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规专题教案分析

财税法规专题教案分析
财税法规专题教案分析

题教案

《财税法规专题》

《财税法规专题》是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一、《财税法规专题》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分析

1.财税法规、职业道德知识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

我国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实行职业资格管理。从事会计工作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会计专业职称上,分为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从业资格和技术资格考试均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其中财税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考试内容,从国家的要求和职业的要求来看,财税法规的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在传统模式组织教学时,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采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该课程的知识量大、知识点细,造成学生仅仅是对法规等知识的死记硬背,难以将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形成实用技能,在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很有必要寻求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点,对这门课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与实践。

(二)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分析

(1)专业基础不一。本课程是专科起点本科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专科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但调查表明,修读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只有70%是会计专业专科学生,30%是工商管理类、法学类专业的学生。

(2)学生年龄差异大,但呈年轻化。25岁以下的学生占90%,10%的学生年龄在40岁左右。学生中85%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在职工作人员95%在中小企业工作。

2.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

(1)要求文字教材通俗易懂,理论知识少而精,内容要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注重实用,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

二、《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以企业运营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法规问题为关键点,注重职业岗位需求与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设计专业认知、操作技能、分析应用、社会认知、职业道德5个实践教学模块,按课程

内容、模块,分别设计不同主题的实践项目和详细的实践内容。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1.教学模块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结合会计岗位需求以及学生毕业后在会计岗位碰到的问题反馈,具体设计5个方面的实践模块,各模块下的实践项目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自行选择,并且根据开放教学生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媒体,进行各实

2.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

按课程内容模块、各主题内容,进一步细化财税法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分别设计详细的实践内容,并结合相关工作任务的考核,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内容见下表:

三、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从2006年开始,我们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实施了所设计的实践项目,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追踪调查。经过统计,近二年学生课程平均形考成绩差距不大,平均形考成绩都在80分以上,综合成绩都在75分以上。课程成绩分布比较理想,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几年来,通过各分校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实践教学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使教学变得生动,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受到了学习者的好评。

1.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

以企业经营过程为线索,进行财税法规知识介绍与实例分析;模拟工作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网上具体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形成性考核网络化,促使学习者注重了学习过程,不再像原来只关注期末的考试了。分校的老师和学生反映,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感到对这门课更有兴趣了,不再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抄书本了。

2.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网上辩论等形式,扩大了知识面,对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醒了学生从事会计工作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使学生加深了对会计职业道德、财税法规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践工作中能正确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3.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会计工作岗位和实务技能为载体,采取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将法规条款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法规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应用,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

4.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实践项目的开展,使教学目标更清晰、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活动更灵活;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使教学评价更及时,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的思考

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虽然能记住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工作中不会处理相关的会计事务,因此实践教学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总结该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调整细化教学目标

《财税法规专题》课程涵盖的法规内容多,知识点很细,操作性强。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注重能力。设定课程教学目标后,还需要进一步细分目标层次,设计具体的培养目标,这将有助于教师对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助于教师设计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

2.注重教学设计环节的研究

法规知识相对枯燥乏味,为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可发挥开放教育的网上教学优势,结合该课程特点,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分别根据每章内容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模拟实践式、参与式、角色体验式、交互式等形式多样的方法。

3.与教学评价相结合,提高教学实施效果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整体性和过程化,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不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特征。

根据课程知识模块的特点,依托开放教育的优势,我们采用网上作业,网上实践和网上辩论等考核方式,考核学员对模块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如网上实践环节是以课程内容的法规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工作流程、会计工作岗位需求来设计,训练和考查学员实践能力。该环节主要考核学员在会计核算、结算、纳税申报和网上纳税申报等环节中对法规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网上辩论考核环节旨在引导和督促学员自主思考,将所学违法责任、会计职业道德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自我检测反省学习效果。学员围绕所给主题,理顺、理解、升华相关课程知识。

将课程考核嵌入学习过程,围绕目标要求进行考核,以此促进和提高教学的实施效果。

4.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要形成对实践教学的正确观念,明确意义和任务;教师要具备指导学生搞好实践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既具有精深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新领域,研究新内容,总结新经验;教师要注意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添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和老师接触的人生实践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受会计专业特点的限制,不可能大规模的组织学员到单位实践,但实践教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的机会给学员,使学习过程成为学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

第一讲:财经法规概述

第二讲: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8

第一讲:财经法规概述

一、什么是财经法规?为什么要制定财经法规?

二、财经法规的基本构成

三、我们将要学习的财经法规

什么是财经法规,为什么要制定财经法规

?为调整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约束和规范经济行为,公平(相对而言)利益关系者的经济利益,一系列的财经法规便应运而生.

二、财经法规的基本构成

法的基本形式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规章

财经法规:

财经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体现国家对财经工作者进行财经工作整体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在具体从事财经工作时,所应遵循的具体要求和规程所作的规定

?地方性财经法规及规章

?行业及单位的财经制度

财经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会计法规

?审计法规

?金融法规

?投资融资法规

?证券法规

?其他经济法规

三、我们将要学习的财经法规

1、财经法规的基本规定

2、违法的法律责任

3、如何做到不违法: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4、解读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1、法律的基本规定: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

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

机构设置的法律规定

9

人员配备的法律规定

会计处理业务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关系

银行:金融法律制度

税务:税法

第一讲小结

?一、为什么要制定财经法规

?为调整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约束和规范经济行为,公平利益关系者的经济利益

?二、财经法规体系

?税务法规金融法规

?投资融资法规证券法规

?其他经济法规财政法规

?会计法规审计法规

第一讲小结

?三、我们将要学习的财经法规

?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规定

?金融法律制度

?税法

?违反财经法规的法律责任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讲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一、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要求

三、登记帐簿的基本要求

四、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

五、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1、必须依法建帐

2、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3、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4、必须正确使用会计处理方法

5、必须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6、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二、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的基本要求

1、原始凭证

1)填制要求:(七要素)

?凭证的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

10

?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

?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经济业务的内容

?经济业务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此外,有附件的还需载明凭证的附件和编号

2)审核要求:

?合法性审核:凭证合法,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合法;

?真实性审核: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真实,凭证对经济业务的记载准确;

?完整性审核:项目齐全

2、记账凭证

1)填制要求(七要素):

?填制凭证的日期

?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经济业务摘要

?应记会计科目的方向和金额

?记账符号

?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帐人员和会计机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签字或印章2)审核要求:

项目是否齐全,审批是否到位。

在会计凭证的审核中,要充分体现

不相容职务分工和授权有度原则。

3、会计凭证保管的

基本要求(四要点)

?会计凭证应当传递及时;

?会计凭证应当装订成册,分类编号保管;

?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可以复制,但需严格审批并履行相应手续;

?对丢失的原始凭证有非常严格的处理办法。

三、登记帐簿的基本要求

1、应将凭证日期、编号、摘要、金额等逐项过帐;

2、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跳行、隔行;

3、按需定期结出余额;

4、按规定的方法更正错帐;

5、及时对帐;

6、定期结帐。

四、编制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

1、必须按统一的规定编制月报、季报、年报;

2、报表内容要求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3、报表之间、报表内项目之间钩稽关系清楚,具对应关系的数字应相互一致;

4、对外提供的报表,财务手续要齐全;

5、需审计的财务报告应将有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并对外报送;

6、对有错的财务报告应及时更正,并同时通知接收单位,错误较多的应重新编制。

五、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讲小结

11

?建帐的要求

?填制和审核凭证的要求

?登记帐簿的要求

?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

?管理会计档案的要求

第三讲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

?会计监督:

?内部监督

?国家监督

?社会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

?(二)实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三)实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单位的资产安全、完整

?3、确保合理地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4、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

(四)实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具有广泛约束性原则

?3、科学系统性原则

?4、相互制约原则

?5、成本效益原则

?6、动态的信息反馈原则

(五)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重点)

?1、预算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

?3、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4、会计系统控制

?5、财产保全控制

?6、内部报告控制

(六)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重点)

?1、货币资金控制

?2、实物资产控制

?3、对外投资控制

?4、工程项目控制

?5、采购与付款控制

?6、筹资控制

?7、销售与收款控制

?8、成本费用控制

?9、担保控制

(七)如何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1、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岗位责任制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岗位责任制

12

?3、建立规范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

?4、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与岗位,完善会计控制程序

?5、建立成本费用控制措施,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二、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一)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

?1、对象

?2、范围

?3、内容(重点)

?4、方式

?5、程序

?6、处罚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第三讲小结

?1、内部会计控制(重点)

?2、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第四讲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的法律规定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1.法律依据:

?《会计法》第三十六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六条对各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作了明确规定

2.机构设置的三种情况:

?①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情况

?②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情况

?③实行代理记账的情况

关于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条件

?a、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上。

?b、三名以上专职从业人员,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会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得少于二名。

?c、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机构负责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d、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必要的设施。

3.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①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②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③企业集团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13

14

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置模式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任职资格

? 会计人员是指有关机构中配备的总会计师、在职会计人员和在职专职会计 ? ?

? 人员中指定的会计主管人员。 1.总会计师

? 设置范围: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

总会计师。 ? 任职条件:

?

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

间不少于三年。

职责:

?①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开辟财源,有效地使用资金。

?②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单位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③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④承办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⑤总会计师负责对本单位财会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

权。

?⑥总会计师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做出决策。

?⑦总会计师参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科技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资金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

2.会计机构负责人与会计主管

?配备要求:《基础规范》第六条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有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在专职会计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是指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

任职资格:

?《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担任单位会计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

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3.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各会计岗位从事具体会计业务的人

?会计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

设置会计岗位的原则:

?《基础规范》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规定了基本原则,提出了示范性的要求:

?①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

?②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

?③要有计划地轮岗。

?④建立岗位责任制

任职条件: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条件,《规定》对此作了三个要求:

?①持有会计证

?②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③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继续教育)

三、会计从业资格的监督管理

?为督促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和认真履职,《会计法》要求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资格情况的监管。

?据《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5

具体7个方面:

?①会计人员被动地受单位领导指使弄虚作假,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且本人认罪态度较好,有悔改行为的。

?②连续几年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③不依法设置或私设会计账簿的。

?④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

?⑤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

?⑥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

?⑦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隐匿、谎报有关情况等。

第四讲小结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及任职条件

?三、会计从业资格的监督管理

第五讲金融法律制度

?一、概念及构成:

?1.概念: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金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

?金融关系: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管理和金融经营活动过程中与其他政府机构市场主体和社会个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两类:

?金融管理关系:指中央银行在对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种金融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以及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金融经营关系:以金融企业为中心的在金融市场的各项融资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2.构成

?①金融机构组织法律制度

?②银行业务法律制度

?③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④票据法律制度

?⑤证券法律制度

?⑥信托法律制度

?⑦保险法律制度

3、学习重点

?现金管理基本规定

?支付结算基本规定

?票据管理基本规定

二、现金管理基本规定

?(一)现金管理概述

?1.现金管理:是现金管理机关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对各单位的现金收支和现金库存进行管理与监督。它是国家重要的财经制度之一。

?2.现金管理的职能机关和管理对象

职能机关: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16

?执行机构:开户银行。

管理对象:

?凡在银行开立账户的单位,必须依照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现阶段实行的主要有国务院于1988年9月8日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9月23日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二)现金管理的基本规定

?1.管理原则:

?①严格收支范围;

?②严格开户并核定库存现金限额;

?③严格职责分工。

2.现金的使用范围规定: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开户单位只可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①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②个人劳务报酬(如稿费、讲课费等);

?③支付社会个人的各种奖金(科技奖、体育奖等);

?④各种劳保福利以及对个人其他现金支出(国家规定的);

?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付款;

?⑥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⑦结算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使用现金的规定:

?①收入必须于当日送存银行;

?②支付现金可从库存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③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七不准:

?①收入必须于当日送存银行;

?②支付现金可从库存限额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

?③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七不准:

?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资金);

?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出纳帐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不准保留账外公款(小金库);

?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发行变相货币。

(三)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法律责任

?开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开户银行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并可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

?1.超出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的,按超过额的10%-30%处罚。

?2.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现金的,按超出额的10%-30%处罚。

?3.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的,按凭证额10%-30%处罚。

?4.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按坐支金额的10%-30%处罚。

?5.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的,按借用金额10%-30%处罚。

17

开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一律处以罚款:

?1.保留账外公款的,按保留金额的10%-30%处罚。

?2.对现金结算给予转账结算优惠待遇的,按交易额的10%-50%处罚。

?3.只收现金转收支票、银行汇票、本票的,按交易额的10%-50%处罚。

?4.开户单位不采取转账结算方式购置国家控购商品的,按购买金额的50%-100%对买卖双方处罚。

?5.用转账凭证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的30%-50%处罚。

?6.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的30%-50%处罚。

?7.将单位的现金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按存入金额的30%-50%处罚。

?8.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的30%-50%处罚。

?9.发行变相货币和以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的,按发行额或流通额的30%-50%处罚。

?*罚款一律上交国库。

(四)案例剖析

剖析:

?企业:虚构用途套取现金,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十一款规定:按套取金额的30%-50%处罚。

?宾馆:①出借账号,按《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处以30%-50%的罚款。②虚拟用途套现金。同上。

控制措施:

?完善宾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从源头上堵塞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支付结算管理的基本规定

?(一)支付结算概述

?1.概念:指单位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使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的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

转账结算:

?分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票据结算有汇票、支票和本票结算,非票据结算有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四种结算。

2.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票据管理实施办法》

?《支付结算办法》

?《银行账户管理办法》

3.支付结算的原则

?①恪守信用、履约付款原则,按照约定的付款金额和付款日期进行支付。

?②谁的款进谁的账,由谁支配原则

?③银行不垫款原则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

?1.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共10条

?①银行、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支付结算办法》的各项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②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

?③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办理支付结算,账户内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支付。没有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向银行支付款项后,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支付

18

结算。

?④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刷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未使用按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刷的票据,为无效票据;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

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⑤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公章加其法宝代表人或者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⑥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者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⑦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否则票据无效,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⑧办理支付结算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户口簿、护照、港澳台风胞回乡证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

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

?⑨银行以善意且符合规定和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仿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

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⑩银行依法为单位、个人在银行开立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保密,维护其资金的自主支配权。对单位、个人在银行开立

上述存款账户的存款,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外,银行不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款,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2.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

的基本要求

?标准化

?规范化

?要素齐全

?数字正确

?字迹清晰

?不错漏

?不潦草

?防止涂改

(三)支付结算种类及基本规定

?支付结算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票据结算有汇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本票和支票等;非票据结算有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信用卡等结算方式;

银行是支付结算的中间机构。关于各种结算方式的概念、特点、结算程序、适应

范围等,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已学,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支付结算的有关法律

规定:

票据结算的有关规定

?对下列情况的持票人可以拒绝付款:①对不履行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②以欺诈、偷盗或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持票人;③对明知有

欺诈、偷盗或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④明知债务人与出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持票人;

?⑤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票据法》规定的持票人;

?⑥对取得背书不连续票据的持票人;

19

?⑦符合《票据法》规定的其他抗辩事由。票据债务人对下列情况

不得拒付会计付款:

?①与出票人之间有抗辩事由;

?②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有抗辩事由。

第五讲小结

?一、金融法律制度概述

?二、支付结算的有关规定

20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对学校课程体系 教学环节的建议 学院:经管学院 班级:会计08-1 姓名: 学号: 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建议

一、当前课程体系的弊端 会计作为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会计人才的培养对中国经济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会计本科高级人才输送的主要基地,其教学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要,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大量的用人单位找不到所需会计人才,同时会计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的会计本科教育和市场需求已经严重脱节。众多事实表明,会计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课程设置要么设计老套,几十年不变;要么课程太多、太杂、太乱,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许多学校对课程设置的改革,仅仅是盲目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或课时,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重视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反而使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增多,学生厌烦,失去了对专业的兴趣。笔者认为,会计本科教学改革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必须从课程教学的源头上进行考虑和探索,进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改革。而检验是否优化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满意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对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及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一)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原则: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创新性

科学性是指会计本科课程设计是经过市场调查的,满足市场需要的;与社会发展和新会计准则、会计法规要求一致,是经过论证和考察过的,不是盲目随意设计的。 合理性是要考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要求,具体指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及选修课的比例合理;专业课和相关课程的挑选合理;课时分配合理。既要保证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要兼顾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构建,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或政治理论的学习,使整个课程体系相互协调形成相互统一的知识理论和实务框架。 层次性不但是指专业课程,也指其它经济管理类及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计要有梯度、在安排上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各门学科各自为政。即使都是公共课程,也应选择对以后专业学习和思维判断、开阔视野有所帮助的;如果都是专业课程,也应该考虑先学习哪些课程、达到什么目的,后学哪些课程、达到什么效果,哪些课程是为哪些课程作铺垫的,在课程设计时这些都要有所考虑和安排。 创新性是指课程体系的设计要突破惯有的思维模式,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课程内容体现最新信息和最新学科的要求。学科要具有前沿性,要能体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征。 (二)优化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经济管理概论试题与解答(摘录) 二、填空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利润最大。 3.假设某电脑的价格富有弹性,现价为1000元,销售量为2000台,在该点上价格弹性 为2,若价格下降5%,这时总的销售收入为2090000 。 4.需求与价格呈相反方向变动是需求规律。 5.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5项职能:计划,组织(A卷) ,指挥,协调和控制(B卷) 。 7.在不考虑缺货的情况下,库存成本由获得成本和持有成本两部分组成。 8.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及服务性活动,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利润,实行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A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具有法人资格(B卷) 的基本经营单位。 9.项目决策三要素:决策方案,自然状态,收益矩阵。(CH8j 决策分析) 10.价格下降使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因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三、选择 1.下列管理学家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D) A. 法约尔 B. 麦格雷戈 C. 马斯洛 D. 泰罗 2.产品价格为14元,固定成本为9万元,生产该产品的单位变成成本为8元,这个产品 的盈亏平衡点为(D) A. 12100件 B. 10000件 C. 11000件 D. 15000件 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的责任是(D) A. 承担全部责任 B. 以实际投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 以公司全部资产承担有限责任 D. 以认缴的股份有限承担有限责任 4.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即不影响其紧后作业(C)时间的前提下,作业可推迟开 始的一段时间。 A. 最迟开始 B. 最迟结束 C. 最早开始 D. 最早结束 5.技术与经济是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D) 的关系(pdf版2012复习大纲) A. 相互促进 B. 相互矛盾 C. 没有任何 D. 对立统一 6.哪两种情况容易产生多头领导(B)(A卷) A. 直线制,职能制 B. 职能制,矩阵制 C. 职能制,事业部制 D. 矩阵制,直线制 7.设有两种生产要素x和y,它们的边际产量和价格分别为MP x,P x和MP y,P y。若 MP x/P x>MP y/P y,为了达到最佳生产要素组合,应该(A)(CH7 成本分析) A. 增加x的投入量 B. 增加y的投入量 C. 同比例增加x和y的投入量 D. 同比例减少x和y的投入量 8.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C)不包括其中 A. 尊重需求 B. 社会需求 C. 激励需求 D. 生理需求 9.判断某种商品是否为必需品的条件是看它的(A)是否很小 A. 需求价格的弹性 B. C. D. 略 10.流动资产将在一个生产周期中(A)被消耗,其价值(A)转移到产品成本中。 A. 一次性;一次性 B. 一次性;逐渐 C. 逐渐;一次性 D. 逐渐;逐渐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一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经济和政治) 2.财政是随着( C 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3.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捐税) 4.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B 企业购买国债)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国家) 6.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A 货币) 7.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C 社会公共需要) 8.( A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本质反映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 D市场) 10.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D 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11.财政分配包括( D 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1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 B 国有资产收益) 13.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M ) 14.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最主要来源于( A 税收收入) 1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A 不断增长的趋势) 16.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B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17.“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18. ( A 财政基本需求率)决定了财政收入的规模 19.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称为( C 财政集中率) 20.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称为(C 规费收入) 21.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 A 减少财政收入) 22.( A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 23.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 社会消费支出) 24. 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购买性支出) 25.( C 国家职能)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26.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有( B企业挖潜改造支出) 27.下列财政支出中,按其性质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补贴支出) 28.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财政支出是指( C 预防性支出)

财税法规专题教案分析

财 税 法 规 专 题教案

《财税法规专题》 《财税法规专题》是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一、《财税法规专题》课程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分析 1.财税法规、职业道德知识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 我国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实行职业资格管理。从事会计工作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会计专业职称上,分为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从业资格和技术资格考试均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办法,其中财税法规是必不可少的考试内容,从国家的要求和职业的要求来看,财税法规的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 2.课程的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在传统模式组织教学时,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 采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由于该课程的知识量大、知识点细,造成学生仅仅是对法规等知识的死记硬背,难以将课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形成实用技能,在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很有必要寻求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点,对这门课进行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与实践。 (二)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分析 (1)专业基础不一。本课程是专科起点本科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专科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但调查表明,修读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只有70%是会计专业专科学生,30%是工商管理类、法学类专业的学生。 (2)学生年龄差异大,但呈年轻化。25岁以下的学生占90%,10%的学生年龄在40岁左右。学生中85%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在职工作人员95%在中小企业工作。 2.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 (1)要求文字教材通俗易懂,理论知识少而精,内容要针对中小企业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注重实用,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面。 二、《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财税法规专题》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以企业运营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法规问题为关键点,注重职业岗位需求与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经济管理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复习题1 一、选择题 A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企业、家庭和()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A 单个市场 B 整个社会 C 国民经济 D 总体市场 B2、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国民收入 D 市场价格 D3、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威廉·配第 D 马歇尔 A4、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了()。 A 边际效用价值论 B 不可能性定理 C 交易成本 D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 B5、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挣钱的问题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 C6、下列哪项问题不是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D7、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 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 B8、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C9、实证经济学不意味着()。 A、它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B、它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C、它能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数学和统计学是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 C10、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民收入的决定 B 资源的充分利用 C 个体经济单位 D 整个经济体系 B1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不包括()。 A 存在市场 B 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考核册2010年秋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1(第一、三、四、六章) 一、单选 1.下列事件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A企业购买公债)。 2.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D财政关系)为最优。 3.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财政法律由(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4.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B财政行政法规),由(B国务院)制定。 5.作为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财政民主主义)。 6.在众多的采购方式中,应作为政府采购最主要的采购方式的是(C公开招标)。 7.在政府采购中,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D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8.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C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9.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C1年以上,10年以内)。 10.凭证式国债的特点是(B不可上市流通)。 11.(D举借国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12.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A弥补财政赤字)。 13.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A个人投资者)。 14.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D平价发行)是最为有利的。 15.如果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但国债发行时市场利率上升,则国债发行价格可采取(A减价发行)。 16.政府按照高价从国债流通市场上买进尚未到期的国债并且不再售出,从而实现国债的偿还的方式,叫做(A买销偿还法)。 17.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A英国)。 18.我国财政年度采用历年制,即国家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19.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形式是(B零基预算)。 20.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C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21.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A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22.我国《预算法》规定:(C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23.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4.(D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5.我国预算外交金的性质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B财政)资金。 二、多选 1.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 2.财政法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财政权力授予、财政权力规范、财政权力监督)。 3.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法、财政投资法、财政贷款法、财政采购法)。 4.政府采购法的原则主要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5.相对于同样偿还期限的上市国债而言,不上市国债具有(期限较长、流动性弱、利率较高、多采取记名方式发行)特点。 6.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 7.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税收、举借新债、国债投资项目的收益)。 8.国债的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法、买销偿还法、抽签偿还法、轮次偿还法)。

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一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考一答案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税”的名义征税。 a. “盐税” b. “税粮” c. “初税亩” d. “丁税” [本题选择]:“初税亩” 第2题 ()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a. 无偿性 b. 强制性 c. 固定性 d. 相对稳定性 [本题选择]:无偿性 第3题 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属于()范畴。 a. 组织收入 b. 消费 c. 交换 d. 分配 [本题选择]:分配 第4题 税收()的职能是税收最首要、最基本的职能。 a. 宏观调控 b. 组织收入 c. 收入分配

d. 资源配置 [本题选择]:组织收入 第5题 按负担能力征税是指负担能力相同的人缴纳同样的税,以体现税收的();负担能力不同的人缴纳不同的税,以体现税收的()。 a. 纵向公平,横向公平 b. 普遍征收,合理负担 c. 合理负担,普遍征收 d. 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本题选择]: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第6题 一般以税收()占全部税收收入之比,作为考核税收行政效率的依据。 a. 纳税成本 b. 超额负担 c. 执行费用 d. 征管费用 [本题选择]:征管费用 第7题 ()问题体现国家的分配政策,是税收分配的核心问题。 a. 税负转嫁 b. 税收公平 c. 税收原则 d. 税收负担 [本题选择]:税收负担 第8题 ()是税收制度的最高法律形式,由()制定并发布。 a. 税收法律,国务院 b. 税收行政法规,国务院 c. 税收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d. 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2015-2016-经济管理基础考试卷及答案

x x x x x x x x 学院期末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经济管理基础 考试学期 2015-2016-2 得分 适用专业 xx 考核方式 xx 考试时间长度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对供给者提供资源的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是(D ): A. 企业生产规模; B. 资源的替代性; C. 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和社会、经济体制; D. 资源的稀缺性。 2. 根据生产理论中的边际效应分析,当某种要素投入达到一定程度时,(A );; A.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逐渐下降而变得效果不明显; B.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逐步加强下降而效果显著; C.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随投入数量而成正比变化; D. 其对产量增加的效果将随投入数量而成反比变化。 3. MC min 点意味着(C ); A. 此时平均成本最小; B. 此时增加单位产量付出的成本最小; C. 此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D. 此时总成本最小。 4. 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运营中考虑的是哪种成本?( C ) A. 机会成本 B. 经济成本 C. 外显成本 D. 一切相关的成本 5.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指:(A) A. MR=MC 时的产量 B. MC 最小时的产量 C. AC 最小时的产量 D. A VC 最小时的产量 6. 下列哪个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模式( C ) A. 航空 B. 卷烟 C. 水稻 D. 汽车

7. 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C ) A 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进收益B. 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 提高价格未必能增进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 都不正确 8. 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有(D) A. 行政、法律手段 B. 财政手段 C. 组织公共生产,提供公共物品 D. 以上皆是 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D) A. 制定货币政策 B. 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获利 10. 管理过程中,最经常使用,最关键的职能是(B) A. 组织职能 B. 领导职能 C. 控制职能 D. 计划职能 11. 计划内容的“5W1H”具体不包括(D) A. 目标与内容 B. 原因 C. 方式、手段 D.预算 12. 组织部门最普通的划分方法是(C) A. 产品部门化 B. 地区部门化 C. 职能部门化 D. 过程部门化 13. 领导的本质是(B) A. 激励 B. 影响力 C. 权利 D. 协调人际关系 14. 下列哪项不属于市场竞争五力模型之一?(D) A. 同行现有竞争力量 B. 替代品竞争力量 C. 供应商竞争力 D. 跨行业竞争力量 15. 对应产品生命周期,正确的营销策略是(B) A. 投入期通过广告投放迅速建立知名度 B. 成长期利用使用者需求,适当减少促销,为市场份额最大化努力 C. 成熟期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不应加强促销,不鼓励转换品牌 D. 衰退期压缩开支,榨取品牌产品剩余价值,转移忠诚客户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薄利”一定多销吗?请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并分析列举出适合薄利多销的商品 销售量取决于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若销售数量增多的变化幅度小于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则薄利不多销,竞争对手相继降价进行抵制,最终大家均摊销售量的增加,造成损失。E d=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1 )缺乏弹性,01, 需求量变动率大于价格变动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敏感,适 合薄利多销,如高档烟酒、冰激凌等等

经济管理类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的市场经济。 A.自由放任 B.政府微观调控 C.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 D.同西方市场经济有根本区别 2.我国产业政策体系的核心是()。 A.产业布局政策 B.产业结构政策 C.产业组织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3.通过动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利益而达到调控目的的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思想教育手段 D.经济手段 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5.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B.确定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 C.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D.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6.建立健全宏观经济管理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 A.统一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D.精简的原则 7.承担统一快凋任务的最综合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是()。 A.财政部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计划委员会 D.中央银行 8.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A.生产活动的组织者 B.经营活动的组织者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9.影响社会总供求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B.进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C.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水平

D.商品储备动用的规模 10、由于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不高,组织实施不力以及管理客体抵触而造成的管理活动的失效,称之为()。 A.实施性失效 B.自动性失效 C.环境性失效 D.规模性失效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 A,企业B.政府 C.个人D.集体 12、在经济信息中,可供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计划用的信息,用于()。 A.管理决策信息 B.管理指标和协调信息 C.微观经济信息 D.管理的实际操作信息 13.信贷杠杆的特点之一是()。 A.具有强制性 B.具有固定性 C.具有转嫁件 D.具有偿还性 14.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 A.竞争性B.独立性 C.垄断性D.控制性 15.我国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属于()。 A.一元目标战略 B.多元目标战略 C.综合目标战略 D.传统战略 16.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等于()。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社会总产值 17.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是()。 A.中国银行 B.中央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18.考虑政策的时滞因素而进行的分配政策搭配是()。 A.主辅搭配B.效应搭配 C.松紧搭配D.时差搭配 19.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中,作为战略灵魂的是()。 A.战略目标B.战略重点 C.战略对策D,战略步骤 20.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是指()。

2015年电大《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1 一、单选 1.下列事件中,属于财政现象的是(A企业购买公债)。 2.在表述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时以(D财政关系)为最优。 3.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财政法律由(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4.在我国财政法的渊源中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的是(B财政行政法规),由(B国务院)制定。 5.作为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财政民主主义)。 6.在众多的采购方式中,应作为政府采购最主要的采购方式的是(C公开招标)。 7.在政府采购中,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D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8.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C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9.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C1年以上,10年以内)。 10.凭证式国债的特点是(B不可上市流通)。 11.(D举借国债)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12.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A弥补财政赤字)。 13.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A个人投资者)。 14.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D平价发行)是最为有利的。 15.如果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但国债发行时市场利率上升,则国债发行价格可采取(A减价发行)。 16.政府按照高价从国债流通市场上买进尚未到期的国债并且不再售出,从而实现国债的偿还的方式,叫做(A买销偿还法)。 17.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A英国)。 18.我国财政年度采用历年制,即国家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是(A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19.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形式是(B零基预算)。 20.财政部应当自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C30日)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 21.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A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22.我国《预算法》规定:(C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 23.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4.(D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25.我国预算外交金的性质是指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B财政)资金。 二、多选 1.财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 2.财政法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财政权力授予、财政权力规范、财政权力监督)。 3.财政支出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法、财政投资法、财政贷款法、财政采购法)。 4.政府采购法的原则主要有(公开、公平、公正、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5.相对于同样偿还期限的上市国债而言,不上市国债具有(期限较长、流动性弱、利率较高、多采取记名方式发行)特点。 6.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 7.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税收、举借新债、国债投资项目的收益)。 8.国债的偿还方式有(直接偿还法、买销偿还法、抽签偿还法、轮次偿还法)。 9.彩票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的法律关系。它主要包括(发行人与购彩人、发行人与中彩人、发行人与彩票承销人、供奖人与发行人、供奖人与中彩人)。 10.我国预算法的一般原则是(统一性、年度性、公开性、真实性、完整性)。 11.我国的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组成。

农村经济管理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劳动力流向的基本格局是中西部向东部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 2.我国对种子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种子生产许可证制度、种子经营许可 C. 农产品定购合同 D. 农田水利设施承包合同 3.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牛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A )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A. 产品B.利润 C. 价值D.财富 4.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收入(B )无关。

A. 份额B.绝对水平C.比例D.相对水平 5.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其固定总成本的数额随产量的变化而(A )。 A.保持不变B.同增减 C. 反向变化D,不一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lo分) 1)。 4 )等模式。 5.农产品促销是指生产者运用各种手段,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以激励顾客购买,促使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种活动。—般的,一个促销手段应由( DCD )等要素构成。 A.推销B.奖励 C. 发送方法 D. 传播途径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农业产业化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体化经营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形式。 2 3 4 5.股份合作制 答: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有别于单纯的股份制和单纯的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简单叠加,而是把合作制成员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与股份制筹集资金、按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五章——第七章) 得分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 财政透支 B 发行国债 C 银行信贷 D 基建投资 2.()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A 增发通货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举借国债 3.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扩大外贸规模 C 进行宏观调控 D 降低利率 4.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 个人投资者 B 机构投资者 C 基金投资者 D 银行投资者 5.国债最早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发行机构不同 B 发行方式不同 D 发行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C 发行利率不同 7.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是最为有利的 A 减价发行 B 增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8.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靠财政盈余 C 通过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A 国债发行 B 国债流通 C 国债期货 D 国债回购 11.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A 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D 重点建设债券 12.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直接推销方式 D 组合方式 13.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 A 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B 国家内债和国家借款 C 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D 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1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 A 1年以内 B 1年以上,5年以内 年以内10年以上, D 5年以内10年以上,C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5. 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地征税对象地是().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境外地所得 .非居民企业设立机构场所,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关地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取得地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未设立机构场所有来自于境内地所得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以下项目中,不超过规定比例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地是()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 .以下各项中,最低折旧年限为年地固定资产是() .家具.小汽车 .飞机.电子设备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无形资产地摊销年限不得() .低于年.高于年 .低于年.高于年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除提足折旧或者租入固定资产改建、固定资产大修理外,其他作为当期待摊费用地支出,从支出地次月份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 .年.年.年.年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通过支付现金以外地方式取得地投资资产,以该资产地()作为成本.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支付地相关税费 .购买价格.成本与市价孰低 .企业下列项目地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油料作物地种植.糖料作物地种植 .麻类作物地种植.香料作物地种植 .符合条件地小型微利企业,减按()地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减按地税率征税地小型微利企业有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条件,其中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万.万.万.万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地研究开发费用地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地,再按照规定据实扣除地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 ....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地,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地基础上,按照支付给上述人员工资地()加计扣除. .... .下列所得免缴个人所得税地是() .年终加薪.拍卖本人文字作品原稿地收入 .见义勇为所获得奖励.从公司获得地派息分红 .以下不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地项目是() .转让技术诀窍.转让技术秘密 .转让专利权.转让土地使用权 .下列所得中,以一个月内取得地收入作为一次进行纳税地是().财产转让所得.稿酬所得 .利息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地所得,应该按照( )计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承包转包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个体户经营所得 二、多项选择题 . 企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准予扣除地税金包括(). .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 .教育费附加 .增值税 .关税 . 企业申报地广告费支出应具备以下条件(). .通过工商部门批准地专门机构制作 .已支付费用 .取得相应地发票 .通过一定地媒体传播 . 生物性资产是指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地持有地生物资产,包括() .经济林.产畜.薪炭林.役畜 .下列属于应计个人所得税地工资、薪金所得包括() .年终加薪.一般性奖金.职务工资.饭费补贴.下列不属于稿酬所得地项目有() .摄影作品发表取得地所得 .拍卖文学作品手稿取得地所得 .帮企业写发展史取得地所得 .帮出版社审稿取得地所得

《管理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 模拟卷) 课程名称 《管理经济学》 专业班级 工商09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题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 名词解释(3分?5=15分) 1.增量成本 2.等产量曲线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价格弹性 5.差别定价法 二 单选题(1.5分?20=30分) 1.可用于企业决策的基础是( ) A.会计利润 B.经济利润 C.正常利润 D.最大利润 2.管理经济学是( ) A.一门研究企业一般规律的理论科学 B.一门研究企业决策实践的应用科学 C.以企业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 D.其经济分析方法和原理与经济学截然不同 3.对劣等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 是( )。 A.E<1 B.E=0 C.E<0 D.E>0 4.交叉弹性为( )时,说明x 产品价格的变动对y 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 5. 假如某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下,产量为100万件,当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到2倍时,产量为150万件,则该企业生产是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递减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6.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 A. 1221MP MP P P = B. 2121MP MP P P = C. 211MP MP P = D. 1 22MP MP P = 7. 收入和偏好是( ) A. 影响供给的因素 B. 影响需求的因素 C.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忽略 D. 上述都不准确

8. 一个企业在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门?() A. A 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B. 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 C. 发生亏损时 D. MC>MR 9.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总成本 10.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量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呈现波动状态 11.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 A.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 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 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12. 不属于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的是() A. 买者和卖者很多 B. 产品同质 C. 企业和顾客对市场信息灵通 D. 生产者出入行业受限制 13. 边际成本是指() A.总成本除以产量 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14.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提高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15.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定价方法。它的定价基础是()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全部成本 D.增量成本 16.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 A.MR-MC等于边际利润 B.MR-MC等于最大值 C.MR-MC=0 D.MR-MC等于最小值 17.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上海开放大学财税法规专题作业三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五章——第七章) 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 1.国家依据有关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 财政透支 B 发行国债 C 银行信贷 D 基建投资 2.()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方式 A 增发通货 B 增加税收 C 提高利率 D 举借国债 3.国债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是() A 弥补财政赤字 B 扩大外贸规模 C 进行宏观调控 D 降低利率 4.目前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 A 个人投资者 B 机构投资者 C 基金投资者 D 银行投资者 5.国债最早产生于(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6.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发行机构不同 B 发行方式不同 C 发行利率不同 D 发行依据或担保物不同 7.国债的发行价格从财政的角度看,()是最为有利的 A 减价发行 B 增价发行 C 折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8.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A 市场利率 B 银行利率 C 汇率 D 政府的信誉水平 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 A 设立偿债基金 B 依靠财政盈余 C 通过预算列支 D 举借新债 10.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A 国债发行 B 国债流通 C 国债期货 D 国债回购 11.建国以后,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国债是() A 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B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D 重点建设债券 12.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是() A 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 公募拍卖方式 C 直接推销方式 D 组合方式 13.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 A 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B 国家内债和国家借款 C 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D 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 14.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 A 1年以内 B 1年以上,5年以内 C 1年以上,10年以内 D 5年以上,10年以内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2020年4月20日 第一次作业(第一、三、四、六章)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A 2.D 3.C 4.B 5. A 6.C 7.D 8.C 9.C 10.B 11.D 12.A 13.A 14.D 15.A 16.A 17.A 18.A 19.B 20.C 21.A 22.C 23.D 24.D 25.B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ABCD 2.BCD 3.ACDE 4.ABCDE 5.ABCE 6.BCE 7.ACD 8.ABDE 9.ABCDE 10.ABCDE 11.ABCDE 12.BCD 13.AD 14.ADE 15.BCE 三、判断题:(不改错,每题1分,共1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错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错 14.对 15.错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教材P5第一自然段三点(首先,其次,最后各一句话)每点2分 2.教材P51倒数第二自然段概念3分+教材P57第二自然段意义三点(首先,其次,最后各一句话)每点1分 3.教材P68第二自然段三点(就理论框架而言,就实践样态而言,就法律规制方面而言详细表述)每点2分 4.教材P81第二自然段概念2分+教材P81 特征四点(其一至其四各一句话)每点1分 5.教材P123第三自然段三点(展开表述)每点2分 第二次作业(第七、八章)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C 3.D 4.C 5.C 6.A 7.B 8.C 9.A 10.C 11.B 12.A 13.D 14.D 15.C 16.C 17.A 18.A 19.D 20.B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BCE 2.ABE 3.ABCDE 4.BCDE 5.BCE 6.ABCDE 7.ACD 8.ABE 9.ABCDE 10.ABE 11.BDE 12.ABC 13.ABCE 14.ABC 15.ABD 三、判断题:(不改错,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四、计算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0分) 1. (1)销项税额=300×17%+2/(1+17%)×17%+(17+100)/(1+17%)×17%=68.29(万元)(5分) (2)进项税额=34+30×13%+2×7%=38.04(万元)(2分) (3)当期应纳增值税=68.29-38.04=30.25(万元)(1分) 2. (1) 当期进项税额=19500+70000×13%=28600 (元) (2分) (2) 当期销项税额=180000×13%+60000×17%+100000×13%=23400+10200+1 300=46600 (元) (4分) (3) 本期应纳增值税税额=46600—286 00=18000 (元) (1分) 3.(1)从小规模纳税人处未取得专用发票的购进货物和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2分) (2)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70×17%-15×17%=9.35(万元)(4分) 4.(1)组成计税价格=(800×10+800×10%×10+10×150)/(1-36%)=16093.75(元)(3分) (2)应纳消费税税额=16093.75×36%+10×150=7293.75(元)(3分)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六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六 1.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DP 大于GNP ,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得到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关系为(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判断 2. 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A.1350元 B.950元 C.650元 D.1050元 3. “钢铁是中间产品”这个命题( ) A. 正确 B. 错误 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D. 以上说法都错 4.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 A. 通常由于某种供给因素变动引起的价格波动 B. 某种原因造成了总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引起了价格的波动 C. 人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理性预期,使得经济不稳定 D. 以上都不是 5.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C. 1加上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消 、 单项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的标号写在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费倾向的倒数 6. 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增加16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 A. 200亿元 B. 320亿元 C. 640亿元 D. 800亿元 7. 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A. 自主消费 B. 总消费 C . 收入 D. 储蓄 8. 根据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越大,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 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购买更多债券 C.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购买更多债券 D.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购买债券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9.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10. 经济增长从正常水平扩张到谷顶称为() A. 繁荣 B. 衰退 C. 萧条 D. 复苏 11.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2. 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3. 货币主义坚持以下哪项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 C. 信贷流量 D. 准备金 14.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C.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15. 在现代金融体制中的中央银行有以下几种基本的职能,下面哪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A. 银行的银行 B. 发行的银行 C. 居民储蓄的银行 D. 国家的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