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需求(三员)

系统安全需求(三员)
系统安全需求(三员)

1.系统安全

系统建设严格遵照《BMB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20-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BMB22-2007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测评指南》设计、开发、测试,以满足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1.1.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相对应等级的防护要求,本项目从物理安全、运行安全、安全保密措施、安全保密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安全建设。

1.1.1.1.安全审计与监控

系统具备完善安全审计功能,做好系统的安全审计,并且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提供的安全审计功能,做好数据的安全审计。审计的对象:文件。保存及访问方式:包括数据处理的审计、人员的身份验证及登录等审计信息、管理人员的审计信息等。

具体要求:实现用户业务应用日志审计。对用户授权、用户违规操作等的监控。日志记录存储空间至少保证日志记录保存6个月。

1.1.

2.安全保密管理要求

1.1.

2.1.管理人员

协助指定人员负责本系统的系统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审计,并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

1.1.

2.2.运行维护管理

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依据制度对人员、物理环境与设施、设备与介质、信息安全保密等方面进行规范。

人员管理包括:系统维护、人员授权、自身行为受控。系统管理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人员管理。防止非授权使用、非法自主访问知悉系统信息的系统受控等。

物理环境与设施运维管理包括:建立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标准;负责系统的网络硬件设备、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平台和日常维护工作,保障网络畅通和系统正常运行;为相关项目实施和设备选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硬件和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设备与介质运维管理包括:设备防火、防水、物理损害措施;设备防火灭火正常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火灾隐患;供暖系统、空调等保障;设备电源保障;数据传输线路维护与保障;主机等设备保障;可移动数据保障;存储介质维护;磁盘磁带库访问的介质的维护等。

信息安全保密运维管理包括:运行维护软件升级管理;信息安全事件识别;缩小事件影响范围;信息安全事件解决;后续报告与处理机制;补救措施等。

1.2.系统安全保密需求

对系统中涉密信息应提供强制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机制应能防止非授权的访问;对涉密信息,用户必须在得到合法的授权后才能进行访问、修改、打印、下载、导入、导出等操作。

所有的操作可审计,审计数据要能保存一年并可备份,并可按时间、用户名和事件类型对审计数据进行查询、统计。

系统的管理按照三员原则,职责分离且相互制约。

上述安全需求是系统的基础需求,适应于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各功能具体的和特定安全需求可参考相应章节。

1.3.系统安全保密实现

本系统按照机密级安全防护要求结合用户的业务需求,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保密功能。

1、密级标识要求;

2、涉密数据产生与存储;

3、身份鉴别要求;

4、访问控制要求;

5、安全审计要求;

6、三员管理要求;

1.3.1密级标识管理

涉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应有相应的密级标识。密级标识应与信息主体不可分离,其自身不可篡改。因此在系统中每条记录都必须有相应的密级标识。

1.3.3身份鉴别管理

本系统与兵器装备集团现有涉密信息系统的身份认证系统相结合,达到用户身份鉴别到单个用户的要求。

1.3.4访问控制管理

在本系统实施中,需要结合系统的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基于用户的身份标识设定对信息类别的访问权限,包括信息密级、业务范围、专业类别、其它属性等。系统通过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等多种手段阻挡非授权访问。用户及管理人员都不能直接浏览、修改、删除数据。

权限访问控制:系统内所有功能和信息都有与用户对应的权限控制。通过权限分配,被赋予权限的账户才能访问相关信息,执行相关操作。如果用户不含有信息或功能所对应的权限,则不允许进行信息访问和功能操作。

角色访问控制:系统内每一个账户都隶属于不同的角色。对不同的角色赋予不同的权限,账户通过所在角色的权限可以访问相关信息。

访问控制策略:涉密信息的访问控制主体到具体用户,客体控制到单个文件。采用强制访问控制策略。具体控制策略实现如下:

用户访问信息时,首先检测该用户的密级标识是否高于或等于信息的密级标识,然后检测该用户是否能够访问此专业类别,再检测此信息的访问控制列表中是

否有该用户,最后只有检测全部通过后,用户才能访问到此信息。

1.3.5安全审计管理

安全审计管理主要包括日志的生成、权限设置、日志文件的分类、查询等。系统内用户增加和删除,用户权限的更改,系统三员和用户所实施的操作,身份鉴别相关事件,访问控制相关事件,涉密数据的操作(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导入、导出)均作为审计信息记录。日志信息达到预定存储容量的70%时产生报警。

用户身份鉴别审计信息

系统日志会记录所有用户对本系统的登录信息。审计内容包括登录时间、帐号、客户机ip。

数据输入输出审计信息

系统对所有信息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包括时间、帐号、客户机ip、所做操作类型、处理数据类别等内容。其中审计时间统一以系统服务器时间为准,确保所有审计信息的时间一致性。

用户操作审计信息

用户在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系统形成审计信息。用户操作包括新建信息、修改信息、查询信息、删除信息、打印信息、导入信息、导出信息等,审计内容包括时间、帐号、客户机ip、所做操作类型、处理数据类别等内容。

系统管理员操作审计信息

系统对系统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审计,其中包括菜单、数据字典、业务流程、表单等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安全管理员操作审计信息

系统对安全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审计,其中包括用户、角色权限的修改等操作。

审计管理员操作审计信息

系统对审计管理员的操作进行审计,其中包括审计管理员对系统内所有审计信息的审计和审计信息的操作(查看、导入、导出)。

审计信息安全

只有审计管理员可以查看系统内所有的审计信息,审计管理员的操作记录可由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进行查看。

审计信息至少保留一年。

审计记录应具备统计、查询功能,包括按时间范围、主客体身份、行为类型等条件进行检索查询。审计记录的查询应具备访问控制功能,保证审计记录不被篡改、伪造和非授权删除,存储的审计记录不能被破坏。

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主要记录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日志信息。系统管理员、审计管理员可以利用系统日志监视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它来发现系统中所发生的错误,审计管理员可以利用它寻找受到攻击时攻击者留下的痕迹。

1.3.6三员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按照三权分离的原则,分别交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管理;应用管理员进行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管理;审计管理员进行系统审计。

应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审计管理员的权限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系统管理员

负责对操作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可对系统环境日志进行审计。

应用管理员

负责对整个应用系统进行配置、维护,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应用管理员对菜单、数据字典、业务流程模板、表单等进行操作。应用管理员可对审计管理员的操作日志进行审计。

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可对用户和角色(系统三员除外)的权限进行管理。安全管理员可对审计管理员的操作日志进行审计。

审计管理员

1.对系统内的所有审计信息进行审计。审计管理员可审计的信息包括:系统用户、角色权限的修改,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和用户所实施的操作(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导入、导出),身份鉴别相关事件,访问控制相关事件等所产生的审计信息记录。

2.对外数据交互进行审计。

3.对系统日志进行审计。

软件系统安全规范

一、引言 1.1目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安全已成为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机系统安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各种非故意的错误与损坏;二是防止系统及数据被非法利用或破坏。两者虽有很大不同,但又相互联系,无论从管理上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截然分开,因此,计算机系统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本规范对涉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各主要环节做了具体的说明,以便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监察部门有一个衡量系统安全的依据。 1.2范围 本规范是一份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国家各部门的计算机系统。 在弓I用本规范时,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范围,不强求全面采用。 二、安全组织与管理 2.1安全机构 2.1.1单位最高领导必须主管计算机安全工作。 2.1.2建立安全组织: 2.1.2.1安全组织由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不能隶属于计算机运行或应用部门。 2.1.2.2安全组织由管理、系统分析、软件、硬件、保卫、审计、人事、通信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 2.1.2.3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组织的具体工作。 2.1.2.4安全组织的任务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定期做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监督实施。 2.1.3安全负责人制: 2.1.3.I确定安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计算机安全负全部责任。 2.1.3.2只有安全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人才有权存取和修改系统授权表及系统特权口令。 2.1.3.3安全负责人要审阅每天的违章报告,控制台操作记录、系统日志、系统报警记录、系统活动统计、警卫报告、加班报表及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材料。2.1.3.4安全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2.1.3.5若终端分布在不同地点,则各地都应有地区安全负责人,可设专职,也可以兼任,并接受中心安全负责人的领导。 2.1.3.6各部门发现违章行为,应向中心安全负责人报告,系统中发现违章行为要通知各地有关安全负责人。 2.1.4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应与计算机安全工作同步进行。 2.2人事管理 2.2.1人员审查:必须根据计算机系统所定的密级确定审查标准。如:处理机要信息的系统,接触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按机要人员的标准进行审查。

DCS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DCS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试行) 为了保证甲醇分公司DCS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综述: 分散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是以微处理器及微型机为基础,融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C RT屏幕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 DCS系统已成为控制的中枢神经系统,是装置的大脑,装置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监视和控制都要通过DCS系统来实现的。正因为DCS系统在生产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关系着生产的安全稳定。 DCS是由控制器、I/O模件、操作站、通讯网络、图形及遍程软件、历史站等组成。 2、DCS系统的工作环境 2.1 温湿度环境要求 环境条件是保证DCS系统能够长期正常运转的前提,严格控制机柜间和中控室的环境条件,做好消防、、通风及照明等工作。尤其是通风和空调,中央空调时出风口的不能正对机柜或D

CS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冷凝水渗透到设备内造成危害。DCS系统所在的房间的温度、湿度及洁净度要求一般是: 温度要求:夏季23±2℃,冬季20±2℃,温度变化率小于5℃/h。 相对湿度:45%~60%。 洁净度要求:尘埃粒度≥0.5μ,平均尘埃浓度≤3500粒/升。 机柜间和中控室内应有监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仪表,以便时时监控DCS系统的工作环境。 2.2 接地要求 DCS接地系统设计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及通讯系统畅通。 2.2.1 DCS工作接地必须有单独的接地系统,接地点要与避雷接地点距离大于4米,与其它设备接地点距离大于3米。 2.2.2 DCS接地电阻要求不同,在接地连线后需要实测工作接地电阻和安全接地电阻等符合技术要求的数据。 2.2.3进DCS系统的屏蔽线接地应属于DCS系统的工作接地,不能接入保护接地中,另外屏蔽线接地只能在一点接地。

系统安全策略

教你怎么设置安全的SOLARIS系统 一、帐号和口令安全策略 1.1更改口令文件、影像文件、组文件的权限 /etc/passwd 必须所有用户都可读,root用户可写?rw-r?r? /etc/shadow 只有root可读?r-------- /etc/group 必须所有用户都可读,root用户可写?rw-r?r? 1.2修改不必要的系统帐号 移去或锁定那些系统帐号,比如sys、uucp、nuucp、listen、lp、adm等等,简单的办法是在/etc/shadow的password域中放上NP字符。还能考虑将/etc/passwd文件中的shell 域设置成/bin/false 1.3修改口令策略 修改/etc/default/passwd文件 MAXWEEKS=4 口令至少每隔4星期更改一次 MINWEEKS=1 口令至多每隔1星期更改一次 WARNWEEKS=3 修改口令后第三个星期会收到快要修改口令的信息 PASSLENGTH=6 用户口令长度不少于6个字符 二、用户授权安全策略 2.1移去组及其他用户对/etc的写权限。 执行命令#chmod -R go-w /etc 2.2禁止root远程登录 在/etc/default/login中设置 CONSOLE=/dev/concle 2.3setuid和setgid特别权限。 Setuid是指设置程式的有效执行用户身份(uid)为该文件的属主,而不是调用该程式进程的用户身份。Setgid和之类似。Setuid和setgid用1s -1显示出来为s权限,存在于主人和属组的执行权限的位置上。系统设置特别权限,使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时,具有root的执行权限, 命令执行完成, root身份也随之消失。因此特别权限关系系统的安全,可执行命令#find / -perm -4000 -print 寻找系统中具有setuid权限的文件,存为列表文件,定时检查有没有这之外的文件被设置了setuid权限。 2.4审计并日志所有以root身份的登陆情况 添加或编辑/etc/default/login文件如下: SYSLOG= YES syslog记录root的登陆失败,成功的情况。 2.5设置远程登陆会话超时时间 添加或编辑/etc/default/login文件如下: TIMEOUT= 300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第二部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规范 1 1. 范围 BS 7799的这个部分指明了对建立、实现和文档化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s)的需求。它指明了将要按照个别机构的需要而实现的安全控制的需求。 注:第一部分给出了对最佳惯例的推荐建议,这些惯例支持该规范中的需求。BS 7799的这个部分的条款4给出的那些控制目标和控制来自于BS 7799-1:1999并与改部分的内容保持一致。 2. 术语与定义 为了BS 7799的这个部分,BS 7799-1给出的定义适用于该部分,并有以下专用术语: 2.1 适用性说明 适用于机构的安全要求的目标和控制的批评。 3.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 3.1概要 机构应建立及维护一个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目的是保护信息资产,订立机构的风险管理办法、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以及达到什么程度的保障。 3.2建立一个管理框架 以下的步骤是用来找出及记录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的(参看图一): a) 应定义信息安全策略; b) 应定义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范围,定义范围可以是机构的特征、位置、资产及 技术;

c) 应进行合适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确认对资产的安全威胁、漏洞及对机构的 冲击,从而定出风险的严重程度; d) 根据机构的信息安全策略及所要求达到的保障程度定出要管理的风险; e) 从以下第四条款选出机构要实现的安全控制目标及要实施的安全控制; f) 应准备一份适用性声明书,说明选出哪些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以及选择的 原因。 以上步骤应定期重复,确定系统的适用性。 2 3.3实施 选出的安全控制目标及安全控制应由机构有效地执行,实施控制的执行程序是否有效应根据4.10.2的规定进行检查。 3.4文档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说明文档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按照3.2所定的步骤实现的证据; b) 管理架构的总结,其中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在适用性声明书所提及的安全控制 目标和已经实现的安全控制; c) 为了实现3.3所指定的控制而采用的程序;这些程序应该刻画责任以及相关行 动; d) 覆盖该ISMS中的管理和操作的程序,这些程序应该指出有哪些责任及其有关

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19 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上班前四小时内不准喝酒,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2、设备运转前及运转中必须确认风、油、水、气是否符合标准,检查传动部件是否良好,各阀门是否正常。 3、开机前必须检查各人孔门是否关闭,机内无漏物,方可关闭人孔门,下属设备无故障方可开机。 4、停机检修检查时,应和中控人员取得联系,必须通知电工切断高压电源,将转换开关置于“闭锁”位置;慢转磨机时确认各油泵是否工作正常,并同各现场作业负责人取得联系,确认安全,磨内无人,方可慢转。 5、进入设备内部检查必须两人以上,并配备低压照明或手电筒,并在设备控制盘上挂上“禁止合闸”牌。 6、巡检时不要接触设备运转部位,确保巡检通道畅通无障碍物。 7、斗提跳停后,必须确认斗提物料量是否超过正常值,如超过正常值,打开斗提下部放料,具备慢转条件的必须慢转,在其正常后方可开主电机。

系统需求规范模板

系统需求规范

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1.简介 (5) 1.1.系统简介 (5) 1.2.文档目的 (5) 1.3.文档范围 (5)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5) 1.5.需求来源 (5) 1.6.需求编号原则 (5) 1.7.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7) 3.系统定义 (8) 4.系统结构 (9) 5.功能需求规范 (10) 6.性能需求规范 (11) 7.RAM需求规范 (12) 8.系统安全目标 (13) 9.接口需求规范 (14) 10.系统应用环境 (15) 10.1.气候环境 (15) 10.2.海拔要求 (15) 10.3.防雷要求 (15) 10.4.机械环境 (15) 10.5.电气环境 (15) 10.6.非法访问的保护 (16) 10.7.更严酷的环境 (16) 11.假设及限制条件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安全评估的类型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阐明此文档的目的 系统需求规范将用户需求用规范的形式条目化列举出来,每个需求清晰、准确、具体并具备可验证性,是系统后续开发测试的基础。系统需求规范作为用户需求与项目人员沟通的文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项目开发人员、测试人员。 这里的系统需求规范和系统定义阶段产生的系统定义文档比较类似,只是在定义阶段,需求可能是以描述形式体现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规范的形式。 1.3.文档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安全计划和设计文档的关系 1.5.需求来源 提示:说明需求规范的来源/产生方式(标准、规范、Subsets、环境、其他相关系统、接口、平台等)及相关证据,可以用图来说明。 1.6.需求编号原则 提示:给出需求编号的原则和定义。文档下面描述的所有需求都要按照这个原则给出编号。 {需求标识方法,如序列化编号、层次化编号、层次化文本标签等方法。应确

信息安全系统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公司

版本信息 当前版本: 最新更新日期: 最新更新作者: 作者: 创建日期: 审批人: 审批日期: 修订历史 版本号更新日期修订作者主要修订摘要

Table of Contents(目录) 1. 公司信息安全要求 (5) 1.1信息安全方针 (5) 1.2信息安全工作准则 (5) 1.3职责 (6) 1.4信息资产的分类规定 (6) 1.5信息资产的分级(保密级别)规定 (7) 1.6现行保密级别与原有保密级别对照表 (7) 1.7信息标识与处置中的角色与职责 (8) 1.8信息资产标注管理规定 (9) 1.9允许的信息交换方式 (9) 1.10信息资产处理和保护要求对应表 (9) 1.11口令使用策略 (11) 1.12桌面、屏幕清空策略 (11) 1.13远程工作安全策略 (12) 1.14移动办公策略 (12) 1.15介质的申请、使用、挂失、报废要求 (13) 1.16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流程 (14) 1.17电子邮件安全使用规范 (16) 1.18设备报废信息安全要求 (17) 1.19用户注册与权限管理策略 (17) 1.20用户口令管理 (18) 1.21终端网络接入准则 (18) 1.22终端使用安全准则 (18) 1.23出口防火墙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4局域网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5集线器、交换机、无线AP的日常管理规定 (19) 1.26网络专线的日常管理规定 (20) 1.27信息安全惩戒 (20) 2. 信息安全知识 (21) 2.1什么是信息? (21) 2.2什么是信息安全? (21)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 1 高效的认证机制 登录验证机制:登录时需要输入系统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连续输入错误次数达到系统设定的次数,系统将锁定该用户账户,只有通过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解锁重置。同时,系统支持用户安全卡(USBKEY)管理机制,利用软件电子钥匙的方法,只有持有该电子钥匙的用户才能正常启动客户端软件或Web 插件,再配合加密的用户名密码对,通过双重措施保障用户访问的安全。管理人员访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都将进行身份认证,认证信息采用128位的DES加密处理,以判断用户是否有权使用此系统。认证系统对用户进行安全认证,身份验证的资料来源于集中规划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着视频监控系统所有用户的身份资料。系统应具有独特的用户名与MAC地址绑定功能,能够限定某一用户使用唯一指定的终端观看其权限范围内的视频信息,避免该用户名、密码被盗后,通过其它终端访问系统造成视频信息泄露,同时也可有效地监督用户的工作行为,防止非正常场所观看秘密视频信息。 2 严格的权限管理 授权机制:系统应提供完善的授权机制,可以灵活地分配给用户可以查看的监控点、可执行的功能模块、可执行的具体功能等。用户只能查看权限范围内的监控点和执行被授予的功能。管理人员登录到监控系统后,可以对监控点的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实时查看监控点的视频图像、录像日程安排,管理、查看和检索保存在存储系统中的视频文件。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记录了各个管理人员对各监控点的使用权限,权限管理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管理,并对用户使用界面进行定制,使用户只能管理和使用具有相应权限的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而不能随意查看,甚至管理其它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同一用户名在同一时间内,系统可严格限定只能有一人登陆使用系统,防止某一用户名和密码泄露后,其它人访问监控系统,造成视频信息泄露。 3 完善的日志管理 系统详细记录用户登录、登出、控制视频、浏览视频等重要操作日志,便于查询和统计;同时,在系统产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系统日志信息,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 4 软件监测技术

(推荐)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 1、系统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是指对整个系统(包括系统硬件、软件、使用、保障及有关人员)和系统全寿命期的各阶段(包括论证、设计、研制、使用、维护及报废)的所有活动,都要贯彻安全方面的需求,逐项、全面地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害,采取保证安全的工程和管理措施,达到消防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系统安全的主要功能 系统安全的主要功能,是采取科学和工程的方法进行符合任务要求的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使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从设计的源头就作为重要指标,按预先计划和措施,逐项落实到系统总体工程中去,一方面保证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为系统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的安全评估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了做好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分析工作,应考虑如下要求: (1)吸收已有的或类似系统及分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经验、教训、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相关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作为安全性设计和分析的根据。 (2)识别系统在寿命周期内的各种状态下,尤其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并消除和控制与之相关危险。此项工作要有专门的文字记录,并且要让有关人员知道,这种文件可以是规范或手册、说明书。 (3)当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或者进行技术改造时,应寻求其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最小的风险。

(4)在论证、研制及订购系统及其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指标,同时要避免在使用或运行时,为改善安全性而进行改装、改造,还必须考虑到系统报废时的回收及处理主法,做到简便、无害、经济。 (5)在设计时,要尽最大努力将安全方面的需求与其他方面的需求作整体考虑,从而达到设计上的优化。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人员) 1、信息设备严禁非法关机,严禁在未关机的情况下直接断开电源开关。 2、信息设备开机后,检查各功能指示正常,系统无报警提示;否则应查找故障原因,直至故障排除。 3、系统设置严格遵循各信息系统操作说明,禁止不安说明操作;当与操作说明有出入,需要咨询相关供应商技术支持人员确认后方可操作。 4、禁止删除需要保留的信息,需要删除某项关键信息或数据时,必须得到许可,必要时进行信息备份。 5、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修改或透露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 6、发生信息系统故障,有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时,应立即层层上报至最高领导,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和措施。 7、当发生非正常停电事故时,因立即采取措施,在UPS供电时限内确保信息系统正常关机。 8、各信息系统所在的机房,严格控制温湿度,确保降温除湿设备正常运行。 9、机房内设备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必须操作时,应在专业人员指示并监护下进行。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通则)(应用人员) 1.新员工上岗前,应仔细阅读本岗位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严禁未经 培训上岗操作。 2.岗位配备的个人云桌面,禁止私自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确实需要 安装的,须经信息维护人员测试认证通过后方可安装。 3.当发现使用的信息系统有问题时,需先自行检查电源和网络接口 是否正常,然后再找相关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处理。 4.信息系统报错时,使用人员应保留报错信息,并提供给维护人员 进行正确维护。 5.禁止将信息系统登入密码随意告诉他人,禁止使用他人账号登入 操作,必要时,需征得相关领导同意。 6.离开岗位10分钟以上者,需锁定屏幕; 7.出差人员利用公网接入办公时,需确保设备安全,并禁止打开含 病毒网页。个人便携设备被盗时,应立即联系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锁定账号,以防信息泄露。

基于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研究.

基于操作系统安全策略的研究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关计算机安全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础。目前操作系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攻击,如何制定好对操作系统安全威胁因素的相关安全策略,对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计算机操作系统面临着很多种安全威胁,每种威胁的方式、特征不同,以下为大家列举出几种普遍的安全威胁问题: 一、软件威胁 软件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是对可用性的威胁。软件,尤其是应用软件,非常容易被删除。软件也可能被修改或破坏,从而失效。较好的软件配置管理可以保证失效损失大大减少。其次,软件的非法修改导致程序仍能运行但其行为却发生了变化,计算机病毒和恶意插件就属于这一类。 二、数据威胁 数据安全性是一个更普遍的安全问题,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涉及面广,如。可用性主要指对数据文件有意和无意的窃取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是非常紧迫的问题,对数据文件的更改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三、人为威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我们很多的不当操作,例如:误删系统文件、泄露重要密码、关闭防护程序等。这些人为威胁因素其实是在众多威胁当中最严重最难防范的。 针对以上操作系统发现的潜在威胁,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以避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 一、使用高强密码

要提高安全性,最简单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不会被暴力攻击轻易猜到的密码,如增加密码长度和复杂度,但不可过于复杂以免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二、做好外部防御 不是所有的安全问题都发生在桌面系统上,外部数据威胁也是很严重的。做好U盘免疫,防止光盘自动运行,避免恶意网站的浏览等都是必要的。 三、更新系统和常用软件 如果长时间没有更新安全补丁,可能会导致你使用的计算机很容易成为肆无忌惮的攻击者的下手目标。 四、关闭没有使用的服务 计算机用户常常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系统上运行着哪些有着潜在威胁的服务。 如果你的计算机不需要一些非常用服务,就应当关闭,避免留下安全隐患。五、使用数据加密 对关注安全的计算机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来说,有不同级别的数据加密方法可供使用;选择合理的加密级别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必须根本实际情况来决定。 六、通过备份保护操作系统 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备份是你用来保护自己、避免灾难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七、监控系统、查找安全威胁和漏洞 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备措施,系统就肯定不会遭到攻击者的破坏。应该建立某种日常监控机制,确保可疑事件会迅速引起你的注意,可以针对可能的安全漏洞或者安全威胁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安装一些第三方的防护软件来保护我们的操作系统。

AI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AIX安全配置程序

1 账号认证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1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2

2密码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3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4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5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6 3审核授权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7 (1)设置全局审核事件

配置/etc/security/audit/config文件,审核特权帐号和应用管理员帐号登录、注销,用户帐号增删,密码修改,执行任务更改,组更改,文件属主、模式更改,TCP连接等事件。 classes: custom = USER_Login,USER_Logout,USER_SU,PASSWORD_Change,USER_Create, USER_Change,USER_Remove,USER_Chpass,GROUP_Create,GROUP_Change,GROUP_Remove,CRON_J obAdd,CRON_JobRemove,TCPIP_config,TCPIP_host_id,TCPIP_connect,TCPIP_access,TCPIP_route,USER _Reboot,USER_SetGroups,INSTALLP_Inst,INSTALLP_Exec,FS_Rmdir,FS_Chroot,PORT_Locked,PORT_ Change,PROC_kill,PROC_Reboot,FS_Mount,FS_Umount,PROC_Settimer,PROC_Adjtime (2)审核系统安全文件修改 配置/etc/security/audit/objects文件,审核如下系统安全相关文件的修改。 /etc/security/environ: w = "S_ENVIRON_WRITE" /etc/security/group: w = "S_GROUP_WRITE" /etc/security/limits: w = "S_LIMITS_WRITE" /etc/security/login.cfg: w = "S_LOGIN_WRITE" /etc/security/passwd: r = "S_PASSWD_READ" w = "S_PASSWD_WRITE" /etc/security/user: w = "S_USER_WRITE" /etc/security/audit/config: w = "AUD_CONFIG_WR"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8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63-70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安全配置方案中级篇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配置,包括十条基本配置原则: (1)操作系统安全策略,(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3)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4)开启审核策略(5)开启密码策略, (6)开启帐户策略,(7)备份敏感文件,(8)不显示上次登陆名,(9)禁止建立空连接(10)下载最新的补丁 1 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利用Windows 2000的安全配置工具来配置安全策略,微软提供了一套的基于管理控制台的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可以配置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在管理工具中可以找到"本地安全策略".可以配置四类安全策略:帐户策略,本地策略,公钥策略和IP安全策略.在默认

的情况下,这些策略都是没有开启的. 2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Windows 2000的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和IIS(Internet 信息服务)等都可能给系统带来安全漏洞.为了能够在远程方便的管理服务器,很多机器的终端服务都是开着的,如果开了,要确认已经正确的配置了终端服务. 有些恶意的程序也能以服务方式悄悄的运行服务器上的终端服务.要留意服务器上开启的所有服务并每天检查.Windows2000可禁用的服务服务名说明Computer Browser维护网络上计算机的最新列表以及提供这个列表Task scheduler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环境中为企业提供路由服务Removable storage管理可移动媒体,驱动程序和库Remote Registry Service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Print Spooler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以后打印.要用打印机的用户不能禁用这项服务IPSEC Policy Agent管

【推荐】软件系统安全规范

软件系统安全规范 一、引言 1.1目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安全已成为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机系统安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各种非故意的错误与损坏;二是防止系统及数据被非法利用或破坏。两者虽有很大不同,但又相互联系,无论从管理上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截然分开,因此,计算机系统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本规范对涉及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各主要环节做了具体的说明,以便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监察部门有一个衡量系统安全的依据。 1.2范围 本规范是一份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国家各部门的计算机系统。 在弓I用本规范时,要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范围,不强求全面采用。 二、安全组织与管理 2.1安全机构 2.1.1单位最高领导必须主管计算机安全工作。

2.1.2建立安全组织: 2.1.2.1安全组织由单位主要领导人领导,不能隶属于计算机运行或应用部门。 2.1.2.2安全组织由管理、系统分析、软件、硬件、保卫、审计、人事、通信等有关方面人员组成。 2.1.2.3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组织的具体工作。 2.1.2.4安全组织的任务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定期做风险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监督实施。 2.1.3安全负责人制: 2.1.3.I确定安全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计算机安全负全部责任。2.1.3.2只有安全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专人才有权存取和修改系统授权表及系统特权口令。 2.1.3.3安全负责人要审阅每天的违章报告,控制台操作记录、系统日志、系统报警记录、系统活动统计、警卫报告、加班报表及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材料。2.1.3.4安全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培训计划。 2.1.3.5若终端分布在不同地点,则各地都应有地区安全负责人,可设专职,也可以兼任,并接受中心安全负责人的领导。 2.1.3.6各部门发现违章行为,应向中心安全负责人报告,系统中发现违章行为要通知各地有关安全负责人。 2.1.4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应与计算机安全工作同步进行。 2.2人事管理 2.2.1人员审查:必须根据计算机系统所定的密级确定审查标准。如:处理机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47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正式版)

系统安全性要求与其主要功能(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系统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是指对整个系统(包括系统硬 件、软件、使用、保障及有关人员)和系统全寿命期 的各阶段(包括论证、设计、研制、使用、维护及报 废)的所有活动,都要贯彻安全方面的需求,逐项、 全面地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危害,采取保证安全的工程 和管理措施,达到消防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到可以接 受的水平,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系统安全的主要功能

系统安全的主要功能,是采取科学和工程的方法进行符合任务要求的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设计,使系统安全性的要求,从设计的源头就作为重要指标,按预先计划和措施,逐项落实到系统总体工程中去,一方面保证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为系统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的安全评估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了做好系统安全性设计与分析工作,应考虑如下要求: (1)吸收已有的或类似系统及分系统的安全性运行经验、教训、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相关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作为安全性设计和分析的根据。 (2)识别系统在寿命周期内的各种状态下,尤其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并消除和控制与之相关危险。此项工作要有专门的文字记录,并且要让有关人员知道,这种文件可以是规范或手册、说明书。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细则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细则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细则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网络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医院实际,特制订本措施。 第二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医院办公室下设信息中心,专门负责本医院范围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及网络管理工作。 第一章网络安全措施 第四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浏览、复制、传播反动及色情信息,不得在网络上发布反动、非法和虚假的消息,不得在网络上漫骂攻击他人,不得在网上泄露他人隐私。严禁通过网络进行任何黑客活动和性质类似的破坏活动,严格控制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第五条各工作计算机未进行安全配置、未装防火墙或杀毒软件的,不得入网(需入网的电脑需打报告)。各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定期对计算 第 2 页共 2 页

机系统、杀毒软件等进行升级和更新,并定期进行病毒清查,不要下载和使用未经测试和来历不明的软件、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以及不要随意使用带毒U盘等介质。 第六条禁止未授权用户接入医院计算机网络及访问网络中的资源,禁止未授权用户使用BT、迅雷等占用大量带宽的下载工具。 第七条任何员工不得制造或者故意输入、传播计算机病毒和其他有害数据,不得利用非法手段复制、截收、篡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第八条医院员工禁止利用扫描、监听、伪装等工具对网络和服务器进行恶意攻击,禁止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和服务器系统,禁止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的行为。 第九条计算机各终端用户应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帐号和密码。严禁随意向他人泄露、借用自己的帐号和密码;严禁不以真实身份登录系统。计算机使用者更应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复杂密码。 第十条IP地址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资源,计算机各终端用户应在信息中心的规划下使用这些资源,不得擅自更改。另外,某些系统服务对网络产生影响,计算机各终端用户应在信息中心的指导下使用,禁止随意开启计算机中的系统服务,保证计算机网络畅通运行。医院各部门科室原则上只能使用一台电脑上外网,根据部门内部需要,由部门负责人统一调配。若有业务需求需要增加时,由业务部门上报办公室审批,并报信息中心处理。 第二章设备安全措施 第 2 页共 2 页

核心系统安全策略

新核心系统安全策略 XX银行信息技术部所有,未经授权,严禁复制、编辑和传播! 1

目录 1. 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和业务安全控制和管理策略 (3) 1.1 系统核算风险控制 (3) 1.2 访问控制 (3) 1.3 人员控制 (3) 1.4 业务控制 (4) 1.5 资源控制 (5) 1.6 数据安全 (5) 1.7 预警与保护 (5) 1.8 审计要求 (6) 2

1.核心业务系统-应用和业务安全控制和管理策略 1.1系统核算风险控制 系统核算风险控制经过“经办-复核-授权-后督”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管理柜员对超过前台柜员权限的业务进行复核或授权;管理柜员与前台柜员要分工明确,不能交叉操作;后督中心采取“分行集中监督、档案光盘微缩、凭证统一保管”的管理模式。 1.2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指基于部门或应用管理员定义的访问权限。具体要求如下:访问权限、交易权限、交易额度限制等可以通过参数进行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权限的颗粒度,其最细的控制可到界面的某个交易,并且为不同帐户的授权必须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即只为不同操作员用户赋予其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且支持自动初始化用户鉴权信息,仅显示用户所拥有使用权限的功能菜单及信息展现。支持基于角色画面访问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操作。支持多级授权机制。所有的交易授权可采用刷卡方式或指纹方式完成。支持柜员、机构、终端绑定功能。屏蔽客户端使用Ctrl+N等快捷键等方式重复登录。 1.3人员控制 操作员角色由总行统一定义。管理中心对前台柜员身份进行分层管理,系统严格管理柜员的身份,每个柜员都有一个唯一柜员号,并终身使用该号码。柜员自己管理自已密码。此密码口令经加密后在系统中存储,不可查询。只有本人才能修改口令。密码遗忘后须经相关审批流程 3

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word版

附件 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 (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

目录 1使用范围和要求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5) 4符号和缩略语 (6) 5网上银行系统概述 (6) 5.1系统标识 (6) 5.2系统定义 (7) 5.3系统描述 (7) 5.4安全域 (8) 6安全规范 (9) 6.1安全技术规范 (9) 6.2安全管理规范 (22) 6.3业务运作安全规范 (26) 附1 基本的网络防护架构参考图 (30) 附2 增强的网络防护架构参考图 (31)

前言 1 本规范是在收集、分析评估检查发现的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和已发生过的网上银行案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的安全要求,内容涉及网上银行系统的技术、管理和业务运作三个方面。 本规范分为基本要求和增强要求两个层次。基本要求为最低安全要求,增强要求为本规范下发之日起的三年内应达到的安全要求,各单位应在遵照执行基本要求的同时,按照增强要求,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本规范旨在有效增强现有网上银行系统安全防范能力,促进网上银行规范、健康发展。本规范既可作为网上银行系统建设和改造升级的安全性依据,也可作为各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和内部审计的依据。

1使用范围和要求 本规范指出了网上银行系统的描述、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管理规范、业务运作安全规范,适用于规范网上银行系统建设、运营及测评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0983-2008 信息安全技术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评估准则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风险评估规范 GB/T 18336.1-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 GB/T 18336.2-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2部分:安全功能要求 GB/T 18336.3-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证要求 GB/T 22080-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2081-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则 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123号)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银发〔2009〕142号)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使用安全要求

国家标准--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使用安全要求(G1295-91) Oper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for military general-purpose puter system 中华人民XX国国家军用标准G 1295-91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1年12月23日发布1992年9月1日实施) 1 X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在使用中的实体(场地、设备、人身、媒体)的安全管理与技术要求;预防病毒及防止信息泄漏的措施;安全审计、安全风险分析的内容、应急计划的制定等。 1.2 适用X围 本标准适用于军队各类通用计算机系统。其它计算机系统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文件 GB2887-82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 GB4943-85 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151-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G152-86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G322-87 军用小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G900-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511-88 军用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3 定义 3.1 计算机系统puter system 按人的要求收集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信息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它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3.2 计算机机房puter room 计算机系统及有关附属设备的安装使用场所。 3.3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鉴别风险及确定其可能达到的限度,判定潜在的损失,并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依据的过程。 3.4 特定终端设备specific-terminal unit 用于系统管理或对重要数据存取处理的终端? 4 一般要求 4.1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场地及设备应符合GB2887、GB4943、GB9361中的要求。 4.2 对所有媒体的保护和管理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4.3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应具备开通运行条件,并按照本标准进行管理,确保运行安全。 4.4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按照本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 4.5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设备应符合GB151、GB152的有关要求;对信息泄露发射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6 对计算机安全风险分析应适时地组织专家进行,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相应保护措施。 4.7 军队通用计算机系统应具备安全应急计划,并有相应的设备及软件备份。 4.8 计算机系统一般应有安全审计制度。安全要求高的计算机系统,必须具有安全审计制度,并按本标准执行。

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系统安全管理规范 一、系统安全管理 1.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库安全管理和网络设备设施 安全管理。 2.系统负责人和信息科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防止网络系统数据或信息的丢失、破坏和失密。 3.利用用户名对其它用户进行使用模块的访问控制,以加强用 户访问网上资源权限的管理和维护。 4.用户的访问权限由系统负责人提出,领导小组核准。 5.系统管理人员应熟悉并严格监督数据库使用权限、用户密码 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用户口令密码。 6.信息科技术人员要主动对网络系统实行查询、监控,及时对 故障进行有效的隔离、排除和恢复工作。 7.所有进入网络使用的光盘、移动介质,必须经过中心负责人 的同意和检毒,未经检毒杀毒的软盘,绝对禁止上网使用。 对造成“病毒”漫延的有关人员,应给予经济和行政处罚。 8.对信息系统的软件、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排除故障等 由信息科技术人员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拆卸、安装任何软、硬件设施。 9.所有内网计算机绝对禁止进行国际联网或与院外其他公共网 络联接。

10.所有上网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以及其他相关设 备的操作规程,禁止其他人员在工作进行与系统操作无关的工作。 11.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信息 的防治工作,由信息科负责处理。 二、系统安全监督 1.信息管理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2.监督、检查、指导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 3.查处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违章行为; 4.履行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其他监督职责; 5.信息科技术人员发现影响信息安全系统的隐患时,可立即采 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6.信息科技术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就涉及信息安全的特定 事项采取特殊措施进行防范。 三、责任 违反本规则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信息工程技术人员以口头形式警告、撤消当事人上网使用资格或停机。 1)违反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制度,危害网络系统安全的。 2)接到信息科技术人员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拒不 改进的。 3)不按照规定擅自安装软、硬件设备。 4)私自拆卸更改上网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