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建设做了进一步深化,为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适应了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轨迹,为‘美

丽中国’的社会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报告中的内容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句句凸显中国乡村特色,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了系列战略工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十九大;乡村建设;五位一体

引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

新指标,提出要在发展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点,既要发展乡村经济,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各地部门要

自觉将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对等起来,发挥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

革开放以来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促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1. 新时期下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向我们深刻解答了何为生

态文明、应该建设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实践问题,这既是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之路,也是党的重大实践成果,对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美丽乡村具有指导意义。生态文明于十八大被纳入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中来,因

其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是推动我国经济、

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的不竭动力。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基础,虽然我

国已经初步取得乡村建设的成果,但也凸显出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因素。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观高度符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国情,对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系统、全面、科学部署,有助于美丽乡村工作的稳定开展。

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

2.1提供经济基础,发展绿色产业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宏伟中国梦,就要立足乡村的全面改革,包括地域品牌、环境特色、经济文化。其中经济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物质基础,

提供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是为改善农事生产活动条件的必备前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安全在新时期中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提

升农产品的质量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农业前进方向,更是打造乡村品牌特色

的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种植和养殖提供了必备条件,在一定程度上

确保了产品安全,实现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向市场的输入,促使高营养价值有机产

品的迅速转型,为乡村经济指标的提升做出贡献。生态兴则经济兴,生态衰则经

济衰,这从生态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志,即绿色经济,而绿色经济需借

助绿色产业来支撑。美丽乡村并不是单一的田园风光,而是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纵深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为农民的持续增收、幸福生活打下厚实基础。只有确

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的新道路,确立以市场为导向、农民

为主体、政府指导、社会联动参与的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鼓励农

民依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的资源条件,选择与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重点扶持专

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对象,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产业

发展、农民增收互促共进的美好局面。

2.2优化乡村布局,改善宜居条件

针对当前乡村普遍出现的村落分布零散、居民点多而大、宅地闲置等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