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0

1.1、工程概况 0

1.2、编制依据: (1)

二、交通组织原则 (1)

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2)

(一)、交通组织的准备工作 (2)

(二)、交通组织方案及阶段划分 (4)

(三)第一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4)

(四)第二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7)

(五)、第三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8)

四、临时防护支架施工工艺: (9)

4.1、技术参数、 (9)

4.2、施工顺序如下: (11)

4.3、交通组织方案 (11)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

5.1、组织保障 (13)

5.2、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应急预案 (14)

5.3.1制订应急预案的依据和原则 (14)

5.3.2应急指挥组织的组成 (15)

5.3.3应急救援指挥与处置小组职责 (15)

5.3.4事故的监控 (17)

5.3.5预防措施 (17)

5.3.6预警行动 (18)

5.3.7信息报告程序 (18)

5.3.8应急处置 (18)

5.3.9事故处理 (22)

六、危险因素分析: (23)

6.1、危险源辨识 (23)

6.2、危险评估 (25)

七、劳动力计划 (27)

7.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7)

7.2、特种作业人员 (27)

八、人员培训计划 (27)

8.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27)

8.2、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28)

8.3、安全教育培训对象: (28)

8.4、安全培训的重点容 (28)

8.5、安全教育培训学时要求 (29)

8.6、安全教育培训容 (29)

8.6.1现场管理人员 (29)

8.6.2从事特种作业人员 (30)

8.6.3进场作业人员 (30)

8.7、安全教育的方法 (31)

8.7.1三级安全教育 (31)

8.7.2经常性安全教育 (31)

8.8、安全教育的实施 (31)

8.9、教育培训实施措施 (32)

九、相关图纸 (32)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

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改扩建项目XWGJ-3标段位于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路线沿白河河谷及现有G30高速公路布设。本合同段为分离式路基,上行线起点位于SK3492+200,位于后沟铁路扬水站附近,终点位于杏花村2号隧道出口处,终点桩号SK3497+215,上行线全线长5015m。下行线起点位于XK3492+500,终点位于杏花村2号隧道出口处,终点桩号为XK3497+800,下行先全线长5300m。其中上行线为新建段落,采用分离式单向四车道断面,设计时速100km/h,路基宽度22.0米;下行线为利用既有公路改建段,采用分离式单向四车道断面,设计时速100km/h,路基宽度21.5米。因新建上行线对G312局部占压,本段对G312进行了局部改移;改移围:

G312K3497+900-G312K3498+820,改移长度0.92km,改移段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

主要控制点:起点、铁路扬水站、白河、杏花村1号隧道、杏花村2号隧道。

本合同段桥梁全长2.774km,共计11座,其桥4座,共计2481.5m,中桥5座,共计270.59m,小桥2座,共计

47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小乌改扩建三标施工组织设计》

二、交通组织原则

1、交通组织总的原则

本合同段为分离式路基,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相固定、单一。首先进行上行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安全设施及下行线隧道施工,路面中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交通转换将老路(G30) 上车辆转换至上行线,上行线进行对向双向通车,下行线进行封闭施工。下行线完全施工完成后,进行交通转换将上行线车辆转换至下行线,下行线进行对向双向通车,上行线封闭施工上面层及剩余交安设施。上行线完

全施工完成后,与下行线统一实施双向八车道通行。

2、上行线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

由于上行线路线有3处上跨既有G30分别为:G30K3498+300、G30K3497+000、G30K3495+600。3处跨越G312线分别为:G312K3496+400、G312K3498+560、G312k3498+800。在此六处设临时支架进行防护,防止爆破碎石崩落或施工坠落物落至路面影响行车安全,跨越G30处设置钢管桩双门式门洞,跨越G312处设置钢管桩单门式门洞,门架上方顺桥向用工字钢做横梁,净高5.3m,每个门洞保证8.8m宽度,符合两车道要求。

国道G312改移和临时支架的施工期间需对既有G30、G312线的交通进行疏导,制定专项保通方案保障通行。

在过路口前方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高桁架,并派专人负责交通安全。施工期间在各路段和路口均设置明确的施工车辆通行标志及行车安全警示牌、警示灯、提高行车速度和安全性,避免造成交通混乱,保证施工所跨越路口交通通行顺畅。总体上采取“边施工、边通车”的原则

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3.1组织的准备工作

G30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作业中施工单位应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公路法》、《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和维吾尔族自治区颁发的各项道

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努力杜绝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交通安全临时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及时与G30高速公路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交警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详细的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

(3)由G30高速公路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交警部门和路政部门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其中施工区的限速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a)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与施工区人员活动、施工类型及道路的情况有关;

(b)限制速度需考虑到路上通行的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不宜过低;

(c)限制速度宜统一,并提供给司机突发事件和对交通控制设施及人员指示的反应时间。

(4)施工时,应通过公路管理部门利用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等手段发布道路施工消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

(5)按预先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标志。

(6)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特别要加强在高速公路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

(7)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事先调试完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8)施工单位应协同G30高速公路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交警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3.2组织方案及阶段划分

根据项目设计图纸及总体计划要求,本项目的交通组织可划分为一下3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上行线施工至沥青路面中面层:2016年 8月-2016年9月完成施工进场工作;G312改移等临时工程、先导工程的建设,在跨线桥施工前一个月首先完成G30高速公路门洞搭设,为以后上跨桥梁施工坠落物坠落里面,影响行车安全。2017年8月1日-2017年9月1日完成临时防护支架搭设,2017年9月开始SK3494+070大桥箱梁架设。2017年12月杏花村1号隧道贯通于2018年5月开始架设SK3495+809.32、SK3496+457大桥箱梁完成,2018年9月30日-2018年10月11日然后施工上行线SK3492+200-SK3497+215的施工,施工至中面层路面做临时标线,中间由水马及混凝土护栏间隔排列把路面从中间分开,把原有G30高速公路车辆引导至新建高速上行线,完成交通转换,采用对向双车道通行。下行线封闭施工。为确保交通安全和尽量少影响正常交通通行,隔离设施搭设、施工时必须进行交通管

制,以便施工和通车的安全。交通管制需按照交巡警支队及交管部门要求进行,所需交通设施、标识标牌按照交管部门要求的数量。听从组长指挥,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交通指挥工作。实行紧急集合调度,处理突发事件。待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支架,清扫路面,开发机动车道,恢复原有道路的正常通行。

道路施工上跨桥梁分别为:G30K3498+300、G30K3497+000、G30K3495+600。3处跨越G312线,分别为:G30K3496+400、G312K3498+560上行线的施工势必对现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存在干扰。

首先完成上行线SK3492+200-SK3497+215的施工,同时钢桁架门洞搭设施工。进行分离式上行线全面摊铺路面至沥青路面中面层、路侧波形梁护栏等安全设施、临时标志标线及下行隧道、大桥等工程施工,施工完成后上行线通车,对向双车道中分线设置混凝土护栏间隔水马护栏进行隔离,下行线开始封闭施工上行线施工完成之中面层后在把原有G30高速公路车辆引导至新建高速上,采用对向双车道通行。封闭下行线。

在施工路段前方2公里处开始对高速公路行车道之间用锥形标隔离,并配备限速标志等。施工路段交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度区、终止区。标志牌设置如下:

①警告区:长度为1500m,在高速公路来车方向设置“前方2km施工车辆减速慢行”反光标志警示牌。自来车方向至车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前方1km施工”、“限速60”、“禁止停车”、“限速40”、“禁止超车”、“前方500m施工”标志牌。爆闪灯

②上游过渡区:长度150m,设置“前方施工”、“线形诱导标”、“限速40”标志。

③缓冲区:长度为100m,设置“限速40”、“车辆慢行”、“线形诱导标”。设置具体桩号:为S30K127+095

④作业区:自来车方向起长度800m,每间隔100米设置“道路施工”、“线形诱导标”各标志两块;

⑤游过渡区:长度30m。

⑥终止区:长度100m,设置“解除限速40”、“解除限速60”、“解除限速80”、“解除禁止超车”标志。

在顺车流方向沿行车道分割标线摆放锥形标,间距8米,设置中央活动护栏处。在上游过渡区和缓冲区依次间隔100米设置,在施工期间安排交通安全员现场指挥交通左道封闭,

所有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标志、标牌、锥形标、金属横障、警示灯具、防撞桶、爆闪灯等已准备充分,以备受损失后能及时恢复。

驶出单幅双向路段转弯口的过渡设置:锥形标设置,沿中央活动护栏开口处设置车辆转弯过渡区,锥形标间距2米,封闭车道,转弯斜面角度成钝角大于130度。在转弯处面对该车道来车方向,设置右导向标、驶出单幅双向路段提示。

双向通行后路段设置;双向通行路段设置锥形标应顺直,锥形标间隔8米,设置超过中央活动护栏10米处进行封口,并在该封口处设置,解除限速60禁令标志。

临时隔离设施:包括临时隔离栅、隔离墩、水马、锥形路标、防

撞桶等。

SK3492+200-SK3497+215段摆放1863块水马;1576块混凝土护栏,单侧双向四车道行驶时,中央设置水马隔离双向交通,锥形路标、防撞桶配合施工标志使用,或作为简易隔离设施单独使用。

各类标志,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GB 5768—1999)的规要求,并具有夜间反光功能。其中隔离墩及钢管须有红白相间反光标记;防撞标志桶要适当填充,防止倒伏;锥型交通标必须采取部填充或压砂袋圈等方法防止倒伏,严禁用砖头、石块等有棱角物体压制,以免引发交通事故;警示标志牌除支架底部采用铸铁支座外,可视情况采取压沙袋等方法防止倒伏。施工现场的标志要有专人负责,必要时要采用信号或旗手管制指挥交通,严禁因施工标志摆放不规而引发交通事故。

当两公里路段安排两处或以上施工现场时,可按一处施工现场布设标志,中间采用锥型交通标连接。

(二)第二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上行线施工完成后封闭下行线再对老路G30进行改建,2018年9月-2019年6月开始施工下行线XK3492+500-XK3497+800段高速,施工上面层并完成其他交通附属工程后,把新建高速上行线的车辆引导至下行线,此时车辆转移至已施工完成的下行线进行双向通行,由于该段时间较短,通行车速限制在60km/h以,不进行临时车道标线施工,暂时使用下行线永久标线,对向车道采用混凝土护栏间隔水马护栏进行隔离。下行线采用对向双车道通行。在半幅双向通行的路段中

间,使用路标吧整个双向通行路段改成两个不同方向的车道,为保障车辆通行安全。

(三)第三阶段交通组织方案

2019年6月-2019年8月开始完成上行线SK3492+200-SK3497+215上面层施工,并完成上面层标线及其他附属工程。待下行线通往吐鲁番方向车辆引导至上行线新建路面后,自吐鲁番向乌鲁木齐方向拆除中央分隔带临时护栏,保证上下行线双向八车道通车。

四、临时防护支架施工工艺:

4.1、技术参数、

由于上行线路线方案有3处上跨既有G30高速,分别为:G30K3498+300、G30K3497+000、G30K3495+600。3处跨越G312线,分别为:G30K3496+400、G312K3498+560、SK3493+800处,上行线的施工势必对现有交通的正常通行存在干扰,同时还需考虑施工爆破落石的影响,为最大化减少或降低现有交通的通行压力,在交叉处设置钢桁架进行临时交通支护,本合同段共设置六处临时支架防护。跨越G30处设置钢管桩双门式门洞,门架上方顺桥向用工字钢做横梁,净高5.3m,每个门洞保证8.8m宽度,双向四车道;跨越G312处设置钢管桩单门式门洞,门架上方顺桥向用工字钢做横梁,净高5.3m,门洞

保证8.8m宽度,双向两车道。在过路口前方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高桁架,并派专人负责交通安全。施工期间在各路段和路口均设置明确的施工车辆通行标志及行车安全警示牌、警示灯、提高行车速度和安全性,避免造成交通混乱,保证施工所跨越路口交通通行顺畅。

上行线临时支架防护

G312临时支架防护

4.2、施工顺序如下:

施工准备:容包括材料准备;交通组织方案审批及协调;封闭隔离设施的搭设;交通管制标志标牌准备、设备进场等;

交通管制标志标牌的设立;

搭设封闭隔离设施;

钻孔桩施工;

系梁、墩柱、盖梁施工;

箱梁架设;

桥面系施工;

拆除封闭隔离设施;

原有道路恢复。

4.3、交通组织方案

为确保交通安全和尽量少影响正常交通通行,隔离设施搭设、施工时必须进行交通管制,以便施工和通车的安全。交通管制需按照交巡警支队及交管部门要求进行,所需交通设施、标识标牌按照交管部门要求的数量。听从组长指挥,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交通指挥工作。实行紧急集合调度,处理突发事件。待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支架,清扫路面,开发机动车道,恢复原有道路的正常通行。

4.4上跨既有线施工交通组织

由于上行线路线有3处上跨既有G30分别为:G30K3498+300、

G30K3497+000、G30K3495+600。3处跨越G312线分别为:G312K3496+400、G312K3498+560、G312k3498+800。在此六处设临时支架进行防护,上行线上跨桥梁施工势必对现有交通量的正常通行存在干扰,同时还考虑施工坠落物影响G312行车安全,在上行线上跨G312处设置钢桁架进行保护,确保G312行车安全,本合同段共设置6处临时钢棚架防护。跨越G312处设置钢管桩单门式门洞,门架上方顺桥向用工字钢做横梁,净高5.3m,门洞保证8.8m宽度,双向两车道。在过路口前方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高桁架,并派专人负责交通安全。施工期间在各路段和路口均设置明确的施工车辆通行标志及行车安全警示牌、警示灯、提醒司乘人员减速慢行、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交通混乱,保证施工所跨越路段交通通行顺畅。

路基临时防护支架设置一览表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组织保障

为确保XK3496+705、SK3494+070、SK3495+809、XK3494+438、SK3496+457跨G30施工顺利进行,确保保通方案贯彻落实,避免因施工而给过往车辆来了安全隐患,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统一进行保通规划,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在保通工作全面开展以后,由保通领导小组牵头,定期召开保通例会,针对保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进度进行协调与沟通,加强保通有关方面的协助配合,以便保通工作顺利开展。

保通领导小组具体人员:

组长:合银

副组长:朱有奇杜勇高景明窦东庆曲长发侯文明强高青山

组员:王连福安龙董超永强晓莉仕兴

保通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质量环保监督部,负责日常工作

保通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方案的制订、修订。

(2)提交施工计划和配合要求。

(3)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开展专业培训。

(4)配合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质、装备。

(5)组织专职安全保通人员,24小时在现场组织安全保通。

(6)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做好善后工作。

(7)由专人填写好保通日志,每天定频次对安全和保通设施进行巡查、维修、更新,并做好夜间灯光维护。

5.2、应急预案

5.2.1制订应急预案的依据和原则

为提高涉连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通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保证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及时有效正确地实施现场交通顺畅,最大限度的保证连霍高速公路交通,特定本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在涉连霍高速公路施工时发生交通事故时,严格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及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在高速公路施工期间,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必须确保24小时手机开机,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请假,对安全小组成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维护常识和交通安全常识,要让他们熟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每一个步骤。

配备足够的事故应急处理设备,保证一旦突发事故发生,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救援物资等进行抢险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处理完毕,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施工过程中积极与高速公路路政和交警部门保持联络,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在第一时间组织抢险的同时,立即

向其汇报情况。

5.2.2应急指挥组织的组成

成立涉连霍高速公路施工交通应急处理指挥小组。负责涉连霍高速公路施工围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组长:合银

副组长:朱有奇窦东庆高景明高青山侯文明曲长发强王明

组员:杜勇王连福高栓存安龙晓莉董

永强莉娜超

5.2.3应急救援指挥与处置小组职责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下设8个专业处置组: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

在发生施工事故或交通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相关小组职责如下:

1)、总指挥合银:负责事故现场救援行动的总体指挥工作。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是否上报上级救援机构和是否需要上级协作;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组织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

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作出安排;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2)、副总指挥朱有奇:配合总指挥做好现场抢险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不能及时到场的时候执行总指挥的职责。

3)、资源保障小组:组长:高青山组员:莉娜

根据事故类别,负责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类应急设备、器材和物资,确保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资、设备、资金。必要时,请求上级救援组织或地方政府机构协调兄弟单位协助救援。

4)、现场伤员抢救小组:组长:窦东庆组员:王连福

根据现场伤员的受伤情况,确定伤员抢救的临时处置方案,在资源保障小组的配合下,以最快速度和最安全的方式把伤员送到医疗机构救治。

5)、技术处理小组:组长:高景明组员:高栓存曲长发

结合事故的类型,进行技术资料调查,确定合理的现场抢救和事故现场治理措施,确保救援现场不会产生第二次事故,为救援行动迅速开展创造条件,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

6)、设备抢险小组:组长:强组员:董

在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情况下,根据设备出险情况,向总指挥提出抢险方案,组织设备抢险方案的实施。在需要设备辅助救援时,联络相关设备,保证救援工作实施。

交通导行方案44149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交通导行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导行原则组织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体施工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交通疏导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交通导行施工交通维护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交通导改的配合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人员联系电话.....................................................................................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应急预案及响应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险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抢险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通导改方案重点要求汇总

交通导改方案重点要求汇总 1、参与项目交通导改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及队伍主要作业人员对方案具体要求及步骤的交底掌握程度及执行落实情况; 2、现场应急管理导改前要充分交底并考核,确保程序合格,处置得当; 3、设计图纸中关于交通导改作业过程中警告区、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及终止区各区设置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半幅封闭导改组织前应首先将中央绿化带作业区前后位置拆除,拆除前需征求路权管理单位及业主同意,同时考虑恢复安装的工作。过程中要先探坑作业,正式拆除时先人工再机械,确保不破坏绿化带下方可能存在的管线。 5、根据现场周期内(考虑单日早晚高峰、周末、节假日、社会活动等因素)车流相对较少的白天现场统一组织,交通强制减速的减速带等设置,要着重关注设置后的完好程度,特别是弯道及下坡处的位置,大车瞬间减速带来的横向扰动易致道钉隆起,后续车辆易爆胎追尾。 6、水马等导改设备提前查看相应位置能否满足设置条件,设置在绿化带处的警示牌不能影响弯道来车方向的视线及里侧车道大车通过碰不到的位置,建议材质采用晶彩格高反材质,迎面驶来的车辆夜间因车灯照射而反光,增加警示警戒提示的效果。 7、活动架提示牌要求根据工期及位置采用螺栓固定与沙袋压重

两种方式灵活设置,固定位置不妨害车流、活动位置可快速撤除或更换。 8、水马建议少量灌注碎石细料,3公斤为宜且将水马底部碎石摇晃均匀。纵向水马连接视现场情况,若过程中不能牢固保持车道线形建议采用尼龙绳与相邻两个水马中部预留口处绑扎,或采用40方管水马两长侧面沿纵向绑扎固定。 9、夜间车流相对较少但车速较快,特别是凌晨1:00至4:00,一般为市区方向来车较多,尤其注意出租车疲劳高速带来的值班人员及导改设施危险。白天上午10:00之前一般市区至双龙方向车流较多,下午15:00以后机场及双龙方向来车较多。 正式导改时由副经理一人下令,若先封闭施工右幅,导改左幅,则要求导改车道来车方向首先将靠绿化带一侧车道与左幅连接,此时车流可经由中央绿化带拆除段驶回左幅道路。确保大桩号一侧设置完毕后,再将小桩号一侧左幅横向封死,设置完善的交通导行标识等,双向保持信息持续沟通。封闭左幅,导改导改右幅则相反顺序布置。 10、日常值班人员在导改安全区域值守,配发对讲机,着交通引导反光服,随身携带闪光警示设备,注意全过程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道路施工导行方案

施工导行方案及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扬州石化厂区内省道地下通道工程为扬州市金湾路工程配套工程。本工程位于扬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人行通道下穿老江淮路,总长度为56.8米,通道长为49米,通道断面净尺寸为4.8米×3.38~3.52米,通道两侧为3米宽踏步台阶,长为38.2米。 本次道路施工导行范围: 扬州石化厂区内省道地下通道工程施工范围,占用老江淮路约20米。 施工占用日期为2016年2月25日至2016年7月24日。 二、施工部署 依据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件,编制施工导行方案。施工导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封闭东侧半幅车道进行地下通道的施工作业,西侧临时交通导行道路进行扩宽、硬化,保证施工过程中社会交通便线的坚实平整、畅通,保证老淮江路双向车道通行。第二阶段在东侧地下通道完成后,对原路面进行恢复,道路东侧进行扩宽、硬化,保证老淮江路双向车道通行,然后封闭西侧半幅道路进行地下通道的施工作业。 三、施工导行方案 施工作业的交通控制区分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小于1000米,警告区设置前方施工标志、车辆改道标志、限制速度标志、车辆慢行标志等,相邻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100米,通常50米至100米,最后一个标志与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锥形标)间距不得小于1米。 缓冲区:缓冲区长度最少为50米。施工导行起点处设置高功率防眩目照明灯夜间开启。 作业区:作业区的长度根据养护作业或施工的需要而定,计划封闭段长度为20米,封闭区两边留10米缓冲区。用锥形标与车道隔离的间距为3-5米。锥形

标应粘贴反光膜,使之夜间形成一条光带引导车辆行驶,若锥桶损坏或丢失应及时添补。 终止区:终止区长度不得小于30米在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恢复正常交通标志。 为了便于司机辩认加长安全视距,前方施工标志采用有图有文的施工警告标志,车道变窄标志采用车辆绕行的矩形标志,止路标志采用矩形导向标志。 现状公路为双向两车道,根据施工作业要求,首先须在来车方向提前1000米处、300米处、50米处、起点处和恢复原道路行驶处,分别设置“前方施工”“向左改道”“车辆慢行”“道路封闭”“向左改道”“向右改道”等交通标志。 (1)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100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前方施工1km”标志,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2)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30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前方施工300m”标志,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3)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5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分别设置“向左改道”和“向右改道”标志,提醒车辆向左侧并道行驶。 (4)在施工封闭区位置前1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道路封闭”标志,再次提醒车辆注意车辆行驶安全。 (5)在施工缓冲区起点位置设置“车辆慢行”标志,再次提醒车辆减速慢行。同时摆放锥筒和分别设置“向左行驶”和“向右改道”箭头,再次提醒车辆向左并道行驶。在端头反光指向标志上安装爆闪灯,锥筒斜线布置,且必须保证通视良好。 (6)在施工段双向终点位置后50m车辆来向方向的道路右侧设置“解除限速30公里”标志,提示车辆已驶出本工程施工区域。

交通导改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适用范围 (1) 2工程概况 ................................... - 1 -2.1徐家站概况 . (1) 2.2周边环境 (2) 2.3交通疏解概述 (3) 2.4交通导改道路概述 (6) 2.5自然条件 (9) 3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 - 9 -3.1施工部署 (9) 3.2生产组织机构 (9) 3.3施工准备工作 (9) 3.3.1技术准备............................. - 9 - 3.3.2材料准备............................. - 9 - 3.3.3人员、设备、物资进场................ - 10 - 4施工计划 .................................. - 10 -5资源配置 .................................. - 10 -5.1劳动力配置 (10) 5.2机械设备配置 (10) 6交通导改道路施工工艺....................... - 11 -6.1A型路面施工工艺. (11) 6.1.1施工工艺流程........................ - 11 - 6.1.2测量放样............................ - 11 -

6.1.3开挖探沟............................ - 11 - 6.1.4原路面破除开挖...................... - 12 - 6.1.5路床底整平碾压...................... - 12 - 6.1.6碎石底基层铺设...................... - 13 - 6.1.7混凝土路面模板安装.................. - 14 - 6.1.8混凝土路面钢筋绑扎.................. - 14 - 6.1.9混凝土路面砼浇筑.................... - 14 - 6.1.10混凝土路面切缝..................... - 15 - 6.1.11混凝土路面养护..................... - 15 - 6.1.12沥青面层摊铺....................... - 15 - 6.2B型路面施工工艺. (21) 6.2.1施工工艺流程........................ - 21 - 6.2.2测量放样............................ - 21 - 6.2.3原路面破除开挖...................... - 21 - 6.2.4路床底整平碾压...................... - 21 - 6.2.5碎石底基层铺设...................... - 21 - 6.2.6水稳基层铺设........................ - 21 - 6.2.7沥青面层摊铺........................ - 22 - 6.3注意事项 .. (22) 7质量保证措施 .............................. - 22 -7.1质量验收要求 . (22) 7.2质量保证措施 (24) 8安全保证措施 .............................. - 25 -9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 27 -9.1文明施工 .. (27) 9.2环境保护 (28) 10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 28 -

交通导改方案图文

交通导改审批单 交通导改方案 北京市西六环工程 5#标与现况大富庄路相交,桩号 K9+920。一、大富庄路 1.1. 道路概况: K9+920大富庄路分离式立交 线路与大富庄路夹角 105度,线位处道路路宽 14.5m ,道路横断面布置两侧为 2m 人行道、中间为车行道, 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 道路规划红线宽 30m 。 新建大富庄路分离式立交上跨六环路, 桥梁上部结构为 2跨 24m 的现浇连续箱梁,单箱双室截面,梁高 1.4m ;下部结构中墩为 2个 1.3m ×1m 的矩形墩柱、承台接直径 1.5m 的钻孔灌注桩, 边墩为直径 1.2m 的钻孔灌注桩接边盖梁。桥上断面布置

为 2m (人行道 +10.5m(车行道 +2m(人行道 =14.5m,桥下净空按 5m 控制。桥梁总长48m 。 1.2、实际地面道路现状 根据我项目相关人员对工程现场道路的实际范围的道路状况为:

实际大富庄路道路路面宽度仅为 5m ,具体截面形式参见下图。 2、施工期间交通疏导 2.1交通疏导方案制定原则

(1尽最大可能将导行路做到最宽,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缩减到最小。以满足车辆与行人通行的条件。 (2导行道路宽度不小于现状道路宽度(5米。 (3在道路转弯处,设警示牌,提醒过往车辆与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4施工区域用围挡封闭,使施工与交通互不干扰。 (5合理运用反光指示板,反光方锥桶,频闪灯等交通安全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6设置专人负责导行路行车、行人安全警示。 (7请交管部门大力支持,按交通部门的相关要求施作,听从交通部门的指导,同时按交通部门的意见和要求修改本方案。 2.2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 根据桥梁总体构造与布置形式及总体施工计划安排、竣工工期要求,桥梁施工期间的交通导行拟总体纳入一阶段进行。 具体导行方案: 拆除拟建桥位处现况道路北侧树木及农作物, 改为现地面结构形式, 然后按下图所示施作导行道路。规划后的导行路起点与终点分别设置在距拟建桥位两端 30米处。导行路宽 5米。导行路纵断图、平面图参见下图。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此导行路需在 07年 10月 1日开始进行, 至 08年 2月1日结束。届时拟建桥梁具备通行条件,可恢复大富庄路正常通行。

交通导行方案半封闭

交通导行方案半封闭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环镇北路(K0+820段-九龙路)改造市政工 程 施工交通导行方案(二) 江苏广泽建设有限公司

2017年9月15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环镇北路(K0+820段-九龙路)改造市政工程,南起安定河(K0+820),北至九龙路(K2+),全长约1518米。现状车行道宽12米,为孟河镇区南北向主要道路。老路为沥青贯入式路面。道路两侧为密集商铺、工厂、加油站、快递物流公司等。道路车行道两侧均有通讯和供电杆件及变压器。路灯在东侧车行道边,杆件整体较为凌乱。道路两侧地形台阶型高低差较为常见。为了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达到防尘降噪的效果,提高文明施工的水平,遵循业主要求,特制定交通导行方案如下: 二、施工及交通导行方式 1、主要导行措施:机动车道半封闭施工 (1)施工时需将污水管道开挖段进行全封闭设置围挡,道路两侧围挡至两侧商铺门前4米处做交通便道,方便沿线居民生活通行。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两侧便道为单线单向通行,只能非机动车通行,禁止机非混行,禁止行人逆向通行。 (2)污水管道顶管段只对施工工作井进行封闭设置围挡。道路未设置围挡的半副路可做交通便道。为了保证管道深基坑施工安全,防止基坑土方坍塌,不得通行大型重载货车。 (3)为了保证道路沿线厂区及快递物流公司正常运作,建议沿线各工厂及各快递物流公司施行小车转运。沿线居民机动车停放在各支线道路上。请甲方领导沟通协调。

2、施工围挡 现场施工围档采用内白外蓝轻质彩钢板进行封闭,高度,立柱边长100mm,高的方形钢管外套PVC塑料管,钢管壁厚3mm,每3m设置一根型钢立柱。围挡搭设整齐牢固、并按照规定设置警示和标识。 3、布设警示灯 (1)围档上方每隔3米布设一盏低压警示红灯,用绝缘线缆及绝缘绑线,将标志灯固定在围挡支架布设的小方木上。 (2)在施工区域入口及路口拐弯处设置交通警示灯并保证足够的照明,以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 4、设置导行牌及警示标志 (1)在东西两侧的路口及施工区域入口处分别设置醒目的交通导行标志牌,及早对过往车辆进行警示和疏导。 (2)围档外侧及东西两侧30米外处分别用隔离桩警示隔离,并安放导向箭头指示灯(详见附图)。 5、设置专人疏导交通 为保证交通导行的顺利实施、社会车辆及行人安全有序的通行,我项目部成立专门的交通导行疏导小组,专职进行交通疏导的工作。 (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通过位置的主要车辆、行人出入口以及路口处均设置

交通导改组织与安全保通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46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交通导改组织与安全保通措施正式样本

交通导改组织与安全保通措施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交通导改组织 钢箱梁施工共有3处跨越京珠高速施工,两处跨 越武汉外环施工,两处跨越107国道施工,交通导改 复杂。钢箱梁工程本着“安全第一”来进行交通导 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在各桥安装前一个月内,就施工内容, 开、竣工时间、施工方案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等积极与 路政管理部门协调,交通标志、防护设施等按交通工 程施工标准进行布设,确保行车安全。 1、2 尽可能减少京珠高速的车道占用时间,顶

推作业以最快的速度跨越京珠高速。跨京珠高速各桥具体交通导改措施步骤如下: A:EK0+835.631 步骤1:在京珠高速距施工现场北边100米左右距离设中央分隔带开口(长30米),将珠海方向车分流至左半幅,北京、珠海方向车辆各占一个车道,全封闭右幅车道(预留应急车道)。 步骤2:在京珠高速距施工现场南边100米左右距离设中央分隔带开口(长30米),将珠海方向车分流至右幅,向前北京、珠海方向两幅恢复正常行驶。 拆中央分隔带与地基处理共需占用半副车道5天时间。 步骤3:拆除施工现场中央分隔带进行顶推施工,施工完毕后,清理右幅路面,预计占用右幅车道

道路交通导改组织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0 1.1、工程概况0 1.2、编制依据:1 二、交通组织原则1 三、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2 (一)、交通组织的准备工作2 (二)、交通组织方案及阶段划分4 (三)第一阶段交通组织方案4 (四)第二阶段交通组织方案7 (五)、第三阶段交通组织方案8 四、临时防护支架施工工艺:9 4.1、技术参数、9 4.2、施工顺序如下:11 4.3、交通组织方案11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3 5.1、组织保障13 5.2、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应急预案14 5.3.1制订应急预案的依据和原则14 5.3.2应急指挥组织的组成15 5.3.3应急救援指挥与处置小组职责15

5.3.4事故的监控17 5.3.5预防措施17 5.3.6预警行动18 5.3.7信息报告程序18 5.3.8应急处置18 5.3.9事故处理22 六、危险因素分析:23 6.1、危险源辨识23 6.2、危险评估25 七、劳动力计划27 7.1、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7 7.2、特种作业人员27 八、人员培训计划27 8.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27 8.2、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的28 8.3、安全教育培训对象:28 8.4、安全培训的重点容28 8.5、安全教育培训学时要求29 8.6、安全教育培训容29 8.6.1现场管理人员29 8.6.2从事特种作业人员30 8.6.3进场作业人员30 8.7、安全教育的方法31

8.7.1三级安全教育31 8.7.2经常性安全教育31 8.8、安全教育的实施31 8.9、教育培训实施措施32 九、相关图纸32

交通导行方案61194

海安县江海路改造工程 Ⅰ标段:K0+085~K0+409.237(永安路~草坝路) 交 通 导 行 方 案 南通市国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06-15

交通导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海安县江海路改造工程,位于海安县,城市次干路。西起现状永安路,东至现状通榆路;设计桩号范围为K0+085~K2+761.094,全长2676.094m;永安路~江海支路段规划红线宽36m,江海支路~通榆路段规划红线宽度为40m。沿线现状路侧以商业街、店铺、民房、小区为主。Ⅰ标段:K0+085~K0+409.237 (永安路~草坝路)。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4、《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2009); 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7、江海路改造图纸 8、对施工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及当地交警部门对交通组织的要求。 三、道路现状及通调查分析 永安路~草坝路施工段小区和商铺主要集中在K0+085~K0+250两侧,车辆行人繁忙。

本工程中洋现代城小区东侧—草坝路为全封闭施工,K0+085~中洋现代城小区东侧中间机动车道封闭留置8m宽满足车辆行人通行,两侧非机动车道封闭。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根据现场的需要灵活机动。围挡按施工进度阶段提前一天施工保证车辆行人安全。 四、交通组织目的及基本思路 施工将会给现有道路及周边区域路网的交通带来一定影响,本工程范围内主要影响为小区出入口。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行人、居民正常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保证各交叉口交通的畅通,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如期竣工。特制定如下交通组织方案。 (一)、交通疏导设计原则 1.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交通疏导方案按照“严禁堵塞、减少干扰、确保畅通”的总方针组织。 施工期间应保持旧路、地方道路的畅通,通过布设必要的临时性排水、支挡警告设施及施工标志、行车标志组织引导交通。落实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秩序维持工作,安排专人管理负责,设必要的交通指挥岗。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组织处理,出现抢道堵车现象应立即有专人指挥,不可由司机自由行驶。同时应加强施工车辆、施工人员与交通车辆之间的交通安全管理。 为减少施工与交通间的干扰,施工区域实行全封闭作业,实行施工区与交通车道分开,即在施工作业范围设置施工围护,力求做到互不干涉。 2.保证交通流量、高峰期的需要。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全线交通情况做实地观测,绘制交通流量图,作为确定相应有效的施工部署的依据。 3.当施工与正常交通有冲突时,要先服从交通后安排施工。 4.本方案需获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5. 本方案如有与总体施工方案冲突处,以服从总方案为原则作适当调整。 (二)、交通疏导设计思路 交通疏导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分项工序的合理组织施工,是疏导工作有效运作的依据,而疏导工作则以服务于项目施工为目的。 在管线与光缆未迁移之前见缝插针组织施工;在管线与光缆迁移完毕后,二个施工区同时全面展开施工,管理上做到“分区施工、分区管理、总体协调、统

交通导行方案74790

西青道上跨罗浮路立交工程 交通导行方案 中国中铁 编制: 审核: 批准: 西青道上跨罗浮路立交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组织机构 (2) 三、施工部署 (2) 1.施工规划 (2) 2.导行方案制定 (2) 2.交通警示部署 (3) 四、施工交通导行方案 (4) 1.施工外围交通导行 (5) 1.1由西向东交通导行 (5) 1.2由东向西交通导行 (5) 2.施工范围区间交通导行 (6) 2.1.一期交通导行方案 (6) 2.2.二期交通导行方案 (7) 五、交通导行措施 (9) 1.交通导行方案实施 (9) 2.交通维护保证措施 (9) 3.交通安全措施 (9) 4.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10) 附图1-1:一期交通导行平面图 (11) 附图1-2:一期交通导行剖面图 (12) 附图2-1:二期交通导行平面图 (15) 附图2-2:二期交通导行剖面图 (16)

一、工程概况 西青道上跨罗浮路立交工程,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地处天津市主城区西北区域,位于现状西青道与罗浮路交叉处,是天津中心城区“二环十四射加联络线”的快速路骨架路网中十四射之一(北横快速路)重要节点。详见下图“施工总平面图、施工周边建筑物总图”。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周边建筑物总图 工程总体设计为西青道上跨罗浮路,工程立交形式为菱形立交且在桥下平交,即西青道设桥梁跨越地面的罗浮路,西青道位于第二层。工程起点西青道为K1+715,位于罗浮路以西332m ,终点西青道桩号K2+400,位于罗浮路以东353m ,起终点与现状西青道顺接,工程全长685m 。其中桥梁长333m ,路基长352m 。桥梁纵剖图详见“桥梁纵剖面图”。 本工程主线为城市快速路标准主线设计车速60km/h ,桥梁及引

交通疏导专项方案

浐灞生态区通塬路跨浐河桥、跨东三环桥工程 交 通 疏 导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建工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通塬路跨浐河桥、跨东三环桥工程施工项目部 二〇一七年九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6、《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 7、《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DBJ61/T72.2-2012 8、《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1 9、《浐灞生态区通塬路跨东三环桥工程设计图设计》 10、《浐灞生态区通塬路跨浐河桥工程设计图设计》 第二节、编制原则 据合同文件及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本工程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与桥梁线路相交处的交通和通行能力,交通疏解合理、有序、安全,在与现状公路交叉处路口设限速、禁停标志等醒目标牌,并安排专职人员在交通道口昼夜值班,进行交通管理。 施工时应通过确定合理可行的交通疏解方案,使施工对周边环境及交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基本情况

监理单位陕西天一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浐灞生态区第二节、设计简况 通塬路跨浐河桥、跨东三环桥工程位于浐灞生态区,全段西起东二环,东至世博大道,属城市主干路,是优化城东路网格局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东西方向交通能力。 通塬路跨浐河桥平面为一条直线,总体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208.148米,为新建道路,其中桥梁长度141.016m,桥面宽度40米,路幅组成为:4.0m(人行道、栏杆)+11.0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9/2m(中央分隔带)=40/2m。本桥上部采用4×3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下部采用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在浐河河道及河漫滩中建设。 通塬路跨东三环桥西接金茂六路以西,东至金茂四路,上跨东三环,工程全长1017.015米,中央主线高架桥总宽23.5米,双向六车道,主跨采用钢箱梁结构,引桥部分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结构。 第三节、现有交通状况 施工范围位于通塬路,并跨越浐河及东三环,现状浐河东、西路及通塬路交通流量较少,但东三环路交通流量大。通塬路两侧存在金盾押运、污水处理厂、车城等单位及灞水佳园、西铁生态小区等住宅小区,施工期间需占用通塬路,会对沿线单位及居民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现有交通状况示 意图

某某高速公路某某枢纽互通桥梁工程施工交通导改方案

**高速公路 **枢纽互通 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3) 2交通组织方案 (4) 2.1交通施工原则 (4) 2.2 交通占道安全作业要求 (5) 2.3 交通导改标志 (5) 2.4占道范围及导流绕行方案 (6) 2.4.1第一阶段施工 (6) 2.4.2第二阶段施工 (7) 2.4.3第三阶段施工 (7) 2.4.4第四阶段施工 (8) 2.4.5第五阶段施工 (8)

2.4.6第六阶段施工 (9) 1项目概述 **东枢纽互通为起点半定向T型枢纽互通立交,位于**县官庄镇宋家附近,距**县城约4km,于渝湘高速**互通与沙帽坡隧道之间连接渝湘高速,其中心距**互通约1000m,距沙帽坡隧道937m。渝湘高速设计时速为80km/h,路基宽24.5m。 互通区为**平面浅丘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其地表多为耕地。渝湘高速北侧为河流漫滩,地势较低,渝湘高速南侧为河流阶地,地表覆盖

层较厚。区内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灰岩及白云岩。互通区内居民房较密集,对互通的布设影响较大。 **高速公路在起点通过**东枢纽互通匝道由主线的一幅行车道分成两条连接到渝湘高速上去,该分岔部按照主线分岔进行设计;从渝湘高速引出两条单车道匝道汇流到**高速上一幅行车道的端部,该分岔部按照主线合流进行设计,故结合**东枢纽互通交通量的分析,**东枢纽互通匝道桥设置如下: A匝道桥起讫里程桩号AK0+476.46~AK0+783.04,桥总长306.58m。本桥上部构造布设为(23+2*37+23)+3*20+3*20+3*20m现浇预应力砼箱梁;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双圆柱墩配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 C匝道桥起讫里程桩号CK0+370.16~CK0+571.24,桥总长201.08m。本桥上部构造布设为(3*20)+(3*20)+(3*25)m现浇预应力砼箱梁;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柱式墩配桩基础,其中7号墩为独柱墩,墩位位于渝湘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其余桥墩为双圆柱墩,桥台采用肋板台、桩基础及桩柱式桥台。 **东枢纽互通匝道桥布置形式详见附图1《桥位平面布置图》。 2交通组织方案 2.1交通施工原则

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交通导改方案

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 迎门滩站附属工程 1 号风亭及 2 号出入口
交通导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 年 月

一、编制依据 1、迎门滩站一期工程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布置图 2、迎门滩站二期工程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布置图 3、现状道路交通基本情况及附近路网情况 4、现场勘察及调查的相关资料 5、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程
二、编制原则
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到布局合理,全面展开、科学组织, 保证施工连续均衡的进行。
2、严格施工组织管理,开展文明工地活动,创标准化施工工地。 3、严格遵照当地政府关于施工安全、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 地使用与管理、环保与治理美化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4、占路还路的原则。车站占用现状道路,围挡施工前就近还建 道路,最大限度的满足原周边交通通行要求。 5、分期施工的原则。车站及车站附属结构分期围挡施工,以实 现占路还路的目的。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迎门滩站附属结
构工程,包括四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其中 1 号风亭及 2 号出入口位 于兰州市安宁区银安路与富强路交叉口一侧,出入口及风亭平行于银 安路方向,银安路现状道路宽 40 米,双向 6 车道+2 非机动车道,道 路红线宽 50 米,迎门滩站位于城市规划建设起步阶段区域,周边建 筑物较少,地下管线资料较完备,车站所处位置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少。
1 号风亭采用钻孔灌注桩并架设钢支撑围护施工。2 号出入口采

交通导改安全技术交底

1、本表头由交底人填写,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安全员一份; 2、当做分部、分项施工作业安全交底时,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栏; 3、交底提要应根据交底内容把交底重要内容写上。 安全技术交底 表C2-1 编 号 工程名称 西三环高压管线改造工程(苏州桥——航天桥)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北京市煤气工程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交通导改 交底提要 交通导改指挥员安全注意事项 交底内容: 1、交通指挥员必须身体健康、思想端正,敢于制止各种违规行为,遵守各项管理规定,服从项目部的管理。 2、工作时佩戴安全帽、反光衣、袖标、闪光指挥棒,并懂得正确使用。 3、指挥员要根据施工区域周边交通情况和施工需要,摆放好交通导改设施(锥形桶、指示牌等)并拉好警戒线,确保来往车辆及行人能够及时发现并绕行。 4、经常对施工区域周边进行巡视,尤其是靠近社会人员及车辆聚集区(例如KTV ,酒店等)的施工点,及时发现并制止与施工无关的其他车辆或人员进入作业区。 5、维护好施工现场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发现设备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6、指挥人员指挥指挥车辆停靠时,应站在车辆倒车镜可视范围内,严禁站在车辆正后方指挥倒车。 7、指挥人员随时观察施工区域周边的环境,施工区域不得有无关人员逗留,如发现有其他不相关的人员及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应立即劝退,如无法劝退的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或项目部报告。 8、交叉路口的指挥人员负责交叉路口的车辆指挥疏导,根据施工现场需要,及时在路口设置导行设施,指挥社会车辆及行人绕行,防止造成路口拥堵和安全隐患。 特别注意:1、指挥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因故离开时必须另设专人指挥。 2、指挥员应相对固定,不得经常或随意更换。 3、指挥员不得进入施工核心区域,以防影响正常施工。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市政道路施工交通疏导方案

市政道路施工交通疏导方案 第1节现场交通状况及施工对现况交通影响分析 田村路现况为一幅路,宽度11m,局部较窄处为6m现况路为双向交通,机非混行,早7:00?9:00现场调查双向交通流量为1560辆/小时,下午17:00?19:00现场调查双向交通流量 为1468 辆/小时,晚19:00?21:00 调查双向交通流量为782 辆/小时。通行公交车有336 路、355 路、977 路、运通106、运通116、运通114 和运通102,具有白天车流量大,夜间车流量小、车速快的特点。 现况路两侧主要为民房、单位厂房和商店,行人较多。 本标段设计起点西五环路西黄村桥K0+240?K0+950 段规划主路与现况路重合, 规划主路在现况路位置, 规划辅路及方砖步道位于现况路两侧居民区及单位厂房处;本段道路、地下管线施工每一道工序均与社会交通相关联,施工须分时、分段组织交通导改; K1+570?K2+000 段规划道路偏离现况路,进入锦绣大地农副产品市场,锦绣大地农副产品市场为砼地面, 锦绣大地农副产品市场南门南侧为砼路面, 该处车流量小, 施工对社会交通影响小,在与现况路衔接处施工,可分时、分段组织交通导改; K2+000?K2+850 段规划主路在现况路位置,规划辅路及方砖步道位于现况路两侧居民区及单位厂房, 规划辅路及方砖步道位置主要为居民房、单位厂房及商店。本段施工每一道工序均与社会交通相关联,须采取分时、分段组织交通导改。 与本标段相交的主要交叉路口有居山路、锦绣大地市场南侧砼路面, 施工管线过路口时须搭设载重桥通过。 第2节交通导改原则 交通导改方案本着“不中断现况社会交通,确保现况道路畅通、确保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 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与交通的相互干扰”的导改原则。 施工中, 根据现况路平面位置、现况路和规划道路及拟建管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合现况路两侧沿线单位、店铺、居民区和相交道路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划分施工区段, 分时段组织交通导流的方法组织施工,施工中始终保持通行交通路面宽不低于现况路面宽, 保证现状交通畅通。同时对周边市民及过往群众进行大力宣传,争得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施工期间周边社会道路基本畅通。

xxx交通导改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2 适用范围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况 (1) 2.3 主要工程数量 (1) 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 (1) 3.1 总体施工方法 (1) 3.2 施工进度计划 (3) 3.3 资源配置 (3) 第四章施工方法 (4) 第五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7) 5.1 施工技术要求及标准 (7) 第六章安全施工措施 (8)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1标下穿登云路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新苔井山隧道登云路交通导改。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概况 登云路位置横跨新苔景山隧道左、右两条线路,相邻金鸡山公园,两端分别连接连江北路、三环辅道,是二环上三环的必经之路之一,车流量大。 2.1.2 施工情况 现新苔景山隧道左线已施工临近登云路段,为了隧道安全且快速下穿,对登云路进行栈桥上跨隧道的办法来进行交通导改。 2.3 主要工程数量 详见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1标下穿登云路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工程数量表。 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 3.1 总体施工方法 1、登云路栈桥架设前,需对登云路架设栈桥位置前后安装警示、限速等交通标牌,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或绕行,以减轻隧道上方的扰动,降低安全风险。警示、限速等交通标示牌具体位置安放详见下图:

驶入登云路的大型车辆(后八轮、罐车、拖车等)进行拦截,小型车辆可通过;第二组人员(在登云新村村道与登云路相交路口处)对由登云新村、连江北路驶入登云路想驶上三环辅道的车辆,从登云新村村道引流至我部工地施工便道再驶上三环辅道;第三组人员(在三环辅道与登云路相交路口处)对三环辅道驶入登云路的大、小型车辆均进行拦截。 3、交通指挥导改开始后,提前拼装好的栈桥就可以进行在登云路上架设安装了,具体施工详见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FPZQ-1标下穿登云路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图纸。

交通安全保障方案

顺义区李木路(K3+700~K14+640)大修工程交通安全保障方案

顺义区李木路(K3+700~K14+640)大修工程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顺义区李木路(K3+700~K14+640)大修工程 交通安全保障方案 一、工程概况: 李木路位于顺义区,是李遂通往木林的区级道路,道路总长为18.5公里。本次工程起点为顺平南线,桩号K3+700,终点至赵陈路路,桩号K14+640,本段全长为10.94公里。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 全线道路横断面均维持原有道路横断面形式不变。 该路段为一块板形式,南北走向,机非混行,路基宽8.5米,其中路面宽7米,两侧路肩宽0.75米。 二、现况路面交通 李木路是李遂通往木林的区级公路。本路现状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对本路产生交大交通压力。本次交通导改采用全辅占路分段施工的方式,由于李木路周边公路网系发达,不会影响周边交通通行能力。 三、交通导改日期 2012年6月1日—2012年9月30日进行大修工程的施工。2012年6月1日—2012年8月20日进行赵陈路至白马路段施工,2012年7月22日—2012年9月20日进行顺平南线白马路至顺平路段施工,2012年8月1日—2012年9月30日进行顺平路至顺平南线段施工。根据工程总体施工组织的安排在该段时间段内

进行交通导改。 四、交通安全组织机构 1、人员 指挥:贾全明 副指挥:宋立群 专职安全员:史岩 成员:魏建、白兆栋、张振友、林立坡、肖刚 2、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北京市民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办法》,《北京市交通安全责任制暂行规定》的规定。 2)、组建项目部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小分队,交通协管队及应急救援组织,对施工现场交通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并设置专人负责交通安全工作,签定交通安全协议。 3)、负责对全体员工(包括外雇民工)进行交通法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教育工作,负责组织职工(包括外雇民工)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考核、答题。负责开展个种交通安全竞赛活动和机动车驾驶员、自行车、行人的交通法规测试工作,对项目部使用的车辆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汽车达到报废标准的必须报废,不准上路行驶。 4)、对现场施工人员及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培训,共同遵守国家、北京市有关道路管理规定及机动车管理规定,保证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 5)、在施工管理的同时使交通安全与施工生产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同总结。

交通导改方案

交通导改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交通导行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交通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部交通导行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概况 1、北纬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桥地区,本次设计路段,西起现况虎坊路,与规划南横街衔接,东与现况天桥南大街(规划为南中轴路)交,道路全长1171.89m。 2、本次设计道路虎坊路至太平街段,道路红线为50m(规划中线北20m,南30m)其余均为40m,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段内与11条现况路相交,分别为:南横东街、虎坊路、南华路、太平街、西经路、禄长街、东经路、福长街、天桥市场斜街、新农街、天桥南大街。 3、规划管线情况 本次施工范围内规划有雨水、污水管线,雨水管线位置在设计中线北侧3.5米,污水管线位置在设计中线北侧11.5米,均在现况道路范围内,施工时需占用现况道路。 二、交通导行方案 1、现况道路情况 1)北纬路:虎坊路东~寿长街段(长度约320m)为两幅路,双向5车道,机动车道3条,非机动车道2条,车行道宽约12~14.5m,北侧非机动车道宽约4~5m,隔离带宽约1~2m,道路两侧人行道各宽3米; 2)南横东街:红线宽40/50m,路面宽为28.5m,与现况北纬路衔接处规划为双向9车道,机动车道7条,非机动车道2条,车行道宽22m,隔离带宽约1m,非机动车道宽2.5~3m,道路两侧人行道各宽约3.5m。现因北纬路改扩建未完成,导致南横东街南半幅道路封闭,尚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