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

为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规范信用社治理和经营,内控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内控制度是农信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科学化、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控体系,促进信用社治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经营法制化,是信用社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新题目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治理机制的需要。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由于内部稽核职员是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新题目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在具体规范上作一些调整和纠正,很难对责任人作相应处理。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信用社固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很多规定在实际操纵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视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视制约。3、制度不落实。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纵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重视不够。4、制度建设不规范。一些新业务的治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的制度不完善,和信用社的治理实际脱节。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同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二、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思路1、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树立内控机构权威。稽核部分具有独立性、超脱性、权威性和同一性,联社不但要从工作部署上予以明确,而且要从体制、职权、职员配备和治理机制上予以保证,从而树立稽核工作的权威,减少各方面的行政干预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和制约机制。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在股权设置上,积极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在内部治理上,完善和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视三种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从组织形式上形成对法人代表的有效控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决策失误。3、制度要果断落实到位,堵塞治理漏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必须把落实各项内控制度作为强化内部治理、防范风险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要落实责任,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以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说话。二是要加强内部治理制度,严格业务工作环节和工作程序的监视检查,查出新题目及时解决。三是要加强考核评价。每一项工作结束后,都要组织相关职员按照预先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4、加强会计工作控制和治理,严格核算制度和具体操纵。要规范会计操纵规程,实行岗位分工,严禁一人兼岗或独立操纵业务全过程。会计核算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5、构建完善的治理监控制度体系。一是对现行的某些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和修订。二是要制定和完善内部责任体系。三是要按照从严治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于违规行为和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要制定同一的内控制度,力求内控制度体系具有完整性、同一性,并努力使其规范化、科学化。6、建立联社和信用社主任年审和离任审计制度,年终由稽核部分对信用社年度经营治理、权力使用、制度执行、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若干问题 (1)

摘要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中国企业无法独善其身。许多企业在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企业在危机面前为何这样不堪一击。笔者认为长期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忽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企业缺乏对风险的敏感和把控能力,经营中风险长期潜伏在企业中,并不断地积累下来,一旦环境变化便会暴发出来。 教训使我们警醒,让我们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通过解读内部控制体系,对内控制度建立、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和改进内控制度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解读实施要点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若干问题 内部控制成为当下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谁来负责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等,下面就这些常见问题做些探讨: 一、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方面,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较晚,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忽视,对经营缺乏风险意识,对风险处理不当,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这场危机也给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有的甚至是灭顶之灾。究其根源,主要是这些企业普遍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经营中过失与舞弊形成的累疾使企业在风险面前不堪一击。惨痛的教训,使我们痛定思痛,进一步唤起企业家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功能和目标来说,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不仅包括企业决策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还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一个能够通过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实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对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控制手段规避和降低风险,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于企业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谁来负责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重视,许多概念对于企业决策层和企业普通员工比较模糊。企业决策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功能缺乏了解,不能科学、合理营造内部控制环境。有的企业领导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将所有的控制活动都

农村信用社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农村信用社(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第一章总则 1、为促进各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农村信用社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和银行审慎监管要求,制定本指引。 2、内部控制是农村信用社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3、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农村信用社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确保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确保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和程序,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有章可循; (四)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4、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包括: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

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二)安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三)及时性原则。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必须先建章立制。 (四)有效性原则。建立内控制度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5、内部控制应当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开办的所有业务品种必须应有相应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 6、农村信用社应当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与分支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 各个岗位应当有正式、成文的岗位职责说明和清晰的报告关系,关键岗位应当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员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第二章健全内控组织架构 6、农村信用社应设立健全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规范各自职责和议事规则,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7、农村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和主任室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 理事会负责审批农村信用社的总体经营战略和重大事项,确定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摘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风险,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和任务。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内控机制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内部控制机制在构建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公司财务制度的必要补充。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制定的保证企业资产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和科学的一套规章制度、程序和方法。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保证企业能够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同时还能确保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准确性,所以研究现代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现代企业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意义 在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分工日益细化的生产背景下,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正常生产提供了一个 稳定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机制的健全与否关乎企业的日常经营是否顺畅。笔者认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和意义。 1、保证企业物资财产的完整与安全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企业物资财产上的完整和安全。企业在采购物资的过程中,通过对采购物品的严格的计量、验收,能够保证产品从进入企业的生产计划之内就是财产上的完整性。另外,内部控制机制也会约束仓库管理部门对库存产品的保管,确保仓库内部物资在数量、重量和价值方面的安全。 2、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准确以及真实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纳以及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在处理上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比如内部控制对会计凭证的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会约束会计人员在登记会计信息时要以会计凭证为准,减少白条现象以及因领导面子和情感关系在会计信息处理时的主观因素。 3、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市场风险主要指消费群体偏好的变化、竞争者的变化以及替代品和相关品的风险。科技的发展使得各种技术有新的改进,对原有技术和生产设备来讲构成威胁。社会风险主要指企业的运转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主要包括法律、自然环境等风险。 二、现代企业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主要内容 1、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内容之一,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使得企业从内部管理上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管理和控制,是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办法。风险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措施》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但是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上仍然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层比较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规模、盈利情况而较少关注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的薄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分三个类型:一是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完善;三是一部分企业虽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落实内控制度时却大打折扣、流于形式,影响了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的薄弱,未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促使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1.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完善。建立和实施一套完善的、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维护企业资产安全,提升企业信息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业绩。目前,我国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建立了自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考虑企业之间的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及生产流程都有较大的差异,不充分考虑该内部控制制度在本企业的适宜性;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不完善,

没有形成整体系统,没有建立自我防范和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达不到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对内控制制度的要求。 1.3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此,企业要通过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识别企业的各种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潜在风险,避免企业潜在风险因素的发生,不断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其风险意识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概念,许多企业没有设置风险机制,因此抗风险能力低下;还有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局限于少数业务具体部门,没有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相关环节,没有形成整体风险、局部风险、长期风险、短期风险等一系列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4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第一,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控制活动流于形式,停留在文件层面。第二,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缺乏定期的检查、监督。很多案例表明,许多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制度,而制度的严格执行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定期的检查和监督。第三,企业内部控制的考惩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或制约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是检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衡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流于表面,未能做到与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使得我国企业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摘要] 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应达到的标准,并对内部控制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方法 由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和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控制的关键点不同,因此我们应在深入了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董事经常只有一个“虚职”,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例如,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企业,公司总经理往往兼任董事会董事或董事长,权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股份公司应有的一些机构设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没设置,股份公司仅仅有了现代企业的外壳,而没有从根本上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管理者的权限和责任。同时管理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企业,而不是管理企业。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产生了大量“内耗”,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成本。 1. 2风险意识差,内部后劲不足 所有的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性质或产业如何,其组织的不同层次都会遭遇风险管理,必须密切注意各层次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高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构。 1. 3信息流通不畅,职责不清,职责不明

农村信用社内控与合规建设.doc

农村信用社内控与合规建设 近年来,我们农村信用社虽然在规范业务经营、促进业务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内部控制和合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 1、加强内部控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方面,要建立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信用社内部具体情况,按照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健全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内部监督和风险防范制度。其中主要应针对业务流程中关键风险点设计专门的管理控制制度,并根据业务发展、风险点转移和环境变化等情况及时修订内控制度,转变以事后处罚为主的内部控制思路,加强对风险的事前识别和事中评估;另一方面,加强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进一步推进自律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整治。对虚假贷款、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利用虚假资料套取和挪用信贷资金、制造假手续假印章等手段窃支单位和个人存款、利用系统内往来和同业往来账户盗窃资金等业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等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对授权授信、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金库和尾数箱、查询对账、私设“小金库”、重要岗位人员轮岗和休假、录像检查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治理。内部必须要建立清晰的责任制、问责制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树立所有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充分体现信用社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

价值观念。 2、建立有效的合规建设控制机构 信用社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合规部门组织结构,并为合规部门履行职责提供充分的资源以及配套机制。第一,信用社可在总社及分社设立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分社下属机构设立合规部门和合规岗位,重视报告路线问题,明确合规风险报告的路线。第二,建立与合规部门相配套的机制。首先,要为合规部门配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高专业素养的合规从业人员,以确保合规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次,要完善合规机构内部制度,保障合规部门的公正性,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第三,保障合规部门信息来源的开放和畅通。首先,合规部门要享有与任何员工进行沟通的权力,以便更好的获取其履行职责所需信息和记录。其次,合规部门在调查发现的违规行为,有权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此外,合规部门则应确保内部员工能够自主自由的反映信用社内部违规问题,保护其不受到违规者的威胁和报复。 3、运用先进手段和工具,实现合规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合规管理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大。信用社合规工作也应更多的借助内部互联网、信息库等进行。具体到实践中,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部合规控制系统,为合规部门的合规风险监测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相关专业软件设计合规风险的监测指标,进行信息化合规管理。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将信用社内部各个岗位的合规操作标准化和量化,使业务系统在处理数据业务的同时对合规性进行检查,实时判断该项操作是否符合合规标准,并及时形成合规报告反馈给合规控制部门和人

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有关规范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和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条为了加强本单位基本建设的宏观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项目,本单位就具体工程项目成立管理处,管理处负责对该制度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条管理处职责: (一)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 (二)研究决定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临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 (四)研究决定工程设计的重大变更; (五)管理处领导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项目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工程项目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参加人,由管理处请示分局领导决定,办公室负责会议的通知,记录并及时编写会议纪要,管理处方面记录由管理处同志负责记录并整理; (六)管理处会议由主任主持召开,主任外出由工程部负责人主持召开。 第五条管理处下设工程部、计划投资部,是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工程部职责: (一)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 (二)收集相关资料,为领导组决策工程项目、投资、预决算、重大设计变更提供尽量详细必要的依据;

(三)提出工程项目立项的建议,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决算等管理工作。 (四)参加工程项目的招议标工作,凡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 第1页 议标; 工程项目的招议标由单位负责领导提出申请,由管理处负责组织。 招议标参加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监察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其他参加人员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决定。所有工程项目招议标后,必须签订合同书,合同书必须遵守国家合同法,所有参加人员都必须签名。 (五)工程完工后,组织工程验收; (六)工程验收后,及时审查施工方决算和施工资料,确保工程资料(尤其是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并及时入档保存。 (七)加强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加强对本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考核和培训,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款项拨付。 (八)及时召开有关方面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管理经验,协调好有关各方的关系。 第三章项目立项及审核管理 第七条管理程序 项目申报部门根据单位需求、技术需求向单位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由生产股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生产股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评审 分管领导及管理处主任组织实施项目的协调和评审相关工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初审,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及上级领导汇报,审核通过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编制《项目立项评审报告》。 2、立项的批准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发表时间:2010-01-15T16:27:09.560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罗嫒嫒 [导读] 企业还应在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使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罗嫒嫒(辽宁秋阳翻译咨询科技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 (2009) 12-0000-00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来规范的,基本形成了“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关键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制度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 从有关定义中看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说“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大家普遍关注、也是内部控制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与会计信息产生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而高质量的会计规制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规制,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是内部控制应着重关注并加以防范的失真。 针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目标,内部控制要对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规制性失真进行治理。2007年1月1日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全面施行新的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现有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停止使用。这个过程使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增大。国际趋同后的会计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更多的专业判断,这些选择空间本身就增大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因此,按照我国“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控制的思路,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控制”中最基本的环节就向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环境,这就需要从制度制定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使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无论在内部会计

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如何完善内 部控制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7)摘要:文章分析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关键词:内部控制; 完善措施; 医院中图分类号:F233∶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4—0029—01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资料真实,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医院的财产物资安全,必须要完善和加强医院的内部的控制制度。就目前内部控制的客观环境和制度本身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阻碍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和发挥。 1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运行成本的增加,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一般来说,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多,运行效果可能就好,控制目标就容易达到,但也增加了运行成本。正因如此,单位领导往往不愿投入很多精力、物力、财力,使内部控制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1.2 人员素质高低及制度更新滞后内部控制需要人来实现,因而会计人员的水平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就目前单位情况,有相当一部分的会计人员没有专业职称,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还有些单位会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少,会计制

度松懈,职责操作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性。有的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行。另一方面,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内部控制系统的相关制度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也给实行内部控制带来影响。 1.3 缺乏监督评价机制目前,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很好的建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致使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任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专置专岗。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任何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都难以发挥其作用。 2 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2.1 改善内部环境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从院长到财务科长及财务工作人员,层层把关,对不合理的开支坚决杜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质方面的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各职能部门授权一定要明确,因岗设人,责任到位。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现金流量特别大,对此应设置专人,对每日的挂号、门诊、住院收入逐一汇总,一一核对,以防挪用公款舞弊行为的发生。定期不定期地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一个好的环境,以防其形同虚设。 2.2 对内部控制制度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主要从4个方面来看。①健全性。评价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具体内容主要有:在各个需要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紧密衔接,并建立了必要

对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对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内控机制风险防范 内控机制建设是农村信用社组织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农村信用社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是在长期工作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认可和遵循,带有价值取向、职业操守、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其内涵不仅包括以诚实、守信、正直等道德价值标准或行为操守为准则,还包含员工的价值观、风险观、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等。它不仅具有激励与约束功能,还具有重要的企业形象宣传功能。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自我约束能力低。为此,下面就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信用社为何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必须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资产规模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自我约束”在整个经营机制转换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覆盖了整个内控机制建设并最终将全面体现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因此,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提高信用社自我发展能力将成必然。 (二)农村信用社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必须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在金融行业的竞争中,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竞争力。良好的内控机制,可以通过价值观和风险观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把遵守岗位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员工的内在素质,在他们的道德意识、职业习惯、思想观念、知识体系、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从而把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引导到农村信用社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上来。农村信用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尽快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从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订立不完善。当前一些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处于松散状态,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有些制度的订立属于应急措施,仅限于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属于短期行为。各种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强,整体性差,有许多相互矛盾之处和空白地带,职能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制度制定针对本部门的多,考虑大局、整体的少,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制约,责权利失衡,缺乏制约性。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授信业务、存款及柜台业务、中间业务、会计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等各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重要业务缺乏有效的制度来制约。现行的一些内部控制,达不到应有的控制、制约作用。还有一些内控制度缺乏对违规操作的具体处罚规定,罚则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定制度时,不加区别的照抄照搬他行的各种内控制度,不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吸收、改造,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和制度效力的削弱。有些信用社对“内控制度”这一概念认识存在偏差,将内部控制建设误认为就是简单的制度修订和汇编,甚至将制度汇编作为“政绩”来炫耀,这种曲解“内部控制”的行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简单的修订和转抄各种制度办法时,又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使一些制度改变了解原来的意义,约束效力大为削弱;制度的订立与落实不能统一,执行力度差,使订立好的各种制度成了摆设。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各项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将成为内控机制的重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一)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一)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 司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 规、业务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实施 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三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一)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二)保障公司的资产安全。 (三)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五)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 第四条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 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 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第五条公司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下列基本要素: (一)目标设定,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 (二)内部环境,是指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公司文化等。 (三)风险确认,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是指公司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 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是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 风险管理策略。 (六)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 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七)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指公司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 息,确保信息在公司内部、公司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八)内部监督,是指公司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 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第六条公司内部控制活动涵盖公司所有的营运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及收款、采购和费用及付款、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 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重大投资管理、财务报 告、成本和费用控制、信息披露、人力资源管理和系统信息管理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即由内部牵制逐步发展到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框架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如“一股独大”现象相当普遍,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监事会难以承担受托责任,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等等,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探讨在公司治理下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机制。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内部治理 A Study on the Improve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Abstract]Strengthening and consummating internal control of entity has become one focus in theory and practicing field. Firstly, I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which ranged from internal check,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to internal control flame. On that basis, I define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s tated-owned shares are too much”,unreasonable share structure, directorate and the supervise meeting's failed to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unhealthy promotion and obligation system, serious "internal people control" problem in the company as well. This article, tries to put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esearch under the microcosm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ring forth new ideas how to get the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Corporate governance,internal governance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及演进过程

怎样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怎样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要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本文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合理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各单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会计人员,符合设置总会计师条件的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同时要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等。 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岗位的设置既要符合本单位实际需要,更要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真正做到不相同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每一在岗会计人员都有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权责分明,且会计人员的岗位要定期轮换。 建立原始记录制度。要统一各项记录的内容、格式和填制方法,对原始凭证记录的签发、传递程序、汇集、反馈等,均要明确有关人员职责,以确保原始凭证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建立凭证传递、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主要是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使用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等。 建立财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要有相应的购进、领用、报废、处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固定资产的购进、调拨、出售等,要建立台账。还应建立财产物资定期盘存制度,账账、账实核对制度,财产盘盈、盈亏、报废核销、批准权限及责任制度等。 建立商品购进管理制度。要制定购进商品价格管理制度及商品的质量管理制度,防止购进质次价高、市场上不需要的商品,防止购进过程中个人收受回扣现象发生。建立商品销售与往来款项特别是债权管理制度。主要制定所售商品的价格管理制度及货款回笼管理制度。在货款回笼制度方面,要特别注重所售商品的赊销管理,要根据不同单位的信誉状况、经济实力,制定不同的赊销

浅谈当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

浅谈当代投资领域中的“超国民待遇 论文关键词:国际投资法超国民待遇次国民待遇 论文摘要:该文对国民待遇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论述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的运用,最后提出完善中国国民待遇制度的若干思路。 一、国民待遇的基础理论 (一)国民待遇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国民待遇原则是有关外国人民商事法律中最古老的待遇原则,是国家属地优越权所派生出来确定外国人地位的一种待遇准则,是指东道国应给予外国公民以本国公民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 当代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国民待遇的实行一般按照互惠原则。②国民待遇的授予有特定的范围。③国民待遇制度的使用呈全球化趋势。 (二)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 当代国际投资领域的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外国投资者。②关于投资的资产,即外国资本。③与投资有关的活动,即在东道国的投资行为。 二、国民待遇原则在我国的运用 迄今为止,我国外资的国民待遇仍然是不够的,与国际通行的做法及WTO的协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 (一)“超国民待遇”

为吸引外资,中国从80年代起,对某些国际投资甚至采取了“超国民待遇”的态度,这在一定时期的确大大改善了中国资本不足的现状,为中国的长期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了力量。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超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 1.在企业税收方面:虽然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税率上“内外合一”,但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减免较多,而且享有利润再投资退税、亏损弥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所以其实际税负比内资还是低得多。 2.外汇管理与调剂渠道方面:外资企业也享有一定的优惠。按当前的外汇管理法规,外资企业可以全额持有所创外汇而不必卖给中国银行,并且还可以直接向外资银行借贷外汇;在外汇调剂渠道方面,外资企业可以在外汇指定银行和外汇调剂中心自由选择进行买卖外汇。 3.经营管理方面:我国外资法赋予外资企业在生产、采购、销售、人事、资金、物质、进出口等各方面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当前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内资企业很难充分享有这些优惠。此外,外资企业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使用、用工费用等方面也享有优惠待遇。 (二)“次国民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在享受种种优惠的同时,又受到较多限制,即通常所说的“次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 1.在出口业绩和销售要求上:尽管目前我国外资法经过修改,基本上取消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方面的强制性具体要求,但仍有一些出口引诱方面的规定。 2.在企业设立条件与要求方面:对于外商投资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