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5工作面作业规程

3105工作面作业规程
3105工作面作业规程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三矿3105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号: 3105

单位: 炮一队

队长: 胡合林

技术主管: 胡志军

编制: 胡志军

编制时间: 二00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规程编、审人员签字盖章表

审批意见:

第一部分地质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

1、矿井中的位置:3105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南艺下部,上部是3103工作面采空区,下部是未开拓区。

2、地面位置及地面设施:3105工作面位于三矿南艺风井正北450米,地面标高+220—+250米,由西向东倾斜。

3、井下位置及四临采掘情况:3105工作面位于三水平南艺下部,切割与上、下顺槽对接,下顺槽与3105运煤巷相接,上顺槽与3105运煤巷相接。

二、工作面煤层情况

1、赋存情况:工作面走向长297米,倾斜长150米。面积44550米2,煤层产状变化大,走向方位为N30°W,N50°E,倾角15—22度,根据85—8,86—1钻孔柱状与工作面上、下顺槽所实测的资料综合整理,该工作面煤厚8.28—7.59米,平均煤厚7.9米,工作面煤层倾角在15°—25°之间,切割局部坡度较陡,切割下部50米坡度在30°—45°,该地区煤层结构不稳定,二1煤内的夹矸局部没有。

储量计算表

3、顶底板情况: 伪顶局部发育为黑色泥岩,呈块状,含大量植物、

化石,易塌落,厚0.2米,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呈现灰黑色,较致密,含少量植物根部化石碎片,水平层理发育,局部砂质较高,裂隙充填,钙质胶结及黄铁矿,厚度在7.04—6.79米,平均厚度11.92米,根部化石厚度在1.97—2.03米之间,平均厚度2米。

三、地质构造

1、3105工作面受南艺背斜构造的影响,又在矿区的深度,工作面内断层较多,工作面的上、下顺槽有5条断层,断层的落差一般在2—7.5米之间,断层的走向N30°—50°,倾角在45°—80°之间,根据上、下顺槽所揭露的断层,将会给工作面开采带来困难,从整个工作面来看,3105工作面地质构造复杂,会给生产带来一系列影响。

2、对水文地质描述:二1煤上13米有一层中细粒砂岩裂隙含水层,平均厚度5.8米,根据邻区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K=0.0177—0.0415M/天,水质HCO3——CaMg,硬化度为0.491,PH=8.7属于裂隙微弱承压含水层,是二1煤的顶板直接充水岩层,二1煤下25米有一层灰岩溶裂隙,含水层(C3L8)平均厚5米,有溶蚀裂隙发育,含水比较充沛,该含水层与二1煤底板之间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岩层,对C3L8灰岩水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C3L8灰岩为二1煤底板直接充水岩层,渗透系数K=12.90m/d,水质HCO3——CaMg型矿化度0.32g,PH=8.1,属于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3105工作面上方是3103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区。

3、煤层瓦斯:该工作面处于三水平南艺一采区的中部工作面,工作面的断层较多,瓦斯含量较大,瓦斯相对涌出量8—10立方米/T。煤尘爆炸性指数为10.25—17.25%,煤的自然期一般在4.5—12个月。

第二部分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一、工作面布置平面示意图:见附图

二、采煤方法:

1、名称:走向长壁后退式∏型梁网下全层炮采放顶煤。

2、采高确定:根据工作面煤层厚度,液压支柱的有效支护高度及人员操作的便捷性,工作面采高定为1.8±0.1.米。

3、放煤高度为6米,采放比例为1:3。

三、回采工艺:

1、工艺流程:采缺口→打眼→装药、准备→放炮→导主梁支护→清煤→导副梁支护、改柱→打顶板眼→顶板眼装药→顶板眼放炮→放顶煤→清煤→移槽、打柱。

2、落煤方式:煤墙爆破落煤,老塘网下放顶煤。

①炮眼布置: 采用双排眼,齐眼布置见附图。

顶板眼单排眼见附图。

爆破说明表:见表2-1

爆破说明:

(1) 装药人员根据工作面顶板情况及煤体硬度适当增减装药量,以增

强爆破效果,并采用正向起爆。

(2) 采用串联方式连线,顶底眼一次齐拉。

(3) 煤墙采煤工艺完成后,放炮拉顶板眼炮。

(4) 有关放炮的安全技术措施详见第六部分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3、装煤方式:采用人工装煤

①放炮落煤后,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及时铺设金属菱形网,联严联密金属网接口,前导主梁护好顶板,然后方可进行清煤工作。

②工作面清煤,装煤时应做好洒水降尘工作。

③清煤人员必须在支架保护下进行工作,清煤前首先检查支架,支柱稳定性,牢固性,严禁空顶作业。

④清煤装煤做到从老塘到煤墙清到底板不得留有底煤。

4、放煤方式

①放煤采用三轮间隔放煤法,即:放煤时先放1、3、5……然后放

2、4、6……依次再放1、

3、5……然后2、

4、6……棚内顶煤依次循环。

②放煤步距1.0米,放煤口间距700MM。

③采用U型网口形式,网口规格400X400MM2,网口最低点距离槽沿100mm,网口采用断丝钳剪开,禁止超高,超大剪口,避免顶煤突出伤人。

④放煤时分段自下而上放煤,每组段距不小于20米,两个放煤口同时放煤不少于15米。

⑤放煤每组两人工作,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放煤,放煤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好的放煤口上方,严禁进入无支护地点放煤也不得将身体伸入放煤口掏煤。

⑥放煤口若出现大块煤堵口,应用长把工具进行处理,严禁直接用手掏煤。

⑦放煤过程中,若出现支架松动、变形、煤壁片帮,应停止放煤,进行处理。

⑧每一放煤口,均必须将煤放净,当老塘出现大量矸石时,停止放煤。

⑨放煤完毕后,用绳子将放煤口补好,联放煤口时联严联密,避免老塘冲矸推棚伤人。

⑩放煤后,若支架出现歪扭,支柱有迎、退山过大现象时,应及时改正。

5、运煤方式:

①运煤方式:采用SGW—40T刮板输送机和皮带输送机运煤。

②工作面铺设一部刮板输送机,下顺槽铺设二部刮板输送机,顺槽输送机的启动,停止以信号为准。

③运输信号:使用电传信号,信号规定:一下停机,二下开机,三下倒转。

④煤墙装炮时,不准开槽,清煤或放顶煤时必须开槽。

⑤各部槽头必须有洒水喷雾,开槽开水停槽停水,做到湿煤不洒水,洒水必须喷雾。

⑥各部输送机之间搭接合理,搭接高度不低于300mm,顺槽固定节后设回煤坑,规格为400×500×500mm3,,回煤坑内及时清煤,保证底链不拉回头煤。

6、支护形式:工作面使用DZ-2200型单体柱,2.4米∏型梁组成的基本支架。基本支护为对棚五柱,主梁一梁三柱,副梁一梁二柱。棚距700mm,梁间距200mm,齐梁布置,每对棚二根贴帮柱,打到梁头,工作面三排支柱,排距:人行道1000mm,机道1000mm,工作面支柱直线,偏差不超过±100mm。

7、移溜方式:利用短单体柱(800㎜)人工推槽。

8、放顶方法:采用人工回柱放顶,倒滞后梁放顶。

放顶工序与其它工序的配合:

工作面浮煤清净后,落滞后梁老塘侧支柱并移到前导梁煤墙侧打好、再落滞后梁煤墙侧支柱,老塘侧的槽边柱,前移该梁放顶,然后升中间柱,在升两侧支柱,由于放顶时,顶板压力较大,所以,放顶前对先导到煤墙的主梁支柱进行二次注液,并挂好防倒小链。

9、设备及工具配备一览表(表2—1)

表2—2

10、备用材料:

材料数量及规格:

荆背或旧坑木200根,钎子:长2米,100根

菱形网1.3×1.5㎡,小笆0.8×0.5㎡,100块

单体柱:50根,∏型梁2.4米20根,3.6米6根铰接顶梁:20根

第三部分生产系统

一、概述

3105工作面上下顺槽长297米,切割长度150米,上下顺槽支护形式工字钢对棚,棚距500㎜,,巷道断面6.24㎡。

二、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①运煤路线:3105工作面运煤系统从工作面→下顺槽→3105顶板巷(皮带巷)→31采区皮带巷→三水平主皮带。

②运输设备型号:SGW—40T,运输能力120T/H,三台,工作面一部,下顺槽两部。

③技术安全规定(见第六部分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2、运料系统:

①运料路线:主轨道→独立回风上平台→独立回风五车场→上顺槽。

②材料管理:所有备用材料均码放整齐,且挂牌管理。备用材料数量及规格:

荆背或旧坑木200根,穿钎:长2米,100根:

金属网1.3×1.5㎡,200卷,小笆:长0.8米,宽0.5米,100。

大笆:200×800mm 50块,半木:¢180mm×2m 50根。

单体柱:50根,∏型梁2.4米20根,3.6米∏型梁6根。

3、通风系统:

①通风线路: 三水平主皮带→31采区皮带巷→3105顶板巷(皮带巷)→下顺槽→工作面→上顺槽→31采区专用回风巷。

②通风系统图(见附图)

③风量计算

(1)按瓦斯最大涌出量计算

Q=100K×C=100×6×1.2=720m3/分

式中:K—通风系数取1.2

C—瓦斯绝对涌出量

(2) 按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

Q=4NK=4×100×1.2=480m3/分

式中:

Q—工作面所需风量

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K—通风系数取1.2

(3) 按炸药量计算

Q=25A=25×15=375m3/分

(4) 按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计算

Q=60V采S采=60×1.2×1.9×2.4=328.32m2/分

式中:

V采—良好气候条件下风速取1.2m/秒

S采—回采工作面平均断面积(1.9×2.4)

通过上述计算工作面风量取最大值720m3/分

(5) 风速计算

V=Q/S=720/1.8(2.4—3.4)×60=1.97—2.78M/S

符合0.25

④通风、瓦斯管理措施:

(1)工作面上下顺槽断面符合规定,设备材料存放整齐,保证通风畅通。通风区保证风量达到设计要求。

⑵工作面下机尾最多落后一排,上隅角超前放顶一排,减少上、下两端压差,提高通风效果。

(3)瓦斯聚积时,要设置风帐吹散瓦斯,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4) 跟班干部、班长、机电维修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⑤瓦斯监控设施的安装和管理:

瓦斯自动检测断电仪,加强瓦斯监测,在距上隅角切顶线,顶板下帮200—300㎜处悬挂探头,报警浓度1%,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

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上顺槽距工作面小于10米处安装一个断电探头,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上顺槽回风巷距出口10—15米处安装一个断电探头,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所有探头复电均小于1%,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4、防尘系统

①供水灭尘系统示意图(见附图)

②防尘设施及措施

(1)工作面上、下顺槽距工作面50米之内布置两道水幕灭尘,各转载点设机头喷雾,开槽即开喷雾。

(2)放炮前后要洒水灭尘,放炮时使用水炮泥。

(3)工作面沿煤壁每隔5米与水平成45度角,向顶板倾斜打8米深注水眼,距顶板800㎜用高压泵隔排注水灭尘。

(4)上、下顺槽安装隔爆水袋,按巷道断面计算水量不得小于400升/㎡。

5、灌浆系统:

①灌浆系统:31采区专用回风巷→3103工作面回风巷→上顺槽→工作面。

②灌浆方式:采用埋管方式。

③灌浆系数:浆液水土比不超过5:1。

④防灭火措施:

1)提高放煤回收率同时加强采空区注浆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2)工作面上、下机窝每推进15米,垛一次煤袋,倾斜长6米,走向长度5米煤袋接顶煤底。

3)机尾15米必须沿倾斜吊挂风帐,风帐接顶接底,严防向老塘漏风。加强对采空区温度检查,通风区定期抽样化验。

6、供电系统:

①供电系统图(见附图)

②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1)井下电气维修工工作期间,应佩带电工常用工具及与电压等级

相符的验电笔。

2)停电后须验电,放电,使用仪器仪表经瓦斯检查员允许后方可进行,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并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

3)运行中馈电开关的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应保持完整,不得随意更改整定值。检漏继电器跳闸后,应查明原因和故障性质及时排除才能送电,禁止在甩掉检漏继电器的情况下,对供电系统强行送电。停送电应安排熟悉供电系统的人员操作。

7、瓦斯抽排系统

①抽排管路布置图(见附图)

②抽排系统:3105工作面上顺槽→31采区专用回风巷→南翼瓦斯泵站→南翼总回风→地面。

3105工作面下顺槽→31采区皮带巷→三水平主皮带→二水平主轨道→付井→地面。

③抽排方法:采用本煤层钻孔抽放和高位裂隙钻孔抽放技术。

④抽排管理、瓦斯抽放率24%抽放设计见通防科设计。

第四部分顶板管理

1、工作面支护设备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见表4-1

乳化液泵:XRB2B-80/350,额定工作压力35MP a,额定流量80L/min。

2、工作面支护密度计算

①工作面顶板压力计算

P=6MVK=6×1.9×2.5×1.4=39.9(T/㎡)

式中:

` P—顶板压力

M—采高,按最大值1.9M

V—上覆岩石比重,2.5T/M3

K—安全系数,取1.4

②支柱实际支撑力

R=R1×R2×R3=0.9×0.9×30=24.3(T/根)

式中:

P—支柱实际支撑力

R1—支柱增阻系数

R2—支柱不均衡系数

R3—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③棚距的确定:

S=N/HL=5/1.64×3.4=896( mm)

式中:

S—棚距N—对棚所配单体柱

H—支护密度L—最大控顶距

④特殊地点支护强度验收

上机头大棚与安全口:

R.N-P.S1=24.3×24—39.9(3.6×2)=295.5>0

式中:

R—支柱的实际支撑力

N—上机头大棚及安全口内支柱数

P—顶板压力

S1—上安全口与机头大棚的面积

对于下机头大棚及安全口

K.N-P.S2=24.3(24+12)-39.9×[(3.6+1.5)×2]=467.82>0

式中:

R—支柱实际支撑力

N-下机头大棚及安全口内的支柱数

P-顶板压力

S2-下安全口与机头大棚的面积

根据以上计算,对棚二梁五柱时,棚距不应超过896㎜,本工作面棚距规定为700mm,可满足工作面支护要求。

3、工作面顶板管理:

①工作面支架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⑴工作面基本支护采用2.4米∏型梁配单体柱支护,对棚五拄。

⑵主梁一梁三柱,副梁一梁二柱,棚距700mm,梁间距200±50mm。

⑶工作面最大控顶距3.4米,最小控顶距2.4米,工作面支护高度

1.8±0.1米,放顶步距为1.0米。

②支架工序进行顺序及与其它工序配合

⑴工作面顶板维修好后,进行改柱工作,即将主梁老塘侧柱改到付梁槽边升紧。

⑵放炮后,立即进行铺网,铺联网时人员站在支护完整的地方进行,

然后导主梁超前支护、清煤,并将原付梁老塘柱打到前导梁煤墙侧升紧。

⑶前导原付梁打柱并将原主梁中间柱改到原付梁煤墙边升紧,到此完成整套支架工序。

⑷采缺口时将机头大棚先导至煤墙,齐梁布置,一梁三柱。然后开始采缺口。

⑸采上缺口时,放炮后前导机头大棚至煤墙,齐梁并进。

⑹采下缺口时,放炮后前导2.4米∏型梁,一梁三柱支护。

⑺放顶时二人一组,一人落柱,一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情况,并进行保护。

⑻升柱、落柱时注意慢升慢降,随时注意顶板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4、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与端头管理

①支护方式:

上机头大棚采用3.6米∏型梁配单体柱支护,五对十根(含一对机头抬棚)棚距600mm,梁间距200±50mm,上安全口沿顺山方向倾斜铺设两块长2米的板料,板料间距500±50mm,抬棚与第一对机头棚棚距不超过700mm,上机头大棚与上安全口联合支护,最大控顶距4.6米,最小控顶距3.6米,支护高度1.8米。

下机头大棚采用3.6米∏型梁配单体柱支护,五对十根(含一对机头抬棚)棚距600mm,梁间距200±50mm,下安全口与上安全口支护形式相同,即沿顺山方向倾斜背两块长2米的板料,板料间距500±50mm,用四根2.4米的∏型梁配单体柱支护一梁三柱,棚距500±50mm,最大控顶距4.6米,最小控顶距3.6米,支护高度1.8米。

上下顺槽10米超前替棚顺山铰接三梁三柱,替棚内靠上下邦打设10米双抬棚,上顺槽下帮、下顺槽上帮在双抬棚外打设10米单抬棚,单抬棚外20米打加强点柱,支护高度安全口外20米不低于1.6米,20米以外不低于1.8米。

1 、回采支护形式表4—2

表4—2

备注:

①随着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工作面及时加梁、加柱。

②下顺槽运煤巷及料场必须有备用料,并且挂牌管理,码放整齐。

③支柱迎山角度根据底板现场坡度<250每60—80迎10,>250,每

20-30迎山10。

5、上、下顺槽替棚措施:

①工作面向外,上下顺槽10米之内用单体柱配铰接顶梁进行替棚,替棚时两人配合作业,应先在原顺槽两工字钢棚沿倾斜加上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三梁三柱,倾斜铰接,棚距600㎜,然后去掉原工字钢棚。

②去工字钢棚时,必须在掘进梁两端各打一根单体液压替柱,然后去掉两邦柱腿,最后回柱降梁,替下的工字钢及时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③替棚时,顺槽的假顶铺设方法同工作面铺设方法,要背好帮顶,避免帮顶流煤,替棚范围内,上下帮打好双抬棚,抬棚用单体柱配铰接梁,一梁一柱。

④上顺槽下帮、下顺槽上帮距安全口10—20米范围内打10米单抬棚,其支护方式同双抬棚。

⑤替棚后要清好浮煤杂物,保证安全口外20米范围内高度不低于

1.6米。

⑥工作面支架需要量见表2—3

6、顶板管理措施

⑴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班组长进班后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安排各项工作。

⑵工作人员随时注意顶板采空区,支架变化情况,有问题处理要果断及时。

⑶煤墙梁端到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200mm,梁端距不大于100mm,否则必须在煤壁侧挂金属网或打好顺山抬棚护好顶板。

⑷当上一排顶板为空冒顶地段时,必须架好顺山抬棚,增加支架的

整体支护能力,当排顶板为空冒顶时,要用板料或背木填充接实顶板,将顶板维修好后,方可继续生产。

⑸放炮前,放炮地点的支柱进行二次注液,保证初撑力不小于

90KN,并挂好防倒小链。放炮后有崩翻的柱子要及时扶正、打牢。

⑹严禁空顶作业。

⑺工作面不得存在歪扭棚,丁字棚及其它不正规支护方式。

⑻支柱迎山合理,禁止出现迎山或退山过大现象。支柱迎山角度根据底板现场坡度<25°每6°—8°迎1°,>25°,每2°-3°迎山1°。

⑼工作面控顶范围内按采高每米顶、底板移近量≤100mm。

⑽工作面不能出现台阶下沉。

⑾工作面所有支柱严禁超高支护。

⑿工作面禁止拉大炮,有片邦空顶地段采煤时,原则上用手镐落煤。

⒀采煤或架棚时,严格控制顶板流煤,避免出现大面积空顶,否则要用木料绞架接顶。

⒁工作面所有支柱编号管理,不得出现卸载柱,失效柱。

⒂需要挑顶、卧底处理时,一次挑卧高度不得大于200mm,如果出现高射炮棚,需根据现场情况由班组长、验收员负责指导打设有效临时支护。

⒃工作面假顶铺设采用12#金属菱形网,网边联接采用14#冷拔丝,网边要联严联密联实,禁止隔扣相连。

⒄工作面安全口假顶与上下顺槽假顶要搭接,严密严实。

⒅人工分段放顶段距不得小于15米,回柱放顶时至少二人方可作业,一人回柱,一人观察,严格按自下而上原则进行,并且在分段处打好收尾柱。

⒆上安全口采动范围为1×2㎡,下安全口采动范围为1.5×2㎡,严禁超宽超大开采。

⒇安全口出现不正规棚和高射炮棚或梁端片邦,空顶时,需根据情况及时打设各种有效临时支护,如走向抬棚,顺山抬棚,戗柱等。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要求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要求 1.每一个工作面.在开工前,按照《集团技字(2011)001号》规定的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2.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 2)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3)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3.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1)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2)地层综合柱状图;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4)巷道开口大样图; 5)巷道支护断面图; 6)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7)掘进机截割顺序图; 8)设备布置示意图,供电系统示意图; 9)炮眼布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10)通风系统示意图; 11)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防尘系统示意图; 12)抽放瓦斯系统、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13)避灾路线示意图。 4.巷道布置应因地制宜,以安全、经济为原则。 5.掘进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7.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 1)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2)编写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顶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要使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规定。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过程中突然遇到地质构造,过较大的断层、褶曲构造、老空、瓦斯异常、透水等; (2)遇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区、应力集中区; (3)施工过程中遇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 (4)在火区附近、注浆采区下分层威胁施工安全; (5)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方式发生变化, (6)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不具体或未包括的内容; (7)其他可能受到危害或威胁的施工现场。 4)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的内容: (1)施工方法、工艺、工序安排等; (2)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 (3)生产系统与原规程不同的,在措施中说明; (4)工程的规格尺寸等,要有附图; (5)其他与措施有关的内容。 8.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2)工序安排,在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只准从一个掘进工作面向前贯通.另一个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等; 3)工作面加强顶板支护的支护方式; 4)贯通前长探短掘,明确探眼的位置、角度、深度、数量,附三视图; 5)制定爆破制度,设定警戒位置,对有关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6)水、火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检查和处理办法。 7)贯通前通风,贯通后调风的方法,附贯通前后通风示意图; 8)有水患的巷道贯通,制定探水、放水、排水的办法。 9.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新编写作业规程: 1)地质条件和围岩有较大变化; 2)改变了原巷道规格和支护形式;

工作面综掘作业规范

发放号: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徐庄煤矿 掘进作业规程 施工地点东七二甩道 巷道名称 7173、7173(2)工作面两道 施工区队掘进二队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陈永辉 编制人陈永辉

提报日期 2006 年 10月21 日 可能开工日期 2006 年 11月10 日 可能竣工日期 2007 年 10月30 日 会审意见 会审签字:

批示: 掘进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目录 工程讲明 (4) 地质差不多情况讲明 (4) 岩层柱状图 (5) 巷道布置图 (6) 巷道规格:7173东工作面跟7煤底材料道、溜子道断面图 (7) 巷道规格:7173东工作面切眼断面图 (8) 巷道规格:7173西工作面沿假顶溜子道、斜溜子道、材料道断面 (9) 综掘机切割图 (10) 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 (11)

要紧系统:通风系统 (14) 运输系统 (14) 风量计算 (14) 使用机械设备表 (15) 要紧技术经济指标 (16) 安全、质量技术措施: 安全制度……………………………………………………………………… 17 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7) 要紧技术组织措施: 开工前的预备 (17) 巷道掘进组织 (17) 巷道支护施工及安全技术要求 (18) 煤质治理 (19)

要紧针对性安全措施: 钻眼装药、爆破 (20) 顶板治理 (22) 使用皮带运输机 (24) 使用刮板运输机 (25) 使用掘进机 (25) 轨道运输 (26) “一通三防” (27) 电气设备治理 (29) 使用锚杆机 (30) 气动锚杆安装机 (30) 使用风动凿岩机 (31) 使用风煤钻 (31)

煤矿某某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宣威市XXXX煤矿 回采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工作面名称:XXX回采工作面编制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大湾煤矿XXXX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实施审批表

参加学习职工签字名单

目录 第一章概况 (4)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三章劳动组织 (12) 第四章生产系统 (15) 第五章煤质管理 (20) 第六章工程质量标准 (21) 第七章安全管理制度 (22)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九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工作面名称:XXXX回采工作面 二、回采工作面位置:XXXX回采工作面位于1691水平k9二采区运输上山南侧,属一水平二采区,K9煤层,工作面编号为XXXX,采面走向长110米,倾斜长51米。工作面具体位置见巷道布置示意图。 三、开工时间:2011年8月15日 四、竣工时间:2011年10月底 第二节地面相对位置 一、X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1767―1784,地面标高1990―2010,地面无建筑设施及坟地,属荒山,对开采无影响。工作面与地面平均垂高220米。该工作面停采线距工作面回风上山2米。 二、该工作面北翼为采区回风上山,原回风平巷作为该工作面的上安全出口;工作面运输巷以下为断层。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1、工作面产状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195度,倾角28°—32°,平均倾角30°。地质构造简单,单一倾斜煤层,属K9煤层,煤

厚1.2米。低磷低硫,主焦煤,亮煤为主,富灰,一般为26%。 2、赋存特征 从掘开的工作面溜子巷和人行上山分析,煤层顶底板较稳定,顶板无伪顶,直接顶为泥质粉沙岩,厚0.2-0.4米。老顶为粉沙岩,厚4米以上。直接底为泥质岩,厚0.2米,老底为粉砂岩,厚4米以上。 K9煤层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从掘开的回采巷道看,工作面无断层,但顶板结构较差,对开采有一定影响,注意加强顶板管理。 第五节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XXXX工作面周围无老窑水,地表水单一,无河道,水库及老塘。工作面涌水主要是地表大气降雨补给,但要注意工作面顶板淋水的排放,以免流

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 第三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样本。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1、每一个工作面,在开工前,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2、规程编写人员在编写前应做到以下几点:明确施工任务和计划采用的主要工艺;熟悉现场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熟悉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资料。 3、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 (1)巷道布置平面图、剖面图 (2)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3)巷道开口大样图、巷道支护断面图、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4)掘进机截割顺序图、设备布置示意图,供电系统示意图。 (5)炮眼布置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装药结构示意图等。 (6)通风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排水系统、防尘系统示意图。 (7)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8)避灾路线示意图。 4、巷道布置应因地制宜,以安全、经济为原则。 5、掘进作业规程按章节附图表,并按顺序编号。 6、《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的,且又属于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执行的条文,只需在作业规程中写上该条文的条、款号,在学习作业规程时一并贯彻其条文内容;未明确规定的,而在作业规程中需要规定的内容,必须在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确规定。 7、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 (1)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2)编写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要使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规定。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突然遇到地质构造,过较大的断层、褶曲构造、老空,瓦斯异常、透水等;遇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区,应力集中区;施工过程中遇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在火区附近、注浆采区下分层威胁施工安全;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方式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不具体或未包括的内容;其他可能受到危害或威胁的施工现场。 (4)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工艺、工序安排等;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生产系统与原规程不同的,在措施中说明;工程的规格尺寸等,要有附图;其他与措施有关的内容。 8、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2)工序安排,在掘进巷道贯通前,在相距20 m前,只准从一个掘进工作面向前贯通,另一个工作面必须停止作业等。 (3)工作面加强顶板支护的支护方式。 (4)贯通前长探短掘,明确探眼的位置、角度、深度、数量,附三视图。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一、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内容以图表为主,主要包括:“三书”(地质说明书、爆破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九个系统(运输、通风、排矸、排水、供电、防尘、避灾、监控、通信等系统、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各种图表清晰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1.概述 要求说明采煤工作面位置、范围、邻近采掘情况及其影响,附表说明工作面走向长度、倾斜长度、煤层厚度、倾角、容重、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地质情况(即地质说明书 包括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结构、厚度、倾角、硬度、煤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顶底板岩石性质、结构、层理、节理、断层、强度、顶板分类、煤层瓦斯、二氧化碳含量、自然倾向、煤尘爆炸性等。 3.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包括采煤方法、采高、落煤方式、装煤方式、运煤方式、支护形式的选择,巷道布置简述(附图,附每循环出煤量及材料消耗基础表。 4.顶板管理及支护形式(即顶板管理说明书 包括顶板的管理方法、工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图(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特殊支架的形式、结构、规格、支护间距、放顶步距、最小控顶距、最大控顶距、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支架的结构规格,并加以说明、初次放顶的措施、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回柱方法及工艺要求、支护材料复用的规定、工作面上下顺槽支架回撤以及距工作面滞后距离的规定、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的质量要求、过断层和过老空等巷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5.爆破说明书

包括钻眼设备、安全炸药种类、爆破器材、炮眼布置方式及炮眼布置图(必须表明工作面高度和打眼范围、炮眼位置、排数、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要用三视图表示、炮眼布置说明表(必须说明各种炮眼名称、编号、深度、角度、每个炮眼装药量及总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式和起爆顺序等。 6.生产系统 包括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图、通风路线、通风设施、风量计算和要求;综合防尘及喷雾洒水系统;排水方式、设备选型及布置、排水系统图;煤、矸及材料装运方式、设备选型及其系统图(包括溜煤眼及煤仓;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选择及系统图;灌浆灭火系统;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通信系统;压风系统;电气设备布置图;安全监控装备布置系统图;井下避灾路线系统图根据生产条件简要叙述;附采煤工作面设备配置检修表。 7.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指标 包括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劳动人员、管理人员配备表,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8.安全技术措施 包括避灾路线图、爆破、顶板管理、支护(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断层、破碎带防冒顶片帮的技术措施、通风、瓦斯管理、综合防尘、防灭火、运输以及设备维修管理等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回采率及提高煤质的措施。 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南桐矿业公司 (采煤) 作业规程 矿井名称: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岩煤矿 回采工作面:3601N1工作面 总工程师:王光全2014年7 月15 日安全矿长:段云平2014年7 月11 日生产矿长:易利荣2014年7 月10 日机电矿长:廖秀兵2014年7 月7 日生产副总:张召2014年7 月 4 日安全副总:陈勇2014年 6 月21 日通瓦副总:范林2014 年 6 月16 日机电副总:易晓钢2014年 6 月12 日调度室:董道平2014年 6 月11 日安监科:曹优能2014年 6 月11 日机运科:韩广斌2014年 6 月11 日通瓦科:钟传平2014年 6 月11 日技术科:柯军2014年 6 月8 日生产科:吴祥文2014年 6 月 6 日施工队:廖化兵2014年 6 月 6 日编制:杨科2014年 6 月 6 日 红岩煤矿生产技术科 二O一四年七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 第二节编写依据 (3) 第三节煤层 (3) 第四节地质构造 (4) 第五节煤质 (4) 第六节水文地质特征 (4)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5)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5) 第二章采煤方法 (6)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6) 第二节回采工艺 (7) 第三节设备配置 (8) 第三章顶板控制 (10) 第一节支护设计 (10)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 (13)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15) 第四节矿压观测 (17) 第四章生产系统 (18) 第一节运输系统 (18)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8) 第三节排水系统 (25) 第四节供电系统 (25) 第五节通讯照明 (25)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一节劳动组织 (26) 第二节作业循环 (26)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管理 (30) 第三节防治水 (39) 第四节爆破安全管理 (39)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 (43) 第六节运输 (48) 第七节机电 (51)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65) 第九章“六大系统” (66)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例

更多资料请访问.(.....)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施工单位: 负责人: 编制人: ××煤矿 年月日

会审单位及人员

会审意见

目录 第一章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煤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节主要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采煤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采煤面生产能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顶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支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两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矿压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况 (3)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第二节煤层 (3)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4) 第四节地质构造 (5) 第五节水文地质 (6)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6)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6) 第二章采煤方法 (8) 第一节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 (8) 第二节支护设计 (9) 第三节采煤工艺 (11) 第四节设备、材料配置 (14) 第三章顶板管理 (15) 第一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15) 第二节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顶板管理 (17) 第三节矿压观测 (18) 第四章生产系统 (19) 第一节运输 (19)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9) 第三节供排水 (22) 第四节供电 (23) 第五节压风、通讯、照明 (24)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第一节劳动组织 (25)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煤质管理 (27)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28)

第一节一般规定 (28) 第二节顶板 (30) 第三节防治水 (33) 第四节爆破 (33) 第五节一通三防 (35) 第六节运输管理 (37) 第七节机电 (37) 第八节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 (39) 第九节工作面作业安全准许确认制度 (40) 第十节其他 (42)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44) 第一节地质变化应急预案 (44) 第二节顶板事故应急预案 (44) 第三节水灾事故应急预案 (45) 第四节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46) 第五节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47) 第六节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宏观预兆及应急原则 (47) 第七节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47) 第八节避灾路线 (48) 附件、附图: 1、公司批复红头文件、矿井会审意见(原件由编制部门存档) 2、作业规程附图 3、作业规程贯彻、复学登记表 4、作业规程考试成绩登记表 5、作业规程(措施)发放登记表 6、复查登记表 7、采煤工作面投产前验收表 8、地质说明书 9、工作面初采初放、探放水措施、过断层或老巷、串联通风等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910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9101回风顺槽作业规程考试题(卷)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20分): 1、施工设计长度: ()米; 2、该工作面掘进高度为:()米,净断面积:()㎡; 3、该工作面支护锚杆选用:()锚杆进行支护。 4、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风筒出风口到工作面最大距离不超过()米。 5、本巷道的主要用途为: 6、该规程规定锚杆支护间距()mm,排距()mm。 7、该规程掘进方式为:(),掘进工艺流程为;交接班检查—机组进刀割煤装煤--()--()--延长皮带—机组进刀--(); 8、开车前撤出行车区内所有人员,确保道路畅通,放好警戒,发回信号,方可开车,严格执行“、。” 9、风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离:岩巷不大于,煤巷不大于。 10、井下设备严禁带电、。 二、判断题(每题2分,总计40分) 1、掘进机割完煤开始支护前应该先用铁皮对炮头进行防护。() 2、截割头不能同时向左又向下,同时向右又向下;必须单一方向操作。( ) 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 4、开机前应先鸣响报警,打开照明灯。( ) 5、当启动截割电机时,应首先鸣响警铃,确认安全后再起动开车。( ) 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

2.5%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7、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恢复通风后,方可通电开动。() 8、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时,必须报告矿总工程师。() 9、司机离开操作台时,必须切断掘进机上电源。( ) 10、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11、高瓦斯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煤巷掘工作面,使用钢丝绳牵引的耙装机时,应制定专门措施。() 12、爆破地点附近5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13、开工前,区长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并向矿长汇报,得到矿长准许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工作面。() 14、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但收尾时就不需要再制定措施() 15、喷射混凝土为了保证质量,速凝剂应占水泥重的5%~10%。() 16、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17、钢丝绳中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10%,不得用作提升物料。() 18、严禁使用矿灯人员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19、钢丝绳中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6%,不得用作提升人员。() 20、人员出井后(地面领用矿灯人员,在下班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还灯房。() 三、选择题(每题4分,总计20分)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考试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3分共15分) 1、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避灾原则:,。 2、掘进机由中部进刀,采用往复式截割,逐步上升到顶部,每刀进度,两刀一循环,循环进度。 3、本工作面永久支护是。 4、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5、瓦斯传感器安装于距离迎头米处,距顶板不得大于 mm,距巷帮不得小于 mm, 瓦斯报警浓度大于等于,断电浓度大于等于。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3分共15分) 1、新掘巷道开口地点应选择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的地点。() 2、锚杆支护要定期做拉拨拉力实验,发现锚固力小于规定的要采取补打锚杆或架棚子等措施。() 3、更换巷道支护时,在坼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 4、煤巷锚杆支护巷道一侧超宽大于0.4米时,必须补打锚杆。() 5、煤层顶板越松软、破碎,煤曾顶板压力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A.26℃ B.30 ℃ C.34 ℃ D.40℃ 2、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 A.5m B.10m C.15m D.20m 3、在我矿运输大巷人工推车时,两两车应相距()。 A.5M B.10M C.15M D.20M 4、井口()范围内禁止吸烟。 A.5M B.10M C.15M D.20M 四、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本工作面透水预兆有那些。 2、本工作面掘进工序、锚杆支护工序。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3分共15分) 1、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避灾原则:不能跨越火区和爆炸地点,尽快进入新鲜风流。 2、掘进机由中部进刀,采用横向往复式截割,逐步上升到顶部,每刀进度0.8m,两刀一循环,循环进度1.6m。 3、本工作面永久支护是锚杆。 4、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5、瓦斯传感器安装于距离迎头 5 米处,距顶板不得大于2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300 mm, 瓦斯报警浓度大于等于 1% ,断电浓度大于等于 1.5%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空3分共15分) 1、新掘巷道开口地点应选择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的地点。(√) 2、锚杆支护要定期做拉拨拉力实验,发现锚固力小于规定的要采取补打锚杆或架棚子等措施。(√) 3、更换巷道支护时,在坼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 4、煤巷锚杆支护巷道一侧超宽大于0.4米时,必须补打锚杆。(√) 5、煤层顶板越松软、破碎,煤曾顶板压力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A )。 A.26℃ B.30 ℃ C.34 ℃ D.40℃ 2、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 B )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 A.5m B.10m C.15m D.20m 3、在我矿运输大巷人工推车时,两两车应相距( B )。 A.5M B.10M C.15M D.20M 4、井口( D )范围内禁止吸烟。 A.5M B.10M C.15M D.20M 四、简答题(每题9分共45分) 1、工作面透水预兆有那些。答: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或产生裂隙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2、本工作面掘进工序、锚杆支护工序: 答:掘进机切割(出煤)→敲帮问顶→挂金属网→钻眼→安装锚杆→安全质量检查→整理、文明生产。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规程

————————————————————————————————作者: ————————————————————————————————日期:

13102综采工作面预计在6月中旬采到停采线,为顺利回撤该工作面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特制定13102综采工作面回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回撤前工具、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 1、13102措施巷(停采线前5米)作为13102工作面回撤通道。 2、在前刮板机机头煤帮侧打回柱绞车硐室、安装22KW回柱绞车。 3、01运输绕道下部安装1台22KW回柱绞车。 4、在回撤通道口安装1台25KW调度绞车。 5、拆转载机、工作面输送机前将浮煤清理干净。 6、工作面机头、机尾出口处的巷道采用锚杆锚索配合11#工字钢梁支护,以保证拆设备时安全。 7、回柱绞车分别打好压柱、戗柱。 8、回撤前先将设备列车运走,并将用来回撤支架用的泵站放到运输顺槽中比较宽敞的地点。 9、为了保证通风,在工作面进风巷安装一台11KW局部扇风机,以备拆架时用。 10、准备φ24.5绳卡,40型溜子链100挂,φ20螺丝200条,U 形环15T的20个,10T的20个。 11、10T滑轮5个、20T滑轮5个、10T手动葫芦5个、5T手动葫芦10个。 二、回撤前工作面的准备

1、工作面从距离停采线20m处开始,控制好采高3.5m,不进行放顶煤操作,采煤机割煤时必须沿底板割煤。 2、当工作面推到距停采线15m时,沿工作面追机在支架顶梁上开始铺金属网,网下铺设钢丝绳,金属网与钢丝绳每隔0.5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绑一道。网与网的长、短边,联网均采用搭接,联网距200mm,用14#铁丝双股扭三圈。钢丝绳两端固定在工作面上、下两巷顶板锚杆或锚索上,用10T手拉葫芦拉紧,蹬直。铺网1.8m 时开始敷设第一根钢丝绳φ21.5mm。第二根绳距离第一根钢丝绳0.5m。 3、工作面在距离停采线5m处时,开始进行锚网锁支护,第一排锚杆要采用梯子梁顺峒布置支护,其余顶锚杆不采用梯子梁支护架设木托盘(50*400*200mm)。锚杆间排距900*900mm进行支护,锚索支护采用15.24*12000mm,间排距1600*1600mm(见附图)。顶锚杆锚固力85KN,帮锚杆锚固力50KN,锚索锚固力120KN。 4、在煤壁不好的地段打设贴帮柱。 5、待前部刮板机、采煤机回撤后开始在回撤通道中铺道。 6、13102运输顺槽与13103回风顺槽联络巷内按标准敷设24k g轨道120m,道岔两附。 三、回撤的工作面设备数目及数量 1、MG300/730型采煤机1台 2、ZF7600/24/38型支架96架 3、ZFG7600/24/36型支架5架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2)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2)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 第三节地质构造 (3) 第四节水文地质 (3)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5) 第一节巷道布置 (5) 第二节支护工艺 (5) 第四章施工工艺 (15) 第一节工艺流程 (15) 第二节截割方式 (16) 第三节装、运岩方式 (17) 第四节管线及皮带敷设 (17)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9) 第六节综掘施工相关规定 (19)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5) 第一节劳动组织 (25) 第二节循环作业 (25)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 第六章生产系统 (27) 第一节通风系统 (27) 第二节压风系统 (30) 第三节防尘系统 (30) 第四节防灭火 (31) 第五节供电系统 (32) 第六节排水系统 (33) 第七节运输系统 (33) 第八节安全监测系统 (33) 第九节通讯系统 (36) 第七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37)

第八章安全技术措施 (41) 第一节施工准备 (41) 第二节一通三防管理 (41) 第三节顶板管理 (48) 第四节机电管理 (57) 第五节运输管理 (66) 第六节防治水管理 (78) 第七节特殊措施 (80) 第八节其它 (89) 第九章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92) 第一节掘进专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92)

23215工作面中间巷作业规程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概况 一、巷道名称 本巷道名称为23215工作面中间巷。 二、巷道位置 23215工作面自三角区辅运上山(南段)V14导线点前104.8m开门,按90°方位,沿23-2煤层(留底煤不超过0.5m)掘进至23213工作面下顺槽设计位置。 三、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是为了形成23213工作面下顺槽掘进运输系统,满足回风、行人、通风、辅助运输、管线敷设等需要。 四、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该巷道预计总长度:290m 服务年限:2年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4421

编审人员签字编制单位:回采四区 编制人:巩庆刚李敦芝 施工负责人: 审查单位: 技术科: 地质科: 通防科: 机电科: 运输科: 煤质科: 安监处: 采煤副总: 生产矿长意见: 签字

会审意见会审人员: 会审意见: 矿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开采影响 一、采煤工作面平面图 二、工作面位置与毗邻关系 本工作面属于四层煤,位于-1100水平前组四采区第一亚阶段。F12断层东侧,以上为4420工作面,已经开采结束,以北为F15断层,以东为F11断层。 工作面标高:-801.50--897.05。地面标高:+187米。 三、工作面投影位置 位于南宫庄及其西北部的部分农田。 四、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建筑物,主要井巷及其它方面的影响。 地面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第二节工作面地质状况 一、煤层赋存条件 二、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变化特征(附综合柱状图) 1、煤层产状 此煤层属古生代二迭纪山西组,煤层走向157-171度,倾角25.5度。 2、煤层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灰白色中砾砂岩,坚硬,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1-0.7,粉砂岩灰黑色,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细砂岩,灰色,层理发育,厚2.0米,该面直接顶为4类,老顶2级。 三、水文地质情况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顶板裂隙发育地带有少量淋水,最大涌水量0.05 m3/min,正常涌水量0.02 m3/min。 四、实测地质构造 五、主要地构造说明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F1断层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较小。 六、冲击地压鉴定意见 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煤层有冲击倾向性,属冲击地压煤层,按冲击地压面管理,重点治理范围:上、下平巷60m,上、下端头20m,有悬顶、工作面来压及特殊情况下,重点加强煤粉检测,发现有冲击危险时,必须及时放炮卸压 第三节巷道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 工作面进回风巷及切眼沿四层煤布置,均为单巷布置,顶板为砂岩,局部撇底煤;支护形式为锚网带,掘进断面形状为梯形,掘进断面积5.72m2。 二、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

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培训

煤矿安管人员培训讲义 (作业规程的编制) 第一篇概述 一、《作业规程》定义及编制的重要性 (一)煤矿作业规程 煤矿作业规程是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的关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是煤矿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体现。 (二)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了某一具体采掘工作面采、掘全过程的工艺流程、循环方式、作业形式和劳动组织,反映了采、掘工作面各项工序的安排和配合方式。制定了必要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 (三)编制作业规程的重要性 它是指挥和组织采、掘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的根据,也是安全生产、防止发生事故的可靠保证,是采、掘工作面生产的法规性文件。 因此,必须认真编制、审批、贯彻执行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使之真正起到指导作业、促进技术进步、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一)编制原则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446号令及其配套办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作业规程组织施工。 (二)编制要求 1、必须建立健全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和实施的责任制度。 煤矿生产和建设企业由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组织做好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2、煤矿作业规程的编制由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要做到: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 3、为作业规程的编制做好各项准备。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第二节煤层 一、煤层赋存 10#煤层结构简单,煤厚相对稳定,有不稳定的夹矸出现,平均煤厚为,硬度系数f约为~,上距4#煤层约61m;直接顶为L1灰岩,厚4m左右,中部常夹薄层砂质泥岩或泥岩,坚硬不易垮落;局部发育黑色泥岩伪顶,厚左右,结构疏松,极易破碎,多随煤层开采而冒落,给管理带来困难并增大煤的灰分。 二、储量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顶、底板岩性特征表: 附图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10101运输、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分析,该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走向为东北—西南,倾向西南,煤层倾角4°~16°,平均14°左右,经过掘进巷道揭露,本工作面回采范围内共有2条断层,构造详细情况见下表: 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的回风顺槽掘进至260米,运输顺槽掘进至280m时,煤层出现较大起伏,褶曲发育,倾角局部在20°左右,煤层厚度变薄,长约220m,渡过后,煤层厚度恢复原样。该段影响将来回采的正常推进,需对工作面采取防滑、防窜矸措施。 三、其它地质因素对回采影响 1、煤层直接顶为L1灰岩,硬度系数在之间,在回采过程中顶板不易自然垮落,需采取强制性放顶措施。 2、10101回风顺槽掘进1670m时,揭露分氧化带,顶板发生变化无层理,均为黄土与碎块石,不定时的向下冒落。故在初采放顶的过程中,

工作面可能有黄土、碎石涌入,影响正常的回采推进,需编制初采、初放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2: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剖面图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矿编制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10101综采工作面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主要含水层为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间夹碎屑岩中的3~4层石灰岩,赋存段距40m左右,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单位涌水量约为 L/s·m,渗透系数为d,水质一般为HCO3·SO3-Ca·Mg·Na型,硬度小于150mg/L,矿化度L,预计不会影响回采工作正常施工。 本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819—822m,工作面底板最低标高约为784m,位于奥灰水位之下,10#煤层底板与奥陶系灰岩之间的隔水层厚度为80m,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突水系数计算公式: T=P/M P=(H0-H1+M)* =(820-784+80)*80 =m 其中T—突水系数 MPa/m; 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 MPa; H0—奥灰溶岩水位标高 m;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水安监通〔2015〕22号 附件2 水城县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编制内容要求 目录 第一章概 况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页 第二节煤层页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页 第四节地质构造页 第五节水文地质页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页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页 第二章采煤方法页 第一节巷道布置页 第二节采煤工艺页 第三章顶板控制页 第一节支护设计页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页 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端头顶板控制页 第四章生产系统页 第一节运输页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三节排水页 第四节供电及通信照明页 第五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第一节劳动组织页 第二节作业循环页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页 第六章煤质管理页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页 第一节一般规定页 第二节顶板页 第三节防治水页 第四节爆破页 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页 第六节运输页 第七节机 电页

第八节其他页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页 第一章概 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 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 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终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 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3、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 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及引发地质灾害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4、 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同一煤层相邻工作面及邻近煤 层)以及影响范围。 第二节煤层 1、 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 变化情况。 2、 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 情况。 3、 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等情况, 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 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 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 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2、 煤层底板(直接底、基本底):描述煤层底板岩石性质、层 理、节理、厚度、底板分类、底板比压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3、 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 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第四节地质构造

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完整

. . .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513高档工作面位于5#煤层一盘区+781-+806 m标高段,井下位于工业广场保安煤柱西侧, 514准备工作面以东,南以断层为界,北为五煤机轨合一巷。工作面范围内无建筑物、公路、河流分布,基本为荒山沟堑地带,平均覆盖厚度为260m,预计回采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但影响不大。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 工作面名513回采工作面地质储量 68310t 地面标高+1070~1100m 井下标高+781-+806 m 地面相对 位置 工作面所处区域地面对照为荒山沟堑地带,平均覆盖厚度为260m左右。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对应地面为荒山沟堑地带,无建筑物;本工作面开采对地面影响不大。 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其东面为工业广场保安煤柱,西面为514准备工作面,南面以断层为界,北面为五煤机轨合一巷。 走向长度平均100m 倾斜长度230m 面积23000㎡ 第二节煤层 513工作面开采煤层,通过掘进时揭露分析,该工作面范围5#煤层、赋存较为稳定,煤层厚度1.8-2.3m,平均为2.2m左右。

工作面煤层情况表表2 采高/m 2.2 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3—9 开采煤层5# 煤种长烟煤稳定程度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该地段煤层结构简单、层理分明,煤层坚硬,有玻璃光泽,夹1-2层矸石,厚0.02-0.3m,煤容重1.35t/m,煤层厚度1.8-2.3m,平均2.2m,倾角3—9°左右。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本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并见炭质泥岩伪顶,厚度约0.4m;底板为含根土的铝土质砂岩、泥岩及薄层炭质泥岩。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3 岩石煤层名称厚度/m 特征 灰色泥岩、砂质泥岩 2.5 浅灰~深灰色,含黄铁矿结核。 炭质泥岩0.4 黑灰色,无层理、含丰富植物化石。 5#煤 2.2 呈黑色、内夹1-2层矸石 铝土质砂岩、泥岩 4.2 灰色,含丰富植物根部化石。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513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遇到了两个正断层,断层走向NW75°,落差为2.2m,对工作面开采影响较大。(回采过断层破碎带时,另补充安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本工作面实际揭露资料分析,本工作面内未有褶曲现象。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提纲

安徽太平矿业有限公司 -180中段开拓工程掘进工作面 作 业 规 程 温州第二井巷工程公司驻安徽太平矿业项目部 2013-4-5

目录 1、概况 (4) 1.1概述 (4) 2、地质水文情况 (4) 2.1矿体赋存特征和围岩情况 (4) 2.1.1矿体赋存特征 (4) 2.1.2矿体(脉)、围岩性质: (4) 2.2地质构造 (7) 2.3水文地质 (9) 3、巷道布臵及支护 (15) 3.1巷道布臵 (15) 3.2支护设计 (15) 3.3支护工艺 (16) 4、施工工艺 (18) 4.1施工方法 (18) 4.2凿岩方式 (18) 4.3爆破作业 (19) 4.4装、运矿(岩)方式 (21) 4.5设备安装、管线及轨道敷设 (21) 4.6设备及工具配备 (21) 5、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 5.1劳动组织 (22) 5.2循环作业图表 (22) 5.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6、生产系统 (23)

6.1通风系统 (23) 6.2 圧风系统 (23) 6.3 排水系统 (24) 6.4 运输系统 (24) 7、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24) 7.1灾害预防 (24) 7.1.1 防水措施 (24) 7.1.2 防止片帮、冒顶措施 (25) 7.1.3 通风安全措施 (25) 7.1.4 防火安全措施 (26) 7.2避灾线路 (26) 8、安全技术措施 (26) 8.1施工准备 (26) 8.2顶板管理 (27) 8.3爆破管理 (31) 8.4机电管理 (36) 8.5运输管理 (40) 8.6其它 (47)

概况 1.1概述 本工程为中部开拓工程,按照总体考虑,兼顾探矿、采准和回采过程中出矿、通风、行人、充填、排水、运输等线路的布设。工程位臵为,-180副中段,设计工程的目的(原因):对-530m中段至-480m`。 2、地质水文情况 2.1矿体赋存特征和围岩情况 2.1.1矿体赋存特征 矿体的形态,产状,受接触带或捕虏体的形态制约,主要呈透镜状,次为似层状,扁豆状,囊状,脉状等,矿体产状总体看,长轴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处于背斜东翼的矿体倾向为北东向,处于背斜两翼的矿体倾向为南西向。倾角20°~40°,并向南东侧伏。矿体具分叉合并现象,厚度在短距离内变化大,形态复杂。 2.1.2矿体(脉)、围岩性质: 1)矿体(脉)性质:前常铁矿东矿段中深部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石英正长闪长(玢)岩体与上寒武统凤山组碳酸盐岩接触带和接触界面以上岩体的碳酸盐岩捕虏体内,少数赋存于碳酸盐岩层间构造内。矿体与金云母透辉石矽卡岩关系密切,往往占据矽卡岩的空间。磁铁矿主要交代富含镁质的矽卡岩矿物:透辉石,硅镁石,水镁石,金云母,蛇纹石、镁橄石,硼镁石等。化学成份镁含量最高,反映被交代的原岩含镁高。矿石自然类型以蛇纹石磁铁矿石为主。矿石业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