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应用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借助于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组成人类社会生活;人还借助于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语言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如果我们探讨外语学习心理的主要目的是教好一门语言,是帮助学习者学会用这门外语进行交际,那么,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语言。

Brown,H列出语言的八个特点,它们是:

1.语言是系统,可能是一个生成系统。

2.语言是一种任意的符号。

3.这些符号是声音符号,但也可能是视觉符号。

4.符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

5.语言用于交际。

6.语言在言语社团或言语文化中发生作用。

7.语言实质上为人类所有,虽有可能不限于人类。

8.所有的人以大致相同的方式习得语言。语言和语言学习具有普遍

的特征。”①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然而,人们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兴趣和开展研究的历史却要早得多。50年代初,Weinreich就在它的著作《语言的联系》中讨论了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体系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干扰”。这种干扰可以发生在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面上。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发表了具有很大影响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Lado的著作是对Weinreich理论的补充。Lado的结论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差别最大的地方。因此,外语教学的重点应该集中在两种语言的差别上。”②

60年代在语言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发生了一场大争论,这场争论被不少人称为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由Bloomfield提出的结构主义和由Skinner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提出的极端的行为主义理论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都受到了Chomsky的猛烈攻击。

①Brown,R.1973.Afirst langusge:The Early Stages.Harmondsworth: PenguinBooks.Page89.

②Lado,R.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iehigan:University of Miehigan. Page 53.

争论过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体系,要了解这一体系的发展过程,我们不能单纯的从外界的因素中去寻找答案,它有它自己的内在发展规律。1972年,美国语言学家Lany Selinker 发表了著名的”中介语”一文。”中介语”一词很快就被广泛接受,用来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独立的语言体系。“中介语(即学习者语言)的某些构成成分既不是来自于母语,也不是来自于目标语。学习者在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语言结构,并通过归纳和推论产生了中介语语言体系,这个语言体系既有别于学习者的母语体系,也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目标语体系。中介语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具有过渡性,他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学习者在逐步增加对目标语了解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大脑中构建了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者语法,也就是中介语语法。”③

语言的起源与思维并非同时。从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来看,语言发展中存在非思维阶段,思维发展中存在非语言阶段。但是语言和思维一经产生后却又常常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和思维直接联系,但也确实存在语言与思维分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语言和思维这对矛盾中,思维起主导的作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但是认知能力本身还不足以解释语言发展,因为语言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语言从属于思维,它决定不了思维,但却可以影响人们的某些思维方式。

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固定一种语言的思维模式。例如英语教学,老师们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学会用英语来思考。那么相对应的,如果对外汉语的老师,能够做到让受教者学会用中文思考的方式,那么就是一位相当成功的老师。

以前我们专业叫做对外汉语硕士,现在叫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从名称上来看,对外汉语,分开了内与外,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没有分内外,将汉语教育作为一种国际定位,比以前的名称更大气,更有分量。与之对应的,对外汉语教学也被称作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这样的称呼,更专业,也更看重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

汉语这门语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像英语等语言,是以表音为主。汉语是一门以表意为主的语言。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构词的最小单位。单音节语素在语素中占绝大多数。在口头上,一个单音节语素指的是一个带声词的音节; 在书面上是汉字,过去常有说词是由字构成的,那是因为一个汉字绝大多数情况下代表一个语素。科

③Selinker,L.1972.Inter 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0

209-31

学的说法应该是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汉字作为汉语书面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种语素文字。语素是语音和语义的最小结合体,是语言的原材料,是不能单独使用的纯粹的备用单位。汉字和语素有相当强的对应关系,90%的汉字对应于汉语的一个语素,一般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既是书写单位又是意义单位,构成一个认知单元;而且没有语法上的形态变化。

汉语的词大多由单音节“语素”构成。单音节语素在构词上有神奇的力量,单音节语素写出来是一个字,所以我们计算单音节语素的数量可以以字的数量来计,常用的大概有三千多个,次常用的又有三千多个。六千多个单音节语素,以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可以构成的词当在几万,常用词也会有上万个。

我们说汉语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这是由语素这个较小的单位到词这个较大的单位来分析的构词的特点。那么从词再到语素,汉语词汇相应的也具有非常强的离散性。也就是说,词汇的意义往往可以分散构成词汇的语素的意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除了汉语的听说系统以外,还有认读的汉字系统。也就是说,两个系统都教好了,才是完成了对外汉汉语的教学使命。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受到良好的教育,首道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觉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适当的课堂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特别是在初级汉语教学中,效果更为明显。

留学生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是总体上来看,好奇心较强。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是强制性的学习。所以针对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类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他们的活动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为主。这种动机主要来自对内容或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课堂活动的趣味性特点恰好能促进近景性动机的形成,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支持。

首先,初级汉语的内容属于起步阶段,学习一门课程,在起步阶段培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而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其次,初级汉语的课程是以零起点的标准来设计的,大部分都是基础内容,而且与生活密切相关。这样的内容安排在课堂活动中,不但容易学习,而且印象深刻。

对于一门新的语言,仅仅看字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它包括了

文化底蕴、眼神交流、身体语言等等各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能够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并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表达、说服等方式与人交流以及正确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比方说,角色扮演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型比赛可以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团结互助;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培养一定的自律习惯;同时,通过对其他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对照,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逐步意识到自我的修正及完善个性的迫切性,并努力为交际积累素材。

开展课堂活动,必须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是做好游戏的前提,只有在课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课堂游戏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这个准备包括多方面:道具、游戏环节的设计、知识点与游戏的结合等等都是要在游戏之前考虑好的问题。道具的准备要少而精,代表性强;游戏的环节设计必须紧凑而流畅;知识点与游戏的结合要自然而紧密。只有将以上几个方面都做到,才能说是为课堂游戏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进行游戏活动,需要大脑兴奋起来。初级班的学生刚刚接触中文,具有极大的兴趣,做游戏的时候容易投入,这是保证课堂游戏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一点有利有弊。如果学生过于投入,容易在游戏中过于注重结果,就会发生政治或者闹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引导学生,使课堂活动不偏离初衷。还有一种情况,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因为好玩或者激动,有时候会忘记自己身在课堂,开始嘻嘻哈哈。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课堂教学不偏离正轨。

开展课堂游戏活动的时候,对于学生优秀的表现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在游戏中,鼓励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语言鼓励,手势鼓励,眼神鼓励,等等。及时到位的鼓励不但可以推动游戏的顺利开展,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开展好课堂游戏活动,必须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在课堂上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及掌控能力。进行课堂游戏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双方面的互动。因此,对老师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做好课堂游戏活动,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在进行课堂游戏活动时,要讲解游戏规则,发出指令,及时鼓励,适当启发,这些都要求老师的语言清晰易懂,简短明确。在准确语言的基础上,学会用手势等肢体语言来与学生互动。

在课堂游戏活动中,老师要能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来掌握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游戏活动的策略。掌握学生的动态在课堂游戏的开

展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会发生的情况可能有很多,就算是做了再充分的准备,还是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因此老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来应对突发情况。

参考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9 赵金铭

《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张和生

《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邵宏杰

《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韩永昌

Brumfit,C.1994.The linguist and the language teaehing profession: In Baraseh and James (eds).1994.

Brown,R.1973.Afirst langusge:The Early Stages.Harmondsworth: PenguinBooks

Lado,R.1957.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iehigan:University of Miehigan

Selinker,L.1972.Inter 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09对外汉语张雅楠0917438035 第二语言指一个人除了第一语言之外,另外学习掌握的第二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二语习得研究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最先接触到的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谈谈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一:第二语言学习和第一语言学习的异同 无论是学习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第二语言,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我们通常都是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学习,但无论怎样学,都需要首先听到声音,同时了解这种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所以,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学习上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的联系。除此之外,习得一种言语现象,不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需要经历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组合的结果,在语法习得上都有一定的顺序。 当然,第二语言的学习和第一语言的学习也有着截然的不同点。比如,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等等。 关键词二:语言迁移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它的基本观点是:对A的学习会影响到对B的学习;它的基本关注点是:B的学习快慢和好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A的影响。Lado在他的著作《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迁移”的概念。他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环境中,学习者广泛地依赖已经学习掌握的母语,并经常把母语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关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Lado的理论研究是与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教材的编写相联系的。 “语言迁移”在我的外语学习的初始就有所体现。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曾为培养我的英语兴趣为我报过幼儿的英语口语培训班。当时刚刚六七岁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所教的英文单词的含义,只是通过自己对已经掌握的汉语,比如:当老师拿起一只苹果的时候,我认识它叫做苹果,而这时老师教我说:apple,我便知道:苹果=apple······这是母语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然而,母语对于外语学习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负迁移。例如,在我们的汉语中,形容男性是用“他”而形容女性使用“她”,虽然含义有所不同,但是在读音方面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英语中,同样的含义,初学者却常常会在“he”和“she”之间混淆。“负迁移”实质上就是干扰。行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 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第二语言 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 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 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待定的参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 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I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 foreign Ianguage )和第二语言( second I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 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 (learning ),也有人译成“学得” ,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对于社会工作常用理论_社工论文 社工论文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asl's hierarhy 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

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 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 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 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n,1902)是美国着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第二语言学习知识习得理论研究概述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2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3 中介语研究 §4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5 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 §6 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变异研究 §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模式 §8 语言输入与互动研究 §9 普遍语法与第二语言习得 §10 多元发展模式 §11 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 第一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母语VS目的语 母语通常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本族语”。一般母语通常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习得的语言,母语也被称作“第一语言”。 目的语: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可指其母语或第一语言,也可指他的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VS第二语言 一语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二语指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一语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 二语的概念只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

习得acquisition VS学习learning (1)就语言获得的方式而言: 习得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informal learning,类似于儿童母语的获得方式。学习指正式的语言规则学习formal learning,即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获得第二语言。 (2)就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而言: 习得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subconscious learning。学习指有意识的conscious语言知识的获得。 就语言获得的知识类型而言: 通过习得方式获得的知识是隐性语言知识implicit knowledge,通过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显性语言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习得与学习的关系 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 position:认为通过习得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分别属于不同的且互相独立的类型,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通过操练可转化为隐性知识。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促使学习者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VS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1)从习得方式看: 以交际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自然的二语习得;通过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二语的习得方式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2)从习得环境看: 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二语习得是自然的二语习得;在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二语习得是有指导的二语习得。 语言能力VS语言表达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之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北语听课整理-完整

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的研究 1.什么是教学法流派 教学法体系:由教学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 (1)理论基础(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目标 (3)教学原则 (4)教学内容 (5)教学过程 (6)教学方法和技巧 (7)教学手段 (8)教师与学生的作用 (9)评估方法 1.1教学途径类 较侧重于提供教学理念和原则,对具体教学方法、程序未明确规定。 1.2教学方法类 同时规定了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 2.三大教学法流派 2.1传统教学法(强调语言形式) (1)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认知法) (2)经验派(直接法、听说法) 2.2交际性教学法(强调语言功能和语言运用)

(1)语言派(功能—意念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2)内容派(内容型教学法) 2.3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中心) 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3.西方学者对教学法流派的分析模式 (1)教学理念、原则(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 (2)教学方法、设计(目的、活动、教师、大纲、教材、学生)(3)教学实践、步骤(步骤、活动、技巧) 4.对教学法研究的主要方面 (1)时代背景、地点、代表人物 (2)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 (3)教学步骤 (4)主要特点(教学原则) (5)成就和不足 二、主要教学法流派分析 现代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1.传统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又称古典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刚,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1)时代背景 18世纪德国语言家奥伦多夫吧语法讲解与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成为当时一种标准的课堂教学方法。 19世纪中叶,逐渐成为教现代语言的主要方法。 (2)理论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同源)、官能心理学(思维训练) (3)教学步骤 讲解语法词汇→翻译练习 →介绍课文(母语介绍课文、逐句翻译课文、朗读课文) →巩固课文(胡毅巩固课文、回答理解题) →测试检查(通过双语翻译测验检查) (4)主要特点 A.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用演绎法; B. 依靠母语,用母语教目的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和练习手段; C. 以理解书面语,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标; D. 重视课文教学,以文学名著典范语言为教学; E. 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5)成就 A. 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

社会工作论文

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摘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学科自1987年恢复重建以来,在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工作提到历史性的高度并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说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推进社会工作,体现了整个社会对特定阶段需求的提升,是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把握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本论文主要写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工作认识发展前景学校社会工作 一.导言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以推动社会进步、捍卫社会公义为目标,即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 通过学科导论课,我认识的到了社会工作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所以,在服务时候就要讲究科学,用一套科学的助人方法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助人。 2.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本质的深层内涵:助人自助。满足受助人的需要——怎样识别受助人的需要。助人过程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的过程——使服务对象提升自我能力。就是我们在服务别人的同时也在提升自我,让我们更好的去满足受助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去服务别人。 3.社会工作也是一个专业 专业指建立在科学的教育和训练之上的,某类人专门拥有的职业领域。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 (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 )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 、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 、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教什么(教学内 容— 语言学) 如何学(习得理论和认知心理—心理学) 怎么教(教学理论 和方法— 教育学)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学科性质 1、学科定位 (1)对外汉语教学(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指教师将汉语交际技能及相关汉语知识传授给海外非母语者的过程。 (2)狭义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尤其是指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的一个分支。 (4)汉语国际教育(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应“汉语走出去”国家战略提出的新名词,是狭义的对外汉语。 2、对外汉语教学的3个含义 (1)教学: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1996《现代汉语词典》)。这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测试。 (2)学科 A、对外汉语的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对应学科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 B、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一方面是理论研究,即对3门基础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建立本学科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教什么、如何学、怎么教”这三大问题,研究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事业 A、加快孔子学院建设。(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 B、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师资培训全球网站,开发多媒体培训课件,提供在线培训辅导,通过网上网下、境外境内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师资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将“对外汉语”提升为二级学科,支持高校建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硕士,并增加推荐免试招收硕士生名额,实行本科定向招生,将人才培养与使用直接挂钩。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对外汉语、外语、中文、教育等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资源、坚持向社会公开招聘志愿者教师,积极从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中招募志愿者教师。四是在海外推行汉语师资能力考试、培训和认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海外教师,支持各国开设培养汉语师资的相关专业或课程,增强海外师资队伍自身发展后劲。五是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并选择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建立“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选题范文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的本质 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 中西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比较 社会工作的源流 社会工作的制度背景 政府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工程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作用 港台社会工作发展史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背景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理论的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异同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的程序 个案工作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个案工作员的素养要求 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及其在社会个案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社会个案工作关系分析 试析社会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 社会个案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 小组工作的实施场合 论小组工作技巧 社区资源与社区发展 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 社区工作的理念 自愿者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政策与社区发展 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社会工作的策略 社区工作在中国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社区组织 社会福利行政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 “福利国家”评论 我国政府工作中的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根源 当前中国人的福利观念及分析 中国的社会政策模式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政策决策模式 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内容范围 论中国现行社会政策的存在形式

试分析中国现行社会政策中对家庭地位的界定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表现 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观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和措施 国家社会保险理论溯源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养老金领取资格调整的政策建议 养老金保值增值之我见 农村老年妇女的供养问题 养老机构中配置社工专业人员的必要性 城市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年婚姻障碍研究 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研究 老人服务机构中的精神辅导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论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咨询思想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青少年心理疾患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成因与对策 女童失学原因与社会救助 三、社会工作教育 国外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过程中的应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求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习研究 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模式 四、其他 当代都市家庭的发展趋势 都市社区功能研究 都市贫富分化研究 当代中国都市职业阶层研究 中国现代化研究 “单位制”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考察 北京聚居区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各地城市社区建设概况及问题研究 有关“社区”概念的讨论 本世纪我国社区研究的脉络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选题要求及参考选题 一、选题要求 1、题目自拟或在参考选题中选定,大小适中。 2、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对于本科学生,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3、选题应结合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4、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 5、选题应鼓励学术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鼓励选择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二、社会工作专业选题的写作方向与范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社会问题分析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贫困问题; 吸毒与违法犯罪问题; 流浪乞讨问题; 儿童家庭照顾问题; 婚姻及家庭关系问题; 儿童与青少年成长问题; 就业与劳工维权问题; 残障人生存与康复问题; 老年人保障与社会参与问题; 教育问题; 医疗问题; 住房问题等。 2、社会工作实务选题范围包括: 个案辅导方法的实证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的实证研究; 社区组织研究; 社区服务与照顾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社区动员策略研究; 案主权益的倡导方法研究; 三大实务方法的整合模式研究; 针对特定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等。 3、社会工作行政的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事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策略管理研究; 社会服务机构的品质管理研究; 社会工作督导模式研究; 宏观社会管理体制研究; 社会福利机构的治理架构研究等。 4、社会政策选题范围一般包括: 社会政策议程的设定程序研究; 社会政策价值理念研究; 社会政策的决策模式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机制研究; 社会政策的社会影响研究;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研究; 针对某个政策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选题举例 1、残疾人辅导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2、空巢家庭老人社会支持小组 3、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4、对网络成瘾学生的社会工作跟进方式探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复习纲要附参考答案

《第二语习得理论》复习纲要 第一章引言 1、二语习得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10 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一般是群体,研究结论也是对某个群体而言。但作为二语教学的老师,他更加关注一个个的个体,他关心的是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很好的掌握第二语言。这种情况下,二语习得研究者得到的结论,很可能对进行教学的老师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因此,二语习得研究者有必要加强对个体的研究,而不是局限于群体。 2、你认为什么是学外语的最好方式?9 第二章人 1、什么是一语习得的行为主义模型?提出者是?16-17 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天生论认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语言习得的机制,小孩出生后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都能利用这个语言习得机制学会所在环境的语言。这种观点与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所以有较强的解释力。 2、什么是一语习得的天生论模型?18-19 3、什么是一语习得的社会互动模型,提出者是?20-21 4、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型?如何评价?24-25 5、什么是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另一个是social distance,在文化适应模式节)26 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是与social distance相关的一个概念。Social distance通常指人们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差别,而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则指学习者部因素的差别(比如对讲所学语言的人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社会的态度,对讲这种语言的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态度等)。Acton研究了perceived social distance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态度介于两种语言文化价值观的学生,学习成绩最理想。 6、文化适应分哪几个阶段?29-30 7、什么是言语适应模型?是谁提出来的?30-31 二语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的态度影响学习过程,言语适应模型认为人们之间的交谈包含三个不同的过程,即交谈双方保持他们各自的说话方式,让各自的说话方式与对方显得越发不

(完整word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社会工作论文选题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以下参考选题一般不可直接作为题目,宜根据内容做特定化或限缩处理,也可以参照选题自命题) 1、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论助人自助 3、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4、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5、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6、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 7、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影响 8、个案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面对的挑战 9、中国个案社会工作本土化思考 10、个案社会工作理论模式(选择其一)研究 11、如何实现中国团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12、团体社会工作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3、谈谈在团体工作后期团体工作员的介入方法与技巧 14、团体领导的技巧——以一个具体团体为例 15、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探析 16、网络社会问题及控制 17、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政策研究 18、城市移民的适应性及社工专业介入

19、社会工作实务(个案、团体、社区任选其一)的绩效评估指标研究 20、社工督导方法研究 21、现代企业制度与社工的有效介入 22、社区矫治方法研究 23、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对策研究 24、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 25、社会转型时期的社区建设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26、社区矫正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27、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28、社会转型时期与农村社区服务 29、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与服务 30、居民参与对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31、社会职能分化与社区发展 32、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33、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评价 34、福利制度的基本模式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35、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福利研究 36、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37、城市高龄老人的照护需求及其社会支持探究 3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39、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考 40、救助管理工作中政府、社会、家庭责任解析

第二讲++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讲:语言习得理论 一、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1、第一语言习得: 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2、第二语言学习: 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3、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 (1)共同点: 1)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3)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4)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5)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6)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7)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不同点: 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掌握. 1)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2)学习的起点不同。 3)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4)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6)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二、儿童语言习得 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 ①刺激—反应论(斯金纳)

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乔姆斯基) LAD假说: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三、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一)语言对比分析 1、定义: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代表人物:美国拉多 3、理论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 4、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社会工作实务论文

论文题目:社会支持理论对城市“空巢老人” 情感需求影响的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中家庭的子女都比较少,而且核心家庭慢慢分化出了数量日益增多的小家庭,子女都单独组建了新的家庭。这样在现在城市就慢慢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即城市空巢家庭,而且空巢家庭的数量当前时期呈上升的趋势,这样空巢家庭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通过社会支持理论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及其满足度,尤其是城市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发现目前城市空巢老人存在着强烈的情感需求,但是满足度非常低,老人自身的情感需求与子女对他们的精神赡养的满足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有效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将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进行了分类,并用满意度的指标加以衡量。其次,本文还发现面对这一矛盾,城市空巢老人主要是通过外界的精神支持来满足其自身情感需求的,而且这种精神支持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是就老人们自身的幸福感来说,在目前农村,子女的精神赡养仍然是最主要的互助方式。最后,本文发现在农村空巢老人所获精神支持过程中隐含着一种社会交换关系。这种精神支持过程其实就是农村礼俗道德掩盖下的不断制度化的社会交换关系。针对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情感需求与满足度之间矛盾,农村现存的传统的精神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与矛盾的日益凸显,这种支持方式远远不够,还需要国家、社会及其个人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精神支持 社会支持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感,同时也能在他人需要时给予帮助。因而,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关系。社会支持是一种能够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

第二语言教学

第四章语言教学 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和学习的工具,同时又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当然也直接关系到他的交际效果。而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对一个人其他努力地形成好热发展,对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和事业成就,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而诸种能力中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不但对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而且会产生强大的社会效应。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所以个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和交际效果必然会对相关的社会群体产生影响。我们把这种对社会群体的影响叫做社会效应。 语言教学是指语言课程的教学。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汉语难学的误解 第一种误解是拿学习非亲属语言跟学习亲属语言比较 第二种误解是汉字和汉语教学不得法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发展语言教学和教育,对提高国民的语言素养,促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以创造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 区别: 1、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语言教学从根本伤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内容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内容是语言理论知识和语言研究方法等语言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知识、语用知识、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能力 3、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语言学教学的原则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必须在综合考虑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制定 汉语教学的不同的地方 1、教学的重点不同 2、教学的内容编排顺序不同 3、处理她说和读写的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不一定相同 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即由第二语言教学本体以及与本体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一种统一体的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1、教学部分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 2、理论基础包括本体理论和基础理论本体理论即教育理论包括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也包括教学路子、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理论说明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

社会工作理论的文化转向及其文化自觉

社会 55 2018.4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社会工作理论的文化转向及其文化自觉 文/童敏 社会工作理论的“百家争鸣” 对于社会工作来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谓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百家争鸣”时期。随着独占鳌头的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的渐渐衰弱,心理治疗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客体关系学派(object relation theory)和自我心理学(self psychology),个人的心理从此变成与周围他人密不可分的动态关联中的自我状况(Goldstein, 1995)。个人故事的解释也从专家移向了服务对象,由他们自己描述生活中的困惑和不安,人本和存在主义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走向前台(Robbins, Chatterjee, & Canda, 2006;Krill, 2011)。 由于对个人心理治疗成效的怀疑,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之后再次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从社会环境解释个人问题的结构模式(structure approach),认为很多时候不是个人而是环境出了问题,没有给个人的成长改变提供所需要的机会和支持,甚至将环境的问题归结为个人,回避社会的责任(Middleman, & Goldberg, 1974)。对于大多数社会弱势人群来说,问题不是别的,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资源和社会支持。 尽管结构学派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环境,开始走与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派完全不同的服务策略,但是像这样决然不考虑个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们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系统视角开始影响社会工作,最为典型的是Pincus和Minahan在1973年正式出版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和方法》(Social work practice: Model and method)一书,运用了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循环逻辑解释社会工作的通用实践过程(Pincus, & Minahan, 1973)。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生态视角则进一步明确了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循环逻辑。正像生态视角的代表人物Germain和Gitterman所说,问题就是在生活的过程中,表现为个人成长与环境改变之间的相互匹配程度的不足(Germain, & Gitterman, 1986)。 在社会环境的探索路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还开启了 另一扇社会工作理论流派的大门,这与心理辅导治疗逻辑和生态系统视角循环逻辑不同,被称为种族文化冲突的解放逻辑(Dominell, 2002)。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民权运动的兴起,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爆发了种族冲突,种族歧视和社会排斥现象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样,如何解释和处理种族文化冲突的问题成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社会工作理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种族文化冲突的两种理论视角的解释 面对种族文化冲突,第一种解释逻辑是社会学视角的,它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运行机制,认为正是处于社会主流的人们总是抱着对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态度,导致两者之间无可避免的冲突。因此,种族文化冲突实质上反映的是不公平的社会结构,而不公平的社会结构的直接表现则是少数民族在与主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既表现在外部,如居住环境拥挤、家庭生活贫困、教育机会缺乏以及就业机会不足等,同时也表现在内部,如觉得失望、无助、无力,甚至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就该如此等。而且,有意思的是,外部的不平等与内部的无力感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一起构成种族文化冲突的内在机制(Dominell, 2002)。 社会工作者最初以为,这种种族冲突只是发生在少数民族与主流文化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但不久就发现,即使在性别的交往中也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只是占主导的往往是处于社会主流的男性。其他的像残疾、年龄,甚至不同的出生地都可能带有社会歧视的影响(Payne, 2005)。因此,准确地说,社会交往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不是多元文化交流中的特殊现象,而是一般社会交往中的普遍现象。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能从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理解种族文化冲突,因为任何一种公平公正都会因此产生新的不公正,而需要把接受差异性作为首要的基本原则,通过不平等权力关系的揭示和消除,逐渐使社会趋向公平公正(Clifford, & Burke, 2009)。在这个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