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二)

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二)
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二)

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第1题《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

【正确答案】:答案:脉书

第2题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脉经

第3题《______》堪称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正确答案】:答案:《肘后救卒方》(《肘后方》)

第4题唐以前的注释《内经》著作主要有:全元起的《______》,杨上善的《______》,王冰的《______》等。

【正确答案】:答案:素问训解黄帝内经太素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第5题《______》的完成,标志着藏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

【正确答案】:答案:《四部医典》

第6题从______代开始有儒医之称。

【正确答案】:答案:宋

第7题北宋三大官修方书为《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

第8题南齐______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正确答案】:答案:龚庆宜

第9题《______》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

【正确答案】:答案:颅囟经

第10题唐末,出现了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______》,作者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经效产宝》咎殷

第11题葛可久撰之《十药神书》为治疗______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则。

【正确答案】:答案:肺痨

第12题元代医家杜本撰《______》,将各种舌象绘制成 ______种图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用的验舌专书。

【正确答案】:答案:敖氏伤寒金镜录 36

第13题《______》为最早的麻风病专书,作者为 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解围元薮沈之问

第14题陈司成所著之梅毒专书《霉疮秘录》,开创了医学上最早应用______治疗梅毒的记载。

【正确答案】:答案:砷剂

第15题极力反对温补派倡用峻补辛热药剂的主张的代表医家为______,

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徐大椿陈修园

第16题眼科著作《审视瑶函》的作者是______,喉科著作《重楼玉钥》的作者是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傅仁宇郑梅涧

第17题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第18题华佗提倡体育锻炼,根据动物创造了一套体操,名为“______”。【正确答案】:答案:五禽之戏

第19题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______》,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正确答案】:答案:导引图

第20题《伤寒论》载方______首,《金匮要略》载方 ______首,两书实收方剂______首。

【正确答案】:答案:113 262 269

二、简答题(本大题8小题.每题5.0分,共40.0分。)

第1题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到汉代是中医学术形成的时期;晋唐时期是中医学实用经验发展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医学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鸦片战争后的近百年是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第2题汤液的发明对中医学的影响有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汤液是中医临证用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它的发明标志了方剂的出现,对中医学历史的影响巨大。汤液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人们由习惯于用生药而转变为用熟药,由重剂量用单味药转为适量混用复味药,不仅服用方便,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在医疗上也开阔了用药领域,拓展了药物研究和发展空间,加速了医药学的发展与进步。是我国方药学上的一个重大进步。第3题《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为方书之祖:《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实收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体现了君、臣、佐、使相配合的组方原则,根据病情变化和兼证不同,处方又有所加减化裁。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提高了方剂学的理论:书中方剂,因证立法,以法制方,为方剂学积累了系统理论,促进其发展。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第4题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唐代承袭了隋制,在京都长安设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组成,具有医学教育和医疗多重职能。医学教育又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内设太医令、丞、府、史、医监、医正、掌固等管理行政教育;教授、助教、师、主药、工等从事教学。

第5题叶天士的贡献主要有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叶天士对沮病学说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纲领,这就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或“八纲辨证”的内容。叶桂还详述了辨舌、验齿、辨魔、疹等在温病诊断上的意义,为温病诊断方法作出了贡献。

第6题简述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各自主张什么理论?

【正确答案】:刘完素,火热论;张元素,脏腑辨证论;张从正,攻邪论;李杲,脾胃论;王好古,阴证论;朱震亨,相火论。

第7题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精神科出科试卷2

临床医师“三基三严”理论考试(精神科)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3分/题,共25题) 1、下列哪种妄想症状很少见于精神分裂症( ) A 钟情妄想 B 嫉妒妄想 C 自罪妄想 D 疑病妄想 E 被害妄想 2、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 A 多数在青壮年发病 B 自知力丧失 C 偏执型是最常见类型 D 联想障碍,妄想、幻觉是重要的早期表现 E 病程多迁延,预后不佳 3、关于精神活性物质,错误的说法是() A 是来自体外的化学物质 B 有成瘾性 C 可影响精神活动,使用后可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 D 就是毒品 E 烟草也是精神活性物质 4、以往有精神病发作,现已完全缓解,应列入() A 现病史 B 既往史 C 现病史或既往史 D 个人史 E 以上均可 5、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办法是() A 实验室检查 B 心理测验 C 既往病史资料 D 现症精神状况检查 E 横向的现症精神状况结合纵向的病史材料 6、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最常见的妄想是() A 被害妄想 B 夸大妄想 C 自罪妄想 D 疑病妄想 E 钟情妄想 7、以下关于急性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 A 意识障碍 B 智能障碍 C 兴奋状态 D 抑制状态 E 神经衰弱症状群 8、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常为() A 思维迟缓 B 人格改变 C 计算能力下降 D 情绪障碍 E 近记忆障碍 9、下列关于强迫症的描述哪项不对( )

A 有强迫观念 B 有强迫意向 C 有强迫动作和行为 D 病前癔症性格多见 E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10、抗精神病药物对胆碱能受体的影响不可能导致的症状是() A 口干 B 便秘 C 视力模糊 D 尿潴留 E 反酸 11、神经性呕吐的患者呕吐几乎每天发生,至少已持续() A 半月 B 1月 C 3月 D 6月 E 1年 12、与注意、记忆及学习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神经递质是() A DA B 5-HT C GABA D Ach E NE 13、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有意注意 B 不随意注意 C 浮动注意 D 随意后注意 E 随意注意 14、目前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C 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 D 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 E 多基因遗传疾病 15、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主要是() A 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 B 有利于相互交流 C 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 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 以上都对 16、下面哪项不属于思维障碍() A 象征性思维 B 强迫观念 C 思维奔逸 D 被洞悉感 E 非真实感 17、关于抑郁发作的发病季节及形式的叙述,下面哪种说法最准确() A 好发于春末及夏初,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B 好发于夏末及秋初,多慢性起病 C 好发于秋末及冬初,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D 好发于春季,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 好发于秋季,多慢性起病 18、在失眠症患者中,以下哪种症状最多见() A 入睡困难 B 睡眠浅表 C 早醒 D 睡眠感觉缺乏 E 白天困倦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共 40 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 A.御寒 B.防兽C.熟食D.冶炼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 A.史 B.府C.医士 D.医师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 A.最高的俸禄 B.完整的病例 C.最好的医生D.最好的成绩 4.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 A.《山海经》 B.《内经》 C.《礼记》D.《左传》 5.《黄帝内经》共有 A.18卷 B.28卷C.9卷 D.10卷 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是哪部著作的问世 A.《五十二病方》B.《治百病方》C.《黄帝内经》D.《诸病源侯论》 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来自于 A.阴阳学说B.儒家学说C.道教学说D.墨家学说 8.“方书之祖”是指A.《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治百病方》D.《神农本草经》9.《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A.所属脏腑B.所属经络C.所属系统D.所属病因 10.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妇科医生是 A.张仲景 B.秦越人 C.华佗D.淳于意 11.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颅囟经》B.《幼幼集》 C.《育婴秘诀》D.《保婴撮要》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 A.《周易参同契》 B.《合丹法式》 C.《太清诸丹集要》 D.《抱朴子》 13.唐代医学教育机构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 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 一、医药起源论 1、医源于圣人 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 神农尝百草 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 2、医源于巫 3、医源于动物本能 4、医食同源 5、医易同源 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 二、医药知识 外治法: 1、砭石:我国最早的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 包或浅刺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2、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的方法 介质:艾叶(灸草) 夏~~春秋时期的医学 一、病因

对流行病最早的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 医和:六七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二、预防医学 酒为百药之长(酒的作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 散瘀、活血通络、挥发 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 三、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战国~~东汉时期的医学 一、马王堆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的文献 三、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1、作者:托名黄帝 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 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4、基本内容(精神)和成就 (1)注重整体观念 A、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B、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C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D人的身心是统一的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 1、作者:传为秦越人,待考 2、成书年代:西汉末~~东汉 3、篇幅:3或5卷 4、主要内容和成就 脉诊诊脉独取寸口 脏腑七冲门 经络奇经八脉 针刺腧穴 疾病广义伤寒 《神农本草经》 1、作者:托名神农 2、篇幅:3或4卷 3、主要内容和成就 (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 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B、提出药物七情和合理论

中国医学史 参考试题三 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翰林医官院 2、六气致病说 3、导引 4、《治百病方》 5、广惠司 6、鬼注、尸注 7、医案 8、郭守敬 9、翰林医官院10、医师 二、填空 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六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6、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三、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 E.《治百病方》 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 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 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黄帝内经太素》 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 E.《活幼心书》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E.《汉书?艺文志》 7、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 8、“六气致病说”载于( ) A.《周礼》 B.《礼记》 C.《左传》 D.《周易》 E.《诗经》 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A. 食医 B. 疾医 C. 疡医 D. 兽医 E. 医师 10、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食疗本草》 C.《食物本草》 D.《本草备要》 E.《滇南本草》 四、多项选择 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A. 说明疾病发生 B. 说明疾病传变 C. 说明疾病预后 D. 说明诊断原则 E. 说明脏腑联系 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A.《周礼》 B.《诗经》 C.《山海经》 D.《左传》 E.《尚书》 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精神科护理学》考试题

严重患者精神障碍护理学 一、单选题 1.(2分)以下陈述哪项不正确( ) ? A. 精神障碍的躯体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 B. 药物治疗是治疗严重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 ? C. 电抽搐治疗在精神障碍急性期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 D. 胰岛素休克和神经外科治疗等仍是治疗重性精神障碍的主要措施答案D 2.(2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初期护士的主要任务是() ? A. 建立相互了解信任的工作基础 ? B. 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 C. 制订出院计划 ? D. 鼓励患者描述 答案A 3.(2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中除了下列哪一项( ) ? A. 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 ? B. 强烈的敬业精神 ? C. 健康的体格 ? D. 精湛的业务技术 答案C 4.(2分)下列哪项是各类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 ? A. 情感性精神障碍

? B.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C.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D. 精神分裂症 答案D 5.(2分)某病人无法控制的反复洗手,这属于() ? A. 运动性兴奋 ? B. 齿轮样震颤 ? C. 意志增强 ? D. 强迫动作 答案D 6.(2分)精神疾病病因中的理化因素是() ? A. 年龄 ? B. 性别 ? C. 脑外伤 ? D. 家族史 答案C 7.(2分)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科常见的急危状态( ) ? A. 暴力行为 ? B. 缄默状态 ? C. 吞食异物 ? D. 自杀自伤行为 答案B 8.(2分)进行电抽搐治疗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那种药物及剂量()

? A. 地塞米松 5mg ? B. 氯丙嗪 5mg ? C. 阿托品 5mg ? D. 阿托品 0.5mg 答案D 9.(2分)蜡样屈曲常见于 ( ) ? A. 抑郁症 ? B. 精神分裂症 ? C. 老年痴呆 ? D. 癔症答案B 10.(2分)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 ) ? A. 胸部 ? B. 腰背部 ? C. 头颈部 ? D. 四肢答案C 11.(2分)常见的感知觉障碍不包括( ) ? A. 错觉 ? B. 幻觉 ? C. 妄想 ? D. 感知综合障碍 答案C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 2017年中国医学史汇编试题 第一·二章 选择题 1、下列为人类最初的疾病的是(D) A口腔疾病B创伤性疾病C孕产和小儿疾病D以上都是 2、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B)发明了针灸 A、黄帝 B、伏羲 C、神农 D、炎帝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哪种最早的卫生保健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 A、用火 B、居处 C、衣着 D、舞蹈 4、人类最早发现的药物是(A) A、植物药 B、动物药 C、矿物药 D、以上都是 5、据现代对甲骨文的研究得知,殷商时期对人体部位已有基本认识、定位、命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象形字“心”表明当时已经观察到心的形状 B、骨、胫、肘等字说明对骨髓腔和关节的一定认识 C、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命名很多 D、发、髯等字是对人体生理现象和功能观察的结果 6、下列不是以主要症状命名的疾病是(C) A、耳鸣 B、下痢 C、疾言 D、蛊

7、某本历史文化典籍突出反映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如:“服之不狂”、“食之不疽”出自(B) A、《诗经》 B、《山海经》 C、《礼记》 D、《周礼》 8、在婚姻嫁娶方面古人认识到“同姓”近亲结婚对繁衍后代不利,(D)载“礼不娶同姓” A、《周礼》 B、《山海经》 C、《诗经》 D、《礼记》 9、环境与疾病密切相关,下列哪项体现了这一点(C) A、轻水多疽与痤人 B、甘水多尪与伛人 C、重水多尰与躄人 D、苦水多秃与瘿人 10、下列哪项与酒无关(A) A、使单味药向多味药转变成为可能 B、大量饮服可产生麻醉 C、秦代以前用来处理尸体 D、“通血脉”、“行药势” 11、中医药起源于(A)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早期 D.封建社会中期期 12、在先秦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功效的是(C) A.《周易》 B.《诗经》 C.《山海经》 D.《周礼》 20、为百药之长的是(C) A.汤 B.药草C酒D米 21、相传创制汤药的是(C) A.扁鹊 B.岐伯 C.伊尹 D.华佗 22、以下哪部医药类书籍不属于夏到春秋时期的医学著作(D) A诗经B山海经C礼记D本草经集著 23、以下不属于夏到春秋时期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是(D) A腹部按摩B火灸C沐浴D跑步

中国医学史重点50505

中国医学史重点 1.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 2.导引是中国古代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 3.浙八味: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玄参,麦冬,温郁金,延胡索。 4.医学起源论:医源于动物本能(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救助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 界限),医源于圣人(出于崇拜部落英雄,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贡献做出了无限夸大),医源于巫(否认了医与巫之间的本质区别) 5.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6.早期医疗卫生的逐步积累和提高主要表现在: ①随着人们对疾病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少疾病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出现了“六 气致病”学说,预示着早期医学已经开始摆脱鬼神迷信致病说。 ②春秋时期,在精气神、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早期医药学理论 开始萌芽。 ③药物和知识的逐步积累,药物品种,数量增多,出现了酒剂、汤液,是医药学史上的 重要发明。 ④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讲究卫生,积极预防疾病,早期的预防思 想出现。 ⑤随着医药卫生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宫廷医学出现了早期的分科,医事管理 制度初步建立。 7.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 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8.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对人体部位的认识一般按照体表部位认识。甲骨文中的 “疾年”“降疾”“雨疾”是目前有关流行病和多发病的最早记录。记载的“疾小臣”一职是商代宫廷负责医疗的低级官员。 9.《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在西汉被称为儒家经典,出现肺结核记录。 出现最早的阴阳概念。 10.《山海经》是先秦的一部古籍,记载38种疾病名称,记药126种。药可分治疗类,预 防类和治疗、预防双重作用的药物。 11.《周礼》原名《周官》,汉代刘歆整理后改今名。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医学 分科的出现,是医学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最早关于医学分科的记载。记载“酒正”官职。 12.《礼记》叙述了先秦社会的礼仪制度,有关于瘖、聋、侏儒的记载。 13.《左传》记载了骨折、远视、发秃、瘈咬伤、佝偻等。 14.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15.五味:醋、酒、饴、姜、盐。 16.五食:麻、黍、稷、麦、豆。 17.五药:草、木、虫、石、谷。 18.气最初的含义是指天空中的云气、呼吸之气即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大气。 19.《管子》最早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精气学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 20.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1.阴阳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 互相转化。 22.《尚书》中《甘誓》《洪范》两篇是最早出现“五行”字样的历史文献。 23.我国最晚在夏代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酒技术。仪狄造酒、杜康造酒。

精神科出科考试习题

精心整理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15题,15分) ( )1、现代精神病学之父是指 A 费洛伊德 B 皮乃尔 C 科雷培林 D 巴普洛夫 ( )2、按幻觉的产生的条件来分幻觉有 A ( )A ( )A ( ) A ( )A ( )4~0、8 ( )A ( )( )A ( ) A ( )A C ( )有“3岁”。此症状属于 A 夸张妄想 B 癔症 C 童样痴呆 D 全面痴呆 ( )14、阿片类药物依赖瞳孔的表现是 A 瞳孔扩大 . B 瞳孔不等大 C 瞳孔缩小 D 瞳孔变形 ( )15、社区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有 A 咨询 B 防止病残 C 康复护理 D 督促巩固治疗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5题,5分) ( )1、病人过分注意周围人的举动属于 A 主动注意增强 B 注意转移 C 注意狭窄 D 注意涣散 E 注意增强 ( )2、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意识障碍包括 A 嗜睡 B 昏睡 C 昏迷 D 朦胧 E 梦样状态

()3、精神病的社区二级预防措施有 A 早期发现病人 B 确认危险因素 C 联系治疗 D 防止病残 E 咨询工作 ()4、以下中有明显脑电图改变的是 A 孤独症 B 癫痫 C 阿尔海默氏病 D 精神分裂症 E 双向情感障碍 ()5、对精神病患者评估中,精神症状包括 A 人际关系 B 自知力 C 社会参与能力 D 行为 E 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精神疾病 2、精神发育迟滞 3、危机状态 4、情感性精神障碍 5、 (三) (四) 。 (五) 1 2 甚至打人。活动多,爱管闲事,正日忙碌,有时站在马路上指手画脚。从不认为自己有病,不愿入院治疗。 问:请写出诊断(8分) 答案: 一、单选题 1-5:BADDA 2-10:CBDDC 11-15:ADCAA 二、多选题 1、AE 2、ABDE 3、ABCE 4、ABCDE 5、BCDE 三、名词解释 1、精神疾病是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到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性功能障碍。

2014年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一)

中国医学史考试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 第1题唐代编撰颁布了《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正确答案】:答案:《新修本草》 第2题危亦林《______》中论述对颈椎骨折脱位的悬吊复位法,比英国医生达维斯提出的同一治疗方法早______年。 【正确答案】:答案:《世医得效方》590 第3题 ______发明的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 【正确答案】:答案:华佗麻沸散 第4题秦简中记载的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 【正确答案】:答案:疠迁所 第5题唐代设立______,即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 【正确答案】:答案:太医署 第6题秦国名医医和为晋候诊疾提出了______病因学说。 【正确答案】:答案:六气致病说 第7题《周礼》和《左传》中记载探讨了“______”和“______”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正确答案】:答案:藏冰变火 第8题《周礼·天官》记载了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答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第9题《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的医家______所著《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正确答案】:答案:淳于意诊籍 第10题《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导引著。 【正确答案】:答案:却谷食气 二、B型题(子母单选)(共6小题,共6.0分) 第1题 A.王怀隐B.裴宗元 C.韩祗D.成无己 E.曹宗 《注解伤寒论》的作者为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伤寒微旨论》的作者为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中国医学史(重点)

中国医学史 原始社会得医疗活动 一、医药起源论 1、医源于圣人 伏羲尝百药、制九针、画八卦 神农尝百草 黄帝尝味百木、典主医药 2、医源于巫 3、医源于动物本能 4、医食同源 5、医易同源 6、医源于实践(广大人民长期得智慧结晶) 二、医药知识 外治法: 1、砭石:我国最早得石质医疗工具,砭,以石刺病也,用来切割脓 包或浅刺身体得某些部位,可以减轻或消除病痛。 砭石或针灸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2、灸法:对某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固定温热刺激得方法 介质:艾叶(灸草) 夏~~春秋时期得医学 一、病因 对流行病最早得记录:疾年、降疾、雨疾、疾疫

医与:六七致病说(阴、阳、风、雨、晦、明) 二、预防医学 酒为百药之长(酒得作用):兴奋、麻醉、溶剂、消毒杀菌、驱寒、 散瘀、活血通络、挥发 汤药:伊尹,单味变复方 三、医事制度 《周礼·天官》医事分工: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战国~~东汉时期得医学 一、马王堆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涉及经脉学得文献 三、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1、作者:托名黄帝 2、成书年代:战国~~秦汉 3、篇幅:《素问》、《灵枢》:各9卷,81篇 4、基本内容(精神)与成就 (1)注重整体观念 A、人与天地、自然就是统一得 B、人与社会就是统一得 C人体自身就是统一得 D人得身心就是统一得

(2)重视脏腑经络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 1、作者:传为秦越人,待考 2、成书年代:西汉末~~东汉 3、篇幅:3或5卷 4、主要内容与成就 脉诊诊脉独取寸口 脏腑七冲门 经络奇经八脉 针刺腧穴 疾病广义伤寒 《神农本草经》 1、作者:托名神农 2、篇幅:3或4卷 3、主要内容与成就 (1)创药物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2)概述中药学基本理论 A、论述方剂君臣佐使得组方原则 B、提出药物七情与合理论 C、完整提出四气五味得药性理论 D、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精神科出科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题,15分) ()1、现代精神病学之父是指 A费洛伊德B 皮乃尔C科雷培林D 巴普洛夫 ()2、按幻觉的产生的条件来分幻觉有 A假性幻觉B反射性幻觉 C 真性幻觉D 幻听 ? ()3、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的是 A 思维破裂B刻板运动 C 思维中断 D 思维奔逸 ()4、妄想属于、、、、、、障碍 A 思维量 B 思维联想C思维形式D思维内容 ()5、阿尔海默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痴呆综合症 B 失用 C 神经症 D 自杀 ()6、可引起木僵的原因是 , A 神经症 B 癔病C精神分裂症D 癫痫 ()7、服用碳酸锂治疗时,血锂的浓度应保持在 A 1、4~1、6 mmol/L B 0、2~0、4 mmol/L C 0、6~1、4mmol/L D 0、4~0、8 mmol/L ()8、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有 A 思维障碍 B 妄想 C 情感障碍D性格改变 ()9、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A 木僵 B 行为增多 C 心境高涨 D 体重减轻 · ()10、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状中对预后影响较大的是 A 情感损害 B 行为紊乱 C 智能损害 D 感觉障碍 ()11、心境障碍抑郁相发作的情绪障碍的特点是 A 昼重夕轻B昼轻夕重C昼轻D夕重 ()12、关于精神障碍病因叙述正确的是

A 二级亲属发病率高于一级 B 双卵孪生子高于单卵孪生子 C 寄养子发病率高于亲养子 D 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的遗传因素 ; ()13、患者因丈夫突然车祸去世,突起阵阵苦笑,称同龄人“叔叔”“阿姨”,并称自己只有“3岁”。此症状属于 A 夸张妄想 B 癔症 C 童样痴呆 D 全面痴呆 ()14、阿片类药物依赖瞳孔的表现是 A 瞳孔扩大.B瞳孔不等大C 瞳孔缩小D 瞳孔变形 ()15、社区精神疾病的二级预防有 A 咨询 B 防止病残 C 康复护理 D 督促巩固治疗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5题,5分) : ()1、病人过分注意周围人的举动属于 A主动注意增强B注意转移C注意狭窄D注意涣散E注意增强 ()2、意识清晰度降低的意识障碍包括 A嗜睡B昏睡C昏迷D朦胧E梦样状态 ()3、精神病的社区二级预防措施有 A 早期发现病人 B 确认危险因素 C 联系治疗 D 防止病残 E 咨询工作 . ()4、以下中有明显脑电图改变的是 A 孤独症 B 癫痫 C 阿尔海默氏病 D 精神分裂症 E 双向情感障碍 ()5、对精神病患者评估中,精神症状包括 A 人际关系 B 自知力 C 社会参与能力 D 行为 E 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精神疾病 2、~ 3、精神发育迟滞 4、危机状态 5、情感性精神障碍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方书之祖”是指8.《神..《治百病方》D.《伤寒杂病论》B.《五十二病方》C A 农本草经》 姓名:座号:学号: 《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9.专业:系别:年级:.所属系统D.所属病因 A.所属脏腑B.所属经络C 是 D A.《颅囟经》B.复核人:总分合计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着作是12

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得分评卷人抱《..《太 清诸丹集要》 D.《周易参同契》 B.《合丹法式》 C A(类型说明: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朴子》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 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唐代医学教育机构13.)共 40 分上涂黑。 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太医署.御药院.太医院 C.提举 司 D AB 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1.针灸学理 论体系形成于14..冶炼C.熟食D A.御寒 B.防兽.明清C.金元D A.晋 唐 B.隋唐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2. 15.现存第一 部骨伤科专着是.医士 D.医师 A.史 B.府C《备急千金要方》《肘后救卒方》C. A.《刘涓子鬼遗方》 B. 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 是指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好的成.最好的医生D.最高的俸禄 A B.完 整的病例 C .《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16 绩 145余个140余个 D.余 个 A.130 B.135余个 C..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4 《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17.《左传》.《礼记》 D. A.《山 海经》 B.《内经》 C .陈修园C.陈自明D A.陈藏器B.钱乙《黄帝内经》共有5. 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 10卷 DC.9卷. B A.18卷.28卷.颅囟辨证方.小儿六腑辨证方法C A.小儿五脏辨证方法B , 是哪部着作的问世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指纹辨证方法法D《诸病..《黄帝内经》DB A.《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C 19.《内外伤辩惑论》 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着作源侯论》 D.张元素.李杲 A B.朱震亨 C.钱 乙来自于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 ,当为良医”,出自于“不为良 相20..墨家学说.儒家学说BC.道教学说D.阴阳学说 A .陈修园D.沈 括 C.范仲淹 B.苏东坡 A. 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 34.明清时期骨伤科诊断方面的重大 进步 A.触摸辨别诊断法 B.局部血肿诊断法C.肢体功能诊断法C A.翰林学 士王诛B.王叔和.朱肱D.成无己D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 解的医家是.创立功能检查法 35.“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是谁提出的C.纪天锡D.成无己 A.庞安时B.王叔和 A.王清任 B.陈复正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 成科 C.薛铠D.张景岳 36.“医史研究会”是何人创办 A.元代B.宋代C.清代D.唐代 A.王 吉民B.丁甘仁C.陈邦贤D.张锡纯 24.骨科“六出臼,四折骨”的归类,出 自于医家 37.近代中医院校毕业生任病房住院医师查房制度最早实施于 C.危亦林D.何 若愚 A.窦默 B.王执中 A.北京中医院 B.华隆中医院25.我国医学教 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 C.上海中医院D.广州中医院 C.绘《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A.针灸铜人的创制 B.38.制明堂图 D.绘 制腧穴图《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的作者是 A.张伯龙 B.张锡纯 C.唐宗海.26具有完备的解剖全图、系统分图、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中国医学史重点整理 简述《内经》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主要学术精神、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1历史背景:先秦哲学的发展。尤其是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黄帝内经》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主要学术精神:注重整体观念;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重视脏腑经络;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注重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3成就和影响:1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2反映了中医学的两个最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疾病预防及养生学说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3《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进入了系统的理论总结新阶段。 晋唐时期临证各科的主要著作有哪些答案:针灸科-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妇科-唐?昝殷《经效产宝》儿科-唐?《颅囟经》骨伤科-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王叔和在医学史上留下的两大业绩: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著述《脉经》。 《千金方》主要主要提倡的医德表现在精与诚两个方面,其中?精-专业精;?诚-诚心诚意、忠于职业、忠于患者。确立仁爱救人的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8点:要立济世救人,仁爱为怀之大志;要有无欲无求的品质;要无畏艰难;要悉心施治,一丝不苟;举止端庄;尊重同行;要精勤不倦,虚心好学;(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简述《肘后方》的成就。:《肘后方》为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主要成就表现在:1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最早描述天花病; ?最早认识沙虱病(恙虫病); ?最早发 2创造了“以毒攻毒”的防治疾病方法,比如首创用狂犬脑组织敷帖在被咬伤的创现“疥虫”;

精神科三基三严试题1

精神科三基三严试题 科室:姓名: 一、选择题 1.错觉是指() A.对未经历的事情有熟悉感 B.对已知的食物有陌生感 C.对客观事物能认知,但对其部分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和体验 D.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E.没有客观食物作用于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2.下列哪项最常见于脑器质性神经障碍() A.诡辩性思维 B.思维奔逸 C.思维松弛 D.病理性赘述 E.被害妄想 3.关于戒酒综合症,错误的说法是() A.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 B.症状出现于突然停止饮酒后48-96小时 C.可有情绪障碍、思维障碍、意识障碍等表现 D.为慢性中毒的表现形式之一 E.可导致死亡 4.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形式是() A.视幻觉 B.听幻觉特别是语言性幻听 C.嗅幻觉与味幻觉 D.内脏性幻觉 E.触幻觉 5.危害行为发生率最好的精神疾病是()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症 C.抑郁症 D.反应性精神病 E.偏执型精神病 二、填空题

1.一个人在发病时觉得马路变得凹凸不平、波浪起伏、电线杆倾斜,此症状为()。 2.双重定向,即对周围环境的()、()、()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判断和解释。 3.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包括()、()、()和()。 4.精神分裂症的病前性格特征是胆小、孤独、沉默、退缩离群、()、()。 5.精神分裂症可分为()、()、()和()。 三、问答题 1.何谓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依据有哪些? 2.简述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

一、选择题 1.D 2.D 3.B 4.B 5.A 二、填空题 1.视物变形 2.时间、地点、人物 3.认知运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活动 4.敏感多疑、依赖性强 5.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 三.问答题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它主要包括两类综合症:第一类综合症以认知功能或意识障碍为主,如痴呆、谵妄等。第二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与功能性精神障碍相似,如精神病性症状群、抑郁症状群、焦虑症状群等。 诊断脑器质精神障碍依据如下: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脑病变和精神症状发作有时间以上的关系。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精神症状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 2.癫痫性精神障碍可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精神障碍两类。发作性精神障碍可表现为知觉、记忆、思维、情感、内脏即自主神经等方面的障碍及精神运动型发作,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发作性心境恶劣及短暂的精神分裂样发作等。非发作性障碍可表现为慢性精神分裂样障碍、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等。

《中国医学史》试题

《中国医学史》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 分,共 40 分 ) 1.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 A .御寒 B .防兽C .熟食D .冶炼 2.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 A .史 B .府C .医士 D .医师 3.《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 A .最高的俸禄 B .完整的病例 C .最好的医生 D .最好的成绩 4.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 A .《山海经》 B .《内经》 C .《礼记》 D .《左传》 5.《黄帝内经》共有 A .18卷 B .28卷 C .9卷 D .10卷 6.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是哪部著作的问世 A .《五十二病方》B .《治百病方》C .《黄帝内经》D .《诸病源侯论》 7.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来自于 A .阴阳学说 B .儒家学说 C .道教学说 D .墨家学说 8.“方书之祖”是指 A .《伤寒杂病论》 B .《五十二病方》 C .《治百病方》 D .《神农本草经》 9.《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A .所属脏腑 B .所属经络 C .所属系统 D .所属病因 10.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妇科医生是 A .张仲景 B .秦越人 C .华佗D .淳于意 11.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 .《颅囟经》B .《幼幼集》 C .《育婴秘诀》D .《保婴撮要》 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 A .《周易参同契》 B .《合丹法式》 C .《太清诸丹集要》 D .《抱朴子》 13.唐代医学教育机构 A .太医院 B .御药院 C .提举司 D .太医署 14.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 .晋唐 B .隋唐 C .金元 D .明清 15.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A .《刘涓子鬼遗方》 B .《肘后救卒方》C .《备急千金要方》D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16.《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 A .130余个 B .135余个 C .140余个 D .145余个 17.《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是 A .陈藏器 B .钱乙 C .陈自明 D .陈修园 18.宋代儿科学家钱乙总结的辨证方法是 A .小儿五脏辨证方法 B .小儿六腑辨证方法 C .颅囟辨证方法 D .指纹辨证方法 19.《内外伤辩惑论》一书是哪位医家的代表著作 A .李杲 B .朱震亨 C .钱乙D .张元素 20.“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出自于 A .苏东坡 B .范仲淹 C .沈括 D .陈修园 21.《金匮要略方论》是由谁编辑整理的 A .翰林学士王诛 B .王叔和 C .朱肱 D .成无己 22.宋金元时期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解的医家是 A .庞安时B .王叔和C .纪天锡D .成无己 23.正骨金镞科在哪个时代独立成科 A .元代B .宋代C .清代D .唐代 24.骨科“六出臼,四折骨”的归类,出自于医家 A .窦默 B .王执中C .危亦林D .何若愚 25.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是 A .针灸铜人的创制 B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于石上 C .绘制明堂图 D .绘制腧穴图

精神科试题及答案

精神病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感知的定义为 A.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 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谵妄状态 E.以上都对 3.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缺乏相应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4.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 A.争论性幻听 B.评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原始性幻听 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 5.听幻觉最常见于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6.病人对幻觉的反应有 A.恐惧、愤怒及敌对 B.否认、隐瞒 C.无所谓 D.愉快 E.以上都对 7.正常思维一般都具有 A.目的性 B.连贯性 C.逻辑性 D.实践性 E.以上都对 8.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A.思维迟缓 B.思维散漫 C.病理性赘述 D.思维中 断 E.牵连观念 9.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E.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10.关于思维奔逸,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

C.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D.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 E.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11...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 A.听幻觉 B.原发性妄想 C.继发性妄想 D.思维散漫 E.病理 性象征性思维 12.一个人的意志强弱主要取决于 A.行为 B.情感 C.思维 D.智能 E.感知觉 13.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 A. 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强迫症 14.关于自知力以下哪项正确 A.自知力就是指病感 B.自知力是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C.神经症患者都有自知力 D.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没有自知力 E.有自知力的病人较没有自知力的病人预后好 15.刻板言语常见于 A.强迫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器质性精神病 E.癔症 16.意志增强常见于

医学史一练

中国医学史题解 一、名词解释 1、沈括 2、五禽戏 3、校正医书局 4.砭石 5、中西医汇通派 6、痘衣法 7、陈藏器 8、涪翁 9、简帛医书 10、雨疾 1、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学家,发现了地磁偏角,所著《梦溪笔谈》一书,全面反映了自然科学于社会科学的多方面科学成就。 2、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3、校正医书局:于1057年设立,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5、中西医汇通派: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出现,主要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在医学领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运动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和张锡纯等。 6、痘衣法:将天花患者穿的内衣,拿给未出天花的人穿,想让其产生抵抗力。 7、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8、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9、简帛医书: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10、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二、填空 1、宋代____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 2、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是____。 3、王安石变法后,太医局逐渐改观,著名的____也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4.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大约就生活在____氏族社会。 5、刘完素创立了“火热论”的病机学说,把《内经》中病机十九条中有关火热病机的38种发挥为____种,以说明火热致病的广泛性。 6、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大约在____世纪先后由海舶传入我国。 7、____年开始对进出口船只实施检疫,这是我国海港检疫的开端。 8、____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 9.《帝王世纪》中记载“____ ……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10、《神农本草经》共收载药物中植物药多达____种,并且所载主治病症约____种。 1、翰林医官院(医官局) 2、中国 3、三舍 4、?系 5、57 6、12~16 7、1873 8、1981 9、伏羲氏 10、252 170 三、单项选择 1、最早记述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的尿检验法、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的著作是( E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诸病源候论》 D.《肘后备急方》 E.《外台秘要》 2、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 C ) 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D.《三因极—病证方论》E.《诸病源候论》 3、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 A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易经》 E.《中藏经》 4、最早注释《内经》的医家是( D ) A.皇甫谧 B.杨玄操 C.王冰 D.全元起 E.杨上善 5、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 C ) A.隋 B.唐 C.南北朝 D.宋 E.明清 6、《温热论》的作者是( C ) A.吴塘 B.薛雪 C.叶桂 D.吴又可 E.巢元方 7、《本草从新》的作者是( A ) A.吴仪洛 B.李时珍 C.吴其浚 D.赵学敏 E.孟诜 8、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验舌专书是( D ) A.《脉经》 B.《崔氏脉诀》 C.《察病指南》 D.《敖氏伤寒金镜录》 E.《诊家枢要》 9、河间学派是 ( A) A.是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B.是以阐发内伤病之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C.是以阐发外感病之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个医学流派 D.是以阐发阴虚火旺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E.是以阐发《素问》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 10、唐代太医署医学分科,其中医科为() A.医、针、按摩、咒禁 B.食、疾、疡、兽C.方脉、针、疡 D.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角法 E.大方脉、小方脉、风、疮肿兼折伤、产、眼、口齿兼咽喉、针、金疮兼书禁 1、 E 2、C 3、A 4、D 5、C 6、C 7、A 8、D 9、A 1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