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NCCN甲状腺癌治疗指南中文版_最新版

甲状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寇小格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髓样癌

三、高分化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癌/ Hurthle cell癌)

一、概述

流程

发现甲状腺结节应检测TSH 及甲状腺/颈部超声?TSH下降→→进一步放射性碘成像

热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

冷结节或温结节→→考虑甲状腺细针抽吸?TSH正常或升高→→考虑甲状腺细针抽吸FNA

可疑超声的表现:

低回声

微钙化灶

中心血管增加

边缘侵犯

在横切面上高大于宽

高危临床特点:

?青少年时接触射线

?一级亲属患甲状腺癌或MEN2

? PET阳性

?甲状腺癌相关性个人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达不到FNA标准的随访

没达到FNA标准的结节,或扫描/FNA显示良性,6-12月后重复超声,如果1-2年稳定,间隔3-5年行超声

细针抽吸所见病理结果:

?甲状腺癌及可疑癌

?滤泡型及Hurthle细胞新生物---考虑分子诊断

?意义不明的滤泡损伤----重复FNA/分子诊断/观察?甲状腺淋巴瘤

?不充分的活检,未诊断

?良性----观察/如果结节增大,重复FNA或考虑手术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

?乳头状癌

?滤泡癌与Hurthle cell癌(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二者的诊断要求血管或包膜的侵犯,故不能用细

针抽吸确诊,考虑分子学诊断。?髓样癌

?未分化癌(手术/放疗疗效差)

滤泡型新生物或意义不明的滤泡损伤考虑分子诊断

检测基因突变:如BRAF RET/PTC RAS PAX8/PPAR

各病理类型比例:

? 80%为乳头状癌,11%为滤泡状癌,3%为 Hurthle cell癌,4%髓样癌,2%为未分化癌

? 乳头状癌,滤泡状癌,Hurthle cell癌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85%和76%

二、髓样细胞癌

检测指标:

? CEA

? 降钙素

? 必要的MEN(甲状腺髓样细胞癌/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素瘤/垂体瘤/皮肤粘膜神经瘤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检查 ? 检测RET基因是否突变

三、高分化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滤泡癌

? Hurthle cell癌

(一)手术

(二)术后放射性碘131I(乳头状癌及滤泡癌分化高,有

吸碘等功能, 适合放射性碘治疗, 髓样

及未分化癌不适合碘治疗)

(三)外放疗

(四)内分泌治疗(左旋甲状腺素片抑制TSH, 同样只适

合于高分化癌)

(五)随访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

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与生活质量【关键词】肿瘤;姑息疗法;生活质量 目前,肿瘤的发生率在世界各地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向。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1995年全世界有新发癌症患者1000万人,死于癌症人数660万,是居民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肿瘤诊断的复杂性及目前诊断水平的限制,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当多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晚期癌症患者应得到进一步的姑息治疗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由于人们传统观念对癌症和死亡存在偏见,加之现有的医疗制度和条件所限,致使大量晚期癌症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和妥善的安置,而蒙受癌症所带来的极大的身心痛苦、经济损失、家庭不宁,也增加了社会和工作单位的负担。2006年第4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的主题是“规范肿瘤治疗,提高生命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于2006年共同发布了“改善癌症医疗质量的共识意见声明”,强调关注癌症生存者及癌症姑息治疗问题。这些所体现的基本思想是:尊重癌症患者,科学决策抗癌治疗,保证癌症医疗质量。WHO对肿瘤工作者的要求,已由过去的肿瘤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三个重点改进到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姑息治疗的四个重点,并认为姑息治疗在多数常见癌症的治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 1 姑息治疗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根据WHO的定义,姑息治疗是指对所患疾病已经治疗无效的患者积极地、全面地医疗照顾。对疼痛、其他症状以及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的控制是首要的。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家属获得最佳生活质量。姑息性治疗的很多方面也可与抗癌治疗一起应用于疾病过程的早期[2]。因此姑息治疗是一种人性化的治疗[3]。 姑息治疗起源于4世纪古罗马拜占庭Christain社会机构发起的临终关怀医院(hospice)运动。1967年,世界第一个现代化的Hospice在伦敦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姑息治疗机构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英国有700余家,美国3000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1982年WHO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1993年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编写了牛津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并于1998年再版。 我国姑息治疗事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李同度教授于1985年首次提出“晚期癌症患者收治是个社会问题”,1987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收治晚期癌症患者为主的安徽肿瘤康复医院。1994年8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后来各省市也相继成立省市级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1990年,我国卫生部和WHO共同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并把癌痛三阶段止痛方案推向全国[4]。此后,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

癌症姑息治疗

癌症姑息治疗 【WHO攻克肿瘤的四大战略任务】肿瘤预防、肿瘤早诊、综合治疗、姑息治疗 【发展姑息医学是全社会的需要】1、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2、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速3、可治愈性肿瘤的比例仍很低4、晚癌患者如何办 【WHO姑息治疗的原则】1、缓解疼痛及其他造成痛苦的症状2、肯定生命并把死亡看成一个正常的过程3、对死亡既不延长也不促进4、对患者全身心的关顾,使其尽可能主动的生活5、给家属提供一个支持系统,妥善地照顾患者,正确处理后事6、提高生活质量可能对疾病过程起到正面的影响7、姑息治疗应尽早地用于疾病的早期,与放疗、化疗相结合8、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处理一切痛苦的临床并发症所需要的调查及研究 【早期规范化处理癌痛及其他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终末期疾病源于疾病早期2、早期疼痛不处理,导致神经和中枢的敏化,使疼痛信息传导的增强,静止通道的活化,使疼痛不断增强,甚至无害刺激也可诱发痛苦3、未处理的症状造成慢性痛苦,导致抑郁、自杀、恶液质 【姑息治疗在肿瘤学中的位置】1、姑息治疗应尽早地贯彻到肿瘤治疗始终2、癌症发病在发展中国家仍将继续呈上升趋势3、80%以上患者需姑息治疗4、发达国家五年癌症生存率达50%,但早、晚也需姑息治疗5、当医疗花费成为患者负担后,姑息治疗愈来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选择 【姑息医学发展滞后的原因】1、社会对姑息治疗的定义、伦理、原则、内容缺乏认识 2、政府的国家癌症控制项目欠具体 3、对受伤害的脆弱的群体缺乏来自各方面精神及经济的支持 4、政策制定者、执行者、专业人员研讨应加强如:如何落实与整合肿瘤工作的四项任务?如何确定优先?如何消除现实医疗实践中的浪费、开拓有效的医疗服务?了解地区差异、基金保证与重视程度的区别 5、肿瘤专业工作者错误的认为停止化疗=不能提供其他,希望被剥夺而放弃了患者;疾病进展=肿瘤医生的失败,形成自责;支持治疗Hospice=不治疗,造成患者因转诊晚而未享受足够的姑息治疗的现象 6、专业姑息治疗队伍处于治疗与姑息的交接口,感到无所是从,缺乏成就感,缺乏周围的支持,忽略了自己正在从事真正的人文关怀,真心的奉献爱心的事业 7专业医院考虑出成果,出人才及医院收入,医生考虑疗效与不良反应,家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而患者急于缓解痛苦,如何将四者统一将是人文关怀及和谐社会的体现 8、初级保健人员缺乏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的条件。面对本应多中心协作的躯体、心理、精神全面关顾的弱势群体感到无能为力的负罪感。 【根据资源水平姑息治疗优先的实施】目的:改善癌症或其他致命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内容:疼痛控制、症状处理、心理及精神支持,所有国家公众及专业人员都应知道癌痛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在各健康保健组织均可提供口服吗啡 1、低资源国家:在所能达到的目标地区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采用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和姑息治疗,如家庭护理 2、中等资源国家:全国范围内各层次的医疗保健机构都要保证最低标准的疼痛控制及姑息治疗实施,可由健康保健工作者及家庭护理共同完成 3、高水平资料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层次的医疗保健人员均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家庭护理确保国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 (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DTC、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Carney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 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中国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外科部分)

3-2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 3-2-1 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 下述情况下,可考虑实施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①出现与结节相关的压迫症状,如呼吸道、消化道、神经压迫症状等;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④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癌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观察一年以上体积增大50%⑤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相对适应症。 推荐:良性甲状腺结节符合以上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2-2 病理确定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术式 在彻底切除甲状腺结节的同时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根据结节的数量、分布、是否合并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依次考虑采用甲状腺肿物切除、部分切除、腺叶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全切除术式。常规保留术侧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定义: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指仅切除甲状腺内肿物,而保留其余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术式;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而保留剩余正常腺体的切除手术; 甲状腺腺叶切除仅切除病变一侧腺叶,而保留对侧腺体及峡部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次全切除即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只保留>1g的甲状腺组织或后被膜; 甲状腺近全切除即切除几乎所有甲状腺组织,只保留喉返神经入口处<1g的组织; 全甲状腺切除即切除所有甲状腺组织,无甲状腺组织残存。 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此术式应慎重使用,建议仅限于甲状腺双侧弥漫性病变、术中难以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且术者具备甲状旁腺、喉返神经保留手术技巧。

内镜甲状腺手术因其拥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可作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手段之一。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常用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径路有:胸骨切迹上径路、锁骨下径路、前胸壁径路、腋窝径路及其它径路。但目前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观和手术微创性上尚不能达到完美的平衡,建议优先选择micotin手术等手术创伤小的径路。 3-2-3 术后处理 手术治疗后,应观察手术并发症(如出血、、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等)的发生情况。研究表明,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年甲状腺手术量超过100例)的医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经验较少者明显降低。手术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因此有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伴有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者更易发生。因此,术后应当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如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推荐:建议由经过良好的专科培训或甲状腺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 推荐:手术后发生甲减的患者应进行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替代治疗。 二、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占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约占85%,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约占10%,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占3%左右。一般来说,PTC和FTC的分期、预后均相似。DTC的某些组织学亚型容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侵袭血管及远处转移,这些亚型包括PTC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以及FTC的广泛侵润型等,总体复发率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合理的危险分层,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不可一概而论。 低分化型甲状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TC),此类肿瘤容易出现大范围的肿瘤坏死以及肿瘤细胞核有丝分裂,临床生物学特点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简介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且近年有增长趋势。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按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60%)、滤泡状腺癌(20%)、未分化癌(15%)、髓样癌 (7%)。其中乳头状癌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滤泡状腺癌肿瘤生长较快,属中度恶性,易经血运转移;未分化癌预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3~6个月。 临床上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时不易鉴别,处理亦感到困难,故需加以重视。此外,还可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或转移癌,也有少见的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甲状腺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等。甲状腺癌中以乳头状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流行病学 甲状腺癌在国内外均为散发性。 1.发病率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因受到被调查人群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通常认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常见疾病。目前,我国没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美国的资料表明,4%~7%的成年人在体检时可发现甲状腺结节,而通过超声波检查甲状腺,或尸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更多,可高达30%~50%。但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生率仅为1%~5%,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可占甲状腺肿瘤的14%左右。也有报告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女性占73%,男性占27%,并与外源性射线有关。 (1)地域分布: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因地域、肿瘤登记系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男性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1.2/10万~2.6/10 万,女性为2.0/10万~3.8/10万。冰岛和夏威夷是高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地区,几乎是北欧和北美,如美国和加拿大的两倍。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低,据天津市1993~1997年肿瘤发病登记资料,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为0.3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8%。在医院收治的病例中,甲状腺癌所占的比例因医院的类别有所不同,广西肿瘤医院15年收治各种恶性肿瘤18064例,甲状腺癌占1.70%,为第13位。 上海科大学肿瘤医院 1957~1990年收治甲状腺癌1732例,为该院头颈外科收治患者的首位。天津市肿瘤医院1954~1984年收治甲状腺癌1261例,占该院同期收治恶性肿瘤的4.42%。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近10年也治疗400余例甲状腺癌。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高,甲状腺癌占内分泌系统癌

NCCN 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17.2版(6)

NCCN 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17.2版(6) 目录社会心理支持(PAIN-H)英文版中文版●由于癌症相关的疼痛和相关症状的复杂性,医疗保健提供者应该预期患者和家属对于管理策略中支持和宣教的需求。●评估每个患者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求是综合疼痛评估中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参见PAIN-C)。支持●告知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并且将作为疼痛评估和治疗的 一部分。●对患者和家属/照护者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认识到疼痛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酌情协助患者获得治疗。●表明你将与患者和家属/照护者携手,作为团队的一部分来共同解决疼痛问题。●讲解双方商定的要采取的计划及预期产生疗效的时间。●承诺你会一直关注患者直至疼痛得到较好的控制,有助于疼痛的管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照护者总会有可行的办法来充分地控制疼痛和其他令人烦恼的症状。 ●评估对家属和其他重要相关人员的影响;酌情提供宣教和支持。●重申你对患者的关心以及计划采取的镇痛措施。技能培训●教授患者应对技能(与适当的镇痛结合使用,而非替代镇痛)以缓解疼痛、增强个人控制能力,并且重新将精力集中在优化生活质量上。?考虑转介给受过任何以下领域培训的有执照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认知行为疗法(CBT)、催眠、生物反馈和正念减压法(MBSR)。?应对急性疼痛的

技能,包括Lamaze型呼吸训练、分散注意力的技巧?应对慢性疼痛(非疼痛急症)的技能,包括所有上述措施+放松技巧、引导想象、按照患者自身能力分配相应任务、催眠等以达到最理想的功能恢复。?通过培训鼓励自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舒适度。●对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宣教:疼痛的管理需要团队的努力,以全面评估和治疗疼痛的影响。团队的成员可能包括:肿瘤科医师、护士、疼痛专科医师、姑息治疗临床医师、康复科医师、神经科医师、心理科医师、社会工作者、精神病科医师、理疗师和精神顾问。见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宣教(PAIN-I)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宣教(PAIN-I)PAIN-I,1/2英文版中文版●为了评估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对疼痛治疗的教育需求,卫生保健团队应该:?评估患者和家属对疼痛含义及其后果的理解。?评估患者和家属的文化程度,以确保其理解宣教的内容。?评估现有关于疼痛和疼痛治疗的知识,以帮助制订适宜的患者和家属/照护者教育计划。1,2●应提供教育材料。●要传达给患者和家属/照护者关于疼痛管理的信息?疼痛缓解在医疗上非常重要,忍受疼痛没有任何医疗益处。?疼痛通常都可以通过镇痛药物得到良好的控制。对于持续存在的疼痛,按时服用镇痛药物有助于改善对疼痛的控制。?存在疼痛的患者常常伴有其它需要控制的症状(如:便秘、恶心、疲劳、失眠、抑郁);其它这些症状的管理可能有助于疼痛的控制。●向患者和家属/照护者传

将姑息治疗作为持续照护范畴内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第一三四届会议EB134.R7 议程项目9.4 2014年1月23日 将姑息治疗作为持续照护范畴内的 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 执行委员会, 审议了关于将姑息治疗作为生命全程的综合性治疗内容予以加强的报告1, 建议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以下决议: 第六十七届世界卫生大会, 忆及关于预防和控制癌症的WHA58.22号决议,尤其因为该决议涉及到姑息治疗问题; 考虑到麻醉药品委员会的53/4号和54/6号决议,分别题为“促进用于医疗和科研目的的国际管制合法药物的充分供应并同时防止其被转移和滥用”和“促进用于医疗和科研目的的国际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充分供应并同时防止其被转移和滥用”; 确认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的特别报告,题为“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有关国际管制药物的供应的报告:确保为医疗和科研用途的充分供应”2,以及世卫组织的指导文件,题为“确保有关管制物质的国家政策保持平衡:有关管制药物可得性和可及性的指导”3; 1文件EB134/28。 2文件E/INCB/2010/1/Supp.1。 3文件EDM/QSM/2000.4,2011年修订。

EB134.R7 2 还考虑到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关于用阿片止痛剂进行疼痛治疗的2005/25号决议; 铭记姑息治疗是一种手段,能改善面临与威胁生命疾病有关问题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通过早期鉴定并正确评估和治疗身体、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疼痛和其它问题预防和缓解痛苦; 认识到在表明必须进行姑息治疗的情况下,这种治疗对于改善个人的生活质量、福祉、舒适度和尊严至关重要,这是一种有效和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重视患者的需要,即需要充分获取与其健康状况有关并能体恤个人和文化因素的信息,以及需要在涉及治疗的决定中发挥主要作用; 申明根据三项联合国国际药物管制公约1,为医疗和科研目的获取姑息治疗和从受管制物质生产的基本药物,包括吗啡等阿片类止痛药,可促进落实人人享有最高而能获致之健康和福祉标准的权利; 确认姑息治疗是卫生系统的一项道德义务,不论疾病或病症能否得到治愈,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都有减轻身体、心理或精神方面疼痛和痛苦的道德义务,同时确认对个人的临终护理是姑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到目前每年有4000多万人需要姑息治疗,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全球非传染性疾病和其它病慢性病的增多,对姑息治疗的需求将增加,同时考虑到姑息治疗对儿童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确认会员国对所需的国际管制药物,包括儿科配方药物应当做出充分估算; 意识到急需将姑息治疗纳入各级的持续照护,特别是初级卫生保健一级,认识到不能充分将姑息治疗纳入卫生和社会保健系统将是导致无法公平获取这类治疗服务的一个主要因素; 注意到许多国家在供应和适当使用用于医疗和科研目的,尤其是用于缓解疼痛和痛苦的国际管制药物方面依然不足,强调会员国有必要在世卫组织秘书处、联合 1经过1972年议定书修订的《1961年联合国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联合国精神药物公约》;《1988年联合 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有下列情况者应高度怀疑: (1)非流行地区14岁以下儿童的甲状腺结节; (2)成年男性,甲状腺内的单发结节; (3)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10%冷结节为癌肿。 2.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伴耳、枕、肩疼痛,声音嘶哑,呼吸及吞咽困难,少数存在霍纳 (Horner)综合征,顽固性水样腹泻,心悸、颜面潮红等症状。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局部检查: (1)甲状腺结节质地坚硬,吞咽时腺体上下移动性减小,表面不平。 (2)肿物大小,部位,下缘与锁骨及胸骨的关系,侧方与颈动脉的联系。 (3)有无颈淋巴结肿大,标明大小、数目及部位。

(4)注意有无呼吸困难。 (5)肿块压迫颈交感神经,可产生霍纳(Horner)综合征。 【辅助检查】 1.检查声带有无麻痹,气管有无受压移位。 2.胸透或照片检查肺部有无癌转移。 3.颈部甲状腺B超了解结节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 4.同位素碘131I甲状腺扫描及ECT:“冷结节”癌肿可能性大。 5.必要时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了解有无骨转移。 6.必要时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7.普外科手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检查。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细针抽吸活检见癌细胞可确诊,未获活检证据者,术中应作冰 冻切片病理学检查,术后普通病理检查确诊病理类型。 【鉴别诊断】

1.甲状腺腺瘤:多为单个,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并随吞咽上下活动,如为囊腺瘤囊 内并有出血时,肿块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2.甲状腺高功能腺瘤:伴有甲亢症状,基础代谢率高,ECT提示“热结节”。 3.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甚少见,甲状腺逐渐肿大,常限于一侧,表面不平,质似铁样坚硬。 常致与周围粘连。累及喉返神经出现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常减退。颈部淋巴结不 肿大。针刺活检可鉴别,或术中冰冻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1)乳头状腺癌: 1)如颈淋巴结没有转移,癌肿尚局限在一侧的腺体内,应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 对侧腺体大部切除;如癌肿已侵及左右两叶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服用甲状腺素片,至出现轻度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为度,或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中的人文精神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中的人文精神 摘要: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使临终前患者的 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减轻其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让每个 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旅程的最 后一站。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指南提到这个问题,而在诊治过程中,多数临床医 生也回避和患者对此进行交流。该文详细阐述了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在临终患者 中的重要性,提示医护人员在面对临终患者的同时,需要承担终末期患者的临终 关怀和姑息治疗,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姑息治疗临终关怀生活质量 正文:肿瘤科的医生经常纠结于权衡临终治疗的潜在获益和可能风险,而新 药及新式治疗的良好效果及耐受性使这种选择变得更为艰难。医生会认为临终治 疗对于其和患者的沟通产生负面影响,但问题并不是这些治疗,而是沟通本身。 医生往往会推迟与患者沟通预后情况与临终治疗,而未与他们的医生进行有效沟 通的患者往往会在临终接受过度治疗,包括化疗的使用、推迟进入临终场所等等。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是改善临终治疗实施的有效策略。临终关怀是患者治疗的一 部分。医务人员应重视与弥留之际老人的心灵沟通。美国学者卡顿堡顿对临终老 人精神生活的研究结果表明,接近死亡的人,其精神和智力状态并不都是混乱的,49%的老人直到死亡前一直是很清醒的。医务人员应对老人表达积极、明确、温 馨的尊重和关怀,直到他们离去。 癌症临终晚期患者往往非常痛苦,且生活质量普遍严重下降。这些痛苦来自 于患者的躯体症状,以及影响病人及其家人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困扰。 CHEST 杂 志发表了第三版基于循证医学的 ACCP 指南—癌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将癌症的 姑息治疗和临终护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评价。生活质量是癌症患者 一个重要的预后因子。姑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 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已有前瞻性的临床试验表明,在疾病早期阶段引入姑息治疗,能够明显延长癌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并改善生活质量。ACCP指南第三版推荐:对于 IV 期肺癌和症状较重的患者,在早期的治疗过程中,建议姑息治疗及标准肿瘤治疗相结合。因此,姑息治疗在癌症患者治疗及管理中的作用,已经取得了较 一致的意见。虽然临床信息对于临终生活护理的决策很重要,但是情绪和心理问 题也很关键。医患沟通在临终生活护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不畅导致情 绪困扰、延误治疗和阻挠临终生活护理的决策等。 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技巧:耐心倾听和诚恳交谈。认真、仔细地听临终老人 诉说,使其感到支持和理解,通过交谈,及时了解老年人真实的想法和临终前的 心愿,尽量使其没有遗憾地离开人世。允许家属陪护老人,参与临终护理。家属 是老人的亲人,也是老人的精神支柱,可使临终老人获得慰藉,减轻孤独感,增 强安全感,有利于稳定情绪。 花更多的时间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详细介绍病情,了解病人和家属的真实想法、顾虑和困难,并帮助病人和家属理解治疗重心的转移、建立起双方共同认可 的治疗目的,帮助他们更充分地准备下一步。 临终关怀并不只有对躯体的治疗,还有对患者心理和家属心理的哀伤抚慰, 以及和患者的沟通技巧。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积极整体照顾 ,需 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各成员共同协作下完成 ,其目的是帮助患者达到和维持其躯体、情感、精神及社会行为能力的最佳状态 ,使患者及其家属获得尽可能好的生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指南· 1?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9年2月第13卷第1期Chin Arch Gen Surg (Electronic Edition ), February 2019, Vol. 13, No.1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概述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 )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又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ATC ),其中PTC 最为常见,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 和FTC 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 ff 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 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DTC 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 ATC 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 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二、诊疗技术和应用(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有如下病史时需要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尽早进行筛查:①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全身放射治疗史;③DTC 、MTC 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 [如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 (multiple hamartoma syndrome )、Carney 综合征、沃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 )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 )]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 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 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严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 ),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ATC 发生较早。MTC 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2.体征:甲状腺癌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 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并逐渐增大,质地硬,边界不清,初起可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后期多不能移动。若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触诊颈部淋巴结肿大。 3.侵犯和转移:(1)局部侵犯:甲状腺癌局部可侵犯喉返 神经、气管、食管、环状软骨及喉,甚至可向椎前组织侵犯,向外侧可侵犯至颈鞘内的颈内静脉、迷走神经或颈总动脉。(2)区域淋巴结转移:PTC 易早期发生区域淋巴转移,大部分PTC 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颈淋巴转移。PTC 淋巴结转移常见原发灶同侧、沿淋巴引流路径逐站转移,其淋巴引流一般首先至气管旁淋巴结,然后引流至颈静脉链淋巴结(Ⅱ-Ⅳ区)和颈后区淋巴结(Ⅴ区),或沿气管旁向下至上纵隔(Ⅶ区)。Ⅵ区为最常见转移部位,随后依次为颈Ⅲ、Ⅳ、Ⅱ、Ⅴ区。同时,PTC 淋巴结转移以多区转移为主,仅单区转移较少见。Ⅰ区淋巴转移少见(<3%)。少见的淋巴结转移部位有咽后或咽旁 淋巴结。 (3)远处转移:肺部是甲状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甲状腺癌也可出现骨转移和颅内转移。DTC 较ATC 或分化差的甲状腺癌出现远处器官转移的可能性低。 4.常见并发症:大部分的甲状腺癌是DTC ,生长相对较缓慢,极少引起并发症。MTC 因分泌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患者顽固性腹泻,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ATC 生长迅速,可引起重度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三)实验室检查 1.实验室常规检查:甲状腺癌实验室常规检查的目的是 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其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进行有创 检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等检查。甲状腺癌患者通常可伴有钙、磷和镁等离子的代谢异常,血清钙、磷、镁水平测定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评估。对需要将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 )抑制到低于TSH 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的DTC 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根据医疗条件酌情评估治疗前基础骨矿化状态并定期监测;可选用血清钙/磷、24 h 尿钙/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测定。 2.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及肿瘤标志物检查:(1)甲 状腺激素检测:包括血液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hyroxine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游 离T4(free thyroxine ,FT4)和游离T3(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以及TSH 的测定。TSH 检测是明确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初筛试验,临床普遍将TSH 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要依据。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特别是甲状腺癌高度疑似或确诊患者均应检测血清TSH 水平。在需要应用甲状腺核素显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9.01.001

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足人类肿瘤总数的 1%。甲状腺癌的年发病率根据地理区域,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出现差异。Annals of Oncology 杂志发表了最新的甲状腺癌ESMO 临床实践指南,一起来学习一下把。 诊断 甲状腺超声检查(US)辅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应作为检测和表征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特征的一线诊断方法。 在样本不足的情况下,应重复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而对于滤泡性肿瘤,若甲状腺扫描示 TSH 正常且出现冷结节,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血清降钙素(CT)是甲状腺髓样癌诊断的可靠工具,对其进行检测应视为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诊断性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 分化型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为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对于良性甲状腺疾病实施手术后经组织学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若肿瘤灶较小且位于甲状腺内,组织学分类有利(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微小浸润型滤泡癌)则可予以局部广泛性切除手术。 术后通常给予 131I 处理以消融任何残留组织及潜在的微小残余肿瘤。推荐高危患者使用放射性碘消融术,低危患者则不予推荐。对于中等危险的患者则视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应使用术后甲状腺激素治疗以取代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抑制 TSH 对肿瘤细胞潜在的生长刺激作用(抑制性治疗)。对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推荐使用 L-T4 以进行 TSH 抑制性治疗。 治疗开始后 2 到 3 个月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TSH),确定 LT4 抑制性治疗是否充分,6~12 个月时进行体格检查,颈部超声检查以及 rhTSH 刺激性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可行诊断性全身扫描(WBS)。 对无病患者的后序随访内容包括每年进行体格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测量及颈部超声检测。 复发性局部疾病应基于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相结合的方案,若手术不完整或放射性碘(RAI)摄入不足则辅以外照射放射治疗。 远端转移灶若位于肺部且病灶较小、碘摄入正常则更容易治疗;否则进行缓解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是可行的。推荐进行化疗,鼓励参与临床试验。 甲状腺髓样癌 手术前,所有疑似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均需先进行分期工作,包括血清 CT、CEA,钙和血浆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检测或进行24-h 尿收集以进行变肾上腺素或去甲变肾上腺素检测 )。 对于通过体格检查和宫颈超声检查无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治疗方案包括双侧预防性中央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阳性的患者侧颈淋巴结清扫可能是最好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