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人流集散设计思路

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人流集散设计思路
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人流集散设计思路

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人流集散设计思路

摘要:研究和探讨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对人流的设计思路,以一种长远的眼光去定位客运站的发展形态,并且理性调整立体交通枢纽的位置,用人性化的思考角度去安排人流的走向。以实现更高效的现代化客运站。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人流集散设计

中国每年的春运可谓举世闻名,乃世界一大奇观。以2010年为例,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2.1 亿人次,等同于在四十天内把加拿大全国人口在中国南北之间来回运送3次。这样的交通运力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眼中都是匪夷所思。然而,这种巨大的运输压力大部分只落在国内几个主要城市之中,其难度之大简直无法想像。

因为客流在短时间内过度集中,为了适应春运的需求,把交通资源配设定太大,那么闲时便会造成资源大量闲置和浪费。但是每当春节人潮汹涌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对全国各大城市的铁路及高铁客运站进行了调研,各地区的铁路客运站设计各有所长,但也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例如:(1)北京南站,注入了多层面的交通思路,在车流和人群分流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占地面积大和周边道路规划缺乏亲和力。站外,社会车辆和出租车是由高架桥入站,车站形同堡垒与世隔绝。居民反映,开阳路离北京南站只有200米,却没有通往南站的人行道,走路要半个多小时。由于距离远,出入不方便,站内的旅客不会出站就近娱乐消费和旅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报告》报告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指导教师:李海鹰 题目: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姓名:严浩南 学号: 班级 : 运输1309班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的发展趋势设想 摘要 客运站作为现代铁路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乘客出行过程中的起始空间。而随着当代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下,人们对客运站交通使用功能提出较高要求同时,铁路客运站本身也应根据自身缺点不足,完成自我改革。本文结合国内外的设计实例,分析了国外世界性客运站的成功要素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列举我国部分综合性铁路客运站设计与发展的不足。基于我国综合性铁路客运站的现实矛盾及我国城市发展因素及旅客因素,提出几点针对不同方面的铁路客运站未来发展趋势设想。并结合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实例-----北

京西站,列举该站所存在的问题,并设想该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路客运站;发展趋势;设想;国外车站;北京西站 ABSTRACT The railway st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ailway construction as part of the more passengers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space. And with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ing, peopl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passenger traffic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ailway passenger should themselves be insufficien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hortcomings, to complete the reform themselv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the foreign world bus and worthy of our using for reference, some comprehensive our country railway passenger

铁路高速铁路运输新技术、新设备概述

铁路高速铁路运输新技术、新设备概述 一、高速铁路的基本概念 高速铁路的定义是随着铁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1970年,日本首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列车在主要区间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规定,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00km,新建客货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km。 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秘书长认为:高速铁路的最高速度至少达到200km/h。 综上所述,所谓高速铁路是指:既有线路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00km/h,或新建线路列车最高速度达到250km/h的干线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二、发展高速客运专线 1.新建高速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不与既有线接轨;另一种是新建的客运专线两端引入大城市铁路枢纽,与既有线接轨。 2.新建客货混用的高速线。 3.改造既有线。

4.改造机车车辆。 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应从我国国情、路情的实际出发,可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在一些客运繁忙、条件较好的既有线上进行技术改造,以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将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到160km/h以上,实现准高速铁路客运行车,并为研究开发200km/h以上行车技术积累经验;第二步,修建时速200km至250km的高速客运专线。 三、高速铁路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运送速度快,旅行时间短。高速铁路最高时速已超过300km/h,而高速公路一般限速140km/h,且高速公路设在城市边缘,出入拥挤,经常堵塞。航空的速度虽然很高,但飞机场远离城市,办理登机手续繁琐,待机时间长。据研究,在200~1000km的运距中,乘坐高速铁路比小汽车和飞机总的旅行时间要短。 2.安全可靠,运行准时。高速铁路不同于汽车和飞机,它不受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全天候严格按照列车时刻表准时运行。日本新干线平均晚点不超过1min;西班牙AVE高速列车向旅客承诺,如列车晚点5min,退还全部票款。 3.能源消耗小,对环境污染轻。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高速铁路均采用电力牵引,不污染空气,如使用水电和核电,发电和用电均不排放任何有害

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运站合设的布置方案

高速铁路车站与既有客运站合设的布置方案 ①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共用车场。下图所示为高速线在枢纽前方站与既有线合并列入枢纽,利用既有正线进入既有客运站,既有客运站车场为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共用股道。这种方案可大大节省高速线引入枢纽的建筑费用,但由于高速系统旅客列车作业与普速系统旅客列车作业交叉干扰,行车指挥与车站作业组织较为复杂。 ②高速车场与普速车场咽喉区互不连通。在既有车站附近建高速车站,依托既有客运站部分设施作为高速客运设施,高速路线直接引入高速车场,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不能直接进入对方车场,高速列车与普速列车的运行互不干扰、互相独立,如图所示。例如,重庆北站南广场为普速车场,重庆北站北广场为高速车场,两个车场并排却不连通。 ③扩建既有站,将既有站改建为高速、普速列车共用车场的车站。下图所示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尽端式客运站布置图,将靠近既有主站房一侧的既有到发线和站台改建为高速列车车场,供接发高速列车之用;与高速列车车场并列的其他到发线和站台作为普速列车车场,且在外侧适当扩建,供接发普速列车之

用。在既有站房对面新建副站房,主站房与副站房之间采用高架通廊和地下通道相连,供旅客进出站和换乘。两车场的进口咽喉区域用渡线互相连通。高速列车的动车段及既有普速列车的客车整备场和机务段都有单独的站段联络线相衔接,以保证咽喉区必需的平行进路。这种布置方案适用于以办理始发、终到高速列车业务为主的高速铁路车站。 下图所示为高速线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既有通过式客运站布置图。既有线在站房一侧,高速线在站房对侧,高速列车车场与普速列车车场横列,两车场咽喉区用渡线互相连通,高速车场向外适当扩建。为便于高速列车的旅客出入站,采用高架通廊和地下通道相连。这种布置方案适用于以通过高速列车为主的车站。由于两车场横列布置,两端咽喉区高速、跨线列车到发进路交叉较严重。 ④既有站上方设高架高速列车车场。高速正线利用既有线引入车站或高速正线直接接入车站。高速正线多为靠近既有线穿越市区走行。高速线高架引入既有站,在其上方设高架高速列车车场,其线路可采用图所示的平面和横断面布置方案,承担接发高速列车和通过车站不停车通过的跨线旅客列车任务;桥下地面既有站为普速车场,承担接发始发、终到停站通过的普速列车任务。两车场两端采用进站线路立交疏解设备互相连通,以便于跨线客车上、下高速线。但当没有跨线列车上、下高速线时,两车场之间也可不必连通,以节省工程费用。高速列车的旅客可通过主、副站房的自动扶梯和高架候车室通廊进出站与换乘。普速列车的旅客可通过高架候车室和地下通道进出站。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徐鹤寿 速度是铁路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1964年日本成功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效益高、全天候、节能、环保、安全等显著特点,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 1.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1 国外高速铁路简介 目前,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拥有不同长度、不同速度的高速铁路。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运输需求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其最高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日本是世界第一个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自1964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后,陆续又修建了山阳、上越、东北、北陆、九州等5条新干线,全部是纯客运运输,新干线总长度已达2258km。同时,其最高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如东海道新干线从建成运营的210km/h,已提高到270km/h;山阳新干线的运行速度已达300km/h。2011年3月采用最新型高速列车“隼”号,运行速度300km/h,2012年达到320km/h。 德国从1991年建成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以来,陆续修建了曼海姆~斯图加特、汉诺威~柏林、科隆~法兰克福、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等高速铁路以及科隆~迪伦、拉斯塔特~奥芬堡、莱比锡/哈雷~格勒伯斯等高速段,运行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其总里程已达1057km。其中,2002年建成的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最高,为300km/h。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输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货共线,如汉诺威~维尔茨堡,采用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分时段运行,最高运行速度为250km/h;科隆~法兰克福高速铁路为纯客运。 法国第一条新建高速铁路为1983年通车的TGV巴黎东南线,初期运行速度为270km/h,1989年提高到300km/h。目前,已建成并开通运营8条高速铁路,总长度已达1884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 及以上,都是纯客运运输。目前,法国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都达到300km/h,其中TGV东部线的运行速度达320km/h,是国外高速铁路中运行速度最高的。 西班牙的既有铁路为轨距1668mm的宽轨铁路,新建高速铁路为与欧洲铁路网连接,均采用标准轨距。1992年建成马德里~塞维利亚高速铁路,客货混运,运行速度为270km/h;2008年全线开通的马德里~巴塞罗那,为纯客运,设计速度350km/h,最高运行速度300km/h。目前,已建成的高速铁路的总里程达1902km(运营速度均为250km/h及以上),为欧洲高速铁路长度第一。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的高速铁路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随后新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或地区,充分利用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实现速度的技术跨越,将速度目标值确定为300km/h及以上,如法国2001年开通的TGV地中海线、2007年开通的TGV东部线(巴黎~斯特拉斯

浅谈对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的认识

浅谈对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的认识 摘要:高速铁路一般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客运专线,即客货分线运输,我国客运专线都是时速250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因此客运专线属于高速铁路。本文介绍了我国及国外主要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并对我国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的施工建设特点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字: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特点发展 引言 从1964年10月1日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通车至今,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全世界投入运营的新建高速铁路里程已达5500余公里。其中日本2049公里、法国1576公里,德国815公里。各国在建高速铁路达3300多公里,其中包括中国台湾345公里。另外各国还对既有铁路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新型的高速列车,改造后的线路行车速度达到200km/h以上。总体来看,高速铁路向比较普通铁路主要有载客量高、输送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方便舒适等优点。 一、国外著名高速铁路 (1) 日本“新干线”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实用高速铁路的国家。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正式开通营业,高速列车运行速度达到210公里/小时,从东京至大阪间旅行时间由6小时30分缩短到3小时。这条专门用于客运的电气化、标准轨距的双线铁路,代表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水平,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由试验阶段跨入了商业运营阶段。东海道新干线以其安全、快速、准时、舒适、运输能力大、环境污染轻、节省能源和土地资源等优越性博得了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和欢迎。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后,高速列车的客运市场占有份额迅速上升,每天平均运送旅客36万人次,年运输量达1.2亿人次。从而使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在内的东海道地区,原本旅客运输十分紧张的状况一下得到了缓和,也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使一度被贬为“夕阳产业”的铁路,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2) 法国TGV 1971年,法国政府批准修建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全长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铁路线389公里),1976年10月正式开工,1983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TGV高速列车最高运行时速270公里,巴黎至里昂间旅行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50分缩短到2小时,客运量迅速增长,预期的经济效益良好。TGV东南线的成功运营,证明高速铁路是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交通工具。1989年和1990,法国又建成巴黎至勒芒、巴黎至图尔的大西洋线,列车最高时速达到300公里。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_彭文盛

第4卷 第2期2004年6月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Vol .4 No .2 June 2004 收稿日期:2003-08-09 作者简介:彭文盛(1962-),男,陕西扶风人,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从事铁路枢纽与站场设计研究. 文章编号:1671-1637(2004)02-0062-04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 彭文盛1,彭 辉2 (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甘肃兰州 730000;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摘 要:通过对高速铁路的特点、运输组织模式、枢纽内客运站分工、旅客换乘需求以及运营管理体 制、引入线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分析,论述了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方案与城市位置、性质、规模及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并对引入方式与既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布局的比选类型和建议。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关键词:铁路规划;高速铁路;既有枢纽;客运站布局中图分类号:U212.1 文献标识码:A Passenger station layout of high -speed railway existing terminal PE NG Wen -sheng 1,PE NG Hui 2 (1.The First Surver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Lanzhou 730000,China ; 2.School of Highway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64,China )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railway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some factors ,such as passenger station division ,passenger transfer dem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leadin line project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lanning of leading the high -speed railway into the existing ter minal and the location ,character ,scale and planning of c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ading mode and the existing terminal planning ,this paper put for ward the mode and some suggestions ,which are applicable in China .Applied result sho ws that the project is feasible .6refs . Key words :railway planning ;high -speed railwa y ;existing ter minal ;passenger station layout Author resume :PENG Wen -sheng (1962-),male ,senior engineer ,86-931-4934860,p .wensheng @https://www.360docs.net/doc/882583549.html, . 0 引 言 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的建设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多,关于其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客运站布局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按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的客运站类别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客运站,即合设方案,按其与既有线的关系可分为并线引入和并行引入两种方式;高速铁路引入新建的高速站,即分设方案。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可充分利用 既有客运站业已形成的有利位置、交通条件及客运设备,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和方便换乘,但由于既有站往往位于城市中心,线路引入和车站改扩建十分困难,有些难以实现;第二种方式一般与城市新的发展规划配合,工程容易实施,有利于高速铁路自成体系,便于管理。两种方式在国外高速铁路都已采用,中国学者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针对中国国情,选用合理的引入方案。

(完整word版)高速铁路火车站商业物业的开发与经营

高速铁路火车站商业物业的开发与经营 前言 2005年杨宝民带领人员系统考察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站点商业物业,从日 本大阪的新干线难波城到京都火车站购物中心,我们深感高起点开发我国高速铁路站点物业的重要性迫切性。 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高速铁路火车站点的商业物业,而且要充分利用并规划好周边8公里土地的商业价值, 完善高速铁路经过城市的商业布局,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的连带作用。 本文以长沙高速铁路站点物业及周边8公里区域作为研究案例,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商业经济的知识,重点阐述商业定位和周边城市规划与商业规划的新思路;运用总部经济理论,探讨在长沙依托新火车站建设我国中部区域CBD的可行性。 对即将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等21个站点,我们重点分析区域经济特色和重点站点的商业规划特色,介绍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利用高速铁路兴建机会,顺利实现商业布局的转型和城市经营的升级换代,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一、高速铁路开发及其对重点城市区域经济的影响 1.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对长沙区域经济的影响 2.京沪高速铁路对济南区域经济的影响 二、高速铁路铁路站点商业项目的定位方法 1.城市中心商业定位方法----购物中心与商业街区结合以零售商业为 主 2.城市边缘商业定位方法-----购物长廊为主可以在相邻区域考虑批发市场功能 三、日本高速铁路站点商业项目的典型案例—京都火车站 四、武广高速铁路长沙新火车站商业广场的项目 五、长沙城市生态CBD的策划思路 一、高速铁路开发及其对重点城市区域经济的影响 1.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对长沙区域经济的影响

打开地图,我们就能看到,京沪铁路的两端是中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这种关系就像一个哑铃,环渤海、长三角是哑铃的头,京沪铁路是中间的杆。”长三角是一个已经发展成熟的经济区,现在需要的是向外辐射其产业升级,而环渤海是一个正在建设的新经济区域,正需要承接这种辐射。但现在这个哑铃的杆显然是太细了。怎么办??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6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宜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11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6.2.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 小于1.5m。 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

我国高速铁路及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查作业学科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1518 姓名:梁志杰 课程名称:铁道工程

我国高速铁路与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摘要】: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高速铁路的出现已突破了传统铁路路基的设计理念,其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和检测手段等都有了很大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新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中。 【关键字】: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正文】: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高速客运专线。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都十分繁忙的通道上,一般沿既有线修建,设计速度达350km/h。承担本线到发与跨线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300km/h及以上的高速列车与200~250km/h的跨线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2)城际铁路。这种高速铁路建于两相邻大城市间,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两城市间到发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高密度、短编组、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3)快速客运

通道。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潜在需求都十分旺盛但还没有铁路的地区,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吸引区内客货运输任务,采用200~250km/h的旅客列车与120km/h货物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构建,主要应针对高速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不仅仅是高速,它具有三点优势:一是高速铁路速度快、省时间,安全系数高,乘坐空间大,舒适又方便,价格又适宜,迎合了现代社会出行的需求,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世界各国振兴铁路的强大动力。二是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大面积吸纳现代高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产物。推动了铁路科学技术和装备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三是高速铁路不仅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数亿人次以上的优势,又有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因而特别适宜于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运输。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总之,发展高速铁路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速铁路以其高速、平稳、舒适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力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 从旧时落后的铁路到如今的高速铁路,我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从封建落后的清朝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旧时中国铁路发展缓慢,受到清政府封建势力的强烈发对。在那个动荡的年

高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高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2011) 【标准概况】 适用范围:高铁路基施工适用速度范围:250-350km/h 编制意义:统一主要技术要求 2011年 1 总则 1.0.1为指导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统一主要技术要求,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时速250-35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施工。时速250km以下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可参照执行。 1.0.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按照设计文件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运营。 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从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四个方面加强标准化管理,采用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先进的施工管理手段,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目标。 1.0.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重视地质核査,作好地基处理、填料生产供应及压实成型、过渡段处理、支挡结构、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变形观测评估、接口工程等关键环节的施工。

1.0.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施工工序,根据工艺流程合理划分施工段落,提髙文明施工水平。 1.0.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重视对地质灾害的识别、评估和预防工作,加强路基变形监控量测,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无阻,及时完成支护结构,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及其影响。 1.0.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涉及文物古迹时,应立刻停止作业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严格按文物保护部门批准的保护措施进行施工。 1.0.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根据国家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编制并实施工程施工节能减排技术方案。 1.0.10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根据批准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 1.0.11 高速铁路软土、松软土路基工程应作为控制工程组织施工。 1.0.12 防排水工程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及时做好防、排水工程。 1.0.13修筑于路基上的端刺、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预埋管线等工程项目应与路基同步协调施工,不应损坏或危及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1.0.1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爆破器材的储存、保管、运输、使用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1.0.1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应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和监控,高陡边坡、地质不良地段、临近营业线或营业线施工等危险性较大的路基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相关规定经审批后实施。 1.0.1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应重视对农田水利和环境的保护,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临时占用的土地应及时做好复垦工作。 1.0.1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各类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0.1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应与工程进度同步,做到系统、完整、真实、准确,保正其具有有效的查考利用价值和完备的质量责任追溯功能,并应按相关规定做好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1.0.1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除应执行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高速列车制动新技术及其发展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的最近研究进展 周大海0703010702 摘要:和普通列车相比.高速列车无论是对制动控制系统还是对具的制动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介绍了高 速列车对制动系统的特殊要求和其解决方法以及国内外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技术现状. 关键词:高速列车制动方式复合制动系统制动基础制动1.高速列车对制动系统的特殊要求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机车车辆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由于列车的动能与其运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列车所具备的制动功率也至少应与其最高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一从粘着利用与防滑的角度考虑.为了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高速列车在制动时必须具有较大的减速度.对粘着的利用率也相应较高,而粘着利用率的提高必须有相应的高性能防滑装置来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为了提高乘坐舒适度,对制动力的控制精度必须也有更高的要求。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I)尽可能缩短制动距离以保障行车安全 ①减少列车空走时间

表1为几种制动控制方式的列车空走时间值。从表中可以看出.电气指令式电空制动机的列车空走时间最短 ②采用大功率的盘形制动机,并作为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主体 [1]铁系材料 铁系材料经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铸铁、铸钢、铸铁一铸钢组合材料和锻钢材料等几个体系。目前使用在高速列车制动盘上的铁系金属材料则主要是铸铁一铸钢组合材料和锻钢材料。铸铁一铸钢组合制动盘是以铸铁作为摩擦材料而以铸钢作为补强材料。2种材料相互组合制成的制动圆盘,从整体上兼顾了铸铁稳定且较高的摩擦性能和铸钢较好的耐热龟裂性,在日本、法国和德国的高速列车上都使用过这种材料,锻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抗热龟裂性、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疲劳性,使用寿命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日本新干线列车上。法国TGV—A列车上使用的一种Cr-Mo-V低合金锻钢制动盘,在时速300 km停车时每个制动盘可散失约18 MJ的制动能量,显示出锻钢材料的良好制动效果。国内对锻钢材料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中碳、低合金钢为盘体材料,经纯净化处理、优化锻造等制成的制动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优异的抗热疲劳性,并认为其可满足国内时速300 km高速列车的制动要求。从国内外高速列车制

中国高速铁路简介

本文由1196789198贡献 根据国际铁道联盟定义:"高速铁路"是指提速改造后 200 千米以上,新建时速 250 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而在我国,铁路运输需求巨大,因此产生了“客运专线”这一名词,即客货分线运输。我国的“客运专线”是指时速 250 千米以上的铁路系统。因此客运专线属于高速铁路。但是在外国有些铁路是时速 200 千米以上,但是客货混跑。那样的铁路是高速铁路但不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都是客运专线,比如京津城际。在我国城际铁路都是时速大于 250 的,因此都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目前在我国,时速 200 至350km/h 的铁路统称为客运专线。一、客运专线规划“四纵”客运专线:(1)北京—上海:简称“京沪”,全长约 1318km,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2)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简称“京广”,全长 2260km,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 1700km,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秦皇岛—沈阳已于 2003 年建成。(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简称“东南沿海铁路”,全长约 1600km,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预留跨越台湾海峡连接台湾的设计条件。 (5)北京—蚌埠—合肥—福州—台北(京台高速铁路,大陆段叫“京福高速铁路”)。“四横”客运专线:(1)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 1400km,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并延伸至乌鲁木齐,其中兰州至乌鲁木齐段设计时速亦为 350km/h。(2)上海-杭州—南昌—长沙—昆明:简称“沪昆”,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3)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 770km,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其延长线太原—中卫—银川也已经开工。(4)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全长约全长 2078km,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 560km。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九江南昌、海南东环、九江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绵乐、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区域城际轨道交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1)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2)珠三角: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 9 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 1h 经济圈。广深客运专线长度约 105km;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含江门支线约 143km。(3)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约 115km。二、建成和建设中的客运专线:目前已建成的有秦沈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石太客专、郑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甬台温客运专线、温福州客运专线、福厦客运专线以及胶济客运专线东段已开工建设项目有:京石、武广、郑西、合武、合宁、甬台温、温福、福厦、广深港、 广珠、京秦、宁杭、杭甬、长吉、九昌、哈大、胶济、海南东环、大西、成绵。 1、京沪客运专线: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全长 1318KM,和既有京沪线大体平行,时速 350 千米,线路起自北京南站,终至上海虹桥站。 2、京津城际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客运专线连接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全长 116.55 公里,线路起自北京南站,终至天津站。时速 300 公里。 3、武广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全长 995 公里,工程投资 930 亿元人民币,2009 年 12 月 9 日试运行成功,于 2009 年 12 月 26 日正式运营。 4、京石客运专线:长 281 公里,项目投资估算总额 438.7 亿元,建成后有望将列车运行时间缩短一半,形成北京至石家庄 1 小时交通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是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的一部分,速度目标值是 350 公里/小时。 5、郑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铁路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客运专线起自郑州枢纽郑州站,途经洛阳、三门峡、渭南,从

高速铁路客运站设计任务书

高速铁路客运站设计任务书 教学目的: 本课通过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引入教学以及一系列概念设计的运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概念提炼与转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加强对尺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熟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技术手段,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学习和掌握大跨度建筑的设计方法,学习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重点在于大空间和大规模人流的组织问题。 教学要求: 1、了解高速铁路客运站的设计方法,掌握对复杂流线的综合把握能力和一定的造型能 力。站房和站台的关系、旅客流线、行包流线、行车流线) 2、通过对整体布局的训练,掌握高速铁路客运站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 平面组合的基本方法,提高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3、理解大空间的设计方法及大规模人流的组织方法 4、具备创新意识 设计任务: 位于绍兴柯桥,为中型高铁客运站,本站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用地面积122000m2,建筑面积8400m2。(上下5%浮动)。 主要功能: A、站前广场 面积按照规划需要设定,其中绿化面积占30%,接送旅客的停车场轿车车位35个,自行车停车位300个以上。 公交部分:公交车停车位不少于20个, 车位5m x 15m 双边乘车站台不少于3个,站台不小于4m x 30m 社会部分:社会车辆停车位不少于150个,车位3m x 6m 大巴车停车位不少于20个,车位5m x 15m 出租部分:出租车停车位不少于50个 出租车双边候车站不少于3个,站台不小于2.5m x 20m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占地面积(硬地)不小于10000平方米 B、站房部分

图纸要求: A1 不少于2张 1、总平面图1:500 要求:准确的画出总平面图并注明标高,注明售票厅、进出站厅出入口的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道路、停车及环境布置。 2、各层平面图1:200或1:300 要求:注明房间名称,首层平面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应注明。 3、两个以上主要立面图1:200或1:300 要求:至少一个看到主入口,制图通过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一个或两个剖面图1:200或1:300 要求:注明室内外、楼地面、檐口和屋顶的标高。 5、视图或鸟瞰图 要求:图幅不小于A2。

高速铁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高速铁路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主体工程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测绘、勘探和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的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路基主体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路基排水设施结构及路基边坡防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60年。路基工程应保障列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路基基床结构的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其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其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结构应能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2.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的材质、水稳性等应符合高速铁路的技术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当路基连续填筑长度较长时,应积极采用连续压实控制等技术。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60 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 mm。路基边坡的最大限制高度应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并结合地形地貌、岩土工程特性、填料性质、施工条件、土地资源及周边环境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路堤高度、填料、地形和地质条件、建设工期、材料来源、施工机械及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并符合《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的相关规定。 3.路基工后沉降值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轨道铺设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评估通过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路基边坡工

高速铁路施工中新技术应用

浅析高速铁路施工中新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铁路基础建设也在迅猛发展,其中高速铁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需要将更多的新型技术应用到其施工建设中去,才能实现高速铁路运输网络。本文将对在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关于轨道结构、临时通信以及高性能材料等新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 关键字: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临时通信、高性能材料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ina’s railway infrastructure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s changing, more new technologies need to be applied to its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speed rail transport network. this paper will be on the track structure, temporary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network. keywords: high-speed railway track structure, temporary communication,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f530.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高速铁路线路

1、轨道种类 中国高速铁路多采用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单元板组成,起减震、减压作用。无砟轨道的轨枕本身是混凝土浇灌而成,而路基也不用碎石,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 一些G字头列车(高速动车组列车)也运行于有砟轨道,因为运行路线包括高铁线和快铁线,例如桂林市—北京市的列车短距离地运行于湘桂快铁,主要运行于京广高铁,采用CRH3C。 但是,中国高速铁路个别采用有砟轨道,时速250公里的渝万铁路(即渝万客运专线)、西银高铁一般路段(隧道例外)用有砟轨道(普通铁路和快铁特殊路段也采用无砟轨道);另外,高铁站至动车所时速不高,一般也用有砟轨道。 2、试验检测 2010年试运营时速486公里。

2011年试运行时速497公里。 2012年中铁院纯试验时速530。 2012年3月报道,中铁院建成世界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车制动试验台,最高试验时速达到530公里。 2014年青岛纯试验时速605。 2014年1月17日“南车试验605公里/小时列车,高铁时速有望再翻倍”等类似标题新闻报道: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更高速度试验列车的试验时速达到605公里。 3、车辆种类 商业营运速度最少达到250公里/小时的高速动车组列车。 商业营运速度较低(200公里/小时),但服务质量较高的列车,例如摆式列车。 商业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的传统机辆模式(铁路机车牵引铁路车辆)铁路列车。

扩展资料 中国高速铁路(China Railway Highspeed),简称中国高铁,是指中国境内建成使用的高速铁路,为当代中国重要的一类交通基础设施。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中国高速铁路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含预留)以上、列车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客运专线铁路。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由所有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千米以上新线和部分经改造后设计速度达标每小时200千米以上的既有线铁路共同组成。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