行贿受贿

承包公司非法经营

损失大(“豆腐渣”工程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多万。)

处理严厉(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庄湘吉团伙成员作出刑事判决:和庄湘吉团进行权钱交易,为其提供保护的衡东县其他25名党政干部也分别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衡东县法院院长和检察长也被调离原职。)

这些内涵构成的隐喻的框架作用类似一个取景框,它带出社会的政治智慧、生活判断和新闻故事情节的特点和思考方式,也为新闻报道提供了重新框架关于披露官员腐败行为的新闻报道的隐喻空间。

从政治智慧看,“豆腐渣工程”这个隐喻既是创新,又承袭了旧有的传统。创新在于将“豆腐渣”与“工程”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隐喻,“豆腐渣”物质结构的松散和工程的复杂性放在一起,产生触目惊心的效果。承袭是指它与我们生活中已有关于“豆腐渣”的概念和这个概念包含的价值诉求、感觉经验结合起来,直接、明白地揭露了类似工程的腐败性。使公众很容易地接受这个隐喻。使它在反腐倡廉的政治改革中,很快成为揭示腐败官员非法行为的有效概念,这种隐喻一旦与腐败工程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后,对于政府政治改革反对腐败形成有力的支持。

“豆腐渣工程”这个隐喻为新闻报道提供的隐喻空间包括了“政绩工程”、“指标工程”、“泡沫工程”、“烂尾楼”等。例如,一则关于“政绩工程”泡沫现象分析的新闻列数了政绩工程的特点[21]:

买官、卖官有价有市;透支地方财力、物力,策划“形象工程”;虚报发展数字,计委与“一把手”讨价还价;以地生财成为官员、商人非法谋财的捷径。

类似的隐喻也会扣连出一群相关的语汇,这些语汇形成的网又可以与任何一个类似事件建立对应关系。

B 隐喻的意识形态性

笔者曾经对大陆和香港电视广告创意中隐喻方式进行了文化分析,探讨两地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在两地广告中,隐喻方式应用的区别,展开了意识形态差异对隐喻过程的影响面。[22]

研究选取了一则广告进行对比分析,广告的主要画面是:

夜静时分,在一处停车场,一位司机正在发动汽车,突然一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女鬼飘然而至,女鬼把脸贴在汽车的玻璃上,其恐怖的表情吓昏了司机。画面出现与手机有关的内容。

在这则广告中,作者用人们见到女鬼会受到惊吓的效果隐喻手机跌价将会带给消费者的惊讶程度。实际上告诉消费者手机低价是不可思议的。[23]

选择女鬼形象出现的效果以隐喻广告要表达的“价格低至吓死人的程度”的意义,说明在香港广告创意者那里,它们可以归为一类。这种认可体现出了香港生活风格的某些方面。就“鬼”的形象而言,在香港的文化环镜中,“鬼”在人们的“日常定规仪式和实践活动中”没有经历过被彻底批判的实践,鬼的形象没有到过政治的话语系统里被否定。因此,它的出现与大陆相比较而言,是独特的。

大陆文化发展中,有过对迷信的批判,鬼在“文革”的话语中又被阶级阵线统统划到人民的对立面,牛鬼蛇神等于“地富反坏右”,所以鬼曾经臭名昭著。在公开的场合中装神弄鬼是没有“市场”的。经过了对“鬼”形象的口诛笔伐后,在公开场合人们对鬼的认识是一致的,完全负面化了。在通过正面的渠道组合一个完整意义时,“鬼”不可能有出现的机会。

以上隐喻可以从香港人接收知识习惯的分析中,找到解释。在香港电视广告图像意义生成中具体表现为夸张、虚构的倾向,这种夸张、虚构建立在一种大惊小怪的反应方式上。它与“香港人的生活风格中有‘大声’、‘招积’的风格不谋而合”。[24]这类广告在叙述事件时常常寻找令人惊讶不已的对应物以解释其目的,不管对应物是什么?也就是在寻找对应物时没有政治意识的限制,只要能够强烈刺激观众就行。所以在香港的电视广告中“以邪压正”的例子也时常出现。

在大陆,即使是广告中的角色也不可能由一个在日常生活概念中的反面角色来担任。人们潜意识地会排除以反面人物或者事情为中心点建立与他人或物的对应关系。例如用女鬼来对应削价的程度等。

2、编码者与生产性文本

信息与物质材料不同,信息在编码或者解码的过程中不断生产着意义。了解意义的生产过程是符号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斯图亚特·霍尔在《编码,解码》一文中分析了编码者与解码者在“生产性文本”中生产意义的过程

霍尔首先对传统传播学研究关于传播的概念化解释进行批评,指出:传统传播学关于传播由发送者/信息/接受者构成的线形特征,只是在信息交流层面上的认识。霍尔认为传播模式是“表现相连而各异的诸多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生产并维持这个结构”的模式[25]。这个结构由几个环节组成:在生产/流通环节,机制、关系和生产实践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开始运作,符号又是根据语言规则构成,最终“产品”的形式就是话语形式,话语在传播通道中流动。

(1)编码的形式中包含的意义

编码形式的意义是由媒介制度、媒介知识(生产程序、技术支持、职业的观念、文化背景、媒介定位、设想和预期效果、有关观众/读者的期待)等建构起来的。因此,在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话语中的意义不是完全通过话语一对一地再现“真实”,而是依据真实的关系和条件用语言准确表述后而获得的产品。对于解码者而言,他通过媒介所接受的永远是被言说的事件—意义。解码者首先接受“阅听形式”或者“阅读形式”,根据符号约定俗成之规则获取其中的意义。虽然解码者不是语言记录仪,他自己的解码环境对符号承载意义做第二次建构。但是第二次建构与第一次建构仍然有一致之处,即他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符号。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传播有效性的基本保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在具体的语言群体或者文化中许多符号的内涵部分呈现较大的差异呢。霍尔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因为符号似乎获得了全部的意识形态价值,似乎可以自由、清楚地表达更广泛的意识形态话语与意义。因此,在其“联想”意义的层面上讲,意义和联想的流动性完全被不同的语言群体和文化利用。

霍尔一方面肯定了符号的外延相对内涵是有一定的确定性的,这种确定性由于人们幼年就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因此符号中能指与所指似乎就是“天生的一对”,这种关系已经被“自然化”了。[26]但是,霍尔也看到符号的内涵层次更具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导致的多义恰恰又是解码过程出现差异的事实。差异并不完全是自由表达,而是多重的被利用。

从流通角度看,当生产建构起“意义”时,流通就从这里开始。信息的传播效果在于解码者接触到这些针对他们而来的信息后,是否能够如其(传播者)所愿的接受意义。因此,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信息/意义都是符码化的,也就是说语言形式“占主导地位”。一个事件在报纸上刊登出来,经过了报纸话语的“阅读形式”符号化,在电视中播放,经过电视话语的“阅听形式”符号化,可以依次类推到其他媒介。阅读形式是不同媒介的语言形式。任何事件—现实都在话语(媒介话语)[27]之外,我们所能知道的和所说的一切不得不在话语中通过话语产生。媒介不同,符号形式不同,也形成意义的差异。如,当一张一岁儿童的照片出现在家庭照相簿中,他/她是一个有具体姓名和身份背景的人——某人的孩子,籍贯,出生地,还有国籍;当这张照片出现在“如何培养健康儿童”主题展览中,他/她是代表健康儿童;在有关儿童营养米粉广告中出现,他/她是吃了营养米粉的儿童代表。符号的选择也包括了话题设置、事件选取、人物的知名度、社会的关注度等。

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建立在已经符号化(巴尔特所言意义生成的第二层次的符号。)的各种意义与符号化的文化的深层意义相互交叉的地方,交叉地还活跃着意识形态的支配和控制,也有“对支配和控制功能的反抗,以及反抗产生快感的过程”。每一个交叉点产生的意义都是可能成为附加于一个能指的所指(意义延异)。

(2)编码形式受制于“主导文化秩序”

联想意义与能指建构起新的关系首先受到“主导文化秩序”的限制。任何一种文化/社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封闭(封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恰恰是特色保存之地),其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的秩序要“强行”推行到所有处在其中的每个人身上。所谓“强行”可以理解为必须推行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其秩序的维持。也可以理解为隐蔽地使每一种话语事件就范的力量的存在(尤其是面向社会的话语);其二,建构起“主导性话语结构”。社会生活领域的划分实际上也是不同话语领域的划分,各个话语领域安排组合主导意义或者选中的意义进入其中。因此,在我们生活周遭发生的事件只有被选中进入话语领域才会被认为是有意义的。尽管媒介从它的生产逻辑看,应该是组织各种意义进入其领域的,但是媒介的意识形态性和商业性往往使它在此方面的所作所为包含着轻重缓急,体现其利益的意义总是在优先考虑之列。这种被优先考虑的意义在编码过程中支配其他意义,或者让其他意义服从于它。

这种优先的意义总是以因为“有意义——代表了媒介的利益”而被选中。对于“选中”的过程霍尔有细致合理的描述:[28]

······其内涵层次虽然也是固定的,但更为开放,服从于利用其多义价值的更为活跃的转换······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似乎被划分为各个话语领域,等级分明地被组合进主导的或选中的意义······事件必须首先安排进各自话语的领地才可以说“具有意义”。······把新事件安排进现存的“问题重重的社会现实图表”的某个领地。······我们说“主导的”,是因为存在着一种“被挑选出来的解读”方案:在这些解读内镌刻着制度/政治/

意识形态的秩序,并使解读自身制度化。

被“被挑选出来解读”方案和由方案选中的意义既“镶嵌”进整个社会秩序,又“显现为一系列的意义、实践信仰”系统,也在强调解读方案是对每一次解读实践的限制,是对具体事件从头至尾的支配:选择、解读、形成认识。

3、解码的“生产”意义

用“生产性文本”的观念理解“解码”与新闻学关于新闻传播的效果研究的根

本区别是:前者关注解码者何以做出如此反映,后者在意解码者做出了什么反映。在前者的立场上,解码被视为“将符号放在它们之间及与其他符号之间的创造性关系中”[29]的主观能力。后者把解码者放在“获得信息与知识的”接受者位置上。传统传播学提供了“选择性感知”的思路,但是,这种思路认定的可以不断提高甚至达到“完全清晰的传播”(只要不断地进行实证调查,如发现解码者回忆起多少条消息,就可以据此找出增强理解度的有效办法,再次实施)的目标本身,总是在面对“意义被扭曲般地解读”的传播现实时遭到质疑。因此,即使是通过实证获得的结果必然是被“扭曲”后的结果,主要的是这种结果“隐瞒”了扭曲的存在。因此,不存在“完全清晰的传播”。

在符号学看来,解码与编码没有必然的一致性。前者自己的存在条件与后者大相径庭。有效传播必须包括编码的时候与解码的时候建立某种互换关系,即编码过程建构某些界限和参数,解码是在这些参数和界限中发生的。这一点保证了传播交流的实现。解码是在限制——接受限制/中断限制——生产意义(最后的环节也是传播的出发点)过程中完成的。霍尔假设了解码的三种地位:主导——霸权的地位(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 )、协调的地位(negotiated code)、对抗的地位。从话语的层面理解这三种地位,本文将其分成主导性话语、协调性话语和对抗性话语。

(1)主导性话语建构了信息秩序

信息秩序包括信息、编码与解码。从表面看,解码者直接接触媒介并从中获得内涵的意义。他们遵照信息编码的规则解码,以达到“完全明晰传播”的理想状态。

事实上,任何传播首先进入主导性话语结构。职业传播者面对的各种信息已经是被社会“主导性话语结构”选中的信息,是这种话语霸权的产物。就是说这些信息先有被选中的地位,然后才被选中。传播者要将这些信息传送出去,只需要使它们符合职业对信息符号的要求,即进入“职业性话语结构”中。这种“职业性话语结构”被霍尔称作“职业符号”——职业要求、技术特性和实践标准,它相对于“主导性话语结构”有一定的独立性。

虽然,信息变成职业性符号是对原符号的转换,但是,它没有逃离“主导性话语结构”的控制,只是从职业传播的需要上对体现主导性话语霸权的信息进行的转换。这种转换只是对主导性话语结构中意义的一种再生产,并没有新的意义出现。以电视访谈节目嘉宾选择为例的分析,使我们看到职业选择的背景。所谓嘉宾一般是社会中的精英(例如,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我们通过屏幕看到的各种军事专家。),他们的精英身份既与主导性话语结构相关,又有共同的利益。

由于“主导性话语结构”与“职业性话语结构”之间有差别,强调媒介的独立性使人们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忽略主导性话语结构的存在。通过下图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主导性话语结构对解码者的影响以及最终对信息的影响过程:

由于编码在主导性话语结构中,新闻传播的信息环境始终是主导性话语控制的环境。编码置于解码之前的顺序也规定了解码对编码的依赖。所以任何的解码首先是在主导性话语结构中进行的,他的生产也是对这种话语的延伸。

(2)在主导性话语结构中的协调性话语

解码者既与媒介有长时期的接触,又与社会主导性话语结构发生关系,因此,他们对什么是主导性结构中的话语,什么是职业性结构中的话语是清楚的。在具有霸权性质的主导性话语结构中,“事件或含蓄或明显地与宏大的总体化、与宏大组合的世界观结合起来:他们对各种问题采取‘夸大的观点’,他们将事件与

‘民族利益’或者地缘政治学相联系······”[30]。因此,霍尔指出主导性话语结构能够保持主导位置有两个方面的支持:1)它用自己的语言界定可能产生意义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中各种关系的完整层面;2)它带有合法的印记。它与社会的关系被看作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在协调的位置上,解码本身即有相融的意愿,又有相对抗情绪。它认可在宏大意义生成方面的合法性,又会在自己的基本规则——依据所属利益群体以及个人价值取向制定的一些规则与各种

事件的主导界定一致起来。这种使主导界定在“部分——有限、群体地位”后,通过它继续维持各种话语和权力逻辑有差别、不平等的关系的现象,在宏大意义生成方面,产生血缘、地缘和文化的一致性并且相融的动力。在群体或者个人的价值取向方面,对抗情绪因为群体和个人利益的暂时或者较长期不被重视而滋生,又因为主导性话语结构的界定获得一致。

(3)主导性话语结构接纳对抗性话语

解码者总以为他们是以自己的方式解读主导性话语,并且能够将它们放置在自己选择的参照框架内重组话语结构。例如,当他们收看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新闻报道时,当听到美国维和部队进驻巴格达市区的消息时,会把维和部队解读成侵略。在关于提高物价是为了国家利益的说法中,他们把国家利益解读成特权阶层利益。在这个层面大众暂时获得胜利,他们把主导性话语结构提供的信息作为建构新话语结构的资料,形成对抗性话语。

霍尔肯定了大众对抗式的解码过程,他认为大众解码式的对抗力量势必要求任何的编码过程去了解对抗的意义,并在适当的地方做出一定的妥协。与第二种协调式解码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是编码者向解码者寻求共同性。但是,对抗性话语的存在并无力彻底改变主导性话语的地位,对抗性话语永远是主导性话语的“对面”,不是“第一面”。因此,即使对抗,也期待着被主导性话语的接纳。

以上三种假想的解码地位在现实情形中,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对抗的力量和坚持的时间总会在协调中失去,协调在吸收了对抗性话语后,也会将其纳入主导性话语结构。

三、符号学VS新闻学的终结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在于他揭示了语言的非自然状态,即语言相对于所言之事不是一对一的透明状。语言自成体系,虽然我们总是在各种各样的言说中看到语言的存在,但是由于语言所表述的事件(或着叫做言说之事)的凸现,很难将语言看作独立的部分,甚至忽视语言的独立性。不过,语言本身没有因为我们的忽略而削弱了自己规范言说的力量。事实恰恰相反,语言不是事件贴身的、透明的服装[31]。语言给所有被言说事件一个表达的同时,也使这些事件臣服于语言的规则之中。如果说一切意义都是某个范式策划的结果,那么,新闻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被说,而不是它的发生。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事实的意义。

因为我们所说的事件只能在语言中被阅读,即使是直接阅读事件,也有语言的先在才使事件成其为事件。[32]从这个意义讲,事件没有语言就无法组成(事件就是语言表述结果)。语言的可操作首先使语言与事件的原本状态开来。其次,使语言有了建构一切事件的权力(不是没有事件就没有语言,而是没有语言就没有事件)。

罗兰·巴尔特的文化符号研究是对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在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巴尔特关于符号的神话性的研究,继续坚持了语言的非自然性的认识,更加深刻揭示出语言非自然性的规律。[33]

雅格布森是从诗学研究的立场出发讨论语言的意义。他认为诗学即语言学。正是在对诗何以成为诗的回答中,我们再次看到语言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诗之所以

是诗就是因为他有了关于诗的所有要素: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例如,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之所以是诗,因为它符合诗的规则要求。如果根据其意义用非诗歌的语言表达,就不是诗了。例如:看不到边的树正在往下落叶,从遥远不见尽头的地方长江水滚滚流过来。我们轻而易举地根据诗的规则说:这不是诗。这些研究更进一步证明了诗的非遮蔽性-非透明性。这些来自对诗歌语言符号的分析,为符号的非自然性存在的观点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在已有的众多关于新闻符号的研究中,符号只是被放在的意义生成的第一个层次被言说,即使在第一个层次,符号的约定俗成原则也被忽略。因此符号在使用符号者手中强调成了“透明”的载体,符号与被符号承载的意义之间完全打通了,使用者便在这里给自己一个合法性确认。同时,也排斥人们对符号与表达意义之间的遮蔽性和遮蔽的合理性的质疑。

符号学VS新闻学之后,新闻学看到自己研究的一种局限。如果新闻学将符号学的思考导入自己的研究视域,那么,新闻学的许多基本观点将被重新确认,例如本文一再提及到的新闻学为新闻确认的基本原则。如果新闻学延续自己的研究范畴,那么,符号学将从自己的批评立场出发,对新闻进行符号学的研究。这样一来,新闻学成为新闻知识学,即新闻是什么。新闻符号学将成为对新闻知识的反思与批判的研究,它提供关于新闻的另一种知识,回答新闻何以是这样的问题。

不论从符号学的哪个角度思考新闻学的问题,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都是一种神话,一种理想。符号学不会在揭示符号的神话性的同时,又去制造一个新的神话。所以,符号学是对新闻是什么的解构。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

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

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俞吾金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主要由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不从事劳动,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简言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靠剥削无产者而获得统治地位。

于是,不劳动的人掌握了上层建筑的观念、价值和信仰。阶级身份、政党、社会利益都是根据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占有、控制和利益所得在社会组织层面得以建立。

统治阶级推行的意识形态系统是以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并且将其泛化,使得阶级压迫体制得以延续下去。

当被压迫阶级的个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和信仰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维护和实践时,他们就参与了对自己的压迫。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同时也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这种看法揭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不存在真实或虚假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认识的区别

(2)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汇总矛盾不可能调和,只有冲突。无产阶级要获得平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必须是暴力夺取政权。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的是——被统治阶级的大众,他们为什么会接纳这些从根本上讲是与他们的利益相抵触的观念?他们是如何采纳这些观念的?

(以大众传播为例,看电视,网络接触。。。)

为什么大众观看电视会产生愉悦,他们并没有将其视作对立的一面,反而有充足的快感?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了意识形态的新观念。这些观念不同程度地强调社会内部的矛盾,以及对抗性和妥协性共存的现象。

尽管可以找到理由证明大众传播媒介所表达的价值、观念等信仰系统常常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统治阶级的声音在社会语境中总是占据重要位置,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同的阶层在大众媒介中表达着不同的声音。(如,新闻联播;大众传媒,第四种权力?)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1、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霸权:特定的阶级、政治意识形态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实施的普遍支配的情形。

葛兰西认为,社会虽然由许多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构成,但是,优势阶级能够运用霸权,使自己的利益变为社会的普遍利益,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A统治阶级由于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一直拥有话语权而享有声望,在争夺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优势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传播媒介类似公共论坛,为统治阶层也为其他阶层提供互相谈判的场所。

B 与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的模式不同是是,葛兰西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主要不是依赖政治社会和他的代理机构,如法院、军队来维持,而是靠靠他们牢牢占有的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来维持。因此,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首先要颠覆文化霸权。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C 霸权不是通过剔除异己获得的,而是将对立一方的价值、利益接纳到自身予以维护。从人类共同的普世的价值取向中寻求一致的部分,在区别、对立、冲突的同时,经过谈判和妥协取得某种一致。

这种妥协不是单纯地降低或减少条件,他是在双方都更多地了解了对反的利益之后,各自对先前条件的重新考虑。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2、阿尔都塞与“主体性”

意识形态对于人的控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意识形态从外部构筑了我们的“本质”和“自我”。因此我们所说的“本质”和自我,都是虚构的,占据在本质和自我位置上的是一个拥有社会身份的社会的存在,即一个主体性的个体。这个主题是矛盾的,他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

阿尔都塞的“主体性“的概念也回应了弗洛伊德以后,许多哲学家将无意识看做是个体的核心这一观点。

弗洛伊德的心理三区理论: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不再是人的心理的中心,无意识才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动因。

弗洛伊德的个体三阶段(人格结构论)

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相当于早期的无意识概念,是人格的基础层次。构成本我的是那些原始、非理性的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本能需要的满足。

自我:相当于经验的、理性的意识系统。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并得到发展的那部分,遵循着“现实原则”,强调着本我与外部现实的关系。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的“自我典范“。它包括良心、道德、理想、宗教感、社会感情这些人性中的高级本性,在人格中是社会力量的代表。

三、意识形态分析理论视野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传统的传播理论认为,一致的舆论与普遍的赞同是本来就存在于社会中的,媒介只不过将他传播出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运用媒介批判的理论使我们看到,媒介至少是参与制造了一致的舆论与普遍的赞同。

1、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市民社会力量的真相

A.媒介成为大众的代言人。如何成为的?

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研究”:

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全都转向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典型: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处于激动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都会成为有力的暗示与刺激,使得他的思维、行为方式迅速与周围人融为一体。)

因为大众的无意识,大众中的个体会把媒介当成一个代表,媒介的意识往往就成了大众的意识。

B 作为大众的传播媒介,其职业性的存在理由不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媒介的存在依赖于大众对信息的需求。

C 媒介的经济利益对其大众立场提出要求。否则就会被大众所抛弃,失去市场消费份额。

总体来说,媒介的大众性是构筑媒介这个主题的第一要素,其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构筑的意义是附加在第一要素之上的。

1、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市民社会力量的真相

2、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关系

媒介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始终不即不离。

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思路来解释,我们看到,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非强制性和隐蔽性,左右媒介本身的意识在隐蔽处发挥着作用。

例:美国911事件报道。

911事件后,一向以新闻自由为宗旨的美国媒介,几乎是一边倒地全力支持军事打击塔利班。(原因P49)

但是,媒介中立立场的绝对性,使得它在即使是在反恐怖行为的报道中,也必须关注另一种意见,甚至包括关于对立方的行为。

但是,对于这样一种原则式的认定,在恐怖袭击的事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新闻的绝对自由性受到挑战。

美国政府关于媒介不得直接采访基地组织成员或者涉嫌与恐怖分子有关的人的意见,得到大部分媒体的响应。

(VOA\2004BBC董事长和总裁辞职)

2、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关系

3、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与商业利益

(1)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

表面来看,任何大众,只要拥有语言能力,都可以拥有话语权。

但是,由于经济地位所导致的阶级统治,使得话语也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说出口,,这个程序包括受到控制、挑选、组织和分配。而话语所包含的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都是由权势提供的,因此出现话语霸权的问题。

话语霸权是在交流、信息传播领域中,由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大众、同类与异己之间的力量严重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力量的优势一方凭借自身的优势而占据了普遍支配地位。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在一切的平面、立体、空间一切话语存在的场所,全方位地渗透,拥有了绝对优势的话语权。媒体扮演的角色从最初的信息传递,发展到后来的议程设置。

(1)大众传播媒介的话语霸权

(2)媒介话语霸权的高效控制

A报道的频繁程度和篇幅(议程设置)

如世界杯报道p54 水污染

B 利用专家的话语控制大众的理解

(3)话语控制背后的市场诱导

媒体兼具事业和企业的性质,其经营运作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抓住了最大数量的受众,也就抓住了发行量和广告收益。

(CCTV 广告)

第三章叙事理论与媒介批评

一、有关叙事学的叙述

1、叙事的日常存在

叙事学是研究说故事的方式,即故事遵循的规则的理论。

卜罗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当中指出,在俄国上千种神话中能总结出31种讲述方式。每一个故事尽管内容不同,但是,都是在一定的叙事方式中展开的。

这里,不是故事内容而是叙事方式的意义就被彰显了出来。

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在叙事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事件被放到叙事的位置上时,叙事的功能就开始左右事件的被讲述过程。

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叙事有形式属性,每一个叙事都有一种功能。一个具有完整形式的叙事包括6种共同要素:摘要、介绍、使得故事复杂的行动、评价、解决和尾声。

讲述者用这些结构从基本经验中构成一个故事,用句子和潜藏的评价解释事件的意义。

2、叙事的模式化

当我们用叙事理论分析传播现象时候,我们不只是关注说的内容,而是要分析用什么方式说,说的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就可以看到任何一种叙事方式——结构都包含着对内容的选择标准,即什么事情可以用什么方式叙述。

关于叙事的法则和深层结构是叙事理论视野中的基本支点。

如果说我们是生活在媒介之中的,不如说我们是生活在媒介的叙事之中。我们被叙事所包围,却很少想到这一点。

“我们关于我们的存在以及对周围一切的了解都不需要我们身临其境去获取,那是因为媒介已经给我们做了一切——通过故事、对故事的引用以及无休止的故事叙述,而这一切从表面看来比我们自己做的更好。叙事理论的重要性也在于此。”

二、叙事理论的主要概念

叙事理论主要研究故事文本中的三个问题:

故事

说故事(用什么语言和方式说)

故事时间

1、关于故事——叙事

在叙事理论中,故事被定义为——根据时间序列安排的一连串的事件。“叙事即故事”强调故事是在叙事的过程中产生的。叙事是某个人或某个媒介运用语言安排的一系列事件。

(1)故事的结构——逻辑与常规限定

故事的模式先于故事而存在。因为“叙事的普遍性由那些控制着人类思想与行为的准则所规定。这些准则由逻辑与常规的限定所确定。”

媒介批评考试复习资料C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媒介批评: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3)媒介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本体层面和现象层面;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媒介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作品、通俗音乐等的批评。(2) 2.超真实:所谓超真实,是指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已模糊不清,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超真实成了仿真文化产生的结果与状态,其形成过程即真实与非真实的内爆过程。(5) 3.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2)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3) 4.单向度: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还是科学、工艺、艺术以及哲学和日常思维,都是单面的。(2)而这失去了的另一面,就是创造性的社会批评的唯一原则——否定的和批判的原则,也就是把世界的现状同由哲学的规范概念所揭示的真正世界的对照,使我们能够理解理性、自由、美和生活的欢乐等等的习惯(3)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电视批评有哪些类型: 一是电视机构批评。批评者将电视视为一种“社会公器”,认为电视代表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大众以至国家的发展服务,强调电视传播内容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系社会公共价值方面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教化功能。它包括社会责任批评、伦理道德批评、政治经济学批评等。(2)二是电视文本批评。批评者将电视传播内容视为一种相对独立自足的文本,关注对文本本身的读解和阐释。它包括艺术批评、审美批评、传播技术批评等。(2)三是电视文化批评。批评者将电视视为更大的社会环境中影响深远的文化载体,关注电视的文化属性及文化意义。它包括大众文化批评、文化产业批评、文化心理批评等。与前两类批评相比,电视文化批评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意识形态分析与媒介批评 在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中,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某个阶级特有的信仰系统”,同时也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可能与真实的或科学的知识相矛盾的幻想信仰系统,即伪思想与伪意识”。(这种看法揭示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意识形态建构和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不存在真实或虚假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脉络 1、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1)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 (背景)“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主要由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拥有者不从事劳动,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简言之,生产资料的占有者靠剥削无产者而获得统治地位。 于是,不劳动的人掌握了上层建筑的观念、价值和信仰。阶级身份、政党、社会利益都是根据对这种生产方式的占有、控制和利益所得在社会组织层面得以建立。 统治阶级推行的意识形态系统是以促进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并且将其泛化,使得阶级压迫体制得以延续下去。 当被压迫阶级的个体把统治阶级的价值和信仰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维护和实践时,他们就参与了对自己的压迫。 (2)西方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即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汇总矛盾不可能调和,只有冲突。无产阶级要获得平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推翻必须是暴力夺取政权。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的是——被统治阶级的大众,他们为什么会

影视理论与批评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科学学位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影视理论与批评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影视批评写作50分 广播电视传播50分 4)题型结构 论述题:2大题,每题50分,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影视批评写作 考试目标: 系统掌握影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用之于批评实践。 考试内容: 一、广电节目管理与生产 1949年前我国广播法规的“平衡”理念分析 我国有线电视法规的法律价值内涵分析 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特点及其启示 传播科技发展对美国传媒监管之法律政策的影响及其启示 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叙事模式及功能分析

电视纪实节目中悬念营造浅析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沉浮与美国电子传媒管制政策的变迁 自制剧:电视台博弈的新载体——以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例 二、影视艺术文化分析 后现代主义电视文化探析 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 悲情叙事的影像传播——解析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 影视服饰传播的消费主义解读 电视剧的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绝望主妇》的多维解析论当代社会媒体奇观的建构策略与意义产制——以明星为例 制度变迁视域下的美国传媒娱乐化现象研究 存在与虚无——浅析姜文电影中的生命意识 三、电视剧理论与批评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 从传媒热点透视社会文化——以《士兵突击》为例 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改编观念的演化 当文学名作遭遇“覆盖式”改编——兼谈《倾城之恋》的“编剧中心制” 契合与重构——透视电视剧《夜深沉》中原著与改编的关系 爱,要说出来——从《家事如天》看家庭情感剧中“对话戏”的艺术处理新时期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镜像功能 “梦幻童话”的是与非——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策略及其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 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 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的“透明性”叙事策略 四、广播电视研究史及戏剧戏曲学 民国时期广播研究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民国时期的广播播音研究 主要参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 考书 中传新闻学与国际新闻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新闻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初试参考书 712新闻传播史论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石磊:《新媒体概论》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新闻传播史论红宝书》凯程考研 815新闻实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课外期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新闻记者》、《新闻战线》 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 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 复试科目与参考书: 9020新闻史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 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 《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021新闻理论 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第一章 媒介批评的定义:(名词解释) 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广义上看,媒介批评既包括对媒介现象的肯定与赞许,也包括对其弊端与危害的否定。狭义上看,媒介批评是一种否定思维,主要是对媒介的负面问题进行反思,指正媒介传播或媒介制度的错失。本书主要在狭义上使用媒介批评的概念。 填空题 媒介批评的核心是批评者的反思与价值判断。 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 提升受众的解读原则、方法和评价理念,对于媒介批评的成功与否,是举足轻重的环节 新闻理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一层反思。 媒介批评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第二层反思。 媒介批评以解读新闻及其传播活动为支点,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活动。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响,是一种原生的媒介批评形态。 媒介批评理论是对媒介批评实践和批评法则与方法的总结,是总结对媒介行为、媒介作品或媒介制度及相关问题如何评价的知识和理论。 媒介观念是人们对各类大众传播媒介总的认识,包括对媒介的产生、运作、机制、制度、功能和传播效果的看法,也包括对各种媒介知识和原理的评价。

媒介批评流派划分为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评流派和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透视社会及其变化,以及媒体如何认识社会,是媒介批评的域外对象 媒介批评只停留在媒介自身及其作品,以其反映世界的内容与形式为唯一对象,很少论及媒介与作品之外的世界,则称作媒介批评的域内对象媒介贯彻传播政策和措施,媒介工作人员的操守,媒介举办的社会活动,媒介的违法和不光彩举动,以及媒介作品等动态,都属于媒介行为新闻传播活动:口头批评——文字批评——系统理论化批评自发批评——自觉批评 媒介批评的三个层面:文化层面、本体层面、现象层面 媒介批评的范围:1.对新闻传播活动质量的评价2.对新闻传播社会影响的评价3.对媒体的评价 第二章 1.媒介批评功能: 一、信息载体的新视角 ?大众传媒的作用在过去是被忽视的。远比不上哲学、文学、艺术的功用。 ?媒介传播的狭义信息都是描述性的,旨在向人们报告一种情况,但同时媒介还大量传播观点、理论和艺术影像,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这是广义的信息。 ?无论哪种媒体,传播信息大都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扩充某种思想,媒体成了扩充思想的机器。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充效果,人类不断发明新的传播技术,丰富传播手段,追求更大的传播空间。 ?媒介上的信息与思想都来自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媒介传播信息与思想增进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使各种知识得以一代代传授下去,提高了人类生存的智慧与能力。 ?媒介以集束信息与强烈的思想改变人类的生存模式,人们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设计自己,媒介已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论述媒介批评的功能 媒介批评..即是参照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实践, 对新闻传播实务的得失利弊进行批评, 是对媒介#对新闻传播观念更新#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进行探讨的特殊新闻活动因此媒介批评是在新闻传播框架中展开的, 而批评所指则是新闻传播的特定领域. 第一,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拉斯韦尔在1948 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概括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其中第一点就是:环境监测功能。他说“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由此可见,传播作为社会的观察员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谁来充当大众传播的检察官呢?监督社会是大众传播的责任,监督传媒则是媒介批评的首要功能。媒介批评的监督功能首先表现在对媒介行为的监督上,比如,各地的记者协会多年来坚持组织的新闻评奖和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评选工作, 举办报纸审读和报纸综合质量的评比活动。其次是对传播导向的监督,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时期的报道要有一定的基调,比如节庆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是欢乐和祥和,灾难事件发生期间它的报道基调就比较低沉和缓和,在2008年“5·12”地震期间南方周末有篇报道,把地震当成了一次转型契机,认为抗震救灾是一场成功的操练,这篇报道的基调就不对,悲哀的背后是要有站起来的勇气,但不能在数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做出这样的报道,新华网和人民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媒介批评,作为灾难时期的报道,它的角度与大的氛围是不相吻合的。再次,就是对报道质量的监督,对同类新闻不同报道比出优劣,就是媒介批评。目前有报社设定报评小组对当日的报道进行点评,评价哪个报纸对哪个事件的报道更能切中时弊,更有针对性可读性等,这样既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又能帮助报刊成长。第二,媒介批评的调节和修正功能.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第二个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统。”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文化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它所承载的内容, 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必须控制住好的方向,扼制住坏的苗头,这就需要一个冷静严肃的“导向者”——媒介批评,去调节和修正媒介。从实际操作上看,首先,电视台栏目的调整、报纸的改版,都是媒介为适应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需要而进行的内容调节,这属 于媒介自身的调节和修正;第二点,媒介与媒介之间也会互相影响,一个事件最先通过一个媒介的报道有了不好的反响,其它的媒介就会选择自我保护,同时媒介之间也会相互学习,1995年诞生的《华西都市报》靠社会新闻打天下,迅速地在报林中异军突起,很多报纸后来正是学习着华西都市报的模式走出来的。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媒介之间的相互调节修正;第三点,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上看,报纸审读就是对报道的可读性,版面的形式美,主题的针对性上进行调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媒介批评的功能就是要促使媒介为了适应受众的需求作出种种调节和修正,比如收视率调查、“读者信箱”、“ 听众之友”和“为您服务”等节目设置都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第四点,媒介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它必须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对接。例如南方周末的批判性曾一度受到各地宣传部的不满,报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自身会不断地修正,媒介的这个意识和理念也恰恰是媒介批评的监督和反馈在起作用。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理论 叙事学是20世纪的一口重要学科,其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80年代的建立在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经典叙事学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俄罗斯的民俗学家符拉迪米尔?普洛普(Vladimir Jakovleoic Propp)对民间故事形态的研究,他从故事中人物的功能入手分析民间故事的结构,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研究的先河。受其影响,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运用二元对立的神话素分析神话的结构。格雷马斯在二人基础上又发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了 "符号学矩阵"学说。兹维坦?托多洛夫则构建了 "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叙事模式。杰拉尔?热奈特将研巧对象从民间文学扩展到现代文人创作,聚焦于叙事话语的研究。罗兰?己特早期提出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结构模式分析方法,并对一切文化现象进巧结构分析,70年代后则走向了后结构主义。第二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的后经典叙事学,在对经典叙事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关注叙述文本的封闭研究,对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进行了解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叙事形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研巧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涌现出了一系列代表人物及硏究分支,如大卫?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学、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学等。 在民俗学领域,早期普罗普对故事形态的研究主要在于文本的分析,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对于叙事的研究突破了民间叙事文本,而向仪式、景观等方向拓展。董乃斌、程當就将民间叙事划分为言语叙事与行为叙事,又将行为叙事分为仪式叙事和游戏叙事。彭兆荣更是借用人类学仪式理论、现象学间距理论等对仪式叙事进行了研究。田兆元在研究神话时认为其是口头表述、书面表述、物态呈现及其民俗仪式展演的综合整体,应从语言、图像、民俗仪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继而又从民俗结构上进行了内容拓展,指出民俗也是一种叙事的形态, 并将民俗叙事分解为语言、行为、物象的H位一体的叙事构成。

媒介批评学

1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而媒介批评学则是通过解读经验理论化的途径,揭示隐蔽的解读规律,建立评价体系和范畴。 2 媒介批评是一种新闻评价活动,一种思想活动,以指导新闻实践为旨归 3新闻观念与媒介批评观念的区别:反思对象不同(新闻观念:整个新闻实践的自觉意识;批评观念:具体新闻活动的研讨意识)社会功能不同(新闻观念:促成新闻制度的形成与巩固;批评观念:指导批评家对作品及媒体的分析把握)理论范畴不同(新闻观念的实践形态:对新闻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概括;批评观念:侧重评估媒介行为的社会功能及其效果) 4 我国媒介批评的主要流派:杂感批评流派;学理批评流派;历史主义批判流派;西方批判理论流派 5 媒介批评的对象:新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应成为批评对象,包括与新闻报道发生关联的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世界。域内对象:新闻产品域外对象:客观世界 6媒介批评的范围:新闻产品评价(优劣、真假)新闻产品的社会效果的评价(记者的精神道德)媒体批判。完整的媒介批评必须包括新闻作品、记者的精神道德和媒体这三个范畴,反之,则是局部的批评。 7媒介批评的任务:认识新闻的质量;认识新闻的社会效果;认识媒介和社会 8 思想涵化:媒介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涵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 9 主流媒体是主流人群接触的媒介,主流人群掌握消费话语权、政治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时尚话语权。特点:满足主流人群的需要,代表主流舆论(民意),采取“主流取向” 10 人性论媒介自由观:将自由作为人性的崇高要求,追求人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反对外界对媒介的限制,主张依赖舆论与人们自身的信念消除媒介行为的放肆,以防止权力控制为由,追求意志的自主性 11 媒介力量:传媒通过为社会主流人群提供必需的信息和思想,获得十分显赫的社会地位,具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即构成媒介力量。 12 权威媒介:媒体影响力大到使公众对其产生依赖,标志着媒介富有权威。是媒介力量的标志之一,是主流媒介必备的品质 13 媒介自由包括创办媒介和媒介运作的自由,主要体现为新闻出版、影视传播和表演、展示作品的自由,核心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 三种对立的媒介自由观: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现代西方的媒介自由观;社会主义媒介自由观 14 现代西方的媒介自由观:政府通过宪法或法律保障公民言论及传播自由,媒体免受政府干预。政府平衡国家利益和媒体自由。政府和媒体利益共生、相互博弈、相互利用 15社会主义自由观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出版自由,依法制裁一切企图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违法新闻活动。保障人民媒介行使自由。 16 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将自由视作人性的崇高要求,从心灵不可侵扰和天赋权利出发,提出表达言论和知晓外界的诉求。希翼社会的公正性,追求人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反对外界对媒介的限制。强调天赋人权,人的表达权和知情权神圣不可侵犯,主张依赖舆论与人们自身的信念消除媒介行为的放肆。 17 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和社会论的媒介自由观的区别 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反对外来的任何限制,社会论的媒介自由观承认权力对媒介的有限度的限制;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视媒介自由为人的基本权利,而社会论的媒介自由观则视媒介自由为媒介产权的派生物;人性论的媒介自由观以实现个人自由为目的,而社会论的媒介自由观则认为既要表达媒介的意志,又要不伤害他人的权利和社会秩序,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为目的。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_0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 [内容提要]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新闻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关系。第一,新闻客体的生命遵循某种自然之道,拆解新闻客体的结构不应静止化;第二,批评的方法首先应从新闻客体外部结构对内部结构的作用入手;第三,批评主体只能对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进行多次反刍性研究,并不断拂去二者冲突的对峙性因素。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新闻,开展媒介批评,有助于把握新闻这个生命体的内在密秘。新闻作品作为人化的“第三自然”,蕴含和投射着主体的独立品格。这个第三自然处处都有记者的影子,愈是深入地剖析它的内因,就愈加清楚地发现新闻生命结构的许多相通之处,在批评过程中发现新闻报道者的随意性。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文化传播都是一种社会体制,包含着一个内部关系上的自我决定的结构。媒介批评的结构主义方法,是指分析新闻要在一定环境中论证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对应的关系,构成一种社会结构分析。?新闻实体就是作品中的新闻事实及其陈述的形式。从新闻实体与环境的联系看,结构特征不是社会进程的直接投影,而是记者意识创造的结果。新闻作品被感受的深浅、接收的程度、作用的方向,取决于体裁形式、语言媒介等内在的结构。每一个社会发展时期都可以对新闻实体有一种概括的规范,但特定的社会制度必然反映在对应的新闻作品中。?新闻实体与其对象之间联系的相对恒定性,具有超时空的普遍适应性,在社会生活的链条上留下了相对松散的空间。许多同样的新闻不断发生、不断被报道出来,表现为同时代人的生命过程。这种生命过程使新闻衍生不息,人类的生存和思想特征都在新闻中反映出来,形成新闻的生命结构。由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语言理论的发展,“结构”这个词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专门术语。但持有不同哲学观点的学者对“结构”的解释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某些关系中来理解结构的时候更是如此。?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结合形式,一篇新闻作品的一定组织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是对新闻结构概念的狭义解释。结构表征把一要素和其他要素联结起来,具有中介性,认识媒介和新闻的时候,实际上不可能离开结构,即使不使用“结构”一词,也必定包含了“结构”的驱指。结构和要素不可分离,对象只有在结构中才成为要素,结构的独立性仅仅为了认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新媒介的崛起給当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造成了巨大冲击,由于主体的“隐匿”和“弥散”,大众由卑微的“受众”变成尊贵的“用户”,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更是将信息公共空间变成率性而为的话语狂欢之地。在工具理性与技术逻辑所主宰的新媒介文化语境中,网络写作者渐渐弱化了对诗性智慧与审美意味的感知能力。新媒介文化批评也相应陷入标准混乱、价值迷失的困境之中,尤其是在网络文学领域,作者匿名和主体性虚位消解了传统写作的责任、良知、使命感、意义追问等价值依凭和审美担当等人文理念。因此,新媒介文化的价值导向研究和健康向上的批评引导,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头。 标签:新媒介;网络语言;技术与艺术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打造了一个面向全民的舆论、娱乐平台,在这个无限开放的公共空间里,沉默的大多数在身份、言论等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普通民众从卑微的读者、观众或受众,变成具有主导意义的“用户”或“被服务者”。新媒介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的娱乐赛博空间,也给信息垃圾和不良情绪准备了发泄通道。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环境都在经受着大河改道式的巨变。尤其令人大开眼界的是,雄霸哲学王座两千余年的“因果关系”,在大数据时代居然被迫禅位给了“相关关系”!在举头“云端”抬手“终端”的数据化生存语境下,正如美国学者温伯格所指出的,媒介事实“已不再是事实”,以事实为基础的知识大厦在虚拟世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已轰然坍塌。知识爆炸、信息冗余、资讯超载,使现代人在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中变成不知何去何从的小鱼。众声喧哗却又不知所云的媒介话语,有如不定期发作的火山,时不时地制造一场网络舆情地震。网络围观者的飞沫和哄客们的叫嚣,更是有如雪崩与尘暴,使人根本无法看清真理与真相。以图像、音频、视频、文字和五光十色的表情符号组成的微信铺天盖地,且无从所来,不知所去。这种全天候无差别的信息大轰炸,使文化研究与批评遭遇前所未有的“标准危机”和“价值迷失”。 一、文学“发烧友”的技术逻辑 单就新媒介文化批评而言,新媒介所导致的批评标准缺位和价值导向迷失问题在文学艺术领域早已是人尽皆知的顽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我们在为这场媒介革命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欢欣鼓舞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的一面。例如,昔日艺术家的特立独行之风及其孤标傲世之想已变得不合时宜,从柏拉图到雪莱时代一直被人们信奉的代神立言观念,正在被“娱乐至死”的话语狂欢所代替。独立创造精神的万丈光芒也日趋黯淡,以单个主体创作为特色的“浅斟低唱”,已被创作群体精细分工合作的“众声喧哗”淹没。尤其是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进入电影制作之后,传统表演艺术的空间日渐逼仄,以至于有人感叹银幕将失去真正的艺术家,电影艺术将被 数码技术“退化”到魔法时代。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对当代艺术生产与消费的

媒介批评学术论文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媒体人需要的几点反思 ———以媒体对“李刚门”事件的报道为例 摘要:互联网通过让强大的传统媒体更难控制公众事件的解释的方式,现有的传播体系提出了挑战。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博中,许多媒体人迷失了方向,导致非理性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在误导公众。怎样让理性回归受众。本文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几点建议:1、对信息的解读。2、对真相的追求。3、对媒体公信力的重视。4、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李刚门”媒介批评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而最初将事件公布是在10月20日,在天涯杂谈上。网友“河大义工”的一篇帖子,该帖子将事件描述为一起校园车祸。而一时间“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到帖子发出的当天傍晚,相关评论帖子超过36万条,该帖子点击超过47万。随着微博帖子的不断更新“李刚门”不断升级,首先通过强大的互联网络进行人肉搜索,李刚的职业、家庭背景、家庭收入、房产等信息不断刷新,同时也不断挑动着公众愤怒的神经。但要求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真实、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媒体工作者却选择了沉默,或者是附和着公众的愤怒(详细报道情况见表一),其原因大多是不敢引起所谓之“公愤”,这一点在央视对李刚进行采访后观众的负面评价就得到了充分证明。“10月21日下午,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李刚接受中央电视台独家采访,向受害人及其家属白哦是诚恳道歉,并且深深鞠躬,采访中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己。”而针对这一采访报道,公众所谓反映多为愤慨,甚至有人说“央视收黑钱了”、“央视太丢人,对不起全国人民”等等言论。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公众非理性情绪的爆发。 表一传统媒体对“李刚门”的报道情况表 一、影响 由于传统媒体在公众事件中的沉默导致报道失衡,进而使舆论一边倒的局面,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对于受众来说,互联网络的信息来源多而杂,他们无法了解事实真相,只能人云亦云,这样也极易导致公众理性的迷失产生的情绪激化。第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作为社会公器,他们有责任从公众利益出发,客观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1】此次事件中多媒体的失聪和部分偏颇的报道都会使其本身在受众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第三,对于社会来说,当公民的知情权得不到满足,群众非理性情绪不断被激化,会导致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从而引发社会危机。 二、建议 在传媒责任理论中,社会责任从来都是与自由报道同时存在。从社会责任角度看来,新闻报道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然权利”,而是以承担相应义务为基础的“道德权利”,要求传媒在对社会负责的前提下开展活动。【2】据此,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博中,对传统媒体及媒体

浅谈媒介批评理论

09广播电视学院电编4班学号:20080620021 姓名:于润泽 浅谈后殖民主义媒介批评理论 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 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它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

方法论,更注重一种新的“内容”的解析策略,对文本进行一种“价值阅读”。霍加特指出:“…价值阅读?这个术语并不表示阅读者此刻正试图作出有关自在的作品的…价值判断?,而是说此刻他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这种…价值阅读?提供了理解文化的新的途径。这两个方向使“文化研究”始终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历史紧密结合,在注重理论进展的同时保持世俗的关怀。而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报纸、广告、电视节目以及工人阶级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许多此领域的学者。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有这样一种倾向,即拒斥总体叙事,强调异质性、差异性,在重估一切价值的批判精神中回避采取一种坚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一种倾向或许与后殖民主义采取后结构主义立场有关。 主体的消解,是后结构主义消解中心的努力的必然结果,因为所谓的“中心”,实际上是自我的一种需要的产物,如果没有一个中心,我们必然失去对自身存在的理解进而丧失自我意识,因此“中心”的中心是“主体”。按照西方传统思想中的主体性,主体应该是统一、完整、自足的实体。因此,人,主体,意识这个三位一体的存在成为最终的绝对的“在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后结构主义对西方传统思想的颠覆实验在“主体”问题上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而对“主体”的消解必然意味着对中心叙事的排斥,也就不可能采取某种固定的价值立场,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很难在这一理论的范围内找到某种合乎总体观念的存在,这是后殖民主义在立场问题上不可回避的。

媒介批评 李岩

媒介批评笔记 第一讲: ·媒介批评理论体系: 传播者(对传播主体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传播内容(对媒介内容进行质化分析)——媒介机构,传播渠道(对传播机构与渠道进行政治、经济,媒介意识形态研究与公共领域的研究)——受众分析(对媒介接收者,媒介传播效果的分析) 媒介批评的理论视角: ·符号学·意识形态分析·叙事理论·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第二讲: ·媒介批评史之:法兰克福学派 媒介批评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媒介发展史、媒介批评史、西方文化,传播学理论、哲学等。课程内容:媒介批评史媒介研究方法媒介批评实践。 媒介批评中的几个重要节点:·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批评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思想 ·英国媒介批评思潮---文化研究学派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媒 介批评思潮 ·法国媒介批评思想,鲍德里亚等思想界人物媒介批评的观点 ·北美学院派的媒介透视,麦克卢汉等学者对媒介的批评。 重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单向度的人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其名称来自于1923 年成立于法兰克福的社会研究所。 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本雅明、施密特…他们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传统: 老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早在20C30W就十分关注电影这一在当时欧洲十分流行的大众媒介,本雅明便是其中之一。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早期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报刊、广播的研究和批判上。 20C60W以来,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转移,在马尔库塞与哈马斯的研究著作中,电视已经成为讨论的主要大大众媒介。以马尔库塞和哈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更注重对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做形而上学的外部研究。 他们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和现代社会的物化结构,特别是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异化的力量对人的束缚和统治。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评理论著作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真正需要和虚假需要的关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传统崩溃,现代艺术贴近普民众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 “文化工业”理论的提出: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以商品拜物教作为其意识形态,穿着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虚假外衣,以一种温情脉脉的形态对大众的思想进行管制,只不过这种管制用娱乐和享受性取代了以前的强制性。比起以往的强制管理,文化工业的控

符号学分析与媒介批评

符号学分析与媒介批评 符号的告知功能 符号可以代替任何一种存在的实体 也可以代替存在的非实体(例如观念) 符号学 “符号学”术语——美哲学家 C.S.皮尔斯 创立符号学研究领域——瑞士语言学家F.D.索绪尔 索绪尔: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 研究范畴:以所有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文字、图像、动作、音乐、物品、礼仪、仪式、表演,甚至事件。 事件——当一个事件被赋予另外的所指意义后,这个事件也成为一个符号。 一、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1、语言/言语语言中最重要的概念和中心思想 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原则,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能行使这种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原则性、社会性、集体性 言语是指人们所说的话。 与语言相比,言语活动基本是个人选择和实践的结果。言语是根据语言规则形成的有差异的个人的表达。 区别与归附关系:“语言是词典,言语是这个共同集体中个人的语言实践——人们所说的话。”——索绪尔 2、能指/所指 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能指、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这种形式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中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这种概念、意义就是所指。 A能指、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自由选择的,又是强制的。如何理解? B 可变性。语言在时间、语境范围内的变化。 3、组合/联想 组合构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说白了,一个词语和一个词语连接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意义举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十大民间语文) 联想在具体话语之外,许多词语可以放到和自己有某种共同点的一类词中。 组合关系与联想关系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 1、皮尔斯的符号分类 (1)象征符号典型:语言另外,玫瑰象征爱情,鸟鸣象征寂静,公鸡打鸣儿象征天亮(2)图像符号 (3)指示符号

叙事学与文学批评_申丹教授访谈录

叙事学与文学批评 ———申丹教授访谈录 乔国强* 内容提要:申丹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首批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兼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虽然她的研究跨文学、语言学(文体学)和翻译学诸领域,但近年来她主攻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不仅是国内叙事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而且也是欧美知名的非西方的叙事理论家,是国际上第一本《叙事理论百科全书》唯一的非西方的顾问编委和撰稿人,也是应邀为国际上第一本《叙事理论指南》撰稿的唯一非西方学者。最近,申丹教授应邀就叙事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首先回顾了西方和国内叙事学的发展过程,评论了叙事学研究在西方和国内的不同走向及其原因,指出经典叙事学在西方并没有过时,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则有待进一步发展。她认为叙事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新的工具。经典叙事学促进了形式审美批评的发展,后经典叙事学批评既关注作品的形式技巧,又关注读者、语境和意识形态意义,这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和反形式主义的对立。后经典叙事学批评从各种新的角度切入作品,大大丰富了文学阐释。她认为就文学作品的表达层而言,叙事学批评在关注面上有其局限性。文学的艺术形式有两个不同层面,一为组合事件的结构技巧,另一为遣词造句。叙事学聚焦于前者,而文体学则聚焦于后者,两者呈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但这一互补关系往往被掩盖。申丹还就国内的叙事学理论和文学叙事批评下一步应如何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叙事学 文学批评 新角度 局限性 方向 乔国强(以下简称乔):国内外对于叙事结构和技巧的研究均有着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堪称西方叙事学的鼻祖。但在结构主义叙事学诞生之前,对叙事结构技巧的研究一直从属于文学批评、美学或修辞学,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局面。半个世纪以来,叙事学在西方取得了长足进展;改革开放以来,叙事学也逐渐发展成国内的一门显学。首先我想请你就叙事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谈谈看法。 申 丹(以下简称申):我们知道,结构主义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诞生之后,很快就扩展到了其他国家,成为一股独领风骚的国际性叙事研究潮流。60年代至80年代,随着经典叙事学的迅速发展,深化了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征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叙事艺术的水平。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学界对于各派理论的互补性和多元共存的必要性往往认识不清。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盛行的解构主义批评理 5 乔国强:叙事学与文学批评* 乔国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美国文学与英国文学。

新闻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媒介批评》复习资料 1.新闻观念:对新闻的性质、功能的综合评价,是新闻批评的意识母体,构成媒介批评观 念的基础。 2.媒介批评流派:自由主义的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媒介批评 3.新闻质量:指新闻反应客观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客观趋向的适度形式和表达倾向的最佳 境界。 4.媒介批评的主体:指谁来批评,由谁在批评,继而表明媒介批评是批评者的主体行为。 5.媒介背景:是指和媒介具有经济关系、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同媒介发生频繁的交往。 6.事实的叠加推理:新闻事实作为论证的对象,论据则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结论则在于 证实此类事实的某种意义以及被理解的程度。这三种不同事实的证实与被论证,形成了叠加式推理。 7.时空通观的规范:把评价新闻现象纳入社会的多维联系中,寻去对新闻作品、媒体与记 者言行的全面解读,便构成新闻批评的时空通观的规范。 8.整体照应的规范:从整体分析新闻现象,考虑各个部分的照应关系,以便做出全面评价, 是媒介批评必须遵循的规范。 9.效果实证的规范:媒介批评对媒介行为的否定尤其应以社会效果来证实,彻底排除主观 武断,这就是效果实证的规范。 10.媒介品格:新闻媒体的态度、倾向,新闻从业人员的追求和道德水平及其作品质量,综 合称为媒介品格,表现这种品格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报道。 11.违规出版行为:新闻出版物未经新闻出版管理机构批准,擅自出版和改变出版日期、出 版次数,都属违规出版。 12.新闻诽谤:新闻报道歪曲事实或使用侮辱的言辞,进行人身攻击,丑化公民人格,构成 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叫新闻诽谤。 13.新闻抄袭:包括部分或全部照抄他人的新闻作品,未经亲自采访和写作,将其作为自己 的作品发表,都属抄袭。 14.新闻素质:指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完美性和感染力的总和。 15.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立意和思想价值,是新闻报道的主线,由重要、新鲜、鲜明和正确 (分析正确)四个要素构成,缺少哪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好新闻。 16.新闻风格:是记者再现事件的特色,在语言、结构上呈现出特有的感染力。 17.媒介事件:指新闻媒体重大活动或在报道和经营中出现的矛盾纠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 应。 18.媒体的观念恒定:体现在媒体对社会政治问题报道中的长期不变的准则,它是意识形态 性质的具体表现。 19.媒介世界:新闻媒体反映社会生活及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真人真事,是社会存在的再现, 社论及其他评论所阐述的观点也旨在说明客观事件的本质,这样,人们会看到,新闻是庞大、复杂社会生活的写照。 20.媒介权威:是媒介社会影响力的静态形式,表现为媒介在受众心理中形成的崇高威望和 征服人心的力量。 21.小报化:并不是指开张的大小,而是一种新闻制作手法,即采用煽情主义的大标题,大 图片,内容多为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以唤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22.媒介的公信力:媒体在受众中建起稳固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以公正、正派赢得社会的推 崇。 23.媒介大众化:指媒介的报道照顾一般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兴趣,更多的满足大众的需要。

视听媒介批评教学大纲

《视听媒介批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本课程是面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以批评的眼光分析新闻媒介的实践和作品。重点介绍国内外媒介批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并集中讨论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分析与媒介批评中的重点话题。 (二)编写依据: 本课程大纲根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编写。 (三)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批评新闻实践及作品。为将来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6课时,2学分,其中实践12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五)适用对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三学生。 (六)课程编码: KY1810A01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媒介批评概述 第一节媒介批评的界定 知识点:媒介批评的界定。 第二节媒介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知识点:媒介批评的功能、价值。 第三节媒介批评的主客体与实践 知识: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实践。第二章媒介批评的思维框架 第一节阐释学与媒介批评 知识点:阐释学与媒介批评的关系。 第二节媒介文本解读的逻辑路径 知识点:媒介文本解读的逻辑路径。

第三节阐释与批评文本的建构 知识点:阐释与批评文本的建构方法。 第三章媒介批评实现路径:样态解析(一)第一节电视新闻样态解析概说 知识点:电视新闻样态解析方法。 第二节短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 知识点:短消息类新闻的解析方法。 第三节长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 知识点:长消息类电视新闻的解析方法。、 第四节系列报道解析 知识点:系列报道解析方法。 第四章媒介批评实现路径:样态解析(二)第一节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解析 知识点: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的解析方法。 第二节新闻访谈类节目分析 知识点:新闻访谈类节目分析方法。 第三节新闻评论类节目分析 知识点:新闻评论类节目分析方法。 第四节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解析 知识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解析的方法。第五章符号学与媒介批评 第一节符号学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符号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媒介与符号 知识点:媒介与符号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